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3:4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 键 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 第67页.

②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第48-49页.

参考文献:

[1]朱丰顺,吕景云编.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2

关键词:社会文化视角;美术心理学;现代美术教育;影响

美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十九世纪末期,随着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术心理学逐步被美术教育者所重视,并开始运用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心理状态的培养中。从美术心理学的研究划分,可以分为儿童绘画发展、美术治疗研究、艺术研究和美术绘画过程四个方面。从一定程度上,美术心理学可以反映学生个体的绘画创作与心理状态,为现代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心理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与多元文化的发展,美术教育教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美术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术教育与心理学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美术对心理学影响的产物,也是心理学对美术影响的产物的体现。将美术心理学运用到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是新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与现实需要,也是美术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美术心理学对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影响

美术教育作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学科,它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美术本位和教育本位两方面,美术本位取向主要侧重于美术自身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实施美术教学,使学生获得美术技能与美感,教育教学方法是保证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教育本位主要侧重于教育功能的实现,首先它认为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教育,其次是注重对人的审美认知情趣的培养,美术是全部教育的一方面。[1]将美术心理学引入美术教育,为美术本位取向与教育本位取向提供了平衡,这种平衡可以更好地促进现代美术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现代美术教育健康科学发展。

1.美术心理学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了条件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大环境的支持,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只有充分尊重与信任,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讲,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个性的差异性,也有共同性,学生群体发展也会呈现出阶段性、不平衡性的特点。这就会造成在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群体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矛盾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解决好这一关键性问题,首要之处就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由于学生个体在智力发育、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的审美情趣、认知特点及接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将美术心理学引入到现代美术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心理状态,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另外,通过美术绘画作品还可以反映创作者的心理发展与内心情感世界。美国著名美学家古曼教授认为,美术艺术具有三方面的特性:表现性、充实性与结构性。表现性就是指一件美术作品借助一定的隐喻手法含蓄表达创作者的心理状态与内心感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色彩、技法、构图设计等,可以了解到美术作品创作人员的内心世界。美术教师通过美术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创作作品反映的主题与价值,还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状态。在做到全面了解掌握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并对美术学科学习中发展缓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美术心理学为美术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无论是学校还是师生多数重视文化课程教育和技能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投入力度不够。学生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是因为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很难用量化性的指标进行规范和评价,学校对开展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方法准备不足,同时,还因为道德教育周期长,见效慢,短时间内无法直接体现美术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很多人认为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实践与应用较强的学科,只要教会学生绘画、临摹、雕刻的技巧与方法就可以了,显然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认识,是对现代美术教育的误解。现代美术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无论是从教育的功能还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来讲,美术教育的开展都离不开道德教育的支撑。道德教育中包含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因素,对美术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德情感的影响尤为明显。[2]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行为、举止、意图进行的规范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通过美术心理学的开展,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学习或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情绪障碍,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做好自我调节,提高社交技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同时,美术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发现自己身心的发展变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解决好自身道德情感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或矛盾。针对当代学生成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道德情感问题,很多学校已经组织开展了由美术教师与心理教师组成的教学小组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美术教学中将道德教育融合进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和道德认知行为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良好个性的培养。此外,美术心理学对学生道德情感、认知及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美术心理学揭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对外界事物、信息的加工、存储及提取的整个过程,并对学生的行为偏好进行预测。

3.美术心理学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美术心理学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美术绘画表现与认知能力是紧密相连的,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美学家古曼就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他认为,美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活动,在美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认知,人的性格、感觉、情绪、思绪、兴趣爱好等都会对美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反,美术创作中的技巧运用与主题的变化也会不断提升人的认知水平。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作为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具有重要影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术心理学的研究就开始了为美术审美艺术的研究。借助美术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对任何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比如,透过美术作品可以探究创作者的心理情感的表达,透过对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研究潜藏在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与大众心理等等。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借助美术心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与创作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4.美术心理学为提高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性提供了条件

美术心理学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对不同视觉信号的感知规律,揭示了不同美术创作技巧下的不同艺术效果,从而使美术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能够更加充分的表达创作者的内心世界。[3]美术心理学认为,不同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彩、线条、结构的运用传递出的信号刺激强度是不同的,因而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这与人体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与视网膜内的神经分布具有重要的关系。不同的美术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不同,人们对其评价也不尽相同。

