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课题范文

时间:2023-10-18 11:27:30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1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并达成团体目标。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而“合作学习”是充分体现学生间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课程结构单一,学习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生活,教与学停留在模仿上,学生之间各自为纲,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美术课堂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初中美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在“欣赏·评述”中学习活动建议提到“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中提倡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作业;而“综合·探索”不仅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还往往以某个主题系列进行美术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合作完成。其次,在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中把“合作学习”作为积极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此外,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更需要相互帮助、共同合作。

2.合作学习是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指出:在活动评价时要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更能强化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

二、初中美术课堂“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合作学习虽深受广大美术教师的青睐。但在实施合作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指导思想、组织能力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合作教学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流于形式

一方面,由于教师的组织不到位,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不相往来,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一味地追求合作形式,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既耽误学习时间,又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疏于自我管理

初中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差,小组合作中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小组学习变成自由散漫的活动,教学秩序比较混乱。

3.阻碍了“学困生”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优秀学生处于主宰地位,成为最活跃的分子,而一些学困生则羞于启齿或没有交流和动手的机会。再者,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帮他人做,无形中剥夺了学困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达到共同进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合理地合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合理编组,科学组合,使学生有效地合作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可以按学生座位前后桌自然形成小组,也可以按不同的性别和性格,不同的能力和特长,通过老师组织来形成小组。笔者觉得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以第三种组合形式最为科学。教师在综合考虑诸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需要,精心编排、合理划分,形成具有互补功能的小组。小组组合中还要注意三点:

(1)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且小组应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随后小组长应轮流担当,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

(2)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如:教学“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时,就得将细心的和粗心的,学习好的和差的,敢想的和敢做的学生进行搭配组合。在这些由不同水平层次、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特长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在合作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使每位参与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为了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小组成员要互相编号,并实行具体分工。如:在教学“策划一次出游活动”时,笔者就根据学生特点,由一号同学任组长负责组织和总体策划;由二号、三号完成策划书,四号主要负责绘制线路图;五号完成备忘录。这种角色分工,使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避免了学生产生“一劳永逸”的思想。当然,这种分工并不是固定的,因课程内容适当地进行转换,使学生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

总之,通过合理、科学的编组而形成的小组,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合作学习更充分、更主动。

2.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合作愉快

新课程倡导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首先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真诚地和学生一起探讨、共同研究。在师生互动中,要尽量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自由和尽量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各抒己见,协作互补,愉快地合作。课堂中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积极表现,撞击出创意的火花,各展所长。

在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中,教师是“导演”,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演员”,生生互动,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尽情表现并相互帮助,共同参与学习活动,逐步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和带来的成功感,使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都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1)明确合作的意义。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目标和小组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自己在小组中的积极合作和主动参与,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他人,而小组的成绩也就是自己的成绩。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只有经常与他人合作完成各项任务,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2)学会表达与倾听。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清楚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相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同时,学会倾听其他成员的想法与意见,增强合作意识。一方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变得更为自信;另一方面,在倾听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养成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3)学会交流与讨论。交流、讨论是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交流与讨论的时机,提供充分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综合每个成员的想法最终铸造成一把打开疑难问题的“金钥匙”。在交流与讨论中,不仅提高了小组的合作效率,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了发展。

4.科学评价,使学生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笔者在美术课堂上形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不管评价形式的多种多样,评价要合理、公平,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评价的形式应依据课程内容、合作形式而异来选择评价形式。例如,小组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美术学习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用评价促进人人参与,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多从积极的角度去评价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可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评价学生。不仅要评价合作学习结果,还要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总之,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积极的探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地引导、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合作学习,做到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美术的主人,把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转化成自己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

[2]周宏.学习方式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0.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美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之一,是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能力,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美术绘制技巧与鉴赏知识,还能够健全其人格,丰富其内心想象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初中阶段是美术能力培养的重点阶段,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和临摹能力都处于最佳塑造阶段,且教学任务与压力相对较轻,开设美术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学科本位意识,导致初中美术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过度关注美术技能教学,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及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不重视美术教育,致使在美术课程设置、美术教学资源配置方面都远落后于其他学科,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初中美术教育重视度不够

