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04 10:10:25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人才

中图分类号:G46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06-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党和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重大意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靠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将创新能力作为学生三项基本能力之一,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涵盖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创新意识包括聪明才智、观察力、创新潜力;创新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批判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创新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信息能力、动手能力;创新品质包括责任感、协作精神、自信心。

(1)创新意识是源泉。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3)创新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缺少必要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创新的意识和灵感无法实施,都将成为空想。

(4)创新品质是保障。创新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取得成功的,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坚强的毅力,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不能使灵感变成现实,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创新能力中,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和技能、品质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层次渐进的关系,其中意识和思维因素处于最底层,知识和技能因素处于中层,品质因素处于最顶层,呈金字塔式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全面系统地构建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 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因此,设计适合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基础工作。

(1)通识课程体系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前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军事技能课程及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专项技能课程;后者为参照世界著名大学通识课程而设置的课程体系,要打破学科壁垒,基本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知识领域,要重点体现人文和科学的融通、古今贯通、中西合璧、学科交叉渗透的理念,培养学生辩证和批判思维、发散和聚合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启迪学生探索未知的动机,培养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体系着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表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是最有价值的,它们具有较强的迁移性。打造核心基础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塑造学生特殊的气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践课程体系着重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实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实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技巧,培养学生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

(4)跨学科课程体系着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当今世界科学研究不断向跨学科的“大科学”方向发展,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纷纷把目标瞄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成立了许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拆除各学科间教育的壁垒,设置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的本科教育机制,可通过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开设辅修课程体系、建立跨校课程共享机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E-Learning等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等的限制,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

2.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学分制和选课制为基础,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进程,可以自由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等。高等学校要抓机遇,争取增大办学自,增强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增大学生的自由度,增强教学的弹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二是实施跨学科大类培养。根据学科特点分若干学科大类,一个大类往往有多个学科专业,有的甚至覆盖几个学科门类,如文史哲类、经济管理类、数理类、化生类等,由相关的学科所在学院联合培养学生。三是实施本硕博连读培养。将个别具有特殊潜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通盘统筹考虑,在本科阶段以宽、厚、广的基础教育为主,在硕博阶段以专、深、尖专业教育为主,培养研究性创新人才。四是扩大交换生教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加强与海内外高水平的大学互换学生交流,丰富学生的第二校园学习阅历;还可通过联合办学,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交流空间。

3. 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1)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需完善三类实验教学平台:一是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二是实训、实做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真操实做训练;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每一个平台都分为基础层、综合层和提高层,形成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

(2)建设学、研、产相结合实践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活动。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科研、产业开发和企业经营管理,教师将最新成果和产业实践及时反馈到课堂、进入教材,使教学延伸到科研和市场第一线;同时也要想方设法让企事业单位有经验的成功人士走进大学课堂,将生产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传授给学生,彼此形成良好的互动。优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实践活动,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丰富理论,增强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平台。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具有很多共同特点,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相结合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以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动创业,以创业活动促进创新教育,深化创新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二者相互联动,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4)建设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开辟第二课堂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升华;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比赛,还可为创新活动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不同领域的知识在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得到交流、合作,让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4. 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通常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或者以简单的综合测评来评价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往往只是根据学生取得的成果(竞赛获奖、发表学生论文、发明专利等)在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来评定,而且这部分测评在学生综合测评中的所占比例很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简单粗放,不适合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甚至容易产生负面作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应只注重评价结果或现实创新的产品,更应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引导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不应是终结性评价,应是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传统的以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作为指标的是一种事后指标,这种指标体系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指标体系,要面向未来,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关注学生将来的创新发展态势和发展空间。二是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潜质,防止以偏概全,切实反映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指导思想,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三是导向性原则。学生创新评价体系有别于教师评价体系,其目的是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主动拓展自己的学习内容,发掘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是一种以过程为主的评价体系,要给学生以“只要跳起来,人人都能够得着”的现实目标,全面增强其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08).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

[3]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06).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2

关键词:中职升本;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31-05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中职升本”教育作为现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全新探索,从2012年开始,在辽宁、广西、山东、江苏等省区陆续展开。“中职升本”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属和经济属,既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因此,要实现“中职升本”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方法等内容的创新和完善。

一、能力本位教育与岗位适应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正不断向更高规格的高等职业教育延伸。“中职升本”教育正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通过四年大学本科教育将中职毕业生培养成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成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这种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模式也正是“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体现。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模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为代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从岗位需要出发,以培养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并重视学习者的个性。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相比,能力本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通过教育培训使学习者具备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基于职业需求的综合性能力,由针对岗位工作任务的若干专项能力构成,每个专项能力包括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评价四个方面。

基于生产经营实践的视角,这种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可以称之为岗位适应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是工作者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的综合性体现,是工作者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事故的基础和保障。它强调工作者所具备的能力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相匹配,表现为工作者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够用、职业素质合格、基本能力满足、工作技能突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岗位适应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岗位任职的基础性能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性能力和解决工作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岗位任职的基础性能力指从事某个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素质、技能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应会操作工作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市场营销员应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技巧;行政文员应具备公文写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性能力指完成本岗位日常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性知识、素质和技术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技能;市场营销员向消费者推荐产品、解除消费者疑虑、签订销售合同、处理客户投诉的技能;行政文员撰写组织的规章制度、安排特定事务、工作总结汇报的技能。解决工作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指工作人员解决生产经营中偶发事件和复杂问题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技术等。例如,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造的技能;营销人员解决环境突变对销售绩效影响的技能;行政文员解决工作危机、安排复杂性事务的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基础性能力是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是任职的资格性技能;特定性能力是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保障,是解决“怎样做”的技能;创造性能力则是一个人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必要条件,是解决“怎样做更好”的技能。基础性能力通常是在日常学习和经历中形成的,特定性的能力则通常是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提炼而获得,创造性能力则是工作者对日常工作反思、观察、总结,并经历过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形成的。基础性能力是培养特定性能力的前提,特定性能力则是形成创造性能力的条件,创造性能力是对基础性能力和特定性能力的总结升华、重新建构和创新应用。

