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13 16:59:00

资本市场的优势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1

一、引言

内部资本市场是从公司组织结构发展到M型时开始产生的,而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源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理论,其中又以Oliver E.Williamson、Coase R.H等新制度经济学家为代表。Oliver E.Williamson对内部资本市场形成原因和优势进行论述之后,国内外学者逐渐意识到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纷纷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研究我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同一性和特殊性对于我国企业集团的运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进行综述。

本文采用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过程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进行综述。即从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理论入手,通过与外部资本市场的比较,阐述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并针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劣势,论述了已有的解决方案并做出评价。最后,本文对理论界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研究

(一)国外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研究。Lamont通过对拥有石油分部和其他非相关分部的企业的研究,发现当石油价格下降时公司总部不仅减少了非相关分部的投资,而且减少了石油分部的投资。由此Lamont认为,一个分部的现金流影响着其他分部的投资。此外,Houston、Perotti、Gelfer等学者也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些公司中的确存在着ICM,虽然并不完善。

然而,Schnure和Chevalier从不同角度对Lamont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Chnure认为,Lamont的推理是在信用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司融资受到约束、公司总现金流突然下降的条件下进行的。Chevalier则对Lamont用SIC(工业分类标准)代码来测度分部相关性存在的准确性表示怀疑。虽然存在质疑,但Lamont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的研究依然占据了主流位置,为内部资本市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国内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研究。我国从事内部资本市场存在性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周业安、韩梅。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华联超市借壳上市案例来论证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指出在转型和新兴市场上,企业决策者会主动构造出ICM,并利用ICM与ECM的互补性或替代性来创造价值。华联集团就是通过ICM将两个投资机会分别配置到两家上市公司――华联超市和华联商厦,并达到股票市场监管法规所提出的再融资条件。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ICM,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原因

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源于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矛盾和摩擦,以及传统市场的失灵。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面临融资约束,导致净现值为正,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没办法及时展开,甚至被迫放弃。

(一)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可视作是对外部资本市场的替代,但同时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内部资本市场上出资者(企业总部)是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而后者则没有。这导致它们在企业的信息传递、监督和激励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1、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公司总部可以利用权威等对企业中不完全相关的现金流进行整合,提高企业整体财务协同效应,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多元化经营导致的未来现金流可减少公司内部现金流波动,从而提高多元化公司的债务融资承受能力。Peyer利用数据验证,说明企业通过外部融资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内部资本市场。除此,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性,使内部资本市场投融资风险较小,减少了内部市场主体在外部证券市场上逆向选择的机会。

2、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内部资本市场信息的充分性和可获得性,使资源能够实现跨项目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Stein通过建模论证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使集团经理可以通过获取完整信息,从事一种“挑选胜者”的活动,实现投资项目的优化选择。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来自于高收益率项目取代低收益率项目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重新配置不良资产、分阶段投资决策和市场竞争力上。

3、内部资本市场监督和激励优势。由于公司总部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全面的信息,可以利用权威对经营者的行为予以建议与约束,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罗伯特等人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了逻辑推导。

新经济制度学派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内部资本市场之所以会取代外部资本市场,是因为公司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信息和激励的优势。Williamson、Alchian、Gertner等学者的共同结论是: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通过按投资收益率等标准来分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各部门有效地使用资金和资源。

4、内部资本市场信息优势。外部资本市场(银行体系)在处理信息的广度方面占优势,但不可能根据市场做出快速的微调,单一部门的企业在处理信息的深度方面占有优势,内部资本市场则处于中间的位置,它对信息的广度与深度的处理做了优化平衡。

5、跨国公司的特例。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特殊具有M型组织结构的企业,将资金投向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其内部资本市场也是跨越国界而存在,因此除了一般内部资本市场所具有的优势,它还有利率、税率及政策方面的优势。如,它可以使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克服国际资本市场的分割等。

(二)内部资本市场劣势。虽然有无数的证据肯定了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但在内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具有内部资本市场功能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普遍折价的现象。Lang和Stulz的研究数据表明,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多元化公司的托宾-Q值要明显低于相同投资组合的专业化公司。由此可见,内部资本市场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1、问题。问题广泛存在于现代公司制度中,尤其是多元化公司,而问题是导致内部资本市场失效的重要原因。首先,经理们通常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更大的权力实施多元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为经理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机会过度投资和滥用自由现金流。其次,公司经理和部门经理之间的问题抑制了部门经理努力的动机,导致了部门经理的寻租行为和平均主义倾向的交叉补贴,Shlarfstein和Stein用双层模型分析了这种“社会主义”现象。最后,问题还表现为大股东和管理者联合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掠夺公司财富,侵害小股东的权益。

2、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它的集中性融资模式使得公司总部在拥有富余资金时也不对外投资,而是囤积以备后用,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一定程度上危害了社会的总体效益。

四、内部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

针对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部分学者已经提出了以下方法,试图加以解决:

(一)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配置的测度。内部资本市场的确能使企业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再配置,然而由于种种问题,使得其效率并不是最高的,因此衡量其效率就变得十分重要。相关方法有Rajan等提出相对价值增加法,Peyer、Shivdasani提出的q敏感性法(QS)和Maksimovic、Phillips和Schoar提出的现金流敏感性法(CFS)。这些方法虽然存在不同程度得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负债以降低成本。问题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自由现金流的存在。在能够产生大量稳定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发生浪费行为高于那些仅能产生少量现金流量的公司。通过提高负债来约束公司经理的浪费行为,可以减少成本。因此,可以将债务视为一种担保机制,能够促使经理多努力工作并且更好地投资决策,从而降低成本。

(三)内部资本市场边界及最优规模设计。由于资源配置效率测试方法的数据来源于客观基础上的主观估计,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一种更有效的提高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就是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的确定和最优规模的设计。

Stein认为,随着内部资本市场的扩大,一方面可以放松信用约束效应;另一方面则因管辖范围的扩大,管理效率可能随之降低,从而抵消内部资本市场带来的好处。因此,确定一个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可以使内部资本市场在最合适的规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屈埃惕斯则认为,调整资本配置方案所带来的期权收益、信息优势带来的优化投资决策的收益等影响了最优边界的确定,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上的最优边界应当是其带来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

虽然屈埃惕斯等学者对影响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但并没有定量地指出内部资本市场的最优规模。Stein用如下公式定量地推算内部资本市场的最优规模:

五、结论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3

一、期货市场间竞争的比较优势分析

为什么某国或某地区的某类商品的期货交易能够蓬勃发展?例如,为什么芝加哥能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而不是堪萨斯城?为什么美国能够在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什么近年来欧洲金融期货市场能够迅速发展?按照波特的说法,影响产业发展的不仅仅是公司自己创建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能力,重要的是它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或缺乏某些特定的属性。期货市场作为以现货市场为基础的衍生品市场,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或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基础的期货市场将因此而形成相应的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及相关理论,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主要来自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竞争对手及产业政策。

1.要素条件比较优势分析。要素条件指的是期货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资源禀赋可以是创造的,也可以是继承的,一般分为四类。

(1)物质资源。物质资源的可获性、数量、质量和土地、水、矿产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成本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资源。物质资源通常是不可再造的资源,对于以实物商品如农产品、能源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商品期货市场来说,显然是重要的条件之一。

(2)资本资源。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充分的流动性才能够实现套期保值与价格发现等基本经济功能。资本的可获性、数量、成本和可获资本的类型方面,各国的情况各有不同。如果某国期货市场遇到来自低资本成本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对手,低资本成本的期货市场可以保持低价,如较低的融资成本、充裕的资本供给等,就会迫使负担高资本成本的市场要么接受投资的低回报,要么撤出该类期货市场。

(3)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系统、结算系统、运输系统、通信系统、法律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可获性与使用成本。成熟的期货市场,通常都具有非常先进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成熟期货市场重要的比较优势所在。

(4)知识与人力资源。如果某一国家拥有数量可观的、具有科学技术和市场相关知识的研发人员,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具有知识资源。期货市场是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工程的基础,同时也是信息、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期货理论研究水平、各类相关研发人才及技术人才的数量,都影响着这个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2.需求状况比较优势分析。期货市场是用于满足规避价格风险和投资需求的金融工具,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管理价格风险的商业需求,这种商业需求是否强烈与广泛,决定着这一国家或地区对期货市场的需求,并将推动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决定期货市场能否形成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

3.竞争对手比较优势分析。竞争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产生重大影响。

创新是期货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创新能力与创新动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的竞争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间的竞争有助于使本国或本地区期货市场保持生机与活力,并构成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区域内竞争会使本地区期货市场产生自满,并最终丧失国际竞争力。因此,尽管从价格发现、最优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一个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的数量不宜过多,但保持适度竞争将有助于期货市场在创新方面形成比较优势。

4.产业政策比较优势分析。产业政策是能够对期货市场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鼓励性的产业政策将使一个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得到增强,而限制性的产业政策则会使其比较优势受到削弱,国内避险需求外流,市场发展将受到抑制。

以上各项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都将影响到期货市场比较优势的形成。在这些因素中,

(1)物质资源是不可再造的资源,是开展以相关产品为基础的商品期货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物质资源最终能否真正形成比较优势,还需要看在相关产业中是否具有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以及这种需求的强烈程度。

(2)资本、基础设施等其他条件都是可以创造的。其中,资本、基础设施、需求状况主要地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构成了期货市场形成比较优势的基础环境,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比较难以改变,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得以改善。从长期或宏观层面看,期货市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期货市场的规模与层次。

因此,资本、基础设施、需求状况决定了期货市场的总体发展水平,无论物质资源条件有多好,产业政策多么积极,期货市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

(3)知识与人力资源、国内竞争以及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调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改善,即国家通过实施鼓励性的产业政策,向期货市场集中人力和财力,适度调整期货市场结构,为期货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期货市场比较优势的形成,增强期货市场的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物质资源及产业政策等将在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

在期货市场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期货市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中美国、欧洲、亚太地区在世界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这些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所处的环境,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它们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构成了这些国家在世界期货市场竞争格局中所处地位的深层次原因。

(一)美国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美国作为现代期货市场的发源地在世界期货市场中始终占居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进入1990年代,欧洲和亚太地区期货市场迅速崛起,美国在全球期货市场中的绝对性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但是,就单个国家而言,美国仍是世界上期货品种最齐全、期货制度最完善、最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国际性期货交易中心。

1.要素条件与美国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素条件比较综合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不同国家或地区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基础性产品如农产品、矿产资源、能源的生产国、贸易国和消费国,其实物资本占世界实物资本总量的33.6%,美国研发科学家占世界总量的50.7%,熟练劳动力占世界总量的27.7%.在如此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美国在世界实物商品与金融期货及期权市场中保持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着主导优势。美国在除金属外各类品种中均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商品的期货价格成为国际贸易的定价基准。在金融期货市场方面,美国也始终引领着世界金融期货品种创新的潮流,三大金融产品的首张期货合约即外汇、利率和股指期货均产生于美国,其s&p500、nas-daq100、美国中长期政府债券以及主要的外汇期货和期权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金融期货品种。

2.需求状况、产业政策、国内竞争与美国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在避险需求方面,美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极高,期货交易保值避险的商业需求旺盛,期货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完全开放的国际性市场,不仅满足了国内避险与投资需求,而且将全球避险与投资需求以及投资资本引入国内,从而形成了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比较优势。在产业政策与国内竞争方面,美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禀赋条件,采取了金融期货与实物商品期货并重和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产业政策,全面增强了美国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二)欧洲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欧洲期货市场在欧元启动的大背景下,借助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当今世界期货市场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物质资源禀赋与欧洲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从总体来看,与美国相比,欧洲各国基本上属于各类大宗商品的纯消费国,资源相对缺乏,1990年以后,英国的实物商品期货(除lme的有色金属外)如石油、农产品等品种的交易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而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金融期货市场,凭借发达完善的金融体系、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众多的金融机构及优秀的管理人才,汇率、利率及股指期货都在世界期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2.技术、制度创新与欧洲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1990年以来,欧洲期货市场借助交易方式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形成了成本比较优势,实现了金融期货市场的快速成长。2002年,欧洲交易所(eurex)借助电子化交易,突破欧洲的地域性界限,加紧建立自己的美国相关衍生品的市场。此外,欧洲期货交易所通过治理结构的创新,为金融期货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欧洲期货及证券交易所绝大部分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化交易所。而美国期货市场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电子化交易和公司化方面明显落后于欧洲,使美国期货市场的竞争优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亚太地区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崛起,源自于本地区巨大的避险需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的成功主要是满足了区域性风险管理的需要。如发达的工业为日本工业品期货交易提供充足的避险需求,目前日本的铂、钯和橡胶期货市场位居世界第一,黄金、汽油等期货市场位居世界第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韩国金融期货交易提供强烈的避险需求,韩国证券交易所(kse)的kospi200期权合约在1998——2002年五年间年交易量增长了40多倍,2001——2002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球期货交易所成交量排名之首,充分显示了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和加入wto,为中国大宗基础产品期货交易提供巨大的潜在避险需求。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在物质资源总量上仅次于美国,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大宗基础性商品保值避险的需求以及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中国非常有条件、也有竞争优势发展成为东半球最大的世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和国际贸易定价中心。