二、美术心理学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将美术心理学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审美水平与美好心灵;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美术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

1.关注良好个性的培养,不断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一是抓好少年儿童阶段的美术绘画心理培养。美术教育是一项系统长期性的应用教育,既需要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同时还需要从小抓好教育培养。青少年阶段作为美术心理教育的重要阶段,要积极开展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的教育工作,要允许他们犯错,给予他们充分的自我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要鼓励他们去尝试各种美术作品的制作,并加以引导与指导。同时,还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育与认知规律,承认个体差异性,结合他们的成长发育实际,采取有效方式进行美术教育培养。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美术教学进行调整。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不同,即使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个体,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教育,只有在具备良好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自信心。三是将美术教学与健康心理调节相结合。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具有明显的审美功能,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思维与视野,提升人的生活品味。美术心理学就是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功能,对人的心理及情绪起到调节作用。[4]因此,美术教学中应发挥好美术的心理调节作用,运用美术心理学的思维结合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个体良好心理的形成。

2.引入美术心理学,优化美术教学课程设置

将心理学引入教学过程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影响,同样,美术心理学的引入必然会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环节,因为这些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特点为基础的。建立在以美术心理学为指导基础上的美术课程更加符合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与认知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是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要设计安排好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将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的教学内容始终贯穿于美术教育全过程。二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难易适中,不要超出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均衡性发展。对美术课程的内容设计,既要综合考虑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发展阶段,要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学理念,促进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在美术课程的实施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及时进行调整,把课程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实施全过程,做到阶段性评价与年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3.将“育人”指标加入到教学评价指标中来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往往把育才作为首要且唯一的指标,从教育的本质上讲,育人与育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兼顾二者,特别是像美术教育等艺术类学科更应如此。教学评价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中,要把美术心理学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好的教育目标的指引,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育人”指标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并对该项指标进行细分,如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情感培育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4.优化美术教师队伍结构,提高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

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教育,是建立在以能力为基础之上的。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就提出了包括个人素质、专业素养和美术素质三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能力教育。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果,更影响着未来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将美术心理学引入到美术教育中,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美术心理学还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具体指导,通过揭示美术创作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教师改进美术教学方式方法,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美术教学中引入美术心理学,还可以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向着名师目标不断迈进。另外,通过美术心理学,美术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做到了如指掌,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绘画技巧和对学生心理、情感、认知、行为的综合把控能力,增强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为适应现代美术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优秀的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高建立.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2,(7):120-122.

[2]宋涛.试论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89-92.

[3]吕型伟,阎立钦.构建美术教育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2):45-51.

[4]路家明.素描:通往艺术设计的桥梁—谈“体验性”素描实验教学[J].北方美术,2013,(1):31-35.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作为影响社会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积极关注。社会支持简言之即社会人利用其拥有的社会关系所获得相应的物质以及精神的支持。社会支持的程度、范围影响着社会人的情绪、认知、行为,特别是对压力体验和应激事件的处理。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以积极社会支持为核心的研究内容受到了重视。其中,在促进人类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和积极的组织和文化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进一步探索社会支持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类特殊的群体,关注其在社会角色转型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指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棘手问题时,受到来自他人、团体和机构的各种帮助,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压力事件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社会支持的完善对于大学生群体积极情感的体验、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面对的是学业技能完善和就业前途的双重压力,同时该群体也是从青年末期走向成年早期,承担的多元化压力,自身是否获得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直接影响到其心身健康的发展以及能否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体验和事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在安徽的四所高校(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中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大三以及大四的在校学生350人统一施测。

(二)测量工具

采用由肖水源1993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三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分量表的信度在0.89~0.94之间,重测信度在0.85~0.90间,该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越好。

(三)施测程序

在抽样班级中由主试统一发放问卷,整体实测并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21份后,得有效问卷329份,有效率为94%。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以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

(一)高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现状

对有效的329份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高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总体得分38.04±5.78。通过对SSRS问卷的描述性分析,了解到在遇到困难时,大学生获得的实际和心理的社会支持来源的得分如下: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支持维度上,支持源的比重有所差异。在物质支持上,得分前三的支持源分别为父母、朋友和亲戚,而在精神支持层面上得分前三为朋友、父母以及亲戚。

