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0:17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农民知识化 问题 对策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2009年在全国13.35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3.41%。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所谓农民知识化,是指广大农民经过多方面培养、影响、锻炼,逐步成为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具有一定政策法规、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知识修养和技能的新型农民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推进农民知识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中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农民知识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是农村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元素。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民致富需要新思维,乡风文明、环境整洁需要促进公民美德的生长,民主管理需要一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能力,这一切离不开知识型农民。可见,农民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知识化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素质在不断提高,农民知识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依然不能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民知识化水平的低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农民知识化水平低下带来的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据《2009中国人口》显示:在我国,2009年6岁及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为7.38年,城镇为9.46年,农村比城镇低2.11年。在劳动力年龄组人口中,即15-64岁年龄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为8.02年,城镇为10.22年,农村比城镇低2.10年。15岁以上文盲率农村为9.79%,城市为4.22%。另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结果看,2009年农村中每百个就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人),初中程度占61.8,高中程度12.5,中专2.7,大专及以上1.8,不识字或识字5.0。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全国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嘟/百户):城镇135.7,农村108.9。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部/百户):城镇65.7,农村7.5。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城镇12.0,农村8.5。农民文化水平低不仅影响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传统农业难以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也影响农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从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要求来讲,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而我国农村目前的状况是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较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思想道德观念落后,与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

思想道德观念既是一定的社会存在在思想道德领域里的反映,也是人们长期知识积累和修养锻炼的结果。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具有极强的惯性。在新时期,尽管科学的、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占主流,但某些落后的思想意识、腐朽思想也会不时地侵蚀农民的思想。例如近年来农村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宗法观念有所抬头,“黄、赌、毒”在一些地方也曾泛滥一时等。另外,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承载新的思想道德内容的基础不够牢固,对许多事物尚缺乏鉴别力。在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部分农民,既可以接受科学的、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容易受各种各样的思想糟粕影响。总理曾指出:“在现段,农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旧思想和习惯,农村中有一些愚昧落后的现象,农民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知识欠缺,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差较远

目前,农民市场经济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兴起各类经济合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为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条件。但总体上,农民市场经济知识水平仍较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差较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捕捉市场信息、预测市场变化的能力低

目前,我国农民大多仍采取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市场经济知识主要来自生产经营中的感性认知和经验总结,捕捉市场信息、预测市场变化的能力低。由于信息意识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搜集、开发和利用技术与市场信息,造成生产上的盲目性。在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面前,往往有无所适从感,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经营决策失误。

2 小农意识严重,缺乏承担风险的勇气

由于自然经济的长期封闭性和小农经济的自身脆弱性,导致农民不能正确处理和认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缺乏主动进入市场,承担风险的勇气。由于农业风险大、生产周期长、农民投资能力小,某些农民存在小富即安观念,缺乏进取和竞争意识,创业冲动和投资意识不强,加上信息和市场观念的缺乏,生产经营目标过于求稳。

(四)经营管理知识缺乏,影响农民管理水平的提高

人们所具备的经营管理知识包括经验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目前就绝大多数农民而言,还不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经营管理方法仍靠传统经验和相互间的仿效,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多数农民对经营管理知识的需求不足,相对于经营管理知识,多数农民更注重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在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中,大多为文化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科技宣传教育,几乎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培训。对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忽视严重影响了农民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政策法规观念不够强,影响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政策法规观念主要是人们掌握政策法规知识情况的具体反映。例如,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

程重点推进。”近年来,农民的政策法规观念和参政意识的增强,为农村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但是,现阶段农民的宗法意识依然较强,不少地方的农民在参政过程中,还受宗族势力的左右,致使一些地方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带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影响了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另外,当前农民对政策法规的学习不够系统、深入,用政策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较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身行为的自觉性还不够高。不少农民不能正当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有的甚至错误地采取违法、违规手段去处理问题。

(六)农村人口身体素质较低

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是农民知识化的必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身体素质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农民知识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的来看,农村人口医疗保健水平仍较低。全国农村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孕产妇死亡率都要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的医疗保健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另外,农村饮食结构尚不尽合理,饮食习惯还不够科学,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城市为1.8%,农村为2.5%;再加上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所有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的对策