初中美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然而,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前,美育通常被摆在其它学科之后,部分学校甚至将美术课当成可有可无的“杂课”,在学校教学计划上主动轻视美术教育,其具体表现在:(1)课程设置较少。初中美术课程大多被限定了课程量,通常为一周一节,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未设置美术教育课。同时,美术课程大多被安排在体音美时间举行,美术教育效果得不到保证;(2)占课现象凸出。初中美术教学虽然在课程表上有规定,但是,其在执行过程中被占用的现象十分凸出,尤其是被主科占用或者考试、测验等占用,美术课的开课率极为有限,并且越到高年级,占课的现象就越凸出;(3)家长与学生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践行者,而家长则是支持者,从目前来看,许多学生与家长缺乏对美育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认知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难以购买必备的画具。同时,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仅关心学生的主课成绩,对于学生其他学科关心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支持,家长对美术的错误理解,限制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追求,致使初中美术教育缺乏动力。

2.对美术教育理解不深,教学内容带有一定的偏向性

现代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内在联系,而并非只是单一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初中美术教育远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学生的美术功底,这需要循序渐进地去积累。而在当前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师对初中美术教育的理解有限,其在教学过程中大多片面重视美术技巧教学,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知识与美术知识的培养,美术配套课程设置极为单一,其教学内容也十分不合理,往往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3.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长期存在的观念问题,致使初中美术教育在教学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美术教学场地缺失。据调查,当前初中,尤其是农村的初中学校,其美术器材十分稀缺,难以满足现实美术教学需要,大部分学校没有专业的画室与器材;(2)教学资金投入有限。充足的资金投入是确保初中美术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而自农村学校实行一费制以后,资金问题更加突出,原本就对美术投入有限,现在则更少;(3)教材问题。初中美术的开展除了教师的引导以外,最重要的便是教材部分,而教材的选择也是初中美术教育的一大难点。许多学校教材的选择并未根据学生水平,片面跟随其它学校,不切实际,而另外一些学校甚至没有采购美术教材,完全依靠教师;(4)教师结构矛盾突出。初中美术教师非常稀缺,而具有中高级职称以上的美术教师则更为稀少,美术教师课时较少、收入有限,并且晋级困难,这些都是导致初中美术教师结构矛盾的主要因素。

二、解决初中美术教育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当前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美育的功能,那么我们可以尽心如下尝试:

1.转变意识,增加投入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教育部门必须从上到下,进行思想观念的变革,从基层学校出发,提高学校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宣传,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另外,当地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偏门”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设备采购,不断完善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使初中美术教学得到时间上、师资上的保障。

2.加深对美术教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观

美术教育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教学层面上升到美术文化教学的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并整合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等,来增加课程的文化内涵。同时,要开设美术鉴赏课,要学生不仅懂得绘画技巧,还要懂得如何欣赏,提升其对美的欣赏能力。

3.充分运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室内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名人名作、动漫手绘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4.解放思想,打破教学思维定式

美术教育需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多重形式的教学方法,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思维定式,以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户外绘画教学,描绘校园风光、捕捉校园内的镜头,同时,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旅游、听音乐等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加深其对美术的认知程度。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是空谈,其声、形、色的结合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在音乐中演示绘画或工艺制作过程,直到在台上展示实物再关闭音乐,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期待,进而更加认真地学习美术,培养自身审美情感和能力。此外,多媒体还可以展示分析对象的生活状态、爆炸分解等,通过直观的观察欣赏,学生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以工艺美术课来说,教师借由多媒体呈现某个工艺生产过程给学生,对学生理解劳动人民生产过程,感受创造过程美极为重要。比如,一件衣服的形成,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染色、制衣,借由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让学生明白劳动不分贵贱,由此更加热爱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秀山.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潘勇.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4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尤其初中开设美术科目以后,初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我省开始实施普通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我作为一名初中的一线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作了许多新尝试,但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在把问题摆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一、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1.学校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决定了新课改的成功与否。

课程实施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支持,特别是美术这一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的充分支持,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比如学校的工作策略、经费、人力、活动上的支持、教师培训等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学校,特别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初中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包括课堂讨论、收集资料、调查、考查、参观等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而师生的参与度则要学校有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机制与策略;其中的调查、考查、参观等活动需要学校提供经费保障、人力保障。这一条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来说显然很困难。

