素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04 14:46:49

素质培训

素质培训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名干部当教员,百万农民提素质”的精神,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深化农民素质培训创新机制,不断深化“政府买单、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培训机制,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劳动力的最大化转移。

二、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以乡乡长为组长,工业乡长和农业乡长为副组长的农民素质培训领导小组,把农民培训提素质作为乡的重要工作来抓,各联系片领导和驻村干部都实行包片、包村、包人制度,把县下达的有关指标分解到各村、各人,力求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前提下有所突破,把完成农民素质培训同各位干部的年终考核挂钩起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在上级补助的前提下,乡政府还拨出资金用于农民素质培训。另外每各行政村都建立村级联络员,负责对各村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2、全面发动,宣传到位

为使全乡农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十分重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利用全乡干部大小会议进行政策宣传;二是通过广播、挂横幅标语、张贴招生广告等各种形式,提高宣传覆盖率。三是通过在设摊、招生、发放宣传资料;四是发挥乡团委、妇联、计生,企业单位,及村干部等组织进行全面动员。

3、制度健全,计划周密

制订了《乡农民素质培训教学制度》、《乡农民素质培训考勤制度》和《乡农民素质培训考核制度》,对各村的后备劳动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档案,制订了乡农民素质培训计划。

4、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健全“政府买单、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培训机制,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培训的课程有计算机操作、电动车工、餐饮服务、家政服务、营销、中式烹饪、电工、焊工及轮胎修补技术。某些培训结构的人员还没掌握。我们为了使这些技术更全面的推广,经过乡培训人员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以后,使有关人员帮助授课,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5、创新培训机制。

乡在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特别是“整村推进”劳动力素质培训中着力创新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质量,实现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的无缝对接。,开设具有经济特色的培训专业,对本地农村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从业本领。一是开办“村企联姻”的特色定向培训班和订单式培训班,冠以企业之名,学员培训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二是“送训进村”的就近式培训。开展流动式进村办班,将培训班办到村口田头,办到农民家门口。三是举办“菜单式:培训班。乡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学校根据农民的多种培训需求,发挥培训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由农民自己来点单,举办切合农民实际需求的电焊、轮胎修补、烹调等就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系统、全面的正规培训,使受训练农民及时掌握从业所必需的一技之长。四是举办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班。把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与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进行有机的结合,借助各地成职教的力量,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一年以上的“双证制”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五是举办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师范精英班。开办数控、车工、钳工、电工等示范性精英培训班,旨在通过开办精英班,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自主创业型人才,通过大投入实现高产出,以起到培训示范效应。

6、把法制引入培训教学中。

乡在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中,把《劳动法》、《经济合同法》的有关章节列为农民的必训内容,使外出务工和异地农民逐步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和各类经济合同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少经济纠纷,保护了农民工自身利益。

7、加强信息建设,建立了乡乡村级服务机构。

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了面向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市场信息网络,有效引导新农村培训人员及时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

素质培训范文第2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市定考核任务1.56万人,其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650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6500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2000人、后备劳动力培训600人。截止10月底,全县已累计培训11781人,已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的75.5%,但不同培训项目的进度不平衡。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县农培办今年重点抓这一块工作,通过层层发动、多方设点、形式多样地开展培训,效果明显,进展较快。截止10月底,全县已培训5095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4528本,已完成该项年度计划的78.4%。

二是农业技术培训。我们依托农函大、农广校、农技110信息网络、乡镇成人学校、农科教服务体系等几大平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绿色证书培训、农广校培训、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等,已形成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到目前止,已培训农民5161人,发放绿色证书1896本。

三是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该项培训由县经贸局负责牵头,人劳局、总工会等部门参与,由各类企业负责组织培训。到目前止,已累计培训1394人,发放蓝色证书1036本,完成该项计划的21.4%。

四是后备劳动力培训。责任单位为教育局,依托有关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培训,同时利用被撤并中学建立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培训。到目前止已基本完成任务,但由于发证缓慢等因素,仅上报131人。

二、工作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农民素质培训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县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立起“乡镇(街道)宣传发动,部门、乡镇培训联动、培训办协调推动”的农民培训工作机制。自去年市委在临海召开现场会后,县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的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和重点培训部门,要求各单位把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当作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8月底,由县委督室牵头对全县农民培训工作情况作了一次专题督查,有效推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8月中旬,县长亲自牵头召开农民素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对这项工作作了专题部署,并表示今年县财政安排105万元资金专项用于职业技能培训。此外,各乡镇(街道)及农业部门非常重视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按照每人每天20元的补助标准,投入了10多万元培训资金。教育局按每人100元的标准,扶持后备劳动力培训。

2、狠抓宣传发动。今年春节前后,我们抓住务工农民返乡探亲的良好时机,在天天、电视、始丰资讯等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累计印发宣传资料6万多份。县培训办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刊发农民素质培训专辑,加大农民培训宣传力度。县职业中专充分利用在校学生网络,加强农民培训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同时,我们在各乡镇、县农培办、人力市场及各培训机构等设立报名点,已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

3、健全培训网络。到目前止,经县农培办认定的培训机构已达17家。一是在县城设立综合培训点。我们在县职业中专、天成职技校、农机化技术学校等单位设立了综合培训机构,培训项目比较齐全,包括家政服务、电工、焊工、服装车工、中式烹饪等。同时,在县城认定了三家计算机培训机构,在明阳服装厂、佳人有约美容美发中心分别设立了服装车工、美容美发培训基地。二是在乡镇设立特色培训点。我们根据各乡镇实际,在等有条件的乡镇中学设立计算机培训点,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方便。三是建立流动培训学校。由于少数乡镇培训条件不足,学员进城培训困难很大,为此,我们鼓励培训机构到部分乡镇设立流动培训学校。10月中旬,天成职技校购置了20多电脑,首先在坦头镇大黄徐村设立电脑流动学校,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亲睐,开班当天报名者就达60多人。我县的流动电脑培训学校被卫视、电视、日报、天天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创新了一种培训模式。同时,我县的深蓝电脑公司购置了20多笔记本电脑,到偏远的山区开展电脑培训,受到农民们的欢迎,他们下阶段计划增设家政服务、营业员、推销员等培训项目,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

