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1 17:49:37

心理学学习理论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风格元认知自我调节知识构建团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网络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网络教育如何实现学习者能力、素质的提高;网络教育协同学习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途径和不同顺序的学习经验,为学习者传送不同种类的学习经验提供便利。但现实中却并非如人们所预料的,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尽管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与人(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统一性——教育软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学习者自己特有的学习倾向,从而不能达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随心所欲”状态。

尽管对于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注重学习者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直接应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们在网络教育环境设计中,更好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性,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乐学、易学、快学、学好。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动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学习风格的五个部分三个层面。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

针对以上所述的学习风格内容与要求,对于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心灵地图”。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

二、元认知自我调节与网络教育激发作用

当前,我们常以上网获取信息而大开眼界,感觉确实是丰富了知识,但就网络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获取知识是最终、全部目的,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不过是传统教育中,帮助学习者填充知识多了一道残酷的工具而已,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的开发并非有多么明显的帮助。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是有能力去批评、思考、学会学习、对个人的潜能有所了解的人。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必须有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构筑知识、理解学习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开发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所必须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关于学习者无认知自我调节的理论,对于我们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有所启发。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元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最常用的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有:一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或设问;二是明朗化或试图解决疑问;三是概括或者回顾学习材料的要点;四是预期或估计后面的内容。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学习、理解过程进行自我讲解。

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要对学习者有明显的激发作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千千万万的,只有那些新颖有意义,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被学习者所选择,才能引起学习者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致力去探索。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中,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富有创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识背景,试图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围绕一些关键的概念而组成的网络组织,其中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命题。如果能激活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那么学习者就有了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就试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去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当学习者感到难以解决问题时,适时的给予一个帮助(查询)系统,给学习者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达到激活学习者内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三是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学习者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语把所学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实、现象、原理清晰地图示出来,将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有一个提示,就是让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与计算机中已有资源、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四是给学习者一个操作与验证的单元。学习者学完了所学的内容之后,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给学习者一个新的相关内容,让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策略或操作程序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知识构建团体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者使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其他用户或网络服务器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更高层次的网络进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网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就乐观的认为,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系统,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找到“灵丹妙药”。其实不然,一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者在上网的大量信息中“遨游”会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条理而受损;如何设置不同的交互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再好的交互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构建团体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交互网的教育与知识构建团体的内涵,确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交互网的教育功能确实为实现知识构建团体这一教与学的构想,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持,知识构建团体的实施要求又为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发挥,提出了有依据的设计条件。一是要使学习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提供课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进行地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习者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在网页的结构设计上要有一个“导航”系统。二是要根据交互学习的不同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教与学方式。通常而言,在网络交互教学中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讨论来学习。一般是某学习者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关学习者与其讨论。2、通过共同建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发出指令,大家停下来就共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认知能力的构建。3、通过指导来学习。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出请求,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其指导时,便可进行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的教师要明确学习者的实际理解情况,然后给以相应的启发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2)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1999年4期。

(3)赵国栋编译:〈〈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课题:交互网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12期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习风格 元认知自我调节 知识构建团体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网络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网络教育如何实现学习者能力、素质的提高;网络教育协同学习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途径和不同顺序的学习经验,为学习者传送不同种类的学习经验提供便利。但现实中却并非如人们所预料的,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尽管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与人(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统一性——教育软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学习者自己特有的学习倾向,从而不能达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随心所欲”状态。

尽管对于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注重学习者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直接应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们在网络教育环境设计中,更好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性,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乐学、易学、快学、学好。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动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学习风格的五个部分三个层面。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

针对以上所述的学习风格内容与要求,对于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心灵地图”。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

二、元认知自我调节与网络教育激发作用

当前,我们常以上网获取信息而大开眼界,感觉确实是丰富了知识,但就网络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获取知识是最终、全部目的,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不过是传统教育中,帮助学习者填充知识多了一道残酷的工具而已,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的开发并非有多么明显的帮助。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是有能力去批评、思考、学会学习、对个人的潜能有所了解的人。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必须有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构筑知识、理解学习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开发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所必须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关于学习者无认知自我调节的理论,对于我们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有所启发。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元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最常用的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有:一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或设问;二是明朗化或试图解决疑问;三是概括或者回顾学习材料的要点;四是预期或估计后面的内容。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学习、理解过程进行自我讲解。

