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09 17:18:32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篇1

首先,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新的发展方式正在跃跃欲试。有别于前30年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开发为特色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即将实施的新的、动态均衡的网格状方式将是一条各地争雄、百花齐放的发展道路,从地域空间入手,从根本上解放各地的生产要素,缓解各种结构性矛盾,缓和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及收入差距。

从已公布的规划看,中国经济现已形成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大板块。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禀赋特点,又划分出若干个经济圈、经济带,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更进一步,还细分出若干个经济区。也就是说,从1980年设立深圳特区开始到今天,经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摸索,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网格化均衡发展的条件,现在又通过各地的发展规划,将这种诉求表达了出来,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全面实施这些规划。

其次,各地的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正在得到市场化重估,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将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过度配置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在新的格局下,将会更多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以往那种主要靠优惠政策来谋取竞争优势的做法,在未来一段时间也许还会有用,但从长远来讲,各地只有充分发挥本地的禀赋优势或区位优势,才能获取更多话语权,议价,权,把经济增长的根系深植在自己的乡土上。

再次,劳动力市场将出现明显变化,劳动力的地域流向会有新的态势,劳动力价格的地域差异也将会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大量农民工往东走的景象会逐渐消失。而由于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日益高昂,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慢行通道,吸引力将逐渐转弱。由于中西部比较优势明显,出于资本逐利性的考虑,有可能出现东部资金,技术和人流往中西部走的景象。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呈“西高东低”走向。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东部增长7.5%,中部增长8.7%,西部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东部增长28.1%,中部增长38.3%,西部增长38.9%。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台资企业正在往东北,往内陆地区布局。

此外,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重新洗牌之后,整个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本流,信息流等,都会根据市场化原则进行“大开大合”的重组配置。这将对不同偏好的资金,技术,资本,人才流向构成影响,也将非常有利于多样化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资源的议价、定价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摆在了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面前,甚至各类市场本身的建设也将面临一次大洗牌。由于这场大变局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利益大挪移、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大整合,因此,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将是新的机会。

区域经济规划篇2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根据国家较权威的定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我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从上述概念中不难看出,城市规划与发展密切相关。

1.1良好的城市规划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城市规划必然涉及基本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而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一点十分明显,从而为实现城市资本的竞争优势提供保证。良好的城市规划的结果是合理、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影响企业的投资选择和地区人民消费,再加之政府投入,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肯定的。同时,良好的基础设施将大大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吸引就业、引入外资等诸多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当然,如果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性,就容易导致“短寿建筑”的现象产生。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有多座“年纪轻轻”的第一高楼被拆除。2007年1月,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被爆破拆除,而建成仅仅只有13年;2009年12月,广西柳江路2号22层公寓进行爆破拆除。造成高楼短寿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规划部门目光的短视和节约意识的匮乏。

1.2合理的城市规划完善区域经济结构

合理的城市规划通过设计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合理的城市规划会考虑当地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是说如果一个地区在本地区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地区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合理利用比较优势,能够制定出适合地区经济结构的发展规划。近年来,通过对地区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规划,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的重中之重。比如西昌作为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就有“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的规划。又如,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方案中提出的,台州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个发展核、三条发展带”,具体为“一个发展核”——指台州城市群,是台州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包括椒江、黄岩、路桥及温岭市区等重点发展城区“;三条发展带”——城镇群空间的联系轴。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政府可以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合理利用城市规划,进行三大产业比例的调整和引导,从而完善区域经济结构。

1.3节约型城市规划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节约型城市规划主要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进行整体规划。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逐步形成,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必然要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美国诸多地区在制定地区规划过程中,都会依照节约型城市规划的理念进行。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环境承载力”“、生态循环”“、生态功能分区”等理念,同时引入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综合制定城市规划。而结果是,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都比较迅速、有效。这种较为成功、成熟的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反馈效应

