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调查范文

时间:2024-01-22 10:59:44

宏观环境调查

宏观环境调查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宏观政策;经济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23-02

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GDP60%,上缴税收约占总额50%,提供了75%以上就业,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然而中小企业因规模小、资源有限等原因,易受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发展面临约束。

目前,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研究较少。孙永正(2007)通过对五市企业调查,得出中小企业对发展环境的满意度总体一般,部分偏低的结论。Nelson、Winter(1982)揭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战略、资源与环境的互动演化与匹配规律。已有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环境范畴没有包含宏观政策、宏观经济、市场等因素;二是没有细分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对环境的评价。本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一、样本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随机抽样法,本研究选择江苏省,于2012年7月对345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中型企业占28.6%,其余为小型企业。

样本企业的成立时间、规模、性质、组织形式及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 2000年以后,中小企业数目增长很快。87.8%的中小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

2.中小企业规模减小。90年代中期以后,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职工人数减少。在发展过程中,对产品技术、质量等日益重视,高管人数占比下降,小企业致力于打造精干有效的组织制度。

3.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以有限责任制为主。国有企业2家;集体企业5家;私营企业占85.1%;“三资”企业24家,占10.5%;还有4家联营企业。组织形式上,85.1%企业为有限责任制,股份制企业占7.2%,股份合作制占2.2%,合伙制占0.5%。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大多是传统制造业,发展稳定。

4.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在样本企业中,产销率达99.49%,盈利能力较强。总资产利润率为6.14%,净资产利润率达20.04%。大多数企业认为其产品在市场中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占有率小,只有少数几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高端水平。

二、中小企业对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的评价

为了解宏观政策和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问卷中设计了相应问题,其中,政策环境包括法律法规、税收、金融和劳动用工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包括物价、汇率和竞争程度等。

回答“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政策”的230家企业中,66家认为税收,65家认为金融,46家认为劳动用工,38家认为产业,6家认为法律政策,两家认为所有政策都有影响。

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纺织类企业影响较大。机械、建材等行业普遍认为政策环境较宽松;纺织类企业受国家产业、出口退税、劳动用工、环保等影响较大。不少企业表示税负重,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难以上涨,利润空间缩小,税收占利润比例上升。劳动用工方面,劳动力市场中熟练技术工走向卖方市场,新的劳动用工政策使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两方面引起工资水平上涨、企业为职工办理的社会保障支出增加。

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评价中,163家企业对此作出了回答。两家认为非常有利,16家认为有利,83家认为一般,56家认为不利,6家认为非常不利。当问到“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时,有230家企业做出了回答,其中有113家企业认为物价水平,16家认为汇率,67家认为竞争程度,28家认为影响利率,6家企业认为没有影响。物价上涨触动了不少企业,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使出口企业感到压力较大。利率方面,大多数企业认为能接受现在的利率水平。

三、中小企业对发展要素的评价

资金、人才、技术、市场、政府支持和产权保护等要素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对样本企业“影响企业发展的要素”的调查结果看,资金被认为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人才,再次是技术、政府支持和产权保护。同时,大多数企业对技术和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显示,关于“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占总投入的比例”,55.8%企业在5%以下,以致大多数企业产品处于国内中端市场。另外,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认为,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很少,这显示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意图之一。

为进一步考察中小企业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程度,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本文将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因素和要素列表(略),将以上影响程度为很大、有影响、影响很小和没有影响,分别记分为5、3、1、0;对其分别计分,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从统计指标看,人才、市场、技术和政府支持对企业成长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市场环境的均值超过5,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严重影响;此外,企业规模、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金利息成本的均值在4.0以上,表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而企业的所有制和企业组织形式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很小。

四、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综上,宏观政策方面,税收和劳动用工政策近年来对企业影响较大,其次是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宏观环境方面,物价上涨已对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人民币升值和利率上调对出口企业和竞争充分行业影响较大;资金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扶持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小企业已成为政策重点。目前,这类政策越来越重视扶持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高新技术小企业,努力挖掘这类企业的发展潜力。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等手段来推动新型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成长,具体主要涉及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和经营环境支持三个方面。管理支持则主要集中在培训和咨询服务方面。还通过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提供税收优惠和在全球市场范围保护知识产权等手段,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参考文献:

[1] 欧新黔.就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答记者问[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09-23.

[2] 宝贡敏.转型时期企业生存发展环境进化与企业成长战略演变[J].中国软科学,2004,(12).

[3] 孙永正.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满意度实证分析――以上海、苏州、温州、无锡、常州五市为例[J].学术交流,2007,(12).

[4] Nelson RR,Winter S.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周月书,褚保金.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吴江和常熟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2).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MEs in the County Level in Jiangsu

ZHOU Yue-shua,b,XU Cheng-wena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College of Finance;

b.Jiangsu Rural Financ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MEs.The policy,economy,capital,talent,technology,market,government support and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Es and these factors is obvious.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ses the evaluation that the SMEs in county 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this paper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宏观环境调查篇2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环境资源法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或环境后果包括对各种环境因素或环境介质的影响、对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时还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机制。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各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法的科技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代决策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础之一,是综合决策的根据和前提。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顺利推广和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一、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概况

自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个从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EIA)──规划计划层次──政策法律层次──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已通过立法或国际条约采纳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对象和范围已经涉及具体的建设项目以及立法、规划计划、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开发区的建设等宏观活动。

1.外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到1996年初,有许多国家的环境法律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除工业发达国家外,有7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通过环境立法采用了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已构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例如,瑞典《自然资源管理法》(1987年第12号法律)第5章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开发设施或措施的许可申请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第5章第1条)、开发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2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做到对开发计划的整体评价”(第3条)。根据瑞典环境法的规定,一切开发建设项目的行为人,均要申请许可,并在申请许可时,提交环境影响报告(自1991年起);政府部门在审查许可证时,不但要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更重要的是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当一般的开发建设项目与敏感的生态环境保护或珍稀物种保护矛盾时,保护敏感的生态环境和珍稀物种处于优先地位。赞比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法》(1990年)规定,不仅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和政策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议会可以“确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项目类型、计划和政策”。泰国的《国家环境质量法》(1992年)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准备和审议程序,包括负责审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机构,审议和批准的最后期限及申诉程序;还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列出了政府批准的有资格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咨询者。《加拿大环境保护法》(1988年)、日本《环境基本法》(1993年)、荷兰的《环境保护法总则》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德国于1990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做了详细规定,统一了过去各单行法中的有关规定;该法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调查、描述、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以便政府决定是否许可该工程的进行。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6月)共有8章61条,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准备书制作前的程序(包括建设项目的确定、方法书的制作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准备书的制作、内容和提交,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制作与修改,修改建设项目内容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公布及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的特例(包括城市规划中规定的对象项目,港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程序),以及细则等作了详细的规定。韩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法》(1993年6月制定,1997年3月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令》(总统令)、《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细则》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关于检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 第13条(有关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书的统计)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书的编制应根据科学的事实,符合客观性、逻辑性原则,并应在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等。” 加拿大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CEAA)》(1992年3月通过,1995年修改),《综合研究名录条例》(1994年),《排除评价的名录条例》(1994年),《境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96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要求中有关联邦机构协调的条例》(1997年)、《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名录条例》(1994年,1998年修改)等。尼日利亚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清单。阿尔及利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1990年)、捷克共和国的《国家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法》(1992年)、匈牙利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1993年)、印度尼西亚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1993年)和《环境影响评价法》(1994年)、尼泊尔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993年)、纳米比亚的《环境影响评价政策》(1994年)等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均对环境影响评价作了具体的规定。

