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2 14:41:31

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的作用

1.1通过宏观环境分析,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外部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企业只有在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存在环境后,才能变不适应为适应,变被动的适应为主动的适应,积极地利用环境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环境,发挥出自身的能动作用。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它是否能够准确地认识、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使自己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

1.2通过宏观环境分析,可以发现经营机会。由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产生和应用,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纪.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健康有力地发展,就要对环境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各种信息,把握市场需求新动向,适时采取措施,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求同社会发展和需要协调一致。

1.3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还可以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精神及内容,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从中发现并利用可能利用的机会,制订出明智的战略。宏观环境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自然等方面,任何一个企业及其微观环境,都在宏观环境力量的影响和控制之下。所以,企业要实现其目标,就必须分析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

2、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

2.1人口环境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人口环境应是市场营销人员研究的首要因素。人口的数量、地理分布、密度、流动趋势、年龄、出生率、结婚率、死亡率等都应是企业在做营销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2.2经济环境

市场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购买力,而总的购买力是与收入水平、价格、储蓄和信贷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1)实际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指数逐年递增,但通货膨胀有时却会带来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从而造成购买力的相对不足给企业的营销带来影响。

(2)储蓄状况。消费者的收入储蓄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储蓄的形式包括银行存款、购买公债、股票和不动产等,这些都可以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在正常的情况下.银行储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但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消费者会将储蓄变成现金,争购保值品o

(3)消费者的支出模式。消费者的支出模式取决于收入水平。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模式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对企业研究消费的需求结构、并预测其变化趋势是非常有用的。

2.3自然环境

企业的自然环境,主要是由所在国家的全部自然资源组成的。有些企业或行业还涉及国际资源,包括全部第一产业的资源及空气、水等等。企业经营的产品种类、数量、成本及价格等,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所需资源的储藏量、开采量和供应量的影响。特别是如果没有这种资源的代用品时,更是如此;只要企业的经营依赖于稀缺的物质资源,它的活动就要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会给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影响。

2.4技术环境

技术对人类生活是颇具影响力的,既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大技术的发明,都会给人类带来新的产品、市场和投资机会。对于技术环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变革的速度加快。许多今天司空见惯的产品在30多年前还未存在,如录像机、家用电脑、石英手表等。从未来的发展看,新技术的发明、开发和传播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2)创新机会无穷无尽。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创新机会。企业营销人员应懂得运用营销技巧,将新技术产品导人市场,诱导顾客消费。

(3)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随着产品的日益复杂,为了保证安全性,政府部门会对新产品的检查和管理日益加强,因此,企业在发展和推出新产品时,必须充分注意各种法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5政治法律环境

(1)政治环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的制定与调整.对企业营销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可能是鼓励和促进,在某些方面可能是限制和禁止。它既可为企业的营销活动限定范围,又可为企业的营销创造良好的机会。

(2)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有关的法规、条例、标推、惯例和法令。

有的法律、法规会起到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如《商标法》,国家为获得商标专用权的企业提供了法律保护,企业不得随意使用别人的商标或专利技术。有的法律、法规也会给许多企业带来营销机会。如《环境保护法》,国家对污染物的排泄、处理作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企业就必须购买防治污染的设备,从而为生产经营这些设备的企业提供了市场营销机会。

2.6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由社会中每个人的观点、态度、习惯和行为模式组成的。这种环境难以用数字来表示,而且其变化也很难受指令的控制。所以,理解和洞察其内部各因素的变化,是一种不易掌握的技巧,而恰抢是这种技巧,对成功的经营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探讨影响购买行为的社会因素,必须了解文化。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影响着人们当前的行为,而且也影响着整个历史的发展(其中当然包括经济历史的发展)。

某种文化实际上是特定条件下的人口及其政府制度、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的反映。

从市场学的角度讲,销售反映了人们的需求,而人们的需求又是社会和文化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社会中展开的,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对经营战略和策略的制订与实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密切关注、分析和把握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同一社会文化内各因素之向的差异性以及它们的变动趋势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市场营销环境既给企业带来机会,又给企业带来威胁。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保证决策的准确性,并及时调整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应在企业中建立环境分析与监测机构,以评价环境机会和威胁作为基本职能,及时并准确地向企业决策者提供有关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应付环境的策赂。

