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3 16:54:13

法治意识教育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公权引导;公民参与;媒体传导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014-03

“实现由人到公民的转变,公民教育是一个不可省略的过程。”公民教育作为“人成其为公民”的塑造工程,“显然是‘课堂式’说教所不能够完成的;相反,只有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之中,才可能实现‘人成其为公民’的塑造。”[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无论是在法律人才的储备,还是在公共法治事件等公民教育资源的积累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基于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事实上开展的也异常活跃,一种公权引导、公众参与与大众媒体传导联动的公民意识教育法治实践模式正初现端倪。

一、公权主导

从法治文化角度看,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的法治文化教育。[2]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本身就是一项公民意识教育的伟大实践。而基于这一伟大实践的公权引导,简单说就是各级国家机关的法治实践活动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众所周知,法的运行过程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挖掘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对于公民意识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更为直接、更能产生实际效果的实践机制。

1.立法机关普法。在我国,普法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固有职能,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概莫能外。然而,也正是这种立法与普法各行其是的权力配置模式,造成了普法教育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数以万计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法律解释蜂拥而至,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包括国家机关在内)对现行法律规定又知之甚少。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制宣传职能外,需要明确立法机关自身的普法职能。与司法行政机关事后普法不同,立法机关普法,主要应当是事前和事中普法,即在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法律解释过程中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征集法案、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对法案听取和征求意见、公布法草案、公开审议法案等形式创新立法程序,保障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一过程,既是立法民主化的体现,也是立法机关普法的主要形式。其中民主立法强调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普法强调立法机关职能的深化与充实。当前,围绕立法机关普法需要着重明确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立法机关普法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与立法职能并存的基本职能。各级各类具有立法职权的立法机关既要根据民主立法的原则依法履行立法职能,也要根据公众参与的原则依法履行普法职能。二是明确立法机关普法与司法行政机关普法不同,立法机关普法主要是立法过程中的普法,是事前和事中普法。三是要明确立法过程本身也是普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要拘泥于立法效率,而应更多地关注立法公正,因而广泛、反复、冗长的讨论和争论不是坏事,而是民主立法和有效普法的客观需要。唯有如此,制定出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法律解释才更科学、更深入人心,才能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执法与教育相结合。与立法相比,执法与公民的关系更为直接,执法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更为重要。执法与教育相结合作为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尽管《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早有规定,但真正付诸于实践的效果不甚明显。我国当前的行政执法,重处罚轻教育、强调对相对人的公民意识教育而忽视对执法者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倾向广泛存在。因此,切实发挥执法的公民意识教育作用,首先要解决行政执法的理念问题,即明确行政执法不仅仅局限于法的适用,公民意识教育也是行政执法的固有功能。教育什么?简单说就是教育公民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基础上明晰其公民身份。其次要教育执法者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因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观念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法者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法治得以真正确立并实现良好运行的重要环节。“假如我们审视法律,就会发现法律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于法律本身或其规则,而是来自于执法者的人为因素。”[3]当然,从根本上讲,真正落实执法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还是要尽快制定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将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体现到行政程序的各个方面。静态地分析,应当看到,行政执法中的政府信息公开、表明身份、听取相对人意见和说明理由等制度,既是对公民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一种尊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种形式。更何况行政执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恰恰正是一部公民意识教育的生动教材。如果行政程序法能够将行政执法过程纳入法定公开范围并付诸实践,尤其是经由大众传媒传播,对所有执法者和社会公众无疑都是一种很好的公民意识教育。

3.司法切实公开。司法作为保障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公民意识教育法治实践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而司法作用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司法全方位公开。应当看到,司法公开,意义不仅仅在于监督,更重要的还是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在内的教育功能。当前,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检察官、法官和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在我国,成为一名检察官或者法官,不是司法职业资格考试最难,而是取得司法职业资格证书之后的选任机会太少。通常而言,这样的选任机缘,不仅与普通人无缘,就是对握有司法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人士也机会极少。因此,敞开、畅通检察官与法官选任制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一试身手,必将有利于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而与检察官、法官选任制度相比较,改革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制度相对容易。将人民陪审员的遴选具体到每一社区、每一乡村、每一行业、每一单位不应该是一个太大的难事,同时让人民陪审员全程参与到每一案件的审理之中,尤其是全程参与到与本选区有关的案件中来,相信会对每一选区的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发挥独特作用。二是创新庭审公开方式,切实保障公民的旁听权利。庭审公开,不仅仅是公民自由进入法庭旁听(这一点目前在有些地方还做不到),还要求审判机关视案件类型主动公开庭审,如将法庭搬到农村、学校、单位等地进行“马锡五审判”,邀请媒体现场报道以及庭审直播等。三是公示判决书。除当事人要求不公示的判决外,将各级法院公开判决的判决书通过网络、公示牌等形式进行公开,方便公民查阅,是司法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一种极好形式和制度。相信随着司法公开在上述领域的不断拓展,司法对公民意识的教育作用会日益彰显。

二、公民参与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缺一不可。其中公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公民意识教育的接受者,在这一价值实现过程中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审视公民意识在人类法治实践中孕育和发展的历程,无论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博弈,还是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博弈,无不洋溢出一种强烈的公民参与气息。近年愈益受到重视的参与民主理论更是明确宣示,参与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4]因而,公民参与法治实践,尤其是参与一系列极具代表性或者在一定范围内较有影响的公共法治事件,无疑将是当代中国实现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参与,既包括个体意义上的公民参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治监督实践的动态过程,也包括组织意义上的社团、媒体等参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治监督实践的动态过程。

1.民主立法。公民参与立法,从立法机关的角度看是一个立法民主化的过程,从公民的角度看就是一个立法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实现过程。这种参与,既可以是全民参与(如公布法草案征求意见),也可以是推选代表参与(如立法听证);既可以参与法案起草(如专家立法),也可以参与法案审议(如旁听立法或立法审议过程直播);既可以参与法律制定,也可以参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政府规章制定,还可以参与法律解释(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制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公民参与立法的深度、广度、力度以及相应的参与程序远未成型。围绕民主立法的深入推进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切实实现立法全面公开。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所有立法活动无论是在草案形成阶段,还是在审议阶段,面向社会公开在技术和成本上早已不是问题,从内容上讲也没什么保密可言,全面公开立法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第二,严格规范公民参与立法程序。从征集法案到法的公布实施,无论是否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公民参与应该成为必经程序。征集法案,既要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的方式征集,也要向社会大众征集;既要征集法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要征集法案的参考文本。法律草案形成,既要集中主要实施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与建议,必要时由相关利害关系人或其代表主体(如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提出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无论是对法律草案的说明,还是相应的审议过程,一律公开进行,尽可能让立法过程中的种种争议公之于众,进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讨论。法律公布时,要一并归纳说明哪些法律草案的内容经审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公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得到了相应的体现,等等。建议今后修订《立法法》时,增加规定非经公民参与的法案不得通过的规定,并对公民参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法律解释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第三,要注意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一是立法主体即立法机关的积极性。要让立法机关清楚认识到公众参与立法既是立法主体的职责所在,更是民主立法的必经程序。二是参与主体即公民的积极性。既要对公民积极参与立法实践的行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为媒体全程报道立法活动创造条件,解决公民参加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活动的劳务费、资料费以及差旅费等,又要对公民提交的有价值的立法建议予以通报表扬或一定的奖励。例如,据报道,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有10条建议入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公民参与立法实践,立法机关不但应主动,而且应当对积极提出好建议的陈光标们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