2.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主要是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年9月)的颁布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颁布前,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试验、探索阶段。《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之后,包括《关于基建项目、技措项目要严格执行“三同时”的通知》(1980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内的许多法规性、政策性文件都强调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从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至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的阶段。1986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颁布实行,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该《办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审批权限、执行主体的权利义务和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规定。之后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大都规定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和要求。例如,《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第13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国家环境保护局“三定”方案》(1994年2月)提到,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对重大经济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规定:“在制订区域和资源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环境影响论证”;自1996年8月13日起,“对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擅自建设或投产使用的新建项目,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其停止建设或停止投产使用”。《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改)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的第13条均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这已成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90年6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年12月)等行政规章,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内容、程序和保障措施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基本建立。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提交讨论的法律草案看,该草案已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有关规划、计划草案等宏观性的、战略,将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法律制度,这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正式颁布和施行,必然将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第三个阶段。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和发展趋势

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

为了说明由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首创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要领,现将美国法典第五章(即《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一节第4332条的规定引述如下:联邦政府的一切机关,“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内容的详细说明:(1)拟议行为对环境的影响;(2)拟议行为付诸实施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3)拟议行为的各种替代方案;(4)地方上对人类环境的短期使用与维持和增强其长期生产能力(productivity)之间的关系;(5)拟议行为付诸实施可能产生的无法恢复和无法补救的资源损失。……”。分析上述规定可知:

第一,《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首创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其精髓是强调政府行为特别是重大联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和审查。实践证明,“环保靠政府”,在各种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行为(简称环境行为)中,以政府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因为政府对许多人类环境行为扮演着发起、引导、组织、批准和控制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政府行为决定着其他人类环境行为的产生、发展、规模和作用。在各种政府行为中,以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最关键。这是因为,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的预期产品是法律,而法律所规定的行为(即法律行为)是反复、多次、长期适用的行为,与单个行为相比较,法律行为对环境具有反复、多次、长期的影响和作用,即更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就是《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把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作为重大联邦行为的理由;当然,除了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外,还有制定政策、规划等其他重大联邦行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强调政府行为,特别是包括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在内的重大联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和审查,可以说是抓住了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关键和主要矛盾,因而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健全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特别是公众参与机制、替代方案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是保障环境影响评价效用的关键。《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说明书必须“依照美国法典第五章第552条的规定向公众公开”,联邦政府机关“对各州、县、市、机关团体与个人提供关于有益于恢复、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与资讯”。这是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是否成功地涉入。目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通过鼓励公众提起司法诉讼(主要是行政诉讼)来推动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美国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途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重视对替代项目方案的分析、评价和筛选,明确规定环境影响评价说明必须有“拟议行为的各种替代方案”,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对环境不利影响最少的方案。为了建立健全内部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在制作环境影响评价详细说明书之前,“联邦负责官员应当与依法享有管辖权或者具有特殊专门知识的联邦机构进行磋商,并取得他们对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所作的评价。该评价说明应当与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标准所相应的联邦、州以及地方机构所做的评价和意见书一起提交总统与环境质量委员会,并依照美国法典第五章第552条的规定向公众公开。这些文件应当与提案一道依现行机构审查办法的规定审查通过”(第4332条);总统府设立的环境质量委员会按照所规定的政策“对联邦政府的各种规划和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以确定这些规划和活动有助于该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度,并就此向总统提出建议”(第4344条)。由总统和总统环境质量委员会进行审查和评价,为对人类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证。

2.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作为环境法和可持续发展法的重要法律制度,国外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不断完善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强调对政策法律等宏观性、战略的评价,使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影响重大决策的重要工具。诚如《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指出的,“范围扩大了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仅应用于产品和项目,而且也应用于政策和规划,尤其是那些对环境影响重大的宏观经济、金融和部门性政策”。[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是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早在1969年就规定对包括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在内的宏观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能不承认其先进性、预见性。实践证明,虽然具体建设项目也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评价较之对宏观行为进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简便易行,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环境的全面、长期、重大影响主要是由政府宏观行为所引起的,对政府宏观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往往能够起到提纲挈领、抓一带百、事半功倍的效益。

第三,强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一体化评价,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手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与机构项目活动中心的官员佩吉?威尔逊等人认为:“进一步采纳、执行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是各国国家环境立法的最重要的一个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迹象”,“全世界都普遍把环境影响评价看作是将环境与发展纳入政府决策的主要手段,因而有助于各国进行可持续发展”。

第四,强调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例如美国、韩国等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非常重视“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的方法”。

第五,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国外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证明,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取决于三个基本机制:公众参与,内部部门间的协调和对可选方案的考虑。通过这些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在发展政策和计划上可逐渐起到综合性的预防作用。例如,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方面,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并对评价项目发表评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特点。为了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保护管理创造条件,一些国家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环境知情权(了解、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以及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讨论权、建议权等具体权利。德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已做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化、具体化。各国法律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向公众公开或公布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说明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使公众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意见;举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听证会或审议会,吸收公众参加,听取并如实记录公众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允许公众提出质询和异议;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审议意见中应有公众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尼泊尔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993年)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草稿必须公布,得到公众的审议和评论;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草稿的审议、评论情况应该得到项目提议者、非政府组织和有关公众的审议。尼日利亚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清单,还就审议小组、听取公众意见等问题作了规定。在韩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3月7日修改)第9条(听取居民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令》(总统令)第4条(评价书草案的提出及公告、公览)、第6条(说明会的召开等)、第7条(听证会的召开等)、第8条(评价书的内容等)和第10条(听取意见的专家等)等详细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细则》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25日)、《关于检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对公众参与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例如,《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编制的规定》(韩国环境部告示1997年10月25日)第12条(评价书的组成)明确规定,评价书的正文应有“听取居民意见”的内容;第16条(有关听取居民意见的事项)明确规定应为居民举办展览、说明会和听证会,听取居民意见,有关“听取居民意见的结果,应分为评价书草案展览(包括有关行政机关的意见及说明会的举办)和听证会的举办,按不同的评价项目分别编制,但要包括提出者的人事档案(姓名、职业、住址)、意见要旨及意见反映的内容(未反映时其理由)。”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法》(1997年6月)第16条、17条对公众参与作了具体规定。

三、对改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建议

1.坚持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但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即使在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后,也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一,在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和范围方面,应该坚持从具体项目评价到宏观活动评价(如区域开发性活动评价、政策法律评价、规划计划评价)、从具体行政行为评价到抽象行政行为评价的转变的方向。

第二,在环境监督管理思想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应该逐步实现从末端控制到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管理、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从综合利用“三废”到清洁生产、从适应计划经济的监督管理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监督管理的转变。

