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25 20:31:34

农村特色文化

农村特色文化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基于不同侧面及思想传播目的,对校园文化的诠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为学生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离不开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物质与精神并行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园文化逐渐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物质来承载,借助精神来传播思想,所有参与者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精神体验,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校园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均得到彰显。对事,新思维与新元素的融入对已有元素和内容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念与信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构建思想体系。对人,校园文化缔造者不仅仅包括教师和教育主管人员,还有学生,以及各类在校园内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比如厨师、清洁工等,他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传播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播教育思想和彰显不同时期的教育品质;微观上,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不同磨难,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有些是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并且这种“目的”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时代性。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它随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一旦社会环境或国家发展方针出现变化,学校教育“环境”自然会发生变化,包括要求、目标、理念等。由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因为“校园文化”注定是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服务的。2.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农村校园文化”不同于标准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园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环境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农村校园文化时不能仅凭经验。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建设逐渐向世界标准靠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环境,但并未彻底改变其体貌特征,因为农村与城市存在本质区别。最明显的是,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生物良好生长与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将其纳入农村周期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学的、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环境被维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继承者去传播这种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并加以践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包括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念等。这就是农村校园文化与城市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不同,文化中渗透着“自给自足”,文化中渗透着“自然和谐”,文化中渗透着“万物运行规律”。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更侧重于精神,当然,也需要由物质来支撑。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来自思想层面的能量作支持,从事物形成规律与发挥逻辑角度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基于目的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培养新时代优秀中学生为主要目的,为他们“晋升”为优秀大学生做铺垫。在宏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合格人才。当然,“社会”不同于“校园”,构成元素与涵盖内容具有很大区别,而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就要将社会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园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发展的环境。基于内容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传播或输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教育观为主要内容来培养新时代初中生,使他们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讲道德的人才。建设“校园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必然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观念者”去践行。所谓“观念者”,就是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开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与形式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在理论层面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更为关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角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实践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元素和基本框架。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中学里,因为无法有效实践,所以很多理论内容很难得到验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能以为依靠说教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一般。

三、农村初中校园文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善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鉴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的特殊性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而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践行,同时,通过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与优化特色文化建设标准,可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做全面验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在高校里进行,采用知识讲授和思想教育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出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2.调动师生“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发挥互助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两类主要群体,教师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农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园,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从深层次出发,将农村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关联。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学校实情与学生学情,不定期开展农业节和传统文化节等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文化活动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深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3.同时强化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然会涉及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专业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体现独特性,还要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校各个宣传专栏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当加一些绿色植物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感觉,重视绿化的作用,完善教学设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校园文化的内在美。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突出文化的内涵。

四、渗透校园特色文化,创建思政教育机制

1.提高文化建设创新性,丰富思政目标机制在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创新性的体现与发挥始终受到目标性的引导,当目标内容足够丰富,科学建设意识足够强烈时,目标机制的功能性便开始发挥作用。事实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目标机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特色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为二者在诸多层面均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有效性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新性的进一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得到充分优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育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将文化育人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范畴,丰富目标内容;第二,结合现实需求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第三,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思政主体机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在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潜移默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过程中,以及学校群体间具有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农村校园中,校园内学生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师生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的,都传递着某种价值观信息,会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机制的优化中,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体渗透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教育主体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形成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主体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3.突出文化建设的激励性,强化思政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带自我运行与调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被理解为一项独立存在的系统。这样,必然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推动它稳定地向前发展。这种动力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初中生,个体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接受各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制度和规则下来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以外,个人内在品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需要精神和思想层面内容的安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得知,个体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个体成长始终伴随来自其他层面的需求,比如满足感、存在感、认同感等,它们不同于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着个体对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多褒奖和奖励时,一旦外部环境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他们的行动力或学习动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动力与激励进行关联,突出校园文特色化建设所具有的激励性来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4.提升文化建设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评价机制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评价”始终伴随活动发展的进程,同时,“评价”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可见,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育人性,具体活动也以此作为根本目标,这与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过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育人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形式;将文化育人的评价要求渗透到评价方法中,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强调及突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确保评价机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科学、高效的应用,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形式、方法,或是内容、教育目的,它们都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互补。而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来说,若要实现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认清和理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明晰各元素和内容间的关联,以此作为渗透策略的基础,从而使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进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李聃、和勋《中学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回顾》,《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0期。

[2]林玉琴《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教育的融入与深化》,《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3]樊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农村特色文化篇2

关键词:文化礼堂;特色团队;组建;管理

随着文化礼堂的遍地开花,人们对文化活动越来越关注,对文化礼堂的软件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而抓好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已成为文化主管部门及群文艺术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有人说,活动是群众文化的生命力,而业余团队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者,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地方业余团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发展。而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农村文化礼堂的文艺团队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村落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礼堂的发展。

