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范文

时间:2023-11-20 16:58:34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1

关键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投资运营

近年来,随着全国股票市场的动荡,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重要目标。社会保险基金的贬值现状亟待基金投资运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总是相伴而生的,高经济增长下既可能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也可能会有低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以货币形式存在的社保基金呈现贬值的风险,以我国目前地方社保基金运营模式看,虽然通过定期存款或购买国债的方式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但从全国基金运营情况看,地方社保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2%左右,远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形成基金现实贬值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保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社保基金支出的不断增加。

我国2010年底社保基金滚存结余共2.14万亿元,若将社会保险基金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由此带来社会总生产的增长,从而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效化解货币贬值的风险,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由此可以发现,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投资,不仅可以实现社保基金自身的保值增值,还可以促进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退休人员的待遇。在这一方面,同为发展中国家,智利的做法似乎很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20世纪80年代智利社会保险改革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改革之前社会保险制度是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制度面临越来越多的矛盾;改革之后智利的养老金管理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堪称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智利养老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强制性征缴的养老金制度变为自愿的储蓄型,政府鼓励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个人和企业在养老金管理公司投保,养老金管理公司负责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职工退休后从养老基金管理公司领取养老金。智利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不仅使养老基金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促进了当地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1980年智利颁布了新的《养老保险法》,该法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由私营机构投资运营。之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在智利如雨后竹笋般迅速发展壮大。从组织结构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主要是银行、企业、工会、贸易协会等,政府机构被禁止成为股东。由于法律规定,参保者可以更换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所以公司之间的竞争性非常明显,促进了养老保险的收益。实践证明,养老保险基金在1981——1995年智利18个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13.5%,是原先由国家投资管理所获收益的5倍,养老保险基金得到了良好的保值增值。智利是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智利的成功改革也为我国的社保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许智利的所有做法不值得我们进行完全复制,但其中的一些思路却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需要转变当前有政府完全把控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交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因此可以适度放宽社保基金投资限制,允许社保基金进入专业私营机构,由专业私营机构投资进入资本市场,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目前,全国性社保基金的多领域投资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行完全依赖于银行存款,在过去几年中社保基金的增值已经低于CPI的增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逐渐规范,为地方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陆续开展了地方社会保险基金入市的试点工作,这将有助于社保基金实现由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提高社会保险的增值保值。随着我国《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金融市场的法制环境不断完善,金融秩序不断规范,地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多方位投资已具备条件。在放开地方社保基金进行多方位投资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监督机制。考虑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要求比较高,在当前高层次统筹尚未建立的前提下,省级以下政府,尤其是县一级以下政府并不一定具备承担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相关能力,可以采取社会保险基金由各级统筹区征缴后,统一归集到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省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投资运营,并按实建账。省级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投资运营机构进行投资管理。省级政府需要做好投资项目的审查与审定,进一步提高投资安全性。此外省级政府也应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安全基金,以防备因金融市场震荡导致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震荡,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按时按实拨付。从中央不断出台的最新政策我们发现,即将实施的公务员职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已经类似于以上想法。由县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职业年金的征缴,然后统一归集至升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职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完全颠覆了过去的社会保险基金运作模式,是在新事物上的一种改革与创新。目前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基金性质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由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代表国务院委托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管理,资金来源是由中央从财政收入中划拨和通过国有股减持等方式进行筹集,目前已达到8500亿元。二是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形成的统筹基金,用于当期支付后的结余,目前全国已达1.9万亿元。三是国家开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省份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形成的个人账户基金,目前有十几个省份开展此项试点工作,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2700多亿元。四是企业为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按国家企业年金办法筹集的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基金,目前累计3570亿元。下一个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逐步加强和完善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行方式。

在职业年金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对上述四种社会保险基金分类管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将其中的一项或者一部分,进行投资试点,将社会保险基金归集到省级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投资运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社保经办机构可以通过对第三方专业机构相关资质,人员配备,资金实力等各种情况全方位考量,公开招标。确保投资运营的成效。此外,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国家还需要从宏观方面,优化社会整体投资环境,健全法律法规。法律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的特性,完备的法律是社会保险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保险法》经过多年的修订终于颁布实施,但是时至今日相关配套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出台。在社保基金管理方面就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投资、发放、预算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法律指导和管理。无论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模式,还是以智利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险模式,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都表明,完备的法律规范是社保基金管理的先行条件,是社保基金管理有法可依的基础,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有效运行的依据。社保基金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也需要法律的规范,以保证社保基金管理的有效性、资金的安全性和参保人的权益。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2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及其选择