在平时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学校对美术课改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实施方案,认为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就完事了,整个新课改就是教师的事情。由于初中仍以中考为最终目标,所以很多学校美术课程安排抛开了选修内容,只排了必修的美术鉴赏,这与课改之前相比,除了教材重换了一本,几乎没什么区别。还有相关的美术教学设施不达标,没有美术活动室,没有多媒体平台,只有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班有六、七十人,上鉴赏理论课的时候问题不大,但进行活动和实践练习时,每个人的桌面放十六开的画纸就显得非常挤,如果要开展美术活动就更难了。有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存在教室空间不够开展活动的问题。

2.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是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由于高校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不够严谨,师范生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美术课程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在岗美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加强。但是就目前而言,针对新课改相关内容的美术教师培训非常少,即便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大部分学校会因经费问题不一定派老师去学习,也就无从谈及专业化发展意识。

3.学生基础教育与初中脱节。

由于我国美术教育初、高级中学教材缺乏严谨的体系,在教学内容形式衔接上尚欠整合,加上各个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力度往往不统一,使学生学习不系统,很多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甚至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这与初中开课不正常,或是一些学校根本没开课有很大关系,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或没有基础,老师就需要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学习被动,甚至有些茫然,这势必又影响了课程应有的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美术教育的观念。发展美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教研网络,配备专职美术学科教研员,提高教学实践指导力度,要对初中美术教学和学分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对于初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培训工作,加强美术教师知识的广博性,补充和完善美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专业素养。各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应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在美学、美术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学习活动。尤其要在雕塑、计算机平面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新增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以便将来条件成熟时开足选修课程。

3.应该高度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应该说有很大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考进初中的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这给老师的上课带来困难,必须承前启后,来推进新课程改革。初中美术新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这要求老师注重知识的过渡,适当补充基础知识,可尝试分层次教学,更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4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提问,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美术学习。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随意发问”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过多的问题占据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在“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的转型过程中,有效提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功能,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落点,要善于在提问的难度、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三个维度紧扣“起点”、“重点”和“要点”,从而让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紧扣“起点”——提问的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现在,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往往是从教材内容出发的,而忽视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化,也不利于初中生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单色版画》一课时,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印章的原理,接着,教师就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如果要印一幅画,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这一个问题学生是不容易回答的,因为他们对单色版画的概念还没有了解,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教师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什么是版画?制作单色版画的工具材料有哪些?等问题,这一些问题也只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单色版画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一个引子。这样的课堂提问肯定是失效的,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本质功能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美术学习,因此,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过程中来。

《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其策略很多,而提问则是最常规的手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要紧扣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导学问题,在难度上要体现“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在以上案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印章的相关内容来设计提问,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出示几幅印章,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的学习内容,接着,再出示几幅单色版画,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印章和单色版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个问题由于紧扣学生的认知起点,因此,能够引导学生在印章与单色版画的对比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单色版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技巧上的相关内容。

二、紧扣“重点”——提问的内容要切中学习重点

重点突出是高效课堂的一大特征,如果教学重点不突出,这样的课堂肯定不是高效的。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紧扣教学重点十分重要,特别是提问的内容要针对学生美术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

例如,在教学美术欣赏课《清明上河图》时,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①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生活场景?②在这个生活场景中都有哪一些人物?③这一些人物的衣着有什么特点?他们都在干什么?这样的问题串紧紧围绕这一堂欣赏课的重点,能够引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有效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切中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核心内容,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他们主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兴趣,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能够通过自主观察、同伴交流、思考想象的过程中对这一幅古老的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内化。

三、紧扣“要点”——提问的时机要迎合学生需求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随便地问,那么,课堂就会成了问题的堆砌。有效的提问应该选准时机,把握其要点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初中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要点”处进行设问,要把握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点进行发问,要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

例如,笔者在教学欣赏课《向日葵》时,课堂上根据三个时段进行三问,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前,笔者给学生出示油画后问:“你有什么直观的感觉”?在课中,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问:“你如何看待此画的结构布局”?在课末当学生学会一定的欣赏能力以后再问:“你喜欢作者的这种创作风格吗”?课堂上,在这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向日葵》这一幅美术作品进行了有效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并且在这过程中充分理解了这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可见,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只有提问的时机把握准确了,才能让提问更加有效,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

