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09 17:07:06

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概念

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法治社会对应的法理学范畴,它所反映的一种基本态度是民族意识在法律和基于法律自身的认知过程,体现在对法的本身和功能的方法和确定、依赖的程度。法治社会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法治意识,因为只有所有人有对社会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有了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使遵守法律的的人按照法律的规则办事,才能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导致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联系其他关键要素的变动。通过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来了解中国变革的规律,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导致有许多问题的存在。

(一)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

1.公民权利意识匮乏。公民自身缺乏法定权利知识,造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法律,但没有认识到其实法律也给予了公民许多的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权利,更不知道如何使用,不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怀疑法定权利的真实性,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法定权利实,所以,定然会使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受到阻碍。

2.法律本身及司法是存在问题的,这导致公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尚未形成其应有的权威。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他们不懂法,对现代法律中所蕴含的价值没有认同感,更不信仰法律,所以表现出了对法律的疏远、规避和不认同。我国社会生活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决定,而藐视法律。法律行为的公正形象一旦处于被动,人们就产生不了完善的法治意识。现代法治的真正实现,将使人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实施恰当的法律行为。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西方法律思想完成了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中国传统儒家礼法思想却无法很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人治’观念强调管理者的‘德性’,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坏在于‘圣君清官’,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把法律视为帝王君主实现统治的工具,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法律权威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形成。”[1]纵观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历程,也许问题的实质在于儒家礼法思想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过于纠缠。与此不同的是,在西方法律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随着法律技术化程度的提高,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相对清晰地界限。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法治传统缺乏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除了正视我国在公民法治意识培养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法权意识与法律适用失衡等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理性地分析产生相关瓶颈因素的社会历史原因或主客观作用机理。

1.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当西方文化冲击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同时摆脱千百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惰性和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这就导致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相比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内心冲突的、异常曲折艰辛的精神历程。由于伦理与法律规范相混淆,在纲常伦理支持下封建专制的合法性更显着著,在西方社会意识中产生的宗教相异,立法文化中不可能出现一种判断标准和正义标准,因此就不能生成具有法律至上理念的法制意识。

2.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决定。“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现实的基础,每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中国独特的统一的社会形势是由其一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即使古代社会存在某种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其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也无法得到延展,人们只能选择一种在礼法范围内的合乎伦理道德的途径去保护自己。这是因为,封建帝制高于一切,不能产生具有公平地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的工具性价值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3.我国社会法律生活的失调。“虽然中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但人的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往往情况是,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3]根据哈特对法律规则的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的理论剖析,人们对法律内在规则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接受并运用的意识状态,对外在规则的认知或观点是一种从主观上接受却又静观其变的行为状态,而通过理性的观察所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偏离法律规则都将受到惩罚。

4.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缺失。所谓的道德资本,从内涵上,它指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主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创造剩余价值,以此来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一个不懂得遵守法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践行道德的人,法律意识是道德素质的基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有利于道德素质培育。缺乏包括法律素质养成在内的道德素质培育是不全面的。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道德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和培养,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跟进,以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一)确立法律权威,确保司法独立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树立法律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的权威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基本表现,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公民必须要尊重法律、依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司法的独立,用制度来确保司法独立,用法治事实告诉公众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事实。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政法关系、民法关系,以确保司法独立。

(二)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培养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文化,是推进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依法治国是在法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大力开展学校普法、社会普法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渐提高公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达到社会化目的将学校设立成学习教育机构,学校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较高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对我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和推动中国法制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整个公民的法治意识。普法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已权益的意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基数众多、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普法宣传对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拓宽公共治理渠道,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善治的基础。

1.提高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中的意识。提高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让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治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形象。

2.在公共治理中培养公民法治的自觉性。公民法律自觉就是公民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不违反法律,不触犯法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也继续分化。公民是依法参与公共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自身利益和影响公共政策有生力量表达。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2

关键词:依法治国;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

一、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现状

(一)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状况调查

笔者对重庆两所大学2013、2014两个年级共360名理工科大学生的宪法意识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宪法知识的学习还是很重视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宪法意识比较薄弱,宪法的知识比较欠缺。具体调查数据如下:

1、对宪法知识的了解以及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3.3%的学生宪法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46.34 %学生的宪法知识来源于网络和新媒介,受社会舆论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19.43 %。70.8%的学生认为宪法对于现实社会学习非常有必要,79.5%的学生认为自己宪法知识欠缺,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说明他们还是重视的。70.6%的学生认为宪法对于现实社会学习非常有必要,17.8%的人认为地方法律更加具有实用性,11.6 %的学生认为不了解也无所谓。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宪法的积极性较高,认为学习宪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表明部分工科大学生宪法知识缺乏,宪法意识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宪法意识。

2、现实案例中具有宪法意识的能力调查

在实际生活中,当遇到与自身利益相关或者突发事件时能够具有宪法意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2%,无意向的人占38%;如购物时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你随身携带的物品,拒绝强烈抗议的占58%,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的占25%;忍让、不和他一般见识的占17%。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具有法律意识的,但还有部分学生宪法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宪法知识教育还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3、对当前高校宪法教育的满意度调查

在高校宪法教育中,46%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宪法教育的普及以及推广是很满意的,这说明学校开展宪法教育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5%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学宪法知识缺乏针对性,不能与所学专业结合;18%的学生认为校园法律宣传不到位,存在形式化倾向;11%的学生认为只有文科专业同学需要开设法律课程,理工科可以不必要开设。这表明高校在开展宪法教育以及宪法意识普及工作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二)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宪法权利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中,有的对宪法权利意识的概念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宪法权利,有的学生对宪法权利的追求体现出不关心的态度,少数学生抱以消极的社会道德观念。部分学生对于宪法权利的理解仅仅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对于言论自由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知道的不多,常处在被动局面。学习的热情决定着接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理工科类学生属于技术应用型,部分学生对于宪法意识的认知存在偏见,认为学习宪法没有实用性或显性价值,造成对宪法知识的被动接受,无法从实践和生活中感知法律知识和宪法意识的重要性,这他们是宪法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

2、没有形成宪法至上的理念

宪法是公民自由之保障,是公民权力之源泉。在根本原则、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问题上,宪法规范了治理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规范了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工科大学生普遍认为地方法律法规要比宪法更加具有实用性,一般法律更易于解决日常纠纷,一些同学甚至认为宪法是国家大法,解决的是顶层设计、国家层面的问题,并不能解决实际生活发生的问题。

3、宪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设立法律专业或法律的公共基础课,但是实际上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宪法开展专题教育宣传工作,宪法的教育受到了忽略;或者虽然开展了宪法教育,但往往拘泥于形式,贴几张海报宣传,办几次宣讲大会,在学校挂宣传横幅,这些手段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不能达到使宪法走进生活、深入人心的作用。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当代中国开辟了一条治理国家和未来发展的光明大道,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宪法的内涵精神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水平。

(一)加强宪法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宪法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宪法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学生学好宪法的有关知识,才能进一步认识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工科院校,除了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应根据工科专业的特征开设相关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宪法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将宪法意识培养、行业法规教育等作为必修课。在宪法的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学生耳濡目染,对宪法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既增强宪法的权威性,也不断培养学生形成宪法至上的观念。

(二)改进教育模式,提高法治教育成效

学校在办学宗旨上要依法办校、依法治校,努力创建一个健康向上、氛围轻松的校园环境。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合法权利如何保护的问题,各高校对触犯校规行为都制定了严格的责任处罚,却没有给学生申诉、旁听的机会,甚至有的高校对触犯校规的学生直接武断的裁决,遭到学生的上诉和控告。因此,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之前,应该予以公示,采取民主的方法征求学生的意见,这样既体现学校办学体制的公平合理,又使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将法治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学案例法”等方式,充分运用网络社交等新媒介教育教学资源,将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学内容上可以讲工科专业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与国家制度、管理体制等,讲深讲透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的法治精髓等,使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确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理念,宪法是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三)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宪法教育氛围

