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5 17:18:26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1

【关键词】中外分治 四种模式 差异

所谓历史,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而我们研究的历史往往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即在已有的社会中自然与人相互之间发生运动发展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存在,就注定有信息与信息之间的传播,这种有效地传播我们可以理解为新闻传播。而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过程往往在时间的洗礼中构成了新闻史和新闻学。事实上,新闻史完整的说应该是新闻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新闻学诞生以来,新闻史就伴随着新闻学的发展而记录着,所以常常可以单列研究。作为如此重要的新闻历史,研究新闻历史体系科学的组成是当下紧迫的主题。具体而言,当今时代期待着一种全新的新闻史研究范式,这既是新闻事业跨世纪发展的要求,又是健全,完善新闻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种模式

对于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即存在国别史,又包含了地区史;既有专门史,又有综合新闻史。总的来说,学术界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大体可以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这一模式缘起于日本学者小野秀雄所著的《内外新闻史》(台湾译本名为《中外新闻史》)。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李瞻的《世界新闻史》的本例,就是来源于小野秀雄。大陆学者陶涵主编的《世界十国新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的《七国传播事业》等,从其内容、体例上看,均应属于这一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各国报纸史+各国广播史+各国电视史+各国通讯社史=外国新闻史。此种模式实际是地区新闻史研究。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张隆栋、傅显明主编的《外国新闻事业史纲要》、梁洪浩主编的《外国新闻史》和张允若、高宁远所著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等。

第三种模式是专门史研究。如苑子熙著的《外国广播电视事业史简编》、国际广播电台研究室编辑的《世界广播电视:变革和发展》、徐耀魁主编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和王泰玄的《西方著名报纸概要》等。

第四种模式是国别史研究。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外国研究成果的翻译,国人自己独著的较少。其代表性的作品有,日本山本文雄等著物《日本大众传播工具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国埃德温·埃默里等著的《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及刘有源著的《美国新闻事业概况》等。

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

新闻史研究中外分治的基本格局,是由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在既有的条件之下,这一研究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新闻史学的深度发掘,至少表现出其独有的三大长处:

第一,中外分治的研究格局,特别是“A国新闻史+B国新闻史+C国新闻史+D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的研究模式,有利于逐一理清各个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因为在陈述各个国家新闻史时,不必过多地顾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国家的横向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因而能够集中精力于该国新闻历史的探讨。特别是在对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接触不多、了解不深的情况下,逐个地研究个别主要国家的新闻历史,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以此为基础,才谈得上对世界新闻传播全局的综合研究。

第二,在理清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变脉络的基础之上,研究者们才能深入地分析、把握支配各主要国家新闻传播演进的特殊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政治经济制度诸因素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新闻传播不仅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结构,而且在媒介的功能、支作及新闻工作者的活动空间,甚至在新闻传播演变的途径上,也大不相同。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各个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的种种差别?其原因当然应该从各个不同国家新闻历史本身去寻找。转贴于

第三,中外分治的新闻史研究格局,还有利于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新闻历史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如前所述,由于每个国家所置身的地理与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每个国家新闻传播发展、演变的道路也大不一样。那么,各个国家新闻传播历史的独特性何在?为什么又会产生这些独特性?这些问题,仅仅通过单一国家新闻历史的了解,是不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只有把相关的国家放在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作综合的比较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而比较研究的前提,是对比较对象历史与现实的全面把握。这一前提正是通过国别史、地区史研究的展开,而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但是,在一定得情况下,中外分治的研究格局,尤其是国别史,地区史的研究,虽然有很多长处,但是却存在一些不可或缺的缺陷。而单独另辟外国新闻史研究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因素:

首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单独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新闻历史,人为孤立了存在着的必然的社会联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历史体系,很难解释外国新闻历史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立体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使得研究单一国家新闻历史的人犯错,比如当研究墨西哥新闻历史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注该地区报纸行业的诞生以及其有关影响,而往往忽略在同一时间内,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报业出现的情况,以及这些决定他出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会使得不同地区产生不同但相同的新闻业务。

其次,研究视野相当狭隘。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社会,比新闻历史著作中所展现的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充满了不定因素。而这些条件,在一个新闻著作中,往往呈现出必然性,可预计性,这使得原有的社会面貌和所描写的世界面貌脱节。

再者,作为研究外国新闻历史,往往对单一历史研究,很难把握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世界新闻历史上的地位,在历史舞台上,每个国家、地区因为对世界文明进化的贡献值大小,而占有不同的位置。这种贡献或者地位,不仅是相对其他国家、地区而言的,而且还必须从世界全局出发进行综合的权衡,将中外新闻史分而治之的研究方法很难说可以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

统筹模式的新闻历史

如前所述,世界新闻史体系有它的必然性,并且有它的可能性。以下是建立的基本条件:

首先,世界一体化持续加强,世界历史正在形成。地理大发现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统一的全球市场出现,世界历史即告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济集中化,跨国垄断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传播技术也在迅速地进步发展,全球的政治经济空间都在日趋缩小,整个世界不断得到一体化。诸多通史著作出现,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剑桥三史”,即《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古史》和《剑桥近代史》,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多卷本《世界通史》,还有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等等。

其次,新闻史的研究成果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学术界对新闻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地域范围来看,仍然受到中外分治格局的影响,基本上停留在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研究阶段。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固然不等于世界史,但是世界史必须建立在国别史、地区史、专门史的基础之上。新闻国别史、地区史和专门史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世界新闻通史体系的基础业已奠定。现在的任务,只是从宏观的全局出发,对这些成果进行有机的整合。

