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15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1

关键字:初中化学 大众化 生活化 现代化 素质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8

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有许多可以用来作为素质教育素材的内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推进之后,课本教材的设置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教育性。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讲解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开展初中教学的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了初中化学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不只是为了学习学习,更多的是从学习中了解生活的现象和事物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世界,进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一、当前我国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国不断的深入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破除封建迷信传统,宣扬现代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初中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立足于科教兴国战略之上,帮助学生利用起课本教材,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的情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思维等,在此基础上从另一个层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将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通过化学教育实现初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此外,初中化学教育还应该对学生实现国情教育,因为国家的科学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所以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自觉地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保护和改善。同时还可以结合空气,水污染的相关知识,实现对于环境的治理。

(二)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

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再只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同样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之一。如何有效地将课堂教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内容传授,除了要有必要的化学元素介绍,更应该包含必要的实际应用知识,展现化学学科以及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学生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介绍一些火箭发射包含的化学知识,或者我国高端科学技术发展中引入和涉及的化学常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相联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三)要求学生身体和心理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的树立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勇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有严谨的学习作风,与同学之间形成密切的团结合作意识。化学学习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合作,同时也少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操作实验和探究,所以学生应该学会和他人合作,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得到显著提升,其各方面素养也会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四)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学科注重时间操作性,所以注重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和实验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制定规范的操作规定,合理科学的操作方法,还应该确保实验的过程当中安全无危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要求掌握的课堂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暖壶水垢的问题,让学生利用醋酸性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列举,然后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实践性的训练。

二、实现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面向大众化,就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有所差别,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就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对每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兼顾。有些学生对化学学习本身就有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化学教学,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兴趣较淡,教师必须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手段选择以及教育教学考核方式方面,都应该全面兼顾,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

(二)初中化学教学实现生活化,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密切联系自然、生活以及社会的实际,让化学真正成为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例如讲述一氧化碳性质的时候,就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一氧化碳中毒结合起来,也可以更好的通过水和气体的化学反应来配比这个化学方程式,使得学生对于这一现象和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一般初中生而言,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是认识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化学方程式和元素周期表。

(三)初中化学教学要面向现代化,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特点

在教学中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要求。一方面体现在教学理念上,一方面则体现在教学手段上。首先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自身角色的完全转变,同时还应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也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选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其次还实验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好的实现设备的提升与完善,传统实验室中的酒精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多的设备和仪器也应被淘汰,从方方面面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结束语: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既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要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变与创新,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形成对知识的有效把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更好的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素质教育在我国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启杰等.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相关探讨[J].天中学刊,2010,(02).

[2]苏显春. 初中化学教学面向学生生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阶段;基础性作用;学习能力

1)初中物理教学的含义及其要求

1.1坚持以学生自身为主体

当代的教育要主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一切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为依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教师讲授,学生理解的过程,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阻碍,但对于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而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学生们的探究性和思维能力拓展性又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物理教育过程中要适当放宽限制,给予学生们问相应的学习自由度,便于让学生们自由的探索物理知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凸显出学生们的主体性,使学生们积极展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者个人的学习特长。

1.2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探索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教育,在物理学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在物理学科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物理对于探索能力拥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应予以着重的培养,运用探究的方式将物理知识向学生们灌输。要提倡学生们具有质疑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将知识定义为权威科学,让教材中的知识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使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去探索发现物理知识的奥秘。教育学家施瓦布就曾提出不能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

2)初中物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

2.1为学生们指明物理上的常识

物理知识具有多重性的作用,它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的角度,在生活中更有许多实际的事例需要用物理的知识进行解答和理解。通过对物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了解生活中的许多现象,知道为什么冷饮的冷气体流向总是向下的,知道了眼睛近视的度数到底应如何计算,也知道了医院中治疗结石的手段是运用的是什么原理。虽然对于这些物理性常识并不一定就会得到学生们的应用,但对于我国培养全方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如多大的电压是在人体的承受范围内,电路故障的处理等电力方面的安全常识也会进行适当的教育,间接地增强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教会给学生们更多的生活实践技巧。

