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实务心得范文

时间:2023-10-09 17:06:09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1

一、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必要性

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民关注的焦点,直接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应当看到,在一些村财务制度不落实、财务公开不规范、会计队伍不稳定、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因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引发的干群关系紧张、农民集体上访等现象时有发生。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统一核算和监管,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推行村级政务公开,增强广大农民参政议政能力,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强化村级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合法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行为,有效控制农村村级债务增长,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指导思想:以学习实践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完善村级财务监督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村级资金属全体村民所有,其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平调、挪用或拆借。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确保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监督权、收益权、处置权“五权”不变,切实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民主自愿的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必须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行政命令,强行;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三是独立核算原则。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后,必须按村建帐,单独核算,村级原财务独立核算主体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

三、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主要内容

村级财务实行“五权不变,依法委托制”。成立村级财务委托中心,实行统一设账、电算化管理。村级财务及资产经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员(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与乡会计委托中心签订委托协议,依法建立委托契约关系,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

乡财政所和农经站合并为财经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村级会计服务工作,乡镇成立委托中心。由六人组成,设中心主任一名,副主任兼总稽核一名,会计2—3人,出纳一名,人员由财政所和农经站人员组成,各村仅保留一名村报帐员,负责本村报账工作。会计委托中心主要村集体会计账目、村集体资金、会计档案以及会计信息等。

(一)记账。乡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按村设立账簿、账表等,并根据各村会计上报业务进行审计并作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整理、装订会计档案,定期出具内容全面、详实的财务公开榜,指定专人张贴到村务公开栏。村级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现金日记账、实物资产台帐、农户往来备查簿、劳务登记簿等。

(二)村级资金。村集体资金属于全体村民所有,必须全部纳入乡中心监管,不得设置账外账。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和上级扶持属于村级的资金也必须纳入乡中心管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只能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级办公经费。“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村内兴办集体生产生活和公益事业。

(三)会计档案。乡委托中心要按村及时整理好会计档案,装订成册,统一保管,不得散失、毁损。要购置必要的会计档案柜,制定完善的档案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专人负责。

(四)提供会计信息。乡委托中心要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编报、提供真实完整的各类会计信息,以保证上级业务监管和群众监督的需要。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10日)

各乡(镇、管委会)要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各村广泛宣传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目的意义,打消村干部和群众的顾虑,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

(二)组建机构阶段(4月11日—4月30日)

各乡镇(管委会)要在村级财务“村帐乡管”基础上,成立“村级会计委托中心”,设立村级会计服务大厅,配备必要的计算化软硬件等设施。选调人员,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三)具体实施阶段(5月1日—6月30日)

1、签订委托协议。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由委托中心与村委会签订书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实行依法委托。

2、清理财务。确定实行会计委托的村,要按规定时间冻结财务账目,组织村两委成员、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财务清理小组,对村级财产物资、现金存款、债权债务逐一清理核实,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在此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移交手续,做到清理一个,移交一个,巩固一个。

3、规范核算程序。村级提出方案(年初召开财务收支计划会议)经济业务发生经手人签字(盖章)报账员审核签字村财务负责人审批民主理财组织、廉政监督员审核会计委托中心稽核会计委托中心出纳凭据支出乡委托中心会计审核记账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公开栏进行公开整理会计档案归档。

4、健全管理制度。各乡(镇、管委会)村级会计中心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村级收支预决算、开支审批、债权债务审批及资产管理等制度,加强村级收入管理,建立村级收入档案,防止收入不入帐、坐支现象的发生,确保村级资金及时足额纳入账内管理。建立村级举债申报制度,坚决控制村级新增债务。乡镇中心的村级资金,必须按村开设账户,专户存储,实行双印鉴管理,严禁截留、挪用,也不得在各村之间调剂使用。村级大额开支实行用款审批制度,发生大项开支必须按照规定标准和审批程序办理。

5、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强化民主监督。建立定期民主理财制度,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二是强化业务监督。乡中心会计要切实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要坚决退回补办。三是强化审计监督。要结合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防止挪用侵占村级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村级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四)总结验收阶段(7月1日—7月31日)

200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村级会计委托工作,7月份组织对开展“村级财务委托”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务求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取得实效。

六、加强对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的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村级会计委托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成立吴忠县推进村级会计委托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xxx县财政局局长

xxx县农牧局局长

xxx县财政局副局长

成员:xxx县监察局副局长

xxx县农牧局副局长

xxx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xxx县农牧局农经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主任由xx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吴忠县村级会计委托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实施工作。各乡镇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确保我县村级会计委托制工作有序进行。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2

【摘 要】 农村财务规范化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促进财务规范化。文章从财务公开、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等角度对该制度下如何促进财务规范化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关键词】 农村财务; 规范化; 村级会计委托

一、前言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管理规范化可以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全国出现了村账双代管、村账乡管、村账站审、会计委派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等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内学者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充分研讨,张楚堂等(2006)认为,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目前治理我国农村财务混乱的有效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委托乡(镇)经管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乡(镇)、村两级的双重监督。该制度下,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实行多级监督,建立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模式目前在浙江、山东大多数地区实行,截至2009年2月,山东省79.6%的乡镇已实行村账委托制度,其中,青岛、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地区100%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效果显著。

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财务规范化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保证财务公开,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管理,规范财会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从机制上保证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实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的有力保证,是村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基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需要对各村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严格的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程序严格,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排除了村干部的干预,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将村级的理财权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依法行使会计职能,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为实行电算化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规范了会计行为

该制度下区域集中,管理集中,应用集中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电算化可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为农村数据和业务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解决良机,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可以利用电算化进行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遏制乱收滥支;可以利用电算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动态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可以标准会计科目代码、资产编码,为实现业务标准化打下基础;电算化下可以实时查询,有利于上级部门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及时决策;有利于完善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可以进行触摸屏查询,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电算化有利于实行网上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有效监管、支持农村决策的目的。

(三)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财务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稳定财务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传统村账自管模式下,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个人意志,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调到会计岗位上来,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公开选拔农村会计,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免职等必须履行公开选拔、考核、审报手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使会计人员认真负责,敢于监督,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形成一支稳定、精干的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四)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委托制下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决算制度等;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利于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使用资金;有利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好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支出管理。

(五)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强化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促进财务规范化

