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6:44:43

大众传播的概念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1

关键词:文化定位大众传媒分众文化观念文化霸权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的总和。此外,我们还从人们主要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出发,区分出 政治 、 经济 、文化的不同形式,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是指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导形式。这里所涉及的文化观念的研究,即是不同与政治体系或经济形式的一种精神或心理现象。所以,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意识观念的层面上,其研究的着眼点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如何对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观念形态发生影响和改变,反之,由于受众的意识观念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的需求又如何促进大众媒介自身的改变和提高。

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是文化和认识观念的发展进步,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的 发展 上,也正面临着上述现实,也就是说,其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弱势地位。WWW.133229.Com这就决定了甘肃在文化传播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和盲目的迷失状态。通过调查,从甘肃受众对大众媒介的总评价就可以看到这一点,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与人们迫切的对媒介文化的需求很不相适应。因此,“文化定位”概念的提出,对于改变这种大众传播的劣势状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差异化是并生而同在的。全球化导致的文化霸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统一性,表现为文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首先表现出大众性的特征。但是,人们的偏好和价值观是多元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人们对大众传播的多元化的要求,出现了传播学中所说的“分众化”或“窄播化”传播,也就是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使大众传播所承载的价值多元化。因此,所谓“文化定位”,正是基于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特征,选择有效的具有各自特点的大众传播,从而满足社会大众不同层面和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那么,处于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在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文化定位则显得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甘肃的大众传播发展至今,在发达地区的步步紧逼下,不但和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在对受众的认识和理解上,应该由“大众”概念向“分众”概念转变,由“全面覆盖”向“文化定位”转变。应该充分注意到城乡差别、收入差别、职业差别、文化程度差别等等,用市场差异化的眼光来考察媒介受众。具体而言,大众媒介不能再无差别地向所有大众传播信息,而是立足于市场化,通过调查寻找自己的消费者和目标市场,确定不同类别的受众群体。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传播信息,从而形成特定的“核心受众”,进而形成特征比较突出的文化定位。

例如,就报纸而言,从读报种类看,甘肃受众基本以阅读当地的省报《甘肃日报》和本地都市类晚报为主,省会城市兰州市的读报种类为当地的《晚报》类都市报,而地市、县则以《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党报类为主。具体为,兰州市:《兰州晨报》、《兰州晚报》、《鑫报》;天水市:《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天水日报》;定西地区:《甘肃日报》、《电视报》、《兰州晨报》。那么,我们从中可见,省会城市除了晚报类、地县除了党报外,阅读种类可以说非常单一。而且调查显示,这些报纸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什么受众群体定位。城市的几种晚报,新闻重复,风格雷同,内容互相模仿、抄袭,没有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消费群定位。地县报纸完全以中央和省级党报为主,没有成气候的本地报纸,而且现有的也把 农村 受众排除在外。因此,甘肃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各自的文化价值观无法体现,他们真正的文化需求也根本无从实现。这种缺乏文化定位的传播现实,单向度的传播形式,导致了甘肃受众在接受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心理劣势,使得自己处于被动和缺乏自信心的状态之下。同样,电视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因此,要打破贫困地区大众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从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对市场和受众调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大众文化定位,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 现代 文化观念不断确立,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大众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贫困地区的文化以及媒介发展。

参考 文献 :

[1]《原始文化》泰勒著(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2

关键词 电视传播 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自电视诞生以来,围绕着它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或者说产生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在不断思考着,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一些学者从电视的消极影响出发,对电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时,许多学者也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对电视大加称赞。这些评价和争议大部分属于电视传播价值的范畴。什么是电视传播价值呢?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整体理解的具体概念,有的研究文章虽然涉及了这一概念,但是简单的一笔带过,难以说服人,界定之后,其研究没有展开它自身包含着的诸多的价值认识是如何依据一定结构形成的矛盾统一体。笔者认为,要界定电视传播价值的概念,必须从其两个上位概念,即哲学范畴的“价值”和传播学中的“电视传播”概念的剖析和界定出发,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可获得对电视传播价值概念中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并由此获得电视传播价值概念的结论。

一、价值和电视传播的内涵

1 哲学范畴的“价值”

价值作为哲学概念从其产生时起到现在,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价值问题的对论和人们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忽冷忽热,可能就是价值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造成的。如果单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价值,《辞海》以及一些大型的现代汉语辞书中,一般较统一地将其解释为两种意义:“(1)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如参考价值、有价值的作品;(2)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关于价值的概念,在我国还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主体性价值论。即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适合、接近或一致;主客体统一论,即认为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价值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效应价值论,即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效应,等等。尽管对价值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但几乎都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其内在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是价值的中心;第二,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是价值的基础;第三,价值关系是主客体间的特殊关系。因此,关于价值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的是主体(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问的特殊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功能属性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它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功能属性的需要。在这一特殊关系中,人是价值的中心,物是价值的载体,实践是价值的确定者。这一概念的厘定为电视传播价值概念的生成注入哲学的质。

2 传播学中的“电视传播”

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电视传播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电视传播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关于电视传播的功能,1948年,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具有三个社会功能的经典性论述:环境监视;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1957年,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勾画对传播的看法时,在拉斯韦尔的三个范畴之外又增加了第四个功能――娱乐。威尔伯・宣伟伯根据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论述,在其1982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中把传播的功能归纳为监视、管理、指导和娱乐4个方面。

二、电视传播价值的内在规定性

1 电视传播价值的主体是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既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人,也不是一个抽象的共同体中的普遍人;人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个体、群体、人类都是人的存在形式。社会的“细胞”是人的个体,社会的“器官”或“组织”是人的群体。而在世界历史和全球社会上的主体则是人类。它们与电视传播之间都存在对象关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电视传播价值的主体分为若干类。

