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范文

时间:2023-03-13 16:29:46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1篇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评价问题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即“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中,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做了如下评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仅仅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而是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预测和设想”,而这并不是“对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理论概括”。接着他给出了这个评价的根据:因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没有完全消灭剥削,……还没有完全消灭贫富差别和两极分化,……远未达到共同富裕的程度。”据此,他给所谓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下了一个“最为概括、最为抽象的定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并自认为“这个定义虽然非常简单,但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赵文在第四部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贡献”中,再次强调“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他的所谓“从最概括、最抽象的意义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定义。而邓小平只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故只能排在“从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后面,位居第三。另外,赵家祥先生还认为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这四个方面中,第二个定义是第三个定义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了它所能发挥的功能”。笔者以为,这样来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值得商榷的。

要搞清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恐怕还首先得回到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点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2]正是从这个最深层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的高度出发,他们才得以进一步界定了未来高级形态的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的基本特征。在此,各个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显然是马恩所考察的区别其不同性质的最根本的规定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构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与雇佣劳动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而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产品经济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是构成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及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方式。可见,“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3]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像革命导师那样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运动方向,而不是抱着革命导师的个别结论不敢或不愿与实践相结合,更不是用些革命导师都未曾用过的、简单的、笼统的、抽象的、根本不符合辩证法“扬弃”思想的所谓“之后、相对立、优于、高于”等词来沾沾自喜。正是从此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的最高,也是最深层次的新概括。”[4]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它坚持了革命导师运用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来区别不同社会性质的根本规定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此理论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是把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原理与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并为在实践中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正是从此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与社会本质属性相比也只能是较低层次的概念,因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相反。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提出“最抽象、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精神是难人可贵的。但是,如果细读赵文,我们会发现他提出的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而是“发达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了支持“发达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他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他自己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展将经历四个大的阶段:(1)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3)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这里,赵家祥先生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而且将这两个阶段与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并列,是令人存疑的。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基本规定性上(如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所提供的前景与空间、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有无质的不同?就像过渡时期在基本规定性上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有质的不同一样?倘若不是,我们就不能随意将同质的社会拦腰砍断。而且他的划分也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众所周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些论著中曾使用过“完全的社会主义”、“巩固了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由于实践的局限,列宁未来得及赋予这些词以确切的现实界定。到1960年,他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中提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正在胜利地奠定社会主义基础,其中某些国家已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事业。”至此,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才被当作表述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后来,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论断,1982年安德罗波夫提出苏联社会仅仅是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起点论。1959年底到1960年初,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应注意,当时对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划分,已与其大过渡的观点相联系,他所提出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其实是指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是指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所以此处的不发达社会主义显然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根本区别。[5]而赵文却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即使按照的两阶段划分和安德罗波夫的“起点论”划分,也只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作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而恐怕不能将此起点与其所属的历史阶段割裂划分。显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所要揭示的是处于“过渡时期”以后“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的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本质,绝不仅仅是只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而赵先生实际上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当作初级阶段的本质,至于初级阶段以后的本质则要以他的“最抽象、最概括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为主了。其理论依据显然是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缺乏精确限定的概念!

三、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否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问题

赵家祥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还提出一个观点,即“任何社会制度的本质都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阶段,才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他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指出“在简单协作和工厂手工业阶段,由于其本质尚未充分展开,因而人们当时无法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这就是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为基础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而不能在这以前的根本原因。”随后,赵先生断然指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还没有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即使是原苏联,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因而人们也就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而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所以,他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实际上它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和设想。”然而,对于赵先生的这种逻辑推理笔者也不能苟同。

首先,赵先生认为,“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有到了它的本质充分展开的成熟阶段,才能根据经验现实在理论上概括出它的本质。”的观点及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的说明。既然如此,我们就无法在“发达的社会主义”远未到达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是根据他们当时所见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做的预测和设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那么,赵先生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下的“最为概括、最为抽象的定义”自然也没有什么“经验现实”依据,而只能是一种“预测和设想”。

