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0 16:58:21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1

一、认真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一)制定评估总结工作方案,镇依据省产改领导小组规定的评估内容和指标、制定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评估总结方案,明确评估总结总体要求,评估内容、操作程序、方式方法、时间节点、基础保障等,推动评估总结工作有序开展。

(二)召开评估总结动员会议,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时召开评估总结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按排部署评估总结工作。

(三)开展专题培训,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业务人员对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评估总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稳妥开展评估总结工作

按照镇评估总结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评估总结(一)系统梳理。对照省市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全面检查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合作社改革、折股量化、登记赋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具体工作举措等8个方面60项指标,确定产改工作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査漏补缺。根据梳理结果制定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村要提出整改意见,限时完成整改任务,必要时由镇产改办派驻工作组,到现场督促和跟踪整改工作。

三、加强检查推进评估总结工作

由镇产改办组织人员到各村开展抽査,每个村抽査一个组,抽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进行。

(一)听取汇报。听取村产改工作小组工作汇报。

(二)查看资料。依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考核评分表相关内容,查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从按排部署到完成任务全过程的相关资料及报表。

四、评估总结工作取得成果

(一)证书印制、颁证工作。镇各村已全部完成登记赋码,提交提供村组股权证信息资料,由市产改办及时与投标公司衔接完成证书印制工作,等待发放股权证书。

(二)按照《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将各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环节所有资料都进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制度性问题上: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原因是农村集体资产按照惯例进行管理,很多资产明确,村民认可的财产没有文字材料证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证明。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理顺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的原则。坚持主要村务活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和及时公开制度,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农村“三资”保值增值新途径。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解决群众隐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为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要求

围绕当前我市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各项制度,妥善化解和消除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纠纷和隐患,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通过“三资”清查,各镇村集体组织要达到:

资金——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

资产——帐物相符、产权明晰、使用合理;

资源——底数清、坐落清、权属清。

三、方法步骤

此次清查治理活动,从今年7月20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7月20日—7月31日)

市农业局作为“三资”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三资”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三资”清查治理的日常工作由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负责。

此次清查治理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从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国土、建设、民政等部门抽调专门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各镇、村,就当前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整理基本信息资料,落实具体工作任务。

市纪委牵头从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镇村对清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

(一)成立机构。市、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清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配齐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主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集中时间和力量,确保专项治理活动顺利开展。

(二)动员培训。对市、镇、村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明确集体“三资”管理的目的、意义;明确清产核资的具体要求和步骤。即自查申报、组织核对、复查、核定“三资”存量和填报“三资”清查表。

第二阶段:实施工作阶段(8月1日—9月10日)

(一)摸清存量。对全市8个镇的7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摸清底数,清查到位。

(二)明晰结构和清查范围。

1、农村集体资金:以2008年12月31日为时点,清查农村集体一切资金收入,包括原始积累、发包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征用土地补偿费收入、变卖集体资产收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收入、国家及上级拨入的资金收入和借入资金等。

2、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农村集体一切固定资产,按实际拥有量重新登记,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有些主要生产工具和设备,单位价值虽低于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应列入固定资产登记。(1)集体所有的交通工具、建筑物;机电设备、通讯广播工具及其他办公设备等;(2)集体所有的农业机械、农业设施,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粉碎机、播种机、农田水利设施等;(3)集体所有的公共设施,包括村级公路、闲置校舍、生活用水设施等;(4)集体所有的企业资产,包括村集体兴办或合股、兼并的企业资产(包括在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集资建设的项目中,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及相应的增值资产);(5)集体所有的馈赠资产,包括单位和个人对村集体的无偿拨款、捐赠财物形成的资产。固定资产计价:对帐面有的固定资产价值按原值登记,有物无帐的固定资产价值按现行评估价(集体讨论确定大约价值)登记。清查村集体债权,包括应收款、应收帐款、农户往来欠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清查村集体所有的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3、农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果园、草地、水面、滩涂、矿产、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沟)等(可以评估的资源、资产价值,集体研究确定登记);人力资源:包括户数、人口、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常年劳务输出人数、省外劳务输出人数、技术特长人数等。

(三)核实产权。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对集体现有帐内资产、账外资产以及土地的权属进行核实、登记,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关系。

(四)理顺关系。对集体债权、进行清理、确认。对清产核资中暴露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妥善解决,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登记建档。在对各村“三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登记、审核的基础上,各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各村报账员,按本镇、本村实际情况,如实填报“三资”清查表,形成台帐。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9月11日—9月20日)

各镇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汇总好原始资料、相关文件、表格和数据,立卷归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检查集体“三资”管理情况。查看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转让、承包、流转等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村级工程项目是否公开招投标,有无“人情”承包和“职权”承包现象。