从电视传播内部系统看,电视传播价值主体主要是指电视传播工作者和电视观众。电视传播工作者主要包括电视新闻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导播,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人等。电视传播工作者主要是通过信息的选择、采写、制作、编辑、播放等行为来参与传播活动的,电视传播的主要内容是由广大电视传播工作者确定的。电视观众是电视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他主要是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对电视传播的信息进行解码、对电视传播的信息进行评价或提出自己的意见等行为来参与其中。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电视传播工作者和电视观众有时又互为主、客体。如在单向传播时代,有的人把电视传播活动看成是传播者对观众的教育活动,把传播者看成是传播的主体,把观众看成是传播的客体,传播者传播什么内容,观众就看什么内容,观众是传播的客体。在双向互动传播时代,有的人却把观众看成传播的主体,认为电视传播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的喜好是电视传播的命令,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是电视传播的指挥棒。传播者则成了电视传播的客体,是观众需要的对象。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电视传播的主体主要是指人,电视传播工作者和电视观众同是电视传播的主体。

从电视传播外部系统看,电视传播价值主体主要是指社会(人类)和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是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又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那么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由此看来,社会存在的第一前提就是人。作为电视传播价值主体的社会或曰人类,总是希望电视传播能充分发挥其信息交流、宣传教育、文化知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可见,处于一定社会结构的群体和个体,还有处于全球社会结构中的人类,它们与电视传播之间建立起了主体与客体的现实关系。社会或曰人类作为电视传播价值系统外的主体,主要是通过社会体制和社会环境对电视传播产

生作用。

组织主要包括广电部门、宣传部门、电视台主办单位、电视台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西方学者在对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进行研究时,除了看到具体的人(编辑)对传播信息选择的影响外,也感受到了组织的强大影响力。1969年,巴斯(Bass)撰文认为卢因的“把关人”指的是一小群体中的一员直接决定某一物是否能够进入渠道的命运,而怀特研究的电讯编辑是在现成的新闻稿中选择,不过是一个二传手,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把关人”。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者组织。由此拉开了从组织层面研究“把关人”现象的序幕。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新闻是整个组织正式与非正式运作产生的结果,因此应以整个组织为分析对象。在电视传播实践中,宣传部门要求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电视台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广电部门要求提高社会效益,这些组织与电视传播也建立了特定的主客体间的关系,因此,组织也是电视传播价值的主体之一。

由上所知,电视传播价值主体包括了类(一般)的人或曰社会,包括了类别(特殊)的人或曰组织,包括了类的分子(个别)的人或曰传播工作者、观众等,他们都是在一定电视传播中从事一定活动的人,他们都有现实的具体的需要,这些需要与电视传播的功能属性发生关联,建立起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

2 电视传播价值的客体是电视传播的功能属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在价值体系中的物称为价值的客体。在电视传播价值中,我们把相对于人而言的物分为“宴物”和“虚物”。“实物”主要是指电视机、卫星、电视网络以及包括摄像机、照像机、编辑机等在内的采写和编播等的工具。这些物体是传播者和观众开展电视传播活动的实体工具。所谓“虚物”主要是指电视传播的功能、电视传播模式、电视传播符号、电视节目形式、信息等。把电视传播功能称为价值客体,是因为电视传播的信息交流功能、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知识教育的功能、舆论监督与引导的功能、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功能、宣传教育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等能满足不同人们的需要。同样,我们把电视传播模式、电视节日等也称为价值客体,是因为这些东西同样也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如越来越多的观众越来越喜欢多向互动的传播模式、真人秀和电视剧节目等等。

3 主客体间特殊的关系是通过电视传播活动来实现的

主客体间的关系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因素,其中主观是主体(人)的内在尺度,首先表现为需要。这是问题的逻辑前提;客观则是指客体(电视传播)的内在尺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意义或曰有用性,可用性,也就是功能属性。电视传播的功能是最外在的性质,它与人的需要之间构成最直接的关系,可分解为诸多方面。这些客体功能属性的发挥,与电视传播过程中所运用的载体、方式和手段等客体的内在性质有关。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首先,主观要符合客观,主体要客体化,即在考虑电视传播价值取向之前,对电视传播的特质要有认识基础。然后,才能让客观服务于主观,让电视传播的变化与主体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一致。电视传播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观众需要来传播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客体间的需要与满足关系,是通过传播者根据社会和观众的需要,运用物质和非物质手段,制作和播放信息;观众对传播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样一个传播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三、关于电视传播价值本质的认识

由以上分析推论,我们可以对电视传播价值的概念作一界定:电视传播价值,就是主体在电视传播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电视传播的功能属性是否与主体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电视传播在其传播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电视传播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为把握电视传播价值概念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加强认识:

(一)电视传播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涵义。也就是说,研究探讨电视传播价值,就是追求电视传播中的“真”、“善”、“美”,使电视传播价值客体最大限度地满足电视传播价值主体的需要。尽管在价值研究过程中,可能要分析某些负面影响或日负价值,但其宗旨在于揭示人们积极的价值意向活动规律,从而使人们对电视传播价值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电视传播实践中、社会生活中去自觉地维护电视传播价值,坚持不懈地追求美好的电视传播价值。

(二)把握体现电视传播的主客体关系。离开主客体关系去孤立地谈主体的需要或电视传播的属性,都不是讲电视传播价值。例如,只谈电视传播的结构、电视传播的历史、电视传播的现状或具体电视传播的实施等,就不能构成电视传播价值理论,而只能是属于“电视传播”的研究范畴。同样,只研究主体的需要、主体的行为等,也不属于电视传播价值理论研究范畴,或者只能说是一种抛开客观条件或实际可能性的主观价值论或相对价值论。电视传播价值不能脱离主客体关系,它是在把握主体需要水平和客体的可能性之中。去对电视传播做出价值评价,做出价值选择,并指导人们自觉地实现电视传播的美好价值。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3