世界新闻史体系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新闻史应该涵盖整个世界或者说是整个地球,在空间上必须注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国家、地区与世界整体的横向联系,关注新闻历史的横向发展,把世界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世界新闻史应该古今贯通,必须把新闻历史研究与先是新闻传播的发展紧密结合,展现新闻传播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至今的脉络。

第三,世界新闻史应该设计新闻事业、制度、观念三个层次。新闻传播所置身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本身的制度框架和结构模式不可被忽略,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媒介的功能和活动空间。传播理论也不容忽视,因为正式传播理念决定着传播行为。将此三个层次有机综合,变单维的新闻史为多维的新闻史,变平面的新闻史为立体的新闻史。

总而言之,外国新闻史研究方式和中国新闻史研究方式无论如何有见地地研究和发挥下去,在世界历史的差异性的研究中,都不能很好地将两个存在差异和动性的历史区别和统一起来,尤其是对于世界新闻历史的重头——外国新闻历史而言,它不仅仅是近代新闻历史的起源,更是研究和探讨世界新闻可能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的根据。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2

关键词 新闻传播研究 康巴藏区 新闻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进入新世纪的以来,随着研究资料的增多、研究视角的扩展以及理论框架的建构,曾经被认为值得期待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迅速展开,陆续出现一系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专著。这些研究专著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个方面,作为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往往注重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梳理,初步完成理论架构。 白润生先生正是从史学的角度进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他所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按照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按照历史的沿革,系统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制度先小数民族地区报刊的创办和发展过程,对少数民族传播内容进行论述。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白润生负责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在他撰写的这一部分中,他认为上个世纪初到30年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兴起阶段,从30~40年代到改革开放是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今是繁荣阶段。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白润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在这部书中,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这本书,除绪论外分四编:蹒跚学步(远古~20世纪20年代)、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共计12章65节。周德仓著的《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在历史学的基础上采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藏文报刊发展、传播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构建藏文报刊的发展脉络,在周德仓的另一部专著《新闻传播史》对从原始文明时代至公元2000年这一时期发生的新闻传播进行史学架构。这本书还对对外新闻传播、的电影传播,新闻进行横向论述。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教学活动在学院里迅速展开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许多高校开设了带有“中国新闻事业史”字样的课程,介绍中国新闻发展的知识、方法。在中国新闻史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进行理论化、学院化。《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成为高等院校新闻史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与繁荣》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一个章节,《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成为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才刚刚开始,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当真正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它往往显出力所不逮的疲态 。这种疲态表现在当下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很难具体地指导少数民族区域性的新闻实践。试以康巴藏区为例。

新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主要总结和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它是从新闻实践中来最终又指导新闻实践;新闻历史主要论述有史以来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主要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在应用方面一方面具体到新闻实践又涉及到媒介的经营和管理。当涉及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时,对研究内容的判定如果按照以往的路径进行研究似乎行不通。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对于我们理解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有所裨益。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过的一段话:“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在葛兆光看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并不完全是小传统,也不是民众思想或者民间思想,而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这样看来,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过程中,会不会对精英和经典的部分进行了过多的关注,而对“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关注比较少?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客观社会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存在,也不像自然规律那样静止地等待人们去归纳和总结。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总是充满了变数。因此可以说,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在于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的,并且人们每天都在创造和改变社会,而自然界却不然。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主体性的互动,就必然有一种普遍理解的知识作为基础,这种普遍理解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人们在使用这种知识时通常认为对方也拥有这种知识,就知识的类别而言,知识通常分为感知知识和理解的知识,感知的知识通常是指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而理解的知识通常是抽象的知识。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通常是以具体的、日常的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正因为是这样,对新闻传播的研究就不能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也不能脱离人们进行主体性互动时所使用的普遍理解的知识。因为如果用专业性的、抽象的术语来代替那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主体性互动的生活世界不复存在,剩下的知识一些概念和理论。因此新闻传播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应当注重对主体间互动所使用的具体的、日常的知识的研究,首先试图解释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仅简单地靠新闻出版的成品来研究,更要深入到新闻传播活动发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主体间的互动,以此更具不同主体间互动来进行解释的协调;其次当得到这些解释后,把这些解释放置在整个社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的建构。

对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而言,值得注意的首先是康巴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康”是一个地理概念,是指青藏高原东部的藏族聚集区,为我国三大藏区(卫康、安多、康)之一。“康巴”是一个族群概念,是对生活在藏区的操藏语康方言的藏族的称呼。由于“康巴”生活在藏区,人们常常把“康巴”这一概念指代“康区”,因而,“康巴”既是一个族群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概念;当对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进行新闻传播研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是什么?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具体的、日常的知识是什么,它们在主体间是怎样互动的以及怎样进行重新的建构?其次,康巴藏区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文化上处于汉、藏等多种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费孝通“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北向南大体划出一条走廊。把这条走廊中一向存在的语文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联,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于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因此在对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的研究中需要进行历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角度;最后,康巴藏区新闻传播研究还承担着打击分裂势力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任务。正如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机构所承担的政治任务一样,在康巴藏区的新闻传播研究中就不能忽视这一点。

本文为《康巴藏区报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SB0193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周德仓.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

[5]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周德仓.新闻传播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3

