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16

人才培养的方式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1

关键词:中日;广告人才;培养方式;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85-02

一、人才培养方式的主要类型

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即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教育方向,是原则层面的问题;怎样培养人决定了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是操作执行层面的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培养效果。本文从中日对比研究的视角,仅就广告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

从世界范围内看,各国广告人才培养的模式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苏联、美国的培养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其特点是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实际业务技能的传授,同时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第二种类型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侧重在职训练,设立广告学专业的大学数量不多,而由国家和业界主导的在职教育训练却很充实;第三种类型是日本模式,以在职培养为主,它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相配合,入职后因材施教,通过15―20年时间不间断的全面的业务及理论培训完成广告人才的培养。

二、中国广告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及局限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广告教育与苏联、美国模式更为接近,以学校教育为主,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业务技能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由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方向课模块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美学、广告文案写作以及美术设计类知识,专业方向课模块的设置对应广告行业的业务类型,比如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管理等;业务技能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涉猎,但主要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完成,比如各类绘图软件的学习、各种广告业务实习等。

应该看到,这种培养模式为中国广告行业起步阶段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量具备较全面的广告知识的毕业生投入广告行业,缩短了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周期,在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下,填补了行业发展的人才缺口。在这种模式下,高等院校的广告专业实际上同时扮演了两种角色:广告知识的传授者和广告实践的培训者,后者的角色是在中国广告行业初步建立,无力进行职业培训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伴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国的广告公司已经参与到世界广告市场的竞争中来,其对广告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由绝大多数没有从业经验的广告教师所组成的广告教育队伍,就很难出色完成“广告实践的培训者”这一使命,这一问题不解决,会形成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中国广告业成长的进程。

三、日本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中国不同,日本广告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各类广告公司、媒体、企业等用人单位,培养方式主要采用边做边学、终身培养、终身学习的方式,这种独特的培养方式不仅支持了日本广告业的腾飞,而且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里,我们以日本第一大广告公司电通公司为例,介绍日本广告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探讨其借鉴意义。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面,从业务到做人全面培养;第二是注重长效,几乎是终身(职业生涯)培养。它以入职时间和从事的业务内容为经纬,形成了人事局培养与各业务局培养相互配合、贯穿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始终的网状培养体系。

电通公司的人才培养从入社式到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要经历ME、MA1、MA2、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五个阶段,大约30年。

1.早期人才培训――ME阶段的研修。ME阶段的研修时间为半年,目的是帮助学员“完成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新职员将全职进行研修,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业务概要、企业规章制度、礼仪要求、沟通能力培养等。新入职员会分成9―10人的班级,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班主任由进入电通15―20年的精通业务的优秀员工担任,是一个宽厚、睿智的长者的角色;副班主任则由进入电通6―10年的优秀员工担任,是富有亲和力的兄长角色。二者结合,既可以给新入职员以全面的指导,又有利于沟通,他们最大的使命就是从生活和业务方面言传身教,使新入职员了解、认同电通的企业文化和电通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

2.中期人才培训――MA1阶段的研修。MA1阶段研修的对象是入职6―10年的员工,研修目的是培养业务能力,研修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人权方面的知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视野。研修的方式包括集体研修、指名研修和海外研修三种,集体研修主要针对公司及广告业务所涉及的财务、人权知识进行讲座;指名研修也称“项目负责人讲座”,一年多次,在员工业务工作空隙组织员工进行研修,主要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角色互换的练习中,为员工参与项目小组的工作、未来成为项目小组负责人奠定基础;海外研修是选拔型研修,针对MA1中优秀的员工进行的,派遣人员到海外的公司、大学、研究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修,以便扩展优秀人才的国际视野。

3.中期人才培训――MA2阶段的研修。电通把进入公司10―15年的员工称为“MA2”,这一部分人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炼,无论在业务还是人际沟通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成为电通公司的中坚力量。在这一群人中,也将产生公司未来的各级管理者,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员工的培训除业务方面的进一步提高外,还有如何带动部下、如何领导部下等领导能力的培养,称为“プレマネジメント”、“预先研修”、“提前培训”之意。

4.高级人才培训――管理层研修。针对管理者,公司每年聘请大学、海外著名管理公司的专家等为他们开设新任管理者知识研修、新任管理者基础研修、新任管理者评价研修、管理方面的“创发ヲボ”等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研修课程,讲解管理知识、人际沟通知识等,帮助他们熟悉业务、提高领导能力。

从总体来看,新入社员研修与各个业务局的业务研修是基础,在此之上,电通公司从业务能力培养和管理能力培养两个方面构建自己的研修体系,业务能力培养的内容集中于专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培养的内容从低到高包括前期管理研修、新任管理研修、高级管理研修等,因材施教、逐级选拔、渐进培养,是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细腻而又井然有序的培养体系。

四、日本广告人才培养方式的借鉴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源自中国的思想家管子,他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借鉴日本的广告人才培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广告教育不能够单纯的由学校来完成,也不是短短四年大学教育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学校教育、社会职业培训相结合,需要有“百年树人”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细致的培养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广告“人才”而不仅仅是广告“人员”。诚然,中国的广告教育不能照搬电通模式,但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确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玉洁.中日对比视角下中国广告教育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

[2]许天.日本广告教育体系及其借鉴意义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5.