[提要]网络走向社会已有11年的历程,对网络的概念进行历史性梳理,揭示出不同概念所折射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抽象网络的本质,即网络对于人类的文化社会意义。由此出发,形成一个理解网络与传播、与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的自身发展方向等等的新框架。笔者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虚拟世界”,而不是“传播介质”。 [关键词] 网络 第四媒体/媒介 网络媒体 第二媒介时代 “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 has a history of eleven years since it is served for the common people in China. We should study the conceptions describing the “Internet” in a historic view,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rases reflected by those conceptions, and eventually find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nd the Internet’s cultural and social meaning toward the human being. Then we can develop a new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communication 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itself. My opinion is that network is actually the virtual world, not the communicative media. Key word:network; the fourth media;network media;the second media era;network as a virtual 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 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 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 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 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 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马克·波斯特 著 范静哗 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10]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4

关键词:价值中立;价值关联;新闻传播;客观性;把关人中国论文联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38-02

在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深深影响着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媒介提供的信息成为了人们了解社会环境、认识世界的依据。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成为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途径,传播者如何设置议题、选择信息,怎样对信息进行编码、传送,直接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受众对社会环境的判断。同时,媒介传播的信息也会引起舆论的产生与扩散,舆论的整合与引导也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力量。因此,传播者,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中的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中应依循怎样的价值立场,成为媒介营造出怎样的“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拟态环境”能否尽量接近于真实的“客观环境”,能否客观公正的反映现实社会,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新闻传播中价值问题的影响。

新闻传播应依据怎样的价值原则也是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本文亦试从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角度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一、“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涵义

“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社会学价值思想中及其重要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旨在说明科学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价值立场与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之间的联系。现对这两个概念做简要的阐述:

(一)“价值中立”的涵义

价值中立观是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独创性的贡献,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性的态度。所谓价值中立性是指,“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能把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1]

此外,韦伯还认为,社会科学只能解释社会现象,不应对社会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就像自然科学家不对他所研究的自然物作好坏判断一样,价值判断等于把一种伦理强加给人们,如果社会科学家对社会事实做出了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研究就失去了科学性。[2]

(二)“价值关联”的涵义

“价值关联”这一概念最先由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提出,他在其《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一书中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性,属于“规范性科学”;社会科学则研究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及其行为,属于“表意性科学”。自然科学描述事实,寻求一般规律,避免人的主观介入;而社会科学研究的任何社会现象都与构成这一现象的人的行为有关,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价值立场上做出的选择,因此,研究者就必须诉求于一定的价值评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以最终认识社会现象本身。[3]

在此之后,韦伯也认可了经验现实对于社会研究的意义,认为人不能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纯客观的去反应社会现实、认识社会事件。

二、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体现

(一)新闻传播原则与“价值中立”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都要求新闻传播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原则,强调传播者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能在新闻报道中介入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新闻业务的实施中,要求传播者弄清事实真相,不可盲目传递信息或做出判断;对于有争议的事件,要将各方的意见都平等的呈现给受众,交由受众自行判断。

可以说,这几项原则的要求都遵循着“价值中立”的立场,要求新闻传播者只是将事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尽量不要加入自己的价值观念,避免价值观念的介入对受众接收和解读信息产生影响甚至误导,维护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权利。

(二)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与“价值关联”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之后,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及相关从业人员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被传递给受众。

通过对“把关人”理论的简要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媒介组织想要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该理论明确指出,把关人的作用就是选取符合其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进入传播的渠道,相反,不符合的信息则不能被传播。那么,把关人的价值标准是怎样的呢?要对信息进行取舍,则不可能避免的要涉及媒介组织的价值判断,必然会产生“价值关联”。然而,对于“把关人”而言,虽然面对的信息成千上万,但选择哪些信息进行传播也不是任意的。信息的选取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媒介组织本身、以及具体的组织成员(编辑、记者等)的价值标准相关联。在宏观层面,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和传播管理控制体制、制度环境等构成传播语境,影响“把关”;从中观的层面来看,信息的选取则考虑传播组织所运用的行业惯例、传播价值观念、经营定位、技术手段等因素;同时,传播者个人的相关因素,如价值标准、业务素质、道德标准也会对选择哪些信息进入传播渠道产生影响。因此,从“把关人”的理论来看,大众媒介对新闻的传播,要涉及三个层面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的介入也就导致了“价值关联”。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在新闻传播中的关系

(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要求传播者保持“价值中立”,即要求传播者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将真实的、不受干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新闻传播需要尽可能以本来的面貌反应现实,而不应加入传播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这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所在,也体现着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中国论文联盟

如前文所述,由于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存在,大众传播媒介会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选取将要进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凭这一点也可以判断,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价值关联”是存在的。虽然传播者在社会、组织、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会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进行“把关”,但这些依据的标准同样也是对“价值关联”的约束。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把关人”也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以客观性、公正性为业务操作的原则,要以追求客观公正的进行信息传递为目标。因此,大众传播中的“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相互制约,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

(二)新闻传播中,“价值关联”以客观性、公正性为前提

媒介的“把关人”虽然要依据多个层面的价值标准对信息进行取舍,但各个层面的价值标准都应在不违背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前提下才能得以遵循,如果媒介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通过反映某些事实、回避另一些相关的事实从而影响或歪曲受众对事件的判断,将媒介的价值观点介入信息的编码和传递中,违反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则是应当被制止和更正,并承担相关责任的。所以说,新闻传播者不可避免的会处于“价值关联”的立场,但这种立场应当是在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下的。

