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6:41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1

通过对、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批示和有关讲话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政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端正了执法理念,规范了执法行为。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2

关键词:公正;社会主义法治;生命线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5-0005-0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以“法治”这一治国理政之重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深刻理解公正的理论内涵,充分认识公正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公正的法治生命线作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一、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的内涵解析

1.公正的基本内涵

公正是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关系状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了最原始朴素的公正思想,如《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分配思想,墨子主张爱无差等的“兼爱”道德理想。在西方政治思想文明中,公正是政治与伦理生活的重要原则和规范。苏格拉底认为,公正是一种美德,源于知识和智慧;柏拉图认为,“正义是心灵的德行,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各种德行的总汇与总称。关于公正的基本内涵,从词源学的维度来看,“公正”(justice)一词源于古希腊正义女神狄刻,狄刻手持棒槌或宝剑的造型寓意其是正义的化身。在拉丁语中,“公正”一词包含了正直、无私、公平、公道等基本语义。从人类学的维度来看,公正范畴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及阶级产生以后形成的,虽然公正观念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斗争的开展而不断发展演变,但是惩恶扬善、正直公道、利益平衡等基本语义始终蕴含于最原始朴素的公正思想之中。从政治学维度来看,公正是指一切社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通过发展民主政治实现对每个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平等保护。从经济学维度来看,公正是指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拥有平等机会支配社会资源,都要面对同等的竞争规则,实现对每个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平等保护。基于上述几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公正的基本内涵:一方面,公正是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追求,是人们构建理想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公正以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与正当划分的基本行为准则。

2.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的理论内涵

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正确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法治理念是人们在全面认识、整体把握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与基本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在立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与借鉴世界法治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正,在原始朴素的公正思想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人人平等、合法合理、及时高效、公开透明等法治建设的内容,强调在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公正地实现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其中,人人平等是公正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法治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合法合理是公正的内在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法治规范化的内在要求。及时高效是公正的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是社会主义法治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公开透明是公正的前提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法治透明化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中,公正是贯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过程的重要生命线。所谓“生命线”,是一个包含引导、保证、服务等多层含义的复合概念。关于“生命线”的概念,我们党在1932年7月21日《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首次提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用“生命线”来比喻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其他一切工作的重要作用。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的理论内涵,亦是用“生命线”来比喻公正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强调公正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强调公正理念中的人人平等、合法合理、及时高效、公开透明等丰富内涵,对于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所具有的导向、激励、保证、服务等多方面的动力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公正的法治生命线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保障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②。

二、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的作用体现

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公正是实现科学立法、高效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的重要推动力量。

1.公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科学性

良法是社会主义法治之前提,是实现国家善治之基础。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其中,“有法可依”特别是“有良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保障。所谓良法是指能够获得社会公众普遍认同与服从的,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基本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关于“良法”的制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可见,良法首先是公正之法,是以“立法公正”“立法为民”为重要价值取向、反映最大多数人民意志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公正理念为价值引导,将公正理念充分体现在立法结果之中,全面渗透到各项具体的法律制度中,特别是渗透到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之中,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当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要将公正理念全面融入“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领域的立法之中。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领域,要以平等交换为基本导向,通过法律的形式保证各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要以政治公正为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三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领域,要以文化公平为价值导向,以法律法规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四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领域,要以社会公正为价值追求,通过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法治化;五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以代际公正为价值引导,通过建立严格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因此,以公正理念为价值引导,将“立法公正”“立法为民”的理念融入立法建设之中,能够较好地反映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能够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性。