参考文献:

[1]陈启杰,市场调研与预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营外贸;宏观环境

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与其他各类企业一样,民营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良好的宏观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在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中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引导民营外贸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行政服务环境

在吉林省民营外贸进出口通关业务管理中,个别政府职能部门办事的作风、效率以及办事的制度化、透明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政府部门在行政过程中歧视、刁难民营外贸企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而无法制止,加大了民营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政服务职能。

第一,加强通关服务职能,建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民营外贸企业的互动制度。在吉林省民营外贸进出口业务中,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服务和行政指导力度,逐步引导民营外贸企业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守法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电子海关技术培训和海关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民营外贸企业技术应用水平和适应海关业务规范化操作的能力。对民营外贸企业批量较大的,且一次性又无法实现全部出口的货物,海关采取集中申报与分批出口验放相结合的快速通关措施,最大可能地满足企业通关需求。

第二,积极推行海关与民营外贸企业“信用通关”制度。所谓“信用通关”,即民营外贸企业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以人民币现钞结算”的规定,针对目前金融体制状况及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现状,吉林省海关实行“信用通关”制度,也就是民营外贸企业能够证明自己是合法的进出口贸易行为,海关凭企业的承诺函、货物出口报关单、境外实际交易手续等,允许其携带超量现钞入境。

第三,进一步提高民营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服务水平。对民营外贸业务实行一站式管理,即对企业注册、年检、地址变更、通关、核销退税等业务的办理设在同一地点,提高办事效率。

二、社会化服务环境

吉林省政府要建立、完善面向民营外贸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促进民营外贸发展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资格认证服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

第一,出口市场调研。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状况瞬息万变。单靠各个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一方面浪费资金,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重复工作。因此要求政府对此项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第二,贸易信息服务。信息是制约外贸发展的又一重要瓶颈。吉林省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起步晚,经验不足,对国际市场的信息了解不充分,在获得市场信息方面存在许多困难。目前,由商务厅主办的各种贸易展会就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外贸企业了解信息的渠道。因此,建立健全完备高效、快捷的对外经济贸易信息服务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完善的信息服务功能是吉林省外贸促进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开展电子商务促进服务。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具有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优势。因此,促进国际电子商务在吉林省的开展,也应成为政府外贸促进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组织专家咨询,协助企业进行国外市场调研。除向企业提供大众化信息服务外,也可以满足企业提出的个性化服务,如组织专家咨询,为企业解决开拓市场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对重点行业、地区设立专家小组,协助企业对相关国外市场进行调研,为企业出谋划策。

第五,建立贸易波动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数据库,推广预警系统,使之遍布各行业,逐步纳入相关行业协会以及各地方信息,用以强化贸易救济的功能。跟踪研究吉林省出口商品,主要是易引起反倾销商品在主销市场上的市场占有比例变化和竞争,以及国际同行业的反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国外贸易政策和技术标准变化信息。

第六,提供法律服务。政府应积极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和办法,规范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经济活动,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保证吉林省民营外贸经营活动有秩序地进行。

三、社会信用制度环境

信用是秩序的保障,也是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在发展民营外贸企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

第一,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征信体系和征信机构。整合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实现联合征信。依法组建省民营外贸企业征信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利用政务信息网,由省民营外贸企业征信机构统一采集全省范围内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全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省级各单位要建立本系统、本行业、本部门管理对象信用信息数据库,并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向省企业征信机构提供法律法规许可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低成本、高效率地采集企业信用信息资源。省企业征信机构建立与省政务信息平台相连接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省企业信用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和联合征信。

第二,加强对民营外贸企业信用的监管,加大失信成本。加强信用制度的监管,培育信用社会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失信成本,把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依法追究逃脱债务和不履行合同的行为,提高市场信用。政府在建立信用方面应该发挥较大的作用,建立可行性的企业信用查询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企业信用档案上网系统工程,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记录在案,并在网上查询该企业的不良记录,并通过与有关部门合作进行质量把关,在行业内部开展维权活动。

