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2:20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1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丁剑(1985-),女,湖南岳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辅导员。

来源:管理观察 2012年9期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2

作者单位:532200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赵密仙

【关键词】 健康信念; 子宫切除术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遵照认知的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 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有系统的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在子宫切除术中也作了大量研究,现将其综述如下。

1 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研究

1.1 健康信念模式的发展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其后经贝克(Bec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而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健康信念模式以心理学为基础,由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综合而成[1],并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健康信念模式遵循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信念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2]。

1.2 健康信念模式的组成 健康信念模式由三部分组成:个体的健康信念、行为的线索或意向以及行为的制约因素。(1)个体健康信念: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预防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医务人员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2)行动的线索或意向:指人们能否采取预防性措施的促进因素,包括传媒活动的宣传、医务人员的提醒、他人的忠告、亲友的疾病经验等。(3)行为的制约因素包括:①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籍贯等。②社会心理学因素:如个性、社会阶层、同伴及他人的影响等。③知识结构因素:如关于疾病的知识、以前患此病的经验等。

1.3 健康信念模式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内容 健康信念模式有4个关键因素: 感知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1]。主要内容有: (1)对焦虑和抑郁状态易感性的认识。让患者认识到什么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及自己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可能性。(2)感知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严重性。让病人明白焦虑和抑郁状态对术后康复的不良影响。(3)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向病人说明解除焦虑和抑郁状态对术后康复的益处。(4)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向病人讲述术后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原因和如何去消除这种不良情绪的方法。

1.4 健康信念模式的意义 健康信念模式其关键是使个体形成健康信念[3],它强调了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对采取健康行为的主导作用。祁俊菊等[4]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改变个体不利于健康的观念,增强人们的健康信念来摒弃不良的行为,积极采纳健康的行为,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5]。因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健康信念模式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实践研究

2.1 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 子宫病变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子宫病变常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6]。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其中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7]。患者认为子宫是产生性感和保持女性魅力的重要器官, 切除子宫不仅会改变妇女形态,降低女性吸引力,而且也会提前衰老,减弱或丧失, 影响以后的性生活,她们感到愧疚和忧虑[8]。子宫切除、月经丧失使她们焦虑、忧郁、压抑、食欲不振、继而出现强烈的失落感、无价值感、自我形象紊乱、缺乏安全感等负性心理,这些负性心理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心理疾病、生活质量差,对社会、家庭及其自身的危害极大。同时,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将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9]。因此,如何使这类患者纠正心理偏差,建立健康信念,早日恢复心里健康,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健康信念模式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国外有研究表明,只有1/3的子宫切除患者接受了充分的信息和来自支持系统的支持。Wu SM等[10]研究确立决策树模式,患者是否需要子宫切除,并验证模式的实用性。护士应该指导患者如何决策子宫切除,以致提供针对决策树的健康教育。Oetker-Black等[11]研究班都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用于腹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教育,验证该模式在提高术后短期和长期的健康效果是否有效。结果表明实验组在预防术后并发症(肺不胀、肺炎)显著下降,且术后活动显著增多。

目前国内子宫切除术的健康教育主要针对于知识需求和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部分学者也已对通过健康教育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国内张瑞莲等[12]报道,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对子宫切除术有正确和客观的认知和评价,降低焦虑水平。王爱民等[13]指出,如果对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及时的疏导及心理护理,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前患者的焦虑情绪。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健康信念的研究,认为患者健康信念得分越高,健康行为越佳。通过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到自己存在的负性情绪对术后康复的严重影响,明白消除不良的负性情绪将会有益于术后的康复,患者才能建立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念[14]。

2.3 健康信念模式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效果 研究证实,健康信念模式考虑了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影响个体认知的内外因素,也考虑了医护工作者对个体的影响[3]。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信念模式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护理,可促进个体采取健康的行为,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曾映琼等[15]报道将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护理程序常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安抚以及术后护理、电话回访。两组患者皆于入院时、术后3个月填写SAS、SDS测量表,于入院时、术后7 d、术后3个月填写WHO-QOL-100测量表,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术前1 d、术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子宫切除术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健康信念高低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使护士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护理。个体对自身行为和疾病有正确、充分的认识,从而改变不良行为,自觉地采纳健康行为,以保证良好的诊疗和护理效果、术后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靳雪征.健康信念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45.

[2] 陈红宇,倪利蓉,刘桃英,等.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2.

[3] 彭荣翠.健康教育中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77-78.

[4] 祁俊菊,周 卫,李翠萍.对早期宫颈癌病人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效果评价的研究.护理研究,2009,3(23):606.

[5] 农春花,刘桔慧,邱建忠,等.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断指再植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19.

[6] 王建六.全子宫切除术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7(6):243.

[7] 仝建,王晓睿.心理行为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医学信息,2007,2(2):302.

[8] 樊俊平.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山西医药杂志,2009,1(38):93.

[9] 郑冬燕, 陈含笑, 莫慧蓉,等. 子宫及卵巢切除术前患者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护理杂志,2005,22(2):98.

[10] Wu SM, Chao YM,Yang CF, et al.Decision-making tree for women considering Hysterectomy.Joum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5,51(4):361-368.

[11] Oetker-Black SL,Jones S,Estok P,et al.Preoperative Teaching and Hysterectomy.AORNJ,2003,77(6):1215-1231.

[12] 张瑞莲,史云飞. 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4):321-324.

[13] 王爱民.张月鲜.刘风.等.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护理学报,2009.2(16):75.