总之,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提问才能引导初中生进行高效的美术学习。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内涵与价值,要善于从提问的难度、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三个方面把握其有效落点,这样,才能让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更高效。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5

【关键词】初中美术;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在我国已经进入了校园教学的内容当中,早在2001年,国家就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共同发展及促进师生教学成长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合作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美术教学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为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经过教师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并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反而是学生之间通过小组等方式进行问题的探讨、争议、协调等方法,可以暴露出学生在所掌握的知识的不足,也经过探讨和争议,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鲜明的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合作学习已经深入到了很多国家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当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课程气氛,促使学生在非智力方面的发展,针对初中美术,这种课程教学使用合作学习的作用也非常大。然而在我国初中美术的合作学习当中,多还是以实验研究为主,应用情况非常少,只是部分学者提出了美术课中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学习环境的构建等方面的措施,还没有进入全面的实施当中,同时,在已经实施的院校当中,这种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的开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制约这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1)合作学习模式较为形式化

虽然在初中美术中开展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新课程下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然而很多教师在上课期间仍然没有将这种模式深入开展下去,致使合作学习成为了形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2)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

合作学习也是为了通过这种合作共同讨论的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然而由于初中美术课程安排的原因,导致学生每周的美术课非常少,很难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合作学习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就是所学、所讨论的内容需要连贯,而较少的课时也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一定只是或是方法进行探讨。

(3)意见不统一

合作学习时每一个小组内部的意见需要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继续开展,然而在美术课程上,很多东西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或是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成的审美意识及情感,但这些因素都是较为独特的,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带给合作学习一定的困难。

(4)教师定位错误

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然而在很多学校当中,美术教师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的转变,仍然将自己作为了学习的指导者,认为自己是知识的教育仲裁者,没有将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在学生学习或是讨论时带入个人的情绪进行指点,或是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进行批评,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敢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也将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拉低,失去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初意义。

三、解决对策

(1)确定初中美术的合作学习形式

合作学习种类较多,针对不同的学科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的调整,在初中美术中,常规的合作学习可能不是非常的合适,造成学生学习期间不能有效的提高美术知识、技能及审美观念的提升,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美术欣赏课上,合作学习主要需要以交流为主,通过分组,分别表达学生自己的感观,对于具有相同审美观点的学生,可以分为同一个兴趣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在初中美术合作学习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绘画技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将水平差异不大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小组,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指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小组学生制定美术学习的目标,由于课时较少,且中考无美术科目,因此在初中美术学习上,需要学生以自身兴趣为主,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倡在课下时间中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的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开展美术合作学习交流。

(3)按兴趣划分合作小组

美术的审美及绘画技巧会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同类型的欣赏则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4)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也不是知识的绝对准确掌握者,而只是知识的传递、引导者,特别是在合作学习当中,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平等的与学生开展课程学习,不能盲目的对学生的观点及认知进行否认或是批评,而是需要采用引导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提问、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合作学习深入的开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总结

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不能正常的开展或是存在问题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对课程失去兴趣等不足,因此,在开展初中美术合作学习中,需要充分的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为深入开展提高学生所学知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锦洞.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0,8(15):45-46.

[2]远征.浅析初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3,4(04):34-35.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

素质教育中提出来的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初中阶段要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而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首先要重视的就是美术的教材,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美术学科处于一种“边缘”性的地位,在以文化课为主科的背景下,美术教材很有限,对美术教材的开发是少之又少的,更不要说进行二次利用。所以,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就要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利用,采取有效的对策,对教材二次开发,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教材二次利用

所谓的教材的二次利用,又叫做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对一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调整与增加,以此得到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过程的教学行为。从这个定义来看,教材的二次利用似乎是学科教师应该做的事,其实这关系到学生、学校,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主要是任课教师。教材二次利用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仅仅围绕基于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水平等进行的。基于学科的基本方法,是要解决聚焦教材的什么内容、关注教什么、用什么教、如何教等问题;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进行教材整合、开发的关键。

二、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为学生学习美术创建一个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

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质是依据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学等实际情况而对教材做出的适当删除、增加、改进等,以此更好地适应当时当地的教学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进行初中美术教材的二次利用开发,可以为学生学习美术创建一个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体现,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学习、发展的表现。