2.2为初中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最初阶段,初中物理教育对于学生们未来的物理方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常在在初中教育的时期,相关的物理教育主要向学生们灌输的是物理的最基础性知识,而这些基础性知识正是学生们进行物理学科领域的关键,只有熟练的掌握了相关物理知识基础才能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也才能具备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相关素质和能力。同时,大多数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是由于对物理有着很强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激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而物理兴趣的培养往往都是从开始就形成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育时期一定要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提升学生们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3)如何更好地发挥初中物理在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作用

3.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定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更好的发挥初中物理知识在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的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们将知识面不要仅仅拘泥于书本教材中,要怀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并从自身的质疑角度出发,为之不断地进行相关的探求。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大胆的设想,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促使学生们掌握一套科学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其指导下不断地在物理学科的道路上前行。

3.2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与此同时,初中物理的教育要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接轨;针对于过去我国培养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物理由于其自身的相关特性所以可以与创新实践能力做到完美的对接,其中学生们是物理未来发展的希望,创新又是物理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于学生和物理学科来说都具有颇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3.3在物理的教学中使学生们强化协作精神

其次,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还要渗透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学习;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们通过合作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又在遇到困惑而得不到解决时寻求老师的协助,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们的自豪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将得以提升,同时学生们的独立性也将得到极大的培养,减轻了学生们对老师的过度依赖。培养了学生们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学生知识理论丰富而动手实践能力差的局面。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4要使学生们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

最后,在初中物理的教育中一定要树立起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在相关的物理实验中或者实践教学中,要向学生们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在学习物理的相关拓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发展等诸多内容,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初中物理学科是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得到许多物理方面的收获,通过这种学习思维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贡献。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出初中物理在教育阶段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普通师范大学课本,高等教育出版,1998年.

[2]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张亚玲等《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小学教育,1999)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学生积极性 培养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现今的体育状况,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及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这是一个首要的话题;初中体育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素养的加强,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一、初中体育的教学现状

在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严重缺乏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要由于学生脑海里总是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体育是一门副课,这也是在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初中生对体育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体育科目的重要性,所以初中生在体育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会认真听讲去学习,对理论知识基本都不懂,而且在体育课真正活动的时候也存在懈怠情绪,这种对体育的学习态度使得初中体育的教学开展变得较为困难。初中体育在教学过程中也太过于注重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按照大纲的要求来教所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一成不变使得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厌学体育的局面。在教学中,学习不但降低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减弱了体育实践环节,还使学生对体育形成一种固旧的思维。

二、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途径

1.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现时的教学发展下,初中体育教学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给学生呈现出专业的教育水平。对于该状况的分析,并非体育老师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而是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老师不能以一种有效的方式讲解,那些专业的体育知识,学术性的问题不能较好的传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慢慢的由浅入深,从而学习比较专业的体育知识。教师在讲解体育专业知识时候,要注重方式方法,可以将知识中穿插一些笑话,让学生对学这门课产生兴趣,对那些专业知识能够全面的掌握。例如,跳马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专业术语的时候,尽可能多打比方,使专业术语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或者就给学生讲解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使学生对专业项目有新的认识,增加学习它的信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面要比较广,这样不仅突出老师的个人魅力,而且更有益于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在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专业项目知识,而且也能获得生活小常识等知识,这将会激发学生的想学习兴趣。

2.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成长阶段,正是对事物认知的开始,关于体育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好,设计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案来实施。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让初中生对体育的认知上一个阶段,不再只是停留在文化课以外的自由、轻松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中,要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好专业知识,可以在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增加些小游戏或者讲些笑话,使学习的氛围轻松愉快,对于比较专业的体育项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男女差异、高低差异进行分类,例如,女生一般对田径等跑步项目不感兴趣。因此,教学中,老师尽量不要强制学生去训练哪个项目,而是要把这种排斥转化成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教师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示范的专业项目必须要规范,不能对学生产生误导,要轻松愉快的演示完,给人以美感,这样学生也就有兴趣和信心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生专业项目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适时的建议,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规范的姿势。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发育时期,许多女生在体育活动中比较羞涩,老师可以对女生做些科学的讲解,使其放下心理上的包袱。也可以对人心理上的变化,生理上的改变,体能等进行详细讲解,也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消除紧张感,有着学习体育学科的积极性。

