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03-09 20:30:54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1篇

新时代学理念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反省行为,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典范,意味着教师、教材、媒体、教学、情境、活动均围绕着学生。可以看出,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策略核心价值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具体特征包括:④(1)由点及面——个体示范学习;(2)小组协作学习;(3)媒体技术的融入;(4)衡量反思。增强学生使用远距教学资料库的机会,提升学生个体学习的学习环境;而小组协作学习,则有学生小组学习的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评价中将学生智力和分数视为单纯的一种能力表现,因此评价方式主要采取纸笔测验方法,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历程,当前许多教育学者纷纷提出正视智力结构多元的重要性。⑤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采取多元资料搜集方法,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地点,而有系统地搜集学生信息,以了解学生学习全貌。以不同方式评价学生为例,本课程着重于传播教育的改革方面,因此,较为偏重实际操作的方式,然而,由于课程评价也包含口头报告,因此,也涵盖口头发问方式,此外,以课程评量期末报告而论,评量方式也包含论文式测验,因此,可称为多元评量。

为研究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在每学期平均有七次学生实际操作的环节,针对不同产业新闻进行理论运用,进而解读关键产业新闻作品课程平时报告,其学生小组平时书面报告占30%,小组期末书面报告则占20%,个人及团体出缺席情况分占10%以及5%;个人网络学习及贡献则占10%;为避免大班教学中出现学生有FreeRider的现象,每次学生分组口头报告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学生个人口头报告成绩检验,其占25%,在每次学生的个人口头报告中,老师可进行学生个别学习成果的深度检验。这样长时间、多样式地搜集学生学习表现的精神源自教育学者对于多样化智慧的重视,重视学生智慧的充实,不仅是对学生不同学习潜能的重视,也能带给学生多样的学习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活化教学。

2对课程的思考与建议

传播学概论课程本身即存在具体操作难于理解、量化和实验的问题。加上大一同学初入大学校园,尚不习惯自主性学习,一方面不能预先读书,结果听讲时要么听不懂、要么因思索而掉链子、要么课堂上热闹课后不知道学了什么……这些问题应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解决。具体如下:首先,增强此课程理论与产业现况分析、此课程与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训练过程,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误判此课程属于“过度理论”性课程,而降低文学院学生学习此课程的动机与兴趣。其次,传播是一个边缘学科,它与目前大多数学科都形成了交叉领域,因此此课程所设计的多样化、互动师生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复合式学习、修正式案例教学、小组写作等教学策略下,具体学习传播基础理论、整合产业分析理论与现况、传播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操作,应该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学生原本的学习焦虑。

该策略对学生学习习惯会产生良性冲击,可协助刚脱离应试高中生活的大一新生更快适应大学教育学习方式。再次,学生于课程结束前,实践课程应用理论与生活传播现况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未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此教学案例从一开始的学生对课程的忧虑,到过程中的能力建构,进而在期末产生正面回馈的学习经验,此教学案例对其他“概论”式课程的调整和跨学科实验充满了期待。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新生入学焦虑问卷和新生新课的开课问卷调研,更进一步掌握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并据此设计本学期的实践环节具体操作步骤。(2)设置反馈机制检测学生非常态学习态度的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状态,为后续实际操作环节提供支持。(3)尽量采取互动性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学习氛围。(4)安排传播产业相关会议参观行程,让学生更贴近产业现况,从而在“产学研”发展体系中占据优势地位。(5)针对传播学的宽泛研究对象,学生学习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及评估,应特别重视学生是否将传播理论延伸到应用理论、从应用理论到实际操作。应学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6)教师应尽力在课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重视学生意见以及不断强调学生问卷回馈绝对不影响学生成绩,成绩也尽量在学期中逐渐公布,以降低学生不敢真实反映意见的状况,致使问卷回馈内容无法呈现多元意见。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情境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147-02

《传播学概论》是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系统讲述传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不少院校都把《传播学概论》开设在本科生学习的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意味着该课程承担着引领学生专业入门、 使学生形成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任务。然而,《传播学概论》学科渊源复杂,体系、内容繁多,知识量大,理论性强[1];同时,由于传播学发源于欧美,主要理论及研究成果均来源于国外,与本土实践相去甚远。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不接地气”的感觉,不少学生觉得这门课难学且不实用。如何改革《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教学,让丰富的基础理论焕发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搭建经典理论与传播现实深度结合的平台

