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7 03:13:54

农村现代化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工业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着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着,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镕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郏启新:“发展小城镇的独特道路”,《江苏年鉴·1996年》   5.巨宪华等:“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3期。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2

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核心,中国的革命事业就不能取得根本胜利。建设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这是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真理。总结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三个带有普通规律性的结论。

1.凡是已经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村街,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广大党员都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以带领广大农民治富奔小康为己任。这些已经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经过努力拼搏,才实现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前实现了小康社会。

2.凡是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以及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村街,尽管因素诸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是因为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得力,而是党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处于一种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传统小农经济状态,广大农民的生产水平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

3.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领导水平同现代化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果成正比例关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越强,领导水平越高,农村的经济就越发达,其村风街貌就一片繁荣,反之亦然。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党的领导方式要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型转变为服务型。以服务为载体,运用现代农业知识教育农民,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观念。要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手段,组织引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把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化大农业。要用扎实全面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于农民的耕、种、管、收、售。要运用快捷的市场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销售渠道;要运用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为农业的发展引路护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村经济就必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首要条件是通过改革,建立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我国农村经过第一轮改革后,建立起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经营管理模式的生产方式。它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但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把大片农田分割成条条块块、规模小、资金少、信息不灵、生产决策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其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脆弱。依靠这种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经济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已宣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街,因生产方式滞后,缺乏优越的经济基础做保障,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温饱基础上我们党提出的更高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方向。这不但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更要改革生产方式,引导他们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把农业做大、做强,其做法有:

1.土地集中耕种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必然途径,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土地集中主要是通过竞争、破产、兼并等手段来完成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根本任务是带领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强行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但我们可以在不动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有偿转让使用权,按市场规律,赋予土地更大的活力。让农民把已承包的土地转化为“资本”,通过二次承包,或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把土地有偿地转让给那些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和经营的农业企业家集中耕种。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农民既可以享受土地分红,又可以成为农业企业的员工。

2.充分发挥农业经纪人和农业科技带头人的作用,用生产订单、统种、统管、统收等市场手段,把分散的小农经济联合起来,做到种有市场,管理有技术,销售不用愁,损失有人补,形成农业经济的大规模、大市场、大效益。

3.用股份制、公司制把农民手中分散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科技投入,新品种的种植推广,农业机械化注入足够资金;也可以用来兴办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通过改革构建城乡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双项流动机制。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下,我国农村一直延续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单向流动的格局。这固然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如大批农民工进城后,农村劳动力结构主要由老人和妇女构成。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解决的根本办法,应该通过彻底改革农村经济的经营模式和分配方式,用农村经济联合体、公司制、股份制等市场手段,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把城镇人才、科技、管理、经营、资金顺利地吸引到农村来,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在分配上,允许被引进的人才、科学技术、管理能力、经营水平、销售技巧、资金等转化为股份,实行按效益分成,风险共担,优势互补。

同时,还可以用各项惠农政策,吸引那些进城后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与技术,挣到了钱的有志农民工回村自主创业,反哺农业。

三、加大对农业的教育与科技投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教育与科技投入。

从我国农村的现状来看,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非常低,这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据2006年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9亿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占48.0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系统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不到5%。全国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只有67万,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2.2%。从以上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农业教育的欠账是多么大,科技投入是多么不足,依靠这种劳动力现状和生产力水平,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要从根本解决教育欠账和农业科技人员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投入,解决目前农业教育与城市教育严重失衡问题,改善目前我国每百亩耕地只有0.0491名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落后局面。(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就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人口有45%~65%都受过高等教育)。

2.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办好农村夜校。夜校是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的最好形式,它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把农民组织起来集中授课,系统地向农民传授文化知识,教授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宣传党的农业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大事。使夜校成为发展农业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

3.利用冬闲集中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冬季4个月,是农村农闲季节,绝大多数农民基本没有劳动任务。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县、乡、村级领导有责任把农民组织起来,用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形式向农民传授文化与科技知识,教授农业知识,讲解现代农业中的种植、管理、销售理念等知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更新农业观念,掌握现代农业中的耕种、养殖、管理技术。

4.师资问题。发展农业教育,兴办农村夜校,对农民实施冬季培训等,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师资短缺问题。解决的办法有:

(1)增加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名额,扩大农业院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农业科技人员,用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他们到农村第一线去,全心全意为农业教育的发展服务。

(2)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利用他们授课或科研的业余时间,以及他们深入农村考察机会为农民集中授课,为农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也可利用假期进行实习、实训。到农村去实践,用他们的知识,技能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同时还可以锻炼并提高自己。

