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2:36:50

大众哲学论文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艾思奇“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根源于他一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其历史基础和思想渊源主要表现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积极参与和推动的“文艺大众化”、“新文学运动”等思想启蒙和抗日救亡运动,和关于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同)大众化通俗化系统深人的理论探讨、反思和总结。“艾思奇一直爱好文学艺术,深知哲学和文艺之间的联系。从他一走上哲学道路,在关注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关注着文学的动态。”? 1933年,艾思奇翻译了高尔基的《论现实》(题目是艾思奇翻译时改的,这是国内最早的中文译本)一文,其中,关于“文艺大众化”有直白的表述,"劳动者层的劳动,常是文化的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文化主要的内容,它的本质和意义,就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在艺术里,最容易为大众所理解的。作为文化教育的手段最为有力的东西,就是艺术文学”显然,这对此时积极参与“文艺大众化”运动的艾思奇,在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必然产生重要影响,也可见“文学笔法”大众哲学构想的思想源起。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广泛领域”,而“ ‘大众化’ 一词被明确提出是在文艺领域”,“革命文艺的大众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有力的武器之一”?。必须注意的是,包括这一时期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备文化上的综合性特点,或者说,朴素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文学艺术不仅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畴,而且文艺大众化是国统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这一B才期,艾思奇写下了大量文艺论著,1936年5月出版的《新哲学论集》“文学之部”收录了《论文学的素材题材和主题》、《文艺的永久性和政治性》、《诗人自己的道路》、《论文学的鉴赏》等四篇“自己相信对于理论上不无小小贡献的文章”④。

可见,文艺理论就是新哲学的内容,新哲学与文学艺术是紧密结合的,形式是文学艺术的,深层内容是唯物辩证法,以文学艺术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重要的特征。这些文艺论著对《大众哲学》的影响是直接和自然的。李公朴直接把《大众哲学》视为“大众文学”和“大众科学”,他说:“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大众文学和大众科学的呼声,我们已经听得很久了,这是反映着客观的需要。”⑤虽然,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也强调,“我们的讲话是以哲学为主也谦虚地认为存在“文字的拙劣,研究的浅薄”的不足?但是,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大众哲学》的文学味道。其中,多次重复的卓别林等众多“滑稽大王”、“孙悟空七十二变”的例子,很好地融合了中外文学艺术典型和故事,给人留下生动形象又哲理深刻的印象。总之,这是以积极参与并作出重要贡献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的革命实践为基础的,也为“文学笔法”大众哲学的构想奠定了初步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大众哲学》再版过程中,艾思奇持续深入地提出了改进和创新其形式的愿望。1938年2月的第十版序指出,“这本《大众哲学》和现在我所理想的《大众哲学》,已经远离了不知多少里程了1947的重改本例言中明确表达了对“写作方法”和“结构”的旧形式的不满和创新的意向,“大体上还保持着旧本的形式,这是因为这种形式是本书获得较多读者的条件之一,而一时也还想不出更好的形式”②;1949年新订重改本时又说:“这样修改,自然在理论内容的发挥上还受着许多旧形式的限制。”③读者周知,《大众哲学》重复多次批判了 “旧瓶装新酒”的做法。这几次重大修改,改的主要是理论内容,形式还是旧的。究其原因,除了时间的短促外,他主要考虑到,《大众哲学》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价值,要完全突破它,创造新的文体和语言形式,不仅是一件严肃和科学的事情,而且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需要具备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才是可行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推动文艺界的联合救亡、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中,“文学笔法”大众哲学构想渐露端倪。面对抗日救亡的严峻现实,艾思奇把新哲学比作“民族解放运动的镜子”④,将文学与科学(新哲学也是科学)所担负的时代任务同等看待,甚至认为文学的形式更为重要。“就像科学用理论反映现实一样,文学用具体形象把现实的一切动态反映出来……正确的反映,同时也就是指示……文学是和科学一样,对于他们的行动要尽相当的指示作用。"⑤就真切反映现实、广泛动员大众来说,文学形式比哲学形式更合适、更有效。“科学还不是改造中国的最根本的工具,而最根本的工具,鲁迅先生认为是文学。”⑥鲁迅“弃医从文"、致力于激发国民精神的觉悟和战斗历程,深深地影响了艾思奇。由此可见,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通俗化向中国化、现实化方面发展的倾向,而“现实化”是文学表现形式的基本特性;在当时的语境下,“现实化”本身就包含了 “文学化”,即运用“文学笔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内容。在学习和纪念鲁迅的活动中,艾思奇明确表达了关于文学艺术形式的大众哲学的思想观点。他高度评价了鲁迅文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和意义。“他对于文字的使用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目前是没有人能比拟的。他的思想,因为他的文字才有这样的影响”,他的作品表现着“唯物的民族主义”和“战斗的现实主义”,“巧妙地暴露事实的矛盾”,“呈出一幅讽刺的、幽默的,然而却是真理的场面。他没有有意地在讲辩证法,但事实上却有意无意地在随时应用。……他深化了民族的反抗思想,同时也就给世界的哲学增添了色彩”⑦。

在他看来,鲁迅文学的实质就是新哲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文学艺术形式的大众哲学。对鲁迅文学实质的这一理解,构成了艾思奇1938年4月提出和推动“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的重要基础。“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这也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初步……然而在基本上,整个是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因为整个并没有做到中国化现实化,所以也不够充分地通俗化。”?从哲学的通俗化转向中国化现实化,在更充分地反映新的时代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产生了对大众哲学形式上创新的要求。《大众哲学》的通俗形式依然是一种哲学的形式,至多是一种科学形式,与文学艺术形式相比,其中国化现实化程度还是很不够的,其通俗化也就不充分。显然,这里的“现实化”,具有运用像“鲁迅主义”?的文学艺术形式传播和融化新哲学革命精神的内涵。充分运用和创新文学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汲尽现实的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适应抗战需要的合理选择。因此,大众哲学“就不能不适应新内容而受到相当的改造”,使之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为主流的,作为今天世界革命文学之一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和文艺”它应“符合于群众的实际,语汇语法(要)是群众的语汇语法”?,给群众“丰裕的精神食粮”?。这也就是新文艺形式的大众哲学。新中国成立以后,艾思奇关于“文学笔法”的理论认识趋于成熟。“学理论如果不讲究写文章,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理论学好。所以一定要充分地重视写文章,不能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能马马虎虎地对待,应当把语文课看作同党史、哲学、经济学同样重要,同样要学好这门课程”;写文章,“在形式上要有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所谓生动,使人读起来很愿意读,觉得说得形象,有文艺的味道,读起来音调好听,也很愉快,像文学作品一样,使人感觉到印象很深刻。的文章就是这样的……这种本领不是一天学到的,要锻炼,要学习汉语,要有一些辞章修养。也就是说,要有文学修养。这是要经过努力才行的,我们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做到这一点”,“理论学得好,能够写出来才算数。你说你的马列主义理论学得好,但你不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那就不能算是真正学好了。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能够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能够写出相当好的文章"?。这样的描述,巳经比较具体,也很深刻了。这是将“文学笔法”提升到理论高度的认识。文学艺术的修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体现理论研究和运用能力的标准和尺度,这已经不是单纯强调体裁和语言,而是“文学笔法”形式和内容同一的理论要求。

