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形式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24

人才培养形式

人才培养形式篇1

在影视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新闻单位一方面对具有文学、影视、新闻、广告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以往记者、编辑、摄像等岗位设置不同,现在媒体、新闻单位需要的是集访、摄、录、编为一体的专业人才,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较强的写作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能从容面对社会人才激烈的竞争。反观我们以往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动手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要成为能经得起社会检验、为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为社会所需要的素质与专业本领,真正能成为专业作家、编剧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从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努力改变传统的大文科“通识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寻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途径。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1.改正传统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全面规划了学生4年的学习和实践。专业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操作,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内、课外的活动之中,本科4年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统筹安排,形成一个整体的教学计划。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设了11门学科平台课,10门专业核心课。这两大类必修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课程、外国文学史课程、中外电影史课程、影视理论课程、戏剧理论、戏剧作品分析课程、剧本创作课程等,这些课程旨在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以后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选修课则多达21门,多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而设。包括视频、音频编辑与合成类、广告创意类、多媒体技术类、影视拍摄类、影视批评类等。这些课程有的是专业课的扩大与延伸,有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但更多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的社会应用作准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选择,如喜欢拍摄的可以选择影视拍摄与制作类课程,喜欢创作的可以选择剧本创作类。

总之,围绕一个兴趣点,有大量的课程可供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培养,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常规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之外,针对戏剧影视专业的特点,我们还专门设置了影像素材采集、创作实践等环节,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实践机会,这些课程由于多样、实用,满足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学院还认真调整了课程设置,特别是不断灵活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增加专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办以来,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两次大的修订:2006年5月,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经全体教师研讨后,第一次对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2011年8月,有了多届毕业生的经验之后,经过认真调研与论证,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二次大的修订。通过这两次教学计划的修订,在专业课中减少了“史类”“理论类”课程,增加了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修改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对专业选修课,根据社会需求做了较大调整,取掉了一些不适宜的选修课,增加了一些适用、实用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2.整合师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目前,在综合类大学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般被纳入文学学科,其中也有一些院校将其纳入艺术学科,但由于此专业的特殊性,综合性大学在开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时都面临一个师资力量难题,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影视拍摄与制作”“数字视音频编辑与合成”“表演”“导演”类课程缺乏专业教师,学生对某个方向感兴趣,但由于没有师资,课程无法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考虑到江南大学各学科的分布情况,统筹学校的师资力量,如影视拍摄类课程我们得到了教育技术系老师的大力相助,数字视音频编辑类课程可以请数字媒体学院老师给予支持,表演类课程得到艺术学科老师的相助。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力保障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3.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应有实践教学的意识,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都有实践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每一学习阶段都有实践的机会。教师要研究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启发性,开展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要求学生多读书、多看影视片,在借鉴的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各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统筹安排课内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实现戏剧影视文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重要途径,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确保实践活动的实施。(1)通过定期举办的剧本创作比赛、征文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定期举办DV大赛、心理剧大赛、戏剧小品大赛、剧风行动等培养学生创作、表导演能力。(2)寒暑假,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题材拍摄短片或自行选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指导下选出学生的优秀作品,拍成影像资料。(3)在第四学期、第六学期,专门设置影像素材采集课、创作实践课,各为期3周,旨在锻炼学生的拍摄能力和剧本创作能力。(4)文科学生必须了解社会、学习社会、深入生活,这既是学生成材的需要,也是戏影专业学习的需要。我们与政府机关、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动漫公司、广告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在第七学期,学院会安排一次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全面体验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并要求学生人人撰写、提交实习报告。(5)毕业前,统一安排实习。学生可以选择去学院安排的实习基地实习,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学生上交实习成果,包括实习报告、实习作品等,合格者给予学分。实践证明,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江南大学戏影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结合近几年成果看培养实效

纳入教学计划的实践性课程和写作、拍摄、视频编辑、表导演等课程的结合是江南大学戏影专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授课老师悉心指导下,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通过采访、写稿、编辑、制作、策划、写剧本、拍片子、撰写调查报告等,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学习与各类课内外实践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都有自觉的写作欲望,4年大学生活中,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剧本等,将创作变成了一种内在需求。他们踊跃向省、市报刊、学报投稿,很多稿件被采用。无锡电视台的《大话阿福》节目长期与江大戏影专业学生合作,学生为其创作了大量演出剧本;06级戏影班的同学参与了52集大型动画片《天使部落》的创作。

