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9:48:29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而受众中也有很多人来自少数民族,传播者的这种接近性无疑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把传播者看成“自己人”,从而增强了传播者的亲和力,容易使传播者的传播产生“自己人效应”,进而有利于提高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这种接近性特质因此而成为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独特优势。而且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少数民族传播者深知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思想和“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原则,具有很强的“四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二、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的有利传播环境

各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在民族高校汇聚一堂,各民族的语言、心理特征、、风俗习惯、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使得民族高校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融汇成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毫无疑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民族的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会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自然会理解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自然会坚持对待少数民族的“三个尊重”原则。就传播的媒介环境而言,民族高校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的创办,本身就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内容,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民族理论与理论政策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长期实践,使民族高校的各族师生形成了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的大局意识。这样的媒介环境容易使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入耳入脑,有助于促进各族师生的团结进步。

三、独特的传播媒介孕育出的独特信息情景

不同的媒介可以创设不同的信息情景,不同的信息情景能够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创设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情景,将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和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除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形势与政策”课程外,还包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笔者认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的独特媒介。与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民族高校各专业本专科生的通识必修课,因而,开设这门课程是对民族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有效开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各民族高校都成立了民族研究院(所),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民族理论研究和教学团队。由于所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比如享受“高考加分”的政策性照顾,所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所宣传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能够被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认同和接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堂因此而成为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独特情景。现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成为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更加深刻地理解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祖国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总之,“民族史”等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有助于培养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和“三个尊重”的思想,强化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心理因素

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提升传播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将信息传输给受众的过程。传播的效果是指信息传播使受众在认知、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受众因此而成为传播效果的“测试器”。受众能否接受信息是传播效果能否产生的基础。而受众是否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需要、接受动机及心理效应等心理因素。因此,能否唤起受众的接受欲望,满足受众的接受需要,就成为传播效果能否产生的关键。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心理需要。“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谈论他所要的,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影响人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4]如前所述,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获益者,比如“高考加分”的政策性照顾、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以及四川藏区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和“富民安康工程”、彝区实施的“彝家新寨”建设等倾斜性政策。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温暖。这将大大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感,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使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自己人效应”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5]“自己人效应”又称“同体效应”,是指受众把传播者看成“自己人”的情况下更加相信、更容易接受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从而提高传播的效果。如前所述,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来自于少数民族的占很大比例,受众中的大多数也是来自少数民族。这种背景的接近性拉近了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播者往往被受众看成“自己人”,从而使传播者的传播产生“自己人效应”,提高传播的效果。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众的顺向心理有助于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向心理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1]297拥有顺向心理的受众,往往对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持相信、认同和接受的心理态势。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顺向心理。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传播者的接近性特质、民族高校作为民族大家庭缩影的有利传播环境、马克思主义教育满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接受需要,等等。综上所述,与非民族高校相比,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者、传播环境、传播媒介和受众等方面具有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独特优势。总结并发挥这些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推进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工作。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回避报道难度较大的题材。指导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采访能力及条件,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选择好报道题材。同时确立新闻视角,发掘新闻主题,提升题材的新闻价值。(2)要对新闻作品采写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指导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学生的采写过程,及时发现采写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从采访方案的确立、采访提纲的准备,到采访的实施和稿件的构思、撰写,都要全程参与,在采写过程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只是被动的等待学生交来作品,则很难发现一个静态作品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同时,实施动态管理也是监督、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3)要有编辑意识、总编眼光。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转变社会角色,要把自己当成是媒体的编辑和总编,从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审视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既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检查修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还要考虑这样的作品媒体是否会刊播?哪一类媒体(甚至是哪一类栏目等)会刊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播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等。只有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闻作、一品)达到媒体刊播的要求和标准,指导教师才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放行。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看似周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教学基本上属于印证性实践,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难点,这种远离社会完全在封闭的设定环境中完成的工作对于特别需要创新能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一般为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对毕业生教学指导和管理,无法根据专业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去进行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围绕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新闻传播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采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采访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学会撰写各类新闻稿件并进行编辑处理。

2.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

3.策划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策划运作规律、掌握策划的基本方法,形成综合的各项策划技能,能做出采访的具体策划方案。

4.评论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写作要求,可以撰写出有深度的评论作品。

5.社会调查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课题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观察和采访人和事物、事件的时候能够分析有关的新闻素材,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善恶,所做作品立场倾向正确且具有深度和广度。

2.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与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谈,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协作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与被采访者的协作能力。新闻采访或写作往往需要多名记者集体作战,在采访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时,要能充分与人交流协调,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协商中取得共识,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

4.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掌握各类采访表达的技巧。

5.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6.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新闻,可以在对外交流、采访中使用外语进行表达。

(三)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在进行新闻实践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力求有所创新。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平台

1.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传媒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性。新闻传播学科要根据媒介形势发展的新态势来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增加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媒介素养教育等,供学生自由选择。

2.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这也是高校新闻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构建“模拟媒介环境”,通过对采、写、编、评以及摄、录、播等各单个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设置既满足新闻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4.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分阶段的专业实践机会。新闻院系应该创造条件、广搭桥梁, 与媒介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新闻实践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新闻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练问题, 更是对新闻意识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环境,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职业生活。

(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1.打破专业界限,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培养传播通才,以适应复杂环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学生更广阔的从业趋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列入其中,以扩展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之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综合社会实践中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开设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各新闻院系可以尝试搞“项目制实习”,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某个研究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上独挡一面,将探索和发现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热点及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创造,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

3.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经典问题、学科交叉问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热点问题等。要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敏锐性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能力。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体现。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也是新形势下制定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新闻传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应认真规划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收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之效。同时,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学时学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实习和论文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完善摄影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组织设备配套更新的同时,组织教师编制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以保证学生尽早受益。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校内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短期见习机会。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和媒体双向推动、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3.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证新闻专业课教师有一定时间参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 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高校新闻教育,能使封闭的新闻教育出现开放和活泼的局面,使单纯的从书本到书本,变成从书本到走向实践,从沉闷的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事件现场,由理论到实际进行采访和写作。

