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23 11:13:00

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1篇

一、教学现状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在本文讨论到的几个关系中,电算化教学现状和高速发展的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其他矛盾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有待更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的迅速发展,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主流技术趋势已经由以往的单机、单任务的操作系统逐步发展到了目前以WindowsNT系统为代表的局域网络操作系统,并且还在向企业局域网和广域网络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而电算化教学的内容仍然以单机系统为主,缺少网络系统的教学内容;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和电算化相关的课程一般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太少,对于电算化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来讲,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欠薄弱;三是教学手段需要完善,用黑板加粉笔的手段来讲述电算化课程,将原来生动和形象变成了呆板的描述,教学效果无法和笔记本电脑加投影仪相比。

织梦好,好织梦

二、深度和广度的关系

在财经类专业中,会计专业和计算机学科的结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密的,但安排的与计算机相关的课时数还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间存在着矛盾,不可能每门课程都讲得很深。加强理论深度的重点应放在会计信息系统设计课上,力争通过设计开发一套系统,对系统设计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会计软件操作和计算机类课程,可以以拓宽应用基础,学习实际操作为主。从社会需要情况来看,主持或参与系统开发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单位还是需要熟悉各种流行软件,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因此在深度和广度相矛盾的情况下,宁可使学生的知识面宽一点,广度优先。可以采取必修课和辅修课结合的方式,根据社会需要,拓宽学科跨度,注重介绍流行技术,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关系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述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模式:获取信息幅合思维(即引导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模式来思考问题)巩固和应用;将知识表现为固定的理论和众多的答案,要求学生先掌握理论,通过不断地反复使用来加深印象;以课堂讲述为主,把上机作为检验理论的手段,来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没能抓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不利情况。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教会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四、师资现状和技术发展的关系

目前,中老年教师多数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知识,在青年教师中,也存在着知识老化的问题。去年上海市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教师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总体认知水平不如学生。当然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年轻人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也是教师计算机知识水平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从教师个人来讲,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较高的,但缺乏积极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在职培训,让所有教师都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教学内容应以文字处理、试题库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检索等实用技术为主。在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组织青年会计专业课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腾出一年左右的时间专门学习计算机知识,造就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

五、强化实践技能和教学设备不足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虽然许多学校增加了对计算机的投入,但设备因素的解决并非国家财政单方面所能够实现的,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把学校建成会计软件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产品推广中心,吸引企业的资金。另一方面允许和鼓励学生购买计算机,学校可以加强服务和管理。机房要延长开放时间,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尽快的回收资金,这些资金应专项用于增加设备。

六、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计算机软件是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其版本更新的周期比较短,所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计算机硬件是软件运行的物质基础,虽然发展速度也很快,但硬件使用寿命长,占用资金量大,不可能很快淘汰。由于两者更新的不均衡性,造成了目前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软件配置的情况,因而限制了讲授一些较先进的、对硬件配置比较高的软件。关于如何挖掘潜力、增加投资的问题,上文已经谈过,不再重复了。

七、教学内容稳定和改进的关系

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比如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而我们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改进教材内容。首先是内容上要适当超前,主要内容不要以社会上已经普及的软件为主,而应定位于那些刚刚推出不久但有市场潜力的应用软件。其次,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再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一些新技术。这样教学内容在三四年左右的时间里,既保持相对稳定,又不落后于技术发展水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本文来自织梦

八、校内课程设置和社会等级考试的关系

我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其中的初级考试更属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最低要求,其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此来衡量教学,会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学校在教学和考试环节上均不宜向等级考试靠拢。而应根据专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九、电算化课程和会计专业课程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2篇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务操作性课程,它与传统教学方式讲授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被动的学习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然后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实践验证。而采用项目化教学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没有长篇理论知识的灌输。通过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真实会计软件为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再现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流程,强调对学生财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高职学生能够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建账、记账、报账的任务,成为企业所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应用型人才。也为企业快速完成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明确提出任务,其次是合理的分解任务,再次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实践完成任务,最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在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中,能将教师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学生时间环节融为一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边学边做,能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主动消化所学知识,发现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及教学效果评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课程项目化教学顺序的安排。在模拟企业财务软件的实际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中,本项目化课程的内容安排及组织教学顺序安排,要在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习惯前提下来进行,一般是按照财务软件安装、账套设置及初始化、日常处理、期末处理、报表编制这样的流程来进行设计安排的。关于教学项目的安排。本项目化课程,要做到在课堂上真实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最终达到工学结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主动掌握汲取,使学生做到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举一反三,至关重要的是熟悉企业财务部门电算化会计核算岗位的分类,了解各岗位职责。因此,综合上述两方面的需求,以及实际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序及内容流程,我设计了如下顺序的10个教学项目内容。项目的前后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工作顺序,每一个学习项目都模拟了企业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是需求。

