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素养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31 10:40:49

法治素养教育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小学;法治素养;学科素养;提升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法制教育的学科体系。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找准“渗透点”,让思想教育直透心田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当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到:“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的容易破碎,作为小学生,我们该怎样保护地球妈妈呢”时,教师适时抓住渗透点――“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了我们的家园,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与大自然的制裁。”学生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把握“渗透时机”,让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从教材出发,找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

三、掌握“渗透度”,使教育到位而不越位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爱一方,又能抑扬有节,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是人为的简单拼盘,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时”“度”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总之,只要点点滴滴地加以渗透,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既完成法制教育任务,又完成学科教学本身任务,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法制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素养;法治教育;路径方法

“法治素养”的全称应为“公民的法治素养”,而其核心应为“法治”。“法治”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先秦时期的政治学家就已经主张以法治国。到如今“法治”就是指在民主的前提下,尊崇法律至上,以法治国的一种理念和手段。“法治素养”则为公民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后,对法治含义的理解、对国家法律价值的取向、法律制度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法律制度所持有的态度和信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总部署以来,法治教育更广泛地进入课堂。目前,我国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来自课堂的授课,从中学开始就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包括法治教育,但并没有重点突出法治教育。大学里虽然有单独开设有关法治教育的课程,但缺少实践性,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很难运用于实践中。

一、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较高的要求,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仅包括对文化程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发展,还包括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发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把遵守法律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这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新要求,因此,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就成了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我国现在注重培养“四有新人”,四有新人的要求就是要求人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因此大学生只有提升了自身的法治素养,才能为成为“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依法治校的关键基础。依法治校是为了呼应依法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努力实现好依法治校才能更好地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校就必须要加强校园法治的普及,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校园的管理体系、教育体系有法有据。对于大学生而言,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就意味着对他们的法治意识、法律意识、法治实践进行提升,让他们更能参与到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依法治校与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相关联,因此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也就更加能保证依法治校的实现。同样,只有将依法治校进行好,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给他们对法治素养的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只有将法治意识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信仰,让人民群众投身于法治实践,参与法治建设,才能保障依法治国的实施与实现。而大学生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群体,他们拥有独立的思维方式,能够很好地分辨对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建设者。大学生的自身法治素质基本就体现了未来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的层次。所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得以提升,才能保障依法治国的战略更好地实施。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与方法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二是开设与法律有关的专业课程。虽然这两条路径能给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和开设法律专业课程这两者都不是专门为法治教育而建立的课程,只能算是法治教育中的一小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也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与之相联系,较为浅显的教授学生一些与法治相关的基础概念等。而开设法律专业课程看似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但也仅仅提升了法治素养中的法律素养。大学开设的法律专业课是传授学生一定的法律知识,使大学生拥有法律意识,能够灵活的知法、懂法、用法,主要是为大学生未来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打基础,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大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思想觉悟中。其次,这两种路径过于偏向理论化,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相对薄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种路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但容易与我国社会实际相脱节。再者法治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更多时候还是体现在参与法治实践和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目前我国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方法与路径并不能很好地融合。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对课本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授业解惑来进行,对其他的路径并未十分重视。虽然也有实践活动,但并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指导,而且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有些并不能体现法治素质,而提升方法中主要强调的就是实践活动本身。因此虽然提升的方法可以有参与社会实践,但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并不能保证其有效实施。其次,依法治校的环境也是在学生拥有一定的法治素质的前提下形成,虽然依法治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提升其法治素质的优良环境,也可以起示范作用,但是依法治校的环境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相辅相成,并不能单独的起到示范、熏陶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对策