二、“中职升本”教育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本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中职升本”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是“中职升本”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岗位适应能力”作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不仅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技术工人;不仅要培养管理者,也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中职升本”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本科层次,属于高等教育。其根本定位就是培养在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在“中职升本”教育中,将“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和完善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优势,保证其能够有效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对现代高职教育基本理念的落实,也与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相符合。

(二)与“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对象的特点相适应

“中职升本”教育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所培养的学生是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中专、职高或技校的毕业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不足,但这些学生经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培养,已经具备某些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因此,为提高“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效果,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和需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并据此进行课程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大学毕业生为就业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一些大学生毕业后返回技校、中专去“补充”实践技能,甚至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不少地区频繁出现企业“用工荒”问题,尤其是拥有某些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甚至达到“一将难求”的状态。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中,针对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和企业需求,将岗位适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核心内容,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同时解决人才市场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四)适应企业降低人力资本成本和风险的需求

企业作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组织,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与使用过程中,降低人力资本的成本和风险是其必然选择。企业希望市场提供的人才能够完全适应岗位需求,一方面避免人力资本配置风险,另一方面降低人力培养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取得优异绩效,就会成为企业的优质资源,企业因人力资本造成的损失或风险也就较小。因此,在“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中,学生经过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后,拥有适应企业某类工作岗位的技能,并与企业需求有效匹配,不仅容易实现就业,更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与潜在风险。

三、基于岗位适应能力的“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定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在方向、途径、具体规格和各种要求上做出明确的规定。“中职升本”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在国家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要求。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立足“中职升本”教育的基本目的,保证培养目标体系能够可操作、可执行。

(一)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中职升本”教育突出应用性特点,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所培养的人才也将就职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如下几项基本原则,从而保证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就业能力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与岗位的工作任务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作为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其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应与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理念与方法相一致。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从岗位需要出发,立足完成工作岗位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对工作者的能力需求,对基础性能力、特定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水平能满足企业需求。

2.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作为特殊的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突出特点就是与区域产业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以及区域内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就业情况。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突显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

3.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培养能适应岗位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和发展方向。因此,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切实体现学生未来就职岗位的能力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技术进步、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对人才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技术能力要求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与能力水平和企业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4.与学生需求和特点相匹配

“中职升本”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这些学生经历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虽然具备了某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普遍存在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对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技能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所以,在确定“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此外,由于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逐步接触社会,其心理发展和人格秉性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所差异,因此,设计“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

(二)不同类型“中职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中职升本”教育的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其社会本位职能在于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即在知识、素质、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完善与提升,使学生具备与未来就业岗位相匹配的能力。基于现阶段我国“中职升本”教育的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未来就职工作岗位,可选择几种典型的“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目标。

1.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企业的技术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变化,技术创新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对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水平、能力结构以及创新精神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中职升本”教育中工程技术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技术水平变化、适应人才技术能力要求提高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就职岗位主要是生产一线或工程现场,他们将主要依赖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基于对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确定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经营服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在市场竞争加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经营服务性工作越来越重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数量大幅增加。同时,企业对经营服务类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升本”教育中经营服务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的人才需求,以培养从事经营服务性岗位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目的而设置的。经营服务类专业毕业生就职岗位主要是企业经营服务一线或现场,如市场营销员、客服人员、物流管理员等。这类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沟通交流、统筹策划、客户服务等方法和技巧,能够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基于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和企业经营服务性工作岗位要求,确定的经营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如表2所示。

3.行政事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行政事务类工作岗位主要指从事企业内各类专项事务性工作的岗位,如企业中的 会计、采购员、仓库管理员、秘书等。这类工作岗位通常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专项技能,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统合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严谨、负责、为他人服务的工作精神。“中职升本”教育中行政事务类专业正是为适应企业对事务性岗位工作人员需求而设置的。从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目标出发,行政事务类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如表3所示。

四、实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措施

“中职升本”教育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在根本目的导向下,遵循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科学设定“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仅为具体的教育培养工作提供了方向,更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前提。

实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立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高职教育的规划、布局和部署,正确认识“中职升本”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树立促进“中职升本”教育良性发展的科学理念。

在发展方向选择上,需要将“中职升本”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融合,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作为“中职升本”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按照“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明确各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把握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所需技术能力,从而保证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需要针对行业发展和企业所需的,基于培养岗位适应能力的基本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上,合理安排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实践操作课程的关系;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强化实践操作内容的比重;在课程方式上,设置走岗见习、入岗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在对外合作上,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使教学内容与就业环境实现“无缝对接”。依托企业建立技术工程或经营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让学生充分利用生产一线设备和设施,在生产岗位上进行学习、锻炼,从而保证所培养的能力为企业实际所需。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教学环境与就业环境、企业环境的高度统一,真正做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尹波,宋君.“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展望[J].职教论坛,2011(3):24-26.

[2]张慧敏.浅析项目化教学模式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效能[J].职业时空,2013(6):50-53.

[3]邢菊.基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职教论坛,2013(11):109-110.

[4]谢志平.我国职业核心能力开发研究综述[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5):10-14.

