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2:57:38

数学家故事论文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76-01

当前,许多学生对中学学习,特别是数学不感兴趣,家长都是强迫孩子学习,老师教学素质不高,加之一些别的原因,许多学生对数学兴致不高。作为一线数学老师,我对此深感忧虑,经过一定时间探索,愿意就一些经验与老师们交流共享,共同探索进步。

针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致不高,引导、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推理极强的学科,因此,许多学生都觉得枯燥难学难懂。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兴趣是需要方法的。针对一些学生没有兴趣,我想办法从故事开始讲起,学生是爱听故事的,这样从第一步初步建立一个数学印象,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举例假如地球是一个表面非常平整、非常光滑的球体,用一根铁丝在地球的赤道围了一个圈,长度正好是4万公里,现在用一根4万公里零一米的铁丝做了一个圈子套在赤道上,铁丝与赤道的距离是均匀的,问铁丝与赤道的间隙能不能钻过一只老鼠。此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乐的前仰后合,答案两种:一是能过,一是不能过。认为能过的也说不清,凭得是猜和想当然。认为不能过的是问题提得荒唐。当我把答案告诉学生,并说清演算过程,学生们当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同时又觉得不好意思,只此一事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后及时采取第二步加以巩固。

第二步,还用故事开始讲名人的数学轶事。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举例:数学家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一个国王酷爱此项活动,决定奖励西塔。国王对西塔说,为了奖励你的发明,你可以要你想要的东西。西塔笑着说,别的我不要,只要一些小麦,但要这样计算:象棋有64个格子,国王只需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放两粒小麦,第三个格子放四粒小麦,以此类推,理论放满64个格子就行。国王笑着对西塔说,这有何难,一口袋小麦就够了。西塔大笑出门而去。国王疑惑,找人计算结果后大惊。我对学生说谁能计算出国王大惊的结果并说明谁就是最棒的。结果学生兴趣大增,纷纷计算。当他们得出结果时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说没想到数学竞这样奥妙。当学生这时我就及时的进行下一步引导,说明数学是有趣的并不是枯燥的,难学的,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学生对数学兴趣有了,但要解决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难学、且不易学成的问题,此时第三个故事也就开始了。说在早些时候一个小店里有一个小店员,从小就对数学有兴趣、爱学习,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自学数学。不幸的是他又因病致残。当时,他只有19岁,但是,他没有沉沦,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后来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后来,这个自学的人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这个人就是华罗庚。

这个故事给学生说明的是,只要有兴趣、坚持学习,多么枯燥的事也会变得很有情趣,只要坚持就会有结果。关键就看坚持多长时间,是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不出结果不罢休。这样学生坚定了信心。同时第四步也就顺情展开。

第四步,数学家用数学或者是取得名誉、地位、或者是解决国计民生,或者是为民族争光,或者是留下一段趣事。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为国家民族争光的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就此展开。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震惊了国际数学界,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迄今为止,陈景润是目前离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最近的人。此时,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学好数学,当数学家摘取那个宝石为国家、民族争光。即使成不了数学家也不能不学好数学。否则对不起为国家、民族争光的人。

通过以上四步,不但激起、巩固了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开始主动学习,积极学习。这是我作为一名基层老师感到高兴和欣慰的。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史 教学 小传 科研 故事会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大学本科理科班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史概论》课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开放式教学,采用为数学家写小传、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布置开放作业、进行数学故事会等授课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数学家写小传

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史中蕴含着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及数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着极其丰厚的人文教育营养。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和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着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从数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数学的每项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都离不开经验和教训,每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数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那种一丝不苟、乐于奉献、不畏坚难的追求知识的精神,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为数学家写小传,先后写过刘微、泰勒斯、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牛顿、莱布尼茨、高斯、欧拉、阿贝尔、魏尔斯特拉斯等等。把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及数学成就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数学发展史。下面是学生写的高斯小传。

二、师生合作科研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搞科研。中学时间紧,谈不上搞科研,学生根本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有较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年我担任了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的主持人。在立项时,我就吸收了两名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科研的意识,从课题的选题、填表、审报、写开题报告、阶段性成果汇报到结题报告书写以及参加鉴定会,都让学生参与,并定期召开会议,公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本课题组把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达二十多种,我还让学生把一些思想方法编成歌诀的形式,以方便学生的记忆,效果很好。该课题于2009年6月结题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我们还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论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发表在《科技信息》上。

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全部了解到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搞教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布置开放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材没有作业,我所布置的作业好多是开放性的,例如:“论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及研究过程”、“简述非欧几何的创立”、“介绍欧拉的生平及数学成就”、“简述庞加莱的数学成就”、“20世纪数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数学有那些猜想,研究进展如何”。“数学史上有哪三次危机”

这些作业,需要学生上网查资料,还要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才能完成,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样唤起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需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这样的作业形式,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力,对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四、开展数学故事会

数学故事会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科技活动形式。数学故事会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数学故事会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故事、数学游戏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科幻小说等。数学故事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情节要引人入胜,还要强调语化。

不同的数学故事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是以介绍数学家生平事迹为主要对象,记人也记事。通过动人的事迹、典型的事例,表现出他们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再现数学家的形象,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得到教益。象大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就很鼓舞人,攻克费尔马猜想,使之成为大定理的过程也很艰难也是十分有趣的。

每两章进行一次“趣味数学故事会”,激励学生查阅搜集有趣的数学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进行梳理与整合,写出有趣的数学故事,以便在故事会上演讲。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史,研究数学史的积极性,使一门枯燥无闻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高等教教育出版社,2008 .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3篇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自然数。素数历来是数论的“宠儿”,许多猜想都跟它有关,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以及我们今天要谈的“孪生素数猜想”。

