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17 18:00:53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1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 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 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 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 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 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如《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研究》,应先界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性格,性格形成的有关理论,性格与人格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创造性人格,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何关系等。 研究内容的确定一是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 现状研究是基础。 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 如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其拟定的研究内容和重点为:⑴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⑵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分类。 ⑶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⑷ 研究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立。 ⑸ 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及操作方法。其中第(5)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这里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广东有个课题《小学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 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 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当、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 根据小学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 各子课题既要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课题系统。作为省、市级课题,最好设定子课题。形成全校的课题研究系统。

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个性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

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突出介绍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举例:“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工作”分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初中段)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1997.9——1998.3)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校长张胜利为组长,吴大伟副校长为副组长,曾成彬、刘晓华、阳虹、胡艳为主研人员。团队会干部、初中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及初中各备课组长为参研人员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在初中教师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确定研究对象:从研究的实效性出发,既注意中学教育的连续性又兼顾高、初中教育的阶段性特点,与分课题组的兄弟学校协商后,我们选择了初中三个年级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即我们主要进行初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3、选择实验班: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初XX级1班(先进班集体)和之班为研究实验班(班主任均为主研人员)。

4、前测、分析和调研。在总课题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西北中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表”并侧重在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认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我校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宏观认识,从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对过去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标高、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总结了成功之处,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1998.3一1998.9)

1、构建一级目标:

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分为“国家意识”、“国情乡情校情”、“民族意识”、“集体观念”、“历史文化”、“壮丽山河”六个方面的分项目标。

2、构建二级目标:

为实施一级目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出六个方面的一级目标在各年级段应完成的年段教育目标。

3、设计教育内容:

围绕教育目标,结合各学科教学内容体系及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等设计出实现二级目标的教育内容。

4、选择教育方法、途径:

本着科学、实效原则,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围绕目标和教育内容分别选择出多种不同的方法、途径。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 (1998.9——1999.12)

将构建的教育目标,设计的教育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分别在初中各年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作好观察、记录、分析

,收集反馈信息。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整调、完善目标体系、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2、将前四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撰写论文、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工作报告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 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如课题组活动时间;

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

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

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点:

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在百度上,打入“研究方案”四字,搜集到10500篇相关内容。

2、要多学习,多借鉴。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2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农村初中课堂里,旧的教学方法依然从在。从长远来看,这种简单重复的匠式教学方法,既不利于一所学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又不利于广大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最终也导致了使广大农村初中学生失去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机。因此,在我们麦积区反思整个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任务。对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不尽相同,同样,对于每个个性鲜活的学习个体而言,其“提高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也各有侧重。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外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有效教学研究一般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变量,即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及特征;

(2)过程变量,即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3)结果变量,即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设定教学活动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检测的教育成果。

三、研究思路、提纲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1)把握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规律,引导学生的学习意向,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努力建构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农村初中这一教学背景要求且尽可能科学、客观、具体的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

(3)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真正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转变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

(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2.研究提纲

(1)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待学习的主观态度及学习心理状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课题研究通过心理量表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力求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作出一个整体的、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为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学习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还要重点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

(2)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

一般而言,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向,本课题研究力求揭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具体而微地影响或者左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的变化,努力为建立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

(3)教师的教学心理及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技能方法,是一套策略,更是一种理念,教师带着什么样的教学心理,带着什么样的学生观、教材观、师生观走进课堂,并在这种种观念的指引组织进行各种教学环节和选择教学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4)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的分析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班班通等校园网络硬件在农村初中的逐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课堂,为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的、高效的作用,应该对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5)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有效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上的目标追求,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索和试验,比较与发现,鉴别与选择,寻求符合农村初点的充满个性化特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四、课题承担者简况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3

