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30 11:17:03

宏观教育制度

宏观教育制度篇1

关键词: 宏观微观论 校长管理 科学规划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有无特色,是学校校长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作为小学校长要管什么?怎样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我认为应从学校的“人、财、物”等重要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可以切合实际,运用宏观微观论的理论,通过整合、优化学校各类资源,努力形成学校内部的良好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开展工作。

在学校工作实践中,校长要重视宏观决策与微观管理,二者相互渗透,互为依托。宏观决策是方向,是目标,是学校长远性的、整体性的、大的方面涉及全局性方面的工作;微观管理是方法,是步骤,是以当时性的、局部性的、小的细节方面工作。宏观决策以微观管理为依托,并通过微观管理而实现;微观管理以宏观决策为目标,并在宏观决策指导下具体运作。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

一、明确的管理目标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是学校宏观决策的核心,微观管理的根本。

校长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管理目标。校长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管理目标,务必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的敏感性,提高政策性理论和业务水平,不仅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更要以微观管理为着眼点,具体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工作布置到位,督导检查到位,改进方法,不断调控,才能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的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活动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宏观意向的模式,也是对最佳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宏观性的超前期望。它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进行有效活动的目标性要求,体现了教育者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取向。目标是管理工作中的灯塔,建立明确的宏观管理目标具有决定微观行为活动的导向作用。依据宏观微观理论,管理目标的效能作用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方向目标×工作效率=管理效能

此公式表明,管理的效能与方向目标有正相关关系,即设定工作效率恒定良好的,那么,宏观决策正确,目标明确,微观管理优化、协调、合理,则管理的效能就会大大提高。

二、科学的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是实施宏观决策的重要体现,是实施微观管理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加强预测和规划。学校谋求发展,就得制定科学的规划。有了规划,工作才有谋划的蓝本,工作实施才有思路,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没有规划,工作开展就会产生盲目性,办学效益就不会理想。

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从宏观着眼、微观考虑,注重抓好“四个必须、四个提升”,即:必须优先教育体系,提升发展水平;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质量水平;必须强化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必须细化教育规划,提升投入水平。努力促进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水平,更好地办好有特色有水平的学校。

学校规划既具宏观性又具微观性,宏观性表现为中长期规划,微观性的表现为短期计划制定,以及计划实施的方法、措施、步骤等。学校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现状分析、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系统和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等。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根据教育发展要求,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效率;(2)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社会发展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统筹考虑学校的布局调整、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更新等;(3)科学管理、效益最优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指导性的精神,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科学管理追求效益最大最优,提高协调发展程度和优质教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是学校宏观决策、微观管理的有效途径和举措。

一个优秀的校长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校长是学校最高的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事无巨细,校长要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学会管理,善于管理,驾驭管理,才是实施优化高效管理的关键。基于宏观微观论的原理,我将学校工作分解、归类,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只有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作,才能有效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1.学校工作分解、归类的基本框架。

学校管理工作应分为:(1)教学管理,(2)后勤管理,(3)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可分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又可分为: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研、培训、师德教育等方面;学生管理可分为:德育教育、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后勤管理可分为:设施建设、校园环境、教学服务和关系协调等。

2.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结构模式

校长抓管教导主任、后勤主任、财务主任;教导主任抓管班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后勤主任主抓校园环境、物资配备、教学仪器购置等;财务主任主抓资金的调配、账务往来等。

这种管理方式具有五个特点:(1)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校长工作精力集中;(2)职责分明,便于管理,体现“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专人”的原则;(3)是“抓大放小”的具体表现,是“纲举目张”、有序渐进的有力证明;(4)是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宏观决策、微观管理的必要依据;(5)条理性逻辑性强,能保证学校工作的连续性、有序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四、分权管理,抓大放小,是着眼宏观、落实微观管理方式的有效策略。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解决集权、分权。”校长是一校之长,是学校权力的中心,一所学校办得怎样,教师的积极性怎样,教学质量如何,学生发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校长的用权。在学校管理中,权力是能够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力量,是统一行为的保证,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校长无法管理学校,但具备这个条件,校长并一定就能管理好学校。

校长用权、分权,应在“公”“正”“廉”“明”的基础上灵活地把握好,发挥权力的最大效应。校长应该灵活、适当地集权与放权,让下属都有与其职位相对应的权力,在信任上放权,在放权上信任,使他们对自己职权内的工作认真负责,敢作敢为。这样学校各项工作才能良好地运转,从而达到校长用权、分权的目的。

由此可见,学校校长要在平时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势必要注重人财物的宏观调控,抓大放小。校长要将指令要求明确及时地下达到各部门乃至各个人,然后再考虑给予适当的微观指导,并适时地进行督导检查。当下属将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上交给校长时,校长务必须予以重视,务必从微观处想方设法地落实解决的办法。

五、校长宏观决策、微观管理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本质。

校长要取得宏观决策、微观管理的实效,就要充分发掘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能效。美国有位管理教育家说过:所谓管理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教师是学校人力资源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掘教师人力资源的能效,用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学校全面工作出成效。那么,如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呢?其一,建立健全教师工作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事。其二,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教师,尊重信任教师,关心理解教师,培养发展教师,领导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的工作方式,多与教师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意见,是校长实施有效决策的前提。抓师德养成,抓作风建设,用好人力,人尽其才,才能使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出色完成。其三,大力倡导教师具备“四有精神”即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国家负责,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其四,打造一支勤政、务实、能干的领导团队是事关必要的。校长要实现有效管理,就得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各成员的作用。一是要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规程;二是要配好班子、用好班子、管好班子,这是领导班子工作能力展示的基础保障。校长不仅要善于集权、用权,而且要善于分权、授权,尊重信任下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唯才是举,人尽其才,才能更好地领导全体教师做好一切工作。三是要重视培养班子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精神,这是学校领导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关键。四是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个人,各司其职,协调运作,才能使学校全局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管理必须“立得高、低得下”。结合实际,尝试运用宏观微观理论,理顺关系,把握主次,驾驭全局,指导到位,认真落实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精心实施科学优化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4,第1版.