(一)发展生产力,为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提供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到:“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都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可见,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首先要满足的是生理、心理、物质等初级需求,才有条件从事精神生产,才能把占有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等精神追求当作自觉目标;提高农民的知识化水平需要教育和科学的发达。只有物质文明提高了,才能给教育科学的发达提供必备的现代化设施、装置、仪器等;物质条件是农民知识化的实践基础,农业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使农民从繁重艰辛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科学文化活动。总之,物质条件是农民知识化的前提,而要创造充足的物质条件,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增加农业投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二)政府和社会重视,为农民知识化水平提供组织保障

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将农民知识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基础来抓。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重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应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劳动技能、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一定文化水平,农民才能担当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是,长期以来有的领导同志,对农民知识化王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仅仅看成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急功近利,只重视投资少、见效快的工作,对农民知识化这一短期内难以见效果、长期工作才见成效的基础性工作不够重视。所以,必须加强对这部分领导者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起“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发展,人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建设,人的投资是最具有远见的投资”的新观念,从而为农民知识化提供组织保障。

(三)激发农民的求知欲,为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提供动力支持

必须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增强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观念和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培养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变要农民学习的被动,为农民要学习的主动,形成学科技、爱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实现中央对新型农民实现知识化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也是现阶段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实现知识化的基本目标。

(四)建立现代农民教育体系,为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提供智力支撑

建立普教、成教、职教与自考教育相结合的规范化的现代农民教育体系。借鉴其他国家的基本经验,可以看到,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十分重视对农民的“智力投资”,重视对农民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推广、继续教育,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生产与生活并重;在组织上,有立法和相应的奖励措施,还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专项经费。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民教育体系,应按照“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探索农村自考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农村教育与解决农民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抓教育来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五)加强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这必然要求农民具有相关的法律知识、市场管理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以“法律知识进农家”活动为载体,通过街头宣传、走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群众依法办事和依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大知识技能培训,培养科技型农民。开展经营知识培训,培养创业型农民。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在创业谋发展、致富奔小康道路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知识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又懂法律,懂市场经营,讲诚信的农村复合型人才。

总之,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我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过程中,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乡村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从表面上看,农村的落后和农民弱势的原因是经济的落后,但实质上是农民的文化程度、就业环境、创造性潜能普遍落后于城市居民,是教育、政治、文化、卫生制度的滞后所致。只有提高农民知识化的程度,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只有提高农民知识化的程度,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速度。推进农民知识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荆培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知识化问题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了月第4期

[2] ,关于新时期的农民问题[J],求是,1995,(24)

[3] 代俊兰,刘 娟,知识经济与农民知识化的宏观条件农村经济2003年第4期

[4] 蔡日方,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5] 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L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6] 曾业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社,2006

[7] 陈吉强,彭建强,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2

一、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所有提高,农村经济信息化投入有所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而言,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思想因素等等,其中资金因素尤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信息化应用投入相比差距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缺乏必备的人力资源。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人才比较匮乏,一方面懂得信息化技术以及农村经济的专业人才太少,而农村现有的人才多数知识结构相对狭窄,难以胜任信息化应用任务。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农民基本上是停留在收听新闻、简报等层面,对如何获得丰富的农村经济信息,以及从繁杂的信息中捕捉有益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缺少应有的能力。(三)农村经济信息传播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农民获取信息的形式多数以电视、手机、收音机为主,而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许多农村经济信息都通过电脑,但农村电脑的普及率并不高,农民通过电视、手机、收音机获取农村经济信息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于基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许多信息无法传递到基层群众中,而上级机构由于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设备,在信息内容制作、传播上都具有丰富性,但是传递到基层,受基层基础设施的影响,许多信息需要通过特定平台传播就受到了约束,因而农村获取经济信息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二、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对策