《传播学概论》教材中大量的理论让学生望而生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经典著作、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收集素材,补充到各个理论讲授过程中,解决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

1.补充理论研究的历史背景。传播学理论是传播研究领域宝贵的学术遗产,建构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基础上,是对当时传播现实的深度分析和对传播规律的高度提炼[2]。如果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单纯地解释理论的基本观点、功能和意义,会让学生觉得理论枯燥、空洞、难于理解。因此,有必要将理论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进行分析。传播学的许多经典著作都对传播理论的产生背景和研究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在讲解理论之前,布置学生预先阅读这些著作,可以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到专业知识时,往往并不习惯阅读理论著作,也不能完全理解著作内容。所以,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高度概括研究背景,讲清楚理论出自哪项研究,研究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的,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等。研究背景中的一些事实细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伊里调查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四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和他的竞争对手――“黑马”威尔基;讲授大众传播功能时,可以引用希特勒派部队假扮波兰士兵“占领”德国电台“向德国宣战”的事例;讲授大众传播效果时,可以引用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引发大规模恐慌的事例;讲授培养理论时,可以简单介绍美国社会在20世纪60年生的街头暴力事件和举国震惊的一连串政治暗杀。这些事实不仅在当年吸引了媒介研究者的关注,也能够在今天吸引传播学理论年轻的学习者们。因为这让他们觉得理论不再是躺在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在这样的课堂讲授之后,再向学生推荐相关著作作为延伸阅读材料,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2.补充当下新闻传播案例。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现实已成为历史,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渠道乃至传播的受众、效果等都经历了重大转型。经典的传播学理论虽然在某些方面受到了挑战,但仍不失为解释当前新闻传播现象的有力工具。在讲授理论时,如果能引用当下的新闻传播事例去印证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可以让学生觉得传播理论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例如在讲授拟态环境理论时,可以结合魏则西事件进行分析。首先,魏则西在决定去哪家医院医治自身所患疾病之前,先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相关情况,而不是亲身去到每一个医疗机构。通过这一事实,教师可以向学生阐明,魏则西所选择的方式,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进行社会认知的常见方式。在客观现实与人们的现实认知之间,插入了一个信息环境;其次,百度为魏则西构建了一个国内关于医治滑膜肉瘤的医疗机构图景,而这个图景与现实图景之间的差距,最终成为他医治无效去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引发了人们对百度搜索排名机制及其背后的利益链条的质疑与声讨。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两个图景之间具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别,这种差别给当事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会让拟态环境的特点、建构主体、建构过程等渐次浮出水面。此外,对魏则西事件的分析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传播学理论需要不断发展的问题。当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仍然来自拟态环境。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信息消费所带来的便捷,人们甚至比从前更依赖拟态环境。然而,百度是一个搜索引擎,和同样深刻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微博、微信等一样,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媒体。因此,当前拟态环境的营造者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包括传统媒体、新兴互联网企业以及大量的自媒体等在内的“信源矩阵”。

二、改革原有的讲授式理论教学,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设置讨论、案例、表演、操作等多种教学情境,全方位多角度挖掘理论的魅力与价值,为原本艰深枯燥的理论赋予鲜活生动的新面貌,增强课堂的生机、活力和趣味,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到达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具体而言,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3篇

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一门枯燥、深奥的理论性课程提起兴趣并且理解它、学好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 联系当前实际,诠释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传播学概论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新闻业务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 传播学中包含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理论,诸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传播学该如何学习无所适从。理论的诠释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材中的案例与解释性资料往往已经过时,而且远离学生学习生活,没有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让学生难以接近,自然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建议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案例中理解理论,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 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由于一方面传播学来源于西方,另一方面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就导致了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时代存在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进行讲解,还应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走向,使得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 课堂形式的创新――提高互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发挥学生个性与独特性的关键。传统的灌输方式是学生所厌恶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的自我独立思考。一、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要“小”,过大的题目让人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二、进行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汲取知识。理论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三、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对理论的印象与理解能力。