学习宪法的基本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和宣传教育。工科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形成遵守法律、维护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良好氛围。只有形成合力,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宪法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高校在加强工科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教育时,可以根据教育目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宪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可以举行关于宪法的实践活动,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活动,走访附近的社区、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既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在宣讲过程中使宪法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加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将进一步深化他们对依法治国方略、法制建设的理解、认识和认同,从而转为遵守法律、维护宪法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10-23

[2] 李志强.新中国法治之路的回顾与思考[J].消费导刊,2010(4)

[3] 张书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J].党政研究,2014(4)

[4] 许亚绒.试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3

关键词:职业高中政治教学;合作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合作教学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近年来,合作教学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对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有非常大的作用。对职业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只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开展合作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教学的教学形式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职业高中各科的教学也开始了全面的更新调整。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做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为高校输送更多素质全面、综合能力水平高的人才,革新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合作、竞争和发展等诸方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已在很多职业高中政治课堂中得到了应用并推广。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此,职业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明确合作形式,加强互动合作

职业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具体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与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与别人进行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法庭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加深对法庭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判的过程,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顺利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这种合作学习的任务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紧密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合作活动的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分工合作,通过有效的合作再现法庭审判的过程,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庭审批程序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一举两得。

(二)开展小组辩论,提高合作能力

很多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比较冷漠,不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来,或者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不积极、不配合的态度,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学生通常对比赛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比赛结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荣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辩论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在讲到"公有制与私有制"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在辩论开始之前,学生就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积极地查阅、搜集资料,并为了小组的荣誉而献计献策,经过讨论与交流,确认发言稿和辩手。经过充分准备,课堂辩论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让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合作意识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人际关系也较为简单,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不知道如何与社会上的人进行沟通,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职业高中政治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范围,使他们积极走向社会,从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开展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做一份问卷调查并到社会上去实践,调查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情况,并完成实践报告。同学们在接到这项任务时积极主动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在交流与沟通的前提下做好了调查问卷,并在课下完成了调查过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怎样编写调查问卷,并掌握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意识。

(四)避免形式主义,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形式主义色彩过于浓厚,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在一些观摩课中尤为严重。这些看似合作气氛非常浓厚的合作学习,却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很多学生由于知识所限,很少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回应。也有很多学生对教师的回答过于肤浅,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能对所讨论问题的本质作出透彻的理解,不能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在合作教学中将合作培养教学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享受"合作"的过程,真正享受这个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避免形式主义的合作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才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鸿敏.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J].文教资料,2011(04)

[2]邵锦萍.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教师,2010(12)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4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目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百分百上网,有网上交易行为的占总上网人数的百分之十;上当受骗的人数是有网上交易行为的百分之七。了解这些具体状况是采取防范措施的基本前提。

(一)大学生是网络诈骗案受害主体之一

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在我国的网民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诈骗受害案大学生为涉案的主体之一,大学生们痴迷于网络,对各种游戏、软件等兴趣甚浓,容易被不法分子欺骗。

(二)网络是诈骗犯实施犯罪的新领域

骗子是自古就有的,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让这些骗子发现了新的行骗途径,关于互联网有句笑话:“在网上,你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更何况对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骗子?低犯罪成本、高隐蔽性、高渗透性决定了网络诈骗比传统诈骗更能吸引骗子。

(三)网络诈骗危害程度大,范围广

通过一条简单的信息、广告即能吸引众多不同地区、背景各异的被害人,其社会危害程度大于一般犯罪。如陈某、袁某两人在网上叫卖自己根本没有的游戏高级武器装备,共作案18起,全国多个省、市80余名玩家被骗,被骗金额最少的200元,最多的达3000元,总额万余元。

(四)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

它运用网络这种现代信息工具,利用某些人的急迫需要和投机取巧的心理,虚假信息,引诱人们上当。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开放程度高,信息真实性难以很快证实,以及现代科技外衣的迷人色彩,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后,极易在较大范围造成严重后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直接途径

网络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和最新信息,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博客等使人们感到便利、神奇的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容易上当受骗。怎样使大学生不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迷失自己,既不骗别人,也不被人骗,高校政治理论教师首先就要结合自己学科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防范意识的培养。

