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的推广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9:30

数学建模的推广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1

与会者围绕数字化学习推进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就广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创新探索及其所反映的新趋势,广州电大及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在实践中开辟数字化学习新疆域的经验及其样本意义,包括如何发挥政府、社会、学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当中的作用,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如何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瓶颈问题与解决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学术研讨。

此次学术圆桌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严冰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主持。正在广州参加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试点专题研讨会的代表出席了此次学术活动。研讨内容分两期呈现。

上 篇

雷忠良(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积极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改革

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这个具备强大教学资源、丰富远程教育经验和良好运营组织能力的机构在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支持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辟数字化学习的新疆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州市教育局积极申报并获批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围绕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我们不断谋求创新,积极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探索新的建设模式。

本试点项目实施的主要思路是:按照“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理念,以构建“一核双网”(核心为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双网为数字化学习网和社区教育网)的学习型社会架构为支撑,以建立“整合联动、购买服务、开放学习”三大机制为根本,以落实“动员、协调、组织、实施”四大功能为依托,以推进“构建组织、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开展活动、推广经验”五大环节为重点,搭建各类教育与培训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完善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

在试点项目推进的体制设计上,我们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府主导和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和广州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系统为主的相关教育机构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便利性、灵活性、资源的可复制性,我们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这个具备强大教学资源、丰富远程教育经验和良好运营组织能力的机构在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支持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辟数字化学习的新疆域,包括建立24个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教育超市和面向特殊教育人群开展数字化学习等等。

自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认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社会成员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学习型组织建设取得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蓬勃开展,引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立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实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企业初显规模,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等也在蓬勃发展之中;数字化学习网和社区教育网“双网”建设扎实推进,计划在全市各区县分布建设24个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同时整合社会其他资源,建设100个数字化学习中心,目前已完成2个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的基本建设,在社区教育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社互动、区街主体、社区自治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采取合作共建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一个能满足多层次、多类型学习需求的数字化学习网已初步形成。资源共建共享形式多样,广州电大在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时,除了利用本身的分校网络外,还积极整合社会其他机构的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的主导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政府部门的动员和协调功能也充分施展,突破条块界限,共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面向各行业人群开展数字化学习,面向全体市民有效实施素质提升计划。

虽然广州市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不断根据实际需要和形势的发展调整目标与任务以及推进的新举措,在相关课题上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思考。

首先,要推进实践创新。

目前来看,一是政策制度创新不够,在市一级层面还没有出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也没有建立起市区和社会各领域联动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体制与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二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创新不够,基于“学分银行”系统建设的成人与继续教育“立交桥”体系,“学分互认”体系,中高等成人学历教育之间、成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相互沟通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等等,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建设模式的创新不够。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提出“一核双网”的建设,“整合联动、购买服务、开放学习”三大机制的构建,“动员、协调、组织、实施”四大功能的运行和“构建组织、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开展活动、推广经验”五个环节的实施,但目前除双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他方面的实践还不够。

第二,要注重特色创新。

广州是一座有2,226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3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首位,广州还拥有自身开放、包容、务实的文化特点。在这样一个中心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应该在建设模式、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但现在还没有实现。

第三,要完成成果创新。

要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示范、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成果。特别是在以下5个方面形成我们期望的成果:一是围绕“一核双网、三大机制、四大功能、五个环节”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模式的成果;二是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上的成果;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的成果;四是在运行机制建设上的成果;五是对不同教育人群的学习模式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当前,广州市全市上下正根据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为广州的科学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个战略决策就是“12338”战略:1个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2个战略重点,即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世界文化名城;3个城市发展理念,即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3个重大突破,即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8大工程,即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城乡一体、生态环保、文化引领、人才聚集、民生幸福和党建创新工程。为适应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新要求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我们将努力为广州学 习型社会建设注入新的内涵和任务,不断进行新探索。

张晓华(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探索

以价值理念为引导,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以数字平台为核心,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特色品牌;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长效机制;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标准。

作为开放大学的广州电大,我们认识到: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责无旁贷。为此,我们确立了充分发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大众化的数字化学习,主动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即:广州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引领者,广州学习型城市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根据《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州教育现代化、达到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并把广州建设成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以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及工作任务分工表,我们提出服务于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组合要素、建立体系阶段(2010年-2012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初步建成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第二,整合资源、优化体系阶段(2013年-2016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运行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和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第三,集成创新、全面建设阶段(2017年-2020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高效运转,全面建成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2010年12月,我们成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广州分中心,是国内第二家正式挂牌的分中心。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权威实用平台,成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我们同步启动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由政府支持,以广州电大为主体,联合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等单位,构建了面向全体市民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以广州为中心,辐射珠三角地区,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数字化教育项目和公共服务。2011年12月更成为教育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

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实现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创新之一,以价值理念为引导,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我们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就在身边、学在身边”的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服务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复制和推广数字化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模式和示范经验,初步形成了以分校、工作站、学习中心为基地,以社区为基础,以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依托的,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天网+地网”双网合一的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之二,以数字平台为核心,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我们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广泛汇聚社会优质资源,创建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包括教育服务支撑能力和合作支撑环境。前者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成长的根基,后者联合50多个教育主导部门、培训机构和运营单位共同实践数字化教育,体现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具有充分开放性的合作平台的特色,实现社会效益与合作发展成效最大化。

创新之三,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特色品牌。我们以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紧紧抓住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以政府和行业主导的大规模培训项目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为业务定向,以项目为纽带,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高校等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开放教育、公务员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职工教育、职业资格和劳动技能培训等项目正在产生品牌效应。我们还对各类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

创新之四,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长效机制。我们创建了“政府+电大+远教中心+学习中心”的“四位一体”业务管理模式,在体制上保证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正常运行,体现出多方分工协作、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特点。在服务运行机制方面,根据教育及培训项目的不同属性,采取了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多元化运行机制,建构了“多机构参与、深层次合作、大规模应用”的项目组织和运行机制,健全了“财政投入+运营自筹”的“双管齐下”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了“硬件、软件、资源、运维”的“四位一体”技术保障机制,保障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服务运行的高效率。

创新之五,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构建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标准。我们启动了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攻关项目计划,梳理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建研究团队,设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网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等八个攻关项目以及一批子项目,以解决终身学习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攻关项目研究推进实践工作进程是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初步成果。

回顾总结广州电大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我们有四点体会。

第一,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是保证。在《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和监督,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和广州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系统为主的相关教育机构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有力的政府统筹组织和调度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平等合作、共建共赢是前提。多机构参与、深层次合作是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和推广应用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其中涉及各种利益组织和群体,需要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要继续调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共同实践数字化教育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元战略合作与协同的力量、智慧和能力,以平等合作、共建共赢为前提,发挥各自品牌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服务范围,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第三,综合服务支撑能力是核心。当前数字化教育出现了很多新趋势,迫切要求我们根据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将以专业化队伍能力建设、网络平台支撑能力建设、教育项目和网络课程开发能力建设和数字化学习中心支持服务能力建设为“四抓”,全面提升广州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支撑能力。

第四,创新开放学习制度是动力。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开放大学给予广州市灵活的开放教育政策,允许广州电大根据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享有办学自,面向所有人提供开放、平等的入学机会,为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目标准备必要的前提条件。

谢巍(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总经理):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共享共建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这一推手,其核心是“共享数字化学习、共建数字化资源”,实现“共享共建”的关键是建立起区域数字化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服务促共享,以应用促共建。

十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立足广州,开创了一系列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机制,合作开展了政府行业教育、高等学历提升、职业能力培训、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生活能力培训等诸多领域的数字化教育应用,多项应用开创了行业先河并获得业界与用户的肯定。通过创新建立了入院校、入社区、入企业的现代服务模式,至今,基本实现了组织者满意、学习者拥护的良好局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地位,以及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得到行业专家、兄弟城市同行的广泛关注和指导。

我们在实践当中认识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难点主要存在于数字化学习共享与资源共建两个方面。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既需要可共享的资源内容,更需要可支持学习者共享学习的服务模式、机制及方法。数字化学习共享的主要难点是理念认识存在不足和共享服务投入少,这两点制约了学习共享的可持续性与普遍性,并正在严重制约资源共建的积极性。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以有偿服务的运营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政府购买服务,体现公益性,是实现可持续性学习共享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共建的主要难点,一是缺乏资源建设的目的与动力,二是缺乏资源建设的数字化专业能力。建立数字化资源共建公共服务体系,引进专业数字化教育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共建、委托建设等模式和市场化的机制,是推动数字化资源共建的有效办法。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这一推手,其核心是“共享数字化学习、共建数字化资源”,实现“共享共建”的关键是建立起区域数字化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服务促共享,以应用促共建。

