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4 10:44:56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价值;政府决策

[中图分类号] K265,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7-0101-07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提出的14个无部属高校省份将各重点支持建一所高校,还是提出的部分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归根到底,都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何谓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在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时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决策,这些都有待于深入探究。特别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数”问题,其复杂性远超人们的预期想象。因此,研究上述问题在理论上十分必要,在实践中也很有现实意义。

一、认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及其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在管理学中,一般被解释为: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终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其内涵包含两层:一是指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一是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发展,指事物的变化,具有连续性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量变,也有质变;既包括向好的方面变化,也包括向不好的方面变化。基于协调和发展的各自定义,协调发展可理解为:正确处理和调整本系统与其他系统,以及本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使系统朝理想状态变化。

基于上述观点,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协调发展的内涵是:其一,构成教育发展总体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均衡和一致;其二,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教育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良性状态[1]。简言之,就是教育系统内部要素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外部协调发展,共有两个层次。在教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有的学者能较好地分层次讨论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有的则不作区分,笼统来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定义中,笔者认为还缺少一层内涵,即教育内部协调与教育外部协调这两个层次间的协调发展。至今这一点还未引起学界重视。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数”概念,应分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二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三是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

(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从大学发展史看,最初一段时期大学处于社会边缘,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直至德国柏林大学出现后,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国家)才初见端倪。德法战争中,德国的胜利被归功于德国大学。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学对国家崛起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令世界瞩目。此时,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已成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重要论断,由此形成高等教育政治论。纳伊曼指出,“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地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成为群众性的教育。而在明天,它才能成为普及的教育”[2] 177。具体到某个区域,如果该地的高等教育没有服务于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为当地人谋福祉,那么,高等教育就丧失存在的价值,就得不到外部资源支持而陷入发展困境。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而不能遗世独立。

第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系统论认为,系统组成部分的协调,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视角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实力不协调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管理学所说的“短板现象”。即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容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并非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而某些欠发达的高等教育区域正是所谓的“短板”,不补齐这一短板必然损害高等教育整体系统的功能。因此,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协调发展。通常来说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实力,不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某个省、某个市的高等教育水平,而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管辖下各个地方高等教育集合而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综合实力。譬如,我们常说美国是高等教育强国,不是说因为美国有哈佛、耶鲁等一流大学而强,而是说该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综合实力强。

第三,高等教育外部协调与高等教育内部协调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之本。潘懋元先生指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两条关系规律的关系是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外部关系规律的作用通过内部关系规律而实现。借助方法论意义,在处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两种关系时,应有这样的认识: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在不同区域协调基础上,唯有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整体实力提升,服务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才是最优化,否则,就会畸重畸轻;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必须落脚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否则,就是就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发展,如此自说自话,必然使得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失去立足之根。有鉴于此,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并健康的。

二、明确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冲突:效率与公平之争

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与内部协调发展必须统一进行。然而从深层次看,两个层次的协调十分困难,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然面临艰难选择,因为这两个层次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的追求或期盼,即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追求。就价值取向而言,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发展追求效率,而内部协调发展却追求公平。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效率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是否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相适应;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区域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否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否有效转化服务于区域需要;高等教育在文化创造和思想引领方面是否为区域社会做出贡献等等。简言之,就是高等教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否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能否从“适应”转变为“引领”区域社会的发展。如果这些方面都能适应、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那么,就可以认定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协调发展的;反之,则认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是不相协调的。

在上述若干方面,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规格是否满足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要一般被视为最主要的方面。因为,这是高等教育(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就此,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充分、适用、多样、优秀的人才,并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1]。基于这一点,人们通常会把毕业生就业率等教育的“输出”性指标看作为主要的监测指标[3] 198。就此可看出,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这一问题上,人们很大程度上持“效率”的价值取向,讲究投入与产出。

在实践中,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高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时,用的是“效率”标准,并通过政策、经济工具等来落实。如在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中,哪所高校的项目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哪所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上能有更大“产出”,则那所高校就会得到建设项目立项。政府为高校设计的其他评优评奖项目,一般也是如此。之所以如此,理由很简单。“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靠拢’,可以说是大学在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而且这是大学在信息时代面对社会现实必须秉持的理性态度”[4]。就这种设计而言,哪些高校服务社会经济越有效率,就证明该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得更好,就可能获得资源。从国家视角看,也是如此。某个区域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产出”越可观,其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就更好,获得的资源也就最可观。

不仅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用的是“效率”标准,而且所有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大学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捐款、各类合作也是基于这一标准。譬如现实中,一些企业家、校友就是凭借大学排名来决定对大学进行捐赠和资助的额度,一些企业和公司也是片面通过大学排名了解大学的科技实力进而来选择合作对象,一些银行、基金会通过大学排名来决定借贷和捐赠的额度。那些排名越靠前的高校,往往意味着越能产生效率,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越好,结果,它们越能受到青睐。反之,则少有人问津。

由上可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效率。

(二)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平

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主要包括:(1)从类型上看,有高等普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从高校性质看,有公办、民办、公私混办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3)从教育形式看,有高等职前学历教育与高等职后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4)从区域看,有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某个特定区域下各子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5)其他形式,如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等。

就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来说,判断协调的标准一般指各种要素的结构和比例。有研究者指出,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或各级教育升学率的合理性往往被看作是主要指标。另外,教育投入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分布也被认为是监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调发展的一类。就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而言,在国家层面,涉及东部、西部、中部高等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的协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配。近几年社会上有学者提出的985、211高校的区域布局[5]、高等教育中央财政的区域分配等问题实则就是议论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其价值核心就是公平。在省域层面,涉及各个地级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以及省级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分配。综合来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在发展资源获取、发展实力方面的协调发展,目的是缩小不同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和实力的差距,其核心价值为公平。