该制度下可以实行多层监督。一是群众监督,每村建立3-7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乡镇会计监督,会计对村里上报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审核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专项审计,对村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责任审计。通过多层监督,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与财务审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规范化。

三、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财务规范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章丘市从2002年开始就成立记账中心,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历时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908个行政村的账由83名记账中心的会计承担,全面实现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其基本做法为:

(一)建立“农村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垂直管理,实现会计专业化,高标准搭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平台

他们本着“规范、安全、方便”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利于群众办事、交通便捷的乡镇驻地建起了硬件设施完备的记账服务中心,全市记账中心建筑面积达3 000m2,市里统一配备了微机和专用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加大监管力度,市财政、农业部门分别建立了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行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

(二)择优录用,选好会计人员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核,选拔出83名会计,并设人才预备库,由市政府与其签订招聘合同,定期培训,由市、乡两级共同组织考核。高素质、专业化会计队伍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由于村干部直接任免会计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弱化的弊端,为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清产核资,移交账款

各村清产核资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得群众同意后办理交接手续,记账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账簿,承担起会计业务的核算任务。

(四)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有集体现金收入一律进记账服务中心村级账户,所有现金支出一律从记账服务中心村的账户划出,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存在,避免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五)规范村干部权限,强化村级事务管理

支持和强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级土地发包、水利工程等村级事务,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民主监督落实机制,使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抓好三层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一是群众监督。坚持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村民理财小组介绍信,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询。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定期对财务进行业务审核,实行谁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组织专人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由于加大了审计力度,一些不合理开支被取消,全市每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8 000多万元。

(六)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章丘市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实现运作规范化。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报账员职责》、《记账中心考核办法》等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统一规定各村的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本村的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在由当事人、村主要领导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三是统一全市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规定每月的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四是各记账中心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采用专门的铁柜,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章丘市实行农村财务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财务不清造成的种种矛盾,理顺了干群关系,堵塞了财务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156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5.7%和7.9%,全市农村出现了蓬勃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财务规范化任重道远,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农村财务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对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54-55.

[2] 李瑞芬.新时期农村财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66-69.

[3] 苗宏.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路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7(3):87-88.

[4] /ms/snwt/a/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3

一、完善村(社区)级集体资金管理机制

村(社区)级集体资金主要由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奖补建设资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农民集中居住区资金、资产租赁收入、资源发包收入、土地补偿费、各项政策性返还款及扶持资金、各种奖金、组织费、手续费等构成。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是村(社区)组集体资金的管理主体,要进一步强化对村(社区)级集体资金的统一管理。坚持实行“村有镇管”制度,现金解交率必须达到100%,村(社区)不得以任何个人或集体名义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公款私存、搞“体外循环”。

(一)规范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根据文件规定,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村级集体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要在村账镇的村级账户中设立村级财政转移支付核算专页,单独核算。确保村级账户核算的内容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侵占、平调、挪用和抵扣。

农经、财政等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加强协调,做好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只能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级办公经费,不得突破或串项使用,余额结转下年。由于五保户数量村与村相差比较悬殊,因此,对五保户供养经费采取全镇统筹负担与各村负担的办法。

(二)规范村级一事一议资金管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建立的农民投资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农民负担制度。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严格的上限控制,以村为单位,不突破一事一议筹资每人20元,筹劳每个劳力8个工日的标准。

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村内兴办集体生产生活和公益事业,并坚持先急后缓的原则,按照年初议定的使用项目在限额内作出安排,实行项目化管理。5000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全部实施招投标手续,并施行项目监理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镇农经服务中心对一事一议资金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要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使用情况的审计,所有审计都要形成审计报告,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按规定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规范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资金管理。村级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相关资金收支,全部纳入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实行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扎口管理专项核算。包括各村(社区)收取的农民入住户交纳的区位优势费、公共设施配套费、购房定金、原住宅拆除保证金、开发商交纳的土地流转补偿费、征地费、建设保证金、社会捐助款、各级政府的财政补助、修缮房屋的超标拆除保证金等。

(四)镇属各部门(含市直管部门)到村的资金实行一个漏斗向下,全部纳入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实行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扎口管理,包括各种奖金、组织费、手续费、代办农户的补助、补偿款等。

(五)规范村级其他资金管理。村级其他资金包括资产租赁收入、资源发包收入、土地补偿费、各种政策性返还款及扶持资金等资金必须纳入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实行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扎口管理,所取得的收入必须全额进入村级账户统一核算,不得设账外账。

二、实行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

(一)年初各村(社区)必须按照“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全年收支预算方案,原则上不得赤字预算。由监委会、村民主理财组织审核,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人会审议表决后施行,并报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备案作为收支审核依据。不得兴办预算外的项目;

各村(社区)按照年度收支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批准的年度收入预算,认真组织计划内各项收入,保证年度计划的实现。各项支出必须按照年度支出计划,实现定项限额使用,如遇有重大特殊情况或计划外重大支出项目,必须在确保年度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履行追加程序。

(二)年终,各村(社区)必须根据真实、准确的要求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要将年度收支情况编制决算报告,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报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备案。

根据《南通市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筹集使用实施办法》的规定,各村(社区)要按照规定,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预(决)算。年初,对当年一事一议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根据使用金额的大小及报批权限进行预算,超过5000元的工程一律实行项目化管理,履行立项、申报、审批、实施、验收手续。使用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建设事项,列入小型项目和用工管理,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要对相关业务审核把关,确保各项业务手续规范、齐全。年终要将立项和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决算,并向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布。

三、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

(一)规范村级收入管理

1、村(社区)所收取的全部现金、有价证券必须在三天内送交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代管。村(社区)平时开支所需现金坚持先缴后付原则,实行收支两条线。与单位结帐数额在500元以上的一律实行非现金结算,通过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划款结算。严禁截留收入,严禁坐支,严禁私设小金库,严禁公款私存,违者视作挪用公款,按发生额的5%对当事人处以罚款,触犯刑律,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镇机关各部门(含市直管部门)应发给村(社区)的服务(组织)费、手续费、奖金、补贴、补助等,由各部门根据各村(社区)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结算到村,一律实行非现金结算,附结算清单将款直接汇至农经站村级资金帐户,进村帐统一核算,违规的对部门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处以5%的罚款。