第三,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监督管理手段方面,应该实现从着重行政手段到全面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科学技术手段等手段的转变,加强公众参与管理和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追究与惩罚。

第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监督管理机构方面,坚持政府审批监督管理与专家审查相结合、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专门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④]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2.对制定和进一步改进《环境影响评论法》的建议

为了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制度,必须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于该法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部门职责、公民权利和传统习惯等方方面面,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笔者仅就该法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应该包括:预防原则(prevention);防备原则(precaution,又译为风险防范原则);综合(一体化)原则;多学科方法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民主原则);责任原则(即谁从事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活动谁承担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责任并对其造成的不良环境后果负责)。目前各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的原则主要有预防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科学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有越来越多的法律将风险防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决策原则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原则。例如,目前各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和国际环境条约中,经常同时提到预防和防备原则,其中预防(prevention)是一个比较老的概念,而防备(precautionary)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该原则具有不同于预防原则的含义。原则不仅对于具体行动具有指导、诱导作用,还可以弥补具体法律规范的不足或缺陷。吸收各国立法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的规定,可以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更加全面、完整和先进。

第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评价对象”应该包括:法规(这里的法规包括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草案和政策文件草案(简称法规政策草案);规划草案和计划草案(简称规划计划草案);开发建设活动(包括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和具体建设项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行为和其他活动。立法中的评价对象可以采取概括和列举相结合的方法,例如《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就列举了12项应该进行评价的对象;在有条件时应该尽可能详细周到,甚至可以制定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清单。笔者主张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扩大到政策法规草案、规划计划草案和区域发展等宏观活动,其理由如下:其一,与具体建设项目相比,宏观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大、更广泛、更复杂、更深远,一项宏观活动或战略行为往往引起众多的具体建设项目,如果要抓影响环境的主要矛盾或关键因素,应该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另外,对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总体评价比对由该项宏观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具体建设项目进行逐项评价,更加节约评价费用和成本。其二,对宏观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影响纳入决策程序、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最佳方式,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环境影响评价法不能仅仅制约行政机关,还应促进立法机关的自律。根据世界各国的情况,立法机关不仅是制定法规的机关,也是制定政策的机关;当今世界各国,凡是重要的国家政策只有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制定。立法的周期一般长于制定其他政策文件的周期,法律的制定过程也比制定非法律性政策文件更为规范,既然可以将非法律政策文件草案列为评价对象,法规草案更应该列为评价对象。有些有关经济和开发活动的立法有可能引起很大的不利环境影响,应当抓住主要矛盾或重要因素,将这些立法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其三,对宏观活动或战略行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代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总结和发展趋势。美国早在30年前已经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等宏观活动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我们在30年后还不能对上述宏观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很难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先进性。在中国加入WTO后,应该更加重视通过立法制定政策,而不是仍然像计划经济时期、闭关锁国时期那样主要依靠大量的低级别的政策文件或内部文件;外商重视、关注的主要是国家法律法规所确立的政策。如果将政策仅仅局限于“区域开发、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无法适应中国加入WTO的要求,无法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接轨。近年来不少国家(例如俄罗斯、乌克兰等)纷纷通过立法将宏观活动列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从中国环境法与外国环境法的协调、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接轨这一立场出发,应该尽快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第三,应该明确规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查机构及其职责和程序,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组织保障、程序保障。建议国家成立国家环境质量委员会或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中央各政府部门提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织领导工作。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办法和程序;对中央政府各部门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组织和实施审查;制定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技术规范文件;为进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提供信息、资金方面的保障;采取措施保障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执行统一的政策;指导、协调、监督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处理地方性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在审查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和争论;与外国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机构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下应该设立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查中央各政府部门提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主要内容是:所拟议开展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国家有关环境法律的规定相矛盾或相抵触;实施该拟议的活动将会引起的生态后果或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程序应该包括如下几步:先由有关活动主体向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提交审查报告及有关材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办公室先进行资格审查;经资格审查合格后,由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从专家委员会中任命一专家为审查组长,组成一专家审查小组;由专家审查小组负责进行具体审查;专家审查小组的审查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同意见应该附上;专家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经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确认和批准后,成为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委员会的正式审查意见。

关于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可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或其他综合性的机构内)的组成及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委员会及专家审查小组的组成及具体职责、权利和义务,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程序、规则和费用等问题,应由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具体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成立地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所辖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四,进一步改进、完善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相对于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而言,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如果与国外先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相比,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也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笔者建议,在新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其一,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管理。应该通过立法成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委员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小组,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审查意见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必须作出肯定性或否定性的结论,以此作为该项目是否上马(建设)的决策依据。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工作主要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没有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且容易产生行政审批权过大而造成的腐败问题。只有建立审(由专家小组审查)、批(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小组的审查意见批复)分离制度,才能确保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顺利进行。其二,必须重视建设项目的替代方案和多种选择。为了真正发挥环境影响评价优化建设项目方案的预防作用,保障建设项目真正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提供两个以上的建设项目方案,以便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环境影响最少的最优方案,如果没有可以选择的替代方案,只对一个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很容易流于形式。其三,应该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具体化,通过立法规定公众的知情权、信息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法人和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部门应当为相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条件和服务”:“公众参与的座谈会、咨询会、辩论会等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公众参与的条件和程序应当提前15天在相当级别的官方报纸上公布”:“应该将公众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记录在案,对公众的意见所作处理的说明,不仅要报送环评审查组织,还应向公众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以保障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

注释:

[①] 本文是初稿,后以《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建议》为题发表在《上海环境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第21期(创刊20周年特刊,2002年增刊)。

[②] 蔡守秋,湖南大学、福州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西部开发法律研究会副会长。

[③] 同上,第288页。

宏观环境调查篇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上,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多挑战。面对新的情况,如何从统计学知识体系来渗透经济分析方法,并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问题来探讨其发展趋向,对于提升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从概念上来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统计知识为核心,围绕经济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也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在以计划经济为主时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利用数理统计和模型分析,来完成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和平衡。同时,借助于政府统计系统,从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分析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研究,改进下一阶段计划经济重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对于统筹兼顾、优化管理为主体的计划经济管理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从我国统计学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概况的讲,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来展开,如利用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指标、核心统计体系中来分析国家、产业的发展状况,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借鉴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计划经济管理理论,同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思想,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在以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