三、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在高职会计学科中的定位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会计领域里一门承上启下的枢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即检验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在会计软件操作与计算机运用方面的技能,也为将来学习企业资源供应链系统(ERP)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要求。能力目标: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财务软件及模块运用的选择、账套管理、会计操作员的定义及权限分配、科目设置、初始化信息筛选并进行初始化设置等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工作准备。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凭证、期末会计业务凭证的生成及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以及结账工作。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完成工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运用已形成的会计数据,编制资产负载表、利润表等各种会计报表。知识目标: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熟练技能操作,更好更快的处理企业的会计信息。具体表现为:掌握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的准备条件及考虑因素。能够明确认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工作过程。掌握运用财务软件初始化操作方法、各种常用模块初始化设计方法与技巧;掌握财务软件常用模块日常业务类型处理办法;掌握财务软件期末处理的原则与流程;掌握各种报表及会计报告的生成方法与技巧。

(三)素质目标

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树立对会计软件操作规范意识和职业敏感意识养成严谨细致、脚踏实地的良好工作作风。具体表现为:具备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所必须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具备对会计领域知识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合作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师生共同模拟真实企业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工作程序,实施会计电算化具体工作项目,依照会计电算化具体工作项目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在改革会计学科传统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技术技能上发挥作用,顺应社会经济活动发展与企业对专门人才的市场需求,最终能培养出企业财务部门所急需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3篇

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财务软件的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适应企业电算化岗位的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很强,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十分必要。首先,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是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如今无论是政府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管理,都不离开会计专业化人才的支持,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已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独立学院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出更多的电算化人才,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次,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要想提高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会计的管理职能有效发挥,要求会计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高效结合。独立院校应不断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最后,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导致各国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要想提高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企业、各部门共同合作。要实现会计信息化,需要广大院校培养出具有现代会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电算化人才。因此,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也是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2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独立学院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选择照搬照抄于母体院校,这与独立院校本身的特点并不相符。而且大多数独立学院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局限于熟悉某种财务软件,或侧重于程序的编写,将其设定为软件培训课。虽然有少数独立院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实际电算化教学的具体目标不够清晰,不能明确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计算机水平应达到的具体程度,也不能明确会计电算化课程在学生具体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2.2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安排也不够科学,真正让学生上机实训的课时所占比例偏低,有限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使得学生根本无法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只能了解简单的操作原理。同时,多数独立学院在讲述会计专业课程时,忽略了将专业课程与电算化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使得电算化课程无法有效渗透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电算化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缺乏有效联系将会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消极作用。

2.3实践教学不够丰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许多独立学院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不够丰富,实验数据往往陈旧,学生实践过程也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比较单一,教师对不同财务软件应用的比较分析不够重视。同时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独立学院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重理论,轻实务的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2.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独立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方法过于单一,大多数是先进行知识点的讲述,然后对会计软件操作进行演示,再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这使学生过于被动,缺乏思考空间,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且有些学校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连贯,也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手段上过于陈旧,主要依靠板书,在进行多媒体授课时,也仅是一些静态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师生互动性降低。

3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解决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要制定与本身特点相符合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目标,既要兼顾培养当前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又要重视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培养目标可分为3个方面:首先,知识教学目标,应为熟知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掌握具体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及相关会计软件的操作要求。其次,素质教学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最后,技能教学目标,是指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维护能力等岗位技能,并且取得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

3.2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

独立学院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的比例,对于电算化的原理,电算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商品化软件的应用进行细致讲述,增加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另一方面,注重将会计专业课程与电算化课程结合起来讲授,在专业课中将电算化知识引入课堂,实现专业课程电算化,同时增加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强化实践教学,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独立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比如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的财务软件,对多种财务软件进行综合实训;引入ERP沙盘进行仿真实训;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等。同时,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也同样关键,要建立理论与实务的双重考核制度,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加入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的考察,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4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一个独立完整的项目进行教学,让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仿真的企业环境进行模拟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扮演具体工作中的角色来完成布置的任务,为以后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自于《中国管理信息化》杂志。《中国管理信息化》杂志简介详见)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4篇