在现实操作中,政府对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就是基于“公平”标准来考量。如,每年全国高考名额的省际调配就是坚持公平价值。具有相对丰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东中部省份向西部省份输出高考名额,使西部地区有更多的学子能到中东部优质高校就读。再如,国家在2012年启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就是协调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它主要是通过投放专项资金,出台实施一系列工程或项目,重点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质量,使中西部高等教育与东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的是公平价值导向。

(三)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之冲突:效率与公平的对立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层次存在不同的价值追求,当它们同时进入政府决策视野时,价值冲突不可避免。冲突的焦聚点便是资源分配。也就是说,政府在资源分配和发展决策时,究竟是要支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

效率论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多,则价值越大。而那些很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地区,理所当然应得到更多的资源。如此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再说,当前我国正处于高等经费总量减少的时期,更要讲绩效,更应让那些发展潜力好、水平高的区域高等教育先发展,起到标杆作用,带动落后区域共同发展。而不能始终打着公平的旗号来分配资源,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学所揭示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公平论认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历史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一味讲效率,否则会出现两极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所以必须正视因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现象,采取有效策略缩小差距,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要保持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服务水平才能达到优化。

现实中,这两种观点都客观存在。而政府采取的策略,犹如一座摇摆的钟,有时偏向效率论者,即优先解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时偏向公平论者,即优先解决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正确地选择,就需要政府保持理性决策。

三、探索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理性决策

对于政府而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确定的,即要求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是肯定需要的。但究竟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先,哪一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在后则是不确定的。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理性认识、科学决策。

(一)把“两点论”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存在影响事物发展的次要矛盾。在推动事物发展时,既要研究主要矛盾,也要研究次要矛盾,二者不可偏颇。这就是两点论。与此相对,也存在着一点论。一点论与两点论相反,只看到影响事物发展的一种矛盾,而忽视影响事物发展的另一种矛盾,当然是片面的。立足于两点论,政府在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上应依实际情况来判断:究竟该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的适应性问题,还是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性问题?在分析谁是主要矛盾,谁是次要矛盾后自然便能采取科学的决策。

(二)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是恒久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可转变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转变为主要矛盾。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层次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在另一个时期,可能要处理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已由次要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忌讳一以沿袭,用静止的眼光来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三)统筹兼顾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矛盾”

政府在处理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时要注意统筹兼顾。即在处理主要矛盾的同时,要兼顾次要矛盾。例如2015年我国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就是一个统筹兼顾的例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现实上看,只能是面向少数大学,只能是支持少数几所大学。在此过程中,政府同时应鼓励建设一流学科,这一点却是面向大部分大学。因此,就整体而言,所有高校都覆盖在该方案之中。因此在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可以由此例得到启示:抓住推动某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同时兼顾另一层次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如此才会使两个层面的协调都得到发展。

(四)用复杂论思维处理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在现实中十分复杂。在理论上,我们讲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应与区域社会的需要相适应,这里有一个假设,即在排除区域外人才流入本地区的前提下来谈此事,而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区域间流动已成为不可违背的事实。所以现实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远非想象那么简单。类似的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也存在同样问题。当涉及高等教育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两个层面问题时,则更加复杂。例如每年流入本区域的人才数量难以估计,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也非完全可控,此种情况下,如何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数量以适应产业需要并保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就是一个棘手的协调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复杂论来处理。而复杂论的观点是指要将问题放在问题产生的背景中来考虑,而不可脱离背景抽象处理问题,最终,再综合判断、全盘考虑,于两害相权间取其轻,两利相权间取其重。因此,所谓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诸如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多少,后果是什么;不同区域分配多少资源,结果会怎样等等。如此在确定各种影响得失后,最后做出最优决策。

四、结语

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都有各自的价值指向。当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一起进入政府的决策时,情况就变得十分复杂。对此,在理论上,政府要坚持 “两点论”“发展论”“兼顾论”“复杂论”的方法和思维;在实践上,则要用理论作指导,针对各种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做出合理决策。唯有如此,高等教育区域协调才能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桑锦龙.教育协调发展内涵初探[J].教育学报,2010,(4).

[2]纳伊曼.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令 华,严南德,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王长乐.构建大学内在逻辑与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共生;共生理论;区域行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6-0115-04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共生现象都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的某种必然联系,使之结成共生体,并按内在的要求形成共生关系,产生新的共生能量,推进共同进化发展。中国目前进入了一个以区域板块在经济舞台上起主导作用的时期。然而,传统的分割化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加剧地区分割及恶性竞争的深层次根源所在。在这种情形下,用共生理论来研究分析以区域合作、产业整合乃至区域发展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行政,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行政

在现有的文献中,学界对区域行政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对区域行政的研究融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行政区划调整、府际关系、城市化发展等问题中,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政区地理学、公共行政学等不同角度来进行探讨。本文引入共生理论,从生态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为区域行政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共生理论,我们将区域内行政单位视为共生单元,它们构成的区域行政系统视为一个共生体(共生系统)。据此分析。区域行政具有以下共生性特点:

其一,区域行政系统的开放性。共生体是由各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是随内外环境变化而自我适应、自我调整的开放性系统。共生体不仅存在内部各共生单元相互间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而且还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共生体的内外环境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共生体也会发生变化。由区域内行政单位经由某种联系形成的区域行政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共生系统。区域行政是在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出现的,突破了以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和政治统治为要义的行政区行政的缺失,把大量跨行政区划的“外溢性”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公共事务纳入自身的管理范围。区域行政共生系统没有传统区划行政所具有的分割的、封闭的具有刚性约束的边界,整个系统因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一个动态的自我适应、自我调整的状态。