[5]张涛.高职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90-93.

[6]胡建波,汤伶俐.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8(2):25-27.

[7]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3.

[8]顾志良,于丽娟.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81-83.

[9]张秋慧,韩彬彬,谢茜萍.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基于系统论的视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87-90.

[10]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0-341.

[11]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12]李海宗,杨燕.中高职培养目标有效衔接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70-73.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3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在随需应变中成长,它不再仅是传统商务的网络化,开始向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渗透,逐渐融合互联网的诸多元素,满足、引导、甚至创造用户需求。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阔前景,突显了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以来,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智联招聘网站的统计,2007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年初的27960个职位跃到了年中的45128个。从招聘的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等,传统行业如传媒、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在电子商务应用突飞猛进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具体的需求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些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比如百度,招聘电子商务工程师、Web工程师,要求精通某种平台或者网站等WEB开发技术以外,还要求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及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系统的开发,懂得公司的经营流程和业务特点。这就需要技术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来胜任相应的岗位。

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发展壮大甚至生存的困境,而电子商务能打破地域时空和国界的限制,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而且IT采购的增长、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周围企业的示范带动都加快了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环境的理解。在沿海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少企业不可缺少的业务工具。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中既懂网络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非常稀缺,急需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来开展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

3.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教育的快速发展体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和培训班。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的教学科研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这类人才应该能够将信息网络技术和商务理论的融合,应该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结合,能够对电子商务的某些问题和领域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4.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近年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02年,我国电子政务指数指数为1.04,低于全球1.62的平均指数,处于低电子政务能力国家中的低端。2005年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为0.5078,全球排名第57位。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电子商务作为高等院校创办和开设的一个本科专业的国家。200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了13个院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开设了系列电子商务课程。时至今日,我国第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经毕业四五年的时间。由于院墙内的专业特色调整和教学改革创新与该专业人才的市场就业状况之间不协调,突显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才总量充足,但是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超过百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目前的在读生超过了10万人次。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每年也输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目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在总量上能满足社会需求,但是在质的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低端人才供过于求,而中高端人才供不应求。

2.对复合型人才理解不一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和培训机构都知道要培养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简单的认为复合就是既懂“电子”又懂“商务”。复合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对于复合型人才的理解偏差,想让学生兼顾两方面,想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开设了大量的课程,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正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是融通技术、商务、管理等方面并有所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3.优秀专业教师缺乏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师大多数是从计算机、营销、管理等专业毕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够系统,缺乏电子商务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在讲授技术理论时得心应手,案例分析时倍感吃力。有的教师讲授商务理论时轻车熟路,课程实践却略显生疏。我们需要精通技术和精通商务,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优秀电子商务专业教师。

4.缺少国际协作与交流

目前,各高等院校进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主要依赖自身的资源和国内资源,交流的范围主要限于国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之间的电子商务教学成为可能且是必然的趋势。电子商务是一种全球化性质的贸易活动,各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高等院校利用网络或者出国考察,获取一些先进的国际教学经验,获取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网络技术和管理理论。

三、建立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商务相比其他的传统学科专业而言,需要不断的学习、接受和消化新知识,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创新的作用,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自主和及时的掌握电子商务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1.改变教育观念

电子商务是目前多数高等学校的新兴专业,在专业教育方面没有历史可以借鉴,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在该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经济变化迅速,技术变革日益突破,高等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也必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创新的思想融合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

2.完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发展,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合理,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在课程教学方面,我们要合理设置课程,课程求精不求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利用教学网站实施网络教学。确保学生能掌握电子商务的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并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指课程的相关实践活动,加大对电子商务教学实习环境的投入,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室中体验到商务运作过程,独立完成电子商务的具体运作。比如,电子商务概论这一课程的实践目的就是能让学生用电子商务平台采购、询价、调研等;利用各类网站搜索相关信息,能写出好的策划方案;会用各种网络工具制定网络营销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管理等。

3.因地制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目前,地方高等院校培养了很多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区域也集中在高校所在地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属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是外商集聚的投资区域,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因此专门开设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方向,让学生除了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之外,也熟练的掌握国际贸易知识,让学生能够用电子商务手段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来进行教育,培养学有所用的电子商务人才。

4.重视创业教育

网络经济中不乏年轻的成功创业者,例子举不胜举。大多数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比较肤浅,以为只要有了创业资金,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商量商量就开始创业了,这样往往导致虎头蛇尾。我们除了正常的知识教育之外,还需增加学生的创业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创业的含义,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设计创业模式,并付诸行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1)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电子商务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充实学生理论上的创业知识,可以事倍功半。(2)开设大学生创业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业的环境和机会。(3)网上创业,可以鼓励学生网上开店、网上加盟,进行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我们需要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主导电子商务的快速、顺利的发展。这样,我们必须建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让知识创新体系融合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里去,因地制宜培养人才,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并能熟练用之。

参考文献:

[1]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2]宋文生: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

[3]田济民牛龙平:电子商务教学研究与实践[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8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2-0040-04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壮大,是江苏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创新和完善,为推进江苏职业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成功构建了既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区别于高中后三年制及“3+2”高职教育,颇具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梳理、分析、总结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创新特色,对于推动今后一个阶段的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教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总体上讲,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创新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社会功能定位、办学模式、教育设计、教育基础、管理体制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上。

一、功能定位特色:“两个需要、三个特性”

