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21:55:47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篇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理论性较强,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学习能力。一般看来我国现有的本科院校中,一部分学校偏向科研的教学,这部分院校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相比之下,另一些学校特别是三本类院校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比较薄弱。这样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宏观经济学本身教学上的困难。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学的内容也应该适当调整。而目前看民办院校学生的毕业学分的获得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期末考试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学校的期末考试普遍强调的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的学习,而缺少对实践理解的要求。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多少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明确,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改革的目标。到目前我们国家已建立基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第一,现在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已经形成,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奠定了基础。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在逐步减少。第二,市场的竞争性和有序性不断提高,维护市场有序性的法律逐步完善。比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期货市场管理条例》等的出台为市场秩序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第三,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分别行使不同的对经济的调节权,中央当局也同时行使对货币市场的调节权。特别是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是越来越明显。

1)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为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提供了逐步改善和提高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中,几乎所有的理论分析都是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的是国民收入即GDP的概念,GDP的核算就是以市场形成价格为基础的。其次,宏观经济按支出把GDP分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各种商品市场的完善和投资市场的发展、以及政府的调控都为宏观经济学的这部分理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再次,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十几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使学生容易对什么是宏观调控产生兴趣。

2)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教学也应该能够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宏观经济学首先强调的是需求决定供给,即需求决定产出。那么需求有哪些呢?宏观经济学把需求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需求要能够对产出起决定作用那么必须通过市场完成。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没有价格机制的需求决定产出的作用就很难达到。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这一分析,我们国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各种市场:消费品市场、投资产品市场。而在这些市场中又必须让价格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否则市场的运行就会发生扭曲。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当国民收入不足是政府应该起的作用。既然一国的产出取决于消费、投资、出口,那么当居民的消费倾向和企业的投资倾向不足时,政府应该起到主动调节经济的作用,即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而当居民的消费倾向和企业的投资倾向过高时,政府就应该减少购买支出,这样就可以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三、如何激发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一)使学生能顺利和简洁的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主要内容

要做到是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内容是提高学生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上课首先要熟读教材,并且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要透彻。其次准备好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和思路进行讲解。再次上课前要准备好足够的课件资料。课堂的资料可以包括教学ppt,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书、影像资料等等。

(二)联系热点问题进行课堂教学

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不断,特别是经济热点问,如世界金融危机、贸易制裁、反倾销、互联网金融等。上课可以通过联系这些热点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当然热点问题必须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所以上课时应该把先讲解热点问题,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热点问题,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2篇

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特征是以资本理论为基础。在思想流派划分的问题上,部分经济思想史学者把奥地利学派简单地归类为古典学派的做法是欠妥的。尽管奥地利学派继承了古典学派思想中的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储蓄等于投资和充分就业等假设,然而,奥地利学派一旦把资本异质性和生产结构用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就意味着与古典学派的决裂,因为它强调时间的作用和抛弃了货币中性假设。尽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尝试运用微观基础来巩固宏观经济学理论,并且承认理人不会形成系统性错误的预期,但它是以瓦尔拉斯的均衡框架为基础来构建模型的,以此发展出一种分析总量波动的均衡方法。与其不同,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不是一个完全确定性的过程,不能用基于均衡的概念来解释。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是动态的,它把货币、时间、生产要素和企业家精神整合到市场过程的分析中,成为区别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标志。与主流假设资本是同质的不同,奥地利学派假设资本是异质的。资本的异质性不仅仅因为物质上的异质性,更因为使用上的异质性。因此,在资本问题上,经济学家不能忽视企业家赋予资本品各种各样的功能。门格尔在《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开篇就提出“不同级财货理论”,用来说明人类欲望及其满足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门格尔将直接满足人的需要的财货称为第一级财货(消费品),将生产第一级财货的其他财货称为高级财货,离最终消费品越远的财货级别越高。门格尔把资本定义为生产期间保有的高级财货。门格尔强调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认为“若没有同时支配着其余(补足)的高级财货,则我们要用一个单一的高级财货来满足我们的欲望是不可能的。”同时,门格尔强调时间是市场过程分析中的一个“本质要素”,“一些高级财货,要在瞬间将其转化为相应的低级财货是全然不可能的。”时间偏好理论是杰文斯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在《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中,杰文斯创造性地运用三角形图解的形式来表示资本与时间的关系,认为“资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劳动者能够等候长久工作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始至终局,可以距离一个时间。”这直接影响了哈耶克在《物价与生产》中提出的“哈耶克三角”跨期结构分析框架。庞巴维克是奥地利学派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迂回生产理论是基于时间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迂回生产的优势是人们获得的产品比直接生产的要多,以及它是获得某类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的产品)的唯一方法。迂回生产是一种资本化的生产方式,迂回的过程越长,所产出的资本就越多,从而生产的资本化程度就越高。米塞斯和哈耶克在资本理论问题上整合了时间与货币两个核心要素,创立了商业循环理论。米塞斯指出:“资本是储藏起来的劳动、自然和时间。不靠资本品帮助的生产与利用资本品的生产,其区别在时间。”在《货币与信用原理》(1912)中,米塞斯将门格尔的主观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方法运用到货币价值的分析上,并揭示了信贷扩张如何通过相对价格扭曲而导致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引发周期性的波动。米塞斯突破了古典模型中的两分法(实际部门和货币部门是分离的),提出“货币非中立”的观点。米塞斯认为“中立的货币”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货币如果其本身不具推动力,就不算是完全的货币,甚至根本就不是货币。”即使在长期,货币也是非中性的,货币本身就是引起资本结构变动的一个因素。在此基础上,哈耶克的《物价与生产》(1931)首次提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结构”的概念,建立了被称为“哈耶克三角”的跨期结构分析框架,阐述货币—产出的因果关系及货币在生产结构中的传递机制,强调相对价格在决定生产数量和方向中的支配性作用。哈耶克的分析框架成为加里森宏观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加里森的宏观经济学模型主要借助于三个图形工具,可贷资金市场和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从主流宏观经济学吸收过来的,而跨期生产结构主要是以“哈耶克三角”为基础的。加里森认为该模型的新颖之处在于其整合性和运用性。右下方的坐标为可贷资金市场,它反映了不同利率水平下储蓄者的贷款意愿和投资者借入资金的意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利率,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右上方的坐标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用来分析替代性产品(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生产组合。其中,坐标纵轴描绘了消费品的运动轨迹,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在坐标纵轴的投影与跨期生产结构(“哈耶克三角”)垂直直角边上体现的最终消费品的产出相一致。坐标横轴描绘了总投资的轨迹。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投资与消费组合。遵循哈耶克在《物价与生产》的分析路径,模型的分析是从充分就业和资源被充分利用这一假定均衡状态出发。左上方的坐标是跨期生产结构,它具有两个维度:价值维度和时间维度。垂直直角边表示价值维度,用于衡量消费品产出的价值,它通过货币价值表示出来;水平直角边表示时间维度,即生产的迂回程度。水平直角边的左端是远离消费品(即资本化程度高)的阶段,右端是靠近消费品(即资本化程度低)的阶段。

