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08 00:22:41

社会调查概念

社会调查概念篇1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案科学性

选题科学性的评判

在选题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提出研究课题,确定研究题目。课题和题目一经确定,就构划出了研究的领域和方向,而选题是否恰当则决定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意义。题目选得合适、选得好,可以花费较小的力量取得较大的成功,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学理论的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否则会半途而废或劳而无功。选题常常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选题要考虑到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是指社会迫切需要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情况下,研究者应选择那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果可供选择的题目较多,则要按照社会需要的急迫程度、研究条件、个人兴趣选定题目。

可能性即进行该研究的可能性,是指客观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环境等)是否容许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即没有获得资料的可能性,再好的研究课题也是枉然。因此,较大的研究课题一般要进行可行性研究。

除此之外,评判选题的科学性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题目切忌太泛太大。人们都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果条件许可,这当然是可取的。但是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过于庞大、过于宽泛的研究课题往往造成研究的浮浅,从而达不到预想的结果。其实,研究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题目的大小,只要选题准确,较小的题目也会取得较大的成功。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青年研究者的注意。

选题时应充分占有资料,做足案头工作,了解该题目的研究状况,寻找好“突破口”进行预测,是否已站在了该课题的前沿或最前沿。否则,辛苦所做的课题尚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岂不是巨大的浪费?

计划阶段科学性的评判

周密的计划、充分的准备是调查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一项科学与合理的社会调查方案,在计划阶段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否提出了合理的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局部的、感性认识之上的某种判断。由于这种假设不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的、本质的认识,所以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它有待于通过调查研究来证明。假设有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三种形式。如果一个假设能够明确地说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则它就更有价值,因为这是对社会现象的更深刻认识。研究假设可以用语言、函数关系式和其他形式来表达。在提出某种研究假设时应遵循下述原则:(1)假设不能与已有的资料相矛盾;(2)假设力求简短、明显、准确;(3)假设不应包括未被解释的概念;(4)假设没有逻辑上的矛盾。研究假设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对研究对象初步认识的概括。假设一经提出,以后的工作就变成为检验这一假设而努力了。

2、理论解释是否准确。理论解释是指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理论上的说明和解释。假设是由两个或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概念是对某种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它属于抽象层。理论解释就是要明确概念,讲清楚其内涵和外延,把假设中的抽象概念变为经验层的具体概念。

3、拟定调查提纲。拟定调查提纲是一个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功能是指出为了说明概念、进而检验假设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调查提纲有粗有细,较细的调查提纲可为制定调查表打下较好的基础。

4、设计调查表(问卷)是否科学。调查表是用来收集资料的表格。如果表中问题采用问答式,则称为问卷。它是调查提纲所提问题的进一步条理花、具体化。它最后具体确定了该调查研究收集哪些具体资料。调查表和问卷是大规模调查必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从调查提纲到设计成调查表和问卷,中间有一个设计指标的过程。只有设计出科学的调查表和问卷,才能得到真实的资料。

5、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组织计划。较大规模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必须细致、认真地作好实地调查前的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包括:(1)筹措经费,以备调查研究所必须的各种支出。(2)选训调查员。为了使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短时间内完成,往往需要选用一批调查员。为了尽可能减少由于聘用调查员所带来的误差,必须严格选择和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选标准一般考虑性格、工作作风、文化水平、责任心等因素。培训调查员主要包括向调查员讲解调查目的、讲解调查表或问卷内容、讲解调查纪律、进行模拟访问调查等内容。(3)在调查所及的地区和单位宣传该项调查研究的意义,求得有关领导机关和被调查对象的支持,以确保调查研究的顺利进行。(4)合理配备人员、安排好调查研究的进程。

实施阶段科学性的评判

一项社会调查的实施阶段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内容。它是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同被研究对象接触,向被研究对象索取资料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整个研究最关键的阶段。对此阶段科学性的评判,主要看调查方案中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否有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

1、资料的收集。收集资料是调查研究者按照调查提纲、调查表或问卷向被调查者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对这一过程设计科学性的评判主要看设计能否保证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2、资料的整理。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是原始资料,必须经过整理才能用来分析研究。原始资料可分为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两种资料的整理应完成下列一些工作。

(1)文字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包括座谈会的记录、开放式问卷的答案。整理文字资料时要做以下工作:第一,审查补充,即看资料是否完整、明确,并辨别资料的可靠程度。第二,摘要,即把其精华之处提取出来。第三,归纳分类,即按调查提纲、或依专题等将资料归类。第四,编整加注,即对各类材料统一编排修整,做出初步总结。总之,文字资料的整理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其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简明、扼要。

(2)数字资料的整理。现代化调查研究得到的将是大量数字资料。在整理数字资料时要做好校订和编码工作。校订工作包括检查研究对象、所得资料是否有遗漏之处;检查资料有无错填之处;检查度量衡单位是否划一;检查答案之间是否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编码工作首先对所有调查表(问卷)编码,再对经过分类排列的问题逐一编码,最后对每一问题的全部选择性答案排列编号。编码也可在设计调查或问卷时进行。需要较多编码的要搞编码手册。

总结阶段科学性的评判

社会调查概念篇2

关键词:主体间性 ;“概论课” ;教学改革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目前,“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侧重于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理念的创新不足。本文尝试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引领,结合“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一、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译作交互主体性,它最早源自当代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胡塞尔指出:“一个交互主体性的世界,是为每个人在此存在着的世界,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其客观对象的世界。”[1](P.121-125)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哈贝马斯以其交往理论深刻阐发了主体间性的意蕴。交往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正是立足于主体间性创立了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区分了“三个世界”,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并据此划分了人的行为的四种类型:目的、规范调节行为、戏剧式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交往行为的地位最为特殊,交往行为的概念最具综合性。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即行为个体之间的互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相互理解是交往行为的核心概念,而语言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交往行为合理化的概念。他认为交往行为的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真实性、公正性和真诚性。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具有如下下特征:第一,交往行为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表现在主体间交往行为的道德实践方面,而非其工具策略方面。第二,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依赖于主体间“意向表达的真诚性 ”和正确的社会规范。 第三,交往行为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行为合理化是语言性的,“相互理解作为目的寓居于人的语言中”。[2](P.387)第四,交往行为以理解为导向,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程度以相互理解所建立起来的主体间性为衡量标准。第五、交往行为的主要形式是对话,交往行为合理化是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过程达成一种共识。总之,交往行为合理化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以社会规范为基础,借助语言媒介,在对话过程中达成相互理解的理性化行为,一句话,它具有主体间性。

二、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现代性反思的重要成果,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

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理论视角。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主体性转向。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的弊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范畴更多地渲染了个体单方面的主体性, 尤其是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严格意义上说, 这些理论视野中的主体性是个人占有式主体性,即己方主体性的发挥以对方的客体化(或对象化)为代价。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反映了主体性范畴的内在缺陷。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则克服了传统的个人占有式主体性, 追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共生的交互主体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升华。

