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10 17:03:00

情景教学法案例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1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内科学;传统教学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临床各科发展的基础,因而学好内科学就能更好的学习好临床医学,所以内科学备受重视。在过去医学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但内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种,内科学知识来自于医疗的实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日积月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系统诊治疾病的科学。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师生一起创设情景,借护患的情感交流以及联想有效地帮组学生认知疾病,促进教与学的结合,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形成,更好的养成学生科学思维方法[1]。案例教学法即指教师选择典型的案例,再以合理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在案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2]。现今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进行内科学的教学,再和传统教学方法作比较,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09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作观察组,将10级的临床医学本科班看成对照组;在观察组一方采取情景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其中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均通过正常测试招收入学,各项成绩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由同一位教师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学生进行授课,两组学生所用的教材,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以及学时大纲之类均无差别。在课堂的评价指标,期末考试的时间以及考核的方法和评分标准均是一致的。

1.2.1 课前的准备 根据教学的大纲指定的要求,要求观察组精心准备和教师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并使用那些能够在临床上体现教学要求掌握的病例,学生要注意将所学的相关医学知识联系到病例上,同时将那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主线,真正的做到通俗易懂,再将案例根据疾病特点,再现描绘的场景,真正的把课堂转变成医院,让学生自己试着模拟患者或者医生,再通过小品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点形象的表演出来,从而进一步的将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化[3]。之后教师按照教学的目标提前的设定好针对性的问题,再提出讨论的提纲,提前一周将案例发给学生,学生再按照老师给的案例进行相关的查阅及收集资料,做出自己的理性分析,最后写发言提纲。另一方面,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按照教材作常规备课,学生预习好课本内容。

1.2.2 课堂讨论 在观察组的课堂教学上,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做出的发言提纲针对案例中的病因,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等作分组研讨;各个小组的代表针对案例进行发言,指导教师再根据学生作出的发言对案例中的重点部分和学生发言中的模糊问题作专门的解答,再根据各个小组代表的发言表现状况作出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尽快的从同学的补充以及老师总结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反馈,并用心记忆,加以体会。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讲授,学生被动的学习。

1.3 效果评价 观察组与对照组课程结束之后均进行期终考试,给观察组学生发放与教学效果的评价相关的综合调查问卷,总共200份,回收200份,测试有效率为100%。

2 结果

据调查显示,99%的学生倾向于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及活跃课堂的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以此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积极地作用。计算分析得知,观察组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8.65±4.56)分,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4.69±5.68)分,由此可见,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越。

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

内容 学生的评价

优 良 中 差

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

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有助于增强分析能力

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有助于理论与临床相联系

有助于培养沟通交流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喜欢情景教学与案例教学 90.2 80.3 1.5 0

94.0 6.0 0 0

95.2 3.7 1.1 0

92.3 6.1 1.6 0

93.0 3.4 3.6 0

95.0 4.4 0.6 0

97.5 2.5 0 0

95.1 2.4 2.5 0

98.5 1.5 0 0

99

3 结论

案例教学法:(1)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深厚的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知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会贯通。(2)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的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法:(1)消除学生心中的紧张情绪。(2)吸引学生注意力。(3)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

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它们的教学目的,教学载体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和教学评价均不相同[4]。通过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季成均.高师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方法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9,8(7):51—53.

[2] 朱金生.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我国MBA教育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6):23—25.

[3] 谢翠英,冼绍祥,方熙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17-618.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2

案例从19世纪开始运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逐渐被引入到医学、管理学的教学中。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案例教学,而肯尼迪学院60%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2]。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基本教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2)使学生练就归纳式的思维方式;(3)教会学生在复杂的条件下决策;(4)使学生从近期和远期的“系统”角度进行思维;(5)使学生懂得集体判断与决策的重要性[4]。亚利桑那州大学为MPA教育实践设计的一种“将真实世界的情景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教学体系,成为国外MPA教育所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最早雏形,此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很多课程设置中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5]。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事物与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虚拟再现,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案例,通过讨论或角色扮演来深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吸收及运用的教学方法[6]。“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融合,由任课教师基于一个实际案例来模拟一个公共管理决策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就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情景做出判断,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案例情景及其所涉及的公共决策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很多课程,如公共危机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都可以应用到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改进和创新“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将情景决策融入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可以参与讨论和情景决策,而且可以参与到案例采集、编写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营造积极思考、开拓创新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设计