1 杭州文化礼堂业余团队类型和现状

就目前文化礼堂的文艺团队的类型来说,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1 自娱自乐型。自娱自乐这个层面的文艺团队数量最多。他们活动的特点是,自发组织,规模较小,灵活性强,没有硬性制度约束,可以利用各种不同场地,或公园、或社区空地、或房前屋后,见缝插针开展文娱活动。

1.2 规模发展型。这是第二个层次的文艺团队。它们的特点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时间较长,人员较多,成员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需求,他们渴望寻求对外拓展交流,但因为人才、师资、资金等诸多原因,致使文艺团队大多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精品节目少。

如何在缺人才、缺资金、缺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些在乡野中自由成长的业余团队的艺术水准,以满足群众日趋提升的欣赏水平和增强团队的自身造血功能,这是值得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2 如何组建文化礼堂特色团队

要因地制宜,要贴近群众、以人为本,群众基础较好的都可以先建起来。具体可归纳为“三突出”:

一是突出参与性。兴趣为主、民间艺术、戏曲、歌咏、龙狮、竹马、健身队、老年秧歌、排舞、腰鼓、民乐队、书画、摄影、象棋、篮球等普及面较广的团队。二是突出特色性。倡导“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做法。如临安上田村的书法队,每周二晚上培训交流,以书会友,吸引了100多位书法爱好者,并已创建全国书法之村。临安光辉村的农民画,非常接地气,不仅吸引了20多位成年人参加培训,还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三是突出引导性。富阳窈口文化礼堂,以村史、村貌、金宵传统为素材,排一台戏,全村总动员,每户人家出一人,以情景舞蹈的形式,把村史、革命传统和民间艺术串起来,演给游客看,由于每场演出几乎都由村民自己担任主演,总是吸引台下村民追“民星”,节目演了一年多,村民们还是很喜欢。常态化的演出激发了村民参加其它艺术团队的积极性。淳安县文昌镇油菜花艺术团,名声在外,这些年来,“油菜花”通过自编自排,推出了民族舞蹈、劲爆舞蹈、睦剧表演、快板表演等许多精彩节目,红遍淳安乡镇。在组建“油菜花”前,村里的妇女们晚上除了看电视、搓麻将、打扑克,没有其它娱乐活动了,参加“油菜花”后,妇女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了许多,队员们因为迷上了跳舞,回到家后,总是不由自主地边哼音乐边踩舞步,甚至在厨房炒菜的时,两脚也踩着舞步一前一后。心情好了,脾气也好了,这样一来老公孩子当然高兴。显然,文艺团队不仅是单纯的健身或娱乐,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的心理。文化队伍的活跃,使得农村文化礼堂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娱乐场所,更多时候它呈现出的是传承和美乡风、传播道德文化的特质。

3 团队组建过程的具体做法

农村文化礼堂的艺术团队建好后,还涉及到管理和运转的问题,在设计活动和培育团队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3.1 在基础团队组建过程中的 “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通俗性。因为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在文艺团队中中老年人占了较大的比例,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针对这一实际,开展老年文艺团队辅导时,先就要注重“通俗”,注重“大众化”。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活动,在内容编排、辅导展示、操练表演上,都要做到“好学、好懂、好记”,注意适合老年群体。比如,像越剧表演、扇子舞、健身操,应该选一些技巧要求不是很高、演唱难度不是很大的项目,使老年文化活动顺顺利利地开展起来。二是注重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动员、吸引和组织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就必须在注重文化活动通俗性的同时注重它的趣味性,以趣味吸引人参加。注重在“乐”字上做文章,在“趣味”上下工夫。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是注重参与性。在组建团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群众性和涉及面,要让有兴趣的人都能轻松地参与进来,以体现重在参与的精神;比如在组织腰鼓队、舞蹈队、健身队时,要根据参与者的特点来设计动作、编排队形、把握节奏、实施活动,在活动中要把“过程”设置得舒缓一点轻松一点丰富一点,让人们在丰富的“过程”中尽情参与、慢慢体味,最大限度地自娱自乐。

3.2 精品团队活动中的“四个结合”。一是送戏上门与自编自演相结合。在上级部门送文化活动中,演出采用专业团队与村民团队相结合的形式,既保证演出质量,又增加群众的参与度。如萧山“农村文化礼堂文艺走亲”巡演活动,走进了30个首批示范型农村文化礼堂,每到一村,来自萧山文艺界的明星们都与本土明星一起互动。二是传统民俗与现代特色相结合。团队在编排节目时,既注重挖掘和弘扬当地传统的民间艺术,并在活动中加以引导和利用,形成本村的文化特色。同时考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避免老人老味老一套,这样既传承了优秀文化,又丰富了活动内涵,增强了团队的业务实力。如淳安文昌油菜花艺术团,将情景剧、睦剧小戏、排舞、表演唱等搬上文化礼堂的舞台,既充满乡土味,又洋溢时代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三是团队展演和文化走亲相结合。首先,鼓励乡镇间、友好团队的文化走亲、联谊活动,通过各种合作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影响力;其次,根据乡镇、村落经济社会形势,鼓励骨干自编、自导、自演、自赏,把群众喜闻乐见又贴近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搬上舞台,此举既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激发团队的荣誉感,又能争取政府支持。四是乡土人才和艺术培训相结合。首先,要充分发挥农村文艺人才的特长和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如淳安县文昌镇油菜花组合的队长是一位文印店店主,能歌善舞,能编会演,是文化礼堂艺术团队的灵魂人物,文化站长就介绍她到镇政府文印室工作,以腾出更多精力为文化礼堂的团队建设服务。其次,文化礼堂要积极提供排练场地和演出机会,并通过网上预约等形式安排师资力量对文艺骨干开展艺术培训,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村级活动的档次和品位,更好地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同时,输送文化员和骨干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文化员和骨干开阔视野,培养艺术感觉,在思想上解惑,业务上解渴、能力上解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激发精神动力。

