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19 17:34:50

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1

韦志榕(高中地理新教材主编)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在这段话中,江泽民同志实际上阐述了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尽管各级各类教育都有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但是基础教育以它线长(从小学到高中)、面广(人数多)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更显重要。本文试从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这一个侧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

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关系成了国际关系中相对重要的基质。以经济技术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竞争。国际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和文化领域。近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融入、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加入到直接的生产过程。例如,农业科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高速发展,世界粮食单产每公顷平均年增长43千克,达到前半个世纪增长速度的31倍,科技贡献率高达73%。总之,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传统工业设备不断得到改造;资源利用更加充分;生产控制系统和组织系统出现革命性变化。可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对策,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瞄准了教育,因为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是实现科学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迅速推进现代化建设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这方面“缺口”很大,表现在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少(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初在《世界科学报告》中提供的数字,每1000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的比例,日本为4.7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为2.3人,中国为0.4人),熟练工人数量少(据统计,1984年我国有劳动力4亿人,具有大专水平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5%,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0%左右,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多达75%左右)。我国的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亿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只有从这一阶段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来他们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针对性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基础教育实行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6年,全国中小学校数已有73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1.92亿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相当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着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对基础教育任务的理解出现偏差:第一,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对少数人升大学的选拔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第二,把基础教育只看作是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追求分数的状况愈演愈烈,学生的体质下降;一些学生只有应试的能力,而缺乏求知、办事、与人合作的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是这样的建设后备力量,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即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或者说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然后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在以下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

第一,素质教育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既包含德、智、体诸方面的统一和谐发展,也包含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的自我发展同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三,素质教育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具有全面自我发展的能力。

基础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材来实施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为素质教育服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三、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

目前正在进行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的改革,就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源,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在学生不断学习、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的。教材是否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教材的总体框架,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均从素质教育要求的角度出发,在现代意识的培养、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知识深广度的控制,以及教材弹性的体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而要真正做到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教育的对象将要跨入一个怎样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观念、意识,这决定了他们的基本素质。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社会将如何发展才能趋利避害,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到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再到80年代后期以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过程。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这说明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由单纯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转移到环境和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对于即将迈向21世纪的现代社会的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的这些观念融入高中地理教材中,我们对过去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构建教材框架的做法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以人为中心,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贯穿其中的框架体系(见下面高一地理知识框架结构示意图)。我们按照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程度,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地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教材通过讲述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环境、资源的关系,侧重体现生态持续的观点。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聚落、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旅游等方面,教材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观点。按照这种思路编写教材,用传统的眼光看,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削弱,但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不仅要给予学生现代的观念,还要给予学生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它是应用性或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教材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要改变这种状况,教材中知识的取向应该是思想观念价值、应用价值和能力价值都比较高的内容。

1.反映当代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与过去高中地理教材相同章节相比,关于大气的科学知识内容要求有所降低,而取材的角度更多地转向阐述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关系,特别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天气系统和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问题,大气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例子。“海洋环境”这一单元,在以前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新教材中除了讲述海洋的基本特征外,更多的篇幅是讲述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海洋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海洋空间的拓展,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以及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陆地环境”这一单元,综合了以前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部分地学知识,并给予新的思路,即不从地学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而是主要讲述陆地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陆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质灾害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单元,更是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单元。教材在介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工业区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采取剖析典型事例的方法,努力把每一个农业类型或工业区的内容落在实处,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农业类型是怎样运作的,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我们认为,教材注意与实际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地理本身的实用性也才能够显示出来。

2.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许就是明天的乡长、厂长,也可能是个体劳动者。本地适合发展哪种农业生产?工厂厂址选在哪里合适?开办商店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小区域规划中,交通线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遇到的实际问题。当然,学校教育不可能完全解答这些问题,但可以也应该给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地理学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战略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因此,教材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案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比较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在讲农业区位时,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府决策等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在讲工业区位时,说明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运输条件等等;在讲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时,则从分析我国南昆铁路和上海港的区位入手,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点区位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三)降低知识难度,拓宽知识的广度,增强教材的弹性

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2

在规范的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问题无疑是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调研中就思想政治课设置问题对于学生所做的调查,反映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要求。在征求学生对初一年级政治课的意见时,农村学生绝大部分(占91.3%)认为有必要学习,只有5.7%的学生认为要精简。这与他们中许多人仍把政治课做为获取社会生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密切相关。而城市的学生中,认为有必要学习的占58.1%,有37.7%的人认为应精简,只有6.9%的学生认为不必再学。

在征求对初二社会发展简史内容的意见时,两次调研城乡学生意见大体一致,88%的同学认为需要学习;有10%的城市学生认为可以不学;农村则有2.8%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学。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上,也大体如此,农村有2.8%的学生认为可以不讲古代的事,多讲现代的事;城市持这一意见的学生比例9.3%。从学生们的反映看,他们还是希望学习简史课程,但应注意解决好与历史课的区分。