另外,同学们创作、演出、拍摄了许多话剧、影视作品,拍摄的DV短片、影视作品有多部获奖。其中戏影同学自编自导的《大学——城》是无锡市首部校园悬疑电视连续剧,其创作模式引起了无锡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我为招聘狂》获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大学生DV大赛三等奖。学生社团“种子话剧团”创作表演的《要离》等作品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奖。06级戏影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作品《手机》获得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生话剧展演暨首届江苏省戏剧节”二等奖,《机不可失》获得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同学们重排的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恋爱的犀牛》在江南大学引起一股戏剧热潮。

人才培养形式篇2

关键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71-03

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接受过一定教育并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人才。他们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是联系研发技术和产品生产的纽带。技能型人才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终端,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运行过程的具体操作者。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升级改造,如何培养新工业环境下的高技能高素质且具备一定创新潜力的人才是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项目组教师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了解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市场,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按照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市场的调研情况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总结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按照“紧跟就业市场,突出岗位需求,拓展职业远景”的原则,紧密围绕本专业就业主要方向――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岗位群,根据岗位群主要工作过程对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的要求,突出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将企业的实际过程、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注重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以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行业资格标准、企业培训与考核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行业要求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形成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电力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针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以及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岗位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确定了以工作项目、任务驱动的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形成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利用学院与企业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院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结合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践性强、技术和安全要求高的职业特点,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职业氛围,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按照电力行业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及检修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实训。实践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为50:50。

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证,还要求学生获得进网作业电工证、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证(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电机装配工、继电保护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实行校企共建、校企同步、标准一致。本专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专家参与技能培训;采用与现场岗位人员同步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资料库、试题库;实行与现场岗位人员一致的职业资格证考评方式。

二、“一中心、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通过多年沉淀与总结摸索,逐步形成该模式的雏形并不断得到完善。所谓“一中心、四融合”是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1.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现实基础和今后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是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有目的地实施阶段式教学,重点通过生产性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养或按需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修、运行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

加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采用分段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第1、2学期从基本技能培养到专业技能培养,第3、4学期从单一技能培养到综合技能培养,第5、6学期从实训室训练到生产性实训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陆水水力发电厂、丹江口水力发电厂、陆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青山热电厂、武汉绿色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4.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使“电工技能与训练”、“电机技术”、“电气设备”、“电工仪表装配与维修”、“电气运行”等课程的能力考核分别与维修电工、电机装配工、电气值班员、电工仪表装配工等职业资格认证以及电工进网作业操作证的技能鉴定相融合,使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5.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本专业紧紧依托水利电力行业,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专业定位,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现场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实际现场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按照“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构建课程体系。一是课程内涵。“知识”是以校内教育为主,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就业的普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技能”是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自身兴趣爱好、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有目的地组织模块式教学,重点通过生产性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养或按需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其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设备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二是突出课程特色。新模式突出课程设置、实践训练、顶岗实习等环节,不但强调了学生适应岗位的基本能力培养,更加突出了对该专业学生“电气设备安装、电力工程识图与电气CAD、电气设备检修、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工程设计”五种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接轨、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的思路。三是全面发展。“知识+技能”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要注重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水利电力行业的远大理想。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企业共同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在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的要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在广泛的就业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课程设置基础,按照生产流程,根据岗位与职业能力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发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及电力企事业单位的实访,根据学校调研情况,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针对发电厂电气运行与维护、变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电力生产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位(群),以培养岗位工作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领域。参照职业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把生产项目与课程融为一体,实现项目、课程一体化,实现课岗合一,按照技能生长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四、“一中心、四融合”模式下的师资配置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关键性环节。技能型人才结构特点注定了课程模式应该以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以高精实践为特色。课程模式主体呈现出项目化、课题化、技能综合化特点。课程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一线实际问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课程结构特点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挑战。在此过程中,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措施达到了较好的师资配置。

一是资水平优势互补,专业骨干教师帮扶的策略。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结对”的活动,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岗位的要求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熟悉教学过程及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的经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等教学研究活动,从而形成全校教师长期学习与精益求精的氛围,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专业水平互补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是通过与高水平的企业对接,聘请企业专家能手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形成校企联手的“双名师”专业带头人,让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承担学生课题导师,继而形成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五、高质量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体系

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可以使技能人才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紧跟实践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并且能够通过企业一线的训练建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入钻研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潜力。通过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更能促进专业科研实践,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双赢的效果。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武汉市、赤壁市等电力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优良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六、“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1.工学结合见成效

学院依托湖北水利电力行业,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现场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实际现场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特征、培养方式、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和论证,现场专家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

2.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应聘到水利电力企业就业,学院也因此在水利电力系统内和社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与口碑。2011年至今,本专业的学生协议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优秀率达到35%,毕业生供不应求。

“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打破了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生产不一致的局面,打破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完成职业知识、技能素质的逐步提升,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策略,以更好地为企业与行业培养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3,(31).

