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网络传播范文

时间:2023-10-27 11:25:00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1

关键词:网络版权、网络复制权、数字化、网络传播权

随着电子计算机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上的侵权纠纷案也与日俱增。传统的版权法在保护网络环境下版权主体的权利时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版权面临的挑战

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点。

1.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专有性面临挑战

专有性也叫排他性,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性,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而信息一旦上网则变成公开、公知或公取的信息,而且信息的传播不再依赖载体,因此很难被权利人控制。

2.信息交流的迅捷对知识产权时间性的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有一定的期限,一旦保护期届满,权利即宣告终止,这样既保障权利所有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享受其智力成果,获得合理回报,又防止因保护时间过长而阻碍信息传播和社会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输速度极为迅速,且范围更广,这使得权利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授权而获利。例如,以前也许用几年时间才能销售几万册图书,在今天通过网络只要几个月便可实现,而且销售范围更广。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定保护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

3.网络对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形成挑战

一般说来,一国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法域内受到法律保护,除非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和与它签订的双边协定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都不自动保护他国的知识产权。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很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就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于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和水平各不相同,这就会使得网络上的侵权行为难以认定,执法主体难以明确。因此,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各国统一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标准。

二、目前网络环境下版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作品的数字化,作品的传播形式发生了变化,速度也更加迅捷。对于网上作品的版权是否应该保护,该如何保护的问题人们争执不休。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和《民法》对此均没有明文规定,国际上虽然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96年12月通过的两个涉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条约,即《WIPO版权条约》和《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但是批准加入的国家还很少,因此,目前网上版权保护的直接法律还是很欠缺,许多问题仍在探讨和研究当中。

(一)作品的数字化问题

数字化技术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把一定形式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并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编码,再进行组织、加工、储存,采用数字传输技术传送,根据需要再把这些数字化了的信息还原成原来的文字图像等信息形式。作品的数字化是将传统作品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其目的并不是要创作另一种形式的作品,数字化属于间接复制行为。

(二)网络传输对版权人经济权的影响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介”。与此同时,大量的版权作品被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播,相应的问题也因此产生了,那就是将数字作品搭载到计算机互联网上向公众传播是否属于著作权人的一项专有权利。从版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一直随着传播技术和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从印刷术到无线电广播、电视,无不伴随着版权制度的沿革,因此也有理由将版权人经济权益的保护延伸到网络环境。

1.网络传输与传播权。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版权和邻接权保护的需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12月签订了两个新条约,这两个条约分别为作者、表演者和唱片制作者规定了一项新权利即公共传播权,分别授权作者、表演者和唱片制作者,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包括公众中的成员个人选择时间和地点的方式)将其作品向公众传播,这两个条约使得网络传输有法可依,使版权保护扩展到网络空间。而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对“播放”的解释,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系统传播作品。对“摄制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解释,指以拍摄电影或者类似的方式首次将作品固定在一定的载体上。这两种规定过于具体,无法把网络传输包括在内。

2.网络传输与复制权。1995年9月通过的美国白皮书认为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版权人的复制权相当广泛,绝大多数计算机之间的传播都涉及复制。根据美国法律,版权材料一旦进入计算机内存就是对该材料的复制。1996年12月通过的《WIPO版权条约》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但没有将“暂时复制”包含在复制权内。我国的《著作权法》所规定的著作权人的复制权未包括网络传输复制。

3.网络传输与发行权。美国的版权法明确承认网络传输属于公众发行,在版权人专有的发行权之内。《WIPO版权条约》和《WIPO表演和唱片条约》也均承认版权人在网络环境下的发行权。而在我国著作权法及其有关规定中“发行”指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复制件,由于我国《著作权法》不承认“暂时复制”,这里的“复制件”仅指有形物体形式的复制件,因此发行权不适用于网络传输。

由此可见,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涉及到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有关问题,这表明我国在这方面已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虽然我国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有关法律来处理类似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依据《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但是立法相对滞后却为社会上那些善于捕捉法律漏洞的人创造了机会。因为他们往往会以我国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为由,在这一问题上纠缠不清,其结果只能是浪费人力、物力。法院由于没有现成的法律来规范类似的问题,造成裁决不及时、不统一,而网络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在短短的时间内,版权人的利益就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应当加快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立法,以便及时有效地保护版权人的利益。

4.网络传输与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指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必须指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来源。版权保护应当延伸到网络空间,但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张,过度保护反而不利于社会文化传播与文明的发展。合理使用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公众对社会信息的知悉权,其作用也就在于合理地调节作品创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冲突,力图实现在维护作者权益基础上的三者利益的均衡,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与文化进步。

(三)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的难度加大

1.数字化复制的便捷使得版权保护难度加大。传统的版权法限制大范围使用以获得经济收益的违法商业行为,而忽视小范围的复制行为。因为传统的版权法假定复制技术是有限的,且成本高昂,同时商业利益的非法复制行为易于观察。

这种假设在传统的出版和传播技术下基本可行,但网络技术出现后,要将数字化的作品进行复制并大范围传播,变得非常容易而且成本低廉,网上版权的保护不能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可忽略个人的小规模复制和传播,因为这种行为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要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版权人要想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履行其版权,也变得十分困难。

2.保护费用高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加。从理论上讲,只要版权人掌握了最先进的网络跟踪技术,倾尽全力来搜索网上的非法复制和使用行为,就可以掌握到大量的违法事实,从而并得到赔偿,但这样做要花费无数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版权人由此付出的费用很可能会大于所获得的收益。

三、网络版权合理使用的方案

(一)网络版权的合理使用应当比网下版权的合理使用宽松

提出这一论点有不言而喻的五项依据:第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任何阶段的文明均与文化、知识、技术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传播促进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孕育新的传播形式,也孵育一代代的版权人与技术垄断者。但是没有对版权与技术垄断的限制,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没有对版权与专有技术的合理使用,就没有新的作品与新的技术的诞生。第二,从人类传播的历史看,网络传播是比语言传播、文字传播、报刊传播更高阶段的传播形式,历史上任何更高阶段的传播,均比低一阶段的传播形式更少一些受到人为的限制,这是由网络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传播形式的少受限制,即意味着合理使用的范围的扩大。第三,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看,人们希望突破文字传播、报刊传播、电视电台传播等单一传播的局限,最大限度接受多媒体作品的呼声与趋势日益强烈。而网络版权使用的过分限制(如比网下传播限制更多),无疑不能满足各国人民对文化交流渴望的需要。第四,从网络环境的技术与特性看,任何新技术的使用都意味着冲破传统版权束缚的努力,尽管每一次努力都带来对其束缚的加强;但每一次努力也都撕破了传统版权所构筑的某些藩篱。第五,从知识产权立法的宗旨看,设立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鼓励其对专有权的专用;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为人类与社会谋求更大的经济福利。

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当顺应时代,顺应民意;任何限制网络版权合理使用,甚至缩小网络版权合理使用范围(比较网下版权合理使用而言)的任何行为,都是既有碍于中国网络事业与网络经济的发展,又有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纠正2002年解释所造成的偏颇及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2003年12月23日第130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2000年解释的决定。该决定对第3条的修改,除了将原第3条“上载该作品”改为“报社、期刊社”及删去“网络”(转载)两字外,没有其他有关网络转载、摘编作品的性质上、程序上或支付报酬上的任何实质意义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这一修改,实际上仅仅是对2000年解释第3条的一种确认,令其成为有效的一个法律条文,继续对网络转载、摘编行为起规范作用。

