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18:40:45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人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2

一、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与大量的文字打交道,拥有较强的语言组织与信息筛选处理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与潜在客户沟通交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切入客户的需求点,给客户想要的答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交际

通常,新闻传播工作要做的是将冗长重复的信息快速提炼,得出要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些要点组成一条完整的条理清晰的新闻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因此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学生中,尤为注重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对于想要创业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无论是向投资公司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还是与客户谈判,都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具备先进的创业理念

对于刚毕业的新闻传播类高校生而言,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大量的国内外新闻信息,思维通常都较为灵敏活跃,且长期受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创新理念的熏陶,对于创业项目通常有着独特的个人见解。

二、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劣势

虽然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在创业时有着显著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

(一)创业计划书缺乏可行性与技术含量

不少新闻传播类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创业的想法还只停留在一个抽象的概念想法,在拟定创业计划书时,习惯用撰写新闻信息是什么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创业想法,显然在当今这个注重技术价值与市场盈利价值的投资环境中,这种空洞的计划书是无法吸引投资人的注意的。因此,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必须详细地制订一份有技术含量的计划书,让投资人看到你的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市场价值。

(二)创业思路狭窄,创业项目过于集中

目前,大部分新闻传播类的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对于整体的市场环境较为陌生,思路较窄,因此通常会选择自己熟悉的项目,例如文化传媒类公司,希望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尽量规避风险。新闻传播类大学生这种扎堆创业的现象,虽然说降低了风险的几率,但也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三)缺乏市场意识与管理知识

高校毕业生在创业通常都是踌躇满志,迫切地想要通过创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急于追求成功。虽然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但却缺乏必要的商业管理经验,经营能力不足,而市场营销与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追求成功之前,高校生有必要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

三、新闻传播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方向

关于新闻传播类学生在认清自身优劣势之后,如何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下文将据此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选择能解决的痛点

在这个网络信息膨胀的时代里,虽然网上有着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很多用户反映网上的信息并不能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众多网络平台只提供信息上传的功能,并没有实用的筛选归类功能,造成了信息与资源不对称的现象。因此新闻传播类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某一领域,创建一个平台,将该领域的信息与资源相统一,解决用户的需求。

(二)选择风口与风势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WWw.133229.COm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建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必须配备与社会媒体同步的甚至是足够设备的实验室,供师生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制定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在校外,尽量带学生到省内外主流、权威媒体实习,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新闻媒体。这对他们今后求职就业也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和实习经费的投入力度。财经类院校,应用性学科较多,新闻传播专业,要想与财经类专业平起平坐,主要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产生“典型效应”,取得校方支持的资本。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4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就业导向

据报道,从今年4月17日开始,七位实习主播悄然亮相央视凌晨三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虽然只是凌晨的节目,但是在新闻主播台这个有些特殊的平台上还是让他们很快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关注。七位帅气俊朗的小伙子迅速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人们讨论新面孔的同时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央视会接受大规模实习播音员的出现呢。实际上在2011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高水准的播音人才,充实传媒一线的人才储备。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严峻局面,业界对目前新闻传播教育议论颇多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任务上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曾指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由此可见,在就业导向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出新闻媒体乐于接受的优秀人才。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不少传媒单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屡屡被用人单位拒绝。《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说:“我们报社新来的记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陈旧,没有两年上不了路。”这说明,新闻教育与业界的对接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当前的就业形势,呼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并应达到如下这些要求:

(一)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造成,虽然毕业生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然而进入用人单位却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多工作流程完全陌生,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业务培训。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主导模式教学方式造成新闻传媒机构排斥大学毕业生的严重后果,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面对这一困局,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新闻专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为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在就业环境不甚好,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已经不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育一个“新手”了。所以,新闻专业应注重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做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就能就能迅速上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需要学生的知识能与时代接轨

新闻传播专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频繁。然而,在传统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与最新的时代背景接轨。这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陈旧、见识狭隘,难以达到新闻传媒行业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这种与时代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为用人单位所接受。

针对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动态、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所学知识,防止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化。

二、就业导向下新闻专业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励的情形下,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应该紧跟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实现学岗直通,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职场的无缝对接,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与新闻传媒机构合作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派送学生到各个基地进行实践训练。除了定期地派学生到基地实习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各大传媒机构参观,通过观摩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流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带队教师和传媒机构行业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体传播互动实践活动,如为企业承接编辑制作内部报刊等出版物、为急需开拓广告市场的企业开展媒介消费市场调查等。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余实践活动