二、艾思奇“文学笔法”大众哲等构想的理论实质

“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是建立在“通俗形式”的《大众哲学》、特别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总结基础上的,有着坚实的逻辑和理论基础,集中体现为两个“软化”。一方面,文体软化,即将哲学的形式转变软化为大众新文学形式。"作为现实的反映的哲学、科学、宣传品、文艺,必须将这‘统一’把握起来才能接近现实的真实性”,“哲学、科学经过一般的道路去反映现实的真实。而反之,文艺的反映现实是首先向具体的事例走去的。文艺先将读者带进特殊的事例里,当读者走完了这特殊事例的通道以后,贯串着这特殊事例的一般的必然法则便呈现在眼前。这样便将现实性统一地把握起来”⑦,“最好的文学应该是最能反映客观现实的。但要最能反映客观现实,也就要站在最正确的立场和视角上,好像镜子要能照清楚,就得是有最精炼的质和最平滑的表面一样。”①为了最大限度把握和表现现实的真理,哲学形式的文学软化是必要和合理的,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新文学艺术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理论软化,即贴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实际。“通俗文必须有大众来接受,这是前提。根据这前提,作者就不能单从文体上着想,而须以内容接近大众为其基础”,“换句话说,通俗文并不单是要软化文体,而是要软化理论。软化理论的方法,是应用理论,把理论活用到大众的生活事实中去”,“更说切实点:通俗文的活用并不在于‘解释’,而在于‘指示’,在于用理论对生活的指示”,“总而言之,就是要把理论应用的太严肃的面貌抛弃。”②可见,理论的软化是内容的大众化,即切实体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两个“软化”是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基本理论。从理论的一般来看,“文学笔法”大众哲学构想的理论实质,就是力图更彻底地实现文体软化与理论软化的合理的具体的统一,具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文学笔法”在形式上,是运用文学艺术手法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精神,融化升华她的理论体系,实现更加充分彻底的大众化通俗化。《大众哲学》的通俗形式,具有开创性,很好地适应了解决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智识的饥荒”的现实需要,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然而,它毕竟还是一种哲学的形式,理论的形式,“免不了有许多拘泥于书本和名词的烦琐空论”③。通俗化主要表现为:“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举例“故意不加剪裁,不怕重复”;总体来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做到完善的地步”,“与其说是《大众哲学》本身的成功,毋宁说是中国一般大众的智识饥荒是太可怕了。”④因此,《大众哲学》主要是哲学语言的通俗软化,理论软化则很不够,“智识饥荒”的极大满足掩盖了其形式上的不足。显然,在更大的范围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革命精神,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现实,《大众哲学》的哲学形式还是显得生硬,不够具体生动形象,大众化的更好的形式,无疑是贯注融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新文学艺术形式。“精神的实质始终就是真理本身”⑤。对普通大众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比它的知识体系更需要也更容易接受的方面。文学艺术形式最能激发人民群众的实践战斗精神。用文学艺术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融化升华了她的哲学知识形式,使之换了生动活泼的面孔,在软化了文体的同时,也软化了理论,实现了 “两个软化”的同一。这种软化,正如所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⑥艾思奇这种"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追求的就是群众更乐于和容易接受的大众形式,其目标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大众化。从知识体系的大众化到哲学真精神的大众化,实现中国化、现实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融合同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武器”转化为人民大众的革命精神和实践观念,大众化就更加深刻、广泛和彻底了。

第二,“文学笔法”在内容上,是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为“活的马克思主义”,利用生动活泼的文学形象和语言形式,使其承载理论的精神和原则。“在经典著作里,原则与生动的东西结合起来,就不觉得枯燥”,但是,“用原则解释原则,结果很枯燥”①。马克思主义要与人民大众的实际相结合,只有将抽象的理论形式,化为更具有现实性即更贴近人民大众、更符合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语言风格,才能产生传播的实效,化为大众的活的文化和精神,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文学笔法”,是用文学特性的语汇和语法,用文学特有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和传播“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②p这“活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里,在他们的文化和生产生活实践中。“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就是通过文学手法和形象生动地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现实,是通过这个过程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实质精神,这种形式、过程和内容,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活的马克思主义。这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概念和词句,只有无形无声的理论精神的浸润和共鸣。“适合大众需要的才是好的”,“适合民众需要这种话是常谈,但此常谈很少能做到”③。“文学笔法”不是迎合和媚悦大众,而是把群众的生活和心声化成他们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即大众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大众真正的理论需要。“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④文学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这正是大众真正需要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她是群众实践和文化的精神之光,是指路明灯。只有这种大众哲学形式,才可能满足群众对哲学的真实的需要。

