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31 11:56:16

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孔子 启发式教育 因材施教

孔子是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我国、东南亚甚至西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就教学思想而言,孔子首创 “愤”“启”“悱”“发”的启发式教学代表了东方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在提倡启发式教育的今天,我们再回头重新审视孔子的理论,从中读出新的想法,为当代教师展开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突出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有着这样的困惑: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时候觉得学生“干启不发”,“一问三不知”,最后说“学生不配合”,存在这样想法的教师可以说是没有完全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内涵。《论语・述而》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导他的表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点是搞好启发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那么就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这样就失去了启发式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育时就应做到: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欲言又止。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和表达欲望。

二、注意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的方式

教师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道学生的困惑所在,知道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发生梗塞或中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可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收获。引导时要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各个击破。教师备课要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其实真正要备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所要学习内容的类型区分学生可能存在怎样的学习方式,然后决定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就体现在教师能够正确地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材”,然后根据“材”来施教。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讲授法、探究法、活动法这些方法从来没有好与不好的分别,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区别。启发式教育也应注意:同样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启发、点拨时要分清层次,有所区别。

三、因材施教

在班级授课制的时代,教师必须同时面对许多学生,不能像孔子那样可以单独面对每一个学生,这增加了实现因材施教的难度。但是教师的专业性也就体现在此,一般的人根据常识也可以从事一些教学工作,但是这些常识之所以能发生作用不过是暂时契合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师的专业性则体现在能否专业地把握学生不同的观念获得方式,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论语》里记载,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但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冉有的回答却是“闻斯行之”。当侍坐一旁的公西华对此提出疑问时,孔子马上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孔子的眼里, 学生获得观念的方式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观念获得方式给予不同的指导,而且孔子的学生个性鲜明,“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偏激,仲由鲁莽”,因此,孔子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发现了学生不同的个性,了解他们观念获得方式的不同,然后再加以指导。因此,要想做到孔子那样的教师,教师必须具备两种基本的素质:第一是开放的态度,教师从事教学不是一种需要学生配合才能进行下去的活动,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给予不同的指导的智慧活动;第二是反思的能力,当教师遇到带有阻抗的教学时,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契合起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对话、交往,洞察出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体的人。

孔子作为教育者的先驱,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树立了丰碑,其“启发式教育”既是教学的方法,又是最高层次的教学指导思想及教学原则,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越.孔子的启发式教育与苏格拉底产婆术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

[2]邓华.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08).

[3]吴小强.孔子教育范式与中华文化传承[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2篇

如果说把这一称谓用于幼儿园尚有几分合理性的话,那么,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就明显是个错误,因为园丁和幼苗的关系之于园丁和幼苗就是一种填鸭式、硬灌式的教学法。

关于教育,孔子提倡问答式启发教育法,我认为这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第一缕曙光,对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教育,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他教给人们的是一种正确的获取知识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不怕疑问,提倡疑问。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在这里,学生不是被灌输的工具,也不是被浇铸的模型,学生犹如一汪活动的水流,只有当问题疑惑被堵塞得无法解决之时,老师点拨一下,这样才叫启发,这其实是尊重学生学习中独立的教育思想的发轫。

教学相长,这里的主体和客体地位是不断变化的,教学的成果取决于是否出了人才,而人才的评价标准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

有人认为学生的可塑性极强,遇到良师,终身受益,这话原本也说的对,但学生不是女娲手里的泥团,想捏什么样就捏什么样,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从求学到工作,从父母到老师,他们将遇到的老师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同样,一个老师少说也会教几百上千的学生,如果把学生当成瓦坯一样去统一烧制,那不就是现在某些老师的照本宣科满堂灌、害怕提问、厌烦提问的懒汉教学法了吗?所以孔子提倡在启发式教学法中注重因材施教。你看孔子,对自己所有的学生的个性特点都能给予高度概括的评论,全不似我们某些老师除了学生的成绩对学生什么都不关心,什么也不知道。