[2]朱斌.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6,(36).

[3]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

2008,(3):6-11.

[4]唐高平.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索[J].教育评论,

人才培养形式篇3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提出了新的挑战,众多高校把专业方向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同时也使他们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既注重培养语言基本功,又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才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大,而且在质量、层次上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外语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英语专业发展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英语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有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英语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然而,由于学生生源、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不适应等问题。如此现状,学生要达到专业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难度很大。因此,对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势在必行,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迫在眉睫。

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方向定位不明确

由于当前教育体制不可避免存在的疏漏,学校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专业就业指导严重不足,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缺乏考虑。学生接受的依然倾向于应试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未来就业。尽管学生接触英语这门学科较早,但初期基于应试教育的英语学习易产生对英语专业不合理的定位,对英语学习认识狭隘,专业发展方向单一,缺少对就业前景的规划,造成了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状。

2、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与社会需求对接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及具有特定知识背景就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四年学制为例,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前两年的学习仅限于英语专业基础课和大类的公共课程。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机会少,基础理工科知识面尤为狭隘,因而在未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缺乏基础,形成阻碍,限制了学生的多方向发展,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率低,职业素养不能达到就业要求的局面。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英语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趋势带动社会各领域国际化趋势加快,社会各行业拓宽了国际合作平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是交流、沟通、达成合作的关键。然而,由于英语教育的普及,对英语作为基本技能培养的重视,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毕业生都具备了良好的英语沟通应用能力。加之他们具备自身专业的知识背景,成为了强有力的就业竞争者。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看重兼备专业领域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这就给专业发展定位单一、专业领域知识技能欠缺的英语专业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

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转变

改革就是创新,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要紧密结合高校办学特点,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导,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十分重要。

1)以社会需求为中心

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即以社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这意味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运用职业英语的能力,包括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获得知识、获得信息、构建人际关系、表达自己及演示等个方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些需求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和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种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提高其英语的各种应用技能和熟练地驾驭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留出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实现学中练,练中学,从而把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尽快转变为能力和行为。

五、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趋向于多元化,社会各界对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英语水平达标的基础上,兼备其他领域专业素养才能取得就业优势。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教育的改革关键是:提供学生多方向学习、发展、锻炼的平台,适时科学地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英语专业培养模式,结合社会和学生需求共享就业培训等信息。

1、一专多修,建立跨专业学习模式

围绕英语专业的学习,修读不同专业课程。高校应结合社会需要,制定完整的跨专业的辅修、双学位课程修读方案。同时不断完善辅修、双学位的教学模式,提高跨专业教学质量,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发散性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通过高校教育阶段跨专业的学习,为多方向就业打下夯实基础。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外语专业人才,其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生要具备的不同的知识面。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考虑学生个性的发挥、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应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课程设置还应增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特别是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

2、构建专业实践平台

通过加强学院、学校实践项目的组织开展,定期为学生提供实践、检验专业素养及能力的平台。在教学中渗透实践能力锻炼的模块,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涉及专业能力的岗位实践;引导学生清晰定位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提升能力,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和提升空间,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1)校内实训

为了落实校内实训,可以在实训室建设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英语语言活动模拟训练。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

2)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实践,将平时学到的英语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3、共享信息,及时洞察社会就业需求变化

高校应积极开展调查,及时发现社会各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及更新平台,与社会就业调查、就业培训机构同步接轨,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可靠向导。就业培训信息网络化、公开化、实时更新,使学生便捷地获取就业咨询,获得更多的就业培训机会。

4、加强教学硬件建设

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配套硬件设施给予支持。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之外,完备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中一些重要的专项技能训练,如单证制作、进出口业务洽谈等,都需要校内实训硬件设施。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及良性运行也是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5、加强教材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教材不以知识体系来联系,而应以侧重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教学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岗位能力来设计教学任务,鼓励教师紧密结合生产服务实际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或对优质教材进行因地制宜的修改提炼,切合学校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依据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复合型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兼职,扩充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安排教师进修,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创造条件,积极在英语教师中培养学科带头人。另外,还可以直接从国内外引进师资或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门人才为兼职教师,从而丰富师资队伍的构成,使其结构更为合理。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改变教师理念。

六、结语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正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采用行业先导、产学结合的模式,实施有效的语言输出策略,把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色,坚持英语知识与英语操作技能、实际运用英语能力并重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炜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田美,杨瑞英,黄平安,范晓辉.对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探索[N].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08

[4]朱枫.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1+1+5"培养模式研究――以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9):26-28,31

[5]邵春美.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究――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4):83-86.