第三,“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哲学创造。如果说理论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存在形态,那么,文学艺术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内含的就是具体的鲜活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形式与生动鲜活的内容实现了创造性的同一。从抽象的理论到“活”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化为生活的创造、理论的具体化和力量的现实化,是进一步化为实践的桥梁,是理论形式的积极解构,而非否定性的消解。值得提到的是,20世纪30年代,叶青的“哲学消灭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等其他人类意识形式根本对立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的僵化理解和消极解构,而其根本指向是反对和否定中国共产党和进步思想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运动。艾思奇对这个“中国的杜林”进行了适时系统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扫清了理论的障碍。毋庸置疑,艾思奇“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注重文艺修养和理论的文学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他们之间具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值得深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具有举世公认的文学色彩,这是他们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学艺术修养并用于理论创造的结果。“马克思很重视用语的明朗与准确。他差不多每天都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与塞万提斯的作品,认为他们是他的语言教师”,“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他憎恨滥用外国字……他对德文有很大的贡献,而且是德国韵文的最卓越的大师与创造者之一”?。可见,马克思对文学和语言的高度重视和精深修养,除个人兴趣外,主要是为了研究理论的语言修辞和写作技巧,努力增强理论的文学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对极富哲理的18世纪的启蒙文学,特别是法国启蒙文学,情有独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本来意义的哲学之外,他们同样也能够写出辩证法的杰作;我们只要提一下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子》和卢梭的《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就够了。”②“马克思非常欣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认为他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他曾希望在完成自己的巨著之后,写一部评论《人间喜剧》的书,但是这个计划也像其他许多计划一样,始终没有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如此推崇18世纪的启蒙文学,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进步时期“文学形式的哲学”,是资产阶级“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艾思奇将新哲学比作“民族解放运动的镜子”和马克思将《人间喜剧》喻为“诗情画意的镜子”如出一辙,而“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却是无产阶级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艾思奇“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也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未完成的伟大构想,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理论价值。

三、艾思奇“文学笔法”大众哲学构想的当代价值

从《大众哲学》到“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逻辑的合理发展。“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既是对《大众哲学》的反思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深化和总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论,构成当代中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或大众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因此,艾思奇“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对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认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本性,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学色彩,树立正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创新,酝酿编著“新大众哲学”,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参考价值。

第一,大众化通俗化是“极艰难的任务”。“技巧固然不是创作的全部,但也是创作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对于作品自然更要注意内容,但技巧的适切也不能不讲究。这对于我们的作者自然是一个极艰难的任务,唯其因为艰难,我们才更应该努力去做。新的文学的创作,是为要把握现实的真理,而不是为要和八股文章争舒适。更进一步说,把握现实真理,是变革现实的一座桥梁,文学也就是这桥梁之一。”④显然,大众哲学读本反映时代内容、关注时代精神是其基本要求,对哲学家来说,做到这一点是不太难的。相反,通俗化的形式,却是“极艰难的任务”。这是因为:首先,形而上学是哲学基本的历史传统,哲学家的哲学素养多源于形而上的学术训练,因此很自然地习惯和倾向于形而上学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其实,通俗的语言作为哲学的创新形式还没有真正形成新的哲学传统,认识上也有待提高,目前还会查到哲学形而上学传统的制约和排斥。再次,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语言形式和风格,对传统文化修养有很高的要求,通俗化的语言也要是美和雅的文化语言,不要枯燥无味的西化汉语,应该说,这虽然看似超出哲学学科的范畴,实际上却是对哲学素养的更高要求。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大众化通俗化是理论创造和发展的形式。大众化通俗化不简单地是由意识形态的需要决定的,也不仅仅是学者个性的偏好和行为。这是因为,大众化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革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哲学本性的发展,即开辟哲学新形式新境界的创造,是哲学形上性和形下性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的一个内在动力之源。正如艾思奇所言,“把理论软化,是不是等于浅薄化呢?有许多人是会这样怀疑的。实际上却不然。浅薄的论,那它必然是失去了正确性,才会令我们有浅薄之感。而真正的理论的正确运用,却不至于会流于浅薄。文体上的表现方法尽可以浅,理论的内容仍可以深”?,“通俗文作者只要能把理论应用到细微的生活的琐末事实中去,为理论开辟广大的天地,这也就是深化、具体化,也就是发展。在他们的手上虽然没有飞跃,然而他们的工作却是达到飞跃所必经的步骤”②。从坚持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够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太够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艰湿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未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好现象,可能恰恰是一种"趋俗”,趋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之“俗”,当然也是一种倒退,看似很“哲学",实际上是理论上不够自信的表现,离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越来越远。

第三,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真的形式或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觉和自信的基础和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形态化局面,也就是说,原本一个总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化发展出可以其某方面最突出理论特性命名的多种形态,如时代化(实践化)形态、民族化形态、大众化形态、学术化形态等。虽然,这些形态彼此之间只具有十分相对的性质,但是,形态化发展,却已是事实。然而,它们之间良性的辩证运动机制却未真正建立起来,单个形态的发展难以避免片面性。相对而言,大众形态最直接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和实践基础,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及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理论特质,它不仅不排斥时代化、民族化、学术化等特质,而且要全面融合它们并通过它们更彻底地实现大众化。因此,大众化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理论特色,大众哲学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真的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觉和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从这个意义上看,《大众哲学》及“文学笔法”的大众哲学构想,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面镜子。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大众哲学,顾名思义,就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述哲学的故事。这种写作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国,而懦弱政府却一再的妥协退让,不仅采取不抵抗政策,还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士。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其中的有志的青年知识分子普遍感到思想困惑和前途渺茫,他们觉得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所在。面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思奇感觉一定要让这些青年拥有一种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够让他们坚定地生活和奋斗下去,苦闷、彷徨停止不前的话,那么国家便没有希望。为此艾思奇觉得有必要用哲学的思维去改造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来武装他们,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以便于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势,看到人生前进的方向和价值以及中国的革命前途和命运。哲学历来被人们看做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艾思奇也清楚大多数人肯定会对这门与玄学并称的学科望而生畏,会觉得哲学神秘、深奥、虚幻。那个年代社会本来就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自然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很多人是从来不知道哲学的存在的。因此,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实际情况,艾思奇决心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用通俗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和浅入深出的方法,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使比较抽象的哲学具体化、通俗化、大众化了。这个转变,逐渐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武器。《大众哲学》中的每个部分都是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理解的言语来讲述本身比较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哲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解决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让人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认清了当时中国的现实,以及祖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许多人在这本书的影响下逐步的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我们国家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因此,李公朴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评论:“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读者们的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去改变世界。