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要对学习者有明显的激发作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千千万万的,只有那些新颖有意义,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被学习者所选择,才能引起学习者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致力去探索。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中,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富有创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识背景,试图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围绕一些关键的概念而组成的网络组织,其中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命题。如果能激活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那么学习者就有了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就试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去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当学习者感到难以解决问题时,适时的给予一个帮助(查询)系统,给学习者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达到激活学习者内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三是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学习者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语把所学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实、现象、原理清晰地图示出来,将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有一个提示,就是让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与计算机中已有资源、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四是给学习者一个操作与验证的单元。学习者学完了所学的内容之后,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给学习者一个新的相关内容,让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策略或操作程序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知识构建团体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者使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其他用户或网络服务器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更高层次的网络进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网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就乐观的认为,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系统,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找到“灵丹妙药”。其实不然,一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者在上网的大量信息中“遨游”会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条理而受损;如何设置不同的交互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再好的交互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构建团体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交互网的教育与知识构建团体的内涵,确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交互网的教育功能确实为实现知识构建团体这一教与学的构想,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持,知识构建团体的实施要求又为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发挥,提出了有依据的设计条件。一是要使学习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提供课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进行地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习者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在网页的结构设计上要有一个“导航”系统。二是要根据交互学习的不同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教与学方式。通常而言,在网络交互教学中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讨论来学习。一般是某学习者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关学习者与其讨论。2、通过共同建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发出指令,大家停下来就共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认知能力的构建。3、通过指导来学习。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出请求,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其指导时,便可进行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的教师要明确学习者的实际理解情况,然后给以相应的启发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2)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1999年4期。

(3)赵国栋 编译:〈〈教育技术研究的新课题:交互网运用于学校教学〉〉,〈〈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12期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 基础教育 改革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思潮。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正是建构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

传统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连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批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思潮和流派中的“异军突起”,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和思考这一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我们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需要、感情、价值观、潜能和人际关系等和谐、整体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的健康的人,而以往的教育目标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像罗杰斯所说的那样“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是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养成。所以,我们要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我们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真正全面的落实培养目标,不让现代教育的悲剧再次重演。

(二)教育内容:“真实情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实生活环境、真实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因此教师的关健就在于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契机、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构造充满自由的有意义的学习空间,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为实现,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如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外部资源等。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习理论与生活现实的脱节,课程与教学资源匮乏。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其次,在课程与教学资源上,要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并重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并重使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和真实生活环境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教育方式:“非指导性”

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非指导性”教学,这一指导较少地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更多地运用间接的、不明示的、不命令的、不作详细指导的形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育主体:“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学生。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权威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从而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势不可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路的支持。相信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提供一个积极的参考,同时为我们构建适应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胡敏中.论人本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62-67.

[3]李定仁,胡斌武.20世纪西方课程实验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3,03:72-77.

[4]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01:90-93.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再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孙丽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02.

[3]张子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信息化,2013,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琦.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李姣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J].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正如现代语言学博士H.H.Stern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而言,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介绍

(一)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交叉的产物,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规律的研究,考察这些学生在常态的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是和本科教育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随着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拓展及今后的就业留学都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兴趣不浓厚,对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缺乏明确目标,学习上非常被动,学习习惯差,有的甚至自卑感较强,不敢开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小难度。

二、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是由二十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导地位。其代表人物还有著名教育家华生、斯金纳等。其主要贡献是对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对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进行大量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及学说。如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作为一科学系统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套完形说,与当时的联结说形成对立。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贾德、布鲁纳、奥苏泊尔等。该学派建立了“完形———理解、领悟、认知———发现科学学习说”理论,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现代认知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相对立,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及马斯洛。此学习理论基于自然人性论,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相比于理论学习,他们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熏陶及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曾说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马斯洛在《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中指出,个人人格的有效形成往往来源于自我压力。