以交往理论言之,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教育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交往对于教育和教学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意义,而且具有价值理性意义。我们应从本体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中的交往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通过对话和沟通,打破个体占有式主体的封闭性,达到相互理解和互通共识, 努力构筑以交互主体性为旨趣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实践正在经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深刻转向。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顺应这一潮流,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三、以主体间性理论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

以主体间性理念引领“概论课”教学改革,可以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加以设想。

(一)引领“概论课”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概论课”的基本环节。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以平等、民主的交往理念渗透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的机会和空间,这正是在“概论课”教学中应用主体间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理论教学改革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以专题式教学为基本思路,以案例式教学为基本方法,按照通俗化的要求,完成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转换。

目前,专题式教学成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高校的“概论课”都采取了专题式教学的模式。然而,专题式教学的试验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某些专题式教学完全打乱了“概论课”统编教材的理论体系,以专题为名重组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是新体系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经不起推敲。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其章节体系体现了国内众多一流专家的集体智慧,专题式教学并不需要在“概论课”原有的章节体系之外重整新的课程体系。

“概论课”专题式教学不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重组和替代,而应该是对原有章节体系的精简、充实、和补充。教材章节体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设计成教师的教学专题,例如,第八章第四节的第二个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可以设计成一个教学专题,教师可以参考教材的思路,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实大量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案例,把教材语言转换成教学语言。此外,还可以设计富有教师个性色彩的补充专题。总之,“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努力实现教材的章节体系和教师的专题设计的优势互补。

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手段,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机制,在平等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信息传递和思想渗透。

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概论课”理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该充分利用。但是,如果以电影或电视纪录片来取论讲授,教师的主体地位或主导作用就从课堂教学中消失了,笔者认为并不可取。

课堂互动是实现“概论课”理论教学主体间性的核心路径,教师应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机制,为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创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机制主要可以采取两种形式。第一,教师提前设置讨论问题,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讨论问题要针对教学中那些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进行设计。例如,“创新型国家的评价标准”问题具有探究性,教材章节体系中没有论及,这个问题就可以设计成前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专题的讨论问题,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讨论。第二,教师提前布置讨论主题,学生提前设计具体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发问,教师现场回答。这种形式主要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2012年9月中日争端爆发后不久,笔者曾在“概论课”教学中采用了这种互动形式,在两节课的时间,回答了当时学生迫切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解答学生形形的个性化的思想问题。课后,一些善思考、肯钻研的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知识性问题,有些是思想性问题,有些是学生的个人问题。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真诚回应学生的提问,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引向深入。

(二)引领“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实现主体间性转向的重要路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组和补充。如果说“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角,教师在这个环节主要扮演组织、引导和监督的角色。

笔者在“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以小组调研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制定《“概论课”实践教学小组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其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校内大学生问题调查和校外社会问题调查两个层次。笔者所属河南工业大学思政学院的“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分成了两个学期,相应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也分两个学期开展。第一个学期开展校内大学生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二个学期利用寒假开展校外社会问题的实践调查。第三,实践调查的选题采取学生自主命题和教师统一命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第一学期的校内调查由学生自主命题,任课老师审查监督;第二学期的社会调查由任课教师统一命题。社会调查的统一命题只是规定一个大方向,每个调研小组的调查方案可以自主设计。

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组调研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交往空间,在实际体验中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小组调研活动中,学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与教师的关系,二是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三是小组内部的关系。相当多的学生在调查过后叙述心得体会,都深感小组调研活动有力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著,张廷国译.笛卡尔式的沉思[M].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社会调查概念篇3

论文摘要:为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应了解和掌握其要领.文中就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以及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了分析.

问卷法是现代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的使用则更为普遍,因而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10项社会调查中就有9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可见问卷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这些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广泛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要提高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必须了解和基本掌握其要领。

1、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

问卷是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1种工具,它的形式是用1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形式提出问题,被调查者在既定的局面表格上回答问题。问卷调查一般是定量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统计量推断总体。问卷调查的对象可由调查调查者自行选取,如专家咨询等;也可用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这样可保证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样本量。

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按填答的方式可分为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自填式问卷是由被调查者本人填答的,而代填式问卷则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代为填写的。自填式问卷调查可按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也可按照与调查者交谈的方式不同,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2、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

2.1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从被调查者的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由于问卷需要被调查者回答,因而调查者在设计问卷时既要突出自己研究的主题,又要考虑被调查者回答的方便。因此要注意:问卷设计不宜太长,问题不要太多;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更要避免提出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诸如较为敏感或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不应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不要提出明显带有调查者本人观点的问题等。

2.1.2对队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一项问卷调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调查者能否与调查者合作。从问卷设计的角度上分析,影响被调查者与调查者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主客观两方面.主观障碍是被调查者在心理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不良反应,客观障碍则是由被调查者受自身的知识、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而形成的。

2.1.3从多方面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问卷看起来是由1组问题和答案所构成的调查表格,但在其设计时却涉及了许多在问卷上看不到因素。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的因素较多,而在这些因素中,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调查经费和时间等影响因素则是必须考虑的。

2.2问卷的一般结构

2.2.1卷首语即1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或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以及对被调查者参与合作的谢意等。卷首语要求简短明确,用语客气。

2.2.2指导语即填表说明,用来向被调查者说明如何正确填答问卷。如果是单项选择或“是”与“否”的问题,向被调查者说明将自己的选择在何处打“j”或划“o ".如果是多项选择,说明是否需要排序以及如何排序等。如“请将下列问题的答案按您认为的重要性程度在“口”内填上1.2.3……”等。

2.2.3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被调查者的各种信息正是通过问题和答案收集到的。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所谓开放式,就是只提出问题而不为调查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是由其自由作答。如:“您最喜爱的健身方式是什么?”,(请自填)。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回答者有充分的自由按自己的情况或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回答往往也是最自然的,所得资料也比封闭式问题所得资料丰富生动。但开放式问题也有缺陷,其1,受被调查者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等限制;其2,由于需要较多的思考,因而会花费被调查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3,开放式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能过泛,因而不便于处理和定量分析。

所谓封闭式,就是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2个或若干个可能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看法和意见,从中选择1个(单项选择)或多个(多项选择)作为回答。例如:

“您最喜欢看哪一类的电视节目?”(限选1不答案,请在口内打“口”)。

(1)新闻类口(2)体育类口(3)文艺类口(4)经济类口(5)军事类口(6)其他类

“您喜欢观看的体育比赛是什么?”(可选多个答案,并请按您所喜爱的程度在口内标明1.2.3.4……)。

(1)足球口; (2)篮球口; (3)排球口;(4)田径口:(s)体操口;(6)跳水口;(7)乒乓球口;(8)羽毛球口: (9)网球口;(10)游泳口;(11)射击口; (12)滑雪口;(13)其他(请写明)。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与开放式问题正好相反。虽然这种方式对被调查者有一定的限制,缺乏自发性,回答中的偏误也难以发现,但由于回答者填写较方便,所花时间较少,对其他方面也无特殊要求,对回收到的问卷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所以是1种常用的问卷设计方式。