对初三年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程,大部分学生都要求开设,但城乡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别较大。农村有93.9%的学生要求开设此门课程;城市有相同要求的则为68.2%,另有10%的学生认为可不必专门开设此门课。在问卷中反映该门课程“知识过深,难于理解”的占14%。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处于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和教研同志都对思想政治课的命运乃至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滑坡问题深表忧虑,他们尖锐地指出:目前思想政治面临的是严峻的生存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迫地希望了解当代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而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又从来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目前学生和学校教育受社会上“下海经商”形势的影响很大,德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有被逐步淡化的倾向。我们必须看到并承认,市场经济大潮在冲击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产生着负面影响,使得教学实效有所下降,导致少数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怀疑甚至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这块阵地。

二、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科学性。 1936年,在中央关于改革思想政治课的精神指导下,广大师生和教研人员共同付出了许多努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一定成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真正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92年突然另起炉灶,全面使用新编教材,而新教材与原来的改革实验教材比较,又不很成熟,差距较大。这种对新编教材不经实验就全面推开的做法,搞得下面的师生无所适从,措手不及。

这个冲击波对于广大政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为提高教学实效所做努力的影响也是负面的。调研中,师生和教研人员一致反映:思想政治课改革历时多年,这期间教师年年备新课,年年是“老兵新传”。一些多年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及教研人员特别指出,教材不是形势报告,不能跟风赶形势,这样做既不严肃,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威信,也不利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教材紧跟形势走,一旦形势发展变化,又要不断增删改动,显得十分被动。这一点已经被实践的发展所证明。

调研中通过调查问卷和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形势的座谈会,征求了师生对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改革要求。城市学生中有57.4%、农村学生中有28.6%的人认为“课程设置是好的,但教材内容引不起兴趣”。结合教师及教研人员在历时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反映教材不成熟的问题。说明这一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尽快研究解决。否则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无从做起。

为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调研中专门针对已经学完初中全部课程的学生设计了知识问卷。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受测试。以检验知识的获得和巩固情况。测试数据表明:现行设置的四门课程中,道德部分得分率最高;其次为法制部分;简史93年为16.57分,95年上升为18.94;而社建由93年17.11分降为95年的15.64,考虑到不同课程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具可比性,因此不能仅从各门课程得分的高低排序断定其教学效果,但各门课程持续调查的排序情况,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整体上看,城市的平均分为81.3,农村为67.1,相差14.2分,两次调查变化较大的是简史与社建的

排列次序与平均分数的差距:93年测试,社建为17.11分,排第三位,简史为16.57,排第四位;两者平均分相差仅为0.54分,到95年简史为18.94分,排在第三位,而社建为15.64分,排在最后,且平均分相差达3.3分。值得注意的是, 93年在武汉市某学校参加测试的总共3个班级中,其中高一 年级有两个班级,高一(1)班47人为通过中考升入高中的常规班级,而高一(2)册则为由初中直接升入高中的实验班,从测试数据看,两个班级的平均得分都在8O分以上。平均分仅相差3.05分;最高分之间相差2.5分;最低分之间相差5分,均不到一个分数段,差距并不明显,这说明93年以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成绩是应该肯定的。调研中,学生们对课程改革热情很高,对道德法制、简史、社建等课程提出改革要求的学生,分别为总人数的36%、11.5%、13.9%(因三项可同时选择,因此总体大于1)。对各门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如下:

1、对道德及法制常识课程改革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多些,要能回答实际社会生活中的问题;(2)加强传统美德教育;(3)内容更简化一些,多介绍一些新制订的法令;(4)单独开设法制课程,请专门人员来讲,应多选择一些案例;(5)讲课内容更生动一些,在数学方法上,多开一些讨论课。

耐人寻味的是,城市学生中有30%以上提出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关于传统道德的介绍的要求;而农村学生则有25%以上提出要增加肃清封建影响的相应内容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改革进程中,不同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的不同影响。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一些弊端特别是道德的滑坡现象,如竞争中的虚假、人际关系的淡漠等,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道德的某些积极方面,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经济文化的不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则迫切要求打破束缚其进步的某些落后的传统道德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使人看到,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化作用,有着其独特的双重意义。强化、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对于培养中华民族跨世纪的新一代劳动者和接班人,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必定远远大于其知识意义。要增强实效,就应该在教材内容的改革上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加强科学性。

2、对社会发展简史课程改革的要求:(1)应以现代社会的知识为主,着重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说服力的讲资本主义情况,特别是认真介绍总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原因;(2)应着重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周期性;(3)注重联系实际,并改变一些传统提法,更客观一些;(4)应重点突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对历史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关知识简单了解即可;(5)内容太多,应简化一些并更灵活一些。

3、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程改革的要求:(1)内容太多,简化一些,也要更生动一些;(2)应多介绍一些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使人更容易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应多分析我国目前的不足,以提高危机感;(4)开展社会实践等调查活动,对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应具体分析;(5)农村学生有人提出要求加强精神文明的有关内容。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中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结构要求的调查,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以下的排序按统计人数多少)(1)市场经济知识;(2)宪法及法律知识;(3)道德知识;(4)国情知识及国内外形势;(5)社会发展规律。