尽管到传媒机构里进行实习和观摩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是这种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长期的实践要求,像前文所提及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合作的机会更是稀缺。所以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其它渠道促进学生的实践机会。其中一个机会莫过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余实践活动。例如,专业学生自办学生媒体,如报纸、期刊、校园广播、网站等。而现实中,较多优秀的主持人、播音员、主编等都有着丰富的校园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余自办媒体,在校园内交流传播。对于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成绩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给积极参加校园时间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传媒机构名家进课堂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关键还是在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较多老师都只是潜心教学研究,本身实践却甚为缺少。这使得,老师也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引进传媒机构正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上来,给学生传授和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介绍行业新动向。这时候,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报告、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他们的心得、知识和见闻;也可以采用学生当他们的助手的训练模式,让他们给学生安排时间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最后,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有区别,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这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学校只有拿出充分的资金,才能构建起适应学生需要的合格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历,获取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孙志伟.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9,(8).

[2]叶奕.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5

(一)国内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主要特点截止到2013年,国内有1080所高等院校开设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共7个,其中广告学专业365所、新闻学专业307所、广播电视学专业225所、编辑出版专业80所、传播学专业55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43所、数字出版专业5所。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及其相关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们首先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收集了国内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比较。

(二)省属高校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目标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人文学科和农业科技结合。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是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学人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促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趋势。第二,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并重。“上手快,后劲不足”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代名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倡导理论与技术并重。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时代,对国际传播视野的具备,对网络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未来传播工作者角色转换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中之重。通过横向比较各个高校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两方面的知识能力是必备的: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二者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相对于理论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的应用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的实用程度”是影响专业课程设置程度的主要变量。合理的开课顺序可以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会更加系统和完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会得到更好的激发。

(一)优化专业基础课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4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专业的导论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开设是没有异议的;安排在二、三个学期开设“广播电视概论”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作为两个专业方向相对应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在第三学期期末选修方向课提供参考;第七学期开设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一方面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想要考研的学生提供支撑。另外,我们还安排了3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人文基础课,开设在第1学期;“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构图、色彩及空间构成的感性认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具备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加强音乐修养,更好地为后续课程及实习服务。

(二)完善专业必修课及方向选修课“摄影艺术与技术”、“平面设计”两门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联系紧密,作为其后续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视听语言”与“摄像艺术与技术”以及“音像编辑”课程相关性很强,可以组成课程群,故同时放在第3学期开设;第4、第5学期的课程分别对应方向选修课和实习设置;第6学期的“媒介策略传播”与海外高校课程设置接轨。在第7学期的“媒介运营管理”则是顺应了传播学的发展需要,由旧版的方向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应引起省属高校足够的重视。每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都对应各自学期开设的课程群,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两周的教学实习,安排相关课程的4位专业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比较合理,这样在指导效果上能够保证有较高的质量。在广播电视方向的学生主要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等等;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同学主要制作多媒体广告、移动终端广告;两个方向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制作平面广告。这样,“广告制作”实习最终的作品就会非常丰富,也体现了不同方向课程的特点与价值。

四、结束语

省属高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应以历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满足学校的整体定位的基础上,课程体系尽可能完善与优化,形成课程群;实践教学安排体现综合性、创新性,尽可能的多出成果。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新版方案的执行不应局限于从新入学的年级,高年级也应及时从新方案中受益。当然,新旧方案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具体解决方法可由各专业灵活掌握、自行解决。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6

传播学是一种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它与其他社会科学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因为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立足于人与社会,它研究的就是人。所以从广义上,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都与传播学息息相关,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到心理学、神经与认知科学等。传播学与新闻学虽有不少课程重叠,但传播更重视“规律”的学习和研究,新闻则侧重于在运用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发挥。不过,如今大学的本科阶段,传播学与新闻学的界限还不算明显,传播学的学子也一样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告企划制作、公关活动策划与执行、媒体运营、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为大众传媒领域的实战做足准备。但在研究生阶段,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功能会更加突显。

不同学校在传播学具体的方向设置上各有侧重,如中央民族大学侧重民族文化传播,中国农业大学侧重农村传播等。

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同学就职于报社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出版社的编辑与策划部门或者广告公司,也有大量学子选择考研。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是名副其实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一些学校的该专业设为新闻学的一个方向,也有一些学校在艺术学院甚至软件学院里招生。

该专业开设大众传播学、远程教育与网络、摄影技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子技术、视音频设备新技术、非线性编辑、艺术基础(美术、音乐)、计算机基础、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3DMAX动画制作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设计、网页制作、编程等计算机知识基础,掌握电视电声系统音视频技术知识,同时具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现代电子设备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能独立编制电视节目。