启发式教育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效果明显比填鸭式教育的效果好。试想,掌握同样多知识的两名学生走上社会,那个学生能很快适应社会并有所成就呢?毫无疑问是那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他会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会带着更多的疑问学习,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问答式启发教育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透彻,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譬喻修辞 孔子 《论语》 启发式教育 话语方式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实践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其启发式教育思想的第一要义在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朱熹在注解中提出“愤者,心求通而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难成之貌”[2],即认为启发式教育的实行依据需构建于学习者“已发现问题却找不到解决方案”或“对一个问题有所思考但无法进行表达”的心理状态之上,因而与苏格拉底的“(设问)问答法”相较,孔子更着重于在学生独立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解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式诱导。

《论语》作为现存论著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主要文本,集中体现了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思想与实践原则。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论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譬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教学过程及与学生的日常言语交际中运用,或以譬喻状物说理,或以譬喻表情达意,并通过譬喻语言的开放式特征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启发式教学的活力。

一、“譬喻”修辞得以构建启发式教育的理论基础

譬喻,广泛意义上亦称比喻,是一种根据事物(情境)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情境)比作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情境)的修辞辞格,在表达效果上可把抽象难解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把相对精深奥涩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美国文艺理论家乔纳森·卡勒给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3]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于“譬喻”的修辞也有一定的阐述,据西汉刘向的《说苑·善说》记载,惠施在答梁王问时曾说:“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4]而东汉王符在《潜夫论·释难》中也提出,“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5]。

《论语》中这种譬喻的修辞辞格,不仅使得文本本身在文学层面上更为简明与深邃,同时也在教学语言上构建了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模式,并具其自身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思维的实际的变化发生在平衡过程中——寻求平衡的行为中。[6]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趋向于运用既有形成的认知图式去同化新的知识,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解释。但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多新的知识体验并不能完全与已有的认知图式相匹配,继而要求同化的知识与学生现有认知能力无法同化的知识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原有知识体系的平衡因无法应用于新知识而造成失衡,使得学习者在心理上感到不安。此后,这种外化的矛盾与内化的不安就驱使学习者运用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使知识的失衡状态得以解决,从而使学习者的思维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生变化,即产生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而启发式教育的关注点,应在于当学生提出问题——即知识体系趋于失衡时,教学者通过一定的启发诱导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从而解决矛盾达到认知图式的新平衡。在此之后,教学者再提出更高层面的问题,再次打破知识结构的平衡,如此往复而最终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推进。

如《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有一则:“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7]子贡问孔子怎样实行仁德,标志着他知识结构有所失衡,其原有的认知体系中并不能同化“何以为仁”的观念。而孔子的教学并未直接就“为仁”进行一定的阐释,而是采用了譬喻的手法,以“工匠做工要做好必须把工具准备得精良合用”为喻,用“工匠做工”这样一个存在于子贡原有认知范围的情境来类比“实行仁德”这样一个新问题,从而提供一些恰当的认知条件以达到启发的效用,使学生在把新知识联想学习和同化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为仁”之“利器”何在。在子贡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之后,孔子再通过讲授的方式,具体阐释了实行仁德需要事奉大夫中有贤德的人,与士中仁德的人交朋友,从而使得子贡对于“何以为仁”豁然贯通,矛盾由此迎刃而解,原本失衡的知识体系再度达到了平衡状态。

本质上,习得或学习掌握知识无非是一个学习者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而譬喻恰又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因此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向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内在契合,从而成为孔子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手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8]不论是获取知识技能还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都同时包含了两种方式的建构。一方面,学习者以已有知识为模板,通过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实现对于新输入知识的加工处理和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是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和意义建构的实施方,并不是被动地作为外部环境交互过程的接受者。而譬喻的教学方法,恰恰能作为外部环境与内化理解之间的沟通,使意义的建构过程更为直观和顺畅。

