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范文

时间:2023-11-13 13:44:29

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篇1

中国在亚洲外向型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日益显著。它是该地区的低成本生产商,生产规模和跨度无人能及,生产平台配备最新科技,还有良好的基本建设。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竞争力不及中国的国家注定要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亚洲其他经济体包括日本除了跟竞争力超强的中国经济步调一致外,别无选择。由于中国实行人民币与美元联汇制,亚洲其他各国和地区表面看来也纷纷与美元挂钩。然而,此举实际上掩饰了其更为重要的一层关系,亚洲货币与人民币挂钩。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购买力平价基准计算,泛亚洲板块占全球产出的34.1%,仅仅略低于欧美合计的37.0%份额。与此同时,按照IMF基准计算,亚洲出口目前占全球总值的25.3%,比美国的11%高出一倍多,但仍显著低于欧洲的32%比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泛亚洲GDP和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7%和21%。过去20年,中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由不足1%上升至接近6%,使中国跻身为目前全球第四大出口国。人民币区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巨大的份额。此外,中国进口也正迅速飙升,2003年上升了整整40%,并且在2004年初进一步加速至50%以上。进口飙升使中国成为带动其亚洲贸易伙伴(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经济的火车头,并成为推高全球对石油、铝、钢、煤、铁和水泥等多种重要工业商品需求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强劲的中国贸易动力,正重新打造该地区经济和更广泛的全球经济格局。

1994年起,中国货币按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最初曾随美元跌势于1995年初大幅度下滑,但之后跟随美元回升。按广义贸易加权计算,目前的美元汇价比2002年初高峰期下降了约10%(以实际生效汇率为准),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也自动地追随其后。然而,美元的贸易加权汇价仍然比1995年春的历史最低水平高出20%以上,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价绝对谈不上偏软。

2002年初美元从最近高峰期回落以后,全球货币呈现一种有趣但不容忽视的分歧态势。美元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兑欧洲轴线国家的货币上。尽管欧元贸易加权汇价自2002年初以来上升了约20%,在同一时段,日元的贸易加权汇价基本上维持不变。由于缺乏内需支持,日本政府积极干预外汇市场,阻止日元汇价上升以维护该国的外部增长势头。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除了日本,韩国、台湾、泰国、印尼和印度也实施与美元进行“软”联汇。加上与美元进行“硬”联汇的香港和马来西亚,难怪在过去的两年半中,亚洲货币并没有随美元走低而调整。当然,来自该地区中央银行的大量美元买盘,是这种联汇的另一个方面。目前,在亚洲的官方外汇储备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占了整整70%,亚洲已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笔对外赤字的主要出资人。亚洲坚持不调整货币汇价,主要是因为盯美元表象下的盯人民币的做法造成的。

问题是,货币盯住制度已失去意义。中国需要锁定汇率让其经济可以顺利运行是一码事。但当前的经济过热要求的是一套非常不同的宏观政策管理模式。中国拒绝调整利率使宏观调控更加复杂。双管齐下的货币利率联系制度,已使过热的中国经济踏上日趋不稳定的轨道。随着通胀步伐加快,巨额投资过剩,及房地产泡沫,中国本地信贷和货币供应失控风险越来越大。然而,对于日趋市场化的中国经济而言,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压力限制信贷和项目融资的数量的管理模式已不再起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对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人民币和利率杠杆仍被冻结,中国有可能为遏止过剩和过热经济而陷入极其艰难的处境。

宏观环境篇2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机会;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占领旅游市场并保持和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是决定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旅游市场营销受到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日益成为企业人才竞争的焦点。

一、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概况

2010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相关的所有外部因素与条件,其包含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一般来说,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二是宏观环境。

二、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涵义

旅游营销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三、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分类

1、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地理等要素综合实力的表现,通常通过社会经济指数的综合分析得到现实反映,它是进行旅游营销活动最重要的综合因素。

2、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教育程度和职业

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

3、政治法律环境:政府的有关经济方针政策、政府颁布的各项经济法令法规、群众团体

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在国际关系和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政策活动及与市旅游企业的营营销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强制与约束。

4、科学技术环境:技术变化在当前形成的最明显的趋势

影响人类前途最大的力量是科学技术。科技环境的变化,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5、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等

自然资源变化的影响,能源短缺导致的营销成本增加及环境保护,他们引起企业对该资源的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也可限制与创造旅游行业的发展。

6、人口竞争环境: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率

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每个企业在其开展营销活动时,都面临着四种类型的竞争者:第一是愿望竞争者。第二是平行竞争者。第三是产品形式竞争者。第四是品牌竞争者。这个层次是同一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全面地认识各种层次竞争,有助于其看清竞争环境的重要变化。

四、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对旅游行业市场的影响

首先,从社会经济地位来讲,社会经济指数高的国家,一般来说,旅游业就比较发达。现代旅游业首先是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起,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接待国。与此相反,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其次,从社会文化水平来讲,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再次,从政治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来说,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与旅游企业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法令、条例、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旅游立法。精减政府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等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