由于是新兴专业且学生实践能力强,这个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就业面广。中国传媒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发展势头较好,但策划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媒体传播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才。所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音像电子出版社、新闻单位、教育推广公司、网校等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等都活跃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媒体创意专业是新闻传播学里非常小众的专业,目前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仅有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厦门理工学院。

媒体创意的学生是杂家,既要有一定的美学、艺术学知识,又要懂传播学理论和方法,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将自己训练成一个“技术控”,熟练掌握对文字、图形、色彩、声音等传播符号的操控技术,并能用技术将创新思维具体化呈现。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新闻教育 传媒教育 转向 改革

传媒业发展出现新趋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传播技术新型化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共通共融,为世界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当今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正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查理・H・贝克特指出的,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的新闻时代”,尽管文化、经济的模式各不相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新闻媒体却都转型到新型新闻业。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内容、商业模式以及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改变,记者的角色也从信息把关人变成了社会进步车轮的推动者。①可以说,新闻业已不像过去那样单纯一块,新闻与公关、广告、宣传、创意、文化产业越来越难以泾渭分明,其“大传播化”已不可避免。

传媒业人才市场出现新变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媒体招收毕业生,一般首选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即所谓“科班出身”,不得已才招收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新世纪以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传媒业招收的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尤以金融、经济、法学、管理、电脑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比如,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②笔者了解到的一些省级电视媒体也有这种倾向,说明传媒市场并不在于是不是传媒类专业毕业,只要是在技术上、实践能力上、策划、运营上或某一其他专业领域有一定能力或有过人之处,都在可以考虑招聘之列。

而另一方面,新媒体(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及公司公关、广告部门则需要大量的专业传媒人才。从人才规格上,媒体人才要求更加“复合化”。不仅要懂新闻、懂传播,更要懂另外一门专业知识才能写出深度的新闻报道。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从业者还必须懂得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懂得媒介融合时代的融合新闻业务。此外,在传媒日益产业化的时候,他也必须懂一些媒介营销的知识。正如湖南大学2007级新闻专业的任庆龙、王硕、赵、陈晴鹤、郝梦、陈力石完成的《湖南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调查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现在媒介最想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

现有的新闻教育仍然囿于传统之中,并没有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我国目前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仍然有“千校一面”、“千院一面”之嫌。具体表现为:

理念的错位。这主要表现在新闻人才的培养定位方面,往往重视理论,而忽略了传媒业务方面的训练。这一方面固然与我国早期新闻教育源于几所有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理念还是一种超然于社会现实之上且与传媒业现实背离而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思维。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和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定位则是:“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在数字报刊、博客(还有微博)、播客、音频、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这两个专业中关于专业知识的规定和就业方向的规定明显过窄。以此理念设置教育知识体系框架将明显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新闻教育模式落后于传媒市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类专业的课程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的科目设置上,没有及时地更新,没有顺应当今数字传媒的需求,显得内容陈旧。近20多年来,高校的新闻教育与宣传几乎等同,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无不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如新闻学课程分为政治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选修课等4类,而教材内容几十年不做大的变动,其内容与现实明显脱节,造成新闻传播系的课堂无法解释最新的新闻传播现象的问题。即便是业务训练,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的课程还是以传统的采编业务为主,特别是以报纸的采编为重。如《新闻编辑学》至今还只是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窠臼之中,相距新媒体甚远。而对于媒介经营、媒介管理、媒介产业、媒介市场运作、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设置则寥寥无几。

理论与实践脱节。当前新闻教育中明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对此,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比尔克尔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病人不会让一个从来没有进过手术室的教授培养的外科医生来动手术。长期以来美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第一线的专家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就跟医学院的教授跟各大医院的专家们的关系那样重要。”③

传媒理论教育需要不断地用实践去补充它的理论。而目前填鸭式、学院式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市场的需求。而有限的校内实训、实验也往往课时较少,只不过是蜻蜓点水。尽管有些学生也可以在校内媒体做一些实践,但是参加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况且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运作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大相径庭。

所以,传媒业的发展导致媒体人才要求更加“复合化”,不仅要懂新闻、懂传播,还要懂经营、懂政治。所以再提“新闻教育”就显得有些狭窄,新闻教育应该在新的传媒业语境之下转型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这就有必要对传统的新闻教育进行改革,“应以‘大传播’为教学改革方向”、“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教育是传媒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国际接轨是教学改革的方向”等。④