封闭式问卷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1)填空式—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问题:(2)两项式—只有2种答案而选择其中之一的方式;(3)多项式—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其中1项或多项的形式;(4)顺序式—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这些答案排出先后顺序的方式:(5)等级式—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选择;(6)矩阵式—将同类的多个问题和答案排列成1个矩阵的形式:(7)表格式—将同类和几个问题和用表格形式体现出来的方式。

2.2.4编码所谓编码,就是对每1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1个、每1个答案编定1个惟一代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2.5其他资料包括问卷的名称及编号,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问卷发放与回收日期,调查人员、审核人员姓名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3问卷设计的原则

(1)客观性。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现实和实际情况。如果在调查问卷中所提出的问题大大落后于实际,调查的结果就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超越了现实,调查所提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难以使人信服。(2)必要性。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过多和过于复杂,会增大调查成本和降低问卷的回复率,设计的问题过少又无法说明调查研究欲说明的问题。(3)可能性。问题设计要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可能。超越或低估被调查对象实际能力的问题都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4)自愿性。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或不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宜正面提出。(5)针对性。主要指当“专家”问卷调查表发放时,其对象的选择要恰当。当问卷表中的内容对专家来说也不熟悉时,就难以看到加以回复。

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一般是通过对问卷中已设计好的问题与答案的理解来选择回答的,因而,如何清楚地表述问题和设计答案是其难点。表述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1)具体性。一般在问卷中不要用抽象概念和提笼统的问题,因为抽象概念和笼统问题不易回答,即便是回答了也难进行科学分析。(2)单一性。每1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多个问题合在一起提出,因为对复合问题难以用某1答案来回答。(3)准确性。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更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和概念。(4)简明性。用于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尽可能简单明确,句子冗长繁琐而不得要领的问题会降低回复率和有效率。(5)中立性。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中立,不要使用诱导性语言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更不要在问题前套上诸如:“x x说……”等“帽子”。(6)通俗性。问题的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概念和术语。

此外,问卷中问题的表述要尽量避免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特别是对问题答案采用“是”与“否”的选择时,否定句容易产生误答。

设计答案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所设计的答案必须与所询问的问题有直接关系,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无关答案。(2)完整性。尽可能地穷尽与问题有关的主要答案(因太多而不能列出的可在最后用“其他”表示)。(3)同层性。所列出的答案要在同1个层次上,即按分类标准是同一类别、同一维度和处在同一分类水平上的答案方可。(4)互斥性。设计出的答案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出现互相包含和兼容的问题,被调查者在作选择时会感到困惑。(5)可能性。所设计的答案应当是被凋查者能够回答并愿意回答的,即对方从能力上和感情上均可接受的。

3、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

3.1问题含糊

即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者可能产生歧义。如:“你近来是否经常参加锻炼?"(1)是口;(2)不是口。

在这个问题中,“近来”、“经常”和“锻炼”的表述都比较含糊。“近来”是个时间概念,但它也是1个相对的概念,可指近2, 3天、近2, 3个星期、近2, 3个月甚至更长。“经常”是一频度概念,但也是1模糊概念,达到什么要求才能称之为经常?1周3次还是3周1次?“锻炼”1词在体育界以外,就可能联想到其他的锻炼,如下基层锻炼等。即便知道是指体育锻炼,但它包括哪些内容,骑自行车上下班算不算?

3.2概念抽象

有些调查者常常用抽象的概念或极为专业的术语来表述问题。如:

(1)“你认为举国体制是否是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体制?”

(2)“按项群理论,可否将现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以下几大类:……”

在(1)问中的“举国体制”是1抽象概念;在(2)问中的“项群理论”是1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把这些概念和术语用于对象是相关专业人士的调查尚可,但如果用于一般性的社会调查,就难免会让人头痛。

3.3带有倾向

调查问题的设计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问题表述中体现出来。如:“中国足球水平如此之低,而国内足球甲a俱乐部球员的收入又高得离谱,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

(1)合理口;(2)基本合理口;(3)不合理口;(4)很不合理口。

问题的这种表达方法明显地带有对选择答案的诱导,其结果是导致被调查者选择后两项答案。虽然问题的设计者可能并未偏离事实,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不符合中立性的要求。

3.4多重含义

1个问题只应当问1件事情,如果1个问题中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事物,回答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如:

“目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步?”

(1)是口((2)基本是口(3)不是口

从表面上看,问题是指体育运动1件事情,但由于在体育运动中包含了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协调或不同步的话,对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做出适当的选择。

3.5问法不妥

除问题的设计之外,在答案的设计中也会出现错误或不妥当的情况,问法不妥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1种。如:

“对运动员应当多表扬,少批评”

(1)正确口(2)错误口((3)不知道口

表扬和批评只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多与少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在答案中用正确或错误等来界定某种方式显然是不对的。如果在这个问题后再加上“您是否同意采用这种方式”并将答案改为“同意、不同意、不清楚”就较为妥当了。

3,6过于复杂

设计问卷的原则之一是简明,而在许多社会调查问卷中并未注意。如:

“协会制在现阶段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多项选择)”

口(1)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运动协会的“双轨制”运行方式,不利于调动社会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口(2)协会自身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市场运作能力。

口(3)政府对运动项目的管理权限过大,存在越拉、错位与不到位现象。

口(4)协会制有效运作的社会化网络不健全,难以承担起竞技体育发展的责任。

(5)以全运会为代表的赛制使地方政府成为利益主体,阻碍了体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6)单项运动协会通过市场获取资金的能力不足,政府财政的补贴有限……。

问卷设计中的复杂的问题和答案本身并无错误,但某些被调查者不太愿意对这些复杂问题动脑筋。因此,如果问卷中的问题和答案表述过于复杂,会大大降低其回收率。

虽然在问卷设计中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妥也属正常现象,但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则应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的发生。

4、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其1,能打破时空限制,在较广阔的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行进调查;其2,问卷调查法可节省人力和经费,它比传统的调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其3,问卷调查有较强的匿名性。由于无须署名,因而减轻了被调查者在选择答案时的心理压力;其4,由于答卷时不受干扰,因而调查者通过问卷可以了解到调查对象对问题较为真实的看法;其5,问卷调查所获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此外,问卷调查对调查双方都较为方便,被调查者可利用空余时间从容作答等,也是问卷调查的优点。

社会调查概念篇4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转型期,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变革不断推进,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而大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而在这一大背景下,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却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成为困扰社会、家庭、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的重要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明确、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等问题显著,因而从实证角度探索大学生自我认知意识的现状及问题十分必要。