宏观教育制度篇2

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不是单个或者多个要素的简单转移过程,更不是某几个要素的简单反应过程,而是德育创价过程中诸种要素如德育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至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某一个要素或几个要素,而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全盘考虑。同时,在考察德育效益各个要素时,既要从事物的静态去考虑,又要从事物的动态去考虑;既要作空间的考察,又要作时间的考察,就是说,应该从时空结合、纵横交错的角度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进行理性的概括。德育效益的结果生成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合力生成的过程。恩格斯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是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绝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4]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借鉴恩格斯的“合力论”,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可以带来有益启示。首先,从高校德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诸要素看,德育效益的实现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注重发挥德育合力的整体功效,坚持全面的观点,将所有德育要素在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中形成合力,各个要素结合的越紧密,同一方向性越强,越能融合为一个系统整体,形成的合力就越大,实现的德育效益就越明显。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德育实践中,总会出现诸要素方向不一致,相互冲突,甚至是“作用力”相互抵消的情况。其次,从教育者角度看,德育效益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系统培养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还涉及德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内容、社会化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增进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这是德育的主线。因此,在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时要构建多维度的内容,不仅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等思想教育,还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更要包括法制教育,只有将这些“力”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推动德育主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再次,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效益实现过程是一个“内化”到“外化”,再从“外化”到“内化”的有起点无终点的循环往复过程,将“我要这么做”转化为“我已经或者正在这么做”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要遵循德育规律,按德育规律办事,将德育目标化、制度化、系列化、整体化;另一方面要以受教育者为本,了解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同时赋予受教育者在德育实践中的自由和选择,保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最后,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看,德育效益实现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水平与教育者的要求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德育实践中,教育活动受到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实际相适应。反之,德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变得空洞无物了。另一方面,德育又要提高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道德修养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水平与教育者的要求不断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德育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发展。总之,德育效益的实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具有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指导高校德育,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都要有分有合、协调一致、首尾一贯、有机统一。这是关系到德育的成败和效果的重大问题。

原因和结果相继

高校德育效益的实现体现了结果与要素的前后相继、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一个德育要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一因多果;一个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多个要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即一果多因。德育效益体现了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两种形态交织在一起因果关系。一果多因,反映了德育多要素对单要素的作用和影响,肯定了一果多因,也就是肯定了德育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当然这种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向,而是上、下、左、右、前、后纵横交织在一起的。一因多果,反映了德育单要素对多要素的作用和影响,肯定了一因多果,就要注重发挥德育实践中的具体要素的作用,一种要素的存在会同时引发多种结果。在高校德育实践中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例子很多。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这种行为可能是以下动机造成的:如把入党当成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希望通过加入党组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学生入党动机的主流,是一种具有崇高理想的入党动机;如把入党作为自己取得进步的标志,这部分学生非常重视自身发展,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使自己成长的更快。他们往往在学业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多种荣誉和奖励,入党在他们看来是自己进步的一个标志;如跟风随大流,这部分学生主观上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只是看见别人写了入党申请书,自己也递交,入了党会觉得是一种意外,入不了党对自己也没有影响;如把入党当作身份和资格的象征而加以炫耀,甚至将入党当作获取评奖学金、受到重用、找到更好工作等的手段。可以看到,学生入党动机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造成学生入党可能是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在德育实践中要“对症下药”,才能保证德育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除了一果多因,高校德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因多果的情况。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会,不仅可以催人奋进,使学生重新树立自己的目标,也可以使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无论是哪一种,在德育实践中“以这一根本点的转化、突破为基础,辐射解决或提升相关的思想道德观念问题,并及时在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发挥辐射性作用和效应”。[1]313在德育实践中注重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和典型代表的辐射作用等等,都是强调和重视单因素,注重发挥单因素的作用,以便更好的实现德育效益。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对德育实践有指导意义。其一,增强德育主体的预见性。在高校德育实践中,防止受教育者犯错误的德育,要比受教育者犯错误后再进行的德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德育主体预见性的体现。根据德育的预设目标和实践发展的阶段,可以掌握受教育者在德育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如果受教育者的现状偏离了预设目标,那么就要及时矫正;而对于德育实践中一些有益于德育效益实现的内容,德育主体就要积极推动和加快实现它,如果不利于德育效益的实现,德育主体就要避免它。增强德育主体的预见性,不仅可以防止少走弯路,更可以避免和减少德育人为性代价的付出,是受教育者不断朝着预定方向前进,有利于德育效益的实现。其二,培养德育主体的自觉性。德育主体自觉性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觉醒的过程,因此,培养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的过程也是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过程,更是一个从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压制,多一些真诚的关爱和耐心的引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受教育者主体自觉性的养成,让弱化和消解的道德自律进行重建。灿烂的精神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德育之果,而德育之果却并非都出之精神之花,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在德育实践中交织在一起,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又要充分重视某一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形成辐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德育效益。