一、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我们必须认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主体是初中毕业生。他(她)们年龄不大,学历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三、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丢掉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如何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5篇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市场中有种类多样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并且不同的软件界面以及操作的方法是存在差异的,这使得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也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中职阶段会计电算化的教材也有很多种,教材的不一致也会耽误会计电算化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会计电算化需要学生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知识,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将电算化教学放在会计以及计算机教学之前进行,或是在同一学期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相关的知识不多,不利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顺利进行。还有些中职学校过分注重理论性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教学的课时比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电算化的操作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

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是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实际训练的机会不够,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中职学校设备配备不正规,无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比较系统、综合性的学科,对教师的素质能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中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基本上都是会计专业,他们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培训,在教学中不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运用,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就不具备会计专业的知识,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中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

1.强化会计电算化硬件以及软件的投入中职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以及操作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和内容,中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培养,这是满足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实际需要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强化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与过程,能够使用会计核算软件。要促进学生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的实现,就应提高中职学校领导教师的重视,强化教学硬件以及软件的投入力度。目前,虽然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设备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设备的维护不到位、机房数量和质量不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也比较困难。因此当前在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时展的要求使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以及硬件满足教学需要,建立适合教学需要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2],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优化教学方法以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时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促进教学信息量的增加,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通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计电算化中比较枯燥的、用语言很难表达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出来,通过动态化的展示与讲解,强化交互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或是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通过案例剖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会计案例通过财务软件进行重演,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3.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育培训要促进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应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还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理论与实践要并重。中职学校要根据教师的成长以及职业等情况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使教师走出去、引进来,促进专业教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让教师到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企业进行实践,邀请会计行业的人才对教师进行会计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讲解与培训,中职院校也应积极吸收有实践经验和专业化技能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4.完善教学评价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转变考核评价模式,构建能够反映学生自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将会计电算化的实习等纳入到评价工作中。由期末的集中考核转变为平时教学的考核,将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归入到最终考核评价中,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际操作水平等,进行量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转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标准对自己以及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会计电算化学习的情况。

三、结束语

当前会计电算化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强化会计电算化硬件以及软件的投入、优化教学方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育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促进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6篇

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电算化的各种操作技能。可是,综观现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却与此要求大相径庭。

一、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设置较低,教学内容不完善

据了解,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与学生是否能拿到会计上岗证直接挂钩,而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则是会计上岗证的其中一个考核内容,这导致老师们被动地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为帮助学生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的考试,为考试而教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虽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但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走上岗位后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2、教师能力制约电算化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会计与计算机毕竟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但很多学校却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由于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按部就班,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由会计专业出身的老师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却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计算机问题时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业务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设施跟不上,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验环节,是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场地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而是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用计算机房,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财务软件用的是教材配送的教学版,稳定性实用性大打折扣,且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存在差别,致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立即适应。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中职学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为考而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为考证而教学”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出发,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迎接会计工作而努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具体操作如下: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

在案例的来源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案例。第二,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如:网上下载、或通过一些会计实训的教科书等。第三,多与兄弟学校交流,相互探讨教学案例,取长补短。

2、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更新教学知识,主动学习,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系统操作技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熟悉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并解决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二,要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并在日常中软件的维护。为实现此目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参加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如用友财务软件公司、金蝶财务软件公司等举办的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班,以此来提高学校财会专业教师的电算化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实习,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在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3、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中专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增加对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投入,做到全方位的模拟现代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学生每次的上机质量和数量,这样学生走出学校面对会计岗位的工作时才能淡定从容。为此,教师可以这样操作:先利用多媒体介绍本次教学内容的操作步骤,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说明如何操作,然后布置练习,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给予评分。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从做中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三、结论

总之,各大中小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是当今的必然趋势,而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会计电算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职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教育中则是“开辟先锋”和基石。正因为这样,职业学校的电算化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索与改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海凤,浅析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学园教育科研,2011,(12).

[2]刘东辉.制约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问题与研究.金融理论与教学,2005,(1).