二、《大众哲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虽然说可以把文化理解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的产物,但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个表现方面,它是可以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艾思奇用他的《大众哲学》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对当时引导我国革命的走向起到了很深刻的影响。这种独特的“新文化”,升华了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而正是这种新的认识,成为引导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观,对人们认清现实,学会如何结合本国实际运用理论进行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毫不迟疑的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没有过时。虽然说现在离《大众哲学》的年代已经很远了,我们的国家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较从前复杂。但人们对哲学的学习和渴望没有变,哲学需要通俗化也没有改变。哲学依然是一门可以为大众服务的学科,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代造成那么空前的影响并持久的原因在于:第一,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满目疮痍,人们群众对真理的追求如饥似渴,哲学的出现正逢其时。第二,经过实践的洗礼,封建文化鼓吹的一些西方哲学的思想如“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都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宣传也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大众哲学》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认为哲学高深莫测的惯性思维,领导人民大众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奠定了基础。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艾思奇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则最早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看来“,哲学中国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一个进步,艾思奇深入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写了《大众哲学》,实现了一般到特殊的转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一个由思想领域的逐步完善到将思想运用于实践的过程。的哲学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的理论不仅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也来源于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不过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可以直接接触的马列哲学原著并不多,所以他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很多时候要通过李达、艾思奇等人的哲学活动。在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过程中,曾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众哲学》的影响,他也不只一次的说,自己从艾思奇著作中“得益很多”。同时艾思奇也是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建国后,艾思奇在研究、宣传思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哲学思想的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着重强调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认为“两论”是长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他的这些阐述具有其独特的见解,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思奇对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诠释,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艾思奇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他认为“:在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决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上,用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了的、辩证法唯物论的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具体地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来决定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任务及战争策略。问题是在于要能正确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并正确地决定革命的任务和战略策略,而不是在于从名词上来争执什么才叫做‘化’,什么不是‘化’的问题。”P774他进一步指出“:其实真正能‘理解精通……’马克思主义,也就是真正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正是有着‘创造’的作用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原是和实践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谓的精通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而同时是指要能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一定国家的特殊条件之下来进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这里就一定有‘化’的意思,也就有‘创造’的意思。”P774-775艾思奇从哲学角度全面把握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学理和方法论上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和中国民族特性不断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和不断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一个开放性的过程。这样一种理论高度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人的认识,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也难以达到和他同样的高度。

三、《大众哲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大众哲学》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却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现今我们社会如何继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几点启示。理论联系实际。虽然就是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但要切切实实的做到,实属不易。首先应当要搞清楚什么是“实际”?关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理解为实际。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为了让国家更好的发展。而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最大的实际莫过于人心向背。所以,我们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点,首先是要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理论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受知识水平程度不一,哲学的思想又属于不太好理解的思想。这就要求哲学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角度出发,用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其基本观点,使其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工具。我们要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思想,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生活,谈群众关心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其在实践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南,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下,社会普遍流行一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浮躁心理,与我们倡导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但为什么社会的发展会朝着我们所期待的相反方向去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人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处事方式基本上让他们忘记做这件事情最初的意愿。许多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搞一些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只顾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却忘记了官员的最本职工作是为人们谋福利。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很不实的作风,缺失了革命年代的质朴与纯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把握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遇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一方面要把面临的问题解决好,另一方面也不能耽误发展的脚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的汲取经验教训,不断的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视野。发展形式的民族化。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吸收本国的传统文化,还要从时代的实践经验和精华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还要吸收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关于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关键是要搞清楚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到底是什么?艾思奇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指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自发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另外,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具有时代性,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随着中国具体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中的一大亮点。

四、结语

《大众哲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人们的现实生活来讲述,更显得通俗易懂,让渴望知识的人们能很快的接受,使本身晦涩难懂的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人们在读懂这些道理的同时能很快把这些哲学原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此外,这也为当时人民的革命、国家的独立带来了希望,并且让人民群众知道哲学并不是居于现实之上的抽象理论,而是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它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发挥重大而积极的指导作用,这对现阶段我国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说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各种形式普及到群众当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理论普及的手段有理论宣传、理论普及等。有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比如说黄明理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内在的信仰,而是要深度地挖掘并展示将要大众化对象的本身魅力;尚庆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或由深奥到通俗的过程,它决定了中国未来发展命运。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包含几个层面的含义,即理论层面、理论与群众的关系层面、理论与实践关系层面[2]。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实现路径、方法

2.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且实现经济全球化也是我国的重要社会目标之一,这些都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存在一定的挑战。在国内很多青年不热爱哲学、普通群众不懂哲学,这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受冷落,而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多人慢慢地出现了信仰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很多人没有把哲学看作为真正的哲学;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历史因素。有研究人员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教材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所以必须加快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3]。

2.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方法和路径

方法和路径是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国家推行时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有学者认为,在采用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时不能太传统,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不能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来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而要采用综合的、有效的手段;还有学者认为要想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需要加深对大众化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还有学者指出要想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做好具体的事,比如说用具体的、大众的、通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同时还要以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和宣传方式。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总之,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加工理论,让群众更好地掌握;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更多的参与;恰当地选择宣传方法,让理论与群众更好地融合;建立有效的运转机制。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很多学者对此都做出了阐述,孙亮认为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时要注意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服力;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行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群众的自觉内化;同时还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物的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郭建宁认为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庸俗化,这就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逻辑;而且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时要注重其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质量管理。总之,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尽快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3]。