宏观与微观相依

“宏观微观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这样一种模式和模态:任何事物,不论大小,都是处在层次性的、网络式的普遍联系之中的,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每一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同时事物又是作为过程而展开的,过程又因其内在矛盾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这种整体和部分、过程和阶段之间辩证关系,就是这对范畴所要揭示的内容。”[6]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中既要具有宏观思维,又要具有微观思维。德育效益的实现要做到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互补。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主体和客体,主体指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主体之外的介体、环体等都被视为客体。[7]德育宏观是指处于普遍联系中的整体及其发展的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育主体完成了对德育客体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德育微观是指德育效益实现过程中德育客体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个部分、阶段、环节等,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德育宏观和微观构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两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宏观的存在,必须以微观为前提,是由德育客体的无数部分、阶段、环节的微观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包含微观;微观的存在也是这样,德育客体单独的一部分、阶段、环节都不能称之为宏观,只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是宏观,孤立的宏观和微观都是不存在的。其次,宏观和微观互相制约。一方面,宏观高于微观,微观被宏观所主宰,宏观的性质决定了微观的性质,宏观的发展变化也会导致微观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微观也制约宏观,在特定条件下,微观对宏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最后,宏观和微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德育客体而言,环体是微观,但是相对于物质影响、精神影响、文化影响等环境影响,环体就成为了宏观。正确掌握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对德育效益的实现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宏观统摄微观,就要求在德育中树立全局意识,对德育客体的认识和分析要全面而细致。如重视客体中影响德育效益实现的倾向性、长期性要素,剖析德育环体(周围环境、条件存在与变化等)对德育效益的制约性要素,探究德育介体(德育内容、方式、方法等)协调性要素等等,总体要求就是要尽可能的深入细致认识和把握客体,对客体的认识越深入,把握越到位,德育效益最大化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当微观和宏观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微观要服从宏观,部分要服从整体。另一方面,微观与宏观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此,在德育实践中除了要重视宏观对德育效益实现的全局作用,也不能忽视微观对宏观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在德育实践中,要善于抓住对宏观又决定意义的微观,将其作为德育效益实现的突破口或者德育的重点,分析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不同的受教育者、不同时期的思维变化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活动,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德育效益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德育效益的评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德育效益不存在或者无用,相反,从创价和代价、联系和发展、原因和结果、宏观和微观四个方面探究,对德育效益进行立体式的解构,以期丰富高校德育效益的内涵、形式、特征和类型等内容,最终树立德育效益的理念,不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宏观教育制度篇3

金融学科的建设和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与金融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1978年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逐渐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国金融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黄达教授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教育界,一方面辛苦耕耘,全心奉献,培养出了大批金融人才,解决了中国金融教育事业的和金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矛盾;另一方面,潜心研究,勇于实践,为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政策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学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经过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现有的金融运行模式、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了其内在的不足,也引发了理论界、金融业界对金融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从理论上说,经过这次危机人们发现,微观审慎性的整合并不等于宏观上的审慎性,或者说个体的健康性不等于总体的健康性。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比如危机的传染性与资本的要求、流动性、杠杆率、拨备要求、会计准则、评级制度相关的微观审慎性标准,以及羊群效应、动物精神、信息理论和计算的复杂性,还有激励机制的安排等相关的市场有效性的问题。在原有的理论分析框架、模型、基础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在金融运行和管理方面,宏观审慎框架已经成为金融危机后改革的主要方向,各个政府以及金融界普通共识是要建立逆周期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在宏观方面,除了要用好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具有密周期调节效用的传统货币功用,还引用了逆周期的创新手段,如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制度和动态损失拨备制度。在微观方面,主要侧重于加强金融监管改革,改进原有的资本协议、杠杆率等监管政策和工具,提高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和资本充实率,建立与经济周期调节相适应的前瞻性拨备管理,推进会计制度评级机构、延伸产品交易等改革,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其主要思路是将这些微观层面的监管机制纳入宏观管理的框架中,减缓顺周期影响,减少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当前,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的金融管理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其典型的内容是G20所推行和认可的巴塞尔协议III,从中国情况来看,我们有必要和有条件采纳宏观审慎框架,这已经写入了“十二五”规划。但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运用宏观审慎框架有一些紧迫的课题,会对经济周期的判断、高储蓄率等问题,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选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尽快加以深入的研究。

总之,新的金融运行和监管理念及其政策框架对金融学科建设、金融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我希望中国金融教育工作者以黄达教授等老一辈金融教育家为楷模,教书育人,刻苦耕耘,为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也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进一步潜心研究,勇于实践,为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为中国的金融稳定、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宏观教育制度篇4

[关键词] 税收负担;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一般通过一定时期的税收总量占gdp的比重加以衡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宏观税负的高低,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税收的总体负担水平,表示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上集中程度的大小,同时也表示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它是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也是研究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不断增长,连年创历史新高。1999年税收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元,2005年突破了3万亿元,2006年税收收入增加7000亿元,达到3.7万亿元,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更是完成4.94万亿元(不含关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1.18万亿元,增长31.4%。与此同时,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节节攀升,由1995年的11.3%上升到2006年的17.96%。持续快速的税收增长固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政府支出的需要,但如此持续高速的增长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如何呢?笔者认为,对问题的解释或解决,取决于我们采用何种研究视角对我国的宏观税负轻重进行分析。

一、宏观税负水平观念之争

目前,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争论,大约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观念:

(一)《福布斯》的观念。200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开始对全球税负进行调查,以税负痛苦指数作为衡量各国税负高低的指标,并定期向全球公布其调查结果。2007年《福布斯》发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继续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税负痛苦指数为一百五十二,仅次于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法国和比利时。据此,《福布斯》的结论是: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很高。