一、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主要依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经济循环理论下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各类标准、统计分类等内容。宏观经济统计,从概念上理解为从宏观上来探讨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从统计范围来看,主要从经济活动中来获取统计数据,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的信息整理、也包括各类统计部门设计的用于统计实际数量的调查资料。统计学是依据统计学理论,运用统计学方法来对各类经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利用抽样调查来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对样本总量的推断;在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内容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分类法、关联统计法、变化率统计法、总量统计法、结构统计法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和地位更趋重要。概括来讲,经济统计分析从统计方式、统计数据上来全面认识经济获得,并从有效分析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统计数据的测度方式及搜集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如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相类似,在现代经济统计中,增加了软统计内容,如抽样问卷、心理量表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宏观经济统计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实证经济分析来处理统计结果。从概念上来看,广义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包括的经济活动较多,不仅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内容,还有其他与国民经济管理相关的统计分析。微观来讲,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从经济问题的统计分析研究中,来构建统计分析模型,并从统计分析变量或指标中探析统计数据所反映的结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研究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三项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象,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等建立均衡统计分析,从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中来构建各项统计指标,如产业结构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统计分析、消费-投资需求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等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及组织结构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开展统计分析。如创新型国家经济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主要从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等层次化统计数据基础上来开发,围绕社会创新、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展开统计方法创新。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归结为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题型或问题型统计分析工作。在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中,围绕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中来搜集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表现上来剖析主要问题和成功之处;对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执行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从存在问题中来提出应对建议。如国家统计局和各下属统计单位,每年要对上一年度的统计工作进行汇报,以经济分析白皮书形式进行综合。制度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从社会生产、市场供需、收入分配、金融市场化、国际收支等多方面进行呈现,既有动态指标,也有近期、中长期发展趋向分析。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主要是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从经济问题中来展开针对性调查统计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具有较深的研究;二是多采用多重调查方法来实现对专题问题的全面分析,如抽样调查、软实力调查、问卷调查等的综合使用;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特别是用网络化平台技术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改善数据质量等。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问题,有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方法,也有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还有基于统计描述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总的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不同领域所涉及的统计方法具有交叉性。但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中动态经济分析、静态经济分析、比较动态经济分析、比较静态经济分析方法所反映的经济学问题,能够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体现目标、过程、方法、绩效、因素等统计描述信息,改善统计分析的应用实效性。主要常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指数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对于不同经济变量体系的描述,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及数量特征,从所选定的指标变量上来进行估计,包括推算、核算和估算等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应用,从构建基本逻辑架构中来分析客观存在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活动中各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动态性,需要从经济分析的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中,运用分层回归、分位回归以及协整分析方法来转换,以促进对各项分析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反映。同样道理,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中,面对大量微观性数据,如何发挥统计变量测度及过程变量特征分析优势?实践中常用统计系统描述方法,将系统分类及归纳至分位、分层、立体、动态的复杂系统中,从探索各关系变量及因素之间关系上来进行描述性分析。如在人口普查以及经济普查中,对于各类模拟系统方法的运用,主要从各因素的顺序识别和组内方差缩小、组间方差扩大上来实现动态过程的科学推断,提升核心主体的统计分析精度。

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趋向研究

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应用来看,当前社会环境下面对更多挑战,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的重要决策导向研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来挖掘科学的信息资源,来优化和辅助市场化竞争、产业竞争及区域、国际间的竞争需要。哈佛大学加里·金(GaryKing)提出“信息革命背景下,对于海量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将席卷商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精细化测量行为研究,从经济领域、商业领域来拓宽延伸,以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关键期,从协同政府、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以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来完善社会发展科学管理水平,从中长期发展政策分析中来进行科学谋划和实施。对于统计信息平台中的活动、业务、行政记录、财务信息等资料,要按照统计数据的统一化要求进行科学转换,增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决策科学化能力;三是强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统计分析工作,围绕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要求,从国家科技政策制订,到各项经济统计工作的实施,都应扎实推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经济建设中的核心和驱动地位;四是构建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统计分析模型,围绕我国全面转型过渡期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料,从构建“三高一低”产业结构高端化统计目标入手,加大对信息化金融产业的创新,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辐射及带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进程转移;五是注重金融统计分析,完善我国金融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管理效率。在建设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上,发挥统计手段来全面跟踪和优化我国货币政策服务环境,挖掘金融数据,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六是注重宏观经济空间统计分析,依托大数据时代数据集中化平台,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创造有利环境,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合作和协同发展,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彦云,周芳.试论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统计改革发展新模式[J].教学与研究,2014(01).

[2]侯福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5).

[3]程鑫,石洪波.大数据时代传统相关分析的局限与拓展[J].统计与决策,2015(05)

宏观环境调查篇4

【关键词】中部地区 招商引资 宏观经济

中国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必然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变化影响中部地区招商引资,简单来说,中国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能够激励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有助于招商引资。但是现实中,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复杂的,对于不同地区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

一、国际金融环境方面

1、美国次级债导致的金融危机

美国次级债导致的金融危机爆发,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这场危机造成全球性的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从这点上来看,短期将造成中国吸引外资的下降。但是长远来看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降息等措施以及美元的持续贬值,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由于中美利率倒挂,投机资本涌入中国。就是说,如果不发生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从发达国家到中国的资本转移趋势不会改变。

2、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

根据毕马威日前的2008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企业经营成本竞争力排名,受美元持续贬值影响,美国企业成本竞争力大幅提升,从前一次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美国企业成本竞争力提升,一方面可以吸引资金流入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企业也可以争回一部分市场,改善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2560亿美元。相对应的,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竞争优势亦减弱,部分出口企业已经承受很大压力,这是中国决心改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失衡、经济失衡的代价。幸好人民币升值也能有助解决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包括抑制输入性通胀,减低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的预期,减少游资涌入中国带来资产价格上升、流动性过剩等压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增速降低,防止经济过热的宏观经济目标已经调整为保证发展的目标;美元小幅反弹,相对人民币小幅升值,但是长期来看,人民币还是升值趋势明显。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存在稳定的升值预期,这对外资引进将产生正面影响。

二、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缩小省际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中国中部地区来说,现在和东部沿海地区有区域差别性税收优惠政策有以下两条:《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可享受减免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购买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等有关优惠政策;2007年5月11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实施《关于印发的通知》,在中部地区26个工业基地城市的相关产业购买固定资产等相关支出进项税额可抵扣企业新增增值税。尤其是后者,意味着对相关产业新设立企业来说,项目投产几年内增值税都得到抵免,大大降低项目前期的投资风险。这个政策含金量足,将对中部地区针对相关产业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008年年初中央政府提出要把防过热、防通胀当做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所谓“双防”目标。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趋严。国务院8月27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下半年将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在这样的宏观调控目标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整体对于中部的投资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宏观调控进一步促使沿海地区产业税收、人力资源、土地、能源等综合成本上涨,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加快,对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呈现有利的一面。

1、宏观调控的财税政策

长期以来,为了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我国将优惠政策作为吸引外资和鼓励出口的重要手段。现在财税政策调控的主要结果是减少了吸引外资的政策。

(1)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两税合一”。

2007年3月份,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案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待遇,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名义税率由33%降低到25%,但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外资企业享受24%和15%两档优惠税率,以及“两免三减半”(从赢利年度起,第一年到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到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待遇,统一所得税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赋会略有提高,而内资企业税赋降低。外资新批生产型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的盛宴结束了。

(2)出口退税调整。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取消了553项高能耗、高物耗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有10种由出口退税改为免税。这降低了出口企业的收益,影响出口导向型的新增投资,尤其是加工贸易产业。