二、“譬喻”能实现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

可以说,当下的教育环境对于创造性思维已达到了极致推崇的境地,但凡提及素质教育便难免不强调创新。但究其本质,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该如何培养,当下的教育多也只流于标语口号形式。给予学习者更多开放的学习空间,并且提出诸多没有标准答案可根据主观能动性自由发挥的题目以供回答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涵盖创造性思维的内蕴。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发挥创造力在于打破常规,重新建构,即学习者对于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索之后,并未得出结果或只得到了阶段性的成果,随后离开话题,把目标问题搁置一边。这种“游离”状态在心理学中,并不被认为是彻底的游离,而是学习者对于目标问题进入了潜意识或无意识思考状态,一旦碰及触发点,原有的固化思维程式被重新建构,使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而在教学语言中,譬喻的运用恰能引导学习者离开原有的话题,而以日常生活中更普遍的事物或情境为触发点,使学生在对目标问题的游离状态中摸索到二者的共通之处,从而重组问题情境,对问题的答案有更为深刻和灵活的认识。如孔子在解答学生关于坚持的问题的时候,只字未提何为坚持如何坚持,而是绕开话题用一则譬喻完整地阐释了他的观点。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9],这几句话把行事办事喻作是推土成山的过程,其言外之意即办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停止或前进,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创造性思维的一大前提在于怀疑,有疑虑困惑,尚才可能有所思考和突破。孔子的“愤启悱发”的观念大抵就是说明这样一个知识认知的规律——只有大胆地怀疑与假设才能重组自身的知识序列从而有所发展。因而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学生每一个知识理解或自我表达的环节,通过譬喻的手法循循善诱,诱导学生对于原有的知识进行假设与质疑,同时当学习者提出有见地的观点时,不论见地的大小,都能进行肯定的评价。如《论语·阳货篇》中有一则,孔子到了武城,听到了弦歌的声音,孔子莞尔而笑,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割鸡焉用牛刀”的譬喻隐晦地指出了孔子对城邦之中百姓学道(以“弦歌之声”为喻)的异议,但这并不一定代表孔子自身的观点,只是作为引导学生敢于对既有观点提出质疑的教学方式。随后学生子游反驳了孔子,说:“过去我听老师说,在上位的人学了道,就能惠爱百姓;一般老百姓学了道,就容易役使了。”一方面子游对老师的权威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割鸡焉用牛刀”的譬喻也促发了子游打破原有的知识观念,而进行了更具首创性的思考。

三、譬喻的运用也是孔子情感教学的支柱之一。

情感教学是一种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启发式教育[10],是指改变课堂教学的紧张情绪,以理想信念、兴趣、需要及情感意志等为目标的教学。由于情感具有其两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学习对象或学习环境冷淡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师的教学情感就显得尤具情感导向性。在孔子而言,他极善用譬喻来表达自身感情,一方面以譬喻来强调自己的入世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另一方面,他也善于选用精妙的喻体来对学生表达褒扬的情绪,从而培养每个学生个体积极的自我情绪。受汉民族蕴藉内敛的文化心理影响,世间万物、话语语词等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表意色彩,在《论语》中记载了多次孔子选用极富感彩的意象作为喻体,来表达对于学生的肯定与褒赞之意。如子贡问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孔子答曰,子贡你是个有用之才。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所谓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贵重器具,孔子以瑚琏为喻,一方面达到了激励教育的作用,称赞子贡是难得的有用之才,其赞赏之情在“瑚琏”二字间跃然纸上,另一方面,赞赏之中又蕴涵了一定的启发意蕴,即瑚琏虽好,但终只有一种具体的才干,要做到真正的贤人应当“君子不器”。句中如此深意皆留待子贡自己领悟,从而使之能够自我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情绪场。

综上所述,根据《论语》中对于孔子言行的记载,“譬喻”的修辞手法在其启发式教学过程中运用极其广泛。究其根本,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都为“譬喻”在教学语言上得以构建启发式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表现上,“譬喻”能实现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同时也能作为情感教育的有力支柱,从而推动启发式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7][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8,163,93.

[2]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卷三)[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72.

[3][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5.

[4]刘向,向宗鲁.说苑校证[M].中华书局,1987:272.

[5]王符,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326.