关键词:新闻;价值对比;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229-02

新闻与传播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各自的传播途径与受众却有明显的区别。笔者就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受众,传播机会以及分别的价值做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一、新闻与传播的途径对比

在一定意义上,新闻与传播在途径上是具有特殊的同一性的,由于新闻在传统的认识上是单指消息,通讯或者报告文学。其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假设说新闻要通过一些具有普遍特点的活动,或者是具有特指性的宣传方式来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也就不具有他的传播价值了。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种专指性的载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它的范围也仅仅是局限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如果用海报的形式进行传播的话,那么新闻的传播途径本身就已经发生了偏离,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不把这种传播途径作为新闻的传播途径。那么传播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人们平时经常说的口头传播就是普通传播的一种形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普通传播理解成一定意义上的非物质的传播形式,例如,某商场的促销活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但是却不能归类为具有时效性的传播,这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传播在途径上就决定了与新闻传播的不同,而所派生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新闻传播的途径在特定时候是官方性质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听到的“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普通的传播是不具有这种潜在特征的,在传播途径上,新闻倾向与官方的,正式的传播,在辞令界定与形式上更加权威或者是具有它特殊的政策价值,直接成为大众生活的参照;也有的是宣传某种政策或者反映阶级政权的一种政治动态,那么这种途径就非常严肃;相反,普通的传播,我们也可理解成为是大众传播,它的传播途径比较随意,而且具有很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也可能是商业化色彩,途径相对丰富,方式也比新闻更生动。

二、新闻与传播的受众比较

由于新闻传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那么它的受众群体就与大众传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首先,新闻传播的受众是一些潜在的关系人群,传播内容与这个人群的需求有着某种利益关系;大众传播的受众则完全不受这种利益关系所驱使,它的传播内容与大众的需求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对有的人群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有的人群则不需要那么高的关注度。其次,新闻传播的受众在新闻中他所获取的信息是政策性的,或者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激励,在受众需求程度上,有的是必须的,有的则可能是来自某种心理关联;大众传播的受众在传播中获取的信息,第一它是具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两种的,例如降价信息,商品销售广告;第二,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具有政治倾向化,更不具有命令性或者政策的需要,它的传播对象有可能是无意识地接触或者认知,这一点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受众方面的明显区别;再有就是两者的受众人群大有不同,新闻的受众人群的层次要比大众传播的受众人群层次要略高一些;再还有就是新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受众接受动机不同,新闻传播在新闻的角度上理解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情,或者新鲜的事情,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受众的接受动机是主动的,因为本身新闻的传播途径就彰显了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动机反而比较无序,它产生的传播效果远不如新闻传播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并不用接受他的某种指令,完全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选择或者放弃,这在整个受众的关系利益中,大众传播的方式是被动的,也就造成了信息接受动机淡化的局面。

三、新闻与传播的传播机会比较

传播机会是传播内容所决定的。新闻传播机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时效性,在新闻定义中就明确指出了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种传播机会不仅要具有时间的限制,而且要具有实质的意义,宣传政策,宣传好人好事,或者是宣传某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的传播价值就直接决定了传播机会要把握好,一旦丧失了机会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对公众的生活便不能起到积极的宣传与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众传播的传播机会基本上是无定向的,可以随时进行传播,如商品信息、广告、公关活动等,它对于传播机会的界定不像新闻那样严格,同样的,两者的传播机会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

传播机会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分析,新闻的传播机会是需要引起多数人的关注,这种人群的关注尽管不代表它的信息价值,但是潜在的价值却是大众传播所不能比的。自然地它的信息价值也就造就了新闻本身的价值。大众传播的机会人群相对来说又是特定的,在限定的人群范围,环境范围内传播信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可能长也可能短,决定其时间的不是信息的传播机会而是信息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关注度。

四、新闻与传播的价值分析对比

新闻价值是客观性的,它是随着新闻的发生、新闻的价值而逐渐产生价值的。由于新闻多是社会性事件,它具有广泛的价值。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价值首先是它的客观教育意义以及新闻的时效性与关注度。其次是新闻传播的效应,例如:十七大召开与闭幕,新闻的潜在效应是它的价值主要元素,公众关注度高,会议的决策,产生的领导人选都客观地成为人们选择阅读或者接受的参照。再其次就是新闻传播虽然不具备商业化价值,但是新闻的价值无形中就转化成对社会,对公众提供的客观的参考。传播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策动,计划的成分,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它的价值可能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或者可能是一个事件或者商品的具体化,表明观点与主张不确定或者隐含的内涵成分过多,其价值直接表现为商业化或者间接的效应,无论是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但是恰恰因为大众传播具有它特定的不真实性,夸张性,那么就很难与公众的心理产生接近性,越是接近性高的信息,其价值也就越大,因此新闻与传播的价值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剖析。