(二)高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资料方面的差异

1、高年级大学生在性别方面社会支持的差异

通过数据统计,此次调研中男生共计147人,女生共计182人。根据对高年级大学生不同性别维度的T检验所得,男女生在客观支持(t=-2.38,p=0.001)、主观支持(t=-2.36,p=0.020)、支持利用度(t=-3.59,p=0.000)以及社会支持(t=3.55,p=0.000)总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女生的社会支持显著性高于男生。分析原因:一是由于女性的社会角色,普遍认为弱于男性,所以在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弱者更容易获得帮助;二是由于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女生相对于男生情感更细腻,在精神层面也易于和他人进行沟通,表达或者发泄情感。

2、高年级大学生在学科方面社会支持的差异

数据结果统计,调研中文科生191人,理科生138人。通过对高年级大学生不同专业维度的T检验所得,不同专业在支持利用度(t=2.43,p=0.017)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观支持(t=5.89,p=0.000)以及社会支持总分(t=4.30,p=0.000)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即文科专业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理科,但是在客观支持(t=1.02,p=0.311)得分上,不同专业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析原因,首先是文科学科的性质特点,感性多于理性,更容易有情感表达,文科的学生在主观上更容易相互支持和倾诉;其次是对于高年级的文科学生而言,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感知系统,相对于理科生而言,他们更关注于软环境,因此对于支持获得和利用而言更敏感也更擅长。

3、高年级大学生在生源地方面社会支持的差异

此次调研中生源地来自城镇的共计199人,来自农村的130人。通过对不同生源地维度的T检验所得,在客观支持(t=2.02,p=0.046)的维度上,城镇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性高于农村。但是在主观支持(t=0.54,p=0.592)、支持利用度(t=0.16,p=0.869)以及社会支持这三个维度的总分上(t=0.65,p=0.515),不同生源地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地域上的差异,城镇的生活水平相对农村而言更优越,社会支持的客观物质载体也更丰富,因此在客观的物质支持上,城镇更佳;其次由于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即使是农村的大学生,也能合理优化利用群体同伴间的精神上的支持,因此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的得分上,虽然低于城镇学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高年级大学生在独生与否方面社会支持的差异

调研中通过数据统计,独生子女共计138人,非独生子女为191人。通过对高年级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维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在客观支持维度上,是否独生的得分(t=1.24,p=0.217)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主观支持(t=-6.55,p=0.000)、支持利用度(t=-2.89,p=0.000)以及社会支持(t=4.90,p=0.005)得分上,是否独生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即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显著性高于独生子女。分析原因,一是因为非独生子女家庭的构造模式,非独生大学生在家庭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相互支持、分享,因此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获得来自兄弟姐妹的支持,特别是精神上;其次是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除了独立也更易于自我反馈,社会支持主要源于朋友,表兄弟姐妹之间的支持较少,虽然在客观支持上获得的物质支持与非独生子女间没有差异,但是在其他几个维度的得分上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三、讨论与建议

高年级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于面临着学业、就业的双重压力,同时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个体获得物质或精神的社会支持程度以及主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决定了该群体能否顺利的度过合法延缓期以及施行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高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略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得分(37.56±3.73),这也就说明高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的获得和感知都是比较好的。本研究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家庭、友伴以及学校的支持对大学生度过高年级发展的关键期有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心理与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行为反应适度以及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七个层面。此标准的后六个层面发展顺利与否都与高年级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状有一定的关联,本文试从家庭、学校以及个人三个层面提供相关发展性建议,以期通过积极的视角推动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构建与提升。

(一)家庭层面

家庭(包括父母和亲戚)作为社会人发展最初和最主要的支撑系统,自始至终发挥重要作用。心理学学家布郎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微观系统最重要成分,因此,构建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升高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质量。首先,家长应该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大学生子女多进行沟通,更多关注子女的精神世界,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更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子女认知大学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积极探讨在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处理思维和办法。最后,家长也要和高校保持沟通和联系,从积极的视角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

(二)学校教育层面

罗杰斯指出学校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也就是强调了在以学校为载体的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重要性。通过本次问卷统计,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力度仅占总得分的17%。因此构建高校的积极社会支持能力有急迫的现实性意义。首先,高校的辅导员作为接触大学生最密切的群体,要积极关注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发展,要对不同特质、专业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正向的氛围,在无形中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教学应该灵活化、时代化,完善教改课程,搭建多元化社会活动平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发展和完善个体的职业兴趣,特别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开展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