[6][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第八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

[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4.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启发规法德育习惯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此话说的即是要对学生采取启发式的教育。

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着单纯“老师教,学生记”、“满堂灌”等现象,班级教育中也是如此。我们老师习惯把所有需要遵守的规范、需要谨记的道理全部教给学生,学生只是负责遵守执行。久而久之,同学们就难免变得不知为何遵守各种规范,不会习惯去约束自己。尤其是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班级教育上更是如此,仅仅老师强调往往收效不佳。由此看来,单纯的“授课式”教育显然是有一定问题的。我们要尝试着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去解决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在行为规范上

启发式的教育,首先可以深入到平时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上。

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可以说是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小学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都是很好的,然而有时难免沉不住气,很难坐下来进行一些眼保健操这类相对静态的、对自己有好处的活动。这也是情理之中。对于这件事,单纯强调“要认真做”,有时候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后来我开始这么教育我的学生。我把那些平时不爱做眼保健操的学生集合起来,起初并不告诉他们我要说眼保健操这件事。我只是指了指自己的眼镜问他们这是什么。学生们当然知道这是眼镜。我再把自己“啤酒盖”一样厚的镜面和其中一个戴眼镜同学的镜片做了对比,让他们了解到我的镜片多么厚。为什么这么厚?因为度数高!老师近视的度数为什么会这么高,我让学生们猜一下。“老师经常用电脑”、“老师看书的时候离书本太近”、“老师以前上学时没有好好做眼保健操”,这些答案很自然地就都出来了。猜得很好,也很正确。所以我再问学生们,自己如果不想近视,该怎么做,“看书的时候离书本远一点”、“少玩电脑,看电视也要适当,多活动活动”、“好好做眼保健操”,不用我自己说,学生们自己都知道该怎么办了。通过一步步引导,我启发学生自己明白了做眼保健操是为了保护眼睛防止近视,是一件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学生们也就接受了这一点,乐意遵守这个规范了。

二、在思想道德教育上

启发式的教育,也体现在日常对每个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中。

举个例子,班级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小误会。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去教育学生?我想单纯的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味地“教育”,有时候不仅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问题所在,还会增长同学的抵触情绪。长此以往,许多工作便难以进行。这时候,就要尝试着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意识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后应该怎么做。首先,要鼓励学生客观地把整个事情的过程讲清楚。一定要告诉学生老师只是客观地想了解这件事情,让学生大胆地真实地说,不用担心老师会批评他。然后,和蔼地询问两个学生为什么会出现矛盾,让他们自己去整理和分析。之后,再问他们如果当时怎么做就可以避免这次矛盾,让他们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生的内心干净纯粹,正是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的重要时期。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他们是很容易接受正确思想的熏陶的。因而,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十分有必要的。启发式的引导,既高效地达到了目的,又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值得尝试。

三、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内在优秀品行的体现,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养成的。启发、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举止习惯,是很重要的。

尊敬师长,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是有礼貌的表现。但是很多学生往往比较习惯和自己班级内的老师打招呼,而忽略了其实在生活中每遇到一个老师,都需要热情礼貌地问好。但是如何向学生传达这一点呢?我尝试着在每次遇到班里的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便会和他说,“***很有礼貌,老师很高兴,要是今天你遇到的是你不熟悉的老师,你还会和他打招呼吗?”学生可能会回答会,也可能回答不会。我再问他,“那要是班里的同学都不理睬你,你高兴吗?”答案显而易见。“其实老师也一样啊,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们爱和老师打招呼,爱和老师说话,要是碰到别的班的学生和自己打招呼,那就更是高兴了。”通过对话,启发学生知道,其实打招呼不是强行要求大家去做,而是因为打招呼能让大家都感到快乐我们才会去做。学生明白了这件事后,就会很乐意去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向长辈问好,向生活中的每个人热情问好。这对于学生日后的人际交往等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引导,把问题说清楚了,让学生乐于去做了,还对人生起到一定作用了,可谓一举数得。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启发式;正向启发;反向启发;观察启发;推理启发;对比启发;类比启发;扩散启发;讨论启发