(三)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一、社会变迁与融合之道

对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所处时代和媒介化社会的解读是与会院长发言的普遍起点。外部世界的变迁,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危”与“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者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在演讲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他提出了四个“融合”加以应对: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长期分管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经过多年讨论,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打好基础平台。在新技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教育应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则强调了“特色化”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在题为《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检视了美国的情况,认为从今天美国的一些报道来看,现在既是新闻学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也是新闻界最糟糕的时刻,其表现是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大幅削减岗位,新一代的受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互联网的怀抱。“就业”成为很多人对新闻学的担忧。他驳斥了“新闻业已死”的论断,认为教育者要开发创新性的课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生,也让市民成为更好的新闻业消费者。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我们处于新闻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首先有必要把新闻的生产和它的传播分开来看。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连接性”(connectivity)。网状的新型媒体结构改变媒体的消费和制作,而且影响深远。就欧美的情况而言,目前媒体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改变,也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一种改变。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组织,他们很多公众职能都变成了媒体公司。我们新一轮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回应了新闻和传播研究的四个课题。第一,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第二,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第三,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他认为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教育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主题发言《寻找未来的传播教育》中认为,我们可能正面临着古登堡革命之后400年来的最大挑战,进入了后Google时代。对台湾新闻教育而言,不仅有来自全球化、媒体汇流的挑战,还有来自商业化的挑战。他认为我们今天传播教育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资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从“面向”而非“矛盾”的视角去理解这三对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当前新闻教育的困境。他还构筑了一个由三对概念构成雷达图,并给出了横向(院校间)和纵向(历时)比照的标准和建议。他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规模、需要、历史传统等建立平衡和协调的标准。

二、技术争议与专业本质

“技术”是众多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集中了较多的讨论。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vgeny Zaytsev认为要把新技术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识才是新闻教育的两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费功夫,技能要贯穿于理念之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等认为,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电台训练及发展总监张圭阳等。张圭阳认为,这种迎合市场即时需求的教育实践被证明存在极大问题,毕业生们越来越擅长于播报即时短信息,而在分析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颇为欠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对媒介融合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他认为面临数字科技的这场革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思考这场产业变革的本质,分析行业的关键技能何在,不能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的报告,他认为不能泛泛而谈新媒体与新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可能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在他看来,技术是一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热点。对专业性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又有来自新媒介生态下诸如“公民记者”的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以重新审视新闻学教育的合法性为起点,对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何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新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新闻实践所处理的是变化无常的复杂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专业体系能提供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及支持这种视角的理论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学的专业程度又严重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专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独有的精神气质。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讨论了数字化时代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个悖论: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公共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新闻学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新闻学是属于21世纪的学问。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Ernest J.Wilson III在他的主题发言中也强调了向本学科外推广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新闻学常识。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同样面对公民记者的挑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第一,要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第三,要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培养层次与教育创新

正如本次论坛中多位院长指出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自从被定为一级学科,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体系日趋健全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各层次到底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疑问。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其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研究》中谈到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则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她的观点。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介绍了日本在2008年才设立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背景。地处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创建于1882年,它以培养记者而声名卓著,但一直没有设置新闻学的系统课程。此前的日本新闻界一直坚持在岗培训(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进人员像白纸一样直接被各个媒体涂上自己的“颜色”,已经带有“颜色”的记者并不受媒体的欢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开始设立新闻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日本第一个新闻学研究生院。这一转变与大众媒体自身不断变化有关:24小时新闻播报使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新来者凭借对新闻业使命的认知、对法律知识的熟识,及实践经验为新闻界带了一股新风。

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对博士层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专业博士学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专业实践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传统的博士学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讨论进行了介绍,并集中介绍了国外对前两者的争议。与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的博士学位(PhD)不同,专业博士学位(PD)的诞生较晚,在英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市场为驱动满足于特定领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学博士等。PD与PhD的区分较为明显。而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则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针对与艺术、创意等相关专业,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类专业实践型博士的讨论集中了五种类型的话语:隔离主义的(Segregationist);PhD学位的堕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义的(Inclusive);(后)殖民主义的(Post-colonial);矫正或重整学术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认同第五种话语,认为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是一个反思学术何为的契机,也是反思大学传统的契机。

本次论坛中多位来自英美的院长都强调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Judy Turk认为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将带来大量的外包业务,催生出个人工作者的职业模式,诞生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但也要更加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毕业生们不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求职者,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策划人,为一个企业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跨媒介和产业平台的独立工作者。

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新闻教育的新领域。新加坡传媒学院副院长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硕士计划》。Jackson Yip认为如今的媒体和创意产业正发生着结构调整,为就业准备的传统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满足传媒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灵活性的全新的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解决方案来满足不断演变的技术发展。而整合多种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则帮助媒体与创意人士的实践工作更专业化。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跨学科交流、跨文化传播、实践创新、业界合作、特色化教学、未来的师资标准、学者成绩评估、教育培训评估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向我开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76-02

中国的新闻教育需要改革早已形成共识,相关著述也已是“琳琅满目”,与改革相关的讨论、会议更是“遍地鸡毛”,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新闻教育改革似乎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哪一所新闻院系真正杀出一条血路,形成一系列改革方案或某种改革模式的,大家都在观望、等待。地方院校在等211院校改革,而211院校又似乎在让人大、复旦、中传这样的名校先行,而教育管理部门则“雷打不动”,至今未有改革的意思。这就形成这样一种有意思的局面:人人都在谈新闻教育“走向何处”,但人人都在原地踏步。因此在我看来新闻教育改革不仅要谈,要集思广益,而且还要有“向我开炮”、“敢为人先”的勇气,否则,新闻教育仍将是死水一潭。