第四、 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被高校运用。尤其运用到许多实践性课程中。而理论课程同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FLASH的插入,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五彩缤纷的教学课件中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课件制作不是简单的黑板板书的电子版而已,而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第五、 注重学生的反馈。反馈是教师有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然而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教师往往持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忽视,或是无视了学生的信息反馈,使得在教学中不被学生认可却不自知,一意孤行,最后导致教学的失败。一,老师可以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群,共享空间等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这种方式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二,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则可以通过问卷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获得学生的整体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传播学概论课程,理论性强,虽然相对来说学生兴趣不浓,并且难以理解,但是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形式创新,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4篇

一、控制研究主要是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

控制研究也叫传播者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是主要的传播者,授课教师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纯熟、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技巧是否高明,对课程教学效果是有较强影响的。虽然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对其他许多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部分传播学理论的艰深,如信息的概念、集合行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学生们在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较好地诠释理论就成为关键。尤为重要的是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作为授课教师不仅要深入掌握教材中的各类理论,而且要结合理论选用时代感强、简明易懂的案例,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内容研究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只讲书上的理论,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事先看过教材,这样讲不容易提起学生们的兴趣。为了激起学生们的兴趣,授课教师一方面要讲一些精彩案例帮助学生们理解理论,另一方面则要介绍一些超出教材范围之外而又与理论相关的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而传播学又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不仅要介绍20世纪初人文社科领域内与传播研究相关的理论,还要介绍20世纪后半期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自然科学领域内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做到文理结合,拓宽文科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在这一点上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利用先进的工具手段,不断增加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也大有助益。

三、渠道研究主要是教学手段的创新

渠道研究主要是探讨大众传播采用什么样的媒介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和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授课教师如何较好地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即教学手段的创新去提高教学效果。现在的新型手段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工具已经在全国高校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他们有强烈的现场感,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炫丽的效果,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四、受众研究主要是教学形式的灵活运用

在传播学里,受众研究主要是对受众自身的各种特性、群体归属等要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反对过去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强调受众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使用媒体,受众具有相当程度的主动性。这一点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进行课堂形式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及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如何创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特性的关键。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办法:一是通过引入社会实例或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现代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是很关注的,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因势利导,向他们提出恰当、有效的思考题就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讲授集合行为概念时,先给学生们播放2012年抵制日系汽车的相关画面与报导,让学生自己总结集合行为的特征,学生们的讨论与思考都很积极。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引导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讲、学生学的单向的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的互动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知识。三是设置多种题型的作业,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多种题型,如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就某一社会热点进行问卷调查,及布置学期小论文和读书报告等充实教学的过程环节,让学生们在课下学会主动学习,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们找到个人的优势,发掘出自身的潜力。

五、效果研究主要是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学界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引入了控制论,强调传播过程中的反馈现象。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反馈是教师有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网络传播时代,许多学生都拥有了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等先进工具,授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互留各自的电子邮箱,创设班级QQ群、共享空间、微博等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相互讨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快捷地了解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和教学效果,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播学原理;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8-02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观念、道德法律意识的传播行为,应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具有时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密切相关,同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联系紧密,因此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指导《概论》课教学,从传播目的和传播效益出发,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上对该课程重新审视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概论》课教学的传播效果。

一、运用传播学原理优化《概论》课教学过程

1.运用传播学“把关人”理论,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传播者的“把关人”是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①加强传播学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传播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的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成正相关系,作为《概论》课教师必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理解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及其基本原理,关注、学习和领会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决议。同时,要不断深化对教材理论体系的理解把握,通过网络和外出考察向各高校名师学习教法、教学手段、课件制作等以提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用透彻的道理征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得到学生的认同。②加强个人修养,完善人格魅力。传播学研究发现,传播效果往往受到传播者本身个人修养、个人魅力等因素的影响。被传播者容易接受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好的的传播者的信息。鉴于此,要求《概论》课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用良好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必将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内化与外化产生重要的影响。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学技巧。传播理论是一种对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即从传播活动的无数事实中通过抽象、扬弃等方式并能保持事实本来面貌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认识。作为传播者,如果不学习传播理论,就不可能正确地学习传播方法;而不能正确地选择传播方法,亦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传播活动。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应具备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有效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这样使《概论》课教学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

2.运用传播学传受关系理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传播学看来,知识、理论、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呈现渠道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学生对传播信息的接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的,他们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观点、情感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他们还会带着自己的立场、兴趣、情感来理解信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开放、充满轻松活泼气氛的,要构建一种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和谐统一的关系,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讲生听、师说生服的单向关系。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受传者的需要、态度、知识、经验、能力、背景、信仰、价值观、兴趣等,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增强教学说服力。