3、改革征地、用地补偿费、青苗补贴费及土地租金结算办法。今后国家和地方征用和租用村(社区)组集体土地应发到村(社区)、组、户的一切款项,不得与村(社区)直接以现金结算,全部划至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村级资金账户。村(社区)组需发到户的各项资金由村(社区)核实到户数额,造好清册送交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后报镇政府批准,转入“一卡通”存折发放到户。

4、强化用工管理,改革用工结算办法。今后,村(社区)、组用工实行招标承包办法,统一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开派工单用工,明确用工数量、用工价格,重大工程用工列入项目化管理预算范围,减少和杜绝浪工、人情工。各村要及时记载用工使用登记薄,做到日清月结。由村(社区)监委会、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并向村民或村民议事代表公布,报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后,转入“一折通”发放到农户。

5、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限额。各村(社区)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000元,超出限额部分的现金必须及时送交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代管。

(二)规范费用开支管理

1、村(社区)干部报酬实行结构工资制,即由基本工资、年终责任制考核工资组成。工资来源:一是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干部工资补助部分,二是从各村(社区)当年村营收入净收益中提取的部分。奖金、组织费、手续费不列入村(社区)干部工资分配总额计算。

(1)按文件规定,村(社区)定编干部的基础工资分别由市财政部门按月上卡;考核工资由村(社区)严格按村(社区)年初干部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得分进行结算,核算到人,报镇财政所、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镇政府审批后,然后报市农工办审核备案后,财政转移支付部分由市财政部门一次性打卡到人;村营净收入中提取的工资部分由村发放到人。

(2)奖金、组织费、手续费等服务性收入分配。由镇各部门划转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后,村(社区)按干部完成的实绩分配到人,报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批后发放到人。严禁不入帐先分配和谁分管谁得益,违规者作贪污论处。并对当事人处两倍以上的罚款。

2、村(社区)办公经费一律在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支付,村级不得自行报支办公费。(1)报刊、杂志订阅费直接由市级专户拨付给征订单位。除此以外,村(社区)内不得私自公费订阅其他任何报刊。(2)村(社区)正常所需的一切办公用品全部到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申报领用。帐据费、村务、财务公开资料及打印费和电脑耗材费用实报实支,由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办理。(3)村(社区)不得擅自印刷物品,需印刷物品的村(社区)由村(社区)向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申报,由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办理,私自印刷物品不得报支。(4)村(社区)办公物品采取村申报,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采购,定期公布结帐的办法执行。

(三)镇机关各部门(含市直管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向村(社区)摊派筹集任何费用,不得向村(社区)收取任何捐资、赞助费;违者除责令全额退款外,还将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当事人经济责任和纪律责任;对村直接批准及经办的责任人分别处理支付额10%的罚款。在镇审批的工资总额中扣除。

(四)严密村级资金拨付手续。村(社区)资金的使用实行由村(社区)在年初预算内提出申请,由村(社区)经管员填制取款凭证,村(社区)合作社社长签注意见,报镇审批后,一律由村(社区)经管员到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取款。

(五)凡是支出凭证都必须要素齐全,村(社区)取得的原始支出凭证和非原始支出凭证,必须由经手人、证明人、付款人签字,村(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和村(社区)民主理财人员审核签字,加盖村监督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印章后由审批人审批,报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加盖凭证审核专用章方可支出。需要注有附件的凭证,必须有附件附后,附件要内容真实、完整,注明事由,经办人签字。要素不全而会计人员已入帐的,对村(社区)会计人员及镇记帐员各处以20%的罚款。

(六)组级无权直接开支现金,所需开支项目,必须先报村(社区)经管员审核并经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审批备案后方可实施。备案表附在开支凭证后面经审批向会计报帐。

(七)开支审批权限。200元以下的由村(社区)经济合作社社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支笔审批;200-1000元由村(社区)主要干部会签;10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附议事代表讨论记录;村(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需在支出的每张凭证签字后方可入账。

(八)严格控制村(社区)招待费。村(社区)不得报支行政招待费,确实因接待及招商引资等所需的招待费,根据各村(社区)当年取得的村营收入确定数额,分段计提。标准为:20万元以下的计提10%;21—30万元以上计提8%,31万元以上计提5%。超过限额的由村(社区)合作社社长和经管员两人承担,村不得报支。结余部分实行集体与村(社区)合作社社长及经管员5:5分层。由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把关。如发现采取不正当手段在其他科目中报支招待费的,将对当事人予以严肃查处。

镇机关人员(含市直管部门人员)的用餐一律到政府食堂或部门食堂,不得到村(社区)吃、拿、卡、要,增加村(社区)负担。违反规定者一经发现将由镇纪委直接查处。

(九)严格控制村(社区)干部电话费。电话费实行限额报支,标准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兼职的不重复享受)每月报支100元;经管员、副书记、副主任每月报支60元:其他定编干部每月报支40元,村有固定电话的所有干部减半报支,年终一次性办理报支手续。

(十)在村集体资金中不得报支以下费用:(1)村(社区)干部住宅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器材购置费、月租费;(2)各种未经批准的捐赠、赞助费;(3)未经镇政府审批的各种津贴、补助;(4)未经镇政府批准的部门摊派到村款项;(5)个人订阅的报刊杂志费;(6)村干部个人负担部分的养老保险费;(7)垫交垫支结息款、手续费;(8)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费;(9)党员开会工资;(10)村(社区)干部工资超分配及超编制干部工资等。

四、关于建帐核算及凭证管理

(一)建帐核算

凡村(社区)组一切收支必须通过村级总分类账核算,私设帐外帐将按《会计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进一步完善"村帐镇"制度。村(社区)集体各种收入和支出,由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以村为单位分别设置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实行电算化。各村只设现金、交镇代管日记账和内部往来台账。各村(社区)经管员负责村内凭证收集和整理,并及时登记现金、交镇代管日记帐和内部往来台帐,坚持做到每月与镇记帐员做好凭证交接工作,并办好交接手续,镇记帐员必须及时、准确地记全各自分管的帐目,于每季末将会计资料反馈到村(社区)进行公开。

(二)凭证管理

严格票据使用管理。村(社区)所使用的一切收款凭证,都必须是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领用登记过的省监制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结算凭证》和省农民承担费用专用票据(电脑打印),村(社区)在使用时也必须实行领用登记,用完销号换领。村(社区)不得私自购买收款收据,私自购买的收款收据不得入账。