[3]周华清.从日本广告教育看中国广告人才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dvertising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GUO Gui-ping,ZHU H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Jilin 130000,China)

Abstract:Talents cultivating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the talents cultivating mode is referring to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ultivating mode and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s cultivating. China`s advertis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cus on the schooling. We want to achieve the goal that systematic impar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business skills,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However,advertising teachers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restricted the teaching results,in fact. In Japan,the advertising education is base on the advertising company,students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while in practice. This cultivating mode that lifelong cultivat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us.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2

目前大部分院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艺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上只片面的注重基本绘画能力或个别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低水平重复竞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专家把近几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境况称为“一流画技,二流故事,三流经营”。所以说,近20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规模性的发展也只是低水平的盲目重复建设,而并非是完善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建设。此种令人忧患的现状,不得不促使我们动画教育工作者针对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和动漫高等教育环节凸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一.加强对现代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动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个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系统,因此开展动漫的高等教育必须从其整体性入手,并认清其中各个环节作用与延展,并对其各个环节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高教课程的建设和人才层次的培养。这样,在课程建设上各科目才能有效地联系,形成教学的整体性,同时在人才培养上才能够形成多层次、多学科的优秀人才结构模式。 借鉴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动漫产业已形成策划、设计、生产到传播,再到相关衍生产品开发的完整循环的工业产业链。其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当属迪斯尼,其名称甚至已成为现代动画的代名词。关于迪斯尼公司发展历程的文章有很多且都耳熟能详,本文在此不将赘述。动漫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做出相配套的举措。如果仅把动漫作为技艺性专业来对待,教学培养停留在制作层次的人才培养,那么对整体结构发展是不合理的。作为高等教育者应转变思想观念把动漫产品作为文化工业产品来对待,将动漫产业的策划、设计、传播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其中,动漫产业设计、策划和管理能力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人才培养的缺失导致了国内动漫产业中设计和策划能力的低下,国内大多动漫公司在创作方面也只能模仿国外已有的动漫产品或对国内原有经典动漫产品进行改良,如《蓝猫系列》《、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虹猫仗剑走天涯》等作品我们或多或少的都能看到国外经典动漫作品杂交的影子。中国首部三维动画大片《魔比斯环》,其编剧、原创、导演等重要部分,更是全部由国外设计师来担纲。这突出了我国动漫人才在原创、策划、管理能力的缺乏。盲目的模仿和片面的改良,其动漫产品定位也自然不能很好的符合中国观众的需要。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对现有的中国动漫创作成果进行全盘否定,毕竟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20多年严冬才刚刚迎来创造的初春。目前模仿、借鉴以及国际合作也是缩短我国动漫产业与国外动漫产业距离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但作为高校教育者和中国动漫的忠实拥虿者不得不对现有动漫创作和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高校教育应具备开放的观念和包容的态度多层次地培养动漫人才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在艺术风格、技法、技术以及产品开发上有新的突破。同时,还应该更进一步强化塑造民族动漫品牌意识的教学,强调对文化产品的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就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教学上教授学生勇于学习经典传统中国动漫形式和国外先进动漫设计、开发理念,摒弃原有的糟粕和舶来的水土不服,去伪存菁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漫产业品牌。结合对现代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我认为动漫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方针应该以培养其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线,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动漫产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综合素质型人才。同时,根据动漫产业的综合性特色,以及产业对各层次、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以符合总的人才培养方针前提下提出特色办学,突出各院校动漫教育自身特点,完善动漫产业人才层次结构多元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结合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完善高校动漫专业课程的建设 结合完整的典型性动漫产品开发流程所作出的专业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动漫前期策划 动漫前期策划是对整个动漫产品的先期规划。这过程将对现有市场、预计投入、预计效益等因素进行策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作切入点。