(二)网络版权的复制权例外要有明确规定

《伯尔尼公约》第9条“复制权”第1款“原则”规定作者享有授权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复制该作品的专有权之后,在第2款即规定了复制权的例外:“本联盟成员国的立法可以准许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复制上述作品,只要这种复制不与该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也不致不合理地损害作者的合理权益。”(注:参见刘波林译:《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这一规定,显然是授予成员国一种可以通过国内立法削弱专有复制权,即准许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复制作品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必须以“不与该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不致不合理地损害作者的合理利益”为前提。如何理解这种专有复制权的限制及其适度的例外,特别是这种限制在网络上的例外,学术界迄今并没有明确达成共识。笔者以为,网络上的复制权例外,目前起码在非营利性质的远程教育、教师教学、教育性音乐、教育广播材料、录像、数字图书馆版权保存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规定。

1.远程教育方面。新《著作权法》第22条第6款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为合理使用,但强调“不得出版发行”。这是符合《伯尔尼公约》第9条的“指南”精神的。这里,当我们将远程教育视为扩大的“学校课堂”时,这种合理使用当适用于“远程教育”;然而,它发生了一个重大冲突,即“学校课堂”规定的是“少量复制”,远程教育一经上网,就不是“少量复制”所能控制的了,起码,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生成的临时链接,就须以成千上万计。笔者以为,对远程教育的“复制”限制,为资源共享与知识传播的目的,恐怕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允许读者阅读,但控制其下载而已。至于整部作品打印所发生的问题,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这种下载打印恐怕比到新华书店购买一部作品的成本要昂贵许多。

2.教学、教育性音乐方面。网下宾馆大厅的“场景”音乐实行收费之前,教学、教育性音乐方面的合理使用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场景”音乐收费之后,这个问题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目前尚未有人对此提起疑问,但这种质疑是早晚的事情。因为,宾馆大厅的场景音乐就其大厅服务本身而言是非经营性的,它不会因为你进入大厅听了某一段乐曲而向你收取音乐版权费;但是,当大厅的场景音乐以宾馆客房收费及营利联系起来实施版权收费的时候,任何学校的课堂教学、教育即都可以与这座学校的所有有关的各项收费联系起来,而对有关课堂教学的“合理使用”收取费用。网站也是如此,从学校课堂到网站,仅场景不同而已。在音乐版权保护日益提高的今天,专门制订网上教学、教育音乐的合理使用规定,既很有必要,也刻不容缓。

3.教育、广播材料方面。非营利性的教育广播材料也由于陈佩斯、朱时茂小品作品案(注:参见沈木珠:《国际贸易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624页。)的影响(注:笔者并非认为此案判决有误。这里“影响”的含意,仅限于指它引起人们对录音录像制品的教育广播材料的关注。)而呈现某种程度的版权保护“竞高”趋势。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多新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网络非营利性教育广播材料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而有效。陈佩斯、朱时茂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表演作品为中央电视台属下文化公司制作成光盘出售,当以复制侵权的数量计算赔偿金额,而文化教育或戏剧欣赏网站非营利性教学如复制陈佩斯、朱时茂的作品是否侵权?如属侵权,当如何计算侵权赔偿数额?如不属侵权,又当如何保护版权人的权益。这其中当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与限制网站使用的措施?特别是,当收费网站的不收费网页进行非营利性的教育广播,如何区别其经营性质?按近年网络信息传播案例的判决及舆论,某些不收费的网络行为往往被追究其“为提高网站的点击率”而强行与“经济效益”挂勾,如此,则不可能有纯粹的无任何经济联系的“非营利性教育广播材料”可言。

(三)重视信息网络展示权及其合理使用的研究与界定

LeslieKelly案提醒人们注重网络展示权利及其合理使用。(注:我国学术界目前尚将“展示权”与“展览权”视为不同国家用词不同的同一权利。)尽管该案涉及的是图片,传统的版权法的展览权主要指的是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享有的经济权利。在传统的版权时代,展览权的经济利益并不明显,一方面由于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展览范围与数量,比较文字作品的传播既小且少;另方面由于真正涉及侵犯展览权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并不太多。因此,并非所有国家的版权法都规定了此项权利。但是,在网络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由于链接及“取景”技术的采用,网络上传播的文字作品,也发生了如同网下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展览般的展示权利的问题。刘京胜案、叶延滨案的判决之所以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就是法官忽视了他们的作品在链接环境下遭受“展示”的权利。例如叶延滨案,被告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以对原告叶延滨案前的通知书置之不理,诉讼中又可以“从未将原告作品直接上载,也就无从停止”为由,理直气壮地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法院之所以能够默认被告辩称的原告“著作权侵权通知书因其自身缺陷不具备法律效力”,判决连刘京胜案都不如,(注:在刘京胜案判决中,法官尚念及原告发出侵权通知书后被告置之不理,没有断开链接,因而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元。叶延滨案判决书则否定原告发出的侵权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判被告全胜,连诉讼费也由原告自己承担。)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只将眼光盯住复制(直接上载)侵权,而忽视了通过链接的“展示”侵权。在今天的互联网络,只要通过线内链接技术与“取景”程序,在布满自己网站的文字、广告、标语的网页中展示他人的作品的行为就属于侵犯他人的展示权及侵犯他人的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

诚然,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8款规定的展览权仅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连个“等”字也没有,无法含括文字作品,更不包括信息网络上的文字作品;《伯尔尼公约》中虽然也曾出现“展出”的词语,但尚未对展出权利作出规定。因此,要承认网络作品的展示权,要么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中含括网络展示权,要么在展览权中含括网络作品;同时,对信息网络展示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作出界定。我国有学者认为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8款规定的展览权已“为我国将来处理类似的案件留下了制度空间”的说法,(注:参见谢惠加:《网络版权复制权展览权合理使用规则初探》,《知识产权》,2004年第1期。)一方面是没有看到该款规定并不含括“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之外的任何作品,是“列尽”,不是列举;另方面是尚未看到网络链接对作品的展示,不仅仅局限于图片,而是应当包括文字。而且笔者以为,从民众的接受和社会理解程度看,展示与展览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3.由于1与2的原因,实施细则与部门规章不能完全解决国家法律与国务院条例中的具体问题,使许多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一方面,是实施细则避开法律提出的问题,如2001年6月15日《专利法实施细则》干脆不对《专利法》第2条的“授予专利的条件”作出规定,直接跳到第3条“专利的申请”,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使之无法回答《专利法》第25条“不授予专利权”规定的某些问题。另方面,是配套的国务院条例和部门规章迟迟不能出台,或某些部门只出台部分规章,如《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就属于迟迟不能出台,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司法解释,就属于避开了网络链接等实际问题。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2

同志曾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相比较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而言,网络舆情中的传播者更加多元,网民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话语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呈现出互为主体的特性。诚如社会学者张春华所言:“(网民)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因此,主客二元思维已经不适合我国社会的话语环境了。”基于网民的传受一体化的双重身份,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网络舆情传播“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不能像对大众媒介传播分析中那样单独抽离出传播者进行源头追溯,不妨直接通过梳理网络传播过程的传播意图从而判断早期意见的类型。