人才培养形式篇4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转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转变的首要环节。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这一转变,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面实现转变。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素质是指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要做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设置,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基础,通过设置多种专业方向,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要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模块化以便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学分标准化以便利于课程与课程组间的相互替换,保证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一是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行按就业取向和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二是建构保证高层次、高质量教学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学风督查队伍,开展学生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质量奖评选等活动,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格局。三是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设计活动;组建特色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多维的交流性教学途径等。四是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以下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法改革。三项改革要完成以下任务:全面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试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扩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要大力加强试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注重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人文社种类专业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这项工作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三是要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二、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框架研究

(一)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派生出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全国趋于一致,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确立以来保持不变,造成了教学内容远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局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事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亟需调整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调整将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层定位和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奠定改革思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分层定位,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学术研究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我国目前会计培养梯次分为五级:中职中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岗位的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出纳员、银行柜台出纳员、商场收银员、车间核算员、仓库核算员等;高职高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中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员、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往来结算员、收入核算员、税务核算员等;普通本科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包括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岗位人员、中型企业会计主管人员、政府和事业单位核心会计岗位人员直至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审计人员、金融企业专业岗位会计人员、中专教师等;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定位是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既可以搞科研,又可以应用。岗位定位是大型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高职高专教师、科研院所辅助研究人员;博士层次。人才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会计人才。岗位定位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和科研人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目标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定位。中职中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珠算技术、点钞技术、岗位需要的账务处理能力等。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账务处理技术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把握国内外会计发展最新动态能力;熟悉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础上。还应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基础上,还要具有熟练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内外会计前沿知识研究的能力;组合协调能力和构建、改进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能力。会计学博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

底;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性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这部分学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这部分学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会计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账务处理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是全面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我们的思路是构建“平台”+“模块”的教学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由纵、横两个纬度、四个职业教育模块构成,即从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课程模块、高级应用型课程模块、普通应用型课程模块。横向上划分为财务会计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审计模块。

为了实现这一“平台+模块”框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性人才目标学生,如果起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二是差别化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保证在课时总量的20%以上,要求课堂教学中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比重,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三是规模问题。考研目标学生数量一般应当略高于全国研究生录取率;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主流,规模应当大一些,至少不能低于考研目标学生数量;普通应用型人才一般针对那些理论基础较差、全方位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一般适用于专升本中的部分学生,规模视情况而定。四是学位论文。考研目标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理论性、创新性和学术性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部分学位论文应当能够代表一所高校某一个专业的最高水平,并争取有部分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要求;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并作出严格的质量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学位论文,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五是学制问题。对于各类学生,尽量减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只要学生获得课程范围内的足够的学分即可。一般规定3~6年为宜。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专业单项课程,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允许免修、免听部分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潜力较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实现跨校选修课程。

三、会计学本科专业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会计学专业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进行分层定位,进行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研究各专业大、中、小型企业管理岗位、会计岗位和对外贸易岗位设置情况,了解每一岗位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市场供给研究本专业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从中明确本学校会计学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适合自身发展规划与特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 本科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实践能力。首先从公共层面和具体类型纵向描述,将人才培养规格分层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基础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然后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进行细分,要求每一项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教育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要到达到相应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体系构建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平台。基础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旨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在内容上以专业基础课为主,没有必要细分方向,留待以后在硕士阶段再选择。专业基础课主要应当加强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研究的国际潮流。按照这一思路,基础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当尽量避免纯理论化课程,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强化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编制不同的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初步拟定可以开设的有四个模块:分别是财务会计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和审计模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模块。按照这一思路,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如下:普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其课程设置应当把动手操作能力放在首位,以实践教学课程为主干,重在培养学生对会计业务处理的熟练程度和严格执行会计法规的职业道德素养。课程设置没有必要开设选修课,可以选聘一些在职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更重要的是设立案例中心,积累各种类型的会计案例,交给学生动手实践。

人才培养形式篇5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body is an important embranchment of immunological technique. As the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antibod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demand for talent of antibody industry is greatly increase, and it requi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Higher vocational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hould comply with the demand of antibody industry in the aspect of talent cultivation, take active measure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practices in antibody production enterprise for a year to classify the skills of antibody production, re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group of the direction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and analyze its feasibility to produce qualified talents for antibody industry.