结合目前我国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实际,主要有以下投资工具: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收益率低,风险小,是目前我国养老金的主要投资工具。银行存款只作为短期投资工具满足流动性需要,投资比例不宜过高。

2.政府债券。国债的信誉度高,安全性好,正常情况下国债的收益高于银行的同期利率,但其收益率仍较低,并对利率风险很敏感。在国外,国债是养老金主要的投资工具。

3.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但其风险也较大,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成熟,且规模小,缺乏权威、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国家应鼓励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规范发债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行为,允许养老金投资业绩好、信用高的企业债券。

4.股票。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根据国外经验,谨慎地放宽养老金的股票投资限制,是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保证其增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允许养老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度的进入证券市场,可以使养老金更好地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保值增值。养老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调整。

5.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大众化的信托投资工具,它将大众手中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专家进行投资管理。与直接投资股票相比,证券基金是分散投资,通过科学的投资组合,可以较高程度地回避非系统风险。另外,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在交易所交易或随时申购、赎回,很容易变现,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因此,证券投资基金可以成为养老金的投资工具,养老金通过购买封闭式基金或开放式基金,由专家进行投资运作,可以更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取得较好收益。特别是开放式基金,由于其规模不受限制、存续时间不受限制、交易价格依据基金净值计算以及对投资管理人有更好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更加适合养老金投资。养老金也可以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由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量身定做养老金产品。在国外,养老金是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美国共同基金近一半由养老金持有。

6.其他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用于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它的交易只需支付少量保证金就可以进行,风险很大。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很少,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还不适合养老金投资。

2001年12月13日,财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全国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原则、方式和管理程序。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

二、新农保基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运营渠道和方式单一,缺乏保值增值能力

目前我国新农保基金的投资途径主要是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方式,这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正面临着贬值风险。尽管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金的损失,但这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年老的生活需要,只有参保回报率高于他们自然储蓄的利率时,广大农民才会对新农保制度显示出较大的热情,才会支持该项政策的开展。因此,合理扩大新农保的投资渠道,提高新农保的运营效率尤为重要。

(二)投资收益偏低

由于目前投资渠道窄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基金出现贬值,造成未来目标收入替代率无法实现,若不及时调整新农保基金投资组合,提高收益率,会使新农保基金陷入危机中。

(三)投资体制不顺

新农保试点地区是以县为中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使得基金分散运行,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下、制度的运行缺乏透明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基金管理也易受到当地行政干涉,容易发生被挤占挪用等道德风险。

(四)保障立法滞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国家在农保基金的筹建、运营、监管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规范其运作。

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客观需要,使得监督和被监督的主体不明确,监管部门执法无力,严重影响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措施

(一)逐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市场化运营

借鉴国外社保基金运营模式和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实践,新农保基金应转变目前的政府运营模式,建立委托投资运营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保证新农保基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逐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市场化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二)审慎选择投资工具,合理确定投资比例

新农保基金投资原则要求基金在进行投资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首先应该较多的投资于安全性较高、流动性好的资产,如银行存款、国债等,然后要在高收益的投资对象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形成一个合理和有效的投资组合,在保证投资的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如按一定比例投资一些风险小、收益高、有稳定回报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电站、桥梁、码头等基础设施项目;也可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管理实现保值增值,这是国外的普遍做法。推行委托投资运营模式,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以提高基金的增值率。在进行投资组合时,要合理确定各投资工具的投资金额,优化投资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以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体制

目前新农保以县为单位开展,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委托投资运营模式是新农保基金运营的发展趋势。要实现市场化运营应将运营部门提高到省级(或部级),由省级部门负责保值增值。因此,要成立省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理事会,由理事大会及四个职能部门(行政事务部、财务会计部、投资部、法规及监督部)和三个非常设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组成。理事会负责管理全省新农保基金,并履行以下职责:制定全省基金的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选择并委托基金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并对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对投资运作和托管进行检查,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基金进行投资运作;负责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预算、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起草财务会计报告;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

(四)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3

关键词:

      2010年我国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4万亿元。国家今年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为4%,实际经济运行的CPI可能超过5%,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长期只有2%左右,面临巨大的贬值风险。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用行政化还是市场化的办法进行投资管理?这是摆在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面前方向性的选择题。