调查中反映的学生要求了解国内外形势的要求,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节 奏加快,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希望尽快获得更多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有关。也有学生明确提出要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情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识理论。

在93年调研中,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求按顺序被排在第四位,而时隔两年之后,这一要求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学生对于市场经济知识的了解更为突出和迫切;也说明目前思想政治课改革落后于形势发展,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还反映出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希望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方面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也不断增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全社会强调普法教育有关。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学生中法律意识增强,要求学习了解法律知识,都是好现象。

与前一问题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征求学生从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最希望得到的信息,两个问题有联系,但并不等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看出,学生们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依次分为:(1)国内外大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3)现代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4)法律知识;(5)改革开放成果;(6)就业或升学指导;(7)重大的社会事件。

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应如何进行教改”这一问题上,城乡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要生动一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要多样化。课堂教学不要只讲条条,也不要让学生死背,可多开设一些讨论课,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

(2)联系实际,多开展一些如社会调查之类的实践活动,进行立体化教学,使社会、课本、学生成为一体。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看到并检验学习成果。

(3)教材编写生动一些,多联系实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内容不要太深。

(4)减少闭卷考试分量,利用问卷调查及小论文等形式来考察。个别学生提出应减少笔试,进行面试。

此外,农村学生提出要求增加类似《语文报》那样的辅助学习报刊,以帮助学习。近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很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这个形势在学校教育上的反映就是,95年调研中,要求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生人数比93年调研时更多,问题提出的也更具体,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部分,如何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们的迫切愿望,调整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初一部分,可否考虑增加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内容;在初二部分,应加强现代社会发展知识的介绍,包括现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和简要分析;初三部分,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介绍基础上,增加新材料。在整个初中部分的教材以及教学中,要更进一步强调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必须坚持有效的考核手段 1993年开始,各省高考理科逐步扩大了取消思想政治课考试的范围。这对思想政治课的冲击尤其强烈。取消理科思想政治课高考的做法,其初衷也许是好的,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其造成的后果却

不如人意。一方面在目前整个教育体制没有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前,高考事实上仍是教育的指挥棒,哪一科不考,哪一科教学就受到冲击和削弱,这点也在教学实践中被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学所证实。如果说这两科不考还仅仅是知识缺陷的问题,那么不考政治课的后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理科高考取消政治实际上是等于取消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许多学校已经形成学生不愿学政治课的局面。这不是政治课不受学生欢迎,也不是学生不想学习或不愿学习。而是因为一般高考考生中都是理科考生多于文科考生。(如武汉市文理科考生的比例一般为三七开或二八开),所以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必然是千百万学生不学政治课。该市某中学高一年级93级上学期思想政治课的期中测试,平均成绩还是85.36分,但在下学期,高考理科不考政治课的信息一公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即受到冲击,下学期两次期中测试的结果,平均分数一次为52.62分,另一次为56.57分,均为不及格。95年的调研表明,这一现象目前仍存在,后果堪忧。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3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79-02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而将素质推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决定》第三部分特别提到要“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这充分说明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实施素质化转型的必要性。向素质化转型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本文仅从政治思想、教育观念及专业业务、具备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这三大关键环节来加以阐述。

一、高校体育教师应从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

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战线的主力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尤其是专业教学身教的特殊性,其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因此,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更应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对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要求更加严谨,处处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努力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以我们的崇高价值观所凝聚成的成就感和对学生的伦理责任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形象效应”,带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那些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个别教师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应予坚决鄙弃。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种宁静致远、淡薄无私的人文观,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学会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体育教师才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教师首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求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

2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制意识淡薄,对学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权益认识不够,是造成学生权利被侵犯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关系。同时也应加强法制教育,使得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章,使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3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净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净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洁化创造有力的教育环境。

因而,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发展纯洁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更加有利的教育环境。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克服困难,勇于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二、高校体育教师应从教育观念及专业业务环节向素质化转型

1 教育观念向素质化转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当务之急。高校体育教师要做到教育观念向素质化转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育精神和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体现出来。再者,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践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育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唯有这样才能从观念到方式,逐步深入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模式,才能将体育教师实施素质转型的攻坚战进行到底。

总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素质教育应该反映、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过程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