五、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分析比较

首先要区别的是新闻与传播的几个特性:新闻与传播的真实性与夸张性,新闻是真实的实践的反映,而大众传播则不同,它可以是虚构的或者是善意的夸张,不需要负具体的传播信息的责任,而相对与两者的价值来说,在官方,新闻的真实性的价值更加直接,而大众传播的价值则更加平民化,因为它毕竟是涉及到公众的生活、公众的物质生活,与利益相互关联。这种由公众精神,物质所派生的夸张也可能比新闻更具有它的特定价值;阶级性与非阶级性是新闻与传播在特征上的根本不同,新闻代表,主要传播党的政策与方针,具有政权的代表性。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存在它本身的私密性,或者广泛化,但是他代表公众的一面则更强劲;产业化的发展渠道是两者的最终发展方向,新闻的产业化是为政权服务,而传播的产业化则是为了使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企业的宣传与形象建设更加丰富;导向与策动作用也是新闻与传播的关键区别,新闻必须具备导向的功能,它的意识是通过宣传而形成的,传播则不具有意义上的自觉,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传播是一种策动的手段,主要是满足公众或者企业的一种潜意识的动机;信息涵盖程度与文化的系统性,高度的信息涵盖是新闻的特定的价值所在,他所反映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也可能其中并没有或者缺失了文化体系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新闻就是一种硬性的“通令”,而传播在这方面更加具有文化体系的倾向,比如,企业在传播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公关活动等,都具备了文化体系的自觉建设与宣传;以上特征直接影响着新闻与传播的信息素养。通过比对以后,新闻的价值与传播的价值就更加明朗化了。

我们知道传播学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要说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决不会比传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更亲近,因为我们知道,传播学的那些理论与假设都与这些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要说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那么其他与传播学关系更亲近的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也要成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吗?一种学科不可能大得无边无际,否则那就大而化之而无能为力了。我们不禁要问:把传播学化为各种分支学科那将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有可行性吗?所以可以得出,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明安香新闻价值与传播的比较研究[C].《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舒咏平.创新时代传播学的特殊地位与发展趋势[J].新闻与传播,2003.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69-02

伴随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新闻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学专业面临诸多挑战,能否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能否满足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新闻学专业教学体系,特别是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发展既面临着来自学科专业内生的变革动力,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的改革压力。从新闻学演变的视角看,该专业自诞生起就与新闻事业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催生了新闻学专业的产生,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带动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加快,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而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体则日渐式微。很明显,随着传统纸媒影响力的减弱,新闻学专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只有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脚步,否则就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是新闻学专业改革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至少有仅700所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超过了20万,专业存在较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传统媒体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和调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新闻专业毕业生想要进入传统媒体从事记者工作比较困难,只能大量流入与专业相关甚至不相关的其他行业。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媒体却在招募大量能适应新媒体工作需求的创新人才,却常常面临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窘境。这是新闻专业改革面临的外在压力。

二、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紧跟媒体和社会发展趋势。新闻学是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新闻专业教学与发展必须紧跟新闻媒介变化的需要,这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目前,传媒产业格局明显呈现出了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新媒体日益强大的趋势,新闻学专业建设必须紧跟这一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对传统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等进行改革,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

2.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大学专业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新闻学专业建设也必须要兼顾学生身心特征、发展状态和专业学习需求。新媒体时代,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新闻专业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进入高校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影像拍摄技能和信息创作技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都与学生实际特点和学习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只有根据学生发展要求进行专业改革才能获得学生和社会认可。

3.树立品牌意识。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要有品牌意识,创建一流学校、一流专业,其实质也就是创建教育品牌。对于高校而言,既有高校的“母”品牌,也有专业的“子”品牌,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对于专业而言,专业建设无异于就是专业的品牌打造,专业培养的学生无异于就是该专业生产的产品。因此,新闻学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必须坚持特色发展,要以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国内外一流专业、品牌专业为建设目标。

三、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5

(一)使用范围小,无文字,基础先天不足。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需要以语言和文字作为传播媒介。目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这些语言大多已经逐步退出了使用范围,甚至基本消失殆尽,很多民族除了个别老人掌握民族语言,年轻人基本上已经不使用本族语言进行交流。以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为例,该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而且据2006年调查统计发现,能够掌握该语言的仅有22人,占全民族人口的1.49%,且都在年龄50岁以上。其中能够掌握比较完整句子的仅有3人,能掌握一般单词和句子的3人,掌握个别单词的16人。从这一点可见,作为民族语言该地柯尔克孜语已经失去了交流的功能,其日常交流已经被汉语替代。新闻传播事业是大众传播事业,因此需要有普遍人群掌握同一语言,才能进行广泛传播,从这一点上看,黑龙江部分少数民族因为语言传播范围十分狭小,因此不具备发展新闻传播业的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即使有语言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也已经基本失去了新闻传播功能。以满语为例,尽管满族在黑龙江省有广泛分布,且在历史上有过较为成熟的语言文字,保存有大量满文历史文献,但时至今日,满语和满文已退出了满族的日常生活,更多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就全国而言,满族人口虽有1000万,但能够掌握满语和满文的人却只有黑龙江三家子屯和瑷珲等地的几位老人。为抢救满语和满文,黑龙江省曾专门扶持黑龙江大学成立满语研究所开展研究,并在满族聚集地开办满语小学,但是目前这些举措依然难以解决满语人才匮乏的问题。就这个层面而言,尽管像满族这样的民族有文字,但是因为掌握人数极为有限,也基本上失去了发展新闻传播业的能力,因此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可谓先天不足。

(二)起步时间虽早,但发展规模小、速度慢。 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是中国最早被解放的地区,因此这里也成为党的民族新闻事业的发源地之一。以朝鲜族报纸为例,1945年10月,牡丹江朝鲜民主联盟创办了《人民新报》,1946年5月,哈尔滨朝鲜民主联盟创办了《新民日报》,这都是解放后朝鲜族最早的民族报纸。截止到2009年的《黑龙江新闻》,黑龙江民族新闻事业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但是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与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经营最好的《黑龙江新闻》为例,其每期销量维持在6万份上下,其发行量仍处在较低水平。从产业规模来看,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广播电视几乎没有广告收入,其日常运营全靠政府投入,加之设备落后,历史负担沉重,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覆盖程度十分有限。从长远来看,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暂时难以摆脱发展程度低的境遇。