三、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

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期货市场的发展同样是不均衡的。从美国、欧洲、日本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可以发现,期货市场作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必然要寻找到一个最具有商业需求、资本最集中、流动性最强、技术最先进、人力资本最充足、交易成本最低、最有助于其功能发挥的地理位置。这正是“区域增长极”理论中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中心,在这里将产生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的聚集效应,使期货市场在本国或本地区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

1.美国期货市场:形成芝加哥与纽约两个中心并存的竞争格局。美国最多时曾有近20家期货交易所,经过竞争部分交易所被淘汰,部分交易所进行了合并与重组,目前美国国内共有7家期货交易所。从区域布局上看,不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都呈现出向芝加哥和纽约集中的趋势。

研究美国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变迁,我们能够发现,对世界期货市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系列创新并不是全部产生于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例如,1891年明尼阿波利斯交易所创造了世界第一套现代期货清算系统,1982年堪萨斯城交易所推出了世界第一张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然而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等城市的经济背景及其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等都使这些交易所很难在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竞争中获胜。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以及在美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重要地位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能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芝加哥由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步,为其1970年代成功推出金融期货在知识与人才、资本方面形成重要的比较优势,芝加哥最终发展成为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目前芝加哥主要有芝加哥商品易所(cm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等,这三家期货交易所多年位居全球期货及期权成交量前十位期货交易所之列,2001年分别为第3、5、6位。纽约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性金融中心,其期货交易在全球期货市场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001年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期货及期权成交量位居世界第9位,期货成交量排名第6位,其中nymex的原油等能源类商品期货,及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期贷以及纽约期货交易所(mybt)的棉花等农产品期货都位居美国和全球期货交易量的前列。

2.欧洲期货市场:伦敦面临的挑战与法兰克福的兴起。英国伦敦作为与美国纽约、日本东京齐名的国际性金融中心,凭借其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金融业,成为世界金属期货交易中心和欧洲金融期货交易中心。欧元启动是欧洲金融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促使欧洲整个金融市场以及期货市场的内部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首先,欧元货币区的中央银行所在地德国的法兰克福逐步成为欧元区内占主导地位的国际金融中心。欧元启动后,欧洲的11个国家采用欧元作为通用货币,从根本上消除了这11个国家货币和利率间的差异,欧元区其他国家以本国利率为基础的利率期货因此失去了市场需求,欧元区金融期货市场快速向eurex集中。其次,eurex通过采用电子化交易方式等积极有效措施,占据了伦敦国际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的bund期货合约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期货交易所之一。而英国没有在1999年第一批加入欧元,丧失了部分欧元区内的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交易。就期货市场而言,伦敦在欧洲金融期货市场的霸主地位已经被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eurex所取代,法兰克福已经迅速崛起。

3.日本期货市场:东京成为衍生品期货交易中心。从日本期货市场的总体格局看,其主要特点是交易所数量较多,同一品种同时在多个不同地域的期货市场上市交易。以商品期货为例,1984年以前,日本有16家以上的商品期货交易所,经过合并重组,现在有7家商品交易所,仅大豆一个品种就至少有3家交易所在上市交易。在日本期货市场,东京的地理位置及其在日本乃至世界的经济、金融地位,都决定了东京地区的期货交易所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2002年,东京地区商品期货总成交量(tocom和tge合计)占其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67.9%.随着日本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期货交易所间的进一步合并重组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四、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创新发展及其启示。

通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期货市场竞争格局变迁的规律,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发展期货市场,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行与之相适应的期货市场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以形成本国或本地区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

(一)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创新发展

1.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期货品种,通过合作促进比较优势的形成。由于物质资源的不可创造性,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开放程度、法律、人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期货市场通常只能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来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期货品种。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与美国的自然资源条件比较相似,是大宗基础性产品农产品、能源、矿产资源等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如中国的小麦产量排在世界第1位,玉米产量为世界第2位,大豆产量为世界第4位、进口量为世界第二,具有开展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期货的雄厚现货基础和巨大的保值避险需求。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上述各类大宗商品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价格波动将更加剧烈,现货企业需要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需要利用期货价格来指导生产和经营。

同时中国远离国际期货交易中心,利用国际期货市场进行保值避险,犹如“隔山买牛”,不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因此,中国具备在东半球发展商品期货市场最有力的竞争优势,政府应在品种创新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促进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产业政策。

2.寻求与优势互补型期货市场的合作,促进本国或本地区期货市场比较优势的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需要发展期货市场,首先应认真分析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期货市场的关系,通过与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互补型国家或地区进行合作,来增强本国期货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合并联网成为近20年来各国期货市场应对竞争的新策略,仅自1990年以来,就先后有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与cme、cbot与eurex、cme与nymex等数十家国际性期货交易所进行跨洲、跨国、跨城市联网,以此来改善双方的资源禀赋条件,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与市场。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与美国是物质资源禀赋相近的国家,在商品期货交易方面属于竞争型关系,但是两国分处东西半球,在交易时间上形成互补关系,因此如果两国在农产品等期货交易方面能够进行联网交易、交叉结算等合作,即可实现24小时全天交易,从而使双方能够共享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资源与市场,使双方的竞争优势均得到增强。

(二)同一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的竞争与创新发展

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间的竞争中获取比较优势的关键,在于期货市场是否能够成功地整合本国或本地区范围内的各类要素条件,从而促进该期货市场在品种、技术、制度等方面创新能力的形成,提升期货市场内部核心竞争力。因此,尽管本文从外部环境分析了期货市场竞争格局形成的深层原因,但是,在期货市场竞争与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与期货市场自身创新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有助于提高期货市场的创新能力,期货市场强大的创新能力则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条件,从而形成期货市场的比较优势。

1.针对区域性资源禀赋特点,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的期货品种。同一国家或地区内的期货市场所处的经济、法律等环境比较相近,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期货市场之间通常属于竞争型关系,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的数量通常会经历由多到少的整合过程。如上所述,资源禀赋是决定期货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每一种商品的生产、消费、流通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以现货商品为基础的期货品种特别是商品期货就具有了比较鲜明的属地性概念。