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以与经济发展、教育发展和人的基本素质相当的区域为范围,立足区域中心城市,以政府为主导,院校(教育机构)为教育主体,专业数字化教育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供给综合体,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学习需求,并服务于越来越多的办学组织的学习支持服务要求,其核心作用就是实现“共享共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享共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建立合适的共享共建机制将直接关系到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共建的成效。

在共享模式与机制方面,应以服务促共享,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共享的服务和手段,通过共享环境的建立和可持续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向学习者传递价值、理念,提供学习组织、教学服务、学习方法等服务。要以政府的规划组织投入为主,以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专业教育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为社会提供面向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服务。政府促进应用与建立环境,院校率先参与到资源的共享应用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形成良好的资源应用氛围,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应成为共享的服务者。

在资源共建的模式与机制方面,应以应用促共建。以需求为中心,通过模式创新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同时通过整合专业机构,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政府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以及社会均衡发展的要求制定学习指南,并不断加大政府订购资源的力度,拉动教育机构制作并公益投放学习共享;同时,由学习共享服务中产生市场需求,由服务机构订购资源,进一步拉动教育机构制作并投入到学习共享中。教育机构为资源建设的主体,但应结合先进的社会教育力量,特别是先进的企业教育资源,并由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建设服务,提高建设效率和效果,构建共建的联合体系。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作为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自2003年始,开始了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十年发展,基本具备了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特征,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机制和方法。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作为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具雏形。

环境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具体来说,为了促进共享,我们首先致力于建立共享的激励机制:广州市政府、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建设面向社区、院校和企业的学习中心,让学习者有地方可学;广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一系列的学习鼓励支持政策;高等院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电大)对参与数字化学习的基层职工进行学习资助,最高比例达到1600元/人,鼓励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目前,已经服务约63万人,培训累计超过4,400万人次,享有学费减免的人数达到2万多人。第二,建设数字化学习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高校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教育超市,在社区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社区学习中心,在企业建立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社区企业学习中心。第三,建立“先进推广”的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电话”,精准、快速地找到用户,激发学习需求,并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需求是动力,能力是基础。为了促进共建,我们在实践中把握“建的内容”,响应学习者的需求,围绕当前学习者最迫切的就业上岗、职业发展、自我完善和子女教育等需求进行建设,并响应政府委托订购的建设需求。调动“建的意愿”,政府投入经费结合市场化机制,积极鼓励院校(教育机构)、企业参与资源的开发。找到“建的组织方法”,与院校(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发挥院校的品牌号召力、师资优势和教学实力,与专家合作,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具备“建的能力”,提高数字化教育专业机构的系统服务能力、软件服务能力、资源服务能力和学习支持服务能力等基础服务能力。

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作为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雏形已经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进行模式、机制和方法的优化和完善,一定能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曾海(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职工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发展的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模式

以广州为中心,面向珠三角地区教育受众,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形成了“天网+地网”双网合一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新模式,尝试通过“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解决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如:在建设投入方面,存在教育机构各自为政、无序参与的问题;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且无法共建共享的问题;在教育项目方面,存在资源体系贫乏、无法适应学习需求的问题;在运营机制方面,存在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方面,存在教学服务质量如何可靠保障的问题;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实现数字化资源大规模应用的问题;在社会公益方面,存在弱势群体享有教育公平机会的问题。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在广州市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类机构参与合作,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和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联合组织建设、实施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大平台。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已经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广州为中心,面向珠三角地区教育受众,提供普及性、公平性、低成本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形成了“天网+地网”双网合一的数字化教育服务新模式,尝试通过“数字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解决上述瓶颈问题,不断探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路径和办法。

以数字化的技术构建“时时能学”的天网体系。我们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软件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包括基础网络运营环境、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以及数字化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社会各级各类的教育受众可以通过搭建的天网体系,不受时空限制,获取所需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服务。具体包括搭建基础网络运营环境,汇聚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优质数字化教育项目,建设数字化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和搭建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

以“标准化”的理念,铺设“处处可学”的地网终端。在公众聚集点(如社区、大型企业)建设落地式数字化网络学习环境。地网终端以标准配置,建设在学习者身边,为学习者提供体验、咨询、服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学习服务。地网终端作为一种便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也为数字化终身教育产品服务推广提供延伸渠道。我们将在2013年前在广州各区规划建设24个标准配置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即数字化教育超市,之后将按照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更多形象统一、配置标准、服务一流的数字化教育超市。建成的数字化教育超市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与政府行业、社区街道合作,与企业合作,与高校合作。数字化教育超市借鉴汽车行业4S实体店的营销模式,遵循标准化理念开展建设和服务,让教育受众无论在任何一个教育超市中,都能享受到专业、全面的数字化终身教育服务,也让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教育超市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内的多级复制和推广,让数字化终身教育“处处可学”成为可能。

以“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优质资源”的规模应用。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结合教育受众对教育产品的需求、选购、应用以及认证阶段,以先进的技术和教育手段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各个环节逐一击破,为教育受众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终身教育体验,从而促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海量、优质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规模化应用。具体包括:需求先行,建设资源产品,提供隐性资源服务,针对教育受众实际教育需求的服务以隐性的方式体现在资源产品的前期调研、内容甄选、内容组织、产品架构设计以及产品服务终端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以选购为导向,形成产品目录,提品导购服务,为教育受众提供专业化的导购服务,让受众了解、熟悉并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满意的教育产品;以应用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保障教育受众无论是在线上或是线下都能第一时间获取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以认证为手段,建立学分机制,提供学分立交服务,基于综合门户运营管理平台为教育受众提供个人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兑换的学分银行服务,并打通现有各类教育项目之间的学分壁垒,践行学分立交。

以“品牌化”的策略,营造“人人皆学”的社会氛围。优质教育的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其中,品牌化是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区域范围内教育产品最丰富、教育服务最全面、教育平台最先进的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品牌形象,通过紧抓品牌质量、突出品牌特色、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成为人人熟知、人人可用的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大平台,营造社会范围内人人皆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具体实践中,以高质量打造品牌内涵,主要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产品入手,在资源、项目建设方面,以高门槛、高标准作为资源和项目引进、改造、建设的基本准则,合作建设伙伴必须是国内知名院校或经过市场检验获得教育受众普遍认可的教育培训机构;打造特色品牌形象,通过建设满足区域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数字化教育资源、打造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品牌旗下特色教育项目、育产品LOGO和数字化教育超市VI设计等手段,将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所有教育产品和服务,以特色、统一的形象呈现在教育受众面前;以广应用促进品牌推广,通过在不同教育领域中选取特定教育受众群体开展示范性的品牌应用推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产品,打造各教育领域的拳头教育项目和产品,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口碑和价值,获得大众认可,为今后大规模的复制和应用打下基础。

近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先后在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四大教育领域开拓创新数字化终身教育应用,引领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在行业继续教育领域,致力于为区域范围内公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行业继续教育提供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营造了“精英引领、辐射大众”的终身学习氛围。在职业教育领域,整合行业资源、汇聚行业专家,紧扣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打造进阶式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以数字化教育应用为手段,融合学校、社区、家庭,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多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中小学生教育成效的提升,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在高等学历教育领域,携手相关企业等,共建“高教通”教育云服务平台,面向社会人群学历教育提升需求,立足电大开放教育,创新远程教学模式,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习终端设备,探索实践高等学历教育移动学习新模式,为社会在职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学历教育进阶机会。

王晓丽(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副总经理):坚持迈向“高品质”网络教育

致力于追求高品质的网络教育,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绿色教育、教育均衡、促进就业、提升能力、完善自我为目标,持续探索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构建第四代的网络教育集建、管、督、教、学一体化、智能化的模式。

学习型社会倡导积极的自我导向学习,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只有真正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能让学习者“学有所用”,发挥潜能,提升学习者在社会中的价值,才是学习者最需要的教育。无论是以传统方式开展的教育还是以数字化方式开展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都离不开环境、师资、课程和服务四大关键要素。同时,用户体验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社区化、分享体验将成为所有基于网络开展的业务的基本特征,网络教育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实现高品质的网络教育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教育与网络技术的创新融合。实现网络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涉及诸多方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提出第四代网络教育要有层次地实现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包括:项目组织、管理和服务与技术的融合;教学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教学活动;从共性到个性,从被动到主动,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与技术的融合;转变教师角色,促进教学技能与技术的融合。

在现阶段,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致力于追求高品质的网络教育,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绿色教育、教育均衡、促进就业、提升能力、完善自我为目标,持续探索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构建的第四代网络教育是集合了建、管、督、教、学的一体化、智能化的模式:以学习应用为驱动确立的学有所用的数字化教育项目;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目标的高效实现而打造教学内容;基于学习者个性学习需求的,智能、主动的教学辅助服务;基于互联网新的体验技术构建的,学习者喜爱的网络教育交互体验。

