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范文

时间:2024-01-30 18:04:23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1

关键词:化学;德育;渗透;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引起社会关注,化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将德育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个化学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深挖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1.教育的目的

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此来从根本上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校、教师、家长要高度重视,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2.德育教育的意义

化学是验证前人科学论断的学科,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接受前人的科学论断和科学发现。在化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贯彻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措施之一。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素材,展现了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现了化学知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完善,表现了科学工作者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为高中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造资源的浪费及德育教育的缺失。

3.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依据。高中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发展,使学生敢想敢做、健康成长。例如,“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侯氏制碱法”,向学生展示科学家的优秀品德,利用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及对科学研究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化学巨匠――门捷列夫的成长”,了解科学家的追求,对元素之间规律研究的孜孜不倦的忘我工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献身科学的实干精神。

二、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问题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环境问题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实验中如何注意环保的问题,如何养成环保的意识,应该成为教学的一项任务,不容忽视。

1.加强环保意识的意义

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是“人口、能源和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环境设施建设,统筹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绿色环保意识逐步确立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九五”期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进、协同发展,不断扩大绿色意识的辐射面,把生态意识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发挥绿色环保意识的指导作用。生态系统是个复杂工程,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从我做起”,实现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2.加强环保教育的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意识培养,例如,“氮族元素”的教学,氮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向学生介绍氮氧化物在日光紫外线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现象,“氧族元素”教学,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伦敦烟雾”事件的讲述,生动形象,一九五二年发生在英国的硫的氧化物污染,震惊世界,“卤代烃”教学,氟氯烃作制冷剂、发泡剂,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抓住时机,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把德育教育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从我做起,改变不恰当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逐步确立绿色环保意识,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了解我国的生态状况,加强忧患意识,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让绿色环保意识成为时尚的价值观念。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2

一、学校应重视生命安全教育

建设具有重视生命安全教育的人文精神,然后将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人文建设相统一,为学校创造出科学有序、生动活泼、充满健康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积极的校园环境,进而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保护意识和对生命的保护能力。

二、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拓展

加强生命安全教育,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自身对生命意识的觉醒,学生层面主要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在校园中,我们要对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起来,把学校设施进行美化和赋予文化意义。例如,学校可以积极进行校园的板报、荣誉墙、升旗台等人文环境建设,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做好各种体育设施的防护工作,利用画廊等张贴进行自我防护知识的宣传等。

三、加强生命安全教育的学科渗透

在进行学科渗透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例如,交通安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安全过马路、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等;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是“安全骑车注意点”“用电常识”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四、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推进家庭环境建设

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家庭环境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一些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召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与家庭环境建设研讨会等。

总之,我们要加强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保护能力,沉着应对各种危害生命的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给家庭一分安宁,给社会一分力量。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3

【关键词】化学教育

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 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二十多年来工业迅猛发展,更是使中国的环境雪上加霜,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是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所以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环保知识的内容渗透进去。

一、在教学中以课本为依据,即时地理顺、强调化学与环保的关系

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资源、酸雨、能源问题、酸碱盐、农药和化肥、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例如专题五单元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可以生成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通过CO2 的性质等内容近而介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介绍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可以适当的加以介绍。

二、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

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

2、实例和理论相结合。

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因环境污染而造成事故的实例,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列举远的如“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近的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等,大范围的到外国、外省、外地区,小范围的到本省本地区、本乡甚至本校。特别是自己身边的示例更能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工业废渣超过30亿吨,排放的废水约6000-7000亿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3、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探讨对环境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例如,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 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 (如 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转贴于

又如教师在讲解保护水资源过程中,适时地渗透环保的知识,如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4、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4