3.运用传播学真实性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教师在大学生中对党的意识形态、基本理论以及方针政策进行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概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传播者,学生是受传者。传播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和传播主体,传播者决定着传播信息内容的取舍与选择,影响着受传者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信息可信度高接受效果就好,反之亦然。所以传播者在教育教学传播活动中只有提高信息源的可信度,才能提高说服效果,这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第一步。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事实说明中国革命成功后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此外,由于《概论》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定使命,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充分利用对信息的掌控权、权的“有效控制”优势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剔除不利于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信息,有意识加入适合受传者接受的、利于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运用传播学技巧理论,优化《概论》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播学中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运用“预热策略”技巧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每一次讲课前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列举案例或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由局部到全局,由小到大制造舆论引起学生的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语境。同时也可以更多地采用“两面提示”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给人“公平”的感觉,不容易引起被劝服对象的反感。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等内容的讲述;再如改进运用传播学中的“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以及信息的对比度、刺激度、重复率、结构安排等技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传播学原理强化《概论》课教学效果

1.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感染力。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专业,不同性格、成长经历等,选择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概论》课教学中针对具体理论内容:如科学发展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等内容要采用理论性说服教育方式;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要采用“诉诸情感”的方式进行态度性改变教育。通过对先进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介绍,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概论》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现实性强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充入教材体系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从内容上看,《概论》所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哲学、历史、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党建、民族、宗教、统战、法律等;同时还遇到了理论与政策、理论与直观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开放的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时时更新。鉴于此,教师运用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对传播信息进行编译、破解,对被传播者进行研究,满足他们千差万别的需要,时时精心、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社会,使学生不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要了解最新的现实社会问题,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自己。

3.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运用传播学传播方法的理论注重《概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探索,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目的性地播放图片、资料记录片,把声音、图像结合在一起,改变了看似沉甸甸的内容、冰冷的说教,以轻松、娱乐的姿态把内容渗透到了教学中,运用感性的材料从事教学活动,大学生不但提高了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概论》课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同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载体进行理论探讨、热点分析、在线答疑等栏目,向学生公开任课教师的电子邮箱、QQ号。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理论教育、热点问题解析,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从而大大加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互动式情境模拟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113-02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开设情况

《传播学概论》是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为广告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它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科主干课程,安排了48学时的课堂教学。《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内容、传播类型、传播媒介、受众理论以及效果理论等。由于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学科渊源非常复杂,既涉及行为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又涉及信息科学如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主要理论及研究成果也来源于国外,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传统《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堂教学讲授的理论理解不足

如前所述,传播学学科体系复杂,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如果采用传统讲述式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这段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不易理解相关基础理论。从长远来看,基础理论的缺失或者囫囵吞枣式的机械记忆,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专业培养将是极为不利的。①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初步理解了基础理论,由于当时没有较丰富的感官印象和具体案例的理解,初始印象相对平淡,不利于长久记忆。

2.课堂气氛死板,学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枯燥,学习时需要较大的耐心,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学习被动。

3.传播学教学实践中的矛盾――理论性强,应用性弱②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一名从事《传播学概论》教学实践的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学基础学科,尤其是经典传播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的矛盾。一方面,单纯以理论介绍为主导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降低了学习热情。传统意义的传播学课程是讲授式的理论教学课程,考试也是理论考察的方式,以记忆为主,所以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很难和实际建立联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学而无用。另一方面,一般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把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一点是符合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要求的。但是,笔者讲授《传播学概论》三年多以来,深深地感受到: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很难在入学之初就对这个专业有一定了解。因为这个学科需要一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所以授课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讲授《传播学概论》时,必须引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既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又能有专业针对性;既能激发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分析具体问题。

二、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③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模拟情境,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况下扮演某种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参与机会少;情境模拟教学则注重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结合的深度、广度、紧密程度超过其他教学方法,因而此法最能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和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第二,情与境的有机结合。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目标是建立情与境相结合的教学模拟系统。它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情,即人的感情、理念、心态等属于情感性的因素的模拟;一为境,即对实际案例中的非人因素进行模拟。第三,教与学的真正结合。长期以来,教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实施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可以将教师与学生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第四,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圆满结合。情境模拟教学活动真实生动、多姿多彩,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将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上落到实处