(一)政府重视,给予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应用信息化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切实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对农村经济管理干部要着重增强信息化应用意识和建设责任担当,以形成信息化应用建设推行力。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针对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引进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人才方面也要积极给予支持,创造优越条件,吸引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目的在于服务于农村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拓宽农民信息化获取渠道,增加信息化传播效能,使农民能够便捷化地获得想要了解的信息,提高农民对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认识。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农村信息,对当前各式各样的农村经济信息要进行归类整合,合理利用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提高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的服务水平。(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农民信息化应用教育,对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分析以及当前信息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农民提高认识,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同时提高自身信息化应用的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通过建立信息化教育培训机构,能够使农民随时接受到最新的信息化应用教育,以使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与社会信息发展相同步。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流越发快速,最快的时间掌握信息,并应用信息是实现信息价值的关键。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而言,提高信息化应用程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仍然需要加大投入,积极扶持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软硬件建设,构建具有发展活力的信息化应用模式,以使农村经济管理上台阶、有收获。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农村经济 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农村经济发展缺乏人才

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最落后的发展水平。虽然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的严重匮乏。西部农村人力资源情况总体为这样一个情况:乡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低。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高中、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导致的,造成了农村人才严重匮乏。

(二)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至今,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西部经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发展问题:城乡发展差距正在加大,尤其是农村经济与城区经济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三大产业的不均衡发展。据统计主要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的农村地区的产值里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比较靠近城区的农村地区,大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的贡献率很低。偏远乡村的生产基本上都是简单的自给自足为主。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农村经济的冲击

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好地发展。随着我国几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淘宝和京东等电子商务馆在西部的建立,更是加速了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可是这些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是在城市和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城镇地区,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基本上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基于农村落后的传统经济,西部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急需要大力的发展。

(四)国家“惠农”政策给大学生进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工作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工作重心之一。为此,我国出台的很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具体的举措诸如农村税改革,种粮补贴、养殖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政策,鼓励发展农村道路的政策,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等等。这些举措和政策对于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农村市场和内需,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等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这些都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便于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施展他们的才干。

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农业发展需要不匹配

大学生村官工作主要有两类:社会类工作和经济发展类工作。其中经济发展性工作主要是涉及到如何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全村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等问题。这方面的工作主要运用大学生村官们的实践应用经济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关于农业经济学类的知识,例如关于种植、畜牧和养殖类的农业经济学知识,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这样的非专业的大学生村官而言,即使农村存在很多的经济资源和机遇,也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经济和农学类知识和能力,他们无法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和机遇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对农村政策法规的了解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每年都出台一系列关于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现在的高校很少普及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大学生村官相关的政策法规的知识和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也很少关注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导致了他们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法规的了解不彻底,所以导致很多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法规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农村工作中来,这样就容易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新农村建设以来,西部地区在农村交通、饮水设施、环境改造、医疗卫生配备、文化教育投入、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从全方面来看,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与沿海发达等地区相比,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薄弱,制约了西部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还有部分农村还存在不通马路或公路,比较偏远的贫困农村存在交通难、物流困难等问题。西部偏远农村还有的农村没有自来水,存在安全饮水问题,通信网络覆盖率极低,这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生活和工作就很难适应。

(四)农民知识文化低,沟通困难

西部农村人口受教育呈这样一个情况: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78%,初中文化程度占52.1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5.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49%,全地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处于中下等水平。另外,据调查,许多农村的村官和书记等文化水平也不高,许多村官文化水平处于初中或初中水平以下,像大学生村官这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村民为数不多,即使村里有几名大学生,他们也都不愿留在农村发展,许多大学生毕业了都奔向自己喜欢的城市去发展,这样,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才可言了。这对于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和文化水平低的农民沟通便成为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工作面对的首要问题。

三、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正能量

(一)利于给农民发展经济树立信心

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为建设和发展新农村而出的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党中央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而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另外,由于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和通过公开选聘,竞争择优,专门培训后而选出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村官成为人们比较羡慕的工作,当地政府和领导也会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支持,这样,对于当地农民来来说,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相当于财神爷的降临,相当于成为他们致富的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予了他们建设家乡,发展经济的信心。

(二)利于促进农民们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

西部农村还残存封建落后的观念和思想,这些封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现代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他们会用他们活跃的思想、超强的学习能力、新的经济知识和发展观念融入到农村中来,必定会对农村农民们传统落后的观念带来冲击和改变,将会给农村村民们输入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新思想或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思想或观念。