从时间轴到斜边的垂直距离表示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价值。时间偏好的变化创造了获利机会,企业家的预期利润是决定生产结构变化的最现实和最重要因素。当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降低时,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S',均衡利率下降,原本无利可图的资本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现在变得有利可图,投资者把资源和劳动服务从相对靠后的阶段转移到相对靠前的阶段,从而使生产过程更加迂回,整个生产结构链条被拉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在图形分析上,均衡利率的下降引致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投资与消费组合沿着边界顺时针运动,“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更扁平了。从整个生产过程看来,在资本重构的初期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短暂性下降,一旦资本重构完成后,经济增长率将会比偏好变化前更高,资本重构(形状发生变化)后不断扩大的“哈耶克三角”。由时间偏好变化引致的资本重构,并不会使消费持续性地降低,而是未来消费增加得更快,因此,资本重构促进消费增加的结果与市场主体时间偏好变化的目的相一致,这种增长模式是可持续的。奥地利学派与凯恩斯理论的根本分歧集中在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以及利率的问题上。凯恩斯认为储蓄与投资是两个完全独立和相互矛盾的过程,他说道:“个人的储蓄行为不是用将来的消费需求来代替现在的消费需求,它是这种需求的一种净减少。储蓄行为除了会减少现在的消费需求以外,还会减少现在的投资需求。”在利率问题上,凯恩斯指出:“即使货币数量大量增加,也只能对利率施加相对较小的影响。因为货币数量的大量增加,会使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此之大,以致由于安全动机引起的流动性偏好会加强。”在凯恩斯看来,投资者的信心状态或信贷机构的信用状态的弱化将引致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并导致经济危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内在于市场经济中,国家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来直接组织投资”。奥地利学派则从资本异质性和生产结构的角度对凯恩斯的观点进行反驳。他们继承古典学派的观点,认为储蓄与投资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它们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储蓄的增加直接反映投资增加。在解决“储蓄如何有效转化为投资”的问题上,奥地利学派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一,在资金来源方面,商业企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不仅来源于消费者的直接储蓄,还来源于自身留存利润(自我借贷);第二,在转化方面,市场经济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金融工具,商业企业能够获得扩大经营规模和采用新技术的资本;第三,在因果关系上,认为凯恩斯所坚持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不是衰退的原因,相反,它却是此前信贷扩张和随后利率扭曲引致资源错配的结果。投资者信心的普遍丧失和流动性偏好的增强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它们并不内在于市场经济中。加里森运用引申需求效应和时间贴现效应,来说明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把引申需求定义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以及由此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在转向资本化程度更高的生产方法的过程中,时间贴现效应是巨大的,它有助于抵消引申需求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为在这过程中,生产手段作为产品本身,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引申需求效应主导较晚阶段,时间贴现效应主导较早阶段。在缺乏资本异质性的理论前提下,凯恩斯关于“储蓄与投资的矛盾性”否定了时间贴现效应,同时暗含着“投资的增加不需要牺牲当下的消费为代价”这一假设,因此凯恩斯往往忽略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投资与消费组合沿着边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在利率问题上,奥地利学派认为,尽管在信贷扩张的初始阶段,货币数量的增加确实会暂时性地降低利率,然而,从长远来看货币数量不会影响利率,除非时间偏好发生变化。储蓄—投资—消费的比例是由每个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决定的。奥地利学派认为,信贷扩张是经济波动的制动机制,相对价格变动是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假设市场主体的时间偏好不变,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衰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用MC表示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引致均衡利率的暂时性下降,人为的低利率向投资者释放错误的信号,激励他们增加资本投入。然而,信贷扩张引起资源的跨期错误配置,生产结构在两个方向受到扭曲,一个朝向早期阶段,另一个朝向晚期阶段,中间阶段经历了相对下降(甚至绝对下降),陷入了“双重失衡”。