3.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这样更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以往的填鸭教学有很大不同,改变了被动学习局面。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可以给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担任老师的角色,给学生做示范,教学生练习。因此,学生会对体育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并且有信心去学好体育这门学科,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体育游戏的特殊作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开心放松地学习。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游戏的放松性这两个方面。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在轻松幽默地游戏中进行体育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得到一种放松,真正地从其它学科中的紧张情绪中摆脱出来。体育老师可以设计出一个一些“高地占领”或者“混合接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奔跑中找到快乐,这样不仅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学目的也能够达到。此外,学生在通过剧烈地运动之后,会产生较强的疲劳状态,从而体育老师在整个教学或者游戏过程中,不应该要求动作的一致性。可以设计出一些以放松为主的趣味竞赛项目,让学生以较为轻松、愉悦地心情完成一堂有趣的体育课。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完全参与到与学生的互动当中,以标准的示范、带趣味的游戏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从根本意义上强化了学生体质,同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要求不同以往,它对学生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学生对体育的认知都有更高的要求。调动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了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正确认识当下体育的教学状况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去激发初中生学好体育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钟玉林.体育兴趣教学之我见[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4

一、“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初中化学中的德育

德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能达到社会的要求。而化学中的德育内容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化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许多化学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和掌握。在学习初中化学时,初中生首先需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其次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详细记录,最后归纳分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探究意识等。同时,学生可以从初中化学课本中了解到化学的发展历程,认识更多科学家,如: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侯德榜创造出了“联合制碱法”,等等,从中感受到他们对科学的执著热爱,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二)初中化学中的美育

美育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感受并创造美。化学中的美育则主要表现在内容美、过程美和内在美这三点上。首先初中化学的内容美体现在化学实验中,此过程中会有各种神奇的现象发生,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这时学生就会感受到化学这门学科的神奇和美妙,同时,化学实验中的试管、烧杯等各种仪器的外形特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仪器的简洁美。其次就是过程美,它主要体现在实验具体操作和设计实验方案上。学生对实验的合理方案设计、熟练和灵活操作,都是他们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最后是它的内在美,它主要表现为科学家积极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关键在于能使他们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到执著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怎样构建“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一)创造美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创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课堂环境的创造,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美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无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化学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出美的课堂氛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教师应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通过语言行为展示出教师的人格魅力,而语言又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表情、手势及体态语言等。如在讲溶液的特征时,先从蔗糖溶液的形成开始问学生:“喝一口甜吗?”“甜。”“再来一口还是那样的甜吗?”“一样的甜。”接着问:“喝一口雪碧感到怎么样?”“爽。”“再喝一口呢?”“还是一样的爽。”点题:“一样的爽,一样的甜这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老师在问答过程中做出享受状的样子,这里陶醉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投入充沛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他们不会因为学习而感到痛苦和无奈,相反他们在欣赏美、追求美、享受美的同时在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得能力。

(二)充分发掘学科内涵

化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化学中存在很多科学实验,以及通过无数科学家刻苦钻研、探索总结出的各种化学式和各种化学定律等,所以化学不仅具有实验美,还具有结构美、各种化学定律的规律美,以及科学家们为此积极探索、坚持不懈的品质美。比如,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由碳构成,但二者在外表与硬度上大不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二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一样,这就体现了化学的结构美。初中化学中的各种化学规律都是通过科学家的多次试验,经过不断探索和刻苦钻研,最后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的,这就是化学定律的规律美和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品质美。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的精神,都值得初中生学习。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初中化学的各种美,将德育和美育二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拓展课外教学形式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5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改革