(二)有利于进行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教材的二次开发、利用,其实质是教材“二次开发”作为课程情境化的过程、作为“教师对课程重构”的过程、作为多元主体间的“时话”过程、作为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过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等,这个过程,就是涉及到具体的学科、课程、学生、教师发展等内容,是在学校一级内的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要求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就要求对教材进行校本化“改造”,所以对初中美术教材的二次利用,有利于进行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三、当前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初中美术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对初中美术教材进行二次利用,首先就是要重视教材的作用,学会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这往往是当前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存在的问题。他们没有树立明确的教材观,加上美术课程在初中阶段每个班的课时较少,而一个美术教师要带几个班,甚至有时上课时都没有按照教材上面的来进行教W。没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自然在教材的二次利用方面存在偏差。

(二)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

树立了正确的教材观,但是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当前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存在的又一突出问题。对教材进行二次利用,离不开对教材的深入分析,这是教材开发利用的基础。对教材的分析,也考研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在平时教师就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

(三)没有明确的对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的具体方法

对初中美术进行教材的二次利用,需要一定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来进行利用;在具体的教材利用上要采用综合与分析的方法,处理整体教材与局部内容之间的关系等等。当前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要重视教材,重视教材的二次利用,但是没有明确具体的开发利用发的方法。

四、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的对策探究

(一)灵活处理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

灵活处理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是对教材二次利用对策的第一步。要灵活处理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哪些是要适当删除、哪些是要适当增加,哪些是应该进行深入拓展、哪些是应该不断深化的,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做到灵活处理,使二次开发利用的教材真正的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高带来益处。

(二)注重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开发的科学性

教材的二次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综合统一的,因此,在具体的利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开发利用的科学性。要做到准确理解、分析、评价教材的内容,使其在思想、知识内容层面上不出现误导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从教材的整体出发,确定教材教学的重点

初中美术教材的二次利用要从教材的整体出发,确定教材教学的重点,对于各个单元的内容、教学课时等要从时间分布、教学安排等整体上来进行处理。明确教学的重点,对于其中的难点,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四)抓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心理程序”这两条主线

最后,还有抓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心理程序”这两条主线,教材在经过二次开发之后,其教材的逻辑性明显没有原版本的教材那么清晰、明确,因此要注意教材的逻辑顺序,并且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心理接受程序,处理好教材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程序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材的二次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要正确认识当前在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灵活处理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注重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开放的科学性等对策来提高初中美术教材二次利用所能发挥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7

[关键词]:初中美术 自主学习 教学方式 研究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抓准学生这一特点,用丰富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先将课程内容在讲台或黑板上展示一遍,然后让学生进行临摹绘画。这样一来,学生完全丧失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思考空间,缺乏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创造性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对美术课程感到疲倦,进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影响初中美术自主学习的因素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它的实现既需要内在条件的支撑,也需要外在条件的影响。

(一)内在条件

就自主学习的内在影响因素而言,其主要与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学习目标的定制以及意志力水平有关。在对目标的选择上,大多数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自己能够实现的任务,回避自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对目标时间的设定上,设置近期目标的学生的自我调控和实现力高于设置远期目标的学生,因为对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迅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实力,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短期目标对学生意志力的控制上要低于长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例如问题困难、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需要学生用意志力来克服和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二)外在条件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主要分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三类。其中,学校因素是这三种因素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学校无论是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手段上,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例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逻辑顺序等。此外,教学技术的加强,使得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获得课堂知识外的其它知识,在课下时间能够自由组织安排学习,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途径。

三、初中美术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

初中美术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根据既定的美术课程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个体创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自主的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内容并构建出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励自身完成学习,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实现自我完善的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

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美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初中生正处于身心不断成长的阶段,其学习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自身对于知识的探索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明确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为获得某种学习成就目标,对人的学习和工作起着定向的推动作用,是引起、维持并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明确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将学习活动指向一个既定的目标并维持和调整学习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强化。例如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油画,那么他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油画的相关课程会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明确学习动机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这种学习需要正是社会、家庭和教师所希望赋予的。实践证明,越是具有明确学习动机的人面对挫折和困难越具有抗压性,越喜欢接受新事物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有效率学习的先导。想要在美术课堂上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那么整个的美术学习过程就不会是被动的教学,而会成为对美术知识的主动探究,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生动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的性格特点,将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转化为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积累美术知识。例如开展绘画比赛、绘画欣赏课程等,切实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美术课程是一门生动活跃的课程,就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动”,这里的动指的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四)小组学习法的运用

