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线上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6 11:44:17

初中线上教学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线上;音乐课;互动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网课平台,如知到、慕课、VIP陪练、腾讯会议等,它们都是通过录播或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教育部提出倡议,各初中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受这两方面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走进了初中音乐课堂。

一、初中音乐线上教学互动的现状

“在线课堂普遍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一种单向、简单的知识传递,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前,各地全面复学复课,在线教育行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应该利用现有时间,加快提升在线教育的质量。”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说。疫情后,教育部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走进了初中音乐课堂,如何开展一对多的线上音乐课教学模式成为困扰音乐课教师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不明确线上、线下教学的差异性,其中一个最显著差异就是教学互动。线上教学不具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教唱、合唱互动的条件,但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它能够打破时空、资源的限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线上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青岛市兰亭小学语文教师孙晓丽上了两个半月的直播课。“教师看不到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到底学会了没有,理解了几成?与面对面的课堂相比,线上教学的环境变化,让教师无法准确判断课堂的效果。”在孙晓丽看来,线上课堂创新要直面这一难题,要求教师设法让课堂变得更高效,留出时间增加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初中线上音乐课堂是一种线上一对多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条件极大限制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互动教学难以展开,成为一种“以说为主”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面对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自觉性问题

线上教学教师监管力度的减弱使学生的自觉性接受考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面向全国的大范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监督自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自觉完成学习,这成为互动教学实施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适应性问题

对于习惯了传统授课方式的师生,适应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对双方来说,都需要能够很好地适应。

(三)直播、录播存在的问题

初中线上音乐教学的展开主要有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都存在一些问题。1.网络存在的问题线上音乐课程,首先是设施和网络的问题。如果平台运行不良或网络出现问题,上课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卡顿、延迟、掉线黑屏等状况,尤其对于音乐课来说,声音的延迟十分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那么就必须谨慎对待平台的选择以及网络问题。2.直播存在的问题比起录播授课,直播授课看似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但在初中一对多的线上实际授课时,只有学生单方面观看教师授课。由于学生过多,当某些学生出现问题,比如没跟上课程节奏、网络卡顿等,这些问题事实上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即便是运用发消息、打开话筒等功能告诉老师。3.录播存在的问题会造成师生分离的情况,基本靠学生自觉学习。

三、解决路径

(一)前期准备

1.谨慎选择教学平台选择授课平台要谨慎,同时准备备用平台,利用课前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调试,如平台出现卡顿、延迟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备用平台或检查网络状况;如果替换平台后还出现问题,立刻组织学生观看录播视频,避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2.老师、家长合理分配任务(1)增加提问环节监督学生的参与情况上课时除了点名确定学生出席情况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提问抢答环节和随机提问环节,随时监督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2)联系家长监督学生动向学生在家里上网课,课堂监督角色有一半就转移到了学生监护人的身上,教师教学过程中,如果发觉某学生掉线或离开,要在不影响课堂的情况下及时向监护人询问情况,保证学生出勤。(3)教师自觉性问题线上音乐课只有镜头拍摄的地方能够被学生看到,因此无法像线下教学那样营造课堂氛围。课堂本身已经存在这些问题,如果教师不认真地对待,那么学生更不会像在教室里一样认真地学习,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也就成了摆设。所以教师更应该端正自己对待线上教学的态度,尽可能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线上音乐课中也能有丰富的音乐体验。

(二)有意识地区分线上、线下音乐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对线上、线下教学做有意识地区分,这不是指教学内容上的区分,而是为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转变为线上授课后所带来的糟糕后果,对教学手段进行的一些合理改进。如果教师对即将要使用的软件不熟悉,那么上课时会无形中浪费许多时间,且学生很可能对教师,甚至对这门学科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厌恶学习音乐。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区分线上、线下音乐课教学的差异性,在上课前熟悉线上音乐教学模式,了解并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如:利用线上教学与生俱来的科技感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介绍文章背景时配合播放相应的画面,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线上教学开始、中间处适当插入背景音乐增加课堂趣味性;利用“在线连麦”功能设置课堂提问抢答环节,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效利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配等软件,让学生能够通过软件自己创编即兴音乐,使之有切身音乐体验。上课模式的转换,对学生会有所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辨别线上、线下音乐课堂,从而适应线上音乐教学模式,进而降低这一转变对学习音乐课的不利影响。如:积极配合学校的宣传工作,在上课前告知每一位同学即将进行线上音乐课;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利用线上教学的特性,比如播放特效画面提示学生上课方式的转变。

