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07 05:41:22

培养人意见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1篇

“三全、四严、五公开、六不批”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发展壮大工作的监督机制,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严格各项工作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根据《》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贵德县从而XX年起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实行“三全、四严、五公开、六不批”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展党员工作中,各党总支、党支部在上报材料和党委在审批过程中做到“三全”、坚持“四严”。

“三全”,即:①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 要求转正的申请等个人材料齐全;②组织考察、政审、 (总)支部同意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转正式党员等党组织的材料齐全;③上级党组织谈话意见、批准文件等党委的材料齐全。

“四严”,即:①严格审查支部大会的决议, 看是否按规定程序吸收;②严格审查考察材料, 看被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③严格审查培养人意见,了解组织对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情况;④严格审查各项手续,看各种材料的填写及应履行的各项手续是否完备。

二是各党总支部、党支部和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分别坚持做到“五公开”。

党总支、党支部坚持做到:①对要求入党人员的名单公开;②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公开;③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意见公开;④被培养对象的培养人和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公开;⑤支委或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的名单及意见公开。

党委坚持做到:①党委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意见公开;②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结果公开;③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公开;④处理结果公开。即把党员、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调查处理的结果及时向党内外公开;⑤举报电话公开。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职业能力;写作能力;科学素质

基于人的社会性特点,人在社会上需要各种技能,包括语言交际、观察思辨、活动策划、动手实践等能力,基于社会对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相互交往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具备较高素质、较宽知识面、较广泛的职业能力的“通才型”人才将更受企业的青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全面贯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观,立足于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根据高职语文课设置的主导思想,在高职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在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的的基础上,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职教特色。

一、丰富的主题内容,多方位的口语训练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说话水平

就职业而言,现代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良好的口才。而许多从校园毕业走向社会的大中专学生口才较差,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很多学生在招聘时因不善于推销自己而错失良机;人际交往中因不善于沟通而得不到他人认可;销售工作中,因不懂说话技巧而无骄人的业绩……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结合学生专业岗位特色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说话水平。

根据岗位特点设计丰富的主题内容,体现行业用语的规范性。高职语文教材中有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解释、致歉、应聘等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结合岗位需求,可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内容。活动形式主要以组为单位,根据学生成绩、能力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在进行《热心接待―做好客户服务》的实践活动中,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设置的主题可为《专业药店店员接待技巧》,在老师指导学生编写剧本后,学生可在学校的GSP模拟药房内分组进行模拟情境的表演。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礼貌的行业语言,如何了解顾客需求,如何用准确、专业的语言为顾客推荐药品等,从而进一步掌握药店店员的专业接待技巧。

二、不拘一格的写作训练模式,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般应用文写作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这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高职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可按照“必需够用”“学做结合”的原则,确定写作训练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可根据活动项目的内容将相关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如,在讲授完应聘书的写作后,可在开展《求职应聘》的综合实践活动前,要求学生预先写好应聘书作为参加《求职应聘》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广告词的创作可作为开展《精心宣传―推介创新产品》中必备的一个项目等,在确定推销的产品后,自拟广告词。而总结的写作则可在学生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通过这种将写作训练寓于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模式,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而且也让学生的每次写作有话可写,真正体现“教学做”的统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可促进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

实践活动中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要素主要从内容、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互评环节,每次从班级中推荐3~4名优秀学生,在每组活动结束后按照评价标准进行书面评价给分,然后进行口头点评,各小组在活动结束后也需对本组活动表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价总结。“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活动是个体融入集体,自我主动发展的一次活动体验。学生在一次次的互动体验中感受到来自伙伴的良性评价激励后,可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激发学习潜能,同时又能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情感态度上讲,可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使评价成为一种充满合作交流的人文活动。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激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学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职教特色,且能力发展目标取向突出,营造出一种职业氛围,可使学生提前开展职业之思,做好职业规划。因此,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充分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促使学生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升职业理想,强化职业情感。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3篇