2.执法参与。公民参与行政执法,通过个案实现对其自身的公民意识教育的作法毋庸置疑。实践中,除公民参与行政执法外,公民自治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也不容小觑。我国目前的公民自治,多集中于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如工作单位、生活社区、居住城市等。因此,建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单位自治、社团自治等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当前我国深入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笔者认为,民主选举,应当成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核心,健全以选举制为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单位自治、社团自治等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应该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点工作。目前,应当以修改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贯彻落实为契机,着力健全以选举制为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单位自治、社团自治等社会自治机制。特别要全面总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20余年的经验与不足,全面落实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让每一个公民在感受实实在在的实惠的同时进而实现公民意识的自我教育。2010年10月28日,针对当前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对村委会民主选举的主要环节和程序进行了细化规定,全面提升了村委会选举的质量,让广大村民能够从以选举制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在城市,从1989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算起,居委会选举已实施20余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委会选举亟需各级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让城市居民真正体会到居民自治实惠的工作同样有待加强。此外,考虑到我国实际,单位、学校、社团等人口集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或领域),应当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率先推行民主选举制度,其负责人应当由辖区内的成员直接选举产生。这样,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的目标才能进一步落到实处。

3.公民法治监督。从一定意义上讲,公民积极参与法治监督实践,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大的成就,也是最能发挥公民意识教育作用的一个的重要法治领域。但是,如何真正将公民监督与国家监督很好地对接,让发展中的公民监督与权力监督、行政监督以及司法监督等国家监督相得益彰,仍然是构建法制化的公民监督机制亟需创新的关键所在。当前,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入推进公民参与法治监督的制度机制建设:第一,构建网络监督机制。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普及,网民所显示出的影响力,不可等闲小觑。打开互联网,中国公众监督网、人民监督网、中国监督网、中国民间监督网、中国廉政监督网等数十家网站赫然显现。活跃在网络舞台上的网民,已经不再是个体意义上的公民,而是建立在网络媒体之上的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对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强大的震撼力。“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近年来妇孺皆知的周久耕案、“躲猫猫”案以及“周老虎”事件等就是网络监督的范例。而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网络监督机制,实现网络监督的法治化,亟需尽快出台网络法等法律。第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罢免制度。罢免制度是最能体现公民监督权的一种制度。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罢免制度,即人大罢免、选民或选举单位罢免和村民罢免制度。人大有权罢免的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和由它选出的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的是自己选出的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村民有权罢免的是村委员会成员。建议首先可在县乡两级探索构建人大罢免与公民直接罢免或启动罢免程序并存的罢免制度,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第三,全面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让更多的普通公民进入检察部门、监察部门、预防腐败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专司法律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在监督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同时也监督上述国家监督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第四,构建规范的举报制度。可通过修改《行政监察法》、《条例》等法律法规或者制定举报法,形成一套运作规范、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第五,从信息公开、法律保障、物质支持等方面为公民监督主动创造条件。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应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各类信息,及时回答公众关心的各类问题;尽快制定社团法,从法律和物质上支持社会团体大力发展,逐步形成“以社会权力制衡国家权力”的强大力量,从而实现公众的批评、监督能够真正得到政府的尊重并切实采纳,等等。第六,对积极参与法治监督的公民、组织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予以规范和保障。

三、媒体传导

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对公民意识教育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公权引导和公民参与只有与媒体相结合,才能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大众媒体是深入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效而重要的平台,加强对媒体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扶持与引导,是建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的重要环节。国家在积极依托现有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家机关内的培训机构的同时,应当结合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学艺术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公民意识的普及。鼓励中央新闻媒体和地方新闻媒体开设公民教育专栏、专题,支持公民教育刊物和各类公民教育网站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公民意识普及教育。鼓励和支持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大众传媒,善于并及时宣传能够反映良好公民意识的新事物、新典型;通过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经常性地开展对公众参与民主和法治实践以及国家机关立法、执法、司法活动进行正面宣传;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发动公民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有关公民意识问题的人和事展开讨论。实现上述各项目标,既需要国家从法律和物质上保障和扶持媒体的宣传自由,又要建立有效的媒体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公权引导、公众参与和媒体的良性互动。为此,我国应尽快制定《新闻法》,将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在内的公益事项明确纳入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范畴,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2.鼓励和扶持公民意识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旨在培育公民意识的电影、电视剧、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广告。鼓励大量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公民意识教育文化产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介、评奖中,把是否有助于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国家应尽快制定《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教育行动计划》,将扶持公民意识教育文化产业纳入国家规划,建立起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总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公民是有权参与国家政治的“公人”、“政治人”,公民权即公民参与政治的“公权利”,与市民社会中作为“私人”的自然人、经济人及其“私权利”不能等同。[6]因此,在法治社会,要使公民尽快成为优秀的“公人”、“政治人”,法治实践教育的作用尤为突出。而法治实践教育功能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有效发挥,就我国的实际而言,亟需构建强有力的公权主导、有序的公众参与和大众媒体积极传导的有效联动机制。其中,公权引导是主体,公民参与是基础,媒体传导是重要手段。唯有如此,一幅建立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基础之上的公民意识教育壮丽图景才会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江国华.宪法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中国的未来[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7-8.

[2]李林.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的法治文化教育[EB/OL].2009-04-28).法制网www.省略/0705/2007-11/20/content_743592.htm.

[3][美]约翰・麦・赞恩.法律的故事[M].刘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374.

