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0 16:58:35

启发式教学内涵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大背景下,2012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商务印书馆和浙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承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协办的“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与当代文化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胡经之、聂振斌、王元骧、凌继尧、姚文放、杜卫、袁进、张永健、张永清、刘悦笛、王廷信、楚小庆、宛小平、丁国旗、李荣有等来自全国的8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文艺报》、《艺术百家》、浙江电视台等报刊媒体的领导和记者编辑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由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金雅教授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现代美学名家研究丛书》(6册)首发式。

此次研讨会,是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领域第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也是全国美学、艺术、文化、教育领域内围绕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一次高端峰会。会议尤其在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价值意义、人文意蕴三方面进行了集中研讨,体现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水平和进展。

一、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内涵特点的研讨

全面总结、深入挖掘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聂振斌研究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他从美育方针与美育的实施、美育的性能及价值、美育与德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美育与宗教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指出,蔡元培视美育的主要性能为“陶养情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是对中国文化以艺术―审美而非宗教为文化理想的独特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也深入概括了蔡元培的美育精神,认为其内涵突出表现在“陶养情感”和“纯洁人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浙江理工大学金雅教授从本世纪初开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开掘者。她从“美趣”与“美情”、“移人”与“美术人”、“生命之迸合”与“生活的艺术化”等梁启超美育思想的重要范畴命题入手,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致思路径予以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指出其由前期对美育的社会功能的探讨转向后期对美育的人文价值的探寻,逐步深入并叩问了美育的人生意蕴及其诗性维度,具有鲜明的个体特色、时代特征和民族情韵。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着重分析梳理了梁启超“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对其相关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进行了探讨,指出“趣味教育”不仅与学校教育相联系,也应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业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此外,华南师范大学陈永标、杭州师范大学莫小不、同济大学李、浙江工商大学朱鹏飞、江苏师范大学李茂叶等学者,从艺术美育、情感教育、书法美育、大学美育等各个角度切入,研讨了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与特点。本次研讨会上,一批年轻学者崭露头角,他们的研究视野独特,富有锐气。如杭州师范大学何淑芳对梁启超美育思想中“养气说”的研讨,透视了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民族文化渊源,勾连了梁启超美育思想与“新民”思想的关联,颇具新意。绍兴文理学院马芹芬提出了越文化背景下蔡元培的美育实践的命题,着重挖掘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越文化精神及其相关民族特性,也不乏新意。

二、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价值意义的发掘

批判继承、创化汲纳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营养,深入研讨、充分发掘它们对于当代美育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是此次研讨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对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出了商榷。他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而蔡元培却认为“宗教本旧时代的教育”,并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的认识作用和道德作用都已消失,唯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仍然保留,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口号在当时虽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学理上尚存在某些局限。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而非认知与道德。王元骧教授进而认为,若从信仰论的观点来理解这个口号,它在今天不仅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反而更突显它的理论价值。他主张从美与艺术的性质、美与艺术的创造、美与艺术的功能三方面来认识审美、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同质性。《文艺报》理论部熊元义编审以“重铸民族魂”为题,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在激发国民的勇气和培养国民的灵魂上的巨大作用”、“把文艺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的理论特色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以梁启超对雄壮活泼沉浑深远的诗境的倡导、对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审美趣味的批评、对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分析褒扬为例,指出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与审美情趣是中国现代美育最为宝贵的精神传统之一。呼吁继承发扬梁启超鲁迅一脉的审美情致与美育精神,培育激扬健全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做好精神准备。此外,海南师范大学单正平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郑玉明副教授等,也对流行的对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梁启超“趣味教育”论的观点进行了反思评析,从当下现实出发,梳理了蔡元培梁启超思想观点的现实意义。杭州师范大学张道森教授、梁启超纪念中学梁新明校长、东南大学白艳霞博士等探讨了蔡元培梁启超美育思想对当代美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的启示。山东大学高迎刚副教授认为梁启超艺术教育思想既秉承了中国传统乐教“致乐以治心”的基本观念,但又吸纳西方新思想,在用什么教、教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上,充满了20世纪初中华民族求新求变、塑造“新人”的时代精神,在今天,仍可视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基本方向。胡经之教授在总结蔡元培的美育精神的同时,也强调了其对“我们进一步去深思美育的使命,推进美育的实施,拓展美育的途径”的启示。