(一)教师的网络素质是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培养的关键

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问题,政治理论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网络素质。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素质,即教师收集、下载、处理、编辑和管理网络信息的能力,运用网上信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运用网络驾驭能力对大学生网上行为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规范其网上行为,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轻易上当。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了解网上术语,例如"BBS、“博客(Blog)、网络钓鱼(Phishing)。想和大学生在上网的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就需要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以适应教育的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用自己在网上吸收的正面的、积极的、健康有意义的思想内容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在网上获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有利的信息,引导他们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避免陷入“网络钓鱼设下的陷阱”。

(二)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重要渠道

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状况,结合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恰当的章节教育引导学生从世界观的角度认识网络。

例如:结合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论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比较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及实质,讨论网络世界的本质与人们行为伦理规范的联系。举例让学生感受网络诈骗的危害。

依据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理论,说明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网络诈骗形式虽然隐秘,但一样可以戳穿其犯罪本质。

通过法理讲解网络欺诈侵害: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一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一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举案例让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特点、方式和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例如,2006年发生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张洋(化名)在网上购物时不幸被骗2000元;大学生李智在网络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个网名一为“性感激情”的女孩,他希望这个女孩陪自己过生日的夜晚。但是“性感激情”说,一要想出来过夜就要先付150元的定金。李智按照对方说的账号将钱汇人之后,对方却销声匿迹了,等等。

三、传授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保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了解网络诈骗,破解网络诈骗,使大学生普遍掌握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以.确保大学生能够安全健康上网。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还必须从实践的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授防骗技巧来杜绝发生在高校的网络诈骗案。

(一)从技术层面来识别网络诈骗的方法

网络诈骗又称“网络钓鱼”,主要诈骗手法是:

一是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量发送欺诈r}邮件,这些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弓}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继而盗窃用户资金。

二是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卡盗窃资金。

三是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进行诈骗。此类犯罪活动往往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是在比较知名、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使一些人因低价诱惑或好奇心态而上当受骗。不法分子多利用“虚拟固定电话”作为网上购物联系电话,一般要求网上异地交易的消费者先汇部分款,再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付余款或者其他各种名目的款项,得到钱款或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的联系。

(二)从思想意识层面来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

1、保持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

通过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增强了对网络诈骗的自我防范意识,面对网络不掉以轻心,也不沉迷于虚拟的世界,客观、理性、正确地认识网络世界,认识诈骗分子的丑恶、阴险,网络诈骗无处不在,使大学生在教育中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树立平常、健康的心态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5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创新意识;启发式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34-01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造精神,就必然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政治课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什么联系呢?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以浅析。

一、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因素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与核心。那么政治课教学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呢?有人会说,政治课是现成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多,与培养创新意识关系不大。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在于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实际问题,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思想,到中国特色生活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发展。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在于它能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创造性思维。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因而,通过政治课教学,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

二、政治课教学中易出现的误区

政治课教学中的有些现象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

误区一:貌似上课认真,板书工整、调理,但只是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搬到黑板上,没有必要的材料补充,没有科学的整合教材,没有深入浅出、带有启发性的道理讲解,教学缺乏生机活力。

误区二:只是简单地把问题的现成答案给学生划在教材上,然后让学生抄写作业、死记硬背。

误区三:教师偏离教学目标随意发挥,滥用材料,所选材料未经认真的筛选和编排,缺乏严谨科学的教学态度。

以上这样的政治课教学,只是简单地知识灌输,没有恰当地选择教法,没有科学地组织教材,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也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政治课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要培养创新意识,就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感知、探究、发现和运用知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政治课教学中贯穿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课型和学生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的启发式政治课教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教法;在教学内容上,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知识的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等;在教学板书上,简洁明了,能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等特点。只有教师知识广博,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驾驭采用启发式原则的教学过程。2、教师能熟练的运用各种具体教法,并把启发式原则在各种具体教法中体现出来。3、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4、教师要有恰当的组织处理教材与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要分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处理,便于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和正确的运用知识。5、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有个性特点。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6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天之骄子”“栋梁之材”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这个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却日益严重。法律意识的淡薄让那些高材生们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扼腕叹息之际引发诸多人士对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反思。加强法律意识培养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意识包括由法律现象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认知和心理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则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思想、法制思想等内容。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它能够确保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是主导,能够培养人们的政治素质。