二、调查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共计在 A 高校的 14 个院系中发放调查问卷 450 份(含预调查 30 份),正式调查问卷 420 份中,共计回收 406 份,其中有效问卷 394 份,问卷回收率为 96.67%,有效问卷回收率 93.81%。从年级分布上来看, 大一年级学生占 17.77%, 大二年级学生占 48.98%,大三年级学生占 25.89%, 大四年级学生占7.36%;从 性别分布上来看 ,北京市 A 高校本科生中,女生多男生少,问卷回收情况统计其中男生 166 人,女生 228 人,比例接近为 2.18:3, 基本符合 A 高校性别比例现状。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因此,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中, 涉及到了关于被调查者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校大学生参与相关专业实习和兼职社会工作情况。 被调 查 的 学 生 中 ,49.49%有过社会实践经 历 ,50.51%没 有 参与过社会实践。 第二方面是在校大学生参与学生工作即担任学生干部情况 (担任多项学生干部者, 取最高级别),担任校级学生干部的占 11.68%,担任院系学生干部的占 32.23%, 担任班级学 生 干 部 的 占19.80%, 不 担任学生干部的占 36.29%。 总体来看, 样本代表性良好。

三、 自我认知现状实证分析

(一 )自 我 认 知 概念了解程度如下图 1 所示,A 校 本 科 生 中 了解自我认知概念的同学占大多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自我认知的概念或者听说过自我认知,但真正系统的做过自我认知的同学仅占 17.51%, 表明 A 校本科生对于自我认知还仅仅停留在概念了解的阶段,并没有深入。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自我认知完全没有概念,这样的状况,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二)自我认知概念了解时间如下图 2 所示,在了解自我认知的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学生了解自我认知是在高中阶段及大学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育发展因素。在高中及以前的阶段,所有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同小异,应试教育规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这就使得学生只能按照同一模式发展,学生和家长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少。 在高考指挥棒的左右下,所有学生按照其要求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并不需要考虑其与自身现状和需求是否相适,所以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相对靠后。 第二,高招专业选择。 高考前,如何选择专业成为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考生和家长对于专业的选择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化,逐步从报考热门专业、家长大操大办向结合考生兴趣、特长及未来发展规划合理选择转变, 这一观念的转变,就使得在高考前考生开始分析总结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点,也就开始进行自我认知, 从调查结果中也能得到印证,学生在高中阶段了解自我认知的占有最大比例。 第三,高校大学生发展辅导。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绝大多数高校都有相应的学生发展辅导体系,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发展辅导等等,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职业指导课,个体咨询等等。 以 A 校为例,A 校设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发展辅导中心,并由专业老师为学生开设 《大学生发展辅导》和《求职与择业》课程,这就使得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能够有更专业的辅导。 与此同时,在大学阶段,学生更加会关注今后的职业发展,由此,很多同学也正是此时开始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而做职业生涯规划前,职场和自我认知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除了高招选择专业的时候了解自我认知外,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在大学阶段开始对于自我认知有所了解的。

(三)自我认知概念了解渠道如图 3 所示,在 A 校本科生中,通过社会实践及学生工作中了解自我认知和通过老师及职业指导课上了解自我认知的占绝大多数。 这两个渠道一个源于实践、另外一个是源于教育。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劣势以及各种能力, 并通过实践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在教育中,前面关于了解自我认知的时间中已经分析到, 高校中的学生发展辅导体系有利的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知。 这两个渠道也正是 A 校学生自我认知的主要渠道,因此,要想提高我校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为学生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和人生规划打好基础, 也必须注重从这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四)自我认知重要性分析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关注程度与其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程度的认可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次调查显示 A 校学生普遍认为自我认知很重要,而且有 36.04%的被调查者表示, 自我认知非常重要,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 而也有将近 60%的被调查者表示, 自我认知很重要,但是不一定要做。 结合这一现象,研究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访谈,通过与被访谈者的交流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被访谈者认为自我认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随着自己年龄的成长和阅历的丰富,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认知,因此没有必要专门来做自我认知。 第二,有相当一部分被试者表示,自我认知应是一个个人隐私的范畴, 并不适合公开来做,应该为一对一的辅导,而目前的现状是,职业指导课上大家一起做,是一对多的辅导,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可能会造成个人认知结果的外泄,很多被访谈者对这一问题表示担忧。 第三,对于各种自我认知理论的不了解。 关于自我认知的各种理论较多, 个人兴趣、个人性格等方面的测试更是五花八门。 同一个人,应用不同的方法或者不同的工具, 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这也就导致大家对于这样的测试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进而致使很多人认为自我认知重要,但不一定要做的一个影响因素。

社会调查概念篇5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贺雪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村庄治理模式,即村治模式,是华中乡土学者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路径探索。2009年1月出版的《中国村治模式研究丛书》(16本),可算作这一学术路径的阶段性成果。丛书作者分别选取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吉林、福建等重要农业大省15个村庄,驻村调查百余天,从生产生活、弱势群体、村庄政治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调查。单就16本书的经验材料本身来讲,丛书就是一个不小的学术贡献,是对转型农村社会的一次素描――“描绘巨变中的乡村中国图景”。另外,丛书的出版代表着农村研究“集体学术”的进展。作者均出自一个团队,怀着同样的理念,同样的学术进路。丛书不是16本调查报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学术理念的集体表达,是一个学术团队集体发出声音,是对村治模式研究的多套经验阐释。其中,贺雪峰所著《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一书,在叙述村庄经验的同时,对村治模式的缘起、研究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一、村治模式研究的缘起

村治模式研究不同于普通的农村田野调研,不是要理解一个村庄,而是要理解中国80%村庄的80%现象。这样的学术抱负自然不能通过“普查”来实现,而只能寻找一种方法,通过广泛调查对中国农村进行区域化、类型化的解剖,或者说是要找到一条路径,对中国农村进行结构性的理解。

在《自序》中,贺雪峰讲述了村治模式研究的缘起。在从事“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过程中,日益关注这样一个现象,即中国农村极其不均衡,相同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在不同地区的村庄会形成不同的过程、机制和后果。中国农村不能一刀切(非均衡性),这虽然几乎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集体共识,但是非均衡性的深层原因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伴随着调查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乡村治理形态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村庄治理逻辑的不同,必须对“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进行讨论。

探讨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就需要对村庄进行一个整体性考察。不是关注家庭结构、老人赡养、村庄舆论、派性宗族等个别现象,而是要把这些小专题放在一起来理解,通过对村庄秩序的总体性考察,揭示复杂政治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这样的调研成果就类似于一个相对翔实的民族志报告。通过村庄经验的总体性意义来呈现村庄的内在机制,进而呈现村庄治理的逻辑。