三、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人文意蕴的探析

本次会议在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上得到了深入与开拓,同时也引领了该领域研究的某种新视野,体现出该领域研究的某些新趋势。如对蔡元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人生美学意蕴及其人文价值纬度的关注与重视,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新趋势。金雅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家都关注美育问题,倡导美育实践,将美学、美育的理论建设与生命、人生的审美建构相统一,体现出人生论美学与美育思想的鲜明特色”。她指出,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以人生为中心,不仅涵容了美育与艺术教育实践,也涵括了广阔的人生实践。他通过“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来实现“移人”的目标与“美术人”的建构,憧憬在生命之“迸合”中最终达成“生活的艺术化”,从而有机地贯通了情感陶冶、人格美化和趣味升华,其最高的理想是要在生活实践和生命践履中,不仅成就审美的人格,也要成就艺术的人生。她强调这种提情为趣的美育路径,突出了美情在人格建构和生命涵育中的核心意义,在当下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悦笛副研究员从“生活美学”的视野来透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认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总体上属于21世纪中国新美育观建设应该告别的启蒙范式上,但其排斥宗教迷信、重视情感陶养等思想与“回归生活世界”、塑造“生活艺术家”的“生活美育”有相通之处,其具体主张与思想,对“生活美育”所倡导的“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终生教育”等都有重要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丁国旗副研究员认为蔡元培梁启超对艺术教育的生命意蕴都有许多精深的认识。他提出艺术教育应该融于受教育者的生命领悟中,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点化与润泽。文学教育不是知识性的语文教育,而应该还原到美的教育上。浙江工业大学赵中华副教授以“美育与人生价值的重建”为题,探讨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和当代意义。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2

论文摘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加强新时期学校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教育常规制度内容的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中小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惯于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已显得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是教学常规制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变革与创新。

一、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这是由过去长期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文化态势所决定的。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以学论教”的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已不再处于传统的中心地位,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新变化,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这也决定了教师将仍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依然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部分。

审视当前一些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就制度所涉及的内容而言,相对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有一份对某县中小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文本调研资料显示:全县31所中小学校,在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方面,其中教师备、讲、批、辅、考、研等六项具体制度健全的有11所学校,占35.5%;涉及五项以上具体制度比较健全的有20所学校,占64.2%;其他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略有缺项,但总体上说比较健全。有的学校把“实验”单独作为一项常规制度,也未尝不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图、文、声、像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呈现了千变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课堂教学丰富发展了,是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单独规定,还是将其有机纳人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常规制度中,要视学校的实际而定。相对来说,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重要的不是补充制度缺项,而是需要常规制度实质性内容上的创新。

二、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创新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是事物发展变革的基础,只有创新,事物发 展才有活力。常规不常,没有不变的万古教条,学校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不变。教学 常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其焕发 出新的生命力,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措施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革人手。制度创新是基础,是事物发展的生长点。不创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成效不大,就与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滞后有重要关系。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又缺乏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保证,缺失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到头来学生考试分数又提高不上去,这就是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症结。

2.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有时代精神内涵。

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关新思想、新规定、新要求内化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教学制度规范和保障。就教学的每一项常规制度内容来说,是有结构性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规矩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三方面,构成了教学常规制度的严密统一体。教学常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相对稳定的、具有实质性内涵的教学标准规范的主体部分,也包括指导性理念创新。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为现实基础,以新时期我国重要教育法律法规为政策规范基础,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以保障学校教学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

要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有些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有机融人教学常规制度的内涵中,如“所留作业要有典型性、精确性、指导性”等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纳入作业选留常规制度中;有些内容要求,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主体、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减轻课业负担等内容可以作为刚性的规定,直接纳人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人本教学文化,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规范性。