2、宏观调控的要素供给政策

(1)紧缩货币政策。

2007年央行五次调高利率,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堪称紧缩创纪录。2008年截至6月又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在2007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将对货币政策的态度由谨慎转为从紧。根据国务院总理在2008年3月两会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紧缩。同时外汇流入管制力度空前,任何外汇进来都要严格检查是否“热钱”,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紧缩货币政策明显降低新增投资增速。在宏观调控目标调整的背景下,2008年8月初,货币政策微调,央行允许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分别调增信贷额度5%和10%,并明确将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08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2)土地调控政策。

2004年,国家对省以下土地实行垂直管理,将省以下的土地审批权限、国土部门的人事权限统一集中到省级国土部门;2006年7月13日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对各地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标志着中央土地垂直管理体系正式建立。2006年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着重针对地方政府在违规用地方面缺位、土地出让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并要求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国家将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定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不得以各种形式给予补贴或返还。该通知还规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逐年由中央政府下达到省政府,省政府再下达到市政府,市政府下达到县区。2006年12月27日,《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对全国工业用地实行分级管理,确定最低出让价。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实施,外资企业不再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上政策都增加了建设项目的土地成本和行政审批时间,外资企业增加了土地税收负担。

(3)劳动力政策。

2007年6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健全了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和落实了最低工资的指导制度。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这些法律和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用工的门槛,提高了劳动力这一要素的成本。

3、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1)项目行政审批趋严。

凡是涉及到需要到国家部委审批的大项目,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新修订的《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4月,商务部等4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外商投资的公司审批登记管理法律适用问题的执行意见》,对外资登记文件和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客观上给外资企业的设立、审批、登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项目推进被大大延时。不仅如此,为了限制外资热钱进入房地产业,单独对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作了特殊规定。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对外资房地产企业的设立和管理提出资本金比例、结汇、土地取得等作了严格规定。2007年5月23日,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让新批外资房地产公司基本失去可操作性。同时,所有由地方部门审批的外资房地产公司必须上报商务部备案。2007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指出,我国将继续限制外商投资于高档宾馆、别墅、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经营,外商投资土地成片开发则必须与内资企业合资、合作。《目录》还指出,新增对外商投资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的限制,同时,将“普通住宅用地开发建设”鼓励投资类别中删除。

(2)环保审批趋严。

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制度早已有之。

2006年7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组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5个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和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西北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共11个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直接由国家环保部门垂直管理。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把信贷手段与环保行政手段组合使用,也说明宏观调控的一个方向就是组合政策。2008年两会上形成决议为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强势。

(3)行政检查。

垂直管理的土地部门和环境保护执法监督部门,近期经常性启动自上而下的土地和环保大检查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四、中部地区招商引资对策简议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变化,中部地区招商引资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关注宏观经济,做好产业规划,有目的地引进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和有产业配套功能的中小型企业。二是战略上与沿海地区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与沿海地区政策落差招商。三是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招商选资,从招商环节形成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四是优化软硬件投资环境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五是加快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建设,将懂经济懂政策的人才充实进来,做好项目策划、评估和服务工作。

宏观环境调查篇5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风险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since November 2008,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security growth,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re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acro-control policies. By means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dangers banking and corporate investigation and found that various macro-control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showing results,but faces challeng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isks remain,the need to take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policies to maximize effect.

Key Words: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y transmission,risk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21-04

2008年11月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国内经济下滑势头。为深入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执行情况,查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山东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显现成效,但面临的难题和积聚的风险仍然存在,须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政策效应最大化。

一、调查组织及样本概况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问卷设计到组织填写,都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整个调查历时2个多月,走访调查了多家银行的1200位工作人员,涵盖客户经理、信贷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等四个层次;调查了330户企业,涵盖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类企业及纺织、批发等十几个行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530份,回收1525份,有效问卷1522份。问卷共设计87个题目,每个题后提供了2-6个数量不等的选项,内容涉及宏观经济的基本形势、调控政策效应、企业经营状况、信贷投放及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对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信贷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了恰当的关联,基本涵盖了银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各个方面。

问卷调查采取现场送达和邮寄相结合的做法,采用不记名方式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确保真实、可信,力求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银行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及时,虽不同类别银行和企业感受不一,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整体增强

银行调查问卷中,当问及“贵行是否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频繁变化”时,不同类型银行回答存在差异,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仅有3.81%的职工认为感觉“不适应”;而农村合作机构6.96%的职工认为“不适应”;邮政储蓄银行“不适应”比例最高,达到10%。

企业调查问卷中,在回答“国家宏观调控出台对公司影响”时,37.03%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表示“很有影响,获益较大”;中型和小型企业这一比例稍低,为22.99%;另有8.51%的中型和小型企业认为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其“无任何影响,甚至出现负面影响”。

尽管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领悟和适应能力有所差别,政策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政策出台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问卷结果显示,70%以上调查者认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市场信心,对实现“保增长”目标贡献较大,且有83.95%的被调查企业已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战略规划,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二)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经济下滑风险加剧,各银行机构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信贷助推作用,地方经济逐步复苏回升

在问及324家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程度时,认为“影响较大”的占比为20.37%,其中纺织行业最为明显,76.68%的纺织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认为“有点影响,总体还行”的占比为70.99%;认为“无影响”的仅占8.95%,大多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在此背景下,99.25%的被调查银行出台或调整针对性较强的信贷政策,细化信贷投向,切实加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09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31.7%,增速同比提高19.7个百分点。银行信贷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为经济运行提供了宽松的资金环境,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回暖复苏。

(三)落实“有保有压”政策,严控“两高”行业贷款,确保重点项目和产业的信贷需求

调查问卷显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82%的银行贷款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型企业;65%的城商行将中小企业确定为业务发展的重点;90%以上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据统计,山东省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数额较大的三大行业为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在确保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加大了对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22.55%,超过大型企业贷款增幅;农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0.01%。在贷款超常规增长的背景下,“两高”行业贷款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6月末全省“两高”行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2.89%,低于全部贷款增速11.3个百分点。

(四)银行树立与企业共克时艰的大局意识,实施利率优惠,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减轻财务负担,银行扩大了对优质(大)项目和(大)客户的利率优惠面,也降低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的幅度。以大型企业客户较多的某家大型商业银行为例,2009年1季度,该行新发放的公司客户贷款平均执行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1.48个百分点,其中上浮利率的贷款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平均上浮幅度同比回落4.35个百分点;下浮利率的贷款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2009年1季度,该行信贷投放量是去年同期的3.8倍,但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仅增长0.47%,基本持平。

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46.9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出现下降,多数被调查企业的经营主要指标出现好转。在企业月度利润变化趋势方面,选择“波动上升”的企业最多,占比42.9%,选择“持续下降”的最少,占比6.79%;在销售收入方面,选择“持续增长”和“基本持平”的占比为84.26%,选择“大幅减少”的占比仅为15.74%。

三、银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山东银行业实现了信贷规模的高速增长,对推动地方经济企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因素仍然较多,信贷助推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加之部分银行经营不审慎行为增多,冲动放贷、粗放经营导致的风险隐患正在迅速增加,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通货膨胀预期渐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持续执行遇到一定困难

