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范文

时间:2023-10-13 01:01:58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篇1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开始推动一场新的传播革命,实现了儿童文学由纸质媒介向动漫、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转型。与此同时,许多儿童刊物的发行量大幅度下降。但电子媒介又以多种形式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存在形式,拓展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渠道,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多元的传播平台。在这之前,儿童文学主要通过插图和连环画等图像形式丰富自身的传播渠道,这对受众儿童来说无疑是影响巨大的。但从整体上看,文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图像只是对文字的一种补充或说明,而且在呈现方式上也较为平面和单一。有了电子媒介后,通过广播有了听觉上的享受;视觉上,无论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设有儿童频道,即便是综合频道,也会根据儿童一天生活的流程安排儿童节目时间。这些儿童节目无疑是传媒的一个缩影。以中国之声的儿童节目“小喇叭广播”为例,以声音的形式传播着国内外儿童文学;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很大一部分儿童文学被改编为动漫、电视剧、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媒介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已经不止停留在儿童文学呈现的形式上。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就其性质而言,跟其经营目标、宣传目标和公共性与公益性密切相关,因而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必须面对市场,其中包含儿童文学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层面。

二、新媒介时代下儿童文学传播的转变

近年来,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新媒介永远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涉及的领域宽广,但无疑网络技术给儿童文学带来了新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步入网络时代,有了新的语境。面对各种新型媒介的兴起,受众的选择不再单一化,进而对儿童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通过网络等新媒介把纸质生产的儿童文学作品电子化处理,用网络的渠道进行传播,受众的获取方式从而变得更为快捷、简易,即在网上便可阅读或下载。对儿童文学的不同呈现形式也是新媒介传播有别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主要表现。此外,新媒介传播更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在一个虚拟、巨大的平台上,传播者即作家可以通过文学创作和传播活动来实现与读者互动。眼下最为流行的非微博莫属,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开通了博客及微博,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儿童文学网站以及论坛也成了互动阵地,如“中国儿童文学网”、“小飞鱼儿童文学网”、“太阳鸟儿童文学沙龙”、“纯真年代论坛”等。相对于大众传媒平台对儿童文学的传播,网络平台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改变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除了网络儿童文学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之外,通过传统纸质儿童文学的电子转化,儿童文学的传播进入更多元共享的广阔传播空间。电子阅读也成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新潮流,通过网络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而且“各类儿童文学的编辑出版机构也可以建立各自的网站、网页各类出版信息、图书资讯,促进创作、出版、发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当下,对于儿童文学传播来说,网络已经成为儿童文学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网、灯光网站已经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阵地,很多儿童文学的销售名列前茅。但不得不说,儿童文学是净化儿童身心、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高度繁荣,儿童文学传播滞障越来越多,优秀的儿童文学越来越少,传播环境越来越差,导致当下儿童“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越来越匮乏,理论界甚至传出儿童文学即将消逝的声音。如何改善儿童文学传播环境,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花朵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改善“祖国未来”的精神“营养”,是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关怀的一个命题。

三、儿童文学传播趋势产业发展经验

以往,传播儿童文学主要以书籍、杂志、报纸等形式出现,随着媒介的发展,儿童文学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说,当下的儿童文学在媒介时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播趋势产业发展经验。首先,儿童文学实现了跨媒介传播,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通过改编的方式,儿童文学的影视化不仅优化了儿童文学的影响力,更成为推动儿童文学发展的源泉。“2000年有人做了‘现代受众了解文学作品的途径调查’,调查者曾挑选了100部中外文学名著。结果表明,有60.5%的人是先从电视、电影、广播、戏剧等非文字传播渠道了解这些作品的。其中18.5%的人在影视等媒体上看了以后再去看原著,而其余的人看了影视、戏剧之后,就不再看原著了。”由此可见,当代社会,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的主导优势已不在,而影视等媒介形态更受青睐。尽管纸质媒介的儿童文学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但这并没有使儿童文学的传播就此止步,更多的传播者或传播组织积极应对,力求为儿童文学寻求生存路径,以在市场上打开儿童文学的突破口。将儿童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更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文学书籍的热销。纵观当下市场,可以说每一部由儿童文学改编成的电影都有着较好的票房,如《暮光之城》、《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爱丽丝漫游奇境》等,对儿童文学的改编也更注重其教育性及核心价值观的打造。以《爱丽丝漫游奇境》为例,影片热映后带动了相应的儿童文学畅销,甚至各网站、各书店一时出现了缺货、补货现象。目前,在一系列网站上其销售总量仍居排行前列。很多国家将儿童文学改编为动漫及动画片,如日本的《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中国的《神笔马良》,迪士尼系列《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青蛙王子》、《长发公主》。在西方,则更偏向以童话及其民间故事为蓝本进行影视创作,如《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白雪公主与猎人》以及同样由童话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童话镇》。不可避免的是,在这样的大众文化下,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渐渐失落,并向着成人化发展。儿童文学影视终究逃离不了商业市场,它需要更多的受众。