(三)利于促进农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使农民致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农村最佳的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突破原有传统的思路,发展现代农村电子商务,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对于早就在学校接触到电子商务知识和应用的大学生村官来说,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实施绝对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农村具有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他们就能够利用电子商务解决农村很多经济发展问题。

(四)利于新知识、新技术在农村传播和推广

在农村中,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最佳途径,但是在西部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农村长期存在的传统小农生产意识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其次在于目前西部农村缺乏长期推广和普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或缺乏长期带头人。

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一)村官工作要与自己长期职业规划相协调

很多盲目的高校毕业生报考大学生村官,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等问题,他们进入农村入职后不久,发现自己很难适应大学生村官这份艰苦的工作,或者是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所擅长的工作。让大学生村官正确认识目前村官工作与将来工作的作用,引导他们把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与当前的村官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便大学生村官工作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协调发展。

(二)传统经济与现代电子商务共同发展

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上的问题,因为电子商务有着成本小、市场广、全天候、简单易操作等等优势。此外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多样,都可以适合各行各业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方面一定要把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让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电子商务)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三)重视农民知识技术的培养和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西部农民素质低下是制约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和素质,培养现代化的新农民。在所有的农村工作内容中,要想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现状,只有要先从改变村民们的知识、技术和转变他们的发展观念为先,不然大学生村官工作会遇到重重的困难。

(四)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或就业

由于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农村农民除了务农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就业渠道,为了生存需要农村的大部分年轻劳动力不得不出地区务工,只有过年或春节期间才回农村老家,劳动力转移导致了目前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缺乏。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如何把大批在外地区务工的劳动力招回家乡服务等问题。

(五)深度挖掘农村各种经济资源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不好,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西部农村丰富的经济资源没有被深度的挖掘和缺乏发现这些经济资源的人才。作为有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就要为挖掘和发现农村中深藏的各种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所学经济知识和能力,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发现它们的市场价值,发展这类相关产业。

(六)政府要不断完善各种保障机制

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激励和保障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各项政策,这些政策关系到了大学生村官所关心的工作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职位晋升以及以后的职业选择等方面问题。为了落实好大学生村官工作,西部地区或当地政府还需要结合本地区情况不断完善和补充政策和法规方面的内容以至达到各项制度和政策的完善,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全力以赴地致力于当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梁雪娇,肖湘雄.当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理论界.2012(02).

[2]杨仁德,向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问题的思考[J].西部农业科学.2009(01).175-176.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作用;建议

农村经济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农村经济中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一系列活动,能够促进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的升级拓展,推动农村贸易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该文旨在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基于该背景下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些策略。

1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

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无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条件和机会推动农村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村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及时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这样就能方便村民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使其根据既往销售经验科学地定位,进而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1.2利于农产品的推广农村经济

主要源自农产品,各地区农村的农产品各具特色,而农产品包括花生、大豆、水果等。就农村来说,农产品传统销售形式都是集中于菜市场或集市中,其推广范围相对局限,效果并不理想。但电子商务却能搭建覆盖全国范围的推广宣传平台,可将农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络上,进行采购、评价等操作,从而实现足不出户的销售,增加农产品销售额度的目的。

1.3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生活水平长年处于滞待状态中。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常态化发展的网购现象,无形之中增强了农民的素质,也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增强农民意识,提高农民计算机水平

我国农村网民由于自身意识习惯因素,现阶段对网络应用主要集中于娱乐方面,但少有涉及商务方面。鉴于绝大部分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理解不够深入,更对互联网经商的机遇持怀疑态度。为此,这就需要加强农民对其的认识,有条件的农村可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只有让农民了解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并学会如何使用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把握。建议由乡政府提供场地场所,并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开课讲解,具体来说就是现场讲解与操作。当然除了定期培训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在农村普及其相关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农民的思想理念,进而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快速的发展。