2.平等参与是关键环节

发挥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生命线作用,关键环节是要实现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平等参与,这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民性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正式提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卢梭等人系统地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认为自由与平等是人类天生的权利,这一理论为资本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原则依据。但是资产阶级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其所谓的法律上平等,掩盖着实际存在的人们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⑧。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之上,因而这种平等性原则是真实的,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在这种制度基础上的人人平等原则,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公民平等参与权的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发挥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生命线作用的关键。在利益多元的现代社会,建立起反映不同阶层群众的现实意愿与需求的利益表达与参与机制,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法治建设实践,当前我国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座谈。通过建立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专家顾问制度,以座谈会的方式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相关问题的审议发表意见,以提升社会主义法治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二是调查。通过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意见机制,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对基层的调查,及时听取基层的意见反馈,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细化与民主化。三是协商。健全政府机关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与社会组织在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对社会主义法治中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问题进行论证咨询的机制。四是讨论。公众对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的必要性、可行性问题进行讨论,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五是听证会。在社会主义法治程序中给予公民、法人等权利主体提供对相关立法或执法发表意见、质证与辩驳的权利和机会,以此来增强程序的公正与民主。

3.权力监督是基本保障

发挥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生命线作用,基本保障是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有效的权力监督能够通过各种监督制度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使权力的行使者自觉地依法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在有效的权力监督保障下,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目标。正如指出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⑨。可见,有效的权力监督是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生命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当前,要按照权力监督的主体及其功能,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功能,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监督网络。一是党内监督。加强对权力机关与领导干部的重点监督,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决策、人事等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二是层级监督。合理配置权力,积极探索实行垂直领导体制,进一步增强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督,实现上下级之间双向监督的良性互动。对于一些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按照事权、岗位和级别进行不同的授权,以强化权力监督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三是专门监督。强化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等专门监督的效能。通过建立人大专门监督机构、建立人大监督的保障制度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大的最高层次、最有权威的监督制约效能。通过保障审计监督权的依法独立行使,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与职业化发展,增强其专门监督的效能。四是外部监督。通过积极探索网络监督,完善政务公开、举报、特邀监察员、公开听证等相关制度,不断拓展公民依法监督的渠道。总之,坚持以权力监督为基本保障,将有效监督理念渗透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公正的价值理念,才能切实发挥公正的法治生命线作用。

综上所述,公正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线。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积极推动公正生命线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促进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成果,能够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公正性与人民性。

注释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3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关键词:新思想、法治中国、依法治国、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党的正式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同时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了全面的深化。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由一个“总任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所组成和体现。

一个“总任务”,就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八个“明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总任务、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都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关联性和包含性。在总任务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步骤,和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有同步性。那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法治中国建设达到更高的程度。在作为基本内涵的八个“明确”中,第五个“明确”就是阐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作为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中,第六个“坚持”就是全面依法治国。

可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实现步骤。

党的报告在八个“明确”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系指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治保障在内的整个制度体系。它包括五大法治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为一体的法治中国。党的报告第一次清晰地提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与法治中国之间的逻辑关系。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法治国家”树立为依法治国的建设目标。2004年,国务院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首次提出“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理论于2014年写进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里首次提出“法治社会”。至此,我们党的法治理论就形成了三个相互关联的法治目标概念: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与此同时,于2013年1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政法工作问题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央于2014年将“法治中国”写入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但是,“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尤其是与“法治国家”之间的逻辑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解读。党的报告清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法治中国”是定位于中国的综合性概念,它是包含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三者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结合体。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步骤,正好与新时代的总任务相吻合,和分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同步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应当有三个阶段:2017—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到2020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法治上做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法治上要求达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2035—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其中做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这里必须关注到三点:一是调整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时间表。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首次提出和确立建设法治政府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按此推论,应当是到2014年左右,基本建成法治政府。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规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就意味着党中央第一次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时间表做了微调,从2014年左右调整到2020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这次党的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这就意味着,中央又将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时间调整到2035年。这是党中央基于中国法治现状和法治建设规律的考虑,是实事求是态度的体现。二是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成时间的第一次明确。“法治国家”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以来,“法治社会”自2012年在“12?4”讲话提出以来,何时基本建成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一直未确立过时间表。这次统一明确为2035年,为中国的法治建设确立了整体协调推进的步骤。三是关于21世纪中叶的法治状态。党的报告宣布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但是,到2050年时,法治目标应当达到哪一步,《报告》虽然没有做单独的特别表达,但我们理解,应当是处于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更高的状态。此时已经同步实现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包含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没有实现法治化的国家是谈不上现代化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深化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确立。报告做了强调、丰富和深化。除了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之外,主要表现在:

(一)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自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来,被历届全会报告所重复和强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这对三者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更加透彻。

(二)明确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里首次提出了“合宪性审查”,对于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至关重要。另外是首次提出要防止“逐利违法”。十八大报告是提“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提“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次报告提“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增加了“逐利违法”的提法。这与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更有针对性。

(三) 明确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党的报告要求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特别是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这里要关注的是:一是强调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必须是“依法”享有和“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二是第一次将“人格权”单列,将它定性为与“人身权”、“财产权”并列的一项独立权利。人格权是指作为人所专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包括身份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在内的固有权利。我们党的法治理论第一次将“人格权”单列,表明党对公民权利体系认识的深化和对权利保护范围的拓展。

(四) 明确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党的报告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亮点是,《报告》第一次宣布国家监察委员会在调查手段方面将用“留置”取代“两规”,将党组织的调查手段纳入法制轨道。

(五)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党的报告强调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长期被简称为“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新十六字方针是在原法制建设方针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针,是对原十六字方针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肯定了这一方针。党的报告不仅重申了新十六字方针,而且就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环节做了更深化的阐述和布置。特别是关于立法方面,除了继续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之外,首次提出“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对立法的要求更加全面和准确,并提示了“良法”与“善治”之间的关系。在公正司法方面,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这表明我国上一阶段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接下去的重点应当是“综合配套改革”。

(六)明确“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法治路径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中提出,接着写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党的报告再次强调了“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理论,并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的新要求。

(七)明确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党中央和在新时期提出并反复强调的一个新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说:“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党的报告指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这次把法治思维和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并提,作为提高政治领导本领的重要抓手,这显然是对“法治思维”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提升。

(八)明确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确立的全面依法治国基本原则之一。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这是报告首次强调的。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取决于国家法律与党规党纪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已有论述:“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纪在法前,纪严于法。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这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面对并正确处理好的两大关系,党的报告特别强调了这两大关系的协调。

四、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这是党的报告非常重视和强调的两个问题。这既是两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党的领导本身就是中国最大和首要的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党的报告对法治道路问题再次做了重点强调。

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即由“中国特色”所决定。那么,“中国特色”到底“特”在哪里?

一是,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领导立法、领导行政、领导监察、领导司法、领导军队,党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党对中国是全覆盖的直接领导。在中国,离开党的领导什么都做不成,离开党的主题什么都解释不了。只要对党的领导理解了,一切问题也就都理解了。所以,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和特色。

二是,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不能称“地大物博”,但确是人口大国。中国近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人多既是资源,也是压力。人少时不是问题的问题,人多时就成为问题。在一个人口大国搞法治会比在一个人口小国搞法治困难得多。

三是,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这个判断最早由党的十三大做出。报告特别强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不仅反映在我国经济水平上,也反映在法治水平上。

四是,中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求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

正是根据上述中国国情和特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这次党的报告更是强调了这两项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具体应当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党的报告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基础上,再次强调党对依法治国全面领导的精神,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特别是宣布,“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为实现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提供了组织保障。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党的报告,处处强调和体现这一精神。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应当考虑到中国实施法治时间较短,社会法治基础薄弱。在一个人口大国搞法治,停不得,也急不得。民主和法治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民心所思所想,这一方向不可逆转。这次报告确立法治目标的实施步骤,规定到2035年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和稳步推进的科学态度。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4

【关键词】法治理念;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建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是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但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过于抽象,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困难。而对于教师而言,仅有2至4节课的学时来讲授,要想在这有限的几节课内,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讲深,讲透,难度也不小。无疑,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为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课堂教学做了初步探索,现将教学内容小结如下:

一、备课资料

教师备课时,应收集、阅读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权威资料——推荐《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律出版社)。同时,注意收集相关案例(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

法治理念是对法治基本问题的集中概括和系统认识,是谋划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也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各自从不同侧面系统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原理,同时又完整地描绘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图景。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1.依法治国。(重点讲解)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其次,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