[4][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5]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N].人民日报,2008-12-22(12).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2篇

一、总结普法工作经验,助推法治宣传教育新进程

实践证明,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了社会正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培养了公民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治理念,提高了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同时,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是抓好“四个坚持”和把握好“四个关系”。

抓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法治宣传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把全省经济社会建设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从而保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需要法治作保障,这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优先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法治环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支持,从而夯实法治宣传教育的发展基础。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只有积极适应时展变化,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积蓄可持续的发展后劲。四是坚持资源整合、合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只有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才能形成千军万马、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从而凝聚强大的发展动力。

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法治的关系。法治宣传教育是通过宣传法律、普及法律、教育引导,提高全体公民法治意识,使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自觉依法办理各项社会事务,自觉运用法律规则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民主法治。二是把握好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关系。通过法治宣传教育,促进了公民法律素质的提升,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协调和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逐渐营造以权益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氛围。三是把握好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诚信的关系。法治宣传教育是通过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强化全体公民的自律意识,使人们的法治思维和道德情操进一步升华,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四是把握好法治宣传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通过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依法维护权益和依法参与、依法监督社会事务的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一个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二、以《决定》精神为引领,开启法治宣传教育新篇章

《决定》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章节标题,明确提出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一目标任务,是新时期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要把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容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学习宣传宪法,要大力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我们将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等节点和时段,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重心,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等内容。在继续广泛传播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公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教育引导公民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与法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高度一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立法、执法、司(上接8页)(上接5页)法、守法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把法律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公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适时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活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

三要把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根本。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上的示范表率作用,直接关系法治权威的树立、法治秩序的形成、法治实践的成效。大力开展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活动,积极推进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大力推广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做法,努力使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学法,坚定自觉遵法,严格自律守法,积极主动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积极推进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四要把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抓乎。进一步推动地方、部门、行业依法治理,着力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和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建立科学完备的依法治理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并将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明确任务,分解责任,抓好落实。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依法治理的积极性,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三、加大机制建设力度,实现法治宣传教育新保障

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这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按照这一要求,结合我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机制建设力度。

一要构建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建立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机构,而且还要赋予其相应的职能和权限,不能让法治宣传教育机构成为摆设。要深入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要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普法协调协作机制。要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建立普法制度的形式来构建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普法责任体系。

二要构建法治宣传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全会《决定》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把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精神文明创建重要指标,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元素融入群众公共文化生活,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品牌。要推动建立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要充分发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运用,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更好地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客户端开展普法活动,营造法治氛围,引领社会风尚。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3篇

学校应在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中发挥主导作用

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品德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应该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建立法治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知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为。首先应该提供良好的法治培养环境。一个学校的“法治”状况直接影响对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效果。学校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加大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和引导,绝不因人而异,要一视同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教师是中学生法治教育的传播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对中学生法治意识形成的影响作用。要在提高教师的法律道德修养的同时,全面提升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等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体现学科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观念、健康意识、环境意识等教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在言传身教中得到提高。再次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法律常识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法律,更应该教会学生掌握法律、运用法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不仅要讲书本上的法律知识,更要多引用案例,尤其是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例子,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教会学生用法律指导行为。最后是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法治意识的培养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的吸收、内省、实践。引导他们遵循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朴素的道德情感,懂得人生活在社会里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教育他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应为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创造环境

社会是除家庭、学校之外的中学生活动最多的场所,社会法治环境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能激励中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反之,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鉴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误入歧途。孟母三迁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果中学生平时接触到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无疑对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是有益的。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要按有关规定彻底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中学生的各类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应该大力倡导新风正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依法治国的宣传教育,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等场所。另外,要注意加强对中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引导,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安全。

家庭要注意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是培养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是培养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的重要一环,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塑造中学生良好道德品格,形成完善的法律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充分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亲子观、育人观,不包庇、不溺爱,在孩子面前起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表率作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如果家长不遵纪守法,为人处事偏离法治轨道,很容易影响到孩子。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教育孩子,比如陪孩子一起看《今日说法》、《道德与法制》等栏目,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培养良好的家庭法治意识氛围。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且正处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弘扬法治精神,把法治意识根植于中学生的思想中,引导他们自觉守法,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权益,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教育和引导,把中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的合格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教育;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29-03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体系,更需要公民懂法、遵法、守法。为了解中学生(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状况,我们以开展社会综合素质实践为目的,组成高中生法律意识与教育调查小组,对武汉市一些高中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并结合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5年6~11月,调查小组以高一、高二、高三学生为对象,问卷内容分为37个类别,重点对法律意识、学习兴趣、安全观念、法治信仰、知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的综合能力,通过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收回率为92%,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经对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总的看,近些年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普法教育规划和要求,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教育,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较好地取得了政府、社会与家长们都认可的成果。然而,调查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对法律知识掌握、接受和运用的程度方面,尚有欠缺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二、中学生(高中)法治意识和教育的总体现状

1.高中生学法知法兴趣比较浓厚,但普法教育途径方式有待拓展。在依法治国方略和理念的引领下,高中生学法懂法求知欲普遍比较强烈。这表现在“您希望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吗”的问题回答中,“非常希望”的高达71.91%,“无所谓,保持现状挺好”的有23.6%,“不希望、毫无意义”仅占4.49%。说明大多数人不仅有法治教育的个体愿望,而且认为对自己走向社会和未来发展非常必要。从他们对“您认为法律对自己用处大吗?”的回答得到了佐证,其中有74.86%的人认为法律对自己很有用处,只有13.13%的人认为对自己用处不大,另外12.01%的说“不清楚”。从这两组数据看出,大多数人已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成为共识。

那么哪些法律最为同学们所关心关注?调查发现主要还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交通、环境等,关注度相应高些(见表1)。

同学们不仅热心学习法律法规,而且积极投身于普法宣传和力所能及的法律行动,其中有24.18%受访者参与了普法宣传活动,8.37%参与了法律知识竞赛,7.44%协助过维护交通治安,14.88%举报了违法违纪事件,其他也有45.12%,体现了高中生可贵的社会道义与法治正义精神。他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呢?调查显示通过媒体28.55%,报刊杂志20.63%,教师25.55%,家长12.16%,同学4.78%,其他途径8.33%。看来各类媒体报刊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这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媒体人的高度重视,关注做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和引导。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面临比较大的高考压力,大多数学生不能够或者没有精力主动地从媒体报刊中获得系统的法律知识。当问起“您是否有观看法制节目、报刊的习惯”时,回答“没有”的学生占17.08%,“偶尔”的占66.12%,能够经常持续的学生才占16.8%。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因为高中生通过电视媒体报刊这种最直观、最现代的方式获得的法律知识占了较大的比例(49.18%),约是学校教师(25.55%)的2倍,但接受的方式却是被动的。当然,学校还是普法育人的主阵地,毕竟通过媒体报刊获得的法律知识都是零星的、点滴的、不系统的,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进行统一、系统的教育。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育途径有机结合起来呢?