(三)个体层面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4

心理健康,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初中生的影响更大。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发现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避免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根据初中生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因此,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改变和控制,保证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改善方法

社会环境,就是人类进行生活生产活动的总体概念,社会环境的形成,主要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思想环境,每一方面都对初中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当前,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受到相关的约束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

社会物质环境的影响。社会物质环境对初中生心理的影响,主要由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导致学生心理不稳定,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一方面,初中生总是找机会去玩,形成了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传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1]。另一方面,社会的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学生不愿意出去,很少参加一些社交性的活动,所以,逐渐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和孤僻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但是,物质环境也有好的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比如一些公益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对学生的人格能够进行完善。因此,要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就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引导,广泛的开展社会性活动。

社会风俗的影响。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到来,初中生也普遍带了手机,这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另外,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目前,教学中经常能够发现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而且屡禁不止。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通过手机接触到了许多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甚至有黄色、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上,西方思想和文化盛行,对缺乏辨别力的初中生来说,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铺张浪费的现象等,容易造成初中生的心态失衡。

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学校以及其他的组织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引导和教学,同时,注意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植树造林、清理小广告等。通过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学校因素的影响以及改善方式

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中,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楼、宿舍和其他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硬件设备不仅是教学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建设质量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2]。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也有关系,学生可活动的空间范围小,心理就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身心活动和休闲的场所。

(二)学校的人文环境

学校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气息,校风以及班风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目前的教学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率,给学生形成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比较大,导致学生逐渐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师生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家庭因素的影响和改善方式

家庭对初中生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额别是一些特殊的家庭,以及一些情感问题,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家庭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心理状态都比较好,相比而言,那些单亲或者离异家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比较多,而且缺少一定的关爱,因此,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3]。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孤僻、忧郁的性格,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些学生,生活中就需要加强和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防止对他们的心理影响逐渐加深。

家长的教育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家长总是以过去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总是责怪和打骂,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逐渐的出现逆反心理。如果教育中,使用方法不当,容易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因此,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相关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教导,同时,家长要注意进行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可以定期的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十四中学)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学校;社会;学生

心理健康指有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能避免因过于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病态症状,与人相处可保持融洽互助的状态,有进行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能力,有从事工作的能力,能正常地爱别人与被爱。

一、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目前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比较普遍。近年来经常出现学生犯罪、自杀和杀害他人等现象,曾经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一案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该案是一桩典型的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恶性事件。据相关材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3.6%的小学生,18%左右的中学生和大约23%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杀率甚至占自杀人群的25%,这说明学生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成员的素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家长的品德修养、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对孩子的品德和心理成长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2)单亲家庭的影响。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都难以代替。夫妻离婚,受害的是孩子,其幼小的心灵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3)独生子女的负面影响。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的爱和保护,使孩子对挫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另外,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盲目地开发智力,不顾子女的个体差异和兴趣,致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反而伤害了孩子。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现在还有非常多的地方依然奉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超限度的学习和辅导,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感。据国家教委有关人士调查,目前中学生厌学率已达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

3.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严重,社会上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场所大量出现,如歌舞厅、酒吧、游戏机房以及现在正兴旺的网吧等,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健康

心理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小家庭中,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对子女应有耐心、和蔼可亲。家长对儿童的成长应倾注极大的关心和爱护,这是儿童成长的坚实基础。

2.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主要场所

①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②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让家长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③学校还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课程,聘请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给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

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空气,创造一个和平、民主、安定的社会环境;要树正风、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为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我们还应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谌业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

途径[DB/OL].,2009-02- 07.

[2] 甘吉良.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DB/ OL].省略/lunwen/2007/ 200711/120482.shtml,2007-11-09.