三、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一)运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听说教学效果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刺激———反应为原理的机械性语言操练,即为学习者提供语料输入,然后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料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无论是强调语言机械训练,认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的听说法,还是把外语学习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强调图像和录音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达到语言习得目的的视听法,都频繁用到听、说这两种输入和输出的技能。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说等手段积极刺激学生,引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用情景法和交际法强化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化为自己英语运用的能力。

(二)运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知识重新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体系。而人们进行阅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信息进行理解;二是借助社会、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对信息的再加工达到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各国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容量,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学生词汇量不够的短板。另外,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以便最大限度使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影响教学效果。

(三)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高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因素都是通过学生这个内因起作用。真正具有持久活力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由此所产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点,尽量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环境,敢于表达自己,勇于改错,主动表现自己,最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意志、刻苦性、信心、心态等内容。诚然,英语学习好坏与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是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英语的成功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不怕困苦;培养学生集体的观念,互助合作;培养师生和谐的关系,教学相长。只有多管其下,英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一些著名理论干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马斯洛需求动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与学习者需求相关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到自我实现,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起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量先大后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此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巩固和复习当天的知识,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英语学科来说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核心理念是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激励,以此提升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可以大力鼓励学生,给予正面表扬,多注重进步的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良性发展。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积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孙丽娟.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高职英语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3,02.

[3]张子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信息化,2013,05.

[4]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琦.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53.

[6]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李姣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J].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6篇

1 关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概括起来看,当前的数学学习研究遵循着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一般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对数学学习的具体问题作解释与分析;另一条是尽可能从数学学习具体过程出发,研究学生学习的真实心理活动,分析其认知过程、机制及心智变化,由下至上构建理论。

而就目前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大多数专著和论文看,采用第一种研究途径的仍不在少数。上述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处理好一般学习理论与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肯定一般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研究的普遍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这种运用中表现出的简单化或贴标签式的倾向,特别反对把数学教育心理研究等同于“一般教育心理学加上数学例子”的作法。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理论要有效地运用于数学学习研究,须经历一个理论与数学学习具体实践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概括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粘贴”过程。由此可见,问题的实质还不在于选择哪一条途径,而在于无论选择哪一条途径都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真正有机的结合,其价值也是双向的,即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同时,通过具体数学学习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数学学习理论及一般学习理论。此外,在研究方式上同样需要在某种对分中寻求平衡关系的还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处理、逻辑论析与实证研究、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以及观察的与实验的、问卷的与访谈的、统计的与个案的、自省的与它析的、过程式的与结论式的等等。

2 建构主义对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启示

2.1 建构主义提供的是关于数学学习认识论的分析。相对于学习心理的实证而言,学习认识论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更为根本的,它体现了一种基本的教学立场及观念。事实上,认识论的分析与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建构主义在现代的兴起,可以视为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直接成果”。

2.2 建构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建构主义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维度,在建构主义的旗帜下事实上也包含着诸多不同的观点,因此,为避免盲从或追求某种“时髦”,需要对建构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轨迹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应对其诸多观点进行鉴别、再认、选择,甚至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整合。

2.3 不同的建构主义立场将对数学学习研究产生不同影响。一方面,建构主义的立场可以影响研究者的工作方向(如个人建构主义对个体认知活动的特殊性感兴趣,而社会建构主义更重视合作学习、语言交流、学习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认识论立场为数学学习心理的具体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框架。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把“探幽入微”的具体研究与宏观的认识论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2.4 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时应特别关注其特殊性。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应该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入手,探究其学习的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于,数学的对象是一种思维对象,是人类经过一定的抽象活动所构造出来的心理上的对象。按照这样的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建构实际上可视为建构的“建构”,这正是建构主义的数学观与数学学习观本质关联的核心所在,也是运用建构主义于数学学习研究今后仍应深入探讨之处。

3 应对数学学习心理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

即使是对一般学习心理研究而言,对于处在“生长期”的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来说,更是存在着若干开放性环节和发展空间,这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用武之地。对数学学习心理除了从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如下角度值得进一步重视。

