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2:24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档案

前言

随着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真实反映了建设的详尽过程,真实记载了工程建设成就,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从“十一五”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对待,全面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各方面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1.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整理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现状认识不够准确

“农村公路网建设作为公路交通部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成为当务之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全部单位工程,诸如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应该通过一系列严格把关,招投标,签订合同后才开始实施。农村公路连接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民群众非常关心。而在实施村村通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群众到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查询自己所在行政村通村道路的建设、里程、资金筹措、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完善咨询体制势在必行。农村牧区公路作为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公路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但是,由于资金限制等原因,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目前还无法得到圆满的解决,正确认识我国公路现状,准确分析,制定相关政策才能避免只建不养,公路损坏严重等“行路难”问题。

1.2农村公路档案整理设施落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一直重视度不高,对于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行为的相关处理政策力度比较薄弱。同时,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与相关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同样影响着农村公路档案的整理。为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工作,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质量跟踪管理不失为一种良策。解决先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硬件设施与先进人才问题,改善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结构,加强对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体系监督力度,是促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的必要条件。

1.3缺少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体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不只在城市大举兴建,也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地开展起来。农村公路档案作为交通建设的科学而可靠的依据,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也就不同于其他文献。档案作为历史的记载,具有真实性与可信性,为其他文献提供依据,除了具有凭证作用外,还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新时期进入法制社会,但是我国法律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这为后期再续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设置了障碍,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与全面发展。

2.针对农村公路现状分析与档案整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2.1重新正确认识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现状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的公路现有的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而无力兼顾农村牧区公路的管理工作。档案部门应该积极了解掌握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档案信息,重新正确认识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现状,积极参与合同的签订工作,将工程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归档等工作安排有序进行,同时合理分派人员任用,采取专人档案负责制,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与事后责任可追究性。针对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公路在养护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把我国农村公路发展提到小康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超前发展的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路而努力,从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2.2引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设施与人才

农村公路档案作为农村公路工作的真实反映与农村公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完善农村公路档案整理设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农村公路档案事业发展较快,农村公路档案工作人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已经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的利用服务上来。然而,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与相关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农村公路档案的整理。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质量跟踪管理,相应地引进先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硬件设施与先进人才,改善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结构,加强对农村公路档案整理体系监督力度,不失为一种促进农村公路档案整理的有效途径。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大,资金来源渠道多,建设工期长,等特点,这就使得农村公路工程档案具有广泛性,复杂性,与阶段性。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的管理是基于对于现状的分析,现状分析的准确性与档案管理的精确性相结合,才能在一定的角度上有效地促进国家农村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对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档案整理的建议

我国对农村公路及其档案管理力度逐年加强。农村公路的每一条道路从建设之日起就建立了档案。此外,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定期组织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进行普查,将每一条路的状况,诸如危桥、险路等都重点记录在案,而这些档案作为国家批准维修拨款的重要依据就需要保证其合理性与真实性。国家根据档案情况,对一些需要维护的及时拨付经费、组织人员进行维修,以此保证人民群众的通行安全。农村公路档案是农村公路工作的真实反映,是农村公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提高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宣传,积极培养优秀农村公路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农村公路档案整理意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公路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农村公路档案的开发利用,这些都是农村公路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崔蔷,农村公路建设与档案整理的四个方面,中国建筑,2012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2

1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自1990年建处以来,一直临时租赁办公处所,未设综合档案室。2000年底搬入安阳市开发区交通大厦后,领导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基础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了重要地位,明确一名副处长亲自主抓,开展档案上等级活动。成立了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上等级后又专门明确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为档案室主任,从事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随后,各基层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档案管理机构和组织;并在档案资料比较集中的科室都确定了一名兼职档案联络员负责本科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证档案资料及时、准确、齐全地上交和收集。2001年档案达标上等级,成立了集文书、会计、科技等多种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档案室,获得档案管理科技事业省级先进单位。目前,河南省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档案室面积50平方米,档案完整率98%,查准率100%。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至今,我处档案室接待档案查阅人员1800余人次,借阅原始资料3000余件,使档案资料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力地配合安阳市农村公路建设。

2 完善档案制度,提高管理手段

档案资料门类众多,纷杂繁琐,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为了对档案室资料实施科学、有效管理,自2001年起先后制定了《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规定》、《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借阅制度》等制度,并编制了《借阅登记》、《档案目录》、《保密文件目录》、《收发文登记》等检索工具。并将一系列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制度及借阅办法,制作成版面上墙,汇编成册,对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纳入目标考核,加大管理力度,使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3 利用档案资料,服务公路建设