[3] 李雁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应三位一

体[N].中国教育报,2002-04-14(4).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校大学生;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不同领域中都受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在对高校学生的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学生的影响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正面促进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结合实践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学生主要影响的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受其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两种情况。

1.对大学生正面影响的分析

(1)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良好服务。这种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大学教育课程中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如微课、网络课堂、网络语音教室等多媒体教育模式的开展,为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帮助。二是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建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经验的交流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与方便的平台。特别是在与外国大学机构的交流过程中,网络交流平台的开放使得交流工作更加方便与快捷。

(2)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网络平台在开阔学生视野方面具有以下的优势。一是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生活的平台。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对社会环境与形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进入社会工作前就对社会有了足够的了解。这对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具有极大推进作用。二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社交平台。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单一,社交圈子一直比较狭小。但在网络技术支持下,QQ、微信等新型的网络社交工具的出现使得学生建立起更广阔的社交圈。

(3)有利于大学生压力的缓解。学习压力对于学生心理、生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舒缓压力的方式。 一是心理问题的疏导。诸如网络游戏、微博等都可以很好地实现心理问题的疏导。特别是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中,学生可以自由言论,使心理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保证学生的心理平衡。二是进行在线心理咨询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咨询心理问题,或者与相关专业人士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开展使得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其心理健康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1)过度使用计算机造成了学生与社会的脱节。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些大学生使用过度造成对网络的依赖,进而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造成网络依赖的情况。对现阶段的大学生生活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网络依赖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沉迷于网络社交、购物,形成网瘾等问题。这种网络依赖问题的出现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过于相信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过于相信网络信息内容,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渠道,这与大学生的素质形象是不相符合的。

(2)网络不良言论影响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在当前的网络平台中,由于其特有的开放性特点使负面的不良言论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网络中的负面不良言论对其世界观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负面问题在大学生中传播,网络平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引导实践工作探析

在大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应积极开展引导性的工作,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消除其负面作用。如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校内学习交流平台、社交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社交环境;建立内部网络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建立网络新闻探讨平台,消除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等,都属于很好的实践工作内容。

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管理者根据其实际影响与实践工作内容,开展了实践分析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服务性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焦贺丽.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7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教师威信;影响力

作者简介:王作虎(1978-),男,山东新泰人,江苏省扬州市仙城中学,中教一级。(江苏 扬州 225000)于长海(1979-),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山东 东营 257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教师专项课题(项目编号:C-c/2011/0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9-02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中提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1]这五个阶段既体现了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威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威信是指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尊敬和依赖。教师威信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威信对教育就没有消极影响,只是很多时候这种消极影响的存在被忽视了。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在阐释威信与教师威信涵义的基础上,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威信的形成与维护,指出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克服策略。

一、威信与教师威信

“威信”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被叫做“团体领导人的影响力”。心理学认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要实现有效领导,必须具有影响力。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基于这些认识,学者们从社会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威信”进行界定,认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誉,即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种让人信服的约束力和号召力”;[2]“威信是人际交往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人在一贯的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有影响力的优秀品质”。[3]笔者认为“威信”从实质上看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让人“敬畏”,又让人“信任”。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对学生产生的一种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论中认为教师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响力。

教师有威信对于教育效果影响很大。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积极的,学生对其所讲授的课会认真学习,对他的教诲会言听计从;相反,没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是会持相反态度的。教师威信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第一,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师的影响是正确的;第二,在情感上,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传递的影响;第三,在行为上,学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师为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形成和维护良好的教师威信,是开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关系。一个教师必须在学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教师威信的维护

1.专家效应:学识威信

社会心理学在谈到态度改变和说服效果时指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专家资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4]也就是说一般人更容易相信专家的话,更容易受专家的影响。同样的话,是否是从专家的口中说出来,对听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人们常常受那些被认为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拒绝别人本来就难,拒绝权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师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点是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在学识上让人钦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苍、年过古稀的资深优秀教师,让他和学生来谈人生问题,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一些。因此,教师要积累知识,在专业领域让学生佩服。比如要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包括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注重实践,重视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珍惜学校每一次培训的机会,每一次讲课比赛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当然教学反思也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写反思日记、利用微格教学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同行观摩、专家观摩、交流探讨等。

2.吸引力效应:人格威信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吸引力的理论能为教师威信提供理论依据。“美的就是好的”,我们喜欢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师的衣着打扮也最好是大众化,不能奇装异服。[5]其次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师生第一次见面时要注意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研究发现,人际交流中适当的赞美会收到很好的影响效果。也就是说,谁欣赏我,谁对我好,我就喜欢他,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学生喜欢那些认可和欣赏自己的教师,教师也一样,同样喜欢那些夸奖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恰当地运用赞扬。“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们趋向认为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努力寻找与学生的相似之处,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这样会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优秀教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语,即“老师在你这样的年纪,也……”,这种说法可以表明和学生有共同点,暗示对学生现状的理解和认可,而这也是进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础。人格威信还表现在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证自己在品德上没有任何让人指责的地方,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学识和品德有怀疑的话,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师不仅要谨言慎行,更应该说话算数。学校教育中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上该教师所教的科目,所以,优秀教师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威信的重要来源。