3.1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任何一种有影响的心理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明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对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到“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认识规律与思维方法”等问题,这正是数学哲学及数学教育哲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3.2 思维科学与数学思维论。由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思维科学研究已获得长足进展,数学思维论立足于数学思维规律的概括与研究也已取得诸多成果,而将数学思维研究与相应的学习心理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国际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具体体现于对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实际数学思维活动机制的深入研究。

3.3 社会学与文化学。数学学习活动因其本质上是人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具有社会适应性、文化继承性及环境相关性等特征,只有将这些特征与数学学习心理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并把握其规律性。也是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

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应特别重视数学学习与现实环境的关联,以及学习中的交互活动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与学校正规数学的关系及对数学学习影响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值得我们重视。

3.4 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众所周知,认知心理学现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人类心理过程与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作类比,通过所谓“信息加工”观点,发展起了丰富的认知理论框架。尽管人们对依赖计算机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能否刻画或替代人的大脑仍然持不同观点,但它能为深入诠释人的学习心理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地,我们看重通过人工智能去研究数学学习心理的原因还在于,无论是数学学习的对象,还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都是同一的,即数学的“符号处理”,这种同一性使得运用人工智能理论去更准确描述数学学习心理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

4 应加强对数学学习活动中具体问题的研究

应该说近十年来我们在对数学学习活动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有所进步,如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认知分析、模式识别与数学解题、数学问题解决与建构性活动特征、关于数学理解的内部机制及过程、数学思维及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证明的认知结构、代数几何的认知问题,以及语言、性别与数学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

一位教师,专业知识再精湛,如果不具备心理学相关知识,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公共心理学》是高师院校为完成向中小学输送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培养目标而专门为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基础课程,也是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所必修的公共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公共心理学》对师范专业学生未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看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学取向,是目前国内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对于传统教育思想具有巨大的冲击作用。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体表现为:(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地被“革命”掉,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知识,知识是需要随着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的;(2)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先前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3)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4)教学观:教学不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意义以及解决问题。

二、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编排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陈旧。理论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与学生现代的日常生活相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理论性过强,学了之后又没有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再次,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使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大多是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拼凑的结果,体现不出该门课程应有的特色,因此最终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等情况。

(二)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调查显示,高师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还是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大都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因此学习之前期待较高,但上课后发现课堂上的内容并不是期待中的样子,因此希望变为失望。同时,《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与专业知识相比,不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再加上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多时候已经不愿意,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进行独立思考,面临问题缺乏主见的现象非常普遍,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导致进入课堂就睡觉,出了教室活蹦乱跳,课堂学习出现“疲软”的恶性循环状态。

(三)教师讲课刻板、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公共心理学》承担着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在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院校才安排40甚至才30多个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多少远远没有形成正比。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拼命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很少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安排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同时,目前由于资源有限,学校的公共课大多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有一两百人,师生互动更是很难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我们的启示,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改革目前《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因此,针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教材编排问题,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内容。比如说将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特别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相关信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创设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的意义,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针对公共心理学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应该多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朋友等就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在讨论中逐渐理解知识的意义。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更好地将学得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依据建构主义学生观和教学观,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基于此,《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不能无视学生,一味地只顾讲授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课堂质量,最终破坏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比如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课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带着问题讲授基础知识,在确定学生充分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让其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课前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把握学习的重点,也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还能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心理学相关活动,理解心理学知识。比如说讲解注意的分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方式,然后总结注意分配的相关知识,这样既有利于体现心理现象的可操作性,又便于加深学生对注意分配的理解。

总之,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心理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心理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上述建议外,也可以通过增加课时或是实现多元化考核等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海琴.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3]王胜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

[4]徐大真.高师公修心理学教改探讨――谈课堂教学心理分析[J].心理科学,1999(22).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8篇

一、从教育心理学思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动因分析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一样,有着短暂的历史和漫长的过去。