当前网络舆情频发,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相对集中,而现实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群众将维权行为转向网络平台;另一方面是因为党政机关舆情管理、应对缺乏新思维、新机制。其中突出表现为许多单位在舆情管理、应对中延续了对传统媒体的管控方法。在传统社会中,党政机关与主流媒体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党管媒体”、“政治家办报”等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传统舆论管控模式可以通过党管媒体充当内容“把关人”,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大众传播系统流通从而实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源头控制。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党政机关不仅很难识别谁是传播者,更难以有效管理这些传播者。在本质上,党政机关与网络民众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这时再使用原有的源头控制,充当所有大众传播系统信息的“把关人”,不仅在法理上缺乏依据,涉及到言论自由等敏感问题,而且在实践中愈加困难,现有技术手段不能完成所有管理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李彪博士认为,“传统的舆论管控模式和手段(如捂、拖、删、压等)的制度惰性与新媒体环境发展不适应,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格局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出现后,网民这种传播者/受众的双重身份所爆发出的能量更为惊人,形成了与传统主流舆论场迥然有异的网络舆论场。但是无论传受关系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形式如何翻新,传播行为必然反映了一定的传播意图。有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传播意图的叠枷,构成了当今夏杂多元的网络舆论场。

福克斯・米勒就曾指出,“公共事务就是这样一种能量场,在那里,有各种能量和力。他们各自有自已的意向。性或目的,从而形成一个公共的能量场”。玉米华研究员的论点更为鲜明,“民众的利益多以丰富彩彩的社会政治态度体现出来,以舆情的方式存在。换做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学说就是:“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旧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这也是在学理上,笔者认为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网民为中心转变的依据。只要能够识别网民的传播意图,就能更加准确地获悉网络舆情“从哪里来”的问题。传播意图实际上是利益的具体化、诉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任何传播行为的发端与起源。

在具体舆情事件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利益不尽相同,传播意图自然各有差异。而按照与传播事项的利益相关性,传播主体又可分为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

(一)当事人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权益诉求与责任诉求两类

1.所谓权益诉求,就是为自身获得某种利益或者实现某种权利的诉求。例如2013年10月23日《新快报》在头版刊登大号标题“请放人”,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敝报虽小,穷骨头,还是有那么两根的》,引起网络舆论的高度关注,《新快报》作为利益相关人的传播意图实际上就属于一种权益诉求,无论后来事实如何,其出发点是希望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而在一些维权类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中,当事人的传播意图是给当地政府造成某种舆论压力,从而获得如国家赔偿、征地拆迁补偿款等种种经济补偿。

2.所谓责任诉求,就是当事人希望追究某些具体责任人的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法律、纪律责任。例如2013年6月9日,倪某因起涉及自己的合同纠纷案有人为因素干预,一直跟踪该案审判人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赵明华,拍摄了五名法官集体招嫖的相关视频。2013年8月初倪某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后引发网络关注,“法官集体”成为当日各大门户网站头条。随后上海市纪委会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赵明华等五名公职人员追究了党纪政纪责任。

(二)旁观人的传播意图,主要围绕公共利益与公众兴趣,适用于“使用与满足”理论

1.网络舆情事件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往往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利益。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说,“舆论关注的问题,首先一定是公共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私人性的问题,或者专业性的问题”。例如两名教授就某一哲学史问题进行争论,这属于专业性问题,一般不会有多少网民围观;但如果两名教授争论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由于涉及公共利益,则很可能会滋生网络舆情。

2.旁观者的传播行为发端于公共利益,但不局限于公共利益。这是因为部分传播者使用媒介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消费行为。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人使用什么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求而已”。有调查表明,受众使用网络主要有四种目的,一是获取有用的信息,二是宣泄自己的情绪,三是进行情感的交流,四是参与娱乐或打发时间。这些需求都可能促使网民转发、评论网络事件,并通过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

(三)党政机关的传播意图,一般包括微观与宏观两类

1.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自身机构的媒介形象。很多网络舆情的舆情客体是党政机关等公权力机构,在网络舆论的漩涡中,涉事机关的媒介形象与公信力都受到了极大损害,恢复提升自身的公共形象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任何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都希望在公众面前树立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因此需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引导网络舆论。

2.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维护良好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党政机关同样肩负治理网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宣传部门、司法部门,更有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文化、打击网络犯罪的职责。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成立后,对国家机关网络管理职能又做了进一步要求。

在网络舆情场域中,当事人、旁观人、党政机关三类角色的传播意愿相瓦影响,相互调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相一致时,网络舆情与现实世界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强大效果模式。例如“雷政富不雅照”事件曝光后,在爆料人的揭丑意愿、网民对于贪腐侵犯公共利益的痛恨,党政机关对于不正之风的严惩决心共同作用下,从网络曝光到雷政富被免职仅用了63个小时,创厅级官员落马纪录,成为网络舆论影u向力强大的例证。而当三者的传播意愿不一致时,虽然可能会经过争论,但是最终会达成某种平衡。特别是当三者中有两者持有致意愿时,被孤立的一方由于“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者‘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由丁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多数人的优势意见”,即“沉默的螺旋”,从而表现在舆情场域下传播意愿的表面平衡与一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旁观的网民成了当事人与党政机关博弈的争取对象,成为最终左右公众舆论意见导向的关键人群。

最令国家管理者担忧的是,网络舆情事件使得公权力机关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损失惨重,难以在短期内得以修复。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决这一艰巨难题,笔者认为应当在科学、准确、高效地识别网络舆情主体的传播意愿基础上,推动网络舆情机制重新建构,实现“三个转变”。

其一,网络舆情预防应从“被动管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党政机天应积极收集监测网民意见与建议,在现有条件下科学有效地满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有利于主动预防化解矛盾。

其二,网络舆情应对应从“事后处置”向“事中管理”转变。在舆情研判中需将网络舆情主体的传播意图纳入新的分析重点,明确当事人诉求类型,制定对应的线下协商协调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与谅解。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3

论文关键词 信号盗播 广播组织权 网络

一、传统条件下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在传统条件下,对广播组织权益的侵害主要体现在未经许可转播广播组织播出的节目和对其进行录制、复制上。我国著作权法赋予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的权利。所谓转播,根据《罗马公约》的规定,是指一个广播组织同时播放另一个广播组织的广播电视节目。这里的转播必须是另一个广播组织进行的,同时以同步播放为条件。未经许可转播即为截取了另一个广播组织的信号而播放另一个广播组织的节目,这就是传统条件下的“信号盗播”。

著作权法同时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广播组织通过控制他人的录制(固定)行为,也就控制了他人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再次播出,通过控制他人的复制行为,也就控制了他人将其广播电视节目制成音像制品的可能。通过以上分析,传统条件下转播和录制复制权可以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

二、传统广播组织权的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条件下的信号盗播是一个广播组织截取另一个广播组织的信号进行播放,然而,网络环境下的信号盗播目前却不能受到广播组织权人专有权利的控制。网络直播通过互联网对节目进行网络上的同步播放,播放的节目是传统广播组织通过电视或无线电同时播放的节目,此即所谓网络中的“信号盗播”。

传统的转播权控制的是“转播”行为。根据《罗马公约》的定义,转播是指一个广播组织同时播放另一广播组织的节目。对于转播的方式上,也应该从条约制定时的技术发展背景来看,《罗马公约》中对于“转播”定义的前一项中定义了“broadcasting”:仅仅限于无线方式(wirelessmeans),并不包括通过网络的同时播放。另外,根据trips协议中的规定,广播组织应有权制止未经同意而进行的下列行为:录制、对录制品的复制、通过无线广播手段进行的转播,以及通过电视广播将这样的内容传送给公众。因此,传统条件下传播权控制的行为都包含了技术手段作为要件,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转播权的内容并不能控制通过网络进行的信号盗播行为。