二是检查二轮土地延包情况。查看二轮土地延包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机动地招标,合同证书未入户,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

三是检查合同管理情况。查看农业承包方案、发包民主程序、会议记录、承包合同等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范。

四是检查工作作风情况。查看集体“三资”管理中是否存在办事拖拉,瞒报漏报,虚报乱报、记载不实和敷衍应付的问题。

对查出的上述问题,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保清查治理活动取得实效。

第四阶段:整改汇总阶段(9月21日—9月30日)

一是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对各镇上报数据进行汇总。

二是各镇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把整改结果上报市农业局。

三是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工作程序。

四、工作要求

1、确定全市统一的清查基准日为2009年7月20日。

2、注重工作中的主要环节:

(1)自查申报。首先由农村各集体经济组织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把没有纳入会计核算资料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的自清自查,填写“农村集体“三资”清查表”申报。

(2)组织核对复查,核定资产存量。在农村各集体经济组织自查申报的基础上,由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和市、镇工作组组织力量,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数据进行全面核对和重点复查,核定资产存量,处理好清查出来的各种问题,出现误差需要调整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镇共同调整。

(3)填报“三资”清查表。通过自查、复查、核定,取得各项“三资”数据,填报“三资”清查表一式三份,镇、村各执一份存档,一份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3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刚才,王虎同志传达了《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经管局、市场监管局、桑村镇和山城街道东山亭社区4个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决心很大、干劲很足,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下面,就推进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央部署的一项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重大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项改革,各级高度重视。继去年12月中央下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后,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会议,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加深对这项改革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指导工作开展。

(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农村活力的重要制度创新。去年4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包括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再次明确重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整个农村改革所取得的重大制度性成果,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从现在的情况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作用发挥充分,“统”的功能发挥不够,统分结合的优越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各类要素潜能得不到充分释放。从实践层面看,全国、全省很多市县积极探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全省12个市的13723个村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分红26亿元。其中,我区10个镇街72个村累计分红1421万元。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放了生产力,这正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生命力所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写入报告,其中农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报告提出,“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我区是农业大区,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点,通过改革把农业农村蕴含的潜能激发出来,把活力释放出来。在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目标,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主动作为,把这项改革推动好、落实好,确保见到实效、走在前列。

(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中央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增速快于一般农村人口的“三个快于”的目标要求,实现好、保持好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去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080元,增速为8.5%,只比城镇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占58.5%,家庭经营性收入占34.8%,转移性收入占6.4%,财产性收入占0.3%。由此可见,持续增收的短板是财产性收入支撑不够,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就是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目前,全区农村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76.7万亩,农村集体账面资产达到6亿多元,村均217.4万元。这些资源和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发挥最大效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群众十分关注,要求非常迫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的归属,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的权能,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而且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要素的配置,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集体经济是农村治理的重要基础。集体手里有“一把米”,农村的许多事情办起来就比较容易。在浙江任职时,把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考核镇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2015年底,浙江率先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目前,该省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村均集体收入达到123万元。我区还有集体经济“空壳村”86个,占全部村居的31%,由于集体没钱,许多事情办不了、办不好,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导致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弱化。另外,由于个别村对集体资产管理不善,导致出现集体资产被侵占流失等现象,引发信访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和谐稳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就是要在制度层面,避免集体资产被侵占流失,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农村社会治理的物质基础。

二、聚焦关键,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时间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推进这项改革,既要鼓励创新、勇于实践,又要坚持原则、把控方向。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五点:

(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改革重点。这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村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健全台账管理制度,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时间安排上,2017年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50个村的试点任务,2018年全面推开,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有三类:一是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二是用于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三是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这三类资产都有改革任务,但要分类施策。对资源型资产,要继续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集体统一经营的运行管护机制,更好地提供公益性服务。经营性资产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确权到户不是把集体资产分了,而是明确谁有这个权利,说到底是要保障好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

(二)把握总体要求,明确改革方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改革稳妥有序推进。一要守住改革底线。强调:“农村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四个不能”是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必须要认真把握的。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但必须守住法律政策的基本底线,避免犯原则性错误。要坚持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让集体资产流失,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要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不能让老百姓吃亏。二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既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推进改革的主体,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让农民参与,接受农民监督。特别是对改革中涉及的重大事项,比如怎么去认定集体成员,资产如何量化,是到户还是到人,都应该让农民自己做主,然后依程序进行公示公告。三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由于各村的村情和自然禀赋千差万别,集体资产存量和集体经济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农民群众的意愿诉求更是多种多样,改革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先易后难、分类分步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聚焦“三个环节”,明确改革路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环节众多、程序严格。为保证质量,要在三个重点环节聚焦发力。