三、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

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与学生学习常规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和影响,但又有其制度的内涵特点。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主体发展应全面和谐,创新人才素质应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与素质的关系,在教学常规制度建设内涵上,要体现使学生主动发展、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融人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各子项制度中,以彰显新时期人本教学思想文化。如在教师备课常规制度中,要突显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等“备学生”的制度理念,以优化教学设计。

2.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注重其个性化教学,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既是策略方法,又是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就不能“一锅煮”,要区别情况,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在作业、考试、辅导等教学环节分层要求,扬长避短,讲求实效。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要将这一教学理念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各子项制度中,以使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思考和创新。

3.尊重主体,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就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代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关系由教与学的支配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和谐互动关系和教学相长关系;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由过去学生适应教师“教”到教师适应学生“学”的转变,使教与学和谐互动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智力发展活动,在教与学不断转换过程中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机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子项制度中,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总理在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指出,“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新《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主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有与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势,可以适合于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学。凡有教学的地方,无论是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疑难问题,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实行启发式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全新的保障意义。

启发式与灌输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温总理在谈到启发式教育说:实行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将启发式教学理念融人教师教学、教研等教学常规制度中,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体现过程。

5.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我国建国60年来一直的教育主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涉及到办学规范、教学评价、考试改革等诸多问题。就学校教学来说,要使学生愉快幸福地学习,需要坚决摈弃以牺牲学生生命健康为代价“拼消耗”的违背教育科学的违规教学行为;需要学生从过长的学习时间、过多的作业量和过频的考试中得到解放;需要在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和控制考试次数上进行刚性制度规范;需要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及改进教学评价上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将国家有关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真正纳人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中,才有利于使学生生命健康幸福地成长。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3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文化立意;精神启蒙;知识揭示

知识的传授不等于文化的积累。在信息与技术盛行的时代,图书馆越来越多地沦为技术的架构。大学图书馆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与启蒙,少的不是手段,而是文化与内涵。图书馆不应成为信息的收藏库,却使文化与价值的核心淹没于海量信息之中。图书馆建设更不应该被当作技术手段处理,将现代阅读手段当作发展的至高目标,而忽略真正的阅读内涵。

在新的知识空间里,重新思考精神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实为图书馆深远发展的先行理念。技术可以前瞻,但如果前瞻缺少一种历史审慎的眼光,图书馆的发展很容易被一种工具主义所驱使,逐渐丧失其应有的文化传承之义。因此,重唤大学图书馆之文化启蒙的功能与意义,对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立意与精神启蒙

在信息社会的“大数据”潮流推动之下,技术与手段正热议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题,而对于图书馆的文化立意与精神启蒙的内涵建设却少有提及。

强化图书馆的文化立意功能,这是在技术受到追捧的当下日益突显与紧迫的切实问题。文化内涵建设被技术追逐所遮蔽在图书馆长期发展中实乃本末倒置。缺少文化吸引与人文关怀的图书馆只会逐渐式微它的文化传承功能,而沦为学生的自习与休息室。数据库的体系化发展则会弱化图书馆的实体空间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信息的获得方式与手段成为时尚与“显学”,但是通过这一便捷方式,我们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具有价值与内涵却少人问津。信息被大量快速地拉进了图书馆,但另一方面却显露出阅读内涵的空洞与匮乏。信息存储越来越海量,但与此同时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学生的阅读品味并没有随着信息的激增而相应提高。信息获取的方式是便捷了,但是留给人们思考与创新的空间却越来越少。信息来源四面八方,知识却难再系统化。知识被瓦解为碎片化、片面化的讯息。阅读的困顿并非技术就能够解决,技术作为一种手段服务于图书馆建设无可厚非,但是舍弃内涵的建设却是图书馆发展理念的重大偏差。近年来,对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往往只作量化评估,却缺乏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这些都突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文化内涵建设是图书馆真正生命力所在,尤其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大学教育的成功与根本之处在于带给学生精神的教育以及文化的感染,在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启迪正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关键所在,而大学图书馆在这其中担当重任。图书馆的精神品味必定与大学之风相称相连,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一所带有自己独特学风、校风的大学图书馆,其思想之风、品德之风可以使人在静心的环境下锤炼自己的心性品格,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下静心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力与批判力,进而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没有这种办馆意识与胆略,那么建设起来的图书馆只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建筑形式。