《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啡’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意思是说,学生没有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不去开导、不去指点,这里主要阐明了启发的时机,并未说明怎样去启发、怎样去引导学生进人“愤、悱”状态的具体方法。由此可知,在古人那里,强调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技巧而言.的。今天我们讲启发式教学,已不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总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现代教学论认为,各学科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何种教学手段,只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激情和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精神,都可视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相对注入式教学而言的,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是两种相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现代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其中心环节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启发的关键所在,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学问、学问,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就在这个“问”字上。因为“问”是一个法宝,它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课堂提问是激发“愤、悱”的情境和实现“启、发”目的的有效途径,,但提问必须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不论进行哪一种类型,哪一种方式的提问,提问前对伺什么、怎样问、问哪些学生这几个问题胸中一定要有数,切忌盲目、随意地发问。下面就课堂提问这种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在讲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的两党合作的原因和条件时,可提问:两党性质不同为什么会合作?学生在思考时可再提出一些问题来辅助学生思考:中共有没有合作愿望?有没有合作愿望?为什么?两党性质不同但有没有相近的目标?中国人民当时面临的敌人力量如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1927年的中国共产党是否与现在的中共一样成熟?通过这些问题一层一层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到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并且能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掌握。

三、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投影、网上信息的资料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让学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分布示意图”,启发学生思考: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特点?接着再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工业较多?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深刻影响,进而进一步得出认识: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夹缝中发展的。

四、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晶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五、对比启发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①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六、类比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七、扩散启发

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人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丁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①如何评价明抬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八、讨论启发

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天平天国运动》中,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设计的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分配土地的原则,两组讨论分配土地的方法,两组讨论历史环境条件)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无法实施。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史 启发式教育 数学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131-0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记载了各时期数学家的数学成就及各种数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如能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便能使数学教学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 数学史料可以启发学生理解数学的发展

数学课程所介绍的似乎是一些没有什么关系的数学片段。历史可以提供整个课程的概貌,不仅使课程的内容互相联系,而且使它们和数学思想的主干也联系起来。数学史既可以展示数学发展的总体过程,又详细介绍了各学科的具体发展过程,把握数学这一发展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高瞻远瞩,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从而更热爱数学这门学科,执著于对数学的探索。

通过学习数学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回顾往昔,展望未来。通过学习数学史可以预料,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数学事业将会更快速地发展。数学分支越细越有利于数学家在某一方向上深入发展;数学信息的繁密,更能帮助数学家了解自己研究方向上的概况,避免无效的劳动。而现今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数学家逐步摆脱了沉重的计算负担;人工智能的不断开发,将协助数学家进行部分劳动。面对美好的数学前景,能通过学习数学史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目标感,吸引更多的学生献身于这一艰苦而又伟大的事业之中。

二 数学史料可以启发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认识的反映,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任何数学事实的理解、概念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理论的建立,无一不是数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本质认识。通过学习数学史,可以知道各种数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与数学主干思想的联系,对数学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地位。数学中有许多数学思想,如人类第一次使用小石子来表示羊只时,就意味着符号抽象的产生;而当人们第一次试图使用某种记号将羊只的总数记录下来时,就意味着符号思想的出现,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的开端。符号思想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某种对应,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转换。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种对应关系,才能理解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才能进入形式化的数学领域。

三 数学史料可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首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数学思维是一种思维,它是人们的数学认识活动,是人们从事数学活动中的理性认识过程,是人们形成数学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推理和数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数学史料富有典型性和教育意义。领略数学家们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实质,从而可以增强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这一点是战胜题海战术的有力武器,现今学生只知道做题,而对题的深层结构和思想实质不做思考,当他们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时便往往束手无策,而学习前人在面对未知领域所用的思想方法,对解决问题大有裨益。

其次,数学史中记载了许多数学知识发明、发现的生动过程,向学生介绍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创造的方法、技巧,从而增强其创造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如公元263年,刘徽在《九章算术》的注释中提出了计算圆周长的“割圆”思想,刘徽论述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用“割圆”思想不仅计算出了π的近似值,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研究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当于今天的“求极限”。数学家们的这些数学方法和思想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 数学史的启发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教学