这种属地性概念要求期货市场必须将期货价格的基准地即实物交割地设在相关现货流通最发达的地区,在这一区域内相关商品的实物资源最充足,现货相关企业最集中,现货贸易最活跃,避险需求最强烈,惟此才能够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保持密切、顺畅的联系。也就是说,特定的地区适宜开展特定品种的期货交易,期货市场应选择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区域开展相关品种的期货交易。以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大豆系列期货为例,国产大豆、豆粕和豆油的生产、集散或加工中心分别位于大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根据这一基本特点,国产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基准地就应重点考虑分别设在上述对应的区域内,即只有在适合的区域内开展相关期货品种的期货交易,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4

(一)融资约束缓解优势

首先,内部资本市场具有资金利用的协同效应。企业集团存在多个成员企业,各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并不一致,各个企业产品销售周期以及资金收入时点存在较大差异,由此造成各个成员企业在不同时间段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不相同。相比于外部金融市场,企业集团内部信息相对畅通,集团母公司能够清楚的掌握各个成员企业的资金状况,从而能够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将资金状况良好的成员企业的资金转移到资金匮乏的成员企业之中,产生协同效应。其次,相比非集团成员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具有融资的规模效应。一是企业集团通常是个十分庞大的体系,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制定方面,会给予资产规模大,偿债能力强,社会声誉更高的企业集团一定的优惠,从而降低了企业集团成员融资的成本。Stein(1997)指出,在外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贷款给多元化企业比贷款给一组独立的企业更有利。二是成员企业相互担保能够提升外部信贷支持概率,同时获得更大额度贷款。相比与非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担保,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担保更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接受,从而也更容易获得外部金融市场融资。

(二)资金优化配置优势

首先是控制权优势。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子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可以将资本集中配置,能够对各子公司不同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进行对比,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配置到利润回报率最高项目上,在这个过程中,低效率子公司的项目会被消减,高效率子公司的投资规模将增加。其次是信息优势。内部资本市场信息充分,母公司能将收益更好的项目区别出来。只要企业集团的CEO的目标与企业集团利益最大的目标一致,企业集团CEO总是会利用自己的控制权与信息优势,尽可能准确的进行投资项目的“优胜者选拔”,以提升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加集团的获利能力。

(三)监督优势

首先,内部资本市场的出资者拥有剩余控制权,这使得其能直接与投资项目联系在一起,项目产生的收益大,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也大,监督项目的激励也大。而外部投资者则没有剩余控制权,监督项目的激励也小。其次,监督的效率与监督付出的努力是正相关的,监督努力越大,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建议也越好,这能够提升项目的净现金流或提高最后的清算价值。对监督者来说,付出多大的努力决定于其监督的成本与收益,相比外部投资者,内部资本市场信息较为充分,因此监督的成本自然也更低,最终内部出资者在低成本的优势下回付出更多的监督努力,从而更有效的促进项目的投资。

二、金融发展对内部资本市场的替代

(一)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缓解优势的替代

金融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规模的扩展,包括金融机构数量、规模的增加,以及金融工具的增加;二是金融结构的调整,包括直接和间接融资比例调整,以及借贷主体结构调整等;三是金融效率的提升,包括将存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的提升以及资本优化配置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市场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张,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够完善,企业融资主要以银行借贷为主,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直接容易比例较低;二是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不足,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借贷偏向,一方面国有大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但是却能容易的获得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大量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得不到贷款,普遍面临融资约束。在外部资本市场无法获得足够信贷支持的情况下,企业集团则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来缓解融资约束。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融资能力不断加强,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也有所缓解,当外部金融市场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时,内部资本市场在该方面的作用就会被弱化。

(二)金融发展对资金优化配置优势的替代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未完成,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完全的资金定价权,无法根据收益和风险来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在贷款利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银行自然偏向于将资金贷款给大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虽然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背景,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并没有多大的风险,即使出现违约也会由国家来承担责任。这样的资金配置方式违反了市场以收益风险比来引导资金流向的原则,从而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放开了贷款利率,银行已经能够按照企业不同的资产状况、信用水平等来估计贷款的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必然会根据收益风险比来决定资金的流向,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资本的利用效率,而当外部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足够高时,内部资本市场在该方面的优势将弱化。

(三)金融发展对监督优势的替代

金融市场外部监督的局限性在于外部投资者无法获得剩余的控制权,没有监督的激励,同时由于外部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成本要高于内部出资者,因此,监督的成本也更高。但是随着外部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关法律制度的将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信息也将更加的透明,外部出资者的监督成本将会下降,且外部出资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外部出资者所代表的利益是同企业的利益一致的。但内部出资者中,大股东的以及总部及子公司的管理者的利益却不一定同企业的利益相同,或者并不完全代表企业的利益,让并不完全代表企业利益的大股东与管理者来监督资本的利用,这本身就是个矛盾的存在。因此,外部金融市场监督制度与体系的完善,会弱化内部资本市场的监督作用。

三、金融发展与内部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从我国外部金融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看,企业集团是我国广泛存在的经营形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以及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内部资本市场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大股东控制下,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资产转移等手段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企业集团内部在资本的配置上也存在着“社会主义大锅饭”的行为,弱化了资本利用的效率。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深,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对外部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越来越弱,那么我国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呢?实际上,从发达国家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看,即使是美国这样金融市场十分完善的国家,其内部资本市场依旧十分活跃,可见内部资本市场并不会被金融市场完全替代,因为其特有的优势,内部资本市场有存在的必然性。对我国来说,在金融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也要促进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得外部金融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能够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明确外部金融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的定位

外部金融市场应注重引导资本流向收益风险比更高的产业或是投资项目,同时,出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外部金融市场还必须起到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弱势产业以及维护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的责任。同时,借助于对企业内部微观信息的掌握,以及信息获取成本相对较小,内部资本市场应注重将从外部金融市场获得的资本以及企业集团经营的资本回报进行更加优化的配置。

(二)外部金融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的信息对接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外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会有所减少,但信息的获取依旧需要付出成本,而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的信息获取,付出的成本则相对较少,对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情况估计也更加准确。因此,内部资本市场的相互担保能够向银行传递成员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减少贷款的不确定性。但由于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是个利益的联合体,有可能出现相互的“偏袒”的担保,从而向外部金融市场提供扭曲的信号。这就要求企业集团能够改善并完善对外部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功能,如母公司帮助成员企业建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来防止管理者的寻租行为导致的子公司之间的相互“偏袒”担保。