第三,加强道德建设,强化企业自律。首先要提高企业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实际深入企业开展道德教育。自律是保证社会诚信守信的基础,企业必须加强自律,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中去,企业要有勇气把自己推向公众,加入公开的社会信用网络,接受公众监督,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尽快形成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第四,加强和改进对民营外贸企业的监管。一是要改进监管方式和方法,依法履行监管职能,规范监管行为,同时公开监管制度,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对民营外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包括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民营外贸企业产品出口安全、是否照章纳税、有无违法经营等监督检查,有效地保证民营外贸企业的经营信誉。二是积极促进民营外贸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政府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民营外贸企业现代信用管理制度,这种信用管理制度不但要能够提供制度资源和良好秩序,保证民营外贸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同时还要降低企业的信用成本和经营风险。

四、税收政策环境

为促进民营外贸的发展,可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这对吉林省民营外贸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大大激发民营外贸企业的积极性。

第一,取消对民营外贸企业的双重税制。在赋税方面,不能对民营外贸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又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二,重点加强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产品退税新机制的研究,以加快资金周转,增强民营外贸企业产品出口竞争优势。

第三,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及出口特殊商品民营外贸企业实行减免关税等优惠税收政策,扶植其发展壮大。

五、金融融资环境

当前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而贷款难又是民营外贸企业融资中碰到的首要问题。

第一,完善民营外贸企业信贷服务体系。根据民营外贸企业的自身特点完善信贷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作用;有效利用政策性银行对民营外贸企业的支持引导作用;加强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宜的贷款产品;用好用活利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突出支持重点促进民营外贸企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综合配套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民营外贸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民营外贸企业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风险大,因此,应针对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特点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作的可靠依据,从而简化商业银行贷款环节,保证及时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规范民营外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支持其发展,仅仅靠商业银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鼓励商业银行融资的同时,注意规避相应贷款风险,规范民营外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从而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可行性。

第二,鼓励民营外贸企业参与创业板市场融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架构将逐渐取代以银行体系为金融制度基础的传统金融架构。资本市场不仅具有资本聚集功能,而且能够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因此向银行贷款并非民营外贸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改革以银行为主体的单一的投融资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解决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证券交易市场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服务,容量有限,其上市要求高于民营外贸企业能够达到的水平,难以支持民营外贸企业的融资要求,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成长型民营外贸企业创业板上市将是一条重要渠道。吉林省也应抓住机遇,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推动有条件的民营外贸企业优先上市甚至到境外上市,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为民营外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民营外贸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积极组建地方性、区域性产权融资市场。目前吉林省的民营外贸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很少,所以解决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困难,短期内吉林省可以借鉴西方及其他省市地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经验,积极组建地方性、区域性产权融资市场,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降低融资成本,为其快速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本支持。在地方性、区域性的产权融资市场内当地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地缘性充分了解企业的信息,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辅助政府出台的有关法律和监管,双方的权益都可以得到保障。

第四,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由于民营外贸企业规模较小,风险偏高,所以各地政府普遍对民营外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持谨慎态度,恐其扰乱金融秩序,但随着民营外贸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相应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投资者识别、控制风险能力的提高,吉林省应积极赋予民营外贸企业在企业债券市场上的融资权,使其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五,建立各种类型的民营外贸经济发展基金。政府财政应在预算中建立民营外贸经济发展基金,积极引入其他长期性的社会资金,向各类主体进行融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间民营外贸经济基金,充分挖掘吉林省民间资本的潜力,通过政府制定的特定优惠或约束政策,引导省内民间资本的合理流动,既促进民间民营外贸经济基金的发展和壮大,又使其业务领域更符合政府的总体民营外贸经济发展目标。

六、人力资源环境

吉林省政府要重点加强有关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

第一,研究制定鼓励下岗人员、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等各类优秀人才到民营外贸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研究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如贷款等;创新成果由政府给予重奖。

第二,研究制定民营外贸企业人才行政管理政策,使民营外贸企业的人才引进、人才培训、职称评定、国外智力引进、各类优秀专家评审与国有外贸企业单位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研究制定民营外贸企业人才帮扶政策。政府应有计划地选送民营外贸企业人才到有关院校进行培训或组织民营外贸企业家出国考察,开展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柯大钢.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与路径依赖[J].当代财经,2009(5).