自王国维、蔡元培分别提出美育即“情育”后,很长时间美育与情感教育相等同的观点深入人心。但蔡元培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由此可见,陶养情感是美育的目的,而这种情感与人的日常情感是否一致还有待商榷。苏珊•朗格认为,情感在人类社会中可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抽象物,可脱离个人具体情感,成为人类普遍共有的东西。这就揭示了美育与情感教育最内在的不同。情感教育主要是为了使个体日常的情绪、态度、情感能够得到重视,这更多涉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等具体的情感体验,带有更明确的功利性和浓厚的个人色彩;反观美育,它更多是无功利目的的审美情感,拥有更多自由的因素,惟其如此,才能“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2],才能达到“人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3]的和谐氛围。

二、美育与艺术教育

类似于美育和德育、情感教育的混淆,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同样存在着含混不清的认识状况,所不同者,前者是概念上的混同,后者则是实施阶段上的混同。美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个体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艺术教育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纯粹进行知识传播。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狭义上,艺术教育是一种技能习得,美育是一种审美习得;广义上,艺术教育可看作是美育的核心部分,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是其根本目的,这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更是主要途径。

三、美育与青少年成长

滕守尧在《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文明确提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4]即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能使个体在具体的审美过程中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对于实施效果,蔡元培曾作出过精彩的描绘:“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但切不要拘泥,只随人意兴所到,适情便可……单独没有兴会,总要有几个人以上共同享乐,学校中要常有此种娱乐的组织。有此种组织,感情可以调和,同学间不好的意见和争执,也要少些了。”[5]由此可见,美育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方式,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无法取代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四、美育与现代职业教育

基于精神教育的美育与技能教育往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技术技能的习得,需要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足够的理论支撑,更需要一个和谐的习得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审美素养。因此,以技术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更应重视和加强美育教育,利用美育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并且,在结合其他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美育课程完全可以融入整个教育活动的体系之中,实现多元化,成就整个教育过程的审美化。综上所述,基于美育与德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殊途同归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应该具有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以及独立的学科体系与核心价值,而这种价值,需要从对学科的充分实践中逐步发掘和确立。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4篇

1健康教育内容

1.1入院教育疗养员入院后所面对的陌生的医生、护士及陌生的环境,多数疗养员会感到孤独,有所戒备。此时,我们要主动、热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疗养员及随员接触。向他们介绍疗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从收集的资料中找出疗养员的健康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疗养方案和教育内容。

1.2知识讲解以疗养的作用、通过不同的疗养方式能改善和缓解哪些疾病、老年人心理特点、老年常见病及常见病的预防和愈后知识为授课内容,结合疗养员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疗养的特点,对疗养员及随员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这种家庭式教育收到的效果较单人教育好,有利于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更利于培养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疗养效果及生活质量。

1.3出院指导针对每个疗养员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调查,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结果,制定不同的饮食、运动、疾病预防的方案及注意事项;发放自制的健康指导手册,内容有疗养作用和目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预防、糖尿病的防治及糖尿病饮食的搭配、健康生活方式、食物中的热量和胆固醇含量及膳食知识、如何选择运动方式、预防腰酸背痛、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力学姿势、吸烟危害健康等等。

2健康教育方法

2.1短而精结合疗养员生理、心理特点,实施健康教育时,讲课时间每次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一次授课内容少而精,重点解决1~2个问题。

2.2针对性教育针对不同年龄、个体,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由单一的整体化、一刀切的健康教育形式转变为整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紧密结合;由以往的健康教育单纯灌输,向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由简单的授课式宣传教育向查房、巡视等日常工作中配合宣传教育与监督相结合。

2.3多种形式用板报、报纸、专题讲座、宣传手册、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将有关健康方面的保健知识、疾病的预防、疾病的基础知识和愈后等资料进行宣传。调查显示,最受疗养员欢迎的获取健康知识的形式是观看健康教育录像(36.2%)和阅读健康教育知识手册(25.1%),另外还有健康教育专题讲座(20.3%),与同病种疗养员经验交流(14.3%),其他教育。

2.4双向座谈对健康知识缺乏者,要进行直观教育,定期召开疗养员座谈会,一方面征求病人意见,改进工作;更重要的是解答疗养员对疾病认识的误区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同时让病员现身说法,使疗养员更易接受。