4 团队管理的“三抓”、“三建”

所谓业余文化团队“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说的是规范管理。

4.1 所谓三抓,就是以“抓阵地、抓队伍、抓特色”为抓手,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亮点

4.1.1 抓队伍。通过培养和锻炼,培养一支常年活跃在农村广阔天地的文艺骨干队伍。

4.1.2 抓活动。由文化站牵头,利用传统节日,暑期等农闲而又人气旺的时段开展“文化礼堂艺术周”、村“新春文化活动周”,文化走亲、团队联谊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活动,对文化礼堂的文艺团队集中进行展示、展演、评优活动,活动安排在中心村的文化礼堂,要求辖区内的所有文化礼堂都组队参加,把平时松散的团队集结起来。

4.1.3 抓特色。文化礼堂在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文体骨干团队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挖掘特色文化、民俗文化。

4.2 “三建”指的是建立和实行团队的相关工作机制

4.2.1 建立奖励考核机制。制订文化礼堂团队的考核奖励制度,并要求做好活动档案和台账,每年进行检查和考核,评选优秀团队、优秀骨干、优秀作品表彰,奖励活动先进,保证团队健康发展。

4.2.2 建立扶持机制。扶持成长性团队,把形式新颖,有发展潜力团队,但尚未形成规模的团队归为“成长性团队”,在培训指导等方面予以扶持。

4.2.3 建立联动机制。实行多项工作联动制,文化馆、站都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文化礼堂的团队建设、指导工作纳入式作内容,并确定量化指标。并在公共平台上,建立QQ群,实行例会制度,随时掌握文化礼堂业余团队的情况,解决业务上的需求。

5 结语

农村特色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 G4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4―01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建设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其外延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因而,各级各类农村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它的作用是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腾飞的助推器。所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任务。

1. 激励作用。校园文化的外显形态是优美的学习环境,如整洁的环境、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等,都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审美享受,也给他们提供了学习的动力。内隐形态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的观念体系。它们是校园文化无形的存在形式,影响、同化着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这是校园文化真正的力量所在。其思想意识层面的内涵,体现着它特有的人文风格。学生在这里体现了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学习热情。因为名言警句、励志故事、德育故事无不给予学生深刻的思想性、归属感、义务感和责任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渗透功能。校园文化更多地通过文化无意识地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如同杜威所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这种潜在的隐性的文化渗透较之于显性的有意识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更为有效。由于校园文化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及班级教育的内容,有时甚至纠正教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起着特殊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

二、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农村特色文化篇4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育 花木文化 自然教育

我园地处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嘉泽。浓郁的花木氛围,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人的审美情趣,幼儿教育发展了人的鉴赏能力。依托这一地方优势教育资源,我园认真探讨,潜心钻研,摸索出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教育活动体系。

一、利用花木文化优势,赋予幼儿新的教育内容

1.开辟花木实践基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我园幼儿大部分是农民子女,对花木的种植栽培有小小的认识,我就请当地在种植方面能力强的农民对幼儿进行讲解,还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分别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专题:例如:“花木的认识”、“花木的种植”、“花木的扦插”、“花木嫁接”、“花木剪枝的学问”、“花木的管理”等。在确立了学习专题之后,我园劳动特色教育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劳动场所的问题。我园内有一块空地,我们便将它开辟为劳动实践基地,命名为“花木实验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各个班分别认养了其中的一块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践基地上开垦、种植、管理,从而在劳动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苦乐酸甜。

在小朋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实践基地上的花木一派欣欣向荣。小朋友看着自己种植的花木这么好,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几年里,小朋友在这块小小的“自留地”上忙碌着,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花木种植和栽培的学问和技能,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热爱劳动的情感。