关键词: 高职免疫技术方向;抗体生产;课程群重构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mmunological technique direction;antibody production;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group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237-02

0 引言

在生物产业领域,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伴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而获得了迅猛发展。现代免疫学技术更是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研究领域。随着现代免疫技术相关产品的逐渐增多,对掌握相关免疫技术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对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就逐渐成为生物技术专业高职专科生的一项基本专业要求。

免疫学研究的方向包括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及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中基础免疫学包括免疫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免疫遗传性、免疫病理学等。其中免疫学广泛应用于三大方面:①传染病预防;②疾病治疗;③免疫诊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免疫技术方向主要是针对免疫诊断的应用里面的分支即抗体的生产及应用。

1 高职免疫技术方向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专科和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免疫技术相关教学,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药学、护理专业,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四川、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辽东学院医学院免疫微生物教研室、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专业等都有关于提高免疫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关研究。而关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免疫学相关课程的研究只有几所本科院校有研究,如江南大学、新疆大学等。

上述提及的单位只是对如何提高某些课程如《免疫学基础》的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仅是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如任务引领式教学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而没有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在专业教学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挑战。

2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免疫方向人才培养短板分析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在免疫技术方向主要针对抗体的生产,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对抗体生产有较高要求的岗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限制了该专业在当前发展契机下的快速发展。

该院在免疫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的欠缺有如下原因:

①该院生物技术级应用专业于2012年由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更名而得。而此前的人才培养还主要偏向于微生物技术应用,对免疫技术的要求不高,相关的免疫技术课程开设力度不大,只有《分子生物学》、《免疫技术》两门课程。基础课程的薄弱,造成该院在免疫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欠缺。

②此前该专业在已有的免疫技术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完整,与当前的免疫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免疫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差。免疫技术相关企业招聘该校的学生后,仍要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基础技术。

因此,为了提升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领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该专业应积极采取措施,走出人才培养困境。

3 该院在免疫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改革的应对措施

笔者自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深入武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一年。该公司主要进行抗体的生产,是利用免疫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该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招聘毕业生,是该院的深入合作企业。

笔者在长达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了解了目前免疫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掌握目前免疫技术领域发展的动态。更关键的是可以深入了解免疫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并把这些重要信息反馈到学院,学院借鉴这些重要信息,使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方面与现阶段的需求相结合并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的合格人才。

4 重构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免疫方向课程群

笔者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对抗体行业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对抗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认识深刻。并对抗体行业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归类,然后重构目前免疫技术方向课程群,以期培养出抗体行业所需的人才。

4.1 抗体市场的发展亟需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免疫相关技能的人才 不考虑多克隆抗体在科研应用市场的营销额,仅就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医药市场的销售来看, 2000-2013 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历年销售额如图1所示。

抗体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列。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应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迎合市场人才需求。

4.2 积极适应行业需求,采取措施,力求改进人才培养现状 该院目前具有培养抗体行业所需人才的课程群及技能培养基础。通过以上的企业实习及行业调查,不难看出,抗体生产企业需要掌握更多技能的人才。该院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免疫方向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4.3 重新建构免疫方向课程群 抗体行业所需的技能点必须通过拓宽免疫技术理论基础并强化技能点培养才能达到。因此,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具体如表1所示。

增设课程后,现有的课程群将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

4.4 重构课程群的可行性 在原有的课程群基础上增设两门课程,重构课程群,增加的课程分别是《动物免疫学实验》、《抗原工程》、《抗体工程》。

增设三门课程,意味着该院人才培养方案里面的课程设置要发生变动。目前的人才培养计划富有弹性,可以容纳三门课程。并且目前的师资力量、实验室条件足以进行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因此,改进现有课程群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宋爱萍,吴展奎.基于行动导向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131-133.

[2]雷萍,陈殿学,韩晓伟,侯殿东,关洪全.青年教师提高免疫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J].中国名族民间医药,2012(1):72-74.

[3]陈辉芳,杨凤琼,等.《医药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工学结合教改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0):225-226.

[4]闫东梅,韩笑,等.高级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的思考[J].中国免疫学,2012,28(9):852-853.