在课程设置上,策划方面的课程应在教学前期提出,让学生明确在动漫创作中策划开发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通过市场调研和投入产出的预计对动漫产品进行受众、时效、地区和传播方式等内容定位。在日后动漫产品开发时,学生可以结合市场需求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市场的调研、产品周期的预测、媒体传播方式以及国家相关的法规条例和国际行业标准等将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2.动漫文学剧本设定 对于所有的动漫作品而言,文学剧本都是重中之重,动漫作品的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剧本。因此,选择和确定一个剧本投资,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决策。剧本通常是由制片人委托专人组稿、推荐,经有关专家研讨、策划,由制片人做出录用决定。导演接受剧本后,必须组织主创人员对剧本进行反复讨论研究,归纳意见,统一认识。目前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也在于此。动漫剧作的原创应鼓励创作的创新性,减弱以往动漫剧作过分强调“教化”功能,增强剧本在剧情设定上的多元性,从而符合现代人对动漫作品的审美心理要求。就目前国内动漫剧本创作教学来看,文学剧作知识和民族学方面的知识亟待提高,在完善课程建设上,可通过人文学、美学、视听语言等科目入手。 3.形象角色设定 根据剧本内容和要求,进行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其内容包括:角色形体设计、角色着装及道具设计角色常用表情设计、喜怒哀乐等角色动作设计等,其具体内容根据剧本要求而定。作为贯穿动漫产业各环节的根本即是卡通动漫形象在受众心理地位的确立,在课程教学上应强调角色的原创性和易被认同性,角色设定要求通过刻画角色的外在形象表达其内心的精神世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动漫角色受剧作和功能定位的影响,在艺术表现上盲目纯洁化和教条化,这造成了我国动漫角色塑造不够立体,性格矛盾不能很好的表现。在课程建设我们可以通过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规律、影视分析等相关科目加以完善,强调动漫角色的原创性,通过角色设定突出角色的性格矛盾。从造型、动态、性格、精神、文化等多元视角,丰富动漫角色的立体感和生命感。#p#分页标题#e# 4.分镜头脚本设定 分镜头脚本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艺术形象和情节结构,按电影逻辑把文学剧本分切成为连接的镜头。画面分镜头是把文学分镜头加以形象化,画出每个镜头的画面。画面分镜头是动画设计、绘景、摄影、作曲的工作蓝本,因此必须确定每个镜头的构图、人物位置、长度、规格以及摄影处理。结合此方面的综合性内容,在教学上应加强镜头语言、视听关系、摄影等科目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通过“拉片”掌握镜头的衔接和镜头语义。这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5.动漫作品的制作 以加工制作的现有国内动漫市场而言,此方面内容是课程教学比重是最大的。结合现代动漫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特色,对相应课程进行完善。在此环节中主要以课程实践性教学为主,突出电脑美术操作的应用和传统动漫表现的相接合,加强学生脑手并重的设计实践性教学。课程安排上除了动漫制作技术基础教学外,还应加入对实际动漫设计案例的模拟,通过模拟案例的设计了解整个市场商业运作和动漫产品制作流程及周期,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和设计市场相衔接。案例模拟可放在大三或大四部分进行,结合整体市场的考量,课程安排应从企业媒体形象推广、产品动态演示、二维或三维动画开发、影视媒体包装等角度模拟实际市场案例。 6.动漫作品推广与衍生产品的开发 动漫作品推广与衍生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营销理念,强调如何宣传我们的动漫产品。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好莱坞的宣传模式,通过案例的学习了解宣传的流程和方法,将宣传市场定位、宣传推广周期、针对各层面受众的宣传模式、品牌形象的塑造、后续产品的衍生等内容纳入课程学习之中。三.通过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建立市场相呼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大部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都要面临就业投入社会市场这一现实的问题,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应是教学之目标,因此高校教育也从以往的精英型教育逐步转化为大众型教育。在数字媒体大行其道的现代动漫发展形式下,社会对动漫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具有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设计创新能力,并具备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熟练专业操作技能的人才。这些观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单靠课堂的基础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中的设计实践环节,通过对实际动画项目的模拟和实践来缩短高校教学和社会工作实际需要的差距。 针对这种现状,应鼓励高校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动漫设计机构。通过承接企业实际动漫设计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动漫市场化商业运作。通过这种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性设计研究的同时,可以将先进的动漫设计理念和制作流程进行总结,既让教师在实践课题中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提升和积累,又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受设计市场的先进生产经验和设计理念,加强了学生对动漫设计多样性探索和实际案例操作流程的学习。动漫产业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的特色,其各个产业环节需求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人才参与其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专长进行因材施教,进一步引导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学生在参与企业实际设计项目时也能培养其设计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在相互工作配合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应主动的与动漫设计企业取得联系,通过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培训基地,从而积极地融入整个动漫产业中。在将学生带出去的同时,我们对优秀经营者和设计师还应大胆的请进来。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抛弃原有学校对人才管理的桎梏,通过客座聘任方式请他们讲课或办讲座,将其多年的设计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以及优秀的经营管理模式传授与学生,加强校内外的设计实践交流。 结语 总之,我们高等教育者应结合动漫产业的整体性认识来完善高校动漫专业课程的建设,做到有的放矢。首先,通过与动漫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不断完善课程结构层次建设,使动漫高等教育具备多元化和专一化特色,从而满足动漫市场对各层次、各方向人才的需求;其次是通过与动漫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不断加强课程实践性建设,将设计市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流程结合到课程学习之中,使学生能够很好的与设计市场相衔接;然后,通过与动漫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不断拓宽课程衍生性建设,将专业课程形成良性的配套循环,使学生知识面得以拓宽和展开,形成一专多能的态势。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3