(二)国家税务总局的观念。国家税务总局认为:《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不能准确衡量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其在反映宏观税负水平高低问题上有几个重大缺陷。第一,没有区别平均税负与边际税负的差异。在痛苦指数计算中,个人所得税是按最高档税率45%计算,占总指数的1/4强。然而,据统计,在我国适用25%以上的工薪所得和适用30%以上的各类其他所得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仅占该税种收入的6%左右,占全部税收收入的0.5%,适用45%税率的人和税收收入占比就更少了。显然,把只有极少数人适用的税率作为普遍适用的税率是不科学的。第二,没有考虑税基比重和税制结构。直接把我国税收收入比重7%左右的个人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与占税收收入近半的增值税的法定税率相加,其结果的可靠性将会受到质疑。第三,税种选择标准不确定。如果任意增加或减少一个税种,税负痛苦指数的排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同样也降低了衡量的科学性。故此,国家税务总局认为,《福布斯》的结论是不科学的。2007年,我国完成税收收入4.9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0.04%,比发展中国家低1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可见,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高,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学者的观念。高培勇认为,我们通常讲的税收收入,只是由税务部门征收入库、按照现行统计口径计算的全国税收收入,并非税收收入的全部。完全意义上的全国税收收入,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关税收入、耕地占用税收入、契税收入,并减去出口退税支出。加项和减项互抵之后,最终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全国税收收入。除此之外,在当前中国,政府部门还使用别的形式、通过别的渠道取得收入。其中,属于规范性的、纳入预算的收入有:企业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排污费以及其他杂项收入;介于规范性与非规范性之间、未正式纳入预算但可比较精确统计的收入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障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等等;纯系现有制度体系之外、且无法加以精确统计的收入,则是由各部门、各地区“自立规章,自收自支”的各种收费、罚款、集资、摊派收入,等等。将上述四个层次的收入统统相加,以2006 年的数字匡算,中国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可能要达到30%上下。其中,税收负担和非税负担之比大约为6∶4。如果将涵盖上述四个层次的政府收入总量占gdp 的比重称之为“广义税收负担”,而把仅限于第一层次的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之为“狭义税收负担”,并且,以此为尺子讨论当前中国的税负水平,可以认定:当前中国的总体税收负担——“广义税收负担”,远远大于通常被认定的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负担——“狭义税收负担”。这也是我国学者在研究宏观税负时,往往将宏观税负分为小口径宏观税负、中口径税负和大口径宏观税负的依据。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小口径宏观税负(狭义的宏观税负)的税收负担水平不高,但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广义的宏观税负)税收负担水平偏高。这一观念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笔者赞同该观点。但如果不对现行税收进行必要的改革,继续听任我国的税收收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那么,我国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也将会超过发展中国家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

(四)纳税人的观念。广大纳税人对国家税务总局的观点持不同看法,认为中国的税收负担过重,纳税人的税收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税负痛苦指数较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术界的观念还是官方的看法,也无论是《福布斯》的计算,由于研究各方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各方得出的研究结果相去甚远。然而,从上述的研究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研究成果虽然结论不同,但却是基于相同的研究视角——即从税收收入多少的角度(无论是大口径还是小口径)来分析宏观税负水平的轻重。笔者认为:宏观税负的轻重不仅要从政府拿走多少税收收入的角度去考虑,还应考虑政府从纳税人手中拿走税费后为纳税人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换句话说,税收作为纳税人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格,提供的数量是多是少?价格是高是低?如果纳税人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格与享受的公共产品相一致,那么我们可以说是等价交换,符合公平交易;但如果纳税人购买的价格明显偏高,则违背了公平交易。也可以说,纳税人承担了较重的税收负担,宏观税负就较重。故此,从财政支出的视角,或从人民福利水准提升的标准来分析,将更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面把握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建立“以人为本”的规范收支关系,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剖析

(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民生支出比重偏低。在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偏高,社会文教支出和国防支出比重偏低。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增长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为14.6倍。有统计表明,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从1986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12亿元,20年间增长30倍,年均增长率19.5%;同期,财政支出增长15倍,年均增长率15.4%。1986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2005年则上升到2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6%的标准,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昂贵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预算外行政管理费增加更快。1998年行政事业费支出占预算外收入的比重为54.42%,2005年却达到72.01%,增加了近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其他支出增加缓慢。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多年来维持在7%-8%左右的水平;1986~2005年,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比重仅提高了0.5个百分点;国防、科技、农业生产和农业事业费支出比重分别下降了1.8、1.2、0.4个百分点。庞大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消耗了相当大的税收收入,加大了公共财政的负担,挤占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入资金,民生支出比重偏低。

(二)财政用于教育支出水平偏低。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也有3.6%,而我国仅为2. 41%。这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1993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 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 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 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根据对40个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情况分析,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15%以下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2%左右;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5%;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5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也相应增长到5%~6%。若按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而言,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应为4%~5%左右,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以下,难以满足人们对教育增长的需求。从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析,我国1952年为6. 41%,最高年份1995年达到15. 54%,2002年下降为11. 99%;而韩国(1997年)为20. 5%,泰国(2000年)为22. 44%,墨西哥(1999年)为25. 54%。也就是说,与国际上类似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属于较低水平。从历史比较来看,1961年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就达到了2.7%,高于2005年2.49%的水平。可见,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保持与gdp同方向的增长。