历史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动的记录,更是对过去人类文明活动精华的积淀,学习历史知识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把握,构架学生文化体系,与当下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三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加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辅助语文教学,有力促进其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近年来,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使得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一是教学体系得以完善。按照现有学制,三年初中教学均编制历史学科课程。课程内容横向涵盖了人类文明发展、政治政权、科技发展、中西交流等,纵向设置从史前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国家政权更替、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等,覆盖了历史学基础知识各个点。二是与素质教育契合,改革教学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当前中国对教育界提出的整体要求,历史课程与构建初中生完备知识结构相契合。三是课程安排更加合理。历史学科向来不是升入考试的主科,在以升学率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时期,历史学科课程编排为主科让路现象屡见不鲜。同时,部分农村学校无专业教师,用其他学科教师顶替,上自习为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历史学科课程安排更为合理,历史学的热度有所增加。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科学习社会氛围问题

一是从升学角度。在重庆市初中毕业生计入中考成绩仅有50分,部分学生重点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上的狠抓狠补,削弱对历史等副科的重视。同时,高考改革刚推进,普遍停留在分文、理科阶段,部分同学打定深入高中学理科,对历史学科从根本上不重视;二是学习兴趣角度。初中生毕业普遍在14岁左右,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对过去的事物不太感兴趣,从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叛逆心里全面爆发,对需要牢记历史知识的学习方式呈现反叛心理。

(二)课程改革的问题

按照专题形式编订历史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将知识点集中起来让学生学习,符合历史学研究的规律。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历史跨度太长,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串联各个时期重要内容的能力,专题知识学习了,历史了解的少了。二是后续学校教育重视性不够。目前,初中、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纳入教学计划,大学及其职业技术院校基本上就历史学专业才开设历史课程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历史教育还存在空白,基本上未开设历史课程,对历史学习与否并无要求。(三)教育理念问题科学类学科已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动手的基本教学模式,如物理、化学、生物都在实验室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教与学的程序。人文类学科教育基本以灌输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记为基本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缺激情,学生学的枯燥。

(四)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历史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性。尤其是农村中学,面向社会招聘很难招聘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学校花费多年培养的优秀教师资源,纷纷让条件更加优遇的城区学校挖走,留给农村中学资源不够。二是缺乏研究主动性。目前,多数教师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好追求,对历史学教学研究的缺乏主动性,经验主义指导教学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培养深造平台不够。历史学科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网络继续教育监管效果未全面体现,部分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

二、几点对策思考

(一)抓课程改革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优化各个教学历史课程的编排。一是政策层面。将历史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提高社会整体氛围。深化中、高考制度改革,加强人文类学科比例。二是宣传层面。健全历史学教育、研究平台,从一线培养一批名师、培育一批精品课堂。三是课程设置方面。转变重主科、轻副科现状,结合学生生理特点编排课程。

(二)抓课堂改革

一是创新历史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二是改变单一传授教学模式,培养互动课堂,鼓励学生自学历史、讲历史,开展历史知识讨论课,培养自学能力、打开思维界限、提高学习兴趣。三是主动倾听学生意见、学会利用学生语言讲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氛围,针对性的开展历史课堂改革。

(三)抓队伍建设

教师是贯彻执行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抓教学首要抓教师。一是注重培养教育。加强农村教师培养教育,加大选送培训力度,力促城乡教育资源平衡。二是注重教师研究能力开发。优化考核管理制度,改革教师职务晋升条件,加大教师研究成果比重,鼓励教师深入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三是加大教学保障投入,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本文是笔者个人观点,笔者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视角,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的小结和思考。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6

关键词 初高中 化学 课程目标 衔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vergence Countermeasures of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Goals

WANG Jun

(Inner Mongolia Wuhai No.4 Middle School, Wuhai, Inner Mongolia 016000)

Abstract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egments and age difference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has big difference. This makes a lo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ntering high school cannot learn chemistry. To do a good job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e early convergence, course goal convergence is one of of the many convergence content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urse.