孪生素数是指差为2的素数对,即p和p+2同为素数。前几个孪生素数分别是(3,5)、(5,7)、(11,13)、(17,19)等。100以内有8个孪生素数对;501到600间只有2对。随着数的变大,孪生素数越来越少。2011年,人们发现目前为止最大的孪生素数是一个有20多万位的数。再往下找就越发困难了。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再也找不到新的孪生素数对呢?数学家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几百年前就有人猜想:有无穷多个素数p,使得p与p+2同为素数。但至今人们都不知如何证明这个猜想。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将孪生素数猜想列入了他那著名的23个数学问题。

2013年4月17日,一篇有关“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投到了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的刊物《数学年刊》。这个刊物本来以审稿慢著称,一篇论文投进去,往往要过了2至3年才能刊出。但这一次却是罕见的例外。不到1个月,该论文的审稿人,当今最顶级的解析数论专家亨利・伊万尼克就信心十足地对外宣布:这是一个有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工作,漂亮极了。

紧接着,该论文的作者张益唐,一个之前在国际数学界名不见经传的华人数学家,站在了哈佛大学的讲台上。世界各大媒体除了对他的工作高度评价之外,还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件事实:这位杰出的数学家至今还只是美国一所没有名气的大学的讲师,而之前他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竟然曾经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在餐馆打工。看来,这又是一个“丑小鸭长成白天鹅”的现代版故事。

毕业即失业

故事的主角张益唐1955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他是北大数学系“”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学生。

1978年《人民文学》发表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讲述了数学家陈景润刻苦钻研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一时间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像那个时代的很多有志青年一样,张益唐被陈景润的故事、被哥德巴赫猜想引导到了数学。

4年的北大学习为张益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北大有很多眼界很高的老师,学富五车,不轻易下手写小文章,可谈起大问题却津津乐道,这让年轻的张益唐“中毒”匪浅。这也奠定了他一辈子只做大问题、不为小问题折腰的风格。1982年本科毕业后,张益唐又跟随著名数论专家潘承彪读了3年的硕士。1985年,他到美国名校普渡大学读博士。

张益唐在普渡的八年是不堪回首的八年。他在导师指导下钻研数学上另一个著名猜想――雅可比猜想。如果这个猜想被攻克,拿下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是不成问题的。张益唐在博士毕业前夕宣称解决了雅可比猜想。但不幸的是,他的证明中引用了他导师的一个成果,而这个成果后来证明是错的。他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了。

虽未能解决雅可比猜想,但他毕竟对此是有些贡献的,所以他还是于1991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只是一方面因为眼界极高的他不屑把博士论文结果整理出来发表,另一方面因跟导师失和,导师不愿给他写推荐信,张益唐博士毕业后就失业了。

潦倒中贵人相助

一面要继续做数学,一面还要糊口,接下来的七年是张益唐在美国最落魄潦倒的岁月。他干过很多杂活,包括零时会计、餐馆帮手、送外卖。

那时他的一些同学已经在美国大学里拿到助理教授、副教授甚至正教授的位置,而他在学术界连个临时工的工作都找不到。他毕业之后就很少跟人来往。他的妹妹曾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寻找哥哥。当时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给他妹妹回了个邮件告诉她,他哥哥还活着,在钻研数学呢。

张益唐一辈子的转折点是落脚新罕布什尔大学,促成这件事的是北大数学系1980级的校友唐朴祁和葛力明。

唐朴祁是张益唐在北大时的系友、普渡大学读博士时的同学。1999年初,唐朴祁找到在纽约打工的张益唐,聊到自己在计算机网络研究中遇到的一个数学难题。大约3周以后,张益唐居然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最后两人合作开发了一个软件。据说这个软件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领域有广泛应用。这件事让唐朴祁对老友的数学功底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给唐朴祁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他的这位好友都在思考数学,心里总是装着几个数学大问题。

同年晚些时候,唐朴祁与在新罕布什尔大学工作的北大校友葛力明见面,提到张益唐的能力和艰难处境。此时已是大学教授的葛力明决定邀请张益唐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工作。经过一番周折,葛力明在美国南方的一个赛百味快餐店联系上了张益唐,两三天后,张益唐就来到了新罕布什尔大学。

潜心研究十四载

从1999年起,张益唐又回到了学校,到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大学做一个非编制的助教。这份工作其实相当于临时工。虽然教学量比较大,工资比较低,但能回到学校,做自己驾轻就熟的事情,还能利用图书馆、办公室做研究,对胸有大志的张益唐来说,已经满足了。

2005年以后,张益唐获得转正,变成了职位比较稳定的讲师,但主要任务还是上课。虽然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北京话口音,但他的课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教课之余,他继续紧张地从事着数学研究。每过几天,他都会说,有进展,应该很快就出来了。他是指自己正在攻克的一两个世界难题。但时间过得很快,2个月、3个月,2年、3年……14年!在大学任教,年近60还只是个讲师,在一般人看来无疑是失败,甚至是潦倒的,但他处之泰然,不改其志。

2012年7月3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益唐在科罗拉多州好友齐雅格家后院抽烟,20多分钟里他有如神明启示般的想出了主要思路,找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突破口。几个月之后,一篇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划时代论文终于横空出世了。

变大海捞针为水塘里捞针

我们再回头谈谈他这篇石破天惊的论文。严格地说,张益唐并没有彻底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他只是证明了存在无数多个素数对(p, q),其中每一对中的素数之差,即p和q的距离,不超过7千万。

初初一看,7千万和孪生素数猜想中“2”的结果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把无穷大缩小到一个有限值,这可是破冰之举。有人打了个比喻,张益唐就好比把大海捞针的力气活缩小到在水塘里捞针。根据他给出的方法,还可以继续缩小距离。事实上,在他公布结果后不到1个月,7千万又被别的数学家缩小到6万多了。这就好比把水塘捞针又轻松地变为游泳池里捞针了。也许最后变成在碗里捞针还需要一些创新的方法,但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框架已经是一项壮举。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4篇

无疑,发表于30年前的徐迟的那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加深了人们对数学家的这种认识。时过境迁,当我们今天走近中国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重要当事人之一,为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做出重要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王元时几乎颠覆了我们心目中既有的数学家的印象。他说,“数学家不怪才正常”。