“所谓儿童文学者,即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组成之文学,由儿童的感官可以直接诉于其精神的堂奥者。换言之即明白浅近,饶有趣味,一方面投儿童心理之所好,一方面儿童可以欣赏的文学”,这是对儿童文学最早的定义。但当下的儿童文学影视的主题及其人物形象等都偏向成人化。往往以儿童世界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在影视作品中增添了成人的爱情、暴力、血腥等元素。在韩剧《秘密花园》和《清潭洞爱丽丝》中,都对儿童文学《爱丽丝漫游奇境》进行了改编:带领爱丽丝进入树洞的怀表兔子在电视剧中变为引领女主角进入富人区的一个工具;《白雪公主与猎人》里充满欢乐的森林变为能洞悉人心的黑暗森林,整个电影围绕复仇、战争展开。再看人物形象,变得更为复杂化。如今,儿童文学的受众不仅仅只限于儿童,更多的成人也成为受众之一。但不能否认,儿童文学影视成人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次,在传媒时代下,儿童文学产业拓宽了其传播范围。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缩小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时空距离。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靠语言进行传播,广范围的传播需花较长时间,在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尤其是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人与人之间距离大大缩小,传播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就儿童文学传播而言,偏远地区的小孩也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读物,看到喜欢的动画片;有条件的家庭,甚至不用带小孩出门也能观赏到儿童文学影片。当然,儿童文学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在中国,很多外国儿童文学也是家喻户晓,如《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等。同时,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也有了国界的跨越,宫崎骏的动漫《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编自英国作家玛丽诺顿《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中国的《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被迪士尼改编成了同名电影,最近很火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也引用了美国作家凯特•迪卡米洛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电子传媒改变了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它能突破时空带来的传播局限,让人们无论身处何方、有无阅读能力,都能接受到各种信息。最后,儿童文学相关产业传播不再使用单一的媒介,更多的是通过媒介的相互融合。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例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然可以声像文字并茂,但人却不能用它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关于媒介融合,人们最初的定位是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而当下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实现了丰富多样且将传播功能融于一个系统。根据最新的定义,“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可以说,媒介的融合对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更为深远。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儿童文学传播不得不呈现向数字化整合的趋势,可以在各种不同媒介形态下轻松实现转换,从而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兴媒介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在这一新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面临着重重考验与挑战。面对不断扩张的传媒,儿童文学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媒介形式,而应以理性、开放的姿态直面媒介对儿童文学带来的危机,利用媒介这一平台,转危机为机遇,扩大儿童文学的影响力、传播范围,进一步推动儿童文学发展。

大众传播学篇2

关键词:大众媒介 大众武术 传播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06-04

媒介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通过各种媒介,我们得以在先辈基础上不间断地开发生存的工具,技术和知识得以互相交流、促进。可以说有了媒介,我们不再限于狭小区域,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感觉;我们可以和亲朋好友联系,可以与古人的思想交会、碰撞,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同时,媒介已成为一种获取利润的产业,一种能够左右社会的因素。一般来说,媒介是一种能使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中介性公共机构。具体来说,媒介就是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或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如今媒介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需求量增大,传播开始超出部分人垄断的范围,走向大众群体。媒介顺应这种社会趋势,将传播对象扩展为大众。媒介一旦上升为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将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制约整个社会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是传播者和受众必需经过的桥梁,理解了大众传播的“过程与产品”,也就掌握了大众媒介的属性、功能、运作特征和社会作用。因此,大众媒介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

1 大众媒介对大众武术传播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从武打片《少林寺》上映后,又推出了《武松》、《武林志》等武打影片,使武术的名声大震。地方武术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掀起了全国的习武热潮,这与电影、电视艺术的强大而独特渲染作用密不可分。当时曾有不少青少年不远万里去少林寺学武,这虽然是盲从现象,但的确也说明了影视艺术对人们习武的影响。当时报纸、广播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有关习武健身、娱乐的信息。特别是《武林》、《武当》、《中华武术》等武术刊物的相继出现,把有关武术的新闻、信息、功法等内容都清楚、细致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使人们既能受到习武人事迹的鼓舞,又能方便地满足习武的要求,有效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

1.1图书:最古老的大众媒介

正是由于图书的出现才使武术得以传播发展,使武术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武术图书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的武术理论能够流传至今,武术图书的贡献是最大的。现代人可以从武术典籍中研究古代武术的经验理论,使其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例如《纪效新书》、《手臂录》、《武备志》、《耕余剩技》等重要典籍在现代武术研究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武术更好地传播。武术图书在现代社会出版很多,但大多数为技术解释性书籍,理论性尚有不足,缺乏经典性论著。当然,也出现了许多对武术传播起重要作用的图书,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武术》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徐才先生主编的《武术学概论》、康戈武先生编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邱丕相教授主编的《中国武术教程》等都属于现代武术图书中的重要著述。武术图书中还有一类是武侠图书,它对武术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古龙的武侠,使更多的大众从中了解武术,进而习练武术,从而促进武术的传播。

1.2影视:大众媒介霸主

武术影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曾是当时“武术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武术影视对人们武术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作用,因为武术影视中的超现实效果会对现实社会中的武术形成反差,从而使人们对从武术影视中获得的神秘感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的现实传播。我们应多拍摄一些贴近实际,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影视。

1.3报纸:最早的大众媒介

报纸的实效性好,覆盖面广,在社会上影响大。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对事物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在报纸上有关武术的报道较少,和足球、篮球相比,真是微不足道。适逢重大赛事可能有所增加,但和其他项目比较还略显不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经常性的报道能够形成人们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从而占据人们心目中的一席之地,报道的少则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可见,武术界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记者,并与报业多合作,对武术进行长期的报道,这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杂志:知识的仓库

杂志又称期刊,它有以下要素构成:(1)刊名(或具有同一标题);(2)连续出版;(3)每年至少出一期,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或注明出版日期;(4)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成册。武术杂志大致分三类:一类是纯粹型武术杂志,如《中华武术》、《武林》、《精武》、《武魂》、《武当》、《少林与太极》等;另一类是混合型杂志,如《拳击与格斗》、《搏击》等;最后一类是学术期刊,其中刊登了有关武术的学术论文,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从武术文化的积累来说,它们是武术文献资料的载体,是武术发展的记录者。武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理论出现,需要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这种文化积累的作用虽然图书也可以做,但实效性得不到保障。报纸只能做简单报道,保存性差,而杂志兼有两者的优点。从武术文化传播来看,武术杂志在传播武术知识、介绍武术技能、促进武术信息的交流与提供休闲娱乐方面有重要作用。