4.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才能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而要想更好地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需要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内涵,而且要找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随后,泰瑞运用萨默斯的社会类型学对《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主客观条件、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为此,他在前言中进一步说明:“本文谋求提出一种研究方法,将像艾思奇这样的宣传家们所使用的各种技巧、内容和文化前提考虑进去。”[1](p.348)泰瑞的这种方法体现了他在理论研究上的新视角、新探索,也使这篇论文显得新颖而不落俗套。此外,这篇论文的框架结构也比较独特。这篇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写作方式明显地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翻译家傅雷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也就是说,从思维方式上看,东方人思维呈圆型,以直觉体验为工具,重综合,重整体;而西方人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重微观,重分析。综合讲究大而全,分析讲究小而精。这使得西方思维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因此,西方人写文章的时候更喜欢单刀直入、切入主题。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导入,主题,支撑,结论。步步为营,展现了他们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泰瑞这篇论文就是很好的例证。如泰瑞在前言部分开门见山地指出,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源上说明《大众哲学》的成功原因。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比,中国传统思维更注重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和考察往往容易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很少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因此,国内学者在撰写论文时习惯于把一切事物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讲求大而全,唯恐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宏观。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但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因此得出的结论大多停留在现象上。纵观全文,泰瑞的论文之所以在论证方法和写作特点上别具一格,除了泰瑞具有扎实的社会学基础及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以外,他还展现了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哲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能力,显示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理论视野,从而使论文展现出特有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特色之二:逻辑严密,分析深入。这篇论文重视对问题的纵深研究。泰瑞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本文中,我希望去说明《大众哲学》受到热烈欢迎的原因。”[1](p.353)这个问题似乎是老调重弹,对此泰瑞进行了特别说明,他说:“一般将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归之于艾思奇以平民大众的评议传达哲学思想的技巧。……对这个观点,我没有异议,但我认为它只说出了部分事实。”[1](p.348)泰瑞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还指出了乔舒亚·福格尔及沃斯·迈斯纳等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不足。泰瑞把《大众哲学》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首先是认为《大众哲学》的成功源于艾思奇非常了解并迎合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写论文时通常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使问题论述从开篇到结尾能够很好地相互映照,泰瑞认为《大众哲学》采用的这种写法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他指出:“《大众哲学》的章节一般遵循一个固定的结构:艾先提出一个根据普通常识提出的哲学问题或提法,然后很快他就将这问题改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提法;然后他从日常生活中提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他的命题;然后又再次说明他最初提出来的提法。或回答他最初提出来的问题,他的结论一般是过渡性的,以便过渡到下一个章节里去。”[1](p.362)其次是认为《大众哲学》的成功来自艾思奇对中国民众社会情感心理的精准把握。泰瑞认为,艾思奇深刻理解1935年前后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沮丧和悲观的情绪:“我认为《大众哲学》的魅力大部分来自于它提出了复杂而又能在情感上满足的中国人的身份。”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大众哲学》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艾的论证的确是有道理、合乎逻辑的,然而他所传达的范围广泛的信息之所以有影响却是由于它的情感因素。”“在他叙述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哲学时,同时贬低了西方并提出中国人有能力胜过西方人。他认为中国人不但能知道西方过去在哪里,今后将走向哪里,而且中国人能够更快地到达那里。”泰瑞认为,艾思奇想传达一种精神鼓励与民族自信给中国民众,而这也恰恰是当时中国民众迫切需要得到的一种社会心理支持。同时,泰瑞对艾思奇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魅力打动读者也有深入的描述。在第四章“焦虑时期的身份和力量”中,泰瑞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艾思奇如何准确地把握民众的社会心理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艾利用人们对经济(生活)的恐惧和对日本人(或其他外国人)的怨恨,从而引起读者对他们的注意……他描述中国人被外来力量不公正地对待时,他是利用的怨恨心理。”“虽然他将中国社会分成进步与反动两部分有使社会分裂的危险,但这种分类法确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他说:“采取这种‘新哲学’,人们就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他们会成为历史的合作者而不是奴隶。在一个痛苦、失落的朝代,这种观念在感情上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再次是认为《大众哲学》的成功源于它独特的外形设计、新颖的内容结构、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及语言风格。在第三章“传媒、语言与胜任能力”中,泰瑞指出:“对阅读技巧不高或时间有限的读者来讲,该书的外形不像哲学书的外形那样令人害怕。相反,《大众哲学》的外形是简短、精练,便于间断地阅读。”“这本书的结构形式就不如它的外形那样有新意了,然而,它也对艾的这本书受欢迎起了作用。”在此基础上,泰瑞进一步考察了《大众哲学》的语言风格,他说:“几乎所有写到艾思奇的人都对他语言的简洁作过评论。不幸的是,对这种简洁并未予以研究和解释。”并且认为,艾思奇在语言上准确地把握了一条规律。一方面,泰瑞认为:“艾所使用的比喻方法,在中国是传统方法。……他举的例子,虽然是教诲性的,一般都缺乏儒家说教中的伦理语气。”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艾用的词汇是新的。他很少使用中国传统哲学论述中常见的词,……艾使用的许多叙述词都是与新的、进步的、现代的有关的。”这使泰瑞的语言读起来既简洁明快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最后,他得出结论:“我认为,他的著作所以能说服人,就在于他能将新的和永恒结合在一起。”第四是认为《大众哲学》的成功应归功于艾思奇对读者群体的深入研究。在第三章中,泰瑞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说:“艾和他在《读书生活》的同事们努力想弄清他们的读者是哪些人,并根据读者的能力去写作。”泰瑞列举了相关事例说明艾思奇当时为了研究目标读者,曾阅读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和提出的问题。通过信件衡量读者的水平和需求。“我认为,艾思奇努力以他的目标读者能懂的声音说话,这使他的书籍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权威性。换句话说,他努力于大众化,使他有向读者说话的能力。”同时,他运用了比较方法来说明艾思奇是如何打败他在思想意识上的对手的。“相比之下,在或自由阵营里的许多中国作家却明显地不愿意向评议习惯不同于自己的人讲话:他们不说‘当地的方言’,因而也就削弱了他们自己要传达的信息的力量。”特色之三:观点创新,评价客观。在论文中,泰瑞引用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名词,如“其他人”、“民族身份”、“胜任能力”、“元叙述词”等。他把这些概念从社会学话语中独立出来,进行了专门的心理学、社会学的探讨,并对这些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泰瑞指出:“最后,我将探讨艾所构造令人信服、多层次的‘其他人’的组成部分,在与这些‘其他人’做斗争中,许多中国人可以明确他们自己的身份。”“不构筑一个相对抗的、外化的‘其他人’,就不可构筑个人与社会身份。正如黑格尔在《主人与奴隶》所说那样,只有当我们将自己看成是在其他人眼中的存在时才能认识自己。”泰瑞认为,艾思奇从理论上传递给中国民众一种自身感性认同的身份定位(类似于阶级意识)。同时,他指出:“应该承认,艾所传达的(中国人)在思想上有力量与西方抗衡的信息……在感情上俘获了‘其他人’。”“艾是以明确指出读者们所有的对手的方式来构筑读者的身份的。他构筑的身份是从反面解释的,也就是说他告诉他的读者他们不是什么样的人,而让读者自己去决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在这里,泰瑞揭示了《大众哲学》在心理上鼓舞了中国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省与文化自强。就此而论,泰瑞的视角是非常新颖超前的。在对艾思奇及《大众哲学》的评价上,泰瑞非常肯定艾思奇作出的成绩。他说:“如果说我们将作为一名宣传家的艾思奇与他的法、英、俄等国的先驱相比较,那么,他在出版《大众哲学》中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的成就是现代中国这种成就的先驱。”同时,为了说明艾思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还对1935年前后的上海读者市场的竞争情况作了说明:“30年代在上海有大量的作者,这形成了买方市场。想要出售自己作品的作者必须明确他们的目标读者是谁,找出适当的地点、形式和思想,并据以写作。对这一任务,艾思奇完成得十分成功。”可见,泰瑞对艾思奇及《大众哲学》的写作背景及环境是作过深入考察的,因此得出的评价也比较客观准确。总之,泰瑞的这篇博士论文结构清晰,论证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然,在某些方面,如关于文本的社会学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可以说尚属破题之见,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总体来看,这篇论文既有突出理论重点的深度,又有全面挖掘理论的广度。但笔者认为该文也不乏值得商榷之处。首先,这篇论文对读者社会学、语言学理论的掌握要求较高。文中应用了大量社会学、语言学的理论阐述,这给一般读者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读者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次,论文在一些问题的观点上存在偏颇,如在第一章结尾,作者是这样评价艾思奇的:“艾出生于一个有激进政治思想的家庭,而且出身于一个很可能在政治对调中参与思想意识方面斗争的社会阶级……由于他的家庭在政治上很活跃,他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似乎艾此生就要作宣传家的。”在整篇论文中,泰瑞对艾思奇的评价都是把他作为一名宣传家来定性的,这显然不够全面。再次,论文中关于某些问题的分析和说明比较模糊晦涩。比如,在关于元叙述词这一章中,泰瑞典型的西方实证性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使这一章节之间的逻辑层次看来不够清晰,显得较为晦涩难懂。但是,总体来看,与其他学者关于《大众哲学》的研究相比,这篇论文拓展和深化了对《大众哲学》的文本研究,瑕不掩瑜。相信会给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以一定的帮助和有益的启发。