一、新闻教育的格局

如从1918年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之时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新闻教育有进步也有倒退,而新闻教育真正的发展,则要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时。在这短短的34年间,新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颇为严重。何梓华教授就认为我国的新闻教育优点有7,缺点有3。所谓的缺点,更多的是由2000年以来新闻教育发展速度过快所带来的。

“2000―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也就是说,最近两年,新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5万。2006年后的情况更邪火:据我们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2008年)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最近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1]所增加的专业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各省省属地方院校,以安徽省为例,2003年全省仅有2所新闻学院校,而到了2009年则猛增到19家,这即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3家,这还不算做广告学。与全国数据两项对照,再清楚不过,新闻学专业主要的“生力军”是地方。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进入新世纪,各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校间生源争夺战加剧。处在竞争底端的地方院校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够维持发展,抢夺生源,它们只能从数量上取胜,扩大办学规模,寻找新的专业生长点;其二,很多地方院校为了甩掉学院的帽子,建设成为所谓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新专业也是不二之选;其三,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完全履行审批、监管职责,致使原本是“布控”专业,变成了泛滥专业;其四,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老百姓对新闻记者一直有所期待,新闻记者在老百姓眼中一直有光环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院校的生源。由此新闻学专业为很多院校所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也是近几年新闻专业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此,全国的新闻教育格局也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的新闻教育类院校可以被分为四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重点院校和机构,如复旦、人大、中传、武大、浙大等;二类是只有硕士学位授予点而无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院校、机构,如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大学等;三类是那些分散在各省市的省属地市级院校,如南京晓庄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四类则是一些民办院校、职业院校。

在这四类院校中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一类、二类院校问题较少也较为集中,而三类、四类院系若与传统新闻类的名校、名系甚或是办学时间稍长的一些院校相比,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学生综合素养、就业率等都存在着较多、较大的问题。有些院校在开办了几年的新闻学专业之后,现在甚至是连办学条件都不具备了,如安徽的某学院新闻学,虽已采取隔年招生,但目前只有一名专业教师在苦苦支撑,他一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新闻专业课程,这不单是对学生的严重不负责任,而且是对新闻学专业的“亵渎”。因此在改革中应区别对待,不应不加区别,所有院校等同视之。这也是很多学者在提出相应的改革之策时所忽视的,致使新闻教育改革未能获得广泛支持。

二、新闻教育改革要敢于“向我开炮”

新闻教育的症结已找到,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即是新闻教育改革向何处去。目前看来这也已不是问题,因为当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关键字词“新闻”、“改革”时,映入眼帘的相关论文达700篇之多,这也即意味着,新闻教育改革已经被讨论得很是全面了。很多学者都提出新闻教育必须要改革。“毫无疑义,对我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施以大刀阔斧的得力改革已如箭在弦。”[2]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建议仅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说白了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触及新闻教育改革的骨髓,也未完全刺痛新闻教育管理者。因为,目前看来并没有新闻院系实施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改革,细究起来,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并未有改革之意识。虽然教育部曾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中教育部表示,如果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3]。但这种做法与“扬汤止沸”无二,因为地方高校可以有很多种变通方式,如停招、缓招,弄虚作假提高就业率等,改革之日仍然遥遥无期。其二,新闻教育单位没有改革之动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院校的首次就业率不高,甚至是有些名校的新闻学对口就业率也非常低,但是这并不能让这些院校即刻实施改革,惯性使然,他们也没有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既然如此,那么保持“稳定”就是最好的;其三,以上所提改革之方法并未形成体系。关于新闻教育改革可以说是方法千万种,只是一种“大呼隆”似的方法,只是面上的,而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因为各个院校所要改革的程度、范围、方向各不相同,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其四,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和阵痛性阻碍改革。既然是改革,自然要触及利益,目前高校愿意保持稳定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源自此。改革时教师是否要淘汰、转岗?所教授课程要被调整?指导学生会否变化?科研压力会否加大?教学压力是否会增加?所有这些在改革中都有可能触及,这也是一线教师和院系领导不愿改革的根本所在。

但不管如何,新闻教育是不改不行。既然新闻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既然等、靠已经不现实,既然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地方类院校,既然改革有阵痛性,那么现在新闻教育改革最需要也是最紧迫的就是要敢于迈出第一步,有“向我开炮”的勇气。

首先,要敢于向旧培养方案“开炮”。“新闻教育的危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办学规模扩张过快,致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供过于求。二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缺失,使学校教育与传媒业需求产生错位,新闻院系毕业生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4]整体办学规模非各院系所能掌控,但是人才培养却是可以改变的。有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就是简单地模仿抄袭名校的,而有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老旧,不能够紧贴新闻业发展的脉络,依然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理论+业务”、“基础+核心”的教育模块中不能自拔。虽然像复旦、清华、中传等这样的名校在不断更新培养方案,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如复旦的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虽然重视通识教育,加大了实务课程的分量,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但如果研究学生的心态便不难发现,很多学生愿意选择课程任务较轻的,而避开课程较重,或者是避开某个老师开的课程,而选择其他他喜欢的教师的课。因此,这样的选修对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要敢于向毕业论文形式“开炮”。笔者认为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地就必须要改革毕业论文形式,毕业论文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合。毕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5]但是现在的毕业论文却成为检验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指标,不说学生是否具备科研能力与水平,单说这种形式,目前也已经失去它的功用,复制、粘贴,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一篇毕业论文就完成了。这就要求我们认识清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无论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应该是新闻工作者。”[5]因此,毕业论文可以变成有分量的调查报道、摄制新闻短片、策划电视节目、出版报纸、杂志,甚至是在实习中有稿件在省级及以上级别获奖等,都可以冲抵毕业论文。而且要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其标准应更为规范和严格。这样做有利于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最后,要敢于向教师教学水平和方法“开炮”。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获得,因此要敢于打破原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新闻学教育要尤其如此。现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高中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的大学却在不断地“填鸭”。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动起来,走出书本、走出教师课件、走出课堂。