其二,组成单位的多元性和独立性。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生物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组成共生体的共生单元具有多元性和独立性,即共生体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共生单元所构成,共生单元间彼此独立。区域行政系统的组成单位可视为组成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区域行政共生单元的“多元”表明区域行政的主体并非只有地方政府单极,而是包括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企业、公民等在内的多主体化的参与者。同时各共生单元在其原作用范围内独立自主地运行其功能,各单元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时互不干涉。保持独立性是区域行政共生单元通过协商与合作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区域行政区别于区划行政所提倡的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行政区域范围运用统一集权的方式处理原行政区区际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实际上,行政区划调整因使原行政区丧失独立性易于引发其消极抵制,同时因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困难,往往不具可行性,这种做法也未能从根本上适应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增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求。

其三,区域行政的运作方式是协同与合作。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正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在协同中激活各方,在合作中进化发展。正是通过协同与合作,在共生过程中产生新的能量,达到共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方面都无法达到的高水平状态。区域行政共生系统中单个共生单元的独立性及其在共生过程中的平等性,必然要求区域行政运作方式突破区划行政中权力运作的自上而下、单向度的“命令一服从”方式,而形成“地方政府(共生单元)―区域行政共同体(共生系统)―地方政府(共生单元)”协商谈判的合作机制。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主要通过合作、协调、谈判、建立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区域公共事务的联合治理,从而达到任何单方治理所无法达到的水平。

其四,区域行政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区域内各方共存互进,共享多赢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实现共同发展。共生理论强调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过程,进化是共生系统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区域行政实质上就是区域内各方探求“共存互进,共享多赢”的合作机制,通过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整体实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行政实质上就是区域内的共生单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协调与合作,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结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而形成共存互进,共享多赢的一种治理形态。

二、共生:区域行政发展的现实诉求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为共生单元提供了一条理想的进化路径,强调通过共生单元的协同与合作,在彼此间的激励中进化到更高层次的状态。在我国区域行政发展中运用共生理论,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市场,然而,地方利益所导致的地区分割严重阻碍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市场内的自由流通,限制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共生性区域行政通过统筹规划与协调,重构各地产业结构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强调共生单元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来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消除地方恶性竞争和破解地方保护主义,进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共生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与区域公共事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引发了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传统地区性公共问题“区域化”和无界化的态势更加明显,其结果也萌发了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如环保、网络安全、人口、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治理、流行病的防治和区域公共卫生、跨政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Ⅲ。共生理论强调合作与协同,实现共同进化,这为发展区域行政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了

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共生有利于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政策的、体制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从宏观上有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中观上如泛珠三角区域内港澳粤与其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微观上如长株潭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和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一项重大课题。共生理论则为我们解决这个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我们可将整个区域视为一个共生系统,区域组成单位则为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根据共生原则,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从而共同激活,共同发展。当然,在共生过程中,各共生单元必然要通过协商与合作等形式来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走一条共存互进,共享互赢的联合发展道路,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三、区域行政良性发展的共生之道

(一)树立共生观念,为区域行政的良性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

观念支配行为,行为体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观念的后果。任何管理上的突破,都是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共生理论为区域行政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念,因此,应遵循共生原则,在区域行政发展过程中树立共生观念。主要是在原先固有的行政观念上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由封闭行政向开放行政转变。切割、封闭、有界的行政区行政总是以本行政区为中心,唯我独尊,向内看而不向外看,向后看而不向前看。这种观念的基调,完全不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区域行政必须要树立牢固的开放行政观念,实现由封闭行政向开放行政转变,即由过去以行政区为界限进行行政管理,转变为跨政区行政管理,进行跨政区的资源协调管理,重视政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2、由各自为政向多元共生转变。长期以来,行政区行政养成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习惯,常常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区域整体利益或其他地区利益于不顾,导致低层次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发展以共生理论为指导的区域行政必然要站在区域整体利益、合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互惠互利为宗旨,从而形成“多元共生”、“共赢共存”的发展格局。

3、由无序竞争向合作协同转变。地方政府在自主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各方面的相互竞争,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彼此间的竞争呈现出无序状态,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影响区域整体实力的提高。共生性区域行政则倡导相互合作,协同行动,通过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二)优化共生环境,为区域行政的良性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良好的共生环境能对共生关系起激励和积极作用。因此,应采取措施优化共生环境,促进区域行政的良性发展。

1、打造区域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各方达成共生共识。区域各方必须加强彼此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以确立共同目标,发现彼此的比较优势,达成对区域共生必要性的共识。因此,应积极打造各种形式的区域交流平台,如各地方政府间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及非政府的专家论坛、理论研讨会等,通过这些平台对区域共生进行广泛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达成共识。

2、加强区域内各方的兼容与整合,为区域共生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区域行政的共生性质决定了区域行政组织形态要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才能适应区域行政发展的需要。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体现在区域内各共生单元之间找到兼容和整合点,并以此整合点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和扩散。区域行政的兼容与整合点常常集中在资源秉赋、管理思想和行为理念等方面。因此,必须抓住这些整合点,对区域内各方进行兼容与整合,为区域共生良性发展创造条件。

3、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为区域行政的发展提供良好规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区域行政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制。区域内各地方应根据现实需要,利用地方性立法权等规制权限,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或各地方联合制定共同遵守的合作公约等政策规范,如形成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和区域产业发展准则;建立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统一整治和保护环境;建立协调与管理制度,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架构和实施细则,以此协调各地区的政策行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营造无特别差异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共生机制,为区域行政的良性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共生机制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方式。为了区域行政的良性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区域间的共生,应当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共生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区域市场主导机制。这就要求区域内各行政区政府首先要进一步从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干预中退出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同时要共同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加强区域行政的发展,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政府就应当积极地“大有作为”。相反,加强区域行政的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对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要主动地“有所不为”。因此,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无限政府”、“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过渡。同时,要不断为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等。