二、论文给予我们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艾思奇及《大众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有增无减,但称得上为精品力作的作品却并不多见。通过对泰瑞的《艾思奇和重新建构1935年前后的中国身份》这篇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思维方式、论证过程及研究方法,这篇论文都有着独到之处,对当前国内学界大力提倡理论创新,拓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启示之一:完善知识结构,端正学术作风。泰瑞的论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角度新颖、分析深入、逻辑清晰。他从社会学角度切入主题,综合交叉运用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充分展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学识,这使他的论文与国内许多研究艾思奇的论文相比独树一帜。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支生力军,目前,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队伍庞大,但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较少。这与知识结构单一不无关系。纵观我国当前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所学的专业都非常相近,有的甚至完全一致。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能否作出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一方面在于个人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取决于学者本人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前瞻性的学术见解等。可见,相对单一的知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众思想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局面。加之受当前社会上腐败现象的影响,学者的学术品格与个人修养良莠不齐,一小部分学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失。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研究问题缺乏对现实的深入分析,只满足于掌握书本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文章做不细、不深入,都想做大手笔文章,不肯从细节上推敲下功夫。泰瑞的这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要提高学者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学术作风,就必须反对急功近利,反对粗制滥造,要真正沉下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推出精品力作。启示之二:推进理论创新,努力转变文风。泰瑞的论文极具问题意识,通篇没有空话套话,开门见山。与之相比,目前我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想象、闭门造车的现象。这种主观主义导致我们的理论作品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根本无法解决民众现实中的问题与思想上的困惑,也直接导致理论宣传力与说服力的下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2](p.11)学术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科学性与深刻性,更在于它的创新性,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与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敏于思考,勤于笔耕。此外,泰瑞的论文篇幅虽然不是很长,但文献引用率较高,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文风。这些优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目前,国内学界在论文写作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论文写作缺乏严谨性、规范性。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用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研究方法和学术写作的规范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很多高校非常注重高校对大学生、研究生写作方法与规范的培养教育,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国内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只要写的文章有思想、内容好,形式并不重要。其表现是文献引文率非常低。这些差距在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实际差距,同时又制约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作品,如果没有严格的引注及文献参考,就容易出现规范混乱,也是造成学术上弄虚作假的重要诱因。可见,学术写作规范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更重要的,它是对于学术作品之真实性、严密性的审查和保障手段之一。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必须强化学术写作规范,通过成果呈现的规范化来促进研究过程的科学化。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从自身做起。启示之三:加强学术交流,积极促进学风。泰瑞的论文也在另一层意义上启示中国理论界应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作品、好文章、好观点不应只放在书斋中,也不应仅仅刊登在一些读者范围有限的期刊上,而应“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机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以产生思想的碰撞与交锋,萌生新的思想火花,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和启发创造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以艾思奇为例,他个人主张在学术问题上应当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为此,他参与多次学术论战。通过论战,充分激发了学者们在学术上的敏感性和追求真理的激情。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将宝贵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学术问题的探讨上,应选择有意义的学术问题进行学术争鸣。比如,当前一些人为哗众取宠而故意做的“学术”翻案文章,或者故意制造一些人为“学术”炒作而与名家争鸣,甚至争论一些本无意义的命题,等等。因此,在学术研究领域,我们要敬畏学术、尊重学术、献身学术,自觉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课题来研究,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论题来争论。学者应该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将不同观点、看法或评价及时在学界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只顾自己埋头苦干而不管整个理论界的发展和变化,不顾时展的新形势。为此,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不主义”方针及其政策,他说:“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这些都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3](p.183)理论界应该认真构建一个理论平台,为所有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交锋的机会,让思想的火花在此激荡,让真理的光辉在此闪耀。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艾思奇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讨会述评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06-0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向、主要渠道和重要内容。2012年5月12日成立了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在云南大学召开了首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来自省内外的180余名学者与会,多位学者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为今后开展好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明确了方向,集合了队伍,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一、学术成果综述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对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和重要启示进行了集中讨论,对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和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及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规律、道路和方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学术成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从全国性视野和本土化情怀高度评价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学者们系统评述了《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并阐述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过程中的开拓性成就,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化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这些成就和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另一方面,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艾思奇《大众哲学》是大众化、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读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普及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充分展现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

学术界存有这样的共识:对艾思奇的关注和研究,主要缘于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所揭示的理论创新道路、所带来的思想启示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定、学术论文及专家发言情况看,这一思想共识和研究指向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从会议收到的论文看,不少作者紧扣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不同方面,或总结概括学术界对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所做贡献的研究情况,或从学理上阐发艾思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或从宏观上阐述艾思奇在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地位及其特殊成就,或从微观上深入探析《大众哲学》所揭示的哲学大众化道路。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往往直接以艾思奇哲学大众化道路为切入点,以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理论武装工作和群众教育活动的历史经验与主要成就。