毫无疑问,图书馆以什么样文化精神为立意指导,进而决定着以什么样的知识元素进行填充。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体现着育人理念,以优良文化启发读者,以精神厚养来引导读者,是一座大学图书馆的灵魂。一种优秀的大学图书馆文化,足可以担当学生德育与美育的启发教育功能。因此,文化立意推动着精神启蒙的实现与达成。

技术理性被人们当作解决现实一切问题的工具与手段,这是随着现代化而不断加深并为之困惑的时代问题。大学教育往往强化知识的专业化与定向化,学科的纵向加深以及知识的精细化使得学生囿于自己的所学专业内,不断自我强化所学知识。但是学科知识如何转化为一种思考,一种全局观念,一种社会观察力与思考力,以及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关怀天下的情怀,这绝非一般学科意义上的知识所能企及与完成的。学生是否具有宽广视野,远大的思想抱负,坚定的人生信念,这种教育的培养不是学科化教育下能够锻炼出来的,而是需要思想艺术人文等多方面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与开阔胸襟,这其实是我们现行教育最缺失的部分。

图书馆在学生的通识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同于简单的课堂传授和教化,而是培养学生自我启发与涵养的能力。在丰厚的精神启迪之下,博古通今,抱负志识,学生的思想驰骋无不从这里起航。透过图书馆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启蒙,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民族的自知,对世界的理解,对未来的探索,对自我的创新。无论是历史积淀,还是文化聚合,大学图书馆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的文化精髓源于大学图书馆。

阅读引导与知识揭示

大学图书馆要做到精神的启蒙者,起到精神启蒙作用,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馆藏什么样的书,用什么品质的书籍来启发我们的学生,并且通过何种手段来引导学生发现并阅读真正有价值的书,这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大学教育环境下,大学的自主学习给了学生们十分广阔的学习与阅读空间,其读书行为与阅读选择一般是学生自我选择的结果,或者受课程老师的推荐与引导,参阅相关的书籍。但是学科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大学很少就应该读什么书而专门开设一门课程。

在缺少指引的情况下,有没有一个引导机制来帮助学生进行一种系统化的阅读呢,还是任由学生根据大众阅读导向而自我选择?现在大学图书馆有一种不当的做法,即仿效公共图书馆或书店的流行做法,即阅读导向往往以借阅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为准则。其实,这种以大众阅读观感建立读书品性的做法是十分危险与不当的。

现时代的学生,缺乏的不是阅读信息量的问题,而是阅读分辨与判断的能力问题。也就是说,在众多信息中,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及信息分辨能力最重要。在学生知识寻求与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当帮助其树立起一个“知识标杆”,使学生通过这个有效的知识标杆、阅读路径,来不断进行自我拓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图书馆开展的阅读引导工作,恰是起到这种知识标杆的作用。

阅读引导在大学图书馆工作中既是一个知识组织过程,又是一个知识揭示过程,其实具有很大的学问,需要馆员具备较强的学术功底与实践能力。知识的组织在图书馆工作链条中表现为采访――典藏――布架――反馈等环节。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传统工序,而是在这些环节中需要通过馆员的智慧及创造性的工作来完善细节与组织方式。知识的组织与揭示,需要馆员对相关学科与领域熟悉与理解,在专业书籍的挑选、学科动态的掌握,问题激发与带动研究方面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并且,通过知识的空间组织形态,能将各学科的背景知识,前沿问题、研究方向有组织地揭示出来。