关键词:公民 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福了人类社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加剧,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白色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要想解决环境问题,造福人类社会和子孙后代,必须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出发,将全体公民带动到环境保护的大队伍中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我国已经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了工业化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完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个乡镇与城市一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乡级企业正在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在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渐渐失去了自然环境这一宝贵财富,而我们的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渐渐丧失。调查显示,上世纪末,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五十到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近年来我国能源体系的成功转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工业化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煤炭也造成了巨大的工业环境污染。再加上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生活垃圾、生活污染等,生态平衡已经受到了破坏,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然而,环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会影响到环境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了人民迫不及待关心的话题,如何对全体公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

二、如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1、结合生活实际,加大环保宣传

公民生活在社会中,结合日常生活加强环保宣传,对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非常有用的。当前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已经呈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环保意识淡薄是素质较低的重要问题。而环保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环保理念也渗透到生活中来,让公民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民的环保意识才会得到积极地提高。首先,要加强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主要媒介的环境教育宣传,清晰系统地向公民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森林等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害关系阐明清楚,并将当前的环境现状分析开来,唤起公民提高环保意识的决心,让公民切实感受到环保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远在千里的。其次,要想在短时期内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要结合日常生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和展开环保教育,促进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例如,可以通过在居委会(村委会)搞讲座宣传、印发册子宣传、播放视频电影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并在这些宣传之中融入生活环境问题,如垃圾的处理等等,让公民了解随意处理垃圾等造成的巨大危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促进他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大家庭中来。

2、 通过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的社会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就是为环境保护之后的发展考虑,就是为环境的未来考虑。学校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渠道,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多的教育优势,因此要加强在学校方面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环保教育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体系出发,建立起终身环保教育体系,让青少年的个体成长中离不开环保教育,离不开环保意识的提高。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中,教师都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深入的研究,将环境教育灵活有效地发展。例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开展以小队、班级、全校等为单位的捡垃圾、环境宣传等活动等;在高中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调查走访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现状,并让家人、朋友、同学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大学校园中,可以让大学生参与主题会、情景剧、研究性课题等出发,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认真策划和组织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以身作则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总之,通过加强学校的保护教育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让青少年学生将环境理念和意识弘扬开来,促进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3、 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公民环保认知度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有实际意义,也才会促进教育变得有滋有味,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环境保护教育中结合理论与实践呢?第一,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列举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引发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温室效应的教育中,要为公民讲解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让其了解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从而引发公民的蝴蝶效应的思考。第二,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民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例如,结合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可以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第三,要结合近年来的环境问题的变化特点,让公民将关注点放在具体的环境问题上,并引导公民从周围的生活出发,做一位爱护环境的好公民。对于庞大的环境问题,公民的关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这时要引导公民关注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中来,并通过实际的环境保护策略让公民从实际出发,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琦.环境教育与环保意识初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陈丽,丁爱芳,刘存丽,孙菁,雍晓慧.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及分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4).

[3]杨君. 以环保意识,构建低碳生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4).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5

[关键词]煤矿企业;环保意识;建设绿色矿山;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049 ― 02

一、我国煤矿企业环保工作的现实情况和特点

煤矿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提供行业,其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我国山西省和南方的长江上游地区都是煤矿工业大量遍布的主要地区。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来,煤矿企业却在环保工作上做得非常不如人意。不少开采过煤矿的地区都变成一片荒凉的黄土、黑土地,大片的深林、草地都被煤矿企业所破坏,甚至已经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部分生活在矿山附近的居民都备受煤矿污染的折磨,其身心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由于煤矿企业开采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片深林、草地等植被被破坏

煤矿公司在开采煤矿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到对深林和草地的保护,只是一味地寻求自身利益,大力地破坏深林山地和草地。在开采森林、草地矿山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大规模地砍伐树木,炸毁山地。在获取了资源之后,也没有对森林和山地进行有效的修复工作,而是把它们废弃在一边,导致大片的森林和草地被破坏。

2.水土流失严重

在开采煤矿的时候,大部分被挖掘出来的泥土都被煤矿公司遗弃在一旁,堆积成一座小山。这些松动的泥土一旦遇到下雨天,便会大量地流失,被挖掘的森林和草地也会因为缺少植被的保护而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我国的植被覆盖率。