规范开支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必须是经工商、税务、及财政部门监制的凭证,普通收款收据不得作为开支凭证入账;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是正式付款凭证或支出证明单,严禁白条制证。

五、关于财产物资管理

各村(社区)要加强村组级财产物资的管理工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劳动资料,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必须列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对接受捐赠的财产物资应及时入帐,记入相关科目。对竣工基建项目要及时验收决算,并转入账内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下的财物,要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好财产物资台帐。并明确专人保管,落实保管责任。

各村(社区)要认真进行清产核资工作,做到账物相符。对于有账无物的资产,要进行核实,查明原因。因管理不善,造成财物损失或遗失的,要追究保管人的经济责任。对有物无帐的资产,要按现行价值补记入账,确保集体资产真实、准确。

各村(社区)要盘活现有固定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可以承包的资产,履行合同进行发包,对集体确实不需要的固定资产,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可以合理折价变卖。其中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应由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查,并经镇政府审批同意后,履行评估、拍卖等程序。财产物资的承包、出租、出借,要签订协议,合理收取承包金、租金和占用费,协议由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鉴证。

六、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和责任审计监督

完善村级财务和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对村(社区)财务要定期进行审计,同时对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合同的履行等一并进行审计。在审计中查出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要责成责任人如数退还。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集体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合同约定履行执行不力,导致租金、承包金等资金不到位,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将追究其村(社区)主要责任人的渎职责任。涉及村(社区)干部及相关人员违法乱纪的,要提出处理意见,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审计工作结束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应及时将审计结果向镇党委、政府提交书面审计报告,同时报市农工办备案,并向当地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七、严格执行政策,努力化解村级债务。

今后村(社区)不得发生新的债务,年末余额中发生新债务的,按照新增债务总额给予村(社区)主要干部10%的罚款,在当年审批的村干部工资总额中扣除;对历年村部的工资记入借款或投资帐户的,必须从借款或投资帐户中剔除,转入应付干部工资帐户,村不得支付利息。历史上已在帐内反映形成的借款并约定计息的,今后一律按银行同期同档存款利率计息,超额支付的利息由经办人、审批人各负担50%,在各人工资中扣除。没有在帐内反映借款本金的,一律不准报支利息。

加大清收村级债权力度。对各类拖欠款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催收,限期归还,使村级债务尽快得到化解。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必须在认真核实、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由村(社区)提出书面意见,经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审核,经镇政府审批盖章后予以核销。任何人不得擅自决定应收款项的核减。

八、开源节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各村(社区)要积极发展村域经济。要合理利用现有“三资”,做到物尽其用,想方设法增加集体收入。对农村集体资产转让金、租赁费、承包费、投股分利等集体收益必须按时足额收缴,不得擅自进行减少集体收入的合同变更。土地征用费应按政策规定进行分配。各村(社区)要根据省确定的村营收入口径,完成镇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认真抓好增收节支。各村在抓村营收入的同时,要履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村级收入净收益比重。年终在村营净收入中,可提取20-40%用于村(社区)干部工资。

(三)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土地租金必须严格按合作社章程的规定足额分配,打卡到户。

(四)各村(社区)年终获得的岗位责任制结算奖金,经镇政府审批后,各村必须在当年收支盈余中支付,不得超分配,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举债发奖,不得挂账,下年度的收入不得用于补发上年度工资奖金。

九、完善档案管理

(一)村(社区)经济合作社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电算化备份光盘、财务收支预算方案、决算报告、分配方案、各类合同、契约、土地承包资料、会计人员交接清单、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资料、会议记录,经济活动的记录和证明,重要的经济档案资料,必须纳入村级会计档案归档管理。

(二)会计年度终了,会计人员应按归档要求,将上述资料审查核对,分类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并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单,统一交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集中保管。会计人员变动,必须及时办好交接手续,否则不得按排新的工作,符合退职、退休规定的,缓办待遇享受手续,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对会计档案短少、损毁,或恶意销毁会计档案的,追究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十、提高民主理财、村务公开和监督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各村(社区)要建立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监督组织,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对全村村民负责,每月活动一次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对不合理的开支行使否决权。村级财务收支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签字,并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会计方可入账。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审查村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程序是否规范,并及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

(二)强化村(社区)监督委员会职能。村监督委员会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对村(社区)所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即:财务预(决)算、财务收支、债权债务变化、资产变动、一事一议资金筹集及使用、重大工程实施情况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上级及部门补助资金、农村低保及各项政策性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等,实行全程监督。

十一、加强村级会计队伍建设

(一)村(社区)经管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凭证上岗。

(二)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负责对村(社区)经管员的会计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会计工作做得好,成绩显著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对于政策水平低、思想素质较低、工作能力差、业务水平差的会计人员,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确实不能适任,影响工作开展的,要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反馈,建议重新调整会计人员,确保全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上意见,希各村(社区)、镇机关各部门(含市直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4

一、创建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目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理财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在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管理体制的同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也规定“规模较大的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是指在高校统一领导财务工作的前提下,在明确高校和二级单位权限、责任、利益、以及财务规章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由高校和校内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会计核算中心隶属财务部门领导,代表高校领导和财务部门统一集中办理高校二级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业务的专业机构,会计核算中心与二级单位(部门)之间是委托与、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核算中心的地位和职能的发挥具有相对独立性,既对管理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也对高校领导和资金管理负责,可以较好地实现服务与监督的统一。

1.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有利于切实深化高校资金管理改革。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主要是为了规范高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高校事业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益集中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日趋多元化,高校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财务管理核算体系的构建就要紧紧围绕如何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如何科学配置高校资源,如何对高校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等方面来进行。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掌握高校财务资源的配置状况,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分析和比较高校的办学效益,检查和监测高校的财务风险,有利于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2.建立会计核算中心能够保证二级单位依法履行职责。要保证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就要严格按照《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核算和监督,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建立二级单位(部门)经济责任制,有利于强化高校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增强单位或部门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心和使用感,促使其为保证高校的发展更合理地筹集好、使用好各项资金,确保资金的完全性和效益性,以便从财力上更好地保证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3.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有利于开源节流。目前,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活动的展开,高校各级管理者清楚地认识到这是高等院校办学体制的方向,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配合制定一些激励政策给予积极支持。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办学创收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创收部门树立理财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提供一切方便。在分配制度上要打破过去平均主义思想,要拉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配距离,创收与不创收不能一个样,效益好与效益差不能一个样。从而调动全院各单位或部门参与各项办学创收活动的积极性,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强学校办学的整体财力。