江苏五年制高职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开始试点的。1994年,无锡机械制造学校(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全国十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从1996年起,全省逐步扩大优质中专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的试点范围,省政府批准16所中专学校招收900名五年制高职学生,1997年增加到24所。到2006年,全省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已有70多所,年招生9万多人,在校学生近40万人。为有效回应《高等教育法》低层次学校不得举办高层次教育的规定,从2009年起,江苏五年制高职在办学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纳入高校招生序列,并先后形成“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三个对应的高校。

五年制高职产生和发展背景之一是解决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需要、三个突出问题”。“两个需要”即适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不断提档升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适应受教育群体家庭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需要。适应“两个需要”表现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解决较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是解决江苏中职教育规模过大与江苏地方经济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结构提级的矛盾;二是解决中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限制问题,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小,相当一部分尚未成年(不足18岁的毕业生为数不少),已经不适应江苏经济社会部分专业和行业对技能型专门人才年龄的最低门槛要求,以及劳动法、合同法的相关要求;三是解决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问题,即中职学生日益增长的继续学习发展需求受到路径过窄、中高不贯通的制约。

因此,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诞生带有明显的导向型优势,是为江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其社会功能定位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服务地方的区域性、教育的公益导向性。

“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先行先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素,是解决江苏中职教育群体过大、就业限制、继续学习通道中高不贯通问题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通过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中职和高职相贯通,可以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有效解决了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改造提级的问题,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性的内涵。

“服务地方的区域性”: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型职业教育”,其产生和发展客观上是为了适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不断提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五年制高职产生时,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大省,正在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三大战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艺装备的更新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五年制高职正好为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力量,面向地方需要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育的公益导向性”: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适应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福大众家庭的需要;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把巨大人口压力打造为人力资源优势、面向大众、低收费(前三年免费教育)多扶持的一种“公益导向性职业教育”类型。

二、办学模式特色:“两权分离、集团办学”

江苏五年制高职形成了三个比较成功的办学模式,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办学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办学模式”,其中最大、最成功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与其他独立高职院校相比较,其突出特色是在“小学院+大学校”基础之上“两权分离、集团办学”。

“两权分离”: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法律主体与办学主体适当分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发放高等专科学历证书的五年制高职教育程序性、法律性主体,但不具体主导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资质。“大学校”即各高等职业学校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实施的真实主体,在“小学院”的指导下,独立、具体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具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的发放权。

“集团办学”:采用“小学院+大学校”办学模式,实行统一管理、分散办学、统分结合的“集F式”办学体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与高中后独立高职院校相比较,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学院所属的各分院、办学点均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二是办学主体组织集团化,学院是由多个办学主体集合形成的,是一种集成式办学集团。所谓“集成”,就是通过“小学院”特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各高职校原有的分散状态,将其集中并建立联系,从而构成一个五年制高职教育有效运行的有机整体。

“两权分离、集团办学”的特色办学模式,使江苏五年制高职在管理体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特点,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一方面利用“小学院”实现整体联动、标高限底、示范引I、集中优势、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利用“大学校”,突出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服务性,体现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培育专业优势和地方特色,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地方化、大众化、优质化,与当地经济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

三、管理体制特色:“委托授权、多维立体”

“委托授权”:江苏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小学院”既不是“大学校”的行政设立者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不是“大学校”的投资者,对“大学校”并无直接的行政权、人权、财权。“小学院”对“大学校”的管理权是“委托授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备案的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法律主体,是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的专门受托者,具有行政管理的委托授权。在管理体制上,“小学院”与“大学校”之间只具有法律性授权中的部分控制关系(即与学籍、毕业管理相关的部分决策权)和行政管理委托授权所产生的指导与影响关系。与独立设置三年制高职院校“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办学管理模式相比,优势是校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办学分享突出,有利于创新管理方式,有利于办学水平的评价和监督;不足的是办学水平和质量易受“大学校”影响,办学质量差异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多维立体”: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体制的组织体系是“多维立体管理运行”组织结构,既有按职能划分的矩阵式领导系统,又有按专业划分的网络化横向指导关系,还有松散、相互连接的咨询服务共建共享关系,形成多维立体的教学管理运行组织系统。主要表现在:在法律性授权和省教育管理部门行政性委托授权的基础上形成学院对各分院、办学点(即“大学校”)的行政指挥和执行系统,下列多维矩阵式立体化的管理运行组织,构建了专业协作委员会共建共享的专业化建设“研究、标准、示范、辐射、服务、共享”内部管理运行平台,创设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两个优化教学和学生管理教育的“协调、咨询、指导、保障”内部管理控制系统,设立了院务委员会以突出构建管理运行的保障体系。

四、教育设计特色:“五年一贯,中高融通”

江苏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在于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教育培养目标及学生要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是培养目标的整体设计,以实现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相融通。就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利用五年一贯的长学制,准确设计和从容把握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充分、足够的教育时空内,将“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高等性”即五年制高职培养的人才层次属于高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性”强调五年制高职培养一线工作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发展性”指五年制高职融入紧跟形势、持续发展的培养要求,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基础、能力。

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相融通。五年学制直接衔接,突出课程设计一体化,不存在重复学习的问题,有效教学时数多,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有利于系统化设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且由于入学时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五年一贯课程融通与产教融通。在专业技能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利用“长学制”系统设计分段式专业实践项目课程体系,有利于递进深化的专业技能教学实施――不同阶段工学结合的方式、层面、形式不同而又逐步深入推进。

四是中高职衔接与高技能培养相融通。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系统设计高技能课程体系,实行“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使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教育基础特色:“初中起点,差异突出”