2 专业业务方面向素质化转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各种学科的边缘也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依赖,知识的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使知识更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业务方面向素质化转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专业业务方面向素质转型对身体的要求。健康的身体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切实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保证。一个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需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教师尽快掌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教育方法、手段,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所以,体育教师应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一方面它保证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如期进行,另一方面又对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目标。其次,专业业务方面向素质转型对专业能力的要求。21世纪以来,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促使广大体育教师关注起体育领域以外的多方面知识,以求丰富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素质教育已向体育教 师的文化素质发出了挑战,它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一定要有广博的科技知识和文化底蕴,才能适应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第一位的。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师应理解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出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方法,选取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内容,运用启发、引导、设问、答疑、纠偏、点拨等教学策略,辅之以示范、讲解等,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逐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检索更多的有效学习内容与方法,达成促进健康的课程目标。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分析能力是第二位的。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师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受益的同时,应具备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需要教师认真地分析,及时转化被动的局面,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这是现代教师自我适应的必由之路。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评价能力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剂。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作用,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教学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纳入学习评价的范围,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功能。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综合能力也处于重要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学科显示了其学科的独特性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能够运用新课程、新理念,对新教学进行拓展与创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筹划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三维健康的观念来综合判断,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变能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教师的应变能力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摆脱教学中的困境,有时甚至还会取得意料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新问题,应变能力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超常能力的表现。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边缘科学与交叉科学的相关内容,形成比较优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培养多面手式的复合型人才。此外,除了具备能教好主修课程的能力以外,还应能胜任另一门甚至几门选修课程讲授的能力。只有适应这种变革,才能率先争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自己的特长和绝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日渐活跃、求新、求异、多见、多问的思想,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

三、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具备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环节向素质化转型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善于继承和勇于创新。继承是创新之本,没有继承也就无从创新,只会继承,不会创新,也就不能成为创新人才,也不能培养具有超前及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对于从事高等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面对思想、行为、心理等都有新变化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不断以新的高度和着眼点推陈出新,敢于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习惯的束缚,在教育研究方面推行多学科交叉,努力探索未知领域,掌握新办法,寻求新发现,创立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并将其融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摆脱旧的思想框架,挖掘他们所蕴涵的丰富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能。此外还要有获取高新技术知识的能力。知识包罗万象,即使是一门知识也难以穷尽,更何况当前是信息高速变化的21世纪,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信息作为当前支柱产业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信息即是财富,信息即是资源,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想更好地提高其自身创新素质,就必须很好地抓住信息,善于分析信息,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

1.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展,高校体育从业者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勤于思索,大胆尝试,争取更好地发挥体育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服综合素质服务,造就时代所需的有用之才。可以说,这是高校体育教学改变落后现状,提高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契机。

2.素质教育与跨世纪人才规格

2.1社会及人发展的需要。

当前国际教育界认为,以K(Knowledge知识)、A(Ability能力)、Q(Quality素质)作为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全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综合需要,反映了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一个时代特征。《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进程的加快,高校教育将告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日益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体现在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反映了教育发展中的规律,受教育界特别是体育教育界的重视。

2.2对现状的反思。

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生产力的作用越显重要。在一些高校中大约有80%的学生不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差。事实证明我国大学生在入校、学习及工作阶段的体质状况及对健康的认识均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处于理论上重视而实际上忽视这样一种落差极大的态势,在全面发展的三育中无一席之地。顺应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贯彻,是体育教学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捷径。

3.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

3.1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2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

4.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以终身体育为目标方向。

首先应当更新观念,使体育教学与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与增强体质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它为进一步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奠定了基础。

4.1.1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

在新的技术革命全面发展时期,社会分工精细,节奏加快,压力骤增,体育能力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只有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

4.1.2以促使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

体育教学活动要从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功能及规律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心理效益、娱乐效益、审美效益等。整体过程需要学生身心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统一发展。

4.1.3以终身体育为方向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某种运动项目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与行为。不断适应社会,着眼未来,健康的身体是进行一切活动的载体,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使之与终身体育接轨。

4.2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2.1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

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要用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培训教师,使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接受素质教育观念,认识其重要性,了解其深刻内涵,从而造就一大批顺应素质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师群体。不断提高对体育教师在晋升职称时的综合素质要求,促使教师全面钻研努力,提高整体水平,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4.2.2重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体育教学以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个性。着重从学生角度审视体育教学,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角度规范体育教学,使学生一方面按社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努力使自身发展的各方面需求得到满足,最终成为富有主体精神的体育人才。

4.3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3.1综合使用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体育教学成为一种多边互动行为,这既增加了学习中的交流渠道,又增加了学习交流的方法。体育教学强调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而体育教学方法是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单独出现都难以培养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把现代的教学方法引入体育教学方法的组合中,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注意方法综合、配合运用。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组合方案,强化教学效果。

4.3.2教学组织形式应体现多样化特点

素质教育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因此素质教育观下的体育教学组织既强调教学情境的合作性,又强调教学形式的个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应体现多样化的特点。

5.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依照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即将来临的21世纪培养了有用之才。教学改革形式上由“体育教学”转变为“体育教育”,在教学内容由“体育技能传习”转变为“体育文化传承”,也就是既教给学生体育的人文思想、科学思想和技术原理,又向他们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在体育教育中把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提升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水准。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3-35.