(三)从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接受学生反馈方面

进行“两头监控”线上音乐课堂受自身功能限制使得教师不能便利地与学生交流,不能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来吸引学生学习,督促学生提交作业,从而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然而这样的方式只能看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课堂随机提问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进度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尽可能补足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1.利用游戏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线上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根据课题歌曲段落节奏和旋律的特点编创游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如利用“走”“跑”“跳”速度不同的特性分别代表“四分”“八分”“小附点”节奏,将这种简单的行为对应带入将要教授的歌曲中,以游戏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节奏和音高能力,将节奏与音高训练游戏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为表现音乐。这一方法使得学生多次练习且乐于练习该歌曲,无形中学会该歌曲,真正做到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同时,也通过其中的合作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为学生沟通创造了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社交。2.利用线上独有的场景切换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入现场教学场景学生能够代入实际学校生活,使课堂自然生动,更有上课的氛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线上音乐教学并且能够以主人公和旁观者的不同角度上课,多层次理解课堂。切入示范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游戏。如在“万叶杯”课例《包子、剪子、锤》中,全程有两个学生跟着老师一步步地指挥玩游戏做示范,中间还加入与线下学生互动的环节,其中一个学生单独站起来对着镜头互动。以上两种场景切换都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有效利用线上场景切换功能补足教学互动上的缺陷,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3.利用线上细节被放大的特性进行细节处理有些课堂细节设计在线下音乐课中效果不明显,而在线上音乐课上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有如下表现:(1)面部表情线上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教师的表情神态,教师利用这一特性,使用积极、夸张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张嘴、瞪眼等。(2)近距离感受线上教学时,所有学生都能够近距离观看教师弹琴、唱歌,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演唱(奏)时可以拉近镜头,或通过场景切换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近距离观看。(3)肢体动作教师使用柯尔文手势或画旋律线等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律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两种感官同时感知,增加记忆点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4.按知识性质划分教师接收学生反馈的不同方式(1)音乐表演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录制自己的演唱(奏)视频,上传至教师邮箱以接收学生音乐课堂实践方面的反馈。(2)理论知识方面教师与学生家长提前沟通,进行家长监督下的线上考试以接收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反馈。(3)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以接收学生听课情况反馈。

(四)直播和录播的协调使用

线上音乐课通常有两种形式,直播和录播。直播课更具互动性,而录播课更具趣味性。1.直播的好处直播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互动性更强,教师能够更好地接收学生课堂反馈,学生相对更有参与感,并使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课体验。2.录播的好处事实上,录播并不适合单独投放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中,比起直播,录播的互动性较差,难以带给学生好的学习体验。但录播也有存在的价值:可以运用剪辑软件为课堂添加背景图案、背景音乐等,使音乐课堂更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录制课堂时,教师可以在视频中添加字幕,让学生视、听两种感官同时接收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录播没有次数限制,教师可以多次录制视频,能够保障课堂质量。3.灵活运用直播和录播,以录播为主、直播为辅直播录播各有优势,善加利用,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达到上好初中线上音乐课的目的。疫情防控期间,对部分初中生实施“停课不停学”,学生参与线上授课,有网友反映“把线下课程生搬硬套转移到网上,让家长来整天监督,不如让孩子自己学习,不但更有效果,也减轻了家长的工作量”。在对浙江省、北京海淀区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更青睐于教师提供录播资源包让学生自学的形式。由此可见,与其一味地还原校园课堂的教学互动模式,不如利用线上教学的特性,开启以录播为主,直播为辅的初中线上音乐课堂新思路。具体措施:教师为学生提供录播资源包,并定期直播上课。这样教师能够定期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保证基本学习效果。

四、结语

抓住学生兴趣,保证学生参与。线上音乐教学与线下音乐教学一样,都是为了让初中学生以审美为核心,学好音乐课程。初中音乐课堂线上教学也许不能还原线下的互动教学手段,但可以通过它的特点达到初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此外,通过本次论文的撰写,笔者深刻认识到学生本身的兴趣对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中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兴趣,才能使学生自发、情愿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产生相对更高的学习效率。本文旨在优化、完善初中生线上音乐课堂互动教学,为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线上音乐教学提供可行的建议,同时希望本文能对未来初中线上音乐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丹娜.精准、乐趣、尚美、谋新——普通高校美育线上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20,(07):19-22.