[14] 刘桔慧,邱建忠,傅爱风,等.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骨科病人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9):3.

[15] 曾映琼,张汉英,陈理兰,等.护理干预改善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研究.河北医学,2010,16(1):115.

[16] 谭巧红,龚婷.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1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右江医学,2008,36(5):632.

[17] 黄一华. 全子宫切除术性心理调查及对策.广西医学,2007,29(2):245.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3

关键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57-03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其心理素质的反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大学教师群体的关怀,也是从根本上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存在着现实的制约要素。只有认清所存在的现实要素,透析制约因素的关系,才有发现提升大学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路径的可能。

一、社会层面: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转变

与模糊化

伴随时代变迁,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染上了不同时代的色彩。如今,高等教育面临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也逐渐深化。尽管如此,社会对作为高等教育基本力量的教师却有不尽如人意之感。在现实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这个焦点散射出去的争论往往绕不开大学教师角色定位这个话题。大学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教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无形中影响着教师心理健康的养成和提高。

在功利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大众对大学教师角色的观念不得不转变,对大学教师角色的定位趋于服从现实需要。这必然导致诸如就业这类问题和指标,成为影响大众评判大学教师乃至高等教育的心理坐标,从而往往使增进学生就业能力这样的功利指标成为社会对当下教师角色的重要期望。如此,象牙塔中的纯粹学术和理性光辉就居于次要地位了。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是一对矛盾,置身其中的大学教师是充当现实炼炉,还是理性天使,也引发了教师自身的反思。“为了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他们常常不得不在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下工作……如果社会不能正确看待教师的辛劳,不能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就会导致教师心理失衡。”[1]

与社会大众同步,大学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因为社会现实与学术理性矛盾的存在,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便成为了教师们处理矛盾的不自觉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这个中介变量是趋于社会现实,还是学术理性,就造成了教师角色定位或转变的两难,这就产生了制约大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困境。同时,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教师角色期望。这种多元价值判断又使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呈现模糊化状态,从而加剧了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教学科研双重管理压力与职业心理辅导的缺失

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工作,也是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评价教师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大学教师的组织单位:一方面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条件,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制造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困境。

尽管存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基本指标和程序,但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很难保证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针对性、适宜性与全面性。围绕教学评价展开的有关教学管理活动则显得更加硬化和程式化。各种教学管理活动从现实来看,往往只触及教学的形式或工作。如此,一方面导致部分教师追求教学形式的美观,诸如教案、试卷等材料的美化,而淡化了实质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因为很难做到对大学教师教学的长期而全面的跟踪“检测”,教师的实际具体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忽视。以点代面式的教学评价虽然体现了抽样研究的优势,但对教学工作的评估却容易形成偏差。这两个方面对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造成了一定的额外压力。正常压力是教师进步的动力,额外压力是教师工作倦怠的诱因,对其心理健康养成与提升无疑是一种制约因素。“教师聘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教师无法适应这些变革时,心理就可能失衡。”[2]

大学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创造知识,普及或推广知识,承担教育者、研究者、社会服务者等角色。由于教学评价的难度和种种问题,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进而成为职称晋级的重要或唯一依据。从现实来看,在各种评定中,科研参数已经远远超越教学参数。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向往大大胜于对教学效果的追求。科研项目申报获批和科研成果出版发表的资源有限,造成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激烈竞争,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除了基本的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科研的压力,面对科研中的成败。这对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造成的冲击力可能会更大些。总体来看,科研压力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把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相结合来看,“在现实中,基于教师考评制度和教师的理性选择,大学教师往往更看重科研,把主要精力放在和申报课题上,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教育者’角色,基本上变成了研究者”。这两种角色扮演的冲突导致教师的心力交瘁。众多迹象业已表明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出现了功能异化”,从根本来看,对大学教师的考评制度异化“导致了大学教师的角色冲突,使大学教师出现了自我和角色分裂,偏离了理想的社会角色”[3]。

诸多研究业已表明,由于多重压力的存在,大学教师身心可能处于所谓的“亚健康”状态。然而,专门针对大学教师职业心理进行的辅导和援助则少之又少。员工援助计划(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更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在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尽管大学有关单位和人员成为研究员工援助计划的重要主体,而有针对性地面向大学本身的教职员工的援助计划却被忽视了。如何开展针对大学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是目前教育学术界和教育管理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三、学生层面: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

与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

相比过去,当前大学生有很多方面的特点。最明显的两点是:其一,网络极大扩宽了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其二,相对的高度社会化。这些特点造成了他们对教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教师角色的多重期望。“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多种角色。”[4]如此,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拓宽了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导致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在教师的功能中已经不如从前。如今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知识传递者”这一教师传统角色,即很少有学生会喜欢纯粹“知识传递者”。“信息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他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5]过去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要拥有一条河流,甚至成为活的水源。这种现状为教学准备与设计带来了不小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如何成为源头活水?这些是当前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学生成长并不是仅仅凭借学业分数能够评定的。因此,‘什么是学生成长’、‘如何判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6]同时,这些困惑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师良知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效教学,摆在大学教师面前的以上问题和困惑无形中增加了其教学压力,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过去大学被形容为“象牙塔”,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如今,特别是在社会资源比较丰富的大中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都付诸行动。这群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传统“狭义”的学习,仅是其学习生活的小部分。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作当前大学生的“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对人基本素质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过程中学生角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以不同于以往的权利关系来应对变化的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让位于以各自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以萌发、生成独立、自主的现代人格。”[7]学生在“相对的高度社会化”条件下,对待师生关系就可能存在多种观念,进而影响到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种“相对的高度社会化”的现象可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大学教师自身层面: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