3讨论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帮助人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核心是行为改变,最终的目标是为获取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健康教育是疗养工作的关键,我们将在提高自身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疗养院的健康教育模式,更好地为疗养人员服务,使疗养员获得“疗养一次,受益终生”的效果。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5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拓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文化年龄结构,进一步推进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根据年月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大学生村医”计划。通过计划的实施,努力解决部分卫技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短缺、部分村医年龄老化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计划目标

根据行政村(社区)需求情况,每年推出30个左右的岗位,争取用3年时间使有需求的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一站一名大学生”目标。

三、对象范围

须同时符合下列三项条件:

(一)本县生源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县常住户口的往届毕业生;

(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可报考医师执业资格的中专以上学历的卫技类学校毕业生;

(三)年龄35周岁以下。

四、招聘办法

招聘工作由县人事局、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并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定向培养人员和已在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且符合招聘条件的卫技类大中专毕业生,可由本人申请、乡镇卫生院申报、经县卫生局考核后直接聘用。

五、薪酬待遇

所聘人员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考核奖两部分。基本工资为:有执业资格的毕业生每月1500元,其他毕业生每月1200元。年度考核合格者,每满一年按上年度最后一个月基数以10%的比例递增(5年后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自行确定增长比例),所需资金5年内由县财政、乡镇财政各承担50%,5年期满后由乡镇卫生院承担。考核奖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其当年工作业绩确定、承担。

聘用后由乡镇卫生院统一为其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所需资金单位缴纳部分5年内由县财政、乡镇财政各承担50%,5年期满后由乡镇卫生院承担。

六、管理培养

(一)拟聘用人员由所在乡镇卫生院组织培训后,按照“就近安排、吃住在村”的原则,统一派遣至所属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二)拟聘用人员由乡镇卫生院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基本服务期为5年,其中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满后,由县卫生局负责考核,经乡镇政府审查同意后,对考核合格者发给“考核合格”证书。

(三)聘用期内,根据本人意愿,其人事关系、户口、档案可委托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按规定办理人事。所需经费由县人才专项资金承担。

(四)乡镇卫生院负责大学生村医的日常管理,其所在村(社区)协助管理。年度工作考核由县卫生局牵头,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乡镇政府备案。乡镇卫生院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并建立以老带新的帮带制度。

(五)县卫生系统有计划地推出一定数量的事业岗位面向在村(社区)工作满三年的大学生村医进行定向招考;在报考其他事业类岗位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六)服务期满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和乡镇、村(社区)意见由乡镇卫生院给予续聘。但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工作满二年仍未取得执业资格的要及时解聘。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6篇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力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丽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做了一些努力,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看法、认识但这些见解、看法、认识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往往喜欢这样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没有音乐这方面的才能”。他们的依据就是自己唱歌五音不全,对于乐器一窍不通,于是乎得出以上结论。其实这是他们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解,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解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高中音乐欣赏的目的所在,主要的就是要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为此我从各方面寻找资料从一些方面引导同学们,使他们懂得音乐才能包括多方面,高中音乐欣赏课主要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这种能力,高中同学经过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的音乐学习,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有音乐才能,提高自己的音乐才能,树立赵学习的信心。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逐渐摆脱具体形象思维,而代之以抽象思维,这对他们从理性的角度感受、体验、悟解音乐作品是大有帮助的。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如何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我认为必须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单纯理解“参与”为可见可听的律动、歌唱,面更重要的是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动脑筋”。高中生较初中生有出色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感受和体察别人的情感。而音乐作品则“最完美的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戴里克.柯克)这就使高中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不是太远。高中生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你让他们再做拍手、跺脚的律动,显然会引起他们心中的反感,无助于感受、体验、理解音乐,而适得其反,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思考,灵活变通,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多用讨论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同学们讨论都很热烈。各抒已见,集思广益。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做利用“中学生受同伴群体的影响较大”的学习心理.使每个同学的鉴赏力都有提高。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 高层次人才 应用