档案利用是我们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在安阳市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中,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和在繁忙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公路设计、养护计划制订、资金划拨、土地交接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和依据,避免了失误和纠纷。

3.1 档案资料是公路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实现了全市农村公路的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3年底,安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376.409公里,其中县道546.457公里,乡道2250.935公里,村道4573.422公里, 专用公路5.59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二级或三级路,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全市已形成干支衔接、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在安阳市农村公路建、养、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声像制品等重要资料,真实地反映了安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编制了农村公路发展概况,并为省公路局和市交通局编史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受到河南省公路管理局的通报表彰;编研出版了《路之歌――蓬勃发展的安阳农村公路》、《安阳农村公路图集》等书籍和大量的反映农村公路建设成就的电视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3.2 档案对公路建设起着指导、监督和保证作用。安阳市农村公路档案资料对安阳市农村公路的规划、管理以及新、改、扩建工程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监督和保证作用。例如,在2007年河南省安阳市327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过程中,档案资料为安阳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大发展,为安阳农村公路赢得“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等赞誉。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前,安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针对安阳市农村公路容易出问题的村道建设难点,频繁查询档案,通过档案室提供的科技档案,结合安阳市农村公路实际,如何解决排水、施工简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方面问题,以档案资料为蓝本,制定了安阳市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要求村道全部要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把安阳市“村村通”工程路面宽度由省定的3.5米提高为4米以上,混凝土厚度要求不低于18厘米。在此基础上,我市工程技术人员与档案人员相结合,以档案室存档的3本工程建设指导手册为基础,汇编成了《安阳市“村村通”工程建设指导手册》,并印发到安阳市116个乡(镇)和涉农办事处,通过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了安阳市“村村通”工程质量。验收工程时,技术人员手持“工程建设指导手册”,对工程逐个检查,合格率达到100%。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农村实际和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管理养护职责

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一)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编制下达本市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工程补助资金计划,审查批复县级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监督检查辖区内农村公路计划执行情况、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和养护质量。市农村公路局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指导工作,组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的检查考核。

(二)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三)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制定本地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会同县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监督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和养护质量,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县(市)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拟定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两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由市农村公路管理局与两区人民政府根据本方案的精神协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四)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乡镇要积极组织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三、积极筹措养护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为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资金。日常养护资金主要用于路面保洁,路肩、边坡培修,沿线设施维护,绿化修剪,涵洞疏通等工作。养护工程资金主要用于水泥(沥青)路面病害处治、路面改善及大中修工程、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等工作。

(一)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渠道。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预算内资金、汽车养路费专项补助和小机(含拖拉机、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养路费等。

1.日常养护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日常养护资金来源于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征收的小机养路费、县财政预算安排、市级财政预算补助、社会捐助等。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征收的小机养路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扣除正收成本后应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各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标准。

2.养护工程资金主要来源于省交通主管部门补助。具体标准为县道每年7000元/公里、乡道每年3500元/公里、村道每年1000元/公里。各地要有计划地安排养护工程,逐步改善农村公路路况。

(二)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管理。

1.日常养护资金中的财政预算资金及小机养路费由财政部门按计划拨付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养护工程省补资金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按养护工程进度拨付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必须专户存储,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并接受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一)在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工程单位,将直接从事大中修等养护工程的人员和相关资产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公路养护公司实行自负盈亏,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

(二)农村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工程竞争。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养护工程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程量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三)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市)要结合实际,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适合本地情况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综合整治农村公路超载超限问题,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五、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公路设计;技术参数;注意事项;

0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为全面贯彻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为确保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有序、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按时完成“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等建设任务,提升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道路的建设非常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极为繁重。

如何做好切实可行的公路设计,是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控制环节。作为公路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应将农村公路的建设纳入工作重点。

1农村公路设计理念

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分散在一个地区的各个角落,针对不同地形、地质状况的农村道路,设计时除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量、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状况外,还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等各方面因素,本着“统筹规划、保护耕地、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在超重车辆通过时,不致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农村公路的交通服务功能。