然后,从科学技术和自然地理环境来讲,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可能会对市场营销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特点有:(1)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普遍进入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生命科学将获得新的突破;(3)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原材料、水、土等)的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4)各门科学技术将全面而深入地发展,互相渗透,综合交叉。例如,电脑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饭店的工作效率,使饭店开展一对一营销,为客人提供定制化产品成为可能。

最后,从人口竞争环境来讲,社会环境中人口数量与其增长速度的快慢,人口地理分布及地区间的流动率,人口的结构都影响旅游市场的发展。例如,人口越多,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需求市场就上升,而旅游消费就会降低,旅游市场发展就缓慢。又如旅游市场中,人口的流动性,从内地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也是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之一。

而人口竞争就主要包括了同类旅游项目或产品的竞争者、相互可以替代旅游项目或产品之间的竞争者和争夺客源的竞争者、竞争者的市场营销状况、竞争者的内部状况等。

参考文献:

[1]柴少宗.消费者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钱炜,李伟,谷惠敏.饭店营销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

[3]杨如顺.市场营销案例[M].中国商业出版社.

[4]李广泰,杨访梅.市场部主管[M].广东经济出版社.

宏观环境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经济环境

一、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现状

企业的宏观理财环境主要指所面临的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方面,下文将分析新疆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现状。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经济态势

新疆2010年-2014年的生产总值分别为5437、6610、7505、8444、9273亿元,可见,新疆的整体经济态势是平稳增长的,这该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无疑,经济发展越好,企业就可以从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产品的市场潜力也因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而变大,这有利于新疆企业财务活动更好的开展。

(2)产业结构

通过表我们发现,新疆2010年到2014年间第二产业对其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最明显的,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不明显。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体呈平稳缓慢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则呈平稳之势。众所周知,产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新疆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与第二产业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新疆2011年-2014年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中的企业发展较好,这给企业财务管理的投资领域选择提供了参考。

(3)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

新疆2010年-2014年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712834、2282225、2517075、2756191、2766930万美元,其总额增长较快,且其出口总额分别为1296981、1682886、1934686、2226980、2348255万美元远高于进口总额,同时差距不断扩大。这有利于降低当地企业出口和进口的相关成本,为其财务管理中贸易对象的选择、供货商和销售商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2.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市场和企业财务管理的活动息息相关。金融市场搭建了企业投融资的平台,为企业资金的筹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金融市场上,企业财务可以实现资金价值的优化。

新疆2010年-2014年的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8871、10387、12331、14089、15055亿元,存款余额分别为4973、6270、7914、9840、11671亿元,可见新疆5年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不断增长,其中2014年存贷款余额均过亿元,可见,新疆的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为当地企业筹资、投资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有利于丰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为其资金链、信息链的管理提供更多的选择。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市场各主体的价值取向,对企业的管理目标、投资方向和财务目标影响重大。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社会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理念为企业的发展吹响了号角,各企业将在更大的平台上互利互惠实现发展,各企业的财务资金往来也将更加频繁,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合作专项资金将越来越多。

4.法律环境

企业的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应遵守法律规范。2011年-2014年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新疆的法律制度建设也逐步完善。新疆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设立和劳动维权等相关文件,可见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新疆5年间四个主要的宏观理财环境不断优化,为该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创造了更有效率、更公平的环境。

二、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们分析了新疆企业2010年-2014年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现状,那么这些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在此,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经济环境是基础

新疆的经济环境奠定了当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我们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在国民经济这个大平台上发展。新疆整体经济状况、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这三大主要经济要素,无疑从根本上影响了当地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筹资、投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新疆整体经济如一条江河,那么各企业根据自身区位和资源等优势就近选取的那一瓢水的存量将取决于江河的容量,因此经济环境对当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2.金融市场环境是动力

新疆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当地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使各企业能以更低成本进行更高效的筹资、投资活动,这强化了企业间的资金链管理,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推动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纵深式发展。

3.社会环境是催化剂

新疆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中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偏好,进而间接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目标。2010年-2014年新疆不断向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着当地企业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当前,新疆企业财务管理中科研支出、环保支出等不断增强,尽管短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长远来看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社会环境催化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绿色化。

4.法律环境是保障

新疆的法律环境是当地企业发展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相应的法律事件风险也越来越多,而不断完善的法律环境无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依据。新疆各企业应该结合法律要求来进行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活动,促进财务管理的合法化、科学化、制度化,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三、优化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对新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帮助该区企业更好的利用宏观环境以实现自身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1.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

新疆各企业应该把握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前景,结合行业前景和自身优势,选择朝阳产业来进行投资和生产,或者结合自身业务适度扩大新兴延伸领域的投资,以抓住新疆经济发展的机遇,扩大和优化企业的规模和业务,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开辟更多的路径。

2.充分利用金融市场

新疆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合理的进行筹资和投资活动,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强企业的投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和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证券市场的行情应该成为企业经营和投资的重要依据。

3.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新疆的各企业应该增强当地所倡导的环保、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将企业的资金用在真正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建设方面,增加企业科技投入、人工支出和环保支出,让企业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价值,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

4.提高法律维权意识

新疆的各企业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按法律的规定从事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运转要科学合法,这将有效降低企业后期财务管理的涉法风险,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玲.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财会研究,2016(03).

[2]李静.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09).