第一,这需要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法治建设的作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实现组织育人为目标,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统一起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完善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体现制度设计的科学管理有序,让学生体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目标追求和制度导向。这些重要部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推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领导下的教育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落到实处,尤其对完善现有的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第二,这需要学校更认真地做好教育管理的制度设计,力求体现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素养。根据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聚焦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搞好各项规章制度的配套衔接,使各项法律规定和制度在政策取向上彼此呼应、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学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之中。“积极探索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积极推动破解学校安全、学生权益保护等教育重点、难点问题,以法律制度建设为引领,利用各方面力量,建立以法治为基本原则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积极构建在法治框架内妥善解决学校纠纷,保障学生安全和权益的体制机制”。通过这些工作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一方面,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本身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要通过科学的法治实践推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法治素养形成的过程也需要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保障,以让工作持续推进,以让成效不断深化,进而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中营造法治育人的良好格局。第三,这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德育与法治统一起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育和法治教育相融合,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治素养。青年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性工程,要把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合格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融入日常教育各方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大力推进普法教育,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法治观念的养成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要健全法治教育考核制度,将法律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加强道德引领,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不断增强大学生厉行法治的道德底蕴。第四,这需要更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法治实践的形式,注重实践育人,关注社会现实,帮助青年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参与社会建设过程中提升法治素养。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青年学生的法治素养也需要在了解国情、深入实际、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法治素养本身既需要知识的普及,也需要实践的灌溉。要在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建设社会、政府、企业、高校、社团组织、家庭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机制。通过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使青年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法治精神的直观感受,特别是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过程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正义。还要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的同时,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树立法治典型,以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阐释遵纪守法的社会意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培育彰显法治精神、体现法治力量的文化品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体现法治精神,设计法制的载体,带给学生对法治精神的深入认识和敬畏,从内心深处自觉形成法治思维。第五,通过严格依法治校来给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进行示范。学校是大学生积淀知识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融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学校所习得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相当程度上影响其步入社会的状态。民主型校园管理模式有利于培育出完整的社会人格和坚定的法治信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十四条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第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大学生良好的法治素养提升,离不开参与法治社会实践。在大学校园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学生社团在每年的“法制宣传口”开展“法制宣传周”活动,借助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就宣传的内容而言,不仅要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相关,还要与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相连;就宣传形式而言,不仅仅限于展板宣传,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编排法治小品或话剧。此外,还可以借助专题的假期社会实践,由大学生担当主角,向市民宣传法律知识,在宣传的同时提升自身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假期社会实践中,通过前期地自主学习和案例分析,向市民宣传介绍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以及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法治思维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肩负起依法治国的使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状相结合来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学,在给学生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将理论与社会热门的事例、案例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贴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与社会相脱轨,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对法治素养提升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塑造大学生的法律精神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四是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水平带动对学生法制素养的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一方面靠自我实践,一方面也要靠教师的传道授业。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法治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提升自己学生法治素养能力的高低,一位教师自身的法治素养水平也会影响其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齐琳琳.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

[2]潘建.全面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修养培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黄夏.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优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14).

[4]冯刚.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5-01-04.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3篇

一、拨动情感之弦,烙刻生活之印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目前低年级德育课程的主渠道,首要目标是顺应学生的天性,M足学生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其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1.新教材单元框架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生活

打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元框架的改变。“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新教材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拓展为伴随学生生活圈由近及远的变化和不断扩大的范畴,形成了“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格局,进而设置了学生的四个生活场域――家庭场域、学校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家庭是学生德性生长的出发点,因此要遵循学生生活逻辑,遵循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从“我”出发,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场,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教学方式别开生面。新教材的独具匠心,更有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构成他们形成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生动画面。

2.新教材使学生乐学、教师乐用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新教材中实拍的照片,简短清晰的文字,配上故事、儿歌、童谣、名言……体现了活动课程的特色,富有儿童文化情趣,深得师生喜爱。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参照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和学生一起,用好新教材,并积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拨动素养之弦,烙刻整合之印

1.核心素养的澄清与融通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农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道德品性;在工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本位;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核心素养。其实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2.为素养而教,关注知识的深层结构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素养”不同于“素质”,“素质”对应的是“教育”,而“素养”对应的是“学生”,既强调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更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教师应理性看待“核心素养”,辩证思考,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在课堂中为素养而教。

三、拨动价值观之弦,烙刻法治之印

1.“水治”比“刀制”更为适切

江苏省品德教研员杜文艳老师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曾说: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出发,不用“刀制”用“水治”更为适切。

2.注重培养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龚廷泰院长在《法治教育与法治文化认同》的讲座中曾提出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引导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3.教育教学中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教材融入和彰显了法治教育内容,使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名符其实。

笔者执教二年级上册第7课“爱护动物”参加优质课评比时,就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设置为:了解一些动物的常识,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渗透“法治窗”保护动物的相关知识。在“行为引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环节,笔者出示了猎取象牙、白鳍豚灭绝的材料,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动物朋友”,让学生充分讨论,自主思考解决办法。从学生自己制定“爱护动物公约”,到地方政府设置诸多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再层层推进引出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爱护动物的情感。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族高职学生 法治意识现状 提升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对“三个文明”建设的推进,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提升其法治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目前我国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因此,民族高职院校需加强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民族高职院校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法治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出现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思潮,造成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现象。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加强其法治教育并提升法治素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民族高职院校来说意义重大。

2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维权等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就业率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忽略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部分学生缺少参与意识,出现校园失窃、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个别学生裸贷不能按时还款且无法解决,给学校、家庭、本人带来不良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亟待提升。

2.1素质教育中缺乏法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法治素养,懂得用法律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法治教育工作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会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建设法治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

2.2对法的效力认识不足

依法治国要求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受社会上负面案例的影响,还有个别学校在处分学生的问题上出现随意性等现象,使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法律的效力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涉及法律纠纷时回避或私了解决,导致对法的效力认识上存在不足。

2.3责任意识、证据意识不够强

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和理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就业竞争的严峻、个人本位意识的影响,存在功利主义观点,社会责任感不强。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证据的重要性,但仍将证据意识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以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事实没有证据支撑,则有理无实据。

3提升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教育途径

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协同一致、循序渐进完成,并结合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通过有效发挥法治教育,塑造高职大学生的美好人生。