3、吴文洁,郭芳.基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视角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J].集团经济研究,2007(1).

4、黄建忠.我国私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4).

5、林晓.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外贸的思考[J].银行家,1999(11).

*本文属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振兴吉林经济与发展民营外贸的互动研究;课题编号:(2009)297。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药 国际市场 营销环境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药日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大势所趋,如今的中国已经站在振兴传统中医药、使之真正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风口浪尖上。本文就中药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对中药国际市场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作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人口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目前,世界人口总数69.09亿,其中只有12.37亿人生活在较发达地区。人口过亿的国家除中国外依次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其中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中药的有利条件,据调查显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对于传统医学的慢疗即养的方法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12.5%,2050年预计达到20.7%,其中8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1800多万,是1995年的将近两倍。在日本,日本人口现状可概括为“超老”。日本是一个长寿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19.24%,目前还在呈上升趋势,预计2050年65岁老年人人口将上升至33.7%。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经济

中药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特殊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际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预计,对比2010年4%到5%的增长,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增长5%到7%,达8,800亿美元;2010-2014 年,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到17%的速度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2020年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市场份额将从3%上升到7.5%。

从中医药宏观经济环境来说,其行业投资稳步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但由于诸多因素引起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药行业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自然环境

植物药是世界药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国的地形地貌差别和气候条件不同,各国植物药的资源分布不平衡。现主要叙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植物药分布及其概况。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东亚的突出自然特征。日本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植物种类较多,分布有植物药1000多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目前日本使用的生药75%来自国外,主要来自中国。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半部,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和沿海以平原为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韩国有植物药500种。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主产热带植物药,有植物药1500余种,资源丰富,使用的植物药1/3位地产,1/3由中国进口。印尼地跨赤道,森林覆盖面积约为74%,有植物药7000多种,有无尽的天角药物资源。

欧洲的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内,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平均地势低,以平原为主,欧洲的药用植物大部分为温带和寒温带植物,约有1500种。非洲西北大部分在海拔500m以下,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赤道附近终年湿热,多为雨林,南北回归线一带多为沙漠,沙漠和雨林之间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多样的地形决定了非洲植物种多样丰富,药用植物2500-3000种。北美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自然资源丰富,约有植物药1000种。传统医药文明历史悠久,药物资源极其丰富,应用的药用植物有5000多种,仅墨西哥就有约3000种。

近年来我国中药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其原因是世界各国对植物药进行深入研究,而我国环境污染等方面问题严重,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因此我国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技术

科学技术是各企业把自然资源转变为适合人类需要的产物的最简单的手段,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既然作为营销手段的一部分,科学技术不但直接影响各医药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生产,并且同时和其他环境因素互相依赖和生存,共同作用,特别是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现在我在此对一些医药界新技术对国际医药营销的宏观影响做出调研。

新技术革命,不但给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不断造就机会,而且带来新的威胁。如果各企业不及时的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可能被医药市场淘汰。各医药企业必须注意了解新技术,掌握和学习对医药营销行业直接产生影响的新技术,用好新技术这种“催化剂”,生产出更多疗效更好的新药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政策法规

中医药想要在国际上立足就必须要攻破贸易壁垒,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得到法律的保护,坚决执行国家药品质量管理的强制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原产地领域产品保护策略,促进道地药材的国际出口。

(1)美国出台了《植物药在美国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2004年4月,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作为研究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FDA的新药临床研究的预审。

(2)欧盟、美国、日韩等国家纷纷采取c-GMP规范标准。根据国家食品药监局《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即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符合GMP质量管理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未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一律不允许生产。欧盟、美国要求对所有进口原料药、食品补充剂实行更严厉的监管措施,实施c-GMP规范。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也都纷纷要求进口原料药达到GMP规范。2008年还分别就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残留等制定了新的检测标准。门槛正在抬高,原先一些非药品和非食品身份出口的中成药受到了限制。