学生不仅要走出去,教师更应走出去。有学者已经指出“新闻传播院系应该以培养富有批判精神的报道者为目标之一。同时,报道者的基本技能,是传媒职业赖以与其他职业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也是新闻传播院系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6]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尴尬的现象却是我们新闻学专业教师有媒体从业经历的却少之又少。因此,无论是理论教师还是业务教师都更应该到媒体“实习”,接触媒体,观察媒体,认识媒体,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悬空,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新闻教育改革有了“向我开炮”的勇气并不意味着改革的成功,这只是向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改革才刚刚开始,而事实上,往往是第一步才是最难最关键的,所谓万事开头难。笔者相信中国的新闻教育必定能够在“浴火后重生”。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J].新闻大学,2009,(2):35.

[2]欧阳明.对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传播,2010,(9):119.

[3]中国教育在线.争议:低就业率专业是否应被取消[EQ/OL]

http:///zt/201111/2012zyjy/.

[4]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89.

[5]谢雪.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以四川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6):111.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是语文教师的素质基础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从高考改革中可以清楚看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大量的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知识)及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而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侧重培养的就是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及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无疑是对本科生知识与技能的检阅与训练,并将惠及今后的教学。

(二)有益于语文教师的晋职论文写作

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最实际的问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称评聘,教学科研论文是其晋职必不可少的条件。可以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士学位论文,将会为他们日后的职称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与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分量增加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量增加了;今后的高考中,语文总分将大幅提高;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出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尤显重要。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分的古代文学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恰恰给毕业生提供了一次专业知识梳理与综合运用的机会,这对毕业生今后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二、选题———高师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与教师职业关系如此密切,论文的写作自然不能偏废。那么如何才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呢?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很关键,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选题要早,选题早就可以早动手,从而缓解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矛盾。选题也要巧,好的选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尽量避免学生到网上粘贴、复制,应付了事。选题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任务,需要在教学中精心摸索,老师的指导以及学生的兴趣是选题的关键。笔者以为选题最好能做到“三个结合”。

(一)与古代文学的学科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将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挂钩,不失为培养能力的良好途径。因为要选题就必须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考。这样的选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对选题的指导要切合学生的兴趣。其方式主要有二:

1.通过课程小论文,找到学生的兴趣

课程小论文篇幅短小,不限题目,要求不高,学生可以随意书写。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简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这简单的看法,往往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好的选题所在。笔者曾经给大三布置《红楼梦》作业,一学生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发表了一点看法。之后笔者以《论贾宝玉的玉》作为他的毕业论文选题,近一年的时间,指导他反复阅读《红楼梦》,并查找相关资料,思考“玉”与宝玉形象、“玉”与作品主题的关系,进而完成了毕业论文。学生写得轻松,教师指导得也轻松,教学与选题的结合使师生都受益不浅。

2.通过课堂讨论寻找学生的兴趣

大学高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不少问题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课堂讨论越热烈越能显示学生的兴趣点,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对《三国演义》战争的讨论中,有学生对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性格十分感兴趣。后来笔者以《蜀魏战争与将帅性格》作为他的论文选题。该论文认为诸葛亮的“慎”与司马懿的“疑”是战争胜败关键,观点不一定成立,但能思考,有见解,与《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等选题相比,该文选题新,可操作性强。一次讨论,一个选题,一篇论文,一种能力,这就是教学与毕业论文选题结合的收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能用心细一点,努力发现学生课程论文及课堂讨论中有价值的思考;用力勤一点,尽早确立论文选题并给予尽可能多的指导,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及早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避免与求职、升学在时间上的冲突。与此同时,由于论文选题源于兴趣,言之有物,毕业论文的完成就能轻松裕如,同时还能避免写作中的抄袭、应付等不良现象,提高论文总体质量。

(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老师的兴趣中寻找好的选题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古代文学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研动态、自己的科研情况,甚至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一些自己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学习与学术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增加自己的亲和力。

1.选择一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术热点作为论文选题

比如,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是地域文化研究。在向学生介绍地域文化研究成果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以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作为选题,研究名人自身、家族或作品等相关内容。这样的选题范围广、自由度大,又便于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历史名人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增强写作欲望,甚至增强家乡自豪感。

2.选择与学生所学相关、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为选题

与学生上课内容有关联,不会使他们觉得生疏、有距离感,从而望而却步;与教师的研究内容相关,往往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师生彼此互相沟通。再者,教师的研究本身强调创新,因此将学生带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学生必然会有所启发,教师指导也相对轻松。此外,教学相长,学生的思考也可能会触发教师的灵感,解决研究的瓶颈,促进教师的研究。这样的选题,或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是老师自己在研究或曾经研究过的,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与时代结合,在现实中寻找选题

古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它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的东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将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与时代结合,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意义。古代文学中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作品的研读和比较阅读,可以很好地提炼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可将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的影视改编本作为选题,探讨原作与今天改编本的不同,探讨改编的得与失,从而发掘出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学会比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在比较中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三是由今及古,易于产生兴趣。