2.1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为城市规划实施提供基本的保障。无论从地方财政或者人力资本上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都为城市规划从设计到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良好的城市规划即使制定出来也无法实施。二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增长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的影响,要从发展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三是经济发展带动的工业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工业结构的改变往往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近年来,由于一些原因,如技术的开发,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培养等,部分日本工厂离开中国,重新搬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这就造成了本国城市和外国城市的重新规划的问题。以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为例,交通运输是生产的继续,对城市规模的影响重大。具体为对工业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它既是发展因素也是制约因素。其次,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保证,而大量人口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十分全面。因此,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2区域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途径

区域经济增长得益于良好的城市规划,反过来,也通过诸多途径影响城市规划。下面将从时间与空间和需要与可能两类途径进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外,必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如经济波动周期、经济加速期等等,不同时期对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从时间上看,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区域规划是一定地理空间的规划,因此经济发展下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就从空间上影响着城市规划。经济如何发展、由什么样的产业带动增长、如何合理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要求城市规划者在空间上做出适合的选择。以城轨交通网为例。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需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相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很多城市在做好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应的道路网络系统同时,有机配合好综合交通规划,扩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逐步改变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方式,引入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逐步实现了多层次、多平面、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大部分地区实施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分流行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设管理,保障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有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有的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过程中如果照搬,而不考虑地区的需要与可能该途径的影响,可能会制约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其规划的需要,但必须考虑规划的“可能”。也就是说,要客观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盲目地规划谋求经济快速增长。

3成渝经济开发区中的城市规划问题

3.1成渝经济区介绍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将涵盖重庆的31个区县和四川的15个市,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开发区的规划中,具有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等诸多方面得到体现。规划的目的之一是促进经济区经济发展。提出了要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成都及绵阳等为载体,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的增长极。

3.2成渝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成渝经发区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规划中强调,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因此有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的目标。在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渝经济开发区将有支柱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轻纺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可以看出,在不同城市部署不同产业并促进其发展,保证地区比较优势得以体现,因地制宜,城市规划在产业布局上体现出了良好的前瞻性。在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方面,成渝经济开发区的相关协议中,也有所体现。其中第一个共建重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区成立后,重庆市和成都市之间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区域环型快速通道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将完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民航、管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看出,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方面,城市规划考虑得比较完善。

区域经济规划篇3

生态环境间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间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表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完全不受社会利益约束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以获得自身利益为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活动,改变着人类的生态系统结构状态,而由此产生的生态变化所带来的负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直接影响行为者本身的利益,却通过生态系统影响于全人类的长远经济利益.因此,自发的商品经济社会出现生态环境恶化,是客观的必然的结果.而我国正处在由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化的过渡时期,如何避免重蹈西方商品经济社会生态恶化的复辙,这在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是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因此,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必须依据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建立一个受自觉的、理性控制的人类生态经济系统.

一、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冲突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矛盾冲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社会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协调系统。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在系统内部循环利用自身资源,建立一套按食物链原理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投人产出联系网,一个产业的产出(包括副产品)可作为下环节产业的投人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调控程度与系统封闭性直接有关。系统封闭性越强,对系统内生态经济状况就越有可能实现调控.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实际上并不具备系统的特点.但是,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实行广泛的专业分工,各地各企业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实行专门化生产,通过市场流通来获得比较利益。商品经济越发达,地区间资源流动的范围就越广、流动的频率也越高。如果把一个地区作为经济系统来看,商品经济越发达,系统的开放性就越明显,对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程度就越低,系统的生态状况也必然更大程度地受到系统外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减弱了生态经济规划对本地区资源配置的控制效率.

2、生态经济系统协调统一性与商品经济下利益主体相对独立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内部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协调统一系统。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在各成分协调动作的基础上,即要求系统内各经济单位的利益实现过程与系统整体利益一三大效益的实现过程相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所谓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将流于纸上谈兵,得不到具体贯彻实施。而商品经济社会中各个独立的利益主休进行分工生产、其生产方式由经营者自主决定,独立核算,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节其生产规模和所用技术。这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休的逐步独立,就增加了对系统内各成员协调统一运行的操作难度。

3、生态经济系统相对稳定性与商品经济中市场状况灵活多变性的矛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是维持其相对的系统稳定性,是生态平衡与经济稳定的要求.稳定意味着系统波动幅度不大,系统结构的演变以缓慢、渐进的方式进行,它要求经济部门的投人产出联系链能持续正常地运转下去,变化越小,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是,在没有整体经济计划调控的商品经济下,生产只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市场波动往往带来产业部门更大的波动.经济部门应能及时根据变化的要求提供新的商品.这样就与实现生态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产生了矛盾冲突。

4、生态经济系统目标长远性与商品经济中利益主体行为目标短期性的矛盾.