(三)抚恤、社会福利支出水平低。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除2003年外,1998-2004年,支出比重一直低于2%的比例。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也仅占4%-5%左右。2004年,两项合计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7.33%,占当年gdp的1.52%。而与此相比,发达国家用于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远远高于我国水平。过低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早日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较国际水平低。总的来说,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375.5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600亿元左右,增长近2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达到10.61%。从1998年到2005年,全国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年补助支出从22亿元增长至600多亿元,增长了26倍,8年累计补助支出达3000多亿元;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年补助支出从20亿元增长至545亿元,8年累计补助支出2826亿元,确保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比重明显偏低。在日本,社会保障总费用占国家gdp的13.7%;美国为16.81%;瑞典为32.14%,是我国的15-20倍;英国为22.83%;德国为29.07%;法国为29.72%,远远高于我国的支出水平。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支出,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的基本保障受到极大的约束。

综上所述,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和公共产品的比重偏低,纳税人享受公共产品的数量偏小,纳税人购买公共产品的价格较高。如果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没有跟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人民就很难更多地享受到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带来的利益,福利水准无法随之提升。那么,单纯地衡量税负水平的高低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笔者认为,从人民福利水准提高的视角看,我国的宏观税负偏高,宏观税负环境亟待改善。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公共财政的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财政作为政府的支出形式,也应体现以人为本,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比如,建立公众参与事关官员利益的行政事务改革的机制,形成政府与公众讨价还价的博弈机制,增强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强化预算的权威性,同时也强化预算约束,形成真正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

(二)加快税制改革,优化税制体系。应在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所得税方面,统一企业所得税税基,统一税率,统一扣除标准,统一优惠政策,统一征管程序,实现由按经济性质、投资来源、投资区域给予优惠向产业优惠为主的转变,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缩小直接减免优惠范围,采用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等多种间接优惠。同时,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披露和监控机制,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道德缺失;逐步实现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由分类征收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加强税源管理,在鼓励自行申报纳税的同时,强化代扣代缴人的责任。

(三)正税清费,规范非税收入。针对目前部门领导的批准和许诺就可成为收费依据的混乱局面,我们应当按照清理、转换、合并、取消的思路,在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基础上,对现有收费标准进行大规模清理,理顺税费关系,规范收费制度,建立起以税收收入为主,收费为辅,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收入对税收的依存度。

(四)严格依法治税,提高行政水平。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加大税收执法力度,以税源管理为基础,严密税源监控,大力实施户籍管理监控机制、数据处理机制、信息发布机制、预警机制、纳税评估机制、查管互动机制,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征收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优化社会服务,加大宣传力度,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满意度和接纳度。

参考文献:

[1]高培勇.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税负水平[j].中国税务,2007,(3).

[2]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秦广虎,张奎.新时期公共财政中的教育支出状况探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陈婷,夏婷.析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j].经济体制改革,2007,(6).

宏观教育制度篇5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区、高校和相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人,其中包括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所特有的性质,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

 

高等教育资源是存在于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的,因此其配置的模式和运行过程与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有共同点,当然亦有区别的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计划、宏观调控的成分,也有着微观层面的再分流、再分配。宏观层次配置和微观层次再分配的结合最终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宏观层次配置宏观层次配置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第一层配置,它主要是关于总体高等教育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其分配的依据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这层次的分配在手段和形式上是多样的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包括高校数量和布局的调整、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等等。

 

宏观配置的重心在于如何把高等教育的总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其目标是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在源头上实现合理分配,使其流向需要它的地方。尽量保持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情况都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供不应求将在量上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容易造成高校发展的滞待;供过于求方面使得资源不能分配到该分配的地方,另方面引发资源扎堆或者资源浪费。

 

2 、微观层次再分配

 

相对于宏观配置,微观层次的重心在于资源如何实现高效地使用。其目标是在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资源投人前提下对资源的使用实现高质量、高使用率,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这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异曲同工的。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再分配,主要是高校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时时更新教育内容等等措施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份文件或者一次座谈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在遵循定的教育规律和资源配置原则的前提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在采取任何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时候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权衡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模式最终审慎地制定出有效的配置方案。

 

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其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前提是在量上要给予保证,其次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资源保证其在质上的优势。在分配过程中需要坚持公平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平均主义,其追求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

 

其二生态观引导,整体动态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犹如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个涵盖众多因素的、具有自己组织和运转规律的系统。其中包括了相关的子系统如教育资源本身、资源分配者、资源享受者、分配方案等等。这些子系统不可分割它们需要围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种动态的和相对平衡的关系有利于髙等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现。

 

其三,价值规律作用供求关系平衡原则。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市场经济中商品配置的过程均以价值规律为前提受供求关系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尽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供需协调。及时获取高等教育市场信号得知现有的供求关系状况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的界限。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这两者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位置和各自的目标它们的实现途径也是不一样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2)计划调配和市场调控的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按照高等教育市场来配置资源也需要计划经济模式的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或者是两种方式协调综合后的结合体。计划调配可以在定程度上缓解市场配置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3)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需要借鉴生态观的原理从生态学角度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仅从规模数量层面出发,更需要关注教育资源的组织结构和配置机制的优化。

 

二、多校区大学实现离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计划配置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助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关部门应首先了解多校区大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教育资源的需求度做出评估接着制定出相关的配置政策和方案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在计划中有序地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供求关系等规律,在竞争中、动态中实现供求的相对平衡。再者,要实现宏观配置和微观再分配相辅相成的作用,统筹兼顾切不可丟其亦不可厚此薄彼。

 