投资在时间上靠前和靠后的部门中的过量资本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最终产品,因为并不存在足以完成生产过程的其他互补性资源和真实储蓄。“哈耶克三角”的两条直角边受到两股相反力量的拉动,斜边发生断裂,中间阶段的产出相对减少。根据资本的互补性,中间阶段产品的相对减少意味着市场过程正常运转的各生产要素的恰当比例遭受破坏,这预示着资本重构过程不可能完成。此外,政府的信贷扩张政策不可能无限期进行下去,信贷扩张引致的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压力必将迫使政府收缩信贷扩张力度,原本依赖于廉价信贷进行扩张的长期项目将出现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清偿银行的贷款。当银行出现大规模的坏账时,整个金融系统和生产过程就会突然崩溃。根据加里森的分析,信贷扩张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投资与消费组合暂时性地偏离边界,一旦资本重构过程最终失败时,在边界外部的投资与消费组合就回落到边界的内部。第一,在跨期生产失衡出现之前,信贷扩张确实使原来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得以执行,这也是政府刺激性政策在信贷扩张初期能够获得暂时性成功的原因。第二,当经济出现跨期失衡时,投资与消费组合并不是简单地沿着原来的发展路径向边界上原初的位置折回,而是会落到边界的内部。在长期项目被迫终止时,尽管非专用性生产要素能够在各生产阶段进行转移,但专用性生产要素却不能被转移到其他生产阶段,而不得不被放弃。由此可见,信贷扩张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刺激投资和扶持就业,但从长期来看却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

三、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

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在信贷扩张的效应下表现为规模扩张过快,这种扩张模式严重依赖于高负债来实现,在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经济复苏不明朗的情况下,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根据奥地利学派的分析路径,等到投资要清算的时候,危机必然爆发。在产能过剩引致结构性问题的条件下,单纯运用需求政策,往往使政府的宏观调控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选择信贷扩张的方式来提振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尽管在短期内有助于产业复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产能过剩的困境,相反只会恶化企业债务负担,并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另一方面,过度扩张的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与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产业网络,若政府放手不管,这些产业的收缩效应将进一步扩散,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从增长速度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已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进入一个结构调整期。下一阶段的重点是,通过改革来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优化产业结构比例。中国的结构调整是一个经济再平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改革可能会导致未来增长率略微下降,但这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发展现象。总理强调:“经济发展不是短跑,而是没有终点的长跑,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看耐力和后劲。”

2.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要求在良序运作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要求各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生产的目的,然而有效率的资本组合并不是自动达成或由某个超市场力量(如政府)的意志决定的,相反,它主要依赖于市场过程中的企业家活动。在动态的生产结构中,异质性资本的有效组合,实际上就是企业家头脑中分散的知识如何通过价格体系有效地实现跨期协调的问题。企业家依据价格和预期利润来配置各类资源,或采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工序,或引进更具盈利性的商业组织形式。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引擎,企业要持续地获取利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竞争优势上,他们必须持续地创新,避免模仿者的模仿行为终结企业家的利润。另一方面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至关重要。哈耶克明确指出:“经济领域中的政策应当由法治支配。经济活动的自由,原本意指法治下的自由,而不是说完全不要政府的行动。”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哈耶克强调:“重要的是政府活动的质,而不是量。一个功效显著的市场经济,乃是以国家采取某些行动为前提的;有一些政府行动对于增进市场经济作用而言,极有助益;而且市场经济还能容忍更多的政府行动,只要它们是那类符合有效市场的行动。”鲍莫尔关于“游戏规则在决定企业家精神配置到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活动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分析,极具启发意义。实现企业家精神与市场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离不开法治和政府的监督作用。法治和政府监管职能的缺失,必然使企业家沿着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的路径去追求财富。政府在创设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充分利用好三大清单,即利用“权力清单”来限制政府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利用“责任清单”来限制政府的“不作为”,落实政府监管职责;利用“负面清单”来保护市场主体的自利,以此来激活市场活力。在缺乏法治的环境下,放任市场自发力量所带来的破坏性经济后果,是个人和社会都难以承受的。