数学史的启发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相关的数学史知识,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的形式化表述,往往把历史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弗赖登塔尔语)。在数学史上有许多值得数学工作者去研究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将数学史和启发式教学结合在一起,从数学史的观点分析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困难,可以更好地为数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束炳如、倪汉彬.启发式综合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韦兰英.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7篇

一、启发式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的教学手段也非常多,例如可以进行情景带入,也可以进行生物实验,或者进行趣味竞答,这些方式都有非常强的启发性,学生即使是不喜欢生物课,也会被这种教学形式所吸引,进而慢慢的对生物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潜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维,努力学习和使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还能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有推动作用。本文已经说到,生物科学也是一种实验科学,在生物课中,也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实验,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生物教学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实验是启发式教育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保证高中生物知识能够被学生理解的有效途径,生物实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做实验时更好获取知识。对此,高中生物老师应该对生物实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都应当参加,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的氛围中理解知识要点,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式教育模式更具科技性

启发式教育是新形势下诞生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它的教学手段更具科技性,在启发式教育中,随处可见科技教学的影子,利用先进的电子教学手段,能够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一般情况下,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接触新知识,那么课堂上的认知就非常关键,认知效果的好坏是判断高中学生能否有效掌握生物知识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升课堂的认知效果,老师应当学习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生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年龄稍大的生物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电子教学手段。例如,在教授基因突变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播放软件,对基因的形成过程进行演示,以便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基因突变的原理。另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快速营造形象的教学情境,使认知效果和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三、用启发式教育拉近师生的感情

启发式教育更加感情化,生物教师的感情要更加丰富。教师不能觉得自己是长辈,就拿出长辈的威严,这样就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疏远,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而启发式教育则不同于传统教育,它要求教师使用更加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此时仍然放不下面子,就不能完成启发式教育的要求,所以,启发式教育能够逼迫教师放低身段,与学生交朋友,师生之间的感情就被拉近了。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融洽,那么他就会愿意上这个教师的课,在课堂上也会积极表现,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相反,如果学生讨厌一个教师,那么他就会不愿上这门课,甚至不愿听这个教师讲话,同时,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受到影响,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至关重要,启发式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四、总结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对学生的未来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启发式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对教学成果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学效率明显提高,高中生对生物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得到加强。本文通过研究启发式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启发式教育 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发展,会对小学生价值观念及学生方式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为了彻底打破传统小学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引入了很多先进教学手段,其中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启发式教育模式在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的壁垒,使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了很多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 教师要打破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

多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一直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该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小学生一般要被动式的接收知识,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不断的反复与灌输,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中严重缺乏创新性、活跃性,这也是导致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观性的主要原因。我们无法否认传统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当代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若无法培养出主观性、主动性,则会导致其对小学语文课堂缺乏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处于严重下降的态势中,启发式教学在应用中强调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这一小学语文教育对象成为课堂主导者。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中的核心不在于教师向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并从新的知识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将各类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链,这便达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形象化记忆,彻底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与被动性。小学语文的知识点在本质上是一个较为抽象的事物,不是数学公式只要学生可以掌握便会使用,而这样的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时,不能将启发式教育这一优秀的教学手段彻底丢掉,因为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现代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尊重小学生个体的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当前教育模式下各教育层次学生严重匮乏创新能力,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导致我国社会各领域严重匮乏创新能力,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所形成的壁垒。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将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培养成善于主动思考的学生,虽然课堂提问只是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手段,但是课堂提问的主旨在于激发小学生的潜在意识,不断重复的一个问题可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对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抱着主动的态度来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效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去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是一个前提,只有小学生对该问题持肯定态度后教师才能进一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慢慢领域到问题中要包含的知识,这也是小学语文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无法忽略的一点。