[2]胡妍妍.基于“实质等效”理论促进线上音乐教学行为优化的基本路径[J].中国音乐教育,2021,(02):23-27.

[3]杜永寿.疫情下在线音乐教育的纾困之策[J].中国音乐教育,2020,(05):4-8.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2篇

一、截等长线段

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适用于求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段的和,或者是证明某条线段的长度等于其他若干条线段的长度之和,而这些线段又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就要想办法把这些线段进行等量转换,移到同一条直线上进行比较. 而这里等量转换的方法通常就是用正三角形全等,或者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的办法,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

例1 如图1,在ABC中,∠ABC = 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 = AE + CD.

证明 在AC上截取AF = AE,

连接OF.

AD,CE分别平分∠BAC,∠ACB,∠ABC = 60°.

∠1 + ∠2 = 60°, ∠4 = ∠6 = ∠1 + ∠2 = 60°.

AEO ≌ AFO.

∠5 = ∠4 = 60°,∠7 = 180° - (∠4 + ∠5) = 60°.

在DOC与FOC中,∠6 = ∠7 = 60°,∠2 = ∠3,OC = OC.

DOC ≌ FOC,CF = CD, AC = AF + CF = AE + CD.

二、中线倍长

当三角形问题中出现了有关中线或者中点这一类信息时,延长三角形的中线至原中线的二倍,就可以轻松地构造出全等三角形. 这也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常用的一种解题思路.

例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5,那么第三边上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 ).

解 如图2所示,设AB = 7,AC = 5,BC上中线AD = x.

延长AD至E,使DE = AD = x.

又 BD = CD,∠ADC = ∠EDB,

ADC ≌ EDB(SAS),

BE = AC = 5,即7 - 5 < 2x < 7 + 5,

1 < x < 6.

三、添加平行线

当图形中有相等的角或等腰三角形时,可通过作平行线将角进行转换得到另外的等腰三角形或相等的角,为证明全等提供必要的条件.

例3 如图3,在等腰ABC中,AB = AC,在AB上截取BD,在AC延长线上截取CE,且使CE = BD. 连接DE交BC于F. 求证:DF = EF.

证明 作DH∥AE交BC于H.

∠DHB = ∠ACB,

AB = AC,∠B = ∠ACB,∠DHB = ∠B, DH = BD,

CE = BD DH = CE,

又 DH∥AE,∠HDF = ∠E,∠DFH = ∠EFC,

DFH ≌ EFC(AAS), DF = EF.

四、补全图形

有些三角形问题当中,延长两条线段相交于某点构成一个新的图形,那么就可以找到更多的等量关系,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例4 如图4,在ABC中,AC = BC,∠BCA = 90°,BD为∠ABC的平分线.若A点到直线BD的距离AD为a,求BE的长.

证明 延长AD,BC相交于F.

由BD为∠ABC的平分线,BDAF.

易证ADB ≌ FDB.

AF = 2a,∠F = ∠BAD.

又 ∠BAD + ∠ABD = 90°,∠F + ∠FAC = 90°,

∠ABD = ∠FAC.

BD为∠ABC的平分线,

∠ABD = ∠CBE,

∠FAC = ∠CBE,而∠ECB = ∠ACF = 90°,AC = BC,

ACF ≌ BCE(ASA), BE = AF = 2a.

五、利用角的平分线对称构造全等

角平分线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有利条件,一条角平分线至少会有一组等角和一组公共边,在角平分线的基础上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例5 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 + ∠C = 180°.证明:AD = CD.

证明 在BC上截取BE = BA,

连接DE.

BD平分∠ABC,易证ABD ≌ EBD,

AD = DE,∠A = ∠BED.

又 ∠A + ∠C = 180°,∠BED + ∠DEC = 180°

∠DEC = ∠C, DE = CD, AD = CD.

【参考文献】

[1]张洪云.五步构造全等三角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12).