2.对依法治国认同感很高,但对司法部门如何做到公正性有疑虑。高中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度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问卷中设计了一个直接的问题,“您对‘依法治国’的方略认同吗?”大家回答是让我们惊喜的,十分认同的有68.07%,比较认同的有24.65%,不认同的只有7.28%。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秩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了对法治的认同,对法律的敬畏,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并成为行动和追求,这如同“扣扣子”,扣好了“第一个扣子”,就能够为依法治国做贡献。

对于法律和法治的功能,高中生既看到法律和法治的现实意义,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中存在某些问题的疑虑。比如说在问到“您认为法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时,回答“保护公民权利”占76.32%,“惩罚违法犯罪”占13.09%,“规定公民义务”占5.02%,其他占5.57%。固然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但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只强调法律保护公民而忽视所承担的责任义务,这对法律的理解多少有一些偏颇。另一个当提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生活中能保证吗?”时,大家的回答同样令人愕然:“能、可以做到”的只占16.81%,而“怀疑、做不到”的占39.5%,认为“取决与司法部门公正性”的占43.69%。从这来看,既凝聚着高中生对公检法等部门抱有改进的极大期望,同时也说明了大家对法治公正性持有怀疑的态度。这样的情绪和观念,久而久之可能会干扰中学生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认识,甚至影响今后的法治信仰和人生成长,理应注意教育。

在普法教育熏陶下,大多数高中生养成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习惯。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够敢于站出来理直气壮地捍卫法律的尊严,诸多媒体时常可以看到见义勇为的事例。这一点,在下面两组问题的调查中显得特别突出。在问及“发现有人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时您会怎么做?”(见图1)

由此可见,同学们具有护卫法律神圣、保卫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担当和责任。这在对“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看到违法犯罪也不要管”的看法时,其回答一样倍感欣悦。认为“正确”的只占8.12%,“错误”占了73.11%。不过还有18.77%的人回应“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或多或少表明少数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值得社会深思。

3.保护自身安全意识参差不一,但遇到具体侵害时尚能依法维权。调查发现,当今高中生对自己合法权益的关注度可以说参差不一,并且表露出有不知如何依法维护的困惑和无奈。请看“您对自身合法权益关注度”时的回答(见图2)。

再看看对另外两个问题的回答: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时,回应经常的只占14.25%,很少的占了50.41%,没有的占了35.34%。“您对维权的途径是否熟悉?”时,回答也不甚满意。“不太熟悉”占47.95%,“基本熟悉”占43.83%,“很熟悉”仅占8.22%。值得欣慰的是,一旦真正遇到具体事情和侵害时,大多数高中生还是能够理性对待。比如当问到“您遇到侵犯自己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什么?”时,回答“忍过去”占8.81%,“及时向老师反映”占14.65%,“向家长反映”占48.37%,“向司法机关求助”16.9%,其他占11.27%,绝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有关途径依法维护。当遇到了“放学回去发现屋里乱成一团,觉得是家里进小偷了,你会怎样?”时,回答“先收拾家里看被偷了哪些东西的”只有12.01%,“保护好现场打110报警”占64.81%,“打电话告诉家长”占23.18%,说明大多数同学都有依法办事、保护现场留存证据的法律意识。

4.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虽然较高,但抓好宪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法治意识的根本反映。高中生通过参加校内外普法教育,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对于《宪法》及其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尚没有弄清楚,说明法治的根基不够牢固。比如说“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吗”的回答,满意比例显然不很高。非常了解只占7.14%,部分了解30.77%,有一点了解50%,一点也不了解还有12.09%,说明抓好宪法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注。比如在问到“每个适龄公民是否都有当兵服役的义务?”时,回答“是”占46.63%,“不是”占42.13%,“不知道”占11.24%。我国《宪法》和《兵役法》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保祖国是每一个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当兵吃亏,拒绝、逃避服兵役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上就有“我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想知道怎样能逃避”的帖子,看后着实令人深思。的确,我们这个时代“英雄主义”情结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已经开始被人们淡忘了,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需要关注的大问题。又如关于“知道网络方面法律规定吗”时,回答“知道的多”的占28.77%,“不多”的占60.55%,“不知道”的占10.68%。这个比率可谓很大。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危害极大,甚至于有的人沉溺于里边无法自拔。作为高中生,正处在明辨是非的徘徊期,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积极从中吸取正能量,是同学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加以引导。

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的思考

中学生(高中)正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再联系现实社会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违法乱纪的行为逐年递增,尤其是校园暴力或恶性施暴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如不久前贵州15岁中学生被同学围殴致死,江西永新一个女中学生逼同学下跪、脚踹、掌掴,湖南邵东一个高中生在办公室杀害老师,湖北武当山一个中学生用钢棍暴打同学,等等。这些违法犯罪苗头和迹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目无法纪,个别已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监管不力的状态,接近于触及犯罪的红线。针对调查发现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学生(高中)法治教育。

1.有关部门大力推行联动机制。重视和抓好高中生法治教育意义重大,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整个教育工作的实际,注意做好统筹安排和顶层设计;司法部门要结合全社会普法工作,针对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学生做好法治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组织公检法干部和律师进校入班担任兼职法治校长和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做好普法工作。最终,建立起部门联动、互为负责的体制,并确保法治教育责任落地。

2.把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进入高中后,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高中生强化法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和家庭所不及的。所以,学校在法治教育上要切实有所担当,真正把法治课作为必修课必考课纳入到教学之中,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和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学生有兴趣、能自觉地让“法治”信仰和理念根植于心灵深处。

3.家长要当好法治教育引路人。学校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千万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这些都强调了家庭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所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做好标杆是至关重要的,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父母们多从正面引导,给子女做出好的榜样!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5篇

摘 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被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深化研究法治意识理论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制度完善,方法主要采取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关键词 法治 公民法治意识 制度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普法教育的困惑

亚里士多德早在数千年以前就给出了答案,认为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①。”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体系已经初步建成,“普遍的服从”也就提到了法治建设的日程上来。但是,在我国,立法的实际效果和理想相去甚远。

二、提高我国公民法治意识所遇到的问题

法治不是简单地建立在法律规范的文字组合之上,在规范条框的背后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观念在支配、影响着它的实现。人的问题,即公民法治意识对实现法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成熟,这就要求将法治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法治意识理论的深化研究和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面来。要对中国公民法治意思的培育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首先要清楚我国在这方面既有的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据柯卫学者的总结,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中的问题主要在于普法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其不足则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缺陷和制度化的缺乏上。