(二)准确测度和评价高等教育资源在校区间的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国家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是个动态联系的配置体系。我们需要采用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时时监控、评价教育资源在多校区之间的配置情况采取适时可行的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髙效调控以保证教育资源的配置符合既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

 

(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资源共享实现相对公平

 

宏观教育制度篇6

论文摘要: 近代以来英国在宏观大学制度改革的历程中,大学和政府之间围绕大学自治和国家控制展开了长期的利益博弈。最终政府一步步介入大学之中,而大学在保留适度的自治权的同时,也接受了政府宏观政策和市场法则的调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坚决捍卫大学自治权;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正确处理制度创新和继承传统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 宏观大学制度;英国;高等教育改革

大学制度不仅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大学制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大学制度指一所大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而宏观大学制度则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它包括国家层面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称”。近代以来,围绕着大学自治和国家控制,英国大学和政府之间展开了长期的利益博弈,推动宏观大学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本文将通过追寻英国近代以来宏观大学制度改革的足迹,总结其改革的有益经验,以期为厘清当前我国新一轮高教改革中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一、 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回顾

近代以来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主要是围绕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断做出调整。从整体上看,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

(一) 自由放任时期

这一时期大概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一直到19世纪中叶。事实上,从12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一直到19世纪初,英国只有这两所大学。作为英国最古老的两所大学,牛津和剑桥一直都保持着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大学自治、学者治校。政府在这一时期和大学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联系,二者各行其是。大学在政府的放任之下享受着令欧洲大陆同行艳羡的自治权。但正是由于牛津和剑桥对这种自治和自由的滥用,最终导致了二者故步自封。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需要大批掌握生产技术、科技、经济和管理知识的人才,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古老的牛津和剑桥都未对工业革命做出任何回应,“不把任何专业的职业教育放在眼里”。由于大学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逐渐为欧美其他各国所取代。

(二) 政府干预机制建立时期

这一时期从19世纪中期持续到20世纪中期。1850年英国政府组织两个皇家委员会分别对牛津和剑桥大学进行调查,这是政府干预大学的开始。在调查的基础上,国会于1854年和1856年相继通过了《牛津大学法》和《剑桥大学法》,采用立法的手段,取消了两校自中世纪以来的一些特权,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并为政府培养公职人员。1871年,英国国会又通过宗教审查法,遏制宗教对大学的影响。“1881年,英国政府对威尔士的两所大学学院提供了4 000英镑的拨款,这是政府第一次对大学给予财政支持。”之后,英国政府对大学的财政资助逐渐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开始认识到,“大学对于国家意义重大,国家应当促进大学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政府需要大学培养人才来促进国家发展,同时愿意资助大学。而大学也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并且大学也急需来自政府的经费以维持发展。双方的利益诉求产生了共同点,一种新型的联系大学和政府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1919年,大学拨款委员会(UGC)正式成立。UGC由一名兼职主席和来自各大学的学者组成,是一个“准自治机构”。它负责评估大学的经费需求并向财政部报告,然后财政部根据报告以5年为一周期制定拨款计划。从此,UGC开始充当大学和政府之间矛盾的“缓冲器”,一方面为大学从政府那里争取经费,另一方面帮助政府向大学传递政策信息。

(三) 政府干预全面加强时期

这一时期自20世纪中期一直到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综合国力上已明显落后于美国和苏联。为了缩小差距,英国急需大量的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发展经济。发展技术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为此,英国政府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报告。其中1963年公布的《罗宾斯报告》影响最大,该报告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高等教育的课程应该向所有能力上和成绩上合格的、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开放”。在“罗宾斯原则”的指导下,英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在大学方面,大学对UGC拨款的依赖与日俱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政府对大学的拨款不超过大学总经费的30%,1956年就增至50%,1973年上升到70%,到了1980年,大多数大学90%以上的经费都由政府提供”。高等教育的扩张,进一步增加了大学办学经费的需求。而这一时期UGC的角色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1964年,UGC划归为教育和科学部领导,它的官员也成了公务员。之后,UGC逐渐从大学自治权的庇护者,转变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代理人,开始涉足大学内部管理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保守党上台后,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英国社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倡导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不再被视为福利事业,而是将它当做一种投资,不断减少政府资助,强调高等教育的效率、效益和质量”。1987年,教育和科学部决定改变原有的拨款方式,实行大学和拨款委员会之间的绩效合同制。此时的UGC在大学和政府之间左右为难,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它来对大学施加更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大学所能得到的经费减少,并且经费附带条件越来越苛刻。这招致了大学方面强烈的不满和抗议。UGC不能很好地协调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表明它的使命也到了终结之时。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规定,设立大学基金委员会(UFC)以取代UGC。UFC从人员构成、地位、职责等方面都与UGC有很大的不同。UFC中至少有一半成员来自工商企业界,主要代表政府和工商企业界而非大学的利益。它再也不会像UGC那样为大学的经费问题而去游说议员,反而会对大学如何使用政府拨款做出细致和繁琐的规定。

二、 英国改革经验的透视

在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的历程中,政府一步步介入大学,而大学在保留适当自治权的同时,

也接受了政府宏观政策和市场法则的调控。大学、政府和市场三方先后确立了自身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生动地展现了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 高等教育中介人管理制度