3.情感效应:情感威信

每年教师节,教师收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学生的鲜花、掌声、祝福的短信,更多的是涌上教师心头的暖暖的师生情。这深深的师生情就是教师情感威信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以包容的爱心和真诚的付出关心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在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中流淌的是教师的情感威信。要维持教师的情感威信,教师首先要保持关爱意识,用满腔的热情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教师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教师随时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而且职业要求教师在对这些事件进行处理时应该遵循教育和发展的原则,因此,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有更强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于控制班级的情绪。再次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个行为对等原则,即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回报你。教师的威信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要期望学生信服你,就必须注意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关爱中不能缺少应有的威严,很多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证明,教师如果没有威严,学生对教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响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在学校的生存,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时候,适当树立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发挥教师威信的有效影响

1.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表现

教师威信对教育成效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辩证地看待教师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也称为权力性影响力,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利等条件构成。自然性影响力,也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不同,它对被领导人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心悦诚服的。这种自然性影响力比强制性影响力要大得多。我们所谈的教师威信更多的时候是指这种自然性影响力。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师严道尊”的思想,现行教育制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资源控制上的不对等和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威信的某些消极影响也会在教育中表现出来。

(1)“晕轮效应”,束缚学生的思想。“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心理效应,比如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授的课、学科及教学方法等。反之,也有学生因讨厌某位教师而不喜欢其所教的科目。学生因喜欢并相信威信高的教师,从而无限扩大和泛化教师身上的优点,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这种“晕轮效应”容易使学生盲目地信服教师而丧失自己的思维,从而成为思维僵化、缺少个性的学生。这与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远。

(2)“马太效应”,教师威信更易两级分化。“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简单地讲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师只关注拔尖的学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现象。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认同的体现,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教师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从而更难建立起教师威信。如有的学生因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偏科,甚至对威信低的教师存在敌意,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响的,要避免教师威信的这两方面的不良影响,都需要学生保持正确的认知。

(3)“模仿效应”,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教师威信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导致学生丧失自我。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时期学生对教师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导致自我的丧失,甚至产生一系列问题行为。

2.克服教师威信消极影响的措施

从以上关于教师威信对教育消极影响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这一情况,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中心、一个重要、三个辅助。

(1)“一个中心”是指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师威信的影响是双向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积极发挥教师威信的有效影响,而避免或缩小消极影响。归根结底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关键,只有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性影响都是正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的积极影响。所以教师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现给学生健康、阳光的方面。在教学中,要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启发思维;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无私的爱心呵护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一个重要”是指学校要重视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作为管理者的学校,应从大局观出发,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教师威信的消极影响。首先,在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向教师传递正确的育人观。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再次,学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同时,学校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教师和学校。

(3)“三个辅助”是指学生、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就学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对待教师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从。同时要用批判的思维看待教师和学习过程,用坚定的自信挑战权威,做到既尊师重道又释放个性,展现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学校观、儿童观。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客观地分析教师威信及其影响。就社会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某一威信的盲从,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对待教师威信。

四、结论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威信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这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威信对教学的有效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33-435.

[2]贾雪玲.建立教师威信的新视角——社会交换论[J].新西部,2009,(2).

[3]颜激.教师的威信与教育成效[J].科学教育,2008,(2).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4-106.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 心理症状;初中生;结构方程模型;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2-0083-05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f Psychological Stress,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YU XinXin1,2, ZHENG Xue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541004

【Abstract】 Objective:To build relationship model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thods:1009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with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SCL-90,a relationship model was set up by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Results:Psychological stress, social support, positive coping style and passive coping style had significant direct influence on symptom score(the regression weight were 0.565,-0.064,-0.172,0.377),psychological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assive coping style had significant indirect influence on symptom score(the regression weight were 0.161,-0.042,-0.11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social support,passive coping style of males had less direct impact onsymptom score than that of females(the regression weight of females were -0.142 and 0.292, the regression weight of males were -0.097 and 0.198).Conclusion:The important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on psychosomatic symptoms was further supported in this study.