(三)充分发挥内外市场的监督优势

外部资本市场应更注重监督资金在区域、产业之间的流动,包括对具有发展潜力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弱化产业的鉴定,从而根据不同产业的特性来确定资本配置的强弱。对有发展潜力新兴产业应该降低其风险估计系数,而对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弱化产业则相应的提高风险估计系数。内部资本市场则主要借助其信息优势,从微观层面监督投资项目的选择与运作,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集团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5

“土洋”相争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近几年三星、SONY、夏普等外资品牌全面发挥技术、资源、营销等方面的优势,相继推出中低端液晶电视,并以低价策略,削弱国内品牌的价格竞争力。并且,外资品牌不仅持续巩固对中国一、二级城市的控制力,还将渠道延伸至三、四级市场,直接触及到海信、TCL等国内液晶电视厂商多年来精心构筑的“马其诺防线”。尤其是在2007年,外资品牌全面发挥技术、资源等优势,并应用国内品牌擅长的价格策略,削弱国内品牌对市场的控制力,并在2007年实现了本土品牌市场份额的赶超,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家电研究小组的《2008年上半年国内重点城市平板电视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的销售量占有率分别为56.22%和43.78%,外资阵营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

本土品牌:三重优势稳守待攻

进入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中外品牌,尽管实力不同,但都不是无名之辈。在内资液晶电视品牌中,海信、创维、TCL等传统厂商各个实力不凡,而外资品牌阵营比较复杂,日系品牌有SONY、夏普等,韩系品牌有三星、LG,欧美系品牌有飞利浦、优派等。

相对于国际化品牌,本土液晶电视品牌主要拥有价格、渠道、服务等三大优势。价格一直是中国液晶电视品牌挑战外资品牌的重要武器。在同尺寸液晶电视产品中,国内品牌的价格比国外品牌至少低上一个档次,这种差价优势在大尺寸液晶电视方面表现更为明显。而在渠道方面,国内液晶电视厂商在一、二级市场虽然被外资品牌压制,但是仍然保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而在更广阔的三、四级市场,即便SONY、三星等品牌开始执行渠道下沉政策,但是国内厂商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并通过一系列新的举措强化市场控制力。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国内厂商在服务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在售后服务的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

外资品牌:四大特色步步紧逼

目前,外资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超越本土品牌,取得优势地位,仰仗的则是品牌、外观、资源、策略等方面的优势。首先,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都要经历国际市场的严峻考验,这一考验对于日系、韩系、欧美系液晶电视品牌来说,概莫能外。因此,不管是大家熟知的三星、SONY,还是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短的优派等厂商,都是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品牌。

同时,工业设计也是外资品牌的优势之一。近期占据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头名的三星,一直以敏锐的时尚触觉和尖端的技术研发实力著称,产品外观工业设计屡获殊荣,加之不断将创新技术融入到产品中,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拥有忠实的用户群体。此外,外资品牌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液晶电视上游面板的控制上。目前,全球液晶电视70%以上的面板资源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而且大多数是优质面板资源。众所周知,夏普屏都是业界顶级水准的代表。

品牌、外观、资源是外资液晶电视厂商普遍共有的优势,而差异化市场策略,则是不同背景的液晶电视品牌在全球各个区域市场生根发芽的重要因素。从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来看,大体分为两种,对于三星、SONY、夏普、飞利浦等综合实力强大,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品牌,可以将其国际化进程中打造的市场战略复制到中国市场,扩大市场影响力,并逐渐占据较多的市场份额。而区别于传统强势品牌,在液晶电视领域新兴的品牌,比如说来自美国的优派,则是依托在视讯领域20年的技术积累,复制rr渠道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3c卖场切入家电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局面。而且,优派通过细分市场需求,发现小尺寸市场的巨大商机,提出了“以小带大”的市场策略,首先将优势资源投向32寸在内的小尺寸液晶电视,带动销售业绩持续攀升,2007年较2006年销售额增长率超过120%,2008年的增速也十分显著,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据悉,在延续既定市场策略之时,优派将在2009年新增52英寸液晶电视,加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实力,持续完善产品线,实现19英寸到52英寸产品的全面覆盖。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6

一、持续竞争优势及其产生基础

持续竞争优势,是指在各种市场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进行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时,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是对于一个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来说的,而不是特指或局限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某种竞争优势。

第一,核心能力基础。

企业是一组独特资源、能力和专长的集合体。这些独特的资源,能力和专长构成企业战略和竞争力的基础。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机制是: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中发现顾客需求,然后,企业依据其所拥有或控制的战略资源构筑核心能力,通过整合核心能力创建核心产品,在核心产品基础上生产出最终产品或直接出售,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如下图所示。

机会与需求 整合 生产

构 创 创

建 造 造

核心能力创造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机制

第二,战略资源基础。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资源本身也可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位障碍是指率先拥有某种资源的企业能维持与其他企业的差别,并可影响后来拥有者的成本和收益。

战略资源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选择而有意识地获取和积累的资源。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易就可以获取的资源不具备资源位障碍,例如固定设备、普通员工等,其资源位障碍比较小。关键人员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的无形资源,具有很好的资源位障碍保护机制,它们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如果有形资源的资源位障碍上升,它也可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制定竞争战略要关注那些有助于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且不容易被竞争对手轻易获得的稀缺的有价值的战略资源。

第三, 市场环境和制度规范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一方面要适应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要创造以环境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市场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竞争优势的循环,而且还会侵蚀企业所占据的优势市场地位。为了维护和扩展既有的市场地位,企业必须构建某些障碍和进行新创投资以发展新的战略资源。

企业战略资源、优越市场位势、环境变动或动态市场竞争和新创投资,这四个环节或阶段互相连贯构成一个连续和往复的循环,即所谓的“竞争优势循环”。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循环从其开始到结束所花费的时间,即周期,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周期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竞争优势循环周期的长短主要由环境变动或动态市场竞争的强度和广度与企业自身抵抗竞争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如果环境变动的强度和广度大,企业抵抗竞争的能力弱,竞争优势的周期就短。反之,则竞争优势的循环周期就长。

二、塑造与发挥持续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

第一,五个最普遍的竞争战略。

企业进行战略选择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适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可行性是指企业的资源、能力状况必须能支持企业所选择的战略。可接受性是指企业选择的战略必须与人们的期望相一致。