(3)动员志愿者,组织广大有志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让他们了解三农、服务三农,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4)用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去自主创业,到基层去发展。农忙时,在田间他们就是农民的技术指导,在晚上,冬闲时他们又可以成为农民的老师。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3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是一种群体文化。《教育大辞典》中定义教师文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一些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思论文联盟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这三个层次且够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些学者认为教师文化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社会同构体,是集教育者个人素质、学校教育观念以及社会价值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的反映。它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外显于校风、教风,内隐于教师心灵。具体而言,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形式上看,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方式,包括教师的言语符号、教师的服饰举止、人际交往方式等;从文化内容上看,教师文化则表现为教师团体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各方面的总和,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

而农村教师的特定生存境遇决定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当前的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不相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农村教师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育理念滞后.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是教师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它内化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指导教师的行为。但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还不尽如人意。他们专业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淡薄。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意识不强,缺乏教育反思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再者农村教师知识陈旧老化。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这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第二,行为失范.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例如教学行为失范。农村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 农村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中心主义,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服从,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农村教师在知识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基本上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把完成知识教学当成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再者交往失范。教师与教师的交往基本上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教育教学任务的,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和真诚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交往失范。随着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与家长交往,也就阻断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重要途径,于是,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也逐渐边缘化了。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提升农村的教师文化,使农村教师文化坚持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提升农村教师文化理论素养。

提升教师文化理论素养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教师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农村教师地处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弱地区,这就要求其应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二,立足课程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

农村教师要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我国农村的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上,而要致力于学校员工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在农村,为了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新的课堂活动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这要求农村教师要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努力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 转变农村教育的教学评价观。

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受众的某项行为。教师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论文联盟

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第四,构建开放型教师文化。

开放型的教师文化以教师的教学和发展需要为基础,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而建立,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由此推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是相当有益的。开放型的教师文化具有良好的交流学习传统,经验丰富的教师将乐意把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构建开放型教师文论文联盟化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使得学校必须为教师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利益提供制度支持,一旦开放的氛围形成,这种文化便能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无形中形成群体的合力,成为农村教师发展的动力。这种开放型的教师文化有利于克服传统的农村教师文化的封闭性特点,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而形成健康的农村教师文化.

第五,加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在文化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边远山区,陈旧的、低层次的、与贫困经济相伴相生的贫困文化还大量存在。教师很难获取有效的文化资源,这阻碍了农村教师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例如:构建农村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的良好学习气氛,建立学习制度,让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需要,并帮助农村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农村学校教师“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的教师学习文化,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4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44

1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 机械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应用最为广泛,并且拖拉机的外观和内部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造中。现如今的农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机械的投入,提高了我国农业化水平,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2 新型产品的使用率低

放眼农业机械市场,使用率较高的还是以前的机械,它们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研制出来的农业机械前景并不好。在这样的状况下,新产品的研制也陷入到了瓶颈期,许多厂家不愿意耗费大量的资金在新产品上,没有新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过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都是很大的阻碍。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一定要调整好市场供需关系,鼓励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2.1 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畜力,耗费的时间较长,产品的质量不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生产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劣势。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努力,使农村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增加农业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我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一旦机械化生产在农村普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加快,城乡之间差距缩小,让城镇与乡村共同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2.2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传统模式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现在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农村的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r产品实现了规模经营。由于机械的投入,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逐渐减少,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涌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放眼国际,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农产品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往来,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3 农业机械现代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有的农产品,比如玉米的收割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生产效率极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然而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农业机械的使用很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它可以将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实现收割、摘穗等步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来说是一大喜讯,让农民摆脱了以往劳作的模式,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未来,我国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让农民都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模式。

2.4 农业机械现代化加快了国家的发展

农业机械现代化正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用机器来实现农业生产,不仅可以缩短农业生产的时间,还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当国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在国际的地位就会相应的提高。并且,农产品出口之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更强。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会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

3 总结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也不能忽略当前的现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去面对,并且积极的解决问题。毕竟,我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做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并且政府要对农业生产给予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将科学技术融入到生产中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咯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店镇要带领4.6万群众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足实际、依托优势、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做好、做活农业、农村、农民这篇大文章,要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要围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结合任店实际,按照。东部粮油、西部林牧、果蔬园艺、纵贯南北、种植养殖、齐头并进的思路,大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农产品现代营销为龙头、以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区域化布局与专业化生产的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引导群众由传统农民向知识型、创新型农民转变,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以建设。绿化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观光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建设。