三、结语

高师本科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教师职业息息相关,不能偏废。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运用知识,发展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今后作为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关键在于选题,如果选题能贯彻三个“结合”,将会有效解决大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将不再是鸡肋一块了。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联系学生难,与学生互动难我校的学历教育大多是业余学习,学生的学习形式是以自学为主,脱产面授为辅,所以平时教师难得与学生见面。而且,我校学生有的在长庆、山东参加石油会战,有的是在武汉工作、上海工作,这样的实情,使得指导教师只有靠学生报名时留下的电话联系,电话打不通是常有的事,所以,教师联系上学生难。有的虽联系上了,但由于距离远,不能当面指导论文写作,只能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箱和QQ聊天来指导,而一些年龄大的学生网络技术水平差,导致指导教师与学生互动难,指导效率低。

2关于做好毕业论文写作工作三环节的措施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一般包括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评阅、毕业论文答辩三个环节,每一环节都要求教师落实到位。

2.1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措施

(1)把好选题关———标准是有新意、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题目选得好,就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由于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它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每一篇论文具有独创性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有的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的没有,不可能每个学生都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我们对学生选题甄选的要求是:与所学专业相关、有新意、有些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2)把好材料关———标准是有必要的、充分的材料。形式逻辑的四大规律之一就是充足理由律,它要求我们论证一个观点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而论文写作中这些充足的理由就是要有必要的材料和充分的材料。因为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要有了材料,文章才丰满。①指导学生筛选必要的材料。必要材料就是指说明问题或证明论题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在纵深式文章中,其结构形式一般是现状———问题———原因———对策,那么,在现状、问题这两大论点中举些事例表明现状和问题确实存在,那么这个事例就是必要材料,而且,后面的对策与前面的问题是相对应的,前面有问题几个,后面对策也应有几个,那么对策的表述及数量的确定就是必要的材料。在并列式文章中,一般运用的也是必要的材料。如教育管理论文“高职学生军训的作用探析”一文中,军训的作用有:提高国防意识的作用、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在每一作用中都需要有适当的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这些只能是必要材料,因为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材料,我们只能采撷必要的典型的能说明作用是存在的必要材料来佐证观点。②指导学生筛选充分的材料。顾炎武说,“孤证不立”,这就需要安排充分材料。充分材料从数量上来说是要有足够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一般来说从正反两方面来组织材料就可在数量上算充分了;从质量来说,每一份材料都能充分发挥效用,富有说服力。这类有质量的充分材料通常有哲理小故事,先进的典型事迹,名言警句,着名的心理学试实验,名人趣事等。如在纵深式结构论文中的原因分析板块,这一板块一般是充分材料。因为要把引起问题的原因分析全面了,人们才信服这些原因足可以导致前面的问题产生。如行管论文“关于人事腐败的治理”,法学论文“预防青少年犯罪措施探析”等论文中的原因分析就是充分材料,这些原因无非就包括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偶然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这些原因的存在,足可以、充分可以导致人事腐败、青少年犯罪。(3)把好结构关———标准是纵深式、并列式,纵横交错式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有了,文章的架子就搭起来了。文章结构一般有三种,即纵深式、并列式,纵横交错式,学生可采用其中任何一种结构形式进行论文写作。从工作实际来看,学生采用纵深式结构的居多,因为这种结构易于把文章拓宽,使论文字数能达到写作要求。

2.2做好毕业论文评阅环节的措施

评阅工作主要是要求教师写论文评语。一般地说,评阅学生论文,主要从文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形式、文面格式这六大方面着手。具体来说是:评价文章主题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评价文章材料是否恰当运用充分的必要的材料,是否有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文章材料是否陈旧,一般来说不是近五年的材料都可算是陈旧的材料;评价文章结构安排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完整;评价语言是否通顺,简洁;评价文章表达是否围绕中心展开,观点是否正确、鲜明,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过渡自然,前后内容是否照应,条理是否清晰;评价文面格式主要看,文章序号是否安排符合常用规范,格式是否符合联办学校的要求。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写论文评语时要着重写出学生论文的特点和优点,缺点要略写。

2.3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环节的措施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情况,谈谈选题的误区及对策。

一、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误区

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误区——片面求新,偏离专业方向

科学研究是以已知求未知,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创新性是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但这种创新要以专业知识为根基、为背景,不应片面求新,偏离专业方向,超越专业知识边界。以近三年我院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为例,总计677篇论文,选题方向包括:文学(古今中外作家作品和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等)470篇,占69.4%;语言学36篇,占5.3%;新闻传播学61篇,占9%;写作学、秘书学20篇,占3%;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40篇,占6%;其他50篇,占7.3%。这难以归类的其他方面的选题,大多属于偏离专业方向、缺乏专业根基的选题。具体说来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没关系,完全脱离了专业知识背景;二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只有间接的、松散的关联。前者如“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思考”、“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无锡茶馆的文化定位和经营方略”、“无锡城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思考”、“关于《刑法》中“间接故意”的理解与辨析”、“论乡镇企业教育”、“关于秘书腐败问题的思考”、“大学生消费心理浅析”、“江南大学品牌构建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后者如“儒家精神在荣氏家族中的体现”、“扬泰地区姓名文化初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走进苏州——浅析苏州文化遗产”、“找准市场竞争中的平衡点——浅析中国电影期刊困境中的出路”、“对大学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等。

孤立地看,这些论题大多是一定社会时期里的热点间题,而且不乏地域特点,的确具有学术探讨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同学不具有释疑解惑的专业知识。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像是开锁的钥匙。例如:我们对经济学不熟悉,就很难提出并解决好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对现代企业管理不熟悉,就很难提出并解决好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就其主要目的而言,它应该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在对相关专业性问题的探讨中,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实践环节,它既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是在实际应用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选题具有专业性,才能有效防止毕业论文走过场,才能有望充分实现预期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称这种选题为片面求新,是因为这里的“新”,只是与合乎专业方向的论题在横向比较中所显现出的差异性。它不是对该论题理论研究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新拓展。好比是错误地耕种了别人家的田地,而那片田地非但不是处女地,相反可能是肥田沃土,是长势喜人的丰收景象。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误区——满足“通说”,缺乏学术价值