3.森林和草地的破坏会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一些坡度比较大,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在进行了煤矿开采之后,由于缺少植被的保护,石头会变得松动,一旦遇上下雨天便会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到住在附近的居民的生命。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煤矿企业从来都没有在环保意识上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这一数据是非常值得煤矿企业反省和深思的。

二、绿色矿山的性质及阶段分析

所谓绿色矿山,指的是在开采矿山资源的过程中,不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科学有序地进行开采,还要对矿山周围的环境进行最大的保护,做到不大规模地破坏矿区环境。除此之外,在采矿的时候如果迫不得已要破坏某一部分的环境,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开采,尽量做到保护矿山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让矿山和周围的环境依然可以相互协调、实现和谐发展。

对于绿色矿山的建设,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来讨论:前期准备工作、中期建设工作以及后期恢复实施工作。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

1.前期准备工作

所谓前期准备工作,其主要的对象是对矿山环境进行评价:一是矿山环境的植被、深林覆盖率和周围的环境等;二是对矿山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相关的评估,例如矿山发生泥石流、滑坡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中期建设工作

在对矿山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了解之后,方可以开始对中期建设工作进行实施。在此,我们需要确定采矿的设计方案,同时需要考虑到将会面对的困难和设置如何处理的办法。因为自然环境是非常难以触摸的,它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在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的同时,又可以做到及时地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这样不断地调整实施方案措施,才可以实现最终的目标。

3.后期恢复实施工作

所谓后期恢复实施工作,并不一定需要在整个矿山都开采完毕之后才进行,这样将会浪费到很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后期恢复实施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都知道绿色矿山是我们的建设目标,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做好矿山的恢复工作,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开采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开采一边恢复被破坏的部分,这样有助于整个矿山在开采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初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就需要认真考虑到这个问题,建立起相应的建设、决策和恢复系统。

三、加强煤矿企业环保意识与构建绿色矿山的路径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加强煤矿企业环保意识对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起一个绿色矿山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好这两点呢?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作出了如下的建议:

(一)加强煤矿企业环保意识的建议

加强员工对保护环境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我们需要特殊问题特殊分析。在加强煤矿企业环保意识的工作上面,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构建起一个普及式的环保意识教育平台

想要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的环保意识,必须在整个企业里都展开相关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增强煤矿企业环保意识的一个最关键点就是加强对职工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在进行普及教育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开设环保知识讲习班和邀请一些专业的环保教育老师来为员工讲课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员工能力的差别,对他们开展一个环保知识法律竞赛,让他们在竞赛中进步,在竞赛中学习,在竞赛中实现对环保知识的认可。

2.充分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积极发挥它们的作用

在企业中,企业必须做好环保知识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营造起一个浓烈的法制宣传舆论氛围。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横幅、漫画平台以及内部刊物等传播媒介对环保知识进行宣传。让员工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环保知识学习的环境中。同时,企业还可以为员工开设一些相应的专栏,提高环保知识的可读性、可看性、感染性以及趣味性,确保得到一个良好的法律宣传效果,让员工对环保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3.对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以国家的相关环境保护法规为基础,有主题地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与时俱进,让员工可以在第一时间学习到新的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接着,根据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知识问卷调查活动,并且举办相关的文艺晚会。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不定时地举办多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环保娱乐活动,例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拓展活动、环保小品表演以及环保写作竞赛。

(二)构建绿色矿山的路径

针对构建绿色矿山目前的现状、性质及存在的问题,要如何构建起一个绿色的矿山环境,对此我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加强对矿山企业绿色环保的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

早在2002年的时候,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就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煤矿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环保工作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在山西和贵阳等著名的煤矿城市设立了绿色矿山的试点工作。随后,我国在2006年和2007年相继出台了新的煤矿企业建立绿色矿山的相关规划文件。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矿山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建立绿色矿山对企业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做好这一点,我国的相关执法部门也要严格做好监督和监管工作,加强自身的执法力度,大力打击各种违规的煤矿开采行为,为建立绿色矿山提供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