一是清产核资。首先要摸清家底,这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如果家底不清,就很难实施改革。要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等,理清债权债务,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这项工作要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同时,依法清理规范各类承包合同,明确集体资产的权属关系,为化解村级债务奠定基础。

二是清人分类。就是要确定每个集体的成员都有谁,这是产权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概括地讲,一是集体成员都有份。只要你是这个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集体资产确权到户、量化到户,你就会有份额和权利。二是谁是成员科学界定。谁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由农民群众民主界定。《山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了具有股权分配资格的7种情形和不具备分配资格的6种情形,在进行身份认定时要严格遵循,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依法科学规范界定成员身份,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三是股权配置与管理。这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总的思路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合理量化到人、确权到户。这样做,不是把资产分了,而是把股份、份额量化到每个集体成员身上,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有很大的不同,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土地在内的基本生产资料属于成员集体所有。针对这种特殊性,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特别是防止外部资本的侵占,改革的范围严格限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股份流转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确保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结合我区实际,设置集体股和成员股,集体股原则上不得高于总股份的30%,成员股不低于70%。在股权管理模式上,原则上实行静态管理,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可依法继承,可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转让。成员退股,可将股权通过赠予、转让等方式流转给其他成员,但不得退股提现。

(四)抓好“两个关键”,确保改革质量。要抓住两个关键节点,把改革任务做实做细。一是严格工作程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程序要求严格,包括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配置与管理、资产运营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都要充分履行民主程序,让群众了解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做到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该签字的签字,该有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确保改革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二是科学运营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要成立股份合作社,采取市场化方式管理运营集体资产,有条件的,可以自主经营;没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由其他主体经营或与其他主体联合经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经过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招投标后进行,防止少数人说了算,避免造成经营不善和资产流失。

(五)谨慎推行权能拓展。按照“量化到人、确权到户、户内继承、社内流转、拓展权能、长久不变”的原则,谨慎推行权能拓展试点。一是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体系。加强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街农村产权交易所建设,设立招投标管理中心,实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场交易、公开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最大化地发挥资源效益。二是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中央要求赋予农村集体产权抵押、担保等权能,金融部门要在总结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探索创新力度,研究制定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办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搭建股权融资平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体系,建立农村产权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金融支持。

三、强化组织领导,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区级直接领导、部门协调服务、镇街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细化任务,统筹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区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同时,还将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从经管、农业、林业、水利、民政、审计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指导。镇街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队伍,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改革不仅仅是经管部门的工作,必须发挥好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特别是镇街党(工)委书记和相关部门“一把手”要主动担当、亲力亲为,加快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二要强化目标管理,加强协作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协调、抓落实的作用,量化分解各项任务目标,列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经管部门要带头吃透政策精神,牢牢把握改革流程,做到步骤不少、程序规范,内容不减、成效明显。财政部门要将产权制度改革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管理,给予支持保障。其他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服务指导,推动改革早落地、早见效。

三要创新方式方法,做好培训宣传。要加强人员培训,由区经管局牵头,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对参与改革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真正掌握各项工作原则和方法步骤。各镇街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听得明白的语言,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精神和工作部署,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要加强督导考核,推进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分析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做到真督、实导、严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严肃工作纪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对作风不实、措施不当、违背政策而引发不稳定问题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介入、全程监督,对借改革之机谋取私利、侵害农民利益的,一经发现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迁就,确保改革在和谐稳定中推进。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4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位于XX市市西郊,距XX市市区XX公里,XX路贯穿全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辖XX个村民小组、农户XX户、总人口XXXX人、耕地面积XXXX余亩。

二、主要做法

2016年,XX市被确定为XX省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县后,龙泉村作为XX镇股改试点工作村。2017年,XX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XX村按照市、镇产改工作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成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成立了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干部、各组组长为成员的产改领导小组,制定了《XX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二)召开会议,宣传动员培训。

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各组3-5名代表约40余人参加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动员及培训大会,使村、社干部及农户进一步明确了股改的目的、意义及操作规程。

(三)民事民议,确认成员身份。

一是根据XX村实际,制定了《XX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办法》,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讨论,并将通过后的确认办法用文字方式张贴在村部及每个组的公开栏;二是按照申请、审核、户主确认签名、公示等程序,界定全村具有成员资格的人数为XXXX人(其中保留人员X人:主要是五保人员),涉及农户XX户。

(四)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

按照农业部等九部委和XX省农业厅等九厅委《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和市、乡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了村级集体资产的查漏补缺和组级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村级成立了村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委会成员、监委会成员、各组组长、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各组成立了本组组长为组长,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