具体而言,一是确立“有用”的教育项目。组织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学习者,汇聚权威的专家团队,包括来自于著名院校的学科学术专家、学科教研专家、行业专家、教育一线实战专家,遵循科学、规范的项目确立原则与标准,采用多种调研手段,分析学习型社会及学习者需求并构建项目模型。二是开发“实用”的教学内容。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中心建立了专业的网络资源开发保障体系,打造标准化的“学工厂”,设置了10多个不同的资源开发专业工种,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配备了6个虚拟高清教学演播室、标清演播室等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同时建立资源开发流程与质量规范,形成标准化的、专业化的资源开发,保障优质、规模化的资源开发。三是开展“主动”的网络教学服务。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专家、督学、助学、导学四个层次的个性化主动教学服务保障,并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教学管理规范与制度、教学效果评价管理规范,以及师资遴选、确立、培训、上岗的标准与管理制度,以保障教学服务的顺利开展。四是注重“体验”的支持平台。根据不同的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的具体特点,广州数字化学习港自主创新研发了核心系统第四代教学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类型教育组织与教学需求模式的不同打造了四种解决方案。

十年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立足广州,开创了一系列的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机制,合作开展了政府行业教育、高等学历提升、职业能力培训、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生活能力培训等诸多领域的数字化教育应用,多项应用开创了行业先河并获得业界与用户的肯定。通过创新建立入院校、入社区、入企业的现代服务模式,至今,学员已超过63万人,累计培训人次达到4,400万人次,并基本实现了组织者满意、学习者拥护的良好局面。

在开展数字化学历教育实践方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作为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新专业与新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打造了一批新专业。其中,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远程教学为案例,实践了学历远程教育项目的确立、内容的打造、教学服务的组织方法。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项目案例实践方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服务于院校、行业产业打造职业能力培训,以促进就业、提升岗位能力为目标,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与学习应用的需求。

在中小学校外教育方面,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立足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同时主办ee青少年网络学院,营造了学院的网络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了中小学同步测试辅导、作文同步辅导、英语综合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培训、围棋、象棋以及语言能力培训等项目。

未来的网络教育发展,必定是构建以学习应用为导向的内容与服务,持续促进“好的教育”与“好的技术”的融合,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构建更高品质的网络教育。在现阶段,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坚持向高品质网络教育迈进,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需要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深入研究,结合实践持续创新。

吴强(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基于远程培训模式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实践

发展教师远程培训已是当今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广州市在十年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力求共享资源、创造机会、扩大规模,不断总结并创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

广州作为全国中心城市,在教师远程培训方面起步较早,其体系性的做法在上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广州继续探索构建以培训教师教学实践知识为中心,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社区,为全国其他地市深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创造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广州市教育局于2001年率先成立由政府主导、电大主办、社会力量参与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公共服务体系专营机构――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自2003年始,以该中心作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机构和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数字化远程培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州市教育局及12个教育行政部门,26个培训机构及培训基地,市及各区、县合共14个主管部门,13个培训服务机构全部应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广州市11万中小学教师应用远程培训方式完成课程的报名、学习和验证管理;累计培训达110万人次(含面授),远程培训规模达80.7万人次,年度培训规模最高达15.5万人次,全市教师远程培训参训率达91.9%,培训满意度达85%。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广州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进而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进行重新构建。

培训对象、内容以及媒介的变化是制约远程培训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构建良好的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更要时刻关注这三个因素的变化,以形成契合专业发展、拓展研修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新需求,规划了一定周期内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并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完善的研修活动平台。为进一步加速形成新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资源建设模式、培训学习模式、培训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首先是资源模式的转变。资源是远程培训内容的重要载体,因而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变需要放在首位,新的模式下要实现资源建设的分层、分类和分岗。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以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建立涵盖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建设专项资源,满足不同岗位的教师的需求;平衡课程资源在各个学科的分布,满足各个学科老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在资源建设上采取分岗负责制,形成高效率的最优化资源建设团队;建立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机制,对引进的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由以课程建设为主转向以培训项目建设为主,在常规继续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开展专项培训的力度,开展具有全面性、规模化特点的专项培训,既验证了培训资源的适用性,又可以吸收大量的生成性资源。

第二,学习模式的转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每一位参训教师都提供了个人中心,教师可通过个人中心选择进入不同的网络社区,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学员参与研修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选择案例研讨、互助答疑、专家话题、培训日志、上传资源与评论等丰富的网络研修工具,各区县学员都可以进行交流并可以及时得到辅导教师和专家的指导。

第三,教学模式的转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从2011年起,在培训课程中引入辅导教师和专家两个角色,构建了完整的网络研修体系。由辅导教师管理班级学习进度,解答学员问题,专家引领网络社区研修话题,在线值班答疑。课程辅导老师由高校教师或中小学骨干教师担任,培训期间以多个人性化的指标考核辅导教师的绩效,督促辅导教师完成自己的工作。建立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库,专家库成员从骨干教师中选拔而来。课程专家每日在线值班,研讨话题,解答学员疑问,点评优秀资源和作业,引领研修方向。定期组织专家在线答疑,通过视音频互动的方式,实现学员与专家的“零”距离互动。

第四,管理模式的转变。为了强化教师培训内涵发展,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从2012年开始开展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专项培训项目管理。广州市专门建立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管理平台,以信息化为主要方式进行专项培训项目管理,旨在强化培训过程质量监控,提高培训管理效益,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培训业务统筹指导和绩效评价等提供有效参考。

发展教师远程培训已是当今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广州市在十年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力求共享资源、创造机会、扩大规模,不断总结并创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希望这一努力为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社区的建设、创新教师远程培训模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郑奕耀(广州市总工会巡视员):借力数字化教育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的实践

“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牵头、专业化运营、职工受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职工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工会强大的组织优势,发挥宣传、动员和协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的作用,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职工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专业的运营机构为职工的学习提供稳定高效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为提高职工学习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广大职工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企业经济转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广州市总工会努力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推动职工教育由传统形式向数字化教育转变,以满足大规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职工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工会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引入专业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工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高质量大规模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

广州市总工会整合资源,引入区域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通过整合资源,构建了职工素质教育和工会干部教育的新载体,从而实现了大规模、高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了工会建设服务型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所形成的模式是“政府支持、工会组织、院校牵头、专业化运营、职工受益”,运作机制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职工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工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组织优势,发挥宣传、动员和协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的作用;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职工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专业的运营机构为职工的学习提供稳定高效的学习环境和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是提高职工学习质量的有力保证。

广州市总工会为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引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职工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职工教育网。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职工教育网的引导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是广州市职工教育网专有的建设与运营单位,负责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直属单位是职工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广州市总工会的具体做法是:成立组织机制,保证职工素质教育的层层推进;创新宣传和引导推进机制,以“政策引导、大会推动、公益活动、入企业交流”等形式推动职工网的普遍应用;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分层次、多形式的数字化业务体系;创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数字化培训模式,形成“以数字化教育为基础、以数字化企业大学和企业学习中心为支撑、以送教入企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天网与地网及人网三网融合的共享模式;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模式,形成“政府投入、社会资金支持、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保证、职工适当承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体系;创新职工学习激励机制,形成“学时保障、学费补贴、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的激励机制,促进职工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创新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考核、表彰、管理、反馈”的长效机制。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工会已利用数字化手段组织全市1,677家企业运用了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职工培训数据的管理,全市86,088名职工建立了学习档案。数字化教育手段的推广,使职工逐渐接受并养成了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推动工会干部数字化教育,提升新时期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广州市总工会通过引入广州数字化学习港打造了工会干部素质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工会主导、院校参与、专业化运营”,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工会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广州市总工会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主办者和管理者,负责业务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组织。专业机构是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的建设和运营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业务的输出。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基层工会是数字化教育的应用组织单位。通过成立领导组织机制,发挥各方组织领导优势,保证素质教育工程的纵深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中心”,发挥工会组织主导,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构建满足基层工会组织素质提升的业务;引进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高品质网络教育,为工会干部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教学;同时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成本机制和合理的运行机制。

为了大幅度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及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的能力,广州市总工会依托广州工会干部网络学院,紧扣工会工作全局,以 “上岗培训”和“岗位能力提升”为教育重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整合优质专家资源,打造了20个教育项目。为了推动“两个普遍”工作的开展,首期开展了“工会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培训”,已有三百多位来自各个企业的工会干部报读和学习,提高了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的实务能力。

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将是:完善职工素质教育的推进模式,进一步推动资源的有效整合;根据不同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继续深入走访和调研,加快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项目的开展;健全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