三、广播组织权扩张至网络环境的价值基础

知识产权法能否有效贯彻利益平衡原则,维持知识产权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将决定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著作权法律制度立法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绝对地保护作品作者和作品传播者的权利,它最终是为了在各个利益相关人中间寻求一种平衡,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方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应当适当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任何一方超过一定限度,就必然会侵犯对方的权利,从而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对于广播组织权而言,在赋予权利人权利与兼顾公共利益之间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广播组织所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给予对节目的网络播放过强的保护会妨碍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权,进而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了将广播组织权扩张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外,国际层面还存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博弈。发达国家热衷于将广播组织权扩张,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网络播放水平和网播组织远远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如果在国际层面对于其进行保护,最终受益的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仍有所顾忌的是,将广播组织权扩张至网络环境将影响本来发展水平就不高的本国互联网的发展,影响文化的传播。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技术的发展和变革都带来了法律制度的相应调整,也就是说,法律是要适应时代的。拿狭义著作权来说,著作权的内容从包括传统的复制权、发行权到后来的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引入了新的内容。而对于广播,从无线广播到有线广播再到卫星、网络广播,伴随着这些新的广播技术广播组织权的内容也应适当扩张。

 

四、广播组织权内容的扩张

针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赋予权利人控制对其权益造成损害行为的权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规制网络环境下的“信号盗播”行为的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信号盗播在未经广播组织许可的情况下,扩大了原有的广播节目的传播范围,影响了广播组织的潜在收益。与传统广播组织未经许可的转播行为在行为结果上是一致的,两种行为的差异仅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因此,完全可以采用扩大转播权的内容的方法来控制网络环境下的信号盗播行为。

伴随着网络同步转播技术的兴起和流行,转播权也应该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拓宽,不应拘泥于只控制同是广播组织之间的转播行为。通过何种转播方式只是手段的差别,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对广播电视节目同步的进行播放。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同步直播的用户与日俱增。对于广播组织而言,网络环境的信号盗播行为对其经济利益确实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应将网络同时转播的行为纳入广播组织转播权的控制范围。wipo关于保护广播组织权条约草案中第6条重新定义了转播权:“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以包括转播、以有线方式转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转播在内的任何方式转播其广播节目的专有权。”这将传统转播权控制的行为方式扩大到了网络转播,如果广播组织在网络时代拥有包含这样内容的转播权,那么广播组织对于猖獗的网络信号盗播现象就可以直接用其进行控制。笔者认为,我国应借鉴草案第九条的规定扩大转播权的内容。

(二)关于广播组织“录制后播送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草案》第9条规定了“录制后播送”的权利,“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在其广播节目被录制后播送此种广播节目的专有权”。《草案》第10条又规定了“广播组织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己录制的广播节目,使该广播节目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其中,第9条规定的“录制后播送权”,涉及录制后以任何方式进行的让公众接收的播送行为,其中包括广播、有线广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播送。而第10条的规定赋予了广播组织同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者一样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结合目前网络环境下除了信号盗播之外的其他网络播放类型和播放的节目内容,笔者认为,现阶段的我国不必为广播组织设置这两项权利。

首先,即使是在传统条件下,可以通过无线广播、有线广播等方式向公众播送录制的广播组织节目,《罗马公约》中也并没有为广播组织规定录制后播送的权利。传统的广播组织权赋予了广播组织录制权,广播组织完全可以利用此项权利控制他人未经许可的录制行为,从而有效保护自身权益。假如再赋予一项录制后播送的权利,也就是说,他人不仅录制要经过广播组织许可,录制后的对于该节目的播放也要获得许可。广播组织权作为一项邻接权,法律保护的是其在广播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将这种权利扩张至对其以广播的节目本身的后续传播在笔者看来是不必要的,同时也影响公众对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获取。尤其是在我国,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在内,都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国家性,他们不仅传播着作品,更重要的起到了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在实践中,这些广播组织通过录制、复制权可以充分有效地防止和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再赋予广播组织录制后播送的权利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专有权利使得对节目本身的传播也要受到广播组织的控制,这无疑会过高地提高权利保护水平,限制知识和文化的传播。

另外,从网络时代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内容来看,广播组织权益不会因为缺失这两项权利而受到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信号盗播的情况下,广播组织对其播放的节目常常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比如cctv对2012年奥运会比赛的转播权的获得和地方台对某电视连续剧的“独家首播”,网站对其这些节目的网络同步直播显然扩大了传播范围,自己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同时也给广播组织权利人带来了潜在收益的影响。但普通的录制后播送和信息网络传播却并不如此,根据笔者调查,目前网络上流行的采用这两种方式传播的节目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经过电台、电视台播放的作品,比如,音乐、电视剧等。电视台在电视上播放这些节目的时候通过广告等取得了收益。假如有人之后将录制的经由该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置于网上与他人“分享”,此时“分享”的是作品中的富有美感和独创性的表达,而不是电视台对其的播放。电视台已经从其先前对电视剧的播放中通过广告、收视率取得了利益,就不能再主张其他人对其“播放”的作品的播放。

第二种是广播组织已经播放的作品之外的其他节目,包括综艺访谈类、文化体育类节目等。对于前者,现在电视台播放的大部分的诸如《快乐大本营》、《鲁豫有约》等节目都是事先由电视台制作好的,假如网站对于这些节目进行滞后的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组织此时作为录像制作者完全可以利用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这一行为。而对于后者,众所周知,某个文艺晚会或赛事的直播和录播带来的收益是完全不同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情愿熬夜看一场世界杯比赛的直播也不远第二天看实况录像,直播的收视率和经济、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录播。因此,对于此种节目,各方的利益关切点集中在转播中的利益,而不是滞后播送中的利益。对此种节目的之后播放或者网络共享都不会对转播的广播组织利益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发展水平下,综合权衡各方的利益,不必再设立录制后播送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来给予广播组织权利过高的保护。

五、结语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 自由度 把关

21世纪是一个充斥着信息、多媒体、数字化的高科技时代,在这个时代,作为新媒体传播手段的一种全新形式——网络传播也大放异彩。

网络传播是一种多层面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不仅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基本功能,也突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类型、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更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更加自由灵活,在传播形式上也不再拘泥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多人,多人与多人的单一形式,而是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方位的传播形式,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为人类的传播历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兼容性。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子邮件,既可以使传者与受者实现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可以通过编辑邮件通讯录或使用群发功能发展成为点对面的传播。

多媒体。传统的传播媒介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单一媒体,而网络传播则是一种多媒体的传播,在因特网上,用户既可以看到精美的图片,又可以读到优美的文字;既可以听广播,又可以看电视;既可以对多媒体信息予以实时控制,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删除信息内容或者重新链接选择。

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传播的语言特性,网络传播所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是数字化的,不同的信息形式可以方便的相互转化,数字化贯穿于信息的采集,传送,制作,等各个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革命特征,也是网络传播区别于大众传播的最本质特征。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大都是单向的直线模式,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而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或传播者,于是传统的传者与受者的角色界限变得模糊了。

另外,网络传播也具有其他方面的特点,比如:时效性,开放性,联想性,大容量性。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网络传播内容的自由与开放,导致了众多信息的良莠杂陈;网络传播开放性、互动性强的特点相对弱化了大众传播“把关人”的机制和“议程设置”的功能。因此,信息传播的自由度显著增强的同时,也潜藏着某些难以解决的难题,造成传播秩序的混乱,传播效率低下等。、从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来看:

1、垃圾信息

用户打开电脑手机,每天都会接收到许多重复无用、过时的信息,这些信息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和信道,造成了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垃圾邮件在垃圾信息中表现的尤为严重,大量的垃圾邮件不仅占用了人们的信箱空间和阅读时间,严重时还会引起邮箱崩溃,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2、色情暴力信息