(三)结构不合理,布局亟待改善。 目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布局和结构仍不合理。首先,少数民族新闻业的分布比例失衡。截止到2009年,黑龙江省有少数民族53个,人口近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有蒙古、满、朝鲜、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为4.3万,其余民族人口均不足万人。但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闻业主要集中在朝鲜族,蒙古族仅有杜尔伯特自治县开办有蒙古语广播,其他民族均没有开设民族报刊、电视或广播。因此,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实际上仅有朝鲜族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规模。在地区布局上,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业的布局也亟待改善。目前朝鲜族报刊、广播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哈尔滨地区,而相对朝鲜族聚集地牡丹江、东宁等地区,新闻事业发展较为滞后。同样,蒙古族仅有杜尔伯尔一个县开办蒙古语广播,而黑龙江西部靠近内蒙古的地区,没有蒙古语广播电视,蒙古族受众难以收听、收看到电视节目。此外,目前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主要集中在以《黑龙江新闻》为代表的朝鲜族报业上,而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几乎为零。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闻业发展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未来的发展仍需要黑龙江新闻人的努力。

二、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扶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根本。 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在近几十年,随着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加之少数民族地区不断现代化,原生的民族文化资源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新时期少数民族面临的新的任务。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是建立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试想如果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根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也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而民族文化中,语言和文字又是传承民族文化最为关键的环节,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问题也恰恰在此。这是导致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各级地方政府应重视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好规划,加大扶持力度。 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重视,做好规划。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不断加强,尤其是重视保护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将重点扶持一批少数民族文化项目,其中重点扶持朝鲜族的《黑龙江新闻》。新闻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业,由于设备更新快,投入大,需要政府做好前期资金扶持,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应进一步改革思路,打造民族新闻业的品牌。 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正因为其发展早,导致少数民族媒体历史负担重,设备陈旧,人员结构不甚合理,创新意识不强。这些问题暂时难以得到根本改变。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已经开始不断改革和创新,诸如朝鲜族的《黑龙江新闻》,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影响力不断提高。相信未来,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一定会不断发展,创立民族的新闻品牌。

(四)加大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黑龙江省尚没有高等民族院校。特别是新闻教育领域,只有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科设置较为完备,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开展新闻人才培养工作。在少数民族新闻教育方面,黑龙江省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合作,从而导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闻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体系,少数民族媒体从业人员数量少,其专业素质和媒介素养仍需进一步提升。未来黑龙江省可以进一步在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开设少数民族班,有针对性地培养定向招生的少数民族新闻从业人员,这一举措从长远来看,必将有助于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

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起步虽早,但仍有巨大的发展困难。这些困难既植根于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变异,也与黑龙江省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保护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是促进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而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又必将促进本省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

【《黑龙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下)】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7

【关键词】自然风险 电视新闻 雅安芦山地震 四川卫视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危机事件的产生与解决也都与传播相关。因此,危机传播在化解社会风险和解决社会危机的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4·20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四川卫视在当天就迅速着手“4·20雅安芦山地震”的特别报道,并在接下来的8天当中,推出了一系列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不仅有利于灾后的地区稳定,还有效地推动了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形式丰富多样,相互结合传播

四川卫视的“4·20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结合了演播室播报和外场报道。在新闻演播室中,两位主持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张一弛的节奏感,避免了由于新闻内容趋同而给观众带来的视觉疲劳。

网络信息的运用,不但拓展了信息来源的渠道,更丰富了节目的播报形式,比如微博互动平台,既给了主持人充分表达自己思路的自由,也能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一定的快捷感和新鲜感。而外场报道又分为录播形式与直播形式,直播新闻强调的是现场感和时效性,采用的多是现场主持人解说与现场采访的结合,比如《连夜抢通,宝兴县穆坪交通恢复》。同时有的信息还以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传递,比如《通往宝兴的必经之路间断放行》。

除了常规的新闻播报,还有嘉宾参与的形式。主持人将嘉宾请入演播室,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个话题,这种形式不仅可以传递最新的资讯,还可以普及科学知识,更能为抗震救灾行动提供好的建议。比如《抢通“生命通道”》这一节目就是例子。

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信息,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类滚动信息包括寻人启事、天气预报、明星祈福等等,为抗震救灾报道做了有效且必要的补充。

此外,在新闻节目的间隙,不但有《中国爱,为芦山绽放》公益晚会的宣传视频,还有特别的哀悼活动,采用静态字幕和滚动字幕结合的形式,静态字幕内容为“向4·20雅安芦山地震罹难的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悼”,滚动字幕的内容包括地震级数、地震强度、震源深度、波及范围、死伤人数等等信息。这些形式作为此次特别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调节着新闻报道的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吸引电视机前的受众对事件的关注。