这种系统性的工作首先取决于买什么样的书。近年来中文图书出版市场庞大,但真正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的书籍却少之又少,书籍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我们馆员对图书质量进行甄别与遴选。如果不从源头上为图书质量把关,阅读引导的导向就无从谈起。

典藏环节需要馆员对知识的边界有清晰判断与意识。哪些是通识类的书籍,哪些是学术性的书籍,应能了解采访意图恰当地对图书资源进行分流,与采访环节形成工作默契,并能根据学习方法与阅读品性动态分布资源的典藏空间。

布架是一个集中的知识揭示过程,布架设计本身就需要馆员具有较宽的问题域与知识域,较强的学术了解与学术功底。布架在这里强调的是将具有一定知识关联与领域关联的知识要素关联起来。通过一定的布架展示,能将一个时期的研究动向展示、揭示出来,即通过馆员的组织揭示,形成知识与研究课题的孵化器。馆员要以自身的学科素养与知识敏锐性,能够捕捉到学科的动向与问题热点,推送组织加工过的信息,即通过书架布置,就能使师生读者知道当前学科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在。

这种创造性的工作链接,就是通过采访直至布架等工作环节,向读者传达优秀的知识能量,向读者表达哪些问题是需要关注的。陈列在书架上的书,一定是有学科关联或社会关联的,而不是散落无章、单独纯粹的知识个体与片断。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4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美术教学;心理暗示;教学质量

一、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暗示教学法具体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思想启发与学习引导,让学生正确认知并理解学科内涵。以往,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通常以直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比较被动,美术思维也受到明显局限。而暗示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所发挥的教学作用更加显著。教师通过暗示教学,能够对学生美术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迪,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学科,深入理解美术内涵,并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思维,提高美术修养。因此,美术教师应重视暗示法在美术课堂上的合理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强化学生美术鉴赏思维。

二、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其一,构建美术情境,激发美术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提高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的色彩”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美术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就春天的色彩进行想象和联想,如春天的草是绿色的,春天的花是色彩鲜艳的。之后,教师与学生就“春天的色彩”进行交流和讨论,慢慢引导学生明确“春天的色彩”这个美术主题,并合理进行美术创作。其二,加强美术鉴赏,启发美术思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意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鉴赏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水墨画花”的教学时,可以搜集我国在水墨画方面的经典作品,并在美术课堂上将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鉴赏水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魅力以及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鉴赏心得与体会,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其三,加强心理引导,端正学习认知。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进行心理引导,从而端正学生美术学习思想,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自信,从而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探究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比较自卑,甚至存在一定厌学情绪。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当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一定思路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建立起美术学习自信,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其四,组织合作教学,培养自主意识。美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组织合作教学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将美术学习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挥,从而实现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你会设计邮票吗”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邮票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思路进行探究与总结。小组合作能够实现优生带动弱生,在互助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班级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从各个小组设计的邮票作品中挑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级进行点评和表扬。也可以将学生的邮票作品张贴到主题墙上,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激励,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自信。其五,丰富文化内涵,加深情感体验。美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将相关的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加深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间玩具”时,可以将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民间玩具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结语

总之,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实施暗示教学法,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5

一、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太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而窒息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熏陶。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是:视欲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为研究课题,阐明知识的发现过程,阐明发现知识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让知识回归自然,让创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回归自然。

任何知识的发现过程,即充满着激情又富有哲理,即给人以科学精神的启迪,又给人以人文精神的启迪。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把科学家们所创造的成果,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科学家们创造和发现知识的过程,科学家们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都被忽视了。致使学生只掌握了定理定律的具体内容,对建立定理、定律的思维过程却知之甚少,甚或一无所知。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研究式教学模式主张以科学家的思维脉络为主线,挖掘他们发现知识的原始过程,并在当代科学发展的层次上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研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及其科学创造的历程,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灵的震撼,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精神境界,从而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科学家们的科学创造以及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品,是知识宝库中最宝贵的财富。研究式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在科学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例子作深刻的分析,将科学家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以及他们所采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呈现给学生。研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与发现的境地,课堂教学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研究如何发现知识的氛围,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前人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去,犹如学生就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学会思维,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培养素养。