3.1开设法律基础课和选修课,了解更多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应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维权。而我国法学专业之外的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上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框架性介绍,无法满足高职大学生的更多法律需求。同时,有必要开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选修课,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司法实务,有助于提升法治素养。

3.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以单一的授课方式完成法律知识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更能使大学生切身感悟并获得启迪,学习效果更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旁听法院审判、法律志愿者及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法律知识问答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及话剧表演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信仰。

3.3鼓励学生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环境

大学生享有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学校在拟定各项管理原则和规范条例时,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协商意识。学校还可以适时组织在校师生参加听证会或讨论会,向师生公布信息、征询意见、论证可行性,提高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刊、学报、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途径,邀请法律专家开展普法讲座,扩展学生的法律知识。

总之,民族高职院校更应抓好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按照法治教育规律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爱芳.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并在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时,对教育的本真进行自觉回归。之后教师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前提,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中,通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二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3]。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当教师将课程内容中具备素质教育价值的生活化素材选取出来时,还需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如此方能在充分发挥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固定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不但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还无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秉承相应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4],以此在改善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道德、法治案例进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相应的法治意识,由此可知,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师需要以案例内容为前提,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在设置中通过对法律重要性的强调,让学生能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产生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如此方能在学生不断提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中,实现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3]钟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0):109.

[4]程瑞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神州(上旬刊),2020(9):220.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高职学生;“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常态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62-02

“四个湖南”已成为湖南省的新名片,其中“法治湖南”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软实力。法治湖南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湖南的具体实践,《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强调“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 湖南有70多所高职院校,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教育部门,应持久、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是预防犯罪、提升公民法治思维、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国上下开展了广泛的法制教育,湖南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一)践行依法治国思想,推进“法治湖南”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

依法治国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法治思想承载着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重视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法治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推进法治思想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高职院校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阵地,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法律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的法制教育将促进湖南高职院校践行法治精神,构建法治环境,以适应湖南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法律素养,让法治精神促其成才、发展

高职学生作为庞大的青年群体, 已成为法治精神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高职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高职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校园出现的种种现象说明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偏低,例如缺乏纪律意识、秩序意识、规则意识。近年来,高职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犯罪呈现出智能化、团伙化、突发性等特征,暴露出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知识缺乏,这不仅影响校园稳定,还严重影响到高职学生的成才和发展。通过开展有效的法制教育,能促进高职院校把法治要求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统一到法制教育活动上,帮助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理论的高度和现实的角度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并内化为日常行为,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牢基础。

(三)有助于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有助于将法治理念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法治精神成为校园时尚,净化校园环境,打造法治校园,用法治精神鼓舞学生,并充分发挥法制教育中高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接受法律教育和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法治精神变成自己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知行统一,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提升校园文明程度,构建和谐校园。

二、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性缺失

党的十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的意识”。当前,各高职院校正积极贯彻中央及有关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力度。但从现状来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达到应有的教育实效。

(一)法制教育形式化

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重视的是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硬指标,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忽视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无论是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都没有足够重视法制教育,导致法制教育形式化,雷声大、雨点小,法制教育方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二)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育过程教条化,缺乏互动性,学生多是被动接受,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大多还停留在法律素养培育的浅层面,即法律知识的掌握层面,并且连这个层面的教育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课时、教材没有充分班长,往往只是结合案例简单地讲解法律条文,加之很多院校采取大班上课,教师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教学。

(三)法制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经过深入调研,没有认真思考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任务,因此法制教育思路不清,未形成系统化的法制教育目标和方法,没有把法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忽略了将法律素养的培育渗透到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去,导致法制教育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四)教师法律素质参差不齐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对法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配备来看,很难象本科院校那样有一支理论水平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教师队伍,极大地制约了法制教育的开展。现行的法制教育专任教师多数为“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为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无疑直接影响到法制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法治建设,加强这部分教师的法律培训迫在眉睫。

三、基于法治湖南建设构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常态化机制

湖南高职院校数量较多,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教育部门。针对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状,笔者结合中央精神精神和法治湖南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学法制教育的途径,形成“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常态化机制。该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教学常态化机制

法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理论、依法治国理念、基本法律常识和必备专业法律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从内心形成法律信仰,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课堂法律教学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仍以教师灌输为主,且教材内容滞后,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学习的愿望以及法治建设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以上问题在法律教学、学科渗透等方面做出改革,以增强法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要明确法律教学对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的含义。一是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要求内化为其对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的认同,帮助他们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权威,成为具有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的合格人才;二是使其了解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将会涉及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具有哪些法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便于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效防范和依法妥善处理出现的纠纷,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②改革教学方法、运用新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优化案例教学,可在以往单纯的案例分析中加入了案例表演,即在提出相关的法律纠纷后,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自由表演案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案情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相关的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③多途径、多渠道实施渗透教育。全员育人,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也要适当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法治精神的责任,坚持把专业教学与法律素养培育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专业知识与法制教育衔接起来,同时把法律素养培育渗透到实习、实训环节,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养培育氛围,使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