【Key words】 psychosomatic symptoms;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psychological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crosssectional studies

青少年期历来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危机期”,存在着一系列的特殊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青少年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应激,包括家庭关系冲突、父母离婚、亲密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的死亡、在学校的学业和社会应激。一般的文献也都认为青少年经历着较高的应激水平[1]。认知应激学说[2]认为心理应激不应是单纯的刺激,也不应该是单纯的反应,而应是由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刺激) ,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但有关应激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在应激中的意义,至今尚难以阐明清楚[3]。

近年来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在研究对象上,从整个应激过程来探明中学生心理健康作用机制的综合性研究甚少,在研究方法上,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来说明心理应激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试图构建初中生心理应激模型来揭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初中生心身反应的作用途径,为有效开展初中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桂林市选择7所初中学校(重点学校2所,选312人; 普通学校3所, 选486人; 稍差学校2所,选302人),每所学校随机选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7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009份。其中男生510人,女生499人;一年级316人(男生157人,女生159人),平均年龄13±1岁;二年级335人(男生173人,女生162人),平均年龄14±1岁;三年级358人(男生180人,女生178人),平均年龄15 ±1岁。

1.2 工具

1.2.1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问卷 参考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4]编制了适用于初中生的应激生活事件问卷。问卷共34个条目,有5个因子:学校教育、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采用六级记分:未发生0分;发生过,按影响程度分为,没有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事件的影响越大,压力感越强。本次测试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3-0.841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9。对本研究样本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MSEA=0.051,NFI= 0.943,NNFI=0.972,CFI= 0.936,GFI= 0.971,表明五因素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构想效度理想。

1.2.2中学生应付方式问卷[5] 该问卷有六个因子: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发泄、忍耐。采用四级记分:不采用、偶尔采用、经常采用、基本上都采用分别记1~4分。本研究有效被试使用该量表的结果显示,解决问题α=0.816,求助α=0.727,退避α=0.655,幻想α=0.643,发泄α=0.693,忍耐α=0.616。为简化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将问卷划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维度,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属于积极应对方式,退避、幻想、发泄、忍耐属消极应对方式。对二维度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MSEA=0.071,NFI= 0.934,NNFI=0.945,CFI= 0.962,GFI= 0.928,表明二因素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构想效度理想。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6] 有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 10 个条目记分之和为社会支持总分。本研究有效被试使用该量表的结果显示,主观支持α=0.605,客观支持α=0.587,支持利用度α=0.645。对本研究样本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MSEA=0.049,NFI= 0.964,NNFI=0.961,CFI= 0.973,GFI= 0.982,表明三因素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构想效度理想。

1.2.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7] 90个项目, 10个因子,采用0-4级评分,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本次测试中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3-0.892,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1。

1.3 统计方法 进行相关分析。采用LISREL 8.7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 结果

2.1 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症状总分间的相关分析

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症状总分间的相关情况见表1。

从表1可见,应激生活事件与症状总分及应对方式的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因子分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解决因子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及幻想、忍耐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与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解决、求助因子与症状总分相关不显著,其余应对方式均与症状总分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应对方式与症状总分的相关关系为将应对方式划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维度提供了依据。这些结果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2.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2.1 初中生心理症状与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假设模型构造

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时,应激生活事件作为外生潜变量, 外生潜变量的指标为应激生活事件五个因子的因子均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症状总分作为内生潜变量,积极应对的指标为解决、求助的因子均分,消极应对的指标为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的因子均分,社会支持的指标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均分,症状总分的指标为10个因子的因子均分。

本研究采用了Jreskog 和Srbom 建议的模型设定策略, 即事先设定多个模型进行评价, 通过模型比较得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相对有效和节俭的模型[8]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思路, 在模型设定中提出以下假设:(1)应激生活事件是预测症状总分的有力变量,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2)应激生活事件作为影响心理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可能在应激生活事件与症状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有直接影响。根据以上假设,本研究设定了两个相互竞争的模型。

模型1 外生潜变量应激生活事件,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症状总分;外生潜变量应激生活事件对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无影响,内生潜变量之间无交互作用。

模型 2 外生潜变量应激生活事件及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既可直接影响症状总分;同时外生潜变量应激生活事件还通过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症状总分;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还存在交互效应,间接影响症状总分。

2.2.2 初中生心理症状与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关系的假设模型估计

在模型拟合中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两个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2。