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若干建议

1、注意界定合适的区域生态经济规模所谓界定合适的规模、就是系统的区域范围既能体现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所应具有的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即封闭性),又要考虑系统内组分的利益基本统一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越小,区域范围越窄,系统内利益冲突的程度就越小,要协调系统内行为统一就越有可能.但是商品经济下资源的广泛流动性,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系统边界越小,越易受外界影响,系统就越具有开放性,系统越不稳定,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投人产出联系链就愈困难。举个极端的例子:地球生物圈系统处于封闭性的极端,但最不可能实现利益统一;家庭组织处于利益统一的极端,但却是具有开放性,最不可能进行系统规划。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现阶段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系统边界以县级地域系统较为合适.理由是:①县级地域系统是基本具备第一、第二产业等各经济部门的最小地域系统.县域内部基本可以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生产,大部分产品是在县域内部消费的.②县级地域系统是机构较完整的最小一级系统.它基本包括了各类行政、事业、科研、教育、卫生等机构,可以承担协调统一内部正常运转的功能.③县级系统基本具备比区乡级更完整,又比省级更具体的历史资料,为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方便.

2、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要具有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内部调整的灵活性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既要考虑建立相对稳定的产业问联系,又要考虑因市场变化而必须进行适当调整.为做到这一点,要求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时,不能把各个环节建立在只能单纯依赖某些投人品变动范围很小的产业上,而且相应可变的产品范围也不能太小.因此,进行区域生态经济规划时,用于设计投人产出联系链的各个产业应界定在以使用某类资源、生产某类产品的层次上。比如,规划为种植业.而不是具体的稻作或棉田;是食品加工业,而不必具体界定为啤酒厂或饼干厂,……等等.这样就提供了该环节既能相对稳定,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现在产业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

3、建立长远与近期的多层次规划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相比,区域经济系统的内部产业结构是变化较快、较不稳定的。一个山多田少的地区,自古至今这一生态特征不会有很大改变,而其社会经济结构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认为,区域生态经济规划虽然以三大效益的统一为目标,但是只有生态效益是制约长期发展的、具有基础性和客观性的决定因素;相反,经济目标(或经济效益)则表现为具有阶段性的意义.而且,生态结构变化的因果关系,随着对生态规律的深人了解,逐渐成为较客观、可把握的内容;相反,每代人乃至每个较短的时期内人类追求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经常发展变化的,当代人很难对后代人的经济活动做出估计。所以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包括一套多层次的规划。第一层次规划,是以长远的生态规划为主要内容,以维护本区域生态平衡为主要目标。它的基本理论是生态学理论。木层次规划要求明确本区域生态系统内各生态成分(如森林、河流等)的生态意义,在此基础上,在不致引起生态恶化的前提下规划出各生态因素(即资源)的开发速率极限和利用方式,例如森林采伐比例、污染排放最大允许量……等.第一层次的规划应该是贯彻始终的,并且制约着下一层次的规划.在第一层次规划的制约下,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二、三层次的阶段性规划.随着层次的加深,经济目标成为主要的目标,经济发展的具体计划成为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是,近期规划必须服从长远规划。

区域经济规划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前言

以往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导致规划工作中经常出现规划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分配不均衡,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规划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了规划的效率,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和集中利用。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1区域经济学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畴中的一门分属科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理论与学派,如增长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恶性循环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区域经济学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不断S富着区域经济学的思想与内容。其中,核心一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是区域经济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这几个理论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主张上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契合,且在实质上贯穿于整个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