以上所述主要是大学教师心理素质提升困境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教师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因则在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特别是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落、职业胜任力的不足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缺失,既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教学效果,又对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作用。

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和快乐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归属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也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观念层面,“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漠,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8]。诸如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的导致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往往通过教师的心理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面对同样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备较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可能会合理对待或加以转化,甚至变不利为有益;而对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教师而言则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或病因。

教师的职业胜任力不仅是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也从根本上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胜任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由其胜任力不足而导致,这可能会造成“职业挫折”。由于在大学教师入职或选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大学教师工作评价等环节存在种种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胜任力。不能胜任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首先表现为 “心理受挫”。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胜任力不足的一个显著副作用。

职业发展规划缺失,是造成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又一个重要的自身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职业发展的进程而在不断变化。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事业的发展,对心理健康也是有益的。从现实来看,相当部分大学教师没有进行过职业发展规划,有的则比较模糊,不具备可操作性。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容易造成行为无效、情绪低落、意志动摇等不良后果。总之,大学教师自身的职业心理品质的欠缺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内在根本原因。

五、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制约要素的关系分析

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非单独起效,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社会、学校、学生等层面因素是影响大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或诱因,其作用不容忽视。这些外在因素通过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胜任力、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经由个人素质,主要是心理素质为中介,实现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或制约。其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图

教师主体内部的职业心理品质和生理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心理素质等个人素质又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健康的内核来调节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则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育教学的效果反馈于社会、学校、学生,进而又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产生反作用。如此,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循环系统,这便是诸因素发生作用的关系理路。

参考文献:

[1][2]吕斐宜.论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与对

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3]贾永堂.大学教师考评制度对教师角色行为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4][6]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

2007,(6).

[5]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

2001,(3).

[7]孙杰.大学教师权威:“外在”与“内在”的博弈[J].教师

教育研究,2011,(6).

[8]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4

[关键词]认知理论;图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0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20-0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国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希望青少年成长为适应社会生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人。很清楚,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味着具有生活热情、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能克服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以创造财富而不是以享受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因此,国家期待的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适应不良的症状及症状的消除,“目前各地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强调的是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以科普化后的普通心理学知识或变态心理学知识为主要体系”。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消极应对问题。因此,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讨如何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图式理论可以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并为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法。

一、图式理论

认知理论是当代心理学探讨行为和心理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的重要理论视角,认知包括认知过程、认知内容、图式三方面含义。认知过程,即加工信息的方式,如分类、分析式加工和整体式加工、加工容量等;认知内容,也可以叫认知产品,如信念、价值观、刺激的意义等;图式,即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表征方式。认知内容可以说是认知加工过程的结果、产品;图式与长时记忆有关,往往包含认知内容和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般与思维、知觉、注意等过程有关。心理学家基于图式概念开展的研究,如图式的结构、图式加工、图式对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可以统称为图式理论。

1.图式与信息组织

图式是心理学家为了解释信息的组织并进而理解人的行为所提出的一个假设的概念,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化的认识的集合,包括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不同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该类别有关的具体的、有可能是典型的事例。人们关于一个主题的知识往往集合了许多的图像和命题,它是用图式组织起来的。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旋转、心理地图搜索等实验探索信息的组织结构,基于众多研究发现图式在结构上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图式是对个体经验的抽象概括。一个图式以一个特定的主题、对象、事物为中心,将相关的信息全部组织起来。二是图式一方面类似一种等级式的组织,它包含有抽象的、一般的、概括水平较高的要素和一些彼此有联系的、具体的、特定的事例;另一方面又不是严格的有等级顺序的组织结构,包含于一个图式的特征可能和较高水平的图式之间存在重叠或从属关系。图式结构反映的主要是信息在组织方面的特点。

2.图式加工及其影响因素

图式形成以后会影响记忆、信息处理速度、推理、知觉分析等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人的情绪和动机。图式影响信息记忆过程,图式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可能是促进性的也可能是抑制性的,这取决于信息与图式是否一致、人们是否对与图式不一致的信息给予较多注意和加工、图式发展是否完好等因素影响。图式影响信息加工速度,当个体以图式为基础作出整体的、迅速的、不费力的反应时,图式提高信息加工速度;但如果图式帮助个体引入大量信息供处理,这时个体信息加工负荷显著增加,图式会降低信息加工速度,延长加工时间。图式帮助个体就社会信息进行自动推论,影响其社会认知过程,人们可以依据图式进行归因;与图式相关的推论过程是自动发生的,不需要意识努力。图式是一个有组织的信息单元,如果获得的关于所处理的对象的信息不充分,图式所包含的信息可以补充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但是被遗漏了的信息;由于在图式结构中表明了一个方面的信息如何与其他方面的信息相互联系,模糊的情境可以通过与其他信息的联系而变得清晰,成为意义丰富的情境。图式包含什么应该发生的预期,这种预期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情绪,例如期望――价值理论就说明了期望对行为的激励作用。图式的组织不只是认知信息,也包含与这些信息相联系的情感,这些情感由对图式内容的情绪体验所构成,因此使用特定的图式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即“图式驱动的情感”。图式中的认知内容与情感并不总是同步发生变化,它们之间有时会分离、有时认知内容会被遗忘、有时情感会使认知变得极端,因此当将一件事或对象纳入到一个图式中处理时,对该事件或对象的情感也会发生改变,有时情感会变得极端,有时会变得更加复杂。