2、实现互惠合作,建立区域联动协作机制。互惠互利、平等合作是实现区域共生的重要支撑。合作是共生的本质特征之一。各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条件不同,各有各的比较优势,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探索建立制度化的联动协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联动协作。通过成立联动协作机构、确立联动协作规则及其运行原则对区域社会经济进行统筹规划,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 金融 协调发展

引言

所谓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指为了保证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和良性互动,在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把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界限内。最终,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往来变得日益紧密,分工也越发合理。但是,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过于注重经济效率,忽略了经济金融的协调,违背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本文把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措施。

1、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以致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区域经济金融的差距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步伐,也影响着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差距,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悬殊,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必须及时准确地找到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在整体上就存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远远高于中、西部生产总值之和。东部地区的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大大超过了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简言之,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银行、保险、证券行业的不协调。我国的银行在全国不同地域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的存款和贷款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证券公司较少,规模也不大,所以依靠证券带动经济金融发展的可能性也相应较低。另外,中、西部地区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存在偏见,忽略了保险行业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促进和保护作用。这就为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埋下了风险。

2、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潜在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不协调有许多原因。首先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调整的政策,譬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但这些政策都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最终导致了经济金融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次是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够具体,落实也不够到位。国家只是采取政策性拨款和投入专项资金的策略,没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最后,国家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因为监管上的乏力,导致了这些涉及经济和金融的行业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

3、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凝聚各方力量

因为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存在认识不够深刻的现象,因此,国家有必要强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必要的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机关要在深刻认识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可行的经济金融宣传策略,引起人们对经济金融发展不协调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同时,采取具体的措施在区域内部进行一定的经济和金融的协调,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其次,要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方式对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进行宣传,多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再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另外,许多有实力的金融团体应该采取内部宣传和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内部人员对中西部与东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认识,促进东部资金流向中西部。简而言之,要想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一定的宣传扩散,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再凝聚多方力量,达成共识。

3.2、激发金融团体的活力,带动区域金融的发展

经济金融体系主要由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构成,要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确保金融团体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首先,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政策策略,增加中、西部银行的数量,并相应地扩大其规模。在银行内部,要促进其资金的良性流动和有效协调。在资金的周转上,要将东部的富余资金转入中、西部,确保中、西部资金的流通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部资金的短缺。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证券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证券行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实体进入到证券交易中,带动证券业的快速发展。其三,由于许多民众对保险业存在一定的偏见,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帮助民众走出理解上的误区。通过相关的学习和交流,让民众真正明白保险对风险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简言之,要想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搞活经济金融团体,让金融团体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3、听取各方意见,落实大政方针

国家在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应该依据地方的实际,并作深入调查。首先,要进入基层和金融业进行访查。在调查分析中,发现金融行业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政策策略。其次,在采取相关调整措施之前,应该向资深的金融专家或者经济学者进行一定的咨询,多听专业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制定出来的政策具有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其三,在制定政策时,最好能综合人大、政协,以及一些社会团体的建议,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会有一定的政治保障。最后,要深入群众,去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确保制定出来的政策是符合民意的。只有确保了制定出来的政策是可行的,才能为政策的落实奠定基础。

4、结语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首先要深化对它的认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措施方面,要着力激发区域经济中金融团体的活力,发挥其主体优势,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制定方面,应该多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贯彻这些政策,真正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5(7).

[2]王维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5(2).

[3]廖成林,吴开钱,陈景岭.中国金融发展与工业增长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2003(1).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必须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要求摒弃以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一方面是过度强调大城市化发展,使得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是行政区模式下城市之间恶性竞争,缺乏协调和合作,使得区域发展的整体功能无法得到发挥。鉴于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即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协调制度,推动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布局完善和分工合理的城市体系。

区域协调制度问题是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诉求提出来的,其区域范围为客观上不断形成的一体化经济区域,主要体现在对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各城市政府之间的协调,旨在减少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化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 尤其是可以阻止负外部性以乘数效应进行扩散等。[1]区域协调制度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就内容构成来讲,此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城市政府之间的功能配置,二是明确界定城市政府与其他城市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前者主要涉及到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和不同横向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后者主要涉及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关系协调。

当前,同城化是区域经济形态在实现由行政区经济模式向一体化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城市合作路径,需要区域协调制度的完善作为其发展的制度支撑。2008年1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首次将广佛同城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从此同城化成为城市管理与区域发展的重要合作形式。很多省份把同城化作为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的区域发展重点,比如辽宁省提出沈抚同城化、江苏省的宁镇扬同城化等。值得注意的是,同城化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合并,而是城市政府之间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融合。而且同城化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它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合力的结果。由此在区域发展中会衍生出诸如不同层级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家庭及个人等多种利益主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因此需要城市政府构筑一整套完善的区域协调制度,理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和整合促进同城化发展的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并实现三种力量的良性互动。

二、宁镇扬同城化现实障碍:区域协调制度缺失

宁镇扬同城化已经具备了区位相邻条件、物质基础条件、人文融合条件等现实存在的必要性,正如表1所示,近十年来宁镇扬同城化一直是城市政府比较关注的议题。但是在城市合作实践过程中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诸如区域内重复建设,招商引资大战、基础设施不对接、产业同构、规划冲突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行政区经济模式下的都市区内市场分割、制度阻隔和行政分离等恶性区域关系发展格局仍然没有打破。追溯制度根源,宁镇扬同城化发展的根本阻力就来自于区域协调制度的缺失。