但另一个问题出来了,是不是1000个村庄有1000个逻辑呢?还是有些村庄治理具有逻辑上的相似性?村治模式研究就是要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即在呈现个案村庄社会基础和治理逻辑的同时,对个案进行比较,进而将治理逻辑类型化,形成关于村庄治理模式的讨论。

村治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策略,同时也是一种调查写作方案,调研者有统一的调研提纲和写作框架,便于不同村庄的资料具有可比较性。这种调研方法与纯粹的人类学对村庄的理解方式不同,是中度调查,不太追求村庄个案的绝对精细化,而是要通过1―3个月的调查呈现出村庄的结构性特征。之所以不是特别注重经验的绝对精细化,是因为在村治模式研究中,比较的不是具体现象,而是逻辑,比较的是村庄各种结构性因素、事件和治理机制的异同。

二、村治模式研究的路径

在村治模式研究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条路径:

第一条路径:选取某一个专题或视角,结合不同村庄经验进行比较,理解和呈现村庄治理逻辑的差异性。本书共列示了20个专题:家庭结构与老年人地位;妇女地位及其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农民的闲暇时间及其社会交往;人情往来;红白喜事及其仪式;村庄中的竞争;村庄价值生产能力;地方性规范与地方性共识;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公与私;积极分子与消极分子;村庄公共事务的“搭便车”;土地调整;农民负担、村级债务与农村上访;等等。这些专题,都是在长期农村调查基础上形成的对田野经验的问题意识,即以某些标志性事件为切口,剖析村庄治理的内在逻辑,同时强化对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认知。这正是本书导论中《中国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以在全国九个农村地区调查为例》一文的问题意识和主要内容。

第二条路径:立足一个村庄,做一个相对翔实的调查报告,生动呈现村庄治理的逻辑,形成一个模式表达,同时在其他报告的比较中获得意义。书中九个村庄村治模式报告的写作就属于此条路径,不仅仅是关注村庄治理,还要特别关注村庄治理的社会基础,涉及对村庄政治社会诸多面向的结构性理解,重点关注以下系列主题:

(1)社会关联――家庭结构、分家模式、纠纷及其解决、行动单位、公与私,等等;

(2)生产生活――村庄历史、自然环境、聚居类型、种植结构、闲暇生活、副业、打工经济、电视下乡、人情,等等;

(3)村庄政治――派性、上访、乡村债务、农民负担等,乡村关系,等等;

(4)意义世界――生育观念、面子竞争、丧葬习俗、自杀,等等。

虽然一些问题在第一条路径中也曾涉及,但是此处更关注村庄经验的总体性意义,理解其关联性,进而呈现个案本身的逻辑,呈现乡土秩序的基本特征。这种村治模式的报告,信息量较大,并没有过多的宏大理论解释,而是力图呈现村庄经验的逻辑自洽性。所谓的村庄经验的逻辑,意指村庄政治社会现象是逻辑性地关联在一起并彼此作用,例如农村老人的处境与代际关系、兄弟关系、村庄舆论等命题紧密相关,村庄治理与宗族、派性、选举和乡村关系等主题高度关联。理论可以呈现经验的逻辑,根本原因在于经验本身是自洽的,可以自我阐释。经验研究的最高境界是用经验来理解经验。村治模式报告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经验的内容和意义,进而理解村庄经验本身的逻辑和作用机制,这是村治模式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村治模式研究的基本功。

第三条路径:将诸多模式进行比较,建构更大范围的模式概念。“村治模式不仅存在具体的小区域差异,而且存在大区域的差异”,而这正是书中关于“北方农村、中部农村和南方农村”的讨论。只是这里要强调,村治模式类型化的标准不完全是“地理区域”。虽然地理空间的不同导致南北方农村的种植结构、社会关联方式、国家权力渗入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是村治模式类型化的根本标准是村庄治理逻辑的相似性。所以书中“南方农村、北方农村和中部农村”的划分并不是地理空间的简单表达,而是依据“离中央权力的远近、地方性规范、开发时期”三个因素对村庄治理逻辑的一种类型化理解。或者说,可以算作是更大范围村治模式的类型建构。

三、村治模式关键词

所谓的村治模式关键词,就是理解村庄治理的关键概念。

一方面,在村庄从事调查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会有一个或几个因素或事件,它们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社会现象中非常惹眼,影响着村庄治理的诸多面向,主导着村庄治理的逻辑。如贺雪峰在湖北荆门调查时发现的“原子化”,在关中调查时发现的“户族”,在河南安阳调查时发现的“联合家庭、门子与宗族”,在安徽中部调查时发现的“村民组”,徽州宅坦村的“积极分子”。以“积极分子”为例,安徽宅坦村虽然也有“原子化”的特征,但是在村庄中却活跃着一个由退休人员等组成的“积极分子集团”,他们成立了“公益事业委员会”,还刻了公章,积极行动,使村庄治理呈现为非原子化的特征。积极分子,构成了理解宅坦村治理的关键词。从这样的一些概念出发,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村庄社会结构和村庄治理的逻辑,进而概括村庄治理的模式。

另外一方面,在超出村庄个案层面,还可以发现一些概念具有更大范围的比较意义,如“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这是一个比户族、原子化、联合家庭、宗族更高一级的关键词。其中“行动单位”探讨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费孝通将农村社会关系的特征概括为“差序格局”,意指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且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但是现实中,不同层次的“波纹”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核心家庭出发,并不完全是越来越弱,而是在某一个层次表现出来较强的一致行动能力,影响着村庄治理,表现为村庄水利、红白喜事等事务中合作的形成,以及团结一致政治行动的发生,表现为选举中的派性、上访等等。影响“行动单位”的关键因素是“农民认同”。虽然家庭核心化是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的整体趋势,小家庭构成了利益的坚固堡垒,但是除了“原子化”村庄外,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存在一个超出核心家庭的认同单位,在黄淮海地区和安徽阜阳表现为小亲族,在关中表现为“户族”,在赣南表现为“宗族”。“认同”建构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行动单位”,进而影响村庄治理的形态和模式。

以“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这一村治模式关键词为视角,利用“村庄价值生产能力”等概念,可以建构一个区域比较的村治模型,进而对生育观念、非正常死亡率、住房竞争、老年人地位、村内纠纷等政治社会现象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概括出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基本特征。

四、结语

如果说“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关照代表着纵向对社会变迁进行考察,那么村治模式研究则代表着横向对不同区域农村社会性质及其差异原因的关照。如果说先前以政策、法律的实践为视角来理解村庄治理的区域差异,那么村治模式研究代表着视角从外部到内部的转换,即关注已经不是差异本身,而是差异产生的原因。这种原因不是仅仅在外部,还扎根于村庄内部,是村庄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不同地区村庄治理的面貌的特殊性,即村治模式。