2.明确清产核资范围。即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山岭、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资产;用于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务的非经营性资产。

3.核实资产建立台账。以村组会计账簿为依据,采取先帐内后帐外、先资金再资产资源的方法,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类登记造册。对呆账、坏账等问题,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进行账务处理。

4.公开公示结果。村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及时将《XX镇XX村集体资产明细清理情况》在公示栏进行公开,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资产资源清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及时上报乡镇审核、备案。

通过以上4个步骤,对村组所有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清理。村级清理核实资产总额XX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X万元,非经营性资产XX万元;组级清理核实资产总额XX万元。

(五)量化资产,落实成员权益。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设置成员股。将村级经营性资产X万元按100%进行量化,组级经营性资产X万元按100%进行量化,村民变股民。

(六)完善法人治理。

通过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协商,推选成员代表37名,召开了XX村第一届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出XX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并由阳廷禄任理事长、周厚德任监事长。大会通过了XX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章程。

(七)颁证赋码。

XX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经XX镇人民政府批复,现已成立,联合社向XX市农业局申请赋码颁证,正式成立了XX市XX镇XX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5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永仁县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及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审计监督等办法和措施,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发展力度,树立了一批诸如:小汉坝榨房队、中和村委会、龙头山社区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带动了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集体积累少;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通过对近年来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浅析发展对策与措施。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永仁县位于滇中楚雄州北部,辖6乡2镇60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687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县实有农业人口9.22万人,农户2.3万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4万亩。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3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29个,其中:种植业19个;畜牧业6个;农机1个;其他3个。村级集体资产总额5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45万元;在建工程227万元;货币资金31万元;短期投资441万元;应收款项39万元。村级负债总额381万元,其中:短期借款54万元;应付款项97万元;长期借款213万元长期应付款17万元。乡村集体资本金4768万元2004年末,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5万元,比2002年增加91万元,增长154.1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4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100万元。总支出151万元,比2002年增加98万元,增长184.9%。其中:管理费40万元;其他支出111万元。

2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资源优势全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海拔高差在925米2884米之间,呈立体气候。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永仁县的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轮耕地和二荒地3亩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以后,新垦土地2000多亩,使现有的1260户搬迁户增加了土地面积。对于在县内搬迁的农户,村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收回原驻地承包土地,实行集体统一规模经营或发包经营。二是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村组集体所有的大小水库有1016件,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或转让,也可以集体统一经营发展水产养殖业。三是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34.7万亩,覆盖率达36.2%,活立木蓄积量达711.4万立方米。已发展各类经济林果13万亩,其中:板栗和核桃已达10万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所属的“三荒”发展林果业。四是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松茸、牛肝菌、香菇等名贵食用菌,有茯苓半角、黄芩、龙芽葱木、苦良姜等中药材,有利于村级集体发展协会,实行购销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五是建材原料丰富。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有可烧砖、瓦的土质。如:维的村委会有几十万立方的石材可开采,大坝村委会有可烧砖、瓦的土质。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对石材等原料需求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扩建房增多,对建材原料需求也增大。这些都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门路”

2.2区位优势永仁县位于彝州边陲,与工业城市攀枝花仅一山之隔,距攀枝花市中心只有87公里,随着武永高速公路的开工,永仁与攀枝花的交通更为便利。与其他城市相比,攀枝花是永仁最理想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蔬菜、畜产品等营销协会,创办实体型的村级专业协会提供农产品供、销服务,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双赢的良好效果。攀枝花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永仁县境内有108国道和省道南永线穿境而过,距部级商品蔬菜基地元谋县仅有60公里,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开展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由村级组织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优质稻产业,为攀枝花、元谋等地提供商品粮。

2.3基础优势首先,有一定经济基础。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资产总额达515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现金等货币资金有31万元,平均每村集体资产总额达80万元,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2004年,中和村委会在促农增收工作中,积极争取州、县扶持,投资5万元购买35亩荒山,种植5450棵龙芽葱木和400棵核桃。预计到2010年后,基地400棵核桃将全部挂果,每棵产量按5-10公斤计算,将实现总产量2-4吨,可实现产值2.5-5.5万元,村委会每年可收益至少3万元。苴却社区利用社区建设机遇,购买原县食品厂库房,实行房屋出租与承包,每年收入近万元。小汉坝社区榨房队充分利用好征用集体土地补偿费资金,创办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体型经济组织—“福海园”年承包收入达6000余元。再次,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措施。永仁县积极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账乡管”等新的农业科技管理办法和措施,在维的、莲池乡试点取得了成功为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制约因素