二、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特点

高校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会计核算中心的地位。高校会计核算中心要旨是在高校二级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二级单位进行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管理体制,实质是资金的所有权和核算权分离,核算权和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安排,其特点如下:

1.统一委托。会计核算中心与二级单位或部门建立委托、受托关系,二级单位或部门与会计核算中心签定委托书,确定委托、受托关系,委托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二级单位或部门指定专人办理报账等事项,具有会计监督功能;二是统一账户管理,核算中心为每一个二级单位和或部门建立内部账户,配发资金结算手册,预留付款印鉴,不开设外部银行账户,核算中心具有一定的银行服务功能。

2.集中办理结算。会计核算中心为二级单位或部门集中办理资金结算,一是二级单位或部门不设会计、出纳,其现金收入、支出等资金结算,与外部单位往来代收代付等由二级单位或部门指定专人到核算中心办理。二级单位或部门收入直接记入二级单位或部门内部账户,然后支付使用,一般不得透支。二是集中进行会计核算,核算中心审核二级单位或部门报来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往来报表,为二级单位或部门定期提供对账单,随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三是集中管理会计档案,二级单位或部门会计档案全部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保管,分二级单位或部门分年度装订成册,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编目、立卷、归档。

3.建立审核制度一是建立支出审核制度,二级单位或部门报表的所有单据都必须有单位印章、主管领导人签章必须与预留印签一致;二是建立凭证审核制度,会计核算中心必须严格审核二级单位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才能报账和进行账务处理。督促二级单位所有原始凭证达到“四有”:即有合法凭据;有付款印鉴,有使用用途,有经办人的印章。根据二级单位不同的业务活动需要,科学使用会计软件,开展会计核算,严格按照账务处理流程操作,及时、准确、完整的计算、记录、反映其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情况,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全面监督。

4.核定现金流量。建立现金管理制度,根据各二级单位现金流量核定一定额度的备用金,以减少报账人员的工作量。现金实行限范围的管理,严格滥用和超范围使用资金。核算中心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对二级单位或部门情况做到“三勤”,勤了解二级单位或部门项目、勤了解现金来往规律、勤了解现金来龙去脉。建立票据管理制度,实行“四定”:即定人员,不相容职务分离,形成相互制约;定制度,购入、发出、核销、回收等环节建立票据台账,相互签字制约;定数量,根据业务需要定供票数量;定期缴销。

三、会计核算中心与二级单位的会计关系及责任的划分

1.会计核算中心与二级单位(部门)之间的会计关系。(1)委托与关系。从本质上看,高校会计核算中心是一种记账方式,它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为加强高校资金管理,在当前高校教育经费不宽裕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开源节流工作是理好财,用好财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改革,规范会计秩序而产生的一种记账方式,是对传统记账方式的发展和突破。它与传统记账具有本质的区别。传统记账是委托单位(部门)自愿委托授权,委托单位或部门的自主权较大,选择权也较大;而会计集中制是领导的强行委托、强行,委托单位或部门没有自主权,处于被动地位,不管愿不愿意,不管接不接受,都必须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集中实行会计核算,不存在选择权与自主权。(2)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来看,从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到有关明细报表、会计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会计核算业务都必须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完成,要为二级单位(部门)提供优质规范的会计业务服务。会计核算中心是服务主体,本校二级单位(部门)是服务的客体,会计资料是服务的对象。服务是第一位的,是基础,是前提,是在服务中监督,监督中服务。(3)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从总体上看,会计核算中心是监督的主体,二级单位(部门)是监督的客体,会计核算中心代表高校法人代表对二级单位(部门)实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中心核算的目的所在。其目的就是通过强化会计监督,加强创收资金管理,开源节流,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从另一个角度看,二级单位(部门)对会计核算中心也存在监督关系。一是监督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工作是否规范合理,是否调动各二级单位(部门)创收的积极性;二是监督会计核算中心代为保管资金是否安全完整、分配是否合理。

2.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工作责任的划分及界定。(1)资金收支活动的主体。虽然二级单位(部门)创收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移交了,但资金收支的使用权没有变,二级单位(部门)按学校规定的资金拥有权,在规定范围内使用,所有的创收项目活动及收支活动都由二级单位(部门)自行决定,会计核算中心不得干预。(2)资金权的主体。二级单位(部门)的资金集中以后,会计核算中心履行的是代管职能。要了解二级单位(部门)还有多少资金,可以通过资金结算手册或直接到会计核算中心查询,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没有发生转移,仍归二级单位(部门)所有,发生转移的仅仅是资金的保管权。(3) 会计核算中心的权限。会计核算中心主要是对二级单位(部门)发生经济活动以后提交的原始凭证,重点审核原始单据是否合法,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以及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至于二级单位(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经济活动凭证的内容是否合法、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因此,会计核算中心主要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及保密工作负责。(4)“集中与分级”管理的内容。集中不是权力的集中,分级不是分散,集中与分级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统一,制度和规则的统一,是高校全局收入和重大项目收入资金调度的统一,事关高校师生的共同利益。分级管理的要素是高校二级单位在不违背政策法规和学校宏观计划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单位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个教师的正当利益得到体现。