(1)排除法律万能论和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

(2)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党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

授课过程中,简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从事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护。与此同时,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遵纪守法。 注意:两方面的含义:国家机关执法为民,人民群众遵纪守法。

3.公平正义(重点讲解)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涵盖了这些朴素意蕴,并使之法律化,通过法治实践活动,使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诉求平等地在法律中得到表达和体现,公平地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维护,并在法律的支持下公正地得到实现和满足,使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包括:

(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

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

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注意:在不违反法理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情理。

其次,要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

遵循程序公正,但不应极端化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公正,反对那种“只要程序公正,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做法。 注意:两者统一,在不违反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尽量追求实体公正。

再次,要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 注意:在不违反公正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效率。

最后,要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

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保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

举案说法:

案情:刘某(女)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2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闫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

案例简析:

法律不能涵盖社会正义全部;执法与司法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人民普遍感情;妥善解决“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问题;依法前提下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

这个案例,不是典型的婚姻矛盾案例,在处理这种个别的案件时候一定要兼顾法理与情理,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普遍性规定来硬性处理,结果可能与情理违背,不能更好得实现公平正义的原则。

公正与效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兼顾二者;不能为了效率而牺牲公正;也要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情与法的冲突问题,如果按照法律,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判离婚,但是从情理上看,妻子因为离婚会陷于危难之中,这样的案件确实很难判决。但是,如果这一类案件久拖不决,既浪费了司法成本,又使得人民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应该维护法律效率,及时判决。

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可结合“案”,“游泳运动员孙杨无证驾车案”等来进一步阐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这些案例再次说明: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其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国法,都将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的惩处。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

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高度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局的影响。

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为法律适用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完备、不明确或不够具体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政策对于法律的补充作用;要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法律条文作出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合理解释,增强法律条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就是党通过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依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正确发挥,把握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我国法治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总体进程,协调我国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关系,指导我国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

三、小结与建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内容理论性强,过于抽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必须通过有重点的讲解理论,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讲解,如本文所述,只重点讲解“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并结合案例(结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其他内容则指导学生自学。

此外,鉴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宪法。而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效机制,而不是一场运动,一阵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对“依法治国”之建设极端重要。在此,强烈建议重新恢复大学“法律基础知识”课,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分离),并增加课时,让千百万大学生接受更多的、系统的法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M].法律出版社,2013,5.

[2]合众教育编.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分类解读五卷本[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12.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5

[关键词]民法;法治建设;市民社会;市场经济;权利观念

[作者简介]刘巧丽,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74―03

宪法确定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描绘了法治国家的蓝图,指明了法治国家是我们国家建设的理想。“我们希望法治精神弥漫全国,也希望有一个以人权为唯一正当政治目标、以人民意志为唯一权力来源的法治政府,还希望建立一种消除任何权力超出合法限度而不被制止的体制,因为这些都是法治社会所应具备的。”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阶梯。因此,良好的法律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民法作为与人类经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法律部门,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法治建设依靠法律,民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关键和最基本的标志。在众多的部门法中,发展历史最悠久,因而也是最完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民法。民法源于罗马法,是对罗马市民法的简称。古罗马地处地中海沿岸,经济形式以商业为主,不同城邦以及同一城邦之间由于交换形成了市场,这就是商品经济,是民法产生的经济基础。罗马法是当时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也体现了商品经济最一般的规律。尽管后来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法典以及前苏联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典都体现了本国区别于它国的特殊的经济制度,但商品经济是其共同的经济形式,从罗马法流传下来的许多基本原则(如平等自由、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等)与基本制度(如所有权、债权制度等)都驻扎在这些国家的民法中。我国的民法也不例外。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没有形成商品经济,民法作为调整手段发展也相当薄弱。但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由于民法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特性,民法逐渐受到重视,《担保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的出台就是体现,老百姓也逐渐认识了民法,了解了民法。如今我们翘首以待《民法典》出台,因为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经济运行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组合生产要素和分配多元的利益,这对市场主体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法所具有的平等、公平的品质是对这种自觉性的最好扶持与保障,这正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相符合,因而民法必然成为市场经济的法律选择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民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民法是一切部门法的基础,其他部门法可以说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民事法律关系和基本原则的保护、充实和发展,或者为它们的完满实现创造必要的法制条件和环境”。又由于民法被实践所证明的正义性,其他法律也逐渐吸收了民法蕴涵的平等、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念以及源远流长的基本原则。“有关平等、自由的观念,往往都是先在民法中予以确认,而后才见诸宪法的。民法的许多观念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加工即可成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成为整个法学发展的向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对多元利益的调整功能使竞争激烈的社会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法律部门更加密切。民法的发展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民法的进步将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市民社会是法治产生的社会基础,民法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