江苏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录取采用的是中考成绩划线模式,因而学生教育基础差异突出:一是地区差异大,受中考成绩划线差异、地方社会教育理念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基础、入学成绩等都存在不均衡的客观问题。二是学生个体差异大。报考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选择等影响因素复杂化、多样化,从而造成学生个体差异与三年制高职相比要大得多。三是专业差异大。不同五年制高职专业的职业发展背景不同、社会需求不同、学生选择趋向不同,从而造成了不同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知识水平差异突出。四是学生成长跨度大,学生由入学时的未成年人到毕业时的成年人,其最重要的成长青春期贯穿在五年长学制中,学生生理成长、心理成长、思想成长的跨度都很大。

因此,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构建、创新、实践的教育基础是学生知识起点低、自学能力弱、自我管理起步低、年龄跨度大、可塑性强,综合素质培养任务重、科学文化和德育课程体系性强、技能训练接受度高。初中起点、差异突出的基本特点,必然影响着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起点、培养体系设计、培养呈现方式、培养实施路径、培养评价,形成成人与成才并重、统一方案标准与区域特色培养并行的突出特色。

六、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突出校本、明确标识”

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利用其“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优势,促进与区域经济、专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结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五年制高职教育类型化、地区化、专业化、可操作化的创新实践。

“突出校本”: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体落实到校本上,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的创新性。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年制高职的“五年一贯、中高融通、初中起点”的突出特征,决定了其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教育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最起码有学制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基础不同的差异。从五年制高职内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比较来看,不同专业的教育特征决定了其专业的培养规格、职业入门、职业面向、课程体系构架、就业领域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校本化”是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的基本点。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效,如护理类专业的“分段一f进一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机电类专业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五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的“校企合作、三场结合、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拆分―组合―建造”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联盟、工学交替、渐进顶岗”人才培养模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三层衔接、四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测绘专业的“三进三出、四段三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要实现“突出校本”,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解决地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问题,加强专业社会适应度的研究,把握专业教育基本规律,提升专业教育与地方社会人才需求、就业层面的吻合度;二是把握专业实践发展的前沿问题,加强职业教育类型的基本特征与专业职业发展特征吻合度的研究,提升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吻合度。两个吻合度越高,其校本化个性特色越明显,实践成效越突出。

“明确标识”:准确把握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低端定位和高端定位。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承担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大学校”,这些“大学校”是从一批优质中等专业学校中优选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校”在进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同时还继续举办中职教育,这使得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学基础和环境氛围不免带有很浓厚的中职办学痕迹和办学习惯。因此,要防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职化”。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要准确把握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性”“职业性”“发展性”的三重特性和培养规格“网络型”的人才培养标识。所谓“网络型”,即在专业区分的基础上,应分别按照综合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持续学习对接(对接本科专业、对接发展要求等)、职业资格与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就业岗位、拓展就业岗位等)进行专业的培养规格细化确定。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5

国际贸易专业加强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实现素质方面的教育。以往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利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考核,所以老师为了期末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学习。国际贸易专业老师通常情况下都会划下考试的重点,学生就背重点内容,其他内容都不背。学生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忽视平时的练习活动,不利于提供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即使学生通过了期末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考试涉及的内容,无法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完善考评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贯彻于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素质方面的教育目的。其次,加强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帮助国际贸易老师对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且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来掌握一定的技能。如今,各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不是很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学生没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所以需要老师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完善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的考评方式主要重视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各个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记忆量,注重标准答案,这就不利于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全面培养。完善考评体系,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情况,以及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只有结合理论和实际,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学习的兴趣。

2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考评体系构建中的问题

各个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许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评方式过于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整个过程。有些学生就算平时不去上课,或者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只用在期末考试之前猛攻几天就通过考试了。而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可能跟最后几天突击背诵、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取得差不多的成绩。这种考评方式容易给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提供可乘的机会,从而助长了不良学风。而且这样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学生都会变得只重视期末复习,而不再在平时认真学习了。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都是以笔试形式进行人才考评,而缺少实际操作的形式。虽然考察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却无法全方位考察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真正掌握程度,有可能会形成片面性的考评结果。不够全面的考评方式无法真正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其次,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评体系不够规范。以往的考评体系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中,只是依靠几次点名得出的出勤率和课堂上少数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考察,难免会存在片面性。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没有感受到什么压力,就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在知识积累方面,实验课程在原理应用方面,都无法利用以往考评方式来实现。大多数情况下,考评体系并没有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也没有联系笔试、口试、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而且在考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除此之外,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考试都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力,考试题型主要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要回答题等,而综合性质的题目比较少。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考评方式主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而没有重视专业技能的考察。而且这种考评方式也无法真正检验老师的教学水平到底如何,从而无法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而且如今的考评体系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国际贸易的学生就不能在进入社会之后适应社会,也无法在竞争中生存下去。这样一来,考评体系就无法符合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考评体系的构建措施

3.1建立全面而规范的人才培养考评体系

如今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缺乏全面的考评体系,主要通过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来得出评价结果。平时表现主要是出勤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期末考试一般都是闭卷笔试的分数。虽然这种考评体系顾及到了平时和期末两种成绩,但是因为没有细致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通过考评得出真实而全面的结果。全面而规范的考评体系需要根据国际贸易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知识点的学习情况,这里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公共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运用能力。平时表现和期末表现两个方面在考评体系中的比例应该得到合理的安排,并且每个方面的指标应该得以细化。在制定出全面而规范的考评体系之后,学校需要将其在国际贸易专业公开出来,严格地实行,并且根据这些制度来进行监督。