【关键词】高中课程基地;机器人课程体系;实验室;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62-02

【作者简介】王泰山,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江苏句容,2124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内很多人对它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也积极投身到各类机器人的实践活动中,2000年以来各类机器人竞赛在大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机器人教学在普通高中和中小学逐步普及。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把“人工智能初步”和“简易机器人制作”设为技术领域的选修模块。我们发现随着教学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和其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将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引入普通高中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渐趋明朗。

我校于2012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机器人创新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课程内容的实施方式为重点。在建设过程中,提炼出“多元、合作、益智、创新”的核心理念,完成了系列实验室的建设与配置,创设了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初步形成。

一、打造多层次系列化的机器人实验室

机器人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基于机器人的教学也就包括这两部分的内容。机器人硬件造型是躯壳,涉及机械、电子、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传感检测等,在高中阶段,与物理学科关系紧密。机器人软件部分,与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关系紧密,程序是机器人的灵魂。同时算法中的建模用到相当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又向数学学科延伸,“算法与程序设计”还是高中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基本内容,机器人是程序设计学习的最好载体。系列实验室以“技术课标实验室”为基础,以机电实验室为硬件支持,以虚拟机器人实验室为补充,以竞赛探究实验室为深入,以研究性实验室为拓展。

二、创设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机器人课程体系

基地着眼于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合物理、数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依托多层次、多样化的机器人实验室系统与网络平台,构建了3个课程模块,常规教学、研究性学习、竞赛,结合信息技术学科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开设虚拟机器人课程,以信息学奥赛等兴趣小组为提升,以研究性学习为补充。依托通用技术选修《简易机器人制作》,融合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面向高二年级开设开源机器人课程,以VEX、灭火等机器人项目竞赛以及科技创新大赛相关的其他竞赛为提升。高三年级,以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依托研究性学习实验室,开设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了解机器人最新发展以及大学的相关专业情况,同时与高校联系,开通与高校的绿色通道,为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做前期铺垫。(见文末表格)

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创新人才

1.营造机器人基地文化氛围。

目前主要通过电子小报活动、班级黑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机器人科技教育文化氛围。随着基地建设的深入,学校艺华楼3、4层开辟成机器人教学、活动、展示场所,利用展厅展出本校学生、高校学生作品以及目前比较尖端的机器人展品,播放本校机器人教学与各种活动以及最新的机器人发展动态音像,让来访者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机器人的魅力。

2.开展各种科技社团活动。

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对科技创新有兴趣的人。目前,我们正把当前兴起的创客文化中的相关元素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准备打造我校的“创客”,形成本地区以我校为中心的“创客社区”,进而在更大范围推动我市的科技教育发展。

3.积极参加、举办各级各类机器人活动与竞赛。

以每年一度的校“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校内机器人竞赛,以展示学生、教师的作品为主要目的,竞赛中进行评比,设置相应奖项,更好地激发师生对科技的兴趣,远离低级趣味的诱惑,营造以追求科学技术为时尚的校园氛围。

竞赛是机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器人教育成果的一种展示形式、实现手段和教育的延续。智能机器人竞赛参赛过程对学生有着广泛深远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挫折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4.多管齐下,增强辐射效应。

(1)开设各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通过开设公开课、观摩课来展示机器人教学探索的成果,介绍相关经验,引领地区的机器人教育。

(2)以项目、课题研究带动区域发展。目前我校的部级课题“普通高中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已经立项,成员涵盖了多个学校,可以带领区域骨干一起进行机器人教学的探索,为区域机器人教学提供示范与支持。

(3)充分利用课程网站共享资源。利用网络同步介绍基地建设、课程开设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与经验,扩大基地对周边的影响,推广机器人课程的开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四、取得显著成绩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4