Key words junior ang senior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goal; convergence

1 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差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这一主线不变;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知识获取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求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基础,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这里还强调了方法;在科学探究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高中化学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两个阶段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有本质的差别;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高中化学课程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讲,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学习他人”的层次上。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定位在“创新、寻找方法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层次上。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存在质的差异。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衔接意义重大。

2 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对策

2.1 正确的教育目标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保证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初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协同其他自然学科,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目标必然轻视课程的某些目标,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该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正确的教育目标才能使课程的三维目标顺利实施、有效实施。片面的教育目标必然制约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协同实施。初高中教学都要围绕正确的教育目标来实施初高中课程目标。

2.2 正确的教学观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基础

初高中课程问题就是围绕着培养人这种本体功能展开的,都是以如何有利于培养人为准则的。我们要彻底抛弃单纯重视尖子学生、忽视一般学生,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书本、忽视实践,重视灌输、忽视启发,重视死记、忽视思考,重视传授、忽视自学,重视接受、忽视创造,重视课堂、忽视课外,等等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观。课程目标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驾驭课堂教学的是教师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一定会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平台,一定会全面实施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目标。也会做好初高中课程目标的衔接。

2.3 正确的角色观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手段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并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并且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以及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应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受,接受多少,总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来做出选择的,并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斗争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教师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或者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都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都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一些老师认为高中教学时教师有这样角色即可,事实上只有初中教学时教师有这样的角色,才会使高中教师有更适应课程目标中要求的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初高中课程目标衔接的有效手段。

2.4 正确的师生关系观是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衔接的突破口

互动教学和合作教学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处处体现出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教学。教师也都认识到这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还是以教导为主。当然,教师要转变观念,确认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应该真正信任学生,解放学生,创造一种合作信任的教学氛围,并且在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能动发展。一定要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索。

不要认为初中生年龄小,知识少,教师需要手把手地教,高中学生年龄大,知识多,教学中可以放得开。要实现高中化学教学放得开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就要敢于放得开。初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衔接应以此入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 人文教育 教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61-01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而自然学科往往意味着满篇皆是科学知识,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这样的观点在哲学看来可能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提供这种纯粹的科学教育,因为这可能只是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不是完整的科学教育。完整的科学教育应当是既包括科学知识的,也包括人文知识的。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学生的一种相对系统的入门科学教育,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与知识上获得双丰收。

一、人文教育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如果注意研究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会发现离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不小的距离。这种距离体现在生物学科的边缘化倾向上:一方面其地位不及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学科;另一方面即使其被列为考试科目,也只是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掌握上多了一分重视,而对于生物学科的意义理解,并没有质的促进。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一周有两课时,这些时间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言还是比较充裕的,在不影响学生面对考试评价的前提下,重点实施人文教育是必需且可行的。

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科学与人文是人类进步的一体两翼,有人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意思是说科学(此处是指包括生物在内的自然科学)注重理性,强调的是逻辑推理;而人文则关注情感,强调人的思想与人类的精神。生物教学中要不要进行人文教育,实际上不是一个问题。但从实际来看,其是一个现实问题,譬如当下对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就是生动鲜明的事例。有研究者指出,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于转基因作物有着如此截然不同且力量均等的争议。而解决这一类问题(包括克隆技术),仅凭自然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让将来的社会人能够拥有一双智慧的双眼,今天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就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例探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所处的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只是众多生物中的一个种类,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其中存在着一个生物链,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又常常被称之为万物之灵,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往往处于这一链条的最顶端,人类往往是各类生物的中心。在今天的哲学家看来,这一观点并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不再是万物之灵,人应当是一个“理性生态人”,如果说人类确实存在着异于其他生物的某种不同,那只能说人在自然发展中承担着更多的道义与责任,而这正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键。