2.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绿色矿山生态工业网络

企业可以模仿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为绿色矿山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生态工业网络,把个矿山企业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例如废弃物的交换、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清洁生产等。让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和企业的其他工作密切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省。

3.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设立起矿山企业评优奖项

对于那些在构建绿色矿山工作上面做得非常好的企业,政府部门应该为这些企业设立起一些评优奖项,例如评选百佳企业、百佳环保员工等,并且为表现优秀的企业进行一些资金奖励。

4.进行技术创新

企业在构建绿色矿山的时候,一定要在物流、员工知识流和资金的流转上做到创新。 唯有做到技术的创新,企业才可以在各项工作上提高效率,大力减少人力和物力,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绿色矿山的建设。

四、总结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科学进步的优点,努力地在我们的煤矿企业中宣传环保意识,实现全面地提高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培育出环保建设人才,营造一个绿色的煤矿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时刻记住构建绿色矿山的目标,为煤矿企业和我国其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15 ― 01 ― 11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机理及模拟调控研究》, 项目编号:HB14YJ009。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6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社会面临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短缺、生态平衡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涉及许多学科的综合问题,其中许多与化学有关,而中学阶段的教育又是开展全程性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化学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和如何防治,等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二、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

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化学实验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实验探究作为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和重要的学习内容,应为广大师生所重视。但是,由于进行化学实验活动本身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也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因此,如何通过“控污减排”教育,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控制或减少学生做化学实验时产生的污染物,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和走上社会参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学生刚学化学实验时是一张白纸,教师如果从一开始就抓好学生实验的常规教育,重视学生实验的养成教育,环境保护的意识就能深入学生心田。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实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放出的实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可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3.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1)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例如:让学生通过测定水源的颜色(与自来水参照比较)浊度气味、pH值,了解简易测定水质污染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解酸雨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从而认识到控制SO2、NO2等有害气体排放的重要性。

(2)举办专题报告会,阐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等知识,着重介绍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发展与治理同样并重的方针,让保护生态环境、防治“三废”污染在生产生活中得到真正落实。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磷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7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根据教材内容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的第一步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适当的加入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目前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可以和环境保护相联系,例如教师在讲解臭氧的性质时,就要利用好它的相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介绍它的产生和消耗条件原理、以及在阻隔紫外线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臭氧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后教师再讲解目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臭氧破坏的基本原理、防护手段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形成与日常生活形成联系,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再如在学习醛类物质性质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生动形象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资料,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醛类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的让学生了解醛类物质污染环境的对人体的严重影响,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2.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觉地挖掘环境保护知识,自动的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因此教师可以指定若干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可以让调查学校附近河水、海水或者自来水的水质情况,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分析相关质量参数;然后再引导学生查阅图书或者网络资料,学会分析水质情况,评价当地水质受污染状况;最后让学生上交总结报告。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到大量环境保护信息,对环境污染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学习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护资源。

3.利用化学习题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习题中加入环保知识是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一个十分有效地方法。学生每天都要通过习题练习巩固化学知识,强化记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置化学习题时应该注意加强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知识习题的练习,而这些习题中通常有大量环保相关介绍知识,能够有效的扩大学生对环境污染方面的认识,学会大量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措施。例如计算含烃类物质的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的习题,可以介绍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超标引发的全球温度上升情况,提出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法如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能够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1.节约化学药品,培养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需要用到各种化学试剂药品,其中有不少药品含有毒性或者价格昂贵,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节约使用化学药品,尽量使用最少的试剂药品做出最佳的实验效果,防止浪费化学药品资源、减少产生的废弃物,将污染环境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避免有毒药品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例如在钠在水中反应的实验中,由于钠是比较贵的金属,而且如果取量过多还容易剧烈反应而烫伤人,因此必须较少用量。再如浓硝酸、浓盐酸等经常在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极易挥发污染环境,刺激人体呼吸道,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节约化学药品的意识。