数学王国的故事与现实总是格格不入,因为演绎着很多神童与天才的故事;数学王国又有着江湖征途的色彩,英雄们用孤独与决绝智慧进行着一个人的战斗。它离我们那么近,每个人都从小时习之并享受着它的成果;它离我们又那么远,当代纯粹数学的最前沿研究全世界没有几个人看得懂。

王元院士,50多年前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引领开始解析数论研究,并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2+3”奠定了中国研究的基础。也成为王元自己数学研究的起点。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师华先生已经作古,因哥德巴赫猜想而共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两位同仁陈景润与潘承洞先生也已告别。漫漫征程,今天,令人激情澎湃的数论研究还在吸引着王元。只不过,他不再厮杀,而是指点后生如何欣赏它的精妙。

在最新(2008)出版的德国期刊《数学评论》中,在列举了王元上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等每个阶段有意义的工作后,写到:王元是现代中国在数学发展中有影响力的重要人士。并评价王元的部分论文有重大的特殊的贡献。王元在给记者的留言中写到:此评价与我生前的荣辱无关。王元在《华罗庚》一书的最后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一个百年之后的数学家,人们只需要知道他数学的贡献是什么,不会再有人管他的出身、爱好、经历与荣辱了。除了学问外,一切的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

这,真有数学江湖的悲壮意味。

天赋与激情

如果以现在的教育观点看,王元至少在上大学之前还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于1930年出生,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兵荒马乱的日本侵华战争,在逃难中读了并不完整的小学,初中时考上了较好的四川国立第二中学,表现仍旧没有可圈可点之处。高中一年级时抗战胜利,王元回到南京,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一下子吸引了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高中两年光顾着玩了”,王元说,所以,高考时他并没有考上一所最好的学校。1948年,王元在浙江英士大学数学系读了一年书后,该校并入浙江大学。这时,家人都离开南京去了台湾,也许是世事变化,使他一下长大了,而浙大的氛围却唤醒了他内心沉睡着的对数学的兴趣,从此他开始认真学习。很快他发现浙大数学教学的特点――考试绝不仅局限书本和笔记的内容。发现这个窍门后他自学教材,不仅成绩上来了,而且培养了自学的能力,为他今后在数学领域不断攀登做了准备。有报道说,“浙大是我国老一辈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多年执教的地方,数学教育卓有传统。两位教授自上世纪30年代起就坚持办高年级学生读书讨论班,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极有帮助。浙大的教学环境激发了王元对数学真正的兴趣。大学四年级时他在读书讨论班上报告了A・E・英哈姆的《素数分布论》。”

1952年,王元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数学研究所,在这里他遇到华罗庚,这成为他数学生涯中重要的转折。当时,华罗庚建立的数学所成立了微分方程与数论两个组,华先生在数论方面成绩卓著,有优先发展的考虑。与王元同期分配来的有4个人。华先生则采用美国“Interview”的方式来考他们。一天,在华先生主讲的“数论导引”讨论班上,他给出一道题的一般证明,并给出了上界,让他们几个回去以后给出下界报告,一个星期以后交卷。

王元说,这种美国式考试很不简单,他印象中只有两个人交了卷。他是花了3天时间完成的,并且比华先生的上界证明方法更简便。几天以后,华罗庚要王元到他的数论组去。王元说,与华先生做数论并不是他的初衷,在上大学时,他对数论有些许了解,他最想做的是泛函方程。考虑几天之后又加上其他老师的劝说,他才同意去做数论研究。

多年以后,王元与潘承洞等人创建了中国的数论学派。回顾跟随华先生共同经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他说:“现在看来,当时我做了一个正确和幸运的选择。”

后来的经历虽然众所周知,但是也有鲜为人知的一面。下面是王元的自述:

当时(1952年)我是一个22岁的青年,研究这样难的问题,能行吗?弄不出成果怎么办?但强烈的爱国心使我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毅然地向这一难题进攻了。从1920年以来的有关文献,不管是英文、俄文、德文、意大利文,能找到的,我都查了出来。然后,认真分析其中的思路及可能存在的欠缺之处。意大利文我不懂,就从数学式子去猜测文字的含义。为了工作,我忘了星期天。累了,就伏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有时工作到东方发白才去休息。记得有几次,一直工作到病倒了,才强迫自己休息几天。

就这样,一连苦干了两年,但是什么成果也没有取得。我动摇了,自卑了,怀疑自己没有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天分,还不如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正在这时,我偶然用筛法取得了一些别的成果,并获得好评。于是,我放弃了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研究。这时,华罗庚先生严肃地批评了我:“你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你不要再做这些小问题了,你要坚持搞哥德巴赫猜想。”

我为自己的动摇而惭愧,决心重新振作精神干下去。终于在1955年证明了“3+4”,这就第一次打破了布赫夕塔布在1940年的纪录“4+4”。以后,我把我用的方法加以改进,证明了更强的“3+3”与“2+3”。

1957年,王元的时候仅27岁,作为当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要科学成果,《中国青年报》做了整版报道。1960年,王元看到新出版的苏联数学家布赫夕塔布写的教科书《数论》第358页上写道:

“王元在1958年成功地证明了定理347。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2N都可以表述成n+n′,其中n的素因子个数不超过2,而n′的素因子个数不超过3(即“2+3”)。”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浮想联翩。“总算为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

我们看过太多数学界天才的故事:高斯、彭加勒等等,那么王元怎么看待数学研究的天赋问题呢?华罗庚是天才么?陈景润是天才么?他自己是天才么?王元答曰,天才不是自封的,而是有公论的。他认为自己绝不是天才,而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曾被称为“天才的证明”,而华先生,“在正式出版物中没有表述他是天才的印象。”乌拉姆曾经说:数学上的天才和智者很难定量地确定……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脑。肯定有我所称的“内分泌因素”或品格特征,或者有些人叫做“激情”的东西。