五个普遍的竞争战略是: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最佳价值战略、集中低成本战略与集中差异化战略

这五种最基本的竞争战略代表了不同的市场定位。每一种方式包含了完全不同的商业竞争和经营方式。

第二,企业创新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具有周期性特点。在激烈竞争的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应立足于其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利用市场机会进行持续性创新,超越环境和市场竞争。

创新就是一种新的思想或发明被一个企业或相关的环境发现、接受和应用并且能够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创新不仅包含了创造性,同时也包括对原有事物的改进。企业的创新始终是一种在原有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能一直维持竞争优势。

企业创新过程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远见、资源和方式。

一是远见:市场发展中孕育着许多机遇,但只有首先获得商机的先行者才有更大的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远见是创新的立足点,也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动力的根本。它要求企业不仅要辨别打破现状的机会,也要把握创造未来新优势的机会,对未来的竞争要有先见之智。

二是资源:是将战略化为行动的保障,是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载体。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上述的战略资源,也包括企业的各种能力。企业要不断创新,就要具备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创新资源的特点是: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能出奇制胜超越竞争对手。

三是方式:在动态复杂环境中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未来的市场走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一是改变竞争规则;二是同时或连续的行动。

改变竞争规则可以在市场上或产业中制造突发性或中断,改变竞争的场地,使竞争对手陷于被动甚至是困境。。

连续不断地创新能够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破坏现状,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供机会,并在破坏和侵蚀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的同时,还能用一连串的行动迷惑竞争对手,降低竞争对手对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侵蚀,从而使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第三,战略柔性与持续竞争优势。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7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农资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以及基于这种优势可能带来的违反竞争法的市场障碍,并就如何规范农资连锁经营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小规模农资经营者的利益、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提高信息透明度等防范农资连锁经营弊端的建议。

近年来,在农资流通领域“连锁经营”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各种形式的农资连锁经营实体纷纷出现在各地的农资市场上。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用统一采购或授予经营权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商品流通方式,主要有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自由连锁等类型。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价格等是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连锁经营具有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优势。农资经营者通过连锁经营的模式,依靠其特有的优势给农资经营主体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为建立农资市场秩序开创了新的局面。

但是,尽管农资连锁经营有许多的优势,缓解了农资市场上的无序竞争的一些问题,然而这种连锁经营的模式也存在很多隐患,可能造成市场竞争障碍,给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害,本文分析了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并从竞争法的角度分析在其优势中潜藏着的违反竞争法的隐患,并提出完善农资经营模式的建议。

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

伴随着我国农资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快速过渡,农资生产企业不再受到旧的农资流通体制的束缚,进入了自由流通的市场领域。农资分销网络在市场竞争和淘汰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以个体经营户为主要形式的网络格局。农资生产企业依托这种分销网络而生存,但是,这种以个体户为主的分销模式存在诸如资金、信誉和规模等方面的风险,其一是中间环节繁杂,不能保证分销商对农资质量和品牌的维护,另外在出现假冒伪劣农资后,农资消费者不能有效地找到生产者,也使正规生产商信誉受到损害。在这种形势下,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一)农资连锁经营提高了经营者的竞争力

农资连锁经营这种模式,给经营者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形成品牌效益,促进了农资经营主体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改变了市场结构。

1.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减少了营销的中间环节,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经济效益。首先,降低了经营成本。集团化统一订购增强农资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谈判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种大批量、多批次并以长期合同方式固定的订货能减少交易中的资源损失,尽可能地避免交易摩擦,同时也符合农资生产厂商的利益,一般能获得厂商给予的价格优惠。另外,农资集团化订购利用庞大的分销网络,提供内部供货价格以降低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其次,简化了流通环节。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的重要一环。发展连锁经营,建立高效运转的物流配送中心,简化了流通环节。第三,带来了规模效益。农资连锁经营总部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通过整合上游农资生产厂资源,丰富产品;对下游拓展并巩固连锁网络。进而达到以经营规模取胜,以商品价廉见长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网点的合理布置,以区域配送中心为基点的物流规模也相应扩大,从而带动了整个农资流通领域物流的系统化、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营。第四,信息共享。农资连锁总部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和处理,向连锁经营的网络主体(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和基层店铺)之间进行传递,减少了决策的不确定性,有效降低整个连锁系统经营风险。而且,庞大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本身便是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收集系统,而且伴随网络规模的扩大,其生成的信息、信息的积累、增值和再利用的价值以及整个农资连锁网络对于信息反映的灵敏度越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

2.形成品牌效应。品牌是企业的形象,连锁经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诚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制度来树立品牌形象。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在严格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品牌发展特许经营,吸收加盟店参与,扩散品牌效应。通过建立品牌,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将形成一系列的无形资产,如商标、特许经营权等,从而取得竞争上的优势,放大连锁经营的效益。

3.促进农资经营主体管理规范化。农资连锁经营要求加入的经营者接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管理。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资连锁经营总部对于整个连锁网络的管理逐步趋向于一种职业化的管理,即由总部集中行使管理权力,集人事、财务、物流、营销、信息等管理于一身,这种集中更有利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有利于企业的协调运作。

各个区域农资配送中心和基层店铺可以充分享有农资连锁总部这种职业化集中管理资源,例如农资连锁总部提供专门的培训;财务管理系统;总部的物流系统升级等统一的市场运作和广告宣传投人等将会使每一个基层店铺获益,并在一定支出水平上获得大于分散支出时所取得的收益。

4.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变市场结构。连锁经营依靠规模效益盈利,投资大,因此,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必须有实力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以他们为核心,整合现有农资营销网络,发展连锁经营。推进农资连锁经营过程中,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农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以此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通过这种模式,企业间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程度加强了,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二)农资连锁经营降低政府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成本

我国现在农资市场上存在很严重的以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问题,农资市场秩序混乱。农资市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常常出现劣质的商品,而农民购买到劣质农资后,难以得到赔偿或者其他的救济措施。伴随着我国农资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快速过渡,农资生产企业摆脱了旧的农资流通体制的束缚,纷纷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大展拳脚。经过了市场的竞争、淘汰,形成了目前这种以个体经营户为主要形式的农资分销网络格局。农资生产企业依托这一分销网络而生存,同时又强烈感受到了单纯依靠这种分销模式所存在的经营风险。基于对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的追求,保证市场上流通的农资商品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也为农资消费者的救济提供更便利的途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崇,因为这种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能够有效控制市场上农资质量和服务水平。连锁经营是个一体化的链条,拥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源。因为连锁经营需要大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必然要有规模化的供货源。在农资出现问题的时候,监管部门就可以很容易追溯责任者或者找到生产厂家,便于对劣质农资的处理,追究责任。连锁经营也可以方便主管部门对经营者的服务水平的统一要求和管理。