1.5广播:耳边的伙伴

广播可以说还落后于报纸,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武术传播途径。因为广播具有很多传播的优点,实效性强、覆盖面广、群众性好等,广播对武术的传播具有很好的效果。

1.6网络:信息的渠道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外的不断普及,网络武术也在迅速发展。现在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官方网站,地方有地方的武术网站、网页,他们都通过网络传播武术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在传播武术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传播代表了今后信息传播的一个趋势,因此必须得到重视。体育部门要重视网络建设,应该把加强武术网站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对待。一方面我们巩固传统领域,不能丢弃传统媒介对武术的传播,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开拓网络阵地。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采用声音、图象、漫画、卡通、影视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开展武术的传播活动。

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听收音机、看电视、看电影,阅读报纸、杂志,参与这样那样形式的媒介文化。因此,媒介文化开始主宰日常生活,成为无处不在的背景,而且也是对我们的注意力和行为极具吸引力的前景,一些人认为媒介文化正在瓦解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可见,媒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重要功能发展大众武术,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推广。

2 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

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一种社会,作为一种新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广泛传播于社会大众之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现象,即为流行。大众武术在当今社会的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武术普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综合社会心理表现。它标志着我国人民生活观念、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大众武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其流行有人为制造的可能,但大众武术的流行与社会传播有直接的联系。

2.1社会传播与大众武术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大众武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流行也已不再是仅停留在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与实施的单一途径上。因为人们总要创造新的生活,丰富生活内容。作为一种新文化、新观念的追求,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去确定自己的“流行色”。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2.1.1人际传播与大众武术

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特点是:(1)传播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2)信息的交流直接、快速、集中;(3)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人而言,在他学习、参与大众武术,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家庭、教师、同伴等都对其行为的发展和心理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际传播对大众武术参与者的态度、行为起引导和定向作用。而且,大众武术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既能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又能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因此,人际传播可以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大众武术也有利于人际传播。

2.1.2组织传播与大众武术

组织传播即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传播对于大众武术的流行作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为,社会传播可以向组织提供大众武术的有关信息;组织传播可以为成员开展各自角色行为提供信息,给成员的大众武术行为增加动力;并由此促进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使组织目标容易达成。同时,宣传组织的大众武术形象,颂扬大众武术骨干的模范作用,就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大众武术流行。大众武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相互交流,增强凝聚力,形成群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任何组织的稳定、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2.1.3大众传播与大众武术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等媒体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1)传播对象面广量大,分布广泛;(2)传递信息快速、公开;(3)对接受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以及具有的生产信息和复制信息的能力,使得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大众传播服务于国家而言,它可以传播、执行、宣传国家的有关武术的法规、政策,协调社会行动。从服务于大众而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的政策,学众武术的知识、方法,改变生活观念。实际上,大众传播为大众武术提供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使人们了解全社会大众武术的发展,获取各种有关大众武术的信息、知识。特别是在大赛期间,大众传播会对人们的习武态度、行为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促进、普及大众武术的效果,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只有把这几种传播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合理使用,传播活动才将富有成效。

2.1.4网络传播与大众武术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传播。传播速度快,影响较大。网络传媒把社会舆论当作传播现象,引导社会潮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公众心目中可以形成舆论标准。网络传媒通过对人们观念、态度的影响,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人们的某种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刺激产生需要,进而从事某种行为的过程。网络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更大的空间,把人们无法亲身体会的信息、知识、图景动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激发了人们对武术价值的认同,扩大武术的传播范围,形成了“花钱买健康”的新型消费观和从众行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普及。网络是促进武术发展流行的“好风”。

2.2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作用

2.2.1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

现代传播媒介能使大众武术的流行现象昭示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将其流行现象转换成各种各样的信号,以声、光、电、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刺激,增加了人们了解流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刺激、诱导人们与之相适应,形成从众行动,使其流行现象得以成立。可以说,没有传播,大众武术行为的流行既“流不动”,也“行不了”。这样,社会传播就构成了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

2.2.2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提供有关大众武术的新信息,还及时报道其流行被采用的实际情况,告知人们进行大众武术活动的实用性及效果,指导人们的行动。这样就会促使那些关心大众武术流行但仍未参与的人们尽快参与,从而扩大参与者的队伍。因此,社会传播具有促进大众武术流行普及,造成更大规模流行现象的推动作用。

2.2.3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新奇性是大众武术流行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同时又是保证社会传媒获得更多的接受者、更大的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导致社会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地搜集新素材,提供新信息。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是制造流行的工具,它除了助长已被社会认可的流行现象之外,还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设置议题”来制造流行。传播信息要科学、真实,使人们要对传媒有起码的信任感,树立社会传播的权威性。否则,将引起反作用,导致流行的褪色。因此,要发挥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从流行到普及的作用。必须遵循社会传播的基本原则。

2.3促进大众武术流行的传播原则

科学、合理的传播原则,对大众武术的流行和大众武术的普及,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因此,只有掌握并遵循传播原则,才能实现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作用。

2.3.1传播可信性

为了大众武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武术的流行队伍中来,以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就要求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内容应真实可靠,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应详尽地介绍、客观的评价锻炼效果、方法,使大众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和参与的成就,才能有效地促进流行。如当今在公园、街头及各社区开展的太极拳(剑)、木兰拳(扇)等大众武术项目就是在人们信任、认可的情况下得以流行的。

2.3.2传播针对性

在进行武术科学知识、方法的传播中,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和认识水平,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形式和技巧。这才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和吻合性,有利于增强大众武术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河南武林风”栏目由于在内容、形式上很大程度地满足了武迷的需要,就真正成为了“武迷每周的节日”。