4、拓展培训项目。根据我县今年的培训情况来看,电脑培训所占比例最高,而且报名要求培训者越来越多,这个培训项目很受青年农民的亲睐,通过培训,广大农民对电脑基础知识有了较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信息化水平,尽管转移就业率比较低,但社会效果相当明显。此外,我们根据实际,在部分山区乡镇开设了茶园管理工、茶叶炒制工培训,县农培办组织了茶叶专家分期分批到各乡镇开展培训,培训时间5天左右,培训结束后,由劳动局与培训办一起组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者由劳动部门发给职业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通过前阶段的培训,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非常高,培训效果也相当好,到目前止已培训1400人左右。

5、狠抓培训质量。为了更好地用好、管好有限的培训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狠抓培训机构管理工作。一是要求各培训机构建立签到、点到制度。县培训办不定期对各培训机构的学员到课率、签到、点到等情况进行暗查,提高了培训质量。二是对已培训学员按比例进行电话跟踪抽查,防止、杜绝虚假培训现象。三是建立学员名册审核制度。要求各培训机构在开班培训前将本期名册送县培训办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班,防止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四是建立考试责任制度。县培训办设计了农民培训考试考核情况登记表,要求监考人员及培训机构负责人对培训的真实性负责,并在登记表上签署意见。

6、强化目标考核。今年县里已将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认定由农办、农业局负责。农办、农业局根据县委考核办法要求,向各乡镇(街道)下发了农业考核项目的补充通知,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具体考核认定办法和考核标准作了详细说明。

三、存在问题

去年以来,虽然经过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县的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生源问题。由于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基本上为老人和小孩,培训招生工作困难很大,政府期望与农村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二)工作体系问题。由于少数乡镇及部门领导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认识,工作不够重视,组织实施没有到位,造成整个工作滞后的局面。同时,由于工作力量、工作经费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农培办很难起到全面协调作用,少数乡镇及部门配合不够到位,工作开展相当困难。

(三)工作进度问题。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但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进度缓慢。由于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难度较大,培训经费紧缺,开展培训困难较大。县农办、人劳局、经贸局、总工会等四家单位化了很大力气,并多次进行协调,经贸局已形成初步思路,以行业协会为桥梁,以企业为培训主阵地,以业务骨干为教员开展培训。但这项培训任务重,经费来源困难,县经贸局很难起到协调作用,加上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低,没有一个约束机制,实际操作很困难,在资金投入体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四)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许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出现“政府热、群众冷”现象;二是少数乡镇(街道)领导对农民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出现“口头热、行动冷”现象;三是多数农民缺乏长期打算,主观上存在“现在热、长期冷”的现象。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1、加大工作督查力度。针对工作进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8月份县委督查室同农办、人劳局一起对全县各乡镇及各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督查,并对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作了通报,有效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落实。下阶段,计划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督查,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2、迎接考核验收。根据省里安排,今年的农民素质培训年度考核将提前,因此,任务非常艰巨,压力也很大。下阶段,县农培办将组织人员对各类培训进行自查,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出新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素质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系统培训方式;安全素质培训模式;安全素质培训体系

一、全员安全素质培训的产生背景

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了安委〔2012〕1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指出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并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最低学时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3年1月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发了海油总安〔2013〕1号文件《关于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员工安全培训合格的要求,提出建立完善的全员安全培训课程模块、培养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兼职培训师队伍、编写与作业实践相结合的安全培训教材,在2014年年末海油内部实现以下安全培训工作目标。为确保《决定》所提出的培训目标在中国海油各生产领域落实,促进中海油石油全员安全素质培训的脚步,探索全员安全素质提升的有效模式,结合中国海油各领域生产作业特点,我们提出了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模式,致力于中国海油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工作,建立了一套集课程开发、教材编制、培训实施于一体的培训实施程序。

二、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模式

中海油海洋培训中心自1974年开始,形成了以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培训设施、培训师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培训员工82人,培训设施35套,拥有安全培训课程85项,并且自编教材28册,形成了安全取证类和安全全员安全素质培训两大系列。企业自从2010年开始实施全员安全素质培训,经历四年多的实际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旨在为企业建立基于员工岗位安全素质要求的安全培训课程体系,并对全员进行全覆盖的安全培训,消除短板,提高员工整体安全素质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全员的安全素质,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提调研工作,针对每一类岗位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其能力需求和相应的知识框架。

(一)、确定岗位能力要求

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模式,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岗位需求开展,先要对员工的进行岗位安全素质能力需求分析,获取员工应掌握的安全素质能力,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员工学到安全知识、获得安全意识,而是使员工具有与其岗位相匹配的一种综合安全能力素质,不仅仅要让员工有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其实际的不安全行为,从而控制因为人而引发的各种风险因素[1]。

(二)、建立岗位素质模型

建立岗位素质能力模型,需结合具体岗位的特有性质和员工上岗的安全能力需求。一般而言,岗位的安全需求与员工个体的安全能力需求是有所区别的,员工可能拥有岗位安全需求的一部分能力,缺少其他一部分需求能力,那么针对这名员工来说,就不必开展所有的能力需求课程,而只是需要开展其自生缺少的那一部分课程。

确定员工所需要重点提高的安全素质能力以后,需要对此能力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培养该能力的能力点,再通过能力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岗位素质能力模型指导我们根据各个岗位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再针对个人选择岗位培训课程中具体的培训内容[3]。

(三)、细化岗位知识结构

通过岗位素质能力模型的建立,明确各岗位员工具体的培训课程及内容,根据培训课程及内容划分岗位知识结构框架。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以企业的风险控制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中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知识、安全专项技能、安全相关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为对企业全员能力的要求,从而为构建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模式的课程开发做指导。通过确定每一个岗位所要求的岗位素质能力来确定要求员工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构建整个培训的知识结构框架图[3]。