人类教育心理学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是直到1913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教育心理学在美国,乃至世界才正式诞生。是什么原因促使教育心理学思想最终演变成一门学科的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科学不是独立的系统,而是社会决定的系统,社会生产状况对科学发展总是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川社会需要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外部条件。19世纪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为其提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能掌握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与科学管理机器大生产的统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于是19世纪后半期,许多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界相继进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教育改革。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教育家从教育实践中感受到,为了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和规律,以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于是他们开始注意到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2、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英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德漠克利特论述了关于教学带来的好处和家庭对学习的影响。一个世纪以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以下教育心理学主题:适合不同类型的人的教育类型;身体训练和心理运动技能培养;优秀品质的形成等。罗马时期的指出好的教学和有吸引力的课程应关注行为问题,他建议教师关注个体差异,花时间研究学生特殊的个性特征。

3、19世纪中期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不但被认为是现代心理教育学思想第一人,而且他培养的赫尔巴特派在教育的科学研究准备中起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教育科学化研究思想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有重要的作用。詹姆斯在《与教师的谈话》中也指出,对学生进行观察、提问和交谈,获得有关学生诸如观念、兴趣、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此外,霍尔、卡特尔、吴伟士、杜威等都积极致力于把心理学原理引入教育学,并进行了大量的心理与教育方面的研究。这些先驱者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为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直接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走出低谷

走向成熟的动因分析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教育心理学学科支柱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及应用价值等各方面都未见起色,学科发展受到限制,跌人历史发展的低谷。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才开始摆脱困境,走出低谷,进人自桑代克以来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其中促进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社会外部因素的推动力童首先,二次世界大战为教育心理学发展提供了实践机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在战争中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使得在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领域盛行的关于不同学习理论的争论也随着战争结束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因为战争期间对教育实践的关注。正如詹姆斯以前提到的,学习理论引导人们思考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问题,中间的创造性思想需要用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战争不需要心理学家的理论的优美雅致,它要求解决实际的、不是实验室内的问题。所以教育心理学中一些变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战。

其次,美国教育与课程改革对教育心理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太空危机”的影响,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开始致力于所谓“恢复基础学科运动”的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实验室研究的局限性,转而对教育实际中人类的学习行为进行直接研究,使知识学习的内在心理历程受到关注与重视。教育心理学对课堂现实问题的关注,直接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诞生,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8-02

一、引言

“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潘菽,1980:45)。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学习理论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是个体如何获得经验的问题,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有机体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因此,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不仅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有助于教育者把握学习的实质,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提升教学效果。20世纪西方学习理论大致可分为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理论。这两种学习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但二者对英语教学规律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为了真正把握不同学习理论的实质,构建和完善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有必要对这两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而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格思里的邻近学习理论等。它们虽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注重外部条件的作用,“把学习看成是刺激与反应之间(S一R)联结的形成和加强”(孙兵,2004:48)。行为主义对英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前要重视预习和准备工作。学习理论家桑代克根据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的“准备律”主要涵盖了两层意思:“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行动)时,给与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行动)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潘菽,1980:58)。这说明学习主体唯有在学习前具有观念和行动的准备,方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即使有外界的学习压力,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学习过程中重视强化理论的运用。行为主义者普遍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练习、抓反复等途径来促进学习效果的强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奠基者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理论为”认为,强化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地“无条件刺激”而实现的,只有不断强化练习才能避免刺激的消退效应的出现(朱纯,1994)。操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者斯金纳明确了正强化与负强化概念,区分了一级强化与二级强化的本质差别(冯忠良,1981),进一步阐释了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练习和反复学习这一环节,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学习后要重视复习的功效。格思里的接近律中有关“迁移”理论从情境角度阐述了复习的重要性,该规律认为“一组刺激(情境)如果与某种运动伴随产生,当该刺激(情境)再度出现时,该运动将会随之产生”(朱纯,1994:20)。他认为有的学生虽然复习得很好,但考试不理想,责任不在复习问题,而是在于复习时的情境与学生接受考试时的情境不相似。