四、高校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任务

高校财务管理核算中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会计核算中心的综合效益集中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要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不断强化筹资功能,并把“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来抓。经济体制改革为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了动力,但是,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大又为高校筹集资金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会计核算中心要积极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目前,高校可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科学技术进行咨询服务、开放实验室等各种有偿服务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进修班等办学活动。会计核算中心在管好用好这些资金的同时要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开辟筹资渠道,并且促使高校筹集资金渠道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总体上说,高校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体制要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方面要坚持学校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又要同时调动校内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要进一步集中全校的财力;另一方面又同时下移财务管理权力,扩大二级单位(部门)自主理财空间。一级核算,二级管理其实是试图在两种财务管理体制中找到某种结合点,一方面是实行分级管理,赋予二级单位(部门)一定的财务管理权力;另一方面不允许二级单位(部门)单独设置财会机构,二级单位(部门)的全部收支必须集中在校级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核算,并在会计核算中心机构监督之下,以集中全校财力。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内部控制,加强监督与服务,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财务规定,结合中心和二级单位的工作实际,制订相关、必要的办法和规定。如:一是中心岗位职责。中心可根据业务需要,采取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等方式,但从中心领导到一般会计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到岗、到位,从会计业务岗位到管理岗位,都应职责分明。二是报账员岗位职责。二级单位报账员的岗位是负责衔接本单位和中心财务关系往来的重要环节,对其要求须具备一定财务知识,掌握和熟悉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学校的财务制度等,同中心会计人员一样二级单位报账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也必须明确。三是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及查询制度等。为了规范工作秩序、衔接好各会计岗位之间的关系,还应制定内部操作规程、工作行为准则等。四是监督与服务制度。监督是为了加强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服务应寓于监督之中,监督与服务有机结合,将有力促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童道友。财务集中核算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5

农村会计电算化是通过改革会计核算手段,购置电脑设备和财务软件,变手工记账为电脑记账,使会计核算实现现代化和信息要求。

农村会计委派制是由村组织按农经部门的统一要求和条件,推荐会计候选人员,由县级农经部门集中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农村会计证》,乡镇政府在合格人员中择优录用,列入乡镇管干部,统一下文,委派到各村,并报县农经部门备案。

委派会计的考核由乡镇政府组织进行,其报酬先由各村统筹回乡镇,再根据其工作量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报酬和奖励。委派会计的任免,由村组织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乡镇政府决定任免。

农村会计是指由乡镇设立农村会计中心,负责各村的会计业务。农村会计制的主要内容是:一项委托,二级审核,三权不变,四层监督,五个统一。

1、一项委托。村合作经济组织将村级财务书面委托给农村会计中心,书面委托协议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级不再设专业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农村会计中心设立若干名会计,负责记账,每个会计负责5个村左右的会计业务。

2、二级审核。村和农村会计中心两个层次分别对村级财务进行审核。村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村会计中心一方面每月对村级收支票据进行审核,合格后方可入账;另一方面每季度向群众公开财务时,对公开内容进行审核,确保村级财务如实向群众公布。

3、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所有权不变,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集体财务审批权不变,从而确保村级集体资金不被平调、挪用和侵占,集体权益不受侵犯。

4、四层监督。一是村级年度收支预算由乡镇政府审批;二是村级收支凭证每月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查;三是入账凭证由专业会计审核;四是专业会计账务及各村财务由乡镇经管站进行定期审计。

5、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制度。主要包括收支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和账据管理制度。二是统一审核。各村的收支凭证在村财经主任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盖章的基础上,由农村会计中心依据收支预算计划和财务制度进行审核。三是统一记账。村级财务在二级审核的基础上,每月底定期在农村会计中心由会计负责记账,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四是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农村会计中心在银行(信用社)开设一个中心结算专户(分村设明细),各村设置一个支出账户进行核算,实行会计中心与村级双方印鉴共同管理。村级平时收取的款项必须全部足额缴入中心结算专户代为管理,不得坐支。五是统一建档。农村会计中心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做到一村一柜,统一对村级财务资料进行管理。

农村会计制,作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的新模式,通过分离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能够有效地形成双向监督的制约机制。在推行农村会计制的具体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1、全面清理打基础。实行农村会计制,其实质是把村级账目改为由农村会计中心代记、代管的形式。在农村会计中心全面代管村级账务前,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摸清家底,处理好遗留问题。通过清理核实,达到账账、账款、账物、账表、账据五相符。清理结束后,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委托手续,原任会计的所有会计资料移交给农村会计中心。

2、健全机构保运行。农村会计中心为非盈利性的中介服务组织,隶属乡镇经管站管理。中心实行低偿服务,村级承担一部分服务费,主要用于办公开支。会计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由经管站发聘书。乡镇经管站对会计实行目标管理、百分制考核,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严格奖惩。会计的工资由乡镇政府统筹解决。对会计要实行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同时,应妥善安置好原任村会计。绝大多数的原任村会计敬业爱岗,为农村财务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在选聘会计时,对原任村会计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乡镇也可将其中德才兼备者改任他职。村级报账员一般由副职干部兼任。

3、加大力度抓监管。实行农村会计制,不能削弱乡镇经管站的力量,也不能由乡镇经管站代替会计中心,要继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指导和管理会计中心,抓好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级财务活动进行督查,形成更严密的农村财务监督约束机制。

4、完善制度求规范。农村会计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会对有关利益方产生一定的冲击。只有完善和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中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做到服务到位、管理严密、不出漏洞、优质高效,使各村干部、群众满意放心。因此,要根据农村会计制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收支预算、资金管理、费用管理和账据管理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工作职责、考勤考绩等内部管理制度。农村财务管理主管部门,应加强业务培训和检查督促,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形成农村财务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村组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公开招聘,严格考核,择优录用,把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通过任命书或合同书的形式,稳定到农村会计队伍中,明显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了会计核算能力,稳定了会计队伍,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强化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和作用,使村组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会计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有利于更好地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规范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有效防止资产流失,降低非生产性开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干群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村账乡管”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电算化管理后,各种财务公开表全部由电脑自动生成,由电脑输出打印后即可公布,格式统一,内容齐全,数据准确,避免了人工抄录所产生的各种弊端,提高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水平。在坚持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和交通条件等,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会计管理制度和方式,是对“村账乡管、集中办公、两级审核、民主理财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是农村会计管理方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四是精简了人员,节约了村组开支。实行会计委派制和电算化管理,改变了村组会计工作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应减少了村组会计人员数量。我省晋中市通过推行电算化,全市村级财会人员减少1657人,村级负担明显减轻。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6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本着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形式的目标,建立新形势下适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维护农村稳定,使村级财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公开化、制度化轨道。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

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确保村委会对集体资产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同时保持现有的村级债权债务关系。

(二)坚持自愿、原则

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乡镇会计核算,应当与乡镇签订委托协议,通过委托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乡镇对农村财务不平调、不划拨、不占用、不克扣,保持其独立性。