所以,在这种激情下面任何辛勤和艰苦都是一种享受吧。

孤独与求索

很多人谈到过数学这个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不一样。数学是在某种公理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的学科。自然科学,像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进而归纳得出结论。而数学研究还有两个特性:一是很少团体工作,虽然“数学的交流很频繁,很重要,这种交流包括面对面地交流和看别人的东西”,但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定更多依赖个人的智力和思考,二是像纯粹数学研究都是数学家们在很年轻的时候作出的成果,那么,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不能再出成果的可能会像阴影一样笼罩着这些数学家。

王元在解析数论研究获得成就后,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与华罗庚合作开始研究数论在多重积分近似计算方面的应用,1973年证明了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此方法在理论上和实用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华-王方法”;同时于1981年出版了英译本《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专著,对此领域的工作作了系统总结,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1980年以后开拓了代数数域上的堆垒数论的新的探索领域(此系涉及解析代数数论中极为困难和基础性问题的精深领域),同时证明当代数数域K为全虚域时定理对偶数次型仍成立;此后又在代数数域上型(即齐次多项式)的丢番图不等式组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先进的工作,并将这一领域的工作总结成专著《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方程与不等式》,用英文在国外出版。

谈到另辟新的学科,王元说:

1958年,我们注意到苏联科学院1957年工作总结中提到数论在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中的应用。华罗庚先生提出了用代数数论来研究多重积分的近似计算。这一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他要我跟他一起去尝试。对华罗庚先生来说,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经常的,他总是不满足现有的理论和方法,总有很多超前的高瞻远瞩的思想。但对我来说,则意味着过去熟悉的知识和经验基本上都用不上了,许多东西要从头学起,一切都要另起炉灶了。当时,我连最简单的连分数也不掌握,如何当好他的助手呢?怎么办?是沿着已经熟悉的老路走,还是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另辟新路,在另一个领域也做出贡献呢?我毅然选择了后面这条更为艰难曲折的道路。这个课题,除需要很多数学知识外,还需要电子计算机知识。不懂,就从头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将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下去。当时计算机还很少,我们就尽量用笔算。完全不能用笔算时,才用计算机算。

这就是他们后来做出成就的“华-王方法”。

王元说,做科学是极端残酷的,80%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没有做出来。其中很多人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苦闷关”,做出来就好了,做不出来时人会出现要疯掉的感受。做完哥德巴赫猜想“2+3”的证明后,王元很清晰地意识到没有大的方法上的突破,在这一问题上很难再有进展,于是,他想好了退路:这个成果够我“用”五年时间的,五年以后,我做不出来,就去大学教书了,哪怕是一所外地的三流大学。

1980年,王元当选为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那一年他50岁,也许,对于其他学科的科学家来说,这个年龄还可以有很多突破,但是王元深知,他必须有所选择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他开始通过数学研究,进一步关注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和数学家在教育、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影响,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他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部分汇集在论文集《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华罗庚》传记、《王元文集》和《华罗庚的数学生涯》等书中。《华罗庚》可以说是王元科普创作的代表作,他花费,写了这本数学家的传记。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写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这在国内外是不多见的。

但是,就是到现在王元依旧保持着对数学研究的关注,而且是对最前沿领域的关注,这里不得不讲讲2006年获得菲尔茨奖的数学家澳大利亚籍的华人陶哲轩的故事和45岁的华人数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寿武的故事。

早在陶哲轩获奖之前,在两次中国数学界的集会上,王元都讲到陶哲轩有一篇很好的、可能获得菲尔茨奖的论文。他告诉大家这篇论文引用了陈景润的论文,可以认为中国与世界上最重要、最尖端的成就有关系,这是真正非常重要的。可惜,他的话当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待陶哲轩真的获奖后,大家才惊讶于王元的“先知先觉”――原来早在1年多前,王元就注意到了贴在网站上的陶哲轩的这篇文章。“我根本想不到还能证明这个伟大的问题”,王元说,并不止一次地鼓励优秀的年轻人去读这篇文章。他说:“无论如何,陶哲轩今天已经是一个明星了,在国内大家都知道他获得了菲尔茨奖,但绝大多数人包括数论学家在内,极少有人知道他的这项伟大证明究竟讲的是什么,以及这项工作与中国数学家的关系。”

去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家张寿武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作了首场“丘镇英学术讲座”。对于张寿武来说,这里并不陌生,20多年前,他作为王元的硕士生从这里毕业,远赴美国读博士学位,现在已经是国际数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是下一代的领袖数学家。可是,他每次报告后都要感谢王元,原来,王元做他的导师时,并没有要求他跟着老师的方向做,而是告诉他该怎样做研究,让他自己搞。王元说,“跟着我搞可能就没出息了。”“其实后来他是我的老师,我不愿意吃老本,希望知道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后来总是向他请教。”

王元说,“我到现在仍然有忧患意识”,就是做了心脏手术以后,依然没有停下对数学前沿的关注,这使得他现在还能够与学生们一起探讨费马大定理,一起讨论世界上最好的数学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些都不懂了,名气再大,一钱不值,今天的数学家就没有什么必要与你再来往了”。

修养与眼光

很多人都对王元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王元有这么大的成就,但在国内的名气却没有那么大,是不是因为他的老师是华罗庚,他的同事是陈景润,他们的光环遮住了王元?