1.1合理选择设计荷载

我县农村处于山陵、重丘山区,不仅是地方材料采集的料源,还是滑石矿能源基地,很多农村公路就必然成为地材的重要运输通道;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重载车辆也越来越多,在干线公路中,因为超限检查站和收费站较多,一些大型重载车辆为逃避收费和检查也会绕行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所以,选择农村公路设计的荷载标准一定要准确,应以观察或了解到的最大汽车荷载轴载为基础,结合技术标准,合理选择设计荷载等级。

1.2合理选择设计速度

鉴于农村公路主要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农村交通法制观念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公路的设计理念上,应考虑:一是符合农村公路交通的实际,二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农村公路在设计速度上也应合理选择。

1.3 合理选择路线

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困难,农村公路修建的不易,为避免重复投资,选择合理的路线非常重要,其原则有:

a结合县、乡、村建设规划,同当地景观相协调,发挥公路总体综合效益;

b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占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

c 便于施工,可采用的施工工艺能够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4合理设计安全设施

以人为本,使用功能优先,是当前工程设计的一大主题。安保工程设计应坚持“经济可能、技术可行、方案有效”的原则,将公路技术指标与交通事故指标紧密结合,通过分析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线不良、路侧险要等,确定安保工程实施路段,提高行车安全性。安保工程设计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增设标志牌、标线、波形钢防护栏、钢筋混凝土防护栏、缆索护栏、示警桩加反光膜、减速设施等。

2 农村公路的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

农村公路的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即以改建三、四级公路为主,根据公路的不同地形、不同位置、不同作用可分段确定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以保证畅通的交通量,满足车辆错车基本要求,确定路面的宽度;以保护路面不受破坏,确定路基宽度;以适应最不利交通荷载需要确定路面结构;以设计速度确定农村公路的线形标准。

2.1桂林市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及设计技术参数

结合重载交通对路面承载要求,在分别对三、四级农村公路给予1.8、1.5的交通荷载系数后,采用的路面结构及设计技术参数为:

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路基宽不小于6.5米,路面宽不小于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不小于22厘米,设封油层,基层厚不小于20厘米;沥青路面面层厚不小于4厘米,设封油层,基层厚不小38厘米。沿线人口较密集,连通多个乡镇、建制村,路网布局结构合理,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且地方积极性高的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可按三级或二级公路标准修建。

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基宽应不小于6.5米;如工程地形条件复杂的局部路段,经过论证,并由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批,可采用路基宽4.5米,但须按《公路技术标准》规定设置错车道。路面宽应不小于4.5米;当采用路基宽4.5米时,路面宽不小于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不小于20厘米,设封油层,基层厚不小于15厘米;沥青路面面层厚不小于4厘米,设封油层,基层厚不小30厘米。

3 设计中注意的事项

设计方案以切实可行为原则, 重点放在农村公路的改造工程项目上。因此,利用旧路、局部加宽的地段所占比例达80%以上,这也是发生工程质量病害较多的地方,设计方案如果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为此,为保证工程质量,设计中应注意与质量验收标准接轨:

a 平面线形以适合原线形的流线为基础,保证顺畅为可行;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b 新旧路基的接茬方式、填料的技术要求;

c 为达到压实质量标准,应考虑可采用的夯实机具型式;

d 加宽宽度,结合工程量大小,应考虑错台方式、压实作业和错轮有效宽度;

e 采用矮挡墙加宽路堤,应验算施工压实机械压实时产生的倾覆推力;

f 加长涵洞,参照旧涵结构顺接;

g 原有路基较好的地段,如多年稳定的砂砾路面,可直接进行底基层或基层施工;

h 石质路基上直接做水泥稳定基层;

I 综合排水的完善。公路质量由水侵害引起的问题达50%以上,农村公路在养护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因此,完善综合排水设施,减少水侵害,十分重要。排水设施的完善,可提高公路抗灾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农村公路设计变更控制

农村公路设计变更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金影响,产生对技术标准的变更;二是地方拆迁的影响,设计方案的变更。因此,要想控制好农村公路设计变更,控制好技术经济指标,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a 现场踏勘,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材料情况,核实当地提供的测设基础资料;

b了解当地民俗、民规,设计方案适合当地乡村建设规划;

c 对采用的材料进行试验,对旧路进行弯沉质量检测,通过数据分析,确保提供的设计方案切实可行;

d 设计方案应与现行施工技术规范保持一致。

5 结语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公路施工中;交通;控制;管理

在经济快速发展地推动下,农村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也越来越迫切。由于环境、条件存在特殊性,与其他公路护养工作相比,农村公路养护施工存在较大难度。在公路护养施工过程中,需保证道路行车的通畅性,在道路通车情况下实施养护施工作业,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1]。因此,为了保证公路养护施工可顺利开展,同时又不会对交通畅通性造成太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控制和管理。