二、内容全面详细,基本覆盖灾情

“4·20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涵盖的内容全面而详细,包括灾区的供水(如《芦山县新城区部分通水》)、供电(如《雅安及周边地区停电用户七成多恢复供电》)、交通(如《道路抢通向村一级深入》)、通讯(如《通讯恢复 村民电话报平安》)、天气(如《今日雅安将迎来首场中雨》)、医疗(如《医疗救援队展开工作,保障宝兴伤员治疗》)、卫生(如《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全面展开》)、物资(如《各救助物资已陆续到达震中龙门乡》)等等状况。而且选取的角度十分多样,比如就物资的新闻而言,有中央方面(如《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四川抗震救灾资金10亿元》),有民政部(如《民政部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向灾区发送第三批救灾物资》),有海关总署(如《海关总署:抗震救灾物资可先放行后补手续》,有外交部(如《外交部:中方救灾物资充足,暂不需外国救援力量》),还有退伍老兵(如《退伍老兵连夜送物资 爱心温暖灾区群众》)等等。

三、根据形势报道,分阶段有侧重

持续八天的特别报道中,每个阶段的新闻内容各有侧重。在前三天的报道中,新闻的注意力主要在救人治伤方面,因为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人们公认的救人黄金期。比如4月22日的新闻《省预备役高射炮师挺进震中,建立野战医院救死扶伤》和《记者亲历:翻山越岭深入灾区》。同时,在前期的报道中,有关中央高层人物的新闻数量也不在少数,旨在展现党中央和政府面对地震的积极举措和坚定态度,比如4月22日的新闻《夜察临时安置点》和《在四川芦山继续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后期的报道中,则更侧重卫生防疫和基础设施修复方面,比如4月25日的新闻《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全面展开》和《道路抢通向村一级深入》。另外,在后一阶段,新闻的故事化倾向明显,注意力也从集体开始向鲜活的个体转移,着力展现先进人物,讲述感人故事。比如4月25日的《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纪实:震中的感动》和《新闻特写:父母为你撑起一片天》,4月26日的《灵关镇故事》,4月27日的《英雄,请一路走好》等等。

故事化新闻大多是软新闻,软新闻的时效性较低,因此可以安排在后一阶段的报道当中,而且软新闻具有浓浓的人情味,能在情感上吸引受众,给人以温暖和思考。这次特别报道中,四川卫视并未将软新闻和硬新闻割裂开来,在节目中将两者穿插播报,不但调节了节目的节奏,也丰富了新闻的形式。比如《直升机转移太平镇灾区重症群众》和《新闻特写:飞翔在地震灾区的雄鹰》,同样是报道抗震救灾中的直升机部队,分别采用硬新闻和软新闻的方式,却有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四、既重人文关怀,又能给出建议

“4·20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在播报新闻的同时,不仅注重人文关怀,还能给出许多指导性意见。比如在播报《今日雅安将迎来首场中雨》这条新闻时,主持人并未仅仅停留在信息本身,因为救灾活动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主持人最后做了补充,建议人们提前做好防雨措施和水库安全监测及排查工作。再比如,在《民政部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向灾区发送第三批救灾物资》这条新闻中,解说员建议民众捐助物资尽量走官方渠道,不要盲目涌向灾区,造成交通拥堵,这算是一种理性的指导意见,能够帮助灾区更好的开展救援工作。

4月28日晚,四川卫视以一场名为《中国爱·420芦山强烈地震大型公益特别节目》的公益晚会为阶段性的抗震救灾活动做了一个总结。特别节目中,各路明星或是献唱歌曲,或是讲述故事,表达对灾区群众的深切慰问和对救灾人士的浓浓敬意。四川卫视用公益晚会的形式宣告此次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暂告一个段落。

五、不足与改进

此次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中,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涉及领导与会议的报道缺乏应有的感染力;部分新闻解说词与画面不匹配;与观众互动仍显不足等等。

1、有关领导和会议的新闻缺乏吸引力

以4月22日的报道为例,当天的会议新闻的镜头只是局限于会议现场,画面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又缺少同期声,大多是解说的堆砌,这样极易造成受众的视听疲劳。而另外几则关于高层领导活动的新闻,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夜察临时安置点》,对于这类需要突出现场感的新闻,要充分运用同期声的作用,更有真实性和感染力。因为直接引语能够原生态地再现人物的讲话,是新闻当事人或目击者谈话的真实记录,显示的是记者报道的一种客观手法。再如《王东明深入芦山县老城区察看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和物资保障情况》,这条新闻又是以解说为主,画面为辅,而电视新闻不同于纸质媒体,它在传播中更注重对画面的运用,电视新闻要坚持让现场自己说话。

2、部分新闻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比如4月27日特别报道中的一条新闻《英雄 请一路走好》,它的关注点基本放在了情感的层面,通过对逝者家人及战友的采访,来缅怀两位救援途中遭遇车祸牺牲的烈士。但是对于悲剧发生的原因以及经过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提到“因避让一辆私家车发生爆胎,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失控翻下约30米高的山崖,坠入河中。”对于这类新闻,最好能够稍作解释,并有所引申。比如,针对这一路段,震后的路况究竟如何,在赶赴灾区的途中应当注意什么,如何规避类似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信息,而且很有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

好新闻应该是人与情、事与情的共生体,但须注意,新闻毕竟不同于文学,它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淋漓尽致地抒情,也不能滥用情感,否则便会适得其反。因此,面对新闻事实,记者对于情感的运用应该适度。

3、部分新闻解说与画面不匹配

此次特别报道画面与解说词在整体上配合得不错,不过仍有改进的空间,比如4月26日的新闻《灵关镇故事》,在配“为了能尽快进入灵关镇了解情况,唐军等一百余名来自德阳的特警队员当夜便赶往灵关镇救灾抢险”这句解说时,画面却是唐军等人白天在街头巡逻的场景,建议换用救灾队员徒步进入灵关镇的画面。