(一)“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来说,情景模拟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模拟“两会”、模拟政府听证会、模拟在线访谈、模拟街道办事处或模拟乡镇政府、模拟民主实践(民主选举)[7]。“案例+情景模拟”就是在确定模拟内容的情况下引入具体的案例,通过同学们参与分析、讨论,最终在模拟的环境中作出决策。由此,研究得出实现“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如图1):情景模拟前期准备—案例筛选—案例选定—正式模拟—评价、反馈。(二)“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作架构首先,是情景模拟的前期准备。前期准备主要包括确定情景模拟活动、编制活动细化方案和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第一,情景模拟活动的确定。根据上文介绍,公共管理学科情景模拟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五种。所以,在情景模拟的前期准备阶段,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规模和学校硬件设施等方面来确定具体的模拟场景。第二,细化方案的编制。情景模拟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中真实的政治活动[7]。但因为课堂的现实条件限制,教师或者学生应该在遵循模拟场景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化的活动方案应该包括情景模拟的时间、地点、人数规模、角色的设计与分工、模拟的目的、模拟的预期效果和模拟结束后总结反馈环节的安排等。第三,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理论知识包括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模拟场景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情景模拟的根本目的之一,并且能指导情景模拟的发展,影响模拟结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模拟场景基本知识的学习,是课堂情景模拟顺利进行的关键。学习现实政治活动的程序,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让学生对实际的政治生活有更直观的了解。其次,案例的筛选。丰富的案例资源储备是选择优秀案例的基础和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选择切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有效进行的保证。所以,在案例的筛选阶段,案例资源的积累与编写和案例的甄选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公共管理教学中现有的案例存在“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的问题[8]。同时,所选择的案例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所有的案例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选择案例应考虑编写者的着眼点,兼顾所选案例本身的问题意识、理论背景、写作风格和篇幅长短[9]。最后,加入案例的情景模拟。以案例为主的情景模拟,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积极参与,也要求其共同培养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模拟过程中扮演着导演、教练、评论员和仲裁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问题的分析者、决策者和演员[10]。在情景模拟阶段,教师与学生要兼顾案例与情景模拟,也就是说要注重案例的讨论分析,同时要尽可能地遵循模拟场景所应该遵循的议事程序。这样的课堂模拟的是一次具体的政治活动,学生与教师被分配给不同的角色。选定的案例来源于生活中真实的事件,需要在这次活动中得到解决该事件的公共政策。所以,加入案例的情景模拟需要学生们在共同分析过程中考虑现实存在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在讨论之后,他们需要给出一个或者更多的解决方案。当然,这样的讨论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教师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三、“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教学理念、教师能力、课程体系、公共案例、课程模拟、与公共行政部门互动等六个方面来设计。第一,教学理念的构建。“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都需转变观念。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思维方式,发挥“引导者”的作用[8],在课程教学中,应该由传统的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转向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排斥案例情景教学,仅仅把这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而要以开放的思维对待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把它当作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并鼓励学生能参与其中。同时,学生也应该对课堂上的案例模拟教学抱着积极的态度,在模拟教学中主动思考、讨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并善于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第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但他们的教学方法未必同样适用于案例情景模拟教学,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公共精神和教学技能。公共精神居于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公共管理运行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同样也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公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公正精神、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和风险精神[11]。同时,高校应该组织教学老师参加与案例和情景模拟教学相关的培训项目,并且鼓励其进入一些公共行政部门感受真实的政治生活。第三,课程体系的设置。公共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科学,伴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公共管理学科需要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调整教学目标,重新编制教学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公共意识、多学科背景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课堂上的案例情景模拟是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方式,新的教学方案应该将案例情景模拟列为一项长期的教学计划,与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目标相得益彰。在教学方案中,要做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情景模拟活动服务,而情景模拟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7]。第四,公共案例的积累与编写。以往的案例大多是从国外的案例中拿来直接使用,这些案例并不符合中国的政治国情。所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实行案例情景模拟教学前需要教师或者学生积累和编写来源于我国社会真实事件的教学案例。根据哈佛案例写作的启示,案例写作的目的是生动地再现政府机构或官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和责任;案例的积累和研究可以借助图书馆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访谈调查来实现;撰写案例的核心任务是提出一个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最后,为每一个案例编制教学计划来指引案例讨论发展的方向[2]。此外,在选编案例的过程中,要兼顾联系地方特色的案例和全国通用的案例,使经典的案例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能够实现共享。第五,课程教学中的正式模拟。“案例+情景模拟”主要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如图2):课前充分准备、课堂创新以激发学生潜能、课后评价考核。(1)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教学设备确定模拟的场景;根据教学计划所跟进的理论知识选择情景模拟所涉及的讨论案例;根据同学的性格特征与知识储备情况分配每个人在模拟情景中的角色。(2)课堂创新阶段。在课堂模拟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带着自己的角色参与到模拟情景中,共同讨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案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但这里的解决方案可以是多元化的,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与他人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3)课后考核阶段。课堂模拟后,教师可以参考公共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模拟的结果做出评价和考核。在考核阶段,教师要先对学生最后的解决方案做出评价,对所有学生在整个模拟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对整个模拟场景的设计做出评价。然后将模拟的结果和评价与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对整个情景模拟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在考核标准的框架下,根据这些表现和评价做出一个考核的结果。第六,高校与公共行政部门的互动。高校与公共行政部门之间的互动主要是指一些老师来源于行政部门,一些老师进入行政部门培训学习。学校可以聘请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政府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以讲座的形式请这些人员为学生介绍公共行政管理的亲身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鼓励教授公共管理知识的老师进入政府部门积累公共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3