3系统总结艾思奇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实价值

有的学者认为,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与他们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形象的生活事例、巧妙的比喻、明快的文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出来。这些经验是艾思奇给予当今理论界、学术界的重要启示,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学者们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和任务、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核心任务是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学者们认为,尽管时代条件和实践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力图探求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有的学者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是前提,宣传教育是关键,联系大众是根本。唯其如此,方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有学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科研)、宣传教育(科教)、推广普及(科普)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从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认同。有学者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和实践需要,契合接受主体及其思想文化特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学者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文化建设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过程、文化生活需要和素质发展要求中。

5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教育、宣传普及、实践运用等方面的课题

这是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有学者结合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把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一些成果立足现实需要,反映当前的研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理论创新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这些新探索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拓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颇具意义。

6注重对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

谈到艾思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大众哲学》,这有利于推进哲学的大众化,但也会带来遮蔽艾思奇哲学思想等问题。这在本次会议的论文中已受到关注。有学者透过《大众哲学》探索艾思奇的哲学观和哲学研究方法论,并指出艾思奇能写出脍炙人口的通俗论著,正是他在哲学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厚积薄发的表现。学者们普遍认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是自成一体的,其中蕴涵着他对哲学的独到理解,以及如何对待和研究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另外,一些学者还探讨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学者们基于艾思奇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指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存在形式,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成于群众生活中、呈现于哲学家自觉建构活动中的哲学和智慧,它应以大众的语言、朴实的风格和简明的道理来呈现。

二、理论向度及学术特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部分知名专家做了大会发言。会议交流研讨与提交研讨会的论文,使本次学术研讨会呈现出鲜明的理论向度和学术特点。

1从研讨的切入点上看,与会学者多从艾思奇成名之作《大众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研究切入,这反映了近10年来研究艾思奇的一个重要趋势

具体而言,或从《大众哲学》文本、语言、叙述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切入,讨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或从《大众哲学》的学术意义、思想主线、时代精神研究切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方式和成功范例;或从《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视角切入,认为《大众哲学》作为一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道路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著作,在当代哲学研究中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低估。

2从研讨的思路上看,本次研讨会呈现两个方面的学术取向

从艾思奇的思想成就、学术成果及其所揭示的道路和启示方面开展研究,力图通过阐释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当代启示,以求凸显和再现艾思奇哲学思想的学术体系,这是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另一个重要学术取向是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来开展研究,力图通过研究艾思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以求探索和揭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和当代启示。显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取向也就构成了当下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两个基本思路,而其间又总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交融的。

3从研讨的内容上看,主题明确,选题多样

比如:艾思奇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三化”方面的特殊贡献及其当代启示;艾思奇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道路、规律和特点;还包括艾思奇生平历程及学术成果的文献资料评述、艾思奇思想成就及学术成果的理论梳理等等。可以说,论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近期云南学术界关于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一次盛会。

4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指向上看,在于立足本土优势,探讨当代中国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理论创新及其实践运用的问题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决策,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当今时代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需要。在近10年的一个时期内,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解答在当代中国的前提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模式和路径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由大众化到中国化的具体途径问题。

三、深化研究的构想

毋庸讳言,在艾思奇家乡云南成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并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届学术研讨会及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呈现的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为云南学术界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研究论域有待拓展,研究方向有待凝练,学术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不够活跃和丰富,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和深化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术研究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加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队伍建设

目前,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力量有三:一是 “专业队伍”,主要是由把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中不少是中青年学者;二是“地缘队伍”,一般由艾思奇革命生涯和学术活动主要发生地的学者们构成;三是“亲友队伍”,主要由与艾思奇有过生命联系、生活交往、工作接触、师承学缘关系的研究者或见证人构成。这几支队伍和研究力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还主要体现为以个体研究者的形式来开展研究,有组织、集成性开展研究的科研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从云南本土的人文情怀来看,艾思奇是云南的骄傲,是值得云南思想理论界的学者们认真学习并引为榜样的。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云南应努力走在全国前列,在本土形成有全国性影响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基地。通过进一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通过集成社会科学界的相关力量,形成稳定的科研力量。这就是说,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具体的研究课题上,需要进一步解决“谁来研究”的问题,目的在于增强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体性力量。

2要系统整理艾思奇与马克思大众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和文献资料

在解决了“谁来研究”的问题后,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研究什么”的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文本文献基础、学术理论基础、概念范畴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基础、研究目的价值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基础。今后,开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系统整理这几个方面的学术文献是十分重要的。以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成立为契机,发挥各会员单位的优势,建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资源信息中心”,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建设资源共享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信息库”,把目前相对分散的各种学术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资源库。

3要准确把握和及时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

在对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有成果和文献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为方便学术界开展新的研究活动,研究会有必要全面把握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学术动态,并按照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快速化的要求,向专家学者们定期、不定期地公布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动态资料,以便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状况和学术前沿。

4要鼓励从学术层面开展艾思奇思想研究,不断提升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水平

这方面可以做的研究课题很多,例如:艾思奇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研究、艾思奇思想与中国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政治和文化启蒙研究、艾思奇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研究、艾思奇哲学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比较研究、艾思奇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对话研究、艾思奇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研究、艾思奇与云南文化研究、艾思奇道路研究等等。

总之,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既是一个蕴涵着巨大学术空间和思想张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课题,这一研究必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以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思维,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概括,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伟大的理论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1]

Ai Siqi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 Review of Academic Seminar

ZHANG Chang-shan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an, China)

Abstract:The constant promotion of the Chi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has been a major tas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arxism. Ai Siqi is one of the philosophers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In terms of the CPC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 group of scholars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s on Ai Siqi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t the first academic seminar hosted by the Yunnan Marxism Populariz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They discussed Ai Siqis theorie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s well as the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s of Ais efforts to popularize Marxism. The founding of the Association and its continued academic activities will help deepen and expand the study of Ai Siqi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CN:32-1084/C)创刊于1955年,是一本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该杂志反映了南京大学师生在这些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读者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文科院校的师生。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也是首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期刊之一,入选了教育部的名刊工程,并曾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