王元却不这样想,在后来的日子里,王元以见证人身份在任何场合都不遗余力地讲述华先生的伟大和陈景润的贡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陶哲轩)他们的论文中引用了陈景润的文章,这表明认为中国与世界上最重要、最尖端的成就有关系是有真凭实据的。”“陶哲轩是最好的数学家之一,这个全世界都知道,他的论文中引用了陈景润40年前所做的工作。陈景润伟大在什么地方呢?这么伟大的工作都引用了他的文章,怎么不重要?这可比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这就是王元,丝毫没有公众心目中数学家的“怪”。王元曾经翻译过一本写数学家爱多士的传记《我的大脑敞开了》,被称为“数学怪才”的爱多士在王元看来也不怪,而且颇近人情。“那一年他来北京的时候,要去家里看望中国的数学家柯召先生,得知柯先生有一个孙女时,就请我代买了一块巧克力糖,然后又自己送去。”王元说,“陈景润的怪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有关,现在不是怪的人越来越少了么?数学家不怪才是正常的。”

的确,就像我们经常被某些外在的东西迷惑一样,我们怎么也看不出王元年轻时的一个爱好,就是1945年在南京读高中的两年间看了大量的经典电影:《翠堤春晓》、《战地钟声》和《王子复仇记》等。同时,王元很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看了大量屠格涅夫和契诃夫等人的东西。他非常看重这段宝贵的经历,“它们的力量很大,一个人搞科学研究特别是搞数学,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对好的数学的判断都是从这个地方得来的。”王元曾有关于数学的美的论述:“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对物理科学也很重要,但对数学,它是第一标准。”

据说,王元从小爱好广泛,无论音乐、书法、绘画都有兴趣,后来为了搞数学,“把它们像戒烟一样戒掉了”。65岁那年,他开始捡起书法这一放了很多年的爱好。

王元说,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并不是看你是不是一个院士,懂一点数学史的人都知道,在数学界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你的工作做出的,你生前有再多的桂冠,死后可能人家很快就忘掉了,而不到27岁就病逝的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在他死后依然在数学界有崇高位置。不要在乎眼前的荣誉,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5篇

1776年4月的第一天,一个小女孩在法国的巴黎出生了。爸爸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苏菲娅・吉尔曼。

苏菲娅的少年时代,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巴黎是革命的中心,枪声、口号声响彻了巴黎上空。苏菲娅是独生女,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爸爸妈妈怕她到外面去出事,把她整天关在家里。苏菲娅开始寻找消磨时光的办法。后来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读书。父亲有很多藏书,她一头扎到了书的海洋里。

书中的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她。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当罗马士兵踩坏他沙盘上的几何图形时,他大声呵斥罗马士兵,最后惨死在罗马士兵的刀下。苏菲娅想,为什么阿基米德在刀尖对准胸口时,想到的还是几何图形啊?阿基米德这样珍惜几何,几何学一定非常吸引人,非常有趣。我也要学几何,看看几何学里讲了些什么知识。

法国大革命后,巴黎办起了科技大学。“能上大学就太好了!”苏菲娅满怀信心前去报名投考,可是到了学校一看,校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收女生”。

“进不了大学校门,也一样可以学大学的课。”苏菲娅弄来这个学校所有的数学讲义,自己刻苦钻研。在学习当中,她发现拉格朗日教授写的讲义最精辟,她很想同这位教授交换一下看法,可是自己不是拉格朗日的学生,又是女生,人家大教授肯和自己交换看法吗?她想了个主意,化名“布朗”,用这样一个男人的名字,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寄给拉格朗日教授。

拉格朗日非常欣赏苏菲娅的论文,决定亲自登门拜访这位布朗先生。谁知一跨进布朗先生的家门,迎接他的布朗先生竟是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拉格朗日真是又惊又喜。从此,苏菲娅在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指导下,向数学的高峰挺进了。

“欧洲数学王子”高斯于1801年发表了关于“等分圆周问题”的著名论文,由于内容深奥,连当时的许多数学家也看不大懂。苏菲娅反复钻研了高斯的这篇论文,得出不少新的结果。她把这些心得写信告诉高斯,署名仍是“布朗”。高斯看到苏菲娅的信,很喜欢这位布朗先生,两个人就通起信来,高斯也没想到“布朗”是位姑娘。

1807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高斯的家乡。消息传来,急坏了苏菲娅,她想起了阿基米德死于古罗马士兵之手,高斯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阿基米德?当时攻占高斯家乡的法军统帅培奈提是苏菲娅父亲的朋友。苏菲娅为了救护高斯,拜访了培奈提将军,以古罗马士兵杀死阿基米德这件悲惨的历史事实为例,劝说培奈提将军,不要重演古罗马统帅马塞拉斯的悲剧。培奈提将军深为苏菲娅的言辞所感动,专门派一名密使去探望和保护高斯。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6篇

1.将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中学数学改革正在进行,中学数学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以前的传统知识结构相比,中学数学改革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增加了选修内容。在选修中,数学史作为一个专题出现在了中学生的视野中,如今,学习数学史课程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此外必修教材中大量出现了“数学史”的内容,教材大部分章节中都有“阅读与思考”的版块供学生阅读数学史,用大量的篇幅生动地介绍了数学专用名词或术语产生的历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它们,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史若能够融入课程中,将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要有兴趣的,兴趣对学生学好相应的课程是很重要的。除了老师的个人魅力之外,知识本身如果也能吸引学生那就事半功倍了。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公理,命题的由来常常会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这些知识是不是前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感觉到知识陌生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数学史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通过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凭空想象出来的学科,而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其次,了解了数学家的生平经历,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在数学中融入数学史是很有意义的。

2.数学史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中的名人逸事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史中,与数有关的故事层出不穷。比如,诺伯特・威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既是信息论先驱,又是控制论奠基者。威特是当之无愧的“神童”,他3岁就能读写,7岁能攻读和理解但丁与达尔文的著作,14岁大学毕业,18岁时就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在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上,一位嘉宾见他一脸稚气,好奇地发问:“阁下今年几岁啊?”威特风趣地回答:“敝人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而四次方则是个六位数,把两者结合起来,它们正好把0、1、2、3、4、5、6、7、8、9全部用上去,而且不重不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我俯首称臣,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一言既出,四座皆惊,大家都被他的妙人妙语牢牢吸引住。“他今年到底几岁呢?”竟成了会场上压倒一切的中心议题。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总之,通过数学中的名人逸事,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中邀游,让学生“说文解数”,将数赋予除计量外的更多内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数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