在国内经济总体回暖、货币环境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被调查的银行中,96.91%的认为会存在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其中45.4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巨大”;51.42%的表示“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但仍然可控”;324户被调查企业中,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隐藏通货膨胀压力的占比达94.99%,其中81.82%的特大型企业认为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这一比例分别为97.44%、93.88%、94.16%。

在预测下一步信贷投放规模时,被调查银行认为会“大幅增加”的占17.36%,“小幅增加”的占65.36%,“维持现状”的占14.36%,“逐步减少”的占2.92%。可以预见,尽管实体经济贷款需求逐步增加,但由于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再加上2009年上半年投放集中、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缓以及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会对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资金产生一定约束。

(二)部分信贷资金尚未进入实体经济,信贷助推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调查发现,国有大型银行新发放的政府平台贷款中,未提取资金占贷款发放额的比例较高,选择“20%以下”的占37.35%,选择“20%-40%”的占28.01%,选择“40%-60%”的占21.88%,选择“60%-80%”的占6.85%,选择“80%以上”的占28.01%。主要原因为部分项目缺少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证、环保评估报告等资料,无法满足银行放款条件,导致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比例不高,对经济拉动作用大打折扣。据某银行反映,该行2009年上半年新增政府融资平台贷款40亿元,但由于许多项目手续不够完善,目前仍有30亿元滞留在银行账户上,处于“休眠”状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

(三)贷款投向结构仍不尽合理,中小企业信贷挤出效应明显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各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政府主导的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和大型企业,贷款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虽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仍无法满足小企业资金需求。被调查的235户中小企业中,73.19%的企业认为“存在贷款难现象”,远远高于大型企业47.19%的比例。同时,81.47%的银行员工也认为中小企业亟需信贷支持。82.13%的中小企业认为“质抵押物较少,担保困难”是难以获得贷款的首要因素,仅有18.3%的企业将“银行政策偏颇”归结为贷款难的主要因素。

中小企业的信贷挤出将产生两种“不良”效应。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山东境内大型企业较多,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较大,而中小企业起步晚且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形成规模的中小企业更少,造成山东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信贷投放的进一步集中,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二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吸纳了社会上大量的劳动力,对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外部经营环境仍未全面改善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满足度下降,资金链条逐步趋紧,经营将愈加困难。

(四)加快信贷投放要求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存在矛盾,信贷投放持续性不够

一是企业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贷款意愿下降。受金融危机和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一些经营稳健、管理规范的企业对待贷款更为慎重。据被调查的78户大型企业反映,20.51%的企业减少银行贷款数额,80.77%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还款。二是银行营销贷款越发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工作人员认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高达43.41%,“正常”的占31.13%,“过旺”的仅为25.46%。据某国有银行反映,受政策引导和4万亿投资计划的影响,银行业已尽快抢夺数量有限的优质项目,而各地项目储备并不充足,进一步加大放贷力度受到限制;而某农村信用社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户贷款有效需求逐步下降,进一步发展农户贷款的难度逐步加大。

(五)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银行有效信贷投放受到限制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就业和社会发展尽快走出低谷,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扩内需保增长的力度,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求银行机构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支持,79.72%的被调查行表示地方政府存在协调贷款情形。但地方政府在落实某些基础条件方面相对缓慢,如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但据调查反映,到目前为止这些政策仍未落实到实处。另外,当问及银行工作人员“影响有效信贷投放的首要因素”时,选择“信用及执法环境不佳”的占40.65%,远远高于其他影响因素。信用及执法环境不佳及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影响了银行有效信贷投放。

(六)信贷风险隐患积聚,风险管理面临新的考验

在保增长的大背景下,山东辖内银行信贷投放井喷,投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部分银行业机构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有关政策,在风险管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盲目承诺各类信贷资金需求,急于发放大额贷款,放松贷款“三查”制度。虽然92.6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信贷投放规模“非常匹配”或“基本匹配”,但在回答“当前迅猛的信贷投放是否会埋下风险隐患”时,41.24%的银行工作人员选择了“会”,另有41.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好说”,只有17.11%的人员选择了“不会”。可见,潜在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七)净息差收窄,银行盈利空间逐步压缩

在接受调查的银行工作人员中,认为当前净息差“偏低”的占56.51%,“适中”的占37.98%,“偏高”的仅占5.51%。2009年6月末,净息差为3.66%,比年初下降0.93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降息,另一方面是由于有效信贷需求减少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79.9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竞争状况“更加激烈”。

当问及“金融危机后利差缩小对利润影响”时,被调查银行认为影响“较大”的占63.77%,“较小”的占29.72%,“无影响”的仅占6.51%。受净息差缩小影响,贷款虽高速增长但贷款利息却同比下降,导致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35.73亿元,降幅达16.43%。

四、对策建议

下一步,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强化信贷管理,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努力提高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一)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央行和监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指引,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回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

(二)坚持“有保有压”,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各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在具体项目的选择上,要继续加强对国家重点工程、“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的信贷支持,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扶持、拯救中小企业放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认识,让其在经济复苏中早日发挥作用。继续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格控制在环保方面违法违规企业的贷款,坚决压缩、退出对落后产能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要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形势对内部业绩考核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科学下达存贷款、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任务,防止因激励不当而导致弄虚作假或短期行为。信贷投放要与本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和经验相匹配,不能脱离本机构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盲目投放。同时也要与客户有效信贷需求相匹配,不能降低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独立性,被动地去满足无效的信贷需求。

(四)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提高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能力

要充分认识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出现的风险苗头,深入监测客户经营、财务状况及抵押品价值波动情形,加强对多头授信客户还款来源的监控。贷前调查时要深入企业核实其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不能简单采信企业或者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报告;贷时审查要严格审慎,防范合规风险;贷后管理不仅要掌握企业资金去向,确保专款专用,而且要防止资金“空转”或被挤占挪用。

(五)加强地方配套措施建设,完善金融环境

一是地方政府要完善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切实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地方政府要主导成立专门的风险担保基金,整合一批有政府信用支持或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发挥担保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银行机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全面清理银企纠纷案件审理、执行情况,规范企业拆迁、改制、破产行为,保证银行债权得到公平清偿,有效遏制逃废债行为的发生,充分调动银行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索[J].中国金融,2009,(8).

[2]沈明高,徐忠,张雪春.危机时期企业的自救与他救[J].财经,2009,(4).

[3]温秀,方会磊,吴莹.天量信贷虚火[J].财经,2009,(9).