其次,对于赵文提出的目前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没有达到其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因而不具备概括社会主义一般本质的可能性的原因,笔者亦不敢苟同。因为此看法是与其“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用赵“一元单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定义”无法解释现实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更在于对达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的衡量标准的判断和认识问题。赵文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与社会主义社会类比,说明其观点的正确性,但这却恰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就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与机器大工业阶段相比显然是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在异质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肯定是无法概括出现实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这是笔者所赞同的。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机器大工业自然也是其同质形态内的一个发展阶段。根据罗荣渠先生“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来分析,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既可以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它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结合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形态。[6]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达到“本质充分展开和显露出来的成熟阶段”,其衡量标准恐怕不能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并且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这样笼统而简单的概念来判断,而应该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与社会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展开、调适、磨合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以此为动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及程度等方面来着手分析和判断。

再次,对于赵文提出的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评价及其根据,笔者不敢支持。赵文前面才说过“人们无法从历史和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后面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验事实”;前文刚说过人们“只能概括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某些特征”,后文却又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显然“现阶段的某些特征”与“更高发展阶段的预测和设想”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在他看来这两个概念竟然都不可能概括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难道非要等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般过去时”(英语中的时态名称),才能概括其一般本质和基本规定性?那时概括出来的本质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有多少理论价值?至于赵先生在文中用以评价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根据,笔者认为在方法和内容上均有存疑之处。在分析方法上,赵先生或许有点以偏概全。我们知道,英国、日本至今还保留有女王、天皇,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怀疑它们具有资本主义的本质。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未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就否认当今中国社会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分析内容上,赵先生或许忽视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7]我们现实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人民民主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标志的政治制度等正是“已经存在”的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物质条件”,而这些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现方式及其科学的经验总结正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得以产生的科学根据。

总之,要想正确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既不应该从本本出发,但也不能丢掉“老祖宗”。而应该像我们党所倡导的那样,“马列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3-2-10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90-1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4-425.

[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6-187.

[4]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61.

[5]邢贲思.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0-54.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2-64.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②③④⑤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第373页,第63页,第123页,第364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象;本质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有本质,必有现象。遵循这一思路,我在学习、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候,常常想到社会主义现象这个问题。但社会主义现象该如何概括,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研究成果目前尚不多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依据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我们可以认定: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现象?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我们大致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现象。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美妙的情景:人人都受到良好的德、智、体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在政治、经济、思想和个性方面都得到彻底解放,成为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真正主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整个社会变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实行产品经济;国家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政治压迫性质,只有社会管理职能;等等。

上述社会主义现象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样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它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社会主义的现象中国有吗?中国正在搞社会主义,与之相比,够格吗?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所当然地要高于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看待社会主义,应当从共产主义的高度着眼,不能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过重大波折以及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状况而降低社会主义的水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一些社会主义现象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依托,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相对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言)应有的外在特征和外部联系。

当然,应该承认,中国目前搞的社会主义远未达到马克思、恩斯斯所设想的程度,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的谈话中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也就是不够格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必须实事求是,充分看到这一点。

然而,尽管不发达、不够格,中国毕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又有哪些现象呢?我们仍然可以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来概括。

从社会生活方面说,物质文明上表现为奔小康、求富裕的极大努力,精神文明上表现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极大努力,社会风气上表现为弘扬正气、扬善抑恶的极大努力。

从社会制度方面说,经济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此外,与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以及国家的政令、法律、法规等等也都是社会主义现象。

以上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象的不完全概括。之所以与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现象相差甚远,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不是象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那样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制度、思想意识、经济制度等方面建构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现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但是,发展生产力的峡谷是不能跨越的。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象比合格的社会主义现象相差甚远,与缺乏来自生产力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密切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国社会主义现象中看出合格社会主义的雏型,不难听到向合格社会主义前进的坚实的脚步声。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以往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不是说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问题一无所知,而是指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象的描述是最有水平和最具普遍性的,后人无出其右者。邓小平同志坚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现象的个性特征以深刻的启迪。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最权威、最科学的概括,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毋庸置疑的语气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如此清晰、准确的概括,这在国际共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概括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一,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具有普遍性。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邓小平同志是最讲究实事求是的,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他最清楚。他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理所当然地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符合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要求。然而,邓小平同志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他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是放眼整个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他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是直接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用意是很清楚的。因而,我们学习、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时,要以忠于原意为出发点。再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最深刻、最稳定、最高层次的东西,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本质一经科学地概括出来,也就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东西了。因此,无论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或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或外国的社会主义,本质都是邓小平同志概括的五句话,区别只是在于对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是将来时(即五句话并未实现,还有待于去努力),对合格的社会主义是现在进行时或过去时(即五句话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