二是要在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聚集上取得新的突破。

任店镇是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乡镇企业集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龙头,推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提高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在投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特色种养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三是要在提高农村社区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机遇,立足任店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和文明速度之路。加快中心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深化社会保障、土地征用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大病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农民就业和生活基本权益,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要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上取得新的突破。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6

关键词:农村;现代民间绘画;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84-01

一、现代民间绘画的诞生进程

现代民间绘画由农民画演进而成,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盛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以及农村经济的增长为现代民间绘画发展营就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物力投入,基层文化设施得以巩固,农村文艺队伍充实壮大;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加强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增长,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在实践中增强了主体意识,拓展了审美视野,萌发了审美理想,激发了参与文化创作的积极性。社会环境的好转促使农民画活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复苏。

与此同时,政府文化部门明确地把开展农民画活动作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发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国各地农民画活动在政府行为的扶持推动和文化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迅速兴起,并借鉴上海金山农民画的实践经验进行创作,使农民画向现代民间绘画演进,在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平稳发展。

二、现代民间绘画的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间绘画活动的开展,文化部社图司(原社会局、群文司)于1988年至1993年先后命名60多个县(市、区)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把现代民间绘画活动作为一项群众文化工程纳入了政府社会文化事业的范畴。这一决策极大地鼓舞了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性,把发展现代民间绘画写进当地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实施项目。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全国各地(各级)现代民间绘画活动持续不断,如浙江嘉兴秀洲区、上海金山区、山东日照市、陕西户县、山东胶南市等画乡在政府行动的推动下,相继承办全国性的绘画作品展赛,举办农民画艺术节,召开专业理论研讨会,带动了全国现代民间绘画活动的全面开展。各地画乡在当地政府的重视扶持下,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抓基本阵地、作者队伍、创作活动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艺术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地域特色强、乡土气息浓、艺术水准高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有力地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

三、现代民间绘画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此后,浙江各地如嘉兴秀洲区的现代民间绘画活动红红火火,如日中天。当地党委和政府在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举动下,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品牌铸造,把现代民间绘画发展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对画乡工作确定了“建好一个基地、抓好一只队伍、抓住一批作品、打响农民画品牌”的目标,并由文化馆直接负责民间绘画活动的业务工作。2009年至2012年,先后承办了3次全国性的民间绘画大展和理论研讨会,组织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大聚会、大交流,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民间绘画创作群体的建设与发展。

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对农民宣传的有效载体。民间绘画的作者以农民为主体,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性;反映农村实际、表现农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作为群众文化的一种艺术形态,人们在参与其创作、展示农村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启迪民智、普及文化、传递信息、进一步提高觉悟、规范道德、优化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其活动开展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掘农村艺术人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民间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民间绘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民间绘画作品描绘农村,对农村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是画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党的十报告一再指出,建设文化强国,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来说是一种鞭策和督促,对现代民间绘画的组织指导者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特别是《报告》中指出“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渊源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并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更是给现代民间绘画活动注入了活力。2012年,浙江东方镇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真抓实干,在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制定了十年建设规划,把农民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打造农民画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东方镇的这一举措为全国画乡作出了表率,为现代民间绘画建设提供展示平台。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7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农村现代化

一、前言

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并应用于实践中去的。正确的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反之,错误的理论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正确的理论。农村现代化以这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必能加速其现代化进程。

二、创新发展,实现多种经营

创新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向多种经营发展,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带领农村加速其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十三五”规划涵盖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农业现代化相关制度,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实现农业机械化,融入现代信息时代,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其中,最主要的是,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以前,实行由大集体统一经营制,虽然在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出现了 “大锅饭”的弊端,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偷懒、干活不尽力等不良现象十分严重。后来,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安徽小岗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激起农村改革的热潮,制度也随之消失。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人民不再挨饿,也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然而,从农业长期发展来看,它也使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变得很小,生产规模仅是日本的1/3、韩国的1/2,甚至赶不上美国1%。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的创新,所以,在实行多种经营的同时,经营规模要适度,不能过大或者过小。

