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3:47

城镇化建设方案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征地拆迁工作又快又稳进行为目标,通过全方位、立体化、高密度的宣传,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形成积极配合征地的浓厚氛围,为市重点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目的意义

通过集中开展依法征地宣传教育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地区的群众,充分了解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屋征收、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和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改造老城区、实施棚改工程和城防工程对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使被征地、拆迁的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并服从征地拆迁工作,力求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标。

三、组织机构

成立以区委常委,竟成镇、区社保局、区民政局、区就业局、区局、国土分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工作机构,下设宣传工作队,队员从区有关部门和竟成镇镇、村两级政治素质强、群众基础好、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中抽调,市国土资源局、市人保局派业务骨干参加。

四、宣传形式和任务

征地拆迁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媒体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坚持以正面引导和鼓劲为主,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争取被征地和房屋被征收群众对征地拆迁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媒体宣传

时间:年9月12日至9月30日

1、协调市电视台、《日报》及时刊播征地拆迁工作有关通告,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屋征收、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采取专栏专版形式,分阶段、分重点报道征地拆迁的进展情况,大力宣传棚户区改造、城防工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

2、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律、规划、国土、水务等方面的专家,阐述做好征地拆迁、改造老城区、建设城防工程、实施棚改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影响,有针对性地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深入宣传被征地、拆迁群众欢迎建设项目实施、热切希望建设项目早日动工的心声意愿。

同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积极主动、引导舆论。

(二)社会宣传

时间:年9月12日至9月30日

1、宣传形式多样化。设立4—5块大型宣传栏,让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征地拆迁政策法规和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采取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城市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宣传政府出台的各项社会保障优惠政策,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格局。横幅内容悬挂导向性和激励性的内容。悬挂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以及主支道沿线。前期横幅标语和宣传栏务必在9月15日前悬挂设立好。

2、印发《致被征地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政策解答》、《土地管理法简明读本》、《城乡规划法简明读本》、《征地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操作问答》、《条例》、《集会游行法》等宣传资料,将征地拆迁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明明白白告诉群众。

3、出动宣传车进行宣传。宣传车要保持较高的通响率,做到全覆盖宣传,有针对性集中宣传。宣传内容和宣传路线由政策宣传组牵头制定,宣传车及相关设备由项目指挥部负责。

4、在村委会、村人口密集地设立政策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对群众咨询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政策解答。

5、宣传工作队员分片、分组深入到每一户农民群众家中开展上户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认真了解群众对征地拆迁的态度,切实将征地拆迁政策法规普及宣传到千家万户。

6、在项目部成立政策宣传接待中心,委派专人负责,随时接待到项目部的群众,做好政策宣传,解疑答惑,消化矛盾。

五、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站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好征地拆迁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对征地拆迁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结合实际,锐意创新,对照方案,认真实施。

2、严格纪律,准确宣传。正面宣传、准确宣传、及时宣传,确保征地拆迁宣传不走样、不添乱。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协调组织新闻骨干力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协调各新闻媒体要按照统一的口径和内容进行宣传,对把握不准确的内容要及时请示,重大稿件要按规定送审。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新闻宣传纪律,服从统一指挥。

3、广泛发动、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创新征地拆迁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立足基层,广泛发动,形成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社会各界关注、干部群众热情参与的局面,真正把这项宣传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2

首先,城镇化建设及城建档案管理特点集中体现为涉及面广。城镇化建设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类型,涉及到众多的有关部门,涉及到复杂的专业类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到新建、改造、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村镇环境整治、城镇功能等方面的工程项目。城镇化建设涉及的城建档案,对于单个项目档案多少不一,有的工程项目总量可能不是很多,形成的档案数量不多,但总体来看其涉及的工程点多面广,总量多。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主导,会涉及建设管理部门、国土房屋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水务管理部门、卫生计生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服务业管理部门、林业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民政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文化广电管理部门等众多部门。至于涉及到的其他参建单位那就更多。与之相对,城建档案涉及的单位同样众多、来源广泛。城镇化建设及城建档案管理所涉及到的学科和专业复杂,如地质、勘察、规划、设计、环保、水文、气象、地震、测量、建筑工程、道桥工程、设备安装等等,有极强的专业性。涉及面广给城建档案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众多的项目,使人感到难度极大,所需协调的工作繁多,无从下手。其次,城镇化建设工期要求较紧。多数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都存在赶工期的现象。往往是边施工边办理相关手续,前期手续简化,甚至出现部分前期手续到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后都没有办理的现象发生。部分工程项目工期较短,有的不到一周时间,施工单位完工后,没有及时形成档案。先天不足造成城建档案归档难。再次,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许多项目是各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工程项目指挥部”来进行建设组织。往往工程完工,“指挥部”就随之解散,管理很难全部到位,特别是在城建档案管理上更为薄弱。从事城建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归档文件不齐全、不规范。最后,城镇化建设档案管理力度不高,受重视程度不高,利用率不高。城建档案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责任制和相关的工作制度。而且,城建档案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长期被忽视,利用率不高。

二、城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管理难点的对策

(一)建立城镇化城建档案管理体系

为了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城建档案管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制定本辖区内城镇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明确有关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落实层层城建档案工作责任制度,形成有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将工程档案移交与工程竣工验收切实地结合起来。将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建档案工作纳入有章可循、责权分明的良性轨道。在此基础上,坚持依法治档,推动城建档案行政执法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全面实施。