虽然图式会影响信息加工过程,但人们并不必然使用图式,人们是否使用图式加工受很多因素影响。首先,人们接受事物不确定性状态的倾向存在差别。那些能够接受事物模糊、不确定状态的人较少使用图式加工;而那些希望得到明确答案、喜欢确定性的人,更倾向于使用图式进行迅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其次,所加工的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会影响是否采用图式加工,如果所接受的信息没有指明某一图式或者信息对于人们很重要,这时较少使用图式加工。信息加工的约束条件,如时间是否紧迫、信息加工的结果对行为者是否有意义、相互作用过程中行为者的影响力等,都会影响是否使用图式加工。另外图式的明确性和组织程度影响是否使用图式加工,人们的信息加工过程受不明确的、组织松散的图式的影响较少,换句话说,如果图式本身不明确、组织松散,人们不会使用图式加工。

3.图式加工对行为的影响

图式加工与心理健康相联系的根本原因是它会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影响能促进心理健康,负面的影响妨碍心理健康。

图式加工参与社会知觉过程。图式是社会知觉过程中信息组织方式以及信息来源,有时人们从图式中提取信息以弥补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缺失;图式能够提供预期、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图式加工可以对行为进行归因。

图式加工是社会认知的方式之一,图式影响对社会信息的注意、编码、提取和判断。基于前面对图式加工过程的分析可以认识到:图式加工能够提高社会认知的效率、弥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不足或缺失。社会认知是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储存、使用和判断过程,毫无疑问影响人的社会适应。

图式加工与人格差异和行为动机有关。以自我信息为基础组成的图式参与到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判断和决策过程牵涉到运用自我图式进行信息加工。自我图式组织了人们对自己的品质和特征的概念以及行为原型。自我图式来自对自我过去经验的概括,因此它与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有关,能确保人的行为保持一致性、一贯性。人们通常会保持行为与自我图式的一致,并且也会选择、进入、参与反映自我图式的生活情境,会回避与自我图式不一致的情境。

偏见和歧视也包含着图式加工的影响。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刻板印象是偏见的认知成分,有些把刻板印象当作认知机制来解释偏见,不管持什么态度,刻板印象都与偏见有关系。刻板印象是关于社会群体的图式,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刻板印象将某些特征赋给刻板印象所指向的群体中的全体成员;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刻板印象会使人们注意特定类型的信息,而且人们对与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的加工速度比不相关的信息加工得快。偏见会激活负面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使人倾向于加工支持偏见的信息。

群体间行为,如合作、竞争等都受图式加工影响。不同群体的成员对相同的人或事可能持有不同的图式,这导致不同群体会对同样的人或事有不同的态度、情感、处理方式,表现出群体间的差异;两个或更多群体间的关系受这些群体成员所持有的图式的影响,如果一个群体的图式和另一个群体的图式从根本上完全不同,那么这两个群体在寻求共同合作的基础时就会出现困难,理解彼此的图式与图式加工过程会促进群体间的交往。

二、图式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基于图式加工的特点和图式对行为的影响的认识,可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运用自我图式改善自我发展

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使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形成一种自我生活风格,这一生活风格与学生的自我图式发展有关。那么该如何使学生形成这种风格呢?根据图式理论,人们使用自我图式与图式的清晰性、组织程度、重要性有关系;并且社会心理学中对于与自我有关的动机的研究表明:人们追求准确的自我概念、寻求保持自我概念的前后一致,为了达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育者应该清楚明白、系统地表达对学生的期待,并且将这些期待与不同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有组织、用积极术语描述的自我图式,这些图式能唤起自我的积极情绪体验。

我们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非常熟悉,即对学生的期待变成现实。但事实上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的期待必须明确,学生能明确知觉到教师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实现的条件与图式理论研究的结论一致,根据图式加工对自我认识的影响,教师还必须将对学生的期待与学生关于自我的经验联系起来。

2.运用图式改善对他人的认识

准确认识他人是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组成部分。根据图式理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容易根据图式组织和解释他人的信息、形成关于他人的假设、填补关于他人的信息空缺,因此运用于他人的图式是否适当对于认识他人就很重要,如果图式不准确或者图式不适用于他人,都会导致社会知觉偏差。因此可以根据图式理论改善对他人的认识。

“肯定性假设检验”现象是一种认识他人的偏差,是一种社会认知的陷阱,即人们在寻求信息检验自己的假设时倾向于验证自己的假设而不是否定自己的假设,表现出“验证偏差”,从而导致社会判断错误。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根据他们关于他人的图式形成关于他人的假设或填充事实上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信息,然后寻找能证明自己的假设的证据,这势必导致对他人的认识偏差。由于图式是在反复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且有良好的组织,因此图式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人们不容易丢弃和修改它们,所以常常会导致认知偏差。对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表明,图式加工造成的社会认知偏差经过训练是可以控制的。例如对于“肯定性假设检验”所导致的偏差,如果训练人们持有相反的假设、或者多个假设,或者有寻求有效信息的愿望,这时就不会发生验证偏差。。实际上,图式对认识他人的消极影响主要来自于其弥补社会知觉过程中的缺失信息的功能,如果个体对从图式中所获得的信息抱灵活的态度,那么这些负面作用就会显著减少;另外也要注意到图式对加工速度的促进作用,在有些情境,加工速度比准确性更重要,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很多,对信息的快速处理是社会适应的必要条件。