1.1核心一边缘理论内涵

核心一边缘理论最初研究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国家的发展模式,后被引入区域经济学领域,经过大量学者们的不断研究摸索,逐渐得到成熟和完善。其内涵是所有区域系统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两个子系统构成的,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聚集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这里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经济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人口密集。而边缘区则指分布在核心区周围的,会受到核心区影响的边缘区域,这里经济相对落后。由于经济等差距的存在,形成了空间二元结构,但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逐渐改善,核心区与边缘区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内涵

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指在对内对外均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过程。从大的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为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处于较为理想的空间配置状态中,且各部门经济发展协调,尽可能缩小区域差异,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相互包容、团结与合作,形成协调发展模式。该理论强调缩小东部、西部与中部区间发展差距,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间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间利益关系,消除市场分割与贸易封锁。

2主体功能区规划现存问题

2.1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不足

虽然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非常注重空间规划的秩序,但对影响空间规划秩序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却较为薄弱。社会空间结构是个大的层面,它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与产业三大要素进行充分考虑,促进三者在区域内、在社会空间上的有效匹配。但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区域,包括资源结构单一区,经济压力沉重区,发展落后、贫困区,逐渐衰退的老工业区等。而且,我国将大部分西部地区划分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同时也加重了西部地区未来开发的建设成本,增加了西部地区开发的难度。这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社会空间结构考虑不全面、不充分的一个主要表现。

2.2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缺少民意

以空间规划为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最终服务于全国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有民意融入不足,缺少民意调查与考虑现象,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难以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我国现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配套技术规程的编制目前仍停留在区域人地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层面,以及相关空间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且对现代计算工具过分依赖,导致相关工作者往往将精力集中于某一处,而没有从整体角度出发,没有对区域内的人口、资源、产业等各种要素全面考虑在内,对民意的调查与采访力度也不够,是我国当前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

3.1核心一边缘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可开发程度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部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古迹区、地质和森林公园等。限制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改善生态环境。重点开发区指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聚集较好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推动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在优化开发区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之间起着一个承接过渡的作用。优化开发区是指开发密度较高的区域,其规划目标在于带动所有龙头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基于区域经济学视角,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为核心区,而禁止开发区限制和开发区则为边缘区。边缘区为核心区提供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并将核心区辐射效应扩散至周边地区,尤其是生态型限制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核心区从边缘区不断获取市场生产要素产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这些创新成果又不断向边缘区拓展,不断带动周边地区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核心区支付给边缘区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于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也在不断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限制与禁止开发区实施财政转移政策,这样可以加快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引导人口有序地向着核心区转移,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目标。

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本质而言,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基础上所提出的,所以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规划必然会充分体现出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间功能优势互补为发展重点,将四种类型功能区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进行有效互补,以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经济、技术优势带动限制、禁止开发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参与国际竞争,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农业、生态优势为优化与重点开发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供给,从而实现各区域间优势的相互补充,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定位与划分各区域主体功能时,应严格遵循分工协作、友好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来进行,将该区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入到薄弱区域,将薄弱区域拥有的农业优势、生态优势引入到其他区域,努力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与技术差距,努力追求平衡均等。

3.3增长极理论对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指导

增长极理论强调依靠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来带动经济较差区域的开发与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理论指导,在规划主体功能区时,应将重要的经济密集区作为极核点,现阶段我国已初具规模的极核点有珠三角、长三角、中原城市群等。这些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人口较为密集,具有较高的开发强度,但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也非常严峻,必须要严格遵循区域经济学理论指导积极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以实现对这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的健康优化开发,减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发生,实现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4总结

区域经济规划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

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先后出台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已经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等。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区域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带动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各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呢?