(二)明确归档范围,加强重点管理

在城建档案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标准,明确归档范围。收集城镇化进程中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的城建档案,如:道路、桥梁、涵洞、污水处理厂(站)、垃圾处理厂(站)、污泥处理厂、热电厂等。收集地下管线方面的城建档案,如路灯、给水、供热、供气、电力、电信等管线。收集公共设施方面的城建档案,如公共交通、通信基站等。收集民用建筑方面的城建档案,如住宅(新建住宅、危房改造等)、城镇社区公用设施(办公用房、行政服务中心等)、教育(中小学、幼儿园等)、文化娱乐(电影院、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医疗(医院、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站等)、体育场馆、商业金融(银行网点、综合超市、餐饮住宿等)建筑等。收集环境方面的城建档案,如景观绿化带、公园(水系)等。收集工业建筑方面的城建档案,如厂房、矿山技术、工业园区等。同时,在其他方面,如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方面结合实际收集相应的城建档案。对以上内容进行重点管理,按照现有的城建档案管理要求区分种类,认真落实,保证城建档案的质量。

(三)加强对城市规划、土地、房屋产权、测绘类城建档案的管理

扩大城建档案信息来源,提高对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土地、房屋产权、测绘等方面档案的收集力度,变原有的薄弱环节为优势环节。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反复沟通,力争全面、准确、及时的将相关档案进行归档。工作经验证明,规划、土地、房屋产权、测绘等方面的城建档案信息利用率较大,有较为明显的查询需求,对规划建设和动迁以及审计有较强的依据、借鉴、参考价值。因此,这类档案要及时归档并对其进行编研使其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四)推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步伐,实现新进馆档案全部数字化,老的馆藏档案逐步数字化,在3到5年内完成数字化城建档案的基础建设工作。不断创新,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城建信息,扩展城建档案服务方式,变被动地接待档案查询为专项推送服务和定制服务。利用GIS技术,可以将城建档案进行可视化服务,在房屋维修、土地纠纷、动迁补偿、房屋产权争议方面使问题一目了然,还可以把可视化的城建档案内容分析处理成有价值的可视化信息,为领导的决策、区域规划等提供辅助。建立城建档案门户网站,提供综合性、专题性的城建档案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会极大地推动城建档案工作规范化、细致化的发展,减轻实际中的工作量,提升城建档案工作的地位,促进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五)加强宣传培训力度

采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宣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有关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对特定人群,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强化认识。按照有关规定,监督检查工程项目配备城建档案工作从业人员的数量,开展资格认证考核,使其真正掌握城建档案制作、收集、整理、验收、移交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专题培训。

(六)提升声像档案服务意识

在声像档案管理方面,加强收集归档力度,提前与拍摄人员联系,使他们能够明确声像档案归档要求,能够积累大量素材,并做好文字说明等登记工作。针对城镇化建设项目,可以与建设单位联系,主动为其拍摄专题片,这不但可以保留丰富的影像资料,同时也是对城建档案工作的宣传。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3

SLEUTH(Slope,Landuse,Exclusion,Urbanextent,Transportation,Hillshade)是用于模拟、预测宏观或中观尺度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典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在城市增长与景观变化模拟及预测,区域开发政策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模拟效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10,18],在国内外应用广泛[11,14,19]。该模型基于地方历史城市扩展过程进行未来城市发展预测,充分考虑了地形、交通网络、现有城镇分布、随机因素等影响城市扩展的重要因子[20],能模拟四种类型的城市增长即自发增长、新传播中心增长、边缘增长和道路引力增长,这些增长规则受到扩展系数、繁衍系数、传播系数、坡度系数和道路引力系数5个增长系数的控制,并且模型的自修正规则会根据系统设定的增长率临界值自动调整系数值以准确反映城市扩展的非线性过程,关于模型的详细信息可参阅其项目网站[21]。本研究应用SLEUTH模型模拟和评估不同城镇发展管理方案下的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2数据来源与处理

SLEUTH模型需要输入城镇、土地利用、坡度、道路交通、排除图层(城镇扩展限制因素)以及山体阴影等6类空间数据。本研究以陆地卫星(LandsatTM)遥感影像(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和2009年)为基础数据源,在ARCGIS9.3中经人工目视解译、野外实地验证,生成五期城镇范围图层和两期土地利用图(1990年和2009年)。按照研究目的将土地利用分成8个一级类即城镇、耕地、果园、林地、草地、水域、其他建设用地和其它用地(裸地、沙滩等)。作为烟台蓝色经济区集约用海区建设的近岸海域也作为一类景观类型列入研究区范围。道路、坡度、山体阴影图层和城镇增长排除图层的数据来源及其处理,见表1。所有数据转化为Grid数据格式,并重采样到60m的分辨率,转换为Gif格式数据,输入SLEUTH模型。