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时候火热地思考着,一旦研究完毕,呈现给我们的则是冰冷的美丽形式。而教师面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就是要揭开这层形式化外衣,显现数学知识内在的结构和实体,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内涵,把握知识的精髓。要完成这项工作可以有很多途径,从数学史的角度把握数学本质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途径。现以三个实例予以说明。

例:在中学数学中,“函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函数概念的讲解,由于很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老师们往往都是先直接对定义进行分析,然后在应用过程中继续对概念进行深化讲解。这样大多数学生都只能抽象地理解这个概念,不能真正体会到函数思想的精髓。这时老师不妨先给学生介绍一下函数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总结起来,函数概念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早期函数概念――几何观念下的函数。

(2)十八世纪函数概念――代数观念下的函数。

(3)十九世纪函数概念――对应关系下的函数。

(4)现代函数概念――集合论下的函数。

再将其与如今的函数定义联系起来作分析讲解,学生自然能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因为有生动的历史背景做铺垫,抽象的函数概念变得“有血有肉”,易于接受。

4.数学史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数学家每得出一项数学成果,总要经历一段紧张而持久的集中精力思索、演算,有时甚至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屈居于六平方米的小屋,伏在床板上,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即使在动荡的时期他仍然坚持不懈努力,最终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研究非欧几何时不被理解,在备受讥笑谩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为完善和发展非欧几何学奋斗终生;大数学家欧拉一生大部分时间里以每年约800页左右的速率,1766年双眼失明后还写了一些书和400篇论文,口述写成的《代数基础》一文,曾用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出版,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侵略者闻进家门时还在专心研究数学;俄国女数学家柯瓦列夫斯卡娅在当时社会歧视妇女的环境中,仍能潜心研究数学,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数学家的这些事迹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这些数学家研究问题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是激励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好素材。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7篇

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所谓数学的观念和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的头脑、数学的素养,准确地说是指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和化归意识。比如说推理意识,它体现了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严谨性和思维方式的广泛性、深刻性,这有助于学生不盲从、有条理、善思辩,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数学文化的渗透应有机结合现行数学课程各模块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生透过领略、接受数学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影响,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数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数学对于其他各种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作用;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体系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

一、数学课堂教学――建构以数学小课题研究为主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数学优势是所传授的知识比较系统,知识点分散,学生容易掌握,不足的是知识分得比较零碎,学生在建构知识链的困难较大。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数学意识。

比如小课题:绘制我们的校园,就是以比例尺知识为主工具的实践活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确定方位,测量长、宽。第二板块:绘制平面图。第三板块:制作模型。这个板块是在活动的过程中生成出来的,在绘制平面图后,学生想制作立体模型图,陈列到学校的门口。于是数学老师和美术老师同上一节课,数学老师解决测量中高的问题,美术老师解决制作立体模型的问题。

再比如二年级的“我们去春游”小课题研究,综合了活动策划、购买物品、购票策略等等,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加减乘除的知识;“今天我当家”小课题研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一天时间里的买菜、烧饭等活动的统筹安排,在这过程中学生对克、千克、秤的知识有了了解;还有“包装的问题”、“我爱学校”等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学习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等人文的东西。学科之间还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校本课程――把丰富的数学资源引进学习领域

进行数学文化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数学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把丰富的数学文化资源引进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由于每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后,很少有时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发展的历史。在当代国际数学教育视野中,数学史首先被看作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数学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文化史涉及的数学史知识包括:

1.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2.数学思想方法;3.数学欣赏;4.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以及取得的成就。

此外,数学的理性品格应成为重要的数学文化内涵,许多大数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可笑的错误。这些史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数学方法上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对学生正确看待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仅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是科学研究的工具,更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

三、数学专题网站――学生更自由而广阔的数学学习世界

在当今知识外储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时空不应该局限于学校,数学教育应该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就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我们学校建设的数学网站就是动态传播数学文化的平台。该网站由6个板块组成:闯关GOGOGO,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智力冲浪,解决问题,获得积分,体验成功和竞争;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之余放松身心;数学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一个个精彩故事中感受数学的好玩;数学小论文,让学生把自己的数学学习心得体会发表在网站上与同学共享;数学人物,让学生在网上与数学家“亲密接触”;数学思考,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四、学生数学社团组织――挥洒学生数学才华的场所

在这个组织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去策划、组织、实施。学生设计的数学社团活动包括演讲数学家的故事、制作数学电脑小报、撰写数学小论文、数学猜谜、进行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表演数学综艺节目等等。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陈景润;数学史;人才培养;作用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出生于1933年,故乡是福建福州。1935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四年后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陈景润在华罗庚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对于数论的研究。曾经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并且兼福建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河南大学以及贵阳民族学院的教授,任职过《数学季刊》主编,曾经是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重要成员。陈景润主要进行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而且他在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果。相关的成果被人们称作陈氏定理,有着广泛认同。