[2]黄雪明.全等三角形创新题赏析[J].初中生之友,2011(9).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字】反思 基础 教学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最后阶段,初三数学学习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忘记了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一味的从高精尖的数学题型抓起,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吸收效果,这样就导致虽然老师讲的很卖力,学生听得很认真,但是教学质量却并不高。同时,教师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看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死学,老师死教的教学状态。整个教学模式不改革的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一、教会学生学习

很古老却很有用的谚语讲到,给予别人一样东西,不如交给他得到这种东西的方法。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老师与其拼了命的要给学生填喂知识,不如交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在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不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本身抓起,教授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会学习。比如在讲习题课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同一道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习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做得精,做的透彻。例如: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

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在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时,才会习惯性的展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临阵磨刀赶出来的,是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坚持努力得来的。

二、从基础抓起,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单词是地基,英语的大楼建的多高,就得看你的地基有多深。同样的,数学的根基便是基础,你的大树能长得多高,关键在于你的根基有多发达。比如在积极备考的初三最开始复习阶段,教师不应该急切的开启复习模式,而是要有计划地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回顾掌握和巩固,使学生不至于在复习的最开始便一头雾水,从而陷入极度的不安中,进而加大了学生对于学习复习的恐慌心理。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所示,已知:在 中, , , , ,求证: ,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 ,从而可以发现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 ,又因为 ,所以可以得知CD=BD=AD, ,已知,AE=CF,所以 ,AD=CD,所以可以得知 ,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 ,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关注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刻的反思了中考数学教学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整体素质更加全面调高。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状况,尽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或长或短的谈话,更要了解学生的困惑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被鼓励的欣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重要,让学生学会自信坚强的面对一切,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样教师自己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以此来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好胜的心理,制定一些奖励规则,对于表现良好和学习成绩进步大并且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奖励。

总的来说,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在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为基础的条件下,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不光要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考高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一切为了中考的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梅.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2] 丁松刚.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4篇

一、 教会学生学习

很古老却很有用的谚语讲到,给予别人一样东西,不如交给他得到这种东西的方法。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老师与其拼了命的要给学生填喂知识,不如交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在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是不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本身抓起,教授给他们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学会学习。比如在讲习题课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同一道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习题不在于做得多,而在于做得精,做的透彻。例如:例题1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思路导航:

方法一:根据条件可知,每边种8棵,4边就是8×4=32棵,但每边起点一棵算了两次,一共多算了4棵,所以四周一共种了32-4=28棵树。

方法二:我们可以先数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包括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棵;再数另一组对边的,不数两个顶点的,每边种8-2=6棵。所以,一共有:8×2+6×2=28棵。

方法三:把正方形四边拉直,每边种8棵,就是把每边分成了7等份,4边共分成了28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棵树,所以共有28棵树。

在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在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语言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时,才会习惯性的展现最好的一面,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临阵磨刀赶出来的,是要学生和老师长期的坚持努力得来的。

二、 从基础抓起,加强知识巩固

俗话说,单词是地基,英语的大楼建的多高,就得看你的地基有多深。同样的,数学的根基便是基础,你的大树能长得多高,关键在于你的根基有多发达。比如在积极备考的初三最开始复习阶段,教师不应该急切的开启复习模式,而是要有计划地先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的回顾掌握和巩固,使学生不至于在复习的最开始便一头雾水,从而陷入极度的不安中,进而加大了学生对于学习复习的恐慌心理。从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所示,已知:在中,,,,,求证:,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从而可以发现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又因为,所以可以得知CD=BD=AD,,已知,AE=CF,所以,AD=CD,所以可以得知,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通过做斜线上的中线是常用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进行作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线或高,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即是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底边上的中线。从而可以证明出,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的出发点去关注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刻的反思了中考数学教学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不光要注重学生的学生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整体素质更加全面调高。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心学生状况,尽最大的努力,和每一个学生进行或长或短的谈话,更要了解学生的困惑适时的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让学生感觉到被鼓励的欣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眼中的重要,让学生学会自信坚强的面对一切,告诉他们不管怎么样教师自己都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以此来肯定自己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阶段学生好胜的心理,制定一些奖励规则,对于表现良好和学习成绩进步大并且热心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奖励。