研究式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发现的原始过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洞察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所不能及的。科学洞察力是根据已知的知识猜测新知识的能力。在知识的发现过程中,猜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猜测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它不满足于现行教材的单纯的逻辑推理,它探寻证明的线索,它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活泼,不仅洋溢着科学精神,也蕴涵着人文精神。在研究式教学模式中,知识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载体,教学的主体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及发现知识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知识的传授与获得是研究式教学过程中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研究式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外延

1.创新教学目标

研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创新教学目标,把传统的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导向”向“创新导向”的转变。

2.创新教学内容

研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从“知识体系”向“知识发现”的转变。现行的教材多是按知识体系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重视现成的结论,忽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现状不利于学生通过知识创新的历史过程,了解蕴涵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应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增加关于科学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容,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阐述各种观点,并注意已有结论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的将仅仅是他们适应社会所需知识的一小部分,应多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创造知识。

3.创新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从灌输式向启发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前人创新知识的过程。

4.创新教师素质

研究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个性特征。教育理念是内隐于教学过程中,并给教学行为以深刻影响的教育思想观念,它体现了教学的本质,反映着教学活动的追求。教育理念陈旧,不思进取,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难以胜任研究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高水平教师时时渗透着创新的血液。具有创新活力的教师,他们的工作习惯就是创新,由他们来教学生,是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组织保证。

5.创新评价方式

研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僵化向灵活多样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让学生认识世界为目的,处处着眼于学生知道了什么,以分数衡量学生知道得如何,评判教师教得如何,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

研究式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得如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从强调记忆知识到强调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转变到鼓励解答问题的创造性和开放性。

6.创新师生关系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发展变化历程;启示

本次所研究的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是指在当前教学纲要当中所规定的特定内容,包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以及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并涵盖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与可选择性。分析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历程,诠释内在价值,旨在对我国当前的教学课程内容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引导。

一、新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历程

(一)知识方面的变化

1.知识量变化

自新中国时期起,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知识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存在大规模删减或者增减的阶段。1952年,为学习苏联教学课程,对现有的中学数学内容进行大规模的删减。1958年收到知识量较少的特点,则开始增加内容。后又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截止到目前教学课程改革体系下,数学课程内容知识量有所增加。

2.课程内容变化

对数学课程内容当中所涵盖的领域来看,其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呈现出正弦的发展态势。在数学教学改革的初期,则增加了多个结构以及知识领域,并且在初中与高中均有所增加,涵盖的知识范围更加广阔。

3.知识单元变化

知识单元作为教学课程广度与深度的重要标准,其中的数量决定着数学课程涵盖知识量的多少。知识单元通常有一个大的知识点,涵盖多个小知识点的构成要素,发挥出内在的价值。而在当前初中知识单元中,包括代数、平面几何、三角以及统计初步等几个大型单元,并且其具体增减相对稳定。而高中知识单元的变动状况较大,存在较大的删减与增加知识单元行为,并受到文理科的影响,知识单元变化波动较大。

(二)内容可选性的变化

内容的可选性,通常表现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可选性的变化环境当中,自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与结构出发,已经经历了“无选学”到“有选学”、“选学”到“选修”以及“选修”到“分层选修”的这样一个内在结构,强调在内容方面的选择性,数学课程内容自古板、单一到现在的多元化以及可选化,能够充分适应我国现代化数学教学的内在价值。

二、新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对现代数学课程的趋势

中学数学课程内容方面的选择需要确定其中的相关性,协调处理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的数学教学大纲,在不断演变与发展中已经逐渐能够适应现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使得学生在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实践中接受新的知识内容,保证知识的稳定性。但社会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还需优化内在联系,在时展以及教育模式的改革背景下,使得课程内容响应时展的要求与号召,在保障稳定性的前提下,推动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对学生、教师的启示