在英国大学制度改革的历史中, UGC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理想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模型。在UGC存在的70年中,英国大学和政府度过了一段美满的蜜月期。UGC的成立在英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首先,对政府而言,通过UGC为各大学拨款,政府可以对大学实施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干预,引导大学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提升英国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学从此成为国家的事业,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化的大学系统建立起来了。其次,对大学而言,既可以通过UGC争取到大量的办学经费,又能免于遭受来自政府方面粗鲁的干涉。UGC并非官方机构,它给大学拨付经费的时候并不限定经费的使用方式。而当时已存在的大学学院拨款委员会和教育署都不具备这种性质。正是由于UGC在大学和政府之间发挥的缓冲器作用,大学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政府的拨款,而不必担心自治权的丧失。最后,UGC的这种中介人管理制度是英国大学制度的创新。英国大学自中世纪以来固有的学术“超然性”使得大学发展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如果政府强行介入大学内部事务,必然会破坏大学自治的传统,引起大学强烈的反抗。只有采用UGC这种中介人管理制度,政府间接干预和调控大学的发展,才能在维护大学适度“超然性”的同时,将大学的发展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推动大学发展的社会化、现代化。英国的这种模式在英国之外广受好评。有些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也建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或理事会,澳大利亚成立了高等教育理事会,“在大学和政府之间发挥类似缓冲器的作用”。

(二) 保障大学自治权

虽然在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国家的控制一步步加强,大学自治权不断缩小。但是直到当代,英国大学自治的根基还在。1992年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决定成立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以取代UFC和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基金委员会(PCFC),作为英国唯一的大学拨款机构。虽然成立新的HEFC是意在强化政府和工业界对大学发展的影响,但在本质上HEFC和UFC并无二致,它们都是位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中间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政府对大学只限于宏观政策上的干预和指导。可以说,在英国大学制度改革中,政府是一直注意“呵护”着大学的自治权。因而,在科技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英国大学仍能保持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守护着大学独有的高贵超然品格。政府之所以对控制大学越来越感兴趣,是因为大学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渐从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演变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改革不可绕过的部门。

(三) 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引入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决定成立UFC以取代UGC,其实质是要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从UGC发展到UFC,大学自治权缩小了,政府对大学的宏观控制能力大大增强。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英国政府建立UFC也是为了把大学推向市场,政府在建立教育市场中充分地行使了它的中央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了多元市场结构中介”。政府对大学的宏观控制能力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的。UFC成立之后,政府拨给大学的经费锐减,大学为了寻求充足的经费,不得不与工业和企业界合作,以获取企业界的资助。与此同时,工业和企业界也能将自己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信息更加直接地传递给大学,使大学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也使得大学发展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四) 保守与超越并存

具有保守性的传统因素和具有超越性的现代因素共存于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改革的始终。保守性体现在英国大学近代以来多少有些过分的自治和大学与政府、社会发生联系的滞后性等方面。保守性因素虽然限制了英国大学教育的发展,但正是这些因素铸就了英国大学教育不可割舍的人文传统和古典情怀,是英国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欧美各国大学教育、形成英国特色的根本。超越性体现在英国特有的高等教育中介人管理制度等方面。超越性因素是在保守性因素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超越性因素最终将大学与政府、社会联系起来,推动大学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三、 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借鉴意义

2010年7月,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论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一章中,特别强调要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英国近代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宏观大学制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英国的拨款委员会……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坚决捍卫大学自治权。与英国大学与生俱来的自治传统相反,我国大学自治的状况令人担忧。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一直处于政府部门附属机构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僵化的高等教育体制使大学成为了“计划经济时代最后的堡垒”,来自政府方面过多的控制束缚了大学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是事业法人,而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法律还规定高校依法享有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学科和专业、自主开展教学、自主开展科研、自主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自主管理内部人员设备以及自主使用学校财产7项权利。这些法律规定不仅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基础,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容。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这些法律条文许多却无法落实,大学仍然严重依附于政府部门。更为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高校行政化愈演愈烈,大学的校长、院长以及其他校内管理人员,统统都有了行政级别。学生会发现许多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不再是单纯的学者,他们同时还是国家的官员。大学内部行政权力压制学术权力,学者被边缘化,行政官员控制着大学。这更加使得我国公立大学都积极地依附于政府主管部门,丧失了本该拥有的独立自治地位。这次出台的《纲要》中明文规定,“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清楚地表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学都要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大学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依法自主办学。政府是大学的举办者和重要的投资者,政府对大学的干预只能限于宏观政策调控和方针上的引导。政府剥夺大学的自治权,虽然会使大学更加服从政府的改革意图,但却从根本上违背了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失去自主权的大学也就丧失了大学的灵魂与本质,从而导致改革既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的利益需求,也不能使大学获得真正的发展”。最终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将走向失败。

其次,重视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中介机构。“保持大学的自主性就需要改变政府对大学采取直接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要改变这种管理方式首先在于建立一种科学的大学绩效评估机制。”我国新一轮的高教改革中也可以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中介人管理制度。这种高等教育中介机构首先要得到官方认可,但其性质必须是非官方的。同时,各大学也要积极参与组建中介机构,选出代表学校利益的人员进入其中。这种中介机构必须要通过广泛的研究、调查和讨论,一方面向大学有效传递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的意图和思想,另一方面,及时向政府反馈大学的要求和愿望。这样既可以约束政府违背高等教育规律,对大学施行强制干预,又可以制约大学偏离政府方针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另外,政府应根据这种中介机构经过广泛调查提交的对各大学的评估报告,科学合理地制定大学经费拨款计划。通过这类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在大学和政府之间发挥的沟通、协调作用,形成一块有利于大学的“保护带”,大学与政府之间“有尊严的边界”必将确立起来,大学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职能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加快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在不妨碍大学完成教学和科研使命的前提下,应鼓励大学积极走出去,与企业界开展合作。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但大学总体上市场化程度较低。一方面,大学和公司、企业联系较少,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也缺乏为所在地区服务的意识,没能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造成了大学仍然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投入,而很少得到地方工业和企业支持的局面。今后必须要鼓励高校在履行自身使命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同公司、企业的合作,并致力于开展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改革研究,培养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人才,承担起服务地区发展的责任。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投资办学。