(一)纵向层级政府之间的协调:省级政府与宁镇扬三地城市政府

一般来讲,由于省级政府与地方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行政隶属关系,省级政府作为一个重要协调力量的区域政府,对地方区域协调作用效果发挥如何取决于它的协调能力,而这种协调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对地方政府的政治控制能力、财政能力和政策的执行能力。但很长时间以来,宁镇扬大都市区各城市政府基于本地利益得失及政绩考核的考虑,千方百计争夺省级政府的政策资源,并且对省级政府的区域协调政策供给采取筛选性执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博弈现象。这些现象稀释了省级政府协调价值的权威性,省级政府的协调能力大打折扣,其区域协调功能没有发挥到位。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省级政府的纵向行政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省级政府释放区域发展政策的红利,但对于政策红利的分配和监督机制尚未很好建立起来。首先,省级政府对宁镇扬地区的区域职能没有专门的具体机构负责,使得省级政府的协调作用很容易受到省级领导变更的影响。其次,政府绩效考核体制仍过于偏重城市经济指标,这势必会继续强化行政区经济模式。再者,财政管理体制对区域协调作用有限,没有建立一个旨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因此宁镇扬大都市区区域合作中无法实现常态化的利益协调和整合。还有就是决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到位。由于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价值取向、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存在着分布不对等的格局。地方政府往往利用信息占有的优势,能够获取更多省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优惠,而省级政府因为信息不充分或失真导致对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和监控流于形式。

(二)横向平行政府之间的协调:南京、镇江和扬州城市政府

地方政府间横向的合作协调机制是合作规范化、有序化运作的重要保障[2]。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区域协调制度的关键部分,通过建立常态的行政协调机制加强城市之间利益的整合和协调,发挥区域整体功能,从而实现区域利益最大化。但目前,宁镇扬三地之间仍然没有设立常态的统一行政协调机构,城市政府之间的合作仍然缺乏一个长期稳定的制度框架,合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缺乏常态的协调机制的规范和约束,宁镇扬三地政府虽然都认可合作的必要性,但面对现实又往往做出地方利益优先选择,导致无法采取统一行动,造成了各城市政府之间关系仍然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

另外,宁镇扬三地政府的不同行政级别设置也是同城化过程中横向协调的又一障碍。具体来讲,虽然宁镇扬三市都是江苏省的省辖行政区单位,但南京是享有省一级经济发展权限的副省级城市,而镇江和扬州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省辖市。因此,南京具有较强的资源控制能力和政策影响能力,而镇江和扬州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势必会影响到区域利益的公平配置和优化整合。

(三)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协调:市场与社会力量的缺位

在目前城市管理模式下,城市政府是城市管理的唯一主体,但是随着区域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政府单一的管理智慧已经越来越难以有效应对区域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借助来自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另外,政府行政协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打破行政区划的制度阻隔,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其制度的实现和效果的检验最终需要市场和社会力量来完成。因此,区域协调问题不单纯是政府的行政协调问题,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协调也是其中的重要议题,市场和社会力量理应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当前宁镇扬同城化的区域协调问题主要是在省级政府以及宁镇扬三地政府之间关注的议题,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宁镇扬同城化合作中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功能缺陷,使得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在区域治理中地位严重失衡,三方力量难以有效协调,无法实现集体合力。这势必会导致宁镇扬区域协调和合作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出现政策目标无法满足市场和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现实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得到市场和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有效回应和积极配合。

三、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区域协调制度的完善

由于区域协调主体是多元的,因此区域协调制度是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根据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区域协调制度主要包括了政府间的行政协调机制和多种社会力量互动合力形成的社会协调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的行政协调机制

1.加强省级政府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其纵向行政协调机制

建立省级层面的政府协调机构。江苏省政府可以尝试建立专门针对宁镇扬同城化的领导协调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任命一名副省级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成成员来自省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科技厅等重要职能的主要领导以及南京、镇江和扬州的市长。主要职能在于对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和整合,并且坚持区域利益均沾原则和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动态跟踪和及时监督宁镇扬大都市区区域协调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消除大都市区单个城市不合作博弈思维,杜绝恶性竞争和搭便车行为发生。

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和长效机制。建立专门针对宁镇扬地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加大有关区域整体协调方面的指标权重,引导区域政府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向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还可通过优化区域GDP增减机制和财政收入补偿机制,建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宁镇扬地区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南京向镇江和扬州地区扩散不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

2.加强宁镇扬大都市地区横向间的政府合作

政府横向间的合作机制应该与省级纵向协调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政府横向协作可看作是省政府协调机制的重要构成或制度延伸,它的作用得益于省政府的指导与协调。

建立类似于联席会议制度的行政协调机制。宁镇扬大都市地区可以尝试建立合作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领导小组成员主要由三地市书记和市长组成,负责区域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协调工作。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三地市长为联席会议召集人,分管发展改革工作的副市长和政府秘书长参加,三地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地区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在三地发展改革部门设立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联席会议原则上可以每半年召开一次,也可视需要由会议召集人协商召开。另外,建立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专题委员会小组作为具体执行机构,建立行政磋商机制和行政互认机制,负责三地相关领域衔接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区域信息共享协调机制,通过报告会或决策会等形式可以实现区域信息的畅通交流,也有助于形成重大事项区域决策协调机制,加强城市之间多层次、多方位的紧密合作。

优化利益补偿机制,完善横向财政转移体制。比如南京重工业向镇江和扬州转移,而镇江和扬州地区需通过横向转移支付体制向南京支付一定的补贴。南京也应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镇江和扬州地区提供比较稳定的财政补贴。宁镇扬大都市还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同城布局,实现大都市区的利益平衡[3]。

(二)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协调机制

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多种利益群体,因此必须要实现城市治理的转型,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区域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个行政区的限制,要达到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目的,必须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时积极谋求与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广泛合作,探索基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具体方式、内容和程序,使之与社会合作机制与行政协调和调控机制能够相配合。

1.发挥企业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宁镇扬大都市区已经存在了大量的专业市镇,并发展起来一大批的企业集群,他们成为区域产业合作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在制定区域合作战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应充分发挥当地企业的信息优势,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引导当地企业为产业结构布局发挥积极作用,避免产业出现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的不良倾向。

2.三地城市政府可经常性开展一些城市合作发展的主题活动

这样的活动可以邀请大量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成员参加,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此外,宁镇扬三地政府可通过建立新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通报会,三地城市同城化发展最新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声音

城市公共政策议题的信息应该通过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等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向社会及时公布,积极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制定一些对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公共政策,不单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介入。同时,将社会普遍关注的区域问题积极主动纳入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中,如政府应该对公众普遍关注的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通讯同城化、人才社会保障一体化等问题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

参考文献:

[1]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J].经济学动态,2009(03):70.