[2]宋继新.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思想原理和方式的变革[J].体育学刊,2004(1):7-10.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 现状 教育路径

[作者简介]王璐(1978- ),女,河北唐山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河北 秦皇岛 066003)任福全(1953- ),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天津 3004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54-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教育的职能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完善人格,但在此之前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传承优良民族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弱化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处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在素质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1.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感使大学生期盼祖国永葆繁荣昌盛,继而产生强大的动力,为追求真理不辞劳苦攀登,从而激发创业精神的形成;集体主义使大学生将自身的成才目标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进而形成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思想则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指明了方向。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向着全面成才的正确方向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2.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有3000万,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能否实现。他们的成长,不仅牵动了亿万家长的心,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基本令人满意,他们在思想政治观念上较为成熟,心态比较积极,参与意识较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趋于客观,有强烈的危机与竞争意识,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等,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政治心态的淡漠性。大学生由于对政治理论的认识不足,政治辨别力不强、敏锐性不高,对西方的各种理论和思潮良莠不辨、是非难分,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极大的片面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同时,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识不全面,从而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失去应有的信心,进而表现出淡漠的态度。

2.思想政治动机的功利性。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不少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是想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以便在毕业时能找一份较好的工作。这些功利的动机会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该引起广大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特别关注。

3.思想政治心理的软弱性。少数学生由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常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如此软弱的心理,将使其很难经受得住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及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冲击。

4.思想政治行为的不稳定性。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涉世不深,知识面狭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平衡。受积极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就会向积极方面转化;反之,则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甚至向消极、落后的方向转变。家长及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行为动态,及时给予引导或教育,以免其在人生路途上酿成大错。

5.自我意识的至上性。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提高,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知识经验仍不丰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难作出理性、客观、正确的判断。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复杂性,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主观性,教育方法、工具、手段等的发展性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矛盾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思想政治品德的复杂性和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模糊性与教育的精确性等问题。为此,需要探索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导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导向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的内容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相一致。要有明确的导向性,为大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学生能明确平时应遵循的准则,不断调整其思想与行为,向测评标准靠拢,从而确保其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前进。发展性是指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目的要从传统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全面发展。

2.突出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科学性是指创建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的教育机制,使之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的要求。在量化和取值层面,要从多角度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地确定教育内容,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实用性既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又是指教育机制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这样一来,既能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其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

3.强调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全面性是指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要实现大学生的多种能力、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这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体现了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教育机制要以德育目标为核心,要尽可能全面、确切地反映被教育对象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有教育单项素质行为的个别指标和教育某一方面素质的局部性指标,更要有教育对象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同时,各个指标间要相互联系补充,层次清楚,共同构成系统而又有机的整体。层次性是指教育机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特点或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研究创建的教育机制必须是多种层次的,只有准确地反映出每个大学生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

4.“知、情、意、信、行”教育有机统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有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因而其结构具有明显的多维性、层次性,在每个维度上又呈现出连续性、顺序性和递进性。思想、政治、品德的每一个侧面都能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从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进行测评,都难以反映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单方面的教育会割裂思想政治素质的知、情、意、行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德育工作的随意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的创建应包括知、情、意、信、行等多方面的特征分析。

5.双向教育主体共同实施。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由于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对教育产生畏惧,甚至出现逃避心理,从而影响其心理及思想、政治、品德的正常发展;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往往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导致教育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在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机制时,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强调多主体教育,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使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评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和激励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教育的客观性、准确性,增强实际效果。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使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个才智很高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导向,其才智是很难有积极意义的,反而会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一定危害。面对发达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强大压力,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人才,即在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集体,正确对待国家。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多元主体:大学生德育教育机制的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2]王佳丽.论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08(6).

[3]李春雷,郑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J].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

[4]薛彩欣.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3).

[5]于淼,郑华平.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探讨[J].教育论坛,2008(24).

[6]崔顺华.对改进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6

【关键词】创新 素质教育 探究

一、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提出

创新素质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衍化而生成的。

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是本世纪初提出来的。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规律及其运用的。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近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提出对眼、手、脑、嘴、时、空的6大解放,还进行了大量创造教育的实践,培养出了一批创造型人才。5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有关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开设了相应课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1届3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的创造教育研究与实施,在教育内部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成立创造学会等学术团体,就培养新一代的创造能力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产出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些著述。但没有生成热点,仅是少数研究部门与一些学校的实验活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严肃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基础教育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教育新局面,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天地。为了实施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各大新闻媒体也都纷纷刊登了许多关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文章。为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应当开展创新教育。可以说,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创新素质教育的探讨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这些诸多教育的新提法,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上、精神上缺乏足够准备,感到很困惑!那么,如何实施这些教育?能否通过界定与诠释,使诸教育提法综合为创新素质教育,我认为,有必要加以探讨。

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所谓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教育来讲就是为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矗我认为,这样界定创新素质教育好,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这样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又把创新摆到了突出位置;二是强调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即要在全面发展素质基础上,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上下工夫。这样界定从规定上注意科学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既避免了片面性,又明确了有机结合的方向,使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获得到和谐有效的落实。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本人认为必需做到以下三点:

1.改变教育观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化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离开国际大环境孤立地进行,我们将长期面临激烈的挑战和竞争。中华民族要振兴、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素质教育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普及。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受教育者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2.转变学生观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创新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目前所实行的新课标正是对创新素质教育的体现。此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各学科的综合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教育从来就应该是强调基本素质或能力的培养。因此,与其说“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听起来像一种新教育方法新教育政策,不如说“教育要始终强调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教育的讨论,正如当年关于真理标准关于实事求是的讨论,意在端正态度,认准方向。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一种可贯彻于各种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不是一项可以自上而下实施的新工程,创新素质教育亦然。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200.