宏观环境调查篇6

调查表明: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总理表示,当金融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经济家、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人民的信心尤为重要,国家领导人的信心也尤为重要,这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又好又快发展。通过调查显示:54%的人对今年经济形势持基本乐观态度;64.5%人的对2009年外部经济环境持较强的信心态度;96.7%的人对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持较强以上的信心。从调查结果看:半数以上的人对当前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今年的经济形势持较强的信心和基本乐观态度。

1、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方面:54.8的人认为基本乐观,22.6%的人认为今年上半年比较困难,16.1%的人认为今年三季度前比较困难。半数以上的人对2009年的经济持基本乐观态度。

2、对2009年外部经济环境的信心方面:3.2%的人认为很强,64.5%的人认为较强,32.3%的人认为较弱。认为很强和较强的就占了三分之二。

3、对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的信心方面:29.0%的人认为很强,67.7%的人认为较强,3.2%的人认为较弱。对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认为很强和较强的就达96.7%,比2009年外部经济环境的信心高出29个百分点。

二、出台加大投资和扩大内需政策是多数人对“战危机,保增长”的建议。在31份调查问卷中,有17份都提到了投资和内需。在投资方面多数人认为: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对民生福利建设,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通过对这几方面的投资,带动相关行业复苏。在内需方面多数人认为:政府要出台有关切实可行的政策,要保民生、保就业,要出台一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培养消费习惯,提升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环境的政策。

宏观环境调查篇7

SWOT矩阵

SWOT矩阵分析是GE总裁杰克。韦尔奇提出的一种战略规划分析。其要点是组织必须在组织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取得动态的平衡。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只有在与自身所拥有或将拥有的资源以及与众不同的能力相匹配情况下,才有可能变成为组织的机会。否则,组织就必须首先着眼于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内部条件。

结合审计工作而言,就是把审计做为开放的组织,找出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及弱势(weaknesses)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动态综合分析建构SWOT矩阵,籍以确定审计今后相应的战略。

战略分析的四个象限

一、内部优势分析(S)

经过历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国家审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并向综合财政审计展开;围绕建立企业制度,改进企业审计办法,实施真实性审计;适应反腐倡廉需要,初步建立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结合中心工作,突出了行业同步审计,不断深化各项专业审计。审计监督的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审计执法力度加大。经制定审计法律法规,促进了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审计署正组织制定国家审计20个通用准则和25个专业审计准则,基本构建一套适合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充分体现国际公认审计原则的审计准则体系。审计实践中,开始实行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此外,国家审计还具有以下基本优势:

(1)独立性强

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或业务机构;二是工作上的独立性。审计人员是按照《宪法》、《审计法》等法律赋予的职责进行工作的,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种监督具有法律效力;三是人事上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稳定性;四是经济上的独立性。不仅拥有检查权,而且拥有行政处理权、移送行政处理及提请司法处理权等,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2)强制性大

一是主导地位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代表国家实施审计监督,并在业务上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管理、指导和监督。这种管理、指导和监督是强制性的,是不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意愿为转移的,构成了国家审计在整个审计组织体系中主导地区;二是审计立项上的强制性。以法定程度和自我工作需要为主要依据的,而不受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方面的左右和干涉;三是审查权限上的强制性。国家审计机关是行为主体,其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方式的运用或选用是以完成审计任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为指导原则的,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活动中的配合情况尽管也着审计工作效果,但总体上讲,被审计单位必须无条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四是审计处理上的强制性。部门或单位没有或不准备主动、自觉执行或协助执行审计决定时,审计机关可采取相应措施使审计结果得到强制执行。

(3) 权威性高

一是规范国家审计行为的《审计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二是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根据《宪法》规定直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行政首脑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并向其负责和报告工作,不受本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使国家审计具有代表行使监督权力的权威性;三是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不但可以对各级政府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监督,还可以对经济执法部门如财政、税专、、工商行政、物价、海关等专业经济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的特性,促使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不仅可对微观层次进行监督,而且可对宏观管理层次加以监督。由于审计机关专司审计监督,不承担其它业务工作,与其监督对象无直接利害关系,居于客观公正的超脱地位,其监督工作更具有权威性。

(4)综合性广

国家审计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部门,一方面,具有监督面广的特点,它通过对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鉴证、评价,从不同侧面、不同环节上监视着经济活动的运行轨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其他经济监督无法替代的综合性作用,另一方面具有监督层次广的特点,不仅可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直接督导微观主体依法开展经济活动,促进宏观调控措施在微观层次的落实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能够通过对广泛的微观审计活动的综合分析,向决策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促进宏观调控的改进与完善,间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此外,一般的专业经济监督,其监督职能只是在特定范围内的单项监督,而国家审计,则可以对这些专业经济形式各业务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再监督,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经济监督,加之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国家审计监督具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的特点,使国家审计监督具有一定综合协调作用。

二、内部劣势分析(W)

(1)、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突破了行业和地区的限制,不断地流动和组合。而目前审计仍以分工为标准、孤立地、非系统地监督某一行业、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就难以找到系统运行的症结。

(2)、从总体上看,现在审计署制定了38个审计规范,《审计法实施条例》也颁布了,应该说国家审计的法制化,规范性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但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还有差距,还要加快改进、完善。当前在审计实务执行过程中受行政长官的言语和口头文件影响,而法定的基本工作任务却往往被忽视。目前审计准则还落足在形式和程序的规范,对内在质量和的规范注重不充分,审计评价处于模糊定位阶段,没有量化标准使得审计质量因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而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对审计质量的考核和控制因无硬件性的衡量标准而流于形式的状态。

(3)、审计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综观世界审计,审计方法已逐步从帐户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过渡,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最显著特点是把审计力量用在刀口上(即高风险领域),力求提高审计效率。这种方法具有性和系统性,减少了经验判断的随意性,审计结果更为客观公正。但目前我国的审计还处于制度基础审计,有的地方甚至仍采用原始的帐项基础审计,并且毫无风险意识,这根本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对现代审计的要求。目前,我国审计在运用机辅助审计方面,不仅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明显落后于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现状,处于滞后状态。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已日显紧迫。

(4)、审计人员的单一财会型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存在审计人员素质不适应,一是指导思想不适应。就事论事,缺乏宏观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知识、技能、手段不适应。

三、外部机遇分析(O)

(1)、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规范为审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入WTO后,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要受到世贸规则的约束,将更加规范。在这种条件下,审计机关就不需花大量的时间在查错防弊上,而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上。

(2)、促进政府工作透明度的提高,为政府审计创造了发展的机会。由于世贸规则要求政府机关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而对外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是透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促进政府机关提高透明度这一方面,审计机关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审计提高政府机关信息资料的真实可性度,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并向社会公布对政府机关的审计结果,这就为政府审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机。一方面要求审计机关加强对政府机关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要求审计机关拓宽审计领域,探索开展绩效审计。

(3)、政府财政体制改革为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加入WTO后,国家将对财政金融体制作出相应的改革,如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都对政府审计产生了积极的。一是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使得政府审计机关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成为国家预算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政府审计将会在国家预算管理、金融监管等宠观领域发挥作用。

(4)、公众对审计的认同为审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对外开放的,政府部门、组织、社会公众等各个方面对审计的了解会增加,这会为审计机关创造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会增加,希望对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开展审计,希望并了解审计的结果。二是使用国家资产就要接受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这种理念会深入人心。被审计单位会更加配合审计工作,为审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四、外部挑战(T)

(1)。 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将面临挑战。主要体现在:1)外资在多个领域进入后,多元投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大量存在,哪些单位应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哪些单位不应由审计机关审计,需要作出重新划分。传统的国有经济组织数量将会下降,这样会直接影响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2)市场的开放,政府审计的业务范围也会受到社会审计组织的挑战,如建设项目的一些审计,外资项目的审计等。3)传统审计事项也存在与其他审计组织的职责分工,如对商业银行的审计。那些内容应由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哪些内容应由社会审计组织来审计,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以什么方式体现,社会审计的结果以什么方式体现,这些都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协调,以减少重复审计。