3模型校正与管理预案设计

SLEUTH模型校正是最耗时的过程,也是模型成功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15]。输入预先准备好的六类图层,采用强力校正方法[22],执行模型校正模块,并选用Compare、Lee-Sallee、F-match3个指标的乘积作为拟合度值,最终获得最优拟合度增长系数分别为:12(扩散系数)、54(繁衍系数)、56(传播系数)、30(坡度阻抗系数)和41(道路引力系数)。利用该最优系数集初始化模型的预测模块,重建历史时期(1990年-2009年)的城镇扩展过程,并运用ROC曲线、kappa系数[19,23-24]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ROC统计值达到86.32%,Kappa指数达到0.76,说明SLEUTH模型对烟台市城镇空间扩展模拟精度较好,可用于未来城镇扩展预测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管理预案设计是SLEUTH模型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是SLEUTH模型的魅力所在,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排除图层、道路层、临界坡度、增长系数以及随机种子点等,设计不同的管理预案[25-26]。本研究基于海岸区位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设计三种不同的城镇空间发展管理预案,以模拟海岸带环境保护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政策对烟台市区未来城镇发展格局和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三种管理预案输入的模型排除图层如图2所示,相应描述如下:(1)无管理预案(HT):未来城镇延续历史发展趋势,对建设用地扩张不加过多空间限制,仅对重要水源地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海岛林地进行保护,允许通过填海造地形式增加城镇面积;(2)海岸带保护预案(UP):将研究区分为海岸带保护区、城镇建设限制区和海岸带建设用地区,并给予不同的城镇增长排除概率,以保护海岸带自然景观资源,约束城镇空间发展形态。海岸带保护区包括主要河流、水源保护地以及海防林、沙滩、滨海湿地和国家森林公园,排除概率为100%;海岸带建设用地区包括城市规划发展区、城镇发展带、8大城市组团和重点城镇,排除概率为0%;城镇建设限制区主要包括重点城镇240~480m范围内、水源保护地480~960m范围内、面积大于6hm2的小型水库以及除保护区和建设用地区外的其它用地区,分别给予10%、80%、20%的排除概率;(3)海岸带发展预案(CG):促进近岸海域到陆上15km范围的海岸带发展区的城镇建设,并允许通过适度围填海方式发展临海工业、旅游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在排除图层中,海岸带发展区分为近岸海域以及陆域0~5km、5~10km、10~15km四个分带,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排除概率。此外,根据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和烟台东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在养马岛前怀海域和烟台西港区等集约用海区设置适当数量的城镇种子点,提高城镇元胞增长速度。利用校正阶段获得的最优拟合系数值,更新输入2015年交通图层和排除图层,适当调整模型自修正临界值,初始化模型的预测模块,预测和模拟以上三种管理预案条件下烟台市区2010年-2040年间的城镇发展格局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将其结果导入GIS中进行空间分析和比较。

4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为评估与比较不同城镇扩展管理方案所导致的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差异,依据各类用地类型的面积比重构建区域生态风险指数ERI(ecologicalriskindex),建立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与区域生态风险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不同管理方案下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的相对大小,计算公式为[27-30]:ERI=∑i=1NAiAwi(1)式中ERI为区域生态风险指数;i为土地利用类型数;Ai为研究区域内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A为研究区总面积;w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反映的综合生态风险强度参数。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27,30]确定各类用地的权重wi,分别为:城市建设用地0.2909,耕地0.1344,果园0.1158,林地0.0339,草地0.0528,水域0.0413,其他建设用地0.1981,其它用地0.0695,海域0.0632。经验证,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均合格,层次总排序后判断矩阵的总体一致性指标0.0170<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基于网格采样方法,按照3km×3km的单元网格即风险小区对研究区进行系统采样,将研究区分成384个网格,计算每个采样网格内的生态风险值,以此作为采样网格中心点的生态风险值。

5结果与分析

5.1城镇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历史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间,烟台市城镇面积从82.27km2增加到219.32km2,年扩展速率为7.20km2/a,扩展强度为0.25(表2)。其中,2009年城镇面积比2000年增长了1.72倍,扩展速率为9.94km2/a。按照历史发展趋势,到2040年,烟台市区城镇面积将达到607.36km2,扩展速度和强度分别达到12.52km2/a、0.44,远高于历史时期。海岸带保护预案和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未来城镇扩展速度分别为7.08km2/a和11.67km2/a,扩展速度和强度均低于无管理预案,这主要是源于过多的排除区域设置限制了模拟的城镇总体增长速度。进一步分析、比较海岸带发展区(近岸海域到陆域15km)的城镇扩展特征,结果发现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的未来城镇扩展速度和强度分别为10.97km2/a和0.74,高于历史发展趋势(表3)。海岸带保护预案条件下,因对海岸带资源的严格保护,限制了城镇建设用地沿海岸线的扩张。利用GIS分别计算每个3km×3km单元网格的城镇扩展强度,得到城镇空间扩展分异图(图3)。结果显示,1990年-2009年间,烟台市区城镇扩展热点主要发生在福新街道、福山区和初家街道,扩张特征表现为西拓东延。2009年-2040年间,城镇扩展热点和空间格局变化在不同管理预案条件下呈现出差异性。无管理预案条件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建设速度较快,城镇扩展总体上分散性特征突出。海岸带保护预案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以边缘增长和沿道路的线性增长为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古现街道和莱山区市政府周边为城镇扩展的热点区域。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的城镇扩张沿海岸线带状延伸,区域建设用海区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重点。

5.2海岸带资源损失

城镇空间扩展一方面驱动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损失。1990年-2009年间,研究区共有80.27km2的耕地被转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有7.24km2的海域被填海造地,发展港口和造船业。按照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到2040年,又将有132.37km2的耕地资源和34.81km2的海域资源被侵占。为比较不同管理预案条件下城镇扩展导致的资源损失情况,对海岸带发展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城镇扩展造成的资源损失量最大;其中,共有39.21km2的海域被侵占,平均每年损失128.19hm2。海岸带保护预案条件下,因加强了对海域、林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将有更高比例的耕地、果园、其他建设用地向城镇类型转换;其中,耕地和果园的贡献率合计达到70%以上。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图4),无管理预案和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牟平养马岛及其北部沿海的海域、林地(海防林)、其它用地(沙滩)等海岸资源被侵占,且后者资源损失的范围更为广泛,需引起高度关注。海岸带保护预案条件下,城镇扩展集中在现有城镇周边,促使周边分布的耕地和果园向其转换。