结合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历程,做到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能够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协调,保持两者的一致性指标及要求。一方面,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需要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过程则并非将改革后的教学体系下放到学校当中实施,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与接受状况,将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为研究基础,做到适当的精简与增加;另一方面,中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需要与教师的实际教育水平相融合。受到区域特性的影响,教师存在差异,基于此不单单将学生作为考核重点,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得教师适应现代化中学数学课程,发挥出教学实效。

(三)对不同区域的启示

中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发展,需要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自国家标准的层面作为基础的出发点,供不同地区选用。而在课程的可选性方面,则需要发挥出课程选择时的理想与现实关系,结合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多因素实现综合选择与分析,在这一基础之上,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中学数学课程可选择性。

(四)对课程编排方式的启示

对于中学课程编排方式方面,应该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化的整合与处理,避免两种倾向性因素的产生。第一,将数学各个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进行详细划分,为编排提供框架;第二,对各个领域进行详细划分,满足知识的重新组合要求。在这一基础之上,真正的实现中学数学课堂内容的现代化。

三、结论

综上所述,自新中国发展至今,教学体系则在不断的发生变革。本次结合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历程,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提出具体发展启示。在教学课程、知识量、教学主题以及课程编排等多方面,实现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满足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孙庆括.我国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0(06):141-148.

[2]叶蓓蓓,吕世虎,刘瑞娟.新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知识量的演变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12):187-193.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7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原则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探索启发式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在现代启发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启发式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又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针对启发式教学,目前学界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者往往从实证的角度加以研究,而不太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对启发式教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主体性原则作为方法论和基本原则对启发式教学加以探索。

一、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其核心是突出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主要包括能动性、自主性、意识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哲学意义上讲,它主要有三种规定:

其一,把人看作价值主体,既重视人的理性因素又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作用;其二,重视人的主体间性,突出强调人的社会性。从主体活动范围上说,每个社会主体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强调主体间性其实质是强调“大家”的主体性;其三,应把实践看作是主体性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实践能动性角度去理解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使主体具有意识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的主体内涵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对学生的兴趣动机、思维方法、情感体验各方面的全面影响。

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仍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不断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两个主体”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不但要创新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倾注爱心。与学生一起共同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

启发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能使他们产生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快乐中渴望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进而主动学习。启式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离开学生的积极主动,这一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启发式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所谓双向互动,即教学过程的主体间性,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启发式的互动,不是机械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更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这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启发式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理念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条条框框的理论,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实践结论,让他们自觉地把这些实践结论与所学有关知识理论加以对照,这样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兴趣,锻炼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能力,在这种启发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还能获得许多高于书本的知识,这样既能“温故”又能“知新”。启发式教学需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主体性原则主体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只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时时处处关注学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容易接受教师的“启”,学生的“发”也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主体性原则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2005年9月10日,总理在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需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和方法的改革外,还要做三件具体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并指出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的能力。

(一)理论意义

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启发式教学实现的可能性。孔子日:“不愤不启”,怎样让学生“愤”,可以说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使学生发生疑问,然后查出他们疑难的地方,接着再调动他们开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诱导他们从许多方法中选出更好的方法,最后加以验证,如果不对,就换个法子,如果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简单地说,这就是“愤”,“愤”就是揭示矛盾,就是在学生大脑皮层中建立起兴奋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性地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揭示被认知对象隐含的矛盾,让学生在发现这些矛盾时就会觉得兴奋,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容易调动起来。这样也就容易达到启发的目的。

主体的意识性和实践性是启发式教学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承担者,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乍为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教师,是能够自觉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实现启发式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项教学原则,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原则,是可以通过多种教学理念、多种教学实践来实现的。它可能是被赋予了问题情境的问答与讨论,也可能是在轻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留痕迹地创设了启发的情境,渗透了启发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启发式教学的充要条件。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火把与火柴”的关系,教师教的方式通常是“点燃”、促进和帮助,学生的学是探究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但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学生就是上帝”。教师固然有视学生为上帝的态度,以学生为中心,当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但教师不能消极地坐等学生主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自己的上帝。因此可以说,能否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启发式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和谐的主体间性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取向。人类的主体间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启发式教学要体现的和谐的主体间性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互动,它是一种良好的交往关系,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谐的师生互动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灵感的进发,能够让师生通过互动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在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及团队合作氛围,这是启发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价值趋向。