3.运用图式改善群体间关系

社会生活不仅需要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还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参与群体相互作用,因此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包含能理解群体间行为方式的差异、协调群体间的关系。根据图式加工对群体间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发展改善群体间关系的能力和策略。

群体所拥有的图式是群体思维风格、价值观、经验的体现,群体间不同的图式对群体间的关系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影响。图式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在寻求共同合作的基础时往往会出现困难。由于不同群体的成员对相同的人或事可能持有不同的图式,而熟悉和把握彼此的图式是群体间合作的基础,因此在改善群体关系时可以根据群体生活的客观实际选择一些事件、主题、情境让群体成员进行讨论、角色扮演等,使之明白彼此的图式。熟悉彼此图式以后,群体就能获得彼此吸引的基础、彼此就可能一起解决问题。

4.运用图式改善对社会事件的判断

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人们会很频繁地对社会事件作出判断,一个健康的人应该作出与现实相符合的判断。然而人们不可避免受到既有图式的影响,因为图式的激活是自动发生的。在图式理论指导下,可以降低图式对社会事件判断的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是关于社会群体的图式,它将关于某一社会群体的知识和信念以及假定该群体拥有的典型特征组织成一个认知结构。刻板印象与偏见和歧视的关系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Shelley E.Tayllor等认为团体对立由刻板印象与偏见、歧视一起构成,刻板印象是认知成分、偏见是情感成分、歧视是行为成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41170-175。但Robert A。Baron等认为刻板印象是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一种认知机制。不管存在什么不同看法,刻板印象作为图式证明了负面图式对社会事件判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刻板印象与偏见之间存在关系,偏见会激活负面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使人倾向于加工支持偏见的信息,导致社会判断偏差;但是个体如果意识到刻板印象在社会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人们就会对自己的社会判断根据事情发生的情境作出调节,从而提高社会判断的准确性,避免图式的负面效果。

三、运用图式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既然图式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找到恰当的途径对学生的图式和图式加工过程实施干预。

1.提高教师对图式理论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我社会认知过程中图式的影响。教师有关于他人和社会事件的图式,这些图式一方面有利于对社会信息的加工,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各种偏差,对图式加工过程有了认识之后可以减少这些偏差。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提高自身自我图式的觉察,因为我们的行为总是与自我图式一致,缺乏自我觉察就很难减少那些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害的行为。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图式和图式加工。不管年纪多大的学生,图式和图式加工都会在他们身上有意识或元意识地起作用,理解了学生的图式和图式加工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及行为对于学生的意义,并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行为。由于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情绪体验不同,学生的图式与老师的图式存在很大差别,理解师生之间图式差异有利于师生沟通和提高教育的效率。

2.提高学生对图式加工过程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图式加工过程的认识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图式以及图式是如何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起作用的,帮助他们比较彼此之间图式的差异。有时图式起作用了,但是个体没有觉察,这时会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存在很大偏差的社会判断;对彼此图式的差异缺乏认识会降低人际敏感性。

该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图式与图式加工对行为的影响?这需要艺术性地使用各种方法,如讨论、游戏等。心理学家分析了许多图式类型,如角色、事件、脚本等,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这些类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所掌握的信息、情绪反应,这时他们就有机会觉察彼此图式的差异,增加人际敏感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

3.在社会活动中提高对图式的认识

对于许多人要理解图式理论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图式理论所描述的现象的理解并不困难。图式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组织经验的过程形成的,因此可以根据社会生活内容设计各种社会活动,将图式与图式加工过程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使之具体化,然后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讨论,并进一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14-20.

[2] 吕全国.胡静.图式加工:一种社会心理研究的认知视角[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39.

[3] Donald K Granvold.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withAdults.In Jerrold R.Brandell(Ed,),Theory and Practicein Clinical Social Work[M].New York:THE FREEPRESS,1997:80-92.

[4] Shelley E,Taylor,Letitia Anne Peplau,David()Sears.Social Psychology(1lth edition)[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5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过程

1.被试选择

本次调查在河南省各地市部分高中展开。本课题组在全省随机选择了16所高中,分别对这些学校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一个班进行调研。所选的学校当中有重点高中6所,普通高中8所(城区及县城高中5所,乡级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被试的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对被试进行调查。问卷题目体系中既有封闭式的选择题目,也有开放式的问答题目,既有利于准确揭示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示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对学生和部分高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谈话交流。发放的问卷题目清晰,表述准确,整体效果较好,除个别问卷中的个别题目有部分学生由于答题方式的原因造成答案无效外,其余的题目均起到了调查应有的作用。

3.统计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题“您认为本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回答“比较好”的有227人,占答题人数的27.8%;回答“一般”的有529人,占64.8%;回答“较差”的有60人,占7.4%。第二题“您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回答“亟待开展”的有514人,占63.0%;认为“可有可无”的有227人,占27.8%;认为“没有必要”的有75人,占9.2%。第三题要求学生把几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按照出现频率排序,有15份试卷本题无效。通过对801份有效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把“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列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比例分别为52.9%、43.1%、41.2%。第四题“上网对高中学生有影响吗”,回答严重影响学习的有20人;回答只要把握好度,不会影响学习的有709人,占87.0%。与此相关的第五题,对学生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可以”或“支持”)的有665人,占81.5%;认为“无所谓”的占18.5%。第六题“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回答“学校开设课程”的有91人,占11.1%;回答“父母的教育”的有75人,占9.2%;回答“朋友、同学”的有257人,占31.5%;回答“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的有393人,占48.2%。第七题“对高中存在的考试压力的看法”,认为“考试压力太大,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有197人,占24.1%;认为“有考试压力但学生能接受”的有392人,占48.1%;认为“考试压力虽大,但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有227人,占27.8%。