[5]吴杰连,吴照义,等.适应药学职业模式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59-60.

[6]曹利平.浅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免疫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77-79.

[7]叶敏,刘志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探索医学教育――现代信息技术与免疫与病原微生物课程教学之我见[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7,6(2):165-167.

[8]穆春晓.高职检验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112.

[9]曹素芳,王岩.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兽医微生物及免疫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37-38.

[10]鲁晓娟,等.“八环节”教学方法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2010,30(6):882-884.

[11]辛瑜.免疫学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164-165.

[12]宋杰,陈维春.如何提高《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2):202-204.

[13]张楠,张婧婧.浅谈如何提高《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教学质量[J].管理学家,2011(3):250.

人才培养形式篇6

关键词:高职 应用型 英语改革 人才培养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量会英语、懂英语的优秀人才去辅助国际贸易合作交流,因此,高职英语专业趋向应用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内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立足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逐步构建现代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一、高职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下,高职英语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入手:

(一)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就目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较为偏重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成绩,却忽略学生英语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影响下,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变得单调乏味,学生只知道应付英语考试,课堂参与程度不高,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为改变这种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英语语法、词汇、语言教学,还要注重引入英语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实践式教学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二)改善英语教学方法

在高职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法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常用的现代教学方法主要要:

1.小组教学法

小组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教学效率。该教学方法能打破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局限,通过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e极性,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协调好团队组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小组教学法中开展教学活动评价,也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英语学习上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任务驱动法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水平来设置教学任务,同时将教学任务细化分成各个小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师生要在设置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建立和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英语教学内容

为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有效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上创新英语教学内容。例如,在专业设置上,理科类专业的英语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文科类专业的英语课程应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在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交际能力为中心,通过“简化理论课、压缩必修课、增加活动课”的手段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优化英语评价方式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评价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期末考试英语成绩为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评价方式欠缺科学合理性,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学习进步和学习表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较低。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优化英语教学评价方式,逐步构建基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传统的高职英语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和应试能力,忽视对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考核学生英语水平时,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具体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情景对话、口头作文、新闻论述等形式来实现考核,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加大英语主观题目的考核,尽可能将英语考试范围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外英语知识,例如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引入经济贸易、社会实情的议论文考核,在词汇句子中多考核不同情境的词汇多义情况等,更好地考核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结语

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积极建设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04).

[2]李婷.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

[3]武漫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3).

人才培养形式篇7

关键词: 互联网+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引言

如今,“互联网+”的元素已经融入了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日常生活、文化传承、交通旅游、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握和破解了“互联网+”的密码,谁就掌握了拥有中国未来的钥匙。在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互联网+”战略,对互联网及基于“互联网+”的软件产业寄予了厚望。

1.软件行业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环境的转变分析

目前,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已经呈现三大发展趋势[1]。第一,通过互联网使用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二,软件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第三,软件和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与过去发展模式相比,软件行业和人才培养环境的转变已经呈现出以下六大新的特征和转变:

(1)以“互联网+”促业务创新与变革,企业转型发展“拥抱”互联网,向“互联网+”模式过渡。

如今,经济放缓,支撑国家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和其他传统行业发展遭遇到了罕见的冬天,资金压力明显,但他们急需利用互联网信息获取社会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方案、高质量又低投入的成本制造投入、高效率营销自己的产品,这一切必须借助互联网和新软件将其资源进行整合,使业务拥抱、对接互联网。当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推进,软件企业之前开发的软件产品多被视为传统软件的范畴,前景已不被市场看好,软件企业自身管理、技术转型已成定局。这样传统企业和互联网软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相互“拥抱”,共同设计和实现“互联网+”模式。

(2)软件表现形式和使用群体性质已呈多样化、个性化。

软件已渗透到有形产品中,形成智能硬件。互联网+时代的有形硬件产品(如手机、智能电视等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也包括家具、机械设备等各种传统有形产品)都将会嵌入智能芯片,都会有嵌入式软件或App与之相连,从而形成智能产品。同时,软件的使用群体已经从数量相对较少的企业转变成了数以亿计的个人用户。仅中国而言,基于互联网和手持终端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6.5亿,软件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及服务化;使用群体的知识水平趋高化、年轻化,并且对软件的个性化、新颖化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3)软件数据处理终端迁移,软件计算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服务行业都会利用大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创造出更智能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充满个性化、贴心的智能服务。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产生是必然,这就急需提高软件对数据实时、精准的处理能力,以大数据中心聚合数据,云计算中心终端计算、处理数据的模式已经形成。要满足并实现这些特殊功能需求的软件,传统桌面软件或者网络软件已经不能满足新需求。