2.3.3传播有序性

社会传播媒介应根据大众武术信息的特点、结构,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传播。有序性原则反映在传播内容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反映在传播过程上,应循序渐进,有张有弛;反映在传播组织上,要求在传播活动时应有计划、有领导、有检查、有总结。总之,不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还是网络传播,都应按照一定步骤、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等,都是较好地按有序的原则进行的,使人们能普遍的接受,而得以普及。

2.3.4传播协同性

各种社会传播形态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并处理好传播与接受的关系,使传播活动处于协同操作、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因为,大众传播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的、全方位的大众武术信息,以及大众武术流行的情况,对大众产生影响。但真正促使人们参与大众武术某种项目时,更多是受朋友、同事等周围人对大众武术评价的影响。而组织传播能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并具有这一事实上的规模性和同一性,故有利于大众武术的流行。象《全民健民计划》的家喻户晓,都充分体现了各种社会传播形式的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作用。

2.3.5传播适量性

社会传播中所传递的大众武术信息量一定要适合人们的感知、消化能力,应尽量避免信息量的过多或不足。因为,人们面对的信息量愈多、愈复杂,所需要的感知、消化的时间就愈长,并难以做出判断,也就愈容易引起厌烦;相反,面对的信息量少、单调,又不能引起人们对大众武术的重视和足够的了解。所以,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和尺度中的信息量,才是最适合的信息量。比如对“世界杯”的宣传、报道,成了所有传播媒介的热点,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遗余力;在机关、单位、学校、街头巷尾,人们见面无不以此为题。这虽然满足了球迷的需要,但未必就能为我国的体育运动普及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人们对此的拮抗行为。为了能够真正利用各种社会传播形态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必须要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原则。

3 结语

大众传播学篇3

[摘 要] 人类学电影是人类学发展到现代的跨学科产物,正是由于学科归属等尴尬问题,人类学电影的发展在国内较为缓慢,更难走进广泛的大众传播领域。寻找扩大人类学电影的传播影响力的路径和手法,是当下人类学提高大众认同度、走向学科开放式发展的必经之路。电影《赛德克·巴莱》不仅从内容上深度展现了种族信仰、族群仪式、原住民生活与现代文明冲突等人类学问题,而且有效地实现了人类学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本文以其为例,探讨人类学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手法。

 

[关键词] 人类学电影;大众化传播;《赛德克·巴莱》

20世纪初,西方影像媒介的发展使部分人类学者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民族志书写方式,而随着这种新技术的更新进步和大众化普及,“从制作关于人类学的电影向制作人类学电影的转变”[1],人类学电影的鲜明提出,使影视技术不是只充当人类学的零散记录符号,而成为一种以人类学研究对象为表现内容的全新的电影叙事载体。虽然影视人类学在西方已被确定多年,但在国内,人类学电影的确定和传播却非常滞后,其一,学者们的人类学电影严谨真实,却只是作为论证支撑研究对象的学术资料,不具传播价值;再者,一些大众商业性的电影中包含了神话、族群、信仰、民俗等人类学内容的作品,虽传播广泛,但缺少客观性,又少有人关注其间的人类学元素;其三,一些独立影人的人类学纪录片虽避免了前两者的缺陷,但又因资金等各种原因,精于拍摄,疏于传播。由此,人类学电影虽有其名,但在国内却一直因传播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其内涵的充实和拓展。

 

笔者认为,人类学电影承载将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大众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台湾导演魏德圣酝酿筹备长达12年之久,最终拍摄完成的《赛德克·巴莱》(以下称《赛》)为此做出了一个表率。这位用心良苦的导演把对历史的忠实、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艺术的灵感和对大众的了解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一、祖灵崇拜与典型(英雄)塑造的完美结合

传统人类学电影中,族群的信仰崇拜或被仪式化或被机械化,要么用一种祭拜仪式来阐释族群信仰,要么用苍白的解说或口述加以介绍。《赛》在表现赛德克族的信仰崇拜时,将其与族群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完美地结合起来,用大众最容易被煽动的典型形象关注心理,成功地将该族的祖灵信仰予以传达。

 

赛德克·巴莱,出自赛德克语seeddiq bale的音译,直译为“真正的人”,“常用于称赞批判有作为的人,凡对族群、社会、国家有卓著贡献且受到大家肯定的人都可以称为真正的人”[2]。这样一个身份的确定与该族群的祖灵信仰密不可分。赛德克人承认躯体与灵魂两部分分离的人种的二元论构成,人死后,灵魂要去到祖灵的地方,他们所顶礼膜拜的祖灵叫做“Utux”[2](赛德克语),Utux是他们惟一的宗教对象。

 

若没有相同的文化认同,外族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特定族群的祖灵信仰的,普通大众更难以接近。但是,英雄情结和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却是大众所钟爱的。电影刚开始的画面,就浓墨重彩了一个赛德克青年成功出草、勇敢猎首的精彩片段,之后这个青年就成了“真正的人”。一个英雄人物跃然而现,吸引了观众,接着,人们又从个体的典型形象中看到族群共体的文化内涵,并发现这个之后成为族群领袖的年轻英雄莫那·道鲁之所以英勇无惧,是因为他强大的祖灵信仰。莫那·道鲁血性而高大,有勇有谋且勇敢善战,拥有所有英雄典型的特质,但他奋勇杀敌、捍卫尊严的壮举又并不是源于拯救全人类的“好莱坞”式情结,而是因为自己坚定的信仰——有资格去到祖灵们的地方。由此,大众从接受英雄典型开始,逐渐接受他和他所在族群的祖灵信仰,赛德克族的信仰文化得以成功传播。

 