我校从2010年起实行课题微型化,在做实、打响学校主课题的同时,确立一批市、校立项的辅微课题,形成一个学校主导课题覆盖下的“教学科研、德育科研和其他科研多线并进,人人参与又分工协作”的网格化研究格局,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微课题化,使之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抓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基石。为做实做优微课题,学校加强了过程管理和指导,具体操作如下:

一、大题小做,做实做细

根据以往课题研究只是少数人负责,多数人挂名情况,学校采取将主课题分解成许多个子课题,同时实行子课题单独申报独立课题,实现课题微型化、具体化、专题化,并对总课题核心成员根据各自的子课题、微课题实施与完成情况实行动态出入管理。学校对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管理采取“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过程即方法”“学习即提升”“改进即成果”五大策略。这样既给所有参与微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又让教师课题研究逐步走向真实、有效。

教师可根据学校课题分解的任务选定研究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选取迫切需要解决且可行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如学校所有普通教室内安装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后,每年10多位教师参与电子白板课堂应用项目的专项研究;结合学校推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组织了几批导学案应用改进课堂教学的专项课题;思维导图应用、学科化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是许多教师愿意做的专题。通过统筹安排研究内容,确定专题,为教师指明研究方向。为避免选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倡导教师自主选题的同时进行专项指导,确保每位教师选择研究行之有效的问题作为微课题,并能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工作。

二、小题大做,做出精彩

微课题实施过程中学校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并对各课题研究过程进行评估。对价值大又较难开展工作的课题相关部门通过营造氛围、加强辅助,实行小题大做。如我校8年前为55个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后,因种种因素只靠3位教师兼职协助维护管理,没有配备专职电教或管理人员,也没引入社会化管理力量,班级电教管理力量十分薄弱,这直接影响教师课堂运用效果和使用的热情。为此选取针对性强,并决定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是否有效的“班级电教设备自主管理”课题作为电教工作突破口。通过课题实施调动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增加管理维护力量,确保每个班级内的电教设备天天可用、天天在用。这不仅确保了教师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在8年中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维护费用,更大的收获是培养并锻炼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孩子。

三、一题多做,做出干劲

1.一题多人做。微课题研究对象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或难题,所以研究内容很真实。但有些教育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不同的层面,但教育实际必须直接面对。如班级电教设备自主管理课题的“自主管理”不是放任学生自由管理,也不是不需要教师指导就可实现的自主管理。从学校管理层面看,学生自主管理只能定位在辅助管理。学生不可能完成全部管理维护工作,因此,学校应加强配备必要的管理维护人员。从客观情况看,设备管理维护不仅很繁琐,又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经验,需要管理维护人员不断学习钻研,才能排除多种故障。所以很少教师愿承担此任务,这是学校电教工作最困难之处。为此在学校层面的课题下提倡每位兼职电教老师根据分工年级特点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实行一题多做。负责初三年级的电教老师根据毕业班的特点实施“小先生制引入初三电教设备自主管理的研究”,负责初一年级的电教老师针对初一起始年级特点开展研究,负责初二年级的电教老师也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共同目标都是让更多的同学成为小先生,并参与班级电教自主管理工作,协助老师管理维护本班设备。这样,学校电教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课题指导的形式督促兼职电教老师主动工作,突出他们主持人的角色而淡化“兼职”角色,并让他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做出干劲来。

2.一题多次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学校多年来课题研究的一条主线,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尝试了“综合素质发展评估”“学生学习习惯目标化管理”等项目的研究;为提高信息化进程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实施了“信息化进程中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为培养初中学生学科化自主学习策略,先后进行“导学案应用”“思维导图应用”“小先生制”等项目研究,努力将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过程学科化、具体化、自主化;目前为深化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源动力,引入“活动单导学”的研究。同一主题反复做,努力做得次次有深入、年年有创新。

四、多题合做,提升含金量

微课题研究重视个体探索,也需要同伴互助。课题间相互交流协作可拓展研究视野,摸索更多更好的办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因此,学校提倡在个人独立研究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将校内相近课题建立课题协作组或互为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这样,既使教师及时把握改革的动向,发挥专题合作研究的优势,为学校总课题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研究积累直接的素材,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较高平台上持续发展。