1. 工程实例概述

本次养护的农村公路共有3条道路,所有公路的现状均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在5-7m范围内,两侧土路肩、路基总宽分别为0.75m、6.5-8.5m。公路现状表现为已经经过多次修补及养护,目前,路面平整度差,病害较多,服务水平较低。公路周围存在较多村镇,交通流量相对较大。为了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其他道路压力、防止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和管理。

2. 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有效的交通控制及管理措施

在实施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充分结合整个路段、具体路段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出整体的交通控制方案,然后再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方案。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多种不同的交通控制方法对交通进行有效控制,使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的通畅与安全。

2.1 整体交通控制方案

整体交通控制方案具体在表现如下3个方面:首先,全线正常交通控制。实施大修时,让公路上通行车辆按照原来的方向正常行驶,不实施交通分流。其次,全线封闭施工控制。在进行大范围养护的工作区域,实施禁止车辆通行的措施,并做好充分的提前分流工作。再次,部分路段封闭控制。在大范围养护工作区域的附近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其他路段维持正常交通运行。

2.2 具体的控制方案

具体的控制方案具体表现在如下:首先,单边封闭单边通车模式。该种控制模式应用的是单边封闭的交通控制模式,其组织方法为车辆借道逆行车道。因为农村公路通常交通量相对较少,因此可以选择该种控制模式。该种模式的组织管理也相对较为简单,易于实施。但是单边封闭路段不能过长,因此可能需要在夜间进行较多的施工。其次,单边部分车道封闭模式。该种模式应用的是部分车道封闭的交通控制模式,尤其适用于道路各出入口存在较小间隔,且附近无合适的分流道路的路段。应用该种模式时需要充分配合交通管制和分流措施。应用该种模式时需对作业区域的长度进行严格控制,且选择在交通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在农村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相应实现进行有效的交通控制还必须将上述控制方案与以下方案进行充分配合。首先,修建临时通行便道模式。在实施公路养护施工之前修建临时通行车道,并放置好相关交通安全标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路面硬化处理,保证道路的强度,保证交通安全。其次,车辆限速措施模式。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通行车辆可按照原来的车道行驶,只对其行车速度进行限制,以保证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可顺利开展。

2.3 实施分流施工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交通网也已经较为发达。因此,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知道行人或车辆先从其他路段通过。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可实施分流施工的方式促进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可凭借报纸、电视、媒体等养护施工路段通告,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养护施工路段[2]。同时还需在分流路口处进行指示牌设置,设置反光标志指示牌,引导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此外,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为2名以上的交通安全员。在施工期间,交通安全员需开展巡视工作,执行作业安全和交通疏导工作,保证养护施工过程中行人、车辆能够顺利通行。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及时将存在于作业现场的砂石、泥土等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扬尘、泥泞等现象出现,影响行车安全。

2.4 做好警示工作

保证公路行车畅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交通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实施公路养护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新的认识,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在实施养护施工之前,必须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交通控制措施。同时还需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危险、重点路段需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保证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可及时 、有效地进行处理。此外,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还必须做好警示牌设置工作,通过警示牌来指导行人、车辆通行。实施警示牌设置过程中,应该将其设置施工路段的前、后方,让行人和车辆能够得知路况,根据指示行走或行驶。警示牌均有其严格的设计规定,所以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开展警示牌设置工作,保证警示牌能够起到其相应的作用。

3. 结束语

农村公路养护为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养护施工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并保证养护施工具有较高效率和质量,保证公路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参考文献

[1] 赵玲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养护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4,12(08):217-218.