5.3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生态风险指数本身是一种空间变量,可以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空间特征分析[29]。在生态风险指数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基于经典统计学方法,充分考虑到空间变量的变化特征,以半变异函数作为工具,运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GeostatisicalAnalyst),计算出实验变异函数,并运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再利用普通Kriging法进行内插[27-28],得到研究区2009年和三种管理情景下的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图5),并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将生态风险值划分为5级,分别为:Ⅰ-低生态风险、Ⅱ-较低生态风险、Ⅲ-中等生态风险、Ⅳ-较高生态风险和Ⅴ-高生态风险,并统计各个级别面积百分比(图6)。分级统计结果表明,2009年研究区高生态风险区和较高生态风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05.92km2和676.67km2,约占全区面积的3.72%和23.80%,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附近。较低风险区面积比重为3.11%,主要分布在昆嵛山森林公园周围。整体上来看,2009年的生态风险以中低风险区为主,超过全区面积的1/2。随着城镇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到2040年区域生态风险加大,高风险区比例上升,但是不同管理预案所带来的区域生态风险程度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海岸带发展预案因鼓励海岸带发展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限制了发展区之外的城镇增长,导致此预案下高生态风险区和低生态风险区面积比重分别达到16.11%和2.76%,高于其它两种预案。无管理预案下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合计达到1490.4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43%。海岸带保护预案以中等风险区为主,占全区面积的45.56%;生态风险高值区面积最小,仅占全区面积的11.75%。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表明(图5),烟台市区的区域生态风险呈现圈层状分布,海岸带区域的生态风险较高,内陆风险较低。但是,不同管理预案下研究区生态风险高值区分布范围有所不同。无管理预案和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烟台西港区临港工业园区和养马岛前怀海域附近生态风险值比较高,且后者生态风险高值区分布范围更广。海岸带保护发展预案条件下,生态风险高值区延续2009年的发展趋势,并延伸到莱山区市政府周边和新建立的高新区周边。不同管理预案条件下的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与同预案条件下的城镇扩展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图3)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综合生态风险分区综合统计结果显示(表4),研究区到2040年不同管理方案下的区域综合生态风险都比2009年明显增大;其中,无管理预案和海岸带发展预案的区域生态风险值基本相当,海岸带保护预案条件下的区域生态风险相对较小。分区域来看,海岸带发展区以及位于海岸带发展区的莱山区和开发区的区域生态风险程度增加明显,其中在海岸带发展预案条件下高强度城镇扩展带来的综合生态风险值最高;城市化程度最高的芝罘区,在无管理预案下的区域综合生态风险值达到0.210,是整个研究区的1.5倍;牟平区和福山区因建设用地面积比重低,林地和草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大,区域生态风险相对较低。

6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SLEUTH模型基于烟台市历史时期(1990年-2009年)的城镇扩展过程,直观化模拟了不同政策管理预案下的未来(2010年-2040年)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分析、评估了不同的城镇管理政策对未来城镇发展格局的影响,以及导致的海岸带资源损失和区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差异性,其结论可以为滨海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调控和海岸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1)进入21世纪以来,烟台市城镇化过程加速,预计到2040年,城镇面积将达到607.36km2,比2009年增加388.04km2,将有205.39km2的耕地被侵占,年流失量达到743.88hm2,有34.75km2的海域被填海造地发展城镇及公共设施。鼓励海岸带开发利用与适度围填海的发展政策,促进了城镇建设用地在海岸带区域的扩张,却加重了对海岸带耕地资源、防护林和海域资源的损失,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围填海建设用地监管措施,提高海岸带土地与海域集约利用率,保护海岸带资源不被破坏。海岸带保护发展预案总体上限制了海岸带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海岸带资源,未来城市发展需要采取内涵式增长和土地集约利用政策。(2)2009年烟台市区生态风险以中等生态风险区为主,占全区的72.5%。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比例将上升,海岸带发展区以及莱山区、开发区的区域生态风险程度增加明显。鼓励城镇在近岸海域到陆域15km范围内建设发展的海岸带发展政策将引发程度更高、分布更广的生态风险;而注重海岸带资源保护的城镇增长管理政策,将有效降低对莱山-牟平沿海一带的区域生态风险。可见,要降低城镇化过程所带来的区域生态风险,需要对城镇增长进行空间管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态绿地和滨海湿地,避免临海式的旅游景观房和城镇建设。未来一段时间,烟台城镇发展和海岸带开发利用要特别关注烟台西港区临港工业发展和牟平养马岛前怀海水域旅游设施建设,必需采取强有力措施降低高强度开发给海岸带地区带来的生态风险。(3)SLEUTH模型直观地再现了不同管理政策条件下的未来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可以为地方政府部门城市管理提供有益的指导。但是,由于该模型未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给予城镇边缘式增长规则以优先地位,从而限制了用户对其他城镇增长类型的模拟。而且,由于随机因素的作用,通过围填海形式获得的城镇建设用地增长比较分散,可能有些与实际发展不符(图4)。未来的研究,将通过改进模型和建立新模型的方式提高城镇扩展模拟精度,准确地识别滨海城市不同城市增长管理政策可能导致的大面积城镇扩展现象,并将城镇扩展风险源加入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去,以便更好地反映海岸带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区域生态风险。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4