小组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法对于提高学生美术课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既定的美术主题,其美术主题必须是具有多样性答案的。在分配好小组和得到既定主题后,每组暂时选出一名组长来代表本组,组长采用轮流制,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当组长的机会,接下来在老师给定的时间里展开小组主题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组织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改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明确学习美术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合理采用小组学习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美术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芳.初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美术教育,2009(5)

[2]张慧.初中美术“先学后教”导学模式初探[J].师道:教研,2011(12)

初中美术教学课题篇8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矫治对策

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何能切中教学内容的核心,引领学生思维走向纵深处,那么这样的提问就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以“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误区和对策”为课题进行研究,通过一年多的课堂观察、学生问卷测试,对美术课堂提问有了自己的点滴见解。

一、误区凝视

凝视当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师提问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虚假问题太多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热闹,认为问题越多,学生越容易参与,上课提了很多问题,整个课堂就像师生在打乒乓球,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可细细咀嚼,会发现这里很多是假问题,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考,如“你们说是不是呀?”“对不对?”“好不好?”之类。虚假问题用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学生思维的缺失,看似热闹,实则低效。

误区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有些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蹲下身子,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追求所谓的快节奏,刚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没过半分钟就要让学生交流。缺少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很多时候不是人云亦云,就是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源还是教师以生为本教育价值观的缺失。

误区三:所提问题专业性太强

我们的初中美术教师大多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受过美术专业化技能训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尚未完成角色转换,把初中学生也看成了美术专业学生,在课堂上提的问题专业性太强,让学生没有能力回答。如对初中学生提“肌理”“墨分五色”“表现主义绘画”“巴洛克艺术”方面的问题,学生会无所适从。

误区四:所提问题与学生生活离得太远

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接地气”,让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有些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出发,把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强加到学生头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例如,有教师谈雕塑的艺术特点,就举了四个在其他学校见到的雕塑,让学生分析这些雕塑有何特点。而这些雕塑学生大多数没有看到,又没有图片,问题不知从何答起。教师经常参加教研活动,见到这些雕塑很正常,但学生不太可能看到,让学生如何回答?

二、策略审视

那么,如何走出这些课堂提问的误区,让初中美术课堂提问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高效”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对策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我们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吃透教材,能找准本课教学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线索和关键性问题,通过设计有关联性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提问解决问题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标志”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标志,在课堂上可以提问:“你搜集的是什么标志?整个标志有哪些颜色?外形怎样?有哪些元素构成?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问让学生在对认识不同标志的回答中理解了每个标志的特定含义,更知道设计一个标志要考虑哪些元素。

对策二:提问要有一定坡度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的层次分解成逐步递进的小问题,通过逐层递进,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桥梁。教师的提问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最终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教师要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立足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将问题放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地方。例如,教学“桥上桥下”,教师可以依次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桥?”“你知道家乡以前有哪些桥?”“你在旅游时见到过哪些桥?”“哪些桥给你的印象很深刻,为什么?”

对策三:提问要能激活学生思维

布鲁纳有句名言:“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须知学生没有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课堂要从只看冷冰冰的分转变到关注活生生的人。要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通过提问将学生的生活美与艺术美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备学生回答的多种可能性。很多时候,美术课堂所提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的答案不可能一致,教师要能因势利导。如让学生描述对家的感觉,可以提问:“如果你用一种水果来描述对家的感觉,你会选什么水果呢?说出你的理由。这个问题答案多元,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激活学生思维。

对策四:提问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通过美术课堂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到美的价值。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这一要求,挖掘美术与生活的关联点提出问题。教学“五彩缤纷的风筝”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板鹞风筝,通过提问让学生寻找板鹞风筝和其他地方风筝的异同点,再找到每一类风筝共同形式的美和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善问”是教师课堂是否高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问得巧、问得到位才能使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智慧被启迪。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让提问日益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聂光辉.以生为本的美术课堂提问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3).

[2]陆洵异.美术课堂提问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2010(7).

[3]庄晓红.浅论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2).

[4]骆厚军.美术课堂提问四要点[J].教学月刊,2012(5).

上一篇:儒家思想对当代青年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儒学思想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