网络色情暴力信息不仅包括,色情文学,影片等,还包括色情行为,色情游戏以及PK类竞技暴力游戏等低级趣味的有害信息,破坏了社会道德秩序,扰乱了社会文明,最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残害甚深。青少年是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容易受色情信息和暴力游戏等不良内容的吸引,从而沉迷网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虚假信息

因为网络传播的自由和开放,网络媒体也成了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重要工具。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中无处不在,尤为明显的是在娱乐信息和经济社会信息中。我们都知道,娱乐圈是一个浮华的世界,炒作,丑闻,爆料也习以为常。而在经济社会信息中,企业为了引起关注,牟取利润,制造虚假新闻也就十分频繁。

除了以上几种不良信息较为广泛之外,诸如网络颓废信息,网络诽谤信息在网络传播中也十分严重。

1、知识产权的侵犯

由于网络传播的独特性,网络传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面临着极大挑战。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由于新的网络传播主体的出现,使传统的知识产权的主客体性质都有一些新的变化,知识侵权也就更为严重,如网页网站侵权,网络转载侵权等。

2、隐私权的侵犯

隐私权一直都是互联网争论的焦点,因为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信息易于被暴露、篡改和非法使用。一些人滥用网络传播他人的隐私甚至国家机密,给国家和他人都带来极大的危害。

其他还有一些网络诽谤,网络暴民等出现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也给网络传播带来了不少麻烦。

因此做好网络传播的“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网络传播的“把关”呢?

对于网络传播,如果实施过于硬性的管理和控制,则可能损害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但如果放任自流,又会漏洞百出,被不法之徒所利用,传递各种不良信息,危害社会文明,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网络传播的“把关”工作。

1、加强行政管理

行政力量是规范和管理各种社会事务的重要力量,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管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各级政府行使行政手段参与相关事务,因此,网络媒体的规范和管理也离不开国家和政府行政监督方面的努力。比如:网络实名制,PK类竞技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证登录,防止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制定举报制度,网评员引导网上舆论,行政处罚等。通过行政监管,政府成为网络媒体传播的最大“把关人”。

2、完善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传播中的侵权,犯罪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法律法规的制约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已经制订了相当数量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网络传播的规范和约束。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

3、增强传者与受者的自律意识

针对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泛滥的现象,受者应该选择性的接触,选择性的理解和记忆,根据自己的需求,吸收有价值的信息,抛弃无用的信息。同时,对于传者而言,应该反对网络空间的盲从和情绪的宣泄,更反对利用互联网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或者散布谣言。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要自觉履行“把关人”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自律。

4、“把关人”应注意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网络媒介同传统媒介一样具有导向作用,因此,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作为“把关人”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健康的文化价值取向,推进全球化意识,发挥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信息共享性,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

此外,网络传播还可以从技术控制和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来做好“把关”工作,提高全民的网络素养,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③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④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⑤钟瑛:《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渤海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5

【关键词】深度链接;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四川省高院判决了网络深度链接构成侵犯信息网络权的第一案。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2006年拍摄及完成电视连续剧集《法证先锋》,并拥有所有权,2008年1月1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将电视剧《法证先锋》在中国大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独家专有的形式授权给了此案的原告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网尚公司)。 2008年12月16日,北京网尚公司发现,点击四川一家网站的影视频道,也可以播放《法证先锋》。京网尚公司认为,被告网站的行为侵害了他们的权利,将这一网站所属单位到了四川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以及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费用等共计5万元。

法院一审认为,视频播放页面上显示有“优酷”或“”,能使公众明确知道视频来源于“优酷”或“56”网。若从普通链接分析,被告网站提供了普通链接,根据避风港原则,其并无审查内容合法性的义务。由此,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网站并未构成侵权,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电视剧始终在被告网站上播放,没有发生任何网址变化。”原告网尚公司不服,提出了上诉。四川高院终审认为,点击播放涉案视频时,网页地址始终在被告网站名下,使用户不能明确知道,自己转入了另外一个网站。所以被告网站的行为已直接参与了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作为深度链接,被告网站应对“优酷”或“56”网站播放电视剧是否获得权利人合法授权履行审查义务。四川高院认定被告网站侵权,最终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

近年来,深度链接侵权案件越来越多,但由网络深度链接引发的侵权行为,以前网络技术做不到,所以法律、相关司法解释上都没有明确规定,司法界有一定争议:一般链接和深度链接侵权行为认定如何区别?法律规制深度链接现状如何?法律如何平衡两方的利益?因此,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具体分析,试图从立法层面寻求合理且公平的途径解决深度链接的侵权问题。

二、深度链接侵权行为的界定

(一)深度链接的特殊性

以链接的技术特征和使用效果为标准,链接可以分成普通链接和深度链接。普通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此种链接下用户可以明白地了解到设链网站和被设链网站的关系。但深度链接较普通链接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户无法知道设链网站设立了链接,其将被链网站的网址隐藏是在自己网站中,用户无法感受到网站的切换和信息的变化。

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都是基于互联网链接自由而提供搜索引擎等链接,此行为一般被认为是合理使用,并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但由于深度链接的特殊性,用户无法感受到网站的切换,会导致用户误认为提供链接网站为网站所有者,容易引起著作权的纠纷。

(二)对合法内容的深度链接侵权界定

1. 深度链接与网络信息传播权

现在,一般认定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有两种标准:用户标准和服务器标准。用户标准是以用户感知来判断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若用户不能感知作品的著作权人便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服务器标准是以是否有上传作品的客观行为来判断。笔者认为,仅仅以用户感知来判断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并不够客观。我国《著作权法》将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定在“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控制范围内。“向公众提供作品”为一种客观事实行为,并不能单纯地以主观感知来判断。就服务器标准来看,设置链接的行为为为用户获取作品提供便利的行为,并不能认定为提供作品的行为,其依然为著作权本人人提供作品。在这一点上深度链接也不例外,其仅为设置链接并未提供作品,所以,对于认为设置深度链接使用户产生误解的行为认定为侵犯网络信息传播权的观点,笔者不能认同。笔者认为,深度链接作为一种提供链接的行为,并不能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

2. 深度链接与复制权

从深度链接的技术上分析,设链者将被链网站的信息直接通过自己的服务器传送到用户的计算机浏览器上面,设链者只是向网络用户提供一个指向被链网站的途径,并未复制被链信息。因此,笔者认为,深度链接不构成对复制权的直接侵权行为。

从上分析,笔者认为,一般而言,对合法内容的深度链接不构成直接侵权。深度链接并不使作品“再次”处于被传播状态,而只使作品被传播的范围扩大了,客观上帮助了直接侵权行为,所以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直接侵权。但是,当深度链接指向合法作品,被指向网站对作品享有权利又是另外一种值得探讨的情形。在此种情形下,法院倾向于认为此种未经许可的商业利用仍然构成侵权,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如:2010年大众点评网诉爱帮网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被告爱帮网即是设置深度链接,使用户在访问其网站时可以将大众点评网的内容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上,这些内容仍然存储在原告的服务器上,它通过被告设置的深度链接指令将原告内容加载到用户的浏览器上,使用户以为这些内容是由被告提供,并替代了用户对原告网站的访问。海淀法院认为,这种行为触犯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而且由于被告爱帮网并未将内容的使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也不构成合理使用。不过,虽然法官并未没有明确具体侵犯了哪一权利,但由引用的条款来看,应当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就是法院认为被告爱帮网的行为是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的行为。