2.利用园内外绿色资源,开展幼儿环保教育。

我园地处嘉泽,这里处处绿树成荫,季季花开不败。我们着手利用有利资源开展环保教育,我们与远近闻名的“艺林园”、“大树园”、“夏溪镇花木市场”、“紫薇园”等单位进行联系,将其设立为我园的实践基地,小朋友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时小朋友总会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怎么会这么高、这么粗呢?”有的会问:“老师,这棵树的树叶怎么是红色的呢?”在每次参观时,小朋友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其中,他们还会向旁人宣传环保的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展环保活动。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可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其对幼儿园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发园内文化资源让幼儿园的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对小朋友的环境品德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幼儿园内还设立了环保岗位并轮流值日,小朋友个个都有自己的劳动服务岗位,争当“护绿小卫士”。当看到有人乱扔纸屑杂物等违反等行为进行监督批评,小朋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们从班级和幼儿园两个不同的层面,从营建班级文化入手,每个幼儿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幼儿小阵地,种植角、卫生角、常规角、环保星星榜等独特的幼儿小阵地大放异彩,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教育氛围,小朋友在各个小阵地的建设和维护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劳动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劳动体验中,小朋友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花木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奥秘无穷。在种植和栽培中,我们请来农民专家们引导幼儿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引导幼儿们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开展实验,深入探究,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幼儿在小课题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他们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拓宽幼儿活动外延,丰富活动内涵,赋予活动新的活力

幼儿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因地制宜,不断地寻找幼儿教育的切入点,寻找花木文化与幼儿活动的结合点。我们将花木文化与日常的班级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尝试开展了以花木文化为主题的幼儿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特色活动丰富了幼儿活动的内涵,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例如:“一日花木营销员”让小朋友体验营销的乐趣;“花木服装设计展”让小小设计师们美美地“秀”了一把;“我是小小园艺师”展示了队员们盆景制作的卓越才能……这样的幼儿活动真正走进了小朋友的生活,赋予了农村幼儿们活动新的生命力,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真谛。

三、利用花木文化,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长资源

家长与社区蕴涵的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元的,幼儿园和教师应当立足于教育的实际需要,分类整理家长与社区资源,思考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导入各种资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整合与运用,使家园合作愉快、有效和优质。如:幼儿园在家长农闲时请一些对花木方面有特长的家长来园教老师、孩子进行对花木的认识、种植、培育等活动。家长在这些活动中增强了教育的自信心、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家长的教育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使教师和家长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形成了教育合力。

农村特色文化篇5

关键词: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1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的居住质量、居住环境的同时,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射到新农村民居建筑外观、村容面貌上来。各种样式的民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改变了农村的原本面貌。然而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并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地区盲目快速地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进行建设,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在色彩运用上出现了缺乏地方特色、色彩紊乱以及对原有村落色彩的任意改变等都成为了影响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新问题。因此,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研究与讨论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1.2研究的意义

1.2.1装饰作用

建筑的完整表达可以通过形式、质感、色彩三要素来表达,而色彩是三要素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也是美化建筑最为直接和最为经济的表达手段。对于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来说,色彩作为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新农村民居建筑装饰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就像建筑的衣服一样,装点着建筑的外表。

1.2.2标识作用

色彩在装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标识作用。通常色彩的标识作用被运用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在同一建筑中。色彩可以被运用到同一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中,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使用功能。

第二,运用在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之间。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民居建筑与周围的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之间在使用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他们色彩雷同,会造成怎样单调与紊乱。色彩作为建筑之间功能划分与标识导向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又能使建筑识别感、标识性更为突出。

第三,运用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建筑群落。由于各地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风俗等,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这种色彩差异性被深深的打下了地方特色的烙印,譬如:南方水乡民居朴素、淡雅的色彩,常以白、灰两色装饰墙面。少数民族的村落民居更以寓意深远、丰富的色彩展示的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特色鲜明的色彩使人们很快可分辨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色彩非常强烈的地方标识性。

1.2.3情感作用

在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中,色彩的情感作用是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赋予新农村民居建筑一种主观抽象感受。全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充分的反映了当地农村居民一定的生理、心理需求。例如:高明度、低彩度、偏暖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明亮、温暖的感觉;高明度、低彩度、偏冷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凉爽、清新的感觉。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色彩可以很好的满足当地居民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整心理平衡,抒发内心情感。

1.2.4文化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中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及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各地农村独特的文化、历史、民族特色都在其民居建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因此,深入挖掘新农村当地鲜明的文化色彩,将其运用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当中,会给新农村民居建筑赋予浓厚的文化特色。

1.2.5审美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问题也日渐突出,这和我国没有相对完善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配套有关,同时,也与参与新农村民居建设的设计师和当地居民缺乏系统的色彩审美教育有关。色彩的审美教育是对色彩美学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教育,而这种色彩的审美教育应是从小培养的普及性教育。通过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让更多的人们能够认识色彩的美,养成科学的色彩用色习惯,提高整个地区人民的色彩审美教育。