近日,各方高度关注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已经正式公布。《规划》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通读《规划》全文,可以发现《规划》对提升城镇化水平这个目标,是从农村常住人口和户籍这两个层面的指标来进行设计的,这也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管理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其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社会。这部分人虽然长期生活在城市,与城镇居民拥有同样生活方式,但因市民化进程滞后、其户口依旧是农业户口,无法享有与拥有城镇户口居民同样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据统计,全国共有2.34亿此类“农村居民”。大量“农村居民”涌现,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其二,依旧生活在农村、保留着农村生活方式的留守人员。特别是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与诸多风险隐患。

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对我们原有的农村档案工作思路、模式、方法均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农村居民”因其工作相对不够稳定,所以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流动性相对较大。针对这类新兴“农村居民”的特点,档案管理工作就不能完全沿袭原有的农村档案管理办法,亦需创新方式、方法。笔者认为,面对“农村居民”档案管理,应该借鉴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模式。一是搭建一体化的档案工作网络平台,使档案信息化,执行人性化的社区档案业务规范,实现统一管理。电子档案的建立使传统的纸质档案信息化,并通过互联网建立了档案共享资源,实现社会各档案管理单位的互联,这不仅为“农村居民”流动提供方便,也为政府掌握其资料提供了便捷。二是设计多样化的建档模式和检索模式,为社区档案利用提供快捷服务。在建档之初通过填写表格方式更多地了解“农村居民”各种情况,最终在社区虚拟档案室中增设社区民生专题档案板块,如低保档案、困难家庭档案、失业人员档案等,做到档案为社区特色工作提供同步服务。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并且逐步向农村倾斜,使农村民营企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的力量。随着农村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农村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机制变得尤为重要,需要农村民营企业积极借鉴城市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改变本企业档案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一是要制定出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档案工作规章和制度。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做出实际、明确的规定,并且建立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等工作制度。二是要执行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农村企业要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档案管理的业务标准,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出统一规范的业务标准,使整个企业的档案从材料的制作、形成、整理、归档、分类编号到案卷质量符合存档要求和管理规范。三是要全面推动农村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企业档案部门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数据的采集、归档、存档以及管理等工作,保证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和有效。四是要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加大档案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对现有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档案人员要适应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要做好上述两方面工作,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一是要增强大局观念,使新农村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社会。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已是整个新型城镇化、国家现代化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转变观念,着眼全局、着眼社会,将自己的工作放到整个国家战略层面去重新审视,从而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新型城镇化、现代化服务。二是要增强开放观念,使新农村档案工作走出封闭,面向社会。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增强开放观念。具体要在新农村档案保管利用功能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方面实现一些转变,新农村档案保管利用要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其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要由满足内需向扩大外需转变,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劳动力结构,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握新型城镇化内在要求,科学定位城镇功能。要有效利用城市先进的档案管理体制与资源优势,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改进,不断拓展新型城镇化下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空间,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档案事业同步发展。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5

要点1:《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三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四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五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六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七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九是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意见》强调了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加强。

要点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6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非本地户籍承租人可按照《居住证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见》要求,要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支持公租房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房,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给予租赁补贴。此举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点3:《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2016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方案》提出了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将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

要点4:《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印发

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五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协调惠农,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三是绿色兴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四是开放助农,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是共享富农,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发展定位上,《规划》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同时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

要点5:《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自2015年下半年国家将旅游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领域以来,首批1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已完成审核进入拨付程序,第二批120亿元建设基金的申报工作也正式启动。重点支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小城镇和新产品、新业态项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功能领域不断拓展。

要点6:《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出台

2016年6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对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进行了部署,旨在统筹优化三地Y源配置,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积极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业提质增效,有效保障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案》的提出,意味着“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设提速。

要点7:特色小镇建设接连迈出新步伐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也被提上日程。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要点8: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上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建筑水平、推进节能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营造城市宜居环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2016年11月11日,我国第一本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年度综合发展报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5―2016》正式。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截至2016年6月,全国已经有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场”。

要点9:全面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计划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2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

要点10:要点10:《“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建筑;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

研究内容:

第一,通过对部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

第二,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1.测绘与调研,历史建筑和姓氏宗族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评估。

2.“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设计以增强历史建筑舒适性,完善街区公共服务性等,优化历史街区物理空间,活化历史街区文化和经济为目标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升并升级街区整体风貌,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在建筑空间与建筑装饰文化等方面价值评估;应重视当地历史建筑保护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这种传统建筑艺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建筑价值,应保持有深度的评价梳理传统历史文脉。

付张氏贞节坊位于付家街西南面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2.付家街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通过对部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来研究现在付家付姓氏宗族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方向。同时又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价值分析与规划研究上,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充分发挥付家街姓氏宗族本身所具有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的古镇特征。

(1)如付张氏牌坊:付张氏贞节坊位于恭城镇的西南面,付家街内,坊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周氏牌坊:位于恭城县西南面的付家街,距离张氏牌坊约100米,一东一西,坊建于清乾隆(公元1738年)。付张氏牌坊、周氏牌坊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如周渭祠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中轴线主要建筑有门楼、前殿及后殿,两边分别有东西厢房和耳房,周渭祠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特点,又具地方民族特色。1981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定为广西廉政广西廉政教育基地。