(三)对不合法内容的深度链接侵权界定

在这种情形下,设置深度链接依然被认为是一种链接服务,而非直接提供作品的行为,而且设置深度链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要首先考虑被链网站是否构成侵权或被链文件是否是侵权内容,这是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在后者的侵权成立的情况下,设置深度链接的行为才有可能构成侵权,最终设置深度链接的行为构不构成侵权还要看其主观过错或是否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

结合本案,原“优酷”“56”上的视频侵犯著作权,所以被告网站符合了间接侵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如何确定其是否存在主观过错或是否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一直是司法上的难题。因为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网络中介服务商一般没有能力进行事先审查,一般对侵权内容的存在不知情,所以网络侵权问题一般适用避风港原则,需要被侵权人通知才有审查内容的义务。但如果网络服务商明知或者应知侵权行为,就应当立即断开链接或删除有关内容,否则便构成侵权,此为红旗原则。如何判断“明知或应知”也为有争议的问题,一般依据客观标准,从一般人是否可以认识到或者网络服务商的之前行为,判断网络服务商是否可看出侵权行为。很明显,本案中,被告网站直接参与信息加工,可推定为明知或应知构成侵权。

三、我国深度链接立法现状

(一)我国现有关于链接部分规定尚待考虑

在我国,关于链接分别由《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确立了间接侵权、避风港规则、主观过错三个原则,但部分法条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释。

(二)未规定深度链接相关法律

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对深度链接的行为作出过规定,未对正常的链接规定许可,也未对深度链接的是否侵权进行规定。并且,我国《著作权法》对一些知识产权的权利界定过于笼统,如“复制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等,导致权利的涵盖范围并不清楚,原有的概念是否能够包含新出现的技术措施,在此种认定上会出现极大的争议。

(三)立法不完善对司法造成的困境

立法上的不完善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近年来,深度链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量增加,法官对其判决不一,容易造成司法混乱的局面,所以对深度链接立法的完善亟待解决。

四、立法建议

深度链接的立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权衡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各国均应支持的产业,但给予网络著作权权利合理保护也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立法上保护和平衡双方利益,为权利提供完善保护的同时又不阻碍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深度链接设链者帮助权的一些法律责任在《著作权法》中进一步明确

我国《侵权责任法》上并没有明确的“间接侵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实际上进行了一部分的规定。但事实上,对比国外法律而言,条例的规定并不明确而且比较简单,但目前对网络著作权纠纷保护力度最大的莫过于此条例,所以,笔者认为,对深度链接帮助权的法律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并且,由于条例本身只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大不如法律的适用普遍性和法律效力承认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深度链接设链者帮助权的法律责任在《著作权法》中明确。

(二)对深度链接行为进行法律规范

笔者认为,网站经营者的合法“链接权”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法规中被设立和得到承认。笔者在前面分析中多次提到了,深度链接是一种新的网络链接技术,容易引发种种纠纷,虽然其行为本身虽然不一定构成侵权。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却并未对深度链接行为做出规范,使法律无法规制到深度链接此领域,从而司法实践中也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但如果链接在法律中得到了规定,任何合法设立的网站都享有自由链接的权利,只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和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链接其他网站的内容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并不能将此种链接作为侵权行为。但链接网站负有通知义务,须将链接的情况告知被链接的网站。在此基础上,再将深度链接的具体情况加以分类归纳或对其适用的法律进行确定。

(三)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侵权责任法》进行完善和补充

虽然网络著作权权利合理保护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的飞速的发展,合理的信息技术应用也应该给予适当的法律支持。平衡两者利益是一个深思的问题,应从现有法律的规定入手,进一步细化概念和规则,在司法上实现有法可依。例如:《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知道”,不得随意推定为“知道”,应有主观恶意的证据证明。同时,对“通知”明确规定,是权利人必须的义务,还是作为权利人的权利?即是必须行使“通知”义务后才能直接网络服务商,还是即使不行使,权利人也可以直接提讼网络服务提供商。甚至,应具体明确此“通知”的程序和具体内容,通过《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行为认定程序得到更一步的细化。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高科技发展与民法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钱识琛.深度链接引发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姚依哲.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认定[J].人民司法,2011 (03).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6

关键词:著作权 复制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间接侵权 网络服务提供商 合理使用

一、复制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            什么是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作品的权利。

复制行为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该行为应当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再现作品,复制行为是一种再现作品的行为,但是必须是在有形物质载体上的再现。这就把复制行为与表演广播和放映等其他再现作品的行为区别开来。例如通过朗诵再现作品就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

2该行为应当使作品被相对稳定和持久地固定在有形物质载体之上,形成作品的有形复制件。著作权法上复制权定义为“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这就是说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应当是能够导致产出作品复制件的行为。电视台对演唱会的直播虽然再现了作品,但是作品没有被固定在电视机中。因为只要歌手在现场停止演唱,电视机中就不会继续播放作品了。

(二)网络环境下对复制权的正确适用

1传统复制与网络复制

历史上最早的复制行为仅限于收藏、拓印、临摹等纯手工方式的复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印刷机、复印件、照相机和录音机等机器设备的出现,印刷、复印、录音、翻录、翻拍等新的复制行为也相继出现了。

数字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复制行为的进步。它使作品以数字化的形式高质量的被固定在新型物质载体上,形成了新型复制品。

数字环境下的复制行为主要有:1将作品以各种技术手段固定在芯片光盘硬盘和软件中。2将作品上传至网络服务器。3将作品从网络服务器或者他人计算机中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4通过网络向其他计算机用户发送作品。

2永久复制与临时复制

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是否应该收到著作权法的规制?是否是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害?

因为任何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在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下进入计算机的内存。从而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形成对软件的复制件。如果用户使用盗版软件,那么在运行的过程中必然就在内存中形成了对盗版软件的复制件。从而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探讨内存中的复制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由于内存中的复制有其自身特点:就是一旦关闭计算机电源或者开始运行新的指令,内存中的暂时储存信息就会消失。这种复制,有别于能够使作品长久地、稳定的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传统复制,因此被称为“暂时性复制”。问题的焦点在于这种短暂的“固定”是否符合传统著作权法的“固定”要件。传统的“固定”都是永久性的被永久保存,除非人为破坏,不会自动消失。而内存中的复制却会自动消失。

对于临时复制问题, 每个国家的处理方法不同。为了更好的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欧盟1991年《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第4条规定:以任何方法,在任何介质上,部分或全部的永久性复制或暂时性复制,应由著作权人授权。我国不承认“临时复制”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这就需要以特别立法来填补这一法律真空。

2、用户通过网络阅读或者欣赏置于BBS或因特网网站上的数字化作品,包括在线阅读,在线欣赏网上图片,在线收听网上音乐或者网上电影(简称“浏览行为”)是否构成对著作权人复制权的侵犯?

“浏览”会在计算机中形成两种复制件。一种是在浏览时,数字化作品会被调入内存,在内存中形成复制件。另一种是在用户多次登陆同一网页时,某些上网软件会自动在硬盘中划出一块区域作为缓存区域将被浏览作品以临时性文件的形式存入其中(简称缓存),形成复制件。用户在下一次登陆同一网站时,上网软件将直接从硬盘的缓存区中调取,以加快速度。用户长时间不访问同一网站时,上网软件会自动删除该信息的临时文件。那么浏览行为是不是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行为呢?