[3]罗莉.改革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路.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7篇

1.1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目标过时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并不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年来,还是以偏重课堂上教师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做出及时的课程目标更新。有相当数量的高职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建设没有一个科学、正确的培养理念,没有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培养方向。在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时,因为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作指导,加上大多数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建立在计算机课程基础之上,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学生在学校实践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岗位实习机会,不能了解、掌握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技术,更不可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1.2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资源陈旧

首先,高职会计电算化所用教材的陈旧,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学生从书本上看到的财务软件已经是过时的。而大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手中都没有最新的财务软件,很多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只能被迫依照现有教材讲授,造成学生所学的会计电算化实用技术与市场不能衔接,就业时出现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其次,高职的教学实训设备少,由于高职设备资金投入相对有限,一般很难跟上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各种财务软件资源等不足的制约,使学生的实践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

1.3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资建设不够

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在培训不及时,有些职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对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过时时的培训,使其教师不仅在前沿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一些新的、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也不了解,不清楚会计电算化学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犹如井底之蛙。电算化会计是一门集会计学、计算机原理、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边缘学科。实践性比较强,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应有丰富的会计知识,而且还要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教师应该有能力,能够根据学校本地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其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讲授及指导学生科学实践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增加讲授一些如Excel的会计应用,以应对学生在毕业后,企业未购买财务软件的情况。只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是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前提保证。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改革建议

2.1会计电算化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专业的会计教师出身,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会计教师最低应取得会计师资格,才能满足高职实践与技能的教学需求。而在一些老的高职里,会计电算化教师还是由计算机教师来担任,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因而,在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应抓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重要的前提保证。应支持会计电算化教师多参与社会调查,鼓励教师申报课题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鼓励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专业的硕士学位,积极参加会计电算化的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以及时掌握会计电算化前沿信息,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必须具有会计电算化中级以上认证,使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结合;会计电算化教师更应逐年定期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部门锻炼,收集、整理有关实际应用资料,以加强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案例及会计电算化的学科建设。

2.2会计电算化课的课程改革建设

高职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改革,首先应重点抓好高职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实习,做好实习指导与教学。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和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性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在课程内堂上,比如:学生到商业企业实习时,商家可能用的比较多是如超赢软件等一些其他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教师应在开始的教学中与岗位实习指导中进行必要的知识扩充,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胜任其岗位需求,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力。而在课程结构上,设置成:先课堂讲授,然后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践,而后再回到学校课堂,这种三段式教学模式,即“教学———实践———深化”。让学生在学校课堂完成课程学习后,在自己实际的岗位实践,然后每位学生做出自己技能实践总结,教师协助指导。实习结束后,回到课堂,教师总结出班上学生的实践所得,并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以便学生可以顺利走向社会,并懂得如何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其职业发展。顺利推行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技能建设,可以激发学生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再坚持抓市场导向,搞好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生市场定位,重视并逐步地调整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的结果,精选教学内容,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规律取舍,以形成独特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体系。重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综合化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研究,加强会计电算化校本教材的建设。

2.3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实施条件完备

相对而言,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应配备网络教学与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设备,会计电算化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将可以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岗位录像等资料分发给学生机,让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实践中,反复来看这些教学资料,真正地带着兴趣、带着教师的要求去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指导不同领悟力的学生学习网络会计电算化及各个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要求。同时,高职的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训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尽可能按实际的企业、银行、税务等单位的岗位设置模拟实训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实习效果。而后,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训与其后的实际企业岗位实习有效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实训效果。

三、小结

高职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措施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也相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各位同行也有很多适应自己学实际的有效途径。希望我们能共同探讨出更多会计电算化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适应时代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5日

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尝试和推广,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环节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笔者结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总账系统项目”的任务“记账凭证处理”,介绍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环节:

1、教师确定项目任务。对于会计电算化“总账系统项目”的任务“记账凭证处理”,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项目任务:每一组学生阅读 “总账系统项目”任务“记账凭证处理”的内容,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修改和审核方法后,共同编写某企业适当的、合理的经济业务,根据本组编写的经济业务填制、修改和审核记账凭证,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签字,然后在电脑上对本组的成果进行保存。