长期以来,我国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守法教育”或条文教育,即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为主要内容,注重实体法的介绍而轻程序法的宣传;重视守法教育而轻视用法教育;重视法律义务教育而轻视法律权利的教育。在实践中即便是公民确实学到一些法律常识,却很难在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普法教育内容的缺陷主要缘于普法教育目标的偏差,大多数普法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法律规范,尤其是义务性、禁止性规范的灌输而忽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此外,普法内容也由于缺乏生动性、系统性、联系性而不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普法教育缺乏制度化。普法教育往往是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临时性、突击性的方式,普法效果甚微。由于缺乏制度化,在地方上,普法教育难以被重视。因此不管国家怎样重视普法工作,一到地方就变形走样,甚至被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地方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其实是在做形式工作,走过场。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基础”课时较少,教学方法落后。在普法内容上,往往注重普及法律知识,而忽视对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与渗透,公民难以知悉和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因此今后的普法宣传工作要贴近广大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把法律看作本身的需要。唯此才能塑造出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法律人格的知法者、守法者和用法者。如若不然,“失却了独立的政治、法律人格的法律意识,则依然有可能知识培养了“法奴意识”而非法治意识②”。

三、本土中国国民何以可以形成现代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作为意识的一种也具有外生性、反射性、接受性的特点,通过教育、观念变革等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完善成为可能。就中国的实际国情而言,法治意识在中国的形成已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一是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法治最具价值的思想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和制约,并从制度体制上对专制进行彻底否定,由此带来政治的民主化与权力的法治化。对自由、权利、公平、平等的价值需求,必然促成社会生活主体对法律的运用、遵守、尊重和信仰,在内心形成法治精神,进而成为社会主体普遍的、基本的精神观念与理智选择。我国政治的民主化正不断深入,此为其提供政治土壤。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主要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交换经济,重效率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规则是以公平、中立、理性为特征的法律,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只能是法治化的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目前,我国经济己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渐趋成熟和完善。此为其提供经济土壤。三是我国的思想界正不断开放。现在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大地解放了思想,西方源远流长的法治史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吸收的资源此为其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③。

四、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包括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西方法治意识是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积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公民意识、权利观念以及法律信仰等因素的形成,从西方历史实践可以发现权利观念和法律信仰是互动关系,权利观念的增强将导致公民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公民法律信仰的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公民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推动法治意识的增强④。

我国普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法治意识。我国法治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化的路径,时间的紧迫性和法治建设路径的自上而下特点,使得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等待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自发地形成发达的市民社会和成熟的公民意识。我国要做的,是要在普法过程中积极地培育公民法治意识⑤。结合我国实际具体而言,中国的法治化以政府推动型改革为主导,社会民间自然生成的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制度、规范的力量为辅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府主导力量不是统治者良善意愿的强加,而应是对社会需求作出的合理回应。正是这种具有特色的法治发展路径,决定了我国法治意识培育的模式是自发启蒙型和国家培养型模式的结合。

(一)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制度完善

制度完善,构建合理化的法律系统,从实证方面实现法律合理性,是法治意识在法律中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机制。实现法治,首先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问题,它要求立法要完备、执法要严肃、司法要独立、守法要自觉、护法要坚决。然后要强调通过人权保障来促进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通过完善民主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依赖感;树立法律至上以培养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通过公正执法以加强公民对法律的正义感,健全完备的法制来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感。

(二)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方法: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

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主要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观念更新这两种方法来进行。

1.培养教育:提高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基本途径。

中国的实践证明,由于普法具有直接有效性、成本低、快捷性等优点而被国家当作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和意识最为有效的道路所采用。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主要是通过普法教育、法学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层面来进行⑥。

(1)普法教育

公民法治意识现代化是大众普法教育的目标,途径为:

1)社会教育

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对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权利意识的培养。要转变长久以来的法制教育导向,变单纯的守法教育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从注重国家、集体利益的保护转到对公民个人权利保护的轨道上来,不断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要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不仅是法定的、固有的,而且是神圣的。

在普法体制上,应逐步实现普法教育制度化。“在当前普法教育的制度化首先意味着要制定一部结构严谨、内容和谐、体制科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普法教育的法律法规,把普法教育纳入法治轨道;然后还应当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普法领导机构组织制度、普法责任制度、普法考试考核制度、普法经费保障制度、普法教育监督制度等⑦。”

2)权力机关依法用权教育

权力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是否遵守法律,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公民的法律权威意识的形成和培育,权力机关必须接受普法教育,树立守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力。

权力机关应当首先遵从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次,权力机关及其行使者更需要接受现代法律教育,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形成现代法治观念,以法律约束权力,最终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以权力约束权力。

(2)培养网络法治意识

1)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或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学教育不仅培养一批自身拥有法治意识的社会成员,而且这些社会成员还可以用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法律素养去影响其他社会主体。

(3)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和提高现代法治意识的重要阵地。提高现代法治意识,应当从小抓起,从学生培养起,故学校教育不可缺少。又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代表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积极向上的,尤其是当它与主流社会法制精神相一致是,它对主体的行为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主体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推进法治的实现;反之,它会对主体的行为起消极的影响,抵触或破坏法律,甚至导致以身试法。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观念变革: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的有力保障

树立公民现代法治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⑧”进行观念变革。

“观念变革”要求摒弃法是“阶级斗争工具”等旧有糟粕的同时树立良法统治观念、法律最高权威观念等现代法治观念,实现从人治观念到法治观念的转变。要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通过长期的教育,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树立法治意识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的重要条件,法治观念的确立,首要的问题是要摧毁人治观念。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核心突破的方法,即彻底摧毁人们对权利的迷信和崇拜,确立法律的神圣至上观念。只有人们无限崇尚、信仰法律,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产生法律情感,提高法律意识⑨。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②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③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④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18.

⑤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⑥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66.

⑦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⑨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28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93.

[2]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190.

[3]柯卫.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求索.2006(12).

[4]柯卫.论普法中的公民意识培养――秋菊的困惑引发的思考.政法学刊.2007.24(4).