【关键词】数学课程;情景案例教学

一、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的是理论教学,强调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出发,注重整个数学公式的推导、定义的叙述和定理的证明,而忽略了数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种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逆反抗拒心理,最终也只能导致以考试为目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景案例教学的合理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情景案例教学正是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切入口.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案例情景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案例场景,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重要数学概念和方法理论通过真实的情景案例引入,改变了数学概念表述抽象和方法不会运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剖析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语言,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的桥梁,是使学生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同时,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让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加强对数学的理解,把数学嵌入活动的认知过程中去,从而获得单纯教学中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感受.

(三)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过程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目的是通过轻松、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与此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在队伍中发挥所长,相互学习,有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保障情景案例教学有效实施

(一)情景案例遵守的原则

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所提供、创造的问题情景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景,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一个优秀的情景案例应当遵循:

(1)科学性原则

案例的背景信息还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结构要科学.此外,教学中情景案例活动的开展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符合教授对象的科学思维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数学性原则

在创设情景中,必须紧抓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要对数学教学有价值性.若情景不围绕所学创设,非但无法从中生成数学问题,就连是不是数学课也成了问题.没有数学性原则的情景案例,也就偏离了数学课的本质.

(3)趣味性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一半.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景,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楚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思维就得到了大大激活.所以,情景案例的选择在保证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三段式”教学模式保障教学质量

情景案例教学法如果仅拘泥于课堂环节是远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的,应当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连续的实施过程入手,建构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

(1)课前准备 ―― 分工合作完成初步解决方案

(2)课上研讨 ――以“说题”方式呈现分析过程

(3)课后延伸 ―― 多元化客观评价学习过程

四、总 结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4

一、研究目的

由于旅游业对专业性及综合性人才的不断需求,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于课堂中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问题,一方面理清情景模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模拟真实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本文由收集整理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学生关于行业的背景知识,这样也会使学生逐渐地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学习体系。

二、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情景模式教学法能够通过案例提供拟真的旅游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及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笔者从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入手,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法的问题并指出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采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确立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中运用的原则,包括参与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及适应性原则。

本文重点研究了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从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和案例选择入手,详细阐述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及评价。然后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解释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最后在此对问卷调查进行梳理,指出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学生的认可程度、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及可能影响的因素。的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所以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学事件,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调动这些外部条件而构成的,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在旅游情景模式教学中,案例作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拟真的教学情境出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其兴趣,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其原有的各方面相应知识,在基于案例的情境中表达与运用,获得由产生式系统转化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形成学习事件。情景模式教学法突出形成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和产生式系统,及教学事件和学习事件相对应的学习与配合,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转化为产生式系统,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方法。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缺少程序性知识的应用,缺乏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由此形成思维的隋性。所以说信息加工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提出和检验一系列假设,从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这种通过假设形成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有可能被迁移到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迁移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境的相似性。可以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新的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迁移并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领域,在情感、动机、兴趣、态度、行为方式等领域也同样能够发生迁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希望把学习某一知识与技能的效果,顺利地运用到和这一种知识与技能相类似的其他新知识与技能中,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运用效果,这就属于“学习迁移”的问题。在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中,情景模式教学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布置案例材料后,一般都附有相关的问题,试问学生如果作为“当事人”该如何处理案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则通过独立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生成个体经验。在解决案例冲突的过程中,学生也形成了相应的假设范围和思考顺序。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景模式教学法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对问题解决的假设与顺序,并以案例的形式创设了与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情况相似的情境,有效地促进迁移的发生。因此迁移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3.反省教学理论