二、性别文化的特殊展现与大众情感元素的契合

多数人类学电影并不善于挖掘族群中性别元素,更不会重视它与大众情感的契合之处。族群中的婚礼仪式往往是过去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婚礼仪式程序化的拍摄记录,只能满足大众作为旁观者的猎奇心理而已。人类学电影要让大众接受,必须在情感上使其产生暂时或长久的共鸣性,而爱情与亲情的元素是最能获得的共鸣情感。《赛》在展现赛德克族的文化内容并没有遗忘情感这一取悦于大众的元素,但又并非落入俗套式地展开,而是通过男性与女性在族群中的性别文化来进行了独特地展示。两性关系既是族群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众所趋于接受的对象。影片中展示的两性关系并没有进入媚俗的爱情模式,而是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两性主题,既忠于族群事实,又契合了当下大众的情感空缺。

 

《赛》从性别分工和性别价值两个不同方面表现了赛德克族独特的男女两性关系。影片中不管是男性群体猎杀的激烈场景,还是男人们用堆砌的头骨比试谁更英雄的面画,还有男人们拿起特有的弯刀饮酒歌舞的段落,都在充分表现着这个族群男性外出狩猎这一重要的角色分工。而女性们在男人出草归来后在家门口的守候欢呼以及女人们在每一次族群迁移时手里拿着的布匹和背上背着的粮食,等等,都在反映着这个族群中女性负责家务内勤以及纺布织衣的角色分工。另一方面,影片中还展现了男女不同性别的价值实现。电影开头用舒缓歌谣配以口头吟唱而进行的纹面仪式,是赛德克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莫那·道鲁出草成功,猎得敌人的首级,就有了纹上祖先图腾的资格,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男人”,死后带着英雄的灵魂面见祖灵,因此男人要获得价值认可就需要猎得敌人的首级或者拥有强大的狩猎能力。同样,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文面的女性,这说明女性也存在价值的实现,史料记载,善织布的赛德克女性拥有文面的资格;不仅如此,在以卵击石的战争到来之前,该族女性的集体自杀,又是在证明她们虽不能战斗,但同样拥有实现自己性别价值的平等方式。这种并无尊卑情感的自愿行为,在笔者看来,恰是一种和谐共融的两性关系,而且全片中展现的赛德克家庭都无一例外都是一夫一妻构成,更表明这个族群平权共生的两性情感。

 

三、仪式表现的现实性与艺术性双重手法

传统人类学电影喜欢用完全写实的手法拍摄记录族群中的各种仪式,由于仪式特定的时间、空间、参与人员等元素的限制,拍摄下来的仪式或者时间冗长,或者画面呆板,缺少感官上的审美性,从而难以实现大众化传播。对于人类学电影的虚实展现,学界也有争议,有人提出:“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人类学信息(只不过所提供的信息零碎,不够完整)的电影,比较适应普通观众的趣味欣赏,一般比专用于教学科研的人类学片更受欢迎……这样的片子算不算人类学影片?”[3]但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人类学电影“有时运用平实的风格,有时则将事实与虚构混合起来”[1]。《赛》就在仪式表现上成功实现了这种事实(现实性)与虚构(艺术性)的双重手法。

大众传播学篇4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大众传媒的高速运转,我国掀起又一轮的国学热。本文将对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探讨与总结,以期对我国国学领域的健康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国学热;大众传媒;传播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国学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随即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现代社会中,作为文化载体的大众传媒广泛普及并高度运转,大大促进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成为“国学热”的有力助推器。研究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有助于推动国学更广范围的普及与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我国民族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国学复归及其必然性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胡适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胡适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宗教信仰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转贴于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借助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国学普及呈现“大众化”、“通俗化”。由于年代久远,传统国学形象在大众心中多是抽象的意象,给人以艰涩冰冷的陌生感,而经过现代媒介的全新解读,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平民百姓的距离,例如,《百家讲坛》利用悬念化的图片与文字配合讲解,适时配有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强大的视觉冲击迎合了受众的感官需要,使受众置身其中,学者平白易懂的话语将经典大众化、通俗化,“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同时,一般人几乎很少有机会深入大学聆听专家讲座,也不可能经常性阅读专业性书籍,电视讲座及其相关书籍等大众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这样一条走进文化、走进传统经典的便捷途径。

传统文化与时代意义相结合,赋予国学形象新的解读视角与指导意义。任何时代的理论只有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媒体呈现出的国学形象结合当代环境新特点,拥有了实际性的指导意义。在讲述《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于丹指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的声音中去。专家学者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总结国学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向受众传播新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大众传媒时代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使得“国学热”出现“暴力化”、“快餐化”、“商业化”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程度的提高,文化与商品开始有机结合,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在市场化、商品化、利益化的过程中,传播媒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进行再生产、包装、销售,国学在大众传媒利益的驱使下,将抓住受众眼球作为唯一目的,将国学内容扭曲化,传播低俗、不健康、不道德的所谓“国学”内容,使国学变得日益“商业化”、“暴力化”。与此同时,在读图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受众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处理爆炸式弥漫的信息,更不会耐下心来阅读往往晦涩难懂的深奥知识,大众传播媒介将国学打包,变其“快餐化”、“视觉化”来满足受众对相关文化的需求。中国国学是中华民族通过数千年的积淀、诠释、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想真正吸收其精髓,必须真正潜下心来,仔细揣摩研读才可领悟,仅靠“暴力化”、“商业化”的“文化快餐”有时不仅不能得到纯正的国学知识,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这既要求受众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也要求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坚守媒介应有的文化操守,真正为大众提供一片解读文化的净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注 释:

①2007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考文献:

[1]黄保罗.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3-04(013).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J].国学季刊,1923(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4]邓青,李敬一.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发展[J].新闻爱好者,2009(10).

[5]D.J.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85.