农资连锁经营运行良好,提高了农资市场主体和农资的市场准入的标准,可以有效缓解农资市场的质量安全问题,能有效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但是,这只解决了农资市场的安全问题,政府的支持使得农资经营者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却留下了市场竞争公平性的隐患,当市场不能保证公平的时候,以农资连锁的经营模式保障农资购买者利益目的也就难以保障了。

综上所述,从农资连锁经营中的优势分析中,显而易见,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形成品牌效应、规范化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变市场结构,这些都是针对经营主体而言的,强调的是对农资经营主体通过农资连锁经营所能够取得优势。另外,降低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成本,有效控制农资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是针对农资监管主体而言的,农资连锁经营的形式有利于监管。这与农资连锁经营所倡导的目标显然有一定差距,农资连锁经营被认为是能够改变目前农资流通领域无序竞争的局面,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的有效方式,并且作为农资打假整治工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整治手段,然而从现实的分析可见,农资连锁经营的模式,显然对农资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高,也有利于监管,但是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不平衡的农资买卖双方的地位更加向经营者一方倾斜,农资购买者就处于更不利的位置。也就是说,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越突出,越容易引起反竞争的弊端出现。

农资连锁经营的反竞争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主体必然会选择更有利的方式经营,而政府监管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平衡市场主体各方的利益,不能为了降低监管成本而选择一种有损某一方利益的经营方式。就农资连锁经营而言,如果经营主体能够妥善经营,其优势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很显然了,但是经营主体追求的是更多的利润,农资连锁经营给经营主体留下了很大的投机空间,这也使得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潜藏了反竞争法的种种隐患。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要保证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但是,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却存在许多反竞争法的隐患。

总体上看,农资连锁经营会强化经营者在农资市场中的地位,作为最大利益的追求者,连锁经营的主体必然会利用其优势地位,其可能的反竞争行为通常会以以下方式表现出来:达成价格同盟,统一价格是连锁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从竞争法的角度看,统一定价剥夺了农资购买者对交易价格的谈判权利,由于连锁经营本身减少了农资市场的经营主体,作为农资购买者的农民会由于缺乏选择而不得不接受连锁经营者的价格条件;滥用优势地位,排斥其他经营,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希望竞争对手越少越好,连锁经营者也不例外,基于其连锁经营的强势,可以通过价格、质量、政府的支持等手段排挤其他小规模的农资经营者,逐步使其优势地位成为垄断地位。

农资连锁企业反竞争行为可能导致的市场危害后果是:

(一)农资连锁经营会排斥小规模经营者

农资连锁经营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展的,把生产规模比较大、质量好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以严格控制农资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加入的时候往往很多小规模的生产经营者没有达到这些标准而被排除在连锁经营的网络之外。这种模式降低了政府监管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资市场上价格暴涨、假劣农资充斥市场的状况。但是,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监管才是政府的职责,不能为了其监管的便利而过度干预市场的经营。另一方面,政府的推动,很大程度上给连锁经营者做了宣传,也间接否定了市场上的其他经营者,这本身就造成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公平状态,有违市场竞争的原则。

(二)农资连锁经营可能导致垄断

连锁经营体系里的生产经营者,由于经营过程中间环节减少,信息共享,建立品牌等规模效益的形成,成本不断下降,同时由于其技术水平比较高,质量也比较好,那么在同时具有了成本低、质量好的优势时,在市场同等条件下,就有更大的利益空间,这利益空间可能是经营者自身取得,也有可能是通过统一定比较低的价格,让利于市场上的购买者使农民得到优惠。但是,不管是企业自己得利还是让利于消费者,都在客观上会提高连锁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从 而使得其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当市场占有率到了一定的比例的时候,统一的价格联盟就很可能造成对其它生产经营者的限制,通过控制价格,来限制竞争,从而排挤其他的生产经营者,因为小规模生产经营者的成本往往比较高,在价格竞争中很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被迫退出市场。市场上农资连锁经营者们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并控制了价格的时候,垄断就形成了,这时农资连锁经营在市场上的地位就不能保证其进入市场时的初衷了,此时必然会损害农资消费者的利益,也就是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三)农资连锁经营会助长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农资连锁经营都是以某一区域为一个范围发展起来的,一个区域的农资连锁网络形成,需要有稳定的货源,稳定通畅的物流,以及渐渐形成自有品牌。当一个范围内有了稳定的市场链条时,这对于政府的监管来说是非常轻松的,此时往往会为了维持本来就比较稳定的市场秩序而对外来的经营者或者品牌进入这个区域制造各种阻力,形成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农资市场的充分竞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农资连锁经营可能损害农资消费者的利益

对于所有的生产经营者来说,如果能控制市场和操纵价格,就能少花成本而获得超额的利润。而要控制市场,限制其他的生产经营者对于普通的生产经营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并凭借这些优势在竞争中取胜。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把优势的企业进行联合,就提高了他们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当连锁经营网络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将会对其他的小生产经营者造成威胁,限制和剥夺他们的利益;同时也限制和剥夺了消费者对于商品和价格的选择权,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地位。

农资连锁经营者为了占领市场时会用各种优惠和承诺吸引消费者,也在这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从而慢慢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值得担忧的是,当农资市场中,连锁经营者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后,他们的承诺可能会因为竞争的不足,监督不够而得不到实现。市场上的农资产品也不一定能保证质量和服务,因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少了,而且信息也不对称。在农资市场上,购买者本来就处于信息弱势,对于产品的质量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而且购买的选择本来就少。连锁经营发展壮大之后,改变了市场结构并形成优势地位的时候,购买者的选择余地就更小了,信息的不对称也会更加严重。这对于购买者来说地位就更加不平等,保护农资消费者利益也就无从谈起。

农资连锁经营的弊端防范

尽管农资连锁经营有许多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资市场上的混乱,保证了农资的质量、价格和服务,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隐患,需要有相关的制度来防范和限制其弊端,从而推动农资连锁经营的有序健康发展。