3.资本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政府在危机时期如何有效调控经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当经济发生系统性危机,政府不得不实施干预政策来拯救经济时,政府的调控措施必须尊重市场原则和生产规律,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手段。新古典关于资本同质性的过于简化的分析,并没有为政府的有效调控提出具可操作性的建议,那种认为只要增加投资就能刺激经济的观点,其实是一种误解,它忽略了“耐用的投资品并不代表增加产出所需要的一切资本”的事实。要实现预期增长,政府必须把与耐用投资品互补的其他资源投放到生产过程中,以实现各级资本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之间恰当的比例。因此,政府在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时,不能仅仅关注投资的货币数量,更需要关注生产结构中各种资本的合理配置,重点扶持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防止累积性的结构失衡。总理在谈到政府职能和调控方式转变的问题上,多次强调要“激活力、补短板和强实体。”“激活力”要求政府为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生产性作用优化宏观环境,激发巨大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补短板”要求政府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微刺激”政策(如定向降准)来修补生产结构中的缺环;“强实体”突出了实体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金融市场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实体经济是因,金融表现是果,两者决不能相反。一旦实体经济中的生产结构出现资源错配,最终其经济问题必然在金融市场上得到强烈的反映。

4.政策制定者需要准确理解总量性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关系。

利率对异质性资本价格的不同影响,可突破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为理解经济周期性波动提供新的切入点。主流宏观经济学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改变市场主体对未来前景的悲观情绪,起到鼓励投资和刺激消费的作用。然而,在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看来,即使货币当局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的措施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经济也可能出现跨期失衡,因此,政策制定者不能简单地将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标志。在市场过程的分析中,我们不能忽视通货膨胀对相对价格的扭曲效应:某类资产价格(尤其是资本化程度高的产业)能够对信贷扩张迅速作出调整,而有些价格则调整得很慢。信贷扩张引致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向市场主体发出了如何配置资源的信号,这些扭曲性的价格将导致资源的低效乃至错误配置。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合理性。

四、结语

在哈耶克看来,“资本问题当然是超过一切其他经济问题的最重要的问题,自我们这门学科出现以来,就一直是理论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在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占支配地位的时代,奥地利学派在资本方面的贡献一直被经济学家所忽略。以资本为基础的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是市场过程的动态研究方法,它把整体社会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深刻地揭示了以没有真实储蓄为基础的信贷扩张不同于实际生产资本的增加,它并不会导致再生产过程的扩大,相反,只会导致资本结构的扭曲。同时,加里森的宏观经济学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有效调控和法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3篇

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从学校直接走上讲台,其优点是经济理论扎实,但也存在若干弊端,比如:教学中偏重理论,案例较少;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经济学前沿问题关注较少等。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推导感到头疼。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

独立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母校,其余的来自于学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其授课的共同特点是以讲授经济理论为主,并且在经济理论的讲授中又以数学模型的假设、推导及经济图形的解释为主,较少介绍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少,没有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这门课没有用,更不会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二)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

独立学院自身缺乏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迫于经济压力,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自己的见解较少,讲授内容空洞。另外,“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宏观经济政策比较“高、大、上”,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形式,故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数学推导,大量的经济图形需要数学解释(例如“最大值、最小值、边际量、最优组合”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反应慢,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要点

宏观经济理论来源于现实生活。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GDP、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变动等等宏观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决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因此,如果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那么,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只要设计恰当,准备充分,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诞生的,并且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生源,学生毕业后也主要是服务于本省。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在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时,笔者就让学生统计并比较兰州市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当中GDP的地位、甘肃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的地位、人均GDP如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率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序等等。分析本省本地区GDP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比重,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