2.引导废品回收处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能力

化学工业中废气、废液、有毒化学品等的排放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未经处理的化学品能够污染水源、土壤、大气等等,极有可能伤害人体、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都因工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废弃物处理教育,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防止污染破坏环境。例如在实验室设置废液回收罐,收集废弃试剂集中处理;有毒化学品不能随意排放,必须要回收处理。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自觉保护环境。

三、总结

如何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篇8

Abstract: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Through the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 pictorial,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competition, Network group, discussion on the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me activities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the low-carbon culture is constructed, the low carbon life is advocated and the opinion of saving energy from 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low-carbon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关键词: 低碳;环保;高职

Key words: low-carb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033-03

0 引言

所谓“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轻生态恶化[1]。

2016年11月4日,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在摩洛哥新闻公报以庆祝《巴黎协定》生效。这部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世界各国及其企业来说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压力不言而喻,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巴黎协定》生效将带领我们更加重视和走向低碳生活。

中国政府在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后承诺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并力争2030年开始减少碳排放。这个有益于全人类的决定和决心不仅仅要依靠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样也离不开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低碳环保教育,探寻学生建立低碳生活理念的途径,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具有重要意义[2]。但目前对高职学生更多是思想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低碳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落实到行动中的更少,因此探索建立高职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很重要。

1 高职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构建的意义

1.1 适应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需要懂得低碳理论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去企业生产第一线,是生产的直接实施者和决策者,高职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第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在当今世界的绿色环保经济的大环境下,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素质[2]。所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低碳教育,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我国实行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学生在建立低碳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对资源危机的认识,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1.2 适应了高职院校低碳运行的要求

高职大学生实际上仍有很多的行为习惯并不低碳,如离开教室宿舍不关灯,看上去是小事,但如果全校的一百多个教室里的电灯多开一个小时(每个教室里至少五至十盏日光灯),直接多花的电费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折算成碳排量自然也不会太少,这对于学校来说后勤成本自然上升。而很多学校一般也最多在橱窗里贴几张画报宣传一下了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1.3 适应了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低碳生活教育是对学生“德育”的扩展,低碳生活要求人们节约能源,学生一旦建立了低碳环保理念,是会具体付诸于行动的,这又何尝不是良好的“品德”?低碳生活需要掌握相应必要的理论知识,例如洗东西,对于同样的用水量,少量多次就比大量少次效果好得多,教给学生这些知识何尝不是“智育”?所以说,高职学生低碳生活理念的建立也是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

2 高职院校低碳环保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

2.1 高职学生的基础环境教育相对缺乏[3]

在小学和中学的时间段里,学生的文化课程负担较重,主要以升学为目的,尽管国家早就提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实际上环境教育的内容仍然很少。本应该这个阶段了解和掌握的低碳知识没有掌握,本应该这个阶段建立的低碳生活理念没有建立。

2.2 高职学生在校接受的环境教育相对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环境专业,即使有环境专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低碳环保教育也很少。由于办学成本的考虑,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环境专业的院校就更少了,在江苏省的所有民办高职院校中,只有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开设了环境专业。

2.3 高职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

高职学生们内在的知识结构中一定有相关环保低碳的内容,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能贯彻执行,例如不随手关灯,没有用完的作业本直接扔到垃圾堆桶,吃饭经常用一次性餐具等,说明他们自我约束力不够,低碳环保生活的意识不强。

那么如何让高职学生们增强低碳环保生活意识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低碳环保生活意识的有效途径上下功夫。在本校校园里的低碳生活宣传上,环境专业的师生们通过专题画报、知识竞赛、网络建群以相互讨论或推送低碳环保知识、主题活动等手段,增强了全校师生的环保低碳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构建途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周围的环境里经常接触低碳环保的宣传,那么环保意识自然提高。我们做出了下面具体的探索和努力(如图1所示)。