(3)根据调查,付家街传统街巷内散布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以清朝民居为主,还有少量明朝民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整体保存质量较好。其中,明清民居多为砖木结构,以青砖、原木、青瓦为建筑材料。多为硬山屋顶,出檐较短,檐下山墙稍微出挑,墙上浮雕装饰多精美,浮塑灰批灵动,保存了典型的本地明清民居铜鼓楼或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民国时期的民居多受海外基督教的影响,门窗多呈拱形,浮雕装饰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

3.“修旧如旧”“修新如旧”“酒瓶装新酒”等技术策略,在地区历史街区建筑人文、外观、构造和材料运用等以及-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的设计、改造。方案设计上使外观形态不变,调节空间和尺度,改变功能,实行建筑对立面保护、结构保护及局部保护的措施,由于传统内部结构不适宜当代的生活需求,从而对内部进行装修和重新分区,对具体的细部做一些必要改造,用于M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让原本古老的建筑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

4.基于地域民族文化传承,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民族地区历史街区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适当规划历史街区景观设计方案,比如广场、停车场、公共卫生等;同时街上还应该随处可见能够体现景观节点,供游人观赏和体验。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重新规划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功能设计。如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民宿、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商品、当地特色小吃等特征,使得这种地域人文情怀给予游客更深印象。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对部级历史文化名镇――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牌坊、祠堂宅院和民居建筑院落的测绘与付姓氏宗族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桂北瑶族地区姓氏宗族文化与建筑梳理特征。发挥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文化价值分析与研究的作用,丰富文化信息汇总知识,加强文化信息汇总,梳理与总结,从而更好的推动当地遵循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艺术文化原则等来规划研究。

2.结合对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探索广西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生活文化要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拓宽居民民族地区历史文化与外界文化交流,加强建筑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加快现代生活文化价值,实现现代化城镇和乡村的规划设计建设目标。

二、改善措施

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一)实地调研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项目的可实行性:我们对付家街区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对历史街区基本现状进行了照片采集,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分析、形成有用的材料。

(二)材料收集

利用村级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上下联动,调研当地人民需求与想法对后期传统建筑如何开展起到重要性;走家串户的形式,让街区居民了解传统建筑艺术保护是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加强推广力度,用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恭城县的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未来发展前景状况,应如何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造福当地人们生活。

(三)方案设计

分析付家街区传统建筑现状,收集材料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和规划方案,发展当地的特色人文景观,从而更好的实现当地的旅游发展方向,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景区。

三、结语

考察研究中应该更多的探索它、分析它,这样更好的诠释县付家街历史街区建筑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问题,怎样保护好、利用好历史街区,更完整的保护起来,充分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吸收地方历史文化民族风格的传统元素,传承明清时代悠久历史文化,提升历史价值研究,后人追溯历史,感受不同风俗,以供后人研究考察。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7

20*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不断致力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开创规划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局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统筹城乡规划为导向,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推进

按照“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档次”的工作思路,立足部门职能,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有力推动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1、重点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推进政府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20*年十大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⑴组织编制完成了合蚌路示范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4#拆迁安置用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提交规委会审批同意,现已付诸实施;完成了4#地块及迎宾路、长征路安置房设计方案,作为拆迁人与部分拆迁户签订了拆迁协议。⑵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建设花园湖公园的号召,抽调专人参与公园项目建设,完成了花园湖公园设计单位招标和建设方案设计工作,同时公园拆迁安置用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报规委会审批,为县委、县政府建设花园湖公园提供决策依据。⑶招标确定城东新区绿化设计单位,组织完成了新区绿化设计方案并经规委会审批,目前新区绿化施工图正在设计,即将完成。⑷完成了定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东新区二期控规的设计单位招标工作,定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东新区二期控规编制工作即将展开。

2、城市规划体系工作。⑴协助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完成了工业园区二期规划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园区二期工程规划区内的自然村庄,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⑵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规划方案专家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现已进入规划报批阶段,将为老城区的建设、改造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⑶组织完成了定远县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专家评审工作,规划即将付诸实施。⑷定远中学新校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编制、评审已完成,将为定远中学新校区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向。⑸加强了定城规划区内大型建设项目和定城主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对可能影响城市规划的项目,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察、论证,提出意见,汇总后为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以消除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隐患,保障城市建设健康顺利实施。

3、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近年来我县的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我局把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小城镇为龙头,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托,全面完成了重点集镇总体规划和一般集镇建设规划,基本完成10个县级示范村和9个乡级示范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协助有关乡镇完成一些乡镇综合市场、商业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了集镇的开发力度,以镇带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县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乡镇竞相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定城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张桥、炉桥、藕塘、三和集镇规划成果已报县政府审批;能仁、吴圩、西卅店、连江、仓镇、朱湾6个乡镇规划成果已完成,进入乡镇同级人大审批阶段;池河、桑涧、大桥、二龙、严桥、范岗6个乡镇规划评审稿已完成,6月下旬进入专家评审阶段;拂晓、永康、界牌、七里塘、蒋集5个乡镇的规划初步方案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23个新农村示范点已经完成1:1000地形图测绘、基础资料收集工作,方案已经征求意见,进入各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阶段;253个行政村基础资料收集200个,1:1000地形图测绘完成95个,新农村规划设计完成70个,其中50个报县政府审批。