[2]陈俊星.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问题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1(3):71.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一体化 武陵山 协作机制 模式

在我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武陵山区域属于中西结合部欠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则更要走“穷兄弟抱团式”一体化之路,但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实质性地进展。因此,当务之急应从机制保障与模式选择上加快协作进程。

一、共进共赢的认同机制与政府推动模式

当前,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都要求我们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把力量凝聚到实现武陵山区域协作发展上来。

1、建立高层领导会晤机制。区域发展经济一体化,首先要领导观念要到位,只有观念到位,行动才能到位。而观念到位关键是要建立领导会晤的机制,在会晤机制的框架内就中长战略及规划思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政策、跨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等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决策层面加强沟通,开展专题协作。

2、设立武陵山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一是该中心从研究武陵山区域经济合作入手,结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机遇,科学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及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二是中心将着眼于为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服务,选出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并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年轻的研究人员及各类人才。三是中心机构设置。设置顾问、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

3、制定武陵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动纲领。突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是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更是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此,武陵山区域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共识共作,树立整体发展意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的战略构想和行动纲领,为区域协作提供新指导、新方向、新动力。

4、举办武陵山合作与发展论坛。要充分认识加强区域合作是统筹区域发展、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寻求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领域审视区域合作,举办“武陵山合作与发展论坛”年会,总结和发展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和民间的良好合作经验,共同研讨区域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区域合作的方向、目标、重点、模式和推进机制,广泛凝聚“战略合作、共进共赢”理念,推动多层次、多形式、经常性的人员往来与交流,在政府、部门、民间多个层面上全面增进互信,形成共识。

二、平等互惠的利益机制与市场主导模式

武陵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利益协调。没有利益的共享,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融合;没有利益的协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区域一体化。因此,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由于资源禀赋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武陵山区域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产业布局、政府管理、地区发展规则与经济增长、投资政策等多个方面难免存在利益不协调的地方。因此,建立在市场主导基础上的利益机制,有助于合理协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利益。

1、构建利益共同体。构建利益共同体,必须有全新的利益观,一是竞争合作观,真正懂得竞争并不是完全是排他的,协作的竞争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二是利益分享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独占利益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必须舍得在分享利益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三是发展利益观,真正的利益不是已经得到的,而是未来可能得到的;不是存量的,而是增量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通过促进发展,得到更多的利益,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重要前提。各地区应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认真梳理各种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取消不平等的地区待遇,使各地和各种不同性质的经济主体得到同等对待,促进区域间的利益公平。

2、建立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武陵山区域经济协作的出发点是通过合作来共享整体利益,重新调整各地方政府的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从而实现武陵山区域公平的竞争环境、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分享经济利益的权利。与传统利益协调手段相比,利益分享机制强调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区域间平等、互利、协作的新型地区利益关系的确立,并通过地区间利益的分享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建立新型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是对部分地区在利益和机遇上的损失予以补偿,从而减少地方政府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力。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建立资源输出地的补偿机制,调整相关的财税政策,合理规划,严格控制资源浪费行为。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或进行产业转移减少对当地资源的开发。二是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现行体制下,除了中央对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外,武陵山区域应积极探讨建立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

三、开放一体的规划机制与联合开发模式

武陵山区域协作应从区域统一规划入手,走联合开发之路,优先在交通、信息、能源、物流和旅游等基础设施宏观规划中采取一致行动,对接各省(市、区)发展战略规划,争取国家层面的规划支持,致力在武陵山区域形成大交通、大信息、大能源、大物流和大旅游网络的格局。与此同时,按照“生态城市化、生态产业化”和“开放、互惠、共赢”理念,统筹推进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产业体系规划,并建立相应机制保证规划的实施。

1、构建区域规划政府间协调机制。由于武陵山区域规划跨行政区划,行政区之间并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不能简单地以“命令与服从”的行为模式去推动区域规划的实施。因此,政府间的协商与协调贯穿于区域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全过程。其一,建立武陵山合作与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由有关地区政府和部门共同参加,对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并作出决定。其二,设立武陵山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专门常设机构,如武陵山规划管理办公室,协调区域政府间关系,调解处理区域政府的不同意见和纠纷,确保规划在区域内得 以充分落实。

2、完善规划目标分解与任务细化机制。区域规划的实施有赖于区域政府各自在其所辖行政区内将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加以贯彻落实。其一,以各行政区规划分解细化武陵山区域规划。区域地方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在编制制定行政区规划时,将武陵山区域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落实到行政区规划之中,以较低层级的规划来分解落实,实质是不同层级规划之间的衔接过程,这是武陵山区域规划实施的主要途径。其二,指定特定政府部门分解细化区域规划。如交通、旅游部门。

3、建立区域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制度。设立区域规划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机构,对区域规划实行长期跟踪与定期汇报,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同时,在跟踪评估过程中检验规划质量,也是修改规划制定下一轮规划的重要基础。

四、务实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与同步治理模式

武陵山区域行政分割严重、市场壁垒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要促进该区域协调发展,管理协调机制的构建成为主要问题。通过采取“政府管理协调、非政府组织管理协调和市场一体化治理”同步治理模式,逐步强化武陵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管理、协调和保障力度。