(一)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当前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在国家的宏观布局规划之中,各省区的战略地位的确定,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了相应的安排与设想。因此,对于各地区的区域规划来说,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省份的的对外开放政策,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近些年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自然资源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定规划时,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一定调查,规划和分析,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比如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地区。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一定要在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做文章,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振兴经济发展。

(三)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我们对某一地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我们应该将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看作是该地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对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的了解,可以方便我们对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廉价的劳动力将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该地区涌现出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

2.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量和和市场容量,将对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经济产业部门日后的发展壮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区域的市场进行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在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使得空间位置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对于某些产业而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还是应该离市场越近越好。譬如,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需求。这些都是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依赖。此外,与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对于该市场的占有率通常会增长的越快,从而方便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月繁荣。

3.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如果一个区域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包括了某一产业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企业生产的上游原材料,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所需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物流运输,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对此进行专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生产一种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促进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生产企业享有这政府统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增强了集体的竞争力。另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也能促进彼此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点,因此,正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对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为我国的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科,杨敬.对制定合理区域经济规划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约翰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区域经济规划篇6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在城市地区规划(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市群规划)中,要根据循环经济原则,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圈层之间的循环经济联系包括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信息、循环经济知识、循环经济人才以及“废物”等的联系。

区域经济规划篇7

关键词:大中原经济区;地方政府投资;区域投资规划

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提出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原城市群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2008年中原城市群经济密度为1,799.3万元/平方公里,在全国七大城市群中仅次于山东半岛城市群。此外,中原经济区本身是内外需的一个交汇点,有内外需兼顾的增长模式特点。因此,在我国下一步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上,中原经济区应该有重要的位置。(图1)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投资

(一)地方政府投资界定。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指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内财政收入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行为以及通过预算外收入和对外借债进行的投资行为。这些投资在整个社会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广义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指所有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不仅包括上述地方政府从各个渠道筹资资金进行的基础建设等投资,还包括地方政府为其他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本文中的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是指广义上的地方政府涵义。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投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地区在经济加速发展阶段,必然要经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过程。“十一五”以来,河南在基础设施、城市发展以及能源化工和房地产业等资本性商品生产行业,都对投资形成巨大需求,进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投资拉动型”仍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本文选择地方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乔治·斯蒂格勒《地方政府功能的有效范围》一文指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民众。其隐含的思想是: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了解它所管辖的选民的效用与需求。目前理论界宏观和微观上对投资的研究颇多,而中观投资(地方)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其次,目前对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研究把大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地方政府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具体地研究还很少见。这也是笔者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

我国的政府投资理论现状,大致有两种研究模式:一类是从微观上入手,主要研究具体投资项目的评估与决策、筹资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另一类是从宏观角度研究投资领域的重大问题,如投资规模膨胀、投资结构失调、投资效益低下以及投资规划探讨,等等。本文从总体上说属于第二种模式,站在宏观视角对政府投资规划进行研究。

三、地方政府区域投资规划探讨

规划是一种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是对未来发展的预见安排。区域规划在大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处于“龙头”地位,作为地方权威机构的地方政府,应该也只能由它担负起制定和落实区域规划的责任。

(一)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规划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着眼于长远,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制定城镇规划,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味追求高水平、高档次,也不能只顾眼前,看不到未来,放弃长远规划,失去发展的动力;第二,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中原各地经济状况、资源分布、文化特征千差万别,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规划时,要从本地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自身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区域建设的规划。

当前,中原区地方政府必须面对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三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都是与大中原经济区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在区域化建设中投资作用的发挥急需我们认真地研究。

(二)区域投资规划构想

1、构建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大农业”投资。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方面也有战略意义。应该说,中原经济区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保护农业、发展农业的新型道路,对全国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将对全国“三农”问题的破解提供范例。例如,在农业地区的城镇化中,对怎样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给出借鉴。因此,中原经济区应围绕大农业来做文章,在发展大农业的过程中,自然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所谓大农业,应该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切实落实“三农”的含义。地方政府投资应包括种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也涉及农化产品、农机具制造与销售、加工机械制造与销售等,还要有现代农业、立体种植、观光农业、特色种植与养殖,围绕农耕文化开发旅游业;同时要做好新农村建设投资,全面提升农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原有的工业可以做适当调整,使之更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建的工业企业最好是围绕大农业来设计;城镇化也必须围绕大农业提供配套服务。河南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前提下加快“三化”进程,按照这样一个发展道路来建设中原经济区,形成一个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在全国发展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超大城市群”建设投资。21世纪区域竞争的真正焦点是城市群的竞争力。有报告显示,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创造了全国4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直接带动了东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参与世界竞争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要在未来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就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