(二)第二课堂法制教育常态化机制

第二课堂有助于健全和完善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认识到第二课堂在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以法律文化建设为窗口,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法制教育新途径,丰富法制教育形式,优化校园法律环境,培养高职学生诚信品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升其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服务高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如何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法制教育呢?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尝试:①拓宽教育渠道。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定期邀请干警来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打造法制教育专栏,大力宣传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 介绍法治中国以及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使校园处处见法,拓展高职学生的法制视野。②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以及新法出台等机会,组织学生采取在全校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悬挂条幅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宣传氛围。③开展法制征文、演讲以及以法制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在竞赛中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并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④加大法律实践环节,例如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参观监狱,旁听有关案件的审理,开设模拟法庭,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中更加直观地获得法律判断,加深对“讲法律、讲程序、讲法理、讲证据”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

(三)法制教育常态化保障机制

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部门共同关注,通过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确保法制教育常态化,从而在高职院校形成践行法治精神、争当守法模范的生动局面。①制度保障:高职院校首先要从党委层面高度重视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纳入依法治校的管理轨道;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制定本部门的法制教育方案,形成法制教育体系,把法制教育层层落实、向纵深延伸。例如教务处要将法制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宣传部门要有具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方案。此外,各部门要建章立制,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及时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审查,对同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或废止,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职责。②师资队伍保障: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法制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加强和改进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创造条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二是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等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三是通过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的兼职教师为补充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实现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的持续性。

四、结束语

“法治湖南”不仅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张名片,也是湖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湖南建设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共为。高职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是形势需要。针对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状以及法治湖南建设的实际需要,地方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工作,通过“三位一体”法制教育常态化机制,帮助高职学生提高法律素养,增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确保法制教育坚持不懈、常抓常新,使法治精神成为校园时尚、校园追求,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赛红. 大学生法制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2012,(03).

[2]彭军林.高职生法律素养培育探析[J].职业时空,2011,(03).

[3]彭军林,雷满丽.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任务[J].文教资料,2015,(05).

[4]姚薇.刍议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完善[J].学理论,2013,(12).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

自党的十以来,就“法治中国”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目标,指明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路径,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新方针,规定了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法。法治中国,是新时期及发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为一体的法治建设新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路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新时期的驱动力,大学生整体的素养关系到国家未来教育水平和发展趋势。大学生法治教育和培养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有着全面发展促进的关键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法律教育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对《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大多认识到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所增强,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几方面问题:

(一)法治教育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的法治教育,应该是以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主,使法治观真真切切的融入到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当中。而现阶段的高校只是侧重向大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只知其型不知其含。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很低,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衡量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条件。如今的大学生只重视考试的结果,很多人倾向在拿高分,拿学位。学习也是围绕着自身的专业课和各项考试,以至于对宪法、民发、刑法等重要的法律知识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不少同学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只是机械的背诵,不会全面的、深入的体会法治教育的精神和重要意义。

(二)法治教育内容落后

国内许多研究学者们表明,高校对法律基础教学的忽视,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费用不足等几个个原因。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得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础内容(1)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很多法律规定和概念都是几年前得内容。总体上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这些不完全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三)法治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

目前法治的教育基本都是以上课的形式为主,课外的活动及宣传为辅。此类的教学课时也是非常少。上课的教学形式也仅限老师在课堂灌输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根据学者的统计调查,71.58%的教师没有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里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教师对课程的忽视,只能简单枯燥的灌输理论和定义,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只是要求学生达到分值标准就是课程完成的体现。使学生忽视了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升华,非常不利大学生对法治精神的培养。

(四)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法治教育的教学和培养中,大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施教者,教育者本身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治观念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受教者能否真正的体会和领悟到法治观念的精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些教师对法治相关的专业知识贫乏,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司法实践经验不足,会对教学和法治的效果受到直接影响。

(五)大学生自身对法治意识的忽视

现代化的数据、信息、网络化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网络信息的繁杂,使刚离开家而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们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刚入校的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差一些,自觉守法的能力比较低。近年来,在高校内部,大学生犯罪的比率也是明显增多,有一些大学生心性浮躁,爱慕虚荣,不求上进,爱与同学攀比穿戴名牌,所以在学校内部甚至外部进行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另外一些大学生由于在家里得不到关爱,从小的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上大学脱离了家庭的束缚,在学校内挑衅、打架、斗殴等。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犯罪趋于高科技化,他们走在犯罪的道路上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刑法。例如复旦投毒案件,投毒者其实有机会挽救受害者的生命,正是由于他们的法治意识的缺乏,没有意识到触犯刑法的严重性,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法治观的教育内容