(四)、建立培训课程体系

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建立岗位素质能力模型以及知识结构的设定都是为了确定全员安全素质培训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每个员工进行能力测评,获取员工所具备的安全素质能力;然后建立岗位素质能力模型,确定每个岗位员工所需要进行的培训课程和内容;再根据每个岗位员工的培训课程和内容确定岗位培训知识结构框架;最后根据岗位培训的知识结构框架建立与员工自身情况相符合的课程体系[4]。

(五)、培训课程体系开发

培训课程体系开发有四个关键步骤:

(1)调研,课程的开发要具有针对性,方能起到培训效果,前期调研阶段,要做好需求分析、现有培训能力和研发能力的评估;

(2)设计,课程设计构思、构架和关键知识点架设,这一步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

(3)组织,包括人员、相关材料、研发方式等的组织,为课程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4)编制,依据培训课程体系矩阵,设置目标、做好计划、划分层次结构并建立逻辑关系,编制培训课程大纲,并依据课程大纲开发适宜的培训教材,经审核、修订最终完稿。

在课程教材开发完成的基础上,编制培训课程包、学员手册和教师手册,课程包包含多媒体培训课件、视频影音材料、图片案例资料、考核试题等,用于标准化授课。

(六)、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实施

根据员工岗位安全要求,将培训课程及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如图5中将培训课程分为安全理念与分化、风险辨识与控制、安全技术与工具、个人安全技能四项,每个模块匹配不同的教材、课程包和知识点,按照模块化课程进行标准化安全培训。

基于员工岗位安全素质能力要求的全员性系统安全培训模式,建立过程及其负责,针对性非常强。具体培训实施过程中,设计有面授、实操、体感培训、实物模拟、网络培训、内训师培养等多种模式,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予赘述。

三、总结

中国海油开展全员安全素质培训,不仅仅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安全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培养员工安全素质的手段和进而提升企业人本安全环境的方法。在企业中,纵向要让员工做到人本安全及杜绝和减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就要让员工有一种尊重安全的素养,而不仅仅是一种态度[5]。

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归根到底是一种培训方式,其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为减少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四年多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员安全素质培训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员的整体安全素质,是企业进行持续的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使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相匹配。

全员安全素质能力培训和一般的安全培训不同,其旨在通过分析每个岗位所要求的安全素质能力和员工现有的岗位安全素质能力,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来对员工不能到其自身岗位所要求能力的方面开展相应的课程。通过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从而使员工成为素质高,并且能够识别各种风险做到操作规范不出现不安全行为就需要一种能够提升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培训方式,而全员素质安全培训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6]。

中国海油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全员安全素质培训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具体实施则需系统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全面的培训网络分布控制。后期通过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以及上岗之前取证等不断完善。全员安全素质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培训方式,为中国海油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建立了有效可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史东风.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石油企业中层管理者人岗匹配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

[2]雷小霞,李丹,陈筠,寻延年.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实践――以某上市公司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3,01:42-44.

[3]包冬冬.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在中国海油[J].现代职业安全,2013,07:8-9.

[4]包冬冬.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怎么看怎么做――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刘健[J].现代职业安全,2013,07:10-13.

[5]陈雪飞.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9.

素质培训范文第4篇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依托农机服务中心、科学技术协会、成人教育中心校和农民教育中心开展了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智力、技术支持。我镇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科技引路、特色发展的新路子,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开展多层次的科技素质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对农村科技素质培训在服务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中的作用和现状作如下分析:

一、科技素质培训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

1、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科技素质。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摆在党员干部和现代农民面前的是一个如何面向市场,依托科技,因地制宜地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种背景下,我镇分别成立了由组织、科协,农机服务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校等部门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依托基地培训资源,有序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樊川成人教育中心校是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学校发挥教育的长处,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培训,开设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班,新上岗干部培训班,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文明素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猕猴桃种植、池塘养鱼、水稻机插秧新技术等切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培训;此外,还结合实际,坚持送教上门,自编教材,印发实用技术小报等,把农村实用技术知识送到各行政村,送到党员干部和农民手中,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

2. 有效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目前,我镇依托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坚持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规模发展之路,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基本形成了以蔬菜、渔业、水果、稻麦为主的“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并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充分利用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举办了“猕猴桃种植”系列培训班,现场讲解操作方法,手把手地为参加培训的学员传授种植技术,并由成人教育中心校与镇农服中心组织人员到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学校培训的经常化使全镇的猕猴桃种植技术不断推广,种植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猕猴桃产量也不断提高,永安猕猴桃种植成为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培训、观摩等形式的培训为农户做好了示范引导,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共同致富。

二、当前农村科技素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方式和内容不够适应。

由于现在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从业类型越来越多,统一集中的培训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以会代训的吃“大锅饭”、“一锅煮”式现象更是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产业的培训需求;有些地方“课堂教学多,现场示范少”、“书本知识多,实践操作少”的老套培训方式也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有些培训基地上缺乏师资力量、技能设备和培训经费,多数培训只是开开会议,做做材料,缺乏针对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2.基地建设存在欠缺。

科技素质培训基地、农科教示范基地是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示范和实验的重要阵地,但从基地的建设情况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基地只是一片农田,没有明显的示范基地标志和氛围,或者基础设施设备较差,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不到位;有些基地缺乏规范、持续运作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农科教示范基地的职责、管理、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基地培训的计划、工作台帐也不够完整,常常把农科教示范基地上的培训、示范工作当作一项需要时才有的临时工作。

三、加强农村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对策

1. 加强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

农村科技素质培训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党政领导要亲自过问,加强工作指导,并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培训基地要认真制定好培训工作规划,并进行分解落实;上级单位要根据总体目标任务,每年不定期地对基地上的培训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适时召开农村科技素质培训和农民教育培训推进会,对工作进行总结,对好的做法进行发扬和推广。