3.1 营造低碳环保氛围

3.1.1 利用传统低碳环保专题画报,提高学生低碳意识

画报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具有视觉冲击能力。我们首先将自己设计的宣传画报(或是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配以文字)放在校园内不同地方,进行环保低碳生活宣传。学生反映,映入眼帘的有关环保低碳的画面,还是很有震撼力的。例如鼓励大家节约用水,在画报上印出云南干旱时土地干裂,其中还有死鱼夹在其中,庄稼颗粒无收,无论是谁,看了之后觉得浪费用水是有罪恶感的。

再如鼓励节约用电的画报上有煤炭发电的电厂烟囱冒烟的情景,也有空教室不关灯的情景,很多学生表示看过后经常头脑中出现烟囱冒烟的画面,于是就赶紧关掉暂时不用的电器电源了。这也就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节电节水节约粮食专题画报主要放在食堂、浴室、宿舍区门前。而在教学楼的宣传窗里会有各个方面的环保内容。还可以对各专业有针对性地宣传,例如对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消耗的纸张比较多,那画报的内容就是稍稍被污染的纸张也可以“污纸成画”,而不要就此扔掉。

3.1.2 发放调查问卷,使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细节

调查问卷的题目可以罗列很多具体的可以低碳的生活行为的细节,学生只要认真答题,那么就会思考哪些行为是有利于低碳环保的,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是不环保。在全校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根本目的不是为调查而调查,而是让同学们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可以做到低碳生活。

例如,“你每周使用几次一次性快餐盒和一次性筷子?”这个问题会促使学生反思,因为他们心里都知道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是不利于环保的,回忆一下自己的行为,之后的至少是短时间内内心还是会有触动的,那么就餐时一次性餐具使用的次数也会相应减少;再如,“你去市中心购物时乘坐公交车还是坐出租车?还是用城市公共自行车?坐出租车时是单人乘坐还是四人合乘?”这个问题提醒了学生出行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车,坐公交比坐出租车要低碳,实在需要坐出租车也可以几个人合乘;又如,你在宿舍只用电脑听音乐时,显示器关掉了吗?提醒学生在宿舍用电脑听音乐时可以关掉显示屏以节约用电;还有,你的作业本在纸张未用完时命运如何?提醒学生未用完的纸张甚至用过的纸张可以收集重复使用。

这些问题里的低碳生活理念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但平时并不注意细节上的节能习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会重新开启了低碳环保的意识大门,注重环保。

3.1.3 利用网络建群,扩充学生低碳环保知识

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很多学生都是低头一族,随时准备看手机。建立校园的低碳生活健康群,不定时发送相关的低碳生活健康专题知识以及国内外的环保政策等,有益于学生扩充低碳环保知识。

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做可以节能环保,有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多方面是不知其所以然,我们通过群的建立,可在群里发送相关知识,例如大家知道,用水相同时两种方法清洗衣服时,少量水多次清洗能更干净,可以通过计算萃取率的例子让学生们明白,这么做是有理论支持的。例如,假设每升清水对污垢的萃取率为50%,那么同样体积的10升水洗同样的衣服,分成两次清洗,每次5升,第一次清洗后污水浓度是原来的1*0.2*0.5*100%=10%,第二次清洗后剩0.2*0.5*10%=1%;如果分成五次清洗,第一次后清洗后污水浓度是原来的1*0.5*0.5*100%=25%,第二次清洗后剩0.2*0.5*25%=6.25%;以此类推,第五次后污水浓度将是原来的0.1%。这个演算过程的结果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同样体积的水如果少量多次洗得更干净。

这种专题知识比较适合以文件的形式在群里推送,用在调查问卷或者宣传画报里就不太容易传达了。

一些国外的节能低碳生活经验,也可以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给学生。如日本环境部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行的一项宣传活动“清晨的挑战”,鼓励人们早睡早起,以减少家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该活动认为如果每人每天早睡早起一个小时,那么一个家庭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5千克。这些好的经验倡议给学生一种信息:自己也可以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很多学生看后感慨说原来早睡早起也可以节能减排!