三、认知学习理论

继行为主义之后,20世纪50年代认知学派成为了心理学的主流。它的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等。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莫雷,2003:107)。认知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把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关注学习过程内部规律转移到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等因素上来,认为学习不是引起学习主体的“行为改变”,而是引起学习主体“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格式塔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是依靠‘尝试’”、试误获得成功,“而是由于‘完形’的出现,由于‘顿悟’,即突然地理解了”,从而建立与新情境相应的完形的过程(潘菽,1980:67)。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实现顿悟的必备条件。布鲁纳认为“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并反复强调“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冯忠良,1981:82)。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奥苏伯尔建立了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他提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将当前的知识与认知结构(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莫雷,2003:108)。可见,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其将来知识的获得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唯有新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存在着内在的本质性的联系时,才能实现旧知识结构的改造和新知识的获得。

(三)重视学习的层次性、阶段性。加涅打破了传统的“某一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学习现象”的错误观念,主张对各种学习进行分类和层级化。根据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原则,他把学习水平分成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形成连锁、言语联想、多重辨别、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朱纯,1994),并认为这八个学习层次前后存在递进和依赖关系。这种“积木”型的学习层次论,有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学习规律,循序前进。

关于认知发展阶段性的论述十分丰富。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皮亚杰就形成了著名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布鲁纳把学生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朱纯,1994),他认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具有质的差别的,并强调后天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认知发展阶段性理论昭示我们在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阶段,必须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四、结论

20世纪的西方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理论看似简单朴实,背后却深深蕴藏着无限的教育理念。对英语教学实践者来说,梳理这两派学习理论的发展思路有助于其从客观的教育教学规律入手,深刻把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本质规律,纠正自身认识的不足,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学习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莫雷.西方两大派别学习理论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3-111.

[3]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孙兵.学习理论与外语教学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5):48-51.

心理学学习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动作学习;理论模型;心理学;发展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420―03

1 动作学习研究的缘起和动作学习理论的演变

20世纪以来的动作研究,受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重视,不论是西方的学习分类理论(如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理论),还是我国有关学习的分类,都将动作技能划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在20世纪前期,动作研究基本上属心理学范畴,主要由神经认知科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进行理论诠释。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前苏联学者加加耶娃创立的以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联结论和美国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等提出的以强化为条件的习惯论。1966年,比劳德奥《技能的获得》一书出版,成为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研究的转折点,此后,动作技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动作学习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探索和建立独立理论的新阶段,认知取向的动作研究也开始取代行为主义而成为动作学习研究的主导力量。此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亚当斯的闭环理论、施密特的图式理论和辛格的信息加工理论等,其共同点是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同时,都强调认知因素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在当代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构主义学习观、生态学习观、内隐学习观等新思潮不断涌现,引发了学习理论出现重大变革,对动作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产生着深刻影响。

2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技能学习理论述评

2.1生理学的联结理论(动力定型理论) 前苏联学者加加耶娃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从生理学角度对动作技能的形成进行了分析,把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掌握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动作的协调和完善3个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该理论借用条件反射中“泛化”、“分化”、“内抑制”等概念来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认为动作技能形成的实质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或称为自动化的运动条件反射系统。

该理论把动作技能的学习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把动作技能的形成看成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为动作技能的学习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阶段练习法)。正是由于该理论有着生理学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有关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解释和一种比较流行的有关动作技能学习的阶段划分。但是,该理论把动作技能形成的机制仅仅归结为动力定型的形成,没有注意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因素在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该理论在解释高级的复杂的技能学习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诸多局限。

2.2行为主义的习惯理论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兴起,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行为主义对动作技能的研究最初关注的是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此后转向研究操作性条件学习,行为主义基于学习是s―R联结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动作学习的习惯论。从s―R联结的观点看,动作学习就是人的外显动作行为在外部影响作用下的变化过程,动作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稳定、连贯、准确的动作序列和动作习惯,动作技能的提高就是动作序列和动作联结不断延长,动作技能形成后用于完成新的任务,就是动作行为习惯的泛化。