画面是语言的画面, 解说是画面的解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完成形象塑造和表现主题的任务,画面依靠解说去充实, 解说依附画面而存在,两者紧密配合才能实现1+ 1> 2 的总体效果。

4、与受众互动仍显不足

面对灾情,四川卫视更多的是根据以往经验对事件进行报道,但是不同的震区有不同的灾情,如果能够搭建出一个更大的互动平台,让媒体与民众的信息实现更充分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进一步丰富新闻的内容,同时也给受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情况、答疑解惑的良好渠道。

参考文献

①李文明、吕福玉,《论突发事件的电视传播——以汶川特大地震前期电视报道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8(3)

②程前,《我国电视媒体灾害报道的话语转型——以中央电视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重大灾害事件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11(1)

③姜帆,《从“风险社会”视角谈中国传媒社会功能的扩展》[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3)

④李明德、王蓓,《危机传播在风险社会中的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⑤赵华琳,《电视编辑中画面与解说词探微》[J].《编辑之友》,2001(5)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篇8

考察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

考察对象:当地新闻媒体——报社、广播电视台

考察方式:座谈会、参观、考察、个别交谈

考察内容:发展概况及特点 、成绩及经验、问题与困难、对策与建议

一、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新闻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新闻业获得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盟市新闻业获得了全面发展。各盟市已经构建起了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内的多层次、多种类、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多样化的新闻传播体系。

(二)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新闻业在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新闻业在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锡林郭勒日报社从2003年锡林郭勒盟盟委实施发展转型战略开始,围绕宣传镶黄旗、保护生态等几个典型,同时通过学习鄂尔多斯市经验,综合运用战役性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连续报道等方式,用消息、通讯、图片、评论等形式多方面地反映和报道锡林郭勒盟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

2007年7月,锡林郭勒盟盟委通报了报社的成绩,给予了“能打攻坚战”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盟里的典型予以总结表彰。

在2011年发生的“5·15”事件中,锡林郭勒盟的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锡林郭勒日报》刊发的《镶黄旗两个牧民牵手大集团 引进外资一千万》和《祖国大地无孤儿》两篇报道,分别获得2009年和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对于一家盟市级报纸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鄂尔多斯日报社在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挖掘典型方面也取得不少经验。

鄂尔多斯电视台制作的《七百二十公里黄河》《这十年》《走基层,看旗区》等节目接地气,通民情,达民意,紧密联系农牧民的生活,受到当地观众和领导的好评。

在全国100多个地方新闻频道的评比中,鄂尔多斯电视台的节目排在第十五六的位置,显示出其实力和影响力。

(三)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新闻业的特点

内蒙古作为北部民族地区,其盟市新闻业的发展有其独自的特点。

1.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较大

鄂尔多斯电台、电视台是全额拨款单位,政府在硬件设备等方面提供财政扶持。2011年两台合并时市财政给了150多万元。蒙古语频道政府每年拨款300万元经费。

2.蒙古族语言文字传播独具优势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蒙古族群众有30多万,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

锡林郭勒盟的蒙文报在全自治区发展较好,也较有代表性。新媒体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渠道得以扩大和畅通,但牧民的信息渠道依然还是较窄,他们反映汉语电视看不懂,新媒体用不上,主要还是靠蒙文报纸等传统媒体来接受传播。

2001年,锡林郭勒日报社创办了独具牧区特色的《新牧民报》。

(四)内蒙古盟市新闻业的发展经验

1.扩展区域合作

2008年,锡林郭勒广播电台加入了全国60多个城市参加的“飞跃城市”城市广播节目协作体,以两地主持人直播间的形式,将各自的旅游、文化等节目进行沟通连线,并且希望在资金、人力、设备上有所投入,开展合作。

2008年,锡林郭勒广播电台与德阳广播电台合作策划,报道汶川地震。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10家蒙文报联合中国蒙语新闻网等14家单位进行跨区域异地采访,重点推出了《边疆万里行》《蒙古国》等集体报道,用以提升蒙文报的传播力,锻炼蒙文报的编辑记者。

2.拓展多种经营

鄂尔多斯日报社通过多种经营手段来拓展经营业务,增加经营收入。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报纸的经营出现下滑状况,报社正在研究应对措施,以便尽快重振报业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蒙文报纸针对牧区特点,创造了合订本式的发行方式,将报纸按月或季度装订成册,供牧民集中传阅,如锡林郭勒日报社的《新牧民报》和《鄂尔多斯晚报》等。 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报纸的阅读率,而且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3.发展全媒体平台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发展全媒体平台也是实现发展的有效途径。鄂尔多斯市就建立了鄂尔多斯新闻网和鄂尔多斯蒙古语新闻网两个网站,同时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鄂尔多斯日报》和《鄂尔多斯晚报》都有官方微博,《鄂尔多斯晚报》还开通了微信。

4.创新版面和内容

《鄂尔多斯日报》推出大量时政报道,还增加了言论版。《锡林郭勒日报》2012年投入800多万元改造版式,实行“瘦身美容整合”计划,采取72年版型,更换用纸,调整栏目,实现了更新。

5.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

近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一些盟市的新闻媒体开始实行工资绩效化,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套用的是江浙及周边一带现成的模式,形式比较灵活,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