首先,新闻教育转向传媒教育应与数字时代对接。在一个遭遇诸多挑战、媒介生态剧烈嬗变的时代,什么技能是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立足之本,如何凸显传媒教育的科班优势,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对未来的新闻学子提出了“八个力”的期待,就很有价值,也很有启发性:第一是与时俱变的趋势力,第二是学会创造而非抄袭的创造力,第三是具备资讯搜集、分析、诠释、呈现的根本力,第四是设计力,第五是整合不同媒体、不同行业的整合力,第六是用新颖、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让人感动的故事力,第七是能把想法变成真正可行方案的行动力,第八是团队力。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认为,随着新技术在媒介领域的扩散和广为应用,媒介融合已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他认为学科间的藩篱应当拆除,在核心课程各有特色的同时,保持学科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学科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美国富尔顿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里克・普伦认为,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的壁垒已经轰然倒塌,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更广泛地培养记者、更多更优秀的博主。⑤

现实网络化、多媒体化及数字化的全新新闻信息传播环境,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有熟练使用因特网、多媒体等新媒介的能力;能够借助因特网、多媒体进行采访;可以运用多媒体、超文本结构传播新闻;对海量信息具有比较强的过滤能力。而目前的新闻教育则忽视了对学生现代传媒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传媒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做出较大调整,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培养出能适应数字网络时代要求的媒体从业人员。目前国内只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少数高校建有网络实验室,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新传播环境的竞争技能训练,其他很多新闻传播院系对现代媒体教育仍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实验室里仍旧摆设着那些即将成为“文物”的模拟采编设备。这自然会使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缺乏对传媒业的整体感觉和全局把握。

其次,新闻教育内容向传媒教育内容转向。办传媒教育要改变报学思维的认知模式,与时俱进地设计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所学的内容能与时代合拍,与社会适应。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必修课的通识化和选修课的专业化。必修课应当贯彻大跨度、大传播、大新闻的学科交叉理念,打破传统的文理工分野的局限,建立信息技术类、人文通识类和新闻传播类三大模块合理配置的格局。在选修课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模块组合,将不同专业类课程进行打包,学生可根据需求进行自助餐式“点菜”。

再次,进行传媒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这一点主要是就教学外在方式而言。教无定法,一切应以学生善学、乐学、好学、学有所得、学能所用为旨归;以达到激发思维、增强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

随着媒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填鸭式、学院式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传媒教育。我们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许多大学都已在积极探索尝试。如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传媒教育所喜欢采用的形式。有的教师以案例为核心,提出“三多三提高”的教学模式,即采用多案例、多提问、多讨论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师生关系的目的。

当然在具体改革教学方法时,也要提防纯粹以实践教学、实务教学为主导,而忽略理论修养与认知的倾向。否则对传媒类专业的教学效果而言,会出现和存在人才低端化的走向。毕竟传媒教育的理想是培养高水平的文化创新阶层和文化传播阶层,并保证未来一代传媒人应有的文化精英地位,如果我们在实践教学和实务教学中不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和理论的熏陶与指引,那么我们培养的一批又一批的传媒从业者,也有可能大多是低端意义上的“媒介工人”。(本文获湖南省2008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数字时代与大传媒视域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范式研究》资助)

注 释:

①⑤曹继军、林溪声:《新闻教育转型情势紧迫》,《光明日报》,2009-11-12。

②引自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008年。

③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1)。

(作者为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文学硕士)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8