此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的保障安全和效益所采取的办法是行政化的投资管理办法。自1999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执行的是由财政部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从该制度规定可以看出:其一,基金管理办法是行政化的管理办法。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自求平衡。其二,基金的投资保值工具是行政化的工具: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期末余额即基金结余除根据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商定的、最高不超过国家规定预留的支付费用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基金结余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其三,其投资管理主体是行政主体: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十多年来,社会保险行政化投资管理的结果是实现了基金的票面保值,而基金的购买力不但没有实现保值,而是长期处于贬值状态。从投资工具上来看,存款和国债的收益率在长期里都不能战胜通货膨胀。从投资管理主体来看,行政主体的投资管理本质上没有保值增值的动力。从管理的适应性来看,行政化的管理适应基金收支基本平衡或收不抵支的状态,并不适应基金出现大规模结余状态。行政化管理并不能适应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职工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50%,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同时,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4-2-1”特殊的家庭人口结构问题,社会保险基金面临巨大的长期的未来支付压力。到2035年我国将出现三个劳动人口抚养一个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局面。世界银行2005年测算,2001-207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高达9.15万亿元。

与行政化投资管理相对应的是市场化的投资管理。目前及未来,社会保险基金必须而且可以通过市场化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从法律要求来看,社会保险法要求基金通过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从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来看,基金是社会的“稳定器”,为社会提供保障首先必须为自身保值。另一方面,从市场条件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已经发育成熟而且容量巨大。从基金状态来看,社会保险基金不是支付压力过大而是结余基金规模过大。从投资工具来看,金融市场已经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权益类、固定收益类、货币市场类投资工具,足以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分散化和安全基础上的良好收益。2001-2009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历年几何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了9.75%,超越了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实现了基金的保值增值。2006-2009年,采取市场化管理的企业年金年平均收益率为10.5%,也实现了保值增值的目标。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之所以实现了投资的保值增值,依据了信托法赋予的通过资产信托给市场专业机构进行运营、实行了信托和托管机制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和独立、采取了分散投资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建立了受托机构与投资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保障资产安全、综合运用了投资组合保险和保本投资策略、开拓了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投资工具。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都为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通过了充分的机制、方法、工具。

社会保险基金保值的责任主体是谁呢?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只有少数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分布在2000多个县市级统筹单位,五项社会保险分属不同的管理机构并相互独立核算管理,基金在全国事实上被分割成上万个独立管理的基本单位。投资管理层次绝大部分以县市级为主,缺乏完善的投资治理结构和投资专业机构及专业人才。在如此“碎片化”的属地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下,不可能具备实行市场化投资的基本条件。而且,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规定,基金只能投资低利率的不能战胜通货膨胀的银行存款和国债。所以,目前的体制下,社会保险基金贬值的问题,不能问责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实现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一是要迅速制订市场化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法规,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现代治理结构,制定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市场准入规则。分级、分类确定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形成分权制衡机制。扩大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开放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合理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适当控制货币类资产的投资。二是要迅速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从而提高其投资管理层次。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4

关键词:社保基金 投资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 社会 保障事业的 发展 ,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加强投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现阶段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统筹层次不同,基金管理主体分散, 影响 了基金的存量规模,削弱了基金运营的规模效益。目前地方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也不尽相同,中央和省属 企业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了省级统筹,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实行地市级统筹或县级统筹,统筹的层次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一些企业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是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基金节余分散,管理难度增大。

2.基金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前一时期,确实存在大量基金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严格限制了基金的投资渠道,只允许投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在资本市场发育的初期,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小,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作出限制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当成为一个长期的政策选择。就目前讲,只有部级社会保险基金有投资管理的办法,详细规定了投资的渠道和管理 方法 ,地方结余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还没有打开。

3.基金运营不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主体的非专业性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基金运营的低效率、高风险并存。从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设置来看,社会保险的事务性管理和基金的运营都是由政府组建的事业性机构即社会保险管理局(中心)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而非市场指导下的商业化运作,这使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弊病。