在校内进行课题合作研究的同时,加强教育集团内各成员学校间合作研究。每学期按月轮流在各成员学校召开集团微课题成果展示、优秀课题手册交流、学术沙龙等微课题管理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由承办学校组稿,集团教科研研究组统稿后,形成“教育集团教科研活动简报”。以此记录活动内容和过程,并以电子稿形式发至集团内各成员学校和教育局相关处室,供成员学校参与微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参考。通过“我们的行动”“我们在思考”“课题资料”“教学点评”“专家观点”等栏目,促进集团内微课题研究者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这样打破学校边界,借助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的交融,促使集团内各成员学校教师共享研究经验与创新成果,提升课题研究含金量。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4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的管理形式。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受到了重视,特别在农村教学中。地理教学管理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上入手,注重课堂趣味性。接下来,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就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善于学习地理,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从教育根源抓起

教师提升思想认知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服务和管理的融合,采取随机听课、教学评价、学校达标会考调研等形式,进行跟踪调研,实行多样化评价指导,进而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认知和教学行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端正的态度进而实现地理教育管理目标。

对教师专业水平进行严格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初中阶段,地理知识在思维逻辑上结构上较为缜密,地理知识较为抽象,特别是新教材的出现,留给了教师充足的发挥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地理教育管理可以对教师进行全过程培训。即:参照农村教育发展形式,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完成地理教材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教师能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图文并茂融合式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对全市农村教师进行网络培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逐层分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全面落实。

二、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平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散,使得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间断。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科研增效。

相对于教研活动,科研活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可以参照农村地理教学情况,制定重点科研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目标,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例如:以“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为课题,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形式。例如:活动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研究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化研究设计管理,通过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研究板块构造学说,并能够让教师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特色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的课题研究,才能提升教师地理教学技能,进而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实现农村地理教学的增值效应。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型管理方法更具有特色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导向。不断的进行地理教学研究,将推动教师专业技能为研究对象,提升教学质量为热荩辉谔骄恐刑剿鞣⒄梗我想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将会得到大跨步式的提升,其教育管理效果将更为显著。

三、管理好课堂双主体

根据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特点,实行双主体教学形式,即: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是一种合作形式,注重主体教学形式,进而抓住课堂教学管理。双主体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着不同的效果体现。在某一个区域地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某个区域为例,进而掌握了解区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方法的掌握而主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定性--定向,探索出一条学习规律。在“不同区域差异”教学时,师生双主体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在学习自然地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私利概念、规律的产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的神奇魅力,树立正确地理观念和学习态度。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师生结合共同研究人地关系的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另一方面,师生主体效果在不同的课堂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分诶:新知识学习、知识复习、知识评讲;根据教学理念,在新知识学习下,以教师为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示标”“定标”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利用沟通交流、课堂练习等教学目标中、在知识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理论知识,师生双主体影响下充分展现整合练习、应用练习等不同教学环节中。讲评主要是对习题知识的讲评,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双主体形式,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方法渗透在教学中,相互监督相互发展,进而改变农村地理教学现状,弥补其不足,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注重实用性、管理好课堂双主体,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包春晖.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OL].学周刊,2016(32).

[2]李颖.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6(06).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5

>> 基于拓展训练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研究初探 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初中体育情感教学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基于回归生活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初中体育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研究 基于创新体育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体育中考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健康第一”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体育课教学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初中体育创新教学刍谈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研究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自主—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刍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研究 刍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玉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改革,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完善,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初中体育的训练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45-02