正像贺雪峰在后记中所表达的:村治模式研究“是一项探索,是经验研究的探险”。在笔者看来,村治模式研究最根本目的并不只是要建构出符合区域治理特征的“模式”――这只是一个过程,关键是要找到一条可操作的路径,对广大的、非均衡的中国农村进行理解。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苛刻地追问模式准确性及其代表性问题,而应该深入理解这样一种学术路径所蕴含的农村经验研究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为区域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还能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关键词、关键概念。他们均来自村庄,仿佛从田野中生长出来一般,充满了本土气息,对本土经验很有解释力,为理解中国农村提供了有益的概念和框架参照。

村治模式研究本身也是开放的,立足于村庄经验,在区域比较视角的关照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治现象及其关键词纳入村治模式研究中。近几年,华中村治学者在继续关注农村调解、水利、选举派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农村灰色化、家庭结构变动、农村公共空间、农民闲暇、农民意义世界和农村宗教等问题。通过多方位、多视角的经验研究,村治模式研究就会呈现出更多的经验内容和理论意涵。这有利于华中乡土学者更为宏大研究目标的实现,即理解非均衡的中国农村,建构理解中国农村的概念体系。评

社会调查概念篇6

(广西区天峨县三堡乡中学547311)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实际体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克服数学概念教学的乏味现象,笔者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接触日常用品、动手实际操作、快乐阅读信息材料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好,下面我们进入数学概念教学实际体验的过程。

http://

关键词 数学概念;教学;实际体验

数学概念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因此,概念教学成为了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组织好概念教学是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关键。由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注定数学概念在学生眼里是枯燥单调的,不象文学描写的青山绿水,教学中稍不注意,学生学起来就味同嚼蜡,艰难费心,有的同学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2010年9月我接任七年级数学课,经调查该年级有1/3的同学不喜欢数学,几乎全部不喜欢数学应用。然而,翻开数学教学的历史,数学概念无不是来源于生活和实践的总结。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实际体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克服数学概念教学的乏味现象,如何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实际体验,笔者阐述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现象,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则是指孩子对学习内容的一种积极探索的认识倾向,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喜好情绪和专注的态度。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在实际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可以说数学现象无处不在,时时都会碰到数学,时时都在与数学打交道。为此,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归纳总结领会其中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路上爬行的一队蚂蚁,来来去去,非常之多,到底这队蚂蚁有多少只?有同学估算过,而且估算的方法很好,就是截断一小截蚂蚁,数出这小截蚂蚁的只数,再量量这队蚂蚁的长度,就可以估算这队蚂蚁的总数。明确指出这就是数学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方法。学生也明白了“样本”和“总体”的概念。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这种数学现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感觉到数学其实就在自己身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也有益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 接触日常用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概念离不开生活实际。

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产品形状的大小、材料用料的多少、质量的优劣都离不开数学知识。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三角尺、书本、文具盒、口盅、漏斗、梯桶、书柜、球、建筑物等了解物体的形状,了解点、线、面的关系;在教“线段、射线、直线”时,引导学生通过教室里的窗条、光管、黑板、桌子、课本、铅笔,光柱等直观了解日常生活用品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还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街小巷,观察四周的廊柱,脚下的石块,找出三角形、矩形、圆、圆柱、棱柱、圆锥、球体、点、线、面等等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原形。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才不致于使数学教学教得枯燥单调。

三、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过去只注意在解题的环节上下功夫,而在概念的教学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下功夫不够。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就是要学生亲自参加实践,亲自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线段”内容时,我让学生亲自拉线拉绳排队体验“线段”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线段中点”内容时,我让学生做拔河比赛,为体现公平,如何找到绳子的中点,即找“线段中点”,体验“线段中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统计”一章时,为知道“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观念”等概念时,如何让学生体验这些概念的形成,《新课程教学法》的一个案例就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为了解学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学生需要讨论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是调查全校所有学生还是调查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此分析中学生将体验到抽样调查的一些客观必要性,认识到抽样调查的优越性:可以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选取样本呢,即可以调查哪些人?调查本班的同学,调查在操场上打球的同学或图书馆里读书的同学,还是在校门口随便找一些同学、每个年级的男生、女生按比例各抽取几个人,抑或按各班名册随便点几个人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为了样本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总体情况,在抽样时应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等;其后学生还将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等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会获得数据整理和表示的各种方法、数据分析的几个量度、感受到统计推断的意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感知以上几个概念的内涵,通过多次这样的实践活动,势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统计观念。

四、阅读信息材料,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数学阅读指的是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数学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识、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专注的数学阅读,通过阅读数学材料掌握字里行间隐含的或显露出来的数学信息,便于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例如阅读材料:在儿童玩具专卖柜,小飞机价格仅为每架8元,大飞机每架40元,5位小朋友在该专卖柜买了上述两种飞机共10架,一共花了240元。请问:小朋友共买了多少架小飞机?买了多少架大飞机?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感到比较头疼,方程组解得滚瓜烂熟,这类题则表明不会做,老师分析、讲解后有的同学恍然大悟,有的同学还是一片茫然。说明学生对题目没有经过认真的阅读,这就要指导学生阅读题目,阅读一遍、两遍、乃至三遍,透切理解题目,列出代数式,各个击破,再找出题目的相等关系,归纳得出方程组,破解问题。又如“8人赶火车问题”:8人乘两辆小汽车赶往火车站,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火车停止检票的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唯一可以利用的工具只有一辆小汽车,连司机在内限乘5人,这辆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问:这8人都能赶上火车吗?这更是要求学生要仔细阅读。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代数式、方程组、路程、速度和时间”等概念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的存在离不开数学。

这样,至2013年我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已是九年级,他们了解了数学,表明接受数学,所有学生愿意探索数学的简单应用,全部顺利毕业。有2/3的学生获得升学。跟踪调查表明,不管是否升学,他们对数学一样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因为他们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而又服务于社会生产。总之,让学生充分接触生活实际,了解社会发展,直观经历观察、思考、操作、表达,才会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用。

http://

参考文献

社会调查概念篇7

论文摘要:宪法作为人类为宪政理想而不懈奋斗和努力的成果,应该被实践。人类实践宪法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宪法进入诉讼。本文将从我国现行宪法规范出发,在引入西方宪法诉讼理论的基础上对宪法诉讼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稍作分析和论述

人类实践宪法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宪法进入诉讼。宪法进入诉讼的前提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理论的完善需要经过漫长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对宪法诉讼、违宪主体、违宪责任这三个概念稍作分析和梳理,以期对这几个概念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

一、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

在宪法诉讼形成的早期,宪法诉讼与司法审查是指同一概念。这大概是因为宪法诉讼起步阶段是与法院的司法审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系。但是,从学理上分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司法审查侧重对规范或行为审查的主体的司法属性,它包括诉讼和非诉讼方式的审查。而宪法诉讼时是一种通过诉讼的手段来救济被侵害的公民基本权力。宪法诉讼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损,而司法审查没有这一要求。而且,在不同的法治传统和文化背景下,司法审查的概念不同。在我国,司法审查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司法活动。可见,司法审查概念与宪法诉讼概念已相去甚远。