科学的界定法治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完善法治观教育内容是法治观教育内容是法治观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要求外,还要坚持以培养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为目标。在法治教育内容上还可以加一些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有条件的可以编写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治教育材料,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融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注重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需要着眼于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法治精神的形式正是因为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为主体感受继而上升为理性的体认,最终升华为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使法治精神让大学生体会到法律不仅可以制约人,而且可以保护人。

(二)法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形式的完善

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就很难有法治教育实效。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从这一点出发,在确定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时就不能只侧重于法学基础理论,更要强调法在社会中的作用。高校也应重视关于法治教育的课程。科学、合理、适当的增加法治教育课时。教师在教授学生法治课程时,也要丰富地、多元化地去讲解,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哪里不懂,学到了多少,体会了不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专注度,还鼓励的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体会法治精神的内含,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高校还可以多组织、举办一些有关于法治教育的宣传活动,成立一个大学生法治型的社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社团的活动、讲座、辩论赛等,使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成绩分数,它可以更鲜活、更生动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体会,使理论得到内化,并升华为法治内在的素养,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三)教师队伍建设

法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必须有一支受过正规培训,有一定法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大力度来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邓小平曾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以此可以看出,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当注重吸收一些具有专业法律素养和法律专业毕业的高职教师,与各学院的法治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相关工作,使各学院内部的教师人员也可以了解和学习一些法治素养。高校还可以在教师晋级考试中加试法律内容,让每个教师都深刻地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是不合格的教师,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进修、读学位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使全校的法治意识上一个新台阶。

(四)创造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法治意识的提高和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因为校园文化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产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严格依章办事,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树立遵纪守法为荣,违纪乱纪可耻的校园风尚,组织以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为目标的班团活动,有表达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校训、校歌等。当今是网络数字化高速运转的新时代,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多一些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新媒体。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官方网站宣传一些关于法治活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还可以转发法治教育内容为主的微博或微信,在微博微信里留下相关专业教师的咨询电话。使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情况向专业的老师咨询一些法律常识,例如劳动法、合同法等, 这样使法治教育经常化、形象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自觉、自然的校园法治氛围,强化潜移默化的效果,使法治教育收到入耳入脑导行之功效。

(五)大学生法治教育自我意识提升

大学生法治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使法治精神内化成大学生自觉自醒的法治素养,使大学生自己将法律的思维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内化成法治精神。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论内容多么丰富新颖,教师多么专业负责,如果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徒劳。所以大学生要自身自觉的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克服自身的性格缺点和生活惰性,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之外多关注、多涉猎有关法律常识、法律有关的事件新闻,在对法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法律、信任法律,使日常的行为习惯内化成法治意识,从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细节上注意自己周围发生的法律问题,用法律的思维看世界。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3]邓小平.全体人民树立法制观念[M]. 1986.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电信网络诈骗;实证分析;新时代;困境;模式重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取得重大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探索期(1949—1977年)、普及法律知识期(1978—1999年)、法律素质期(2000—2005年)、法治意识期(2006—2011年)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育期(2012年至今)五个阶段。[1]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历经了探索期(1949—1966年)、挫折期(1966—1978年)、知识教育时期(1978—1997年)、观念教育时期(1997—2012年)和能力培育时期(2012年至今)五个阶段。[2]

一、“高校法治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界对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治教育的概念、学科属性或定位、目标、内容、模式、实践、环境、问题与对策等方面。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法治教育概念的研究法治教育的相关几组概念为“法制教育”“法治精神”“法律素质的培育”“法治信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这几个概念之间既有重叠,也有一定的差异性。[3]学界认为法治教育是通过教授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提高法治素养、树立法治信仰的教育活动。2.关于法治教育学科属性或定位的研究学者认为法治教育学科属性或定位不明晰。学界有人认为法治教育“从属于智育”,有人认为“从属于德育”,也有人认为“独立于德育”。对法治教育的学科定位认识不清会导致难以设置相对合理、稳定的课程体系,无法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3.关于法治教育目标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经历了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向“培育法治素养”再到“树立法治信仰”的变化。[4-6]4.关于法治教育内容的研究学者认为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内容简单、空泛、不合理,需要调整、补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几乎成了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唯一法律课程,这门课“法律基础”内容占比太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5.关于法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学界认为当前法治教育模式单一,未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且没有突出实践性,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应当予以改革创新。法治教育仍然依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大大削弱了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7]教育模式应从“课堂”依赖转向“场景”塑造。[6]6.关于法治教育环境的研究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全社会成员的认可和共同努力,高校法治教育环境(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环境)面临着挑战。学界认为应尽快营造良好法治教育环境。[8-9]7.关于法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关于法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学者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社会方面主要涉及法治教育学科定位、法治教育资源问题;家庭方面主要涉及法治教育环境;学校方面涉及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模式,课程内容和体系、评价考核机制,师资和校园法治文化等;学生个人方面涉及主体意识(积极主动性)、理解力和法治思维、维权意识与能力等方面。8.关于法治教育对策的研究基于对法治教育问题特征和原因的分析,学者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出了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法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传授学生法律知识转换成提高学生“用法”能力、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第二,明晰法治教育学科定位、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建设、加快法治教育课程改革;第三,通过外引内培,优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法治素养;第四,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从“课堂”依赖转向“场景”塑造,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第五,积极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法能力;第六,完善现行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第七,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法治教育的理念与我国不同,国外对高校法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法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国外法治教育研究侧重于:第一,如何通过教育内容的设置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第二,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将课内教授理论知识与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三,如何拓宽教育渠道、发挥社会团体作用,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法治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公民教育”,高校实施的法治教育是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法治教育从法律关系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出发,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领会法律精神和原则、培养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公民责任的合格公民,让大学生树立资本主义的权利义务观。[10]