3.1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有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只有20余个,仅占总数的30%。山区、半山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有很多村委会出现赤字现象。出现了“无钱办事”导致“无力办事”“办事难”和“难办事”现象,因无钱而无法实行村级干部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影响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3.2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末,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155万元,平均每村收入只有2.46万元,而且部分是农业税附加返还,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村级基本无自收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将更加困难,按照当前村组干部设置情况计算,全县有三职干部189人,每年应开支经费80.14万元;计生、卫生、兽医、护林兼治安四大员274人,每年应开支经费48.02万元;村民小组干部893人,每年应开支经费19.37万元;村委会办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3000元,每年应开支经费18.9万元;年均供养五保户285人,每年应开支经费5.82万元。综合上述项,每年维持村组运转共需开支经费172.47万元。目前,虽然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是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若不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今后将难以维持村组正常运转。

3.3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一是村级组织无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级组织强有力的自治权力,但是村级负责人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且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在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扶持。二是管理队伍不稳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级乃至乡镇均赋予了农经部门这项管理职能,但农经部门又是均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性农技推广机构。目前,全县农经管理人员少,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不够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设施条件未能跟上形势的需要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3.4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许多村委会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只要有一定的资金扶持就能创办一些经济实体。但是,近年来各级都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各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少之又少,村级的固定资产又基本上都属于乡镇级所有,在金融信贷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村级无法人资格、无质押资产而无法贷款。如:维的乡维的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资源,面临武永高速路的开工和乡村道路建设的机遇,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付诸实现。

3.5村级不良债务大,集体经济包袱沉重。乡村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固的一大障碍。目前,全县村级债务有743万元,每村负债额高达18.58万元,农民人均集体负债额达8元面对农村税费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不断深入,村级靠收提留搞集资摊派取得收入的年景一去不复返,大部分村委会除了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微乎其微,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更不用说有钱还债。这种收支矛盾和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要寻找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条捷径。

4对策措施和建议

4.1完善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大对村级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集体兴办二、三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管理,将专业协会办成实体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将其融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群策群力,加强领导。把把解决“空壳”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发展一个带动一方”的思想,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并力求取得实效。二是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扶持的政策措施。要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如:对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实力较弱的,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年收入万元以上的,通过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二、三产业,创办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村办企业。村委会也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土地等无形资产入股积极招商引资,创办实体型经济组织。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省、州列项扶持。同时也要把该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整合县乡财力,分批分期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带动全县发展。

4.2健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抓发展,而且更要抓好管理,以确保其健康发展一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根据农业部、监察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建立健全民主理财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强化监督管理,做到村务公开与集体经济管理相结合;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相结合。二是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结合村务公开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三是推行“村帐乡管”工作。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全县逐步推行“村帐乡管”工作,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积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4.3正确引导,积极创办集体经济实体。目前,村级维持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取消农业税以后,村级组织经费将更加困难,若不解决好过渡期经费问题,将削弱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甚至引发农民负担反弹,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州党委、政府比较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促进与发展工作,2004年颁布的《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将保护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空壳”村问题列为一项工作内容。州委、州政府也在2004年的促农增收工作中,列专项资金扶持解决“空壳”村问题。所以,要抓住机遇,探索、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6

一是积极做好村级规模调整工作

按照《__镇村级规模调整工作实施方案》总体部署,成立了以农经站为主的__镇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小组。我站认真履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行村级集体资产清理处置工作程序,及时冻结涉及规模调整村的集体资产,理清债权债务并完成载体转移,编制明细清册,出具清产核资报告,针对性采取直接全额融合资产法对集体资产进行了优化处置,确保了村集体财产安全、完整、不流失,有力推动并巩固了村级规模调整工作的成果。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

结合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我站及时组织任期内财务审计工作,审计过程由各村民主理财组参与监督,审计结果在第一时间,实事求是地报告给各村选举委员会,并在村务公开栏及镇政务频道向群众公示,切实履行了干部离任审计监督职责,确保了换届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1、抓公开,强化财务管理。贯彻落实《__镇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农村资金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使我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公开化”持之以恒。

2、明程序,强化“双代管”制度。在“三权”不变的原则下,严格按照民主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委托程序,完善了并村后的各村(居)村财委托管理机制。

3、提效率,强化软件建设。进一步对农村财务电算化的软件应用进行完善,全面落实村级会计电算化管理,极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真正把农村财务管理的凭证审核、账务处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管理等功能落到了实处。

四是依法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按期完成了企业统计、农经统计及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调查报表的填报。根据农经口径统计,20__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5.04亿元,占年度任务5亿元的100.8%,农民人均纯收入6840元,同比增长14.92 %元。

五是积极落实劳动保障惠民政策

1、积极参加区劳保局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和自学活动,保障所工作人员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成功解决了5起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追讨工资共20余万元。