(3)“传统医学规划署”的设立。近20年来,世界卫生贸易组织(WHO)给予传统医学高度重视,WHO专门设立了“传统医学规划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7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15个亚洲的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相关。

(4)《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自2005年1月12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绝对禁止在一般医药用途的贸易中使用虎骨、豹骨、玳瑁、广木香、麝香、犀角,熊胆等。该公约还禁止野生的穿生甲,羚羊角、天麻、芦荟、小口莲、西洋参,只允许人工饲养或栽培品种使用。

六、社会文化环境

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一直以来是中药面向世界走进国际市场最难攻破的壁垒之一。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的总和。下面将从这几个国际市场或代表性国家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水平

大体上可将东南亚国家不平衡的教育水平从高到低分为3个层次,跨国教育成为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日韩市场的代表国家日本每年有超过90%的学生会进入高等学校就读,近年来也不断重视与发展汉语教学教育。居于西方国家之首的美国教育发展水平很高,其中包括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语言

东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语言的多样性。据研究,该地区各国拥有语言的现状分别是:印尼最多;马来群岛、缅甸、菲律宾居其次;其他国家较少。日本语言单一;阿拉伯人只讲阿拉伯语;在美国国据2008年统计约99.6%的五岁以上人口在家只说英语,大家一般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价值观念

东南亚国家大多采取保守的态度接受外来事物,在确保不会对本国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接触外来事物,人们缺少了解外来事物的主动性[7]。日本强调人与自然融合、人与社会和谐及对外来文明尊崇、趋同的心态意识。阿拉伯国家因本民族文化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偏向完美性和保守性,民众大多具有“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容易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四)

东南亚国家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宗教习俗有伊斯兰教不吃猪肉,不饮酒;天主教有离婚禁忌等。日本主要信仰神道教,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反对禁欲。阿拉伯国家大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其宗教习俗有不食猪肉,不饮酒,女士不与男士接触等。美国居民在法律上有自由的权利,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91%。

(五)消费习俗

由于华侨华人众多东南亚国家的民众的饮食习惯和我国的相同之处不少,他们大多喜欢精致、色彩绚丽的事物,例如服饰、首饰等。日本人饮食习惯较清淡,营养搭配均衡,这体现了他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在消费上大多以实用性为主,崇尚节俭,不铺张浪费。阿拉伯国家注重传统,阿拉伯人喜欢肉食甜食。“高消费,低储蓄”和“超前消费”是大多数美国人的消费习惯,他们也喜欢一些方便快捷和环保的产品。

七、机遇与威胁应对

国家公关营销,发力海外推介。中药出口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借助国家政府整体力量大力向海外推介中药,搭建好海内外的沟通吧桥梁,以品牌为载体,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借用各种营销渠道将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塑造好,有效保证企业无形资产增值。

联合技术研发,中外技术接轨。中药想要突破技术贸易壁垒限制进入国际市场,必须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来开发产品,种植养殖组织生产销售,大力推广GAP,把好中草药种植质量关,严格执行GMP认证,提高中药的生产管理水平。

销售与教育并重,中西文化交流。中药科技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日益增加,这是个好苗头。因此,进一步推行中药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是政府的需要加强对中药文化的传播,企业本身也需要加强中药文化的营销,使中药的特点和优势逐步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是削弱中西文化壁垒,促进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袁昌齐,肖正春.世界植物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学东.中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J].南通大学学报,2009,(5).

[3]文占权.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下的中药国际市场营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7).

[4]吴健安. 市场营销学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何崇军. 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平衡发展[J]. 经济视角(中旬),2011.

[6]吕军录,张礼贵.使用地方语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东南亚国家的政策与实践[J]. 民族教育研究,2008.