首先内存和缓存的复制是客观的技术现象。内存和缓存中复制件的形成均不以浏览者的意志为转移。从浏览行为来的目的来看,浏览人的目的并不是在内存和缓存中形成复制件,而在用欣赏阅读网络作品。并且很少用户能够察觉在浏览的同时计算机在复制自己正在浏览的作品。所以内存和缓存中的复制,是一种由浏览行为导致的附带性行为。

其次内存和缓存的复制件没有独立经济价值。传统著作权法中的“固定”要件的实际意义是:一旦作品附带与复制载体之上形成有形复制件,著作权人就可以通过过的并保存该有形复制件而使作品得以流通,同时获得报酬。公众也可以通过获得并保存有形复制件而阅读浏览该作品。因此复制件具有可流通性和可利用性的独立的经济价值。内存和缓存中的复制不可能脱离浏览行为而被单独利用或者传播,从而就没有独立的经济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内存缓存中的复制不属于著作权法中的复制。另外通过以经济价值和独立用途为标准,可以清楚地区分复制件是否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复制件。

二、    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法》对网络传播行为的定义是“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要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网络传播行为,应当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1该行为应当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提供作品”是指使公众获得作品的可能性。而非他人已经获得作品的状态。

2该行为应当是交互式传播行为

传统的传播行为时由传播者单向提供作品的内容。公众只是被动接受者,只能在作品传播者指定的时间或者指定的地点欣赏作品。无论是现场表演,机械表演,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广播还是展览,这些传统的传播作品的方式都是公众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单向传播”

“交互式传播”是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并非由传播者指定时间和地点,而是“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传播行为。例如,将一部电影上传到向公共开放的网络服务器上,只要网络服务器开机并联网,任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上(自己选定的地点),在任何时刻(自己选定的时间)点击下载电影或在线收看。主动权掌握在用户手中。通过上传作品至互联网形成的传播,使公众能够以“点对点”的方式“按需”点播作品。这是网络传播行为区别于传统传播行为的本质特征。我们称作交互式传播。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7

关于这方面的媒介宣传,多少含有炒作的成份,即使是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论文,也充满了过分的热情和遐想。炒作带来了强大的暗示作用,形成一种舆论,似乎不上网就要被历史淘汰。逼得不少媒介即使没什么条件,特别在缺少软件条件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上网和追求技术的极限,立即大量使用音频视频资料,缺乏对带宽的合理利用。经过了一轮混战,我想,现在需要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们面对的网络新闻传播了。

网络传播必须切实形成市场

网络传播兴起之前,图文电视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也被看好,但是最终失败了。具体原因当然有许多,例如制作和接入成本过高、当时的技术和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持,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也难以带来利润。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审视上网媒介的新闻传播。

网络传播并不是为商业的目的而开发的,但它的火爆却是因商业的应用而兴起的。随着PC机的普及,因特网和Netscape浏览器为规模化的网络传播铺平了道路,电信服务部门、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首先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媒介市场。传统媒介如果不上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和广告资源将被拉走,也许失去的东西会更多。于是各个媒介也纷纷上网,它们同样看中了网络上可能形成的新的新闻和娱乐的消费市场。然而,这种市场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传统媒介不同于那些计算机行业公司和电信服务部门,上网了,不等于网络新闻传播就能成为一种成熟了的新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现在除了印刷媒介外,传统的电子声像媒介也在积极上网,尽管音频视频的播出技术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至少已有百家这类网上媒体因为经营不下去而消失了,当然新的媒体还在源源不断地蜂拥上网。其实,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不解决基本的经济上的投入产出问题,做到有所盈余,其生存始终是危险的。虽然有些关于网络新闻传播赢利的零星消息传来,但是至今传统媒介在网上的新闻传播网站,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赢利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初的"跑马圈地"时期了,需要考虑十分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目前新闻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首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现有上网传统媒介的新闻网站尚没有建立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技术上,因特网原来不是为娱乐而设计的,音像传播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未来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成功,但是何时成熟、成本多大,尚是未知数。即使非传统媒介的商业网站,其生存也处于相当的不确定中,目前尚没有找到最佳利用网络传播赢利的方式,而网络传播对网络商(包括上网媒介)来说,如果不能赢利,找不到挣钱的有效办法,再好的技术也不会有社会化的发展前途。

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直接相关。上网的传统新闻媒介,即使有政治导向的目的,如果不把网络新闻传播同时也视为一种经济形态考虑,网站本身的存在,早晚会成问题。任何网站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损耗为零,它们存在着价值(内容、资本、人才、品牌、赢利能力等等),也存在着消耗(开支、竞争、设备折旧、观念老化、品牌退化、能力下降等等),网站的价值增长必须高于消耗损失。有些损耗是无形的,例如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有了价值。每个新闻网站几乎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结果则是每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作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第二,从用户的情况看,我国的普及率尽管近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底数太小,现在不过1.4%,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即使普及率很高了,网络用户与传统媒介的受众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它的漂移性,很难抓住。去年底,世界网民人口已达到4.14亿。这个迅速增长着的数字,始终是吸引传统媒介和其他行业公司建立网站的动因。而现实却是:网上的用户群已经形成,但是消费市场并没有建立。这对已经建立的网站,特别对那些以新闻传播为主、而非以商业和生活服务为目的的网站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迫于竞争的压力,各个媒介不断地为自己的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容,也许多少建立了一些网上的声誉,但是经济回报的匮乏,成为各传统媒介网站共同的难言之隐。

[page_break]

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网络用户的漂移性,使得各个网站的广告收入很不稳定,上亿网民鼠标的点击声并不能自动变成数钱的声音。因为网民根本用不着依附于固定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在几乎无边际的网络中漫游。只有某些商业服务性网站,例如雅虎,有较为稳定的广告客户。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垄断方面有些相似,美国位居前十位的网站,拥有全部网络广告的三分之二;排名前1300家的网站,控制了95%的广告。而其中新闻传播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

第四,已经形成的网络文化与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存在矛盾。网络最初是由各国政府资助而建立的自由的、免费的信息平台,从而很快培养了一种欣然接受的免费网络文化。现在建立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介的网上新闻传播(个人兴趣型、影响很小的网站除外),如果只是为了宣传而赔钱,恐怕谁也负担不起。但是网上新闻传播要收费,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其次还有技术问题。网络已是一个巨大的免费信息库,4亿网民已经吝啬成性,他们疯狂地使用着各个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下载软件、免费ICQ……,对于与网站性命交关的广告链接,就是懒得点击一下。有些网站动情地劝说使用收费邮件,但响应者寥寥。无论发明动画"旗帜广告",还是最近出现的"网上路演",能够吸引网民眼球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靠向用户收费维持,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到。有的网站企图先让用户免费使用,培养兴趣后再收费;而一旦收费,点击率便迅速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收费。从商业角度看,早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广告传播永远不能期待受者的自觉。但是,上亿的网民这是一种无尽的诱惑,虽然前面已有不少牺牲者,但仍诱惑着更多的新网站扑向网络传播这个耀眼的光点。从长远看,网站早晚会取得成功,但是至少目前,尚没有完全有效的经验。

鉴于上述情形,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的消费市场,这是保证网上新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

既然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广告的支持,那么,就要研究网上新闻传播吸引用户的特点。单纯强调点击率,如同单纯强调发行量一样,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现在美国每千次的点击率已经从早先的35~50美元降至2~5美元。而这点收入对网站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注意力的质量,即将点击率改变为网页浏览率,许多广告商已经把网页浏览率(包括浏览持续时间)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在时效、可靠、广泛、真实,以及易用、可得、交互和原创性等方面,即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使用质量,全面满足用户。我国的新闻网站大多只看重点击率,一些广告客户也单纯从点击率出发考虑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成熟的商业行为。特别当广告商已经变得精明起来时,我们的新闻网站若没有学会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就可能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于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