在高等教育前进的过程中,关于对于人才的培养始终是值得人们持续关注、讨论的课题。 工商管理比较明显的特征即传统教育模式的课堂,多是教学理论与实际分离,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对于学生的培育方略和最终企业单位的需求并不是很吻合,造成一种学不能致用的病态现象。间接引发学生毕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资源的浪费现象多有出现。 应用型人才,谈及应用,应就是一种适应力,用就是一种联系现实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定位一定是,在基础知识牢靠的前提下,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意识。归纳起来就是能够将学到的书本文字恰当准确的运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可以看做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要求本科基础教育知识要牢固掌握,各学科知识要广泛涉及,要广泛学习管理、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社科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注重专业性对口人才的培养,但这一认识也在逐步变化,由窄专业口径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而且更加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外向性和应用性,各院校以“专才”为培养目标已不占主要地位,逐渐转变成以“通才”为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端复合型人才将是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1.课程设置形成体系

工商管理的专业培养方向是各单位企业的管理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专业的分析能力还有处理事件的技巧等。 总而言之,就是工商管理的学生的就业目标是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我国的工商管理课程建立的体系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现有环境,没有满足现有的客观实际,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要将未来就业作为课程设置时考虑的重点,要结合市场的要求,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将职业的规划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不能彼此剥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调整:

第一, 教学时间制定时要侧重于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讲解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与其他相关行业完全的的脱离,要注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课程各个所占的课程比例,不能单线发展,要进行融合,穿插,此外学校也要提供良好的时间平台,要让学生多进行接近真实的技能演练。

第二,专业教学计划要常做更新。 应用型人才的塑造要考虑社会整体以及经济模式发展的动向,要与时俱进的调整本专业的教学思路。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采用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为主要教学方法,由教师提供要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教学贴近国际化。 对工商管理的学生进行国际化的教学,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小语种教学,这样锻炼学生的国际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外放管理的思维。 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国际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以及精品教材。例如可以引用各个不同时期西方国家遭遇经济危机时的原因以及相关举措,让学生从各个国家的领头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寻找漏洞和优越性, 进行相关的对比比较,然后在由国外的案例进而引入中国的相似案例,这样在不断地分析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发散工商管理的思维能够为今后对与国外经济接触时所涉及到的管理知识进行铺垫和锻炼。

2.重应用实践的课程安排,是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塑造的必要保证。 教育的实质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工商管理的学生如果想在社会残酷竞争中, 行业激烈竞争中走得长远一定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合作意识还有创新的思维。

第一,开启实训模式。 工商管理类的活动实践起来需要专业的、特定的实验室,具体可以分为:模拟、单项、学科综合等各层次的实验室。 学校还要适当进行网络资源的投资,可以利用仿真等技术做一些模拟演练,案例讲解,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模块也带动了学生对管理专业的积极性。

第二,丰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知名的管理企业进行采访和观摩,遇到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当面请教相关的人员,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不仅加深了学习的相关知识,也是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模拟训练,学校里的工商管理的学生和实际岗位的工作人员用一种类似辩论的模式进行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索,这样有碰撞有冲突的记忆模式更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工商管理工作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意义。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会更加的努力,辩论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但是这里也建议我们的组织者尽量选择近期比较有针对性的课题进行辩论,更具冲击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和相关平台邀请一些国内外工商管理行业的成功人士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到学校里做专题演讲会议,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评估体系要健全。 之前大部分的教学评估尤其是实践性质的都是由教师进行单独评估, 由于教师侧重的方向不一,评估的结构并不能很好的作为全面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健全的评估体系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完善统一的考核准则,这样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三、关注地方性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关于地方性的落实已经在工商管理的教改机制中多次被提及。伴随我国的飞跃式发展,经济跨越迅速,各个行业对于管理岗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工商管理专业也成为了各所学府开设的专业。 而对当地经济的扶持是教育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基于这个因素,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本区域的特征、优势和当地特色的单位联合教学,成立互助式人才输送和培养目标。 发展区域特色的工商管理教学,这样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培育,也是基于应用型塑造的本质含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政府和产业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动组合。

1.以学校定位为核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院校以培养通识人才,进行通识教育为主,学校在判断其定位后,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方面,要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地方对人才的需求。

2.建立课内外整体创新模式

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 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必须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在创业教育中,应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实行教师课题学生参与制,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3.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各地方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建立实践基地,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实行学分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与地方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学习的实践内容运用于实践中,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地方院校已经占我国普通院校的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才培养具有关健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随着信息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IT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较大、培养学生人数众多的专业之一。各类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该专业毕业生的项目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希望所招聘的学生像带USB接口的外设一样,“即插即用”,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业而制定,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另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

地方高校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应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的准确培养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具有一定的差异。襄樊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专业定位上主要是围绕鄂西北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地方院校受条件与环境的限制,专业发展难与知名高校相抗衡,需要站在新的角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不以学术型、研究型为取向。而是以地方区域经济及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为取向。