一、实施背景

某事业单位为当地有重要影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开拓和做好各项新兴业务,该单位决定引进3名高层次人才。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简称LGD)是指运用松散群体讨论的形式,快速诱发人们的特定行为,并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人际比较来判断被评价者个性特征的人才测评技术。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识别人才、培养人才、考核人才中充当着“指南针”、“导航灯”的作用,具有便于横向比较、时间成本低、所创设的人际互动情境贴近工作实际等优点。因此,该单位决定在引进三名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中应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技术。

二、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1)试题的命制

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的命制包括:提炼测评指标、确定讨论题目、设计评分标准等工作。

第一,提炼测评指标。在引进的三个岗位中,有两个为人力资源服务项目经理岗位,该岗位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经历2年以上,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属项目管理类职位。”有一个为网络技术项目经理岗,该岗位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网站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经历2年以上,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属技术管理类职位。”。上述两个岗位均属于管理类岗位,由于分别承担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的新型服务项目和网络招聘服务项目的营销拓展任务,也可以视为营销类岗位,加上人力资源机构与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面对面交流的频率非常高,对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抗压力要求较高,更需要考验适岗人员的综合事务处理能力。命题专家确定了综合分析、沟通表达、人际协调、团队合作、敬业精神五项测评指标。

第二,确定讨论题目。LGD应用的关键环节在于被测试者的讨论,因此,讨论题材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讨论题材必须具有争论性或者矛盾重重,使得参与者都能发表个人的观点。命题专家决定采用选择性题目,共罗列了近年来颇受争议的十五项影响发展的企业文化因素,要求被测评人员为达到“促进员工成长,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确定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和三个最不重要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第三,设计评分标准。测评分为五个指标,每个指标确定为20分及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均设置了评分要点和要点说明。为便于考官横向比较考生之间的差异,专门设计了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平衡表。考官可通过在讨论的过程中首先记录下各个考生的优势、劣势,待讨论结束再进行平衡。

(2)确定考官人选并对考官进行培训

每组安排7个考官,其中一名任主考官主持讨论,其他人则主要是观察和记录。由于应聘人员专业背景差异较大,需适岗位不一,所以考官人选各有侧重,人力资源管理组侧重管理型背景的专家和考官,计算机管理组侧重技术型背景的专家与考官。

考官培训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无领导小组讨论成绩的信度和效度。考官培训的重点在于:向考官介绍所要招聘岗位的胜任素质要求及胜任特征表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流程,评分表、平衡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评分,如何避免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常出现的评分误差。

(3)场所布置及其它准备工作

讨论室设置了考官座位、考生座位、记分员座位、监督员座位,还专门安装了摄像机进行全程录像。考官座位在正前方排成一排,考生座位排成U型,便于教官观察。同时,这种安排也使考官和考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减轻了考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各施其职,规定了每个人的分工,在讨论的前一天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交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

2.实施过程

按照测评进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任务要求。

(1)起始阶段

主考官宣读讨论指导语(指导语包括讨论规则和注意事项),要求考生用10分钟的时间熟悉讨论规则、讨论题目,并准备5分钟的发言提纲。

(2)个人陈述阶段

考生就题本中提出的问题,自由发表个人意见,考官不指定发言顺序,但每人必须发言一次,且发言中间不能被打断。

(3)集体讨论阶段

考生就个人的观点和小组成员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并自行组织讨论。该阶段要求小组成员在20分钟内按照任务要求达成小组一致意见。如果不能形成统一意见,将影响整个小组的表现。

(4)总结发言阶段

由小组推荐一名成员作为代表发言,用5分钟的时间向考官陈述最终的讨论结果。

3.确定测评结果

为对考生做出更加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讨论结束后,专门组织考官进行了讨论。基本程序是:组织候分;考官依次评价,彼此交换意见,并补充其他考官观察时没有发现的遗漏;主考官复述并总结各位考官的意见,但只是总结,不发表强制评价;考官根据讨论结果,完善评分表,并在考评表上判定得分;加权平均统计得分。

三、小结

在应用LGD技术时应注意几个关键点。

一是测评对象是决定整个测评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所有人员选拔都能应用LGD技术,员工的个性都趋于内向,或者员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趋同性较高,或者测评的结果对员工不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等,都会影响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际效果。