(一)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0年11月启动,经历了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讨论、媒体单位实地调研、校内外专家反复分析论证等过程,于2014年6月完成。与该专业2006版的教学计划相比,2014版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突出了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学时。专业必修课中新增了电视专题片创作、视听语言训练2门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中实验课程合计25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57学分)的43.8%。任意选修课中新增灯光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片头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5门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类课程含专业实习8周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社会实践2学分,军训2学分,新增课外创作2学分,合计18学分。实验课程与其他实践类课程合计4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68学分)的29.1%。不仅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而且实践类课程的手段,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外创作、毕业设计等也日渐丰富。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该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2003年10月,人文学院筹建了器材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购置了少量摄像机、功放、组合音响等急需的设备。2006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实验室。当年人文学院和学院各出资11万元,购买联想开天计算机31台,筹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夕,学院采取应急措施,购买专业摄像机10台,约30万元设备。2008年11月,日元贷款项目索贝编辑机等价值66万元的专业设备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设备总值已经超过120万元。2011年8月,由该专业申报的采编技术实验室成功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下拨的专项资金300万元。2013年12月,项目完成,共新建专业实验室5间。其中,新闻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购置了索贝节目编辑工作站、节目上下载及播出控制工作站、节目播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能够完成新闻采集、素材下载、剪辑制作、节目审核、节目上载、节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拥有苹果影视后期工作站、数据采集工作站、服务器等设备,既可以对虚拟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和编辑,也能够完成电视节目及广告作品的剪辑、特效处理、包装、渲染等;虚拟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厅构成,主要设备由图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抠像合成色键器、演播室摄像机、蓝箱、存储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灯光系统构成,并有虚拟演播和实景演播两个功能区,能够满足新闻、文艺、专题等各种电视栏目录制实验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的需要;配音实验室有两间,主要设备有录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调音台、高保真录音话筒等设备,它能够满足所有实验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录音与配音需要,能够提供兼容性高和数字化的高保真声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录制实验。可以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办学条件,而且为相关专业进行媒体仿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及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实习基地建设为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学院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学院分别与伊犁州、伊宁市、兵团四师、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兵团七师、奎屯、博乐等地的媒体合作,建立了22家专业实习基地。目前,该专业是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最多的非师范类专业。通过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为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所边远的地方高校,尽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宏观上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已经相对稳定,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点。就笔者观察,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即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起来。对于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等课程,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时,要求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课上、课下的实践实训操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课堂融入了实践课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2.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即围绕该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某项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如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视听语言训练、纪录片创作等。3.专业见习即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专业见习。校内专业见习通常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新闻网等校内传播媒介的实践活动,对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工作进行初步的见习。校外专业见习主要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对媒体工作流程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专业见习是专业实习的热身和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学院不作统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专业实习即高年级阶段的媒体综合实习。专业实习既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即将“上岗”就业的一次实战演练。专业实习列入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时间为8周。在专业实习的准备阶段,一般由院系作实习动员,明确该专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自己联系,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院系负责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院系按实习生地域分布情况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分别选派教师或委托媒体单位进行具体指导。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针对一些学生单纯以毕业和完成学位为功利目的,拼凑、粘贴内容空泛的论文现象,该专业要求集体开题,严把论文选题关。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媒体尤其是新疆传媒业的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将毕业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尽管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项举措无疑将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6.课外创作即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作活动。该专业曾经组织学生成立过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参与学院校庆、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拍摄;也曾经依托学生社团,成立主持艺术协会,举办过多届校园主持人大赛;2008年以来,更是连续6年承办了学院大学生校园DV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创作的欲望。近年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自治区主办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该专业2007级学生刘毅龙拍摄的纪录片《锡伯文化的传承》荣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摄影作品展示活动DV赛项大学组二等奖;2014年5月,该专业2011级学生迪力亚尔创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原生态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游牧人家》一举夺得第九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国际分组赛西部组纪录片类金奖及“科讯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总决赛“最佳音效大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整体观之,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文所述,该专业自办学以来,在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深化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一)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

从2001年开办之初没有1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8名专职教师,该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且80%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8名专任教师中,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仅有3名。可以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为避免照本宣科,纯理论背景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加以弥补,但因为其自身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与媒体实际并不相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的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往往是依托实验课教程,一般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实验教材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有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必然导致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由此观之,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是目前直接影响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为关键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该专业也曾经倡导专职教师去媒体观摩、见习或进行专题调研,但因为目前学院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只承认学时,即课堂教学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的工作(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师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的主体单一,缺乏与媒体行业的深层次合作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与媒体行业的交流还停留在依托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合作。与媒体对接、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尚未展开,人才培养脱离媒体实际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相关对策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界的通则和共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学用结合。在国外,新闻学专业教师通常要有较长时间的媒体从业经历,很多人甚至认为,新闻从业经验而非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普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高校专业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硕士、博士。实际上,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实践经验往往也越少。目前,内地高校新闻院系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要求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到新闻单位实习或在新闻单位兼职。我院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媒体见习或在本地媒体做一些兼职工作。当然,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教师去企业(含媒体)观摩、见习、兼职工作等与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一样,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总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培养既熟悉媒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教师理论与媒体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

(二)积极探索新闻院系与媒体行业协同创新的机制

2012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协同创新的理念。简而言之,协同创新是国家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在探索新闻院系与媒体行业协同创新机制方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走在了前列。早在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在全国首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和高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模式。部校共建“推动记者编辑进课堂,教师学生进媒体”,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充分利用业界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发挥了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对新闻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可贵的探索。2014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将课堂搬进央视《今日说法》演播室,开展“法制报道案例分析”课的现场教学,使新闻课堂与实践进一步接轨。以上案例在高校新闻院系教学改革中尽管并不一定是普遍现象,但它预示了未来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无疑为我们探索地方高校与媒体行业如何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上一篇:科技核心论文范文 下一篇:移动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