市民社会一词在其刚刚产生时就与古罗马时期的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它被人们当作一种文明、进步的社会形态。“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他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可能达到他的全部目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特殊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中每个市民都被看作是合理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具有理性的“经济人”。然而利欲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对他人利益即权利的侵犯,这是必然的。而这样的冲突有时市民无法自己解决,为了和谐地生活,市民需要把他们的权利以契约的形式授权给一个组织以解决这个难题,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个组织就是国家。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对立的体系,整个社会就分裂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领域。可见,市民社会是与国家相对应的私人自治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个人自由地进行商品交换,合理地追求着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上,先有市民社会,后有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产生的前提,政治国家是市民社会的体现。如果“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那么,这样的政治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化是中国法治建设必须选择的进路,因此市民社会的建立是中国法治之路的不归选择。

但是,如何建立市民社会?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情况,我国的市民社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的市民社会一样自发形成,只能靠外部力量的规范与引导。这一外部力量直接表现为民法。“民法在市民社会的表现形态就是私法自治,私法至上是市民社会的一种内在信念。”这里的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市场经济培养了人们独立的人格、主体的意识与自决的能力,因而有可能孕育一种与国家相对应的力量即市民社会,以真正实现社会自治与政府权力的平衡,因为市民社会越完善,国家得以存在的必要性越小,市民社会是对国家的限制。“市民社会中人的价值在法律上反映为两个方面,即私权的充分享有和私权的不受侵犯。”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这一历史使命唯有民法才能完成。民法对市民社会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用权利本位、意思自治的基本理念、平等公正的价值及具体制度来保证私法主体的利益和经济民主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又通过界定国家权力运作的范围,来控制政府权力的滥用,以尊重私权,真正实现私法自治的美好局面。民法实质调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法越发展,市民社会越发达,政治国家的领域也就越狭小,民法成了市民社会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可见,确立民法的基本地位是正在形成中的市民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法重要作用的又一体现。

三、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法治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建立将是空中楼阁。综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法治总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关,而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以国家垄断为内容的产品经济、计划经济无缘。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法治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依法治国依赖充实完备的法律,法律的出现源于社会的需要。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的不发达使得社会对复杂的法律规范需求很少,更多求助于习惯、宗教等;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和经济融为一体,经济关系由行政命令来调整,法律的作用微乎其微;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经济关系靠经济规律自发调节,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规范,法治国家才有实现的可能。市场经济本质上必然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构成了法治的基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自我权益的关注更自觉、更积极,对法治的要求更强烈,民法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为市场范围的大小、市场成熟程度、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独立程度。首先,民法以确认市场主体的独立资格为首要任务。赋予市场主体以法律资格相当于为市场经济注入鲜活的血液,它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转起来。这种对主体资格的确认彻底摒弃了等级特权思想,培养了人们独立人格与自由权利的观念。市场经济的张扬个性、追求平等、自由、效率的特性正好满足了民法公平、正义、自由的精神内涵,从而民法的作用就是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其次,民法以通过设置并不断壮大民事权利的方法,使人们得以自由地从事民事行为并受到民法的保护。再次,民法通过规定基本制度与原则来对多元的利益冲突加以协调,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最后,民法的责任制度能保障市场主体权利的实现,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总之,民法以人为中心,以意思自治为基本理念,以权利为基点,以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为手段,以责任制度为保障,为市场经济法治化作了科学的构建,使市场经济获得了一个完整的法制基础以及成功的法治模式。”