1、建立政府间区域协调委员会。由中央政府牵头或授权,在武陵山区域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区域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或作为国务院派驻机构,不附属于武陵山区域任何一个省级政府(直辖市、自治区)。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发改委官员担任;设委员席位若干,武陵山区域每个市级地方政府拥有一个席位。如果是协调综合性重大事务, 建议由每个地区的行政首长作为委员,如果是协调专门领域的事务,建议派出各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作为委员,采取席位固定,人员机动的办法,确保协调会议能顺利召开。协调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紧急事务需要磋商, 可临时召集。区域协调委员会下设区域协调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 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和处理日常事务。

2、培育和发展各种非政府间协调组织。区域协作发展的初期,政府间协调委员会作为协调的主体,在争取中央政府参与和支持的同时,由各地方政府参与和主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非政府协调组织,协调企业、行业、地区间的经济活动,比如组建各种行业协会 武陵山旅游企业联合会,武陵山中小企业联合会,武陵山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协调会等,由他们协调各地企业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补充和完善政府间协调组织的协调功能,更多的利益关系交由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协调,政府主要负责协调区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跨区发展规划制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等具有跨省交界地带公共品性质的内容,为地区间的联合协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规制环境。

3、完善区域市场调控机制。构建武陵山统一大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调控机制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必须以统一市场为依托。目前,在武陵山区域需要建成统一的区域性商品流动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及信用市场。这样才有利于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创造条件,促进跨省区交地带的产权重组、异地并购、形成跨区域的企业集团或企业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联合协作向纵深发展,有效协调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各地区之间的市场调控机制,协调区域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实施了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发展重点的发展战略,走上了非均衡的经济发展道路。非均衡的经济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我国经济也因此得到了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然而,在地区经济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宏观经济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由此诱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乃至影响到了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较低,低端产业重复建设,高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充斥市场,相对过剩,而高水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区域之间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相同的产业类型在不同地区重复建设,不仅使得区域竞争力下降,而且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以2006的统计数据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季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增速,出现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东北的态势。据统计,2006年1季度,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4%、12.7%、12.2%、11.6%,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然而,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中部、东北地区之间的差距,却由上年同期的0.6、0.8、1.8个百分点,扩大到1.3、1.8、2.4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均有所扩大,不平衡态势日益凸显,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区域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日益严重。在非均衡的发展模式下,地区间由于利益的趋动,相互争夺资源,诱发种种经济摩擦,冲突越来越多,水电大战、蚕桑大战、烟草大战时有发生。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关系恶化势必导致资源在全国领域内不能合理流动。产业趋同、区域经济封锁等现象不断涌现,严重妨碍了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日趋凸现。很长一段时期,部分地区为追求局部利益,以破坏生态环境、耗费资源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致使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日益枯竭的资源、不断恶化的环境,不仅很大程度上制约局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阻碍了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这一战略,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尽快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中央的政策支持,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要在政策层面科学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状况、环境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划分经济类型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并进行分类指导和调控,要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要尽快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明确规定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任务目标、权利义务等,使得区域协调发展真正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加紧制定科学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制定科学的规划,首先是要设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远期目标,都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结合各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来确定。其实,规划要划分层次。有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也要有省级和地市级的发展规划;要有区域内的纵向的发展规划,也要有跨区域的横向的发展规划。最后,规划应该是有序推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一定是有序推进的。可以通过发挥发达地区的先导作用,引导、带动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

适度控制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在国民经济这个有机整体中,各地区都是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过大,势必影响全局上实现协调发展。因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适度控制和逐步缩小各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不能为了发展某一个区域,而影响、损害其他区域的利益,避免再出现改革开放初期那样,依靠政策优先发展某些区域的情形。

建立科学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分工与协作是人类劳动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发达,协作要求就越密切。从国家的范畴来看,科学的分工与协作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区域内、区域之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可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节约能耗,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对各区域的比较优势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只有把握各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明确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加科学地建立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需要继续保持,同时,要正视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区域之间的社会和谐。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资金支持,在促进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程中,尽快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的差距。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是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近年来,城乡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就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加快小城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把握的关键点

细节决定成败,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是找到相应的对策就可以解决的,还要把握好对策实施的关键点,才能保证对策到位,真正发挥作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立足我国国情。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社会条件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国家建设资金不足,不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开发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可以“一刀切”。齐头并进,平均分

布资金、资源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公平”,也要兼顾“效率”。可以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进行投资,以这些区域为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引领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不平衡中求平衡,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有效发展路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衡量一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资源大都易遭破坏,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即便能恢复,所耗费的成本也巨大。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已经集中显现。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在发展经济时,时刻把资源和环境放在首位考虑。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源保护、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收效显著。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我们同样要本着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区域经济。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体制和机制,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应用好宏观调控手段,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公平提供公共服务,缩小区域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扶持机制,这是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关系的具体化。应该积极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调控这两种手段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可忽视外部因素。从一个国家的内部来看,如果是在封闭的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体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对外贸易、经济往来已经把不同的国家连接到一起。这样,一国内的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就不一定还是采取均衡发展的方式,那些具备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是可以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他国的分工和交换加速本区域、本产业的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行为;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8-0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还很低,发展的速度还比较慢,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行政区划存在矛盾和冲突。在现有的行政体制内,每一个行政区划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和地方利益主体,这样就势必构成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影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域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

1 发展行政区经济给区域经济一体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妨碍统一、竞争、有序市场的建立。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行政分隔,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搞地方主义,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直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行政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企业竞争中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下的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地方财政的责任,成为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但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地方保护的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会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运用行政手段防止资源流出,从而限制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关部门发现,目前地方保护行为已经由过去禁止本地资源外流主要转变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为主;保护手段则由直接下发“红头文件”为主转变为制定一些当地产品才具备的所谓的技术、质量、环保和安全标准,达到限制外地产品的目的;保护范围从产品扩大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各自制定所辖区的经济政策,为了自身利益封锁市场,导致“行政区经济”现象愈加突出,区域经济格局难以形成。