总的来说,整个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不是那么简单易行的,在以提升初中教学水平为基础的条件下,教师的责任尤为重要,不光要简单的教会学生怎么考高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的学习。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抛弃一切为了中考的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教学思想,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何梅.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2] 丁松刚. 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5篇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一、课堂教学“以生为本”设计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一是对新时期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了解.因为新时期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只有掌握其个性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二是对新时期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了解,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多少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有多少学生似是而非,有多少学生基本不懂.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备课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在上课时方能确定对哪些知识重点讲解,对哪些知识精讲或不讲,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创新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但实际情况是,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个性,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也不近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进行创新教学,方能够做好新时期初中生素质教育工作.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内容不仅仅是教材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拘泥于教材,而是要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内容的结构上,教材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处理,可随时补充、调整一些教学内容和习题,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地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识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对教材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不符合学生身份的教学内容、例题及时进行重组、调整、修改和补充,不必拘泥于一例一课的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实际需求的知识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才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去遨游,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达到此种情形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一定是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三、初中数学教学要拟定“意外”的教学路径

数学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但到上课时或者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却出现电脑故障或突然停电.这就是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前无论怎样设计教学都无法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突发的“意外”事件.这类事件发生后教师处理得当,可让数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所以,教师及时合理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事件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四、初中有效教学要进行分层次教学的设计方案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均有所提高.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原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所学的新知识,也有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势必出现“学优生”、“ 普通生”、“ 学困生”.所以说,教师要实现初中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就必须在备课时兼顾三类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进行课堂设计.一是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教师心目中要有足够的认识,要采取有效的帮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必要的倾斜指导,以便让三类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有所收获,让各类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以让全体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二是对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备课设计.在备课设计时,数学教师要以普通生所能掌握理解的知识为中线,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设计.线上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扩展,线下内容是中线内容的基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优生对扩展的知识进行掌握,让其“吃饱”;普通生要让其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吃好”,让其跳一下能够进入学优生行列;对于“学困生”,在要求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力争有所突破,让其通过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早日脱离“学困生”,进入普通生序列.所以说,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问题探究;高效数学;推论;开放;一题多变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问题探究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效的问题探究对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推论进行探究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来说,很多定理、定律后面都有推论,但是,在教学这些推论时,我们一直采取的就是教师讲,学生记,最后,再通过大量练习题的应用来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可这种方式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灵活地应用这些推论,尤其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感觉数学难,在解题过程中找不到理论依据,造成了学生知道理论却不会利用进行解题的现象,严重不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改变这种等待知识灌输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数学推论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证明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这一推论时,我组织学生将该推论转变为证明题的形式,即已知:在ABC中,点P是其内部一点,PEAB,PFAC,且PE=PF,求证:P点在∠BAC的角平分线上。组织学生结合上面所学的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自主证明、解答,这样的探究证明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理论的形成本质,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课堂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组织学生对开放试题进行探究

开放性试题的探究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轻松的问题解答中重新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在开放式的数学问题探究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大胆的尝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开放试题设计的作用,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已知:过ABC的顶点任作一直线,与边AB及中线AD分别交于F和E。求证:在该条件下,存在哪些线段成比例。请试着写出来,并进行证明。

该题属于结论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找出一组并进行证明即可,比如:AE∶ED=2AF∶FB。但是,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试题常常选择的是放弃,因为找不到解题思路,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严重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因此,在开放试题的探究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要鼓励学生在开放性试题的解答中拓展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重拾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组织学生对一题多变进行探究

一题多变是学生进行对比、进行探究的有效活动之一,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题干的一点变化都会让解题思路发生改变。而且,一题多变问题的探究还能避免出现思维定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组织学生在多变的问题中积极地探索,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ABC中,B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CE是∠ACB的外角平分线,AFBD于F,AGCE于G,求证:FG∥BC

变式一:在ABC中,BD和CE分别是∠B和∠C的平分线,AGBD于G,AFCE于F,求证:FG∥BC。

变式二:ABC中,BD、CG分别是AC、AB边的中线,在BC上取BM=CN,连结AM、AN分别交BD、CG于点E、F,求证:EF∥BC。

……

引导学生将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解答,这样的一题多变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解答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试题的变化对比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经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总之,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自主探究的课堂,应该是在问题串的组成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就是说,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要借助有效的问题探究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授人以渔;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启发;激发

【abstract】"give a man a fish, it is better delegate to fish," as educators, how should we focus on cultivating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motivatio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its own.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 think tha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especially 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focus on training luo ji-thin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o be really "delegate to fish." mathematical logic tra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ability to think, we should start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learn the basics of playing the basics. second, to observe, to find we are familiar with conditions. thir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rect logic.