习惯论把动作技能的形成归结为是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和加强,强调练习和强化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抓住了人类学习的外部影响条件,为体育运动、职业教育、军事训练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没有深入到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心理实质(即心理表征问题),没能解决高层次的学习动机问题,没有认识到认知因素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不能有效解释复杂的高水平的动作技能的获得,更难以解释动作创新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动作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2.3闭环理论 20世纪6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受到各方面的挑战,认知取向的动作学习理论随之兴起,动作学习研究开始了一次转型:从借用一般的心理学学习理论转变为尝试建立专门性的、独立的动作学习理论,如史密斯首倡以控制论来研究动作学习,随之韦尔福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动作学习的过程论,费茨与波斯纳则提出了动作学习的三阶段模型。到70年代初,Adams提出了动作学习的闭环理论,标志着专门的动作技能学习理论初步形成。

闭环理论揭示了一种动作学习的内部控制机制,认为知觉痕迹和记忆痕迹这两种知觉和记忆形态是动作技能学习的基础。知觉痕迹是在动作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即时的内部反馈系统,它是联系当前动作与以往动作记忆痕迹的中介,起着反馈和修正动作的作用(即动作过程中的知觉信息与以往的动作记忆痕迹相比较,错误动作得以修正)。记忆痕迹是以往多次动作反应所积累起来的信息库,是一种内部参照系统,起着选择和发动动作的作用,同时也作为一种判断标准,知觉反馈来的信息与之相比较,错误动作得以鉴别。可见,闭环理论强调动作学习受一种内部反馈机制所控制,动作技能的形成是在动作反应、知觉痕迹和记忆痕迹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闭环理论为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专门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初步揭示了动作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所提出的知觉反馈、错误勘测、动作矫正、过程控制等见解为后续研究开拓了思路,至今仍富有指导意义。但作为第一个专门性的动作学习理论,闭环理论也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一是记忆的容量问题,即记忆如何储存那么多的动作细节,并在需要的时候准确提取;二是反馈的时间问题,即对多变的快速动作知觉何以能在瞬间作出反馈;三是动作的新异性和创造性问题,即人在新异情景下能根据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做出灵活的适应性动作,而闭环理论则难以解释这种灵活性。

2.4图式理论 为解决闭环理论所面l临的问题,Schmidt提出了图式理论,后经Newell等一批学者的进一步修正,图式理论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动作学习理论。图式理论大量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了图式这一概念,使动作学习理论进一步向认知理论靠近。图式是知识的一种综合性表征形式,是人脑中一类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在一个图式中往往既含有概念和命题,又含有表象和脚本等心理表征形式,它表征的是事物或事件的一般特征而非独特特征,因而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层次组织性。图式理论认为,动作

图式是在观察和练习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概括化的动作结构,它反映的不是具体的动作细节,而是具有一定概括性的动作变量关系和一般性的动作程序及原理。这些图式按概括程度的不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动作图式系统,正是这个图式系统发挥着选择、发动和校正动作的作用。

图式理论同样强调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控制,但与闭环理论不同的是,它认为这种控制是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的共同作用。图式理论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储存问题(即记忆容量问题)、新异问题(即动作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问题)、反馈控制问题(即反馈速度问题)和认知问题(即观察学习和心理练习对动作学习的促进效应问题),对动作学习的解释也更加全面、合理和深刻。

2.5信息加工理论 1975年Singer等人提出的信息加工理论也是一种强调认知的动作学习理论,它把动作技能的学习看作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转换、加工、存储和输出过程,强调这一过程受目的和预期所控制。信息加工理论首先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这一系统由一系列结构组成,每一结构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其中控制部分的功能主要是激起执行加工的诸结构对信息进行加工,并根据加工的进展情况随时调节和控制这些结构如何进一步对信息进行加工。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信息加工者,强调在动作学习的认知阶段,学习者会形成对动作学习的预期。预期包括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两种成分,目标意向是指学习者了解和认知动作的性质、功用和要求,回忆过去学过的有关动作,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明确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反应模式和动作反应模式;目标期望是指学习者根据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对自己作业水平的估价,即期望自己能做得如何。预期对动作学习起着定向和动机作用,使学习定向于一定的目标,体现了动作学习的目的性。因而,如何帮助学习者形成对学习的积极预期,是动作技能教学中需要着重加以解决的问题。