大学生犯罪频发触及到了法制教育的“痛点”。总体上来说, 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欠缺。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必须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大学生,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提供生力军,为让法治护航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体会着一系列副作用,例如价值沦落、安全感低等。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大学生实施的犯罪呈现多发并日趋智能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离开家庭的庇护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是非判断能力弱,不经意间容易走上歧路,非常需要积极的指引和教育,这些都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在面对严重危害到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行为时,道德可以谴责,但是却只有法律才能制裁。因此,高校要通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使其思维方式正确并且法律素养合格,能知法守法,在遇事处事时能从法律角度出发,逐步形成理性思维,主动依照法律的要求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途径

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因此,一国法律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反观中国高校教育模式,考试成绩依旧是评定学生素质的最重要标准。在此观念影响下,学校往往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教育存在缺失。

1.增强高校学工队伍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而高校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学校引进新的学工等工作人员时,要提高法律专业人才的比例。有法律专业背景人员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有队伍的法律素质,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知法守法、传授法律知识的氛围。

2.增设法律法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保留并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增设与学生专业联系紧密的必修法律法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的基础法律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法律知识。最后,还要改变传统“单人独奏”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实际,以案讲法,让学生有参与感,激发出学习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宣传栏、校内网络等媒介传播法律信息,尤其要跟踪社会热点,做好事件传法。学校还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问题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寓学于乐。另外,亦可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等协会,随时定点或通过网络为有需求的同学提供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宁学院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研项目“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2015XJSZ07)的研究成果。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着公平正义、民主和谐、文明友善等法治思想,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体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一、当前普法教育形势迫切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总结“六五”普法成效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对四川文理学院所有专业的112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28%的学生认为法治没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4%的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6%的学生不知道12月4日是全国宪法日,只有41%的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49%的学生期望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普法教育实效,5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讲授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71%的学生认为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近年来,高校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酗酒滋事、故意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违法驾驶以及上当受骗等事件和违法现象屡屡发生。通过分析研判,大学生涉法违法主要有侵犯财产、侵犯人身、犯、暴力侵犯等四种类型,其发展趋势有隐蔽性、高智商性、犯罪程度严重和犯罪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征和现象表明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还不强,这对高校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严峻考验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法治文明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搭建新的育人平台,提升普法教育实效,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法治意识的关系

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和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意识是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法治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法律法规和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态度的总称,包含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法治意识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效融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建设、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道德品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把法治和德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应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的反应,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优秀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决定着理想的高度、价值的尺度,对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法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心和制度自信,感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优越性。二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法治化建设的伟大行动中。三是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法治文化的创建中,感受依法治校的强大力量,培育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四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原则是事物构成有机整体和协调平衡的基本遵循和准则,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最新普法动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注重法治意识、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因此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教育活动,要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实事求是的向青年学生宣讲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难题、困境和前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表明党和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增强青年大学生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其对国家充满希望和自信。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和国家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的重点、普法的形式、普法的对象、普法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这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普法动态,聚焦时效性、针对性和可复制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一致,提升实效性、教育性和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注重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又要注重法治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律知识、专业功底扎实、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高素质尖端人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发展结构,分类别、分层次的培养各类人才,既注重法律通识人才的培养,同时又要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四)坚持理论宣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激情与活力,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多地期望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广泛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和创建法治文化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项普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了解党和国家的普法动态及社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兴趣。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

高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大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核心道德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要积极加强对《宪法》等基础法律的学习,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积极探索将法律基础课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党课、团课等途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在法治创建中感受公平、正义、自由的力量,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武警、消防和律师行业协会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文化。高校内部治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大学办学章程,规范办学秩序和内部管理结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以法治为坐标的管理模式,”[5]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民主的力量,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知荣辱、重品行的思想道德情怀。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高校要积极推进法学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必修课,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载体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事物、新载体、新媒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要加强法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普法教师团队,广泛组织法学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法学研究工作,推进法学学术骨干、法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多级联合的普法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B/OL].2013年2月24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2014年3月版,p1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4]吴爱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J].党建研究,2015年第8期,p27-28