2.2完善电子商务基础

要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井然有序的发展并得到普及应用,首先要完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这包括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指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加工贮藏等设施的信息化;后者指充分补充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求家家入网,以便实现各种农业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流,如建设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平台等。其次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质基础即物流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物流集散中心、产品保险贮藏基地等。可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市场,积极构建专业综合的地区物流中心,以及集成保鲜、配送等基地。而保鲜配送基地则在收货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调制、包装储藏和及时配送,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运输配送的服务质量。另外,以乡镇为单位完善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各乡镇农产品、种植技术等上传到网络中,同时配以详情描绘,为采购商提供信息获取便利,以实现农产品更为广阔的推广宣传。

2.3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而为避免电子商务运营风险和提高技术操作效率,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充分提供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来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适当提薪的方式吸引人才,进而实现技术操作的专业性,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农民相关知识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相关课程培训,以增强农民素质,并全面普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方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提高。

3结语

电子商务对农村积极发展而言,能够提供给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便利,促进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利于农产品推广宣传等。然而,要真正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必须从思想意识着手,充分完善电商基础,并提高政府重视程度等,方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存顺.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业,2015,(9):120~121

[2]陈宪宝.加快农村网络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安徽科技,2013,(2):34~35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 海南农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的主题,对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尤显重要。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是中国农村彻底摆脱贫困,转变生产模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前提。在海南省保持生态特色,改变农村发展进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切合当前海南发展特色,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但目前海南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还很不好,一些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已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课程体系是教育发展之根本,因此,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内部课程体系的建立这一角度来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之路。

一、新形势下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多年来,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为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设国际旅游岛远景规划的逐步实施,海南农村和农业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转型问题,对新型农村劳动者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它为海南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也关系海南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国际旅游岛的全面建设问题,只有农业进步、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为海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培养有知识、肯创新、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坚持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同时,在新形势下,要转变农村的经济模式,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还要完成培养脱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型“新农民”的任务,以适应经济开放、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新形势。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要坚持为当地农村和农民服务,能提高他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让农民安居乐业。

(二)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保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在经济发展模式中由于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依赖性大,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农业只能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因此,海南在建设旅游岛的远景规划中提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的目标,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这就要求海南必须培养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务的新型农民,才是生态农业生产力的核心所在。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也要紧密联系上述要求,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懂经营,技术强的人才。

(三)海南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方向。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到2020年海南将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在这样的目标背景下,海南农村要转变经营结构,培养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而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也要紧密联系上述发展方向来培养人才。

二、海南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海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农村的职业教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及社会公众对农村职业教育对海南发展的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还普遍存在着重视普通升学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问题。同时,人才培养方面不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要同时进行,不注重对技能人才的综合培训,造成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经营能力不适应市场的要求,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沦为鸡肋,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尴尬境地。

(二)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不符合市场要求。

目前海南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不能联系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不能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市场需求的人才,缺乏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新形势新发展的研究,导致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困难。

(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在课程安排上不能突出专业课的特点。基础理论课时多,而电焊专业、电子电器专业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课时少,专业实训课的时间更少,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含量不高,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体系不科学。另外,还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的“专”、“精”、“深”,各科之间缺乏整合,知识体系片面和割裂,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内容传统僵化。囿于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课后专业课的培养模式,基础文化课上得过多,专业课过少,实践课更少。在上了大量的文化课后再上专业课,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到动手实践时,学生对以前的知识早已记忆不清了。

3.课程设置专业范围窄,不能与时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一种定向课程模式,要求在某一领域“专”、“精”,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但单纯技能的培养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对职业人员的要求会产生新的变化,一项技能在一定时期会找到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社会发展,必然会有新的要求。因此,海南农村职业教育不能过于追求订单式培养,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适应能力,开设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三、海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彻底改变“专业设置多而不专、培养目标模糊的局面。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进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必须构建适应海南农村经济社会新形势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一)以农业基础,拓宽海南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海南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中等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能局限于培养传统的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的课程设置,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海南农村自然条件,开设服务于农村建设的课程。在此基础上还要紧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开设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等专业或课程。

(二)调整海南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海南目前发展较快,处于经济急剧转型时期,要求人才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应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跨职业、跨岗位的通用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率,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

(三)打破基本学科界限,以知识技能为教学内容。

在开设必修的文化课基础上,其余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打破原有基本学科界限,以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重组,减少学科门类,开发综合课程,让学生掌握几个职业的知识和技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转岗能力和在人才市场上的择业竞争力。