大众传播学篇5

关键词: 新媒介 大众传播特性 美学阐述

大众传播是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它的这种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个体审美体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以互动交流为特质的网络文学活动过程始终贯穿着平等、自由的审美理念。而由平民大众创作的网络文学或文本的大量涌现,其意义在于平民大众在网络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网民的创造性、想象力、表现欲、真实观点、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人之为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和行使。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多元兼容的平民化审美意识将会成主流的审美意识。

3.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2007,(4).

[4]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大众传播学篇6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播媒介;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投入到儿童与媒介的研究中去,他们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讨,这也让社会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它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体验,它还是一种娱乐的选择。现代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手段和内容,只有儿童在拥有了多样选择的权力基础上更多的接触不同的传播媒介,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独立的思考能力。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个体成长的影响

要想实现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教育的良好促进,应该先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对媒介的负面影响倍加关注,本文希望讨论如何实现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

1、对学前儿童社会态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在接触电视或图书中呈现的刻板印象后容易产生一些关于现实生活的错误概念,这无形中增加了儿童对现实生活理解的困难。[1]刻板印象一般是作为消极的内容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由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所产生的刻板印象主要是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教材中善于思考和动手的总是男生,电视剧里的女性大都很柔弱,广告中男性经常扮演成功人士而女性则多是顾家的主妇形象。男孩勇敢女孩却温柔等。在这样的媒介环境强化作用下成长的儿童正是社会所期待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男孩和女孩都应具备两性共有的特点。

2、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了观察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儿童使用媒介的过程也好比是一种观察性学习,包括利社会和行为。如果观察性学习可以解释利社会行为的话,那么同样也可以解释行为了。我国虽然不专门为少年儿童制作暴力节目,但有些儿童节目中仍有大量的暴力内容。另外还有些不良行为包括看电视时间过长导致过早近视,学业成绩下降等,这些影响应该避免。

(二)实现良好促进的对策

当今成人只看到媒介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便牺牲了孩子的媒介权。然而卜卫对于“长时间看电视必然导致儿童成绩下降”这种普遍存在的所谓结论提出了质疑,因为一个儿童看了某个电视节目后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必然在全体儿童身上发生。她指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有学者把大众传媒看做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名特殊的“教育者”。虽然教育不是媒介的首要功能,但这种功能却每日都在发生作用,切不可忽视其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大众媒介应基于这一基本现实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道义和责任,以传承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为使命。

对于户外活动较少的城市儿童来说,媒介也是娱乐工具,这是非常现实无奈的选择。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规定了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最长时间为两小时,并没有直接禁止电视,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和处理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的问题与矛盾。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儿童媒介发展的不良趋势是日益走向“成人化”,大众传播媒介应该丰富童年生活而不是缩短它。因此如何形成正确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儿童观就成了迫切的问题。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教育的良好促进。

1、家庭方面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媒介运动中有两类人,“意见领袖”和“意见领袖”的追随者,在儿童卷入媒介使用的过程中,成人就是儿童的“意见领袖”。所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接触媒介的榜样。印刷媒介通过出版教育类图书和报刊为那些没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家长提供了他人的经验和易于实践的教育知识,家长在空闲时间为自己“充电”,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变身成为家庭里的教师,有益于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完成孩子的有效教育。鉴于图书市场的育儿书籍质量混杂,所以教育专家在出版理论书籍的时候应当与编辑一起多与市场接触,了解家长受众的认识水平从而找到正确有效地家长们交流沟通的“桥梁”。

2、社会方面

近年来新闻媒体集中曝光违规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问题,发挥了强有力的监督作用,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这不仅与事件的严重性有关,也与媒体的大面积报道有关,这说明了媒体一方面担负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在行使着舆论监督的权力。2011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出席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民意。在征求各方意见之后,最终于2012年4月10日由国务院正式《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可以说,媒体及各方高度的关注促进了条例的诞生,校车安全终于有了相关条例法规的保障。

3、媒介自律方面

提倡媒介自律,既能避免与言论自由的冲突,也能有效地保护儿童。[2]目前国际上已制定的关于儿童与媒介的指导性文件有儿童(1995),儿童电视(1998),儿童报道指南(1998)。笔者在学习这些指南内容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了几条媒介自律的原则:1、强调儿童参与,媒介应该充分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形象,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一开口就是大人想听的话甚至是官话。2、媒体上应该有不同地区的儿童文化、语言、生活经历;3、投入充足的支持与制作资金,提高从业人员的儿童媒介素养;4、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应该是真实的,播放形式以及播放时间要适合儿童,各年龄段的儿童应该有自己的节目,甚至已经有人提出应该制作婴儿节目。

4、媒介教育方面

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不是要求儿童完全拒绝大众媒介,也不是让儿童在媒介环境中放任自流,而是根要据媒介环境与儿童成长的特点,发展儿童“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的能力”。[3]201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加强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等信息网络的能力,提高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笔者认为,媒介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处在媒介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考虑到幼儿成长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媒介教育师资培训应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教育内容主要以引导儿童分享交流媒介经验为主,让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媒介知识,知道媒介传递了什么信息,初步理解媒介信息的意思,并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实性。

大众媒介对现代以及未来社会的影响力将持续地增加,而人类在这浩如烟海的媒介海洋中,是乘风破浪还是娱乐至死?当然,单纯的媒介教育并不能解决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全社会对媒介的认识低下却是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大众传播学篇7

1 大众传媒与社会保障事业关系研究的生发

50多年来,发展传播学致力于研究和探讨“运用现代的和传统的传播技术,以促进和加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过程”,[ 1 ]探索大众传播媒介如何为国家与社会服务,如何使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参与国家的发展进程,以及在社会与国家的进步体系中大众传媒的地位如何。早在1958年,勒纳提出传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传媒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将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妙的放大器”[ 2 ]。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这也引起中国传播学者的普遍关注,也开始思考这种开放的假设和信念在中国现实语境下实现情况。