二、目前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国家应尽快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和规范基金投资。尽管有中央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但还不是全部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对其他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还是空白。社保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因此,应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立法,依法管理基金的投资,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应制度化、法制化,使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国家 经济 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建立 社会 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国家、省、市应建立起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投资和监督管理。投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相互制约,有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投资管理部门内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投资法规和政策进行投资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按照 法律 规定的投资办法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照规定去运转。同时,应建立分权制衡的运作机制,基金的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由此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

3.社保基金的投资应明确规定为委托理财。 目前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业理财人员还不多,也没有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直接投资风险比较大,考虑到社保基金的收益目标和风险,通过委托和关系,签订合同,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4.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应处理好投资组合 问题 。目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 企业 债券、 金融 债券不得高于10%,证券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保险基金还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对于股票和证券基金的投资应保持较低比例。

5.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投资形式:投资开放式基金;发行定期保险基金的国债;委托银行抵押贷款;公司或企业债券。

6.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检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 会计 、统计、审计制度的同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并使之相互协调,尽快建立 计算 机 网络 化管理系统,改变管理人员多而效率低且不安全的局面。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5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投资体制 改革 效率

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统筹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是退出社会劳动的退休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有效运行对于保证退休人员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养老基金主要有三大支柱:3580亿元的企业年金、8690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和1.95万亿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截至2011年底)。其中,前两部分资金均已实现规范的专业化市场投资运作,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却依然在通过以银行存款为主体的落后投资体制获得较低的收益。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从2001―2011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这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改革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势在必行。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现状

1、统筹层次低下,管理效率不高,投资积极性低

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层面上统一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统筹管理制度,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仍处于地方层次。管理主体一般由省级集中管理,即账户资金通过人民银行国库向省上解,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和运营,实行省级核算和分级支付的管理体制。另外,如天津等少数试点地区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集中进行投资管理,并与其正式签署了委托投资协议书。各级管理主体只有有限的权力在其管辖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来决定缴费和津贴水平的有关法规和制度,这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基金目前处于一种高度“分散化”的管理方式。

这种以省级管理投资体制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管理积极性不高。由于投资市场风险较大,对于省级和地方管理机构而言,在投资专业人才短缺,省级政府主导信托投资的体制下,容易出现投资失误,导致基金亏损。为了规避风险,保持稳定,地方基金管理机构在基金结余有投资的前提下,大多采用了银行存款这一低风险且低收益的稳健投资方式,最终导致投资效率低下。二是采取省级投资模式难以制定全国统一的补偿机制。养老保险经济关系社会发展和稳定,一旦出现问题,其最终结果还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做最后担保人,中央政府负责买单补偿。在分散化管理的模式下,中央政府难以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加大了投资和管理难度。三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沿海发达省份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之间在基金的缴费比例、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渠道上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各地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差异较大,不便于进行投资监管和风险控制,最终会导致道德风险难以防范,收入差距扩大,违主义公平原则。

2、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缺乏明确的投资管理主体,管理积极性不高,养老保险基金基本采用了银行存款的单一投资体制,养老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这种单一的投资运营渠道虽然使基金的风险性大大降低,但是也导致了投资收益低下,投资效率不高。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条件下存在较大贬值风险。从长远来看,基金支付能力令人担忧。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以购买国债和市场化投资运作为主,存银行的只有中国一家。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过去11年间,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却高达2.47%。以此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约6000亿元。例如,2008年通货膨胀率为5.95%,而当年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5.85%,比较通胀率,社会保险基金即使全部以5年期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在银行,也会缩水。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基金当下支付、未来使用的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下降和未来工资的增长,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在平均工资增长率达14.1%的情况下,收益率不到2%的养老保险基金意味着广大参保人无法分享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增长的成果。

社会保障专家郑秉文表示:“如按目前的缴费率、财政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的速度等政策和制度参数来测算,到2020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累计余额将在9―11万亿左右,如果加上医保基金等其他四个险种的基金累计余额,五险基金将超过15―16万亿。换言之,8年之后,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或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其保值增值压力届时将仅次于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走出”银行进行投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3、养老保险基金竞争压力巨大

由于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下降,各国养老保险基金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增值竞争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动养老保险投资机制的改革,走市场化投资道路。另外,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基本养老基金纷纷把投资目光转向了中国。最近,许多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已开始布局和投资中国资本市场,这会进一步增加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竞争和压力,给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带来更高的保值和风险控制要求,为了适应和应对这些风险,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率和水平,保证基金的安全,保障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我国养老保险投资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1、提高统筹层次使投资体制改革内生化