在我国初中教学阶段,体育学科作为重要的辅学科,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在应试教育制约下,体育训练教学更是难以发展起来,教师普遍认为只有学好其他学科就行了,对于体育训练教学缺乏系统的研究,学生对于体育训练教学也是缺乏参与兴趣,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效果。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体育训练教学,培训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初中体育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到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1、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认为体育训练教学只是简单的体能训练,不需要被引起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被严重忽略,教师缺乏对体育课的足够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完成表面教学工作,很少或根本不去备课,也没有在每节课前写出教案,体育课渐渐成为学生的个人活动。在课上学生也是自由活动,这种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2、缺少现代化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运用多媒体等高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这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对现代化教育手段缺乏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思想的创新,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初中体育教师产生了思维定式,缺乏对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创新和思考的热情,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无法真正提高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

3、缺乏体育教学资源

体育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目前的体育训练教学中,体育教学资源被无限缩小,体育教师将体育训练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上,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空间的拓展。部分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局限于几项活动中,缺乏体育教学资源的拓展,缺乏对体育教材内容的研究,直接影响到体育训练教学的效果。此外,由于以上一些问题的存在,这就造成学生本身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学生存在排斥体育课的现象,缺乏体育学习兴趣,这就进而造成体育训练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初中体育训练教学研究

1、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求。在体育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彰显出现代学生的活跃性格和积极心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性和反复性,进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学在课下应当认真研读体育教材,思考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和缺失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知识点,加强体育训练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训练学生防身术、武术技能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初中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应用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强烈的体育训练后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快节奏的音乐,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进而达到体育训练教学的目的。对于难度较大的训练动作,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反复播放高难度动作,让学生在观看中模仿学习,领会训练项目每个动作的要点,教师在现场指导和示范中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领会训练的内涵,进而达到提高体育训练的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制约下,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项目中。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了解体育训练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耐力,使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通过陶冶学生情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看待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习惯,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有效提高体育训练教学的质量。

4、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教师在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拓展体育教学空间,为学生开拓体育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课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兴趣融入到其中,组织学生自行结为训练小组,例如武术组、太极拳组、篮球组等,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授一些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通过举办竞

技比赛活动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教学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体育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体育训练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大雷.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能性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0 (11):117-119. [2] 吕振凯.梁 锐.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 (03):123-125.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6

一、“十一五”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1.对已经审批的省级课题《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组织开展研究。

(1)XX年6月7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预备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决定成立10个子课题组。

(2)XX年6月19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全体成员在实验楼二楼小会议室举行“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课题开题仪式,市教科所曹兴吉所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曹兴吉所长宣读《研究任务下达书》,科研处主任刘务才宣读《开题报告书》,姜育孝校长宣读《研究任务责任书》并对课题研究提出总体要求,曹兴吉所长对课题研究作了重要指导。

(3)XX年6月23日,鸡西实验中学总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在艺体楼三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对每个子课题组的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行商讨。

2.对申报的18项市级科研课题做好研究的督促和检查工作。

(1)3月6日组织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填报好《研究项目议定书》。

(2)组织课题负责人根据任务下达书,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步骤,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3)督促、检查各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积累。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

1.3月20日,高中教务处和科研处协同,组织参加省教育学院新课程培训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专项辅导。

2.协同初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论学习答辩会、听课、评课系列活动。

3.3月27日,组织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科研处主任刘务才主讲,内容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培训》。

4.4月17日,组织了高中基础部教师进行学习《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测试。

5.5月15日,聘请市教育学院徐杰院长对全校教师进行课改通识理论培训。 

四、加强了高考研究工作,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复习备考的经验,在7月14日,高三每学科备课组长进行总结与反思汇报。

五、布置教师撰写科研论文、教育案例,在期末收缴。

六、在科研处指导下在初中部建立了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小组,经过多次研讨,初步形成了较为适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

七、出台了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和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的实施方案。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教研组已初步建立了与本学科教学同步的课件资源库。

八、做好其他各项常规工作:

1.整理、编辑、印制第30、31期《课改快讯》。

2.做好第四期《教改论坛》的材料收集工作,为下学期整理、印制做好铺垫。

3.与初、高中教务处相配合推动课程改革,协同教务处组织好课改实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