在社会系统的组成中,社会保障自古以来就在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了20余年的艰难探索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水平在不断提高,制度也日益完善,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毫无疑问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但是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建设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公众对于社会保障的认知和理解,也有赖于公众对社会保障知识、制度、法律等知识的普及和掌握,这都和公众社会保障素养的高低直接相关。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公民的社会保障教育、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和信息的获知、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同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宣传内容与宣传对象的关系,在传媒的实践领域考察大众传媒如何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是研究传播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在社会总系统中大众传媒如何促进其他子系统的发展也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大众传媒制度,传媒功能的定位都与此紧密相关。

2 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影响层面

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对于“以传播促进发展”的传播学思想进行了论述。施拉姆认为传播活动与国家发展在3个层面上的关系,一是所有国家的“传播系统”的发展,第二是在这个传播系统中是否有“充分和有效的传播”,第三新闻报道是否“使用得当”[ 4 ]。本研究将从此视角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探讨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大众传媒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在特定的互动作用中完成其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与功能。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是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以人为本,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调。但就整体发展而言,仍然存在诸如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严重不足,立法工作严重滞后,立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5]。除了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内部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存在如公民社会保障知识缺乏,公民社会保障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传播通道狭窄等现实困境。如何运用大众传媒的功能与优势对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以传播促进发展”的传播学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现实运用。

2.1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对公民社会保障教育的影响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公众对于社会保障的认知和理解,也有赖于公众对社会保障知识、制度、法律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关系到公众社会保障素养的高低。大众传媒拥有巨大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凭借其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知识更新快、受众层次多等优势,能够成为实施公民社会保障教育的主要渠道。除了通过政策宣传与解读、社会保障法律知识的普及,社会保障文化的传递等传播行为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外,大众传媒还能通过议程设置,引导一段时间内广大公民关注的焦点,为社会保障教育提供议题与舆论支持[ 6 ]。

尤其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公众使用参与媒介的方式,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与地位也随之发展变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范式――参与式文化应运而生[7]。参与式媒介范式中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甚至不再仅仅扮演媒介消费者的角色,而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与信息传播者。这种全新的媒介文化范式,对公众的社会保障素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一个公民自身的利益,新媒体赋予了使用者身份地位上的“零门槛”,参与式文化下的大众传媒真正做到了参与者“在公民身份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其次,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建设。在参与式传播当中,媒介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信息门槛低,公民的主动参与性大大增强。例如,公民可以在博客、微博、社会保障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对社会保障政策、法律,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在信息的互动和交流中促进社会保障建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公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与运用;第三,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动自觉。社会保障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知识、意识、政策、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公民行为能力的培养。参与式文化通过身份认同、信息快速传播、话语表达、集体解决问题等方法培养公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公民在交互式媒介互动中分享信息、表达观点,形成合意,集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际演练了参与公共事务所需要的各项技能。

2.2 信息传播功能: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报道强度(信息采集)

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议程上,有这样几个重点:对社会保障领域政策信息、职责范围、社会保障理念进行宣传;高效践行自身职责,实施社会救助;强化公民社会保障意识,树立社会保障组织机构的社会形象,巩固社会地位。以上这几个方面中,社会保障组织机构整合自身信息和资源,进行有效地宣传普及,就要借助大众媒介的力量。大众传媒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针对不同阶段社会保障的发展纲要架构最佳的宣传报道方案,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完成告知、使参与和培养的使命。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要在宏观和微观,数量和质量,长期和短期,意念和行动等层面对社会保障组织的信息进行整合与规划。从宏观上看,社会保障组织的活动与公民的生活息息先关,是媒介传播议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首先要肩负告知和气氛营造的任务。在微观的新闻报道层面,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保障组织的活动、建设、政策、理念、知识等等宣传,可以起到“二次宣传”的作用[ 8 ]。报纸报道的版面,报道篇幅、报道持续时间;电视台有无报道策划、播出时间、有无专题专栏;是否有专门网站,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等等,具体的新闻实践强烈地影响着公民关注度和参与度。

2.3 媒介形象的塑造: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形象的建构

形象的作用在于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感情活动。形象首先影响人的思维感情,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其形象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认可度,公信力,这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履行职能,实现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自身就是传播的平台,其施政的过程,就是建构与传播形象的过程。社会保障事业形象的建构、传播的真谛就是:通过塑造、改善、维护、提升社会保障事业行政部门的形象来提升其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从而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即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形象传播以社会公众认可、支持为前提,以推社会保障的理念、服务、政策为目标[9]。

一方面公众正是通过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的一个个具体行为认知、评价政府,判断政府是否可靠,值得信赖;而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也是通过自身一个个具体行政行为,去影响公众,获得公众的认知、评价,最终赢得信任。这种认知、评价、信任和被认知、被评价、被信任离不开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这其中大众传媒肩负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任何人都无法亲身感知所有的事情,公众的认知、表达、沟通协商要借助大众传媒构建的符号世界来认识。社会保障事业组织机构应保持对媒体的影响力,通过议程设置等方式引导舆论,保持传播通道的顺畅,以便赢得媒体和公共舆论的支持。

2.4 舆论监督:大众传媒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舆论监督

大众传媒的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它越来越成为聚积公众舆论的场所。大众传媒通过有选择性的传播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引发公众讨论,为舆论的生成提供依据;或者直接通过新闻评论的形式,立