“通说”即通行的说法,是被认可了的结论性意见,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它们大多反映在专业教科书里,是我们用以探索未知的理论工具。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应该着眼于通说不完备或难以自圆其说的方面,进行深化、扩展或争鸣。仅仅满足于通说,实际上是在炒冷饭,是在打死老虎。

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围绕某一论题,以“定义—分类—特点—作用”的结构模式展开分析论证的,并不鲜见。这行文脉络仿佛是教科书中的章节,周密严谨,但内容上却仅限于对常识性问题的静态阐释,缺乏学术价值。

学术研究要致力于发现新的事实、提出新的假说、做出新的解释、构成新的体系、找到新的方法。它们是衡量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的主要尺度。

选择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选择“填补空白的论题”,也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做拓荒者,无疑具有创新性,而且是“原始性创新”。但一般说来,独辟蹊径,创立新学说是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力所不及的。“渐进性创新”,即通过量变的积累,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前人创立的理论或学说,应当成为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的自觉追求。

这种“渐进性创新”,可以是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论题。学术研究重在指出客观对象“是什么(本质)”、“为什么(规律)”,也就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现真理、发展真理。以新材料论证旧的论题,着力点不在于“发现”,而是以新的典型例证去加以证实和“发展”。例如:新闻的真实性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必须格守的原则,这早已成为共识。但新闻失实作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一直危害着传媒的公信力,而且,失实原因和表现形式随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这就为相关选题预留下广阔的空间。或者说,有关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以新的病症作为解剖的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开出医治的药方。

“渐进性创新”还可以是以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论证旧的论题。任何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要素相统一的复合体。如果仅仅做整体直观,难免空泛笼统,而选择角度实际上就是限定了一个研究的范围和区域。以文学作品为例,文学作品研究的“基本项”、“共同项”包括:主旨、题材、语言、创作方法、人物形象、风格流派等。选择角度为单方面切 入,而不是面面俱到。

角度是客观地存在于研究对象当中的,研究者可以自己选择,但不可以强行地植人。比如法院张贴的布告、街头胡乱涂画的非法小广告,通常并不具有审美价值,如果执意要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布告、小广告,就显得不伦不类。

方法是认识的工具。它所追求的是“殊途”,是通向某一目标的不同的路径。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对象的途径、方式与手段。在文学批评当中,常用的方法有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结构主义的、阐释学的方法等等。当然,在对某一对象的研究中,不同的方法之间常常是互补的,可以兼用的。比如传统的社会学批评比较注重文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我们深人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但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又不及形式主义批评那样精细。形式主义批评强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自有它合理之处,但它割裂作品与时代、社会、作家、读者的联系,只是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又表现出极大的随惫性。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误区——贪大求“难”,脱离主观实际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分属于史、论、术等不同的层次,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史、论、术,即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例如:语言学有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之分;文学有文学史、文学理论、应用美学之分。属于发展史的研究,要竭泽而渔,高屋建瓶;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要学好哲学、美学、逻辑学,提高理论修养,长于分析,善于论辩;属于实践问题研究,要密切关注现实,具有学术敏感。一般说来,宏观上的问题,千头万绪,时空跨越大,属于难度大的论题;而微观上的问题,相对单一,难度小。例如:某位作家的研究、某部作品的研究、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它们的难度系数是依次递减的。再以下面选题为例:《鲁迅创作研究》、《鲁迅小说研究》、《<呐喊>研究》、《<阿q正传>研究》、《阿q性格分析》、《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能分明地显现选题范围由大到小的变化。外延不同,难度不一样。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必须依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来选择论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善于聚焦,就某一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展开分析,宜小不宜大。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失之于笼统,主要表现是对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辨析,界定不明。例如一篇“媒体变革对广告业的冲击”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其关键词有媒体、变革、广告业、冲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期刊、书籍等,究竟是哪一种媒体?变革也是语义宽泛,传播理念的殖变,技术手段的更新,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都属于“变革”的范畴;至于广告业则包括制作商、商、商等,泛指所有与广告相关的产业;而冲击既可产生正面作用,也不排除负面影响。涵盖如此广泛,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其实,“小”题目也可以做出“大”文章,“小”并不意味着没有学问。有人不无调侃地说,现在写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是初中生写伟大的中国文学,研究整个中国文学;高中生写一个朝代的中国文学;本科生写一个朝代文学的一个方面;研究生研究一套书或一套文献;博士生研究一本书;博士后研究一本书中的序言或书中的一篇文章;教授研究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到国外讲学就讲一句话中的一个词。抛开调侃的成分,就事论事地讲,这教授只讲“一个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需要学问,而且是把书看“厚”的大学问。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这种区分的。一般情况下,小题目易做,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一些同学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无原则地“小”和“易”,例如《演讲词开头的几种方法》、《谈谈孟浩然<;春晓>一诗的写作技巧》,因为所蕴涵的学术价值相当有限,只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文艺短论或文艺随笔,所以,也是不足取的。有人把论文选题应有的难度比作篮球筐的高度。球筐太高,高过20层楼房,拼尽全力投篮,都会“三不沾”,或者球筐太低,常人也可以像飞人乔丹那样大力灌篮,篮球都将失去参与的热情。现在的高度正合适。“跳一跳,可以够得到”,应该是选题难度的形象化的表述。

4.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误区——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发展

选题好比采矿,有贫矿和富矿之分。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所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鲁迅、说不尽的曹雪芹或者是《红楼梦》……意思是这些作家、作品仿佛是一座富矿,开采不尽。如果所选择的是三流作家、三流作品,作家本人江郎才尽,作品本身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昙花一现,就不存在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