[7]简军波.民族国家的社会化――区域一体化对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的影响之比较研究[J]. 欧洲研究,2010.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锂电池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锂电池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认清自身所处的宏观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PEST分析是指对显著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宏观因素进行的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一般包括对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进行分析,简称PEST分析。本文将利用PEST分析法,对民营锂电池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面了解和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可以减少政策风险,有利抓住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国家通过制定和施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扶持绿色环保企业、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

2009年和2013年,国家两次颁布并实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不止国内, 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电池组件研发及公共设施建设。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2010年4月,国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于再生能源的利用,蓄电是重要的环节,而锂电池企业作为绿色环保的能够提供可行蓄能方案的企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2012年7月,国家提高了铅蓄电池的行业准入条件,对污染环境比较严重的铅蓄电池行业进行限制,使其市场份额逐渐减少,由绿色环保的锂电池行业逐步替代。对铅蓄电池行业进行限制之后,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会大幅上升。

二、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各因素。

2008年经济危机的蔓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各国经济开始逐渐恢复,尽管复苏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但宏观经济形势良好。近年来我国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依次为:2011年484,123.5亿元、2012年534,123.0亿元,2013年588,018.8亿元,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稳中略降,2011年为9.9、2012年为7.7,2013年为7.7,但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及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为24,564.7元、26,955.1元。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扩大内需做好准备并为国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在工作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各类电子产品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随着手机网民的逐年增长以及PAD等移动设备的普及,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也随之扩大。

三、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与食物安全等问题。2015年由媒体人柴静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获得民众高度关注,截至3月1日12时,网络总播放量迅速突破1.17亿。民众对环保的高度关注将积极推动国家政策的调整,而作为绿色环保的锂电企业无疑是符合时展要求的,低碳环保的社会环境将给锂电池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近年来,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随着新一代劳动力权益意识的增强,他们不像大多数老一代劳动力能忍受基本权益受侵害,当工作时间超出法定时间,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廉时,他们会离开,去选择有权益保障的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会加大企业的财务支出,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已经超过20年,基本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总体而已锂离子电池产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技术进步也非常快。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目前国外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主要创新点,这两点同时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发生过几起电动车起火事故。提升能量密度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进程有巨大影响。

锂离子电池很早就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电池技术之一,在“九五”期间曾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近年来,我国在锂离子电池产业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自主创新和锂离子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进口替代。

根据以上PEST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为锂离子电池产业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郑平.YJ电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2] http:///20100221/n270328663.shtml.第二代农民工不能吃苦耐劳也许是一种进步[Z].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团资金管理;发展动态;宏观环境分析

一、集团资金管理的发展动态

企业最重要的是生产经营管理,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即企业经营过程的增值效应带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资金由国家拨付,盈利上缴国库,因此没有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当然不需要重点考虑资金链管理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逐步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国的企业也迅速成为市场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在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逐渐考虑到如何有效利用企业的内部管理来确保企业所产生的“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及如何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降到更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企业开始考虑寻求新的路径来进行精细化管理,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也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步进入集团管理的重点考虑范畴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发展存在的阻碍最主要的是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投融资手段缺乏,衍生金融工具少。市场上更多的是投机操作,主要在从事债券或股票买卖。虽然从安全性考虑,不少集团已经进行了资金集中管理,但资金利用效率并不高或者说理财的增值效应并不是非常明显。当然中国金融市场毕竟不像国外金融市场那么发达,它们可选择的短期投资产品丰富便利,资金利用的效率自然较高,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意义自然也就很明了;

对银行而言,它们对资金管理的关注视角更多的是现金管理。银行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是国际银行界一项比较成熟的金融服务业务,它将银行账户管理、投融资管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金融服务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多功能、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集团型客户的需求。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的经济危机,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影响到了我国实体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经济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例如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市场需求减少,产品滞销,出口量减少,金融公司也开始借贷。金融危机使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使许多企业的营运资金出现断裂现象而不得不面临濒临破产的危险境地。这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行的收贷、企业过往业务的迅速扩展(特别是多元化)、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因此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有可能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投资者信心不足,如何加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必然是许多集团公司发展中面临的—个重大难题。所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该切实把“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经营思路落到实处,以实现资金筹措、使用和分配的平衡。