(4)软件架构、设计需要新技术和计算模型。

为了高效、准确地处理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大数据,最新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开发新模型、新标准、新技术路线和并行计算模式、分布式数据存储等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已经有了新的定义,新的软件人才应该尽快将其核心技术掌握。

(5)软件运营、服务、消费模式过渡到“按需分配、按量收费”模式。

软件已渗透到运营、管理及无形第三产业服务中,形成组织运营支撑平台及新型智能运营模式和服务。之前,由软件开发商开发出相应软件然后一次性卖给软件使用用户,软件部署在用户自己购买的终端设备之上,软件开发商仅提供一些升级、维护服务。在互联网+时代,软件已经由用户个性定制化,而且用户不需要自己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可以直接将软件部署到租用硬件服务商提供的平台之上运行,即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模式,软件计算和产生新的大数据也托管存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用户只要有一个可以连上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就可像运行在本地计算机上的软件一样,大大减少用户的前期投入,还能让用户按照自身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配置。运营商按用户的实际租用时间、流量消耗和服务水平等级等方式进行收费,已经能真正做到按需分配,按使用收费的运营和服务模式。如百度将搜索软件变成网络搜索工具,腾讯将即时通讯软件变成网络化的即时通信工具,360将杀毒软件变成了网络化的杀毒服务,将CRM变成了网络化的营销管理工具等。

(6)“互联网+”模式下,新型软件人才匮乏。

当下,新软件的使用场景、运营模式和使用群体、需具备的开发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节奏很快,导致当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步伐远远落后于实际社会需求,培养出来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体系结构陈旧,工程能力弱,新技术学习能力低,出现了企业需要的新型、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匮乏,严重滞后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2]。因此,当下高校急需探索基于互联网+时代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重点应该从新知识体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核心专业课程群设置和新软件开发模式培养及软件项目实训经验积累等方面着手[3]。

2.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传统和软件企业发展转型,软件技术革新,软件运营方式的转变,为了培养出符合新形势下的高级新软件人才,国内外高校与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国外,Stanford University等多所高校积极与google、IBM、微软等众多企业联合培养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早期人才投身于众多新型软件公司,以在美国成功为例(2014年营收6亿美元),已经在业界树立起了典范[4]。根据人才培养环境的转变,可以探索并尝试由企业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大部分软件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设置大纲与人才技能需求和专业课程目录,高校再结合自身因素与条件,在充分满足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删和微调课程目录设计方案,这种由企业定制驱动的培养模式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更具针对性。

在国内,东南大学已经和无锡(国家)云计算中心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尝试[5]。针对当前新形势下“互联网+”的一个应用方向特点,可以将软件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方向细化分支出一部分到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中;已可尝试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项目实训课程内容交由本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的联合师资队伍进行培养;经实训后将毕业生派往“互联网+”企业进行生产和实习;积极改进核心专业课程群的设置,探索开设新型软件专业的可能性。

3.结语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可达2000万人,每年至少需求80万人以上的新型软件人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未来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在新形势下改革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培养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多层次、面向应用、高质量的中高级新型软件人才,这也是当前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亟须解决的大问题;能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发挥推动作用,对推进我国软件行业占领行业前沿、可持续、积极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伟.互联网时代的软件革命SaaS架构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16.

[2]廖周宇.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探讨[J].软件导刊,2015,14(8):212-213.

[3]薛桂香,魏立,袁玉倩等.软件工程课程群建设方法初探[J].信息与电脑,2015,(10):137-138.

[4]曲海成,郭伟,梁雪剑.软件工程专业卓越人才“企业定制”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5):54-58.

[5]鲁书喜,樊爱宛.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5,(16):161-162.