[2] 赵海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本控制之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12):306-307.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6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45号)、《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省政办发〔2020〕48号)、《苏州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2021〕83号)等法规文件精神,进一步管好、护好农村公路,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以质量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为原则,以完善管养体制、强化资金保障、健全长效机制为重点,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县、乡、村道的“路长制”,形成财政投入职责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部门协同、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县道和乡村道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6%和5%,县道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98%,乡村道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90%,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动态清零,安全隐患治理率100%。农村公路上的公交站(亭)、公交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基本到位。

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持续向好,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全面完善,形成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一)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统筹谋划,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镇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按照江苏省、苏州市相关规定明确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分工,实行农村公路工作目标责任制和绩效管理,完善农村公路支持政策和资金保障机制,指导监督相关部门、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履职尽责。大力推行市、镇、村三级“路长制”,建立健全路长管理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各级路长负责相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管理体系。按照“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要求,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

市委编办牵头指导相关部门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调整完善各部门、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市交运局加强政策引导和业务指导;市财政局加强市级资金统筹,筹集市级养护补助资金;市发改委、资源规划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体广旅局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支持和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发改委、财政局、资源规划局、交运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体广旅局)

(二)落实管理养护职责。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是乡村道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协调村民委员会做好农村公路的相关工作。各镇(区、街道)结合“三整合”改革,落实乡村道路政管理属地职责,明确乡村道审批管理服务执法等相关职能。各镇(区、街道)应建立乡村道管理养护工作目标,将乡村道管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建设,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重点做好乡道、村道管理养护工作,相关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

(三)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各镇(区、街道)要加强宣传引导,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激发群众爱路护路热情。推行养护信息公开制度,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农村公路考评体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自主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通过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公益岗位等方式,为低收入户提供就业机会。(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

四、全面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

(一)保障日常养护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养护属于市级、各镇(区)财政事权,县道日常养护由市交运局负责,日常养护资金由市级财政负责筹集,具体参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太仓市城区城市管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太政发〔2020〕80号)执行。市财政(含江苏省、苏州市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每公里日常养护的资金不低于2020年水平,标准如下:县道每年每公里6.8万元,乡道每年每公里1.5万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万元。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财政预算用于日常养护不得低于乡道每年每公里4.5万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万元。各镇(区)应不断加大管理养护力度,保障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及时到位。(责任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交运局)

(二)加大养护工程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类型包括预防性养护工程、修复性养护工程和应急养护工程。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返还地方的原“五小”养路费基数、2015年下划地方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经费支出基数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县道养护工程资金由市财政负责筹集,乡村道养护工程资金由镇(区)承担。各镇(区)要对照养护标准和发展目标加大养护工程投入。(责任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交运局)

(三)合理安排奖补经费。市财政根据乡村道路养护不同时期发展目标适当安排奖补经费。(责任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交运局)

(四)强化养护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资金补助政策应建立与里程、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调整周期不超过五年。市、镇(区)两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应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与补助资金或相关投资挂钩,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市财政、各镇(区)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监管,严禁农村公路建设采用施工方带资的建设—移交(BT)模式,严禁地方以“建养一体化”名义新增隐性债务,严格防控债务风险。公共资金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对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责任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交运局、审计局)

(五)创新发展投融资机制。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鼓励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在农村公路品牌创建基础上,实施“金仓丝路”品牌提升计划,大力推行“农村公路+”发展模式,鼓励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促进农村公路与地方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支持利用农村公路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责任单位:各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文体广旅局)

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一)深入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将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要拓展农村公路养护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各种综合养护承包方式,逐步完善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鼓励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鼓励养护企业购买通用型、小型化养护机械,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交运局)

(二)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市交运局、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要联合市公安局、应急局等部门参与农村公路竣(交)工验收。已建成但未配套安全设施的农村公路要及时完善,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照明、信号灯、警示标志、限速标志、限载标志、反光镜、减速装置、临水临崖道路护栏等设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安防项目的有机结合,提升科技治安水平。推广使用主动发光标志,道路交叉口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农村公路本质安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监管,着力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加强信用等级评价及分类监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域采用履约考核。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并将信用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公开,并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等工作挂钩。(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发改委、公安局、交运局、应急局)

(三)完善技术指导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标准规范,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绿色发展。完善农村公路路况、桥梁及养护质量等检测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运用。(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交运局)

(四)加快治理能力建设。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完善路政管理体系,优化路政执法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保障制度,提高管理养护人员工作技能水平。各镇(区、街道)应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可根据需要在农村公路上的重要节点,设置货运车辆超限运输动态检测监控设施。各镇(区、街道)应统筹城乡绿化、特色田园乡村、旅游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公路沿线洁化、绿化、美化,促进农村公路与生态环境自然和谐。坚持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理念,全面开展“美丽公路”创建工作,力争实现各镇(区、街道)美丽农村路全覆盖。完善农村公路纪检监察巡查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指南(试行)》,积极防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廉政风险。(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公安局、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局、文体广旅局)