网络新闻传播将出现三种转变趋势:一,将大众传播的市场转变为细分的小众市场;二,将限于国内和地方的传播市场,至少部分地转向国际市场;三,从或然率的市场(即提供通用的大路货的市场)转向个性化的用户市场。在媒介经营方面,就媒介与广告客户的关系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媒介将受众出售给了广告客户。但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网站向广告客户组装和批发用户的手段和规模都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对此的研究和思想准备尚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也需要考虑,即新闻网站单靠传播新闻,以及依赖网上广告,能否独立经营下去?新闻网站需要多样化经营,或与网外的产业联营与互补,这似乎是最近纳斯达克股市猛烈下跌后人们的一种新思路。与多数网站受到冲击的情形相对照的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拥有网站、杂志、有线电视、电影公司、音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网上社区,在3月8日股市暴跌的时候,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是幸免于难的少数公司之一。

网络新闻传播不会像当年的图文电视那样,很快被新技术淘汰,因为它已经拥有了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但是对于网络发展的一些数字,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它的用户增长和流通信息量的增长,不能完全说明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成长,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电信设备商和计算机开发商业务增长造成的现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商务活动而主要不是网上新闻传播和娱乐的需求推动了网络的大普及。即使将来网络传播十分普及了,网络新闻传播也是有限的,因为世界就那么大,新闻的产生是有限的,特别在新闻的淡季,会面临新闻源枯竭的问题;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接受新闻的数量也是有限的。网络新闻传播目前处于不成熟的时期,尽管现在关于各个新闻网站的自我宣传很多。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篇8

【关键词】云南广电网络;现状;分析探究

引言

随着现在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云南地区搭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尽快落实的问题。在云南县级地区搭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就是要实现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为云南县级地区人民建立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这样就会大大的促进了网络的交流,实现了信息传递的高速化。同时也进一步响应了是广电行业提出的广播电视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的号召。促进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

一、搭建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意义

(一)促进云南地区县级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

随着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云南地区人民可以更好地享受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便捷生活以及快速传播的大量信息。可以享受高清的数字电视,流畅的数字画面,使得云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大大的提高。

(二)带动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这样做不仅仅提高了云南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的推进了我国整个广电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广电产业在全国县级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合作与优化重组,提高我国广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样长久发展下去就会进一步的带动国家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如何在云南县级地区进行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普及工作

对于搭建云南县级地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工作,我们首先要实行一定的普及工作。我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云南地区人民对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了解非常少,这将对我们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人们了解的少,不知道它的优点和好处,就很难接受。所以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向云南当地人民进行宣传。我们要迫切的解决当下这个问题,否则的话,在云南地区的县级地区进行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普及工作就会非常困难。因为云南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东南沿海地区交流特别不方便,尤其是在云南的县级地区,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所以人们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了解非常的匮乏,我们要想尽快的做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这将使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顺利完成云南县级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

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必须要对云南县级地区的有线电视网进行双向改造,由于云南县级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的使用情况是不一致的。在改造过程中必然涉及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大量的物资和人力的投入比例,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解决,这是需要当地人民进行密切配合的。我们必须要进行实地考察,才有更好的发言权。面对云南县级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问题,我们必须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否则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使我们在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受到严重的阻碍。面对当下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此进行一些详细的数据调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掌握主动权。对于云南地区的人们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一些建议和需求,这些对我们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如何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

在解决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的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我们的一些技术和物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在哪,并且如何更好地去利用这些所得资金,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才能有助于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因为我们在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其他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必须对资金的筹措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虑。因为在县级地区进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投资者就会考虑到自己的收益问题,而我们也必须要考虑投入和产出比的关系。所以在资金筹措问题上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四)如何解决技术人才的缺乏问题

在解决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的问题,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我们进行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中,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引进一系列的相关人才。同时在解决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完成后,我们还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负责后期的关系和维修,所以对于人才的引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要知道技术始终是制约一个当地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对于技术问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解决人才的供应问题,来进一步促进云南县级地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如何搭建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一)在云南县级地区加强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宣传工作

对于云南当地人民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不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一些报纸或者是一些传统媒体进行一些详细的宣传。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加派内部宣传人员到达云南县级地区进行广泛的宣传,挨家挨户去进行一些利处的宣传,这样经过长期的宣传就会使得云南当地人民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实现进一步的了解。人们就会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在我们进行云南当地人民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再次的加大我们的宣传力度,争取让云南各个县级地区的人们都进一步了解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相关信息,并且做到积极支持。这样就会大大的促进我们搭建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对于云南当地人民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我们在对于资金方面的问题,可以争取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如果我们可以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引进一些所需要的材料和技术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力引进一些技术型人才,使我们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申请当地财政的支持,因为当地财政的支持可以更加迅速的进行支付和财政拨款,这样就会使得我们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得以快速有效的实施和进行。对于资金的运用,我们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运用,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工作进程得以快速有效的进行。

(三)引进高科技术

在光传输改造方面,相比有源光网络(AON)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具有拓扑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并且其网络拓扑结构与HFC网光纤部分的拓扑结构相类似,因此在现有HFC网络中采用PON技术,不需要对现有HFC网络进行大幅度改造,需要在原来的光网络上作相应的配置,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网络的升级。在光传输改造方面,除了采用PON技术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各种光接入技术。采用PON技术作为光接入技术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并不排斥其他光接入技术的应用。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用于解决电缆接入改造技术问题。由同轴电缆宽带接入技术和无源光网络技术一起构成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技术。基于电缆接入技术(EOC)的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络基本结构。的IP化的全业务网, 所有的业务由IP网来承载,即使是数字电视的广播也由IPTV组播方式实现,包括标清电视(SDTV)和高清电视(HDTV),如图1所示。为此每个用户至少需要30Mbps的接入带宽,1套高清电视(25Mbps)、1套SDATV标清电视4Mbps和上网业务(1Mbps)。理想的应该达到60~100Mbps(2套HDTV和1套SDTV)。进一步促进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发展与进步。

(四)不断丰富云南地区县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IP+QAM模式

IP+QAM模式是NGB网络另一种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保留和继续发展了RF射频广播技术及其设备,把占据接入网络最大带宽的视频下行业务(HDTV和SDTV)继续利用RF QAM通道广播传输,而语音、数据(包括点播)等典型的IP业务则采用IP通道实现双向交换对于我们的行云南当地人民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IP+QAM这种模式虽然采用了两种通道及其技术,网络结构略显复杂,但是,它能有效地保护现有有线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投资、技术和设备,同时由于占据网络最大带宽的HDTV 和SDTV视频业务不走IP平台了,这种模式对于IP通道或平台的建设投入不是很大。一般每户的IP接入带宽达到5~10Mbps即可。

(五)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的基础性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有线电视数字化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目前已各大城市完成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用户超过了4000万户。正在积极推进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建设,所以我们在云南县级地区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可以说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双向改造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关键,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进行无线覆盖的基础。所以这样来说,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网络覆盖等方面来说,有线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为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就会使得我们在云南县级地区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在云南县级地区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的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就会使得搭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信息,同时也会使我们的搭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于南县级地区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搭建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推动搭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郧生.三网融合的基础和趋势[C].中国国际三网融合与下一代网络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01

[2]李佳路,冉永平.我国确定“十五”信息产业发展思路[N].人民日报,2009.

上一篇:小学防震减灾总结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与平面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