2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原则

2.1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自然美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与城市建筑截然不同。农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水、农田、植被、天空等自然资源,其原生的自然色彩有别于城市环境色彩。人类与生俱来的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属性决定了自然色彩是人们最喜欢、最易于接受和最值得珍惜的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尽可能的保护突出自然色彩,使建筑人工色彩从属于自然色彩、融入自然色彩之中。只有遵循回归自然、突出自然美原则,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才能更加真实和充满生机。

2.2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文化特色

“文化无处不在,建筑失去了文化,就意味着走向衰败”。[1]任何民居建筑都拥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色彩作为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会直观的反映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各地农村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珍视色彩的地方性,注重本地传统文脉的延续,加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识别性,用合理的色彩规划来体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质。

2.3兼顾新农村民居建筑传统与现实的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需要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新农村民居建筑首先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建筑色彩上一味模仿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或一味照搬发达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标准都是不正确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传统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种代表性精神,将传统精神色彩与人们对人工色彩的现实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原则,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3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色彩规划的领域当中,然而,大家普遍研究的领域在城市色彩规划的范围内。很少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出现了很多用色方面的问题,导致新农村民居建筑地方色彩丧失,类城市色彩临摹混乱等状态。因此,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研究行列当中去,才能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逐渐规范与完善,进一步指导并促进新农村民居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佳.灾后成都农村住房多样性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9):7.

[2] 张为诚,沐小虎.建筑色彩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农村特色文化篇6

关键词 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36-03

一、引言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国家发展战略也要求农村要走可持续性的发展,进而实现人口、资源、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展望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化是主要的发展趋势。改造传统农业,加速结构调整,培育以有机生态旅游为基石的新的战略性新型农业产业是当下的潮流所在,势在必行。

二、江西发展农村有机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潜力分析

(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悠久富于乡土文化特色

江西农村具有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在江西广大农村,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有机农家土特产品遍布全省农村各个角落。江西农村不仅有名川大山,也有纵横交错分布的江河湖泊。在江西,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有许多:如宜春高安采茶戏、清江樟树的药都庙会和高安市田南乡马会(明清时期直到解放后都是于农历9月28日的举办江南马匹交易市场,因历史原因现已渐消失)等各具特色的庙会和活动。

同时江西农村既保存有大量各具特色的明清建筑,也有保存完好的具有很好考古价值的自然古村遗迹,例如江南第一古村江西乐安县刘坑村和安义古村等遍布全省各个区县一大批富有旅游开发价值、历史悠久和富于乡土文化特色的自然村落、民居、民宅。

(二)旅游环境日益优化,旅游客源分布广、稳定,市场潜力大

江西是唯一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省份,深受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影响。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等各大中城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是这些地区居民的休闲传统。由于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江西已经形成了吸引游客的点、线、面立体式旅游网络。而且江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看点和玩点都各具特色,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原有名山大川旅游资源开发不断深化、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项目日益推出新品的趋势下,上述地区的外省游客正在越来越多地把江西的农村旅游作为休闲的首选。

近年来,在江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来发展江西农村旅游事业。旅游环境的软硬件设施得到较大地改善,农村旅游环境日益优化,富有各自特色的旅游点正在不断涌现,这都为江西农村旅游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夯实了基础。

江西当前旅游发展不仅仅着眼国内市场,而且积极拓展港、澳、台市场,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推出了全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由于江西农村旅游客源面广、渠道通畅,旅游市场待拓展的空间、潜力都非常巨大。

(三)开放式的农村休闲式旅游迎合了游客的心理需求

当前,到农村去、到农民家去,亲身体验新农村的农民生活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时尚。但是,新农村有什么旅游资源、游客喜欢农村什么旅游产品,这些都是需要相关旅游部门及农村旅游组织者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数统计数据分析,认为农村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出行选择去农村休闲旅游和到农村去看看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同时体验亲自接近自然界的生活。因为,人们越来越觉得离不开那清新的泥土,渴望返璞归真,迫切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不少农村休闲旅游者想要一种宁静的状态。在“十一”或其他长假期间,放松心态,且与家人团聚,避开城市的喧嚣和嘈杂。三是也有一些城镇居民出于对食品安全担心,追求原生态、有机农副产品的欲望与日俱增,通过去农村休闲旅游,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原生态,同时享受有机农副产品及农家各种特色小吃。正因为在这几种旅游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发展休闲旅游业迎合了当前和今后游客的心理预期,这也说明江西农村休闲旅游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明显缺陷

(一)市场缺陷剖析

由于传统的农村产业集群有相当程度的雷同,江西农村主流有机农产品品种大同小异,缺少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这就为区域恶性竞争提供了可能。比如当某个农村开发了新的有特色旅游产品,由于没有出台有效的保护和制约措施,其他地区很容易群起效之,有特色也就变得无特色可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影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江西旅游业在引进外来先进的旅游文化时,有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的文化底蕴,而是相当程度上去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这些粗放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方式,直接导致本土的具有原生态资源和农村传统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气以及生活秩序逐渐消亡。