3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发展展望

3.1动作技能的内隐学习研究 长期以来,人类对学习的探讨是在意识层面上展开的,关于学习是有意识的、通过意志努力的心理过程而导致的经验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建构和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已成为学习的经典诠释。但在20世纪60年代,却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心理学家Reber开创了内隐学习这一人类无意识学习的新领域。内隐学习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把内隐学习从外显学习中分离了出来,证明了在人的有意识的学习系统之外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隐学习系统,揭示了人类学习系统的另一个层面――无意识学习的心理机制,这对长期以来以理性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理论提出了挑战,使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发生了方向性的变革,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

内隐学习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学习也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行。随后大量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表明,内隐学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学习都同时存在着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这两种认知过程,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有着不同的发生条件和优势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的内隐学习研究也证明,动作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比外显学习还具有更多优势:内隐学习不仅能使动作技能保持更长的时间,而且还有助于复杂的动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各种应激和干扰的适应。

3.2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实质(即心理表征)研究当代认知心理学所持的广义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怎么办”的操作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并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其实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即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形式和呈现方式),同一事物,其心理表征不同,人们对它的加工处理方式也就不同。认知心理学通过大量研究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同时涉及表象和图式,而程序性知识则按照规则来进行表征,在人脑中以产生式系统的形式存储。在动作技能的心理实质问题上,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就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其实质是产生式系统的形成。

3.3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非认知研究 随着动作学习研究的逐步深入,动作学习理论从生理学的联结论,发展到行为主义的习惯论,再进而发展到认知心理学的动作学习理论,人们日益认识到动作技能的形成决不只是s―R联结的形成,除练习和强化外,认知结构、认知技能等内部认知因素也是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变量,不仅如此,学习者的目的、态度、期望、动机、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以刺激一反应为基础的动作学习理论虽也提出过动机问题,但所涉及的只是低层次的生理性动机,且没有提出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早期认知取向的动作学习理论大多以动机已经存在为假设和前提,因而也没有涉及到动作学习的动机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以及采取什么策略来促进这一过程等问题。

3.4动作学习的生态学研究 随着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日益成为一种潮流,生态化的研究思路在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动作学习的生态观应运而生。动作学习的生态观强调社会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具体的学习情境在动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文化是动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素,对动作学习的速度、顺序、水平以及动作特点(特定的动作技能和动作风格)等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动作学习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人类的动作既有文化的普遍性,又有文化的特异性,是文化的普遍性和特异性的辨证统一。

动作学习的生态观强调外部因素在动作技能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它与强调强化这一外部因素的行为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生态观看来,动作技能的形成既不是源于机体的成熟,又不是源于动作习惯的形成,也不是源于认知学习理论所认为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而是源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动作的学习无疑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态取向和认知取向的动作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而,对动作学习的研究既要从内在的心理表征人手,又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机体成熟这一因素。将内外两种取向的研究统一起来,无疑代表着动作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更深刻地认识动作学习的机制和实质。

3.5动作学习理论的整合研究 随着人们对动作技能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的问题被不断揭示出来,以往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也日益呈现,这就迫使人们必须作出新的解释,提出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但新理论必须有超越和替代原有理论的功能,否则,新理论的提出就只是理论数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理论创新。对此,我国学者刘儒德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三个标准:一是研究范围的扩大,即新理论必须能够解释更大范围内的新老问题;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即新理论必须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地吸收其他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三是建构起自己的研究范式。从多学科整合的观点看,动作绝不只是肌肉活动,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理性活动,而是以肌肉活动为表现形式,兼具生理与心理、行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的功能性活动,是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心理系统和环境系统协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提示我们:在今后有关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中,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整合和兼容性问题,对动作的完整认识有赖于从外在的动作行为、内在的神经活动与心理活动,以及动作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多个层次进行综合探讨。可以预见,随着动作学习理论的不断创新,其理论的整合和兼容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4 结束语

上一篇:网络工程与技术范文 下一篇:电源设计原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