(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就农资市场而言,作为政府两大职责是:要保障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要保护农民也就是农资消费者的权益。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加强监管是主要的方式。但是农资市场的监管往往会走向两个误区,一是滥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二是为降低监管的成本而只监不管。这两种方式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市场竞争秩序。农资连锁经营是政府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中不少企业都享受了政府给予的税收、信贷等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在市场管理上,监督检查不能因为是被扶持企业而放松,应该就连锁经营这种模式建立相应有效的严格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对农资质量和服务的检查要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农资市场关系到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调整监管方式,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有效保护农民的权益。

(二)保护小规模农资经营者的利益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而保持相当数量的经营者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如果片面发展连锁经营,排斥小规模的农资经营者,就会导致在特定的市场区域内竞争对手的减少,从而形成有利于连锁经营者的市场格局。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连锁经营者就很可能利用其在农资市场中的特殊地位,损害农资使用者的利益。在家庭承包经营的体制下,农资使用者是广大的农民,由于知识水平、交易经验和农资使用规模的制约,农民本来在农资市场中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农资经营者通过连锁经营取得优势的市场地位,必然会强化二者在农资交易中的不平衡格局。因此,为了鼓励竞争,保护农资使用者利益,就必须在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的同时,保护小规模农资经营者的利益,建立农资市场有序竞争的机制。

农资连锁经营的其中一个隐患是可能形成农资市场的垄断,而且是在政府推动和扶持下形成的优势地位,往往造成的市场障碍更加严重,《反垄断法》出台将使其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另外,农资市场是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农业生产是关系国家安全的特殊产业,因此,对于农资市场该有特殊的规制,应该在给予保护和扶持的同时保证农资市场的适当的竞争空间,才能引导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严厉制裁农资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各种采取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的行为,应当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处罚,以保护其他农资经营者的利益,保护市场竞争秩序。

(四)提高信息透明度

由于农资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所购买的农资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经营者应当提供相应的、充足的、真实的信息,让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能够充分行使选择权。

综上所述,农资连锁经营对于保证农资质量安全,建立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权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经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资市场的质量安全问题,却也给农资市场的竞争公平性带来了隐患,可能造成农资市场的反竞争行为,比如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甚至垄断等市场障碍,因此,笔者建议,为保证农资连锁经营优势的有效发挥,防范其弊端,应该加强和完善市场监督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另外,呼吁《反垄断法》对农资市场做出特殊的规制,并尽快制定和实施,使得市场法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谦.农资品牌发展的策略.中国农资,2005(2)

资本市场的优势篇8

【关键词】甘肃省;资本市场;资源;创新

一、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在2006年初至2010年中期的四年半间,甘肃资本市场共募集资金(含以股份认购资产)224.6亿元,约占甘肃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募集资金总额的百分之七十。5家企业完成了IPO,6家企业进行了再融资,酒钢宏兴、国投电力和亚盛集团成功实现整体上市。甘肃省上市公司总资产和总市值分别从2006年的526亿元和33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474亿元和1296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3%。甘肃省证券交易额从2006年的88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5790亿元,增长557%。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甘肃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偏小,市值偏低,整体盈利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31日,整个甘肃省只有22家上市企业,全国上市公司一共1898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16%,尚不及东部某些县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时,股本的规模小,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74362亿元,甘肃上市公司市值为692.74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0.25%。

二、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避免了企业对银行部门的过度依赖,形成了企业多样化融资渠道,也形成了企业比较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减小财务压力,形成企业稳定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持续良性发展的要求。同时资本市场发展使政府越来越深入地介入资本市场管理,有助于保证资本市场公平竞争及有序发展。(2)资本市场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企业在现代环境中提高竞争力的核心,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期限长,规模大,风险高,对资金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其发展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资本市场帮助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步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迅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目的。(3)资本市场通过其定价机制,使企业不断改善管理,加强创新。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功能,迫使各类企业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水平,规范运作,乃至成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的排头兵。所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管理才能,才能生产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或者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资本市场有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者,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灵魂。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层面的影响必然通过对企业家的影响来实现。所以,企业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体制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展;另外,根据委托理论,企业所有者为了使人也就是经理人尽职尽责,往往会采取激励措施,大多数的激励措施就是赋予经理人股票认购权,所以,出于种种利益考虑企业家会尽职尽责;资本市场通过定价机制评价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评价经理人的工作业绩。(5)资本市场有助于确定企业价值。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四个阶段。目前被大众认可的主流观点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等于企业的股权价值加上债权价值。一般情况下,我们假定,企业的债权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而股权价值等于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只有融入资本市场才能确定其价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理念是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考虑了时间价值。

三、目前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

(1)企业上市成本高。企业上市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家对企业上市的要求高。虽然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上市仍然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同时,企业上市手续复杂严格,企业为了准备上市将要做许多准备性工作。(2)信息披露的风险。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财务报告和临时公告,企业一方面在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风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高额的披露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企业的重大损失。并且在公开信息的同时,企业也将面临着公司的商业机密被暴露。

四、建议

第一,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只有上市才能融入资本市场,才能体验资本市场的巨大浪潮,资本市场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后盾为企业发展提供“血液”,资本市场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更多的企业融入资本市场,才能更快的实现企业向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甘肃省上市企业偏少,但是甘肃拥有众多上市优势,上市前景广阔,所以,努力发展拟上市后备资源势在必行。第二,加强政府的指导。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要转变其自身职能,由行政干预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存在着很多的资源优势,由于,众多企业领导思想狭隘,出于短期利益考虑,他们选择远离资本市场,所以,政府要发挥宣传和服务的作用,让企业上市,融入资本市场这种观念深入企业领导的心中,真正实现让甘肃优势资源走向资本市场。第三,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资本市场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最佳场所,它总是把资本、资源,投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及其他优良载体,特别是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为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和机会。甘肃省具有众多的优势资源:在有色金属、油气、煤炭、风光电资源以及文化旅游、中药种植、农业产业等方面有区域性资源优势,在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文化传媒以及煤电产业等方面有一定产业优势。这些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可以筹集资本、资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参 考 文 献

[1]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大公网.甘肃省金融办金融三处石海龙副处长在促进科技与金融推介会上的讲话.2011-7-9

[3]证券时报.甘肃证监局副局长:全面建设小而精有特色资本市场.

2010-11-25

[4]马海涯,李琦.甘肃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06/12

[5]吴瑞祥.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技术的影响研究[M].2011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6]苑琳.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推进中西部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

上一篇:资本市场概论范文 下一篇:焚烧秸秆的对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