三、主要内容

(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相关职能

1、以乡(镇)为单位成立由财政所和经管站人员共同组成的村级财务核算中心,由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对村级所有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具体办理村级财务核算管理业务。乡(镇)村级财务核算中心的人员,由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的工作人员组成,实行合署办公。中心设立财务核算会计、资金柜会计、稽核会计三个岗位,财务核算会计负责村级收支业务的会计录入、记账及报表的制作,资金柜会计负责支付各村报账资金及各村银行日记账的登记和核对,稽核会计负责各村收支的原始凭证及报账单的审核。具体业务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经管局指导。各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村级财务核算专户”,用于办理村级财务工作,取消各村核算帐户,村级取得的所有资金存入村级财务核算中心账户统一进行分户核算。

2、村级设立报账员和备用金。各村取消村会计、出纳岗位,配备一名报账员,报账员主要负责村级财务收支核算,办理报账和对账,协助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村级财务公开。财务核算中心给每个村一定数量的备用金,村级零星支出由报账员从备用金中开支,备用金用完后,报账员到财务核算中心报账,补足备用金。

(二)村级财务核算的操作办法

1、账务处理方式。各村委会和居委会与村级财务核算中心签订村级财务协议;会计核算使用统一的会计科目,按统一核算方法登记账簿,制定统一的会计报表;财务核算中心每个月向村委会和居委会提供村级财务收支报表,各村委会、居委会根据财务报表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的透明度。

2、收入操作管理。财务核算中心在银行统一设立结算专户,各村委会、居委会所有的收入,包括上级拨入款、专项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都纳入“村级财务核算”专户管理,由财务核算中心分村进行分户核算。

3、支出操作管理。村级财务支出一般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审批,再报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审核,重大支出必须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并张榜公布。各村委会、居委会的支出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后,由报账员持票到核算中心办理报账,零星开支实行“备用金”方式管理。

4、财产物资管理。各村委会、居委会原有及新购置的财产物资,财务核算中心根据盘存清单和有关凭证记账,登记数量和金额。各村委会、居委会建立财产物资保管备查簿,定期与财务核算中心核对,保证账证相符,确保集体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工作步骤

“村账乡”工作分六个阶段正式运行。

第一阶段:动员、宣传及业务培训。各乡(镇)要成立村帐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乡镇“村账乡”工作,根据本乡镇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村账乡”财务管理办法,并抓好业务培训。同时,各村(居委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第二阶段:财务清理。由乡镇组织清理小组对本乡(镇)各村委会、居委会的财务进行清理。清理的主要内容是核实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权债务、村级财产物资等,要做到账实、账款、账证、账表、账账五相符。清理后及时填写会计账目和财产物资清理表,由清理人、村会计、村主任或村支部书记签字,张榜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对一些群众反映大、问题突出的要重新核实,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财务移交、建立新账。各村、居委会与乡(镇)村级核算中心办理财务交接手续。填写交接表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存一份,存档一份),交接表应当列明移交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支票及其它会计资料及财产物资等。办理交接时应由乡镇主管领导和村委会主任共同监交,并有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签字。资金柜会计将各村移交的银行存款和现金全部转入乡(镇)村级财务专户,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由各村报账员借备用金;乡镇村级财务核算中心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录入科目余额,并对以后的会计业务实行电算化管理。

第四阶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乡(镇)在县财政局及县经管局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村账乡”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工作职责、会计工作职责、资金柜会计工作职责、稽核会计工作职责、村级报账员工作职责、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审批管理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报账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使用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

第五阶段:乡(镇)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对村级收入支出全面实施报账。

第六阶段:督察落实,验收总结。县财政局、县经管局组织对各乡(镇)“村账乡”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总结,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村账乡”工作的开展。

五、组织领导

我县“村账乡”工作由县财政局、县经管局共同组织实施。为确保村账乡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由县财政局和县经管局人员组成的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设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负责制定有关制度及操作办法,指导各乡镇开展村账乡工作。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7

关键词:需求层次;高校会计人员;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3-02

随着高校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对高校会计人员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校会计人员在工作、薪酬和健康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逐渐消退,已成为制约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分析其心理需求的层次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一、高校会计人员需求层次分析

(一)需求层次理论的含义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他把人的需求归结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感情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可得到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只能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高层次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动力,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难度更大但激励力量也更强。

(二)高校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

本文所称的高校会计人员,是高校内部具体承担会计工作的专职人员。高校会计人员按照职位和岗位划分,一般有会计部门负责人、主管会计、会计、出纳等;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分,一般有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等。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用人管理方式的变化,还存在着事业编制人员外的人事人员、临时用工等。其中,人事人员在工资待遇上与事业编制人员基本一致,但在福利分房、子女入学、退休工资等方面待遇不同;临时用工属于学校劳务用工,其各项待遇均大幅低于事业编制人员。因此,高校会计人员的激励由于人员层次和编制性质不同,其需求差异较一般单位更大。

在高校会计人员中,部门负责人、高级职称人员的高层次需求占主导地位,注重社会地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级职称和主管会计人员一般承担较重的工作任务,其工作目的在于工作被领导认可、职称职务评聘等问题;初级职称以及人事人员、临时用工则更注重个人工薪收入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根据需要层次理论,高校会计人员的需求可简化为3个层次:基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基本需求指会计人员对所从事财务工作带来的个人待遇改变,以及能否通过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来赢得领导的信任;尊重需求指的是会计人员的工作成果能否得到教职工和领导的肯定,以及获得晋升更高一级职称职务的机会;自我实现需要指的是会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帮助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二、高校会计人员激励问题分析

目前,由于高校事业单位的属性,新进会计人员一般要求高学历,同时会计人员不属于校内一线岗位,其工薪收入低于校内同级别教师岗位人员,更低于社会上具备同样学历层次人员,致使部分高校会计人员出现工作懈怠,对工作和待遇的满意度降低。其根源在于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缺陷,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对不同需求层次会计人员存在不同的激励效应,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本需求层次的激励不足

激励不足是指激励难以达到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标,结果导致一部分会计人员难以被有效激励。对初级职称、人事人员、临时用工等会计人员来说,对工作的需求来自于个人待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其更注重短期经济上的效益,即在工作中获得较好的个人待遇。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而言,其职称和职务较低,而学校现有的激励制度强化对高级职称会计人员的物质激励和对初级职称人员的精神激励,由于他们面临购房、结婚等经济压力,这种违背需求层次的激励手段引发激励不足,降低了年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兴趣,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年轻会计人员职称和职务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他们面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的效果。