二、内蒙古盟市新闻业发展中的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政策问题制约事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盟市新闻业的发展始终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上更是积极扶持,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今后要进一步发展,依然还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如刊号问题、电视蒙古语频道上星问题、有线电视在牧区发展问题、电视播出频道排序问题、人员编制问题等等。

2.经费问题制约事业发展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盟市级媒体要想进一步改革发展,经费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盟市级媒体经费拮据,发展面临困难。

锡林郭勒广播电视台作为地区级广播电视台,其经济状况连南方一个县级市都比不上。今年广告收入目标是实现480万元,但是由于从5月份开始整治广告市场,上半年广告收入连一半任务都没完成,不到100万元。其聘用人员的经费主要靠广告支付,这样就使得经费使用明显困难。

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新闻业欲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费上缺口较大。

3.人才问题制约事业发展

由于地处边疆,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媒体的人才队伍状况本来就先天不足,往往是进人难、留人更难,致使很多媒体用人问题成为瓶颈。特别是近些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使得一些新闻单位感觉人才匮乏,发展困难。

盟市新闻媒体所缺的人才除了采编人员外,主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灯光师、化妆师、摄像师、播音主持人,以及广告、经营和管理人员等。 尤其紧缺蒙古族语言文字新闻采编译人员,特别是蒙汉文兼通的新闻人才,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民族语言媒体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新闻人才缺乏具体体现在:一是进不来,二是留不住。

新闻单位要吸纳一些“中意”的优秀专业人才不容易,要留住他们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政策、资金和人才问题是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级新闻业发展中的三大难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三大阻力。

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盟市级媒体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国家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同时也要靠全社会的支持。

(二)对策与建议

1.政策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扶持力度

盟市级新闻媒体的同志希望国家及党委和政府能够从政策上加大对盟市新闻业的扶持力度,用更优惠、更具实效、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政策来扶持其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如报纸发行、刊号、上星、电视播出节目排序、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等,都涉及政策性问题,需要中央及有关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

因此,有些不属于本级政府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与上一级政府部门的沟通来促成问题的解决。

总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媒体能够在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推进改革,加快发展。这就需要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扶持,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考,要着眼于新闻媒体长远的战略性发展,要为其打造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能够在政策扶持下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特别是要尽可能提高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新闻工作专业性很强,而且有其自身特有的运行与操作规律,因此需要盟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能够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按照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来指导新闻工作。

要做到“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充分认识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独特地位与特殊功能,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积极支持和全力帮助新闻媒体按照新闻传播规律,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盟市党委和政府应结合贯彻中央关于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中央正在推进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支持新闻单位借助“走转改”活动,通过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来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转作风,改文风,用崭新的精神面貌去实现新的发展。

尤其是要支持党报在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改进党报宣传报道中会议报道多、领导同志活动新闻多,形式主义东西多,而群众关注和感兴趣的新闻与信息少的状况,力求在会议报道、典型报道、专题报道和对外报道上有所创新,使盟市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能够更加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信息与新闻需求,真正把党报办成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社会称道的新闻媒体。

盟市级新闻媒体在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要自觉接受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当好耳目,做好喉舌,特别是要做好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信息桥梁与精神纽带,同时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去争取自身各项事业的更大发展。

2.经费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投入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上出现的下滑情况,今后盟市新闻业的发展依然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重点是要在促进媒介融合,壮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的整体传播力方面加大投入。

自治区和盟市委及政府要从舆论引导能力建设、软实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边疆建设等宏观角度考虑,在总的经济投入中适当增加新闻业的经费,以帮助其更好地在上述建设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来鼓励新闻媒体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对那些在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媒体要给予奖励。

盟市新闻媒体要注意加强自身的造血和供血功能,要善于靠自己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改革来求效益,求发展。在吸引资金方面,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一方面要善于在内部挖潜,例如可以通过坚持“内容为王”,强化自身特色,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和增强公信力来拓展受众市场,扩大广告经营,增加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渠道吸收一些社会资金用于事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的管理者需要增强经营意识,创新发展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如今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各种力量对新闻媒体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用好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包括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支持新闻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物质条件。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一方面还要自己努力开源节流,增强内部活力,以此来不断壮大媒体的实力,促进事业发展。

3.人才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的支持

要解决盟市级新闻媒体的人才缺乏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事业性人员编制,选拔高校毕业生充实盟市新闻媒体。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的支持,积极输送毕业生到盟市新闻媒体就业,为新闻媒体培训在职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要靠新闻媒体自身的努力。

解决人才缺乏问题,一是要积极引进人才,要提供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较为优厚的就业条件,要加大引进力度,不要怕留不住,要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是要注重研究和解决留住人才的办法。二是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新闻媒体可以同高校实行联合培养,还可以把人员送出去培训。

在人才培养方面新闻媒体要舍得花钱,要尽可能快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今处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能够适应多方面的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

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特别是牧区,牧民居住分散,致使记者的采访难度较大,报纸的发行费用高且难度大。

有人概括“线长、点多、面广,采访成本高、传播时效得不到保障”,这是牧区新闻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很辛苦。

由于自然条件较艰苦,再加上待遇偏低,在内蒙古地区要吸引和留住新闻人才有很大难度。

新闻单位在尽可能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的前提下,还要采取激励机制褒奖和留住那些能力强、贡献大的人才,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机会。

新闻媒体要把接收高校新闻专业实习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是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考察和发现人才,吸引高校学生将来进媒体工作,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上一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范文 下一篇:国际商务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