(2)。 审计依据(或称判断标准)的变化。1)入世后政府规则的变化要求改变审计的判断标准。审计机关在审计中要使用政府的制度、规定等作为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性的标准。入世后各个政府机关都在对相应的法规、制度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将直接改变审计的判断标准。审计机关必须及时了解相应的变化,以正确作出审计结论。2)入世后有关业务交易适用的规则要采用国际规则,也要求改变审计的判断标准。入世后有些国际规则将要求国内的经济组织遵守,这些规则就直接成了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判断标准。3)走出国门的交易,其适用规则的变化要求改变审计的判断标准。当国内经济组织在国外参与经济活动时,其行为要受到所在国的约束,审计机关在对这类业务进行审计时,就应考虑所在国的环境,以选择正确的判断标准。

(3)。 审计机关的审计内容面临调整和规范。1)入世后国民待遇原则不仅适用于外资,也适用于国内企业。这就要求调整对国内企业审计的内容,以减少对国内企业的重复监督和检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审计将更注重对政府规则的遵守情况的监督,而不是全面的审计。2)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也应调整审计的内容,重在对宏观调控层面的审查。由于入世后国外金融机构会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应接受同等的审计,如都要由注册会计师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在此基础上,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内容就应调整,而不是再做与注册会计师同样的审计,应重在对国家金融政策遵守执行情况的监督。3)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审计内容应当规范。对不同单位审计内容和要求标准应相对一致,处理处罚的标准也应公正统一。

审计发展战略

一、审计服务向多维审计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优势和职能作用,实现宏观服务层次上的突破。由单纯的微观审计向微观审计与宏观监控相结合转变,在微观审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审计接触面大、信息多、资料实的优势,对审计资料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中得出某一时期该地区经济状态的宏观的结论。

二、在审计范围上,进一步拓宽思路

1、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在企业财务审计数量减少,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审计机关应更加关注有关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并有步骤地开始探索绩效审计。

2、重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入世后政府和企业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政府审计机关要更重视从宏观层面发挥作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一个发挥宏观作用的重要方式。

3、扩展环境审计等新的审计业务。入世后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增多,国际上对开展环境审计的要求也在增加。所以今后审计机关要加大环境审计的力度,以适应入世的需要。

三、审计结果增加公开度和透明度

1、政府行为公开透明是WTO精神,审计机关也要提高审计工作的公开和透明度。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工作程序、工作标准、所确定的部分审计项目、部分审计结果等。

2、审计机关要增加对外公布审计结果的数量和内容。对于涉外的项目、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应尽量公布审计结果,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审计项目应逐渐实行公开审计结果的制度。

3、要开发适应对外公布的审计结果载体。为了适应公开审计结果的需要,审计机关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包括使用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哪些内容、采用什么载体公开、在什么时间公开、公开的范围等都要确定下来。

四、审计实务和执行的规范性,即审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

在审计准则方面除保持国家审计的特殊性外,将在与社会审计相同部分内容方面协调统一,并与国家审计准则接轨,为我国国家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高起点。同时,发展方向由对形式和程序的规范向注重内在质量和内容的规范转变,审计实践中,对时过境迁的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有悖的法律条文应及时调整和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来加强规范化建设。

五、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国际通行审计惯例

宏观环境调查篇8

【关键词】营运资本管理 宏观经济环境

一、引言

营运资本维持着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是企业的血液,但是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当的重视。国外对营运资本的研究早于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管理体系,营运资本管理水平较高。营运资本管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运资本管理影响因素、营运资本管理评价指标、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盈利的关系和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系上。其中营运资本管理因素可分为企业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等内在微观因素和融资环境、宏观经济增长、贷款利率、行业等企业外在宏观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营运资本的管理再一次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微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研究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宏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就国内外宏观环境对营运资本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

二、国外营运资本关于宏观经济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

全球化的竞争压力,资金的不确定性、融资的压力,新的法规、新的政策和高昂的融资成本约束着营运资本的管理。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职业经理人发现合理高效地管理营运资本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Merville和Tavis(1973)认为,影响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持续的经济周期。由于不同行业其业务性质的差异,在应对经济周期时其采用的营运资本政策是不相同的。Nunn和Kenneth(1981)从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就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进行研究,认为处在不同行业的公司营运资金策略存在较大差异。

Chiou et al(2006)、Zariyawati et al(2010)发现在经济繁荣时企业营运资本需求高,企业会将更多资金投入营运资本。而Lamberson(1995)探讨了小型企业如何改变营运资本管理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他认为经济扩张期小型企业倾向于减少流动资产以较少流动性,在经济衰减期反之。该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解释,由于实证上没有得到验证,且该研究只包含1980-1991年的50个样本企业,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Lamberson认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在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时采取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Baum et al(2006)认为宏观环境的波动性会影响非金融企业对流动资产的分配效率。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减弱经理人员预测与公司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使得他们做出的决策与当前现金管理政策相似。相反,当宏观环境的波动较为平和时,经理人员有更强的意愿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调整流动资产,使得资产的分配效率提高。而Sathyamoorthi et al(2008)调查发现经济波动较大的环境下,企业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Baum et al(2008)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时,还加入公司本身的不确定性。实证发现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公司自身不确定性的提高,均使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增加,反之减少现金持有量。这种在经济衰退期间对信息不对称的更加敏感,使得公司囤积大量现金,失去了潜在的投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三、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

姜国华(2011)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普遍存在割裂现象。从宏观经济出发,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步骤:第一步,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出首先会影响企业的行为(如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第二步,受到影响的企业影响其产出;第三步,企业产出的加总影响经济产出;第四步,政府通过经济产出的变化评估之前的宏观政策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会计学、财务学研究第二个步骤,研究企业行为与企业产出的关系,但忽略了宏观环境对微观企业行为的重大影响,不利于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的行为和产出。

王治安、吴娜(2007)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之间的营运资本管理具有普遍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是由个别行业的差异引起的。

吴娜、孙宇(2013)采用2002-2011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73家钢铁行业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发现营运资本的管理与国家货币政策相关,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调节,营运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与货币流量增速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于博(2014)认为当企业面临宏观经济的冲击式,营运资本往往通过降低营运资本的规模来减少现金流波动对固定资产的负面影响,产生“平滑”效应。这种平滑效应增强了企业投资对金融供给的敏感性及货币政策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能力。因此,内生平滑对外生调控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企业内生治理(营运资本平滑)程度越高,越会提升货币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程度。

肖明等(2013)以2001-2011年沪深两市843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就宏观经济环境对不同控股性质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与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货币政策呈显著正相关;现金持有量调整速度与经济周期变化和财政政策变化正相关,而与财政政策变化显著负相关。

张西征(2014)利用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宏观经济因素发展状况、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随着宏观经济扩张、货币政策宽松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增加,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显著降低。

四、结论

上一篇:巡视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管理思想的发展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