二是讨论题目设计非常关键。要考虑几个因素:测评目的、岗位要求、测评对象的特点。问题必须具有可探讨性,题目背景最好能够贴近被测评者的真实工作情景。

三是考官培训非常重要。让考官了解这种方法的优缺点、操作流程、细节,以确保有效评判。同时可以多采取关键因素评分法,必要时可以采取现场录像方式,供事后评分时,为坚持意见的考官提供判分证据。

四是考评表可操作性要强。此次讨论每张表格功能明确,可操作性较强。但是考官评分表的内容较多,评分要点和要点说明单独列出,考官的阅读量较大。在以后的工作,可考虑将两项合并,做到简洁明了,含义准确。

参考文献

[1]孟会敏.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33-35

[2]代霞,凌杰.改进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6-78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8篇

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关系到节目的品牌。主持人的语言要平民化,要与栏目的风格相近,要能提高节目的品位。主持人应从外在形象、语言表达、个性气质、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使角色和节目统一和谐;要用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来面对新问题,不断学习、改善知识结构,开拓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

【摘要】本文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对“中国式主持”在培养体制、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工作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盘点,提出了“中国式主持:渴望变脸”的观点,并对“中国式主持”如何“变脸”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式主持 变脸 国际化 意见领袖 沉默的螺旋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庞啸首次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走上主持《观察与思考》栏目的位置,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1980年至今,我国的主持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主持风格。我国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屡屡“变脸”:1980年至1988年,主持人节目向“专题化”方向发展;1988年至1993年,主持人节目向“栏目化”方向发展;1993年至2003年,主持人培养向“个性化”方向发展;2003年至今,主持人培养向“专家型”方向发展。经历这30年,中国的主持人日臻成熟,行业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目前主持人现状并不容乐观,中国式主持渴望真正的“变脸”。

一、中国式主持的现状

以下是笔者认为“中国式主持”不尽如人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国际影响力太弱。在我国,中央电视台一家独大,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覆盖,按道理其主持人应该有很强的国际号召力,但是事与愿违,就算李咏在国内有几亿的品牌价值,但是在国际上却没有影响力。在华人主持人当中,除了杨澜、吴晓莉在国际上有些名头之外,恐怕再难找到其他人了。我国主持人的国际影响力太弱,亟需培养像华莱士、克朗凯特、丹拉瑟这样的国际大牌主持。

第二,重相貌,轻内涵,重年龄,轻阅历,主持人艺术寿命短暂。我国的电视台在遴选主持人时,对外都是唱着高调,要选拔有内涵、阅历丰富的主持人,但是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就不知不觉走上了“年轻貌美”的路线。正因为如此,也导致了我国的主持人艺术寿命短暂。这种现象在地方台尤为非常明显。

第三,没有个性,专业素养单薄。财经节目主持不懂财经、法制节目主持不懂法制者比比皆是。而在国外,主持人99%以上都是从记者中选的,财经主播肯定是优秀的财经记者,体育主持肯定是优秀的体育记者。

二、中国式主持现存问题探因

我国的主持人很难国际化,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培养人才体制、用人机制和节目频道营销模式造成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对外语、数学等科目要求很低,而只专攻播音主持。同时,我国的主持人很多都是中专生、大专生,不仅不通外语,而且知识贫乏,这样的主持人怎么可能走上国际化平台与人对话呢?

第二,我国主持人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就是本电视台,很少有机会参与一些大型的国际性活动,缺乏走上国际化的平台。

第三,中国电视节目营销和频道国际覆盖工作亟须改善。我国很多电视台制作的主持人节目基本上是不进入营销市场的,播出之后就束之高阁了。另外,我国的很多卫星频道在国外没有落地,没有达到有效覆盖,这也就注定了我们的主持人根本没有机会和国外的观众谋面。