(二)与经济热点、时事相结合

经济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每年的经济热点都不同。“宏观经济学”教学要结合经济热点和时事来介绍经济理论,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例如,2011年中期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在讲授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2010—2013年的CPI指数,衡量一下2011年中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提的对策与当时经济学家所提的对策进行比较,并让他们互相点评。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对经济进行“点穴式”微调,因此,对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内外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式,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操作方案就非常必要了。所以,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并筛选想要的资料、如何在可行的范围进行调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例如,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一章的实践环节时,笔者给学生的题目是: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同时,我们对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指导方案:第一部分概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主要描述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第二部分描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侧重阐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具体是什么;第三部分分析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际效果,例如“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至今五年多了,该计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弊端”等等。这个题目较大,学生可以选择十项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具体分析。应该注意的是,给出指导方案是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按照这个步骤分析问题。如果仅仅给学生一个实践题目,没有指导方案,没有实践步骤,学生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结果就是实践方法各种各样,抓不住实践内容的重点,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课外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以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形式包括课题研究、创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专题讨论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对经济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每章的内容,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关经济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分),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出1-2周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资料或者进行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或列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接着,在本章讲授结束后抽出1-2个课时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并制作PPT,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同时,可以设置两名评论员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为了防止某些组员“搭便车”,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所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各个小组在实践环节中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专题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陈述。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过的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时间、把握节奏,力争使整个活动紧张而充实。除了专题讨论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理解。比如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美国篇,让学生贴切感受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一方面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农场主把牛奶白白的倒进河里等经济现象,使学生更直接的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理解什么是生产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并感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的魔力,以及国家如何干预经济等。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各个学校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消极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研究,既发散了思维,又扩展了知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泼生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更深的问题时,会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题讨论时,分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理解未必相同,每个人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各异,一个小组6-8位同学,在讨论问题时必然会有争论,说服其他同学同意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锻炼自我能力的过程。同时,研究问题时要进行分工,每个同学都要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最终成果也一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暑假、寒假流于形式的社会调查和大四两个月的社会实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达到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学生刚刚开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时,就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独立学院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学生数学基础差”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并建议实践环节要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要与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要制定可操作的指导方案、要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笔者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讨和尝试,旨在改善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笔者的实践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4篇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均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非常关键。经济学原理通常是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科目,也有不少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目前已开设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经管类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人。该院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相关教研室多次赴黄山市外贸企业就外贸人才需求和外贸人才能力要求进行调研,了解到外贸企业注重沟通交往、洞悉客户心理、与客户商务谈判等能力,尤其看重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微、宏观经济学课程被定位为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平台课程,除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在第二、第三学期外(新生英语成绩有录取门槛要求),其余专业均开设在第三、第四学期,且在师资有保证的情况下尽可能开设双语教学。

二、微、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目标定位

我国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通过教学营造语言环境,使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接受训练,获得使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并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微、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重在激发学生以英语作为媒介学习经济学原理的兴趣,而不是简单地记忆经济学术语的英文表达。这有助于学生接触并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捕获国外先进知识,培养英语思维习惯,扩展专业视野,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影响微、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

教师的教学观念能否及时更新决定了师生双向交流中学生的主导地位能否实现。如今课堂说教现象严重,很多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及时沟通,忽略了以互动式与学生自主式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在非母语授课的语言障碍下,教师一味地“独唱”往往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阅读、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兴趣。有些主讲教师在实践中只强调英语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教学组织形式不能有效创新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能否有效创新决定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质量。原版经济学教材普遍通俗易懂,所以教学不应重在选择中文或英文教材,而应注重内容讲解的英文比例。目前经济管理学院根据专业性质区分了英语口语使用的比重,对入学英语成绩达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加大了英语口语的教学比例。在当前扩招形势下,各项教学资源稀缺,双语教学所提倡的不超过25人的小班制教学无法得以实现,而学生之间英语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视同仁地实施双语教学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双语教学氛围不能有效营造

双语教学氛围能否有效营造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双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是双语教学效果实现的基础。目前很多学校难以经常聘请外国学者讲学,无法提供英文文献借阅,也不能搜索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访谈类影像资料,定期播放英文电影和国内外英语电视节目也仅占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很小比例。学校无法创造多渠道的英语语言环境,没有营造出浓厚的的校园英语氛围。

(四)考核形式不能有效改革

考核形式能否有效改革决定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受学生英语能力的限制,平时作业的完成、课堂提问的回答、试卷的命题及作答等多元化考核方法很难真正从“英文命题、中文作答”转向“英文命题、英文作答”,至少在大班教学下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独立完成。作为期末考核形式之一或构成总评一部分的口试很难真正实行。

(五)同行交流促教学不能有效开展

同行之间教研、教改交流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影响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质量。除一些公共课外,高校专业课集体备课现象并不普遍,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合适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梳理、教学重点的明晰、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修订以及作业布置和批改等环节缺乏沟通。

(六)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有效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合理利用是双语教学尤其是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PPT的引入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但很多教师的课件过于吵闹、花哨,不仅没有有效地辅助教学,反而干扰了教学。微、宏观经济学教学需讲解大量的图形,而这往往需要通过自定义动画来展现。足够的耐心、严谨的态度不可或缺,稍有疏忽曲线就会出现顺序错误。这对推导结论的伤害是致命的。

(七)双语教学不能真正有效推行

双语教学目前已成为教育部评价高校教学能力的指标之一,在此要求下,很多学校盲目推广。双语教学非英语专业主讲教师英语表达能力欠缺,英语专业主讲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加之语言环境缺失、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学生难以对双语教学产生兴趣。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测评打分偏低,影响后者职称评审。以上情形使双语教学半途而废,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四、基于PBL和CBL教学法,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在众多影响微、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效果的障碍中,作为双语教学实施主体,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生学习兴趣能否被有效调动,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密不可分。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双语教学,应在熟练地用中文讲解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双语教学。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素养,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尤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应逐步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若能把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和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有效结合,双语教学的效果将大大提高。

(一)基于PBL教学法,实施知识点的引导和传输

PBL教学法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主动学习,它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并通过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双语课程而言,由于语言障碍,学生在课前带着问题去预习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通过PBL教学法予以引导。它要求主讲教师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并能灵活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它还要求主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督促,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问。因为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忽略,过难又会挫伤其积极性。