[2]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

[3]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25.

[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0.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7

严正广,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

刘迪吉,江苏省教委副主任、教授。南京 2100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阐述了深化 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同时制订了保障目标实现的相关措施,其中十分重视教育评估的运用 ,文中多处论及教育评估,涉及教育评估的组织、运行、方式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当前教育评估工作及今后教 育评估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决定》要求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建立自上 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换言之,教育评估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服务、服从于素质教育的需要 ,这为教育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方向是教育改革的大局所决定的。《决定》的核心就是动员全党和全国 各族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政治 经济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这是国家的大局,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教育评估服务于教育首先必须 服从于大局的需要,服从于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一种逻辑的必然、理念的认识,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 要。素质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要不断地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需要 有强大的推动力的推进。教育评估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其服务于素质教育必将加快素质教育的进 程。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足素质教育,改革评价制度,转变 评价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从教育评估本身说,也只有服务教育的改革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赢得地位,才能在服务中获得提高与发展。素质教育对教育评估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教育评估要适应素 质教育的要求,服从和服务于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从指导思想、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否则 就难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要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取向,开展各类评估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它重视学习成熟的基本知识,但更重视学会学习;它重视 学习,但更重视发展能力;它重视能力,但更重视做人。它着眼于提高人的素养和品质的教育,它强调的是知 识的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的是人的身心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立足素质教育开展评估,必须以素质教育 的价值取向为取向,并把这种取向转化为评估的指导思想,贯穿在评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从目前的评估实 践看应克服以下几种倾向:

一是要克服只看现状、不看潜力的倾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潜力比现状更加重要,因为现状仅仅代表 过去的工作,而潜力却代表未来,是生命力的表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重视 发展的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评估中可以不看现状,一些鉴定性、终结性评估必须要对现状作出评价。我们这 里讲潜力,是要求在对现状作出客观评价的同时,重视潜在的生成性因素;要立足发展,更多地开展形成性评 估,以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是要克服只拘泥死的标准,而不顾活的现实的倾向。现实永远大于相关指标,是相关指标无法囊括、描 述的。特别是素质教育,它倡导创新,而创新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要鼓励不同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大胆探索, 办出特色。评估中我们如果拘泥于整齐划一的标准,而不看生动活泼的现实,那就要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其结 果只能是削足适履,影响事物本来面貌的反映,也就影响了评估的质量。同时,在评估导向的作用下,这样做 还将扼杀学校的蓬勃发展生机,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应科学地制订指标体系,使指 标能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另一方面,在评估中要重视基本条件的达标,更要重视各校在自己的基础上为实现 目标而做出的努力与创造。

三是要克服重外在、轻内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评估重外在、重硬件,只能促进教育外延的扩张, 但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质量,是教育内涵的提高,因此评估中必须重内在、重软件。重内在、重软件并 不是不要硬件,素质教育需要硬件的支持,但如以硬件的改善为满足,那就永远无法实现教育从量的发展向质 的提高的跨越。要克服只重分等,不重诊断的倾向。通过评估分等选优可以产生激励机制,推进事业的发展。 但素质教育要求的是大面积的提高,面广量大的学校更希望通过评估获得切合自己实际的问题剖析和发展建议 ,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现有评估中,我们比较重视横向比较,热衷于选优分等,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 具体学校的诊断与剖析,从而影响了评估作用的发挥。服务素质教育,要有验收选拔性评估,同时更需要适合 学校发展需要的应答诊断性评估,这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二、打破封闭模式,更新运行机制,增强评估的社会性

我们现行的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政府的工作检查而发展起来的,因而保留了工作检查的许多特征 :在组织系统上,评估基本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其他社会力量无权也无法开展评估(极少数评估由非政府机 构组织,但有很强的官方背景);在信息收集渠道上,只局限在学校内部,十分单一;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 由评估的组织者掌握并处置,不为社会所知晓。简言之,整个评估是在一个由政府掌握的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一模式由于行政权力的作用,有很强的推动力;但另一方面,评估的封闭性也给评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 响,明显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有着很强的社会性,它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及社会的需要为质量内涵,因此评估素质教育必须广泛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现行评价也采取诸如 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聘请少量系统以外的专家参与评估等方法收集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座谈会往往容易 失真,个别系统外专家远不能代表社会的意见,加之少量的社会信息缺乏系统,难以处理,往往不为人们注意 ,这更加剧了信息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直接影响评估的客观性与代表性,影响服务素质 教育的质量。