(2)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决于拥有实际决策权的地方政府官员,他们追求的是政绩的最大化。而行政性分权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加强把地方政府培育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同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于是,在政绩最大化而又缺乏约束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掀起了“投资热”、纷纷上项目、搞形象工程。各地方政府在效果上急功近利,热衷于周期短、效益快的项目投资,而农业、交通设施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必然造成了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效益低下。

(3)地方政府的“反宏观调控”行为阻碍区域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反宏观调控行为则是在纵观上对经济权限的限制。为了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中央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产业布局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自己能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权力,对中央的政策予以“变通”,实行有利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政策。地方政府这种经济行为严重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的有效贯彻实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划为界发展“行政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的障碍。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行政区划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异化。

2 打破“行政区经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使地方政府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弱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

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当地居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各种公共物品,间接地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摆脱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尽快退出经营、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建立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事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迅速、有效地增加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在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上,地方政府不应该对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控制,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游戏规则”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经济指标的、重大竞争性项目的落实来对企业进行宏观的指导。地方政府还应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有效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契约机制来确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委托-关系,努力克服自身的“准市场行为”,减少各地行政力量对企业的控制。

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和服务社会。第三部门的发展使转变政府精简和职能转变变得容易。由于社会的复杂化,地方政府必须缩小职能范围,做好自己的应做的基础性工作,而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愿性等特点成为地方政府理想的合作者以及地方政府分离出去的职能的承担者,可以代替地方政府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和提供服务等。地方政府要加快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将政府目前所承担的技术性、行业性、服务性、协调性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合理地界定政府和社会的功能“边界”。这样就使地方政府摆脱了很多具体事务,提高宏观调控的和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还能协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由此,地方政府要在给予第三部门适当的资助和进行必要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社会和服务社会。

(2)加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刚性约束。在当前市场作用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本地区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原因除了一些制度性的因素外,还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不力有关。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行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机制。

①法律约束。即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对地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当前,随着地方政府职能的扩张,地方政府具有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和手段,如果不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极易导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非理。当前,造成我国地区垄断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效的法律约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出若干针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风险约束。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一般不必承担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成本。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作为中观决策者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机构的决策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负责,企业的利润关系着决策者的前途,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必负担经济上的盈亏责任,个人的升降奖惩也不是依靠市场来评定,这就助长了地方政府在处中央和地方关系、地方与地方关系中的博弈心理。于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各地方政府总是选择自认为对本地区最有益的经济行为,而不顾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因此,在当前的体制转轨时期,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因风险约束不力而采取的博弈行为。

③组织约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跨行政区的行政组织,避免各地区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当前,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并不到位,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组建由地方政府组成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协调管理机构,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其职责和权限,使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向经济协调管理机构转移。比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市场规划、重大项目决策方面的协调统一;统一规划和管理区域公共资源;统一进行开发项目融资和投资管理,统一规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和生产环境保护与建设等。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在过宽的政府职能下形成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地方政府发展行政区经济的原因。因此,要在“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进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形成。

以往我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考核中过分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办法,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过分追求任期内直接的、看得见的短期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而忽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效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应该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矛盾和冲突列为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避免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地方行政的着力点和政绩考核的侧重点,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巩固自身存在的民意基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会有所转移,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评的具体内容必须作及时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基于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J].经济研究资料.2004,(6).

[3]姜德波.地区本位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波论,王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J],经济纵横,2005,(7).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篇8

一、区域协调

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政策几经调整,虽有过失误,但总体上是成功的,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内生的一系列矛盾逐渐暴露,其中区域发展失衡特别是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自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世纪之交,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试图遏制和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十六大以来,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提出了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发展新战略,即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通过统筹兼顾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在空间结构上应该均衡,在时间顺序上应该收敛。区域是经济社会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区域结构失衡、发展进程和水平差距过大,和谐社会就失去了依存的基础。区域过度失衡将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地区差距鸿沟、城乡发展割裂的矛盾,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和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二、西部大开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地区均衡发展,但在国家能力特别是财政能力有限、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各种要素约束的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不平衡性,亦即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有重点,国家应通过恰当的地区发展政策引导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先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的发展问题。

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西部大开发,整个西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这是因为:第一,西部地区最落后。这种落后是全方位的,包括发展环境、经济和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世纪之交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虽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东西部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区域间发展矛盾进一步凸现。究其原因,固然有自然、历史、社会等既定条件的约束,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不确定性和地区发展政策的摇摆不定以及政策手段的乏力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统一对西部大开发的思想认识,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使西部大开发真正取得实效。第二,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西部地区有人口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上;有土地面积近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以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西部大开发都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运行的战略作用;其次,西部地区拥有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一方面,西部拥有相对丰裕的自然资源,这是我国未来若干年内工业化快速扩张所高度依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储备,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基础性资源。另一方面,西部既是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又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生态退化已经影响到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产生活;沙尘、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已经波及到了全国广大地区。只有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广大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逐步加以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绝不仅仅是为了西部而开发,更是为了全局的战略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全国各个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三,西部大开发关系到民族和谐和边疆巩固。我国民族区域和民族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区域的民族性和民族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因此,区域发展和民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的。区域发展差距同时也表现为民族发展差距。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要解决好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就必须推进西部大开发。只有通过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民族平等的权利才能体现、民族团结的局面才能保持、民族互助的责任才能落实、民族和谐的社会才能实现,构建全民族和谐社会的基础才能牢固。另外,西部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事关国家的国际形象和边疆安宁。从指导思想上应该明确,西部大开发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要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上一篇:施工安全管控方案范文 下一篇:安全防范宣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