(二)基于CBL教学法,实施知识点的提升

CBL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每一位学生充分融入案例中,使他们尽可能有效率地利用所拥有的资源分析相关信息,从而解决问题。提高用英语表达经济学课程专业知识的能力不能被动接受,而应让学生在教学中时时参与。这对80、90人的班级来说并非易事,引入CBL教学法可解决这一难题。在这种方式下,案例的选择很重要。选择较复杂的案例能很好融入已讲解的知识点。同时教师在对抗中(CBL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集中学习和分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表现为其打分,计入平时成绩)应保持公正,教师的公正评判会使得不同小组的学生相互学习。最终成绩的评定通常在三到四轮的对抗后才会产生,每一轮结束教师都要进行讲解,并根据具体情况或请各小组成员随机补充,或就共同错误予以纠正。这对强化知识掌握非常有意义。

(三)基于PBL和CBL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比如讲解有关国际贸易下的福利分析的内容时,可设置第一层问题Whatdetermineswhetheracountryimportsorexportsagood,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theprinciplesoftrade思考如何通过贸易中优势定位国家在贸易中角色的因素后,对比讲解importer和exporter的确定原则。进而设置第二层问题Whogainsandwholosesfromfreetradeamongcountries,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贸易下福利得失的归属,对比讲解importer和exporter的得失归属,得出共性和个性结论。进而设置第三层问题Howaboutrestrictedtrade,引导学生思考限制性贸易下福利得失的归属,对比讲解以importtariff和importquota为手段的限制性贸易下的得失归属。在国际贸易下国家贸易角色的确定、自由贸易和限制贸易下福利的归属等内容讲解完后,为了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吸收,可以给出若干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选择以exportsubsidy为主题的案例,其目的一是通过它促使学生回顾国家如何能成为exporter和自由贸易下相应的得失等内容,二是通过案例促使学生回顾并对比importtariff下得失的归属,三是通过案例对比单纯的governmentsubsidyonbuyersoronsellers下得失的归属。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宏观经济学中概念抽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这也就产生立一系列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二)教学内容体系难懂

宏观经济理论是一门有争议的理论经济学,流派颇多,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国流行的本科教材多以西方萨米尔森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主编的经济学教材为依据。为了体现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完整性,我国教材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吸收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内容,希望能够把西方其他宏观经济流派的理论融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教科书。但是这也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宏观经济学体系庞杂,争论颇多,虽然在本科生教学中教师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主动性较差,主要因为:(1)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相关性不强,学好宏观经济学对就业和生活关系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2)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理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该学科对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作用不大,认为应付考试过关即可,故没有下一番苦工奠定一个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决心,学习过程草草了事。(3)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概念抽象、体系庞杂、争论颇多,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混乱,更无法运用宏观经济理论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4)本科生宏观经济学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很多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上,不会自我学习。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因为上述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课后不复习和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1.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授宏观经济学时,第一堂课应该把学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介绍给同学,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宏观经济学是对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它提供了人们了解、研究和分析宏观经济的基础工具,学好宏观经济学为以后学习财政理论、货币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等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们宏观经济学基础没有打好,以后在学习涉及宏观经济的许多理论时会出现对这些理论认识不清、理解不了、难以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地位和作用。其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宏观经济问题,仿佛对一般个人的经济生活现实指导意义不大,学生们意识不到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对他们显示经济生活的指导作用,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宏观经济理论较为抽象,学生们对宏观经济理论理解不到位,更谈不上应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所以学习兴趣不浓。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把宏观经济理论的应用简要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宏观经济范围内,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宏观经济是繁荣期还是衰退期将大大影响着学生就业情况,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影响每一个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物价水平高低影响着每一个居民的生活等等。如果学生们能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对学生们的毕业后的就业、买房、结婚和理财等一系列经济生活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价值让学生们了解宏观经济学,提高学生们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宏观经济的概念和指标比较抽象,教师在开始讲授宏观经济学时应该把为什么宏观经济理论要应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抽象概念表达的具体经济现实介绍给学生。