素质教育鼓励创造性,要求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为此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切实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现行评估是由政府直接组织 ,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学校难于有特色;许多评估越俎代庖,管了许多属于学校职能范围内的事,结果强化的是 政府意识,冲击的是学校的自主办学。素质教育更多地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办 学主体呈多元化的情况下,各办学主体必然要求参与对学校的管理;特别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缴费上学、 增加个人在教育培养成本中的分摊比例的情况下,学生及学生家长作为消费者有权了解教育、选择教育。但现 行评估不为社会所了解,社会难以评价、选择教育,更无法参与教育管理。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的艰巨性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强有力的监控与引导机制,而监控 与引导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社会进行监督,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引导。在西方发达国家,评估结果 引导着社会投资与生源市场,对学校有着极大的制约与规范作用。而我们的评估处在封闭状态中,社会无法参 与,就更不用谈监督与引导了。

综上所述,为使教育评估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打破现行封闭运行的模式,增强评估的社会性。《 决定》指出要“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要求“在高中及其以上 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政府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 构的作用”。根据这一系列要求,现有教育评估应进行多方面的变革:

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政府不再是教育评估的唯一组织者,非政府的行业协会及社会中介机构也可以介 入评估。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变化,这将影响评估的指导思想、标准要求、评估结果等各个 方面。其次是信息收集多渠道。评价学校的相关信息不一定局限在学校中获取,可以面向社会听取用人部门、 同类学校、知名学者、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并加大社会各方面意见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此外是评价结果 多用途。现行评估只对政府负责,评估结果也由政府处理、使用。加强社会监督,评估应成为社会监督的窗口 ,评估结果应向社会公开,成为引导社会投资、消费的重要参考。

总之,打破封闭模式,依托社会开展评估,有利于评价的客观公正,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在不同评 价思想的导向下,不同学校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势及特色。学校的多样性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 。

三、适应自主办学,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自我评估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第一线。学校工作抓好了,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为此,应建立对学校工作的监 督机制。《决定》初步勾勒了这一监督机制的框架结构: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的检查,要建立 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社会要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学 校要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在上述三个层次中,学校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基 础的。从学校来说,在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具有越来越大的办学自的情况下,也需要建立在政府宏观指导 下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自主办学与自我约束是相辅相承的,只有加强了自我约束与管理,才能保证学 校的自主办学质量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不断开展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学校一方面加强了与社 会的沟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己;另一方面通过评估加强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管理,以保证素质教育的 实施。学校自我评估搞好了,也为外部评估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和扎实的基础,有利于外来评估人员从芜杂的现 象中抓住本质,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些自我评估未能正确评价自己,使自我评估失去了应有 的价值。究其原因,有因评估太多而疲于应付的成份,但最主要的是缺乏内动力,学校缺少独立的法人意识, 对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缺乏自觉性,缺少相应准备。

四、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改善对教育评估的领导

事物都具两面性,在大力推进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应考虑将来不同评估主体间的工作协调,否则评估 会因缺乏统筹而陷入混乱。当我们依托社会开展评估时,应考虑到功利主义、短视行为对社会的误导,并采取 相应措施,否则同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为此,必须加强对教育评估工作的管理与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 必须回到一切评估由政府包揽的状态,而应理清关系,分清职能,加强、改善领导。在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下,政府应着眼宏观管理的原则,转换职能,理清政府及非政府机构各自的职责。政府工作要为非政府机构发 挥作用留出空间,重点在抓方向,抓原则,抓好对评估工作的管理。

第一,要抓好评估项目的立项审查。要立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审查评估项目的科学性;要立足体制改革的 要求,审查评估项目的必要性;要立足评估的信度与效度,审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对可开展可不开展的项目 一律不予开展。比如说评估各类重点学校,这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大面积改造薄弱学校的任务不相适应,在非义 务教育阶段也与学校的改革方向不相吻合,因为这类学校今后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办学质量自有公论,无 需政府评点。

第二,要抓好元评估。作为政府要抓大事,抓大局,不应该、也不可能在具体评估上投入太多的精力,除 去个别影响大、涉及全局的评估项目外,一般评估应委托专门机构、学术团体、行业组织去进行,政府重点抓 好对各方面评估的评估;在各学校全面开展自我评估的情况下,政府应重视对各学校自评工作的监督与审计。 只有这样,才能敦促各方面努力提高评估质量。

第三,要用好评估结果。凡评估是严肃的,基本合理的,其结果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及依据;要敦促各 项评估向社会公开,以实现资源共享,引导社会的投资与消费。

第四,要为各项评估创设良好的运行环境,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

《决定》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所谓“体系”应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完 整的而不是残缺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应包括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想体系,素质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素质教育 评价的方法体系,素质教育评价的政策制度体系等等,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努力才能 建立。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个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估制度一定会建立。

收稿日期:1999—07—25

1.康宁:《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教育研究》1999 年第4期。

2.贾永堂:《素质教育论纲》,《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3.文辅相:《素质·方法·创新》,《高等教育研究》1999 年第1期。