宏观教育制度篇7

【关键词】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是培养综合性质的人才,主要反映了社会与学校,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还与当今的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主要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方面,在高等教育是总体,高职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高等教育比较起来相对较晚,但发展更加迅速,管理发面来讲更加多元化,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还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

一、在宏观上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以及发展形势

1.广义上宏观的管理体制制度

在宏观的基础上通常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但是我国教育基本是中央管理居多,地方没有什么主要权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也逐渐的打破了这种形式在这种管理下很难适应市场以及企业的要求,这就面临着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界非常需要政府放宽教育上的管理权限,建立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确立了高职教育的审批,其权利有省级政府自行管理,虽然也是重大进步,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整改力度还是不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现状。在整改基础上因该实现多元化教学的发展,允许地方政府规划设计高校教学规模、专业等。

2.管理体制从微观上看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通常我们称之为微观管理,和一些高校比较高职学院的管理的改革相对毕较晚,发展相对来说迅速。高职院校的管理和高校的管理体制大不相同,从单方面的主体来说高职教育和高校教育的领导体制基本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进步,高职学院的开设又是以专业性为主,提高创新管理的思想理念,所以高职教育在管理模式上更具有专业性,严格的考核标准,更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的工作等等。

高职教育的发展迅速的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没有系统,一般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比较忙盲目的跟风随从,没有自己的目标,通常是跟着潮流没有自己的特色,也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高职教育基本确定了管理制度,可以正常的运转,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人才,但是再这样信息进步的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较快,在高职院校管理只是初步的确立还存在不协调等问题,还需要去改进和完善。

二、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制度

1.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有法治的保障

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带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的创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进步的血液,高职教育的主体有学校、企业市场、政府机关、和社会的大环境,在教育的体制當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相互也无法去代替,在高职教育中国家政府已经将管理体制初步确立,但是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适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很难适应去计划的调控,所以非常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到宏观的管理去转变,结合市场的变化去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路程,使得高职教育健康的发展。

2.注重高职教育的关系发展

在高职院校具备创新的思想,为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一些基本的职能,高职院校的管理一切都是为这些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将高校的内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合理的内部管理当中,应该引入正确的市场竞争性理念,让高职院校更合理的发展,同时注重稳定。在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中,多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引进并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建立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注重创新追求高效益,是学校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三、高职教育的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

高职教育的管理要注重对内部教育的研究,增强研究能力,在世界各国高职院校非常重视研究和专业性,并有效地结合实践,所以在我国也应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应该增强开放程度,在现今国家通常打破了与市场的隔绝状态,实行多元化的开放,进行对社会和国际的多方向发挥发展。建立的专业技能标准,提高专业程度并向普遍性发展,设置专业的技术培训课程,制定奖励制度,实行证书性管理。时刻对市场进行调查,重视学习的教育的连贯性,当今社会是信息年代,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被人理解,各个国家也将终身教育形成体系,实行教育前后的结合,使教育与工作完整的结合,使高职教育更系统更专业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的进步,是市场经济的体现,在我国现阶段大多院校过多的注重学历学术教育,忽视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还有我国的现行的劳动制度不利于科技型人才的发展,技能型人才收入偏低,造成成了社会分配的不合理,高职教育打破了这样的局面,要做好高职教育,首先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改善技能型人才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应的待遇,还需要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并提供有力的资源,更需要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这样才能提高高职教育的发展。

宏观教育制度篇8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打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特点,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该更多的偏重实用性、简洁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

在高考招生中,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总分相对较低,并可以适当降分录取。这就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高中知识基础较差,特别经济学类的专业大多招收的是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更差,而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有很多公式的推导,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基础知识较差的原因大多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改正,所以很多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感觉难跟上,听不懂。

(二)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新生事物能力较强

独立学院的收费较高,所以能上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一般对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活跃,情商高,兴趣广泛,大多有文艺特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非常熟悉,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讨厌刻板的理论学习。

(三)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欠缺,缺乏刻苦精神

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很难改正,导致学习事半功倍,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方法也缺乏灵活性,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不会自己总结和解决问题,严重依赖教师。此外,由于家庭条件较好,学习上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往往不愿深究,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扎实基础、加强课程教学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畏难态度,使学生真正把宏观经济学学好

(一)扎实基础知识

主要体现在数学和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上,在大一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拿出相当的时间复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另外,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打实基础。在经济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案例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历代经济学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经济理论和历史或现在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独立学院的学生注重实用性的特点是想符合的,通过形象的各种实际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现实问题,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模式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单一的利用教授法,这样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而应该充分理由学生知识面广、才艺突出、对计算机和因特网的熟悉来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通货膨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亲朋好友的通货膨胀经历,然后用小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对失业问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典型国家的失业率指标,然后用PPT的方式进行演讲;而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就可以通过课程提问的方式互动,多做练习,多多激励和表扬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总之,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相应的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完善激励制约机制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自制能力较差,逃课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面也要在制度上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制约。例如,在上课时,对积极互动发言的同学加平时学分,对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和迟到旷课的学生减平时学分,对旷课严重的学生给予退课处理等。通过奖惩两方面的作用,从外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并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总结

上一篇:体育教学培训范文 下一篇:学习教育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