四、法治建设是人的工程。民法推进人的观念革新

法治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工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必然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法治的实现不仅在于有无良法的存在,更在于法律被遵守的程度。守法的行为源于守法的观念,守法的观念来自对法律的信任,亦即对自己及他人权利的尊重。因此,权利观念的培养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观念的革新,法治便是空谈。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6

一、 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含义作了科学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科学界定表明依法治国包含三项基本原则,是这三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所决定的,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不存在矛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得到保证。二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决定了在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障,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政治基础。三是严格依法办事。严格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的精神核心就是: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依据和准绳,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这一精神下,严格依法办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并使以宪法为基础形成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次是加强法制建设,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于以上三项基本原则有机统一而形成的依法治国,是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的,它既同过去那种重人治不重法治的状况划清了界限,也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划清了界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然而,这个重大进步,不是一时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和探索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在这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自我总结、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产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但是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的很长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不重视法制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但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反而被严重扭曲,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出现。邓小平同志在分析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时认为,与其它各种原因相比,社会主义法制不完备,遭破坏,领导制度问题没解决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所以,他认为,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现象的再现,必须“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他说:“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正是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伊始,就将政治上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与经济上进行改革置于同等地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由此,社会主义中国开始真正走上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其中主要有这几方面: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第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第三,通过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第四,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种社会关系,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为此,必须尽快制定法律;第五,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和法令办事,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大局;第六,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第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八,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相关,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上述原则,基本上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提出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这些指导原则下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指导原则以及在其指导之下所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为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出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条件。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也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为,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过去所说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之间所存在的一字之差,已充分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从注重法律、制度建设进入更加注重法律实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新阶段。因此,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二、 法治国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客观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大发展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而党在世纪之交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提出的基本纲领,则是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直接推动力,因为,依法治国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客观需要。因此,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依法治国首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因而,基本纲领所涉及的三大方面中,经济发展处于首要位置。依据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以及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依法治国形成了深刻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它必须是法治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控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有效运作,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有效发挥,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样,围绕着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形成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依法治国的要求也就必然十分深刻。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次,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使得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身的规定性,都从根本上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实行依法治国,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实现依法治国,才能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与自由,保证他们依照法定的程序民主地遴选公仆,决定国家大事,监督国家机构。所以,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在要求。

再次,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个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依法治国形成的法律保障。第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而其中的关键,除了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外,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这里,不仅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需要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也需要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因为道德与法律之间内在的互补性,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而且法治对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立法选择并推动一定道德的普及,而且可以通过严格执法来弘扬一定的道德精神。第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与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它不仅需要有效的政策指导,更需要国家法律的有效保障。在这方面,从发展战略到管理体制,从教师的社会地位到知识产权的保护,都需要有系统的法律保障。第三,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创作权利的保护、新闻出版的管理、文化市场的规范,也都需要系统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最后,依法治国是党的基本纲领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有现代化的要求,如强大的综合国力、有效的经济体制、民主的政治制度、健全的法律体系、有序的社会组织、开放的文化体系和国际化的交往网络等。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化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内在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不仅具有治国的意义,而且同时具有国家建设的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必须奋斗的目标之一。所以,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具体目标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些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是世纪性的成就。它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然而,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中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需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跨世纪的发展,它直接决定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这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如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成为其对中华民族命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历史责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正是为承担和实现这种历史责任而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仅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明确了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基本纲领。中国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不仅需要党制定正确的指导纲领和科学的战略部署,而且需要党的强有力组织和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发展是其神圣的历史使命。在党已经形成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基本纲领的条件下,党实现其神圣历史使命的关键就是如何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来保证基本纲领的实施和实现。在这方面,依法治国作为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将为党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力量提供重要保证。