第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前两句突出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体现出强烈的实干精神,从而克服了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在理论上早已得到了证明。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④没有生产力的大发展,说到底就无任何社会主义优越性可言。邓小平同志抓住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后三句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谁享有的问题。“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做到这点。邓小平同志反复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前两句与后三句互相联系,兼顾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⑦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一方面指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又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上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于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则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质的规定性,不能动摇,但对何时或用何种方式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可以因时因地有别。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保留了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消灭私有制、剥削和差别。总之,一切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事都可以大胆地去做,一切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事都可以放开地去做。将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建设方式、方法上的灵活性充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四,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加进去对人的关怀就更好了,言外之意是邓小平同志忽视了对人的关怀。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直观的看法。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毕生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恰恰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关怀,表现为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追求。资产阶级也曾标榜“平等”、“公平”,但事实上做不到。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后三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的不公平在生产关系层面上的否定。其次是尊重人的个性,表现为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而,允许和鼓励先富又不是为了搞两极分化,目的在于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关怀既博大又具体,充分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的宽阔胸怀。

第五,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展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要认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一经创立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也不要认为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历史偏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是,他使用的是动态的描述方式,表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永无止境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既不能为此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不能为此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三、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对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可作如下的分析。

第一,两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在特征,是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如社会生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内部,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只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象是丰富的、生动的、易变的(比如,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制度体制是可以创新的、政策法规是可以修订的,等等);社会主义本质则是深沉的、单纯的、贯彻始终的(但有个逐步展现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现象,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象因国、因时而异,是个别的、具体的,从而也是片面的(例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社会主义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二,两者是统一的。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主义现象,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象的样式。社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露和表现,其样式的不同又反映着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发育的状况。

第三,弄清两者辩证关系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立的,就不能把社会主义现象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在实现形式上的变化或暂时中止(这里单指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暂时中止)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这点,有利于人们更加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澄清各种疑惑,脚踏实地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两者具有统一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哪怕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就不能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就不能不坚持人民民主(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乃至重大的方针政策。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从体现,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会动摇。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同时还要大力营造、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现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让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新版第一卷,第294页。

②③④⑤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第373页,第63页,第123页,第364页。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4篇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邓小平同志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发达和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小平同志提出,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合理判断。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发展不平衡,大家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富起来,总是有先有后,先富帮后富,最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个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为此,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时,就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抓住了生产—分配这一主线,对生产力发展提出了要求,也对社会财富分配提出了要求。但这主要是就经济范畴的规定,而没有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做出深入的规定和论述,这与发展生产力是当时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出现了失衡,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作为一个问题重新被提出来。这些都需要从新的角度特别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这些判断丰富和发展了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不仅包含了发展生产力的内容,而且强调了社会发展,并明确指出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

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并且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重要性在于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局限在经济建设、生产力发展上,也要重视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几千年的美好梦想。我国古代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说法。共同富裕本质也隐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把公平正义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上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正在形成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本质的信念。正因为如此,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总理在最近的文章中提出,要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之一。只有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才能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可以说,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是解决现实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研究和探索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属性,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社会和谐,以至社会公正,都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当前,我国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明显增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我们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是不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实践日益丰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说到底是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提高。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三十年。在此,重读邓小平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3.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在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求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这就不容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新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形式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必然存在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现阶段,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许多私人企业出现,很可能产生新的剥削现象和贫富分化现象,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防止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6篇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它表现为是一种实际运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绝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家依据自己的权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经济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所体现的关系

1.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这个人的因素,以及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个物的因素。此外,科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种种限制,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的浪费与破坏。生产力的一切要素都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成为剥削雇佣工人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在中国,将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这是一次对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解放。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剥削者手中“剥夺”回来的生产资料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脱离了苦难深重的剥削与压迫,迸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更深刻的含义在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使生产力从旧的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概括地说,中国现阶段生产力使总体素质差、水平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工农业基础力量薄弱,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迅速。中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一次具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意义的革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深刻意义在于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使生产力在种种束缚下解放出来。