一、陈景润的人生经历对于培养人才的启示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是闽侯人。他小的时候学习十分用功,由于家境贫寒,所以比别人勤奋,高中还没有毕业就顺利考进厦门大学。陈景润在小的时候就对数学有一种独特情感,他有空的时候就喜欢演算数学题,大家都知道他是小数学迷。陈景润不太会说话,但是一个和善而且真诚的人,不会与人计较小事,把一辈子都交给了数学事业。陈景润第一次听到哥德巴赫猜想是在英华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清华大学的一个非常有学问的教师来讲课,陈景润就是其中的听众,故事是这样的:大概在两百年前,德国有一个叫哥德巴赫的数学家想出了一个天才猜想,“任意一个偶数都能够用两个素数的和来表示”。哥德巴赫一辈子也没有完整地证明出这个猜想,于是他写信给俄国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请求他一同证明这个难题。欧拉为了证明这个问题可谓绞尽脑汁,但是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哥德巴赫同样是在遗憾中去世,为后人留下了这个世纪难题。两百多年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吸引力大量的数学家的研究,但是仍旧没有结果,属于国际数学界最大的谜案。当时那个教师还做出十分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做自然科学的皇后,又说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后王冠上的闪闪发亮的明珠。这节课连同有趣的故事给年少的陈景润心里留下很深印象。后来的时间里,这个著名的猜想就像是强力磁铁一样吸引着他。自此,陈景润走上了摘取皇冠宝石的漫长道路。陈景润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曾经留在厦门大学做学校图书馆资料员,整理图书馆的图书,同时还需要帮忙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但是在工作忙碌和时间紧迫的时间里,陈景润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科学的研究。陈景润对数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感兴趣,所以他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关于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所著的关于数学研究的书,同时还学习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法语、德语以及俄语。学习这些国际语言是一个较大突破,但这些努力只是奔向成功的一小步。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陈景润在多少个寒冬和酷暑里,在他还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潜心钻研、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他用来计算的草纸就满满地装了好几个大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在这个新的环境里,陈景润更加用功。在十多年的计算之后,陈景润发表了他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成果。这个论文得到了国际数学界以及众多数学家的极力赞扬和重视。德国著名数学家黎希特以及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坦都把陈景润的相关论文写到了数学书里,并且称之为“陈氏定理”。这个论文代表陈景润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后王冠上的那个宝珠,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国际数学难题终于被数学家攻克。这个故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让学生也产生研究数学顶端问题的理性,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自信心;让学生了解到只要肯付出努力,就可以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同时还能发现数学中隐含的规律,得到意外发现。通过对数学理想以及数学学习志向的培养,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数学精神,并且产生不断追求数学真理和坚持数学理想的意义。

二、陈景润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培养的借鉴作用

陈景润在农村长大,诚实憨厚,不喜欢逛马路和公园,唯独钟情于数学,每次都会忘记睡觉和吃饭。陈景润一旦到了图书馆里,就好比蚂蚁掉到了蜜糖盒子里面,舍不得离开。一天早上,陈景润吃过早餐,带着几个馒头和一块咸菜就去图书馆学习。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人少还安静的地方,开始认真读书。到了中午,肚子饿了,陈景润就会从口袋拿出来一个馒头,一边看书,一边啃馒头。看着看着,图书馆下班的铃声响了,图书馆管理员开始大声说:“下班时间,下班时间,请各位把图书放回原处,离开图书馆。”其他人都走了,但是陈景润因为过于投入,没有听到管理员的呼声,还继续看书。图书馆管理员以为里面的人都走了,于是锁上大门,回家休息了。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天色逐渐黑下来。陈景润只是简单地看了看窗外,心里想着:怎么今天的天气这么奇怪,刚才还是阳光普照的,这会儿就阴了。陈景润打开电灯的开关,坐下来继续看书。陈景润又看了好久,忽然站起身,原来是他看了整天的书,脑袋开窍了,他要趁着思维活跃的时候回家,把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解开。他把自己的书收拾好,向着图书馆的大门走去。这时的图书馆十分安静,听不到一丝声音,陈景润没有看到管理员,也没有看到平时到图书馆看书的人,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大门被锁上了,陈景润没有推开,他向门外喊,“请开门,请开门!”门外还是一片安静。如果换作平时,陈景润会走回到图书馆的座位上接着看书,到第二天上午就能回去了,但是今天的情况不相同,陈景润需要回宿舍做一道题目,这才是重要的事情。陈景润来到电话机旁边,拨通了办公室电话,但是电话那头没人响应,只能听到持续的嘟嘟声。他连续拨打了几个号码都没有回应。陈景润急了,他拨通了党委书记的电话。党委书记接到电话后很疑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陈景润向书记说明情况,书记笑着说:“辛苦了,辛苦了,你是个好同志啊,陈景润。”他立即派几个人联系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最后打开图书馆的大门。陈景润连忙跑出来道歉:“谢谢,谢谢,真是太对不起了。”陈景润一边道歉,一边急忙跑下楼梯,赶回宿舍。回到宿舍,陈景润打开灯,开始琢磨那个题目。学生由此明白,陈景润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他最好的老师。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兴趣紧密相连,他发明电报之后又开始做电话实验。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兴趣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除了勤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会在某一领域深入研究,才会取得成功。

三、陈景润的相关成绩对于人才培养的启示

陈景润除了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难题之外,还深入探讨和研究了尖端技术、经济管理以及组合数学的关系。在国内外期刊中,陈景润发表的论文有七十多篇,出版了《组合数学》《数学趣味谈》等书籍。陈景润关于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果,获得了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等。而且他还是我国第五届以及第六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数学发展历史以及数学家的精彩故事中可以看到,数学研究往往是不顺利的,关于数学研究的成果都是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得出的,是一个漫长的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相的过程。如果能把数学背景以及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通过陈景润的事迹能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家的精神风骨。

四、讨论

数学历史中呈现的是关于数学发展过程的内容,如哲学有哲学历史,文学有文学历史,而天文学有天文学历史。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同,也有自己的历史,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数学史一个具有较强积累性以及历史性的学科,具有严谨、缜密的特点。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具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实际情况是,数学这个概念是难以完美地进行定义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学科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数学史不仅研究数学研究成果的规律以及发展过程,同时也研究数学方法、思想以及内容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其中不只包括数学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历史、经济、政治、宗教、哲学以及历史学内容,是一个人文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数学科学具有漫长的历史,和其他自然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积累性,并且相关方法和概念延续性更强。数学不只是一个语言形式、艺术形式或者方法,更是包含了大量内容的知识体系,其中的丰富内容对于艺术家、逻辑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有重要作用,影响神学家以及政治家的理论形成。数学对于人类的思想以及生活有着深刻影响,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形成。数学史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数学史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数学专业训练,而且还可以了解数学概貌,获得数理方面的修养。数学家的成绩与品德会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数学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富民强而奋学习的精神。同时,了解中国近代数学落后的原因、中国现代学研究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数学的差距,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科学的精神,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通过学习数学历史,学生能养成研究和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认识和发现一个数学问题从出现到最终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哪些方法和思想代表着相关内容对于传统内容的实质性发展和进步。学生通过了解创造的过程体会到真实、鲜活的数学思维过程,形成对于数学问题的更加深入的认识。他们能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最初来源,而不是单一地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探索、学习和持续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数学知识的发展路线以及思路,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以及实际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结合了实践和理论的过程,其中不仅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还包含了珍贵的数学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成果。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数学研究的正确认识,发展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树立创新意识,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促进学生创新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宗巨.世界数学通史[M].大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李迪.中外数学史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3]徐利治.漫谈数学学习和研究方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4]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3