何勇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高校要借助数字化教育手段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以需求为中心”,通过“共建”促进职业英语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多领域多机构组成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共同体”参与共建,建立“政府导向、院校主导、社会专业机构参与”的运行机制,相互协作,共建共享。

广东省转型升级急需大规模提升从业人员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应用能力。但现有培训机构并不能完全支撑大规模普及提升职业英语能力的需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总结多年学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校在英语相关专业上的科研与教学优势,紧扣广东省转型升级对英语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面向社会更广泛人群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职业英语培训与服务。以需求为中心,紧扣院校学生和从业人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升需求,打造通用职业英语能力培训与专项职业英语能力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开放,面向全省300万院校学生和5,000万从业人员提供优质职业英语培训与服务。在实践当中,我们感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支撑大规模的教育项目建设与应用的环境、教学与服务能力、技术与实践经验方面存在不足,比如,环境与硬件有限,尚不能完全满足数千万社会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和场地的需求;外语类师资力量虽然雄厚,但数量仍不足以为数千万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职业英语培训和服务;缺乏支撑大规模学习所需的先进信息技术与经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解决思路是:借鉴国内先进典型经验,打造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省的培训与服务网络,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职业英语的学习需要。具体来说,打造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体系、开展职业英语项目的实践分成建设与应用两个大阶段。

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包括环境、系统、平台和资源四个方面:成立中国职业英语学术与研究中心,汇聚资源,专门承担职业英语项目的建设与应用,向相关行政机构申请成立中国职业英语学术与研究中心(目前已完成场地、环境和人员筹备),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职业英语学术与应用研究的组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主体,汇聚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美国ETS)、全美测评软件系统有限公司(ATA)及其它社会优势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职业英语项目研究与建设,以及学术研究和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形成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英语系列教材,建设职业英语培训业务体系;搭建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系统支撑平台,满足至少10万级用户同时在线学习,高起点、高标准搭建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的网络环境和硬件系统,实现超过10GB级的骨干互联网网络资源的独立接入资源,能够满足10万级用户同时在线学习和管理;开发具备与国际优质远程教育接轨的先进教育管理和数字化教学业务系统,建设集督、管、教、学为一体的先进网络教学系统,能够高效开展在线的教学管理、学习督导、学习辅导与专家引领下的学习,提供满足学习需要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供先进和便捷的学习载体;按照专业分工,确定标准化流程,通过定期更新完善等手段打造高品质职业英语培训项目和配套教辅材料。

在应用方面,主要是整合政府和参与机构现有服务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便捷、实惠、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整合政府已建立的面向社会开展教育服务的全民终身学习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精准、快速地将职业英语项目推送给学习者,并提供学习全过程的主动共享服务;通过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强大的区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职业英语项目的服务覆盖范围和能力;加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遍布全省的各教学点的建设,把职业英语项目配置到各教学点,并对教学点进行培训,使教学点成为数字化教育直接面对学员的终端服务站,为学员提供全程一体化服务,跟进解决学员学习全过程的学习与操作难题;整合数字化教育服务机构广州远程教育中心渠道,发挥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市场化运作与服务的实力,精准定位学习者需求,并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优质职业英语项目推送给学习者。

打造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开展职业英语项目是一项集项目管理、网络通讯、软件系统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组织管理、教学实施、营销运作、学习支持服务等专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数字化教育的首次尝试和探索。在建设中,我们“以需求为中心”,通过“共建”促进职业英语项目建设的有效开展,多领域多机构组成职业英语“数字化教育共同体”参与共建,建立“政府导向、院校主导、社会专业机构参与”的运行机制,相互协作,共建共享。在应用上,在政府导向与保障机制下,应用市场化机制,与数字化教育专业机构共同促进职业英语项目共享应用,以政府导向、投入、组织为基础,结合市场化手段推广职业英语培训及服务,建立并完善政府导向、组织体系、服务措施和共同成本投入的经费机制,并以推动更大范围的有效应用为目标,汇聚多方参与共享。

共建共享不仅解决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职业英语项目的环境、硬件、技术与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面向超过五千万的院校学生与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广覆盖、高质量的职业英语培训与服务,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职业英语的学习需要,共建共享是开展职业英语项目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手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立足广东,辐射全国,深入社会研究,打造更多、更好、更贴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优质教育项目,面向更广泛人群提供更多优质的数字化教育与服务,进一步探索高校开展数字化教育建设与应用的模式、机制与做法,以期探索高校开展数字化教育的普遍规律,促进高校有效开展数字化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待续)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2

[关键词]农技推广;DEA模型;效率;农业现代化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想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证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技推广的效率提升则成为重中之重。农技推广服务于农民,它能将高校及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运用到田间地头,在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环节上,满足农户对种植饲养等农业技术的需求,研究其推广效率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化农业。由于农技推广存在很强的地域性,部分地区行政化推广方式忽视了农民需求,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产学研用环节的相互割裂,推广效率低下。湖南省株洲市农业人口占比高,达到了总人口的63%。同时第一产业构成占比为省内第三。笔者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对农技推广的效率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DEA

方法的理论及模型DEA是指数据包络分析或效率评价方法,它可以衡量服务生产力,测量决策部门的生产效率。DEA模型则是一种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多种资源的运用和多种服务的产生进行考虑,从而比较提供相似服务的多个服务单位之间的效率。该模型有CCR模型和BCC模型两种。BCC模型是假设决策单元处于变动规模报酬情形下,一般存在递增或递减情况,主要用来衡量综合效率(TE):纯技术效率(PE)和规模效率(SE)[1]。CCR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不符合实际生产状况,因此本文采用规模效益可变的BCC模型进行分析。具体公式如下:其中h0为决策单元DMUk0的效率值,xik,yjk是第k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uj和vi是权重。当h0=1时表示投入和产出比达到最优[2]。

1.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DEA模型的指标分为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1.2.1投入指标。农技推广财政投入是政府对农技推广服务的财政拨款,而政府对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些好用且耐用的农业机械的投入被称为先进农机具投入。农技推广人员数则是农技推广过程中实际参与服务的人数。1.2.2产出指标。笔者选取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两项指标,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再结合实际的农技推广过程,依据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同时兼顾农民实际的收入,进行综合考量后选取的指标[2]。1.2.3数据来源。农技推广财政投入数据来自株洲市农业农村局。从《株洲市统计年鉴》中获取先进农机具投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三项数据。农技推广人员数则是到株洲市农技推广站实地调研收集所得。

2株洲市农技推广效率的实证分析

2.1样本统计描述

基于《株洲市统计年鉴》及在株洲市农业农村局实地调研收集到的数据,将株洲市2013—2019年农技推广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据列出,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2013—2019年株洲市农技推广财政投入是波动的,其中2017年的财政投入为最高。先进农机具投入则为波动下降,由于先进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有所改善,所以投入数量上并没有出现上升势头。农技站单位的工作性质可能是农技推广人员在数量上变化较小的原因。

2.2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表2收集的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出综合效率值TE和规模效率值SE以及纯技术效率值PE与规模收益值RIS[3]。使用DEAP2.1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表3。表4与表5则为通过DEAP软件进行各个决策单元的生产有效性评价。通过表3可以得出株洲市这7年的农技推广规模效率为波动下降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2019年,为0.718。2018年的规模效率值为0.772,平均值为0.884,两者之间也有较大差距。这7年内纯技术效率处于较高水平,维持在1.000附近。平均纯技术效率达0.997,说明株洲市在这期间的资源利用效率较高。通过对表4和表5进行分析可得,农技推广财政投入2017年冗余值高达904.84,说明当年政府没有进行较好的资金审核和管控。先进农机具投入与农技推广人员数冗余值都比较小,表明投入的先进农机具在生产活动中的使用率以及推广人员人数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工作效率较高。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总体来看维持平稳趋势,但是2016年和2019年产出不足,不足率分别达到实际产出的9.5%和19.4%,说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还有上升的空间。

2.3存在的问题

2.3.1综合效率需要提高。技术效率方面,7年来的平均值为0.879,与最优组合1.000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说明株洲市与其他高效地区相比,虽然一定程度上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取得了成效,但是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2017年,农技推广财政投入为最高,但纯技术效率却为最低,说明当年株洲市政府并没有对投入的资金做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财政投入使用率低。2.3.2规模效益可继续优化。DEA模型分析出RIS值在2015年之后均显示递增,说明规模收益还没有达到效率最大值,株洲市政府对于农技推广的整体投入可以适当增加。目前的投入规模与实际产出并没有达到最优组合,如果继续扩大投入规模则可以提升实际产出效率。2.3.3推广人员的激励制度还需完善。株洲市这7年的农技推广人员数虽无较大变动,工作人员也比较固定,但较多农技员工作年限久,部分已接近退休年龄,若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推广队伍的结构严重老龄化。