[5]魏丽婷.大学生法治意识及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4月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8

关键词:非法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47-0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法治精神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凸显,标志着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进一步丰富。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反映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上,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产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本质及其价值追求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必然催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善治、民主、共和、人权、自由、公正、理性等精神要素为一体的科学命题。弘扬法治精神,实质上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所内在包容的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共和精神、人权精神、自由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为此,现代法治所包含的法律至上精神、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精神、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和理念亦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及认同状况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程度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明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来,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不够强,法治精神还不成熟,严重阻碍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体到在校的非法学专业大学生,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接触法律、学习法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实现的,通过法治教育与学习,大学生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实践中发现,也有不少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十分肤浅,没有完全树立起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至上的权威尚未真正确立,法律对其来说还是完全的异己之物,对法的态度是否定或模糊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崇拜权力而不信仰法律,在这种认识肤浅、缺乏实践的状况下,是难以生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大学生的角度看,由于普通高校课程设置体系的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更倾向于实际,其更乐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将来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英语、计算机或专业课的学习上,从而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有学生认为法律基础课就是政治理论课,学与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致使大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比较薄弱,一知半解,加之整个社会又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剧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是非观念的模糊,法治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更倾向于相信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等人治思想残余。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部分教师就讲授法律而言,变成了半路出家,有的教师甚至是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自己对于法律、法治的掌握都还力不从心,授课过程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分析,教学效果就已大打折扣,更难提及对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了。此外,有的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又认为,只要把法律概念、法律理论体系灌输给学生,大学生就可以将法律概念、法律原则适用于具体的案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过于强调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又导致课堂上过多地纠缠晦涩、复杂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意义并不明显,甚至导致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仅有法律与制度这种静态的东西,是没有法治可言的,“可以肯定,只有物质的、制度化的‘硬件’系统而缺乏相应的精神意识、观念和情感等‘软件’系统支持的所谓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它只有法治的外表和骨架而没有内在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包括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包括社会意识层面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当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得到重视和弘扬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就会加快,因此,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必须始终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乏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空洞的,而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必将因为动力不足而水平有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法律教育的根本要求

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受教育者的意识,高等学校的法治教育亦是如此,其不仅要向大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法律知识,更应该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大学生从法治实践向法治精神的升华。对于高校来说,要培养大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观念教育,使其从精髓上对社会主义法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为此,可以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教育入手,重新树立一种注重知识的讲授但更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的新教学理念,明确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信息,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主要目的,这种法治精神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源泉,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如果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中,每个大学生都能按照观念教学目标的要求确立起确立法律至上、平等理性、权利制约等观念,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一定能沿着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正确、稳定、和谐的前进和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群体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因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大学生严格依法办事,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培育公民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行使公民权利,同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做斗争,把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高校“三个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原则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根本原则,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原则界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必须体现“三个至上”的原则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确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观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强化高校法治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

对非法学专业的进行法治观念教育,要处理好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高校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系统的深奥的法学理论,而是要把理论知识中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外化的教育手段把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法治精神的内容传送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促进大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理解法治的内在精神,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使其将法治精神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

(三)营造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良好的法治环境,好的法治教育理论,先进的法治教育手段,如果没有现实社会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等法治观念的支撑,对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难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与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建设环境密不可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如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高校应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教育培养模式把大量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外部信息通过教育输入大学生的头脑之中,促使大学生不断被社会优良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理念同化,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打造高校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法治精神,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分析或过于强调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又导致课堂上过多地纠缠晦涩、复杂的理论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程教学中,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坚定的法治信仰和精神,就能做到授课游刃有余和深入浅出,势必能打动和吸引学生,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强行的灌输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教师的法律人格和自身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

总之,既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法治必将提升到根本的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上来对待。就要唤起将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就是要使大学生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和利益,就是要使权利本位在他们的法治观念中占据中心位置,从而激发起他们内心对社会主义法治信赖、信任和尊重的灼热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其提供强大的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首席专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2-153.

[2] 张文显.法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406.

上一篇:室内工程预算范文 下一篇:欣赏生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