从调查中笔者发现,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说,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其他的学校仅仅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这些努力与学生的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86.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总体上来说,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花瓶式”心理教育课

不少学校在上级要求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下,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但很多学校仅仅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上一段时间,不久就将心理课的时间让给数理化等科目。对于这种情况,部分高中管理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开设心理课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升学率,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摆设列在课表之上,却并没有真正开展和实施,结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高中课程中的“花瓶”。

2.“短期培训式”的教学

有部分高中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比如在考试前开设心理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的学校在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开课,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仅仅开了一段时间,就被取消了。

3.“思想政治教育式”心理课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有696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班会上讲的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东西或者进行一些心理谈话活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原因是现在学校做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德育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有学生在访谈中说:“很希望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心理座谈会。”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执行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4.“医、心”不分的心理咨询

一些高中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放在一个房间,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不少教师和学生甚至形成了这种认识,即认为“走进咨询室的人和走进医务室的人一样都是‘有病’之人”。这就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必然影响到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对策略和应对方式的合理产生。

三、讨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的原因

(1)缺乏专业牲。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式的心理学和“医、心”不分的心理学,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由于心理学教师相对较少,再加上人们的认识偏差,许多人都认为谁都能做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在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时,并不注重教师的专业性,而是利用本校的空闲人力资源,将其他部门的闲置人员或者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转而聘为心理学教师。因此,心理课在学生的眼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什么两样。

(2)缺乏长期性。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忽视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片面教育。同时,学校受社会和家长“看重学校升学率”的观念的影响,“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缺乏针对性。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的了解,因此在学生看来总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考试结束后情绪波动比较厉害,“但学校和老师总是谈学习,谈考试,没有人谈到如何调节情绪,觉得很郁闷”。还有的学生在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面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谈此色变”的态度和“一棒子打死”的策略,深感苦闷,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和请教的人。

另外,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高中生而言,高中三年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作专门的辅导和咨询。

(4)缺乏全面性。目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落脚点建立在为智育成绩提高服务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自信心等方面探讨较多,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方面则时有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等问题考虑较少。对于学生的虚荣、嫉妒、自私、卖弄、顺从、专横等心理隐患缺少关注。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教学质量=学业成绩=考试分数”的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终的体现不是人的全面主动发展,而是应试的结果,这无疑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功利性的曲解。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学生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庸。因此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讲座;作为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不要打着“心理学”的旗号进行说服教育,以免混淆学生的认识。

(2)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无空隙可钻。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收到成效,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系统理论课的讲述。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应该坚持连续讲授,因为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才可能从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许这些理论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二,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避免仅从某些方面(如学习、考试等问题)开展工作。如学生在刚踏进高中大门的时候,需要了解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文理科分班之后,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往,和教师交往;考试前,如何应对考试,缓解考试压力;遇到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等等。第三,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开设书信来往的专栏、心理咨询专线等,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采取个人隐私得到保密的形式得以倾诉、得到解答等。还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书籍,开阔心理空间,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

总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高中生现实学习、工作之必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余慧娟.科学性、实效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支点[j].人民教育,1999(3).

[3]袁东.浅析影响学校心理咨询实效性的原因[j].人民教育,1999(11).

[4]吴昌顺.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j].人民教育,1999(10).

[5]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6

【关键词】 飞行员;疗养体系;心理健康教育

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心理健康,健康保健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生活环节,人们不再墨守“无病即是健康、患病再去保健”的陈旧观念,而更注重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健康,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由行员在长期的飞行中因紧张、危险、噪声等强烈刺激造成情绪紧张、精神压抑而使心理负荷增加。如果这些应激状态长期持续,则会破坏机体的生物生化保护机制,加速心理疾病的形成和蔓延,诱发心理、生理平衡失调[1]。因此,搞好飞行员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飞行人员心身健康的有效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在疗养中的作用

1.1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飞行员对长期不良情绪易造成身体危害的认识飞行事业对健康的要求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需要从保健、营养、体能、航训等各方面来提高身体素质[2]。在心理学方面要紧紧围绕与飞行员密切相关的一些健康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长期不良的情绪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情绪的影响,如何防治。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飞行员亚健康状态及预防,吸烟、饮酒对飞行工作的影响,如何应对压力,性格与健康的关系,如何进行调适等等。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疗养员进行正确引导,对于有疾病的疗养员则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总之,对飞行员进行实时、有效、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自觉的避免不健康心理因素侵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2健康教育有利于搭建服务主客体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医务人员和疗养员之间增加了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渠道;通过健康咨询可进一步了解飞行员的性格、心理状态、困惑不解的问题等等,为部队的安全稳定、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较好的信息、建议。为疗养科医护人员正确评估飞行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疗养计划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为疗养员服务,达到短期疗养、终身受益的目的。