1.情境主题讨论

这一环节是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核心和重点,教师主要应该把握好互动讨论方式。大致步骤是:第一阶段,定向,即介绍和阐明疑难情境,把概括地陈述疑难情境作为探究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提出假设以探索或解决问题;第三阶段,确定和阐明假设中的术语;第四阶段,根据假设的设想、含义和逻辑的有效性探索假设;第五阶段,收集事实和证据以支持假设;第六阶段,形成概括的表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传播学概论》“宏观传播效果”章节教学中,可先概要介绍议程设置、知沟、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等四个经典理论,然后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针对一个理论展开研究,结合传媒实践问题进行研讨。学生分工合作互相交流,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再如,在讲授受众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时,我们设定了情境主题叫“南腔北调”,用当下的《一周立波秀》和郭德纲的“德云社”进行比较讨论,并提出问题:近几年这类节目受到追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经过讨论,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深入的思考,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压力变大,这类节目用幽默的言语调侃生活,每个人可以从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进而延伸到应用领域。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实践,比如创设电视节目、广告策划。用讨论的结果去讲解这个理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境辩论

创设两种情境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辩论,最后从学生的辩论结果中进行理论的系统讲解。这样的方法笔者在每学期都使用,效果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促使他们把传播学理论与现实的实践融会贯通。例如,在讲到大众传播这章时,我们把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分成两种情境,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一种是基于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这两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传播学界。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从自己身边的实际出发,找论据并将其进行逻辑性的整理归纳,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自己学会应用。

(二)课堂改革,将广告学专业的需求摆在首位

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的优势,还在于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培养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专业素养,那就要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针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广告业界最新的案例来进行讲解,学生对此也多有关注,讲解起来可以很好地跟学生互动。

1.情境实践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入一个复杂、逼真而又困难的情景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实践的复杂性、多变性。通过对角色的体验,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寻求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讲解人类语言特点时,让学生做某个品牌的广告策划,根据讲解的理论原理,设计相应的广告语,再让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学生非常喜爱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效果也很好。

2.情景模拟设计

这是教学中的关键。情景模拟设计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尽量合乎可迁移性、真实性、多样性、变通性等原则。如果可能,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时,将学生分组,分别把他们放置在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让各组同学根据所在的时代特征传播同一个广告产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事后再去讲解各个时代的特点和优势就迎刃而解了。情景模拟设计既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媒介,又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媒介对广告的影响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互动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将有助于提升本门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对抽象原理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积极开展互动式课堂讨论,可调动学生的课堂思维和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 释]

?q?陈红艳:《情境模拟教学法在〈传播学概伦〉教学中的应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24~25页。

?r?杨先起:《〈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引入 PBL 教学模式初探――一种基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考量》,《新闻世界》,2009年第9期,第188页。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7篇

一、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质分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P219)从中央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课程的整体性是对理论自身整体性的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确保和再现理论自身的整体性特点,才能使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重构理论魅力的过程,并最终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引领大学生的教育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其历史和理论依据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必须明确,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若干部分并标明其相应的思想来源,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接受和掌握。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结构上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则完全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批判杜林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系的完整性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的前提。认为“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有悖于理论的本来面貌的。从“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来“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则会大大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科学性。“05方案”重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反思和改进。整体性应该是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根本特质和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体系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既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着眼,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努力体现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

其次,课程的整体性还是遵循理论自身发展足迹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创造的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贯通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足迹,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来体现理论的真理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的内在诉求描述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特质必然会给实际的教学活动提出种种诉求,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内在诉求,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理论学习“少而精、要管用”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活动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才能实现“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这就注定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减教学内容,因为只有保证理论的完整性才能确保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另一方面,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则会导致肤浅和缺乏吸引力。对大学生来讲,学理论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化解上述矛盾,就要在教学中明确主题,突出主线。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来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教材逻辑体系为依托,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体系,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再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与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几方面的有机整体,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科学地驾驭课程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三个部分来划分的,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是与此相对应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按照三门课各自进行教学与研究的。于是,课程整体性特质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博性与实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才能突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瓶颈,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驾驭、分析、诠释和运用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来统领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再次,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理论化与大学生接受意趣感性化之间的矛盾。在“05方案”设置的四门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性最强的一门课,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基本原理多等特点使得该课程不可避免地带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面貌。而教学活动的受众――青年学生在接受意趣上显然是带有感性化的特点的,尤其是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取向更倾向于直观和形象,浸染于“快餐文化”的他们对理论往往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和兴趣。事实上,这一教学内容理论化与大学生接受意趣感性化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甚至表现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天然的拒斥”,在远还没有深入学习之前就已经对理论有了先入为主的排斥了。这是长期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题。因此,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应该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着眼于理论表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教材语言自然是带有抽象性的理论品格,与大学生的接受意趣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为载体,或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实现经典理论的现代文化解读。教师还要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系统,善于缩小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以更接近大学生接受意趣的面貌出现在课堂上。