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本由各省统筹管理,这样的统筹模式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提高统筹层次,将养老保险的统筹管理机构提高到国家层面,打破地方割据,实行集中管理是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和收益的有效途径。我国应成立全国独立法人机构,负责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这样可以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明晰,权责清楚,提高管理的积极性。

另外,提高统筹管理层次,可以使得投资体制的改革内生化,提高改革的效率。由全国统一的法人机构独立管理基金,解决投资主体不明问题,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投资收益,管理机构会主动改变以往效率低下的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模式,而主动进行投资体制的改革,采取多元化的组合投资策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和效果,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水平。

2、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是银行存款,其收益率低,难以避免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必须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拓展新的投资渠道。

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有效选择。通过组合投资,不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从而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最低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养老基金投资于产业具有风险低和收益高两方面的优势,这与养老基金数额巨大、来源稳定、收支间隔时间长的特点也比较匹配。养老基金以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运作,具有多重的基金资产安全保护机制,也能满足养老基金风险最小化的需求。因此,应该充分研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渠道和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养老保险基金扩大投资渠道。这样可以减少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对银行存款的过度依赖,从而激活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体制内生性变革,提高投资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立法和政府监管,防止道德风险

统一的全国性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效率,但同时由于集中化的管理和运营,也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市场化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有效的监管,必将会发生侵蚀养老保险基金的行为,最终损害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影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稳定和发展,甚至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造成损害。因此,建立与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和统一管理相配套的监管法律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

我国可以建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劳动社会保障部、各地社会保障政府部门以及与第三方审计代表构成共同的养老保险监管体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进行政府和社会的共同监管,以避免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很难避免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建立真实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参保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渠道和收益情况,这将大大有利于监管的实施效果。

此外,我国还应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对养老保险运营机构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这样可以提高其投资的积极性,降低风险,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自我增值,适应我国抚养比例增高的趋势,实现老有所养,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玉秋:土地资本收益与农村养老基金筹集模式创新[J].求索,2009(8).

[2] 成思危: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3] 张彦:互动双赢:社会保障基金进人资本市场的战略意义[J].江淮论坛,2000(5).

[4] 凌文豪: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体系的挑战及对策[J].求索,2009(10).

[5] 郑秉文:社保基金投资股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贸研究,2004(9).

[6] 黎民、王翠琴: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一项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7).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6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8.5亿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5万亿元,作为社会养老战略资金储备的社会保障基金净资产达到1.9万亿元,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正处于规模快速增长时期。规范的投资管理正稳步推进过程中,社会保障基金和几个典型省份已经取得部分运营经验。表1给出了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相关收益率情况。②数据根据社会保障基金财务报告和山东省历年相关文件得到。保险有关的收益率情况,考虑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成立至2015年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并管理巨额资产,养老保险的规范投资运作具备了实践基础。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已初步建立起相对规范的投资体系,典型如社会保障基金资产配置的三级结构,能够有效做出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同时,还能在权益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做动态的配置调整,期限从五年滚动到季度的相机调整。表2给出了社保基金五年资产大类构成概况,其逐年调整应对了金融市场潜在收益率情况。尽管投资运营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缺乏长期投资管理经验,还未经历极端投资环境的考验。建立在未来负债现金流评估基础上的资产负债管理还为开始,个人账户实账化程度有待提高。这些都急需在投资运营的规范建设中加以完善。