2、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年累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43人,其中:学生及18周岁以下人员107人,18周岁及以上人员536人;共征收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82590元,占任务数350人的183%。

3、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成功举办三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150人。以专业教师授课指导以及观看技术影像资料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茶叶生产、加工技能,强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科学引导。

六是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广泛动员、积极部署,充分利用政府网络、有线政务频道、宣传标语和村居户外公告屏等多种途径在全镇范围进行大力宣传普查相关知识,从镇、村共抽调了38名业务素质高、熟悉财务知识和

计算机应用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上户清查登记工作。全镇共清查登记普查对象1334户,严格按照区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经济普查阶段性工作。20__年工作谋划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总体工作思路,不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狠抓落实农村财务监管,减轻农民负担,以指导农村财务审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经信息调查核算统计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高效便民的农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使该镇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做贡献。

工作安排

一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新水平

1、利用村级规模调整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居)财镇管、组财村(居)管”的会计委托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加强村级流动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和资源有效利用率,综合提升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切实做好__居创世有限公司的财务监管工作,使村财镇管机制步入正规化,真正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新的发展。

2、切实抓好村集体财务公开,日常性财务收支做到真公开、常公开,重点财务内容做到专项公开、随时公开,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确保一年内开展两次大检查,重点要解决公开不全面、公开程序不规范、不公开等问题。

3、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摸清村(居)生产性债务情况,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的前提下,分析债务构成,积极探索化解债务的措施和方法,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

4、继续做好农村经济各项统计工作。继续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准确把握该镇经济总量,预测20__年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保持21%的增长速度,达到6.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7660元。

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村居农民负担监控点建设,对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自来水、电费等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是规范村级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严查借“一事一议”名义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三是严格执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依法规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程序,按照“民主决策,成果透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把现有的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运行的轨道。三是采取“政策推动、示范带动、能人发动,积极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依法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政策调研等工作,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基层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1、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20__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镇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指标。完善建立健全“十个台帐”,继续为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搞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2、密切关注镇内各企业单位有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指导完善各项用工合同签订内容,协助区劳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农经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7

一是积极做好村级规模调整工作

按照《*镇村级规模调整工作实施方案》总体部署,成立了以农经站为主的*镇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小组。我站认真履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行村级集体资产清理处置工作程序,及时冻结涉及规模调整村的集体资产,理清债权债务并完成载体转移,编制明细清册,出具清产核资报告,针对性采取直接全额融合资产法对集体资产进行了优化处置,确保了村集体财产安全、完整、不流失,有力推动并巩固了村级规模调整工作的成果。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

结合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我站及时组织任期内财务审计工作,审计过程由各村民主理财组参与监督,审计结果在第一时间,实事求是地报告给各村选举委员会,并在村务公开栏及镇政务频道向群众公示,切实履行了干部离任审计监督职责,确保了换届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1、抓公开,强化财务管理。贯彻落实《*镇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农村资金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使我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公开化”持之以恒。

2、明程序,强化“双代管”制度。在“三权”不变的原则下,严格按照民主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委托程序,完善了并村后的各村(居)村财委托管理机制。

3、提效率,强化软件建设。进一步对农村财务电算化的软件应用进行完善,全面落实村级会计电算化管理,极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真正把农村财务管理的凭证审核、账务处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管理等功能落到了实处。

四是依法做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按期完成了企业统计、农经统计及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调查报表的填报。根据农经口径统计,2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5.04亿元,占年度任务5亿元的100.8%,农民人均纯收入6840元,同比增长14.92%元。

五是积极落实劳动保障惠民政策

1、积极参加区劳保局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和自学活动,保障所工作人员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成功解决了5起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追讨工资共20余万元。

2、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年累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43人,其中:学生及18周岁以下人员107人,18周岁及以上人员536人;共征收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82590元,占任务数350人的183%。

3、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成功举办三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达150人。以专业教师授课指导以及观看技术影像资料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茶叶生产、加工技能,强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科学引导。

六是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领导下,广泛动员、积极部署,充分利用政府网络、有线政务频道、宣传标语和村居户外公告屏等多种途径在全镇范围进行大力宣传普查相关知识,从镇、村共抽调了38名业务素质高、熟悉财务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上户清查登记工作。全镇共清查登记普查对象1334户,严格按照区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经济普查阶段性工作。

2009年工作谋划

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总体工作思路,不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狠抓落实农村财务监管,减轻农民负担,以指导农村财务审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经信息调查核算统计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高效便民的农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使该镇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做贡献。