2. 加强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

基地作为科技素质培训的主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加强科技素质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成为必然。具体地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设施。示范基地要有至少两到三个能容纳40--50人的培训场所,并要配备必要的技能设施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樊川成人教育中心校多年来不断完善办学设施,建有技能实训室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装备,不仅为劳动力技能等各类科技素质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地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学得新技术、新知识,也使学校的建筑面积和办学规模得到扩充,办学质量得到提升,为社区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提供了保证。

(2)有队伍。基地要有一支管理队伍,负责科技素质培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要有一支相对比较固定的专兼职培训队伍,即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还要有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反哺”周边农民,在基地现场传授技术、交流经验。樊川成人教育中心校的猕猴桃农科教示范基地,蒋宏勤总经理通过自身创业的成功,给周围的村民提供了榜样,很多人到他那里学习猕猴桃种植方法后也建起了一个个猕猴桃种植园。蒋宏勤经常在基地上现场指导周围村民,尽量使他们少走弯路,尽快致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我镇已形成了一个以“徐香”等猕猴桃品种为主,面积达到3000多亩的猕猴桃种植园,并成为全省闻名的猕猴桃种植基地。

(3)有资料。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各类资料的积累和收集,明确收集领导小组、计划总结、培训政策等相关文件,及时收集健全历次培训通知、师资、讲课稿及各类统计表等工作台帐,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和农民教育培训信息资料库。

3. 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技素质培训重在培养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素质,目的是让每个党员干部通过参加培训学习,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广大农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而通过农民教育培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因此,培训要结合当地实际,考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最终目的和当地种养殖人员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扩大培训面。在培训内容上,要注重突出一个“实”字,结合当地种养殖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培训活动。培训形式上,要针对农民的特点,坚持多样性和实用性,注重互动式、现场示范式,必要时甚至是手把手式的培训,重在使农民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方法。

4. 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共享。

科技素质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协同。培训工作要同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相结合,同富民工程相结合,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市农业专家和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源,充分利用好党校、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培训阵地,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工作合力。

素质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培训

现代酒店业的竞争,其本质就是酒店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的竞争,培训一支高素质的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是酒店人事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在酒店业这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内,高素质的员工代表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法宝。酒店员工的高素质,不可能仅期待员工招聘时抬高门槛,令其入行时就“天生佳质”或在后来工作中自然天成。“玉不琢,不成器”,企业只能是通过系统的员工培训,才能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值,将员工从企业“人工成本”转化为企业的“人力资本”。

一、当前酒店行业员工素质培训的种种误区

员工培训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店发展新趋势下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在一些酒店,尤其是在人员流动较大的酒店中,对员工培训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如培训对象上,只注重管理层而忽视员工层;培训序列上只进行员工岗前培训,而无在职后的继续教育系统培训;即使岗前培训,内容也只限于一般服务技能的传授,而不拓展到员工的素质教育培训。从表象看,酒店的经营者不积极为员工提供系统地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认识问题,认为酒店业员工从事的工作简单,技术含量低,不需培训或是没有必要持续培训、拓展培训。但实质上是考虑到经济利益所至,认为酒店业人员流动大,尤其是一线员工,受薪酬低、职业发展预期不乐观及从事岗位最佳年龄所限等因素的影响,跳槽频繁,酒店给员工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是不易回收成本的不合算投资。因而,抓员工培训对酒店个体来说往往感到对己不划算,但若不培训又势必因从业人员的水平低下导致酒店的竞争水平低下,更无从谈起员工的个人发展和酒店的发展兴旺,两难的局面导致众多酒店在员工培训问题上,究竟做不做?培训什么?如何培训?陷入了徘徊、惘然的困惑。

二、酒店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培训是依据饭店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在满足饭店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使员工得到长期学习的机会,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获得与现在或将来的工作相关的培训以及发展机会,以此促进员工个人绩效提高,最终实现饭店经营管理的提升。确定培训是一项对人的投资,培训已不再是以传授员工的工作技能为主,随着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提升和相关资源的配合,培训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证,为酒店吸引人才、培训和发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酒店业不同于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来自流水线,其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组合有赖于员工面对面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者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直接影响着顾客感受中的服务质量以及酒店声誉和经济效益,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了酒店的经营成败并不是危言耸听,关键是要同时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组合,即将育人与选人、用人、留人环节相关联。在选人环节要注意避免两个极端,首先在员工招聘中要注重不求最优只求岗位最合适的人。服务业技术含量不高,薪酬也不高,不可能留住太优秀人才,不将其囊括不仅避免了他们的只是作跳板骑驴找马,也是杜绝社会资源的浪费。但不招高端人才并不等于将门槛降低招入不可塑之材,一线员工除因直接面对顾客服务有外在条件要求外,个人的品质素质和智力感悟力也得基本具备,否则今后的培训“温度”再高,“石头”也不能孵出“鸡娃”;在用人环节则应抓培训效果的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激发经营者对培训投资价值的认可和培训再投入的热情,相辅而来的绩效考评、薪酬挂钩甚至择优提拔,更能激励员工们工作追求卓越、学习更上一层楼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为后一步的留人作铺垫;无论是如今热议的情感留人、制度留人还是薪酬留人、事业留人,都离不了经营者对员工是否真正视同己出、以人为本,舍得为员工的成长投入,舍得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投入。以育人为主线串起的公平用人、激励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链,不仅可以稳定队伍,栓住人心,更能通过提升员工的执行力提升酒店的服务档次,赢取丰厚的回报。按照管理学中木桶短板原理提示,在酒店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恰恰是处于最基层的员工决定着酒店的整体服务档次和水平,那种只顾“塔尖”忽视基础的教育培训,注定是短视且难以奏效的。过去古战场上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在今天倡导团队力量取胜的商场上已显得过时,酒店业的培训对象必须是全员的。