再如一些有环保教育意义的相关影视视频可以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转发,第一部记录台湾气候变迁的纪录片“±2℃”,根据哥本哈根会议的结论,未来人类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将气温控制在摄氏两度以内。片中震撼的影像资料模让人意识到这不是电影特技,而是实际发生的灾难。未来如果气温继续上升,人类还会有怎样的厄运?这是传统宣传教育难以达到的感官效果,学生看过之后均表示要从自我做起低碳生活。

这是一种开放的宣传途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每一位同学看到的有意义的环保主题资料都可以转发过来,共同学习。现在智能手机几乎是人手一个,高职院校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为他们盯着手机而烦恼不已,但用来学习和宣传正能量何乐而不为?

3.1.4 举办低碳环保知识竞赛,推动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通过举办低碳环保知识竞赛,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其作用与发放调查问卷类似,但调查问卷回答的是学生自己的行为,是否节能低碳环保学生并能确定。而竞赛是有确定答案的,回答错了就没有得分,所以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对各种行为加以分析判断明确是否低碳。例如问题什么是“地球一小时”活动?学生需要了解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停电一小时,旨在提醒人们节约能源,不了解则无法回答。

3.1.5 举办环保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力行

前面的几种方法对学生来说几乎都是纸上的理论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能不能做到还要看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则可以让参与进来的同学不仅增强环保意识,而且身体力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我们多次在校园里举办关注低碳环保的主题活动进行宣传,例如鼓励学生购买便携式的金属筷子,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学生在本校校园周围做过调查,校外大概有七十家小摊点以及小饭店,有五十家是用一次性筷子的,平均每家店每天发出约100份食品,也就是说每天消耗近5000份食品盒子以及塑料袋,和5000双一次性筷子,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如果是木质筷,有人推测过,那将消耗一颗生长30年的杨树,这是一天的用量。而且从健康的角度看,很多小企业都采用硫磺熏、双氧水漂白、滑石粉抛光的工艺,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卫生消毒的要求。

经过环境专业学生的宣传,将这个统计过程与结果告诉全校同学们后,活动前准备的三百双便携式金属筷子全部售出,还有很多同学自己回去上网购买了,另外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尽量少消耗一次性餐具。

3.2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低碳环保概念

我们每位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将环保理念植入课堂,宣传于无形之中。例如建筑材料这门课程中,介绍石膏的来源时,不妨多说一点人们脱硫石膏的研究:工厂里用石灰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失效之后可以作为石膏的来源,这样既处理了固体废品,又重复利用了资源,这是一种绿色循环,学生也了解了人们在生产中正在为了节约能源做出努力。这也为学生将来工作中为绿色环保做出贡献打下思想基础。

3.3 完善对学生的低碳管理

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的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制度的制定就加入低碳环保的内容。国家颁发的“限塑令”刚开始好多百姓不理解,但现在很多人已经自觉循环使用塑料袋了,为减少塑料垃圾做出贡献,所以有些限制性措施还是有效的。学校也可以做到,例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环保的号召,从前年起禁止食堂窗口提供一次性餐具,这项行政命令不仅让师生都能亲自去食堂吃饭,减少了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减少了校园垃圾,也增强了全校师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当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时时处处存在低碳环保的氛围,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自然提升。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经历过多年的教育,内在已有很多低碳环保知识,如何使得他们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建立起来,还需要外部正确有效的引导。无论什么样的低碳生活理念的构建途径,都是让学生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生活习惯,从生活(以及以后参加的生产)的细节上做到尽量节约、不浪费就好。能为我们整个社会的碳减排作出个人可以做到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丽霞.高等院校如何加强低碳校园建设[J].世纪桥,2012(13):78-79.

[2]张静.试论高校开展低碳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220.

上一篇:空乘服务礼仪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