三、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城市工业、服务业等飞速发展,而农村发展缓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农业农村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比较慢,经济比较落后。要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就要协调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多地少,这就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能,以极少的耕地养活极多的人。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饲料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更加追求吃得健康,更偏向绿色无公害食品。这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很好的契机。农民可以在郊区生产一些高端的绿色农产品,拉动农业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亿吨,实现12年连续增产。但是,这却是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为代价的,造成了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是不利于农业长期发展的。农村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走绿色发展路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到,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问题,实施防治措施,呼吁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轮耕制度,休养生息,保护环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五、开放发展,资源互补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这离不开我们开放发展,资源互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只能种植一些不需要很大种植面积且高产的的农产品,比如蔬菜、水果等。而对于像小麦、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因为所需种植面积大,我国一般采用进口那些人少地多的国家,例如美国,它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低。因此,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加强国内外合作,开放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共享发展,发展成果农民共享

共享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回馈于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6.4%。按照现行扶贫标准,2014年年底全国还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还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6个省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5%的还有、甘肃、新疆、贵州、云南5个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收入还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5%。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就是为了实现共享发展,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力度,实行精准扶贫,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七、结束语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以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创新发展,实现多种经营;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资源互补;共享发展,发展成果农民共享。总而言之,以新的发展理论为指导,必能大大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玉龙.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50):40-41+58.

农村现代化发展篇8

【摘 要】 对苏南现代化进程中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组织网络已基本建成,但缺乏有效的联动,典型标杆不多,缺乏有效宣传,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整体发展的思路还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进程;新农村体育;对策

苏南现代化建设已被十八大定为国家战略,该区域的革开放之先声,开乡镇企业发展之先河,抢开放型经济发展之先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骄人业绩。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苏南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苏南新农村建设,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随着苏南村民闲暇时间增加,已改变了新农村的传统体育理念,村民的居住方式已从过去的分散变为集中,新农村的体育已从传统意义上农村体育转变为社区体育。因此,研究当前苏南新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的意义,同时对加快苏南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借鉴意义。

1.苏南新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组织网络基本建成,但缺乏有效的联动

从走访调查结果来看,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的基层组织管理还比较薄弱, 上层体育主管部门管的是宏观指导,镇、村干部才是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但镇、村干部还存在经济发展是主体的思想,在发展新农村体育方面还存在意识淡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现象。大部分基层干部还没有意识到,体育渠道、手段、交流是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

1.2.典型标杆不多,缺乏有效宣传

苏南经济发展在全国有目共睹,各类典型标杆也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但在宣传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发展,很少有地方突出体育发展水平。虽然体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一些体育交流比赛,但更多关注的是成绩,没有关注体育的普及,使得开展得比较好的典型案例没有得到宣传推广。

1.3.体育市场开发的潜力巨大

目前,新农村体育市场,主要还停留在体育器械、体育服装、体育报刊、音像制品等方面,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等方面的消费还比较少,能吸引人们欣赏体育比赛的方式还停留在赠送阶段。

1.4.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需要改变

随着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进一步推广,村民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本质的变化,改变新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思路已迫在眉睫。一是要改变经济上对政府的依赖;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大型体育活动对新农村体育的影响力;三是要把握新时期农村体育活动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苏南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2.1.充分发挥苏南区域优势,落实农村体育联动发展战略

苏南区域文化又称“吴越文化”。其特征主要表现在: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勇于开拓和善于开放的文化风格、好学深研意识和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精英”文化意识及其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苏南地区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为文化活动的互补提供了优势性的前提,也决定了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落实一体化战略。要充分共享苏南地区体育资源,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先进工作交流活动,举办农村体育活动现场交流会等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合作双赢。

2.2.挖掘新农村体育活动的价值潜力,促进经济增长

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和谐了人际关系,增进了交流。更重要地是通过一些竞赛活动,宣传了新农村的特色,为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新农村体育经济不仅仅是由体育产业所涵盖的、可计算出的经济效益,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农村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但在当前,许多基层管理者忽略了这些隐形的社会效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3.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体育设施,改善新农村体育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经济体形式在苏南经济发展中存在,在新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这些经济体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体育器材设施还比较匮乏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来进行新农村体育设施的改造,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结束语

苏南新农村体育活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网络基本建成,但还比较薄弱,缺乏有效的联动,典型标杆不多,缺乏有效宣传,体育活动市场开发的潜力巨大,体育活动的组织思路需要改变,管理能力需要提高。正确把握苏南新农村的现状,分析苏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对我国其它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远.江苏苏南现代化进程测度与解析[EB/OL]. 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2-09/17/content_5641

76.htm,2002-09-16

[2]苏州:精致柔美的水乡文化[EB/OL].qzwb.com/gb/content/2008-03/26/con

[3]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EB/OL].sport.gov.cn/n16/n1092/n16849/312943.html,2008-05-08

[4]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是:2013SJD840010)

上一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