人才培养形式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24-02

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通过教师、学生、教材和学术项目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合作能力的受教育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教育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加强,如远程教学、网上教学、虚拟大学,各种课件交流。主要是依靠多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传输声、像、数据,形成高通量的电子信息传递网络。(2)教育人员和学生的交流扩大,各国都在争取外国留学生,在国外扩展本国市场,如提供奖学金,在国外招生,实现生源的国际化。(3)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开展跨国和跨地区的合作办学,建立地区、国际间高教联盟,包括互相承认学历、教学阶段前后衔接、互派师资等。(4)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加强跨国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等,实现知识共享。但是,教育国际化在促进社会综合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也迫使发展中国家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如国家利益的冲突、人才的流失、本土文化的扭曲和丧失等。

(二)高等教育和企业界联系更加紧密

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由于企业、行业和高等教育自身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知识的生产、流通、交易和培养知识经济中具有核心知识的工作者的认识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些因素使政府、行业、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联系与合作更加紧密。在企业方面,很多跨国公司主动实行部分业务外包给高等院校,甚至把高等学校作为自己公司的研究开发机构;在学校方面,学校常常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了解最新的业界动态、政策、技术的革新和用人需求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制定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工作和就业的教学计划或方针。

(三)高等教育的职业内容突显

200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职教中心和高等教育欧洲中心在德国波恩共同主办了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职业内容是什么?对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地点挑战的回应”的国际研讨会。在该研讨会上,英国牛津大学的Dr David Johnson 提出了高等教育职业内容的概念,并对高等教育职业内容做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他认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开始具有普遍的职业性。的确,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已取得优势的高等学校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方面,凭借学校自身品牌的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大学提供了应用性强、内容新颖的课程。这些课程和专业的设置非常符合当前国际形势下企业、行业急需的技术或管理方法;还有一些课程设置提供了热门行业或新兴行业所需求的相关内容。

二、适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特征

在精英教育时代,培养学术型或学科型高级人才,亦即精英分子,是高等教育的唯一选择。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许多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仍然将此培养目标作为唯一的追求。因此,在办学实践中,遇到了重重的矛盾与困难,尤其是在评价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时,更是陷入困境而感到迷惑。可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的类型,包括其职业特点、与职业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选择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正确选择合适的质量标准。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第一特征是多样化。多样化的特征使得人才的培养不能是一元化,而必须是多元化。作为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使入学者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追求“人人成功”是它必须奉行的质量宗旨。所以,正确的人才观,应该是多元化的成就观。个体成功的评价应该从传统的一元论转向多元论,从单一的以行政判断为唯一依据的“官本位”成功哲学,转向以“个体品行、知识、能力和努力程度以及能否把握时机等多方面要素来评判”。这种评判可为成才的多途径化奠定基础。具体说,应该是追求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在这里,“不应该单纯提供知识,也不单纯是进行学术的训练,而是一个充满人性氛围的智力环境。在这里,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被激发出来,主动地寻找使自己潜能得以发挥的途径。这样,在个体的个性不断充盈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个雏形的人才就发展起来了,只要他们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就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地方高校承担着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面对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地方高校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在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学生总体创新素质还不强,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尚不坚实。因此,地方高校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培养适应创新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各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总目标,在保持传统理论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能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中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描述,一般把能力要素融入知识与素质之中,将能力和知识、素质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选择

(一)加强专业建设,培育专业品牌与特色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为导向,整合学校的办学资源。对办学历史较长、具有一定区域优势的传统专业,在保持固有优势的同时,继续深化改革,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拓宽服务面向,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逐步形成学校的专业品牌。充实完善新办专业的教学条件,加大对应用型专业的建设力度,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整合相关专业,调整专业布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依托重点学科培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二)明确培养目标,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贯彻“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深入探索“具有较强适应性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认真总结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将教学研究成果及成功办学经验固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校教务处的组织下,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全面论证,按照“口径宽、基础实、适应广、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具有一定特色和前瞻性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优化课程结构,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通过对社会各专业岗位和岗位群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深入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要素,按其能力要素的规格要求筛选相应课程,组成课程平台(模块),建构起以“平台、模块”为基础,课堂教学系统、课外专业技能训练系统、职业技能资质考试与自主创业实践系统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校本课程为特色的课程建设与管理体系。

(四)深化教学改革,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规格要求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及时将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纳入课堂教学中,通过专业能力的课外训练和职业技能资质考试与自主创业实践系统,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研究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认识论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合作学习”、“发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教学方法,建构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数,积极推进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制度建设创造条件,支持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专业竞赛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立足市场需求,建构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

借鉴“ISO9000族质量认证体系标准”的管理模式,研制各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及其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程进行监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全面达成。制定对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工作标准和评估体系,建立各个岗位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和严格的问责制度,通过评估和制度约束,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涛.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观的选择与实现[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

[2] 蒋新华.立足海峡西岸 贴近建筑机电行业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

[3] 张奋勤,薛吉宝.构建应用型大学教育体系探析[C]//2008年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高

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8,2.

[4] 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刘国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9).

上一篇: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范文 下一篇:考古学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