二、以完善规划管理体制为契机,城乡规划管理取得新突破

1、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4月1日是《城市规划法》实施17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局成立后首个《城市规划法》宣传日,为贯彻落实好《城市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我局按上级部署,紧紧围绕“规划公开,公众参与”这个主题,做好宣传贯彻工作,4月1日至30日在全县开展了《城市规划法》17周年纪念、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11幅,设置宣传牌4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宣传,新发生违法建设行为相对减少,促进了社会各界规划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2、严把“一书两证”发放工作。“一书两证”发放是规划管理的核心工作。我局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注重现场踏勘,兼顾工作效率,切实做好各类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发放工作。半年来,核发选址意见书10份,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7份,用地面积约1394*8.*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份,建筑面积约115201.14平方米,核发竣工验收合格证8个,规划许可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积极做好各项工程的定位放样工作,严格实施“阳光规划”,对项目进行批后公示,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进一步加强,并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回访活动,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动态。

3、村镇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安排,我局下设了村镇建设规划服务站,并结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党组研究,把原37名村镇规划员合理调配至调整后的22个乡镇,任命了站长,配置了专职规划管理人员;同时我局研究制定了有力措施,加强对各乡镇村镇建设规划服务站进行管理。在局党组统一安排部署下,目前,服务站工作人员人心稳定,服务站工作均已走上正轨,开展得有声有色。

4、强化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为了加强各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服务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方便人民群众,我局结合全县行政服务中心现场会议精神,出台了《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工作制度》,含概了服务职责、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卫生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个方面,以制度为抓手,提升窗口服务工作新水平。目前已规范了3个乡镇的微机制证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集中整治重点工程建设环境,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品位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响应全县开展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了集中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并有效快速推进。通过宣传动员、梳理排查,依照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按具体情况查处到位,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配合公、检、法等部门,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共查处了此类案件6起,有效的保障了城市规划的实施,较好地维护了我县重点工程建设环境。

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服务群众本领进一步提高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结合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从20*年起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工作。

1、领导重视,抓好动员,及时传达县领导的讲话精神,增强职工的自觉性、紧迫感和使命感。

2、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我局把机关效能建设的文件装订成册并逐人传阅,对照个人情况查摆问题,切实做到人人参与,防微杜渐。

3、加强整改,全力推进。成立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整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落实。

4、开展“四型”机关创建活动。我局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采取了政务公开、制度上墙、窗口办公、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严格坚持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现场办公制和内部联系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大力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的“四型”机关活动,开展“四心”服务,即:对他人热心、对工作耐心、对事业公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努力把局机关打造成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战斗集体。

5、认真组织实施科学发展观大讨论。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规划工作水平,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敢于探索,扎扎实实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始终抓住学习讨论阶段的主要环节做工作,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指导思想、严格学习纪律、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这五个方面入手,全局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要求,系统学习,积极讨论,强化观念,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6、切实开展好作风教育月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按照省、市和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制定方案,以“弘扬新风正气,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扎扎实实开展了作风教育活动。

7、依法办理和议案、提案工作。我局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议案及来信来访,专人负责登记和督办,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上半年,承办市、县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共12件,已于规定时间内全部答复;依法受理各级各类34件,办结30件,正在办理4件,较好地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存在着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经费不到位、进度还不够快、村庄选点存在反复、增加工作量、村庄规划、测量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

二是部分开发企业严重违反县规委会决定,擅自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单体建筑总量,逃避规费(出让金),严重违反了《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三是部分单位和群众规划法律意识淡薄,依法建设环境不容乐观。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围绕“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塑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档次”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好以下工作,为政府十大工程作好后勤保障。

1、城东新区的主要建筑已经封顶,室外附属工程即将开工,我局将督促有关设计单位尽快完成城东新区绿化设计施工图任务,美化亮化新区环境。

2、启动定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城东新区二期控规的规划编制工作。

3、完成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定远县城市排水规划的报批工作,加快老城区改造,完善城市排水体系。

4、加快花园湖公园北部的施工图设计,促成花园湖公园尽早开工建设。

5、全面完成17个乡镇规划成果报批,加快集镇开发建设。

6、完成23个新农村示范点规划的编制、评审、报批工作。

7、力争完成253个行政村的基础资料收集、1:1000地形图测绘工作。

8、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和作风教育月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和廉洁从政教育,切实增强队伍廉洁从政意识。

9、继续抓好制度建设,切实强化依法行政理念。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重点对规划编制、审批及监察等方面进行把关,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城镇化建设方案篇8

为了澄清全市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利用情况,了解《档案法》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进度,掌握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动向,总结经验,完善体制,改进工作,促进我市城建档案事业不断发展,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最近我通过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部分单位和群众等方式,对全市各县区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总结、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认识到在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健全组织、落实经费和设施、规范管理、科学利用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基本情况

城市建设档案,就是一座城市建设的文字记载、是城市发展嬗变的真实记录。无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管理中形成的重要档案,都需要依靠系统、完整的征集和科学、安全的保管,使其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城市建设档案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与时俱进,日趋完善。为“魅力××”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及时有效的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

(一)应纳入城镇建设档案管理的数据

据统计,××市区、各县城区和建制镇总人口为487.9万人,规划面积5760.09平方公里,其中:

(二)城镇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城建档案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专业门类,她与人文的、历史的、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一样,都是人类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1997年,国家建设部第61号令,即《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城建档案事业的机构性质、地位、工作内容及行业规范,使之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市区城建档案管理