强调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观念、价值观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建构主义教学观重点强调教学的 4 大因素: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旅游管理情景模式教学法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可谓环环相扣。情景模式教学中的案例就是情境,这种情境是拟真的情境。在案例的情境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而冲突与矛盾的解决需要经过讨论和会话。在会话进行的过程当中,还伴随着协调商议与反省。意义建构便存在反复协商和反思中,并引导着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运用情景模式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和掌握,就需要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三、研究方法

本论题主要以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等理论为基础,从我国职业高中情景模式教学法入手进行研究。主要是将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与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期刊、报纸和网络等收集了国内外关于情景模式教学法以及其运用的理论著作和教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和探究在归纳这些相关研究资料的同时来了解和掌握当前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等一些情况。

2.案例分析法

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等相关内容作出系统分析,指出了本专业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列举出恰当的案例说明、分析、论证文中观点,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帮助。

3.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景模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对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兴趣和意见。为旅游管理教师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四、结语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引入 案例讨论 案例评价总结

建设工程法规是建筑施工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掌握相关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对于建筑业从业单位、从业人员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典型的建设活动实际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法”,它缘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中相关知识、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案例背景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情景的分析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许多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一)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使之处于形象生动的情景中,通过联系实际工作,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让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原理。(二)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之处寻求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讲授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这些法律规章知识本身显得抽象,也比较枯燥乏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法律规章知识具体化,通过建设活动工作中实际案例情景,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学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学习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将来毕业后在建设活动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规章知识,做到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这就要求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建设活动实际工作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实践应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目前,国家在各行各业广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学生将来毕业后参加各级各类建设执业资格考试时,建设工程法规是必考科目之一。从考试试卷考核的内容来看,主要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情景或案例的形式来检测考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看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引入

在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相关建设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相应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案例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案例,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选择适当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通常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指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应符合建设活动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相关建设活动;二是相关性,指教学案例必须与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紧密相关,能有效地实现相应教学目标;三是代表性,指教学案例能反映建设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情况,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全面性,指教学案例背景资料应尽可能涵盖建设工程法规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时,在实际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施工单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可能导致投标文件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情形严重的甚至可能被没收投标保证金,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根据上述案例选择原则,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选择时,则应尽量涵盖什么样的投标文件会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甚至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情况方面的建设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项目依法进行招标,招标文件规定2011年3月15日为投标保证金提交的最后时间,2011年3月16日上午9:00为投标截止时间。A、B、C三家公司在2011年3月14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A公司由于路上塞车赶到投标现场时已是9:01,但此时开标工作尚未开始,B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30递交了投标文件,由于时间仓促投标文件密封签上忘了加盖单位公章,决定在开标时予以澄清说明,C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45递交了投标文件,为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投标文件中伪造了一项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问题】

招标人是否应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说明理由。

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是否应作废标处理?说明理由。

招标人对C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可做怎样的处理?说明理由。

(二)案例讨论

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配合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教师教授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然后进行案例引入,组织案例讨论。例如在讲授完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知识后,引入上述案例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和督促学生应用招投标法知识,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小组讨论、集中交流,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步骤:

学生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印发给学生,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案例,然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解答问题,拟写发言提纲。比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教学时,我将上述背景资料及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有的学生非常认真,上网搜索招投标法相关资料,有的走访招标公司、施工企业,请教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案例讨论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准备的检查督导工作,并将学生拟写的发言提纲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为了便于案例讨论顺利开展,采用4-6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各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推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召集本组内学生进行组内案例交流,这一阶段工作可安排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综合各人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推荐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代表,准备参加全班的案例讨论。