场鲜明地阐述观点,影响和引导舆论[ 1 0 ]。

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保障组织必然要接受外部力量的监督。而媒体的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媒体监督的范围涉及社会保障所有领域,成为继法律法规、政府监督以及社会保障机构组织自律之外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社会保障组织工作会涉及非常敏感的问题,比如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问题导致的潜在财务风险和治理危机,妥善规范地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获取公众的信任,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大众传媒参与到社会保障建设的运行过程中,凭借媒介功能特点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公开有关财务、政策、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广泛的舆论合力,使违规行为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下,迫使违规操作做出调整或受到应有的处理。

2.5 公共决策: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保障政策制定转换

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大众传媒对立法过程的全程参与也是决策程序得以规范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使公共政策因全程公开而获得公众信任,从而增强其合法性和权威性[ 1 1 ]。媒体、政府、公众构成了公共政策系统的要素,这三者是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主体。而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不像其他主体那样直接明显,媒体主要是通过传播信息和构建舆论平台施加影响。具体体现在传播解读公共政策,反映引导舆论,沟通协商各方利益,使话题讨论公开、交流公共化,从而反映出社会问题和相关态度,成为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参考[ 1 2 ]。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转换,包括对政府有关社会保障政策、法律信息的传播;公布可供比较和选择的多套社会保障方案;反应社会保障政策执行过程中公众的意见、建议;报道社会保障政策的决策听证、宣布公共政策实施的结果,建立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机制。

3 结论:大众传媒与社会保障事业:互为环境 互动发展

大众传播学篇8

在“《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庆典暨‘关注国民健康传播医学知识’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吴孟超、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曾溢滔以及新闻出版界领导发表了精彩讲话。他们肯定了《大众医学》60年来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大众医学》秉承传统,与时俱进,继续将“医学归于大众”发扬广大,把增长人民的医学知识、增强人们的保健意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促进大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言摘要

吴孟超(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众医学》是我的老师在1948年创办的,是我国办刊历史最悠久的医学科普杂志,对我国几代人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和《大众医学》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从事医学工作的近60年是《大众医学》陪伴我走过来的。裘老生前向我们谈起了他的从医之路。他说:“我这一生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创办了《大众医学》这本杂志。”可见,《大众医学》在裘老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我希望《大众医学》进一步发挥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医学造福于大众。

殷大奎(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在卫生防病、医疗保健、医学教育、卫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卫生工作当中,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保健措施,是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捷径。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应视宣讲医学知识为自己的天职。这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医学目的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吴在德(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大众医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编审委员会主编):

《大众医学》是我国创办最早、水平最高、最富有生命力的一流医学科普刊物,深受读者喜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作为《大众医学》的作者和读者,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众医学》60年来锲而不舍、一贯秉承的服务大众、与时俱进的精神。经过60年的努力,《大众医学》不但深受读者欢迎,而且也是医学专业人员的良师益友。此时此刻,我们要缅怀裘法祖院士等创刊人,作为晚辈,我们应该继承裘老等老一辈的遗志,为把《大众医学》办得更好而不懈努力。

陈灏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我为《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题词的内容是“大众健康好顾问,医学科普勇先锋”。《大众医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科普杂志,是医学科普的先锋。在1948年创办杂志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是勇敢的先锋。杂志创刊以后,在传播健康知识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是大众健康的好顾问。

曾溢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众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长期的医学实践当中,我深深感受到,要提高民众的科学水平,必须要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大众医学》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是读着《大众医学》长大的,也正是《大众医学》引领我对医学发生兴趣,让我长期从事医学科学的研究。我想借此机会,衷心祝愿《大众医学》越办越好!

周曾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众医学》专家顾问团成员):

我之所以走上医学之路,我的人生之所以是现在这样,是因为我有三个导师: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老师徐教授,还有一个就是《大众医学》。为祝贺《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我作了一首藏头诗――《大众医学60庆典》。

大医须精诚,众生得益彰。

医我国人疾,学习西洋方。

六欲得调整,十戒记心上。

庆有此刊在,典籍永留芳。

缪晓辉(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上海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大众医学》专家顾问团成员):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宣传疾病预防常识,宣传疾病诊治的一般过程,宣传保健常识,促进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这是医院医疗和保健行为的外延,医生可在院外通过期刊、电视、网络延展这个过程,这是医生的义务和责任。现在,医患矛盾非常明显。如果医生多和患者进行一些交流,就可以改善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而进行科普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渠道。如果医生们舍得花时间去做科普宣传,在为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做贡献的同时,也在挖掘和拓展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将会赢得读者、病人和家属的尊重和信任。

陈丽(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处长):

我受局领导的委托,代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向《大众医学》这个受人尊敬的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60年来,《大众医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坚持权威性和大众性兼顾;另一方面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品牌发展战略模式。我们衷心祝愿《大众医学》站在新起点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突破!

陈昕(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60年间,《大众医学》始终坚持了“让医学归于大众”的信念,牢牢把握了“忠实于医学”的前提,引领大众提高健康意识,为推进我国的医学科普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要真心诚意地传承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地谋求新发展,进一步把《大众医学》打造成为上海的重要文化品牌和文化标志。

周建国(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

作为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如何坚守并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阵地,在切实“让医学归于大众”上下苦功夫、下真功夫,传承60年的文脉与优良传统,并赋予新时代的特色,是办刊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保持坚定、清醒的头脑,在传承优良传统中谋求创新和发展,使《大众医学》焕发青春,努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民大众的读物、文化人的伴侣、新生代的知音。

王伟海(《大众医学》主编):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是《大众医学》办刊人员期望读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的一生,从娘胎到老死,生命的每一步都处在健康与疾病的交织中。健康,是幸福的,是人们对生命的期盼,但争取健康的路程却是漫长而曲折的。因此,让读者在阅读《大众医学》中逐步懂得、了解、掌握医学知识,并把医学知识转变成自己人生中的“保健医生”,这是《大众医学》一代又一代办刊人员的夙愿和梦想。

上一篇:传播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残疾人就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