(三)新闻传播中的“价值中立”不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价值中立”也不是绝对的中立。“价值中立说”强调的“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理想状态,人对于事件或现象的描述都会以一定的“先验”经验为依据,而这种“先验”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某种价值判断或选择。

此外,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单从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角度来看,“价值中立”是传播活动的规范和基准。但出于传播监测环境、进行社会协调的功能考虑,若涉及到意见整合、舆论引导等问题时,则传播活动不能依据“价值中立”任由事态自行发展而仅仅只反映客观事实,通常还要以一定的价值标准来整合和引导舆论,维持社会稳定。

四、新闻传播中传播者应持有的价值立场

通过对“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概念阐述,以及对于两者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及相互关系的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是一对相伴相生的观念,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联系的。

在新闻传播中,“价值中立”或“价值关联”不能独立的存在,“价值关联”要以“价值中立”为前提,保证传播的客观性、公正性;“价值中立”要以“价值关联”为依托,表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类型的媒介组织也会根据自身特点依据特定的价值观念传递信息,协调社会、引导舆论。所以,在新闻传播中正确对待两种价值立场是很重要的,两种立场不是绝对的分隔和对立,传播者在进行大众传播活动时要同时考虑到两种立场,在特定的情况下依照特定的立场处理和传播信息,这样才能既维护新闻传播的原则,又体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承担社会责任,对受众和社会负责。中国论文联盟-

参考文献:

[1] 王效仿,高薪.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对举而不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 尹广文.价值关联与价值无涉——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之研究方法准则[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 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社会学研究,1995(3).

[4] 肖昭理.论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性[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

[5] 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 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7] 吕尚彬,朱彬.基础传播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5

[关键词] 分众传播 优势 劣势 应对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倡导自由观念和个性诉求的时代,受众群体的多元化及分化趋势使大众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大众传媒所恪守的“全口径、大一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呈现出信息滞后,跟进不力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受众需求的千差万别,带来了分众传播的日益繁荣。因此,在两方面的合力作用之下,分众传播的概念被推向了前台,并成为这几年传播学研究的热点。

分众传播顺应受众需求的变化,将受众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受众进行更多、更深的信息传播,从而充分利用了媒介资源,并促进了媒体间有序合理的竞争。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业界的首肯,并很快被付诸实践。据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共设立电台273座,电视台302座,教育电视台50座,广播电视台1932座。广播电视事业规模逐渐扩大,广大的受众是其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这些媒体开办了不同的频道、节目,划分出属于自己的受众。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并力求借鉴经济学的观点对分众传播作一点阐释。

一、关于分众传播优劣势的分析

1.分众传播的优势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分众传播理论的优势非常明显。

(1)从受众来谈。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受众的概念既可以是宏观的集合体,又可以是微观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二战 后,“魔弹论”的神话覆灭,传播学中关于受众的观点有了很大变化,业界不再专注于受众的整体性而开始研究受众的个体性,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禀性、爱好等等逐渐成为制作或评判节目能否生存的重要参数,对受众细分的研究,逐步使大众传媒朝着分众传播的方向让信息分流。今天,没有人敢否认分众传播地极大地发挥和利用了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和资源。

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改版后分为十六个不同的频道,不同的受众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频道和节目,信息获取变得便捷而丰富了很多。一改以往传播内容和信息传达的多次重复,受众受到“议程设置”的影响,使得兴趣索然 。频道细分后,各频道传播内容的异质性增加,受众可以部分的摆脱“议程设置”的影响而增加了对传播内容的兴趣。

(2)再从传播学的反馈机制来谈谈其优势。分众传播理论中的受众群相对窄小,特点相似,其接受传播的内容又相对单一,因而其反馈给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也较为单纯,媒体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也易于归类处理,这就保证了反馈渠道的畅通;另外,分众传播的受众较为稳定,易与媒体形成一种熟悉友善的关系,提高反馈的参与性,使反馈信息的更为丰富实用,同时能够确保传播者根据“反馈”,正确地了解受众对节目的评价与要求,以此调整传播的方式与内容,发挥更好的传播效果。

我们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优势,分众传播强调将目标受众进行细分,就是将媒介市场细分。

(1)由于以往大众媒体受众定位的泛化,使目标受众变得空洞和抽象,导致频道雷同、节目同质,频道资源巨大浪费。通过市场细分,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满足状况,发现传播市场的空白地带,进而发掘新的市场空间和目标受众,获得利润。

(2)市场的细分有利于媒介的目标受众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这有利于媒体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开办自己擅长的节目或频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市场细分化是人们对信息消费趋势的一种共识,媒介正逐步改变传统,适应受众市场细分的变化,调整自我,以跟上受众信息消费方式变化的步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目标市场,媒介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化的分工,因此媒介市场的细分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媒介内部的分工日益细化。近年来,国内许多媒体相继进行内部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机构设置的改革,这无疑是大众传媒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分众传播的发展趋势不得不作出的反应。

2.分众传播的劣势

分众传播的优势在信息社会中日益凸现,似乎已有将大众传媒完全消解的趋势,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规范的适应分众传播发展的盈利模式,分众传播本身也还处于不断摸索成长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劣势和不足。

我们仍然先从传播学的方面来谈:

(1)分众传播的出现影响了受众个性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分众化媒介总是提供一类或一组相似的信息,渐渐使受众逐渐隔绝、脱离了大众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隔绝与脱离在分众传播中都不是绝对的概念,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却绝对不容低估。分众传播提供了一个犹如社会心理学家毕司顿提供的没有窗户的小房间――物理的隔离圈,而分众传播则在事实上确立了一个信息的隔离圈。它虽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但这较之于大众传播已经大大缩小了,显现出了一种“亚隔绝”的状态。另一方面,分众传播制约着受众的个性的变化。人的发展需要信息的多元化,而分众传播则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这种环境,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了我的报纸,我的电视台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分众传播的极端化,书中,尼葛洛庞蒂指出电脑在充当了一个好助手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隐型杀手,将任何新鲜的东西拒之门外,也就使人失去了诱发自身变革的环境。分众传播正以其提供专业、专门化信息的特质蚕食着受众个性的发展变化,而人的自然本性是不可能一层不变的,这就是二者的冲突所在。

(2)分众传播使传播内容趋向浅薄、庸俗、易碎信息。频道的专业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曾让受众欣喜不已,但市场经济下的各家媒体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传播内容为自己占据媒体市场的份额,细分后的媒介效益更是与受众关注度直接挂钩,因此收视率或发行量成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于是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变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社会责任和公信度被放到了次要位置,那些时尚、浅薄、庸俗的节目和频道遍地开花,而真正高品位、有深度的节目却少之又少。

(3)分众传播限制了受众的范畴,使其失去一定数量的潜在受众。受众虽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分众传播提供单一的信息内容,排斥了其它受众的参与性,按照受传率的计算方法:受传率=实在受众人数/(潜在受众人数+实在受众人数)×100%。从公式可以看出,受传率与潜在受众关系密切,而分众传播没有提供挖掘这些受众兴趣的现实渠道,一开始就将他们拒之门外。

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分众传播的关键在于细分市场的标准,然而在自由的市场上,从不同的层面上会得出不同的细分市场的标准。比如可以根据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来分、可以根据受众接触媒体的频率来分、可以根据人口统计学原理来分等等。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造成媒体的经营范围和传播内容的相互交叉,不能完全地实现泾渭分明的对向传播。因而,媒体市场的蛋糕并没有划分清楚,竞争依然激烈。不仅如此,原有的市场份额还在缩小,因为原先的大众传媒的经营对象是大众,而现在大众变成了细分后的小众群体。由此看来,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经营的利润就有可能缩小。更须指出的是:过于专业化、专门化的媒体市场也违背投资分散化的原则,这样可能导致风险过于集中而加大了对媒体生存的威胁。

二、引导分众传播扬长避短的策略

分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的播出方式及其对象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报纸的大众读者变成分众读者,广播走向窄播,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毫无疑问,分众传播正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诠释着大众传媒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基于以上我们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如何才能使分众传播的扬长避短,发挥出最大的传播优势呢?本文作以下探讨:

1.建立科学的媒体评估体系,辅助分众传播有序发展

传统的大众传媒的媒体评估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传播形式的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科学媒体发展的评估模式,从媒体覆盖率的角度出发,基于技术条件、目标受众、市场细分的数据,合理、稳步、适度地发展分众传播,以防止大众传播在无序的分众传播的潮涌中消解,走出一条分众传播,分众传播覆盖“大众”的新路。

2.建立合理的赢利模式,提升分众传播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媒介产品的销售,是一个从媒介――受众――广告客户的双重销售模式,广告商是否投放广告要看媒体拥有的受众群的数量和质量。其中,受众群的质量是以购买力为标准的,这就带来了受众群的数量和质量不一定成正比的问题。比如说:农村类的节目往往惨淡经营,“小众化”的节目经常半途而止……,媒体在生存的焦虑中不得不听命于广告收入的引导,忽视和分离了那些需要扶持、救助或是不具备购买力的群体,造成了受众群体间信息量获取不平衡,“知沟”进一步扩大,而这必然会对社会稳定,社会公平带来不利影响,从而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建立合理的赢利模式,兼顾公平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进行媒介经营,才能获得分众传播的持续发展。

3.在分众与大众找准平衡点,使分众传播拥有一定数量实在的分众群体

大众传播已从“泛传播时代”逐步走向“域传播时代”,明确的受众定位是媒体争取传播效果和追寻受众群体最大化的手段。分众只是相对于大众而言的概念,许多媒体的版面、频道、节目增加,但含金量并未相应增加,问题就在于过于细分受众定位,必然会带来受众数量的减少,从而冲击媒体市场生存的基础。因此,找准分众与大众之间的平衡点,使分众传播拥有一定数量的、实在的分众群体,才能真正具有分众传播逐步繁荣的现实意义。

本文所讲的分众传播趋势仍然基于大众传播,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基础上的分众传播,并非一种独立的传播形式。中国传媒具有着社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分众传播代表着传播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如何充分发挥分众传播的优势,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扬其长、避其短,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是值得认真实践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资料:huazhong.省略/

[2]B・瑞文 J・儒本:“毕司顿在1954年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参与者志愿被关在没有窗户的小房间内2―8天不等,结果所有的人都产生了心理不适。”社群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3]尼葛洛・庞蒂 胡泳等: 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1997年2月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4月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6

【关键词】 微传播 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

谈及“微传播”[1],不自觉会将其与广播、电视、报纸这一类大众传播媒介联系起来,甚至将其视为大众传播方式的一种拓展,“传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亲身传播,最后终于进入了大众传播作为目前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资本与政治控制的大众媒介的功利性商业性垄断性日益明显,传者与受者的裂缝难以弥合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播的又一种重要形式正在慢慢形成――微传播。”[2]但当我们细细去探究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理解上的障碍,就拿微博这一公认的“微传播”形式来说,“微博”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如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以下是大众传播与微博的传播过程:

一、微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

从上面两图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主要在于:1、作为传播主体来说,大众传播中的传播主体是职业的传播者,也就是专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主持人一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而对于微传播的传播主体却不是如此,微博博主绝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并未受过专业训练,更不是以此为业;2、信息传播的介质不同,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传统大众传媒,即是通常意义上的报纸或广播电视或电影等直接传播,而微博信息的传播直接是依靠互联网络;3、传播的信息容量不同,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在篇幅上会较长,以此内容自然亦会比较丰富,或关于世界局势或是社会见闻或是娱乐信息等等,但微博信息一般在140字以内,内容的丰富性较之前者稍差,但其内容也大多侧重博主自己的经历、见闻等;4、受众不一样,这里的不一样主要是指受众与传播者的关系而言,大众传播的受众与职业传播者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疏远的,彼此是陌生人的关系,而微传播的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相对而言彼此对对方是有一定了解的;5、信息的反馈方面有所不同,传统大众传播与微传播在信息反馈上的差异自不待言,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特质所决定,这种差异自传统大众媒介进入互联网络后有所缓解,但不可能消除,这是由于大众传播的主体特性与信息制作方面差异,必然导致其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当然也影响到后续对反馈信息的处理;6、传播效果上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由前几个因素所决定,可以说是显而易见,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信息反馈的机会和对待反馈信息的态度等都决定了传播效果上的差异。综上,已不能将微传播简单视为“大众传播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事实上,不少研究者自然而然的将“微传播”归于大众传播名下是有原因的,自传播学科创立以来,大众传播学研究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显学,这当然有学科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的功劳,“我们所谓大众媒介通常是指一种传播渠道里有中介的媒介,这样的中介可能是复制和发送信息符号的机器,也可能是报社或电台之类的传播机构。我们所谓人际传播渠道通常是指从人到人的传播渠道,没有中介。”[3]按照这样一种定义,即便是“电话”是属于哪种传播渠道这一问题很难答,但施拉姆通过在“朴素心理学”层面上总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4],还是倾向于得出“电话是属于大众传播渠道”的结论,而“微博”这样一种通过互联网络传播的方式自然也应该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了,但上文我们就比较过大众传播与微传播的传播过程,以得出与此相左的结论,那么到底是哪个结论是对的呢?如果微传播不属于大众传播,那又是什么类型的传播?

二、“微传播”就是人际传播?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出于军事考虑建立ARPANet,而现今计算机网络如此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可以说,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在传播学领域内,一般也将网络视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介,我们看到像BBC一样的传统大众媒体继续在网络世界拓展其疆域,也目睹了像雅虎、新浪这样的新兴媒介的崛起,这些确实大众传播渠道的一种拓展,它们改变了我们认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方式,但必须认识到互联网络的意义并非如此,还应该意识到其对个人生活,尤其是对个体交流方式的改变。如果说麦克卢汉所言之地球村更多的是预言,那么现阶段,已然成为现实――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能过互联网络,我们可以看到遥在海外的朋友的最新动态,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可以随时与之对话,或留言或视频聊天。时至今日,施拉姆所言之“大众媒介通常是指一种传播渠道里有中介的媒介……所谓人际传播渠道通常是指从人到人的传播渠道,没有中介?”“如果信息传输通道或渠道如电话线等也作为媒介的话,那么面对面交流时声波传动所依载的空气,或更进一步,我们各种传播形式所依托的时空可否算是媒介呢?”[5]想来施拉姆也是难以回答的。或许我们应该放弃如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对在讨论大众媒介时强调“中介”这一概念的做法,因为“中介”在传播过程中实在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即便是在自然环境下的人际传播行为,依然需要中介,尽管这种中介没有不是其他人工因素,不然一个人的表达的信息另一个人如何获得呢?

我们回过头简略的看下传播的历史,从传播的内容上说不同的阶段有:肢体语言、语言、文字、图片、视频,也就是说需要传播的信息蕴含在肢体行为、语言、文字、图片、视频之中;从传播的过程来说,一个信息从制作到传播再到接收越来越复杂。举例说,自然环境下的传播过程是说者将语言表达出来,通过空气传播,听者听到说者所说的语言,当我们在电话或者网络视频的时候,其中便必须经过另一道更为复杂的传输工序(物理性质上的自动编码解码),也正是因为多了这些人工的中介,一般人都认为此间的“人工中介”便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根本区别,当然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眼光放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这些传统的传播形式上,那么我们必然会认同上述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但我们还有电话、短信、互联网络中的微博、即时通讯软件等等,当我们用电话或QQ与另一人聊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能坚持认为这是一种大众传播行为?

通过微博向“粉丝”们信息的时候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前面我们通过对其传播过程的描述很难得出其就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那其是否就是人际传播的形式?是否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口碑传播?还是根据施拉姆总结的有关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施拉姆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刺激感官方面相对较多、反馈机会较强、受众对速度控制较强、讯息代码中非语言信号所占比例较大、信息增值功能较弱、保存信息功能较弱、受传者选择能力较弱、满足特别需要能力较强。对照以上方面我们看到事实上能够全部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大概只有面对面的传播方式了。我们所说的微博、电话、短信都不能满足所有以上条件,那么还能说微博、电话、短信就是人际传播的方式吗?或许有人还是会坚持说是,因为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做出区分本身就是难的,只要能满足以上多数的条件就应该算是的,即便如此微博这种微传播形式仍不能算是人际传播的一种。“微博的follow产品设计,保证了普通的微博至少有了固定的‘听众’。微博中某人的‘粉丝’会一直接收他的微博,follow机制保证了一个普通的微博与他的受众是‘连接’的,这就创造出一个‘分众’”[6]这样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我说的话都有那样固定的一群人听见,且我也只是对他们说的,这些听众可以立刻反馈也可以将我所表达的再转述给他的固定听众……而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又可以用另一个场景来替代――一个人站在广场上对着固定的一群人发表“演说”,尽管“演说”的内容很少只有几十或一百多字,内容也不尽相同,各式各样,这样的情境到底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呢?施拉姆对此也不是很肯定。[7]