[5]刘星.中国法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梁治平.法辨――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7][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8][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王学栋.普法教育和公民法律观念现代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民意识养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问题;基本原则;新路径

法治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标志。而法治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其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规范个人言行举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人类运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遵守和服从法律法规规定、社会基本秩序,不仅能有效地捍卫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义务,还能避免其他违法之徒对自己的侵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级阶段,受法治体系改革深化和多元化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理想信念薄弱、法治意识淡薄的发展难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的地位、承担义务、享有权利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这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所在。公民意识是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公民意识的演变来看,公民意识受到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将抽象的理性的个体作为逻辑的起点,强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共和主义则是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来培育公民意识。

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模式已经基本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公民意识则是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建立的前提,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受到公民意识的影响。因此,大学的法治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应当包括法律理念的灌输、法律的实际操作与运用等方面,这是公民意识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公民理性认知与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

(二)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探索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新路径的意义

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因此大学还肩负着传播法律精神,培育公民意识的重任。而现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单一化必然不能适应公民意识养成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因此,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实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突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形成有根基的、坚固的、稳定的和理性的法治意识。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传统高校法治教育的局限性

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除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公民对法律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惯性思维之间充斥着矛盾和张力,导致高校法学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与制约因素。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守法教育为目标,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片面强调法学课本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内心信仰和感知教育。这使得多数大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果对大学生法律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不犯法”的层次上,则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不强,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总体上依然体现为灌输式的学校教育和并不系统深入的社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是比较欠缺的,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知法和守法的角度探索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迄今为止,从公民意识养成的角度进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讨论并不多见,对基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现的设计并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思路。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效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培育原则

法治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课程之一,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大学生的生活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教师在实施法治教育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与内在动因之间的结合性,将法律知识融入大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现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统一,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当中来。高校可通过对大学生法治学习环境的有意塑造,使大学生主动将法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法治教育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中,实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法治意识本身就具有非常浓重的实践意义,它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为当中。因此,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要跳出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怪圈,将实践教育环节充分融入法治理论教学当中去,逐渐实现法治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比如开展法律知识辩论大赛,开设法治意识宣讲,或举行与法律知识有关的答题比赛等,都能增强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能学以致用,提高法治教育效益。

(三)以培养法律信仰作为法治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普遍缺乏专业、丰富的法治知识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整体的法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提升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基本进程,大学教育者应该在注重法律知识传播的同时,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认知,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来促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

大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应不断拓展自身的法律知识层面,构建自己的法律信仰。

四、高校法治教育的新路径

虽然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仍然欠缺,隐性教育的不足、法律信仰的缺失以及法律实践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法制化进程的瓶颈。

(一)优化《思想道德c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增加法律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既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阔大学生法律视野

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来衡量。而且“95后”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加强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动第二课堂的力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校园法律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中得到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的力量,不断创新法律实践载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事务,并为其提供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等活动。同时,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作用,如以辅导员法律工作室为载体,一方面开展校内法律维权,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法律意识的培育,督促大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守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三)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生法律服务机制

高校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相当完善,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相对欠缺已经成为高校法治意识培育的短板。因此,学生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应该成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

唯有不断拓展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将法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建立更富实效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实践模式,才能使得大学生将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教学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宪法教育;宪法意识;法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146-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治意识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来看,培养未成年人从小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进而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也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充分考验和证明,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我国的实际,更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良法,宪法的这种根本地位也决定了宪法教育处于大背景下法治教育内容的核心地位,

一、宪法教育的重要性

(一)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关系

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意R是法律制度良好运行的精神内核,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国家的整体法治状况不仅依赖于公民是否具备一般的法治意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法治意识的特殊组成部分,法治意识与宪法意识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宪法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人权保障的重要精神动力。

宪法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基于宪法精神和内容而产生的理解、认同等思维情感,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和基础,宪法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初级感性的宪法心理,即对宪法现象直观、具体的意识,还包括系统、抽象的宪法理论,是在宪法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宪法的理性认识[1]。

(二)宪法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培育事关国家未来法治的普及程度,在国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应做出新布局,根据教育部新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我国当前法治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宪法教育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育上,而宪法教育应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国家最新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下面简称“七五”普法规划)也强调了要突出学习和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

美国关于宪法教育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他们有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人权法案的儿童适用版,省去了法律一般教材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法律名词解释,为儿童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例如,该法案的第一条在儿童试用版里是这样讲述的:“国会不能就你的制定任何法律,或者阻止你信仰自己的宗教,阻止你说你想说的话,或者不准你发表你想发表的东西(例如在报纸和书籍中)。国会也不能阻止你和平地集会,要求政府去改变某个事情”。美国的儿童普法教育它不要求儿童理解宪法文本中的有关国家制度等复杂的概念,而是把相对简单的人权修正案告诉他们,提醒他们注意政府和司法机构不该做什么[2]。

二、宪法教育的目标

(一)了解宪法的发展过程,尊重宪法

翻看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关于对宪法的传授大多是我们都熟知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口号式的定义。这一条文式的教育不利于孩子在法治教育的初期产生宪法心理,所以应该在宪法常规教育中渗透相关的宪法历史发展过程,使孩子从对宪法的感性认识出发,增强宪法意识。理论上来说,有国家才有法律,逻辑意义上,宪法要早于国家产生,宪法的实质内容是国家统治机构及其权限的划分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限制国家权力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民权利在宪法中居于核心地位。近代宪法的产生是出于西方国家基于对人性弱点的认识而建构的,出于防止权力为害,保障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的考虑而建立的,在介绍我国宪法发展历史的同时,可以和英美等国家的宪法发展历史做比较。当然最基本的是培养对国家的基本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了解,还应该培养对宪法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二)促进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法治观教育;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32-0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就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1]。大学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开展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及其效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一、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学生遵纪守法教育是重要内容。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法治观念也是得益于此。但是,从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与他们所接受的遵纪守法教育不相吻合,知行脱节的现象突出。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匮乏

一个公民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具备法治素养。从1986年起,教育部在大学里开设法律课程,就已经“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坚持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但是,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定的法律知识。从大学非法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来看,涉及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只有唯一一门,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们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中看到,在内容设置方面,介绍了法学基本理论、法治的基本观点、我国部分的法律制度概况。由于该门课程既是大学公共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法律部分的内容又较为枯燥,考核方式单一,以进行试卷笔试为主。大学生只需要熟记背诵,就可以获得很好的考试成绩,也就不自觉地认为这门课程是生硬的说教,考试就是挣学分,更不要说学习法治精神和部分法律的知识,因而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不浓、效果欠佳。

(二)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法治观念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3]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人们的法治观念起着抑制作用。尤其是“人治”、“人情”等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深刻,以家长制、宗法关系等旧思想为代表,已经浸润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而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时间尚短,社会上“权大于法”,办“人情案”或“关系案”等负面现象时常出现,这些现象影响着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因此,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的法治建设状况,也表现出了模糊的态度。据调查显示,当询问到大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状况的认知程度时,“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回答说‘知道一点’。”[4]部分大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非常弱,用法维权的行为更少。面对涉及到自身合法利益和法律问题时,他们更多的是采用“跑关系”、“跑人情”、“花钱请客送礼”等方式处理,有的甚至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三)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缺乏