三、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的传播学分析

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特质及其内在诉求表明,当前探究如何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借用传播学理论为工具来解析在课程整合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活动。这一工具的合理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其目的是要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容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大学生。传播学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传播者、传播技巧和受众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所以,也就是说,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实效性,就必须从优化队伍、改进方法和研究受众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要优化队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是充当了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因此,探究教学实效性首先就必须从优化教师队伍开始。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者本身的某些特点会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3] (P201)受众“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4](P201),然后决定对信息的接受与否。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来讲,教师的“可信性”对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尤其重要。因为,与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接受机制”中存在着“信赖教育者”与“认同教育内容”之间的互为强化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其人而后信其道”的现象。那么如何增强教师的“可信性”呢?“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5](P20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而言,“信誉”实际就是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展现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人格魅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信誉”。“专业权威性”则是指教师需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可信性”,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就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在师生之间能形成足够的信息差和知识差。课程整合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论魅力和知识魅力,树立自身的“专业权威”。唯其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信赖教育者与认同教育内容”之间的“晕轮效应”。

其次是要善于改进方法。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传播技巧。“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6](P203)。课程整合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具有内容多而课时少、理论性强、知识点多等特点,要提高教学实效性,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是多方面的。有处理教学内容的方法,如专题教学与系统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内容多而课时少的困难。系统讲授可以保证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题教学则可以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讲清讲透,保证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组织教学形式的方法,如多环节互动教学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热点讨论、案例研读、课堂辩论等具体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中来,并制造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和情感血脉的“思想风暴”,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的讲授方法。传播学认为,“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7](P206)“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是人们常用的两种方法。前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课,“诉诸理性”可以体现理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诉诸情感”则有助于增强感染力与震撼力,若教师的讲授既有严谨的理论分析和论证,又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那么他所传授的理论也一定能深入人心而卓有成效。

再次是要深入研究受众。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以符号为中介,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对信息的符号化过程与接受者对符号的解读过程。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因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而失败。用上述传播学原理观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们会发现,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保证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成为“自说自话”或“自我欣赏”,就算精彩绝伦也毫无效果。那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呢?对信息传播受众――学生的了解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各不相同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学生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对教师的讲授起到‘过滤作用’。”[8]就教学有效性而言,“教师的讲授仅仅是教学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部分则是学生在原有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的作用下接受得如何。”[9]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观念、道德、智慧、意志、需求、心理等状况,把握他们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选择尽可能与他们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相接近的语言、文字、图片、声音、表情、动作等符号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构建师生共通的意义空间,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本刊特约评论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厂召集人逄锦聚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

[3][4][5][6][7]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8篇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观念、道德法律意识的传播行为,应遵循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具有时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密切相关,同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联系紧密,因此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指导《概论》课教学,从传播目的和传播效益出发,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上对该课程重新审视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概论》课教学的传播效果。

一、运用传播学原理优化《概论》课教学过程

1.运用传播学“把关人”理论,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传播者的“把关人”是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①加强传播学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传播者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的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成正相关系,作为《概论》课教师必须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理解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及其基本原理,关注、学习和领会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决议。同时,要不断深化对教材理论体系的理解把握,通过网络和外出考察向各高校名师学习教法、教学手段、课件制作等以提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真正做到用透彻的道理征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得到学生的认同。②加强个人修养,完善人格魅力。传播学研究发现,传播效果往往受到传播者本身个人修养、个人魅力等因素的影响。被传播者容易接受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好的的传播者的信息。鉴于此,要求《概论》课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用良好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必将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内化与外化产生重要的影响。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学技巧。传播理论是一种对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即从传播活动的无数事实中通过抽象、扬弃等方式并能保持事实本来面貌的较为系统的思想认识。作为传播者,如果不学习传播理论,就不可能正确地学习传播方法;而不能正确地选择传播方法,亦不可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传播活动。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应具备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有效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这样使《概论》课教学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