在《人体的激素调节》(江苏科技出版社,生物,八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有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理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通过了解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当从人文视角来审视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会通过直觉认识到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属于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在笔者看来,在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中同样存在人文教育的因子。

比如在《观察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教学中,常常需要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二是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对于后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在对前一个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认识到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性腺上,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男性的性腺为,而女性的性腺为卵巢,还可以通过引申,让学生认识到这种不同保证了人类能够顺利繁衍,而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繁衍,才使得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而在这种传承的过程中文化又常常会因为社会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作为器质性的性腺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保证了精神传承成为可能。

三、科学人文双重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应当说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人文教育是需要勇气与能力的。即使只是考查科目,也面对着不小的应试压力,即使教师想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这种勇气又是必须具有的,这种能力又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当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

将生物教学置于这种双重视角,可以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不仅收获生物知识,还能收获人文知识,生成宽阔的人文视野,从而让科学知识可以在人文的驾驭之下成为学生内在的品德素养;而教师也可以在这种双重视角之下获得专业成长,因为在笔者看来,生物教学从来就不是生物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对生物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生物知识与人类发展不断思考的过程。唯其如此,生物教学才能在课堂上绽放出美丽的科学与人文之花。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学科知识篇8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众多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选择的主要工具和方式,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忽视身体锻炼,长期以来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每周短短的一节体育课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这就要求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充分地从体育教学中获取具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创新,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让学生摆脱原有的枯燥的体育模式,在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许多初中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仅仅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

大部分初中教学,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存在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初中生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不能很好地消化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老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和吸收,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当场进行巩固,很难充分掌握,时间长久更容易忘却。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低沉,教师应该讲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上具体的操作步骤一并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并深刻地记在心里。

(二)初中体育教学过于单调,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专门的教练

有些初中学校过分注重文化科教学,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投入力度不够,缺乏锻炼身体的设施和器材,学生们不能很好地锻炼身体,只能被迫做一些小型的娱乐运动。如此以来,学生的身心不仅得不到锻炼,初中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也得不到充分的效果。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加大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种基础设施,为初中生的身心锻炼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他们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要趁早对初中生进行培养和训练,身体素质则是众多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应该在硬件设施上给初中生提供良好的设备和器材,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基本的素材,才能使得学生向着更远的方向前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三)体育教学比较形式化,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发展,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初中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应付教学的情况,尤其是体育教学,在课堂上随便说几句,便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设施有限,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可能会做一些危险的活动,使得学生的安全遇到一些麻烦。体育教学作为一门活的教学,不能死板教学,要注重方式和方法,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目前的形势,实行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怎能挑起祖国赋予的重大责任和重担,因此,改变初中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三、体育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

(一)课堂理论教学要结合多媒体等设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技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网络等先进的技术逐渐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初中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音乐和文字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某老师在讲足球方面 的知识时,一味讲述枯燥的文字难免过于抽象学生不能理解,通过多媒体展现足球比赛的场景,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对足球有了整体的概念和理解。

(二)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策略,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对于教师的主导地位非常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不能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进行教学的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体育教学课堂上,在讲完一单元的体育知识时,适当举行一场有意义的“体育知识大比拼”活动竞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在越快轻松的氛围下不仅能学到知识,同时也拉进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三)通过具体实践将理论知识熟记于心,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一大忌就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如果不能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一味灌输课本知识,是不会达到教学有效性的目标的。因此,在教师讲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实践活动,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比如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室外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呼吸新鲜的空气,缓解压力,针对讲述的体育活动进行实战演练,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训练,掌握要领,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也为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众所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初中学校,还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这就要求对体育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在体育的基本设施设立的前提下,聘任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下,不仅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和身心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打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孝军,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于泓,茅技峰,基于绩效管理的中学体育有效教学与学习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4期

[3]丁拥军,试谈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4]汪波,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探讨体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J],四川体育科学,2005年04期

[5]陈理标,个性化教育研究与体育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0年55期

上一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文 下一篇:体育田径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