【key words】teach one to fish; luo ji-thinking of maths; ability; inspire ;inspire; and guide

众所周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好。那么,在我们的数学尤其是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增强其自身素质,做到“授人以渔呢”?

从事初中教学工作十多年来,发现有很多的初中生不太重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做数学综合题时往往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从而对数学综合题束手无策,进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自信心,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那么,引导和培养提高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的重担就落在我们广大教育者的肩上。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尤其在综合复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罗缉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好基础知识,打好基本功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建房首先打地基”,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为后盾,学好数学、做数学综合题可以说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要踏踏实实、戒骄戒躁,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和轻浮,我们的教师要监督和引导学生刻苦努力学习基础知识。

2.注意观察,寻求我们所熟悉的条件

一道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应该如何解答往往不是哪一位教授哪一位导师说怎样就怎样,而是题目本身告诉我们该怎样解答。很多学生不注意审题,抓不到题目当中所给的条件,所以会有“老虎吃天”的感觉,从而对数学综合题产生一种畏惧感,在困难面前不是迎刃而上,而是退缩不前甚至可以说是“逃而避之”。要想不产生畏惧,在困难面前能够迎刃而上,就要求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审题,在题目当中寻求所熟悉的能够应用的条件。那么,应该如何在题目中寻找解题的条件呢?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在一道道综合题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图形信息、所要证明的或者所要解答的结论中,有很多我们所需要的解题信息。

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抓住题目中的解题信息,将会给自己解决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在计算︱x+3︳+︱x+4︳+︱x+5︳+︱x+6︳+︱x+7︳+︱x+8︳求代数式有最小值时的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此时代数式的最小值这一题目时,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而放弃,有少部分同学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而使解题繁琐且易出错。那么,此题的要点在哪里呢?实际上,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到题目当中出现了很多的绝对值,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与绝对值的关系加以启发,结合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他们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了关键所在。再如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填入表中,使纵横斜线上每三个数字和都想等。我们只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到九个数与图形的对称性,就能够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3.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

我们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同学们就能通过细致的观察,不难发现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图形特点甚至所要解答或证明的结论中有很多信息和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或做过的练习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这就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在解题中由“老虎吃天”变成“迎刃而解”了。

注意观察题目信息,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是解数学题尤其是数学综合题的关键。例如题目:三角形abc中,ab=6,ac=8,中线ad=5,求tg∠cad。在此题目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到的题目信息有:①三条线段长分别为6,8 ,5;②ad是中线;③d是中点;④所求是三角函数。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这就形成了正确的逻辑思维。由数据6、8、5可以联想到勾股数6、8、10或3、4、5;由中线ad联想常用辅助线延长中线取相等;根据中点d推想做常用辅助线中位线;从所求解的是三角函数可以设想构造直角三角形。这些都是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由此,可以得到多种解题方法。

3.1延长ad到f ,使df=ad,连接bf 或连接cf ,由数据6、8、10得到直角三角形,从而解得tg∠cad.

3.2取ab或ac中点m ,连接dm ,根据数据3、4、5得到直角三角形,进而解得tg∠cad.

再如,已知四边形abcd中,∠a==∠c==90°,∠d=60°,ab=1?,bc=2?。试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对此题目,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画出图形,观察题目中60°和90°角的特殊性及图形的特征,启发他们形成真确的逻辑思维,构造出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形,得出真确的解题方法(延长ab、cd交于f或者延长cb、da交于g),使他们乐于学、乐于思。这样,就不会枉了我们“授人以渔”的苦心了。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几何画板;动态;图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35-01

随着学校计算机的普及,班级多媒体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软件也多了起来。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对《几何画板》软件却情有独钟,教学中运用得得心应手,辅助了课堂教学,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体会。

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1《几何画板》的特点。几何画板主要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

1.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几何画板》的好处。

(1)有较强的绘制几何图形以及函数图象的功能,在作图中保持几何关系的不变性,大大方便了计算机的作图。

(2)数形结合是数学学科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联系数学直观和抽象的主要工具。使用《几何画板》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展示了数学美。例如:勾股树的展示。

(3)能动态地演示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比较容易地突破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把数学的抽象思维变成了一种现实。