中国旧的经济体制中存在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窒息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所有制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长期把生产力的发展推到次要地位,使生产力水平得不到较快地提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管理过分集中,政企不分,统得过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否定,由此形成了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同这种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旧的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能得到充分发展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能够促进生产力更进一步解放的新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基本配置的经济。

2.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要求。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之上,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大国的条件下建成社会主义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身就要求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那么,共产主义的建立所要求的物质基础则更高。没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充分发展。这样,共产主义就不会有一个充分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再次,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中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最后,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的素质。而提高生产力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3.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在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求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部分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正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彻底否定。这就不容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新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的历史早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占有形式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必然存在剥削和贫富两极分化。在中国现阶段,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在剥削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许多私人企业出现,很可能产生新的剥削现象和贫富分化现象,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防止新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出现。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

一、从言论到理论

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876年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列宁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运用到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但是由于斯大林的接班,使苏联的经济陷入了僵局,逐渐造成了苏联模式,即搞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的大锅饭模式,这种模式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期间虽然没有跳出“苏联模式”的框框,但是却奠定了框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跳出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85年9月,邓小平着重指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中重要的内容。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明确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第一次使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和切实可行的办法。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共同富裕不再是一个理论,而是重大的实践课题。

二、从理论到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贫富差距在扩大。“人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这也就是说,我国的贫富差距显著并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很多人怀疑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共同富裕是自相矛盾的,是“过时”了、的。其实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所讲的允许部分人先富,部分地区先富,先富代替后富。事实证明是无比正确的,并且,“共同富裕”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具有当时的历史印记,但是我们要从整体来看待。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凸显了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再次把共同富裕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事实证明共同富裕是必要的,必须的,是当务之急。

三、面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大环境下运用共同富裕

从共同富裕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从原因上来说就由于背离了共同富裕,贫富差距而产生的。由于低收入的人群买不起房子,进行信贷,但是一旦穷人们还不上贷款,便连锁似的引发了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从我国内部来分析,即需要扩大内需。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说,由于大部分人民的购买力低下,使需求低下,影响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加大扶持“三农”的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扶持。又如在城市中建设廉租房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增加就业,健全保障体系等等。从党中央的大力措施可以看出,中央坚持着共同富裕的伟大理论,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理论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论证的,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142,373~374

[4]吴理财.如何解决中国式共同富裕难题?[J].学术随笔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8篇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就是建立一个以全面发展人的个性为旨归的社会,他说“对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人的本质的某种实现”,所以他认为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仅能增加生产和合理地分配产品,而且还能用别的方式进行生产,生产别的东西,并赋予人与人的关系以一种新的形式”。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摆脱物质匮乏的社会

马尔库塞指出,弗洛依德的本能理论否定了任何精神分析的乌托邦的可能性,“如果我们接受他的理论并又坚持认为,非压抑文明的观念具有历史意义,那么这种历史意义必定可以从弗洛依德的本能理论本身中导出”,所以必须对弗洛依德的一些概念进行考察,去发现其中是否有些需要重新解释的内容。弗洛依德认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根本不可避免的,他指出,这种冲突源自于普遍性的缺乏、生活的窘迫以及生存斗争,导致人类把性本能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上、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马尔库塞指出,弗洛依德之所以说生存斗争必然会对本能作压抑性的改变,是因为缺乏足够充分的手段和资源“以全面地、无痛苦地、不费吹灰之力地满足本能需要”,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原因而导致压抑,那就说明生存斗争当中的压抑性本能组织就是源自于一些外在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只是来自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弗洛依德本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认为这种细微的区分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本能本就是历史性的;同样,虽然弗洛依德对人的本能结构中的历史因素非常了解,但在他的本能理论当中依旧是忽略了历史性依据,对他而言,“各种抑制是由缺乏造成的还是由缺乏的不平均分配造成的,是由生存斗争造成的还是由统治利益造成的,乃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只是“压抑”这一事实。弗洛依德认为快乐原则是不可能得到彻底解放的,这就是说,他认为“缺乏”等因素是永恒的。马尔库塞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应该受到质疑,必须认真思考消除影响本能发展因素的历史可能性,“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发展到更高的自由阶段”。此外,马尔库塞认为,当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物质财富及其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匮乏逐渐消除,人们可以在基本压抑的基础上自由全面地发展,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弗洛依德“压抑性文明”所赖以提出的根据——普遍的匮乏,有力地佐证了“非压抑性文明”的可能性;同时,马尔库塞补充道,这个社会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发展生产的需要所产生的力量已经损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这些破坏力量的最有力表现是自动化。自动化有可能把作为现存文明基础的自由时间与工作时间的关系颠倒过来,即有可能使工作时间降到最低限度,而使自由时间成为专职时间。其结果将是对各种价值作彻底的重估,发现一种与传统文化不能相容的生存方式”。马尔库塞总结,“连续的、压抑的本能组织所以必须存在,与其说是为了‘生存斗争’,不如说是为了延长这一斗争,即为了延长统治”,因此,压抑是有可能被克服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本能变迁的社会