三、酒店员工素质培训方式

酒店员工培训如期待从源头上收到实效,其传授的内容不应只是岗位表象需求的一般实务性操作技能,而应深化到人员内在素质的培训。闻名于世的美国里兹-卡尔顿饭店管理公司提倡的“淑女、绅士式的服务”,若服务者自身不具备内外兼修的素养、气质、技能,是不可能将貌似平常的服务工作做到如此优雅的境界的。海尔总裁张瑞敏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看似容易的事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作为员工只有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兼备,才能发自内心地娴熟运用技能为顾客服好务。因而酒店员工的培训内容应是从实务技能传授到内在素质的熏陶,从思想品德教育到业务素养的提升等全方位的。具体来说员工思想素质的教育,即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从业责任心的培养,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队协作等方面;业务素质培训则归结到执行力的提升,内容涉及到仪容仪表、礼节礼仪、形体、语言等训练,其中的形体训练包含仪态、站姿、座姿、走姿等,语言培训包含普通话、英语水平测试等级考试的训练。目前在服务业流行的“服务人员五项修练”培训教程,把服务人员需具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浓缩成看、听、说、笑、动五项基本功,不失为从技能培训向业务素质培训的过渡衔接。服务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与人打交道,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及服务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都应是酒店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业务素质培训的渐进内容,这样不仅能使员工感到学习不断有深度,工作更富有挑战性,还能增加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盼,工作更安心。

在培训方法上,无论是“走出去,请进来”,专家授课还是主管自讲,是集中学、小组学还是自学,形式上可多样性,只要适应就好,无须赘言,关键是要把握培训全过程的循序渐进和贯穿始终的激励机制的运用这两手。理性化的员工培训必须是包含进度上计划的科学设定、阶段目标实现的检验及内容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等全过程的推进,切忌虎头蛇尾、断章取义。要确保各阶段培训目标如期实现,注重实效不走过场,除了如前所述人力资源管理组合拳并举外,强化各阶段的考试考核、检验学习效果,并重在实践运用中考查,实施绩效挂钩,都是能增强学用结合的动力,凝聚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贯穿培训全过程激励机制的运用。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他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书中指出:“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他将这列为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的理论,也建立在承认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基础上,即认为人的行为目标通常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将员工的学习、工作成效与个人的薪酬、升迁等紧密结合,使员工在为个人利益努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均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应是酒店进行员工培训的最理想目标。

素质培训范文第6篇

一、贯彻精神,借鉴经验,调整机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现场会后,县委再次召开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包哲东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经验,专题研究深化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县委要求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调整人员,健全机构,充实专兼职干部,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努力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开展培训

年初,我们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县年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专项培训经费250万元。

一是调查研究,开展基地培训。为整合培训基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月份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到瓯北等地对我县的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培训基地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择优上报一批基地作为县级培训基地报县农培办审核认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基地上报,培训的范围包括泵阀、裁缝、计算机等一些符合我县主要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负责单位根据县委年度实施意见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科技局以培训农村先进技术为主,组织我县13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农业局和科协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的培训;人事劳动和经贸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多期计算机、电工和家政服务培训;教育局以我县职高为载体,针对山区学生开展了裁缝、畜牧养殖业等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为了适应我县泵阀产业发展形势,给待业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良机,月份我县成立了永嘉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面向具有技校或职高学历以上的待业青年、普通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普职高三分流学生,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企业、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员培训后,经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即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验收不合格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录用。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不够,使一些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且由于我县滞留在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各乡镇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业和农业重点乡镇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一些贫困落后的乡镇培训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项目开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的专业农民培训开展的比较好,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工作力度非常大,而务工农民和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人数比较少。四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目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加上一些培训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质量不高,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构,特别是四个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加强县农培办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信息交流、工作通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

二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继续采用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方式,联合我县等一批知名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结合我县服装、泵阀、鞋业等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服装、泵阀等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不断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劳动力培训“双后双百”工程,使我县初、高中毕业后的分流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培训,百分之百能够转移就业。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和劳动力转移平台,进一步做好培训农民就业工作。在用好县财政培训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的基础上,我们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工作,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共同投资

参与培训的良好局面。积极拓宽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依靠法律援助中心,采取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对已培训的农民提供劳务信息服务、诚信担保和法律援助,促进农民真正转移就业。

素质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 管理者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如何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因为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财富。然而企业要想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就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来实现,企业的培训将给员工提供可以胜任他们职位的信息和技能。但是,对于企业中的管理者来说,除了具备胜任职位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外,企业更注重培训他们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管理能力。素质拓展训练就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为目的,在体验式培训中实现这一目的。

一、什么是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时期,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陆地,绝大多数人不幸牺牲了,但极少数人在历经了长时间的折磨后得以生还。后来,发现得以生还的人并不是那些身体强壮的人,而是那些拥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二战结束后,在英国出现了这种模仿真实管理情景,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个方面培训的outward-bound管理培训。由于它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被世界各地不同的企业所采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给企业带来的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究竟可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作用呢?它究竟怎样对员工进行培训呢?下面将运用素质拓展训练的几个项目通过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出了几点素质拓展训练给企业带来的作用。

1.素质拓展训练将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运用管理学知识的平台。许多管理者认为管理学所学的知识都是经验之谈,并没有可以实际运用的价值。素质拓展训练将彻底消除管理者的这种错误想法。根据管理学知识,我们可以将管理的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我们将以素质拓展训练中“扫雷”这个项目,来看一下管理过程中的四个部分是如何工作的。

“扫雷”游戏是用一张分成若干方格并标上数字的地毯来模拟雷区,每一个方格的结果是有雷或是无雷,在“雷区”中间位置的两侧是分别有两个峡谷。而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一名队员只有两次机会去“扫雷”,如果选择的方格没有雷,那么可以安全的选择前后左右的任意一格继续“探雷”;但如果是选择的方格是有雷的话,就必须按原路返回,换另一名队员继续“扫雷”。这个任务获胜的依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的队员都可以安全的通过“雷区”。那么,在这个游戏中将如何去应用管理学知识来实现胜利呢?