[3]王化成,张伟华,佟岩.广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的研究框架回顾与拓展[J].科学决策,2011(06).

宏观环境篇4

一、当前宏观经济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针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连续三年保持在9%以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2005年全年上涨幅度有望控制在2%左右,既防止了通货膨胀,又避免了通货紧缩;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增长,预计2005年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遏制,2004年26.6%,2005年预计增长25%,一些增长过快行业的投资增幅明显下降;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增长22%,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预计全年达到60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整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良好。

二、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风险的

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经济在总体上对金融稳定是有利的,但也应该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依然突出,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1.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且投资效率低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金融稳定。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投资拉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投资率由2001年的38%增至2004年的44%,创出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远高于全球22%的平均水平。据任若恩等人测算,1981-2002年,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9%,劳动投入和TFP(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分别为16%和35%。分阶段来看,1981-1984年,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到1994-2002年提高到65%。

尽管我国的投资率很高,但投资效率低下。我国单位产出耗用的资本投入值由80年代的3增高到过去五年平均4.5的水平,高于同期印度4的水平。另据测算,1980-2002年,我国资本投入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4.37个百分点,而资本投入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0.11个百分点。投资比重偏高且投资效率低下,将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后劲,不利于金融稳定。

2.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导致信贷过度向国有部门和制造业集中,第二产业产能过剩容易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和通货紧缩。

根据最近完成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重。据最新统计,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3.1:46.2:40.7,而国际上低收入国家是23:32:45,中等收入国家是10:38:52,世界平均是5:31:64。显然,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过低,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

政府主导投资容易导致银行信贷向运输、石油、采掘业等国有部门和第二产业集中。第二产业产能过剩,靠出口来找出路,经济增长易受外部需求的制约。以国内情况看,产品销售率下降,库存增加,容易导致银行贷款出现不良。倘若第二产业产能出现普遍过剩,还可能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或出现亏损,银行贷款大面积出现不良,进而导致银行信贷收缩,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进入通货紧缩的死结。据测算,最近10多年来,我国累计的存货增加高达2万亿元以上,除极少部分为扩大生产所必需之外,主要是产不适销的缘故,由此增加的银行不良贷款至少在一半以上。2004年我国总产值已经超过18万亿元,尽管工业品销售率达到98.1%最好水平,约2%的库存也高达3600亿元,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将无法销售而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贷款。

3.隐性财政负担重,财政风险有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

尽管我国国债余额被控制在GDP的20%左右,没有超过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但实际上我国政府有相当大的隐性财政赤字,这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养老、医疗等保障“欠账”,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等。根据美国经济学家Nicholas R. Lardy的测算,2003年底,我国政府承担的各种债务的总和约占当年GDP的90%。从20世纪8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经验教训来看,财政赤字增大往往依赖国外资金流入来弥补,一旦资金不能继续流入,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如果不靠国外资金流入来弥补,财政赤字又容易货币化,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最终影响金融稳定。

4.宏观调控重行政手段和数量型经济手段,容易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本轮宏观调控,政府采取了经济手段、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多种措施一起出台的办法,总的效果是好的。其中,行政手段发挥了很大作用。行政调控方式有力度大、见效快等优点,但是也有成本高、代价大、争议多等缺点。首先,由政府判定建设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未必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过去一些年有许多电力、煤炭、铁路、公路项目,政府有关部门不允许建设,后来的经济发展证明,由此造成了瓶颈约束。其次,地方政府、项目建设单位与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玩“捉迷藏”。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面前,地方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会缩减投资、停建项目,但是一旦风声过去,暂停的项目就会死灰复燃,重新上马。再次,行政手段的后遗症较多。如勒令一些建设项目下马,缩减投资的目的达到了,但又带来如何收回银行贷款、土地复垦、农民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国经济中已有大量非国有经济成分,采取一般的行政调控措施难以奏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手法,又会极大损害非国有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新开工项目数与计划投资额增长都有加速的迹象,显示出近期投资会有继续反弹的可能。总之,我国的宏观调控措施容易造成“一刀切”,容易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三、维护宏观稳定,构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提出如下建议:

1.彻底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改革投资管理体制,促进储蓄更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掘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举措。,地方和投资对国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依赖性还很大,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还靠政府包办,投资效率越来越低下。因此,与利率、汇率的进一步市场化相比,投资体制改革更为紧迫。彻底改革投投资管理体制,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将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区分为经营性的、半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三类。政府主要承担完全不能市场化的即非经营性的项目,其他的都应该采取企业化或半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方式。二是简化、下放和取消现行的投资审批。竞争性行业完全实行登记备案制,不再搞事先的行政审批。切实加强对土地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的执法检查。三是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要切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益事业,平等对待各类出资人和投资者。国家规划建设的项目,除极个别的特殊领域之外,都要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实行公开、公正和公平的资格审查和招标投标。

2.加快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理顺各生产要素之间的价格关系,发挥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作用。