二、宏观环境分析

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是随着集团公司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和拓宽的。传统的企业资金管理仅仅局限于纯粹从会计的角度考虑或者说就资金论资金,因而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的作用从理论上来看显得相当有限。另外中国的集团公司无论国有还是私营,往往是成员企业(习惯上将集团下属企业称为成员企业)成立在先而集团成立在后,因此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的管理能力亟待加强。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核心,更应该是集团管理的重点,因此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来提高管理能力成为众多集团公司的共同选择。为何要加强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理呢?从资金管理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1.传统财务会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管理中推行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而无法彻底实现对经营活动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2.参与国际竞争的集团公司日益增多,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它们迫切需要加强对重要资源的统筹管理能力,例如资金。根据2012年集团公司统计年报显示,年度销售额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集团已近300家,集团内部交易增多、集团内部资金沉淀增多、与银行关系日益复杂是普遍现象,容易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效率不高。

3.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从而对中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在集团公司的规模壮大过程中,集团公司在不断拓展业务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的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财务资源的整合。

4.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资金管理也是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协调与配合的“中坚环节”,即一方面,集团公司是一台永不中断运转的机器,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特别需要与资金管理部门紧密协调与配合才能保障资金链稳定和安全,否则,缺乏稳定和高效的资金链管理将容易导致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利润,甚至将影响集团公司的存亡。因而资金管理对于集团公司管理、控制、协调各职能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资金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集团公司在业务决策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包括集团公司的投融资活动、资金调度、过高的财务杠杆风险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资金就像集团公司的血液一样渗透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工作环节。只有保障资金充足、流转顺畅,才有可能实现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愿望和保证集团公司各项既定战略的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1]龚 震: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宏观环境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更加复杂化与动态化。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更加关注外部宏观环境变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发现企业发展的新机会和避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常用PEST的框架进行分析。PEST分析是利用环境扫描分析总体环境中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与技术等四种因素的一种模型。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做强、做大,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对其至关重要。“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等,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发展规划。笔者将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以对同类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加以指导与借鉴。

1 政治法律环境

1.1 国家政策扶持拓宽发展空间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医疗器械的战略地位,因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11月15日,我国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并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次年1月18日,科技部又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品发展重点方向、重点任务布局和相关的保障措施。预期到2015年,中国整个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近3400亿元。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而我国仅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4%,可见发展空间很大。

1.2 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有效 医疗器械产品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国家监管严格,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临床试验、使用和服务等的整个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要求的规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就对我国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等均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条例》又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规章,以令形式。现行主要的医疗器械规章共有11个,具体如下表。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健全,为医疗器械生产、使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并保证了人民安全地使用。

1.3 新医改带来新机遇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当前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去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①“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②“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因地域、资金等因素影响,限制了其发展空间。目前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7%,却承担着全国近60%的诊疗数量。因此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如何研发适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产品并能销售出去,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机遇。

2 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居民收入也随之增长。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8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5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1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7291万人,增加4028万人。截至2012年9月底,264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5%,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有了基本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有所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也有新进展,表明医疗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不只停留在治疗层面了,更注重日常保养和早期预防,对医疗器械的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3 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因素是影响医疗器械宏观环境的主要因素。人口的数量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直接影响医疗器械市场需求。2011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3.7%,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1%,表明我国目前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长期的医疗护理需求增强,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因此未来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家庭消费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4 技术环境

医疗器械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集成性。其发展代表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综合实力,对多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较强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4.1 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器械工业技术聚集着大量高新技术,如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放射技术、激光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涵盖了物理、电子、机械、光学、生命科学及网络等学科,因而医疗器产品是多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同时又是交叉边缘学科知识的集合。

4.2 行业模式影响 如今我国生物智能、机器人智能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未来医疗器械将向更高科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家庭的医疗多元化与微创医疗器械的需求,开启了微型化、智能化、便携化的医疗器械研发新局面,以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

通过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为企业根据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提供了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美]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约翰・E・甘布尔,王智慧译.战略管理 概念与案例[M].第1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刘志刚,谭云清.战略管理――理论、案例与盈利模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收,毕少菲.企业战略管理――战略选择与核心能力[M].2003.

[5]于文明,侯书森.企业战略管理[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6]金兴.医疗器械营销实务[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菲力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十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

[8]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力国际比较[M].科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海洋环境保护法范文 下一篇:环境污染与防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