我国的主持人之所以“美女帅哥”当道,艺术寿命短暂,也是和当前的价值观念、节目观念和社会结构紧密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众媒介首先传播的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俗文化”,抑或是“快餐文化”。大众也认可“美女帅哥”,而对他们的内涵和阅历并不是很苛求,这也导致有个性内涵的主持人难有话语权。另外,从我国电视频道的节目构成来看,基本上是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当道,而娱乐节目基本上是和“美女帅哥”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帅哥美女”当道也很正常。其实不管什么节目,选择“帅哥美女”并没有错,关键是要选择有内涵的“帅哥美女”。

第二,事业单位的“官本位”观念导致主持人艺术寿命短暂。我国的电视台早就倡导“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了,但是到现在还基本上是“事业单位,事业管理”,主持人在这种体制下,也没有任何提升的空间,年龄稍微大一点,就开始想办法谋取行政职位了。

我国的主持人缺乏个性,不专业,这和选拔渠道单一紧密相联。我国主持人上岗,以前都是沿袭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直接分配上岗模式,现在情况稍有改变,很多电视台也通过主持人大赛来选拔主持人,但是参赛选手却大部分还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和主持人,专业素养单薄,千台一面,千人一面。

三、中国式主持亟需“变脸”的传播学思考

人人都知道主持人的重要性,主持人是电视台的“门面”和品牌,我们也清楚,主持人如果存在不足和弊端,那影响的不仅是电视台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国家形象。从目前的现状来考察,我们都明白“中国式主持”亟需“变脸”,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主持人的重要性,以下是笔者对主持人重要性的传播学思考。

从传播学的“意见领袖”理论考察,主持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其实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为谁),也就是说“意见领袖”有影响力且为人所追随效仿;二是能力(其人的知识),是指“意见领袖”能为其追随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意见;三是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是指“意见领袖”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关系。考察主持人这个社会角色,它完全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所以我们的主持人如果按照以上的三个标准来修正自己,他就会成为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这对于电视台来说,也是巨大的财富,因为主持人作为“意见领袖”左右公众的观念和行为其实就是在创造“注意力经济”。同时,像主持人这样的“意见领袖”不仅对增强电视台的影响力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国家还可以通过主持人传播正确的信息,占领社会精神领域,因此,主持人具有国家价值。

但我国的主持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影响力太弱,达不到预定的传播效果,所以中国式主持亟需“变脸”,增强影响力已成当务之急。

四、中国式主持如何“变脸”

中国式主持如何“变脸”,增强影响力实现传播效果呢?

第一,改良培养人才体制,增强主持人综合竞争力。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主持人大部分还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输送的,并且这种状况还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笔者希望招考体制能有些变动,比如在招考中提高对考生外语、中文等学科素养的要求,这非常重要。如果招考体制难有变动,考生进校后,学校在教育培养方面,应对外语、中文、法律等学科有所加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当然学生自身也要有“自强”意识,珍惜学习时光,为今后走向更高的国际平台做准备。另外,现在电视频道都在走“专业化”道路,这势必要求主持人也要“专业化”,财经节目主持人要懂财经,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懂法律,所以主持人增强专业素养非常重要。

第二,充分使用,打造“明星主持人”。目前我国的电视台并不缺主持人,但是却缺优秀的名主持人。在电视台里,基本上是一个主持人一个栏目,有的主持人甚至一个月还上不了十天班,干完工作后基本上就无所事事了。如果有让优秀名主持人多做节目、多赚钱的机制,那电视台主持人的质量和利用率也会提高,通过优胜劣汰,主持人数量也会减少,这样主持人自身也乐意,也有成就感。另外,电视台要加强对主持人的包装推广,让主持人“走出去”,主持人不仅要做好在电视台的各种节目,也应该经常参加一些外事活动、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加强自身营销。

第三,电视台应真正做到“企业化管理”。电视台只有实行了“股份制”,主持人才会有主人翁意识,他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在主播台上的“话语权”,他们心目中的“行政权”意识才会淡化。在凤凰卫视,难道主持人愿意超负荷地努力工作吗?那是因为他们在公司拥有自己的股份,干活就是为了自己。