现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物质产品较为丰富,且宣扬个性的社会,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守规则的心理,无视法律法规,大局观念、整体意识薄弱。他们成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敢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欠缺鉴别能力,容易受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一些负面因素的,因而失去判断能力。有部分同学受社会上错误言论的“蛊惑”,认为只要我不违法,我啥事都能做,法律就跟我没关系。这些错误思想在他们当中有一定市场。他们时而讨论这些问题,对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不够自信,对社会主义法治不够自信,这些都是大局观念、整体意识不够的表现。

(四)日常生活中的不法治现象,削弱了法治教育的效果

只要是“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等等,明知违规不合法,也给“开绿灯”办理,这种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并不少见。近年来,高校被频频推上被告席且败诉的案例一直不断,高校学生管理与法治精神不吻合的现象突显出来。个别人为了某种原因为违纪违法的学生求情、徇私庇护学生、不按法律原则办事、重罪轻罚、有罪不罚、内部解决等等现象,使大学生成为可以不守法的特殊人群。这些现象违背法治“平等、正义”原则,传达出的对法律权威的轻视,摧毁了青年学生不甚牢固的法治观。这是一个应该严肃对待的问题。高校依据法律法规和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但存在理解认知偏差、有章不循或难循、跟不上现实变化等状况,更多的是人治而非法治,因此,某些制度也就难于达到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遵纪守法意识的目的。

二、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建议

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5]针对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在关联,通过“理论教育”和“依法管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系统化、常态化和动态化。

(一)重视法律知识课程,做好法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6]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观教育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促使学生“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精神的教育。对该门课程教育效果评价的具体考核方法,就是使用考试检验教育效果,并且绝大多数新生的考试成绩都能够达到优秀或良好。仅从考试结果这一角度来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成功的。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理论教育与大学生行为表现的差距。法治观教育首先是要落实到法律知识的教育上,让大学生不仅具有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同时掌握部分具体的法律知识,尤其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例如“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等,教育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法律。对于非法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法律学习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必须通过加强该门课程的教育,使大学生增加法律知识积累,大学生才有可能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治观念,进而促进他们养成法治行为。

同时,在日常“形势与政策”课中。它主要是对党和国家的时事进行学习,很少涉及法治观教育。在其余时间内,虽然要求学生自学,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法律或法治置之不理,更不用说自律。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更应该长期将“法治”观念作为重要内容。

(二)严格落实依法治校,注重法治实践

法治观教育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校园法治实践,使法治观教育更生动和形象,实践案例能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观念和法律规范。高校实践法治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活动等,形成多种形式的法治实践。其中,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法治实践是确保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重要保证。法治观念所要求的大局观念及整体意识要从日常管理做起,使他们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法治原则或精神办事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管理中,要有意识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注重法治实践,依法、依规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7],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用说教方式进行法治观教育,远远不能与现实的法治实践相比。他们有着一定的民主和法律意识,不光在看你老师怎么说,更看重老师们是怎么做的。只有通过法治实践,培养他们的法治观,要帮助他们养成“懂法律、循程序、尊法理、守制度”的法治行为。在日常的纪律教育中,一定要体现法治原则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及学生管理,就是要使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很好体现规范意识与大局意识,使法治观念的培育更具科学性与长效性。

(三)运用各种载体,建设校园法治文化

高校应该以依法治国为契机,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观为抓手,充分利用好校园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地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8],“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9],渗透到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法治环境建设,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中体现出法治的“人本”关怀,形成“民主、和谐、平等、公正”的法治环境。结合大学生实际的方式方法,开发符合大学生性格、行为特点而他们的新载体方式。新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载体,“深刻地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政治认同和价值判断等”[10]。在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上,高校可以有重点地建设网络法治教育载体。以校园网为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平台主阵地,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国家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法治观念。另外,也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载体,使他们在实践参与中自觉提升法治观念。

(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法治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观教育的直接主体。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首先要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抓起。培育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又要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建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意识。在大学中,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管理者,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管理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11]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和教育;对学生的违法行为,有必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运用法律处罚这一手段,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此过程中,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避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否则,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因此,法治观教育的成败关键是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师和学生管理队伍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实现学生工作管理法治化,就能落到实处。

三、结语

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协同努力。“我们要持理性的态度,既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善于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2]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既要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改进,也要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是理论教学与管理实践的结合,也是在方式方法与时代潮流的结合。法治观教育的改善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01).

〔3〕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4〕杨冠声,尚绪芝.大学生法治观念的一般调查与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6).

〔5〕〔6〕〔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7〕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0.

〔8〕.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9〕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J].云南教育(视界)2013,(2):15.

〔10〕王学俭.李迎娣.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调适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2):192.

〔11〕邹再金,陈立言.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的“三维”机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民;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对农民的法治意识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法治意识这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法治的观念、知识、思想和心态的总称,它主要是指民众对法律的情感、对法律现象的评价和对法律规范的理解,这种意识属于较高层次的意识,它反映的是公民对法律规范认识水平的高低以及由于此种认识而产生的对法律情感的好恶,法治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健康运转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主要包括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对法律的情感、对法效果的期待、对法行为的评价、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看法等。

一直以来,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中国发展的大局。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农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是其中的重点问题。加强对农民法治观念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学界对农民法治观念大量研究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期望能让研究者对前期的研究成果有个比较系统的总览,进而对学界下一步的农民法治观念研究提供支撑。

一、 农民法治观念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在我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城乡一体化与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社会环境以及历史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在相当程度上还落后于城镇居民,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加强对农民法治观念的研究,提高和改善农民法治观念,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环节。

新形势下,国家的法治化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培养农民正确的法治意识,引导农民开展合法的生产活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围绕做好“三农”工作,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农民的法治观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素质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法律精神与文化,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的法治化进程,而且是和谐农村构建中持续发生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农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也比较淡薄,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够,在面对法律现象时不能正确认识事件性质,更不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法律抵抗不法侵犯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有的甚至因不知法、不懂法而陷入法律制裁之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培养新农民。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必然选择。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下的新农民,必须不断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必须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农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使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农民在思想上做到懂法、知法,在行为上做到守法、护法,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农民法治观念基本现状与问题研究

王永明、李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原因探析》中对农民法治观念的现状作了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分析。其积极方面体现在: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法治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从1986年开始到现在,长时期的普法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法治意识的提高,农民对法律、法治的认识在不断发展、深化;农民法治观念现状的消极方面包括有:轻法意识、轻诉避讼意识、重情意识、重权力轻权利意识、清官意识等。