(五)提升管养信息化水平。完善智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网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率。对农村公路重要点位进行监控加密,依托集成指挥平台,合理共享监控数据。加快推动农村公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能感知、5G通信、高精度定位和卫星遥感等技术在农村公路工程和路网管理中的应用,开展现代化数字农路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公安局、交运局、联动中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镇(区、街道)、各部门要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先行工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同步部署落实。

(二)强化督导考核。市政府每年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高质量目标考核序列,考核分数与镇(区、街道)绩效挂钩。各镇(区、街道)应建立管理养护工作目标,将乡村道管理养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确保乡村道路况水平等达到年度考核指标要求。市交运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督导和评估,采用不定期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考核,乡村道日常养护市级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紧紧围绕改革主要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准确解读改革政策举措,积极宣传改革中的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太仓市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太政发〔2008〕51号)同时废止。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国家和省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的发展遵循保护环境、节约土地、保障投入、建养并重、确保质量、安全畅通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规划、分级负责。

第四条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的监督和指导,负责县道的管理和养护,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区域内乡道、村道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市发改、国土、财政、公安、林业、农业、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并鼓励、引导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投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第六条农村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

第二章规划建设

第八条农村公路规划应当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农村公路发展目标,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并与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第九条县道规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发改、国土等有关部门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乡道、村道规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协助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并报市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农村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审核、批准机关审核、批准。

第十条县道、乡道建设不得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村道建设根据区域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技术标准,一般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防护、排水以及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和其他附属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和扩建,并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下列区域为农村公路用地,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

(一)农村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1米范围内;

(二)无边沟路段公路两侧路肩外缘3米范围内。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设计。

第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符合法定招标条件的,应当依法进行招标,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经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并按照规定确定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或人员进行监理。

第十七条市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监督。

市交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可以聘请技术人员或群众代表参与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监督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应当设立质量责任公告牌,公告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举报电话。

第十八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

农村公路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明确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制度,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交工验收合格后不少于一年。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进行交工、竣工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保存工程资料,建立工程档案。

第三章养护管理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沥青或水泥路面整洁、无积水,无堆积物,无病害,路缘石顺直、无缺损;

(二)路基宽度标准、线形清晰,路肩顺直、平整、无堆积物,边坡稳定饱满、无取土现象,防护工程和排水设施完好,边沟顺畅;

(三)桥涵配套和安全设施齐全,技术状况良好;

(四)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符合规定;

(五)公路沿线两侧合理绿化,且抚育管理及时、生长良好。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日常养护与集中养护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专业化养护。

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具备资格条件的养护单位,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第二十三条县道大中修养护工程计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编制,报市政府同意并报上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乡道、村道大中修养护工程计划由所在镇政府(区管委会)负责编制,经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应当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履行建设程序,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应当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限不少于一年。

第二十五条县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乡道、村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养护由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当适时组织开展乡道、村道集中养护。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做好村道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十六条因自然灾害造成县道交通受阻,市交通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抢修;因自然灾害造成乡道、村道交通中断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及时组织抢修。一时难以修复的工程应设置警示标志,修建临时便道,并及时上报灾情。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单位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养护作业人员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用地、砂石料场以及因养护需要挖砂、采石、取土、取水的,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统筹解决,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九条市交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当组织农村公路沿线的单位和个人对所管辖农村公路实施绿化。

农村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擅自砍伐,确需更新砍伐的,应当经市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后,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第四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三十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管理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年度审计制度。

第三十一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

(一)国家和省、市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补助资金;

(二)市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安排的专项资金;

(三)社会捐助资金及通过农村公路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的资金;

(四)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五)其它可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

第三十二条市政府每年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

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需要,安排配套资金,用于乡道、村道的小修和日常养护,不足部分在其财政收入的增量中解决。

第三十三条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县道大中修养护工程由市政府安排投资;乡道、村道大中修养护工程由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安排投资,不足部分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解决。

第三十四条市财政部门按年度将农村公路专项养护资金拨付至市交通主管部门,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情况发放和下拨。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时,不得增加农民负担。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三十六条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各镇政府、石岛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当组织成立综合性管护队伍,以农村公路管养为主,同时做好绿化养护、农村生活垃圾、沟河保洁等工作,并协助市交通主管部门开展路政执法。

第三十七条农村公路两侧自公路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以外,按照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损坏农村公路。

需要在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开设平交道口,架设电杆、铁塔、变压器,埋设管线、电缆等永久性设施或设立其他非公路标志的,应经市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征得公安机关同意。