3.2重视平时表现的考评

国际贸易专业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多开发一些科学的平时表现考评方式,比如课外实践、社会调查、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之后进行小测验,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而且还有利于及时考察学习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辅导训练。国际贸易老师还可以通过快速测验来考评学生的平时表现,一般时间都比较短,最好不超过十分钟。快速测验的题目可以选择形式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型和填空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今没有一门课程仅仅依靠期末分数就作为学生的最终考评结果,章节测验和快速测验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纳入到期末最终考评当中。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平时表现的考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出现在课堂上,保证出勤率就好了,而是要结合学生在课堂问答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在讨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最后在期末阶段进行期末考试,平时所有的测试分数和活动参与情况都应该纳入到考评体系中。

3.3加强表现性评价在考评体系中的运用

国际贸易专业需要加强表现性评价在考评体系中的运用,重视表现性评价方式。国际贸易老师应该把表现性任务的计划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去,使得表现性任务成为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表现性人物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与教学活动达成统一,对人才培养进行真实的评价。表现性任务需要根据国际贸易行业的热门点,联系社会实际,才能够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表现性评价需要注重开放性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具有创新精神,就应该鼓励他们。表现性评价的主动权应该从老师手里,移交到学生手里。表现性评价具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考评活动中,能够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4.结语

考评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贸易专业通过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能够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效的考评方式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有利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而且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具有有利作用,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如今,许多学校都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力图促进其人才培养的水平。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6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目标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69-04

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作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1]。

新的历史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知识获取突破了学习的固有模式,知识的淘汰、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因此,今天的大学教育,传授知识不再是根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能力,建立造“血”机制,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从而终身受益。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界定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就是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宏观培养目标而将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各分目标之间,以及分目标与总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即对人才的知识构成、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价值观、各种能力作出可操作、可度量与可评判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翔实表述。这样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利于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有利于对已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科学与系统的评价,从而找出不足,改进提高。

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也要考虑研究型大学自身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不仅要考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要考虑各专业的特殊要求;不仅要考虑我国需求,还要考虑国际专业认证的要求,以使毕业生能够走向国际舞台。

二、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英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这一点从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可见一斑。何谓绅士型领袖与学制,纽曼提出“具备有教养的才智,有灵敏的鉴赏力,有率直、公正、冷静的头脑,待人接物有高贵、谦恭的风度”,懂得“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如何想别人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如何容忍别人”[2]。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型领袖人才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3],所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洪堡在19世纪初期就提出了培养“完人”的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即“有修养的人”,是体现完美无缺的人性的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是摆脱了发展片面性的人[4]。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也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即整个人的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应是……时代的表现,并对现在和将来都产生影响”,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的理念[5]。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麻省理工学院(MIT)注重具有综合素质的整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 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中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6]。

美国普渡大学工学院是该校最早成立的院系,其任务是:为教育明天的工程领袖与创新者,创造新的知识;为团队合作以及终身学习提供教育环境,并且影响国家民族以及世界的经济繁荣:学习、发现以及追求。人才培养目标是将为在21世纪全球的、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挑战中起到领袖作用作准备。其实施策略是通过教育经历,来发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力和素质,以使他们能够确定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普渡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7],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领域:A1自然科学与数学,A2机械工程基础,A3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A4实验技能,A5开放设计与解决问题技能,A6超越工程的各学科综合知识,A7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设计的综合技能。

能力范畴:B1领导能力,B2团队合作能力,B3交流能力,B4决断能力,B5认识与操纵变化的能力,B6多元化环境中高效地工作能力,B7在全球工作职业中的高效工作能力,B8工程商业与社会综合能力。

素质范畴:C1创新,C2强烈的工作热情,C3对世界、社会、智慧与技术的责任感,C4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C5外部与内部创业精神,C6有意识地不断坚持学习。

普渡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表述比较翔实,易于在具体实施过程得到落实,值得借鉴。

我国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如下。

清华大学[8]致力于“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使清华学生成为将来能够影响和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领袖型、精英型人才。

浙江大学[9]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宽、专、交相结合,倡导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学习,着力培养通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能把握国际大势的各行各业领导人才。

中国科技大学[10]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9],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培养高精尖的拔尖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11]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造就一批未来的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可见,我国知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合我国国情,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特点,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进行比较。

表1列出了美国某大学与中国某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原则的对比关系

通过比较国内外部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些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脱节。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到位,但却并没有与课程教学等环节实质关联起来。其原因在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过于宏观与笼统,缺乏细化的、翔实的、体系化的设计和表述,课程体系很难与培养目标直接关联。

2.理论与实际脱节。我国所提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多是聚焦宏观层面,理论层面,有广义上的培养体系的概念。已对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表述的部分大学,往往也只是停留在方向性的指导上,而对保障措施和实现途径缺少操作环节上的指导,产生了文件与现实操作脱节的现象,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课程设计缺乏过程与能力考核。课程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能力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甚至“一考定终身”。

4.实践环节质量较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没有随着学时的不断增加而加强,质量监控不到位,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5.研究型教学明显不足。研讨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如小班研讨课、实践训练课、综合设计课、创新创业课等覆盖面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各专业目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是笼统和概括的,可首先建立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联系起来,要符合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学校应该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及培养规格,它是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纲领和概括。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学校性质、层次及定位,合理定义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有代表性、要突出特色。

(二)确立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用人单位调查、校友调查、在校大学生调查、教师座谈会、专业目标论证会、国内外同专业或相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等环节,撰写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报告,形成本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某专业,在分析专业原定位、发展现状、培养方案修订沿革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了用人单位调查和学生调查,同时调研了美国MIT、UIUC、UC-Berkeley等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某领域具有扎实和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核心人才,以满足该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科技创新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需求”,某专业确立为“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某领域专门人才,包括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设计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三)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目标体系