工作安排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达到新水平

1、利用村级规模调整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居)财镇管、组财村(居)管”的会计委托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加强村级流动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和资源有效利用率,综合提升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居创世有限公司的财务监管工作,使村财镇管机制步入正规化,真正实现农村财务管理新的发展。

2、切实抓好村集体财务公开,日常性财务收支做到真公开、常公开,重点财务内容做到专项公开、随时公开,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确保一年内开展两次大检查,重点要解决公开不全面、公开程序不规范、不公开等问题。

3、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摸清村(居)生产性债务情况,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的前提下,分析债务构成,积极探索化解债务的措施和方法,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

4、继续做好农村经济各项统计工作。继续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准确把握该镇经济总量,预测2009年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保持21%的增长速度,达到6.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7660元。

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村居农民负担监控点建设,对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自来水、电费等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二是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严查借“一事一议”名义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三是严格执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依法规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程序,按照“民主决策,成果透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把现有的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运行的轨道。三是采取“政策推动、示范带动、能人发动,积极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依法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政策调研等工作,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基层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1、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生活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20*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镇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工作指标。完善建立健全“十个台帐”,继续为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搞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2、密切关注镇内各企业单位有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指导完善各项用工合同签订内容,协助区劳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农经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农村集体资产工作总结篇8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必要性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上,再一次明确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要“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这充分说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我们党在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得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作用的基层政权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削弱。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巩固基层组织的核心地位,增强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确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加快农村实现小康,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当前国家财力有限,农牧民收入偏低的情况下,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有效地对农村修路、农田改造、村镇建设、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村自身加快发展的造血能力,不断改善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村组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老**镇村组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是较薄弱的。这个镇在1983年实行包产到户时,就把集体的牲畜、农具等作价分给了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在这期间,各行政村虽然办过企业或经济合作社从事工、商业活动,但因种种原因,现均已停产倒闭。5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目前都没有企业,集体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机动地发包收入,再无其它的收入来源。从被调查的5个行政村、51个组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年底,各村委会的集体总资产为226.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2.39万元,流动资产113.78万元,而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仅有4.92万元,其余为债权109.26万元。另外,债务达126.44万元。具体地看,5个行政村有30%的村资产总额不足50万元,60%的村集体流动资产不足20万元,80%的村集体积累资金不足10万元,60%的村债务大于债权,60%的村集体年总收入不足5万元。

51个村民小组集体资产总计1532.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达1283.92万元,但这其中农民集资打井的资金就占1247.11万元,真正属于51个村民小组的固定资产仅有30余万元,而流动资金中的货币资金仅45.07万元,70%的村民小组帐面无一分现金,作为集体积累资金的公益金,公积金帐面上虽有86.35万元,实际并无现金可支配。各村民小组的收入仅仅靠的是机动地的转发包收入。具体到每个组来看,集体流动资金不足万元的组占68%,集体年纯收入不足万元的和收不抵债的组占63%。从全县情况看,也是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大部分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正常业务开支和少量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有的集体经济严重亏空,村财收不抵支,个别地方“空壳村”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和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据调查,制约村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70%的村组干部存有“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总体来讲,村组干部报酬低、待遇较差,大部分村组干部都是辛苦一年,报酬还拿不到手,只有挂在帐上,这对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有影响的;另外,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依然比较严重,5个行政村中,书记、主任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村有3个,年龄在50岁以上的书记有3个,占60%。村组干部中初中、小学文化水平的比重偏高,达89%,不少人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等懂得不多,对于发展村组集体经济只讲客观条件差,主观上努力不够,导致集体经济逐年薄弱。

2、干部主要精力还没有集中到发展集体经济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组干部的精力平均分配情况为:10%的精力用于抓集体经济,70%的精力用于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和自己的主管工作,15%的精力用于家庭劳动,5%的精力用于应酬及其它事项。绝大部分村干部反映当前农村工作难开展,就**县而言,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村组兴办企业困难,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太少。