3对策与建议

3.1合理规划财政资金

首先,适当减少专项机构的运营成本。传统的农技推广机构,是政府组织的公益部门,应继续由财政支出进行运营;新兴的农技推广机构,是具有盈利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政府应减少专项拨款,对其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其次,增加培养职业农民的支出。可设立更多的职业农民培训结构,使其不被动地接受推广,而是可以更主动地获取农技知识。最后,强化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充分遵循法律法规,建立相对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4],创建农技推广部门内部的资金明细制度,做好农技部门工作人员的纪律培训,使财政投入的资金在整个推广过程中有迹可循。

3.2改变传统推广模式

现在是互联网与电商的时代,农技推广模式也可以更新换代。除了传统的农技员下乡、村委会集体培训等形式,还可以扩展推广途径,在网络上进行技术推广。比如利用各大自媒体平台创建农技推广专栏,设置农产品种植技术频道,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农技推广服务。

3.3完善推广激励制度

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要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完善对基层推广人员的激励制度。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只受到农户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政府对于其工作的物质支持。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扶持,增设专项补贴等物质激励制度,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5],这样才能激发其活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4结论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DEA模型,对株洲市农技推广效率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分析了株洲市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得出,株洲市农技推广工作在三个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政府层面,二是农技推广机构层面,三是农户方面。其一,只有政府和农技推广机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技员的带头作用,使农技推广服务真正地发挥作用;其二,只有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户共同协作,才能建立更加良性的关系,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技推广服务的技术成果;其三,只有政府和农户创建无障碍交流的渠道,才能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使农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吴瑜萍,何琳,程硕.广东省县域农业生产效率分析:基于2015—2019年揭阳市5县域DEA模型为例[J].南方农村,2021,37(2):30-33.

[2]常博武,金怀玉.基于DEA模型的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3):66-70.

[3]李雄,刘艳萍.基于DEA模型的晋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分析[J].南方农业,2015,9(27):143-144.

[4]李雄.晋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6.

[5]赵玉姝,焦源,高强.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38(2):175-181.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经典文化;数字信息化平台;阅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258.6;G2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197-02

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基于新媒体技术发展,其阅读信息已经不能离开该类技术,比如,借助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形式了解信息;借助手机了解时事新闻等。在此种形势下,原有的阅读方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急需新的阅读方式。对此,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也要看到这一形式的转变,逐步推广新媒体阅读模式,以迎合时代的发展,也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一、阅读推广的含义

借助阅读的方式,人们可以获得需要的信息,换而言之,阅读是一条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而对于推广,则是自事物原有的应用领域、范围等出发,不断扩充其应用范围。因此,阅读推广则意味着要将阅读拓展至更大的范围,以确保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在实现阅读推广工作时,要重视一些因素,其一、推广媒介;其二、阅读对象;其三、信息阅读者;其四、推广的主体,这些在阅读推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1]。在一般情况下,阅读推广的主体是开展阅读活动的人员或者组织,比如教育部门、杂志社、传媒媒介等。再者,在各大高校内部,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机构,其承担着引导学生阅读、以及提供阅读资料、场所的地方,其也为阅读推广准备了基础设施。此外,在各个高校中,全体教师职工、学生是阅读的主力军,也是阅读推广的重要服务对象,受阅读对象实际需求限制,如今比较常用的推广媒介既包括纸质书籍,也涉及网络资料等,为新媒体阅读推广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一)阅读推广范围小

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图书馆是很重要的教育设施,其可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以及良好的阅读场所,其帮助学生养成世界观、人生观,并引导其近距离接触知识,从而实现自我、发现人生目标。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各大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时,一般会采用书籍摄影展、读书月、阅读节等活动,完全限制在高校校园中,缺少与社会现实的融合,阻碍阅读推广渠道发展,并缩小阅读推广范围,与阅读推广本来含义相背离,不适应多媒体环境,也不足以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急需进一步调整[2]。

(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老旧单一

对于阅读推广活动而言,其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其形式新颖度的影响。在阅读推广过程中,若推广文案与众不同、又超凡脱俗,既包括语言宣传上,也涉及图片展示方面,足够夺人眼球,那么该活动一定可以吸引许多大学生,也意味着本次活动是成功的。但是就实际阅读推广活动而言,活动形式老旧单一,学生很难产生参与兴趣。经调查分析后可以得知,主要是由高校图书馆对学生了解不充分造成的。

三、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策略

(一)传承中国文化,提升经典文化阅读力

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而言,建设图书馆均是十分必要的,该场所的建立,可以为学生阅读、学习等准备一处合适的场所。为此,在组织教学工作时,高校要重视建设图书馆,并利用科学方法管理图书馆,以促进其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比较喜爱网络阅读,原有的图书馆阅读模式已经不符合发展的要求,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改变[3]。比如,在现阶段,各大高校图书馆推出了电子阅读服务,但是实际效果不太理想。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要完成大量的宣传工作,尤其是针对新生,但是原有的宣傳模式比较老旧,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难以匹配时代的发展,没有办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深层次研究,之后在革新阅读模式,以促进图书馆发展。

出于利用科技手段的目的,在开展阅读工作时,要多元化处理推广形式。在实际运用中,相比传统的图书馆,借助数字图书馆,师生可以获得更多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国内,对传承经典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同国家间交流日益紧密,学生容易忽视传统文化。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础,学生要学会继承传统文化,并推陈出新,完成文化创新。为此,在推广阅读时,图书馆要引入部分经典图书,借助经典文化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比如,在西南交通大学,其图书馆历史已逾百年,其在结合电子、纸质文献的同时,还引入了历史文献,包括《四部丛刊》《周礼述记》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从而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化[4]。

(二)开展阅读深刻变革,创建数字信息化平台

关于数字图书馆,其技术平台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一数据库系统;其二网络通信系统;其三计算机系统。相比较电子图书馆,其在装置、技术设备方面有所不同,比如,数字信息平台资源更多,包括数据库分布、网络发展规模、运用计算机系统等,这一点是电子图书馆不具备的[5]。同时,数字图书馆不受地理限制,在开展工作时,高校要不断扩大网络规模。换而言之,就数字图书馆技术平台而言,计算机广域网是其根本。在构建数字信息平台后,要无缝对接虚拟网络、现实空间,以立体式、互动式、开放式等形式开展工作。另外,要完善远程传递资源、自动搜索资源等操作,突破单一图书馆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充学生阅读量。

对于建设阅读环境而言,数字资源是核心,出于加速建设的目的,要推动数字化进程。首先,解决储存、整合、收集等数字资源问题,期间,工作人员可借助编辑、标引、扫描等形式,扩充图书文献资料。其次,有计划地运用国内外先进数据库。其次,积极引入网上公开资源。最后,实现图书馆资源科学管理,比如鼓励学生志愿参与其中,以完成组织、整理等工作,并借助超链接等,在学校官网上分享资源,方便学生在线查阅。

(三)健全阅读推广机构,改善阅读推广效率

在现阶段,各大高校都会组织一些阅读活动,比如“征文活动”“读书节”等。该类活动过于简单,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同时新媒体阅读模式使用频率较低,原有的阅读模式效率过低。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致力于建设数字图书馆,但是其采用的推广模式、阅读模式等比较老旧,而且缺乏专门与读者沟通的平台,很难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在这一背景下,各大高校图书馆健全阅读推广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健全阅读推广机构,并借助该机构科学分配各部门职责,以长效的、专业的方式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比如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等,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条理性、专业性。此外,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不断开拓阅读推广渠道,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喜爱阅读,起到推广图书的效果。

(四)了解大学生阅读心理,借助新媒体转换阅读观

基于新媒体阅读环境,原有的“阅读”一词应用空间逐渐减少,而新兴的“悦读”逐渐被更多人接受。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读者阅读观出现了重大转变。对此,更大高校图书馆推广新媒体阅读之前,要了解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需求。

对我国学生而言,读书是辛苦事,自幼时起听到就是读书励志格言,比如“十年寒窗无人问”“头悬梁,锥刺股”等;同时激发人们苦读是利益,比如“一举成名天下知”等,在功利观驱使下,学生要做的是读书,而不是真正的阅读,没有发挥阅读应有的效果。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主动冒出的课外阅读兴趣,也被学校、家长扼杀。到大学之后,其也不具备阅读的冲动了。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涌现了大量的穿越小说、影视剧等,也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针对这一现状,积极倡导悦读观,减少学生的强迫、被动,促使其体会到自由选择的乐趣,实现原有阅读价值观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推广新媒体阅读时,要了解大学生阅读心理,并迎合其心理,为其打造轻松的阅读空间,帮助其放下功利心,主动感受阅读乐趣,真正喜欢上阅读。

四、结语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4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规划 应用策略