它广泛报道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特别在哲学等领域的论文上有较高水平,对于论文的审稿和编辑工作非常严格,以确保发表的论文具有学术活力和质量。另外,该杂志的论文出版周期较短,速度较快,有助于及时传播科研成果。此外还提供多样化的论文形式,除了正常的栏目外,还设有特约述评、研究快报、简报、论坛等栏目,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34-1333/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关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前沿并注重学术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期刊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和严格的论文评审,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期刊关注哲学领域的研究。哲学作为一门深入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和智慧的学科,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哲学领域刊登的学术论文,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伦理学、形而上学、认知科学等。这些论文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思考,为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

该期刊始终关注学科发展前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学科领域都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致力于跟踪学科的最新动态,关注前沿研究成果和创新理论。通过刊登相关的学术论文,它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界对于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注重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推动学科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鼓励学者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创新的学术成果。通过鼓励创新、鼓励跨学科研究,该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促进了学科的繁荣和创新的产生。以其关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学术论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学术创新的特点,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21-1413/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本刊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31,在61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5;复合总被引频次256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495;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33.18,位居Q1区。

“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

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

大众哲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阿多诺著述极多,主要思想体现在阿多诺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的辫证法;二是文化工业;三是他的现代艺术观。

一、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其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问题。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回顾我们的历史,从历史层面上看待这一问题,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

在一战后,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中西欧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卢卡奇和科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丧失了,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道路是行不通的。后来到了1955年,法国的海诺·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作了概括,并首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此后,这个概念才引起较大的反响。

在其发展长达8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时代针对不同的问题出现了思想倾向和重点各不相同的许多流派。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期。卢卡奇等人在寻找革命失败的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不同于列宁主义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一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没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2.20世纪30-6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鼎盛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人了转向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索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援救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了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的批评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侧重点和思想观点是不同的,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不仅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甚至同一学派的思想家之间也发生着争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地域性—产生于西方;又有特定的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评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既批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二、阿多诺的主要理论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卜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其中尤以批评社会理论为最。阿多诺一生中留下了《胡塞尔现象学中物和思的先验性》、《克尔可·凯郭尔:美学的构成》等著述。另外还与霍克海默合著怡蒙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否定的辩证法;二是文化工业;三是他的现代艺术观。

1.否定的辫证法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一部试图为社会批判理论提供全面系统的哲学论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提出,仅仅去发掘辩证法的否定内涵是不够的,认为必须在“辩证法”之前冠以“否定的”这一定语,才能更彻底地突出辩证法的否定特征,才能表明社会批判理论的绝对否定性。与传统辩证法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第一,非同一性是否定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是传统哲学的基础,这在本体论上表现为对终极实在的寻求,在认识论上表现为首要性的强调,其实质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在黑格尔那里,“同一性”是具体的有差别的同一,矛盾就是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统一。但阿多诺认为,思维就是同一,而同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辩证法就是矛盾,而矛盾就是非同一,非同一就是对同一的绝对否定。因而,非同一性就是否定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反概念、反体系是否定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阿多诺认为,任何概念都不能与自身对象完全同一,因为概念本身已经包含了非概念的因素。所以,概念与对象之间是非同一的。这样,否定辩证法就要致力于通过概念而超越概念,从根本L清除对概念的崇拜。这样,否定辩证法关注非概念、个别性、特殊性。于是,它就既不是关于世界观的描述,也不是普遍有效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否定辩证法是一种‘。反体系”

第三,绝对否定是否定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在阿多诺看来,传统辩证法,不论柏拉图辩证法还是黑格尔辩证法,都认为矛后双方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认为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辩证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而否定辩证法主张“矛盾地思考矛盾”,赞成矛盾的不可解决性,认为真正的否定是不包含任何肯定因素的绝对否定,除了否定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否定就是一切,否定就是目的。这样一来.阿多诺的否定就成了绝对否定,这就成为否定辩证法的核心

第四,“瓦解的逻辑”是否定辩证法的最终结局

从这种绝对否定的辩证法出发,阿多诺对包括一切本体论哲学、二元论哲学、体系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和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进行了全面颠覆;并对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工业文明进行了彻底批判。

阿多诺的洞察力是深刻的,批判力是强大的。然而,否定辩证法除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否定之外,并没有指出走向未来的出路,反而陷人了悲观主义。他说,否定辩证法作为否定的东西,将在最后的一次运动中否定自身。因而,悲观绝望就成了否定辩证法的最后结局。这样说来,否定辩证法最终是一种“瓦解的逻辑”。

2.文化工业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关注大众文化的人。早在1938年,阿多诺就写了《论音乐的偶像性和欣赏的退化》等论文,开始把大众文化纳人学术领域。而其中的《文化工业:作为欺骗群众的启蒙》一文则被奉为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的开山之作,它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基调。此外,阿多诺还著有《现代音乐哲学》(1949年)等大量论文,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影响。

阿多诺首先指出大众文化下的艺术堕落了。他坚持用“文化工业”来为“大众文化”正名,就说明了他对大众文化的“文化品质”的怀疑。既然艺术已沦为商品,那么它就必然按照商品的逻辑来运行,其显著特征就是艺术生产的标准化和艺术产品的齐一化,紧接而来的,则是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的彻底覆灭。艺术与广告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广告与文化工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融为一体了”。在阿多诺看来,一切按配方程序制作的产品,都是没有风格的,无论这种产品是电影、电视节目,还是汽车、衣服,都只不过是某种单质整体的样品和复制品。面对这一切,阿多诺悲叹道:“艺术可能已进人它的没落时代,就像黑格尔在150年前估计的那样。”

在看到艺术堕落的同时,阿多诺更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控制程度已远远地超过了以往时代,并且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暴力和恐怖实现的,而是由意识形态进行的,这就是由“工具理性”和消费至上原则结合起来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无声无息中雄行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

大众文化说到底是虚假的和带欺骗性的,它无所不在地操纵着大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着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成为巩固现行秩序的“社会水泥”。阿多诺指出:“与自由时代不同,工业化的文化可以像民族文化一样,对资本主义制度发泄不满,但不能从根本上威胁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工业化文化的全部实质。”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一方面我们应该意识到,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在今天看来,毕竟已经是一个成为过去的历史产物,另一方面,作为当代杰出的思想大师、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批评家之一,阿多诺的思想无疑又是具有启发性的,阿多诺的文化理论至今仍有着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阿多诺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意义是不可抹杀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他的理论限度

3.现代性

上一篇:文艺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工业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