4.及时收集和整理教师科研成果,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促进成果转化。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7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设定为初中学生,重点考察本校三年级的1―3班。

2合作学习的研究方法设置

在合作学习之中可以应用很多方法,最为简单的方法是经验总结。这个方法应用范围广,就是对所获得的资料以及各种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合作学习中的基础方法是文献收集,这是一种广普的方法。对于初中体育的课程设定,借由查阅初中的教材、过去的教学方法,以及查找相关的教学理论书籍,而后与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得出一种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文献的收集、整理、梳理之后,可以对要进行实验研究的几个班级进行观察,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且做记录,分析学生的状态。可以考虑配合问卷调查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情况的了解。在后期,要通过实践探索的方法,把体育课作为重点。此外还要注重教材的选取、教学的组织情况、学习目标的设定(如每堂课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中教学课题的理论依据以及课题设定

1课程的理论依据

初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研究要作为课堂的理论依据之一。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种“善变”的状态,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具有简单幼稚的特点。新课程多元评价理论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之二。体育的新课程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以及在学期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通常会对二者相结合来做定性、定量的评价,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解和应用两个项目并重。因而,新课程的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评价。

2合作学习中对于课题的界定

根据教学的依据,我们可以设定教学的课题。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达到的是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那么选择课题就可以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以及国家规定的新课标作为体育教学的导向。

三、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1变换交流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本就是一种互动和交流,教师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学生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双方进行了互动。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活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学习,并且在分组时候要提倡公平原则。分组结束后,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时,就需要分配任务到人,交流结果并进行汇总。要针对小组中每个人的特性,让大家集思广益,在小组中进行创新,让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把每个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有集体荣誉感,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人为地提高“难度”,以激发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初中的体育教材不是按照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来设定的,教材是广义的。因而并非每项内容都适合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因而,在前期教师的准备工作就需要非常的仔细与谨慎。要针对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中也要多做尝试。如初中体育的教材中有跳横箱这个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畏惧的心理无法通过。因而,在合作学习之中,分组的学生就需要互相帮助,充分开动脑筋,达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小组成员自助互助的状态下顺利通过这个项目的考核。

四、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效果实效性的思考

初中体育教学课题研究篇8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顾大权,男,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杨欣,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1.引言

中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已逐渐深入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其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呼唤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人才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综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似乎教师、学生疲于各种考试的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阴影成为教师常见的精神状态,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进程。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的培育者”,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组织者”。[1]教师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数学课堂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育管理策略的理论,努力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培养与塑造出一批富有全球视野、尊重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行家、教学专家和名师;将有助于遏止甚嚣尘上的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真正的可能,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同时也让教师享受自主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

也唯有真正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学习与成长打下基础,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发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与方法

A.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和现状入手,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充分调查和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管理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究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形成的原因,并寻求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并对这些访谈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笔者从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着手展开了调查。

B.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有关的统计方法。本研究将下发103份教师调查问卷,400份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管理的现状,以及数学课堂管理的特点,比较分析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张家港地区参加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103名初中数学教师为被试,比较不同数学教师管理策略的差异,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7.1%。以张家港地区参加了初中课堂管理调查的400名初中生为被试,了解初中生评价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发展特点,收回有效问卷370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C.研究工具

a.自编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问卷共23题,包括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和有效教学四个维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9,NFI=0.809,RFI=0.863,CFI=0.841,IFI=0.846,TLI=0.816,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13,分半信度为0.902。

b.自编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

经过与专家讨论和统计检验,初中学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问卷包括环境体验、民主体验、师生互动体验、教学体验四纬度,采用五点评价。在本研究中,我们对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其中RMSEA=0.074,NFI=0.862,RFI=0.841,CFI=0.902,IFI=0.903,TLI=0.887,说明这23个项目较好地测量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分别为0.927,分半信度为0.871。