2、教师引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和完成项目成果。教师要给每个组分配任务,然后引导每小组的学生制定本小组的会计电算化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的目的、步骤和方法。制定会计电算化项目计划后,教师要组织每小组的学生共同实施计划和完成会计电算化的项目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恰当的组织、指导和启发。

3、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会计电算化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组织每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经济业务和记账凭证,小组组长要对项目成果进行介绍交流,写出小组工作总结。

4、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评价成果。每小组展示成果和完成汇报以后,教师最好要和学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由学生个人、项目小组和教师分别进行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但是,当前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仍然存在如下5个问题:

1、教师的素质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需要。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需要大量跨学科的知识,这与传统对老师的工作要求差距较大。实践中,很多教师刚大学毕业就走上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岗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缺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缺乏与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教材。由于现阶段还缺乏成熟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教材,教师只好自己按照教学目标设计项目。这就要求老师要从章节式的教材中选用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工作量和难度都极大,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效果。

3、学校硬件建设不到位,难以满足电算化项目教学需求。开展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对学校的软硬件环境要求较高,学校应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但在现实中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准备不足,不能保证每个教室都能成为电教室,这给教师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带来许多不便。许多学校虽建有电子阅览室,但没有配备数量足够的、功能先进的电脑,难以满足学生上网查询资料的需求。

4、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技能。多数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考试实行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查学生对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无法检验其电算化实际操作水平。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接,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进行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考核改革是当务之急。

5、学生不适应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由于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一贯被动的学习经历,学生们习惯了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方式。教师如果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运用了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而且,个别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小组配合时,这部分学生会有依赖、懒惰的思想,甚至滥竽充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效果。

三、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改革建议

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顺利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5点建议:

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取得实效。中职学校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积极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实践和学生学习实践。教师本人跟班到企业,深入企业,在原有会计电算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需要,大胆创新,大胆跨出学科界线,刻苦认真再学习。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会计电算化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项目,能涵盖会计电算化学习领域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过程能够在教师的控制之下。

2、按照项目教学要求,改革会计电算化教材。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中职学校最好要对现有会计电算化教材进行改革。中职学校应根据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电算化实际需求的基础之上编写一些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材。具体讲,新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教材最好是把全书分成若干项目,每一个项目再分成若干个任务。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项目可分为会计电算化入门、建账、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固定资产系统、UFO会计报表等8个项目。其中,对于会计电算化“总账系统项目”又分为了解总账系统、总账系统初始化、记账凭证处理、出纳业务处理、账表处理、期末账务处理等6个任务,从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交流项目成果和评价项目成果。

3、完善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环境。学校要加强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投入,为学校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能够取得实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员和维护员岗位,由其负责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保管、日常维护维修工作,从而能够确保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4、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考核方式要不断完善。为了确保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施,会计电算化考核成绩最好要包括阶段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每一个项目要进行一次阶段考核,共进行8个阶段性考核(项目中的每一个任务也要进行小考核)。期末进行期末考试。笔者建议,阶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计算公式如下:

会计电算化考核总成绩=阶段考核成绩合计×80%+期末考试成绩×20%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的同时,教师最好重视建立平时考核标准,平时考核分为分阶段目标、分任务过关的方式,注意任务的平时考核,考核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掌握专业技能。结合会计电算化技能鉴定的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使学生在实训时及时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技能标准,让学生有目标,找差距,比学赶超。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不少岗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会计岗位也不例外。在会计岗位中会计电算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就需要高职学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在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仿真实训力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水平。