三、结语

至此,对于微博这样一种互联网微传播形式到底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我们仍没有确切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微传播既不是单一的大众传播也不是单纯的人际传播,或许应该将其看成是二者的结合比较恰当,而这尚需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微传播”这一概念的兴起不过几年间的事情,而这几年也正是互联网产业日趋成熟的几年,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成就了这一概念,从此也可以看出人们讨论“微传播”的初衷不过是讨论利用互联网络这一新兴的传播形式,在本文中“微传播”也限定在互联网络领域内的“微传播”。

[2] 陶艺音:微传播特征初探.[J]. 新闻世界2012年第2期。

[3]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15页。

[4] 主要体现在: 1、不同传播渠道所刺激的感官各有不同;2、反馈机会各有不同;3、速度控制的差异;4、讯息代码的差异;5、增值功能的差异;6、保存信息功能的差异;7、克服受传者选择能力的差异;8、满足特别需要能力的差异。

[5] 张锦:互联网络: 一个虚拟的传播社会(上).[J]. 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3期。

[6] 张力、唐虹. 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及其发展困境.[J].新闻世界.2011年第1期。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7

【关键字】自媒体 体育受众 行为特征

伴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介技术和形态不断产生和应用于人们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自媒体作为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深深地影响着传播过程的每一个要素。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重要部分,在自媒体语境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特征。

一、自媒体释义

有学者曾将媒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农业时代的精英媒体;工业时代的大众媒体;信息时代的自媒体。①基于web2.0技术带来的丰富多样的媒介形式,人们已悄然走进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自媒体时代。关于自媒体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私人化、平民化、白手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产化的手段(如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亭服务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关于他们自己信息的新媒体,称为自媒体;②“自媒体”首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是超越旧媒体、新媒体历史跨度后,在演进与革新中,在渐变与突变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自媒体”是一个媒介概念,涉及媒介的传播特性、传播模式,并在新型传播效果中,展示了颠覆性的媒体奇观和传播生态。③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笔者理解自媒体既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又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前者是指可以为受众自主、自由、自发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媒介形式,这类媒介形式统称为自媒体,这类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就是受众在媒介使用权上的极大自主性,这是从微观的媒介形式层面来理解的;后者指受众利用推特、微博等新型媒介形式进行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传播范式,这是从宏观的传播模式层面来理解的。

下面就以受众中的体育受众为例来具体探讨自媒体语境中,受众的特征变化。

二、体育受众在自媒体语境中的特征分析

(一)体育受众相关释义

1、体育受众定义

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之一,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例如书籍、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或电影、电视的观众等等”。④体育受众即体育信息的接受者或体育传播的传播对象。

2、自媒体语境中体育受众的特征

自媒体对体育受众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考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从体育受众的本身来看,本文试图从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来分析自媒体带给体育受众的新的特征。

(1)体育受众心理特征

自媒体一方面从微观上改变着作为个体的体育受众的接收和传递体育信息的心理,另一方面,这些无数个个体的微小的改变聚合后形成规模效应,便会影响整个受众群的心理。在这里,我们引入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一个经典理论“沉默的螺旋”来具体分析。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在其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这个理论做了全面的概括。这个理论假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命题: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成本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⑤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作为个体的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缺乏有效表达自我意见和了解他人意见的途径,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保留自己的看法,为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他们在没有明确群体多数人的观点时,一般倾向于“沉默”。只有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他们才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是舆论的一边倒,很难形成一种理性的社会意见。

在自媒体传播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媒介形式,例如前面提到的:bbs,博客,QQ等,这些媒介的出现,一方面为受众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获取外部信息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自媒体传播中,媒介使用者的身份是虚拟或者隐匿的,这为他们公开发表意见提供了便利。受众在接收相关信息后,通过自媒体了解他人的观点,由于身份的隐匿性,他们在心理层面不再迫于压力选择“沉默”,而是通过这些自媒体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舆论的形成不再是一边倒,而是形成“百家争鸣”的舆论热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此事几乎是呈现一边倒的质疑和不解,仅有少数表示理解的声音。受众在通过电视或者其他媒体了解到这一消息后,也许自己的态度并不是很明确,而当社会上批评指责的声音大于理解和宽容的声音时,很多立场不坚定的受众便附和“多数人”的意见,于是,舆论便以滚雪球式的方式呈现出一边倒。在这种以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模式中,受众自我的观点很难得到相应的表达,话语权的缺失,使得受众只能接受传播者的意见。

(2)体育受众行为特征

在探讨体育受众在自媒体语境中行为层面特征之前,首先对体育受众进行简单的分类,以便进行相应的考察。在这里,笔者引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大众传播的概念篇8

公众观的演变随着时间和地点的转变而演变着。特定问题的关联性和社会参与的主体性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一般标志。在传播日益便捷的今天,公众观的变化反映着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变迁。本文从公众的概念入手,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公众的概念,通过对哈贝马斯、李普曼以及现代对公众这一概念的理解,深入分析在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下公众观的树立。最后结合现实,浅析公众观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公众观;李普曼;传播学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①而传播中,传播者、讯息、受传者这三要素是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也就是施拉姆所提到的信源、讯息和信宿。传播学中的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这就引申出了在传播学中公众的概念。