科学研究工作不是游击战,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相反,常常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在学者的治学工作中,第二个论题常常是第一个论题的扩展或深人,是前一项研究成果的生长点,而不是另起炉灶。它们常常会形成系列性研究,构成一个大的课题。反观一些同学,课程论文分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学年论文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规律,毕业论文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这样组合在一起就成大杂烩了,也无以体现研究者的“术业有专攻”。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除了论题本身缺少含金量、“朝三薯四”打游击战,选题忽视长远发展,还体现为与日后工作需要相脱节。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同学的就业方向是:到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到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到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从事文秘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秘书学、写作学方面的论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新闻学、传播学方面的论题;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应该侧重于选择语言学、文章学、语文教法方面的论题。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研究是看家的本领,所以,文学方面的论题应当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无可争议的首选,这里主要是依据就业方向,相应地作了上述的区分。而上文曾经提到过一些同学的选题为“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思考”、“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等等……。其就业方向也不外乎文秘工作、新闻工作或教学工作,但无论哪一种,这样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都与日后的工作需要相去甚远,不利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选择这些偏离专业方向、忽视长远发展的论题,不能不说与临急抱佛脚有关。

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张,同学忙于“找婆家”,分散了时间和精力;用人单位往往只重视学历文凭和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质量(甚至未完成论文就已签约),又对同学形成一种误导;而常规教学和毕业论文专项工作上的某些疏漏,则是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主观原因。这里侧重于教学管理,谈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把好选题关的对策。

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培养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是由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的过程。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的立足点。

培养问题意识,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是学术热点的评介,也可以是前瞻性问题的引导,还可以是边缘性、交叉性问题的阐发以及冷门问题、盲点问题的告知……它是多学科教学合力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坚持在“教中教”,即在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鼓励自主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概括说来有三种类型:学生自主选题、师生商议选题和教师命题。它们各有利弊,但相互比较,更应该鼓励、倡导的是学生自主选题。这是因为,选题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自主选题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文曾说,选题好比采矿。选题之前,有关学术信息的搜集就像这采矿之前的勘探,这是确保“科学决策”的可靠的技术手段。

强调自主选题,选题要以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为前提。这必要的学术信息包括:前人对这一论题作过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争论的主要问题和焦点是什么?矛盾的症结在哪里?有哪些代表性意见?代表人物是谁?等等。如果说论题是观照的对象,它总有一个学术背景。就像我们观照一个苹果,苹果树是它的背景;观照一棵苹果树,一片果林是它的背景;观照果林,莽莽群山又是它的背景。老舍说,要想写好一座小岛,要知道整个大海的全貌;画画,也讲求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人著述非常讲究的一点是“蝎泽而渔”,另外还有“长袖善舞”、“多财善贾”的说法。“长袖”是“善舞”的条件,“多财”是“善贾”的条件。掌握必要的学术信息,而且能够在横向的现实和纵向的历史这个坐标轴当中去观照研究对象,才会觉得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硬着头皮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难免陷于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

严格说来,不能自主选题,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自主选题和教师命题,就好像“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之间的关系。如果迫不得已,必须依赖教师命题,那么,由近及远、逆流而上地查阅相关文献(目录、索引、文摘等),是堪称“捷径”最为实用的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可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作为命题作文的急就章应该采用倒查法;顺查法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皓首穷经。此外,要先学术期刊,再学术论著。

自主选题,要立足于专业、专长,凝练方向,不断升华;要把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在内容上的关联,精心培育,持续发展;还要充分利用参加读书报告会、“挑战杯”等活动的机会,善于积累,锻炼提高。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强化指导环节

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认为别人该知道传播学的想法是霸道的,因为即使学了传播学的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曾经有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完毕的当天,诚实地对我说:“老师,您别看我要毕业了,那个传播学我就不知道讲了些什么。”对一个学科来说,这不算好状况。外界对传播学很生分也就罢了,传播学内部人士对传播学是什么不太明了也无兴趣,让人不得不深思。造成生分状况的根本原因来自本学科建设的缓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都是很现实的基本问题,而在我国目前更突出一些。从传播学的学生到传播学的教师,我积累了很多的感触。传播学教育,尤其针对本科生的传播学教育,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是教材建设。教材的改变需要从三点入手:第一点,全面消化欧洲批判学派和美国经验学派的现有研究成果。第一点是前提,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好比是动物过冬储备的脂肪。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传播思想各种文化都有论及,但不是每种文化都生长了传播学,传播学所探讨的问题又是每种走入现代的文化所共同面对的。所以我们必须引进先行者的成果。第二点,教材的编写宜体现这样的目标:推动学生思考他们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思考自己生活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第三点,教材要有很强的中国味道。这种味道是从教材内容里清清淡淡散发出来的,没有堆砌的痕迹。如果本科生传播学教材在这三点上真正做到了突破,所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在学科素养上会得到很大改观,传播学的本土化可以说是落到它该落的地方了。假以时日,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为学生高度接受之后,按传播学原理,它的效应可以放大,以一及十,能够为传播学营造继续生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传播学教师可以参照的教材很多。国外译介的传播学教材偏重欧美,其中又以美国为多,其他国家的很少。这些教材基本上是大众传播的著作。而大众传播只是传播学的最醒目领域,不是唯一的,甚至可能不是对人类的命运来说最至关重要的领域。这种局面与我国的新闻学教育现状有关系。我国的传播学学科都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不可能像国外有严格区分的新闻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作为新闻学学生的理论课而存在。

即便大众传播学,所译介和本国编写的教材也多有偏颇,重在美国,忽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果。近两三年所翻译的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增加了欧洲学者们的理论成果部分,但篇幅不是很多。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教材因对通俗文化的研究被介绍进来,但不像美国那样系统且更新及时。美国传播学教材中小约翰的《传播理论》,功底扎实、理论高屋建瓴,鲜有别人能超越,不过,那本书本来不是本科生教材。这种局面造成了即便在大众传播学方面,也是缺胳膊少腿的:大众传播学教育基本上在用经验学派这一条腿走路。联系到传播学的费廷斯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一个瘸子走路的样子在人的心里引起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这里没有笑话残疾人的意思,但一条腿的现状会让学生们不理解:美国的月亮真的那么圆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从头到尾都在讲美国?