另一个与宪法诉讼相似的概念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法院或专门机关对其他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或其他机构的行为加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审查该法律法规或行为是否违反宪法。若违反,该法律法规或行为将会被宣布无效。在许多场合,二者在同一的意义上被加以使用。例如户波江二在对日本宪法诉讼实施50年做了回顾后写道:”对日本违宪审查制所期待的,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宪法判例的质量,在充实议论的同时作出有利于保障人权的判决。为此,应扩大宪法诉讼的入口,必须研究和扩大对宪法案件提起诉讼的可能性”①。

此外,一些致力于宪法诉讼制度研究的学者,在其著述中也常常将这二者加以混同使用。当然,从宪法保障权利的广义角度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从学理上分析,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宪法诉讼一般是以对宪法所规定的权利主体的基本权利受到实在损害为前提,而违宪审查则不一定要求有既定违宪损害事实的存在

第二,违宪审查制是一种包括非诉讼程序审查和诉讼程序审查的方式,它既可以是事先的,也可以是事后的;宪法诉讼则仅是一种通过诉讼程序审查法律

第三,违宪审查或者是在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或者只需要一个单方的违宪审查机关按特定程序来进行;而宪法诉讼则必须是在宪法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第四,宪法诉讼必然涉及到违宪审查,但进行违宪审查并不必然地要进行宪法诉讼。宪法诉讼是一种消极的违宪审查。

在我国宪法学界,违宪审查和宪法监督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概念但对违宪审查制和宪法监督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是同一涵义的不同说法。有些学者则否认违宪审查制属宪法监督范畴,认为违宪审查制度与宪法监督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不是平行的替代关系,不能划等号。”笔者认为,但是宪法监督则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是指为保证宪法实施、使宪法得到完全执行而采取的各种监督制度。也就是说,宪法监督的概念大于违宪审查的概念,前者涵盖后者。

二、违宪主体概念

宪法诉讼概念理清后,首先面临的一个概念是违宪主体。违宪主体是宪法诉讼针对的对象。违宪主体的确定对宪法诉讼至关重要。从理论而言,不能界定‘个清晰、明确的违宪主体范围是难以回答”何谓违宪”这个问题的,进而阻滞对违宪进行的规范宪法学意义E的研究和实践,渐次影响到我国宪法诉讼查制度的完善。从实践来讲,宪法规范可以在多大范围适用、宪法的效力范围及于何处,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违宪主体的认定。

众所周知,宪法的产生与控制权力密不可分。宪法的核心就是控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最初的控制对象是国家权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日趋复杂化,一些私人团体或个人凭借其实力掌握庞大的社会资源,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并通过进入政治领域或者与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这些私人团体拥有了巨大的权力,这些权力达到足以侵犯私人的基本权力,面对这一现实,德国的理论界率先提出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理论,简称”第三人效力”理论(德语中称之为Drittwirkung,英译为thirdpartyeffect),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在私法上的适用理论。即在工业社会,私人性个体也可能在私法领域压制或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力,成为违宪主体。迄今为止,德国与日本的宪法判例均采纳了该学说,这也使该学说居于通说的地位。③再来看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第36条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第4O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规定表明了公民宪法权利不仅是针对国家机关的,而且也是针对”社会”、”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可见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也都受宪法的基本权利条款的直接约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可能有国家机关、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因此,从对我国宪法条文分析可知,将来我国宪法诉讼的违宪主体不仅仅是是国家机关,还有可能包括了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

二、违宪责任

认定某一行为违宪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基本权利遭到侵害的当事人提供宪法救济,而追究违宪者的宪法责任是实现宪法救济的基本途径。同法律责任相比,宪法责任具有特殊性。首先表现在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规范调整广泛的社会关系,而宪法规范只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即宪法关系;其次因为调整对象的特殊,宪法规范中也包含了特殊的制裁方式。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制裁方式一般表现为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然而,在宪法规范中找不到这些法律责任的形式。各国宪法典中一般明确规定的制裁措旖有:撤销、宣布无效、在具体案件中拒绝适用、罢免、弹劾。我国宪法中也有相应规定。如宪法第六十二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六十三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六十七条中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社会调查概念篇8

1问题的提出

文1中指出:“26.4%的学生制作的频率分步直方图用纵轴表示频率”,并认为出现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受已掌握的频数分步直方图的干扰作用,阻碍了他们对频率分步直方图的学习”.巧合的是,笔者的一些从业经历以及其他随机交流也显示:学生在理解和处理涉及“频率分步直方图纵轴”的问题时的确容易出现错误――主要是对纵轴意义的理解.

一般而言,部分学生因对纵轴定义的“记忆有误”而出现各种错误是比较正常的,但当大批学生在多种情形下反复出现错误,那么还是将其解释为主要“受已掌握的频数分步直方图的干扰作用,阻碍了他们对频率分步直方图的学习”(即所谓负迁移)恐怕就有点儿牵强.

下面,我们关心三个问题:

(1) 上述错误是否为孤立个案?

(2) 如果具有普遍性,上述错误真的“主要”是受已掌握的频数分步直方图的干扰作用吗?

(3) 如果为假,那么背后“非记忆”、“非负迁移”的致误因素又是什么?

2验证性调查及其分析

本调查对象分为两类:学生和教师.

2.1样本选取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重庆主城、山东聊城两地选取了六所学校(每一地区三所――两所“一般学校”,一所“示范学校”).在每所学校的普通理科班随机抽查两个,实验班随机抽查一个,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上,选取学生被试.共计选取高三18个班,203名学生.教师41人.

2.2调查方式及内容

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

问卷具体调查师生对频率分布直方图三个层次的掌握情况:

(1)很清楚――知道纵轴定义是“频率/组距”而且清楚“频率/组距”的意义(频率密度,笔者注);

(2)一般清楚――知道定义是“频率/组距”但不清楚“频率/组距”的意义;

(3) 不清楚――不知道定义是“频率/组距”而且不清楚“频率/组距”的意义.

在调查中,考虑到这一概念内容的丰富性,我们将“频率密度”、 “单位距离上的平均频率”,甚至“概率密度”均列为关键词,即只要被访者说出或写出其中之一就认为他“清楚意义”.

在发放正式问卷之前,在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先对小部分师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师生对问卷的表述基本理解,对所要了解的问题基本清楚.之后,我们又根据反馈信息,对个别问题的表述又进行了修改.该部分测试信息未进入最后的分析.

2.3调查结果及结论

本次调查对学生发放问卷203份,回收200份,对教师发放问卷41份,回收41份.经检验,问卷内部一致信度系数(克伦巴赫系数)分别为为0.91和0.87,符合一般调查对问卷信度的要求.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持“很清楚”态度的约占总人数的5.5%,持“一般清楚”态度的约占87.5%,持“不清楚”态度的约占7%;教师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7.1%、82.9%和0.