表2的结果表明,模型2的各项指数拟合得最好。检视模型2中各变量间的关系,发现应激生活事件到积极应对的路径系数为0.032(t= 0.751),未达显著水平,为简约模型。删除应激生活事件到积极应对这一路径,得到应激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的整合模型(见图1)。

简化后中介模型各项指标为:χ2/df为4.12, RMSEA为0.065,NFI为0.973, NNFI 为0.975,CFI为0.977,GFI为0.909,模型拟合得比较理想。

进一步分解各变量对症状总分的效应,发现应激生活事件对症状总分具有最强的正效应(总体效应为0.726,其中直接效应为0.565,通过社会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的间接效应为0.161)。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具有正的预测力(总体效应为0.262,其中直接效应为0.377,通过积极应对的间接效应为-0.115)。积极应对对症状总分具有最强的负效应(直接效应或总效应为-0.172)。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总体效应为-0.106,其中直接效应为-0.064,通过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的间接效应为-0.042)。

为了检验上述中介模型的路径系数是否有性别差异,首先用中介模型分别拟合男生和女生的数据,用MM表示男生单独估计的模型,MF表示女生单独估计的模型。然后将两个模型整合成多组模型,并依次增加参数相等的设定,增加的顺序参见侯杰泰等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9]。经检验,MM模型的拟合指数χ2/df为3.42,RMSEA为0.0531,NFI为0.945, NNFI 为0.927,CFI为0.951,GFI为0.949;MF模型的拟合指数χ2/df为3.31,RMSEA为0.0498,NFI为0.941, NNFI 为0.948,CFI为0.936,GFI为0.951。各拟合指数表明上述两个模型拟合得比较理想,说明对于男女生来说,应激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与症状总分的关系模型是相同的。多组模型中路径系数等同检验表明,男、女生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男生组的更大,女生的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作用是-0.142,男生的社会支持对症状总分的作用是-0.097;女生的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作用是0.292,男生的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作用是0.198。

3 讨论

3.1初中生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初中生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对症状总分有直接效应,其中,应激生活事件对症状总分具有最强的正效应;其次是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对症状总分具有负效应,其中积极应对的效应大于社会支持的效应。应激生活事件还通过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症状总分,社会支持也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症状总分。应激生活事件对消极应对有重要影响,这一结论与钟霞等人的结论一致[10]。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的中介因素[11]。本研究发现消极应对方式较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更大,这一结论与井世洁[12]、李金钊[11]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揭示了心理应激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因到果的单向过程,而是各应激有关因素之间存在多维度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应激生活事件是影响初中生心理症状的一个主要因素,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既可对心理症状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在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影响应对方式发挥中介作用,这证实了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13] 和缓冲器模型[14] 。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大于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更有助于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或减轻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避免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其使用积极应对方式。

3.2 男生组与女生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比较

男生组与女生组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比较发现,不同组之间结构方程模型具有一致性,但是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不同。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女生组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比男生组更大。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良好的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也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15]。作为重要个体资源的应对方式,则决定了个体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和行为应对压力。面对压力,若个体采用诸如问题解决、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压力就容易被化解;若采用诸如幻想、逃避、发泄等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使个体陷入不良情绪状态,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本研究表明,多为女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并减少她们对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有助于增进她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Roberts CM.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ust Psychol , 1999,(34):49-57.

2 Wallace RA, Webb PM, Schluter PJ. Environmental, medical, behavioural and disabilit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J Intellect Disabil Res ,2002,46(Ptl):51-60.

3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

4 刘贤臣,刘连启,李传琦,等.青少年应激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12(1): 46-48.

5 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1):1-5.

6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1):184-187.

7 吴文源.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见: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25.

8 Jreskog KG, Srbom 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J Market Res,1982,19:404-416.

9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194-197.

10 钟霞,姜乾金,吴志霞,等.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60-562.

11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12 井世洁. 初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3(4) :1 - 5.

13 Lutz CJ, Lakey B. How People Make Support Judgm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its Used to Infer Supportiveness in Others. J Pers Soc Psychol, 2001 ,81(6) :1070-1079.

14 Cohen S, Wills TA.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 Bull,1985,98(2) :307-357.

15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1994,2(2):34-39.

上一篇:城镇化建设方案范文 下一篇:粮食生产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