全班案例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全班案例讨论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为保证公平性,发言顺序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在各小组代表发言时,要求其他各组成员保持安静,并做好记录;第二阶段各小组观点相互辩论,目的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在案例讨论阶段,根据前述案例背景资料对问题1,有的小组认为招标人可接受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路上塞车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观意愿,同时迟到仅1分钟时间且开标工作尚未开始,不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也有小组认为招标人应拒绝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A公司递交投标文件时为9:01,而招标文件载明的投标截止时间是9:00,依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应拒绝接受投标截止时间以后递交的投标文件。对问题2,有的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为有效标,原因是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显然属于一般性工作失误,不影响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澄清说明之后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但也有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作废标处理,因为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可能会影响投标文件的法律效力,失去法律效力的投标文件应作为废标处理。对问题3也引起了各组间的激烈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有序、自由的讨论氛围,不必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意见。

(三)案例评价总结

在学生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讨论结束后,首先,教师应对各小组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依据各小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良好、一般三类等级,并记入平时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并结合学生小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分析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发言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例如,在前述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根据背景资料对问题1的分析应主要围绕“投标截止时间”这一要点进行,并结合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展开论述,而不是从“情理”上去推论,情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前面谈到的各小组对问题1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孰是孰非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在教师评价总结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独立撰写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报告,由教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锻炼学生运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及案例评价总结教学环节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建设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徐艳霞.引入案例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11).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6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引言

初中政治理论知识点是非常多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如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能够让政治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分享,这对于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是非常有益。

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情景教学法可以为初中政治教学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将学生置身于一种特殊的场景之中,获得特殊的情感体验。它的应用对改善初中政治教学的枯燥性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有着如下的价值: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推广情景教学法则可以显著改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在课堂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使教学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1]第二,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将情景教学法与初中政治这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利用情景和案例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与探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初中政治教学的最终价值。[2]

三、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大幅度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具体的讲,情景教学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第一,利用生活情景来培养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正处在养成阶段,如果可以将他们置于立体、生动的生活学习情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被马上调动起来,主动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表现出良好的求知欲望。在初中政治中,创设出相应的生活情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周围法律与道德的存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让他们可以用正确的思想来看待问题,此外,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也明白怎样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中营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激发出学生的乐学思维,让学生乐学、爱学,学习效率必然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珍惜生命》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如“坐公交车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过马路时,怎样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的情景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让他们对实际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深层次的思考,既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二,利用问题情境来提升学习效率。在情景教学法中,问题情景教学法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对于问题情景教学来说,问题的提出实际上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信息的一个过程,教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提问则是吸收知识的过程,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提问中了解自身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为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附属品。第三,利用案例情景法来拓展学生的眼界。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案例情景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个案对比来获取到深层次的教育。在应用案例情景法时,可以采用三个不同的途径:首先,途径就是利用思想政治案例来营造出案例情景,多选择热门新闻事件或者人物,让案例更加具备时代感,引发学生的共鸣;其次,就是案例的选择需要尽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多集中在家庭、学校等领域之中,这能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再次,多引入一些时代鲜明的情景,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了解教材之外的知识,有效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在讲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关于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的视频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一个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就可以提问:“同学们,大家仔细的想一想,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后,家乡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呢?”问题在提出之后,很多学生就会表达出自己对改革开放的看法,这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教学氛围,让后续的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课程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要重视政治课程教学的开展,寻找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但初中政治课相比较其他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往往会感觉比较枯燥。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初中政治这门学科中可以有效丰富政治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探索,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政治教学效果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陶孟义.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5(01).

[2]李艳云.刍议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10).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7

(一)案例教学教师所准备的案例与相关课程是否合适是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收集到与课程合适的案例,确保案例的科学性,教师可通过在部分工作时间去临床进修工作获取,教师通过临床工作从中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充分体现了案例的实践性。也可以与同院系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或者从一些医学杂志和网络上收集相关案例,针对教学目的和课堂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最佳时机来展示已准备好的案例,比如在刚上课时,为了引入新章节内容,采取举一案例,让同学们带着对案例的思考学习,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案例也是作为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护理课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老师可通过文字形式、或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案例,直观多样的展示方式可提升课堂效率,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到护患关系时,给出案例,患者,李某,女,63岁,大学老师,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近日因心绞痛频繁发作而入院治疗。护士李芳为她的责任护士。请问她们属于哪一种护患关系模式?她们护患关系的建立会经历怎样的过程?你认为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李芳应注意哪些问题?因为护理学导论理论性强,那么在课堂上讲解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向学生展示一些鲜活生动的临床案例,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变的鲜活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教学情景式教学目前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情景性认知理论是情景式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主张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进行学习,并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和评估学习效果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它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其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亲身体验从认识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在此教学模式下,利用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向过程教学开放,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堂中以演绎形式真实的展示病例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讨论如何解决和缓解矛盾关系,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可以说情景教学也属于互动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精心设计一个场景,比如一位女患者,一直在一所中学担任教师,被确诊鼻咽癌,此时患者患病后不能顺利进入患者角色,放不下病前教师等角色所承担的责任,表现很焦虑、茫然、甚至愤怒,设置以上情景让学生分组展开想象与讨论,商讨具体的护理措施,引导学生学会采用亲切婉转的语言技巧,做好对患者的解释、安慰工作。并且让学生上台将这样的情景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导自演的活动中,学习到了把握合适的时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情景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模拟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在讲授人际交往时,利用电视影像资料,选择其中比较有典型代表的讲述某一护患的场景的视频进行播放,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其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在扮演之前积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扮演,扮演完成后进行讨论。课堂结束前,做出合理的课堂评价,表扬创作力丰富的学生,并作为平时成绩给予考试加分。这样的设计安排,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情景教学,有利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护士的人生价值,改变传统的护理工作只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即可的观点,应真正理解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的需要。