要让市场在结构调整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坚定不移地理顺生产要素价格关系,消除利率、租金、税率、汇率、工资等等方面的扭曲。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检查和评估各种市场,将每个领域的每一项缺陷与不足列在明处,落实解决的办法和负责的部门。清理相关政策和法规,继续整治各种乱摊派、乱收费现象,将取消各种违背实际成本收益关系和公平竞争原则的政策优惠作为重点。既要惩处增加市场交易成本的行为,又要严格制止行政性地压低要素价格的做法,恢复市场客观、的本性。具体的工作有: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利率充分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促进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二是继续推进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逐步扩大汇率弹性,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汇率引导国际资本流动、商品和服务贸易基本平衡的作用。三是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进一步理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放松土地、能源、电力、等基础产品及公共服务的价格管制,加强土地管理,切实落实保障和劳动保护等相关法规,逐步解决人为压低土地及劳动力成本等带来的价格扭曲和资源不合理配置等。

3.加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定居民预期,扩大居民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了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和减轻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必须扩大内需,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基础之上。当前,要扩大内需,重点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当前扩大消费需求,除了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之外,重点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治理、医疗等各种乱收费,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居民即期消费。

加快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等办法,真正做实个人账户,弥补老职工养老基金积累不足的缺口。此外,把定居城市的农民和失地农民也应纳入统一的社保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缩直至取消政府对经营性部门或项目的拨款和资助,切实增加财政用于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比例等。

4.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环境篇5

关键词:化学药品出口;宏观环境;PEST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6404

化学制药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又在国民经济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药品的出口既受到本国宏观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世界宏观环境的影响。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一般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我们运用PEST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国内、国际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政治与法律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宏观因素。政治因素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调节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法律因素则是企业进行生产营销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引导着企业的发展。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出口必然会同时受国内和国际两个宏观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1.1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我国化学制药产业的产值虽然不到GDP的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很小,但由于其关系到民生的特殊性,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其发展,因此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

其中,最近制定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化学制药“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化学制药业要“坚持品种开发与改造传统医药产业相结合,以创新来引领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产业规模达和自主创新能力都要显著增强,将1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新药投放市场,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新药产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1000亿的化学制药企业,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化学制药企业。

去年以来,多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雾霾天气,环境问题也愈加的受到重视。目前,节能减排是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制药行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2月的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前的7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赫然在列。尤其是化学制药行业生产工序多,使用原料种类多、数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的“三废”量大,排放物成分复杂,是国家环保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一大批企业将会被淘汰,一些污染较重的药品的生产将会受限,这势必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受限。

近些年,虽然国家卫生部、以及各个部委等有关部门,对化学制药国际化做了十分明确的要求、目标以及实施的细则,国家对化学制药行业的政策保障加强,但是由上到下的政策执行却很不到位,其中最大的阻力在各个省,他们视而不见,视而不听,视而不执行。比如要求某某省按照这个标准给国际化的企业,给已经进入欧美市场的那些药品进行相关规定,而他们却都在等,都在看,都在等研究,这就使得那些利于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的好的政策执行不下来,延误了行业的发展。

1.2国际政治法律环境

在国际方面,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出口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政治法律环境,使得出口变得愈加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他国对我国的的化学药品进口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又称贸易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又称技术壁垒,是指各国在进行贸易进口管制时实施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制度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增加出口国出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本国进口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1.2.1化学药品注册壁垒

根据美国的联邦管理法规定,药品进入美国须向FDA申请注册并递交有关文件,化学原料药按要求提交一份药物管理档案(DMF)。DMF(Drug Master FiIe)是由生产商提供的某药品生产全过程CMC(Chemistry Manufactng And Control)详细资料的一份文件,便于FDA对该厂产品有个全面了解,内容包括: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某一药物时所用的具体厂房设施和监控的资料,而且根据注册文件对生产现场实施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符合性检查。因此若要通过FDA的检查,使我国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经过两个大的步骤:即DMF的递交和FDA的现场检查两个阶段。药品申报所有的申请文件必须根据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f,b调会议)的规定采取统一的固定的格式P0CTD(通用技术文件)文件格式。生产厂家每年向FDA递交一份DMF修改材料,一般情况下,每2—3年可能要接受一次复查。以非专利药为例,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需要向美国FDA提交非专利药简明新药申请(ANDA),并通过cGMP认证。

而欧盟的药品注册工作主要由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负责。药品在欧盟获得上市许可有三种审批程序:集中审批程序、成员国审批程序以及互认可程序。其中集中审批程序是药品在欧盟任何成员国市场上自由流通和销售的最有效、快捷的注册审批程序,但同时也很难通过审批。原料药合法进入欧盟国家必须通过EDMF(European Drug Master File,欧洲药物管理档案)或COS认证(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EDMF是药品制剂的制造商为取得上市许可而必须向注册当局提交的关于在制剂产品中所使用的原料药的基本情况的支持性技术文件,是由单个国家的机构评审的。而COS申请文件是由有关当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集中评审的,评审结果将决定是否发给CoS证书。一个原料药一旦取得COS证书,就可以用于欧洲药典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国内的所有制剂生产厂家的制剂生产。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强了药品进口方面的管理,纷纷通过立法手段对药品的注册、销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我国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在出口前需对出口国的药品注册程序加以熟悉和掌握。