我国编著的传播学教材目前体现了译介的两大缺陷:第一,狭隘地集中在大众传播领域。第二,消化了大众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一派的理论,对批判学派的理论还处于初步整合的阶段。不过,老师们都普遍意识到了这两大缺陷,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健康传播的国外专著和教材都陆续译介了进来,同时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消化批判学派的成果,相信高度整合的传播学教材不久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由于不同的理论取向,英国和美国的传播学教材非常不同。英国教材重在揭示我们所经历的但不常深思的另外一面,把传播问题放到宏观的社会结构和人类历史、文化之中,又高又远,庞大壮观,眼光却是怀疑和批判的。这样的教材接受起来肯定艰涩一些。美国的本科生教材编写的都很浅显,但并不意味着不教给学生另外一种看待日常生活的眼光,它们也会给人“原来可以这样想”的感觉,但它们往往集中挖掘一个问题而略了其他,好比挖井,上了瘾一般挖得深了又深。这样,两个国家的教材视野都能激发联想,启发学生思考许多问题。这些教材在体例上没有像我国那样分割成第一节、第二节和各节中的一二三四,在许多我们看来很关键的问题,甚至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是给学生很宽泛的一个概念,论述也很灵活。我很长时间很奇怪,事后回想起所读过的教材,印象深刻的观点和事例为什么是这些教材里的,而不是来自体例严格用语严谨的国内教材?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归功于这些教材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而这价值本是人作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应该拥有的,它理当是所有学科所共同追求的,带有一定普适性。众所周知,今天大学生的培养和10年前相比,社会环境都大不相同了。10年前我们可以毕业之后选择另一个行业就业,一切重新开始都来得及。如今学生们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往往意味着选择了今后从事的行业。现在的毕业生规模和国家的产业结构导致学生们在填写志愿时要非常慎重:一定要照顾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否则不仅读书时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还要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职业。新闻专业的学生们少不了无奈之余放弃了心爱的专业而来的,但很多都是本着自己的兴趣而做出的选择。前面说过,我国的传播学理论基本上是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授,如果认为新闻学不需要太多理论,实在是谬见大矣。新闻学教育重在传授给学生新闻的制作细节和制作过程,它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新闻媒介组织输送采编人才。而这种技巧的培养是有前提的:它也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能够完整认识自己的人,明白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在哪里。这个教育目标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很重要。搞新闻的尤其特殊,因为每个新闻人较之其他职业的人,所经历的乃是双重的人生:他/她自己的和他/她每次采访所构成的人生。他/她总要经历显著的、异常的、紧迫的、重要的那些人和事,还要体会时间爆炸的感觉:仿佛历史的旁边就站着自己。新闻人的职业人生和他/她的自我之间存在着紧张,这紧张交集在一个个体之内,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学问题。传播学需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充实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内容,并且要和学生们以后要经历的职场生涯密切联系起来讲授。这些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们看清自己,也深入思考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合乎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它所要求的审视的眼光,首先就是审视自己。其次,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许多传播问题说到底是文化的问题,而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植根于历史之中,充溢在吃喝拉撒的行为里。再往深里讲,传播问题是我们的心灵问题。文化里隐藏着和再生着我们的心灵问题。历史和文化中免不了让人伤心的教训和让人击掌叫好的经验,有时一则小消息的采写蕴含的意味就很多。就大众传播来说,自旧上海《申报》以来,媒介领域有太多东西可以为传播学教材所用。晚清以来,我国跌宕的历史也能为大众传播提供足够多的旁证素材。传播学更是一门积极观照现实社会的学科。网络普及开来后,整个社会在对新一轮信息革命的适应中,遭遇到许多问题,至今仍然在摸索中。传播学教材必须体现本学科对新传播阶段的摸索,这有一定前沿性,对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个社会上与本学科有关的主导领域。

我读美国的传播学教材,发现一向称“我们地球”而非“我们美国”的美国学者们在编写教材时,除了跨文化传播,大众传播教材都相当地“我们美国”。拿电影的发明来说,对爱迪生的贡献写得很仔细,对欧洲发明家的贡献一句带过。对本国的传播理论条分缕析,其他国家包括欧洲那些国家的简单介绍完事。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来已经被高度美国化了,课堂也要被美国化吗?从穿的衣服、吃的食品、看的电影、听的歌曲到图书馆里能够借阅的传播学教材,学生们还能看到另外的世界吗?我国本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目前缺乏的是传播学的本土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动辄“美国”。韩剧之热并非韩国文化在热,而是韩剧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国人的心灵构成了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我国丰富的传统传播资源。传播学没有在我国本土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传播思想。中国的传播学教材必须散发中国的味道,而不是动辄“美国”。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传播学教材的编写目标以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的缘故,这样的目标与传播学本土化不仅没有冲突,且是必须的。

高校教育中最难的是本科生教育,既要帮助学生度过人生最后的成长阶段,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入门,且发生持久的兴趣。教材编写适当,追寻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也会不同。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学起传播学理论来一个学期就够了,如果只满足让学生知道些什么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难的是,许多人没有上过一天新闻专业,新闻做得倍儿棒,而学过的不过如此。长处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支持技巧的理论,传播学课堂应当有延时的效应:在他/她以后的实践中,不仅应用理论,还对理论予以反思和持续的学习。我们因此必须有这种期待:一类重在激发想象、启发思考、强调怀疑的传播学教材面世。

上一篇:高起专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毕业生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