第三十九条在农村公路大中型桥梁周围200米以及在农村公路两侧规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它危及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桥梁、农村公路附属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条在农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为:

(一)摆摊设点、设置集贸市场;

(二)堆放物料及设置其他障碍物;

(三)挖沟引水、漫路灌溉;

(四)堆粪沤肥、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五)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使用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除农业机械因田间作业需要在农村公路上短距离行使外,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农村公路路面的车辆、机具,不得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市交通主管部门同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按照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对农村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第四十二条超过农村公路、桥梁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农村公路或桥梁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应当经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经镇政府、*管理区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同意,村(居)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道设计标准,在村道上设置限高、限宽设施。

第四十三条未经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涂改农村公路附属设施。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

第四十四条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行自上而下检查考核制度。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考核与奖惩。具体考核办法由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报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农村道路实施方案篇8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车辆入户率低、农村客运还满足不了出行需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薄弱。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加强农民交通安全教育、改善农村客运需求已刻不容缓。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站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抓好这项民生工程。

为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

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履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并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确定重点,明确任务,细化责任,抓好落实,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综合治理、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通过抓实源头、完善设施、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行车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

三、工作步骤及任务

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一是开展摸底排查。各县(区)政府组织安监、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开展农村道路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隐患点段,邻近国省道、县乡道的违章建筑、马路市场等建立台帐,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计划,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公安部门要摸排农村地区无牌无证车辆。交通运输部门要按规定设置永久通安全警示标志,摸排农村客运运营路线、运力投入等情况,根据运行里程、客流量等因素,提出运力配置标准。农牧部门要对拖拉机、农业机械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围绕“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的主题,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六进”活动。公安、农牧部门要在各乡镇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免费交通安全常识和驾驶技能培训教育,要求驾驶人参训比例达70%以上。公安、农牧、交通运输部门要把近年来涉及农用车违法载人的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及事故原因加以分析、整理,选择教育意义较强的交通事故案例制成展板、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加强三级防控网络建设。各县(区)政府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责任制,实施“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点”的模式,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每个村、组设立2名以上的专兼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违法行为劝阻工作。各县(区)政府要在乡(镇)、村建立农村地区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及驾驶人员档案和交通违法档案,并根据公安、农牧部门抄告的辖区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情况,落实基层组织管理责任,并与基层组织的绩效考核挂钩。

2、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各县(区)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国道两侧20米内、省道15米内、县道10米内、乡道5米内的违章建筑要全部予以拆除。每个县(区)政府今年改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不少于100公里,设置10块以上永久通安全警示标志牌。新修筑的农村道路,安监、交通、公安部门要组织联合验收,交通安全设施达不到标准的道路不得验收、通车。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易发生事故的弯道、坡道和临水临崖、隧道、涵洞、桥梁等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线,增设警告标志和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禁令标志,施划减速标线或设置减速带。

3、加大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农村交警中队建设。公安部门要建立健全群众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制止交通违法行为;要充实一线警力,积极组织农村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认真分析农村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在节假日、赶集日、农忙季节等重点时段,科学调配警力上路执勤执法;要通过流动巡逻、定点检查等多种方式,严厉查处三轮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多人乘骑、各类机动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酒后驾驶、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对查处的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进行处罚。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农村客运的运力配置和运输管理,集中检查7座以上客运车辆的运营安全状况,杜绝超员客车出站上路。加大客运市场监管,非法营运车辆一律按上限顶格处理。农牧部门要对拖拉机、农业机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或未实行定期检验的,责令停止使用并通知当事人限期整改。公安部门要严查拖拉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并通报农牧部门对责任人做出处理。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由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对各县(区)政府、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垒长效管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规划,公安、交通运输、农牧、教育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隐患排查整治要齐抓共管,违法行为查处要联合行动,群众安全教育要包片督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公安部门要按照“先纳入管理,后逐步规范”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群众入户办证。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落实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农村客运市场,严厉制止城市公交车超出城市规划区范围运营,尤其是严重超员运营。有偿使用的农村客运线路,交通运输部门要根据运行里程、客流量协调运营企业在月底前按标准投入运力。运营企业到期达不到运力配置标准,交通运管部门可收回其线路经营权重新拍卖,坚决遏制农村地区客运车辆严重超员现象。

(二)加强督导,推动工作。各县(区)政府要组织人员深入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对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要成立事故责任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上一篇:标准化班组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