1.2.2质量认证壁垒

目前,影响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就是难过国外的认证关。欧美国家医药产品的质量认证主要有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认证、GLP(药物非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认证、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其中影响最广泛的是GMP认证。

GMP作为药品生产的直接监管法规,已在我国推行多年,它的推行使得制药生产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版GMP认证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未达到新版药品GMP要求的企业(车间),在上述规定期限后不得继续生产药品。

新版GMP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药品的质量,尽管如此,我国的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是我国药品出口的现状:我国出口的药品绝大多数是低价的原料药,高附加值的制剂出口仅为一些口服剂,而无菌药品的出口量几乎为零。限制我国药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就是质量认证。

为防止假药流入正规销售渠道,欧盟不断提高药品的进口门槛。2011年7月欧盟颁布了第2011/62/EU号指令(《防止假药进入合法的供应链》)。该指令要求:从2013年7月起,所有出口到欧盟的药品均需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并保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出口国GMP法规相当于欧盟标准;二是对生产企业实施定期而严格的GMP检查,且为不提前通知的飞行检查,一旦发现违规,立即采取措施;三是及时向欧方通报违反欧盟GMP的案例。

我国企业要申请欧盟GMP:首先,厂家要参照欧盟的GMP要求进行自身检查;其次,所有的质量管理文件、操作规范(SOP)和各种生产管理表格、标牌、标签和生产记录都应具备中英文对照,能够让国外的审查官员看懂;第三,要对员工进行欧盟GMP的全员培训,了解并适应国外检查的特点。

由此可见,面对国外严格的质量认证管理,我国化学药品要想走出国门,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仔细研究国外的法律法规,在药品质量认证上狠下工夫,毕竟获得国外的认证许可证,是出口的前提条件。

1.2.3包装、标签壁垒

出口药品的包装、标签必须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规才能顺利通关。发达国家一直通过产品包装、标签的立法来设置障碍以阻止外国医药产品的进口。欧美发达国家对医药产品的包装标签都有很详细的法律法规要求。欧盟有关药品包装的规定主要在欧盟2001年第83号指令中,它对药品销售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标签、药品说明书、包装盒作了详细说明。对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没有审查和规定,但在注册申请中需加以说明。保证对药品没有负面影响。美国的相关法规对非处方药、医疗器械及营养食品的标签均有具体规定。美国FDA要求药品标签内容不仅必须包括药品的用途、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使用的注意事项、剂量说明、使用方法和时间等,还要标明药品的副作用、禁忌症及其疗效,甚至连非处方药和器械上的警告词句也做出了具体规定,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标签都被认定是“假标签”,是严重违反美国联邦法律的行为。这一点与国内的要求是不同的,为此,我国化学药品出口企业必须在药品包装材料以及标签上额外花费精力,付出成本,这势必又会加大我国化学药品出口的困难。

2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2.1国内经济形势对出口的影响

2013年,我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矛盾交织,尽管面对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去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呈现出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化学制药行业关系到人们的防病治病,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具有明显的弱周期性,基本上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并不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是,化学制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受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医药行业的发展与GDP的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产业将以一个接近直线斜率的比率进行扩张。我国化学制药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主要子行业也同时具备上述特点。也就是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将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生产要素,同时经济的增长也扩大了医药市场的需求。

因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仍是保证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增长。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这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

2.2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环境(economic environment)是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在出动中确定目标市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一国的经济水平决定了该国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因此,深入了解目标出口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制定出口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国际经济总况。

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出口的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医药贸易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以及目标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和特性。

2013年,全球经济继续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正式开启退出实施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经济复苏强劲,预示着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向好;日本复苏势头总体较好,欧元区受债务危机拖累仍在泥淖中,经济复苏则相对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集体放缓,“金砖五国”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金币四国”则势头良好。但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依然远快于发达国家。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然稍显缓慢,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长期预测一样,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呈阶梯式缓步上升,2014—2018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为3.6%、4%、4.06%、4.11%、4.12%。全球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投资和消费的增加,这也就为我们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2)国际医药市场总况。

医药消费确实非常刚性,并不随着经济下滑而必然下滑,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的投入、药品价格政策和新药上市。因此,在金融危机中各国医药市场表现不一:由于美国的医疗保障不健全,37%的居民依靠商业保险、16%的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失业和减薪必定减少个人药品消费;欧洲药品市场在上世纪50年代即推行全民医保,药品市场增长推动力来自经济增长、新药和新技术;药品增速放缓和新药上市数量减少、药品降价有关。2008-2009年药品销量不会下降,一方面是欧洲国家全民医保;另一方面非专利药用量还有提升空间,居民可以转向使用非专利药;日本和韩国的医药卫生支出以政府投入为主,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波及本国经济,从而影响到药品市场。简而言之,全球医药市场增速放缓。

3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3.1消费水平及观念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资本市场被迫减少在医药领域的投资。为了降低药品开支的增长,土耳其、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等国已经宣布将全面限制药品使用或减少医保项目的计划。还有一些国家也将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或用将负担转嫁给患者的方式来保持政府的财政平衡。