素质教育的方向篇8

论文摘要:将学分制与素质教育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但素质教育学分制改革,拄拄将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成可由指标量化的条目和细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学分,体现了教育领域的功利化特征。本文分析了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建议从动机、素质教育本质、制度、校园文化、教育者素质等五个方面入手,解决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问题。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学术界通常将人的综合素质分为非智力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三大方面,也有人认为素质主要指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8年,教育部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无论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正蓬勃发展。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目标,引进灵活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实行了素质教育学分制,将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成可由指标量化的条目和细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学分,从而将素质教育推到了可供操作的阶段。通过素质教育学分化,可以实现素质教育评价与学校整体评价的有机兼容,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学分制与素质教育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但校方为了增强素质教育的操作性、提高就业率,倾向于可量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这种改革对于被高考指挥棒驱使了多年大学生而言,客观上扭转“素质教育无用’,的意识。

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市场对知识的需要,从而自觉调整知识结构;但也进一步诱使学生轻视基础、淡化理论,只重实用性知识,忽视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轻视情感智力、社会适应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淡化了学生对个人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追求,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功利在《辞源》中解释一是功名利欲—一《庄子·天地》说: 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二是功效利益—功利主义以人的行为的实际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和最高标准。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的实际功用作为原则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框架下,功利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课程功能定位的功利化倾向 高等教育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强调理工科的教育,用最快的速度培养一大批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在国内的许多高校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为了推行素质教育,都设立了素质教育的课程,这是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形成的过分专门化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反拨,客观上有着紧迫性和合理性。但在设置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设几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聘几个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片面地强调每个学生一定要修多少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二)学分制素质教育体系内容设置的功利化倾向

当前各高校出台的学分制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具体内容和细则的设置则以可操作性、实效性为根本原则,以便于校方量化评估。这样一来,各项指标权重的差别,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做出较为功利的选择;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往往将利于就业的素质技能教育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校方出于就业率考量的功利化行为。

(三)学生对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以获取素质教育学分为参与素质课程或项目的目标。

社会实践只扎堆已鼎鼎大名的地方、只做容易出名的事情、做一点事就要最大化的媒体炒作;课外活动只参加素质学分予以认定的项目;只参加校方认定、有“加分”的社团组织;只读名列“素质教育读书目录”的书;只选利于求职、易于通过的人文选修课……这种唯效果论,有投机嫌疑的态度,在大学生中并非罕见。

(四)素质教育评价方式和结果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测评结果往往是各高校衡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是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以及对学生进行鉴定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的最主要依据。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学分的重视程度超过素质教育本身。

三、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笔者在全校2008年人学的3800多名学生中随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收回有效问卷328份.统计结果见表2:

以上数据结论表明,大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以及选择活动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尽管他们深知素质教育的重要,也渴望自身全面发展,但遇到具体情况,他们往往违背本意,做出功利化的选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师生双方、社会环境以及现行的素质教育体制、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素质教育评价机制都是引发功利化倾向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当前大学生的实际理论知识、文化修养、认识能力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当他们独立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时,难以辩证地加以认识和分析,而他们的成人化意识、自我成熟感等又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帮助,于是这种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得他们容易被局部的、表面的、眼前的现象迷惑,滋生追求实惠、急功近利的短期学习行为,表现为:

1.理想信念淡漠,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学生价值趋向功利化,协作意识低,缺乏奉献精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少数学生中有所蔓延。2.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优。如: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百的就是为了求职、找好工作,无论人党、学习还是与人交往都围绕就业展开,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部分同学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热衷于考证、考级。4.人际交往中存在失信现象:学习中弄虚作假,为过关、拿高分不择手段;为了找工作任意提高学习成绩,伪造荣誉奖励;随意违约,个别同学谎报成绩欺骗家长等。

(二)教师方面,社会评价机制使教师更易受到名利诱惑: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滋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了部分教师理想淡化、信念动摇、道德失范,表现出消极心态和实用主义价值观。2.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较差,缺乏创新精神,以自己的科研、职称或其它事情为重。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阶级思潮、价值标准渗透进来,导致了部分师生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实用化。

(四)高校规模化发展造成的影响:一方面,教学资源的紧张促使学校强调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人学分数的降低造成学生整体素质下滑。

(五)高校承受的就业压力使高校在制度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往往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

四、对策

(一)从动机着手,满足学生成就感,克服功利化对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心理学将动机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内部动机是因好奇心、求知欲、自尊心、责任感、学习兴趣和成功感等内部因素所引发的动机,而外部动机追求的目标是学习活动之外的目标,通常是由权威、领导或群体提供的分数、奖金、奖励等外部引诱而产生的。因此,减少功利性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关键从动机人手,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尊重其自尊心,提高责任感,使其学习兴趣,成就感得到满足。冈在目前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看到社会发展的远景以及自己的前途,不为眼前的得失而丧失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二)回归大学教育本质,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培养方案。蔡元培认为“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上接第135页)来”;“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人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唯有如此,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才不至于走向功利化。

(三)健全制度,素质教育呼唤教学管理的创新。在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中应减少功利性太强的激励机制,不要误导或引导学生。面对功利,应理性地对待与适度地超脱,承认功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动力因素,但不能过度追求,以道义来约束自己,以良知来评判自己。

(四)课堂教育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推波助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教师的每堂课、一举一动,都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校园文化对于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上一篇:高一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范文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