(4)方便的计算功能。计算测量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

(5)变换功能使图形变换变得更易于操作。如对称、旋转等等。

2.《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2.1《几何画板》在初中代数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代数中,函数的图象,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学过函数的图象后,很难理解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运用《几何画板》就很容易解决。下面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例子做一个介绍:利用《几何画板》学习函数的单调性。

案例: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时,可以使用《几何画板》制作一次函数图象,在图象上任找一点P,过点P做x轴、y轴的垂线,并利用"度量功能"分别把与x轴、y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度量出来,并利用"合并功能"合并到这两个点。当拖动点p时,两坐标的值发生变化,直观的看出"y随x的变化情况"。

2.2《几何画板》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E,使BD=DE.求证AD=CE.对这个例题的教学,我用几何画板做了这样一个课件,先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在边AC上取中点D,连接BD和ED,当完成对AD=CE的证明后,我提出:当点D不是边AC的中点时,其他条件不变,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我一边提问一边拖动点D,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变式的速度,说到做到,又给人自然流畅,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再次提问,(1)当点D在边A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2)F是边BC上的点,D分别在线段AC上和其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我一边拖动F和D点来完成其变式,这样学生更直观而且快速的达到了变式的效果。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9篇

一、初中数学几何的解题技巧

(一)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这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很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的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在这些中,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基本掌握的,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在这些方法中,“三角形全等”是最常用的,也是应该掌握的基本解题方法。对线段不等关系则一般常用“线段公理”,而对线段的和差及其他(如倍、分)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截长、补短等技巧。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二)注意添加和使用辅助线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时,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图1所示,已知:在ABC中,∠C=90°,AC=BC,AD=DB,AE=BF,求证:DE=DF.

分析:通过上述条件和上图1所示可以得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B=45°,所以根据定理可以得知,D是AB的中点,然后连接CD,从而可以得知CD=AD,∠DCF=45°,从而可以发现DCF?艿DDAE.

证明:连接CD

由AC=BC,可以得∠A=∠B,又因为∠ACB=90°,AD=DB,所以可以得知CD=BD=AD,∠DCB=∠B=∠A,已知,AE=CF,所以∠A=∠DCB,AD=CD,所以可以得知ADE?艿CDF,所以DE=DF.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线上的中线是常作的辅助线,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平分线或者底边上的中线或高,也是常用的辅助线,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应该连接CD,因为CD既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而且也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或高。从而可以证明出ADE?艿CDF,进而得出DE=DF。

所以学生要注意对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进行总结。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就应该了解到要做的辅助线比较常用的会是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而对直角三角形来说,要注意斜边上的中线是其常用的辅助线,尤其是斜边上出现中点时;对梯形来说,通过平移一腰或对角线作高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是常用的技巧。当然,几何中的常用辅助线很多,学生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对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三)对特殊条件下的常用辅助线进行总结

另外,在解初中几何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特殊条件下经常用到的辅助线进行归类和总结,以方便学生更加系统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比如“角的平分线”就是在初中几何题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条件,这种题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对其加辅助线才能解决,虽然方法在具体上有很多种,但总起来说,大致有三种(图2、3、4,实线是条件,虚线是辅助线)。

图2 图3 图4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图2的辅助线是通过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的,图3是对角两边的相等线段进行截取,图4是对有角的一边上的点到其平分线的垂线线段条件下,对垂线段进行延长,使其通过与另一边相交而出现全等三角形。这些都是特殊条件下常用的辅助线。学生对这些进行归纳和总结,会在解题中对该种条件有本质上的认识,同时也对其记忆来说和方便,有利于其解题的速率。

二、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要的是对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要更好地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主要的途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对逻辑方面的知识进行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以及推理证明的能力进行提高。在初中教学中,其实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逻辑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对一些必须掌握的逻辑知识进行通俗的讲授,指导学生在推理和证明中对这些知识加以应用,进而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解几何性应用题,既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而且也要将书序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比如,图5,在某公路MN和公路PQ在P点交汇,并且两条公路构成的∠QPN=30°,而在点A处有一所学校,并且AP之间的长度为160m,如果一辆噪声较大的汽车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将会受到影响,那么如果这辆汽车在公路MN上沿着PN方向行驶,问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已知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如果受到影响,则受到影响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通过题目可以得知,此题为圆和直角三角形综合应用题,如果想要判断学校是否受到影响,则只需要进行得出E到到AB距离就能够得出,对于影响的时间为多久,则只需要求出影响路段的长度就能够得出。