要介绍给学生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不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研究宏观经济要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研究,但是宏观经济总量是无法直接在现实经济中观察到的,这就要求定义一些宏观经济总量的概念和指标,并通过宏观经济统计来求得这些指标,用以反映宏观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讲授的正是宏观经济理论中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宏观概念和指标,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为这一章仅仅讲授与产出水平有关的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和指标是不够的。本章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中提供一个宏观经济概念基础,应该把宏观经济中的其他概念和指标也放到这一章讲授。教材如此安排是因为秉承了国外凯恩斯主义学者编写教材的习惯,因为凯恩斯和早期凯恩斯主义学者在研究宏观经济时只讨论产出问题,不讨论物价等问题。他们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只研究一个国家产出和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故没有讨论物价等问题,给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概念即可,没必要给出与物价水平等宏观总量有关的概念。但是,我们现在讲授的宏观经济学包括讨论物价水平和失业等问题,应该在讲授宏观理论之前,把这些概念都介绍该学生,并且这样也有利于介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介绍给学生微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的是价格和产量问题,宏观经济学同样也讨论产量和价格问题。但是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某一具体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中可以直接观察到,但宏观经济讨论的是总产量,它在现实经济中无法直接观测到,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反映的是该国一定时生产产品的总和,但是由于产品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在数量上加总,例如不能一个鸡蛋加一斤猪肉,这样就要求创造一个概念来反应一个国家的总产量,经济学家们认为一个国家产出的产品虽然在数量上无法加总,但是可以在价值上加总,于是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等国民收入核算概念。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价格也是一个问题,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反映的是某一个产品的价格,可以在经济中直接观测到,但宏观经济讨论价格是所有产品的价格,这就要求创造一系列反应价格水平的概念和指标,于是有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等概念和指标。与失业有关的概念也应该在这一章介绍,并且应该介绍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是相联系的,因为一个国家在资本和技术短期内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就业来决定,失业率高则国内生产总值小,失业率低则国内生产总值大。如果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则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就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同时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处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也就处于充分就业水平。那么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就等于研究失业问题,即如果该国经济决定的国民收入小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该国必然存在失业问题,解决国民收入向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收敛的经济政策也同样解决失业。

3.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体系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晦涩难懂,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不是出自一个理论体系。

宏观经理学流派颇多,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体系。本人认为教师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理论内容时应该按照个宏观经济流派的各个体系来分开讲解。

三、结语

文章依据本人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效果良好的经验认为:首先,教师应该依据课本既有体系,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线。先讲授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理论,再讲授凯恩斯的后继者即新古典综合派I在研究宏观经济时提出的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然后介绍引入价格水平变动后产生了总需求总供给理论。而在讲授总需求总供给理论时可以按各学派的总需求总供给理论体系分别讲解,并且把教材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章节内容按照提出的所属学派分别融入到各学派总需求总供给理论的讲解内容中,因为教材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章节内容本身就是各个学派提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各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解决学生对宏观经济教学内容体系理解混乱问题。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6篇

1、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宏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抽象分析的方法,利用图表、函数等数学方式来表达经济学原理,理论性极强是其典型特点之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庞杂,学派多,也是其典型特点。而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宏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很多时候只有32个,与内容多相比体现出课时少的特点。

2、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内容庞杂,课时少,加之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弱、自律性差等特点,使得独立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处于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笔者认为,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要走出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的困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研讨式教学法。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将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结合教材和现实经济现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和讨论,再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具体分为五步:一是确定主题;二是独立探索;三是小组讨论;四是全班交流;五是点评总结。

1、确定主题

教师首先讲解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问题、疑难问题、热点的经济时事、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或案例,作为研讨的主题。例如:在讲解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构成与凯恩斯消费理论这部分内容时,先讲解两大理论,然后以我国为例,列出我国近两年的GDP数据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排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国GDP中四部门所占比重各为多少,通过最近10年的数据评价四部门经济对GDP各自的贡献如何、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独立探索

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如何搜集整理资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阶段。学生关于研究是缺乏方法和经验的,因此在进行调研之前,需要教师专门开设专题,让学生了解研究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前期文献资料的搜集、资料的整理以及观点的提炼进行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调研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数据相关的实证资料;第二是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中国知网等专业性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在这个阶段,经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最终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发言稿。

3、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首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组人数的多少取决于在时间上能保证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每组人数保持在5-8人比较适宜。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内讨论,形成小组观点,并选出发言人。

4、全班交流

小组形成观点后派每组的发言人进行发言,这个时间段,教师应鼓励有想法的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应抓住时机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以本文中研讨主题为例,可以在学生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应该如何改进。这个阶段教师应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越激烈,思想碰撞越多,效果越好。

5、点评总结

教师的点评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此阶段,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补充,对于好的观点予以提升,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甚至可以鼓励有思想的学生将观点撰写成学术论文进行发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总结观点,引导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学会解决问题,最终从“学会”走向“会学”。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教学观念较为陈旧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时期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由于教师有着对宏观经济学基础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全面把握,而学生在学习之前却对其不甚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但课堂教学的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要求并不矛盾。“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教师要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宏观经济学更加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虽然偶尔穿插课堂提问和课上训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其问题答案大多为唯一、封闭和定型的,不能较好地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这种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枯燥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最终造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学习主体缺位。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单一,大都沿袭“填灌式”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手段已经由原来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把握也只能通过课后作业及期末考试来测评,而无法实现课堂即时的了解。此外,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多是单调地讲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模型,虽然其中也有相关案例的讲解,但是大多数案例已陈旧过时,带有明显的时滞性,大部分是反复被引用的国外的经典案例,而对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比较前沿的经济动态则很少提及。并且,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部分,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因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提高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的比重