二、从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良好的沟通在护士与患者良性互动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欠缺,导致在毕业参加就业招聘时没有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交往的态度。

总之,护理导论都属于护理教育,护理教育的方法应从从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在教学方法上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情景教学法案例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情景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研究目的

由于旅游业对专业性及综合性人才的不断需求,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于课堂中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问题,一方面理清情景模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模拟真实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学生关于行业的背景知识,这样也会使学生逐渐地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学习体系。

二、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情景模式教学法能够通过案例提供拟真的旅游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及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笔者从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入手,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法的问题并指出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采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确立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中运用的原则,包括参与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及适应性原则。

本文重点研究了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从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和案例选择入手,详细阐述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及评价。然后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解释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最后在此对问卷调查进行梳理,指出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学生的认可程度、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及可能影响的因素。的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所以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学事件,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调动这些外部条件而构成的,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在旅游情景模式教学中,案例作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拟真的教学情境出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其兴趣,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其原有的各方面相应知识,在基于案例的情境中表达与运用,获得由产生式系统转化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形成学习事件。情景模式教学法突出形成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和产生式系统,及教学事件和学习事件相对应的学习与配合,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转化为产生式系统,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方法。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缺少程序性知识的应用,缺乏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由此形成思维的隋性。所以说信息加工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提出和检验一系列假设,从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这种通过假设形成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有可能被迁移到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迁移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境的相似性。可以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新的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迁移并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领域,在情感、动机、兴趣、态度、行为方式等领域也同样能够发生迁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希望把学习某一知识与技能的效果,顺利地运用到和这一种知识与技能相类似的其他新知识与技能中,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运用效果,这就属于“学习迁移”的问题。在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中,情景模式教学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布置案例材料后,一般都附有相关的问题,试问学生如果作为“当事人”该如何处理案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则通过独立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生成个体经验。在解决案例冲突的过程中,学生也形成了相应的假设范围和思考顺序。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景模式教学法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对问题解决的假设与顺序,并以案例的形式创设了与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情况相似的情境,有效地促进迁移的发生。因此迁移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3.反省教学理论

强调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观念、价值观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建构主义教学观重点强调教学的 4 大因素: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旅游管理情景模式教学法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可谓环环相扣。情景模式教学中的案例就是情境,这种情境是拟真的情境。在案例的情境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而冲突与矛盾的解决需要经过讨论和会话。在会话进行的过程当中,还伴随着协调商议与反省。意义建构便存在反复协商和反思中,并引导着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运用情景模式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和掌握,就需要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三、研究方法

本论题主要以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等理论为基础,从我国职业高中情景模式教学法入手进行研究。主要是将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与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期刊、报纸和网络等收集了国内外关于情景模式教学法以及其运用的理论著作和教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和探究整理。在归纳这些相关研究资料的同时来了解和掌握当前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等一些情况。

2.案例分析法

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等相关内容作出系统分析,指出了本专业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列举出恰当的案例说明、分析、论证文中观点,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帮助。

3.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景模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对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兴趣和意见。为旅游管理教师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四、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情景模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青睐。通过本论文对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希望对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蒋炳辉.旅游案例分析与启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张俐俐.中外旅游业经理管理案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谭丽燕.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3):45-48.

上一篇: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范文 下一篇:教育教学叙事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