(二)现实意义

1.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实现自主创新。从我国的教育教学目标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可以更好地创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拥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探新、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外部条件。在“专制型”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因恐惧而产生被动学习的态度,思维也相应处于被动状态,这样导致师生互动渠道阻断,使得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无平台可依,从而失去启发式教学展开的条件。与“专制型”的课堂氛围相对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则完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体、主导作用,又充分重视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是自信的、主动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师生交流是平等的、和谐的,这为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3.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启发式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启发式教学通过主体性原则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发展,进而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发展时,一方面强调“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哪另一方面又要求“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主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启发式教学内涵篇8

关键词:情感启发 古诗教学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古诗的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古诗学习中尤为重要,既是基础铺垫,也是重点难点。因此,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内容和方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对古诗教学的质量,情感启发对于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情感启发的概念

情感启发,是指从情感收入进行启发式教学。心理学认为,人与人只之间的交往过程归根到底是交往双方的互动过程,包括双方交往的情境和交往的对象。假如交往的双方在能交往的过程中进入到对方所在的情感状态中,即与他人有共同的情感共鸣,心理学中为这种现象定义为“情境同一性”。当情感启发应用到教学中,就会使学习的过程更富有感彩,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种享受的过程,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形象地展示了情感启发的作用。对古诗内涵的领会,不仅要了解诗人的喜好,更要明白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自身的社会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等。但是,现在的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截然不同,如果单纯依靠几句古诗就能够领会作者的意图,以及作者要抒发的情感,难度系数很大。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引用“情境同一性”,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通过在学生思维模式中构造出与诗人背景时代一致的情境,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诗人所传递出的内涵和情感。

二、情感启发在初中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引导学生情境朗诵进行情感启发

情境朗诵是通过营造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背景氛围,如播放背景音乐。朗诵是抒发感情的途径之一,在古诗的学习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情境朗诵,让学生融入到诗人所描述的古诗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所见、所感,更深入的了解诗人通过诗词所传达出的情感,也可进行情境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都体现出一种极其凄凉、激昂、悲壮的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此,在进行情境朗诵时,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要以营造悲怆氛围为发出点,在朗诵时,要轻重得当,先抑后扬,注意情感的表达。

2.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感启发

多媒体教学,即教师通过合理地选择运用现代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目标巧妙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为一体,能将使用者的意图进行更形象生动的表达。传统的古诗教学中,通过教师自己逐字逐句翻译古诗含义,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内涵并学会举一反三的思维方法。因此,将语文古诗的教学同多媒体教学进行结合,利用多媒体营造古诗学习氛围,可以弥补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1)让学生自己下载和古诗意境相符的音乐,在课堂上的朗读环节进行播放;(2)让学生自己搜索与诗人相关的时代背景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3)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任何与古诗相关信息,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例如,唐朝诗人杜牧的《赤壁》,该诗反映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该诗句中,借“折戟”一词,回顾历史,表达作者独特的史论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历史背景以及人物背景作为课程的重点进行教学分析。可运用多媒体,搜集杜牧、曹操以及周瑜等诗中涉及到的相关人物以及唐朝、三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资料、图像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所传达出的情感,引发和作者的情感共鸣。

3.通过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进行情感启发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座位下倾听”的无互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古诗、学习古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课堂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提出三种互动的课堂形式:(1)引导学生创作类似的诗;(2)让孩子排练演绎古诗的相关情节;(3)用现代文表达古诗内容和情感。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古诗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以及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引入情感启发的教学方法,营造古诗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达到与诗人所处的同一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古诗的学习作为一种享受的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运用情感启发进行古诗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对于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祥.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研究[J].科学时代,2014,(18):378-379.

上一篇:农业农村工作内容范文 下一篇: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