我们知道,计划是每一件事情成功的第一步,在我们这个游戏中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团队,首先应当确定团队的目标,那就是成功走出“雷区”。在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应该做的就是制定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这个计划应当包括选取项目的项目经理,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扫雷”,时间应当如何分配等等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团队里的人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至于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当计划完成之后在组织环节中,项目经理应当明确所有人的分工,团队成员的分组等事宜,以便所有的成员可以各司其职,避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出现工作的漏洞或者人力资源的浪费。建立起一支高效的团队,在任何一个项目中都是领导环节的重要任务。在“扫雷”的项目中更是如此,因为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项任务,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所以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是非常考验一位管理者的领导才能和沟通能力。在这个项目中,其实还有一点是管理者可以实践的,那就是如何去建立一支信任的团队。“扫雷”项目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会有意的设置一道障碍,那就是在两个“峡谷”之间的“雷区”全部都是有雷的,也就是要通过正常的途径是不可能通过“雷区”的。在团队成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我们的团队将面临极为严重的信任危机,所有的人都会怀疑是不是记录路线的人记录出了问题,这样的争吵将使我们的团队耽误相当多的时间。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对于我们的管理者来说就要通过自己与大家的沟通,使团队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共同克服困难,度过团队面临的这一信任危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控制,其实从实施这个项目的第一步起就开始了控制。当队员探雷失败的时候,其实就是表明这一步与团队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就应该及时纠正错误,派遣另一名队员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在团队面临信任危机时,管理者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重新建立起团队的信任,使之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通过上面对“扫雷”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的知识是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就连一个小小的游戏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管理学上知识的运用。素质拓展训练就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却是障碍重重的小游戏,在娱乐与轻松中教会管理者如何运用管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彻底打消管理者认为管理学知识只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没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错误想法。使管理者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充分地信赖以及运用管理学知识,给企业带来收益。

2.素质拓展训练将增进企业管理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加里・德斯勒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这样说到:“大多数企业发现团队合作并不是凑巧发生的;相反,员工必须通过培训而成为一名好的团队成员。比如,丰田公司回用许多时间来训练新员工互相倾听和合作。”作为管理者往往都是能力出众的人,而企业的项目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或是某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项目团队将很有可能出现两个甚至几个职位相同、能力接近的管理者参与项目的实施。出现意见不一,自视清高不愿听取对方意见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这些管理者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个项目很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就此搁浅。素质拓展训练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历练参训者的团队合作意识,所以素质拓展训练都是以团队作为训练开展的基础。

素质拓展训练的很多项目也是为了增进团队合作而设计的,例如攀爬“天梯”项目可以让队员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体会到相互协作带来的力量;“孤岛求生”项目则可以增进队员之间的了解,培养管理者良好的沟通能力;而“背摔”项目则是要让队员在团队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在Stephen P. Robbins和Mary Coulter所著的《管理学》一书中认为高效团队应当具备以下的特征: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统一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的技能、恰当的领导、内部的支持和外部的支持。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拓展训练就是要增强管理者的团队合作意识,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而高效的团队正是一个企业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素质拓展训练将使管理者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已不言而喻了,海氏集团副总裁梅尔文・斯塔克总结说:“最受赞赏公司的意见的一致程度超过我们研究的几乎所有公司。不仅在文化目标上一致,而且对公司如何争取那些目标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可见,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所有的参训者首先都会参与一个叫做“破冰”(ice break)的仪式,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消除队员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组建成一支团队,确定团队的队名、队旗、队歌、口号等团队文化,由队员亲自创建的团队文化将是团队迈向成功的基础。当队员在体力透支意图放弃的情况下,团队的口号将是他们坚持的动力;当本队的分数落在其他队伍后面的时候,高亢的队歌将是他们奋勇追赶的声音;当队友在10米高空的木桩上失去信心的时候,挥舞的队旗将是他们勇气的源泉。在队员亲身感受到了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后,必将加强员工对企业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迫使管理者利用各种方式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文化。一位中信银行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体会是:“体验式培训方式对于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很有效。尤其是新人,他们刚到新的企业,还抱者观望的态度,对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企业文化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体验式培训创造了一个企业了解新人、新人了解企业的机会,经过这次全员范围的体验式培训,企业里的人际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人力资源部门在新员工的任用上也获得了不少直接的信息。”

三、素质拓展训练较之传统培训的优势

素质拓展训练无疑会对传统模式下的培训带来巨大的挑战。所谓传统培训方式,即是指由企业自行组织,通过邀请外部的专家学者担任培训讲师,定时、定点、有一定规模、脱产或半脱产,就某个专题进行为期数天或数星期的正式培训活动,采取的形式多为讲座式,辅以若干直观的教具、多媒体手段、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趣味技巧等。那么,素质拓展训练较之传统培训有什么优势呢?

1.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可以亲身经历的体验式培训。有关专家指出:阅读和听到的资讯,我们只能学到10%~15%,但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收获80%。传统的培训方式多数是由公司邀请相关专家或是有经验的人士,以课堂教学或是讲座的形式开展。在这种培训方式下,员工是处于被动的接受信息,自然收获到的东西是很少的;并且培训的可转换性较低,所以这种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而素质拓展训练正是打破传统培训的枯燥,在青山绿水之间构建一系列的训练项目,使参训者在思想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体验式培训,从而提高参训者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节约培训的成本。MBA教育是目前企业对管理人员采用比较多的培训方法,但是MBA教育的费用是比较高的。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商学院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至今,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平均学费就从2万元增长到9万元。”费用高不说,收到的效果也不一定好,很多学院通过MBA教育后,又落入只知道理论,而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尴尬局面。从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的费用也不低,目前讲师平均课时收费为300元~500元/小时,另加差旅费用。当然,西方式的10000美元/天更是难以接受的天文数字。而素质拓展训练的费用平均大约在600元/人,也就是说企业用于对一位管理者进行MBA培训的费用可以供150人进行一次素质拓展训练;而用于支付讲师授课一小时的费用也可以负担一位员工一天的素质拓展训练;并且企业在素质拓展训练后得到的效果也会远大于传统培训得到的效果。