美国的医疗费用增幅放缓,家庭医疗开支下降。最新的联邦数据显示,2013年的医疗支出增长更是创下了半世纪来的新低。这主要还是受到不景气的经济的影响,因为当失业率高的时候,人们会失去医疗保险,他们将降低看医生的次数,取消不必要的手术,减少药物的使用。甚至有医疗保险的人也一样,因为他们的收入可能会下降,他们会有职业不安全感,因此尽量避免自付或者共同负担的费用。

另外,《合理医疗费用法案》也叫奥巴马医改计划,强制削减了一些医疗支出。比如,这个法案控制了每年医疗保险对医院的返还率。美国医院联合会的卡洛琳-斯坦伯格说,医院为了弥补损失的收入,不得不降低成本,比如削减行政费用,使用低成本的设备以及更多的使用通用药品。

大幅削减医疗预算将影响市场的增长速度,尽管这样,还有三个强有力的增加医疗支出的因素:经济复苏将缓解人们的焦虑,他们会增加可选择的支出;老龄化社会将增加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到2014年,奥巴马医疗改革计划的保险的覆盖范围将增加3000万人甚至更多,那些有保险的人通常会比没有保险的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

3.2人口及人口结构

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世界总人口为70.9亿。其中中国人口为13.56亿,占世界人口比率为19.13%,此外,印度以12.66排名第二,约占世界的17.86%,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巴西人口已达到1.99亿,即将成为第五个人口突破2亿的国家。菲律宾人口达到9700万,即将成为第12个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当前的预计都显示世界人口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增长,但由于较难估计出生率下降等因素,无法得出具体数值,仅得出2050年世界人口将大约在75亿至105亿之间。

据统计,60岁以上人口慢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3.2倍,相应地,老年人的用药需求也较大。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支出比年青人多得多(一般相当于3∶1),英国1/2的医疗费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美国1/3的医疗费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概括来算,老年人口的消费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是我国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然而对于化学制药行业来说却是一个发展机遇。此时适合老龄人口疾病特点的治疗药品需求量增大;凡是能够缩短住院日,特别是能够改变住院治疗为门诊治疗的新药都有极好的发展前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便于服用的控、缓释等药品将进一步发展;老龄化人口的发展和药品开发链的不断充实是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的强劲推动力,同时也为制药厂商带来了新的希望。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国际技术环境是指跨国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4.1我国新药研发投入较低

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新世纪各国科技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新药研发能力是一个国家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说研发投入的力度决定了新药研发能力的强弱。近年来,我国化学药品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R&D经费内部总支出从2001年的11.8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54.1万元,虽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投入占比依然较低。

从表2可见,无论是从国际范围内的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比较来看,还是从国内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比较来看,我国医药制造业R&D投入强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可见,我国医药研发投入的现实水平满足不了新药研发高投入的客观要求,导致我国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在满足新药研发高投入的客观要求方面的客观不能。而研发投入不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化学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基本以仿制为主,鲜有自主创新的品种。

4.2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全球上市新药数量日益减少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一项高技术多学科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新药研发费用日益攀升,国际上对新药审批监管不断加强,新药研发的难度不断加大,使得新药研发生产力有所下降。近10年来,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持续减缓,新药投放市场的数量从2000年的50个下降到2012年的39个。2000-2012年FDA批准的NCE(不包括生物药物)共251个,平均每年20.9个,上世纪最后10年(1990-1999共批准311个,平均每年31.1个,新纪元每年新药的产出平均降低,反映了产出率降低的趋势。未来五年内,预计每年上市的新专利药个数仍将保持在30~35个的范围。

4.3世界药品市场专利纷纷到期

药品专利到期已到井喷时刻。根据IMS的数据,到2015年,将有1600亿美元规模的药品专利过期,这为以仿制擅长的中国药企找到了发展契机。我国药企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创仿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优化生产工艺,建立国际市场新优势,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辅料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中国药企分享专利药到期盛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研发和生产外包基地,目前有200多家研发外包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药明康德。

目前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所面临的科技体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自主创新和科学研发能力较差。普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整体创新水平不高。从长远来看,我国化学制药行业若想保持持续的长久发展,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加强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性药物合成、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等制药新技术,加快新药研制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宝杨,周永亮.对我国医药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3840.

[2]孙晓明.世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严峻挑战[J].社区卫生保健,2005,1(6):381384.

[3]阿丽塔,汪楠,田玲.中美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J].中国药事,2009,(1):1822.

宏观环境篇6

    学习环境的定义比较宽泛,众人对其界定不一。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以下两种观点较为合适:一是何克抗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认知工具和学习空间,人际关系包括师生、生生人际交往[1];二是李奇的观点,他根据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原理将学习环境定义为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通过对定义的描述发现,学习环境设计的要素包括:内部条件 (人际交往等) 和外部条件 (资料、工具、空间等)。林军来在 《基于 Moodle 平台的协作学习环境构建与实践探索》 一文中,将协作学习环境分为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2]。郭宁在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一文中把混合式学习环境分为物环境、软件环境和人文环境[3]。移动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属于学习的范畴,因而对其环境的分析可以参照相关学习环境的要素内容。但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在环境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硬件环境是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形成的等等。参照上述分析,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总体可以归纳为“二大四小”环境。其中,“二大”主要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四小”主要指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条件,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包括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模型设计