襄樊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技术、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特色,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211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211”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四年本科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两年夯实基础,按大类进行培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一年学专业,按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专业模块课程;最后用一年时间安排多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短学期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前瞻性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类专业构建和设计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宽厚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基础;通过构建多维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学生的选择途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最终形成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性意见,“211”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适合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随着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并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

“2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2”代表入学后前2年,专业实施共同的教学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教学):第1个“1”代表第三学年,两学期的专业方向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掌握动手能力,强调从业技能;第2个“1”代表第四学年的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训(项目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参与教师与行业、企业共同承担的计算机相关项目开发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学期走向社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襄樊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差异情况进行安排,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深入磨合,为真正就业作好心理和技能准备,从而形成大类专业、多个方向、灵活模块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流程。

3.2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一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地方区域经济与产业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实时进行更新。我们按照“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思路,首先设计课程培养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理论体系设置,夯实基础,相对稳定。避免学生今后发展“后劲不足”。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就业灵活设置,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建设中,以学科领域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对原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完善。突破按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走与区域经济、人才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按就业需求来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选修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方案的完善中,我们注重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学生将来工作就业的适应性。培养方案的设计不但反映就业市场对IT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将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反映在教学任务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尤其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的设置则相对灵活,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更新。

3.3 “从需求倒推”,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竞争力,我们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避免“纸上谈兵”,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设计“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单元实验一课程综合实验一课程设计(课程综合)-短学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组成,并保证比较充裕的学时数。并分别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资源,以计算机专业软 件教学为例,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

根据“从需求倒推”的思路,考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多种类型,对各实践环节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

(1)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强调实验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与编程能力。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课都由专门的课程负责人统筹规划,在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培养目标,在实验指导手册中规范每个单元实验的要求与内容,做到培养基础。提倡综合设计。鼓励研究创新。

(2)专业方向中模块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每门课程除了设置一定的单元实验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以融会贯通整门课程的内容。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开发实际项目时需要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单独一门课程的实验设计就略显单薄,所以我们结合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基于项目开发的综合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短学期实训的改革。短学期实训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以“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方式运行。通过一批模拟项目的实际开发。融会贯通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等能力,训练开发技能。

(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改革。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是“211”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实习,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既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缩小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3.4 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在校内以封闭或半封闭模式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常存在一定的差距,此问题在计算机专业人才供需上尤为明显。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着积极意义,我们通过创建校内软件实训基地、按企业人才需求定制培养、鼓励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多方面结合的形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校内软件实训基地,以案例驱动教学、场景驱动训练,采用企业化管理机制及模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充分体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技能。经过人才定制培养,所培养的毕业生能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成功对接。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承接有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发。拉近教师与社会的距离。学生通过参加实际项目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通过这几种“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结语

几年来,襄樊学院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实训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下,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力,科学分析社会需求,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陈伟君,罗予东,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5):52~54

[2]韩利凯,雷伟军,毛艳,梁宏倩,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78~80[3]陈小辉,李红卫,计算机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2010(6):112~113

[4]沈海娟,高永梅,计算机类专业基于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8):61~63

[5]李丽萍,于延,盛琳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2):49-52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6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培养模式;思考

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其中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按培养模块建设系列课程,强化专业教育改革,注重综合素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改革教学运行管理模式;上述改革思路规范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指出学校应培养什么人,如何改革专业教育,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体系及教学如何实施,课内如何与课外、教学怎样与实践相结合。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满足各方面教育需求、实现既定教育目的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系列结构或是各种要素的组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型客体即是人才培养活动,对应条件则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需求、教育目的;不同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定的条件相对应,具有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其内在要素包含: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色和运作方式。一般来说,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运行机制、质量评价与淘汰方式等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面临的问题

地方师范院校是指教育部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所属的师范院校,是以教学为主的院校。地方师范院校一般分布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级城市,对本地区的教育、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与科技服务支持。然而,国务院2004年8月颁布的《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客观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就业状况:“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前20年中国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会有一个较高的维持阶段,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体育专业人才市场的产品滞销供过于求的现象更为严重,是同期高校毕业生整体首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专业就业排名几乎到了最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少,困惑着专业发展。如何生存发展是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尤其与重点大学、体育院校相比,地方师范院校在体育教育资源的争取与占有、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随波逐流,缺乏个性。

2.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培养模式服务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制约和决定着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应随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和变化,才能培养出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又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由于师范教育属于“双专业”教育,其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即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社会实践。师范教育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区别于一般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为此,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特征:以培养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拓宽专业基础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技能为根本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三、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1.准确定位,重视培养特色