江西农村旅游业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不少资料显示,不少明清建筑、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新农村建设或年久失修等原因,正在不断消失,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研究出解决的办法。

(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全面分析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业,不难发现在整个农村旅游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机制。旅游管理水平不高,内涵略显肤浅,旅游产品还欠缺自身的特色,经营规模狭小、单一,缺乏新意,缺乏吸引力,这些都将制约江西省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在对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市场从业人员进行分析。当前,农村旅游业从业人员基本上局限于当地农民,他们不但服务意识、管理、投资、经营知识缺失,而且市场意识、经营理念、业务技能同样缺失。这造成当前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差、经营方式原始,与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农村旅游业的盲目性、被动性、落后性,制约了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发展江西农村有机生态旅游的有效措施

(一)整顿市场、强化管理、科学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使农村旅游事业走上科学、规范、先进的轨道,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必须首先整顿农村旅游市场。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强化监督、指导和管理。其次,构建依靠全社会力量的市场运作模式。第三,科学地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详细发展规划,按照旅游市场的要求强化农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利用价值,将农村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第四,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以农业的深度开发促进农村旅游业向更高层次推进。

(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和规划,合理设计农村旅游蓝图

农村旅游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划,因为只有政府部门才有可能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本地区农村旅游事业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管理。农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要保持优惠政策的稳定,同时还需要政府提供专业人才实地进行指导。各地农村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按照市场运行模式做深做透特色资源这篇文章,将本地资源转化为名牌特产。各地区要注意根据自身的特色创立自己的品牌。可以说,政府通过有效管理、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农村旅游事业发展,就能更多地为农村创造财富,就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又能实现农村旅游本土化、规模化、科学化,不断促进农村旅游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目前到郊区去、到农村去、到自然界中去,吃农家菜、吃农家饭、享受乡野生活、亲近泥土是当今的旅游时尚,因此,旅游点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主打产品备受旅游者的追捧。因此,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不失时机地推出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充分展示农村本土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亮点,展示最具发展前景的有机农产品。农村旅游要发展绝不能脱离自身的条件,而应该挖掘本地区农村悠久的历史,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展示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内涵。农村旅游一定要突出一个土字。土特产品,在于它土,不一定局限有名。旅游者真正追求的就是一个土字,土鸡、土鸭、土猪、本土菜等都是土特产品,准备好这些产品作为农村的主打品种一定会受到游客的欢迎。

(四)摸清全省旅游资源实际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发特色农村旅游产品

根据江西省农村旅游当前客源现状分析可知,大多数游客的心态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追求对自然美、环境美的享受。农村旅游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村旅游资源,凸显浓郁而实在的乡土气息体现历史悠久、形态独特农耕文化内涵,推出高质量的农村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江西省内市场的需求,也同时可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要结合省内各地实际,发掘具体并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民俗、民风、休闲、乡土文化、古村古镇游,建设以省城为中心向全省农村辐射环城旅游圈及立足于现代科技特色的农村观光旅游带。

(五)营造绿色生态网点,促进农村旅游的有序发展

农村旅游由自发产生到初具规模仍缺乏相应有协调机制。因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农村旅游业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重复建设到处可见,开发层次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资源使用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影响到农村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旅游要有长足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把环境的整治要放在第一位。同时保持浓厚的乡村气息,保持农村的原生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六)加大在全国的宣传力度,做好农村旅游业的推介服务

我省农村旅游事业发展较慢,目前还处于较低级阶段,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后做好推广工作,走出家门把本省旅游产品推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江西,了解江西,到江西来看看,而且值得来看。要广泛开展营销活动,拓展国内处客源市场,形成以鄱阳湖生态区为中心,全省公路、铁路、水路交通运输线为重点形成开放、联动的旅游客源网络,夯实并拓展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欧美等传统国际市场,注意策划全方位、多媒体、多元化的区域联动促销,围绕农村旅游营销,搭建政府推介平台,进一步拓展农村客源,繁荣农村旅游市场。

(七)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的内在素质

农村特色文化篇7

关键词:盐城;农村;文化产业;战略;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63-0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战略举措,引导文化产业的升级。但总体而言,盐城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根据盐城市情,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农村文化产业,不仅是盐城农业大市高起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对盐城创造自身文化产业的特色,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盐城文化,打造文化盐城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盐城农村文化产业资源情况分析

盐城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处于南方吴越文化和北方齐鲁文化的中间地带,在南北文化的影响下,盐城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地区文化。今天,海盐白色文化、滩涂湿地绿色文化、铁军精神与传统的红色文化已成为具有盐城特色的主流文化。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大背景下,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民间工艺,体现了盐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是以村镇为阵地,以乡土为资源,以区域为特色,以历史文化的厚度为蕴涵,充分体现盐城特色、盐城风格、盐城精神,打造出更具文化气息、文化品位的新盐城。