二、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中面临的问题

1.养老基金投资通道过度依赖社会保障基金,存在长期制度隐患基金投资运营的制度框架、管理办法已经确立,以广东省和山东省为代表的委托投资模式取得了初步运作经验。但养老保险收支结余情况地区差距大,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导致的未来负债现金流规律也不尽相同。当前投资安排通过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这需要基金有较大规模结余和国企资产划转,只是对结余资产进行长期投资,本质上还不是通过养老保险收支现金流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提高投资收益。随着不同地区人口红利的陆续消失,老龄化问题严峻考验着投资运营机制安排。过度依赖社会保障基金在有利于地区间资金调节的同时,投资风险的受托主体单一化给基金带来的潜在风险。2.养老保险基金精算评估未实现制度化在基金管理部门和学术部门,对养老保险的精算评估研究已进行多年,但在省和市这一层级,定期的制度化的精算评估还未实施。基金管理者无法清晰描述近期的现金流收支情况和精算资产负债评估情况,投资经理无法根据规范的精算评估报告为依据制度投资策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随着城乡居民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深化,养老保险精算研究的深入,科学评估未来现金流规律,进而用于投资管理正变得比较迫切。3.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监管安排还不够成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是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目标过程中有力的保障。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全部由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等多部门参与管理,基金信息披露少,管理不够透明。《养老保险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省级政府作为委托人,社会保障基金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作为受托人,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基金公司等进行投资管理的制度安排,并主要由中央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实施投资运营监管,这种安排拉长了养老保险参保职工到投资经理的距离,没有明确将基金管理机构和参保职工代表作为监管功能执行者,结合不够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长期中,养老资产存在巨大的监管隐患,容易产生投资管理者侵害基金利益问题。4.投资管理人才和团队建设仍需完善近三十年的金融市场发展造就了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投资人才,但距离成熟金融市场的人才队伍还有很大差距,优秀的金融团队不多。同时金融领域乱象丛生,在债券和权益投资领域腐败和严重违规问题频发。近年来广泛进行的金融创新反而成为滋生问题的温床。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要求在长期中获得稳健增值,这尤其需要专业人才和优秀团队进行投资管理。

三、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考虑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建设守法规范的金融市场,为养老保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国际经验看,由于创造了一个守法规范、相对健康的金融环境,近年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反腐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养老保险基金是金融市场的最大规模投资者,资产所有者和投资管理者在空间和时间跨度上被充分隔离,金融市场的不健康极易产生严重的委托问题,伤害参保人利益。2.放松对基金投资的管制成熟国家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往往经历一个逐步拓展的过程。如英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比例从开始上升了30%左右,其对外投资比例也经历了一个大幅提高的过程。当国内经济增长陷于停滞,金融资产回报很低时,通过适当国际投资使养老风险在国际间实现分担是不错的选择。因此,随着投资管理的日益规范,不断拓宽投资范围,放松管制是合理的选择。3.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倡社会责任投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要考虑社会效益,比如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虽然投资周期长,回报率相对较低,但其社会效益不容忽视。重视社会效益也成为了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区别于其他投资资金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国际上看,养老保险期限的长期性决定了其社会责任投资具备可行性。4.制定恰当的组合投资策略,并进行战略和战术性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通过战略性比例确定和相机战术性调整提高收益能力,组合投资以适当的分散化使整体投资风险大幅降低。表3给出了负债现金流管理下大类资产配置的实例,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恰当精算评估,在省级层次对结余资产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投资是可行的。5.制定合理的监管安排,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基金投资的监管功能应由类似基金理事会的机构负责执行,通过理事会成员或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安排,充分体现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如成员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参保职工代表、社会公众代表等,并明确界定其权力、责任和义务。在内部监督之外,还应由适当的公众监督,制定规范的投资管理信息披露制度是实施外部监督的关键。

四、结论

养老保险投资涉及复杂的制度安排,同时投资运营的成败效果要到多年后才能真正显现。对个人而言,老年财务风险管理缺乏可纠错性。对基金管理者而言,基金投资的规模和期限特点使投资运营必须在规范有效的框架下进行,规范投资管理的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作者:杜立金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慎十、张维超.关于地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社会保障,2012年第6期,38-39

[2]蓝星、李欣.养老保障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研究探析[J].时代金融,2016年第7期,289-291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7

【关键词】严控,社保基金,投资风险

社保基金投资风险管理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怎样识别和防范投资风险,它的目的也就是在控制好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收益。近些年来,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通常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制度性风险,其二是市场性风险。制度性风险的主要表现方式为: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员在地方或者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挪用社保基金或者进行盲目地投资一些股市、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从而导致社保基金的管理风险大大地增加,导致社保基金的支付危机。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方式为: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员对方的选择、激励、监管以及方的把握市场的能力等方面不能认识和把握不足。面对以上的这些风险,我们在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中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和规避呢?笔者认为:

一、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实现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收益的最大化。

大家都知道,投资就是为了收益,然而收益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社保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性的战略投资,我们不可能做到永远地“追涨杀跌”,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循:①安全性原则,即有效地控制投资预期的风险,使投资行为本身给社保基金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于“零”。②营利性原则,即在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③流动性原则,即保社保基金的投资在其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可以随时变现。④分散性原则,即使投资行为和投资方式多元化,不高度集中在某一领域。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投资,能耐得住寂寞,着眼于长远。既不能去片面地追求高收益,也不能一味地拒绝承受适度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求投资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用十二字概括就是“安全至上、谨慎投资、长期增值”。