第四,拓展节目国际营销渠道,增强卫星频道的国际覆盖。这项工作对提升主持人的国际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主持人节目只有销往海外,才会为海外受众所熟知,如《杨澜访谈录》就做的非常成功,在国内有市场,在国外也有市场。我国的电视卫星频道其实还高悬在很多国家的上空,并没有真正落地,这样国外的观众就根本看不到我们的主持人节目。今后我们的卫星频道可以采用付费落地、对等落地等多种方式占领海外市场,特别是华人聚集区,这一点凤凰卫视做得很好。

参考文献

①【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③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④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⑤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⑥朱光烈:《火凤凰》[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

⑦周凡,《论主持人的创造空间》[J].《电视研究》,2002(3)

⑧白岩松,《对新世纪主持人发展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1(6)

⑨王亚舟,《从“员”到“人”的转变――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J].《电视研究》,2001(6)

⑩何东,《商业时代的电视主持人》[N].《南方周末》,2000-07-28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9篇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人们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出现了偏离甚至混乱。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我们必须厘清师德建设的模糊认识。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应对教师提出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生活中犯点人的错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的《我只是个老师》的文章,就表达了这种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只是一种社会分工,一种职业,是人们对从事这种工作的人的称谓。但是,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从教师的职业特性上进行分析,教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职业,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业。教师不仅是博学多才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的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塑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从教育活动的范围看,教师的个人品德虽属于私人领域的问题,但是不能否认教师的个人品德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不仅比一般普通人高,而且比其他职业也要高。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要优先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工具向度从属于它的道德向度。教师的“为人师表”不能排除私人领域,教师个人品德对学生的影响不应该排除在他们的工作之外。教师的“为人师表”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中的优秀群体。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光辉就是建立在师德基础上的。面对师德建设的这种模糊认识,我们应当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变中把方向、在多样中谋共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忠诚和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始终牢记“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做教师,就选择了崇高”。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事业奋斗的志向,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执着于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二、明确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会发生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迷失甚至嬗变。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影响,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工作敷衍,学术风气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面对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如2008年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都提出要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教育部先后制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对侮辱、体罚、收礼、性骚扰、有偿补课等行为要进行处分,明确划定教师禁行行为“七条红线”。同时,党和政府也大力宣传师德模范,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等,努力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凝聚正能量。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并强调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关于好老师的要求,厘清了人们在师德建设上的模糊认识,明确了师德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为我们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坚持师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教师职业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加强师德建设,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需要广大教师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引导。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丰富自己的精神、高尚自己的道德、塑造自己的信仰、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加强师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价值观是一种内在追求,职业道德是一种外在要求。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推动、激励和鼓舞。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依据。加强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就要根据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紧密结合教师职业的特点,切实做到“学高身正,仁爱厚生,敬业乐教,淳朴弘毅,传承创新”。这五个方面反映了当代教师与自身要求、教育对象、教育事业、国家人民、社会发展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天下、由微观到宏观、由内化到外化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内在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体系,党的十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概括,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培育与践行都需要教师的自觉引导和敢于担当,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师德建设的根本所在。

培养人意见范文第10篇

另外,公共管理针对的主要是公共部门或公共事务的管理,它们经营的主要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是相对私人产品而言,我们知道私人产品的生产或效率分配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按市场的机制来完成的,它们具有显著的特点即竞争性和排他性,而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一般是由公共部门或公共事业单位生产并分配的,它们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有限竞争性和有限排他性,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共服务,管理不是管制而是提倡治理或善治,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教育事业正是如此。高等学校不应当是政府管理内容的延伸,她不具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她的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教育培养人才是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来体现的,而且学生在学校有平等享受这些教育培养的权利。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学校是社会的公共部门之一即学校的教育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如何使学校的教育产品更加具备效率和公平,使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中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具有公共管理理念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首先,在教育的内容上。根据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道德领域和法制领域的教育不够,使政治理想教育的效果缺乏基本的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支撑,使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导致政治理想教育的内容形式化或虚化。对此,在构建的新模式中我们要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加大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治校,使政治理想教育的内容建立在现实的言行上,从而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实践者,同时自觉成为我们事业的继承者。