(四)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目前课程设置杂而难的问题,开设必要的文科基础课和理科基础课。文科基础课内容有语文、政治、历史等内容,可由一个综合的文科基础课程完成上述内容;理科基础课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可由一个综合的理科基础课程完成上述内容,增加实用技术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4]王新奎,楼巍,徐小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7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配套改革的力度加大,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加快,过去“村账站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笔者认为要改变农业会计工作停滞不前、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加强农村会计管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首先,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应加强《会计法》的学习。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既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又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在贯彻实施《会计法》,依法做好会计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带头学法,熟悉会计工作,指导和督促本单位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通过加强会计工作,不断提高本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同时,还要防止违法会计行为的发生。为此,单位负责人要通过加强《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单位负责人在本单位的会计事务处理中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违反了相关法规将要承担哪些责任等。一个好的单位负责人,不仅要知法、懂法、守法、还要懂得怎样去防范违法会计行为的发生。单位负责人要想更好地防范会计违法行为,就必须对本单位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管理,积极配合外部有关方面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行监督检查,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做到这些,单位负责人就必须学习会计基础知识,只有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由此可见,加强农村会计管理工作,必须先加强单位负责人会计基础及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其法律意识。

其次,应加强对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近几年,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完善,原来由乡镇经管站管理的农村财务现基本上划归乡镇财政所管理。具体管理单位是乡镇的会计服务中心,其人员组成主要是乡镇财政所和乡镇经管站的业务骨干,他们当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又有知识全面的新手,给会计服务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会计准则不断涌现,特别是涉及农村会计管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相继出台,在给规范农村会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时机的同时,也给农村会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财政所的人员大部分只懂管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会计事务处理不太熟悉;经管站的人员熟悉日常事务处理,但管理方面的能力欠佳。因此,对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人员,要加强其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作贡献。

最后,应严把会计人员入口关,确保会计队伍人员素质。目前,会计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收支发票由村指派的一名报账员,在村法定代表人签字后到会计服务中心报账,中心会计人员则根据村报来的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因此,要规范农村会计行为,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报账员的业务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报账员应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而目前农村报账员中90%左右的人员无证且业务素质较差。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村报账员的会计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一大批人员达到会计从业资格水平。为确保农村会计工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今后应该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乡镇熟悉会计业务的人员中选拔一批会计骨干,充实农村会计队伍,提高整体素质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农村经济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法治;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26-02

一、新农村建设农民法治意识的现状

(一)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低

在调查的对象中,对于了解法律知识主要途径的问卷中,超过50%的人选择了电视,选择政府宣传的占到15%,亲戚朋友介绍的占8.9%。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这方面,一方面表明现在电视媒体对于法律知识加大了普及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了解法律信息的途径有限。大部分被调查者不知道哪部法是调整什么社会关系的,至于通过法律维权就更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了。对于如何选择解决纠纷的方式,先寻求法律帮助再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的占20.6%,先想到法律,但先用其他途径的占40.8%,先采用其他途径,后采用法律途径的占35%,直接用其他途径,不通过或者没想到用法律手段的占3.6%。

(二)缺乏法律信仰,缺少维权意识

所调查的问卷显示,有21.53%的受访者认为司法可能不公平,对于执法机关持不太信任的占到40.28 %;认为司法机关人员素质一般的占60.22%;对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分辨不清,认为影响司法机关公平执法的因素的“人情关系”和“金钱贿赂”占到50%以上。这说明农民所具有的法律意识是比较模糊的、非规范化的,权利意识淡薄,对法律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更注重利用道德的力量来调节和解决纠纷,人治意识强于法治意识。在被问及法律的作用时,35.6%的被调查者回答是政府用来管老百姓的,9.5%的人认为是老百姓用来限制政府的,认为既管老百姓也限制政府占到16%,认为保护老百姓的占10.5%,认为是保护每个人的占20%。不规范的法律意识,与长期受皇权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出现法律问题时,习惯性地把自己定位为义务人,而权利意识比较淡薄。而作为法治社会精神要素的法律信仰,对于农民来说更是缺乏,无诉意识根深蒂固、轻法意识浓厚,畏法意识广泛存在。