3、农民对集体经济不关心。村组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农民对集体经济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对发展集体经济不关心、不支持。他们认为村、组集体经济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关系不直接,经营没有决策权,管理没有监督权,借口减轻农民负担,就什么都不愿交。因此,当前教育农民,给农民讲政策、讲法规,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任务迫在眉睫,在下乡驻村工作中要加大对农民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4、村级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体制下放期间,由于没有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把应由集体统一经营的项目分散到农户去经营,又没有很好加以管理,造成集体果园、山地等资产分光、流失。山区乡镇尤为突出,大部分山地无偿被村民占用,又没有收取任何山地开发使用费、管理费,没有签订任何承包合同,使村集体失去产业基地,村财几乎是空白。二是缺乏使农村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的有效管理机制。原有的一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逐步被取消,仅有的个别优惠政策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而失去吸引力,原来的一些村、组所办企业也都早巳倒闭。对现有的集体资产也存在管理不严,造成集体资产缺乏与浪费,更谈不上集体资产在运营中保值增值。总觉无条件,也无能力兴办什么合适的企业,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只有提留的收取和机动地的发包(留有机动的的村、组),集体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村组经济发展的路子不多。部分村组领导班子素质差,没有一个好的支部带头人,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或只规划没有具体实施案。但主要的原因在于村组干部集体经济观念不强,公仆意见识淡薄,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乏发展经济的思路和管理经济的能力,不能找准一条发展路子。目前,发展集体经济难、完成上级计划难、农村五好建设难、处理民事纠纷难成了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四难干”。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的人才保证机制,在强班子、优化环境上出新招。一要改革选人用人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尤其是选配好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办好事,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基层领导班子。在村组干部的选拔上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实行“三推一审一选”(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和“两票制”(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办法,选拔有能力、有威信、德才兼备的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应尝试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因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多种形式推进村党支部书记的异地任职,并且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二要加大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力度,实行跟踪培养,培养成熟就要及时大胆启用。要建立“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要把能人吸收到党内来”。积极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把那些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管理的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负责人和致富能手纳入视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充分利用党校、党员电化教育、“科技之冬”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学市场,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使一部分党员成为村务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党员中的能人;三是“把党员中的能人培养成村干部。要把党员中的能人确定为后备干部,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档案,通过“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和“双带”工程活动,为后备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尽快成熟,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三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在解决干部工资、福利、养老等生活保障上下功夫,对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解决相应的政治待遇。改革村干部的工资制度,要探索税费改革后如何结合工龄、村人口规模、学历、农民增收以及双目标责任状落实情况发放村干部工资。配强领导班子。解决好“无人管事”的问题是解决“无钱办事”问题的前提,要求村组今后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重点抓住两点:一是从思想观念上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强化发展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对那些集体经济“空壳村”,要增强支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要把扶贫和整顿经济薄弱的村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层层明确职责。

2、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保证现有集体资产能够发挥作用。首先通过清查村、组集体经济的各种资产,摸清集体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营效益情况,做到帐实、帐款相符。其次,通过依法对村组集体组织的各种资产界定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的合法权益。第三,通过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资产进行重新核定,确定集体资产的价值总额。第四,通过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对集体资产清理完成以后,应加强对欠款的回收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及集体主义教育。第五,建立健全财会工作和管理制度,村财务开支实行三审制度(即社长审签,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村委会审核,村主任核签);财务管理实行“村有乡服务”制度,即:村会计业务由乡农经站提供服务,村上不设会计,村出纳由村委会推荐,乡农经站考核聘任。积极研究探索化解村组债务的途径和办法,减轻债务负担,实现节支增收。

3、加大清欠力度:盘活现有集体资产,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得到使用。可以利用收回的欠款作为资本,进行投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搞养殖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投资,同时向个人吸收股金,兴办股份制养殖场,搞牛羊育肥及繁殖;聘请有能力、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杜绝过去政企不分,多头管理的现象,年终按股分红;二是在集体机动地上做文章,招标发包是一种形式,另外也可集体统一管理,想办法吸引外资搞综合开发,但必须由专人负责,签订责任状,制定奖励办法,并交纳一定的风险抵押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体留足机动地,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种有效途径。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村、组在二轮土地承包时却没有留下机动地,既使留下机动地的村、组由于给新增人口分地,机动地也在逐年减少,这样下去,再过几年集体就连一分机动地都没有了。因此,我们建议能否按中央精神“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对新增人口不再分地,所留机动地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加之国家狠抓粮食安全工作,土地升温,应继续规范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积极解决遗留问题,对承包的机动地应公开招标,切实管好用好。

4、寻找新的增长点,多渠道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是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增收。要积极组织开发利用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草场、水面等资源,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招标承包,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发挥区位优势,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靠近城镇和交通沿线的村庄要统一规划,通过建设仓储设施、集贸市场、经营门面等从事二三产业,实行土地和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收入。三是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运输、旅游服务业等,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培育农村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四是企业强村。结合小城镇、村民新居建设,因地制宜兴办新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积极稳妥地发展以农牧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村办企业,并加强管理和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五是抓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差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利用项目建设进行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六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服务站等服务组织,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事业,开展有偿服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组织农村劳务输出,通过为劳动者服务创收。

5、加大对贫困村、“空壳村”的扶持。要从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对贫困村、“空壳村”实行重点扶持。实施开发性扶贫,通过发展开发性生产和专业性经营,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贫困村、“空壳村”自身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

上一篇:制药工程发展史范文 下一篇:趣味教学法的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