解题:在求解的过程中中首先过A点作出ABCD,垂足为B,然后在RtABP中,通过∠QPN=30°,AP=160,则可求出AB=■=80,由此可以得出学校会受到影响。

以A为圆心,然后以100m为半径可以作出圆A交与MN与C、D两点,并且在RtABP中有AC=100,AB=80,则BC=60所以可以得出,CD=2BC=120,并且由已知条件知,18Km/h=5m/s,所以可以得知学校受到的影响时间为24s。通过对身边的一些事情,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对学生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进行加强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与知识的增长有关系,而且还与人的年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人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种增长是基于对世事的理解。而说到最好的思维能力培养时间,实际上是在出生到十七岁左右。所以,在初中阶段一定要好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涉及的逻辑知识比较多,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相对比较难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降解难度,加强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教学,借用图形来获取解题的思路,这是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另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几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参 考 文 献]

[1]薛春青.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图”与“解题”[J].新课程(教师版),2010(3).

初中线上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试卷讲评 基础重点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试卷讲评课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台下昏昏欲睡”使得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找不到自己在考试时所犯的错误点,从而寻找不到下次避免错误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转变教学模式,开创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分析试卷――讲评试卷的基础

作为讲评试卷的基础,分析试卷是重中之重,是试卷讲评课的起始点。初中数学试卷通常分为选择、填空、判断、解答等几种题型,为了能够更好地讲评试卷,教师通常要分析这几种题型中哪一种是学生犯错最多的,在这某一种题型中哪一道题又是犯错“重灾区”。分析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在思维拓展方面有所欠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制订课堂教学计划。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为例,教师批阅后经过分析发现,在选择题这一大题中,其中有一道题是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如图所示)已知,如图,ABC中,∠C=90°,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AC=4,AB=5,则CD=?DE=?这道考题的主要考点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和勾股定理,由此教师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在这道题上出错率比较高的原因是对于教材知识点把握不牢,没有深刻理解知识点。教师得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后,就会在进行试卷讲评课时着重向同学们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比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此让同学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避免再次犯错。教师在进行试卷讲评课之前的备课需要教师对试卷进行全面对照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然后以结论为依据整理备课材料,回答同学们对试卷所考知识点的问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试卷讲评课之前,教师对试卷的细心分析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是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体现,更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对学生责任心的体现。

二、评析矫正――讲评试卷的重点

不管备课多么充分,如果学生没有在这节课学到知识,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同样,对于试卷讲评课来说,课前的分析不论多么全面透彻,避免学生在此犯同样的错误才是重点。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评析矫正作为试卷讲评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在原来犯错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重新学习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争取做到在同一个地方不摔倒第二次。

为了达到纠正学生在做题时所犯错误的目的,教师对试卷的精彩评析很重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重要,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

三、归类发展――讲评试卷的升华

在数学试卷中的考题中,教师会将一些知识点相同或者类似的试题进行归类,然后取最具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讲解,在评析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类型的题。由此可见,在试卷讲评课中将试题归类发展是很重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华。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将基础知识掌握之后再逐渐拓展思维,完全能够实现取得理想成绩的愿望,但是有一些学生的成绩极度不理想。数学试卷中,有70%的试题属于基础题,20%的综合题,10%的深度拓展题,在这些试题中,有很多试题都是同一类型的,它们分别会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中出现,只要将这整个类型掌握,在做题时就会游刃有余。以菱形两对角线长为12和16,求一条边上的高为例,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在不理解勾股定理的前提下,我们就不能把菱形的一条边长求出来,如果不理解菱形的性质,我们就会不知道菱形的四条边一样长,最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得边线上的高。这道题综合了勾股定理与菱形的性质,是对思维一次拓展,只有将单一知识点弄清楚,才能在碰到这类题时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以说,试卷讲评中的归类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必要的一条途径。

对试题进行归类总结,然后深层次研究,这样才能透彻,才能在不断变换的试题中一眼发现本质,并且将之解决。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试卷讲评课不再是教师手拿一份试卷进行独自表演,而是要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并且跟随教师的讲解在重新巩固知识点的基础上再次升华,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焱.对于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上一篇:普通心理学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财务管理与监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