    依据环境设计要与活动特点相符合的原则,同时结合设计要素的分析,本研究设计出一个适合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的环境模型。该模型构建活动环境的规则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步步细化环境内容,并融入到具体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如图 1 所示,整个模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宏观层面的环境构建,第二部分是微观层面的环境构建。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把握设计环境的方向,该模型根据“移动、协作”两大特点,将移动协作学习活动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学习者与教师在活动环境中开展具体的协作。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分解、细化每个环境构建内容。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包括软件和资源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外部环境主要指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空间环境包括交流、共享和知识管理空间,人文环境包括规则、策略和心理环境。

    三、内部环境设计

    内部环境主要指活动本身为促进学习者提供的内部设施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构建好内部环境,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内部环境是活动环境的必备要素,合理构建它的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内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软件环境设计和硬件环境设计。

    1. 软件环境设计

    软件环境是用以支持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提供的内在设施条件,对它进行设计主要从软件和资源两个方面着手。

    (1) 软件设计

    软件是活动的辅助手段,学习者借助软件的功能进行协作。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选择的软件工具是“QQ+ 飞信”,以 QQ 学习工具集为主,飞信为辅。QQ 学习工具集的作用是提供各项功能,实现效能工具、信息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的要求,借以帮助学习者完成活动目标。飞信的作用是当手机或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上 QQ 不在线时,利用飞信实现及时通信的功能,保证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由于多数学习者对这两个软件的功能很熟悉,在具体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操作,只需要引导学习者合理使用它们,避免工具成为摆设或出现迷航现象。

    (2) 资源设计

    资源是活动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主要指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活动主题所需要的内容和材料。从资源的呈现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下载存储形式[4];从资源的承载形式分,移动协作资源可以呈现为文本形式、图形形式、音频形式、视频形式和动画形式。具体到本研究,活动重点在于协作,根据活动主题和部分条件限制因素,本次活动选取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主要是短信形式、网页形式和协作形式,同时结合文本等各种形式呈现资源。首先,短信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通过短信传递与活动相关的内容,一般用作通知或提醒等等,它的特点是形式单一、内容精练、操作方便。具体行为是: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后,通过飞信将活动重要要素内容 (主题、活动安排、完成活动的时间等) 发至每个学习者的手机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协作小组内,根据小组活动计划,组长通过飞信通知组员讨论时间和内容进度安排,保证协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短信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文字尽量言简意赅,学习者不需要翻页即可对提醒内容一目了然。其次,网页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以浏览网页的形式查找活动资源,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利于学习者多角度获取活动所需的资料。具体行为是:协作小组通过浏览网页查看或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 或自己寻找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网页形式的资源设计时教师应该尽量少提供现成的资源,这样才能充分锻炼学习者查找、甄别资源有用性的能力。最后,协作形式的移动协作学习资源设计。这类形式的资源主要是通过协作小组内组员间的交流总结出的信息,这类资源不需要预先设计,它只需要学习者参与活动、积极交流并分享自己的资源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协作形式的资源设计需要学习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和培养学习者协作的兴趣、能力,保证资源的流动性。

    2. 硬件环境设计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所涉及的硬件环境主要指在移动技术或服务支持下学习者参与活动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硬件是支持移动协作学习软件的载体,也称之为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普通手机、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MP3 或 MP4、PDA 等。移动终端设备多种多样,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多。通常而言,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以下几方面因素:

    (1) 以活动任务和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活动本身

    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任务和活动需求不同,选择的工具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活动任务不同,选择合适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果是概念学习类任务,它仅需要知识的查找与罗列,没有过多复杂的操作,在协作中可以选择简单易携带的工具,例如普通手机、MP3或 MP4、智能手机。如果是问题解决类任务,它比概念学习类任务过程复杂一些,在协作中应该选择支持复杂程序或工作的工具,例如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作品设计类任务,它涉及作品的设计与开发,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在协作中可以选择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PDA。如果是移动技术应用任务,所有的移动设备都可以参与协作学习活动中。

    (2) 依据学习者具体拥有的设备条件,立足于实际

    参照问卷调查的结果,如图 2 所示,在 143 名研究生中 83.22%拥有笔记本电脑,48.25%拥有普通手机,40.56%拥有智能手机,52.45%拥有 MP3 或MP4,0.7%拥有 PDA。数据表明,大多数研究生目前拥有的移动设备是笔记本电脑、手机、MP3 或MP4,因此这几种设备应该成为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首选。

    (3) 依据网络条件,立足于网络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活动要求学习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在任意时间与地点自由进行协作学习,因此,对于移动协作学习而言,无线网络环境是先决条件。随着无线校园网的建成,对师生来说,使用无线网络如同有线网络一样方便。所以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要考虑网络条件,协作应该在网络通畅的情况下进行。

    综合以上三个因素,在本次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工具的设计中,以最小代价为原则,最终选择的硬件(移动终端设备) 是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和支持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硬件设备是软件设备的载体,它承担着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角色。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要关注硬件设备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优势,进而有效辅助学习活动。

    四、外部环境设计

    外部环境主要指活动进程中借以辅助学习者开展活动的外部条件,它是移动协作学习活动开展的保障。外部环境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环境设计和人文环境设计。