教师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课堂讨论正是一种简单、快捷、见效快的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的分组工作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对经济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来划分小组。在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进而得到问题的解答方法,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肯定了学生相互讨论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容否定。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由于学校的自身条件有限,在教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将课堂教学提升到了科学研究的阶段。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设立一个以研究为主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教学与科研不冲突。另外,教学研究要有科研精神,要善于结合海量的数据来解决经济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三)开展仿真式教学

所谓的仿真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构建真实经济事件的方式来验证课堂上的理论,在真实的实践当中分析经济人的行为。这种方式简单有效,能最直白地展现出经济事件背后的规律,并借助计算机等先进的学习工具,推导出此经济事件背后的经济结论。仿真式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迅速并准确地推导出经济事件背后的本质。仿真式教学还需要教师进行足够的引导,定性与定量分析经济事件所揭示的道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建立起经济事件的具体化模型,进而有效开展经济学实验,分析经济事件背后的本质,这就是仿真式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单独完成仿真式教学的前几个步骤,或是与有能力的学生共同完成,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教师要能准确地剖析经济模型所表达的含义,熟悉仿真过程中所有的步骤并能亲自演算,还要有清楚地描述上述经济模型的能力,确保自己的讲解能让学生听懂并吸收。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8篇

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应用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环境下体现的非常明显,最突出的就是能够基于严谨的数学理论最大程度的降低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无用争论,同时也能够使得一些在表面上没有联系但是深层次上有深刻联系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能够表现出来,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好的感知和利用。其次,从研究实践的角度上来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利用数学理论同样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第一,数学理论的充分利用能够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模型或者是研究基础;第二,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利用还能够使得宏观经济学这样一门社会科学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系统性和一般性;第三,数学理论当中涉及到的各种方法和观念能够深层次挖掘出宏观经济学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正是因为这样,在宏观经济学研究当中充分利用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宏观经济学中

二、数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以上所述,主要说明和分析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应用的显著优势。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学本身也是相对独立的学科,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有良好的应用,这样两种学科仍然是本质不同的学科,在研究和分析过程当中要予以把握。主要强调的就是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仍然是经济思想,数学理论无论有多么重要也仍然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是方法,宏观经济学的成果和成就也都还是建立在经济思想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数学理论,总的来说,就是不能够将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理论简单的混为一谈。通过上述分析就不难发现,宏观经济学与数学理论是不能够对等进行比较的,反而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更加适合于宏观经济学的比拟,这主要是因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而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社会科学当中的经济因素,都是科学,且其观念和结论等都需要通过试验数据和数理逻辑推理来获得和验证,这样一个过程就需要通过数学理论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当然,宏观经济学和物理学之间仍然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相关试验的可操作性上,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很难像物理学科一样进行可控试验,也正是因为这样,宏观经济学才更需要通过大量的假定和数学推理来得出和验证结论。即便一再强调数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理论和数学模型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应用层次并不十分深刻,也就是说,即便是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宏观经济学论文当中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模型也都还是比较基础和简单的,具体来说,多应用的是微积分当中的极值原理,也就是所谓的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这样一些数学理论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应用应该来说对于任何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研究人员而言都是没有难度的。也有部分应用于宏观经济学的数学理论层次比较高,如非线性规划、博弈论中的不动点原理或者是一般均衡等,这样的概念和理论即便是在数学学科自身当中也是十分复杂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这样一些理论本身非常复杂,但是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应用还是比较直观和简单。

三、宏观经济学中数学理论的应用分析

宏观经济学当中对数学理论加以利用多是通过数学模型的利用来实现的,而数学模型的良好应用则需要长期的实践来实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较多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模型成熟的应用到宏观经济学当中来,如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最优化方法建模等,这样一些数学理论和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当中的利用都能够起到相当理想的效果。在这里就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第一方面,宏观经济学当中较多的初步概念和初步想法并不能够立马通过成熟完整的数学理论或者是数学模型表现出来,往往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和模拟才能够获得比较明确且具备预测性质的结果,也只有这样一种性质的结果才能够真正应用到现实当并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和效益。就是说将宏观经济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有利于问题的清晰化和具体化,能够发现一些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第二方面,研究人员在通过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后,往往还会选择非数学的语言和形式来对其结果进行表达,这一方面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数学建模教育的进行并不十分理想,除此之外也考虑到数学问题和经济问题的结合状况同样不理想。通过上文讨论就不难理解,宏观经济学当中数学理论的应用实际上是具有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将宏观经济学作为科学学科来研究的进程当中数学理论的应用就是必然的趋势和选择,其研究思路和方法都是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和目的的,且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相当理想的水平。

四、结语

当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在应用当中认识区别并差别对待和处理即可。宏观经济学是实践性质非常强的学科,数学则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宏观经济学当中去,就是希望能够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使得宏观经济学能够更好的在其他学科当中实现渗透。但这样一个利用过程还需要注意度,数学理论依靠过分的话就会导致宏观经济学问题失去现实意义,这一点是需要研究人员自己进行把握的。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

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 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 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③ 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上一篇:环境与经济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为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