2.运用传播学传受关系理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传播学看来,知识、理论、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呈现渠道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征。因此,学生对传播信息的接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被动的、任人摆布的,他们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观点、情感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他们还会带着自己的立场、兴趣、情感来理解信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开放、充满轻松活泼气氛的,要构建一种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和谐统一的关系,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讲生听、师说生服的单向关系。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受传者的需要、态度、知识、经验、能力、背景、信仰、价值观、兴趣等,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增强教学说服力。

3.运用传播学真实性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教师在大学生中对党的意识形态、基本理论以及方针政策进行传播的主要阵地。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传播信息的可信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概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传播者,学生是受传者。传播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和传播主体,传播者决定着传播信息内容的取舍与选择,影响着受传者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信息可信度高接受效果就好,反之亦然。所以传播者在教育教学传播活动中只有提高信息源的可信度,才能提高说服效果,这是教师教育活动的第一步。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大量事实说明中国革命成功后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此外,由于《概论》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定使命,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充分利用对信息的掌控权、权的“有效控制”优势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提炼,剔除不利于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信息,有意识加入适合受传者接受的、利于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信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运用传播学技巧理论,优化《概论》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播学中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运用“预热策略”技巧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每一次讲课前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列举案例或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由局部到全局,由小到大制造舆论引起学生的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语境。同时也可以更多地采用“两面提示”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给人“公平”的感觉,不容易引起被劝服对象的反感。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等内容的讲述;再如改进运用传播学中的“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以及信息的对比度、刺激度、重复率、结构安排等技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运用传播学原理强化《概论》课教学效果

1.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感染力。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专业,不同性格、成长经历等,选择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概论》课教学中针对具体理论内容:如科学发展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等内容要采用理论性说服教育方式;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要采用“诉诸情感”的方式进行态度性改变教育。通过对先进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对比介绍,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p#分页标题#e#

2.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概论》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内容具有更新快、现实性强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不断充入教材体系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从内容上看,《概论》所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哲学、历史、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党建、民族、宗教、统战、法律等;同时还遇到了理论与政策、理论与直观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开放的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时时更新。鉴于此,教师运用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对传播信息进行编译、破解,对被传播者进行研究,满足他们千差万别的需要,时时精心、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社会,使学生不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要了解最新的现实社会问题,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服务社会中发展自己。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9篇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是多样化评价以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对多种能力的评价,且对不同能力采用最适切的评价方式,开发基于电子作品的评价平台,追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进行科学的评判。这样,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依据的便不仅仅是其本人随身携带且经过包装的简历;也不必再担心成绩单的科学与客观的程度;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调取该生四年本科学习的电子学档,更加直观地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详尽的了解。课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顺势而为。贸然进行大幅度删改是不科学的做法,也是专业不成熟的表现。即便是需要改革,也要在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深入,适度调整。

传播学概论范文第10篇

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一门枯燥、深奥的理论性课程提起兴趣并且理解它、学好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联系当前实际,诠释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传播学概论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新闻业务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传播学中包含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理论,诸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传播学该如何学习无所适从。理论的诠释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材中的案例与解释性资料往往已经过时,而且远离学生学习生活,没有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让学生难以接近,自然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建议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案例中理解理论,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由于一方面传播学来源于西方,另一方面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就导致了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时代存在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进行讲解,还应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走向,使得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课堂形式的创新———提高互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发挥学生个性与独特性的关键。传统的灌输方式是学生所厌恶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的自我独立思考。一、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要“小”,过大的题目让人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二、进行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汲取知识。理论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三、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对理论的印象与理解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被高校运用。尤其运用到许多实践性课程中。而理论课程同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FLASH 的插入,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五彩缤纷的教学课件中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课件制作不是简单的黑板板书的电子版而已,而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第五、注重学生的反馈。反馈是教师有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然而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教师往往持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忽视,或是无视了学生的信息反馈,使得在教学中不被学生认可却不自知,一意孤行,最后导致教学的失败。一,老师可以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 群,共享空间等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这种方式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二,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则可以通过问卷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获得学生的整体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传播学范文 下一篇:信息网络传播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