第一,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方式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靠党的领导。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有效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的社会,作为领导核心的党将时刻面临社会发展和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刚进城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讲过,我们过去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现在面临的是我们不熟悉的东西”。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真正系统地学会了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和解放区的经济工作不同。现在的经济工作,问题比五十年代又复杂得多。条件不同,面临的任务也不同”。邓小平同志认为,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要学习,要发展。在今天,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依然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挑战,与以往党所面临的挑战相比,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整体性的、世纪性的,因为,党不仅要面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中国社会高速变化和发展,而且要面临如何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并最终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这样整体性、世纪性的挑战,作为执政党,必须在领导方式上有所发展,以形成新的领导能力。依法治国正是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发展,它将使党的领导方式走向法治化、科学化,推动领导方式整体的现代化,以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制度制度化。党的领导制度主要体现在党政关系、党的干部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党与各社会团体的关系以及党自身领导体制与党委集体领导体制上。党的领导制度健全和完善是保证党有效领导中国社会的关键。1980年,邓小平同志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时就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的领导制度有很大改进:党政关系逐渐理顺,干部任用走向制度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进一步完善,党与各社会团体的关系更加协调紧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集体领导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健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制度依然面临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这两个角度阐明了这个问题,强调了党的领导制度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党的领导制度制度化的核心是实现党通过法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其有效的领导。依法治国将为党的领导制度的进一步制度化提供重要保证,首先,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活动明确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其次,依法治国将使党的各项领导制度和领导程序有更加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将使党的路线方针法律化。在现代政治条件下,执政党有效领导和组织社会的关键是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制,使有关的路线方针成为国家的政策或法律,从而在全社会获得有效的执行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执政党,党的路线方针的法律化是其有效执政的重要基础。但是,在以往的很长时间里,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以及领导观念上的问题,党的领导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简单地通过权力集中以及党在领导上的政治优势,来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果造成党的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的不良后果。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形势下,这种党的路线方针推行方式已严重落后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无法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在整个社会获得最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而在所确定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中,把实现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并认为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是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

第四,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干部廉洁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反腐败已成为保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形成强大领导能力的关键。反腐败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治理方案是: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依法治国将为这个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因为依法治国不仅有助于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且也有助于有效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因此,依法治国将是反腐败的有力武器,它将有效地推动党的领导干部廉洁化,从而大大提高党的领导干部总体素质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一支廉洁化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同样,也是党自身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关键。

第五,依法治国将使党的领导作风民主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因此,党的领导作风民主化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负责,克服官僚主义。在现实条件下,党的领导作风民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官僚主义。要有效克服领导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一方面靠党员的党性和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则靠有关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根本性。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虽然“官僚主义还有思想作风问题的一面,但是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克服官僚主义,首先还是着重研究体制的改革。”体制的改革或制度问题的解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善有关的法制。这样,一方面能保证党的领导工作依法进行;另一方面能为人民群众有效地监督党的领导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从这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将对党的领导作风的民主化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分析表明,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将在整体上保证和提高党组织领导社会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正如党的基本纲领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跨世纪的意义一样,依法治国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进步也具有跨世纪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实现跨世纪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因而,这个战略选择,不仅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有美好的前景,而且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21世纪有美好的前途。

三、 党的建设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执政党。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是党通过总结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基础上提出的,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执政方式,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强调了法律,以及依法管理国家在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党依法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其目的是保证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有效领导。因此,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它不但不是削弱党的领导,反而是保证党的领导,即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因此,从根本上讲,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这也就决定了有效实行依法治国的关键在党自身,即党在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中如何有效执行和推动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党的自身建设推动依法治国。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在具体的依法治国问题上也是如此。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内在统一,决定了党的自身建设与依法治国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党自身建设决定依法治国的有效实行,依法治国则推动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十五大把党的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提出要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从有效实行依法治国的角度来讲,党的自身建设,主要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依法从严治党,即严格依据党的制度和党的章程明确党内基本关系、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强化党员的党性锻炼和规范党的领导行为,使党成为一个纪律严明、组织有力、指挥统一、作风端正的有领导力,有战斗力的执政党。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强调要通过党章的有效执行来加强党风建设时,就阐明了依法治党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说:“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二是从“人治”走向“法治”,“人治”与“法治”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法依人”,后者是“人依法”。从“人治”走向“法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党的自身建设来讲,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关键是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都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彻底杜绝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党的领导方式实现从传统的“人治”向“法治”的转换,是邓小平同志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所确定的基本目标。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这个目标。他指出,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消除这样不正常的现象,即“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从而使我们的“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革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是依法领导,即党的领导干部应学会用法律手段或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这涉及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领导观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党的领导干部学会用法律来领导,不仅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党如何有效地应对社会变革发展中所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号召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学会用法律的手段处理问题,治理国家:“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包括罚款、重税一类经济武器)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这是现在和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学会处理的新课题。” 在后来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将法律与教育并列为党和国家消除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消极现象的基本手段。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建设以及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大发展,为解决好以上三个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只要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决心,有措施,是能有效处理好这三方面问题的,从而保证依法治国的有效实行。