四、结论

现代企业培训的趋势在于让更多的员工体验式的培训,通过体验式的培训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培训重要的方面,将立足于如何帮助企业开发人的潜力,成为企业培训不可或缺的手段,打开企业培训的新思路。

素质培训范文第8篇

基于邮政培训师队伍现有的建设情况和相关工作要求,制定的邮政培训师素质模型,就是为完成邮政企业内训工作,担任邮政企业内部培训师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模型是各种不同能力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这些行为和技能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因此,邮政培训师素质模型,是判断邮政培训师的能力水平标准。

邮政培训师的七大核心能力

1.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一:教学力

教学能力在培训师的能力素质模型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学,教学,简而言之,就是教导别人学习,可以有效地将事先准备好的知识内容按计划的实施于学员身上。因此,培训师的首要能力是具备教学力!

因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即决定了培训教学的质量,教学能力是培训师各项能力、素质水平的综合表现,它决定了培训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教学能力,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为了让学员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从广义来说,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员记忆、理解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强调传授知识。

2.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二:控制力

情绪决定了学习的质量与数量。消极的情绪会阻碍学习,积极的情绪会加速学习。相对于胁迫的、厌倦的、紧张的和痛苦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是不可能有的。很多时候,学员参加培训是因为他们被告知要去参加,而不是在于他们是否想去,或者是否有这个必要去。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放松对培训进度的控制。当做游戏、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时,如果培训师不能够正确引导学员或忽视大多数学员的反应,就会出现冷场或无法控制局面的窘况。如果这些问题不立刻加以纠正,后果可能是这些问题会持续、升级或继续蔓延,因此,培训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克服这类问题带来的被动局面。

3.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三:沟通表达力

一名合格的培训师必须具备口头语言的快速组织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思维的逻辑条理,恰如其分地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融汇起伏跌宕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具有艺术审美的特征,形成高端的培训师口语职业技能,这种能力与教学语言直接相关。

4.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四:设计力

培训师的设计能力包括了授课前信息收集、课堂布置、PPT教案制作等能力。培训师要根据企业内训目标,进行课前的调研、了解学员状况、设计课程模块和制定培训教案大纲,确定教学方法,收集教学素材、案例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

5.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五:内驱力

很多职业都要求内驱力,但这一能力对培训师来说尤为重要。这与培训师的授课对象有很大关系。培训师不是教师,他所面对的学员多是有诸多学习和实践经历的成人,而这些成人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是变化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培训师必须站在高端,站得高,望得远,才能知道学员需要什么,自己又能给予什么。如果学员有一杯水,那么培训师就要有一桶水的知识量,而且这桶水还必须时时更新,不然就成了死水了。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培训师能在培训界立足很久。

培训师不仅应是课程方面的专家,同时还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学习能力强,甚至把学员当成丰富自己知识库的好老师;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动机;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在课程中充实新的理论和案例,从而做到每一次培训都不会雷同,都要比上一次更加精彩。通常这些培训师的学习都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内驱力的核心特质。

6.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六:应用力

培训师不仅能够很好地讲授培训课程,同时应当关注培训收的效果积极培训成果的内化过程。企业培训区别于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培训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切实的绩效。因此培训时应当具备评估审查培训课程,并将培训课程内化为员工的实际行为并提升绩效的活动中来,同时通过教练式辅导,来进一步强化培训的效果。

7.邮政培训师核心能力七:专业力

邮政企业培训师在授课时旁征博引,信息源源而来。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所担纲主讲课程的系统专业知识,还有对主讲课程相关的工作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有些知识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如邮政业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等还特别需要企业的任职经历,甚至做到部门高层更好,则更有条件接触大量的实务案例。所以要求邮政企业培训师要有在邮政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丰富的业务知识。

素质培训范文第9篇

一、深入基层,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移民安置和库区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特别是部分后靠农村移民安置质量不高,库区产业“空心化”较为突出,缺乏产业支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结合巴东实际,巴东农广校首先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到移民村、组、户,宣讲国家相关移民政策、惠民政策,让所有人充分认识到开展移民培训,是提高移民科技文化素质,进而解决移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移民问题的核心主要是解决收入增长缓慢。要使移民增收,一方面,要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将库区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出,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之处、安身之所,给转移的农民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转移就业的实现,需要掌握一定务工技能,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样需要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和本领。目前库区移民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还偏低,难以及时接受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劳动者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不够,抗御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成为制约移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究其根源还在于基础教育薄弱,这就要求加强移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依靠移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去改变贫困面貌,才能形成农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措施,履行职责,分工协作

开展移民培训工作应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培训。工作中,县移民局、乡镇移民办、培训机构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做好移民培训的宣传发动、培训规划、计划实施、督促检查、培训管理、资金管理、年度考核、健全档案等工作。在完善机制、制定制度、实施项目、打造基地等工作中,全员上阵,齐抓共管,团结一致,沟通协调,共同做好移民培训工作。

三、明确目标,调查研究,编制规划

按照“为每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每户转移一个劳动力”的要求,调查弄清移民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尊重移民培训意愿,充分利用移民培训基地学校资源,分解落实任务,从而指导整个移民培训工作有序地推进。

明确工作目标。按照需要,使每一位移民能够接受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力争每1户移民有1名以上合格的技术人才。

明确工作内容。主要围绕移民的职业学历教育培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等来开展,通过“校企联合、定单培训、工读结合”等形式,为顺利转移安置移民铺设绿色通道和快车道。

明确工作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培训机构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分类别、分层次搞好移民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县农广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办学优势,结合定向委培、代培方式,签订培训合同,并给予相应的培训经费补助。

明确工作责任。由移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根据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移民培训规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质量。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一)健全机构,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