二、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困境——基于高校电信诈骗案件的实证分析

(一)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现象,忽视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1.法律类课程设置少;2.师生对法治教育态度不端正,缺乏积极性、主动性;3.缺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用法意识与能力不足;4.高校法治教育缺乏有效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11]

(二)高校电信诈骗案件实证分析

高校法治教育存在以上问题造成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法律知识欠缺、用法能力不足,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就是学生依法防范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够或者自身违法犯罪现象增多。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仅以2020年为例: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12]常见的有:虚假、冒充电商客服、兼职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微信支付宝QQ微博等网络号码被盗、网上借贷等。2.高校学生受诈骗现状高校学生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主要受害者。以GZ市RJ新区高校园区电信诈骗刑事警情(受损金额人民币3000元以上)通报的数据为例,2021年1月至9月平均每个月有37人/起,其中高校学生11人/起,占比30.9%,远超务工人员、个体经营者、城乡居民、公司职员、医务人员或教师等。受骗金额低于3000元的电信诈骗案件因未达刑事立案标准,警方未将此类案件计入刑事警情数据予以通报。事实上高校学生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受损金额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较大。根据案发频次对电诈案件类型进行排名:虚假(28.57%)、冒充电商客服(23.81%)、刷单(20.05%)、虚假网络游戏账号交易(9.67%)、虚假投资理财(9.52%)、虚假贷款(4.76%)、冒充QQ/微信好友借钱(3.62%)。从受骗学生来看,一是女生比男生容易被骗:女生占比71.43%,男生占比28.57%;二是学生层次区别不明显:高职生占比52.38%,本科生占比47.62%。从受骗过程来看,基本具有共同特征:受害人接到陌生QQ或微信好友申请,添加好友后加入QQ群或微信群,通过陌生好友或群里提供的链接下载注册某个APP账号,对账号进行充值或为了完成刷单、交易任务而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进行付款或通过对方提供的账号进行网银转账,之后发现无法重新注册账号进行提现或对方收款后消失,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3.高校学生受诈骗原因分析基于GZ市RJ新区高校园区2021年1月至9月电信网络诈骗刑事警情通报的数据,从电信诈骗案件的类型、诈骗手段、涉案金额,受骗学生的性别、年龄、防骗意识和能力,被骗原因,高校“防诈骗”教育开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发现:(1)高校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意识、能力均需提高,法治素养亟待提高。(2)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受害人个人因素。社会方面:(1)打击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诈骗金额少于3000元的案件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高校学生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受损金额往往低于3000元,却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而无法及时维权,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受到影响,甚至对法治的信仰产生怀疑与动摇。(2)2021年11月1日之前尚未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款少、适用范围窄,且其中大部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人往往利用被非法泄露的高校学生个人信息实施诈骗行为。例如冒充电商客服、冒充QQ或微信好友实施诈骗行为的就是非法利用了个人信息。家庭方面:(1)忽视对小孩的法治教育。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例,家长很少对小孩进行相关法治教育,更多的是与小孩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2)家长日常缺乏依法办事的理念和行为习惯,未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活环境。学校方面: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考核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忽视了学生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环节。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不够重视,没有科学、完善的体系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法治理念、是否能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高校只通过应试教育模式,以理论知识的考试分数来定性和衡量大学生法治素养水平的高低。但是,书面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无法检验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及其法治理念的强弱。个人方面:法治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强、警惕性不高;爱贪小便宜、经不住利益诱惑。从GZ市RJ新区高校园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据来看,受骗的高校学生个人原因具有共同特征:(1)防范意识不强。虽然接受过高校防范电信诈骗案件的宣传教育,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范。比如,受骗人都没有按照要求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接到冒充电商客服电话没有认真去核实等。(2)轻易相信陌生人。点击陌生人提供的链接下载APP、向新注册账号充值或向陌生人转账汇款。(3)爱贪小便宜、轻信网上投资理财或刷单容易挣钱。(4)法治意识薄弱、轻信假冒的电商客服有能力冻结自己账号并扣钱等。

三、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模式重构的思路

基于高校电信诈骗案件的实证分析,对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认为要对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破局,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治教育模式进行重构。

(一)重新定位高校法治教育主体。本着“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教育宗旨,应将学生作为法治教育主体,发挥其在法治教育中的积极主动性,将以往法治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学习”。