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长远目标,对高校体育的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目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摆脱以体能教育、技能教育为专业教学目标的思想束缚。专业选修课较多,却没有针对性,导致学生难以对个人发展目标进行正确定位,个体自身潜力(情感、智力、能力、体力和人格)的开发能力差,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从而制约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就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继续深造需求等进行分类。一类是学校体育学(教师职业方向),主要是强化教育学课程和教师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并开设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二类是体育理论学(研究生教育方向),主要是突出研究生课程考试科目,这类课程注意了创新性、交叉性和实用性。三类是体育社会学类(自主择业或体育产业方向),主要突出经济学类课程,这类课程注意了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进行分类教育,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志愿,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素质的培养,设计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模块,加重个性化教育,发展学生的潜能,使课程内容体现于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及培养特色。

2.根据培养定位和特色,进行课程改革

按照专业能力需要设置核心课程,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设置方向主干课程,同时在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时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基础平台”与“专业课程平台”的建设;二是“方向课程平台”和“实践课程平台”的建设。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技能技巧训练和基本运用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人才的分类发展提供共性基础;而灵活多变课程平台,主要满足体育专业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把课程又分为三个模块:一是通识模块,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两部分。通识必修课的功能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奠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通识选修课的功能是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满足不同学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需要。二是专业模块,它是指体育学科基础课,其功能是使学生获得体育专业共同需要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打好基础。三是实践模块,提供学生方向定位后相关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得到专业应用的专门训练。在学制安排上,把学生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主要放在前两年进行,其中还有一定的交错安排,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选修课程,来实现自己的学习需求。主要做法是采用2+2的培养模式,打通前两年“通识教育平台”和“体育专业课程平台”,后两年实行分类培养。

3.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践行“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

“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倡导以学生为主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以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模式。体育专业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是通过专业教师讲授、示范学生组织讨论或由学生组织讨论练习方法与步骤,再由学生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被动练习的单向教学改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获得专业知识、体会动作技能技术向综合能力提高转移;把学生的认知过程从接受知识的初级阶段向认识、思考、探讨和产生新知识的高级阶段推进。通过合作性学习,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较快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综上所述,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尚不十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分类培养模式尚未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与毕业生就业现状、市场需求和个人发展之间尚存在距离, 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所以深化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改革,面向市场,依托社会,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胡恩明,郭文莉, 周健儿.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发展 创新 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3-24.

[2]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39-42.

[3]黄汉升,季可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J].体育学刊,2005(6):1-5.

[4]杨玲.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1(11):223.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双向驱动;会展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63-03

20世纪末,经过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少数高校由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工信部及其他部门管理,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据此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下简称:地方高校)。目前,我国2400余所高校中,中央部属高校仅110所,而地方高校则超过2300所,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我国地方高校的职能

从发展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的社会职能是逐渐演变的,不同时期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中世纪的高校仅仅承担保存和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洪堡于1810年创立了柏林大学,强调应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发展了社会服务职能。

当今的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以及传承文化四大社会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承担四大职能方面有所侧重。毋庸置疑,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是所有高校的基本职能。较之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对于我国的地方高校,在承担上述两项基本职能外,应着重拓展服务社会职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广州大学是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广州大学以合并组建和搬迁大学城为契机,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型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使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近年新开设的热门专业。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举办城市,广州是我国会展业的发源地及国内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学于2002年开设会展方向,组建会展教研团队,2006年底获批设立会展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之一。

会展专业的应用性及会展人才素质的综合性要求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与行业需要和发展紧密结合。为此,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开展了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该模式依托新兴会展产业的现实条件,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立足于广东地方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了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的运作机制。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学术带头人承接项目研究、行业调查、行业标准制定等服务社会的课题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通过实习、办展、比赛、论文报告等教学、实践形式提高青年教师教研水平和会展专业学生素质,培育了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成员教研水平及会展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服务社会能力的增长。这样使得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之间形成了良性驱动。双向驱动模型如下(见图1):

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模型图

该模式将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通过该双向驱动机制,新兴应用型专业将能较快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及时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相应的实施方案。

下文将以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会展专业为例,进行服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驱动模式分析。

三、服务社会对会展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

(一)对接社会需求,形成和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与实践方案

会展专业是人才需求量大,应用性较强的管理类专业。针对高校对会展业界关于人才的具体需要不完全了解,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业界需求脱节的现象,深入会展企业调查,了解行业第一线对人才的要求是必要的。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通过服务社会深入了解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素质要求及需求量,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其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系统掌握会展经济和管理基本理论,全面掌握会议、展览、大型节事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商务旅游的运作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从事会展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展人才。经过行业反馈,认为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