城市的规模越大,其聚集效应越大,带动能力越强。地方政府投资要着力于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是中心城市带动。以省辖市为中心,形成辐射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极;此前,河南规划的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加上开封,形成河南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而许昌、焦作、新乡作为第二梯队存在。目前围绕郑州,上述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二是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将一批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三是培育特色中心镇,把一些重点建设成为城市组团、小城市和新型农村服务社区等。当中原城市群的辐射范围突破河南省边界,也就达到了研讨中的中原经济区的范围。而这将是一个拥有超过40个城市、人口超过1.5亿规模的超大城市群。

3、破解河南之难,强化土地管理投资。依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历,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粮田已经不可逆的成为城镇和工业区。目前,河南成为演绎这一困扰中国发展的“中国命题”的最典型样本。河南的粮食生产需要土地,河南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土地,保证粮食生产也就演化成了保证土地,这一切共同铸成了“河南之难”。

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区建设时要努力在土地管理上进行制度创新,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健全土地的一级、二级市场,利用土地的价格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解决土地供求矛盾,要着重在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新上项目首先要利用存量土地;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能动地利用土地流转和转让,土地要素同其他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并产生较好的综合效益,为城镇化建设开发提供大量资金。为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各地政府要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新路子,缓解在经济区城市化建设中土地资源匮乏的突出矛盾。

4、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社保投资。工业化就是农民脱离土地的过程,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通过这样两个过程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在这个意义上,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是人口大省,有近1亿人口,要完成这两个任务,必须将人口转移出去,如果中部地区发展起来,承载更多的就业人口,整个中国发展将更加平衡,我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也会更快完成。因此,要实现城市化,要工业化,关键是怎么解决好农民市民化问题,而市民化过程中又涉及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问题。农民变成城市户籍人口,这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各级地方政府要在经济上、社会地位上,甚至政治地位上给予他们与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进城农村人口得不到城镇社会保障使他们不能真正在城镇定居下来,所以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把进城农村人口纳入到城镇保障范围中来,让他们在城镇定居下来。

5、构筑全国生态屏障——生态投资。河南是全国非常明显的生态腹地,而且正好处在气候变化区的地带。因此,它为全国提供了生态功能、生态价值、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和安全屏障。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其实是一个相互协调齐头并进的问题。一是有利于构筑全国生态屏障。中原经济区涵盖暖温带和亚热带,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生态投资有利于统筹和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为维护全国生态稳定和平衡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有利于改善全国环境质量。中原经济区区域是淮河源头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关系着下游省份尤其是京津地区的饮水安全,并将对全国水、气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要达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提高300亿斤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必须有一个完整、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地方政府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义务对生态环境进行控制性保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设生态城镇,真正发挥区域化建设和谐有序进行的控制作用。

6、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支撑体系——“软实力”投资。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河南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进入21世纪,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为此,文化支撑体系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十大支撑体系之一。

河南有很好的文化资源:根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都城文化、商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博大精深。近年来还不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文化符号,古老的禅宗文化被一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搬上舞台,不仅向海内外传播着中原文化,也为河南赢得了“真金白银”;以“宋文化”为核心的开封等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也进入实质性进展;此外,中原地区是海内外华人的主要祖根地,这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未来,地方政府投资要着力扭住“根文化”这根主干,夯实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支撑体系,必须加强历史文化遗迹的勘探、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培育和打造以“根”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品牌,重点培育以郑州、洛阳、开封和安阳为主体的中原大古都群,以少林和太极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以及以新郑黄帝故里和淮阳羲皇故都为代表的拜祖寻根旅游目的地等。中原文化必然成为中原经济区无可比拟又不可复制的优势所在。如果规划到位、政策到位,经过努力,中原地区必将成为未来10~15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主要参考文献:

[1]喻新安.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5.

车波.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投资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10.

区域经济规划篇8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远期:以质的提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项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关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心镇为骨干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现代化城镇体系。

上一篇: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范文 下一篇:对待生命的态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