(二)调整高校法治教育内容。应改变以往教育内容空泛的弊病,从依赖基础教材转变到完善教材体系建设,法治教育内容应注重生活化,要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与其日常生活相关,与提高学生用法能力相关。

(三)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方法。坚持“知行合一”培养理念,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载体开展网络法治教育,延伸课堂教学的覆盖范围;开展模拟法庭、走进法院等活动,突出实践、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从“课堂”依赖转向“场景”塑造,让学生在法治教育实践中提高用法能力、培养法治意识。

(四)改革高校法治教育评价方式。运用动态、连续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完善以书面考试为主的结果评价,注重对学生法治教育实践能力的考查,不断引导大学生将学习成果从“卷面考核”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提高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与劳动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五)加强校内外法治教育资源的协同性。积极拓展高校法治教育的社会空间,深化高校和社会力量的合作。[2]高校应优化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校营造良好校园法治教育环境;社会应营造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生活环境;社会组织积极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经费、场所、人力物力等支持,积极参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四、结语

高校法治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依法治校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需求。高校应通过重构法治教育模式来破解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学科定位不明晰、教育内容不科学、教育模式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育资源缺乏协同性等困境,通过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着重培养学生法治理念、提高学生用法能力、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不负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要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的主力军、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9篇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3

2016年秋季,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与此同时,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这一系列变化都可视为教育对时展的积极回应。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1]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品德课堂应该如何回应?在此,笔者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为例,作一探讨。

一、厘清单元核心素养图谱,明确教学定位和导向

核心素养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自当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定位和导向。我们要将教材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学生核心素养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包括:《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强调法治而非法制。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围。法治则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了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2]

据此,我们立足单元主题,对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内容进行了梳理(见下表)。

二、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探索与创新教学策略

单元核心素养图谱为品德课堂提供了明确的教学定位和导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品德课堂之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明确核心素养定位,深度开发儿童生活

小学品德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指向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自不例外。教师须明确教学的核心素养定位,分析教材和学情,深度开发儿童生活的价值,以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第一单元第一课《可爱的同学》第一个话题“我的同学真棒”为例,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孩子们举着灯笼在快乐地交流,灯笼上写着各自想要展示的不同才艺;三个特写图分别是学生分享与家人一起学做汤圆,学唱新歌,学拍照。这启示我们,本节课可以“分享”为形式,挖掘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现场。

回顾前述表格,《可爱的同学》一课围绕集体生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喜欢和同学交往,乐于学习和分享;通过交流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向同学学习,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由此,我们认为这一主题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自主发展”,指向“健康生活,乐学善学”两大素养。

再分析本班学情,开学初,学生迟到现象较多,据家长反映,许多孩子在家里非常懒散,且不爱运动。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在“你有什么才艺”的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而是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寒假里自己值得骄傲的事”,让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有趣的寒假生活。课前,教师提前与家长沟通,请其帮助孩子准备学习材料。课上,学生展示了“与爸爸妈妈爬山”“早上起床诵读英语”“给花草浇水,跟妈妈学拖地”等照片和视频。通过如此特别的“才艺”展示与分享,让学生认识到:除了唱歌,绘画,弹钢琴,会运动,爱做家务,早睡早起等健康生活习惯也是优秀可爱、值得欣赏和学习的“才艺”,健康生活、乐学善学,才能走向自主发展。

2.关注“每一个”主体参与,深入演绎儿童立场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儿童出发”逐渐成为品德课教师所坚守的教学立场。指向核心素养的品德课教学必须将每一个儿童都视为课堂主体,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实现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的好朋友”是第三单元《绿色生活真好》第八课,从探访身边的小动物入手,让学生了解动物是我们的伙伴,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人与动物平等的观念,要保护小动物,为动物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材第一板块“你好,动物朋友”,先让孩子们“找动物”――认识身边的小动物;之后讨论话题:说说你和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往往通过让孩子们表演不同动物的叫声,或者让学生表演人与动物的故事,实现教学目标。故事对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种教学设计并无不可。但是,这种形式容易导致多数孩子成为“看客”,他们“看看,笑笑,过后什么也不知道”。

对此,我们在“故事表演”环节,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猜猜它是谁”。学生分小组自选不同的方式,如表演动物叫声,说谜语,表演动作等,介绍一种小动物,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活动二“说说小动物的秘密”。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的奇特本领和生活习性,或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小故事等。如此,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故事的讲述和表演,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较好地落实了“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之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借此,让学生初步树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真正重视并体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3]

3.创设多元自主体验,尝试有效解决问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品德课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让学生通过深度体验和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作为一种常见的品德课教学活动方式,游戏本质上是儿童发现与探究世界的一种体验性活动,亦是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借助游戏,为儿童提供真切生动的体验情境,激发其探究世界的愿望,并尝试解决问题,闹谢竦煤诵乃匮的发展。

以“环保小创意”(第三单元第九课)一课为例,教材提供了一个话题――垃圾分类。教师在教学中,先领着学生认识垃圾的种类,并用PPT课件展示实物垃圾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垃圾桶的作用。之后,开展垃圾分类游戏。教师请孩子们根据刚才的学习,在卡片上写上垃圾名称,回收后随机发放给每一个孩子;在教室四个角落贴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象征四类垃圾桶;然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投放垃圾;投放结束后,请学生分组检查“垃圾桶”,发现错误则指出,并陈述理由,重新投放。如此游戏,指向“如何实现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体验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价值,践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而这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11-24(17).