3.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特点的比较分析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状况

a.总体状况

为考察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00名被试在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总体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

b.性别差异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诸因素和总问卷的均值和标准差如图1所示。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

图1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图2初中数学课堂管理

策略的性别差异 策略的学历差异

c.学历差异

以学历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量变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

d.教龄差异

以教龄为自变量,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及其各个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在有效教学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和10-20年之间的教师。

B.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差异比较

a.总体概况

为考察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基本状况,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370名被试在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问卷采用5点问卷,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总体状况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

b.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男女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均值和标准差(N=370)

从表3中,不难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

c.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评价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均值和标准差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不难看出,不同年级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不显著。

4.总讨论

A.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结构

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这一概念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概念,乍看之下,大量的信息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难以把握其重点,而这也在削弱了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找到有助于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因素集合。在理论层面,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B.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特点

a.总体特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的总平均分为4.15,远高于中等临界值,这也就说明张家港地区数学教师课堂管理策略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初中生学业韧性的各因素的来看,发展较为均衡,其中环境控制最高(M=4.37),有效教学最低(M=3.97)。各因素平均值大小依次为:环境控制>师生互动>民主管理>有效教学。虽然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得分总体较为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学课堂管理策略中的环境因素(M=4.27)明显高于有效教学(M=3.9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式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初中数学课堂强调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呼唤数学教师的效益意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1]。

b.性别差异

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诸因素上的得分都要略高于女教师,尤其是在环境控制和师生互动上。这一情况表明,男教师可能在平时数学课堂上更注意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喜欢强调师生互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教师的性格因素有关。

c.学历差异

从图2中可以看不同学历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存在非常明显差异,无论是在环境控制、民主管理、师生互动还是有效教学上都表现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造成这一个效果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教师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导致他们教育的知识、能力、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不同。非常明显的是,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数学教师他们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上的环境,采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数学课堂,更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并注重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d.教龄差异

从图3中可以看不同教龄数学教师之间的课堂管理策略有差异,但不明显。在环境控制上,教龄10-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明显高于10年以下的教师。可见,初中数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会更善于控制数学课堂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数学课堂环境控制是一项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20年以上>10年以下>10-20年之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10-20教龄的教师多数是中年教师,在他们的性格因素中控制性和主导性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师生互动上相对较差。而教龄10年以下的年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年龄层更加接近,彼此认同感会更强烈,所以他们对学生更加民主,喜欢与学生交流。那些教龄达到20年以上的教师,因为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性格更加平和,在对待学生时,可以用更加民主的方式管理学生,并与他们产生互动。

C.初中生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的特点

a.总体特征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张家港地区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评价较高,平均在4.3。其中,环境控制和有效教学的平均分达到了4.4,表明目前我市初中生对数学课堂管理策略满意程度较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市初中数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事实。

b.性别差异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088页

通过表3,我们看出不同性别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评价差异并不显著,但都是男生略微高于女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相较于女生,男生可能对数学课更具好感。

D.建议

新课改以来,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对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本人对初中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的培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a.形成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

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课堂教学监控以人的本性、需要、追求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以人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3]。而初中数学教师以人为本的信念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管理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真实状态,更好地以智启智、以情激情,使课堂形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生态环境”。[4]

b.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新要求,而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重中之重[5]。结合本研究,本人对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抛砖引玉。第一,重视继续教育的作用。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另一面是终身学习。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进入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品质;另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不应是固守于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除了侧重数学外,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第二,进行教育科研。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能凭经验去上课,应在理论指导下去教书育人,应善于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归纳、总结出有意义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第三,善于创新。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能站在时展的前沿,具备超前于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对未来时代的气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使自身具备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

[1]陈东.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8

[2]丛晓波.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监控的核心理念[J]教学科学研究.2003

[3]袁彩楚.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辽宁教育研究.2004

[4]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

上一篇:体育教育教学经验范文 下一篇:制药工程专业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