一、数字化校园及其建设现状分析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1]。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年,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学校在认识、组织和应用定位方面的偏差,也有系统集成商自身经验缺乏,定位不准的问题,所以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阶段仍处于建设与探索时期还没有发展到非常完善和标准化的建设时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认知层面,思想观念与时展信息化进程有一定差距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一项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初期,多数教师和管

理人员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信息技术的不熟悉,如果没有相关培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认识上的盲目性和偏见性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一是,把“手段”当作了“目的”,数字化校园是为了应用,建设的目的是以此为基础开展诸多方面的应用,以推进大学的各项工作。二是,把“机遇”看成了“负担”,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投入非常大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为此投入额外的精力,又一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它的作用和效益,就容易把进一步的投入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又加大了与现实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了高校跟进的步伐。

2.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缺乏强有力度的组织领导机构,带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并积极推进数字化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必然对学校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也会触及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优化等敏感问题,或者某个部门的利益,这些都会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阻力。高校必须常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具有专业背景的领导小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出长远和整体的规划,并带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进程。然而,很多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而是网络中心或者信息中心负责或牵头建设数字化校园,其重点关注的更多是网络技术问题,而在管理与行政上缺乏有效的力度,权威性不够,因此往往导致建设没有统一的步调,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从而制约和影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的工作,同时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也是数字化校园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和协调的结果,也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弊病。

3.数字化校园建设后的推广及应用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应用效果不明显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建立起来后,推广措施与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就会使得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阻碍和减速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所在。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起来后,一套针对本校实际的推广策略与保障机制要及时到位,从领导重视、教职员工、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到技术更新、网络技术保障等各方面的机制与保障措施及时跟得上,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修改,使得系统真正成为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手段和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高校信息化的有力推手。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以高效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的数字化教务管理、数字化学生事务管理、OA办公自动化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与校务后勤和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这是信息化社会高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世界一流高校迈进的必由之路。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任务,而且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统筹,制定整体规划、根据需求和现实基础,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数字化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信息孤岛”问题、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机制保障不健全的问题、预算跟不上的问题等等。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初始阶段,就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在规划的制定上要科学合理,综合统筹协调发展;在确定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数据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上要有信息标准;在机制保障上要具有足够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职能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来保障对全局的把握和调控;对实施方案要通过反复论证、合理规划,选择最优的预算方案,制定科学预算,张弛有度、合理分配、重点突出,做好财力保障与阶段性的评估,也是数字化校园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与实施阶段划分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阶段、中期实施部署与建设阶段及后期推广运行与总结完善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与规划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阶段划分图

三、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与措施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应用与推进需要学校内部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与执行部门,各类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应用上上要结合高校机构设置情况、政策保障情况、应用层次的不同、系统的差异、使用人群的差异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推进策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数字化校园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因此,在加快和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且具有专业背景的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体系,落实责任制。

1.成立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

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信息化推进工作子系统负责人,明确职责,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期间的建设情况、推广情况、试运行情况、使用范围与力度、意见反馈、完善情况的监督检查。系统管理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运行期间的正常运行和问题的及时反馈。

2.精心组织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组织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与座谈会,积极了解信息化建设推进应用情况,分析部署后续工作,保障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技术支持力度,及时解决系统中反馈问题

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下设四个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1.综合意见处理小组;2.系统应用问题解决小组;3.数据录入分析指导小组;4.需求调研分析小组。做好院内信息化建设系统建设与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业务支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沟通反馈,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和方法。四个小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三)试点应用,逐一推广的应用策略与推广模式

针对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平台中覆盖面比较大的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可选定某一模块或几个模块推广应用,使广大教师、学生通过系统办公、提交数据,查看教学及管理动态,使用系统、试用系统再逐渐推广到系统其他各模块,实现由点到线推广到面的推进过程,其他覆盖面较小的系统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同时可带动广大教师、学生对系统的使用。

(四)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人员应用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从最初的需求分析、方案论证到推广运行及到后期的管理维护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同时,广大师生员工对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使用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加大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信息理论、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发现问题、排解问题、处理问题。

通过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推广策略,还可以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群体的智慧,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逐步完善。

(五)加强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数字化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建设期间及推广运行期间,坚持对系统管理人员、使用者的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工作,以培训促应用、以培训促建设、以培训促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图(2):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工作流程图

四、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宏大、艰巨、长期的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时深思围绕如何建设一个高效又符合本校校情,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整个运程中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使得政策措施与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并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结合在一起,逐步向前推广,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前进,真正发挥出应用的核心价值所在、真正的发挥出数字化校园在提升高校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教育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封红旗.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 李育泽. 从应用系统结构谈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推进策略[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2期.

[3] 魏 玮. 高校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19期.

[4] 马永忠.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与实施思考[J]. 科技向导.2013年8 期.

课题项目: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模式评价

一、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要模式

分析总结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型14种模式(见下表):

二、模式介绍、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推广机构主导型

以政府为主导,由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中国的农技推广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

农业技术推广站模式:以政府为主体或由政府一手包办的普及推广发动模式,主要通过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设立示范样板(基地)吸引农民参观学习,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等进行推广。

运行情况:该模式上下联动,发动力度大,普及面广,推广速度快,效果明显,为中国农技推广和转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存在问题:市场作用发挥不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不明确,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技推广支撑体系,不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和农民各自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农民需求脱节。

(二)科技项目带动型

1.“农技110”模式。1998年底浙江衢州市针对广大农民对科技信息多方面的需求而率先推出,目前已由科技部在全国推广。主要是依托市、乡、村建立农技110服务中心,形成省、市县(区)、乡镇三级,纵向连通、横向协调的农技服务网络。通过网络服务、电信视频服务、应邀上门等方式,为农户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运行情况:目前,全国已有23个统一的区域热线服务号码,覆盖900多个县7 500多个乡镇;有20多个省份与所在地的农业大学、农科院或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存在问题:一是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信息化服务三农存在差异;二是面向农业的信息资源数量匮乏及质量不高,三是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技示范园区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收益”的原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等运行模式,在农业科研力量较强、技术人才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集中投入、集中开发,从而加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速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政府是园区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人,企业是园区建设的主体和经营者,农户是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生产者。

运行情况:据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已建成部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3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00余个,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3 000多个;2002—2006年36个园区共引进新项目2 223个,自主开发新项目1 556个,推广新技术3 347项;面向农民讲座6 505次,参加人数108.4万,举办技术培训班8 625期,参加人数74.5万;吸纳就业人数141.1万,其中,吸纳农业劳动力125万,带动园区周边农民1 254.6万,农民人均收入4 721元,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1 254.6元)[5]。

存在问题:第一,产品特色和竞争力不强,达不到预期效益。第二,重展示,轻实效,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弱。第三,运行机制缺乏创新,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第四,软件建设滞后,项目开发和市场开拓、信息网络建设投入较少,产品销售和市场供求很难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3.农业专家大院模式。通过成果和技术入股、带资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与大院结成利益共同体,专家通过现场咨询、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从事技术操作和技术培训以及大田示范等,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搭建了一个加速农业科技向科技农业转化的综合平台。

运行情况:该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建立起了科技直接进入农户的新通道,缩短了成果转化的途径,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新时期科技贴近农村、专家贴近农民、技术贴近农业生产,顺应了中国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要求,实现了农科教一体、产学研结合,是中国新时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多元化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存在问题:普遍存在人才紧缺、资金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4.科技特派员模式。一是科技人员与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契约式服务;二是科技特派员带资金、带信息、带项目、带技术与专业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运行情况:到2007年底,已在全国31个省(市)的1 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科技特派员数量达到4.5万名,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900多万农民,初步形成了深入发展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国范围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存在问题:一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金融支持力度偏弱,风险承担机制还不健全,项目经费有限,影响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5.科技入户模式。2004年10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标志着以提升农户科技示范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程”拉开了序幕,2005年正式启动。

运行情况: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模式,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户,并以户带户,加速了农业科技传播,促进了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激活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起到了“接线、补网、聚能人”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常驻农村不走的推广人才,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存在问题:一是经费投入缺乏长效保障。不利于调动有关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科技入户工程的稳定开展。二是技术指导员的推广能力不足。三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四是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和加强。

6.科技下乡模式。该模式是由各地农业部门在每年春耕前,本着“进村入户、务实高效”的原则,在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和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运行情况:科技下乡活动是加快城市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大力度向农村输送急需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载体,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

存在问题:一是内容守旧,针对性不强,与农民需要不合拍。二是理论性强,实用性不足,农民难以听懂和实际操作。三是内容不够深入,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7.三电合一模式。发挥电话、电视、电脑三种现代信息载体的优势,采用农户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由农业部门联合广电部门制作农业科技电视节目等,开展多样、交互、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以其手段新、领域广、效率高等特点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科技、供求和市场价格等信息。