成立库区移民培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专班人马,专门负责移民培训日常工作。各培训机构根据规划和分解的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工作边改,不走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主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抓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研究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二是抓培训。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周密,内容有针对性,并确保培训效果。三是抓典型。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及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抓考核。把开展“抓移民培训、提高移民素质”工作的情况作为人员考核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完善体系,强化素质,提高移民的文化水平

一是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更多的移民接受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掌握一门或数门致富技术。二是加大对库区移民培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这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和政策上。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移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建立移民培训安置基金,鼓励对农村职教投资和捐资等,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惠生政策,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在大力开展移民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结合理论知识学习,让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技能、有进步、有潜力、有发展空间,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新型农民的主力军。

(三)创新模式,分类培训,提高移民的就业水平和致富能力

紧密结合库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的战略部署,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移民培训,全面提高库区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移民的就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结合移民培训意愿,采取四种培训模式加强库区移民培训工作。一是开展移民子弟学历教育,对象为应届及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学制3年,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员。二是短期技能培训。对年龄在25~40岁的库区农民进行转岗就业培训,时间3~6个月,让他们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到企业做一名初、中级技工。三是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不限年龄,不定时间,按其主导产业进行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培训。四是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努力打造品牌,不断巩固拓展劳务市场,形成具有地方品牌优势的培训转移特色,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档次,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培训。外出打工“回流”人员可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渠道等,经过培训后,能够很快成功实施自主创业,并且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库区富余劳动力,实现移民增收。

开展致富骨干和带头人培训。采取办班培训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科技咨询与技术讲座相结合、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等方式,把科技送到村组,把课堂搬进田间,把信息送到手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注重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根据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开设热门专业;筹措培训资金,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严格管理,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培养更多技能复合型人才。如农广校将培养目标直接化、通俗化,即“四个一”(一表人才、一手绝活、一口好话、一手好字),“五具备”(自我保护、社交、组织管理、辨别是非、自求发展)的培养目标。这听起来很普通,但用起来实在,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让学校和学员得到家长、企业、社会的信任和满意。

(四)健全网络,优化服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

把学员培训好、安置好是我们的承诺,围绕移民这个主题,通过培训确保“培训一个,成功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转移一批,带动一村”的培训效果。组织专班深入大型集团企业考察,与他们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凡合格的毕业生都能直接进入这些企业优先安排对口就业。另外还在学员集中就业的城市设置办事处,派专人做毕业生安置、协调、跟踪维权和服务工作,使得移民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五)检查分析,奖优罚劣,营造发展氛围

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开展移民培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发现、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活动组织不力,在完善制度、提高素质方面效果不明显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在开展活动中顶风违纪或因工作失职、渎职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严肃查处。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媒体报道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和做法,宣传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素质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技能培训 素质教育 紧密结合

在人们的通常印象中,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它注重某项或某些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多见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与技能培训似乎没有交集。

但是笔者认为,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使技能培训获得成功,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加完善。

自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和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连上新台阶。据统计,2005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几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但不容忽视的是,到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素质往往参差不齐,大多数是因成绩较差等原因无法进入普通高中或普通高等党校的殿堂而“滑落”至职业教育。

反观素质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从提出到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已经坎坎坷坷走到第二十个年头。人们看到的是,20年来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与其他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它的前进步伐显得那么艰难和缓慢。

1988年,一篇题为《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文章见诸《上海教育》杂志,素质教育这一新概念引发了教育界旷日持久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纠偏”,纠应试教育之偏,是针对当时大学教育的过分专业化、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总体上看,20年来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观念,付出了不懈努力。但是,由于劳动用人制度和社会分配结构忽视技能型人才,社会片面追求高学历,这种压力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和家庭内部,使中考、高考竞争不断升温,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职业教育出口不畅、分流吸引力不强,升学压力直接指向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

因此,目前需要大力倡导的,就是办好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加大分流的力度,增强分流的吸引力。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加强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建设,在职业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证书之间建立对应、等值与衔接的关系。

围绕这个目的,笔者认为具体措施应有以下四点。

首先是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要确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极力深化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既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重建人文精神,既应保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华,诸如以民为本、仁爱、信义、平衡和谐、见贤思齐、自省、修身、慎独、谦让礼仪等等,又应注入现代意识,诸如人格独立、思想解放、自由平等、以人为本、博爱宽容、民主法制、公平竞争等。人文学科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恰恰是人文素质教育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根基。然而,人文学科对于积聚社会资本,提高文化竞争力,以及培养公民的精神价值观等方面作用却不是自明的,它需要不断地进行强调和推动。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进步,就越需要用科学、高尚的人文精神来指导。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极强的渗透力,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就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人文素质的弱化,会导致职业教育学生很难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因此,要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理念,确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和培养日标。

其次是课程设置要坚持将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要想培养出“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又具备远大个人理想和和良好道德风尚”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课程上科学安排,做到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所谓的“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并不意味着学科课时相同,更不意味着削弱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养,而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人文科学讲座。可在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基础上,开设诸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学艺术欣赏、音乐欣赏、书法与绘画、哲学与美学等大量人文学科、边缘学科方面的讲座课和选修课。这些课程完全由学生凭个人爱好和兴趣选择、参与,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再次是教学操作上要坚持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利用规定课程和开设讲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还应对专业课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即要注意挖掘专业课内容中的哲学内蕴和美学意义,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掌握“怎么做”的技术性问题,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为谁做,为什么做”,以及“如何才能做的更有意义”等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

最后是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内化环节。学生人文素质提高须经历自我感悟、积极行动直至自我提升的实质飞跃。为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包蕴在校园人文环境中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不仅是整洁美观的校园,而且是一个文化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还指学校在坚持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能够允许并鼓励学生按他们个性去发展。学生理解了校园人文环境中包蕴的这些人文精神与理想,才不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无动于衷,才会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努力从中汲取养分。

上一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文 下一篇:人文素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