一、什么是公众

探究传播学中的公众观,就一定要明确公众这个概念。“公众”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并不陌生,特别是在公共关系和传播领域的理论著述中时常出现。但翻遍大大小小的学术著作可以发现,目前少有相关论述可以为其做出十分明确的界定。“公共领域”提出者哈贝马斯曾溯源“公众”一词,提出“公众在17世纪的法国指的是作为文学和艺术的接受者、消费者和批判者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早期的公众离不开宫廷和‘城市’”②。但对于“公众”这一概念在现代社会的含义,哈贝马斯并未提出明确的含义。活跃在上世纪中期的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提出了Publicopinion的经典概念,为传播学效果研究确立了方向,在传播学发展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在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的三本著作《自由与新闻》《公众舆论》《幻影公众》,阐述了李普曼的公众观。但是,由于李普曼的政治背景和研究方向及样本的不同,他对公众的认知相对消极。而现代社会,在解释公众之时,结合“公民”与“大众”双重含义,提出了“公众”这一概念的解释。在《新闻大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公众是指现实生活中面临共同的社会问题、具有共同的社会需要并由共同或相近的社会意识联系起来的人员集合,是舆论的主体。”③与大众的不同之处在于,“公众是不经组织而具有共同意向的大众”。公众是以公共事务为纽带的,只有那些与特定的公共性问题相联系的人,才会成为特定舆论主体中的一员。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的影响所及是把社会上的人们划分成不同的公众类别的关键和标准。所以,在传播中,公众作为受传者的一类,具有了新的特点。

二、大众传播下的公众观

大众传播的最显著特征在于传播者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经过“把关人”有意识的把关之后,传递给受众的是已经“深加工”过的讯息。20世纪,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大众传播发展迅速,由于李普曼经历的特殊时期,其公众观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在意识到公众根本无法认识环境后,李普曼对公众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李普曼在最初的著作《自由与新闻》一书中,曾表现出对公众的信任和民主的希望。由于李普曼的个人经历,经历了战时的大众传播,出于战时宣传的特殊性,战争中,事实和真相会被“爱国主义”所掩藏,“把关人”在发生作用时,更多考虑的是战时宣传而不是新闻的规范。公众由于无法获得事情的真相而变得迷惑和盲从。所以,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一书中,强调了“新闻自由的最高法则是告知事实,为确保公众能够自由地接近真相”。只有新闻行业日益规范化,新闻从业者受到专业教育并提高新闻价值,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才能更加规范,更加便捷。所以,李普曼在这本著作中指出公众有能力根据新闻提供的事实做出合理判断,形成公众舆论。对公众的认知抱有积极的希望。李普曼享有盛名的著作《公共舆论》中,则提出了更深入的观点。对于公众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由外而内的。“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要想完全重合是几乎不可能的。李普曼这样告诉他的读者:“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地迂回曲折。”外部世界的迷雾和脑中不真实的图景,正是公众难以认清世界的原因。公众对于自己身处世界的认识,由于拟态环境客观的存在,这种认识总是夹杂着各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李普曼有理由对作为“民主政治原动力”的民意是否可能而产生着巨大的怀疑。《自由与新闻》一书中,李普曼对公众依然存在希望。发展至《公众舆论》这本著作时,对于公众的失望已经无处隐藏。而他的《幻影公众》中,则展现出李普曼对于公众的深深无奈和绝望。书名中这种观点就可见一斑了。“幻影”一词,意指无法确定的虚幻而不真实的影像,本书中李普曼直指在大众传播中我们所谓的“公众”是否真实存在。所以李普曼的这种绝望开始动摇了我们一直以为的民主的根基,从而对民主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三、群体传播下的公众观

上文提到,公众是不经组织而具有共同意向的大众,而群体传播的本质特征有两个,一是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这点和公众的特点相似,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④这就潜藏着“我们某某”的特点,比如“我们研究生”,这种群体的互动机制和使这种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体现为一种组织性,而这种组织性恰恰就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公众所不太具备的。相比较李普曼在大众传播下对于公众、对于舆论、关于民主制度的深刻思考,在群体传播中的公众目标就会明确得多,目的性也会强很多。群体传播中的公众,无论是初级群体还是次级群体或者是组织群体,都属于社会生活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存在,就是集合行为,这里我们不做考量。群体传播中,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对待这个群体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公众,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上。同时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成员间彼此协调的目标更加明确,使得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有的放矢。

四、公众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公众观说到底,是社会看待传播中受传者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随着传播者的不同也在随之变化。我们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去看待。上个世纪,大众传播配合着各种政治目的的达成而突飞猛进,新闻产业的崛起让公众获知讯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当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和风险社会的到来,信息爆炸已经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但是信息便捷传播的今天,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流言和谣言也让我们无从辨别。简单来说,公众更容易受别有用心者的煽动而做出不理智、不符合客观现实的举动。事实也是,普通的公众是没有能力对无限大的社会环境进行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认识,更不能基于此,做出明智的判断。而这些由于外界传播者的“把关人”作用,拟态环境的镜像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就越发难以实现。所以,信息时代对于公众筛选信息的要求就更加高标准了。对于公众在民主中所起到的作用,还应该理智对待。由于信息的不对等,阶层的重组,利益群体的冲突,精英群体和大众群体的划分,都为公众与信息之间拉大了鸿沟。但是,李普曼对这个时代的不满,是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异的一种反叛,以一种极端的失望呈现了他的公众观。而作为新世纪的传播者,我们可以从这种态度中引发出新的思考,对于风险、信息、网络,李普曼的公众观带给我们的,不是关于公众有无能力、有无理性地准确判断,而是由此引发的关于公众、关于舆论、关于民主和制度的深刻思考。希望公众在社会后续的发展中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37-138.

③蔡帼芬,郭之恩.李普曼新闻思想变迁[J].国际新闻界,2007(3):36-39页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9.

参考文献:

[1]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蔡帼芬,郭之恩.李普曼新闻思想变迁[J].国际新闻界,2007(3).

[6]林牧茵:重塑民主理论之公众形象———李普曼的重要著作《幻影公众》[J].美国问题研究,2009(2).

上一篇:消费主义的起源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