运行情况:电视、电话、手机、电脑等大量地投入到农业信息服务之中,为实现便捷信息服务、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的载体。该模式运行成本低,农户易于理解和接受,是农民学习科技、了解市场、掌握政策的重要渠道。

存在问题:农民的科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8.田间学校模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育模式,注重需要、实践和技能,突出学以致用,培养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注重解决在种植、养殖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运行情况: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一种新的培训方法。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模式在北京市郊区(县)得到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改变过去只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一切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效,先从田间地头及畜禽养殖场舍开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训效果切实可靠,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存在问题:推广普及程度不足,实效性及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9.科技协调员模式。从周围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市场调查及培训学习,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及新成果,然后推广和传授给周围的农民,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从而有效解决科技成果产出与应用之间的错位问题。

运行情况:在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农村科技协调员具有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四化”特征,所起的是上传下达的信息员、把握需求的调研员、解决难题的技术员、连接市场的推销员以及科技二传手的作用,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有效改善了传统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解决了农业技术供求脱节、农村科技推广资源分散、农技推广渠道不畅的问题,使科技成果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存在问题: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还有待全面总结,以进一步加强推广普及力度。

(三)市场引导型

1.企业产业化(公司+农户)服务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生产、集中经营,把原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农民成为基地中的生产者。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组织农民共同参与联结成的一种经济联合体,推行订单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企业对基地农户有明确的承诺,提供品种、生产资料、新技术推广等全程服务。二是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实行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促进双赢。

运行情况: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农业产业化组织94 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占44.4%,中介组织带动型占34.0%,专业市场带动型占9.7%,其他类型占11.9%。经九部委认定的部级重点龙头企业372家(目前为582家),省级1 839家(目前为2 000家),带动农户7 265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5%,户均增收1 000元。有效地解决了生产、流通、加工与科研脱节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农村体制下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存在问题:一是公司与农户没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在产品的价格制定上往往是公司说了算,农户没有话语权;二是现行的定价机制往往对双方缺乏约束力,容易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单方违约现象;三是容易出现公司借助当地政府对产地形成垄断,别的公司无法进入,而农民的产品也难以卖给别的公司。

2.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组织服务模式。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成员由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经营和加工大户等组成。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事,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运行情况:目前,全国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0万个,从产业分布看,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组织占49%,畜牧水产养殖业占27.7%,农机及其他专业合作组织占23.3%[6]。有近10万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近100万个农民技术员。

存在问题:由于组织过于松散,农民管理能力有限,其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待于政府进一步扶持和科研院校科技教育的支撑,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朝着良性化发展。

(四)第三方主导型

科研院所与县推广中心联合推广——黑龙江农科院院县共建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模式。

1.黑龙江农科院院县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模式。2003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推广部门和垦区的作用,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做出科技帮扶十个农业弱县的重大部署,重点实施了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信息四大工程。

运行情况: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目前,科技人员入驻大院已达2万多人次,提供农业科技和致富信息4万多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70多万份,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58万人次,加速了成果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激活了县级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促进了县级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存在问题:需要地方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科研院所的强大技术支撑以开展试点工作。

2.“太行山道路”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开创出了一条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道路,1986年被原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运行情况:二十多年来,在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挂牌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42个,通过多种途径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80多项,先后培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支柱产业10个,成果转化率达47%。促进了教学、科研、生产的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效率,为河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国家、省、市各级推广项目等资金支持。

三、结语

1.推广机构主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桥梁。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将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健全和完善,朝着以公益性推广为主,促进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

2.科技项目带动型最受农民欢迎,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未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依托科技项目的带动,科技示范园模式、专家大院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入户模式等均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科技入户模式,受到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应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之一。

3.市场引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补充,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辅助推广模式。中国绝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柏振忠,王红玲.新阶段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80-582.

[2]吕洪霞,丁文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6):47-52.

[3]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深圳特区科技创业,2005,(10):53.

[4]张俊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

[5]科技部.2006年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年报[eb/ol]/ncs/ncsndbg/.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推广工程 数字资源 共建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48-01

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在2011年推出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该项工程是在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读室建设规划实行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的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的实现尤为重要。该项工程的全面实施能够提升我国群众素质以及国家软实力、维护文化的安全、积极占领网络,实现网络文化阵地,并且能够加快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好建设,推动数字文化的发展。

一、当前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实施现状

1.呼伦贝尔图书馆建设现状

1956年开始建设的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市级公共图书馆,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文化局,是正科级事业单位。馆内藏有16万册的蒙汉文纸质书籍,其中包括1.2万册的蒙文图书,4000册的地方文献,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相对经济发达的地区起步较晚,电子图书只有2万册左右,2011年初书目回溯资源库工作建设完成。2007年开始筹建新馆,并于2009年8月份开工,2013年6月29日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馆内藏书量已达到62万册。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在原有的图书馆建设基础上,开始建设数字图书馆,同时加强了电子阅览室以及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工程的建设。加强网络服务,承担网上阅读、检索以及网络图书数据的下载服务。

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共享的数字资源包括:通过黑龙江省图书馆的InterLib图书管理系统与黑龙江省联合图书数据库实现共享;通过国家建设的全国图书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各个门户网站进行友好访问,实现全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共享。

2.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图书馆建设缺乏有效规划

由于呼伦贝尔市的经济原因,导致其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出现了外购数据能力不足的情况,馆内的数字资源相对较少,无法满足阅读者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呼伦贝尔市数字图书馆在数据库的自行建设方面,除草原文化的主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库外,还出现了针对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建立的资源库,这就造成了数据资源的重复现象。

3.数字资源缺乏合作以及规模效应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数字图书馆都建立了一些特色鲜明的资源库,但是正因为特色太过鲜明才难以引发共鸣,无法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比如吉林省图书馆在其数字图书馆中建立的“东北地区抗联资源数据库”,其中存在的素材都是在吉林省各地收集的,资源不全面,可以与东北三省的另外两省,辽宁和黑龙江进行合作,效果将会有所改观。呼伦贝尔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就应该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二、有效实施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对策

1.扩大共享范围

当前我国的全国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工程已经建设较为全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共建共享体系。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是一所市级图书馆,除了在全国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下进行数字图书资源建设之外,在建设其数字图书馆工程时,还应该适当的与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研究机构、高校图书馆等地方进行合作,进行市级数字图书馆的统筹策划并协调分工建设,共同完成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任务。

2.数据库要自主引进或购买

呼伦贝尔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虽然能够参与进入到其他地区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系统中,但是身为市级图书馆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因此独立引进和购买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图书馆方面可以对本地的读者需求进行调查,针对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阅读需求购买数据库,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在购买和引进数据库时,应该对市场上现有的不同种类、不同专业的数据库进行严格的筛选,比如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期刊数据库、会议、专利、报纸等工具类型的数据库、各种品牌的电子版图书数据库、音乐数据库等等,其面对的读者群都是特定的。

3.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系统

在国家图书资源共享的总体建设目标中曾提出,各级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应该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联合目录以及各级建设中心的网络信息导航渠道,为数字图书馆建立网络图书资源的导航系统。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是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框架下的一个支点,是有组织当地的人力资源、物资以及建设资金,建设一个以呼伦贝尔地区的文化、地域以及经济建设特点为主旨的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的责任和义务,该导航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包括地方文献等应该免费对外开放、并且具有对网络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整理、组织和分类等功能。

结语

在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的今天,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数字图书资源集散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基础是数字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同时共建共享模式也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图书资源保障体系,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建立数字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经验,并警醒探索和创新,在呼伦贝尔市真正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全面共享才能创造出数字图书馆的新形式,以此提升呼伦贝尔市的全民素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姜晓曦,韩萌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5).

[2]魏大威,刘金哲,薛尧予等.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抓手,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5).

[3]赵悦,申晓娟,胡洁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规划与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5).