1997年前,原××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下属的一个股级档案馆,1999年9月,上划为市建委下属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在市建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城建档案馆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市城建档案馆在积极拓展业务,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先后完善了业务制度、工作制度、党建制度在内的一整套规章制度,明确了城建档案的保密、接收、整理、借阅、鉴定、销毁等制度。组织编写了《××市城建档案馆指南》、《××市城建档案馆利用效果选编》、《××市城建档案馆大事记》。建立了科学、准确、齐全的档案总目录和分类目录。案卷的编制、整理、归档、编码、上架美观、整齐,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库房温湿度记录制度,库房温湿度完全达标,库房整洁,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都有详细记载。为库房安装了密集档案架、防盗门窗、温湿度记录仪、臭氧灭菌机、除湿机、吸尘器、灭火器、空调等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200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50余万元,购置了微机、打印机、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vcd和工作用车等办公设备。目前,馆内已有档案柜192组,办公、库房面积达到1400平方米。单位内部设置办公室、档案管理科、技术指导科,现有工作人员10人。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规划化。截止2008年上半年,市区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的签订率、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率均达到95%以上。拥有规划、施工、竣工、征地、招投标、定额、环保、私人建房档案13715卷册,连年获得全省城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并于2003年晋升为河南省5个一级城建档案馆之一,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

2、县及建制镇建设档案管理

市城建档案馆与各县城建档案馆(室)是业务指导关系,因而在工作上只能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不具备行政约束力。为了建立一个包括全市建设系统、建设管理单位在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城镇建设档案管理网络,更好地为城乡经济建设服务,2005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城市规划区以外8个县城建档案业务的指导力度,目前,已有罗山、息县、商城3县建立了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纳入县级编制,配备了档案室及档案柜等设备和办公用房,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征集、借阅以及经费收入等项业务进入正规;固始、潢川、新县城建档案室做到了人员、经费、库房、办公室“四落实”,配备了档案保管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其共同特点是:

①、县政府重视并支持城建档案工作,将档案馆纳入事业编制并解决人员、经费问题。

②、县建设局领导分工负责城建档案工作,协调系统内各口支持城建档案的征集、管理,帮助拓展业务范围。

③、有固定的办公室、档案室和档案保管、“五防”措施。

④、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实行定岗定责。

⑤、部分县局还为城建档案馆(室)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开展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业务。

⑥、加强了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注重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我市城建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市建委的具体领导下,从困境中起步,艰苦创业,奋力进取,经过不断拓展业务,扩大服务范围,终于在2003年跨入河南省5个一级城建档案馆行列,并且连续获得省级先进单位称号,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跳”。

当然,在总结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当前全市城建档案工作仍然存在着头重脚轻的现象——城市规划区内城建档案的征集、管理、利用实现了现代化、规范化,而所属各县及建制镇的工作却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

1、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尤其是价值判断失当造成不能充分认识城建档案对城市长远管理的重要作用。有的单位把建设放在一个首要的位置,投入数百万元搞“物质资源”,却鲜有拿出资金去投资城建档案这项珍贵的“技术资源”!轻档案的根源在于档案管理是基础性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容易使人忽视城建档案作为城市管理长远投资的必要性,忽视城建档案在解决征用土地、产权纠纷、维修隐蔽工程等方面所起到的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在思想上认为这是一项可有可无、可轻可重的工作。

2、组织机构不健全。

八个县中只有罗山、息县城建档案馆单独挂牌办公,人员、经费纳入县级编制;商城县城建档案馆虽然有独立编制但与县建设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中心合属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属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新县建设局的文书档案由局档案室负责,而大量的科技档案则由业务科室自己收集、整理、保管,各科室自行管理;固始、潢川、光山3县为局办公室属下的档案室,人员为1人且为兼职。

3、部分县城建档案库房小、设备差、容量不足,甚至没有防火防潮防盗设备,很难适应建设市场飞速发展的需要,现有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没有保障。

4、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宣传不够广泛,不够深入,使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法律认识,造成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收集工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建设工程时间跨度长,有的单位不理解、不配合,客观上给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把关不及时,就会造成建设项目资料收集不全甚至永远失散。

5、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城建档案是档案管理的新课题,具有复杂性、广泛性、专业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城建档案工作者既要有城市建设方面的知识,又要有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二是对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大、新手多,缺乏系统的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不高,业务知识跟不上形势需要,导致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6、档案管理、借阅、利用制度不健全,个别县因库房不足、人手少,导致当年审批的档案寄存于所属单位而不能及时归档;全市65个建制镇中,没有一个建设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形成历史的空白。

三、几点建议

世界已经进入太空、微电子、全球化时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城乡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收集、记录、保存、利用这些历史资料既是对现在负责,又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后人负责,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分析全市城建档案工作历史、现状、成绩和问题后,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城建档案工作,不但要有认识,还要有平台;不但要有具体措施,还要打“组合拳”;不但要有领导人的决心,还要有各方面的配合行动。因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立即着手,加强县(区)级城建档案馆建设,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档案征集、管理网络,杜绝建设档案流失。

1、已经建馆的县,要有3—5名工作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增加库房面积、档案柜和“五防”设备,尽快达到三级档案馆的标准。

2、尚未建馆的县,是否由市建委领导出面协调,促使其尽快建馆,并解决人员编制、经费等具体问题。

3、建制镇应由县(区)建设局出面在镇城建管理机构明确一位认真负责能干的工作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员,具体负责本镇建设档案的征集、整理、上报工作。

4、把县级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列入目标考核。

上一篇: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