根据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结果,盐城9个县(市、区)共收集非遗信息线索14427条,调查项目802个,涵盖17个门类62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409项,传统音乐25项,传统舞蹈37项,戏曲92项,曲艺16项,杂技2项,传统美术45项,传统技艺87项,生产商贸习俗22项,消费习俗28项,人生礼仪29项。另外,盐城作为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和基地,正在形成文化的因素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盐城农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潜力和价值。

品类繁多,区域特色明显。盐城传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可谓品类繁多,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风俗人情、风格建筑、民间工艺、戏曲杂技等62个种类。仅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就有几十个,尤其是董永传说、施耐庵传说、枯枝牡丹传说、沈拱山传说、千年朦胧塔传说、盐婆的传说等都脍炙人口,流传久远。

培育精品,影响不断扩大。在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淮剧、建湖杂技、东台发绣、董永传说、海盐晒制技艺、八桅风车制作技艺、阜宁公兴面塑工艺等已成为具有盐城名片特征的精品工程,影响不断扩大。如淮剧名角张云良、裔小萍被列入部级非遗传承人。建湖是全国三个半杂技之乡之一,其杂技传人遍布全国和东南亚各大杂技团。东台有董永遗址共50多处,并在遗址保护地修缮了董孝祠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盐文化,区域文化之魂。盐城有2000多年煮海为盐的历史,因盐而设县,因盐而繁盛。盐文化乃盐城之根,盐城之魂。诸如“场”、“团”、“灶”、“仓”等地名已成为盐文化的活化石。与煮盐有关的传说,文化掌故,历史人物更是数不胜数。如“张士诚聚义北极殿”、“传奇英雄卞元亨”、“两朝侍读孙一致”、“秀才厉豫兴师抗清”、“反袁志士刘天恨”、“红岩英烈朱念群”等风云人物如群星璀灿。又如“王艮与泰州学派”、“吴嘉纪与陋轩诗词”、“孔尚任与《桃花扇》”、“李汝珍借居草埝场”、“徐述夔与一柱楼诗案”、“水云楼词人蒋春霖”、“宜瘦梅与《夜雨秋灯录》”等文苑风流更是在盐城盐业的繁华中孕育出文化的兴盛。再如“烟雨苍茫范公堤”、“莽莽一线串场河”、“四周盐场绕瓢城”、“玉带黄金秀台城”、“曲折纡回庙子湾”等都记载着悠久古盐场沧桑的历史和传奇的故事,给人无限的追忆和遐想。

特色土产,彰显特产文化。盐城拥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历史悠久,有深邃的文化底蕴。滨海的何首乌始见于唐代,东台的发绣源于宋代,伍佑的醉螺在明代的民间作坊有“合成昌”、“兴顺”等十几家,大纵湖醉蟹在清乾隆《盐城县志》中已有记载。这些特产的文化蕴涵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

特色农业,加快转轨变型。盐城的特色农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发展态势看好。如射阳洋马的,亭湖张庄的葡萄,盐都郭猛的花卉和龙冈的果林,大丰的海水蔬菜,东台的森林公园等都已初具产业特色。目前,盐城的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转变,从生产型向特色型转变,从产品型向商品型再向品牌型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已调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前景十分广阔。盐城是淮剧之乡,省淮剧团设在盐城,是淮剧的继承与发展的领军阵地。盐都、建湖、阜宁、射阳、滨海有着深厚的淮剧土壤,业余爱好者众多,在“唱响淮剧”的召唤下,淮剧的普及和发展将会成为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产业链。杂技是建湖的文化产业拳头产品,享誉全国,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战略上应有更大的作为。东台的发绣,已有从业人员1500多人,产品热销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年产值近亿元,并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东台发绣”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格验收。阜宁公兴的面塑工艺,也已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每年有6000多人在外从事面塑工艺,致富了一方百姓。其他如东台、大丰的书画,滨海的书法,盐都义丰的龙舞,射阳临海镇的农民画等都是省政府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风车、鱼汤面、藕粉圆、麦秸画、枯枝牡丹、阜宁大糕、制盐工艺等也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这些富有地方传统的文化遗产,如在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和特色农业有效嫁接,将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有的龙头骨干项目,已初具规模或初现端倪。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盐城这个经济仍不发达、文化基础仍较薄弱的广袤农村区域发展文化产业,确实存有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地方特色文化主体的缺席。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乃至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近20多年来,处于苏北的盐城农村一直是劳动力的输出地,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要占全村总人口的30%左右。随着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被称之为“389961”这样的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在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处于中心地位的青壮年群体的活动关涉到地方文化的全过程——组织、制作、导演、操练、表演、观看、评论等等。由于这一文化主体的缺席,使得富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陷入后继无人的状况。