我们首先对小范围数据进行探查性分析,以确认人数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重庆“一般学校”的“普通班”和“实验班”在人数分布上一致性很强(x2=0.631,p=0.730>0.05,列联表卡方独立性检验,统计软件包SPSS12.0,下同).其他检验结果列表如下.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不同调查对象的人数分布一致性比较强,因此,实验班与普通班的人数可以进行合并.

此外,就本调查而言,“一般清楚”与“不清楚”所表明的意义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不清楚纵轴的意义.因此,这两组数据也可以进行了合并――定义为“不清楚”,这样,全部数据就分为“很清楚”和“不清楚”两类.最后,我们发现,这两个不同区域的调查对象,他们的人数分布在“很清楚”和“不清楚”上是一致的:

初步结论:从学习者和教学者而言,他们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纵轴的意义都不太了解,这一比例约为94%.这一结果很逻辑地吻合了游敬敬、张景斌的论断――“26.4%的学生制作的频率分步直方图用纵轴表示频率”.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个案;“不清楚纵轴的意义”应该是“记忆”和“负迁移”背后的“非心理”物质因素.

2.4不清楚纵轴意义的原因分析

学生和教师为什么会“不清楚纵轴的意义”呢?

笔者对小部分同学的访谈表明:高中学生不清楚意义是因为“搞忘了”或者“不记得数学老师曾经专门讲过为什么这样定义,老师只是要求大家记住(定义)就行了”. 对数学教师的个别访谈证实了这一点:数学教师一般认为“没有必要去讲解纵轴的意义”,而且也“没有专门考虑过‘频率/组距’的意义”.

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问题的一个症结:数学教师没有专门有针对性地讲解过纵轴的意义而只是要求记忆应该是学生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本问题的“非心理”物质因素.但老师为什么不讲呢?笔者以为教师出现“不讲”或“没考虑”是有原因的――查阅了六本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2,3,4,5,6,7]后,没有发现一本教材专门讨论甚至提及纵轴的意义.很难想象大家会去自己琢磨它的意义,然而问题的症结也就在这里――不弄清纵轴的意义而只是记忆其形式,怎么会不出错误?

这样,我们对本文第二个问题的解释是:学生出现错误的“非记忆”和“非负迁移”原因是数学教材和教师对这一问题提及和认识的缺位!致误因素不宜简单地归为“主要”受记忆和负迁移等干扰作用.

那么,“频率/组距”的意义是什么呢?数学上为什么非要把纵轴定义为“频率/组距”而不是频率等其他名字呢?

2.5“频率/组距”意义的分析

考虑到频率是单位试验的统计结果,其值具有可变性,而概率是理论计算或理想状态下大量实验的结果,其值具有确定性,因此二者一般不可混为一谈.但如果单位试验的结果具有代表性,那么其频率值与概率值应该相差不大,一般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实际上,如果一次实验值严重偏离理论值,那么我们讨论它意义不大,所以,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对二者在数值上不加区别.

事实上,如果只是研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那么把纵轴定义为频率或者“频率/组距”都是可以的,甚至前者更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可以说某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个点或取某个值的概率是多少多少.此时,频率和“频率/组距”都可以说明问题.但这一情形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讨论中不再适用――连续型随机变量在某一个点或取某一个值的概率没有意义(都是零)――其讨论的范围必须是区间.因而需要用诸如“概率密度函数”等概念加以刻画.事实上,“频率/组距”就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基于测度不为零的“概率密度”的形式表达式――“频率密度”.笔者以为,同是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数学工作者一般会趋向于将他们统一称谓和表达,不会分别命名,这大概就是纵轴命名为“频率/组距”而不是频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很可能由于上述原因,高中认为不能讲而大学觉得没必要再讲,从而形成认识真空.

3 基于理解的微型教学试验

虽然高中教材和课标都没有提及“概率密度”或“频率密度”这一概念,但在实践中,既然提到“频率/组距”并且学生很难理解或接受这一概念,闭口不提反倒徒增神秘感.因此,不宜完全回避.在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讲解或解释是必要的.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学生能不能哪怕是近似接受“概(频)率密度”这一概念?由于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的研究限制在对上述问题感兴趣的少数高中学生中间展开.

一方面,就像在调查中我们期望受访者说出“单位距离上的平均频率”、“概率密度”、“频率密度”等词汇一样,在教学描述中我们也力求表达的多样化,让学习者自己选择.事实表明:多数学生趋向于接受“单位距离上的平均频率”等描述方式,这已经够了,因为对学生而言,学习极限理论后,将“平均”延伸至“瞬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们尽量借用物理学科中的密度概念进行类比.事实上,学生对“密度”一词并不陌生,比如空气密度、铁块密度等,那里的“体积”相当于这里的“长度”(组距),“质量”相当于“频率”, “频率/组距”是频率对单位距离的“平均频率”, 其对长度(组距)的累加(积分)就是随机变量在某段距离(区间)内的概率值(单位试验称为频率值).教学中,甚至有学生将他们与“速度”等词进行了类比.

简单的解释、类比下来,在被调查学生中积存或潜在的“不清楚”基本可以被消除.多数学生表示“知道频率与频率密度不是同一个概念”、“频率密度与速度似乎有某些类似”.这说明学生可以接受概率密度、频率密度的一些通俗描述,尽管其表达与真正理解还有距离,但毕竟促进了理解.

4研究结论及其思考

本研究表明:约有94%的学生“不清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轴――“频率/组距”――的意义;这种“不清楚”在不同区域、不同学生层次两个方面均没有差异,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学生“不清楚”及其由此表现出的错误的“非心理”因素有两个: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师,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解释还不足以让学生达到“理解”的程度,因此,在后续的应用中容易出现错误;学生可以理解并接受纵轴意义的本质性通俗表述之一.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理论认为:“记忆通向理解”(张奠宙,2006),但这里我们应该看到,缺乏意义支撑的记忆及其熟练很难导致理解,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需要适时“点破窗户纸”;大学师范类的概率与统计教材宜体现一定的师范性,比如对一些同质问题进行本质的、统一的理解和表述.事实上,直接以普通概率与统计教材替代可能会带来某些理解上的断裂或真空.

参考文献

1游敬敬,张景斌.关于高中生统计概念学习错误的分析.数学通报,2007(11)

2盛聚,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3陈家鼎,刘宛如,汪仁宫.概率统计讲义(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4峁诗松,程依明,濮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5龚光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6曹炳元,阎国军.应用概率统计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7范大茵,陈永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

8鲁庆云,刘红霞.列联表卡方检验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使用方法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2)

9张奠宙主编.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上一篇:水电安装工程合同范文 下一篇:审查调查措施范文