[5]曲建民.谈谈数学史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6.03

[6]高夯.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徐利治.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1994

[8]张晓军,杨树生.“主题词”教学法[J].新天地,2011.12

[9]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10]杨树生,张晓军.线性代数[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11]郭华明.浅谈德国大学特色教学法[J].中国地质教育,2006.03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9篇

数学明星苏步青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东方国度上升起的数学明星”。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数学事业。他一共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还写了好几本数学专著呢!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苏步青正在上小学。他的老师洪岷(mín)初先生是位爱国人士,经常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用科学来救国。苏步青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学习刻苦,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也就是在洪老师的谆谆(zhūn)教导下,苏步青的数学天才逐渐被开发出来了。

洪老师负责教授数学,慢慢地,他发现苏步青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听课非常认真,于是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有意识地给他多留一些,而苏步青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

有一次,洪老师出了一道几何题,要求学生们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个定理。班里其他的同学还在苦恼地思考着,苏步青却已经把答案写出来了。而且,他举一反三,旁征博引,竟然用了20多种方法!洪老师看了,认为苏步青具有数学天才。

为了培养苏步青对数学的兴趣,洪老师鼓励他把这些证明方法写成一篇论文,并送到浙江省中学生作业展览会展出,结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伙被乐乐鼠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不禁更加钦佩起这位数学家来。这时,可可猫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建议:“既然我们到了名人故居,要不我们每人讲一个名人故事吧,当然乐乐鼠除外,他刚刚已经讲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大伙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可猫便自告奋勇地说起了速算发明家史丰收的故事。

史丰收创速

史丰收是我国著名的数学速算法改革家。他的速算方法运算简便,只要掌握了这种运算方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能在三四秒的时间里完成两个8位数相乘,计算速度比世界最著名的速算家还要快3倍。

上小学一年级时,史丰收

数字迷住了。老师讲加减法时,他觉得这种方法又笨又慢,“能不能有更简单的算法呢?”从此,史丰收就像着了迷一样,每时每刻都在钻研速算,屋里屋外到处都写满了题目,连妈妈给他做的新衣服都被他当成了草稿纸。

有次妈妈给他两个大馍吃,见他正忙着计算顾不上吃,就把大馍放在他边上。谁知老半天他也没吃一口,却在大馍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邻居们看到他整天在胳膊上、脚上写满了数字,都以为这孩子着了魔。村里人本来叫他“丰娃”的,后来干脆叫他“疯娃”。

经过不懈的努力,年仅11岁的“疯娃”终于打破了传统的四则运算方法,开创了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从高位算起,一口报出正确答案的快速计算体系。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疯娃”是“神童”。

急性子的乖乖兔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可可猫话音刚落,乖乖兔便大声说道:“终于轮到我啦!嘿嘿,我最崇拜的是祖冲之,不仅因为他是最早将圆周率确定到七位小数的数学家,而且他还在其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多才多艺,文理双全!”

多才多艺的祖冲之

祖冲之是1500多年前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几代人都对天文、历法有研究的家庭,所以,受家庭的熏陶,祖冲之从小就对天文学、机械制造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祖冲之小时候并不是很聪明,但他学习非常刻苦,认真研读各种科学著作,深入探寻科学道理,并敢于怀疑前人,提出自己的见解。

祖冲之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他对圆周率的研究了。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早在35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就已经算出圆周率的值是3;而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数学书里,也把圆周率定为3。

三国时候的数学家刘徽,用他自己发现的方法,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两位,就是3.14。而祖冲之觉得刘徽的算法很好,就继续用这种方法研究,并推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他还用分数的方法表示出圆周率,即355/113。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圆周率数字。直到一千多年后,外国数学家才求出了更精确的圆周率数值。

在其他的领域,祖冲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天文学方面,他曾经连续十年,在每天正午的时候,记录铜表上的日影,根据观察结果,制成了当时最科学的历法《太阳历》。其中的测算结果,和现代天文学的测算结果相比只差了50秒。

机械制造方面,他制造过一种新型指南车,方向始终正确;他还制造过“千里船”,改革了当时计时用的“漏刻”和运输车辆等等。

他还精通音乐,并写过小说, 最后一个轮到的是斯文的点点狗,只见她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讲的都是中国的名人,那我就讲一个外国数学家的故事吧!” “听了这么多名人故事,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努力就能成功的天才。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乐乐鼠不无感慨地说道。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10篇

听说,华罗庚是自学成才非常伟大的一位数学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了《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里的《华罗庚》这篇文章。

华罗庚确实是伟大的数学家,他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写数学论文投稿,投了几十篇以后,终于有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刊登出来。这篇文章令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熊庆刮目相看,他把华罗庚请来当自己的助理员,碰到难题的时候就会请他来解题。后来华罗庚写出了许多书,如:《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的解法》、《数论导引》等,他成为令人敬仰的数学大师,深受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华罗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的。他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拿不出50元的食宿费,就退了学。失学后,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自学数学,他一看起书来,就忘记了一切。不是忘记接待客人,把客人气走;就是算错帐,多找钱。父亲气的把他的演算撕掉仍在街上,还烧了数学书。华罗庚心疼得昏倒在地上。

我想:华罗庚看店的时候都没有忘记学习,他的这种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有时奥数做不出来时,也不仔细想想,就叫爸爸教我。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华罗庚》这篇故事使我体会到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人有句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平常小事中,不也都包含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吗?我暗暗下定决心:往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华罗庚那样勤奋刻苦。

上一篇:数学类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