3 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要保证学生的积极配合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一些对话形式为主的文章,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该类文章进行分类,将所有对话进行分配后来让小学生完成对话,教师也要针对该类文章内容设置一些话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抱着良好的学习兴趣来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这便可以让学生可以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师生之间会围绕相同话题积极开展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对创没一个和谐学习氛围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的主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学习与探索中,这样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去发现新的知识及新的问题,并可以利用所掌握的小学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适当、适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并要给予所有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便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探索方式,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发现很多不同的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知识探索与实践的乐趣。小学语文启发式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师生间的平等地位,在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本着相同的态度去与所有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忽略传统教育体系中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这一分界线,并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勇敢的将自己的想法与问题提出来,这样便可以有效提高每一个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达到了启发式学习的根本目标,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9篇

一、运用形象启发法,增强学生感悟文本的思想性

形象启发法就是将抽象化的概念或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讲故事、打比方、模拟演示、图表展示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如果仅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学生听起来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容易缺乏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象启发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下面对形象启发的具体方法作一介绍。

1.比喻启发

比喻启发是通过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主题思想意蕴深远,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运用比喻启发方法,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变平淡为生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增强学生感悟课本内容的思想性。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文中这样写到:“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所说的希望是指什么?美好的生活。但是,作者却没直接将希望写成美好的生活,而是通过比喻手法,将路比喻成希望,路是人不断探索实践出来的,那么希望也是人需努力探索、不渝地奋斗出来。这样的比喻,升化了文章的主题,形象的启发了学生: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执著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2.故事启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将课本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思想意蕴形象化,让学生在感受中加深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正如我们在学习成语时,通过成语的背景故事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一样,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背景故事,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的《七律·长征》时,可以先讲解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故事:1934年10月,共为了摆脱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他们突破了军队的围追堵截,躲避了飞机的侦察轰炸,翻过了雪山,越过草地,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时,禁不住心中的喜悦,心潮澎湃,挥笔书写这首壮丽豪迈的诗篇《七律·长征》。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

二、运用提问启发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通过提问启发法,既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其中写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文中唯一的景物描写,虽然作者此句看似简单,却意蕴深长,倘若将该句含义翻译出来,一来学生难以理解与把握,二来学生则难以深刻体会其中的意蕴。这时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1)若将该句后面的“盖竹柏影也”去掉是否合适?请说明原因。(2)若在该句的“盖竹柏影也”后面添加上“远处蝉鸣,近处蛙声阵阵”是否合适,请说明原因。

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原句的妙处:通过将月光比喻碧水,将竹柏影比喻成藻荇,营造出一种幽远空明、幽静淡雅的意境,体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态。在学生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启发,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激起了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探究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

三、运用悬念启发法,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悬念启发法在启发式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好悬念启发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更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如在讲授萧乾的《枣核》前,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为何昔日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作者给她带枣核?当昔日友人见到作者从家乡带来的枣核时为何觉得它比珍珠玛瑙还珍贵?昔日友人为何在物质生活条件如此优越的情况下要求作者给他带几颗普通的枣核?当这些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文章的思路便随之清晰起来,学生心中的悬念也得以解开:原来昔日友人想要种枣树,枣树代表着友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这样的悬念启发下,学生不仅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深刻的体悟,注意力也得到了集中。

总之,启发式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启发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启发式教育策略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启发式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成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合作者、指导者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塑造学生的特性和形成健全的心智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启发式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实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启发式教育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改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如在学习三位数乘法计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一位数乘法计算、两位数乘法计算,总结出乘法计算的通用法则,进而掌握三位数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计算练习,如4×6,14×6,42×6,14×26,然后再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114×126,这样,学生既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一位数乘法计算和两位数乘法计算的方法,又深入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要领。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三位数乘法计算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学习,在思考中去探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创设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生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好奇心却比较强、思维非常活跃,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这些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动力,这样才能推动启发式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连贯性较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设系统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还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并完善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式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能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正确的指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拨,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头绪,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写出几个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和几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对比,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键是在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会怎样?这样的点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打开思路,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佳丽.《论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8).

[2]朱海霞.《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J].学生之友,2013(2).

[3]罗传太.《新课改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指导研究》[J].成才之路,2012(24).

[4]郭素平.《管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学周刊,2013(20).

上一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下一篇:工程跟踪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