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将刚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柔性的课外会展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以实践教学作为积累就业、创业宝贵经验的途径,开展多模块、多环节、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实践,积极探索系统的、合理的会展实践教学体系。一年级参加会展见习,初步了解会展行业;二年级深入到会展企业从事基层的会展服务工作,如办证、引导、咨询、统计等,切身体会会展服务要求;三年级直接参与广交会的服务工作,其服务内容更具专业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融入于服务工作中,同时服务工作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学生们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则参与展览公司或展会运作管理,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积累和提升社会服务的经验,为行业和教学服务

人才培养的方式篇8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已逐渐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大多数地方院校办学时间不长,而他们又需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校企合作,以分析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础,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同时把地方高校特色结合起来,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全面的培养,将对实施该培养模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方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86-02

湖北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十三五”建设时期,湖北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紧紧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与规划,按照学院确立的培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专业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学科建设的思路,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切实抓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立足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展开积极的调整,而要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就不得不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对时间进行统筹合理的安排,让学生合理安排在校的4年时间,对理论知识展开深入系统的学习,利用最后1年的时间到企业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一、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意义

1.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当前,缺乏协调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企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拥有较大的需求量,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需求难以保持一致。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可从企业的反馈和需求中,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并结合市场导向,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更为重视,从而培养出一批满足高素质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让人才供需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使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2.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深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广的社会知名度,在教学投入积累上也稍显不足,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受到严重制约,质量往往不高。而要提高人才质量,就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仅可将企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对高校投入不足的情况做出有效弥补,促进学生实践、实训能力的提高,也便于学生进行定岗实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借助校企合作,可在培训高校教师时将企业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让其知识结构与技能得以改善与强化,实践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另外也便于学校从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教学,一起研发科研项目。

3.拓宽地方院校办学视野、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由于一些地方院校在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稍显滞后,导致其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保持一致。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可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地方市场需求为基础对培养目标予以制定,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使办学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不断增强,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契合的人才。

4.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不论是对地方院校还是企业而言,无疑都是双赢。校企合作办学,可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共享资源与信息,学校通过企业提供的设备更好的开展教学,学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而企业也不再为人才培养的场地问题而担心,两者之间在设备、技术上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和利益共享。企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自有人才培训教育也加快了步伐,让教育和企业成本有所节约,是一种“双赢”模式。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

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对毕业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众多高校都开始积极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对联合企业培养学生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并在这方面投入巨大的时间与精力,结合专业发展要求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与理想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校企合作过于程式化,过于肤浅。企业站在自身经济利益上考虑,通常主动和高校联系实习学生都是在生产旺季。并且因为实习的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均是单一的且技术含量不高的,学生不能参与到整个生产流程之中,实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且双方都缺乏较高的积极性,无法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被满足。

校企双方缺乏紧密的合作关系,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不同企业所产生出的实习效果也就有所不同,统一管理与指导的难度较大。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皆是因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没有以共赢为基础,使得高校没有大力投入,而企业也缺乏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没有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相符。为此,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赢的局面。

三、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探索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现代化教学手段予以充分运用,借助多媒体教学,将图片、影音与动画等穿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讲授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秉承多样化人才理念,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与个性差异予以关注,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将每位学生会的优势潜能发挥出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动性,帮助他们对理论知识展开由浅到深的理解,对其创新性思维方式进行培养;通过讨论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借助实验中心平台教学与科研项目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另外,还应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开展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等,使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视野更加开阔。

2.实施人员交流计划,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基础。为了让学校教师和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于中青年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其深入企业开展岗位锻炼,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将此作为一项重要条件用以进行岗位聘任、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定等,通过制定考核目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学校可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操作技术与一线实践经验,建立实施企业人才进课堂的制度体系。要实现企业优秀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建设目标,首先要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我校为学生进行创业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其次是聘请企业专家与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深入课堂,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改革评价体系,突出企业的作用。在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予以优化,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可将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内的三方积极性调动起来,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若教学实践活动由企业负责实施,则企业就要全权负责教学效果的评价,将企业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同r在考核评价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时,要以考察学生能力为重点,尽量减少试卷设计上的客观题目的数量,使主观性、设计型与综合性题目的比例进一步增大;在计算考试总成绩时,应注意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大,利用改革考试的方式,让学生从过去死记硬背、零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中突破出来,让学生对知识的内涵有一个真正领会,从而对学习方式进行改善。

结语:近年来,各个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均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不论是合作方式还是合作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需要在合作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为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对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思路以及新内容等进行深一步探索,对校企合作的新经验进行不断总结,让校企合作带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佟雪红.地方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5,(09):10-11.

上一篇: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范文 下一篇:考古发掘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