(二)尊重需求层次的激励失效

激励失效是指现有的制度无法有效的激励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中级职称和职务的会计人员来说,对工作的需求源于自己的工作能否在学校得到教职工和领导的肯定,以及或得晋升更高一级职称职务的机会。但是,高校当前对会计人员职称的评定设定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导致中级职称人员评聘高级职称的难度越来越大,指标人数的限制,更容易使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产生竞争。同时,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会计人员晋升高一级职务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增加了会计人员通过工作努力晋升职务的难度。各种限制使得他们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着中级职称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尊重需求层次上难以获得有效的激励。

(三)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的激励失灵

对于高级职称职务的会计人员来说,持久、稳定的对会计工作的热情源于多年来从事的会计工作本身,特别是多年在同一所高校中工作,其职称和职务已无上升空间,其对工作的需求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而现有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仅仅能获得相对于其他会计人员来说较高的个人收入,由于其对职称和职务已无所求,更容易出现工作懈怠现象,无法获得自我实现需求,使得自我需求层次的激励失灵。

三、需求层次理论对高校会计人员激励的借鉴意义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整体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高校会计人员的有效激励将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从而直接有效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高校会计人员的激励,可以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需求,以及针对不同的会计人员设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基本需求层次的激励

基本需求层次的激励主要针对初级职称的青年会计人员、人事人员以及临时劳务用工,对这个群体应实行差异化的经济激励。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核算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高校编制人数的紧张,许多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都非常繁重。对基本需求层次会计人员应设计分档的激励制度,保证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出色的会计人员在相同职称职务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促使工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勇于承担责任,多承担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其快速提供工作能力,获得晋升职称和职务的机会。同时,针对他们面临的购房、结婚等生活方面的巨大压力,尽可能的协调学校解决其基本需求住房问题,解除其工作的后顾之忧,获得心理的安慰,使他们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从工作中获得公平感和成就感。

(二)尊重需求层次的激励

尊重需求层次的激励设计针对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也可以针对科室主管职务的会计人员,对他们应争取职称和职务晋升的机会,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较高的工作要求和较低的自限使得他们对工作产生厌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心理,导致消极心理产生。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在评定职称时分配较多的高级职称名额,通过职称的评定不但能提高其收入水平,同时也能获得认同感,从心理上获得被尊重的满足感。同时,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限制了其向校内其他部门流动的可能性,很多会计人员往往参加工作几十年内一直在学校财务部门工作,而财务部门毕竟高一级职务数量有限,会计人员在晋升高一级职务时容易受到挫折。因此,应制定切合实际的办法,促使具备管理能力的会计人员流动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为他们提供职务晋升的空间,既能促使现有的会计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多年的辛勤工作获得回报。

(三)自我实现层次的激励

自我实现层次的激励主要针对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对他们的激励应增强其归属感。多年的熏陶,使得他们对学校有较高的认知度、较深的感情和较强的归属感,工作实践经验丰富,是学校不可复制的无形财富资源。应抓住他们希望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愿望,让他们参与到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一些关键事务的讨论中来,使他们能感受到尊重,确认自己的价值。多年来丰富的经验使他们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使他们产生被信任的感觉,从而会有效地激励自己。同时,还应认识到,高校财务改革不断深化,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新的思想和技术冲击着他们的固有的职业基本特性,新系统、新制度的出台也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压力,因此还应该注重对他们的培训,使其消除工作的焦虑感,以更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结语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都需要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激励。根据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和会计人员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激励机制,注重在激励过程中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使会计人员勤勉尽职的工作,才能有助于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东.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 姚利红.新时期高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

[3] 王蕊.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黑河教育,2010,(12).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篇8

钟祥市自2007年启动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以来,全市505个村全部与乡镇财政所(含分局,下同)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实现了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全覆盖。

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现状

·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各乡镇财政所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由财政所副所长兼任中心主任,分别设置了总会计、资金会计、会计、票证会计等岗位。每个村设一名报帐员,每月由报帐员按照程序到中心报帐,办理财务收支报账手续。

·各项制度基本完善

自2007年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为规范村级财务、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工作运行基本正常

严格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工作流程,加强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收支管理。规范资产、资源处置行为,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提高了农村“三资”运行效果。

·工作经费基本保障

市财政每年安排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经费,确保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开展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先后制定出台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钟祥市农村会计服本文由收集整理务中心操作流程》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乡镇财政所先后制定了《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备用金制度》、《报账会计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会计服务工作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应遵循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在保证村委会各项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会计委托服务。统一开设农村代管资金专户,统一管理村级会计档案,统一实行会计电算化,统一财务公开,统一票据管理。

·规范农村“三资”处置程序

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处置,必须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议定,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上报乡镇招投标中心,由中心组织有资质的人员进行评估并报乡镇政府审批后处置公告,统一在招投标大厅公开进行招投标活动,乡镇纪委实行全程监督。

·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村级财务透明度

村级各项收入,必须自开票之日起7日内将实收资金存入财政“农村代管资金专户”,并由村报账员与服务中心总出纳办理结算手续。村集体所有支出单据必须由经手人签字,经民主理财小组逐张审核并加盖理财小组审核“六字合章”,村主任“一支笔”签批后报帐,每季度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钟祥市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经过几年来的运作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规范村级财务,缓解干群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解决了过去村级财务混乱的问题。二是缓解了村干部与群众关系。村级财务一直是农民意见最大、关注度最高的问题,由于过去没有一个较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服务机制,老百姓对村级财务总是心存疑虑。实行委托服务以后,由于监管机制健全,财务公开真实可信,债权债务清晰,大大消除了老百姓心中的疑虑。三是有效遏制了新增村级债务现象。乡镇财政所对村级财务、资产资源实现了有效的监管,各项支出和资产资源的处置更加规范、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一是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村级报账会计变动频繁,存在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现象,影响了委托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会计核算软件有待完善。从目前使用的软

转贴于

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电算化管理设备老化,没有资金投入更新管理设备,制约了会计服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人员待遇偏低,思想不稳定。村级报账会计既要做好报账工作,还要负责统计年报,各项惠农政策基础数据的登记,新农合基金的征收等工作,工作担子重,待遇低。

上一篇:商务演讲技巧心得范文 下一篇:宣传与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