马尔库塞认为,重新考察弗洛伊德对一些主要本能、及其目标和相互关系的看法,才有可能在他的本能理论当中导出非压抑性文明的设想。在马尔库塞看来,死亡本能的生存本身似乎必然会导致“由文明制定的一整套压制和控制;先天的破坏性必然会产生永久的压抑”,所以,死亡本能是妨碍人们设想“非压抑性文明”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它进行分析与考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导有生命的物体走向死亡的本能;另一种是性的本能,这种本能始终致力于使生命获得更新”,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承认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但这两种本能都是构成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死亡本能何以成为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指出,有机体的原始状态就是无机体,恢复到无机体这个过程就是死亡过程,死亡本能就是力求将有机体恢复到其原始状态的本能。故而,对于生物体而言,只有努力将一部分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才不致于毁灭生物体自身,这部分死亡本能就以进攻本能和破坏本能的形式而存在。进攻本能和破坏本能的转移保护了生物体自身,但并没有保护到整个文明,人们之间相互攻击、相互破坏,从而有可能毁灭文明;但是,“当破坏本能受到节制、驯服并且可以说在目标方面受到控制而转向对象时,它就会帮助自我满足其生存需要和控制自然”,就这样,死亡本能与生存本能一道推进了文明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本能变迁的转折点,第一个是地质——生物的转折,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文明之初,第三个转折点发生在文明达到的最高水平。前两个转折点都是由外来因素促成的,第一转折点的外来因素是“由于有机生命的诞生而造成的‘尚未解除的张力’”,第二转折点的外来因素是“缺乏、有意识的生存斗争”;而这第三次的转折中的主角将“不再是历史上的动物性的人,而是有意识的理性主体”,促成其转折的也将不再是外来因素。在马尔库塞看来,要保证“非压抑性文明”在理论上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须证明在成熟的文明条件下力比多可能得到非压抑性的发展,而那些本质上不受现实原则支配、并将这种自由转入成熟意识领域的心理力量则表明了非压抑性发展的方向。马尔库塞指出,弗洛伊德把“文明的某一种特定历史形式假定为文明的本性”,所以在弗洛伊德眼中,无压抑是“属于无意识的、前历史、甚至前人类的过去的东西,属于原始的生物过程和心理过程的东西。因此,关于一直非压抑性现实原则的思想就是一个回归问题”,认为无压抑可以存在于“人类的未来、而不是其已被完全征服的过去”,“至多也只是个美好的乌托邦而已”。但马尔库塞认为,快乐与现实原则的和解并不以大家富有为条件,所以在本能变迁的过程中,设想存在无压抑的文明状态是完全合理的。这种无压抑的状态在历史的原处状态和最成熟阶段都存在,尤其是在历史的最成熟阶段,文明的发展征服了缺乏,劳动将全部实现自动化,同时,劳动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劳动机能也可以相互交换,人类生存将不再受到异化劳动的支配,本能不再承受为统治利益所必须的额外压抑。这种状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以出现的,所以,构建一种“非压抑性的文明”决不是一种乌托邦的设想。