(三)农村法制不健全,风俗、宗教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近几年,中国涉农问题立法的数量不断增加,立法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中国关于三农的法律仍然存在大量的盲区,有些条文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甚至有些立法没有把农民纳入到市场体系之内。另外,在所调查的青龙满族县,风俗习惯依然主导着大部分农民的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按照法律之外的宗教、风俗习惯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甚至在法院审理案件时,由于现行法律精神与农村的风俗习惯、相冲突,有时会引起农民集体上访、闹事阻碍法院审判案件等情形。

二、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欠发达,文化水平落后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由于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人们不愿意也无力去了解和学习与他们生活相对较远的法律。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的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看报纸的屈指可数。就是看电视也基本上是几个地方台,中央电视台的法制频道和农民频道能收到的寥寥无几。

(二)法律知识匮乏,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

通过调查显示,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非常突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更不知道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解决问题时分不清道德、政策和法律的范畴。传统习俗和文化深深影响着农民的法律意识,成为农民法律意识落后的历史原因,主要表现在:重权轻法,人治观念;情义本位,人情观念;重刑轻民,刑罚观念,与新农村法治建设很不适应。

(三)法治环境差,政策安排不力

法治意识需要法律组织的普及、健全以及相应监督体系的完善,法治环境差,政策安排不力是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的现实原因。在所调查的农村,法律资源极为缺乏,维权成本较高,“人治”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评价,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使法治环境受到较大干扰。乡(镇)、村权责划分不清,甚至还有少数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等不良社会现象,部分乡(镇)、村干部的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法律意识淡薄,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活动缺乏足够的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政事不分,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和活力。

三、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基础

青龙县满族自治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其农民法治意识提高的瓶颈。古语云“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足而知荣辱。”只有经济得到发展,农村中的各种问题才好解决。而要发展青龙县的经济,必须将其融入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农民法治意识的增强离不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培养农民法治意识,有着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市场经济中,利益驱动和公平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法治、权利意识。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和有利资源,克服小农户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区域性农产品市场,政府要制定出有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规和办法,使其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协调好农村基层组织、合作组织、政府有关职能和技术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载经济发展能力。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设施可以说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信息快、功能多、开放性等特点,了解、掌握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第三,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首先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其次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建立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和集中,实现经营规模化。党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给农村土地市场带来新的动力。最后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关键

第一,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法治教育。农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们的言行直接代表和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的法治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他们的法治教育,能够树立依法管理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的本领,可以对农村干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内容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三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第二,扩展法治宣传渠道。在农村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增加普法宣传栏、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的法律内容,像中央电视台的《大家看法》栏目,就很受农民的欢迎,各地方台也应安排一些这样的节目,使其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网络更是农民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的宣传平台,让大家学会利用电脑网络获取法律知识,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第三,送法下乡,创新农村法律服务形式。送法下乡要注重对农民的法治意识的教育,努力培育他们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基层法律工作者要为村委会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协助农村基层组织依法处理好本区域经济和社会事务,建立农村法律服务中心或法律服务所等,为农村的贫者、弱者和残者无偿提供法律帮助。还可以在各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使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都能及时获得帮助。

(三)健全农村法治运行机制――培养农民法治意识的

保障

第一,制定和完善农民利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健全村民自治的法律规定,落实农民各项民利。依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经济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在贫困的民族自治县,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地方性法规。第二,完善执法、司法体制。将执法、司法工作重心从县移至乡镇,可设立巡回法庭和检察工作,使更多纠纷和矛盾进入法律处理程序。提高基层司法、执法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第三,健全法治维护机制。首先,建立政府权力约束机制,用来约束政府行为。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必须树立良好的守法者形象,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完善法律监督体系。监督包括司法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等,司法监督,主要是通过对执法者的检查、复议等方式来实现;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对乡(镇)、村干部的公权行使过程中的监督,避免公权的腐败和对村民私权的侵占;社会监督主要来自行政、司法相对人、人民团体、社会舆论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

[2]青龙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R].青龙县政府,2008-10-12.

[3]丁建国.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J].学习论坛,2007,(2).

上一篇: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范文 下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