2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1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疗养的一个环节,宗旨是以服务行员身心放松提高战斗力为目的,行动上服从行员疗养的整体安排。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在保证飞行员身心放松的基础上,要让飞行员感觉不虚此行,学到不少心理健康知识。应做好科与科之间的沟通,在不影响疗养员检查、治疗、观光旅游等活动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改变了过去习惯安排9:00左右授课,这个时间段往往使疗养员做任何事情都受限,经过实践一致认为:讲课在8:30~8:40开始为宜,课时以1 h左右较好(特殊情况例外)。授课地点标志要醒目,另外,还需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最好安排在阴、雨天,这样既不影响查房,又不影响疗养员做治疗和外出活动。另外,经征求疗养员意见,认为测验结果一般最好在当天下午或测验后的第二天组织,否则过了几天后疗养员觉得听不听都无所谓了,超过了特别想知道测验结果的“时期”,故讲测验结果的分析一般不超过2~3 d为宜。因此,如果飞行员疗养时间长的话,疗养院管理部门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形成制度,如:关于疗养员旅游观光这一项,当体疗科与心理科的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以配合心理科工作为主。

2.2教育资源的应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2.1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在讲课前先询问有关人员要听哪方面的内容,如在每批疗养员中约30%左右对婚姻问题感兴趣等等,课后要及时了解疗养员对所讲内容的反应,讲课时应针对飞行员感兴趣的话题,如:飞行中如何防止心理疲劳、夫妻应如何相处、人际关系的处理、如何掌握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沟通技巧等等。每批心理健康教育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要求每位施教者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医学新理论、新观点、新进展,并涉猎医学心理学、社会伦理学、人文科学等边缘学科领域,以丰富头脑,开拓思路,不断提升施教人员的素质,同时也要学会各种交流技巧,善于与人沟通。注意使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艺术性,增加受教育者对健康教育的兴趣和需求感,使疗养员变被动受教为主动索要,养成一种自觉受教的习惯,最终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达到提高健康和自我保健能力的目的。

2.2.2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宣传员的作用前不久,我们疗区在疗养科增设了心理宣传员的角色,更应注重充分发挥疗养科心理宣传员的作用。对医护人员,特别是责任护士在查房时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宣传力度,配合心理宣传员组织协调、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增加疗养员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利用心理宣传员在疗养科与疗养员密切接触的机会,使她们能及时了解疗养员的思想、情趣及情绪变化等等。尤其对零散入院的和未及时听课的疗养员,心理宣传员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在疗养科给飞行员讲一下,通过与心理宣传员闲聊,可在温馨的氛围里、轻松的心态下、随意的谈话中,不经意间发现解决疗养员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心理现象,如果发现的问题是专业性较强的,可及时与心理科联系,以使疗养员第一时间在心理上得到很好的支持和帮助。

2.2.3心理健康教育“一条龙”式的服务利用疗养员来科测试或讲课机会,向疗养员做自我介绍,还要介绍心理科的工作性质、服务项目和设备情况等等,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告诉他们从入院开始,将接受我们最好的心理服务,如果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找到科里任何一位医务人员,都将得到满意的答复。要让疗养员感到亲切、温暖,拉近“工疗”之间的距离,并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同时要定时对心理宣传员进行培训(并形成制度),以配合心理科健康教育工作及时了解每批来疗养的人均年龄、飞行机种、希望听哪方面的辅导内容等等以便与心理科沟通,使心理教育方式及时得到调整,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疗养前―疗养中―疗养后(可通过电话热线、下基层讲课的方式进行辅导)多层次、规范化的服务,避免遗漏。

2.3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故在飞行员疗养期间最终决定疗养效果的还是疗养员本身,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在以往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只重视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施教水平,而忽略了疗养员自身努力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现在我们又注重了通过调动疗养员主动性的方法,从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出发,进行归纳整理,科学合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授课准备时对讲课内容征求每批疗养员的想法及带队干部或航医的建议,根据疗养员不同年龄,做一些有趣的测验游戏、放松训练、提问等等与心理辅导内容相结合。通过与疗养员互动方式来提高他们对健康教育的兴趣,并随时接待个别咨询。今后我们还计划采用以案例结果讨论的方式及与心理相关的电影或录像片和心理辅导内容穿插相结合的方法,还要多组织团队训练等活动,以不断加强疗养员对心理教育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娱乐中得到心理学方面常见的知识,从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2.4教育客体的个体差异对心理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要知道疗养员的文化层次、习惯要求、社会背景的不同,从而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也不同。有些疗养员觉得没必要,认为健康教育解决不了他们需面对的实际问题,有些疗养员只想听听测验结果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提高他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说明其利与弊,目的和意义。俗语说的好: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让他们知道虽然心理医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但可以帮助他们在最困惑、最无奈的时候如何选择自己的心态,来勇敢的面对现实,调整不良情绪。另外我们还要多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将测验结果和心理健康内容融会贯通的合在一起讲,讲课前放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最好是与心理内容有关的录像片或音乐,供提前到课的疗养员欣赏,不断提高疗养员的健康意识,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健康教育是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人们掌握并提高健康的知、信、行水平,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积极传播健康[3],提高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要系统化、规范化,从多角度、多层次,为满足疗养员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健康需要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怀双,丁书荣,景燕.飞行人员疗养中日常生活的卫生保障.中国疗养医学,2004,13(6):345

2侯建敏,费艳萍.转变护理理念更好地为空勤疗养服务.中国疗养医学,2004,13(6):172

3刘苏岗,王东栋,姜煜,等.疗养院推行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中国疗养医学,2004,13(4):225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7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48-02

一、对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分析

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随时随地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机遇与挑战,对人们来说,拥有高标准的道德素质极其重要。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提高心理道德素质是其必修课程。现在的中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保证了祖国未来的发展,若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社会上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需要对中学生的身心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身体方面,需要使中学生拥有健康的体质,在心理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健康的心理素质[1]。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可以充分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不良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还可以合理改善自身的不良思想及行为,适应现在的复杂生活,不被不良行为所影响,拥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并为此全力以赴。