(三)社会主义社会是获得升华的社会

马尔库塞指出,“要解放追求和平与安宁的本能需要,要解放‘非社会性的’、自主的,首先就必须从压抑性的富裕中解脱出来,即必须扭转进步的方向”,而这个进步的新方向则取决于是否存在使得受压抑、被束缚的生物体需要发挥积极作用的机会,也就是说,是不是可以使人的躯体成为享乐的工具而不是劳动的工具。因此,马尔库塞认为,产生一些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需要和机能是达成这种解放的前提。非压抑性文明,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的物质基础在当达工业社会中是已经确立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确立的,但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有很大的难度。在当达工业社会中,资产阶级民主被心力内投,人们智力发达、体魄健壮但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挑战,这就导致那些本能够为非压抑性的生活方式所努力的一些人也被有效地压制,所以,非压抑性文明这种最现实、最具体的历史可能性就成为了“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压抑着的”,因而也是“最抽象、最遥远的可能性”。马尔库塞认为生命本能的能量在唯利是图的富裕社会的非人条件下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他指出,在富裕社会当中,一旦生产力发展到能够使人们群众有机会分享一部分社会利益,即便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就能够使被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被统治阶级的生存需要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目的之间的冲突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被统治阶级是无法彻底否定资产阶级的。恰恰相反,“历史上的落后现象也有可能成为扭转进步之轮的历史机缘”。在这些国家和社会,人的劳动就是“一种自我推进的力量,它使人对生产设施的屈从以及与之相伴的过时的生存斗争方式持久存在下去”,而且,这些国家和社会的生产设施也只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发展个体和集体的生活需要而运行,这就使得“推动人们去塑造环境、改造自然的,将是解放了的而不是压抑着的生命本能”。马尔库塞认为,“在非压抑性条件下,将‘成长为’,就是说,它将在有助于加强和扩大本能满足的持久的、扩展着的关系(包括工作关系)中走向自我升华”,而这种“非压抑性秩序之可能存在的唯一条件是,性本能借助其自身的原动力,在变化了的生存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在成熟个体之间形成持久的联系”。

的解放,其实就是向压抑性文明史前那种多形态的回归。原本是指体现在身体各部位、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对自然、对自我的,但由于现实原则的束缚,逐渐从多形态发展到集中体现为生殖功能。作为多形态,“指向外部各种对象,它可以是对自然的的保护、对他人的爱慕、对自我的珍重,它可以通过饮食、休息、娱乐等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而获得本能的满足”。马尔库塞指出,“向转变、及其向持久的力比多工作关系的扩展的前提是,对巨大工业设施和高度专门化的社会劳动分工的合理组织,对具有巨大破坏作用的能力的充分利用以及广大民众的通力合作”。这就是意味着,转变为,实现非压抑性的升华,不仅需要生活条件的改善、缺乏的克服,更不可或缺的是社会劳动的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

总之,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压抑性文明论为出发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工业社会的特点及其对社会主义的愿景,以人的的解放为目标,构建了非压抑性文明论。他渴望人类能够处于一种非压抑性的生活环境中,在摆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受压抑状况的同时,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在和谐互爱中实现社会关系化,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的主体。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第9篇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来之后,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概念,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和谐”是古今中外都比较关注的一个概念,但以此来定位一个社会,则是在科学吸收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精粹基础之上的一种重大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充分肯定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和谐的一系列天才设想,同时又正式提出自己关于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命题,就是针对现实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不和谐而提出来的。

当前,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强调“斗争”哲学,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走了弯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确认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世纪末我们如期实现小康,开始走上和谐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如六中全会《决定》所言:“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仅从国内的情况看,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在实现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历史跨越中,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

《决定》号召全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和谐”,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又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增添了新内容。

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命题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内容的加入,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狭义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从广义上来说,它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三大文明建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从狭义上来说,它除了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需要发展和完善文明的社会关系,即社会文明。它是在“三大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面对“三大文明建设”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必须解决相伴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展开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解决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更好地协调好多元力量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力量。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格局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理念和一种整体性思考方式的确立。

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判断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的科学论断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包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调整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蕴含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指明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条件和途径。

应当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界定的。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绝不仅仅是经济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这个科学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这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进一步的完善和诠释。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奖范文 下一篇:社会与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