[2]杜文艳.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7(1):5.

[3]雷劲.四个避免――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建议[J].福建教育,2016(9):51.

法治素养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法治;人文素养;提高

最近宣判的一起案子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众多法律专家、社会各界群众和网民都给予了极大关注。这起案子就是药家鑫故意杀人案。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驶雪佛兰小轿车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10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案发后,西安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公诉,2011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一审宣判后,药家鑫不服并提出上诉。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作出核准死刑的裁定。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和宣判结果的执行,此案已经尘埃落定,但由此案引发的思考并未结束。人们在思索:为什么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竟然做出如此凶残而且近乎愚蠢的事情?本来是一件交通肇事案,竟然由于一念之差变成了血腥的故意杀人案。类似此类案件还能列举很多,归根到底是人文素养的极度欠缺,他们缺乏一种对人乃至自然的尊重之心、敬畏之情,想问题做事情以个人为中心,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后果,甚至不择手段。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当前国人的人文素养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人的人文素养并没有实现相应的提高,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倒退。因而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提高广大公民的人文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一、人文素养的涵义

人文素养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侧重于人的基本素质而不是高端能力,主要是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和对人文精神的遵从。人文知识是指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万事万物的珍惜敬畏之情和栖居意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际之间关系和谐的追求。掌握人文知识是树立人文精神的基础,只有在广泛吸取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及言行,才能真正地树立人文精神。

公民的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北京市申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三大申办理念中,第一项就是“人文奥运”。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在药家鑫一案中,一味地强调杀人偿命,把案件审判作为寻求心理平衡的办法从而在宣判后欢呼的行为不是人文素养的体现;而无视客观现实与公平正义,仅从人权的角度对罪大恶极的凶犯滥施同情心的做法显然也不合乎人文素养的要求。

二、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公民人文素养的提高

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的法治社会。亚里士多德曾给法治下了一个定义:“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而人们所遵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成文的和良好的。” [2]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不仅仅要具有反映法治精神的制度,而且需要广大公民具有法治的精神,即整个社会对法律的普遍认同和坚决服从,并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解决各方面纠纷的习惯和意识。对于一个法治社会来说,法律不应当仅仅是写在纸面上,也不应当仅仅表现为由国家机器所保证的强制威慑力,而应当成为每一个公民内在的基本品质和个人修养的一个基本方面,这种基本品质和个人修养主要表现为公民的人文素养。

公民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成熟法治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的恣意横行。”公民的人文素养,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公民意识和契约观念等要素,是法治精神的文化基础。公民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影响着法律法规的运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如同地基之于高楼大厦。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

公民人文素养的提高与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法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的提高必然包括法律素养的提高。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只能解决让人“不敢”和“不准”的问题, 却难以解决让人“不想”和“不愿”的问题。可以想像,一个单纯依靠法律而运转的社会将会付出多么巨大的运行成本和面临多么大的执法压力。而公民的自觉守法精神能够促使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得以形成; 公民的平等和自由、权利和义务观念,则引导着法治进步的走向。因此,人文素养的提高与法治社会的建设,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高。

三、公民人文素养提高之途径

法治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广大公民人文素养的提高,但“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整个社会人文素养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要坚持广阔的视野、批判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通过教育、宣传、引导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

坚持广阔的视野。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各类文化之精华,丰富和完善当前的中华文化。要坚持批判的态度。现代社会诸多的法治、人权、管理等重要理念都源于西方,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在许多理念的发展上远远超过中国,比如法治的精神上等。但在学习他们先进理念的同时,也要批判地学习与借鉴,西方的理念有其扎根的土壤和背景,而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可照搬照用。要坚持理性的精神。要进一步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理性地权衡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使依法办事不仅是一种遵循, 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行为准则。

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宣传和引导。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石。过去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单纯以考试和分数为目标,忽视对学生的法律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里虽有法律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设置,可是学习模式仍然是背书考试,学生对此类课程也不甚重视,实际效果不佳。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起,要从学校的教育做起,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真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并在不断完善当中,回顾过去,我国基本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展望未来,正着力解决“有法必依”的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既需要仰望星空,不断加强法治建设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又需要脚踏实地,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人文素养,夯实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目标远大,任务艰巨,随着国民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成熟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政治学》,199页,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上一篇:产品方案设计范文 下一篇:文化旅游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