[4]朱亚玲,李娜.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区域性数字文化服务中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数字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5).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7

【关键词】浅谈;技术推广;适应;规模化;种植

一、乡镇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

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落后,由于乡镇农技人员更换频繁,农技人员对推广知识掌握的少:另外大多农技人员得不到有效的专业培训,知识陈旧,不了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实际操作。2,推广手段严重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较少,推广手段落后,无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技术跟不上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规模化种植的步伐。

二、面对农作物规模化种植以及农技推广的现状

(一) 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以适应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发展的需求。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推广到实际生产中与推广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1,要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使其了解掌握新技术的原理、操作规程等,成为“专家”更好地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2,要增加乡站农业技术人员职数,将一些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补充到乡站,使老、中、青农技人员相结合,各自发挥特长,提高乡站人员整体素质。3,要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农业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借助互联网更好的为农业规模化种植服务。

采取政府牵头,多措并举,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等各种形式建立健全直接到种植户的互联网系统。这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形象逼真,易于操作和接受;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1,建立面向 种植户、农业企业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服务平台。首先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网络平台的融合。其次,通过推广服务网络平台,解决好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结合点、网络平台服务方式与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的结合点以及农技人员技术的泛推广,须统筹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数据库,建立区域与种植户的结合模式;第三,要解决技术传播与互联网媒体、微媒体的结合方式,使尽可能多地覆盖更多地区、更多领域、更多种植户。

2,农业科学技术的标准化信息推广与传递。与互联网思维融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必然要求提供标准化的技术信息。第一,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将农业技术成果变成数字化、可信息传递的网络“产品”,变为种植户、企业易于接受的图片、动画视频、标准化文字等。第二,通过平台集聚相关涉农科技成果,建立易于分类、检索与推广的农业大数据库,实行全国范围的农业大数据联网互通;第三,通过网上与网下示范,以及手机短信、微信平台载体技术,让农业技术人员、种植户知道最新技术成果,实时了解市场行情,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第四,通过种植户及农业技术人员互联网应用后的示范宣传,扩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

(三)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和装备。

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对引领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必须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集成,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促进,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规模化种植农业的出现正是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实验,展示示范效果,以点带面引导农民自觉应用。2,注重培训指导。通过培训,使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掌握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指导农民掌握技术要领、正确操作使用机具。发挥专家、技术推广骨干作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疑难问题,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3,实行全面推进。以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加快实现瓶颈技术突破。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广重点环节机械化技术,加快提升农业规模化种植和种粮大户的机械化水平。

(四)加强宣传预防为主生态防治,逐步推广有机农业种植。有机种植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也不采用基因工程和离子辐射技术,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农作、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来培肥土壤、防治病虫害,以获得安全的生物及其产物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有机防治产品。利用微生物矿物质等灭菌;利用人工或合理轮作除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色纸、防虫网粘虫板等防治害虫,使用有机肥沤肥绿肥矿物肥提供养分。有机产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前景。种粮大户对于新技术有渴望又有经济条件,对于有机种植业得推广和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结束语: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技术推广适应规模化种植,正是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需要,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关系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关系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数学建模的推广篇8

关键词:政策环境;农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

一、前言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在基层农技推广这“最后一公里”工作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技术传递员”的推广工作落实到位了,能较快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的成果转换率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工作向来是我国各级政府管理的头等大事,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新态势”,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和编制了各种关于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政策,在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培养建设问题上采取了多项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当前,虽然广西农业经济在稳步前行,但是由于广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因素,特别是石漠化山区较多,广西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常态问题的困扰和苦恼。笔者通过走访广西部分农村一线,调研分析当前广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培养建设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政府应不断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二、当前广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培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培训次数少,模式单一

为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开展,广西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政策方案来增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采用异地进修、集中培训和实地观摩的培养模式,主要以短期集中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时间多为一周左右。技术培训班的主办单位有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和市县农业局,师资人员有农业科研机构人员、农业院校教师和农业专家等,培训形式多为课堂教学。当前培训模式的主要问题有,培训次数少,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太少,培训时间短,培训模式单一,培训设备落后,农业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亮点不足。虽然每年基层单位有不少人能参加农技推广培训班,但是能参加厅一级以上的农技推广培训班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人数较少,往往是由县农业局的技术骨干参加。县一级以下的农技推广培训班主要是邀请区级专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修培训,培训地点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广西每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没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难以满足当地的农业经济需求。通过调研,他们更希望能得到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在学习时间上能得到保障,能学到技术含量高一点的特色农业技术。

2.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青黄不接

在广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当中,主要的农技推广人员来自于县农业局各站点的在编人员,多套班子,一套人马。不论是县农业局各站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是农业技术推广站,拥有农业技术本专业的工作人员相对很少,人员数量往往只占到县农业系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年龄偏大。棘手的问题是近十年来农业专业人才引进速度慢和数量少,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编制设置的问题影响,这样就造成了政府可利用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数量少,年龄老化,引不进,再加上现职人员学历低、职称不高,对自身的继续教育不够重视,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另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艰苦的工作环境造成了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想方设法转岗或调离县城,使得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不够合理。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业认同感低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业认同感低是造成人才培养效果欠佳的重要因素。广西经济相对发展较慢,农业技术较为落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奔跑于农村一线,不仅要完成上级主管单位交办的工作任务,还要对各农户进行对接式的农业技术指导,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进村进户,田头田尾,室内室外,风吹日山雨淋,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身心兼疲惫,加上下乡时间不固定,经常占用假期时间,自然会减少对家人照顾,容易造成家人的不理解,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缺乏职业优越感。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快,大量的有一定知识的农村青年人纷纷进程务工,留下的务农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接受力低,被培训的思想严重,有的地方需要政府给予听课费才勉强参加培训,如果遇上农忙,更是请不动。农户对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不理解和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思想怠慢,种种工作生活现况很容易造成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这身职业的反感,缺乏职业认同感,甚至消极怠工,更谈不上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4.待遇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广西大石山区偏多,环境杂乱,下乡道路十分不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地点基础设施落后,办公条件较差,工资收入不高,下乡补助低,没有良好的硬件环境保障,没有一定的物质优越性,难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各项工作推广的动力来源,如果不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如果做多做少一个样,或者是回报微乎其微,那么很容易打消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易造成人才的流失。当前,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少,福利待遇低,长期下乡下田身心兼疲惫,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会造成没有人愿意到乡镇一级的推广站去工作,如果没有正当的奖励措施,会使得技术推广工作失去吸引力。

三、不断优化广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对策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把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培养好了,能更好地为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不断优化广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才培养政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1.农技推广应向农技投资推广转变

基于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民劳动力老化,小农意识强、经济信息落后、学习能力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技术改革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想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当地特色农业创业环境,提高农产品产出率,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村经营方式十分艰难,关键是政府加快改革农技推广体系,改变以往等靠要的农技推广人员培养模式,采用资本运作模式,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建立特色农业推广体系,建立适合当前农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可采取“农业企业+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培养模式,为管辖区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创新能力和有创业积极性的农业企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通过参与这些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特色种养殖技术,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理论和市场实战性锻炼,把适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种养殖技术传送到各农户手中去辐射带动推广,既提高了技术能力,又达到了农技推广的目的。

2.加大财政分级投入,增加职业认同感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想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关键是在于如何提高其成就感和优越感,创建有吸引力的财政投入政策环境。当前,广西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资金,2015年6月,我国财政部为继续大力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中央财政下拨了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26亿元。但是等靠要中央财政支出是不够效力的,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上应增加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养经费的投入,并落实到各级财政管理,加大监督保障力度。应不断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公设备配备,使硬件措施得到充分保障,这是职业认同感的基础条件。另外,合理制定奖励政策,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收入,特别是大幅度提高下乡补助,让他们愿意下乡,愿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愿意接受工作任务,愿意参加技术培养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得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有职业优越感。同时还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安心工作,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舆论宣传提高大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的认识,打造文化氛围,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荣誉感。还要为基层农技人员解决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个人问题,使他们能安心下乡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打造学习型技术团队

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正常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人才培养工作,打造学习型技术团队,重视培训总过程的合理设计,尤其是县一级的政府在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时使培养管理制度制度化和量化。一是培训模式多元化,推广以实地培养培训为主的模式。二是鼓励农业院校的专家和农技研究所的专家们到基层挂职锻炼,严格落实农业管理和农业研究人员职务晋升、职称晋升与农业推广工作绩效相挂钩,一定要有服务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经历,并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三是增加个人培训次数,合理设计培训时间,工学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脱岗实训锻炼得到经济和时间的保证,使他们能安心地进行技术研究。积极实行轮换制度,各地区的技术人员进行轮岗锻炼、技术互补。四是鼓励刚毕业的农业专业大学生、有技术的务工返乡人员到基层一线进行创业和服务农业,为他们进行专项的农技推广培训,使他们的农业技术能尽快的与当地农村农业实际相适应。

4.管理有张有弛,奖惩分明

俗话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效成果,关键在优化奖励政策环境。广西农业主管部门需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制定专门的奖惩管理办法,鼓励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积极参与农业企业技术研究,采取“农业企业+农技推广人员”课题研究的合作方式,划拨专项课题经费,这样他们在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产品产量、创新技术转化问题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研究成果有了经费保障,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能更好地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成立课题项目成果审核小组,只有课题项目结题后才能给予既定的奖励政策,并且在项目成果创新转化问题管理上给予优越的配套奖励措施。(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项目:“广西农村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KYB002

参考文献:

[1] 李向光,陈晓伟.打造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J].中国人才,2013(09)15-17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范文 下一篇:火电工程施工安全设施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