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对其进行分层级的、翔实的、体系化的设计和表述,形成可实施、可评测的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可含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核心要素(也可由其他要素组成),即明确提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架构、能力建设要求和素质养成要求。

以某专业为例,可在社会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国外一流大学本专业培养情况等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知识架构须从知识大类到学科知识,再逐渐细分到各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准确表达出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即各专业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领域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培养目标

四、制定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

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到培养出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之间,要经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过程,其中课程体系是这一实践过程的主要载体。以往尽管在设置课程时也力图体现培养目标,但是由于培养目标是宏观的、“高高在上”的,课程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培养目标,一门课对于培养目标的贡献在哪里、有多大,不得而知,使得目标游离于课程之外,导致部分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因此,建立目标体系及其与课程体系间的对应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目标体系由一组具体的指标构成,是对于宏观培养目标的系统化、可操作、可度量与评判的翔实表述,在此基础上来设计课程体系,可以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对于具体指标的贡献,从而使人才培养实践不易偏离培养目标。

(一)建立体现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载体,是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其课程体系实施的最终目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其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总体课程体系构建框架,如一所大学提出“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提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通识教育课程贯穿本科教育全程,而后者是先于专业教育前实施通识教育。

(二)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在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深入进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由一系列课程组成,每门课程所展现的信息,除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学期等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该课程对整体目标的贡献,即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贡献,如:材料化学课程,贡献点信息为 A5.3(掌握材料热力学、材料化学、固体物理等专业基础知识),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C6(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具体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明确了定位,提出了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设计该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教学表达艺术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学大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进行,要使课程的实践结果符合该课程的多维度贡献。同时,要在课程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方案,以使培养目标在课程中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Education Training Plan", which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aims at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high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high innovation ability. Therefor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took the min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 new training program was designed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o implement the program was discussed.

关键词: 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卓越人才;培养方案;质量保障体系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outstanding engineers;outstanding talents;training program;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11-03

0 引言

为了培养出一大批道德素质好、工程意识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加快推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列为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提出对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障标准。通过“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卓越计划”追求的目标。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煤炭类本科高等院校,针对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新要求,结合煤炭类专业的办学实际,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推进煤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符合我省经济战略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煤炭类紧缺人才的需求,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 “卓越计划”实施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1 “卓越计划”的实施战略 为了加强“卓越计划”的实施战略,在培养过程中,就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要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要确立育人为本、以德教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观念;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做到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的全面性人才。为了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就要从以下四点出发:①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②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③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④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1.2 教学体系改革 充分认识教学体系改革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①为了把“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改革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就需要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只有正确认识改善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才能充分肯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才能提高“卓越人才”计划的培养。②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强化认识,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但是实践教学相对课堂教学来说还是薄弱的环节;因此,为了彻底转变领导、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存在的轻实践教学的理念,在高校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提高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作用的认识,把实践教学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和日程。

1.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推动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质量[1]。

①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把好进人关,并对现有人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和提高,同时,努力创造有利于实践教学队伍成长和才干发挥的环境和条件。②应该制定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担任实践教师。通过“挂职锻炼”等有效手段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加强师德教育,建立一支高水平实践教学专职队伍。③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利用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4 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在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时需要制定并推行有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真正意义上能规范化、科学化和档案化。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体系,要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监控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就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

2 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

2.1 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教学改革分析

2.1.1 改革目标 根据《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中,对本科层次所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教学体系改革的培养目标应为:①实现我国“卓越计划”发展的目标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服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黑龙江省的特色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必须为适应21世纪初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变化的趋势、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应用型、创新型的卓越人才;②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黑龙江科技大学是特色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依照按学科大类培养专业人才的主导思想和“大工程、大德育、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卓越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高标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厚基础、强实践特点的人才,为此,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工程师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技术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矿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储备人才;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卓越计划”是培养本科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满足学校发展的现状,全面实现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④提高教学的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改进教学体系的设计,还能实事求是的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如果方案要求偏离主航线和过于的简单,就会是个失败的方案,或者在过程中实施要求的条件远远超过学校的条件,就不必再实施了,因为实施也会是个失败的方案。因此,要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才能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2.1.2 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要求 为了实现教学方法的个性化,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项目,就要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教学上要抓核心、突重点,通过一系列的科研训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和创新的知识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把如何将一个大的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并且如何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上下功夫[3];这样使得不同兴趣、特长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2.2 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2.2.1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途径 “卓越计划”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具备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反映时代科学进步的要求,还要教育具有现代化。而“卓越人才”重视的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大时间教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要重视在教学中构建的独立的实践教学地位;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级各类的教学实验中心,更新实验课、习题课等内容,增加学生的学时,让学生参与工程项目与课题研究的机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工科基础的培养和提高数理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开设前沿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重组基础类课程体系,适当减少基础课时,同时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4];为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课外科技活动[5],增加学生的才智和能力,就要精简教学实习课程,实现课程的综合实习,增加或者延长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之学有所用,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成立各种学术团体,开展各类讲座、竞赛和科技活动等。根据市场规律,积极开辟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校、企业共赢,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把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生产的必由之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使学生更多认识实践、寻找问题、确立目标、发现不足、以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6]。

2.2.2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 为了建设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环境,建设好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科技活动室,就需要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等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制定完整的、规范的各类实践教学运行操作的规章和激励机制的质量检查体系,还要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条件,使学生在学术气氛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因为实验室的建设在教学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立足学校,就要为学生开辟课外试验项目,使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环境能一直保持下去。