陶爱萍在《对农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来自江苏农村的实证究》中提到,当前,我国农民的传统法律观念正逐步被现代法治意识所取代,这也是我国农民法治意识的积极发展方面,主要包括有:1.农民对法与法治并非一无所知,当前农民对法律与法治的了解逐渐增多,对其认识也较以往全面、科学;2.农民对法与法治不再排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治理念逐渐被农民认同和接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农民的共识;3.法律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法律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超过了权力、政策以及乡规民俗和习惯,大多数农民都不再“轻法”;4.农民的守法意识有了很大提高;5.农民对待诉讼的态度逐渐理性。

刘荣华在《当代中国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研究》一文中从农民接受法律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农民的法治观念现状,其观点主要有:1.受教育者主体法律素质偏低;2.教育者主体缺失;3.教育方法缺少多样性;4.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5.教育环境复杂等方面。

张建华在《村民自治进程中法治意识问题研究》中对农民法治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也概括为:1.缺乏对法律的有效认知和认同;2.轻法意识普遍存在;3.重权力而轻权利;4.畏法意识也有存在;5.避讼息诉意识仍很普遍;6.人治意识影响依然较深。

李育全、马雁在《农民法治观念的误区及其引导》中针对农民法治观念中的几大误区进行概括论述,主要观点有:1.在农民的法治观念中,相信人比相信法律更重要,缺乏法律至上的观念;2.相信政策比法律更有效,农民对政策持肯定态度,而对法律持怀疑态度;3.农民的道德情感重于法律理性,法律道德化的倾向十分明显;4.农民主动参与法治建设的程度还很低,被动适应我国社会法治化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5.希望严惩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渴望实现法治的愿望与潜意识中规避法律的双重法律心理并存;6.农民相对更注重法律调整的结果,而轻视法律调整的过程。

李友谊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中,以我国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分析在这一进程中农民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其观点主要包括:1.农民法治观念整体上比较淡薄。一方面,法律在农民心中还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农民对法律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农民普遍权利意识淡薄,缺乏维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不完善;3.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4.农村民主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增强农民法治观念解决的对策研究

王春伟,郭国庆,丁照勇在《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思考》中针对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强农民法治意识提出如下对策:1.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夯实经济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2.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政治基础;3.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打好文化基础。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活动内容;4.大力发展农村学校教育;5.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6.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奠定制度基础;7.完善农村法制体系建设,健全法制基础。

李育全、马雁在《农民法治观念的误区及其引导》中提到,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要做到:1.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一手抓”农民法律素质的培养;2.加强乡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依法治村、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树立守法、用法的典范形象;3.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理性精神,提高法治意识,塑造新型的现代农民;4.加强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农村法治环境,引导农民树立法律至上的信仰。

贾翠,张国民在《新时期农民法制观念教育的路径探析》中对于解决农民法治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农民法治观念提出对策分析:1.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农村法制法规建设;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农村普法队伍建设;3.注重适当投入,促进农村普法硬件建设;4.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农村法制宣传活动;5.搞好基础工程,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戚忠娇、王河在《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中,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提高农民法治素质提出了对策分析:首先,健全法律运行机制,使农民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其次,改善普法方式。最后,为贫困农民提供特别法律援助。

王传开在《我国新时期农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开展农民法制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从宏观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制定农民法制教育规划;深化农村法制教育活动;建设农村法制教育队伍;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法治服务力度;强化农民工会组织建设。

四、农民法治观念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上观点对于我国农民法治观念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农民法治观念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借鉴。但是在这些观点研究中,对于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往往只是侧重于进行法治宣传。但是法治观念的形成不只是单向的教育和灌输过程,它同样需要受众自觉接受的意识。所以片面强调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而不考虑农民的心理反应,教育与宣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五、我的研究思路

对农民法治观念进行研究,首先对法治观念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分析研究这一现象的背景,并阐述其必要性。其次,对当前构建法治社会进程中,农民法治观念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主要包括:缺乏对法律的有效认同;人治意识影响较深;法律道德化的倾向明显;重权力而轻权利;法治教育环节问题较多。最后,根据农民法治意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政治基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奠定制度基础;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引导自觉接受法治教育;完善农村法制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李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原因探析[J].学术交流,2010,01:57-61.

[2] 陶爱萍.对农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来自江苏农村的实证研究[J].行政与法,2008,12:67-70.

[3] 刘荣华.当代中国农民法律素质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张建华.村民自治进程中法治意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5] 李育全,马雁.农民法治观念的误区及其引导[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89-93.

[6] 李友谊.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前沿,2013,07:36-39.

[7] 王春伟,郭国庆,丁照勇.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法治意识的对策思考[J].理论月刊,2009,09:166-170.

[8] 贾翠,张国民.新时期农民法制观念教育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9:121-122.

[9] 戚忠娇,王河.提高农民法治素质培养新型农民[J].神州,2013,03:164.

法治意识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法制教育 高校 目标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相提并论。要求“深入展开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既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对象,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I卫者。”大学生既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对象,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高校法制教育是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这对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工作、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高校非法学专业普法教育的现状

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行普法教育,至今已迎来了第六个“五年普法”教育阶段。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在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指导下去实施法治,而树立法治意识必须进行法治教育。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自身法治意识的程度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水平;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法治意识程度以其特有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法治意识水平;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在未来的国家生活中将发挥主导作用,其自身的法治意识水平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程度有决定作用。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中的作用。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大学生的普法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导致大学生普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现在的很多学校都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因此如何加强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普法教育问题更加突出和紧迫。

二 、高校法制教育应该突出宣传的方面

第一,法律规范的认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所以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规范的意义和内容。一是要让大学生认识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是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 第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法治意识的树立在现实中表现为处理问题的法治思维方式上,所以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用法律家意志,而道德的或情感等其他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于缺少法律的规范、原则、理念作为标准,来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还包括法律处理问题的过程要讲程序,违背程序也会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挑战。

第三,坚定法治信仰。要使法治落到实处,除了法律规范的理性认知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外,还必须要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知道信仰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建议

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当时时处处进行,注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结合起来,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第一,加强法律课程的时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才能满足大学生执法守法的需要,实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根本母的。

第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教育氛围。高校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努力创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法治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法制教育实践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现在,我国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和思想伦理观念急剧变化。为此,高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预防和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行为,从而巩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需要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会上的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最终逐渐使大学生犯罪现象不再频繁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英杰,中国教育报,2004-11-21

上一篇:节能减排管理范文 下一篇:境外项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