其次是地方文化传承乏人。在盐城农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如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歇后语等等口传文化,往往是“人在艺在,人亡艺息”,很多口传文化绝技已成为风中之烛。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老艺人相继离世,在世者也是风烛残年,绝活、绝技的传承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如对舞龙、舞狮、跑汉驴、挑花旦、扎彩灯、打莲湘、踩高跷、剪纸等民间艺术有兴趣的人已越来越少,因为这些活动没有“钱图”,农村青壮年大都不肯学习这些没有什么市场的艺术。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综观文化产业走在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政府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将是农村文化产业能否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文化支撑以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关键之点。

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导向、规范及管理措施等,最终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政府管理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之目的、依据及手段的合理性,最终也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市、县两级政府所认识,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但从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上,仍相当欠缺,尚有待完善。

三、发展盐城农村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

实施资源开发整合战略,形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综合优势。盐城农村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的文化资源,但有的年代久远、濒临绝迹,亟待抢救;有的比较单一、分散,难以形成产业,有的需要有意识地开发、培育。因此要充分开发,认真整合,使之成为名实相符的产业。比如说民俗风情、农业生态、传统工艺、绿色生态餐饮等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中融为一体的系列产品,值得借鉴。江西婺源将朱子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九种民间艺术进行整合,形成了综合文化的影响力,就是开发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的成功范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还要善于拉长产业链条,营造产业优势。一是要把分散的文化产品、文化行业组合起来;二是把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品牌,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产业开发的优势;三是将文化与农业产业组合起来,形成旅游观光农业+文化休闲农业等等。盐城可以将盐文化同特色农业、沿海湿地以及传统工艺、淮剧杂技等文化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合力优势。盐城有近千万亩的沿海滩涂,是得天独厚自然生态资源,也是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盐城的特色农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要做好从生产型向产业型转变,从产品向商品再向品牌型转变。若能与盐城本土文化有效嫁接,定能使黄土变成黄金。

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浙江仙居的“花灯”、河北蔚县的“剪纸”、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等等,都是

实施以城镇化拉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是我国科学发展,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盐城作为两大国家战略一体化的沿海中心城市,城镇化的步伐将不断提速。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文化智力资本。与之相辅相成,城镇化也将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人力资源。城镇化的水平越高,农村文化产业也会随之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为城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人才、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成长和精神物质消费需求的提高。所以,应将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作为拉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参考文献:

[1]孟鸿志,王秀哲.论宪法与行政法的统一与互动[j].法学论坛,2007(7):23、25、26.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258.

农村特色文化篇8

一、农村休闲景观设计的重点

1.突出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特点我国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物种种类丰富,民族文化特点突出,地方性民俗文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南北方、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差异、南北方季节差异突出,这为农村自身地域主题文化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目前农村休闲景观普遍定位单一,缺乏自身地域特色,不能突出地域的主题文化。所以,切实发掘农村休闲景观的地域主题文化是长期规划的重点。2.把握设计的品质现今,农村休闲景观规划过于追求城市景观的表面形式,景区的发展过多追求城市化、通俗化、美观化等表面的视觉效果。这种浅层次的规划设计,不利于景观长久发展。应注重基础建设的功能性、自身地域文化的实用性等,要把握住规划景区的文化特色,细心规划,才能被民众所接受,真正成为观者认可的公共空间。3.顺应使用者导向,开展特色性活动根据使用者的导向,不断变化主题形式,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区可持续发展,这些特色性活动甚至会扩大农村休闲旅游的市场。通过传统节日、节气等开展具有主题性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比如以农业生产为特色的播种节、采摘节、农村绿色美食节、丰收节、农业技能大赛、农村运动会等,以传统、法定节日为特色的国庆秋收节、春节大联欢等。4.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关键,在尊重自身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风貌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设计,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变过大,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管理上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宣传,提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5.开发农业科技教育基地农村农业体验区在设计上,要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对人们进行农业科技的普及教育,搭建农业科学教育的平台,这对农业文明的发扬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农村休闲景观设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合理地协调各方面的设计要素,以营造环境优美、应用性强的公共空间。体现自身地域特色、满足功能需要,在进行农村休闲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农村休闲景观与正常的城市景观不同,一定要突出自身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乡土特征。要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具备一定的农村人文资源、民俗、民风等,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在自身地域特色的发展上,要体现自然生态资源的特点,以及农村生产与生活各方面的自然人文景观,展现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景观环境。2.吸取经验与自主营造相结合国内外在农村休闲景观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其成果并与自主营造相结合,探索形成具有一定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休闲景观方式。3.合理规划设计加强农村休闲景观区域规划,防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避免一次性大规模的景观开发,应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分期进行建设。4.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保护生存环境必须具备的,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倡绿色环保,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休闲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纲领。所以,在农村休闲景观的设计中避免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必须适当、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倡环保绿色设计,如风力发电、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等生态能源设施与行为。然而,保护生态环境,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综上所述,农村休闲景观的设计要抓住重点,符合规划设计的现实需要。并且,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为景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设计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设计的经验与教训,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自身区域的特色,营造特有的乡土文化景观环境。

上一篇:热门销售行业分析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语言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