2.2.3 加强实践教学的软环境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需要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建设。硬件环境是指实践教学的各种条件和设施,而管理方式、教师还有实践教学的文件等则是软件环境。两者在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软件环境的建设。而实践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组织机构的建设。

3 结束语

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视角审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目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还不够全面,体现在:一是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卓越计划”人才战略实施,就要在培养过程中能做到整体的质量保障的研究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关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过程,还需要教育内部提高自身的质量监督体系还有信息反馈体系方面等研究。二是培养院校的教学过程控制固然是“卓越计划”内部保障的重要环节,但建立有效的外部保障体系对其进行监控、评价同样不可或缺。现有文献中关于教“卓越计划”培养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鲜见论及。三是在目前的“卓越计划”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原则中,在操作层面上运用的教育质量研究不够深入细腻。而且“卓越计划”的教育质量的保障手段之一就是评估,但是评估不是保障体系的全部。现在的“卓越计划”教育质量保障的立法、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的研究还属于刚起步阶段,所以保障理论和保障体系都不完整,现在相关的质量保障法制建设的基础,是通过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外部的监控和评价[7]。

参考文献:

[1]吴林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10-12.

[2]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6):21-26.

[3]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78.

[4]黄晓媚,邹晓宏.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0(11):47-49.

[5]王成方.创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57-58.

[6]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新华文摘,2007(3):118-120.

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篇8

论文关键词:创新理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 构成要素 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持续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报告提出:“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我国正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事业推进与改革的落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据办学水平和服务层次,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型。目前全国有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700多所,这些高校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应固化于单一的“工具型人才”框架之内,而应将人才创新精神的培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效结合。

一、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来看,其人才的培养体系应主要由四大板块的内容要素构成。其一,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其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在由以上四大板块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是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教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一旦这个根本性基础缺失,就无法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如何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第二板块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特征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三、四板块分别是人才培养手段和校企合作平台,是对于第二板块的有力支撑。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四大板块构成了统一的联系体,相互支撑、影响和联系,任何一个板块的缺失,都会影响和制约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明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于人才的定义与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实际的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文秋芳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就应用型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学生首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基本点、具备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这个中心,并在“基本点”和“中心点”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其较为复合的知识结构,培育其基本的创新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依据文秋芳教授的观点,复合型人才的创新素质如同正三角形,也就是说其应具备“三棱”创新素质,即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支撑,而创新人格是调节,以促使人才朝着更完备的方向发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事物的求新与求知欲望,是创新精神的内在体现。求新,是对事物的敏感捕捉。在好奇心的引导下,促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且能引导学生在普遍关系中寻异,能在司空见惯的元素中,探索出新发现,在求新寻异中,使学生蓄积创新精神。

2.创新人格的培养

稳定健康的人格是创新所必须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和思想品性;自信、自强、责任心、毅力等,都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特质。

3.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精神与人格的双重确定,并以此为契机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要素的“双重能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其培养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以此来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元化的,不同于单一的"32具型人才”的培养,它需要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其构建较为复合的知识体系,对其创新精神、人格和能力进行培育。在这样的目标和机制下,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样的人才即是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培育具有创新特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板块,承担着创新元素的引进以及创新内容的实施重任。然而,由于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较短,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应遵循“激励、引进、培养”等诸多措施并举的方针,培育和塑造教师队伍的创新特质,提升师资质量。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目前,教师的培养,多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并在“走”的过程中,对新元素、尤其是改革创新元索进行引进。例如创造条件,让教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或工厂开展“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育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另外,派教师外出学习,对新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交流学习,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质性的策略。同时,还应该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这种理论和实践俱佳的教师,更易进发出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的潜质。

2.“鼓励”与“创新”相协调

鼓励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鼓励下的行动表现,两者的协调发力,势必会进发强大的创新突破。所以,年轻的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要切实做好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鼓励工作,鼓励其打破常规,开发新课,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教学改革。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用新知识和新理念来改革教学。这是培养教师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

3.“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就高校教师主要的科研面向一是教学科研,二是与学科相关的科研。第一类科研,主要指与其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理论相关的研究;第二种科研主要指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所以,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和教研团队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师群体,要基于其实际的教学能力和科研经验,安排其进入不同的教学和教研园队,组织其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要注意尽快地锻炼青年教师,促使青年教师自身的潜能和才能得到快速的发挥和培养。

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

1.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

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特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围绕能力要素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削枝强干”。同时,围绕各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设置“核心课程”和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开展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关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兼顾学生复合型知识体系的构建。

2.以构建学生复合的知识体系为主线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点,也要关照到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相关的复合性知识体系,以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其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奠定基础。

3.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在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并设置必要的课程,认真实施。

五、搭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深化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其实践能力和培育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是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践行创新理念下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最好体现。

校企合作被视为目前最为实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它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拓展有效结合,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舞台。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其校企合作平台下的教学形态可用“分步走、分步教、分步提升”的方式进行。学校基于学生的专业方向与个人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分配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中实习,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是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推进。

首先,要进行实践教学的预热,也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检验,并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把校企合作的事宜在第六或第七学期纳入教学范畴之内,在实践教学中就职业岗位性质、道德、专业能力进行最后的融合教学;最后,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以顶岗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中。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在顶岗的职位上切实锻炼自己,检查自身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否适应岗位需求,实现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

六、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估体系

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突出教学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可以推行“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引发其创新精神,培育其创新思维,并最终形成其个人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强调“精讲多练”,多使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和“问题导向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尽量摈弃“灌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上一篇:高校宿舍管理服务方案范文 下一篇:辩论的教学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