国家颁布了很多关于中学生犯罪心理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重点表明中学生接受不良的网络信息资源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犯罪心理及犯罪行为,其后果极其严重。为了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形成良好的教育体制,对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对中学生进行合理的关于信息技术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学学校提出的重要教育标准准则之一,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及教师的重要职责。国家对学校制定的重要教育目标是在学校及教师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进行合理的指引与教育后,使中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成长,使其适应繁杂的社会环境并不被外界的不良行为干扰,使其心理素质得以增强。

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是基本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格外重要,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对于一个中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的信息技术更加生活化,其功能也更加强大,信息技术可以使人们的信息资源共享,多功能软件的出现也加大了用户的使用率,然而中学生也是信息技术使用的一部分群体,使用信息技术时,中学生会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资源,这也是导致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途径[2]。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对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策略,也是改善中学教育体制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对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策略研究

1.对中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信息技术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其不良的信息资源对人们的生活亦有很大的影响,对一切事物都怀揣好奇的中学生们,影响更加重大。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授课老师必须指导学生们接收对其有益的信息资源及学习对其有帮助的信息技术,要保证所学到的信息知识及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良好的影响,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健康的阴影,从而导致不良行为的养成。例如:中学生用网络信息技术下载软件时,会有不良视频的出现,这会诱导中学生产生模仿心理,最终导致犯罪。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但要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处理事情,这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是现代社会的中学生应该牢记的,因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不良的事物或消极的想法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不要盲目模仿所接触的任何事情,首先应该对其进行准确判断,要吸取信息技术的优良之处,避免不良活动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损害,做到在学生的思想层面上进行信息技术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2.增加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随着科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中学生的周围充斥着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平台也随之出现。中学生出于好奇,不断地了解、熟悉、研究及效仿新事物,由于中学生不能准确地认知、判断事物,造成其认知能力混乱,形成不良的思想及不健康的心理。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准确掌握每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素质培养,改正其错误的认知观、判断能力,使其拥有优秀的个人品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3]。

3.有效运用校园网络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络的出现,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迎来全新的挑战,校园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平台,成为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大难题。(1)对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国家应该对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使中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学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主要对中学生进行授课,学生不能选择,这也造成了学生对此课程的排斥心理,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使学生把学习心理辅导课程当作学习使其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难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难题。中学生通过在校园网络上的交流与学习,增强自身保护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水平。(2)通过线上心理健康咨询,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由于实际课设的心理咨询室每天接待的学生人数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而往往实际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这种形式使一些学生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出现完全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心理问题分析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释放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等。这有助于心理咨询教师对每位中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并根据其自身性格特点及自身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及事件出现,无疑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及内心。对于中学生来说,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及信息技术的教育,是中学生走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学校及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凤宁,黄永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10,4(03):56-59.

[2]余志显.《海灵心理咨询在线》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7(27):45-52.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篇8

关键词: 政治教师 健康心理 中学生 影响

由于教师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也是一种充满激情和动力的事业,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情感素质。1962年,美国工程师普莱西研制出世界上发明一种教学机器,于是有人就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在二十一世纪将不存在了,也提出了所谓的“非学校化”和“教师消亡论”观点。但一直到今天,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消失,也没有因此而被淡化。这也许说明了任何先进的现代化机器都不能取代教师的情感教育功能。如今,一些教师出现对职业的倦怠、没有激情,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教师情感的冷漠和教师对职业中的事情缺乏必要的感动力。在这里,我们主要思考的是,教师情感的意义、学生健康心理和教师情感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我们做事的前提,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才能培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来;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这份职业。教师应以亲切的情感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进步。因此,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因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其言行情绪必然是积极的,对学生的影响也必然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对学生起着暗示作用。于是,教师情感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对学生的体验或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投入积极的热情,学生也会以积极的思维来思考;老师对作品的内容的深深感动,也会让学生热情高涨、群情振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投入何种情感,学生也就会产生也相应的情感,即教师情感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其实,一个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善于投入自己的情感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会充满激情地去关爱学生,从而给学生带来内心世界的感染,因为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的过程。印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过,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中是一刻也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投入的。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从而可知,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所以,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的必然性,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新任务。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不但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参与竞争的心态。许多心理上有障碍或病症或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都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的。于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求。也就是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其心理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三、教师健康心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的意义是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动力作用,对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它丰富了人的心理生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反应是异常敏锐的。教师的喜怒哀乐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波动,教师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态度,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同影响。多年来的对学生工作和对心理教育教育的实践让我们明白:研究教师情感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对顺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用自己的语言、行动、情感来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师生、生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用激扬的情绪,热情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受教育者在课堂上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探讨问题。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关系之一,是学习者在学习实际中与老师之间形成的一种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交流,以便更好地用教师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的情感因素是非认知的,从属于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如果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只求字正腔圆、表达准确,而没有情感的投入,再多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教师只有在语言表达中加入情感因素,才能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或精神世界。虽然情感不等同于认知,但情感也有具体的认知功能,也能提升学生认知的效率,并增强认知活动的动能。从而可知,教师情感在教学中有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镇定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也能准确地阐述教学的内容,更好地感染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的心理情绪调整得当对引导学生改变焦虑、自卑、人际关系紧张、抵触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范文 下一篇:云计算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