第二,通过党的领导制度的完善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作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所涉及到的不仅仅作为领导和执政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问题,而且涉及到党的领导制度问题。在党的领导制度问题上,党政关系问题是核心问题,因为,其中涉及到党的领导与公民依法参与国家管理的关系、党的领导与立法的关系、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公正行使权力的关系等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表明,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有效推动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完善的党的领导制度,能充分保证党的领导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使党的领导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相协调,相一致,而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而且也有助于公民法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要管党内纪律问题,法律范围的问题应该由国家和政府管。党干预太多,不利于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党政关系问题,是一个政治体制问题,但其中的核心还是党的建设问题。因为,党政关系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党如何管党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内领导体制建设。党政关系的理顺,取决于多方的因素,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发展与成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在现实条件下,理顺党政关系,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关键点就在于党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建设和党内领导体制的建设,解决和处理好党要管党的这个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为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措施,为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指导。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7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其中的民主法治是这一总要求中第一位的要求。民主法治对于整个总要求具有统领的作用。民主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民主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民利得以实现,使社会能够按照人民的意志来治理,体现人民的愿望与要求。法治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与路径,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与程序保证。民主和法治二者均应体现在所有的各项要求之中。民主或者形象地说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也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之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于法治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我们早就得出了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如何保障民主,如何实现法治,是一个关乎其成败的大事,对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根本而重大的影响。

二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原则

民主法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加以坚持。“民主法治”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等共同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基本原则,它对整个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民主和法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或者构成部分来看待,还应将其看作整个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与发展阶段中始终需要坚持的指导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中,都存在着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如阿将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建设中,民主和法治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尺度。民主法治应该成为我们拟订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原则,成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实践的精神依据与重要准绳。

三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特征

和谐社会当然地以自己的特征与非和谐社会相区别。这些特征之中,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有民主法治。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在其若干特征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谐社会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状态与发展状态,这种良好的社会状态的显著标志是民主法治完善。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和谐社会就没有内在动力。只有当人民的民利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共建共享者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社会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人民民主的进步程度表征着和谐社会的进程,甚至决定着它的成败。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法治建设的状态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机制与过程,最终也制约着和谐社会的能否建立。民主以其终极目标性,法治以其社会进步性,成为和谐社会与非和谐社会区别的关键之所在。

四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目标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一目标体现了现代文明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法治的基本要求篇8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迫切要求,是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要求。他指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要深刻,要注意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基本原则,把握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要求,把握公平正义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把握树立法律权威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这一基本内容,把握服务大局这一基本任务,立足时代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版权所有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深入,要紧密联系政法队伍思想实际、执法行为实际、司法体制问题实际和执法活动实际,从有利于推动政法各项工作来开展教育活动,切实在端正执法思想上见成效,在促进执法公正上见成效,在创新执法工作上见成效。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制度,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下去。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推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战果,推动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推动“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动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检察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更新司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具体而言,应当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下司法理念:

1、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和部署,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积极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有序的法治社会做出贡献。对这个问题,历年来都有很充分的论述在此不作赘述。

上一篇:流动人口现状范文 下一篇:制药工业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