1加强仿真实训力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对基本职业技能进行熟练的掌握,主要还是注重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这是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主要目标。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主要的岗位就是财务主管、会计事务所及企业的财会人员、主管会计等,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应该能够熟练的掌握金蝶、用友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并且在实际中能够独立进行操作从而完成购销存、工资以及总账的核算工作。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解决;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调试也需要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单一岗位需要技能主要是在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的单项实训中进行培养的,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会计报表计算、T资型账户核算以及总账核算等单项任务。学生的软件操作综合技能主要是在综合实训中进行学习培养的,该技能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与手工会计处理流程的异同点。在综合实践教学中,需要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与手工会计模拟实训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通过实际的模拟训练,学生才能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为了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就需要将实训建立在综合、单项训练的基础之上,并且依靠某个企业的实际工作进行仿真实训的牵引。高职院校应该设立一个虚拟的财务部,并请一些企业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分岗位实训进行指导评价。这样的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专业工作的真实过程。学生在仿真实训中可以担任不同的岗位,例如出纳、总账会计、财套主管以及系统管理员等。各个岗位有着各自的职责与任务,在仿真实训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与要求,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开展。仿真实训是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延续,对学生的岗前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前帮助学生打下工作的基础。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学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没有随着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以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成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充当着课堂的主体,将专业知识灌输下去,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会计电算化知识固定化,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思考,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会计电算化技能点与知识点任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对实训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更好的完成实训。如今的电脑软件一般都具有详细的说明,学生在学习财务软件过程中,能够更快的掌握操作技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在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略业务的连续性,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够连续的完成会计业务,只能操作软件完成第一个任务。很多研究表明,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并且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人才的培养。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整。在实际的会计岗位工作中,各个会计期间的处理工作都需要软件操作人员完成系统、连续的完成,?在完成第一个期间业务后能够及时的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而不用再对一些基础操作进行相应的设置。在实践教学中,两个会计期间以上的案例需要由学生熟练的完成,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综上所述,在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想要缩短会计电算化应用与教学间的距离,就需要以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任务与过程为基础,认真的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与教学案例的设计。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仿真实训力度,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此同时还应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平原,姚军,代鸿顺.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6-88.

[2]司玉红.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15,(7):62-63.

会计电算化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核心课程。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并未与时俱进,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学习会计电算化,必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会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但是,不少中职院校把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安排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后。开设电算化课程时,学生对各种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分录的把握都不够熟练,造成上课部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会计理论讲解上。另外,在财务报表模块中,报表定义公式需要运用计算机操作中EXCEL的公式设置知识,学生还没学过,老师上课时需要花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造成了上课效果不佳。

(2)不合理的课程内容

当前,很多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只是在简单模拟会计工记账,计算机只是被当作一种核算工具,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只讲授从凭证-账簿-报表的一个处理账务的过程,很少会介绍到采购、库存、销售、工资、固定资产以及财务分析等模块。忽视了电算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功能。

(3)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当中,主要应用的是电算化教师给学生讲授操作过程,学生根据所讲授的知识机械化地去重复操作,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操作步骤,便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这是比较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学生所学内容机械化并且容易遗忘。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不高,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不恰当的电算化教材及教学软件

各中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选用的教材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侧重于理论教学,有的侧重于实践操作。由于会计相关知识的更新较快,会计软件的版本也在不断升级,但不少学校使用的教材和应用的会计软件版本都比较低,未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导致了学生在实习当中会遇到同之前学到的相关知识不符的情况,操作会计软件也不能和实际的会计实务有效对接。

(5)中职院校需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师资力量

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既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需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事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往往具有以下缺点:①大部分教师都是缺乏本专业实际的工作经验,很多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对于会计电算化各模块之间的业务流程关系无法理解。②会计专业的教师,计算机操作的各种技能相应缺乏。③从事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其知识的结构已经老化,会计理论知识未及时更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专业知识很扎实,可计算机的软硬件能力比较差,在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践课上面对计算机出现的一些软硬件故障不能够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比较薄弱,这也是教学效果偏低的主要原因。

2 针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1)会计电算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中职院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专业的方向,以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原则,在课程设计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会计电算化概论》、《会计信息系统》、《实用会计软件操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由于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法规性强、操作性强以及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坚持实用性和规范性强,要具有动态性与前瞻性。

(2)教材与教学方法

笔者建议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材要坚持市场购买为辅,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为主。要想确保教学的质量,教材的编写与建设上要分期进行。首先,要购买与学生特点相符的教材;其次,要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编撰简单且完整的模拟练习,使学生能够实践操作;然后,要挑选水平较高的一套手工账务模拟资料,使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由手工转向会计电算化,并应用到电算化的实践操作当中。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创设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启发为主,而不应该灌输式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当中。

(3)加强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职院校要加强"双师"资格的专兼有效结合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教师参加师资培训以及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进行锻炼等方式,为本专业培养更多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另外也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或者软件工程师等方面的企业人才到中职院校作兼职教师,为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中职会计电算化是操作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形式也要多元化发展,可以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教学和综合实训有效结合,将提高学生的电算化动作实操能力作为目标,必须多方齐心协力,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广播电视最新技术范文 下一篇:美术相关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