其次,在管理内容上。按照公共管理的思想,效率与公平的实现必须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把行政管制为主转变到以服务管理为主,构建在学校宏观指导下的、以学生自我自主管理为特点的互动治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如成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建立服务于学生的各类咨询机构;建立符合学生公寓特点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和加大学生各类社团的建设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自治平等互动思想。另外,改革现在分级管理学生的行政结构体系,加大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管理的力度,淡化管理的行政层级结构。

第三,在学校政策或规定的决策层面上。公共管理理念的执行必须在决策上要体现服务对象(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如何构建学生信息收集和反馈的路线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不完全是认识问题),每一个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意见都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若同一问题分别征求或听取不同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一般来说是很难做出决定的,因为个人偏好是出自自己的看法,而决策结果的利益与各个学生密切相关,且不同的结果对不同学生的利益给予都不相同,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了解学生集体偏好,集体偏好的了解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工作程序保证,在方法上意见的听取是采用一致性原则,还是采用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按照1/2,2/3,3/4还是按照3/5或4/5法则,决策的准确度是不同的。另外,什么样的问题采用全体学生的意见,什么样的问题只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等等,这些都应当视问题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而定,不然我们依据来自学生的信息所设计的机制或规定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使管理失效,除此之外,学生的党团组织与学生会的关系问题,社团组织与学生会和党团组织的关系问题也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方面。

根据上面的研究和讨论,具体设计的教育管理模式如下。首先,必须改革目前的学生管理方式,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1)学校成立学生教育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其职责有两方面,一是代表学校行使行政教育管理职能;二是围绕学生成才,重点搞好各项服务管理。取消现行的学生工作部(处)和教学单位管理学生的层级管制模式,这有利于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同时,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和制定或修改管理规章制度,并负责学生公寓社区的宏观管理(物业内容招标给物业公司)。在服务管理方面,为了适应整体改革并与之配套,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心下可以设置必要的服务咨询机构,如德育教育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法律服务咨询中心、纠纷调解中心、成才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的、服务于学生的、高水平的学生工作队伍,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规律化。

其次,在学生社区和社团的管理方面,要摒弃过去的管制理念,指导学生组织自己治理,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弹性学制的全面实施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使原来学生以行政班为活动单元的组织结构被打破,社区和社团已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党团组织已开始建在社区或社团,如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成立党委的职能派出机构即党的工作委员会,以学生楼栋为单元成立总支或支部,学校团委的工作重点更是与社区和社团关系密切,如在社区成立若干分团委,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团支部,这样使党团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功能有效地运行起来。另外,要不断提高学生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学生中一般的事务性事情应该由学生组织自己解决,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在宏观上把握好学生组织的发展方向。第三,加大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力度,在教学计划中把法制课和道德课作为“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应当是建立在规范教育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的人会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有很深的教训。另外,在消除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单向性问题上,我们应当进行思考。由于历史的缘故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教育管理的单向性问题,学校对学生制定了许多规定和要求,但对来自学生的合理意见或建议或要求理会不够或没有在制度上给予重视,按照产权理论理解就是关系的双方没有形成合法平等的合约,在重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时必须设法在制度上解决它,这对于体现公共管理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如学生教育管理中心既有教育管理的行政职能,又有服务、维权的作用和功能,学生教育管理中心要承担起研究制定合约的任务,合约既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有学生应当具有的合法权益,且一旦形成就具备法律效力,实际上这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有利于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

同时,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政府应依照高教法等法规去界定与学校的关系,一方面积极支持学校以社会独立法人的地位去运行,努力降低学校的外部性负面影响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公共政策上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应当包含学生社区的内容,至少在治安领域统一起来。如何设计学生的信息反馈或建议收集系统是我们实现公共管理理念的重要方面。学生个人的偏好与集体的偏好对于我们的政策制定作用是不同的,我们主要是关心集体偏好的收集或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关心便捷的方式,所以建好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反馈平台是实现我们目的的最佳方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心下设置信息调研室,专门从事信息反馈收集工作。另外,在这里还应当指出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一般来说学校不以全体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征求学生的意见,因此网上征求及随机调查或学生代表讨论或学生组织评议是我们的重要方法,在决策时应当以2/3多数表决为好。

上一篇:安排意见范文 下一篇:法律意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