二、制定投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

尽管国家出台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但是,它还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众所周知,社保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才能得到最有效地保证。所以,我们应该督促国家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进行立法,唯有如此,才能使社保基金管理者,在投资和运营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使财务风险的防范制度化、法制化,才能有效防止管理乱象的出现,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更加稳定。

三、健全基金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监督机构,形成完整监督体系。

要想使社保基金实现高效、安全地投资运营,不仅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还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形成一个完整地监督体系。为此我们必须要强化三个方面的监督: ①内部机构监督,即社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部门和下级机构的监督。 ②外部监督机构,即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机关等其他政府机构对社保管理机构的监督。 ③社会监督,即社会保障监管委员会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在社会保险制度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通常都建立有相对独立的专门监管机构,如荷兰的社会保险委员会,澳大利亚的保险与养老金管理委员会,德国的社会保险民间管理机构和“社会法庭”等。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社会保险法》对监督委员会的构成也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社保基金的监管仍然以行政监督为主,也仅仅实现了内部的监管,而外部的财政、审计、监察、社会舆论、社会保监会因常常无从知晓基金的筹集和运用状况而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所以,我们对社保基金的投资与运营,要严格强调三个方面的力量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全程监控,不留死角,要做到对投资运营进行绩效评估,不能单单看收益有多高,而应从收益、风险、投资过程等多方面评价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过程,进而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增值。

四、优化基金投资组合,分散投资运营风险,实现社保基金增值。

作为一成熟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在投资时,就必须考虑到既要使投资获得收益,又要降低风险、减少失误,就必须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作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不妨看一看马克・伟兹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它对于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操作是十分有帮助的。该理论认为,当数种投资组成一个投资组合时,这个组合的投资报酬率是个别投资的加权平均,几个高报酬的投资组合在一起仍然能维持高报酬时,它的组合的风险却能够因为个别投资之间的不同涨跌的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所以能够降低整个投资组合所具有的风险。因此可见,该理论就是以分散投资来降低投资风险的。然而,如若投资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仍会出现“组合风险”。所以,只有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其一是在投资品种上,要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其二是在投资期限上要分散,做到长、短期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对社会保险的投资有一限制,具体说来就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得高于10%,证券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如此的投资结构和布局,在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社保基金还存在着较大的隐性债务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对于股票和证券的投资应该适当地保持较低的比例为好。

五、建立优秀人才队伍,确保社保基金投资理性运营,降低风险。

纵观全球,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它的投资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乃至整个世界。而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业务和技术又都有其各自的特殊的业务内容和自身的规律性,这就要求必须有懂专业、懂技术、懂经营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这项业务工作,而事实也证明,在没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相应资金投资机构的条件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精、尖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来对社保基金投资进行操作,才能降低风险。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8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下,这些基金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进行管理,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统筹与调剂的具体办法,指导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存储、划拨社会保险基金。

另外,我国还于2000年9月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该基金系为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而由中央筹集管理的社保资金,并非地方的社保基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总则第二条这样定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该基金的监管机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目前公布的全国社保基金2002年年报显示,其年收益为2.75%(高于2001年度的2.25%),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合计

1241.86亿元,其中股票为12.26亿元,占1.02%。

上述两项基金均是为应对退休人员所设立的保障基金,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本文的社保基金投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我国的企业年金在2000年以前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企业自愿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它是职工福利待遇延期支付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不同于澳大利亚、瑞士的强制性养老金制度。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虽然不由政府直接监管,但它的运作要受到政府的监督与监管。根据《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报告统计,截至2000年底,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数为560.33万,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人均3425元。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基金运营管理主要是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在国家连续降息的情况下,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很低。2000年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平均只有2.79%,其中行业为3.2%,地方则更低,仅为1.34%。

2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相同点

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都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预期支付额度比较确定、目前收益率偏低的特点。它们在如下方面是相同的:

2.1投资面临的风险相同

一般而言,作为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者在任何一种资产中所可能承担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坏债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政治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在这些风险当中,几乎任何一种风险都包含了两个性质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可以分散的非系统风险,即由于某一种资产的个别因素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与整个资本市场不相关,这就是说,一种资产的非系统风险并不会连带地给其他资产也带来风险,所以它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加以消除;另一部分是不可以分散的系统风险,它是由于一般经济环境或整个资本市场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它不可能通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而消除。如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在实际给付之前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面临着通货膨胀即购买力的风险,因此如何规避风险、实现对二类基金的保值增殖是基金管理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为降低国家工资替代率,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提高退休人员的未来生活水平等也使得我们要加紧对基金的投资研究。

2.2投资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由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共同基金等组成。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的状况是规模过小、结构不尽合理、而且投资收益偏低。一旦作为机构投资者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后,基金的投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变为互为前提了。一方面当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用于资本市场后,它会改变资本市场中的资产结构,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因为是机构投资者,它的目标价值是中长期的。以股市为例,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期长,资金规模大的机构投资者,它追求的是持股期间的股息收入,这与从事股票买卖赚取价差的投机者不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众多机会投资者短线投资带来的股市频繁波动,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另外这两种基金在投资过程中通常对几种投资工具进行投资组合,有利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催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的资本市场会提供多种投资工具,完善的资本市场为社保基金和年金基金提供更复杂的资产配置方式和更多样化的风险分散手段,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率。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和资本市场相辅相成的关系已经被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实际经验所证实(见表1)。

2.3投资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经历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的转变。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实行也不过10多年的时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都需要理论先行。对这两项日益庞大的关乎百姓生活的“养命钱”的投资运营,国家一直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关于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规模和比例的出发点均遵循“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养老金缺口的日益增大,未来支付压力使得政府会加强对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立法。如2003年1月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年5月1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也相继出台。另外,有关在投资监管、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酝酿之中。

3社保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不同点

3.1抗风险能力不同

以上对社保基金的定义我们知道,社保基金保障着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它的及时给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当社保基金用于投资时,我们在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投资三原则时,我们必须着重考虑安全性即其承担风险的能力。所以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政府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并全部用于职工的养老保险,严禁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和挥霍浪费。基金节余款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于银行专户,严禁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而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而言,由于它是职工福利待遇的一部分,退休职工在取得稳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后,为追求更好的退休待遇,一般能够接受在专家理财的条件下,将企业年金基金投向风险较大的投资领域,以求得未来更高的给付水平。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社保基金采取的是稳健的投资策略的话,那么企业年金基金则可以采用进取的投资策略。

3.2投资工具不同

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限于存入财政专户和购买国家债券,还有极少数投资于股票市场,投资收益率低。目前国家对于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和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我们也看到年金基金的收益率也不乐观。因为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抗风险能力的不同,我们可以适度地作出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比例的尝试。2003年3月底,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出决定:今年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为总资产的25%(可上下浮动5%),这与去年5.1%的股票投资比例相比较而言,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力度明显加大。同样企业年金基金也可以在股票投资领域、公司债券、期权投资、风险投资、房地产,国家大型基建项目等方面加大投资比例,毕竟企业年金基金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与社保基金相比,企业年金基金应该有更为广泛的投资渠道,采取更多的投资工具。

3.3投资监管主体不同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采用的是由全民事业单位(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内设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等)进行集中投资运营的形式,也可以说主要是采用了集中性公营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形成了以社会保障监管委员会为核心的宏观层次监管;以地方各级劳动社会保障机构为中心的中观层次监管;以社会保障投资主体为微观层次的监管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另外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则负责监管全国社保基金。我们认为既然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企业和职工自愿交纳基金,同时作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它的投资运营应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办理,走企业化发展的模式,它的监管应该交由私营部门监管和运营。企业年金基金在国外交给私营部门管理,往往取得较好的收益(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当养老基金被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时,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往往高于被政府机构管理的基金。原因不难理解:当养老基金在寻求间接入市的管理公司时,那些资金实力雄厚、专业化水平高、有着丰富资金运作经验的公司脱颖而出,能够满足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而大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养老金由于政府自身运营效率不高、养老金在投资方面受到较多限制、缺乏竞争机制等原因而导致养老金收益率不高甚至出现严重缩水的情形。

摘要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到个人部分积累制度的转变,已经积累的社保基金面临着保值增殖的客观要求,传统的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专户的投资方式必须作出调整;而企业年金制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年金基金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对监管体制的要求均与社保基金不尽相同。本文将从投资的层面比较二者的异同。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