    1.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是活动开展的场所,移动协作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活动是协作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实现知识共享。因此,对于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从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和知识管理空间三个方面着手。

    (1) 交流空间设计

    交流空间是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它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所以重点是对于该空间的设计。在移动协作学习活动中,交流分为个人交流和小组交流。个人交流的形式是一对一、有针对性的交流。小组交流的形式是协作组内组员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因此,交流空间的设计是个人交流空间和小组交流空间的结合设计。具体到本研究,个人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好友聊天和 QQ邮箱功能上,小组交流空间主要建立在 QQ 群聊天、讨论组聊天功能上,学习者通过手机或电脑在交流空间内使用这些功能进行无障碍讨论。这样的功能空间建立既操作简单,又方便实用,有利于尽快进入协作学习状态中。

    (2) 共享空间设计

    共享空间的作用是将教师和学习者的资源放于该空间内,每个人都能查看并下载这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该空间的设计主要关注共享功能的实现。具体到本研究,共享空间选择的是 QQ 空间。它的功能是当自己或是好友更新内容时,自己或好友可以第一时间接受、查看并转载到自己的空间内,同时群共享功能可以让师生自由上传、下载资料,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3) 知识管理空间设计

宏观环境篇7

>> 小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的相关探究 小家电市场营销攻略 试论小家电企业营销现状及营销策略 我国小家电营销策略研究 小家电市场的产品策略研究 小家电:未来营销战略升级 小家电的战略营销模式 小家电市场预警 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 小家电 中国家电企业在农村市场的营销渠道的研究 小家电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夹缝中求生 关于小家电产品市场发展状况的研究 小家电:如何靠网络营销破局 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极具诱惑的越南小家电市场 女士专用小家电,市场前景看好 小家电市场有大“钱”途 我国小家电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小家电反串明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怀斌.现代营销管理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4]付爱伟.我国女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及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5]刘波,张振红,李松.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J].河北软件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6](美)约翰・A.昆奇.市场营销管理教程与案例[M].吕一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徐章一.顾客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

[8]James A Fitzsimmons.服务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RaymondP.Fisk.互动服务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宏观环境篇8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成熟,这种大环境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再者,当代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环境不仅为信息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还让信息资源的获取迎来了新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不同的信息机构顺应时代的变化增大了建设力度,且这个庞大的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信息资源的建设在整体化方面有了一定成效。虽然资源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不可忽视在这可喜的成果背后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优势和盲目性并存的这种两面性,所以,在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的过度会出现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弊端,如缺乏安全性,缺乏全局性,信息管理紊乱等现象,这些均造成不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比如我们知道的外文期刊的订购,原版的外文期刊价格比较昂贵,这让许多图书馆无力承受,他们购买这方面书刊的条件有限,不得不减少采购量,导致馆藏量减少。而只有一些大型的高校图书馆等地方有可能加大这方面投入,建立较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显然,一来外文期刊的大量涌现是这种差距的根源,二来这种差距缺乏一种整体的协调。

其次,网络条件下如何协调信息资源的建设也是一大问题。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差别很大。这些年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这种时代潮流也伴随出现了明显的东西部不平衡的现象,近年来网络资源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表现为东部地区网络资源的分布远比西部地区丰富,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相关资料表明,东西部的脚步快慢不协调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明显问题。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尽管图书馆行业做了大量工作,也只能解决其中的一些矛盾,并不能做到大局的完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宏观的全面的协调,需要借助一定的具有强制和权威的体制来操作运行。只有通过多边的管理体制来协调并优化这一现有结构,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序化和合理化。因此,必须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宏观调控:

1.对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宏观调控

从宏观角度来出发,对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落实。我国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国家资源,共享要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且要借助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整体的优化,要通过各种政策的改革等措施来实现共享的目标。如:通过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来支助信息管理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信息市场的方法来促进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通过统一的管理来协调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

2.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

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就必须构建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建设。我国信息分布广泛,各地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也具有偏颇。政府和相关机构有必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利用法律环境作基础保障,贯彻分区域规划的原则,合理布局信息资源。让资源环境既集中又分散,建立有主线领导的各分线相互协调的完整大布局。

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宏观调控

必须对信息资源管理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与管理体制和分布方面互补的宏观调控,标准化需要信息资源的建设有大标准统一管理,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对某地区某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比如使用统一的书目标准、编目规则和相同的分类表,编制联合目录。实行大环境下的统一采购,并实行联机编目、互借、检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系统,在数据处理和交换、通讯接口、软硬件配置和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上制订出严格的规范和流程,对此作出统一的规定。同时,为了最终实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信息机构大联网,我们要对现有计算机管理的硬件系统进行评估,向全国推荐适用于我国不同系统不同单位使用且可供不同的用户选用的机型,不断扩大网络范围。

总之,国家及地方有关领导部门应该尽快制订出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加完善,且在各地各系统的积极主动配合中,让完善的信息资源更优秀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克服各种不规范、不标准、不平衡现象,让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出现崭新面目。

参考文献:

[1]张学福.论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4).

[2]王翠萍.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3).

上一篇:环境保护税法范文 下一篇:环境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